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计划学及其理论作业

时间:2019-05-14 12:2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筑计划学及其理论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筑计划学及其理论作业》。

第一篇:建筑计划学及其理论作业

关于使用后评价在我论文中的应用

数字是最准确和直白的,如果能用这样简单明了的东西描述带有艺术性和主观性特征的建筑学理论,这无疑是一个美好的设想,所以我在选择自己的论文课题时希望借此机会对使用后评价做一定的研究。我选择的题目名称为《榆林地区传统商业街街道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

1我理解的建筑计划学

什么叫做建筑计划学,我认为对于建筑师而言,它就是我们设计前的准备工作,我们一般也称之为设计前期工作。事实上,所有的建筑理论研究都可以被理解为建筑计划学,因为它们都是为未来的建筑设计所做的准备。设计前期工作就是狭义上的建筑计划学,而后者则是广义上的建筑计划学了。这里主要探讨一些设计前期工作的具体方式方法,也就是使用后评价的具体应用。

2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缘由

传统商业街是城市的特色商贸区,集购物休闲、观光旅游、民俗文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街区,承载了城市的精神内涵,体现了特有的地域文化。合理适当的改造设计对于塑造城市特有意境和延续历史文脉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剧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大量城市的旧城区域因为基础设施的落后,环境卫生条件低下,已经不具有继续承载其原有社会公共活动的能力,不得不接受全面的更新改造以适应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观念、大众消费模式等等变革。作为在城市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文化色彩的传统商业街更是首当其冲。然而,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由于很多设计师对于传统商业街综合价值的认识不足,同时也缺乏对于该类型项目的前期调研统计分析,或是大拆大建,或是盲目追求形式上的视觉美感却忽视公众实际使用中的行为需求,导致许多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商业街从熙熙攘攘变得无人问津,被公众所遗弃。这样的改造,既不能重现传统商业街的生机与活力,也无法延续城市文脉,反而造成一种“千城一面、千街一面”的现象出现。这种脱离公众参与的传统商业街改造并不能将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转化为设计师在传统商业街改造中的专业性参考。

榆林是陕西最北的城市,也曾经是古代汉民族活动范围最西北端的城市之一,从战国时古老的上郡传承至今,这里的文化不断代的延续了三千年左右,1986年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孕育了民族战争文化、军事戍边文化以及蒙汉边商文化的榆阳古城却几经劫难,仅以古城老商业街为例,2000年以来市政府累计投入四个亿对其进行保护性修缮,但是却并未贯彻“修旧如旧,风貌协调”的原则,随意变更题词,拆除牌坊,店铺修复千篇一律,数以百计的民居四合院毁于铲车之下。如若修复确有一定功能上的提升也算有所收获,但这样巨大的牺牲换来的却是百业萧条和无人问津。作为榆林地区典型的传统商业街,大街的经济价值是举足轻重的,榆林人民引以为豪的风景古迹——六楼骑街就坐落于此。可惜的是,配套设施的不完善,设计的硬性缺陷再加上低效不人性化的管理最终导致了大街惨淡的现状。

如何保留该类型街道空间的场所认同感,如何满足多样化使用者的空间、设施需求,如何塑造高品质的旅游休闲环境,这些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立在使用者需求之上的使用后评价结果及其分析才能解答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基于以上背景和缘由,本人最终确定了榆林地区传统商业街街道空间使用状况评价研究作为我的课题。

3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课题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使用后评价作为建筑设计生命周期中重要环节在传统商业街街道空间改造项目的设计前期工作中的应用。在目前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量设施落后无法满足需求的旧城区都面临更新与改造,针对该类型街道空间的POE研究就有了重要的意义。3.1完善了使用后评价体系与设计理论

使用POE这个评价机制,我们的设计程序变成了“评价——策划——设计决策——设计实施——使用后评价”这样的循环过程。通过完善各种类型建筑的使用后评价体系,对于使用后评价的应用研究以及设计前期理论的充实都具有其研究意义。

3.2关注传统商业街街道空间 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街道空间承载着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和市民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而作为蕴含城市特有文化的传统商业街,更是承担着延续场所认同的重要作用,但是这些恰恰是我们在针对该类型街道空间进行改造时所忽视的关键。

3.3关注人性化设计

缺乏实地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我们的前期工作永远只能停留在任务书的解读以及资料的收集,没有与实际使用者的认真沟通交流,设计只能是重复与模仿,所以传统商业街街道空间的改造设计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合理。POE是链接设计师与使用者之间的有效桥梁,它的分析结果让我们的设计更加人性化 3.4提升设计素养 通过这样的研究,能够对各种类型的建筑或环境在使用功能和感受方面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能够对同类型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数据,客观上促进了建筑师的设计素养。3.5延续城市文化

构建有效的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实地调研、访谈结合问卷,这样的手段将设计者置身于城市文化之内,与使用者一道体验场所的魅力,从源头上保证了改造设计对于城市文化的肯定,对于延续文脉有着积极意义。

4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4.1国外研究现状

4.1.1 关于街道空间的研究

城市发展的历史、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同时也失去了很多无法复得的东西,很多历史建筑被成片、成街、成坊的拆除。这种建设性的破坏,己经威胁到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对街道空间的保护与更新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城市更新的核心内容是街道建筑景观的更新改造,而各个城市的街道空间都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对街道进行更新改造必须充分考虑其现状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街道建筑景观的改造性设计,是一次在空间与形式创造、建筑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上的尝试,是对多相位品质(观念、生活、技艺、审美等)和多层面知识(建筑、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的一次检验。

现代主义规划的代表勒·柯布西耶认为,在街道更新中应改变沿街建筑的密集状况,增加道路宽度及两边建筑的间距,减少道路交叉口,组织分层的立体交通。这一观点由此引发了第一代苜蓿叶状城市立交桥的兴建。英国学者Buchanan在《城镇交通》中提出了汽车时代的城市街道设计原则,他主张将运动和交通通道分类布置。从此技术主义街道设计成为城市街道设计的主流范式。由于这种设计范式过分追求等级化和功能化布置,城市空间的地域性特征逐渐消失,街道空间蜕化为纯粹的交通空间。这不仅破坏了城市街道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最终导致了城市郊区化和街道荒漠化的出现。

20世纪60年代,可持续性街区和多功能街道为基本特征的新街道设计范式,使得城市主义街道设计逐步发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各地的城市主义街道设计范式迅速发展,出现了城市复兴计划、城市生活街道计划、城市国民住宅改造等设计项目。街道从单纯的交通通道转变为多样性的复杂空间。很多国家都先后实行了步行优先、多种交通方式共存、合理限制机动车速度、某些地段实行人车共享等策略。

20世纪80年代的新都市主义认为街道空间应成为一种社交场所,人们的交往活动应使街道成为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新城市主义提倡在街道两边安排充足的人行道和行道树,建立室内和室外、公共空间和私密、视觉和行为上的联系。鼓励人们在街道上行走和停留,使步行成为一种生活和交通方式。到了1990年代,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出现,“生态街道设计”、“绿色街道设计”等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街道改造更新理论试图不断完善人、车、坏境及社会的关系,通过城市街道的改造和更新,使其向着和谐、健康、生态的方向发展。4.1.2关于使用后评价的研究

使用后评价(Post-Occupancy Evaluation简称POE)是指在规划设计项目

建成若干时间后,以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程式,收集使用者对项目使用的评价数据信息,经过科学的分析了解他们对目标项目的评判。全面地鉴定项目设计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使用群体的需要,通过可靠信息的汇总,与原初设计目标作比较,发现设计上的问题,为以后同类项目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的综合效益和质量。

