第一篇:中东北非政治风潮启示_
形势与政策论文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两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 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中东问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近期的政治动荡可能加剧地区局势恶化,让和平可望而不可及。阿以冲突和伊朗问题是中东地区的两大历史性难题,直接关系到中东北非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阿以冲突涉及到中东地区的所有国家,是中东稳定最大的挑战。
现状: “突尼斯大学生自焚事件”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先是突尼斯政府垮台,接着统治埃及三十多年的总统穆巴拉克出走,然后是也门示威,紧接着利比亚内战开始。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伊朗等国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社会震荡,中东北非地区似乎进入了三十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期。政治动荡来源于社会矛盾、经济停滞和政治不满,人们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改善生活环境。然而,政治动荡并非总是带来新的幸福生活,一些国家或地区反而因此进入了政治动荡的恶性循环,人民生活每况愈下,地区局势动荡不安。当前中东、北非局势动荡有着深刻的国内经济政治社会原因和复杂的外部原因即该地区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影响导致青年失业严重,民生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的专制统治造成强权政治和贪污腐败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西方意识形态不断渗透,当地宗教因素错综复杂等。
中东北非如此众多乱象中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
1.稳定压倒一切。**往往是国家的歧途,人民的悲剧。经济困境不会因政治动荡而消失,反而会因此而加剧,政治动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使一些国家的国内政治斗争激化,政府职能弱化,不能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基本保障。因此,每个公民应自觉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2.未来的经济发展要进一步惠及民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生是国之根本,民富才能国强。在中国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必须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换句话说,就是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一个心里只有时刻装着老百姓、没有自身利益的政党,才能够长期执政,并在长期执政中逐步实现自己的党纲与奋斗目标。
3.始终高举反腐大旗。千里之提溃于蚁穴,现在的党有很多蛀虫,必须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上出实招用实力,铁腕惩治渎职官员和腐败分子,从内部肃清。
4.促进大学生就业。突尼斯动荡的直接原因就是失业大学生自焚所致,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应该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导致大量的人员积累,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5.对互联网善加利用,正确引导。互联网就像一把双刃剑,我们需要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利用其传播学习健康向上的一面,同时善加管理,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其撒播分裂祖国之言论。
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第二篇:中东北非动荡启示
从中东北非政治动荡看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张建霞
大家都知道,从去年12月开始,中东和北非的一些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政治动荡,表现比较激烈的国家如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在突尼斯执政23年的本阿里政权下台,在埃及执政30年的穆巴拉克政权被迫辞职,利比亚执政达41年之久的卡扎菲政权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并且陷入了无休止的战争,人民正遭受战乱之苦。
这些国家由于矛盾重重,被人们戏称为“世界病夫”。研究国际问题的专家给他们号脉看病,虽然各自情况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以下几个病因是共同的。一是经济上发展缓慢,二是政治上民主进程停滞,三是社会上矛盾积怨较重,网络文化推波助澜。这三个是内因。还有一个外因就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干涉。美国早在布什政府时期就提出过大中东民主计划,试图通过选举扶持亲美政权,实现对中东乃至伊斯兰世界民主化改造。当突尼斯爆发内战时,美国传媒高呼这是“民主和人民的胜利”。