POE这种研究方法产-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的名称来源于当建筑建造完成根据建筑法规验收合格之后,所获得的建筑使用许可(occupancy permit)。到了 20世纪90年代之后,POE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深化,并向更为综合化、普适化、适应性更强的方向发展。具体研究兴趣上趋向研究复杂性的评价体系,以及软、硬指标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理论。使用后评价在理论上受到更多相关学科的影响。并使原有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更为完善,探索出更加综合、普适、全面地理论和方法体系,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方法被更多的运用到实际的POE研究工作中,使学科的综合化程度更高。此外,POE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POE实践上,所研究的类型范围从早期的宿舍、老人公寓、医院,到后来的办公、商业、娱乐设施,直至城市空间和整个城市环境(建筑、公园、广场)范围,已经涉及可持续发展建筑和生态建筑的评价,技术上也开始利用高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虚拟现实辅助评价、GIS系统的辅助评价等,还开发有相关的计算机软件。随着建筑市场的成熟,评价工作已经完全商业化,有许多专业公司从事POE方面的咨询工作。

总之,国外POE经过四十余年发展已经趋于成熟,评价体系也己经成型,POE市场化的普及程度高,服务机构大量涌现。POE理论和方法已经规范化并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局面;POE研究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深入。4.2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4.2.1关于传统商业街的研究

目前国内,同济大学的阮仪三等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方面已经做了深入的研究,出版发行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另外与王景慧合编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围绕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保护内容与方法、各国的保护制度等进行了论述,并有大量的名城保护规划实例、简介与分析。

此外,还有一部分期刊论文有关于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方面的探讨。例如:董秀英的《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王佐的《哈尔滨的旧城改造与城市设计问题—兼论城市设计的历史继承与创新发展》,张宇的《历史街区建筑与环境设计的探索—广州市中山路城市设计有感》等等。4.2.2 关于街道空间的研究

在国内,传统商业街街道空间改造与保护属于前沿科学,实际造作多过理论研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推动着街道空间理论研究,同时也暴露了许多的问题。设计与实际需求相互脱节,理论上的研究也仅仅局限在国外成果的引入,理论的体系化建立远远滞后于实际项目的设计。

当下许多街道空间改造大都是建筑师、规划师将个人的价值偏好强加给居民,把以视觉感受为主的形式上的创新当成是街道空间的改造方式,较多地从环境的空间、形态组织上去追求变化,过多注重构图;在色彩和材料上寻求变化,仅停留在表面化和图形化的肤浅认识上,而对于使用者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却关注太少,直接导致了街道空间的不合理。4.2.3关于使用后评价的研究

我国的使用状况评价(POE)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随着环境心理学及环境行为学等学科的发展展开的。80年代成立的环境行为研究协(EBRA,Envirolunent and Behavior Research Association)在环境行为方法上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许多学者所做的研究没有直接指明是POE,但其研究工作的性质和范围属于POE领域。90年代后,一些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涉足此领域,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不同角度的探索。

1997年陈勇在期刊中发表论文《城市空间评价方法初探一一以南开步行街为例》,论文以重庆南开步行商业街评价为例,对城市空间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评价质量值计算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一种定性定量评价城市空间的科学方法;2002年朱小雷和吴硕贤以《基于建成环境评价的设计决策分析》为题中期刊中发表论文,主要结合珠海莲花路步行街环境评价个案,详细讨论了建成环境主观评价运用于设计决策的问题;2004年袁敏发表硕士论文《湖南地区城市步行商业街使用后评价研究》,论文通过商业步行街使用效果的因素分析,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建立起城市商业步行街的评价标准体系;2007年左光之发表了题为《城市街道的设计方法与评价体系研究》的硕士论文,其内容主要是在运用城市设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城市街道空间形态的设计方法。结合设计方法,对街道设计的评价体系进行初步研究;2010年在王晓和蔡秋磊所发表的期刊论文《基于购物者行为分析的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环境评价》中,利用POE的主要方法对光谷步行街公共空间的典型活动进行了调查,找出影响其空间使用的主要因素并对其评价,对类似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及改善提出了建议;2011年苟爱萍、王江波发表期刊论文《基于SD法的街道空间活力评价研究》,其中运用S D法,选取南京市区的9条街道,从人的感知情况出发对街道空间活力进行评价。

国内对于POE研究案例正在逐步的增加,但是大多是一些学者根据自身研究的需要进行的评价,政府行为的介入几乎没有,缺少市场对评价需求的刺激。在中国的房地产 发方面,虽有类似于POE的研究,但研究大都停留在市场调研的层面上,注重投资效益评价;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POE案例研究,但评价结果并没有有效地反映到设计中去。POE研究与规划设计实践脱节,评价没有从根本上影响设计质量。

总的来说,POE研究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并且主要处在评价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及国外理论体系的推广介绍,吸收和转化国外相关理论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理论探索时期。

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案和准备采用的措施。·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本课题进行研究。理论方面,以国内外较为成熟的传统商业街改造经验,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文献资料和富有传统商业街改造经验的专家意见为基础,进行分析解读、归纳总结,建构使用后评价因子集及其权重模型。实践方面,主要以实地的问卷调研为主,收集样本中不同使用者对于改造后的传统商业街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直观感受,以此作为原始数据,进行分类计算。

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探讨POE方法在榆林地区传统商业街街道空间中的应用。2).进行相关的案例研究。3).结论的应用性研究。

6研究目的

本文将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用于传统商业街街道空间的研究之中,希望通过不同类型使用者对改造后街道空间主观需求的满意度来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街道空间的建议。

7研究方案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4有关概念、范围的界定 第二章 评价方法技术研究 2.1 评价前期工作

2.2 评价指标构成与构建方法 2.3 评价操作与技术研究

第三章 评价指标集初建——相关理论研究 3.1 理论文献指标提取

3.2地域街道空间特征指标提取 3.3实地调研指标提取 3.4德尔菲法与指标集初建

第四章 评价指标集建立及权重设定 4.1样本选择

4.2数据信效度分析 4.3构建评价指标集 4.4指标集权重值设定 第五章 评价案例研究 5.1榆林大街改造案例概述 5.2评价结果汇总及计算 5.3评价结果分析 5.4实态行为观察

5.5基于评价结果的街道空间优化建议 第六章 结论

6.1.论文总结与结论 6.2 论文不足之处

8研究采用的措施

理论研究与实践、调研相结合是论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查找国内外有关传统商业街改造的理论与实践资料,广泛阅读相关学科领域的文献资料,了解课题相关的街道空间使用后评价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对研究课题的背景及内容做出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2.实地调研:在榆林传统商业步行街进行调研和分析,通过实地观察,拍照,测量等方法收集资料,设计合理的调研问卷,以获取不同类型使用者对于改造后的街道空间在使用中的直观感受。

3.数据分析:在原始数据的支持下进行量化研究,主要用于评价指标集的构建以及评价结果的分析。

4.归纳总结:以上述结果为基础,用理论联系实践,通过比较、探讨得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个人观点。5.评价测量工具

在进行满意度评价时需要先设定评价测量工具才能进行问卷调查,论文中主 要以两种指标进行测量:复合指标和量表。

复合指标:是用一组重要性不等的评价指标对评价概念进行测量,它需要对

各评价指标进行赋权,成为加权平均型的指数,再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等算法实现复合指标的综合评价。量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和语意差异量表(SD)是量表中最常用的两种形式,论文主要釆用李克特量表法来进行测量。它是属评分加总式量表最常用的一种,而且是目前调查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量表。它的基本方式是由一组对环境主观评价的陈述项目组成,在论文中利用语意学标度分为“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个测量度,分别赋值为1,2,3,4,5,以转化为主观评价的定距测量层次。

6.构建评价因素集的方法

先导性探索法:这类方法并不预设评价因素,而是先进入场地进行观察和访谈,发现场地中存在的问题和评价对象的核心因素,然后参照有关研究成果建立评价因素集。这一方法适用于实践经验较少的环境对象。