发生在突尼斯的一件失业青年与城管之间的冲突事件引发了阿拉伯世界的整体动荡,由此可见,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一国内部的稳定与发展已经不单单是本国自己的事情。
我今天只从其中的政治原因分析,以此给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些借鉴。
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的政权大都是通过民族革命建立的,曾经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但这些政权在长期执政过程中逐渐发展为家族政治、专制腐败。第一个表现是:政治现代化、民主化停滞不前,政治体制僵化。中东地区是世界上实行君主制最多的地区,权力世袭,统治者长期揽权专制,压制民众参政议政,民众缺乏利益诉求的渠道。被压制太久一旦有导火索就会爆发出来。第二个表现是执政党和统治集团腐败。例如,突尼斯总统本阿里报道说总资产有35亿英镑;卡扎菲的八子一女全部涉足关键产业,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财富源源不断流入其家族中;埃及的穆巴拉克家族财产有400-700亿美元。由于领导层的巧取豪夺,腐败成为一种政治常态。在“透明国际”的全球腐败排行榜中,阿拉伯世界的国家许多名列前茅。腐败严重侵蚀着社会公平公正,引发了民众对统治者执政合法性的怀疑。
这次中东北非政治动荡之后有好事者希望波及到中国来,以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显然他们是不了解中国国情的。以上分析的中东北非政治动荡的三个内因中国都不具备。中国是近三十多年来公认的发展最快和最稳定的国家,政治体制改革有序的在进行,领导集体一直在有序的更换。近年来中国政府也特别注重改善民生,化解社会矛盾。
美国时代周刊3月7日报道:在中国,人民认为共产党政权创造了迄今为止全世界最惊
人的经济增长。经济危机期间,就在其他国家遭受重创之时,中国继续前行。为什么要把中国共产党赶下台呢?没几个中国人愿意冒险制造阿拉伯式的混乱。
当然,我们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和别人的赞扬。更不能在别人出现问题时沾沾自喜,应该不断吸取他国的经验教训,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
从这次中东北非的动荡我认为至少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两个借鉴意义。
首先,中国必须谋求民主,但中国的民主政治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不是推翻原有的民主,更不是照搬西方民主制度,而是在现有民主制度基础上借鉴世界优秀成果,加以完善、发展、创新。中国特色之“特”就在于:我国的民主政治道路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中国模式的改革发展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与俄罗斯模式和拉美模式相比,无疑是最为成功的。因为,中国采取了渐进式改革方法,先易后难。在改革过程中,处理好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政治稳定是中国模式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且,改革过程中以民生为重,将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结合点。因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保障是其他民主权利的基础。
其次,现阶段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与现阶段的经济基础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民主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欲速则不达。如果以大跃进方式或俄罗斯激进模式推进民主化,必然会给中国带来灾难。
二是人民当家作主是核心内容,相比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更易虚化,当前必须完善四个民主制度建设,真正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四个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全体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障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民主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每一个老百姓行使民主权利。
三是民主政治建设关键在党的领导,必须从严治党,防止执政党腐化变质。过去的苏东剧变,今天的中东和北非政治危机都时刻提醒着中国共产党,党自身的建设至关重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毛泽东时代奠定基础,邓小平时代的“摸着石头过河”开始,经过三代领导集体和中华民族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世界公认的“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四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民主政治建设,“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已经成为全党全国的共识。
完稿时间:2011年4月25日
附:读书活动以来阅读书目
《国际问题研究杂志》2010年下、2011年上