理论推演法:从已有的环境评价理论模型出发,按照环境的类型特点建立评 价因素模型。

德尔菲法:按照一定的标准选取数名专家,用问卷来获取专家们对评价指标的意见。

7.评价数据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评价的主要方式,它通过结构问卷所获取的数据依靠现代数理统

计方法采用定量分析,主要使用SPSS、Excel软件进行。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一个资料的简化、描述、分类、综合和归纳并最后形成对概念的规律性认识的过程。

半结构问卷分析:统计每一问题答案关键词出现的频次。

观察法分析:对所调研街道空间使用者的实态行为进行观察,区分使用者的

人群类型、活动类型,按照一定的时间段以叙述的形式对所观察到的使用者的使 用方式进行记录和分析,同时结合照片的形式将空间使用状态表达出来。因素分析法

基本运算过程如下:

1.收集一定的测量资料,将资料数据标准化。在心理测量中,常需将测验分数转化成标准分,并排列成数据矩阵。

2.通过相关运算求出每个因素和其它因素的相关矩阵。

3.用特定的运算方法,如主成分分析、影像分析、α因素分析、最小残余因素分析、最大可能解、重心法等求出因素载荷矩阵。

4.为了使载荷矩阵的意义比较清晰,易于分析,要用直角旋转法和斜角旋转法等对载荷矩阵进行转轴处理,使每个变量只在少数几个因素上有较大的载荷,而使一些变量载荷接近零。这就有可能使每个变量在总方差中的因素更集中,从而表现出变量中最具有意义的特征主因素。

5.对主因素进行定义并加以解释。主因素定义是否准确,解释是否恰当,不但取决于因素分析是否做得成功,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观判断过程。在因素分析结果不明确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9国内设计前期存在的问题

1我国的建筑学发展属于典型的后起直追,同样我们的建筑计划学也是刚刚起步。目前,按国内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前期工作应由建设单位(甲方)负责完成,也可由甲方委托设计院(乙方)进行。但许多业主对前期缺乏足够认识,许多负责前期工作的甲方少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他们甚至认识不到问题的重要性,而仅据其经验及残缺的知识结构提出要求。而设计人员并不对此负有责任,因而也很难把建筑计划提到专业角度的层面上来。

2当今建筑界充斥得最多的术语是“民族形式”、“风格”、“创新”、“后现代理论”等等,而对建筑经济性、实用性却缺乏应有的重视与研究。建筑师很少对项目的选址、投资、标准、使用者需求做深入考虑,还致力于图案组合、节奏、象征…………等传统建筑设计框架,对方案得经济性及实际使用效果却少有关心 3我国在设计行业,计划体制还未大规模向民营体制过度,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中期,在国内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私人建筑设计事务所,绝大多数的设计院都是国营和集体的体制。为改善设计质量,建设部曾强制性地推行了一次系统性的设计行业的管理改革,其核心部分就是推广系统化的设计体系——全面质量管理(TQC),当然在当时的推行的这个系统管理中,设计计划还是一种非常粗犷的概念。对于使用者参加设计计划的各方面的重视远远不足。

而ISO的各项管理体系则是一些具有前瞻性意识的设计机构在大量境外设计机构进入和竞争的条件下,有也竞争压力的外因,再加上建设部的大力推广下发展的,应该说也是按照国际惯例接轨的步骤之一。在设计机构的应用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多数设计机构都还是把它当成一个管理达标的环节,在设计项目中,强调建筑设计计划的也是凤毛麟角。

建筑计划是不同于设计工作的一项专业活动,设计专业人员如不经过研究、实践往往也难以很好地完成此项工作。由于建筑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因而也难以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及明确的评价标准。管理工作只能凭经验、凭感觉。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原因,一般性工程的计划要求及可行性研究往往不够深入、系统,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应付报批。教育观念的滞后,导致设计人员对建筑设计计划认识的严重不足,也会导致社会整体对建筑计划的忽视。

4当前我国的经济环境的特殊性:由于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和转型期,许多项目前期资金的严重不足,项目目的不是为达到项目的真正盈利目的,而是套取银行资金,业主对项目能否成功获得资金并没有把握,所以前期不愿投入资金。如果项目成功,在资金利息和银行压力下,只好仓促上马,又没有时间对设计过程做妥当的计划。

5建筑业的主要支柱房地产业的高利润导致业主对建造过程的管理不重视,他们关心得最多的是时间、概念,管理的精细化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太小。

6业主的观念:许多业主,包括政府、国营企业、私人团体,对设计对项目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建筑计划重要性的认识更为肤浅。

7社会信用环境:计划是建立在秩序的社会基础之上的,在当前社会信用体系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的设计计划实施的可能性不能保证。

10个人观点

作为一名建筑学的学生,这里我想探讨一下我对于建筑计划学的一些看法: 1我认为我们的建筑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的建筑学学生大部分没有接触过建筑计划学这一概念,本科中设立这一课程的高校,几近于无。而作为现阶段主要从业者的本科生在面对自己从未了解过的前期工作时,也只能是束手无策。同时,建筑计划学的主要研究手段就是各种调查和POE评价,这两者都是需要建筑学的学生具有起码的统计学知识,可惜的是,我们的建筑学课表里面依然没有这门课程。

改进:从本科抓起,不要让基础课程的缺失影响建筑师的基本素质。

2虽然我们被灌输了很长时间的观念性教育,告诉我们设计应该去关注人,而非简单的建筑本身,但是文字是最缺乏说服力度的武器,我们所有的切身实践都告诉我们另外一个完全相反的理论,那就是甲方至上原则,使用者的需求从来都不在实际设计工作的考虑范畴之内,这是我们这个行业的问题,我们的职业道德需要迫切的加强。

改进:以人为本,必须是全行业的座右铭,还要刻在骨子里,这与全民素质的提高有关系,短期内够呛能实现,但是高校还是应该尽可能的从严把关实习过程以及结果。

3高效的管理对于任何企业都应该是举足轻重的,系统的完整性,有效性决定了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国大部分设计院都是国营改制,官僚作风严重就不赘述,缺乏系统的管理才是导致我们行业臃肿不堪的罪魁祸首。

改进:管理学的基础知识也应该在我们的建筑课表上出现,这是现代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门。

第二篇:建筑学理论与基础知识

建筑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

一、建筑物的用途分类及特点

1、民用建筑:供人们生活、居住、从事各种文化福利活动的房屋。按其用途不同,有以下两类:

(1)居住建筑:供人们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如住宅、宿舍、宾馆、招待所。

(2)公共建筑:供人们从事社会性公共活动的建筑和各种福利设施的建筑物,如各类学校、图书馆、影剧院等。

2、工业建筑:供人们从事各类工业生产活动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总称。通常将这些生产用的建筑物称为工业厂房。包括车间、变电站、锅炉房、仓库等。

二、按建筑结构的材料分类

1、砖木结构:这类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用砖、木构成。其中竖向承重构件如墙、柱等采用砖砌,水平承重构件的楼板、屋架等采用木材制作。这种结构形式的房屋层数较少,多用于单层房屋。

2、砖混结构:建筑物的墙、柱用砖砌筑,梁、楼板、楼梯、屋顶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成为砖—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多用于层数不多(六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及小型工业厂房,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梁、柱、楼板、基础全部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梁、楼板、柱、基础组成一个承重的框架,因此也称框架结构。墙只起围护作用,用砖砌筑。此结构用于高层或大跨度房屋建筑中。

4、钢结构:建筑物的梁、柱、屋架等承重构件用钢材制作,墙体用砖或其他材料制成。此结构多用于大型工业建筑。

三、按建筑结构承重方式分类

1、承重墙结构

它的传力途径是:屋盖的重量由屋架(或梁柱)承担,屋架支撑在承重墙上,楼层的重量由组成楼盖的梁、板支撑在承重墙上。因此,屋盖、楼层的荷载均由承重墙承担;墙下有基础,基础下为地基,全部荷载由墙、基础传到地基上。