《大道至简——讲给EMBA的经济学》 陈淮 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2002——2009》 柳建辉、郑谦著
《毛泽东传》 罗斯·特里尔著
《蒋介石大传》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人民出版社 2010年版 2010年版 何虎生著 华文出版社
《叩问传统:中国传统文化讲演录》
《知道点中国文化》
《知道点世界文化》 徐亮 端木赐香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9年版 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6年版 邓金林 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会 2007年版
2010年版 《一本书读懂国学知识》 王晓梅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吴象婴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9年版
《经济学能做什么》 夏业良著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008年版 2004年版 《霜冷长河》 余秋雨著 作家出版社《中国经济专题》 林毅夫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经济时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 2010年下、2011年上(周一至周五日报)
《特别文摘》 中国剪报社出版 2009年1——12期;2010年1——12期
当代中国出版社 《大清留美幼童记》钱钢、胡劲草著
《追寻历史真相》张秀枫主编河南文艺出版社
《名人历史现场——叶永烈访谈录》叶永烈著权河南文艺出版社
《2009中国随笔》 杜渐坤、陈寿英主编渡江出版社
《山楂树之恋》艾米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北风那个吹》 高满堂著 作家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遥远的救世主》 豆豆著《惊鸿伤影——民国才女传奇》陈家萍著
《76号魔窟女谍》 李伟著湖北人民出版社
云南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通典》 《线装经典》编委会编
第三篇:中东北非形势分析
中东北非形势分析
摘要:
本文的论点是:中东北非局势对中国的影响 我从
1..中东北非地区局势不稳的起因
2.中东北非地区局势不稳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3.中东北非地区局势不稳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西方列强的霸权主义使人们水深火热,要想摆脱他们的威胁中国还需要长久得发展。正文:
估计大家从报纸和电视上可以看到现在中东北非局势很不稳定,到处是战火纷飞,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近期的政治动荡可能加剧地区局势恶化,让和平可望而不可及。阿以冲突和伊朗问题是中东地区的两大历史性难题,直接关系到中东北非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阿以冲突涉及到中东地区的所有国家,是中东稳定最大的挑战。
我们知道,美国的房地产政策对外国人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因为美国的房子是零首付的。这意味着你不需要事先缴纳一分钱就可以得到你梦寐以求的房子,只需要签一份合同,事后再逐步支付按揭就行了。如果你无法支付按揭,政府只是收回你的房子,你一点损失也不会有!这无疑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在许多美国人由于付不起按揭而被索回房子后,银行就把这些按揭业务打包变成债券转到下级资本主义市场,进而锁定了那些一直满载着渴望来分一杯羹的西方人。房地产商每卖出一套房子就直接从银行拿到全额的现金,银行又采取以上的措施也赚到了钱,那究竟是谁亏了?
银行发行的那些债券中的每一张背后都有一套房子作为抵押物,而且这些房子的价格又以一天一个价格的趋势上涨,房价上涨势必导致债券的价格也上涨,这就跟炒股一样,巨大的利益诱惑着那些持有大量美元的外国人。他们迫切希望来分一杯羹,美国只给了他们一个限制条件,那就是在购买银行债券的时候,也必须同时购买美国国债。他们一想,有美国政府作抵押,那岂不是更为安全?于是欣然答应了。殊不知这个时候的美国正在打伊拉克,打伊朗,打阿富汗,打利比亚,他们用买美国国债的形式间接地支持了中东北非地区的“解放战争”。而一旦房价猛跌,在手的债券已再无转手之余地,导致的损失恐怕就只有自己全部吞下了。这就是“次贷危机”产生的原理。
那美国导演这场金融危机仅仅是为了凑足经费发动战争吗?这就要问一问发动战争的目的了,它能带给美国何种利益? 随着欧盟的建立,欧元以其日益庞大的影响力严重撼动了美元在全球交易中的核心地位。一山容不得二虎,美国怎么可能允许有另外一种货币成为他“伟业”途中的绊脚石呢?那么,如何降低欧元的作用进而巩固美元的霸权地位呢? 可想而知,最好的方法就是搞乱欧元的投资环境进而凸显出自己相对稳定的投资环境,吸引资金的回流。也更是中东北非局势不稳的根本原因。政治动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使一些国家的国内政治斗争激化,政府职能弱化,不能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基本保障。突尼斯、埃及政变后,新政府迟迟未能建立,街头政治还在延续,政治势力正在重新分化组合,短期内很难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政府。以埃及为例,“穆斯林兄弟会”是一个带有深厚伊斯兰色彩的政党,代表要求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宗教势力,目前临时掌握国家权力的军方是国家权力中的实力派,还有目前正分化组合的数十个世俗政党。这三派力量均在埃
及政治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一派都不可能被排除在政府之外,三股力量的实力基础、权力来源、执政理念和行为模式大不一样。当下,埃及正在军方的主导下制定新宪法,但是任何一部新宪法都必须满足这三股力量的需求。历史上,这三股力量从来没有密切合作过,未来要形成一个稳定的合作框架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利比亚、也门的政局更是令人担忧,因为部族势力的存在,长期陷入内政的可能性不可排除,人民将因此而被抛入绝望的深渊。美国的中东问题观察家因此而断言,中东政治动荡仅仅开了个头。中东北非紧张局势继续扩散,推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飙升。我国是世界石油消费大国之一,经济发展对石油能源的依赖性比较强。我国的石油储量和开采量远远不够自身需要,大量进口石油就成为必然的选择。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也在加强。
对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至120美圆桶,或可导致国内基础产品输入价格增加,从而引起国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并最终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直接影响农产品、铁路及运输行业。
什么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大发展,在中东地区没有发生?我思考了很久,还是邓小平讲得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过去30多年,中国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心一意谋发展,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提交本次人代会审查的“十二五”规划看,我们国家在继续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同时,会更加重视民生,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民。
我们一心一意谋发展,是正确的选择。中国持续、稳定的发展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第四篇:论中东北非局势
中东北非问题
突尼斯、埃及政府相继垮台,北约打击利比亚、也门内战,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伊朗等国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社会震荡,全世界的目光不约而同的聚集到了中东北非地区。政治动荡来源于社会矛盾、经济停滞和政治不满,人们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改善生活环境。然而,政治动荡并非总是带来新的幸福生活,一些国家或地区反而因此进入了政治动荡的恶性循环,人民生活每况愈下,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经济困境不会因政治动荡而消失,反而会因此而加剧。相反,经济结构转型或经济质量提升需要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东北非国家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在全球化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两国为了获取石油利益,强行划分了中东北非地区的国界线,埋下了日后长期存在的国与国之间、教派与教派之间的纷争,确立了以资源、劳动力出口为主的殖民地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对抗主导了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埃及等一些国家又形成了依赖外国援助的“乞讨经济”。冷战结束后,美国在中东北非地区一家独大,埃及、沙特、巴林、约旦等国对美国过渡依赖,利用美国提供的支持对抗经济改革的要求。因此,中东北非地区苦难的政治史使其畸形的经济结构长时期延续下来。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东北非地区作为全球经济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最先断裂了,并由经济上的困难引发了政治动荡。但是,正如美国“对外关系协会”主席哈斯所言,埃及的革命成功了,但是革命之前所有问题依然存在,没有一个得到解决。经济结构转型需要一个高效的政府,但是埃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产生这样一个政府;经济结构转型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显然埃及何时能拥有社会稳定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政治动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使一些国家的国内政治斗争激化,政府职能弱化,不能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基本保障。突尼斯、埃及政变后,新政府迟迟未能建立,街头政治还在延续,政治势力正在重新分化组合,短期内很难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政府。以埃及为例,“穆斯林兄弟会”是一个带有深厚伊斯兰色彩的政党,代表要求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宗教势力,目前临时掌握国家权力的军方是国家权力中的实力派,还有目前正分化组合的数十个世俗政党。这三派力量均在埃及政治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一派都不可能被排除在政府之外,三股力量的实力基础、权力来源、执政理念和行为模式大不一样。当下,埃及正在军方的主导下制定新宪法,但是任何一部新宪法都必须满足这三股力量的需求。历史上,这三股力量从来没有密切合作过,未来要形成一个稳定的合作框架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利比亚、也门的政局更是令人担忧,因为部族势力的存在,长期陷入内政的可能性不可排除,人民将因此而被抛入绝望的深渊。美国的中东问题观察家因此而断言,中东政治动荡仅仅开了个头。