2、框架结构

主要承重体系有横梁和柱组成,但横梁与柱为刚接(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通常通过端部钢筋焊接后浇灌混凝土,使其形成整体)连接,从而构成了一个整体刚架(或称框架)。一般多层工业厂房或大型高层民用建筑多属于框架结构。

3、排架结构

主要承重体系由屋架和柱组成。屋架与柱的顶端为铰接(通常为焊接或螺栓连接),而柱的下端嵌固于基础内。一般单层工业厂房大多采用此法。

4、其他

由于城市发展需要建设一些高层、超高层建筑,上述结构形式不足以抵抗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的作用,因而又发展了剪力墙结构体系、桶式结构体系。

四、建筑高度分类

建筑物可根据其楼层数量分为以下几类

1、低层:2层及2层以下

2、多层:2层以上,8层以下

3、中高层:8层以上,16层以下

4、高层:16层以上,24层以下

5、超高层:24层以上

第二节 房屋构造概述

一、建筑材料知识

主要建筑材料包括水泥、钢筋、木材、普通混凝土、黏土砖等。

1、水泥

(1)常见水泥的种类: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五种(2)水泥标号:水泥标号是表示水泥硬化后的抗压能力。常用水泥编号例如:325、425、525、625等。

(3)常用水泥的技术特性

? 凝结时效性:水泥的凝结时间分为初凝与终凝。初凝为水泥加水拌合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终凝为水泥浆开始拌合时到水泥完全失去可塑性开始产生强度的时间。

? 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质。水泥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成为体积安定性不良,不能使用。

? 水热化性:水泥的水化反应为放热反应。随着水化过程的进行,不断放出热量称为水热化。其水热化释放热量的大小和放热速度的快慢主要与水泥标号、矿物组成和细度有关。

? 细度: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颗粒越细,早期强度越高。但颗粒越细,其制作成本越高,并容易受潮失效。

? 标准稠度用水量:指水泥沙浆达到标准稠度时的用水量。标准稠度是做水泥的安定性和凝结时间时,国家标准规定的稠度。

2、钢筋

(1)建筑钢筋的种类:钢筋是钢锭经热轧而成,故又称热轧钢筋,是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的钢材品种。

按外形可分为:光圆钢筋、带肋钢筋。

按钢种可分为:碳素钢钢筋和普通低合金钢钢筋。

按强度可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级别。其中Ⅰ级钢筋为低碳钢钢筋,Ⅱ、Ⅲ、Ⅳ级为低合金钢钢筋。

(2)建筑用钢筋的应用

? Ⅰ级钢筋为热轧光圆钢筋,其强度较低,塑性及焊接性能较好。广泛应用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受力较小部位。

? 变形钢筋中Ⅱ级、Ⅲ级钢筋的强度、塑性、焊接性能等综合使用指标较好,是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用量最大的钢筋品种,也可经冷拉后做预应力筋使用。

? 冷加工钢筋

冷拉钢筋:冷拉钢筋的屈服程度会提高,而塑性降低。冷拉Ⅰ级钢筋适用于普通钢筋混凝土中的受力部位,冷拉Ⅱ级、Ⅲ级、Ⅳ级钢筋均可作为预应力筋使用。

冷拔低碳钢筋:其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是小型构件的主要预应力钢材。

3、木材

(1)木材的种类:分为针叶树和阔叶树两类。其中针叶树的树干长直高大,纹理通直,材质较软,加工容易,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材。阔叶树材质较坚硬,称之为硬材,主要用于装修工程。

(2)建筑木材的性能与用途

? 红松:材质较软,纹理顺直,不易翘曲、开裂,树脂多,耐腐朽,易加工,主要用于制作门窗、屋架、檩条、模板等。

? 鱼鳞云杉:又名白松。材质轻、纹理直、结构细、易干燥、加工,主要用于制作门窗、模板、地板等。

? 马尾松:材质中硬,纹理直斜不匀,结构中至粗,不耐腐,松脂气味浓,在水中很耐久,主要用于制作模板、门窗、橼条、木柱等。

? 落叶松:材质坚硬而脆,树脂多,耐腐性强,干燥慢,干燥中易开裂。主要用于檩条、地板、木桩等。

? 杉木:纹理直而均,结构中等或粗,易干燥、耐久性强。主要用于制作屋架、檩条、门窗、脚手杆等。

? 柏木:材质致密,纹理直或斜,结构细,干燥易开裂,坚韧耐久。主要用于制作模板及细木装饰等。

? 洋松:分细皮和粗皮两种。细皮的结构精细,不易变形,容易加工,适于较高要求的装修;粗皮的结构较松,但质料坚固,变形与收缩量较小,适用于要求不高的装修。

(3)木材的类别

为了合理用材,木材按加工与用途不同分为原木、杉原条、板方材等。

原木是指伐倒后经修枝,并截成一定长度的木材。分直接使用原木和加工用原木。

杉原条是指只经修枝剥皮,没有加工成材的杉木,长度5M以上,梢直径60mm以上。

板方材是指按一定尺寸加工成的板材和方材。板材是指断面宽为厚的三倍及三倍以上者;方材是指断面宽度小于厚度的三倍者。

4、普通混凝土

(1)普通混凝土概念:其主要是由水泥、普通碎石、砂和水配置而成的混凝土。其中石子和砂子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石子为粗骨料,砂为细骨料。水泥加水后形成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满骨料间的空隙,作为骨料之间的润滑材料,使混凝土混合物具有适于施工的和易性,水泥水化硬化后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固整体。

(2)混凝土的性能:

? 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施工中是否适于操作,是否具有能使所浇注的构件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

? 混凝土的强度:抗压强度是混凝土的主要强度指标,它比混凝土的其它强度高得多,工程中主要是利用其抗压强度,也是进行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

? 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能抵抗各种自然环境的侵蚀而不被破坏的能力称为耐久性。对混凝土除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安全承受荷载外,还应具有耐久性,如抗渗、抗冻、耐磨、耐风化等。

5、黏土砖

黏土砖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搅拌成可塑性,用机械挤压成型的。挤压成型的土块称为砖坯,经风干后送入窑内,在900—1000℃的高温下煅烧即成砖。

(1)黏土砖的种类:

? 标准砖:标准砖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砖,它广泛使用于砖承重的墙体中,也用于非承重的填充墙。黏土砖的尺寸为:240mm×115 mm×53 mm。每块砖干燥时约重2.5Kg,吸水后约为3 Kg。

? 空心砖和多孔砖:空心砖的规格为190 mm×190 mm×90 mm,每立方米约重1100 Kg。多孔砖的规格为240 mm×115 mm×90 mm,每立方米约重1400 Kg。

(2)黏土砖的强度:黏土砖的特点是抗压强度高,可以承受较大的外力。反映砖承重外力的能力叫做强度;而反映强度大小称为强度等级。一个建筑物选用哪一个强度等级的砖,应由设计单位通过计算确定。

(3)黏土砖的吸水率:黏土砖都有一定的吸水性,能吸附一定量的水分,吸水的多少可以用吸水率来表示。吸水率一般允许在8%—10%的范围内。

(4)黏土砖的抗冻性:是指砖抵抗冻害的能力。抗冻性由实验作出。

(5)黏土砖的外观质量:普通黏土砖的外形应该平整、方正。外观无明显弯曲、缺楞、掉角、裂缝等缺陷,敲击时发出清脆的金属声,色泽均匀一致。

二、房屋构造组成部分:

1、房屋构成部分:地基与基础、墙或柱、楼板与地面、门窗、楼梯、屋顶等组成。

(1)地基和基础:

地基:系建筑物下面的土层。它承受基础传来的整个建筑物的荷载,包括建筑物的自重、作用于建筑物上的人与设备的重量及风雪荷载等。

基础:位于墙柱下部,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的全部荷载并把它传给地基。

(2)墙和柱:承重墙和柱是建筑物垂直承重构件,它承受屋顶、楼板层传来的荷载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基础。此外,外墙还能抵御风、霜、雨、雪对建筑物的侵袭,使室内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即起围护作用;内墙还把建筑物内部分割成若干空间,起分割作用。

(3)楼板和地面:楼板是水平承重构件,主要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竖向荷载,并将它们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墙或柱。同时将建筑物分为若干层。楼板对墙身还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底层房间的地面贴近地基土,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竖向荷载,并将它们连同自重直接传给地基。

(4)楼梯:是指楼层间垂直交通通道。

(5)屋顶:是建筑物最上层的覆盖构造层,它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它承受作用在其上的各种荷载并连同屋顶结构自重一起传给墙或柱;同时又起到保温、防水等作用。

(6)门和窗:

门:是提供人们进出房屋或房间以及搬运家具、设备等的建筑配件。有的门兼有采光、通风的作用。

窗:其主要作用是通风采光。

一般来说,基础、墙和柱、楼板、地面、屋顶等是建筑物的主要部分;门、窗、楼梯等则是建筑物的附属部件。

2、基础

(1)基础的类型

按使用的材料分为:灰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按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深基础。埋置深度不超过5M者称为浅基础,大于5M者称为深基础。

按受力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和桩基础。

条形基础:当建筑物采用砖墙承重时,墙下基础常连续设置,形成通长的条形基础

? 刚性基础:是指抗压强度较高,而抗弯和抗拉强度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础。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砖、毛石、灰土、三合土等,一般可用于六层及其以下的民用建筑和墙承重的轻型厂房。

? 柔性基础:用抗拉和抗弯强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础称为柔性基础。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制作。这种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比较大、地基比较柔软、用刚性基础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

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为框架结构或单独柱子时,常采用独立基础;若柱子为预制时,则采用杯形基础形式。

满堂基础: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很大、地基承载力很低、独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要求时,常将这个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块钢筋混凝土基础,成为满堂基础。按构造又分为伐形基础和箱形基础两种。

? 伐形基础:是埋在地下的连片基础,适用于有地下室或地基承载力较低、上部传来的荷载较大的情况。

? 箱形基础:当伐形基础埋深较大,并设有地下室时,为了增加基础的刚度,将地下室的底板、顶板和墙浇制成整体箱形基础。箱形的内部空间构成地下室,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多用于高层建筑。

桩基础:当建造比较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时,若地基的软弱土层较厚,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常采用桩基。桩基的作用是将荷载通过桩传给埋藏较深的坚硬土层,或通过桩周围的摩擦力传给地基。按照施工方法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灌注桩。

?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这种桩在施工现场或构件场预制,用打桩机打入土中,然后再在桩顶浇注钢筋混凝土承台。其承载力大,不受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耐久性好。但自重大,运输和吊装比较困难。打桩时震动较大,对周围房屋有一定影响。

?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分为套管成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爆扩成孔灌注桩三类。

(2)基础的埋置深度: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的埋置要有一个适当的深度,既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又节约基础用材,并加快施工进度。决定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应考虑下列几个条件:

? 土层构造的影响:房屋基础应设置在坚实可靠的地基上,不要设置在承载力较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上。基础埋深与土层构造有密切关系。

? 地下水位的影响:地下水对某些土层的承载力有很大影响。如粘性土含水量增加则强度降低;当地下水位下降,土的含水量减少,则基础将下降。

? 冰冻线的影响:冻结土与非冻结土的分界线成为冰冻线。当建筑物基础处在冻结土层范围内时,冬季土的冻胀会把房屋向上拱起;土层解冻时,基础又下沉,使房屋处于不稳定状态。

? 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如新建房屋周围有旧建筑物时,除应根据上述条件决定基础埋深外,还应考虑新建房屋基础对旧有建筑的影响。

3、墙体(1)墙体的分类:

按其在平面中的位置可分为内墙和外墙。凡位于房屋四周的墙称为外墙,其中位于房屋两端的墙称为山墙。凡位于房屋内部的墙称为内墙。外墙主要起围护作用,内墙主要分隔房间作用。另外沿建筑物短轴布置的墙称为横墙,沿建筑物长轴布置的称为纵墙。

按其受力情况可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直接承受上部传来荷载的墙称为承重墙,而不承受外荷载的墙称为非承重墙。

按其使用的材料分为:砖墙、石墙、土墙及砌块和大型板材墙等。

对墙面进行装修的墙称为混水墙;墙面只做勾缝不进行其它装饰的墙称为清水墙。

根据其构造又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复合墙。实体墙由普通黏土砖或其它实心砖砌筑而成;空体墙是由实心砖砌成中空的墙体或空心砖砌筑的墙体;复合墙是指由砖与其它材料组合成的墙体。

(2)砖墙的厚度

? 砖墙的厚度符合砖的规格。砖墙的厚度一般以砖长表示,例如半砖墙、3/4砖墙、1砖墙、2砖墙等。其相应厚度为:115mm、(称12墙)178mm、(称18墙)240mm、(称24墙)365mm、(称37墙)490mm、(称50墙)

? 墙厚应满足砖墙的承载能力。一般说来,墙体越厚承载能力越大,稳定性越好。

? 砖墙的厚度应满足一定的保温、隔热、隔声、防火要求。一般讲,砖墙越厚,保温隔热效果越好。

(3)过梁与圈梁 过梁:其作用是承担门窗洞口上部荷载,并把荷载传递到洞口两侧的墙上。按使用的材料可分为:

? 钢筋混凝土过梁:当洞口较宽(大于1.5M),上部荷载较大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两端深入墙内长度不应小于240 mm。

? 砖砌过梁:常见的有平拱砖过梁和弧拱砖过梁。

? 钢筋砖过梁:钢筋砖过梁是在门窗洞口上方的砌体中,配置适量的钢筋,形成能够承受弯矩的加筋砖砌体。

圈梁:为了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较大的震动荷载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常在房屋外墙和部分内墙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或钢筋砖圈梁。其一般设在外墙、内纵墙和主要内横墙上,并在平面内形成封闭系统。圈梁的位置和数量根据楼层高度、层数、地基等状况确定。

4、地面与楼板

(1)地面:是指建筑物底层的地坪。其基本组成有面层、垫层和基层三部分。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地面,还设有防潮层、保温层、找平层等构造层次。每层楼板上的面层通常叫楼面,楼板所起的作用类似地面中的垫层和基层。

? 面层: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生产直接接触的地方,是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地面与楼面表层。

? 垫层:在面层之下、基层之上,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均匀地传至基层。? 基层:垫层下面的土层就是基层。地面的种类:

? 整体地面:其面层是一个整体。它包括水泥沙浆地面、混凝土地面、水磨石地面、沥青砂浆地面等

? 块料地面:其面层不是一个整体,它是借助结合层将面层块料粘贴或铺砌在结构层上。常见的块料种类有:陶瓷锦砖、大理石、碎块大理石、水泥花砖、混凝土和水磨石预制的板块等。

(2)楼板:是分隔承重构件,它将房屋垂直方向分隔为若干层,并把人和家具等竖向荷载及楼板自重通过墙体、梁或柱传给基础。按其使用的材料可分为:砖楼板、木楼板和钢筋混凝土楼板等。砖楼板的施工麻烦,抗震性能较差,楼板层过高,现很少采用。木楼板自重轻,构造简单,保温性能好,但耐久和耐火性差,一般也较少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具有强度高,刚性好,耐久、防火、防水性能好,又便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是现在广为使用的楼板类型。

钢筋混凝土楼板按照施工方法可分为现浇和预制两种。

?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其楼板整体性、耐久性、抗震性好,刚度大,能适应各种形状的建筑平面,设备留洞或设置预埋件都较方便,但模板消耗量大,施工周期长。按照构造不同又可分为如下三种现浇楼板: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当承重墙的间距不大时,如住宅的厨房间、厕所间,钢筋混凝土楼板可直接搁置在墙上,不设梁和柱,板的跨度一般为2—3米,板厚度约为70—80mm。

钢筋混凝土肋型楼板:也称梁板式楼板,是现浇式楼板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由主板、次梁和主梁组成。主梁可以由柱和墙来支撑。所有的板、肋、主梁和柱都是在支模以后,整体现浇而成。其一般跨度为1.7—2.5m,厚度为60—80 mm。

无梁楼板:其为等厚的平板直接支撑在带有柱帽的柱上,不设主梁和次梁。它的构造有利于采光和通风,便于安装管道和布置电线,在同样的净空条件下,可减小建筑物的高度。其缺点是刚度小,不利于承受大的集中荷载。

?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采用此类楼板是将楼板分为梁、板若干构件,在预制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作好,然后进行安装。它的优点是可以节省模板,改善制作时的劳动条件,加快施工进度;但整体性较差,并需要一定的起重安装设备。随着建筑工业化提高,特别是大量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工艺,其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按照其构造可分为如下几种:

实心平板:实心平板制作简单,节约模板,适用于跨度较小的部位,如走廊板、平台板等。

槽形板:它是一种梁板结合的构件,由面板和纵肋构成。作用在槽形板上的荷载,由面板传给纵肋,再由纵肋传到板两端的墙或梁上。为了增加槽形板的刚度,需在两纵肋之间增加横肋,在板的两端以端肋封闭。

空心板:它上下表面平整,隔音和隔热效果好,大量应用于民用建筑的楼盖和屋盖中。按其孔的形状有方孔、椭圆孔和圆孔等。

5、窗与门(1)窗的作用与类型

? 窗的作用:主要是采光与通风,并可作围护和眺望之用,对建筑物的外观也有一定的影响。窗的采光作用主要取决于窗的面积。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称为窗地比。此比值越大,采光性能越好。一般居住房间的窗地比为1/7左右。

作为围护结构的一部分,窗应有适当的保温性,在寒冷地区作成双层窗,以利于冬季防寒。

? 窗的类型:窗的类型很多,按使用的材料可分为:木窗、钢窗、铝合金窗、玻璃钢窗等。其中以木窗和钢窗应用最广。

按窗所处的位置分为侧窗和天窗。侧窗是安装在墙上的窗,开在屋顶上的窗称为天窗,在工业建筑中应用较多。

按窗的层数可分为单层窗和双层窗。

按窗的开启方式可分为:固定窗、平开窗、悬窗、立转窗、推拉窗等。

(2)门

? 门的作用和类型:

作用:门是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主要用于交通和疏散,同时也起采光和通风作用。

门的尺寸、位置、开启方式和立面形式,应考虑人流疏散、安全防火、家具设备的搬运安装以及建筑艺术等方面的要求综合确定。

门的宽度按使用要求可做成单扇、双扇及四扇等多种。当宽度在1M以内时为单扇门,1.2—1.8M时为双扇门,宽度大于2.4M时为四扇门。

类型:门的种类很多,按使用材料分,有木门、钢门、钢筋混凝土门、铝合金门、塑料门等。各种木门使用仍然比较广泛,钢门在工业建筑中普遍应用。

按用途可分为:普通门、纱门、百叶门以及特殊用途的保温门、隔声门、防火门、防盗门、防爆门、防射线门等。

按开启方式分为:平开门、弹簧门、折叠门、推拉门、转门、圈帘门等。

平开门:有单扇门与双扇门之分,又有内开及外开之分,用普通铰链装于门扇侧面与门框连接,开启方便灵活,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弹簧门:是平开门的一种。特点是用弹簧铰链代替普通铰链,有单向开启和双向开启两种。铰链有单管式、双管式和地弹簧等数种。单管式弹簧铰链适用于向内或向外一个方向开启的门上;双管式适用于内外两个方向都能开启的门上。

推拉门:门的开启方式是左右推拉滑行,门可悬于墙外,也可隐藏在夹墙内。可分为上挂式和下滑式两种。此门开启时不占空间,受力合理,但构造较为复杂,常用于工业建筑中的车库、车间大门及壁橱门等。

转门:由两个固定的弧形门套,内装设三扇或四扇绕竖轴转动的门扇。转门对隔绝室内外空气对流有一定作用,常用于寒冷地区和有空调的外门。但构造复杂,造价较高,不宜大量采用。

卷帘门:由帘板、导轨及传动装置组成。帘板是由铝合金轧制成型的条形页板连接而成。开启时,由门洞上部的转动轴旋转将页板卷起,将帘板卷在筒上。卷帘门美观、牢固、开关方便,适用于商店、车库等。

? 门的构造

平开木门是当前民用建筑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形式,它是由门框、门扇、亮子及五金零件所组成。

常见的门扇有下列几种:

镶板门扇:是最常用的一种门扇形式,内门、外门均可选用。它由边框和上、中、下冒头组成框架,在框架内镶入玻璃,下部镶入门芯板,称为玻璃镶板门。门芯板可用木版、胶合板、纤维板等板材制作。门扇与地面之间保持5mm空隙。

夹板门扇:它是用较小方木组成骨架,两面贴以三合板,四周用小木条镶边制成的。夹板门扇构造简单,表面平整,开关轻便,能利用小料、短料,节约木材,但不耐潮湿与日晒。因此,浴室、厕所、厨房等房间不宜采用,且多用于内门。

拼版门扇:做法与镶板门扇近似,先做木框,门芯板是由许多木条拼合而成。窄板做成企口,使每块窄板自由胀缩,以适应室外气候的变化。拼版门扇多用于工业厂房的大门。

6、楼梯

(1)楼梯的种类:楼梯是房屋各层之间交通连接的设施,一般设置在建筑物的出入口附近。也有一些楼梯设置在室外。室外楼梯的优点是不占室内使用面积,但在寒冷地区易积雪结冰,不宜采用。

楼梯按位置可分为室内楼梯和室外楼梯。

按使用性质分为:室内有主要楼梯和辅助楼梯,室外有安全楼梯和防火楼梯。

按使用材料分:木楼梯、钢筋混凝土楼梯和钢楼梯。

按楼梯的布置方式可分为:单跑楼梯、双跑楼梯、三跑楼梯和双分、双合式楼梯。? 单跑楼梯:当层高较低时,常采用单跑楼梯,从楼下起步一个方向直达楼上。它只有一个梯段,中间不设休息平台,因此踏步不宜过多,不适用于层高较大的房屋。

? 双跑楼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在两个楼板层之间,包括两个平行而方向相反的梯段和一个中间休息平台。经常两个梯段做成等长,节约面积。

? 三跑楼梯:在两个楼板层之间,由三个梯段和两个休息平台组成,常用于层高较大的建筑物中,其中央可设置电梯井。

? 双分、双合式楼梯:双分式就是由一个较宽的楼梯段上至休息平台,再分成两个较窄的梯段上至楼层。双合式相反,先由两个较窄的梯段上至休息平台,再合成一个较宽的梯段上至楼层。

(2)楼梯的组成:楼梯是由楼梯段、休息平台、栏杆和扶手等部分组成。

? 楼梯段:是联系两个不同标高平台的倾斜构件,由连续的一组踏步所构成。其宽度应根据人流量的大小、家具和设备的搬运以及安全疏散的原则确定。其最大坡度不宜超过38度,以26—33度较为适宜。