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仅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就经历了三次阿以战争、两次伊拉克战争和一次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可谓是战火连绵不断,人民渴望和平的心情极为迫切。近期的政治动荡可能加剧地区局势恶化,让和平可望而不可及。阿以冲突和伊朗问题是中东地区的两大历史性难题,直接关系到中东北非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阿以冲突涉及到中东地区的所有国家,是中东稳定最大的挑战。过去三十多年,阿以之间能够避免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关于在于埃及、沙特等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签署和平协议,达成了一定的妥协。但是,中东政府同以色列妥协了,中东的人民并不认可,政府和人民之间在以色列问题上有相当大的认识落差。可以想象,在政治动荡过程中,中东北非国家的民族情绪会上升,阿以之间的矛盾会突显,阿以和谈将被无限期推迟。与此同时,伊朗的生存环境却获得改善。2003年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后,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地位已经上升。这次动荡中,沙特、巴林等国家的什叶派纷纷走上街头,争取政治地位。一方面,以伊朗为基地的什叶派力量可能加强。另一方面,阿拉伯国家可能拉开同以色列的距离,缓和同伊朗的关系。
外国对中东北非地区的干涉可能加剧,中东人民独立自主的梦想破碎。外国干涉是中东地区经济畸形、政治动荡和战火纷飞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排除外国干涉也是阿拉伯复兴的前提之一。但是,长期政治动荡却可能引来更严重的外国干预。目前,利比亚处于内战的边缘,要求国际社会军事干预的呼声很高。日前,阿盟已经同意国际社会设立禁飞区,限制卡扎菲政府的军事行动自由。若禁飞区提议最后得以落实,美欧再次继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后对中东地区实施军事干涉。美国干涉和中东地区稳定之间似乎形成了一个难解悖论,美国为了获取稳定的石油供给,不断地干预中东政治以维持地区稳定,但是美国的干预却直接导致了地区局势动荡。因为美国对中东事务的长期干预,中东的伊斯兰极端势力才把美国作为首要攻击目标。“9 11”事件后,美国为了打击恐怖主义,再度深度介入中东事务,结果引发了更大的反美浪潮。此轮中东变局,引发地区权力平衡变化,美国核心利益受损,可能引起新一轮的恶性循环。
第五篇:如此中东北非局势动荡
如此中东北非局势
摘要:2010 年底以来,西亚北非地区持续动荡,突尼斯、埃及政权突变,利比亚陷入战争泥潭,叙利亚、巴林和沙特等国民众示威不断。这些“政治风暴”被认为是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上最具影响力的事件。本文深入剖析中东北非局势的原因根源和透过这些局势带给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中东 北非 动荡 原因 启示
2010 年底以来,西亚北非地区持续动荡,突尼斯、埃及政权突变,利比亚陷入战争泥潭,叙利亚、巴林和沙特等国民众示威不断。这些“政治风暴”被认为是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上最具影响力的事件。
一、中东北非国际政局动荡的原因
对于,中东北非政局动荡发生原因的命题,有人认为西方势力是此次动荡的根源,也有人认为中东北非当局政府所引发的民生矛盾是造成此次动荡的主要原因。在笔者看来,任何事件包括革命性的事件都有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革命性事件的主要根源还是归咎其国家的内因。所谓国家中的内因,包括其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国内主要矛盾,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国家资源分配等。因此中东北非一系列的动荡根源在于本土政治经济矛盾激发,而西方势力在这种矛盾的激化中起着煽风点火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人民利益受到侵犯是社会动荡的重要根源
有人认为,中东北非国家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这就陷入了一切惟经济发展论的误区。笔者认为,此次社会动荡根源虽然在于经济,但并非在经济发展水平,而是在于人民可支配收入或者人民利益所得降低。