? 休息平台:也称中间平台,是两层楼面之间的平台。当楼梯踏步超过18步时,应在中间设置休息平台,起缓冲休息的作用。休息平台有台梁和台板组成。平台的深度应使在安装暖气片以后的净宽度不小于楼梯段的宽度,以便于人流通行和搬运家具。

? 栏杆、栏板和扶手:栏杆和栏板是布置在楼梯段和平台边缘有一定刚度和安全度的拦隔设施。通常楼梯段一侧靠墙一侧临空。在栏板上面安置扶手,扶手的高度应高出踏步900mm左右。

(3)楼梯的构造

钢筋混凝土楼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楼梯,它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防火性。按施工方法可分为现浇和装配式两种。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是将楼梯段、平台和平台梁现场浇筑成一个整体,其整体性好,抗震性强。其按构造的不同又分为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两种。

? 板式楼梯:是一块斜置的板,其两端支承在平台梁上,平台梁支承在砖墙上。

? 梁式楼梯:是指在楼梯段两侧设有斜梁,斜梁搭置在平台梁上。荷载由踏步板传给斜梁,再由斜梁传给平台梁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建筑工业化程度,改善施工条件,加快施工进度。根据预制构件的形式,可分为小型构件装配式和大型构件装配式两种。

? 小型构件装配式楼梯:这种楼梯是将踏步、斜梁、平台梁和平台板分别预制,然后进行装配。这种形式的踏步板是由砖墙来支承而不用斜梁,随砌砖随安装,可不用起重设备。

? 大型构件装配式楼梯:这种楼梯是将预制的楼梯段、平台梁和平台板组成。斜梁和踏步板可组成一块整体,平台板和平台梁也可组成一块整板,在工地上用起重设备吊装。

7、屋顶

(1)屋顶的作用和要求:屋顶是房屋最上层的覆盖物,由屋面和支撑结构组成。屋顶的围护作用是防止自然界雨、雪和风沙的侵袭及太阳辐射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承受屋顶上部的荷载,包括风雪荷载、屋顶自重及可能出现的构件和人群的重量,并把它传给墙体。因此,对屋顶的要求是坚固耐久,自重要轻,具有防水、防火、保温及隔热的性能。同时要求构件简单、施工方便、并能与建筑物整体配合,具有良好的外观。

(2)屋顶的类型:按屋面形式大体可分为四类:平屋顶、坡屋顶、曲面屋顶及多波式折板屋顶。

?平屋顶:屋面的最大坡度不超过10%,民用建筑常用坡度为1%—3%。一般是用现浇和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做承重结构,屋面上做防水及保温处理。

? 坡屋顶:屋面坡度较大,在10%以上。有单坡、双坡、四坡和歇山等多种形式。单坡用于小跨度的房屋,双坡和四坡用于跨度较大的房屋。常用屋架做承重结构,用瓦材做屋面。

? 曲面屋顶:屋面形状为各种曲面,如球面、双曲抛物面等。承重结构有网架、钢筋混凝土整体薄壳、悬索结构等。

? 多波式折板屋顶:是由钢筋混凝土薄板制成的一种多波式屋顶。折板厚约60mm,折板的波长为2—3M,跨度9—15M,折板的倾角为30度—38度之间。按每个波的截面形状又有三角形及梯形两种。

第三篇:建筑企业作业

浅谈科技创新对建筑企业管理的影响

——工程管理P2201070507董琦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丰富的经济资源和先进技术,而是重要的还在于组织经济的能力,即管理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本身也是重要的资源。现代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地、综合地追求效益。也正因为现代管理能够创造效益,它也就成为现代生产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是现代化建设,资金、技术、管理三大要素中最关键的要素。管理是资源,管理是生产力,管理也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

发端于美国的信贷危机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恐慌程度之深实属百年罕见,北美、欧洲、日本经济体已全面陷入衰退,新兴经济体增速也大幅度放缓,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也出现了难以估量的困难,其关键影响主要在于:国内依托于国际市场的产业企业扩展性基本建设项目暂时搁浅;境外工程因资金短缺而停建、缓建和压缩投资;汇率和利率的大幅震荡造成工程资金的汇兑缩水;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建设速度放缓;市场的揣测和恐慌心态影响了新上项目的决策;企业自身经营动力和信心不足等方面。面对这一形势,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性质、发展态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对于我们应对危机和挑战,以及塑造今后几年建筑业在世界经济新秩序的过程中占得先机将产生重要的意义。

随着金融危机更大范围的凸显,市场竞争对建筑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和挑战,所以加快建立健全和完善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确保我国拉动内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将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应对这场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全局。我们必须从行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建筑企业技术创新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着力发挥科技进步在拉动内需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科技进步是技术创新之源;技术创新就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因此,技术创新不仅是建筑行业建立创新体系的核心,而且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更是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当前,要认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包括原始创新:以科学发展和技术发明为目的取得专利;集成创新:将多种相关技术有机配合行程新产品和新的生产力,促进建筑业跨越式发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要努力加强引进借鉴先进技术,消化吸收,提高我国建筑产业技术水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科技和先进技术。最近,几位协会专家委员去南京长江隧道工程考察学习,了解到中铁十四局在超大直径(直径14.93米)隧道盾构施工中针对不同的地质变化,在高水压极其困难的环境中坚持自主创新,开发更换德国进口刀具的高科技成果,攻克了当前一项世界级科技难题很受启示。如果我们企业都能这样重视和进行技术创新,中国建筑企业将一定会跻身世界先进技术之林,形成更多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我们一定要按照建设部《“十一五”建设科技发展规划》的具体要求,立足当前,谋划未来,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领导,努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信息平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引导科技活动扎根生产前沿作用,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发和应用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为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供保障。同时要制定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具体措施,逐渐增加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要把企业技术进步状况和技术创新能力、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水平等,作为企业当前管理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指标,形成鼓励和促进新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长效机制。

科技创新不仅仅局限于工程技术上的革新,更要着重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随着经济全球化、项目管理国际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全面实施、项目日益复杂和周期缩短以及降低运行成本的压力为新时期项目管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总体来讲,目前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已呈现出了既规范又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工程建设中,既有融资、投资、带资建设的BT管理形式;又有设计、施工、采购一体化的BOT、融资管理模式,还有专业化公司代行业主进行项目管理等新模式。尤其是奥运工程建设中多层次、大范围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模式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创新与跨越式发展。我体会有“两个竞争”、“三个提升”、“四个走向”。两个竞争指的是:1.以降低消耗为主的费用竞争转向技术领先、管理创新的竞争,2.市场准入以企业资质高低的竞争趋向于项目管理人员职业化水平高低的竞争。三个提升指的是:1.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提升项目团队建设,2.加强节能减排与环保、坚持高效运营提升项目综合效率,3.构建和谐、共谋发展、加强和提升劳务管理。四个走向指的是:1.工程项目管理由传统项目管理转向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现代项目管理优化升级的新走向

2.项目管理以现场为主的施工阶段管理进入了以项目全寿命(过程)管理为趋势的新走向

3、项目管理由不同主体的施工总承包进入了以工程总承包管理的新走向4.项目管理从”三位一体“的文明工地管理上升到以创新项目文化建设为标志的新走向。

当前,“转方式、调结构”已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调,转型升级已成为建筑行业内的热门话题。目前,我们建筑行业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还比较肤浅,起码山东是这样。如何实现“转方式、调结构”,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研究探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及创新,决定我国建筑行业是否能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关键。作为一个传统的产业,建筑业近几年来的发展是迅猛的,特别是2000年以来,建筑业产值增速均高于同期GDP增速。尽管发展很快,但建筑业粗放型增长的格局始终没有改变。因为我们目前行业的发展,高增长的数据,完全是依靠国家大投资大建设,通过我们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而快速“垒”起的。当前建筑业的一个现实是:规模大发展,技术有进步,管理大倒退(存在比较严重的以包代管现象)。从大的背景上来认识,我们的整个行业首先要形成一个转型的大环境,行业的标准、市场的规范、管理体制等都要与时俱进,才能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而科技在这些创新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科技是第一技术生产力。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转化为科技设备和科学管理之间的竞争。