譬如,此次中东北非政局动荡的初始国突尼斯在宏观经济指标,全球竞争力指数和人类发展指标都无一例外的居非洲前茅。2000年到2010年突尼斯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了4.5%,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使得非洲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率大幅下滑的2009年,突尼斯仍然保持了3.1%的增长率,而同年南非则出现了-1.8% 1 的负增长。[1]如此的经济发展大国,却因为一名失业大学生遭遇到城管暴力执法而采取自焚身亡的事件而使当政者丧失政权。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突尼斯的政局之所以陷入今天的**局面,是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与腐败之风恶性蔓延的结果。首先,突尼斯经济发展对外部环境依赖程度很高,欧洲是其主要的市场。而由于近几年的金融危机,欧洲国家一直没有恢复元气,因此对突尼斯出口和旅游收入受到影响,首当其充的是突尼斯的民众。另外,突尼斯粮食不能自给,大部分靠进口。而突尼斯国内粮食由于天气因素造成产量严重下降,加上国际粮食价格升高。其国内的粮食价格高涨,引起广大群众的不满。金融危机后的突尼斯却减少对于贫困人口的补贴,加深了贫困人口的生活窘迫境况。同时,突尼斯面临着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国内矛盾,官方统计数字为14%,大学生失业率超过20%。虽然突尼斯政府对此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但由于进度缓慢和人才市场供需失衡等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最后,也是尤为突出的一个原因,突尼斯当权者腐败风行及市场垄断,导致了突尼斯国内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2010年12月,维基解密曝光的美国大使馆机密电文中将本·阿里的家族称为“准黑手党”,称其是突尼斯“腐败的核心”。这在突尼斯民众中引起轩然大波,对本·阿里政权的仇视也更加深重。这个事情深深地伤害了突尼斯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情感。因此在突尼斯国内爆发了“茉莉花革命”。
事实上,家族统治、高失业率、贫富差距鸿沟和贪污腐败在中东和北非地区普遍存在。正是如此,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给了这部分地区的人民起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埃及,利比亚等国家遭遇政治动荡与这些因素是密不可分的。
(二)西方势力的干涉是这些地区局势动荡的外部因素。
中东北非国家动荡政局的背后都有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影子。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东政策” 扭曲了该地区的政治结构和政治版图,“9·1l” 后美国又在相关国家强力推行“西式民主”,这是引发和加剧部分国家政局动荡的外部因素。
与传统的外部军事打压手段不同,美国近年推出的“大中东计划”更加注重从目标国的内部煽动和激起民众的极端情绪,从而发动非暴力的“软战争”,即所谓的“街头革命”。美国在中东北非地区意欲推行的民主改造计划,诱导着该 2
地区的民众“认同”美国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这些国家原本存在的经济结构失衡、失业率上升和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进一步凸现,一些民众在所谓“自由”、“民主”口号的鼓动下走上街头,从而导致了动荡的发生和蔓延。
除此之外,在利比亚已陷入事实上的内战状态的时候,西方多国部队的加入使利比亚内战变成了利比亚战争。3 月17 日,安理会通过第1973 号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置禁飞区。3 月19 日,英、法、美等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商议如何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落实安理会关于利比亚的决议。3 月19 日深夜,以法、英、意等西方国家为主的多国联军正式对利比亚空袭,致使利比亚内战即刻升级为利比亚现政府同外部干预者之间的冲突和对抗。[2]西方国家以民主的口号用暴力的手段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其目的并非全世界的民主,而是这些国家的利益。这是新时期霸权主义的一种表现。
总之,西方等发达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多方面的推波助澜,助长了这次中东北非地区动荡的气势,使动荡大有蔓延之势。
(三)互联网在此次的动荡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美国《福布斯》杂志的《网络战走在革命前面》一文称,“突尼斯是第一个实现由公民、确切地说是网民推翻现政权的阿拉伯国家”,这要得益于于“现代化的通讯基础设施、互联网的普及和完全数字化的移动电话网络”。
回看突尼斯、埃及的骚乱,直接导火索都源于网上盛传的有关腐败的视频,它们彻底冲破了民众的忍受底线,也给网民组建网络组织提供了理由。如在埃及,2009 年6 月年轻商人哈立德·赛义德被害的视频播出后,人权活动者在脸谱上创立了“我们都是哈立德·赛义德”网页,在脸谱、优兔和推特上的拥护者多达数十万,并最终成功号召埃及民众于今年1 月25日在解放广场开展示威活动。埃及动荡的强大幕后推手“4.6 青年运动”也是通过互联网成立的,现在脸谱的拥护者达80 万人。在突尼斯,2010 年12 月17 日,一名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赖以谋生的摊位被取缔后自焚,他全身着火的照片很快传遍互联网,这起“暴力执法”事件彻底点燃了民众的不满情绪。
网络成为双方对抗的前沿阵地。骚乱发生后,政府与民众不仅在现实世界展 3
开了激烈争夺,双方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的斗争亦全面铺开。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亚等国政府网管部门强化了网管措施,或采用“钓鱼”手法,获取某些网民在脸谱、谷歌和雅虎的用户名和密码,然后删除或修改这些账户,甚至利用账户信息来定位博客作者及其联系人,或采取断网等措施,屏蔽BBC、半岛电视台等网站、切断手机通讯等。但这些管控措施随即遭到还击。1 月2 日,“维基解密”支持者黑客组织“匿名者”通过论坛号召全球激进分子加入,同时对突尼斯总统、外交部等八个政府网站实施了“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该组织对英国《金融时报》称:“只要有必要,只要突尼斯政府继续采取审查措施,攻击就会持续下去。”[3]埃及等国也屡屡受到该组织的网络攻击威胁。
二、中东北非局势带给我们国家的启示。
(一)稳定是发展的前提,保障民生,关注民意,维护民利是社会的稳定的根本。
中东北非地区经济虽然不断发展,但是带来的结果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分化差距不断拉大的局面。广大人民群众没有从发展中受利,即使受到一点蝇头小利,但社会的公平正义给当权者糟蹋。这些动荡给了我们国家敲起了一个警钟。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O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我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问题打下了重要物质基础。今后一段时期,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这是由于近年来我国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们国家贪污腐败事件屡有出现,且已腐蚀至高层;贫富分化愈演愈烈,资源分配不公,例如,“官二代”“富二代”凭借这继承的资源欺压着“穷二代”;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令群众甚为担忧,同时让群众对国家的食品等安检失去信心。凡此种种,均牵涉到社会的矛盾。倘若任由某些政府官员不能为群众谋福利只顾自己中饱私囊;倘若任由富人强势抢夺资源,欺诈穷人;倘若任由人民道德逐渐沦丧于人生命不顾而争夺利益,那么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在中国的发生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把 4
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两会”期间则强调指出:“领导干部的政绩应该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最高标准,而不是以高楼大厦和项目作为最高标准。” 的确,中东北非政局的负面教训应进一步坚定中国各级政府的信念,要时刻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作为行动指南。只有这样,中国社会才能安定,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二)要认清楚西方势力在这一系列事件的阴谋。
西方势力一向奉行现实主义“强者逻辑”,本着自身国家利益的需要而挑拨、教唆中东北非等国家出现政变和**。有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去强制军事干预,但是他们罔顾出事地区人民的意愿而挑拨离间该地区的人民,造成大量人民流离失所。从这次阿拉伯世界的局势来看,西方以“人道主义”名义进行的干涉,反而制造了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因此我国要做好应对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准备,防止其文化侵略和意识形态的侵略。
(三)注意本国的信息管理。
在突尼斯和埃及的运动中,因特网、卫星电视等最新通讯手段起到了重要作用。中东变局在告诫全球各国政府,信息化时代的政治更加敏感复杂。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 亿人。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也同样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一方面,网络成为一个成本最低、速度最快、最为直接的民情官意的互动站。另一方面,网络平台也是民众实施政治监督的主要“战场”。网络舆论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和广度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充当着社会预警的监测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和社会舆论的添加剂。但也为各种虚假言论、不实言论、恶意言论提供了温床,给政府权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一些“网络民意”在表达中存在的不理性和情绪化倾向,极易引发和扩大社会上的群体性事件,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如何管理网络成为执政者适应信息时代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阶段,社会矛盾在不断加剧,因此要妥善处理好发展与稳定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还有很多东西要做。
参考文献:
[1] 朴英姬.透视“茉莉花革命”[J].中国报道.2011,(02):72~73 [2] 马振超.北非中东变局透视及启示[J].中国人民大学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23 ~126
[3] 唐岚.社交网络—“中东波”的有力“助推器”[J].世界知识.2011,(09):54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