经济转型的核心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也在于创新。在未来的发展战略中,我们应把创新作为行业和企业新一轮发展的助推器。创新主要着力于三个方面:即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在创新的同时,还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包括企业经营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专业结构的调整等等。

首先要坚持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就是拥有先进、完善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精细化管理首先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管理理念。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处入手。这也是通常所说的“细节决定成败”

其次是要坚持机制创新。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组织体系,逐步建立体制新、机制活、决策快、责任大、管理制度新的现代企业群体。企业要建立起高效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人才机制、考核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等等。特别要加快用人机制的创新,在“引人,育人、用人、留人”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构筑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梯队。从山东省看,我们将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大军。实施立体化人才工程,建设一支企业家队伍、一只现代化管理队伍、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特别要坚持科技创新。山东省将继续坚持“科技兴业”的战略方针,以骨干企业省级技术中心为依托,引导大专院校、科研所和大型骨干企业加强合作,以重点工程、大型工程项目为载体,加快在核心技术领域、关键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改造,着力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和问题。在低碳建筑、绿色施工、节能减排等领域开展工法、发明专利创新及科研研发,培育和形成企业新的技术优势;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以科技创新有效地促进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多出精品工程、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国家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真正让科技为行业转型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转型发展总的想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进建筑强省战略目标,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着力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提高质量效益;着力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加快人才培养,提升产业素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在转型发展中壮大。

“我国社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的潮流”,这是建筑业必须接受的新理念。建筑业的自主创新,比如十大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大力推广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这些已经在行业中深入人心,形成共识,特别是一些申报鲁班奖的项目,十大新技术有的用了八项九项,有的十项都用上了,因为评选鲁班奖的一项重要条件就是看使用了多少项新技术,这方面建筑企业已经高度关注。问题是面上的工作还要加大力度,要使自主创新成为建筑行业管理部门和绝大多数建筑企业的自觉行动,不能仅仅关注申报鲁班奖或省优项目运用新技术,这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很长的路要走。随着我国政府对加入WT0承诺的兑现,建筑市场逐步放开,国外大的建筑承包商将利用其在资金、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打进我国建筑市场。国内建筑企业在技术、管理和资金上面临的挑战将更加突出,竞争将更加激烈。新标准对建筑企业资信能力、科技进步水平、人员和业绩都做了较高的要求,这将促进施工总承包企业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加大各方面投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建筑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的发展,对打造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建筑团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着重要意义。

第四篇:建筑毕业作业

1.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实践考核表

毕业实践报告正为内容要求不少于2000字,内容应包括: a.所在实践项目的工程概况;

b.结合本工作岗位把实践期间学到的新知识用文字表达出来,如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岗位怎样进行定位放线复核、怎样检查钢筋绑扎的质量等;工程计量与计价岗位如何编写预决算等。

其他岗位要求同上。

c.实践总结。总结本次实践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注意:实践报告中应把实践单位意见手写填上,实践单位盖章(为红章,与报告中实践项目所在单位一致)。

毕业实践报告格式要求:毕业实践报告要求格式统一。2000字左右,使用A4纸打印及装订(左侧装订),页面上、下边距各2 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 CM。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5倍行距,各级标题序号为“一”、“

(一)”、“1”、“(1)”、“①”,其中一级标题用黑体字。

2.施工日志

按施工日志的表格形式手写所选择实践项目的实践日志,实践日记的天数不少于70天。每一天应包括以下内容

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岗位的每一天施工日志应包括: a.每天的气温、气象、b.实践工作内容,记录工程施工流程中的主要事件。c.工作心得体会。

工程计量与计价岗位的每一天施工日志应包括: a.每天的气温、气象、b.实践工作内容,记录预决算过程中的主要事件。c.工作心得体会。其它管理岗位要求同上。3.实践成果

结合所选择的实践岗位,提供实践期间所进行实践项目的主要业绩,如: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岗位提供编写的施工组织设计(或土建部分)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格式统一,使用统一封面,装订顺序为:封面、目录、正文、附图,总计20-30页,使用A4纸打印及装订(左侧装订),页面上、下边距各2 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 CM,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页码从正文开始设,底部居中。

第五篇:建筑企业管理作业

建筑企业管理作业

姓名:张雪班级:B110802学号:B11080229专业:工程管理

4.建筑企业资质等级序列有哪些?

答:建筑企业资质等级序列包括(1)施工总承包企业;(2)专业承包企业;(3)劳务分包企业。

9.三大管理体系标准的异同是什么?

答:同:(1)三大管理体系标准及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内容具有相容性;(2)三大管理体系标准及评价准则的结构具有一致性;(3)三大管理体系标准及卓越绩效评价的实施原则和方法具有一致性 异:(1)三大管理体系的发布时间不同;(2)三大管理体系的目的分别是满足顾客,社会员工及组织的相关要求。

图书馆查询结果

(1)

文章名称:《国有大型建筑企业股份制改革存在问题探讨》

作者:兰茗习晓兰

刊物:《山西建筑》

时间:2007年第13期

主要观点: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建筑业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是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而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在建筑业中占有主导性的地位。因此,它的改革关系到整个建筑业能否健康发展。文章针对各大型国有建筑企业股份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并应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妥善处理好各方的利益分配,从而使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的股份制改革顺利进行。

(2)

文章名称:《城镇集体建筑企业股份制改造略谈》

作者:汪建江

刊物:《浙江城镇集体建筑》

时间:2005.5.20

主要观点: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发展,城镇集体建筑企业机制不灵活,产权不清晰,吃大锅饭等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从1998年开始,市建管局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并结合本地实际,对城镇集体建筑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股份制改造。本文结合东阳市城镇集体建筑企业股份制改造问题,简要谈了城镇集体建安企业改制的思路,操作和城镇集体建筑企业改制的成果。

下载建筑计划学及其理论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筑计划学及其理论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法规作业

    建筑法规作业 题目:对发生在你身边的一个案例,进行法理与社会分析,字数不限。 背景介绍 这是一个与我息息相关的事实。为了陈述这个案例,我首先介绍一下案例发生的背景。在我的......

    政治学理论材料

    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参阅) 政治学原理试题2007(A)卷 一、 简答题(每题15分) 1、政治权力的内涵 2、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政治统治的本质 4、马克思主......

    心理学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是依据人类的基本需要提出的。马斯洛提出,基本需要有不同的层次,由下而上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免费在线作业答案15春华师《社会学理论》在线作业答案

    15春华师《社会学理论》在线作业答案 华师《社会学理论》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 1. 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

    《建筑测量》作业4

    《建筑测量》作业4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是地物?什么是地貌?什么是地形?什么是地形图? 解题思路:①地上的房屋、道路、河流桥梁等自然物体或人工建筑物(构筑物)称......

    建筑解析实习作业(精选合集)

    建筑解析实习作业内容:自选一个著名建筑作为解析对象,解析过程参考课件。(运用各种软 件) 成果要求:1、A4纸约25页,订成小本。 2、实习日记,从20周写到21周,俩星期,也就是从14号写到2......

    建筑企业管理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建筑企业管理(专)》课程作业 姓名: 年级: 15秋建筑工程管理 学号: 学习中心: 温州学习中心 ————————————————————————————......

    建筑法规作业二(精选)

    案例一:有两个项目被直接发包,理由是一个项目涉及国家安全, 另一个项目属于工代赈需要使用农民工的。你认为这个理由充分吗?给出具体说明。 案例二:某建筑公司超越资质承揽了某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