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当代文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现当代文学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
(要求:用词准确,语言简练,要点齐全)
1、繁漪
答案要点:繁漪是中国现代作家曹禺的代表作《雷雨》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品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2分)这个形象的成功,不是因为她有多么崇高的思想,而是以她乖戾、阴鸷、极端的性格折射出封建势力的强大压力,反映出那个可怕的环境是怎样把一个要求自由、渴慕爱情的女性逼到一条绝路上去的。(1分)她聪慧、美丽,爱好诗文书画,受到过新思潮的影响,有反抗封建专制、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欲望,渴望自由与爱情,但命运却安排她做了周朴园的续弦。(1分)她和周朴园矛盾的实质,是要求做人和不许做人、要求自由和不许自由的矛盾。她敢爱敢恨,是剧中最具有“雷雨”般性格的人。(3分)她死死抓住周萍不放,甘心走上一条“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路”,是她追求爱情和自由的表现,是对封建礼教和封建秩序的蔑视和反叛。(2分)繁漪这一悲剧形象,是曹禺对中国现代戏剧的一大贡献。(1分)
2、《受戒》
年发
答案要点:《受戒》是中国当代作家汪曾祺最为知名的短篇之一,1980表在《北京文学》第10期。是新时期中国文化小说的杰出代表。(3分)小说写13岁的明海到庙里做和尚,4年后受了戒。然而,他与农家姑娘小英子之间纯真而质朴的爱情却使他无法真正地“受戒”。小说写和尚生活,但笔墨却集中在佛门之外的世俗凡人的日常生活场景上,为我们描绘了一片充满了人情美和人性美的理想世界,意在赞美自然而富有生命力的自由人性。(5分)这篇小说充分体现了汪曾祺小说的创作特色,即擅长构筑审美乌托邦世界,采用散文化的叙事方式,而且语言质朴明澈,简约冲淡。(2 1 分)
3、新写实小说
答案要点:新写实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种小说流派,其创作方法“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3分)其产生深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主要作家有刘震云、刘恒、方方、池莉等等。(1分)这些作家大多具有反英雄、反典型的意识,他们力图表现普通人物、下层人物的普遍卑微的生活,但拥有着原动的活泼的生命力。新写实小说在叙事时多以非典型的、无必然联系的“生活流”的写作方式为主,让人物、事件、场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自然而然地展现,体现作家审美态度的客观化,追求生活的原色魅力(4分)新写实小说在小说内容和艺术上的探索和努力为读者展开了一个新的艺术世界,其对小说题材的拓展和叙述方法的多种运用也为许多其他作家所借鉴,总之,新写实主义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创作方法,丰富着中国当代文坛。(2分)
二、简答题(25分):
(要求:观点明确,表达简明扼要)
1、闻一多的“诗歌三美”主张是什么?(10分)请结合《死水》予以说明?(15分)
答题要点:闻一多的诗歌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4分)所谓音乐美,是指音节的协和与节奏,要求每行的音节数大致相等。所谓绘画美,是指诗歌语言词藻修辞的美;建筑的美则是指诗歌外在形式所达到的“节的均匀和句的均齐”所产生的视觉美。(6分)结合分析部分要求学生用三美主张详细分析《死水》一诗,要求条理清楚,举例得当,而且分析中肯。(15分)
三、论述题(45分):
(要求: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书写清晰,表达要有条理)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篇之作。一般认为,“狂人”这一形象具有双重属性,也就是说,“狂人”既狂,又不狂。请你回答如下问题:
(1)你是如何理解狂人的“狂”?(要求举例说明,10分)
答案要点:狂人之所以“狂”,是因为在小说中,他有病态的“迫害狂”的恐惧心理,他说的一些话,从现实层面看,也的确是“疯话”。(4分)举例说明(6分)
2(2)你是如何理解狂人的“不狂”?(要求举例说明,10分)
答案要点:狂人“不狂“是因为他的恐惧心理,还有他的疯话里包含着许多深刻的真理,昭示了在“吃人”的社会,封建传统思想的荒谬性。(4分)举例说明(6分)
(3)狂人的“狂”与“不狂”怎么能够统一起来?(10分)
答案要点:《狂人日记》以现实和象征的手法来体现狂人的“狂”与“不狂”。从现实层面看,狂人感到赵贵翁和所有的路人都是“吃人”的人,都要吃他;他也知道大哥也是“吃人”的人,也要吃他。同时,他还怀疑自己也在无意中吃过人,这些都是狂人的臆想症状;(5分)这些症状同时又具有高度的象征性,揭示了封建道德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普遍冷酷。狂人象征着当时中国最初觉醒的思想先驱,他们痛感中国历史的罪恶,深感社会现实的残酷,热诚地寄希望与未来,他的身上,凝结着“五四”先驱们对中国社会的沉重思考和敏锐感受。所以,狂人是最清醒地封建斗士,他一点也不狂。(5分)
(4)请简要分析《狂人日记》的主题思想。(15分)
答案要点:《狂人日记》成功地塑造了“狂人”这个现代觉醒者的形象,揭示了封建道德的“吃人”本质,彻底地否定了几千年吃人的封建历史,揭露了现代吃人者的罪行,并寄希望于未来,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同时狂人内心活动极为丰富,却难以转化为外部行动,这也反映了五四时期觉醒的知识分子的软弱性。(15分)
第二篇: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题
现当代文学
一.
填空 1.天安门诗歌运动时间
2.第四次文代会时间,邓小平祝词 3.“文艺与政治关系的争鸣”关键文章名 4.“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 关键文章名 5.1985,1986被称为“方法年”“观念年”
6.文学主体性论争(时间、来龙去脉、刘再复文章、观点)7.寻根文学韩少功、李杭育的文章 8.《芙蓉镇》——反思文学
9.现代派小说: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主题变奏》
10.先锋小说:马原《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为先声,先锋小说(实验小说)开始兴起
11.“归来者”诗群:艾青,《小岛在歌唱》,《将军你不能这么做》 12.朦胧诗命名源于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朦胧诗的三个崛起 13.巴金《随想录》五集
14.报告文学:徐迟《哥德巴赫猜想》新时期报告文学崛起的标志性作品 15.张承志 16.军事小说
二.
名词解释
1.天安门诗歌运动:1976年清明节前后,大批民众借用包括诗歌在内的各种形式,在天安门广场表达对周恩来的悼念和对“四人帮”执政的抗议。在这一政治事件中,诗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史称“四五运动”。随着文革的结束,这些作品被辑集为《天安门诗抄》,文学史上也称其为“天安门诗歌运动”或“四五诗潮”。天安门诗歌的作者绝大多数是不知名的普通群众,这些诗歌大都言简意赅、短小精悍,而且众体兼备,手法多样,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极富感染力,充分显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创造力。
2.第四次全国文代会:1979年10月30日北京召开,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邓小平作了重要讲话,提出文学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会议重申了双百方针。这次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召开的﹐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全面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0年文艺战线上正反两方面经验﹐明确了新的历史时期文艺工作的任务﹐一致决心为建设祖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贡献力量。这对进入新时期的中国文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重写文学史:“重写文学史”的讨论在80年代出现了两次高潮,即以1985年与1988年两个核心时段为中心的高潮时期。文学史重写最初可追溯到80年代初王瑶等有关文学史的讨论,当时就有一些论者提出对文学成就进行重新评估。1985年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提出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设想,这一概念的提出,给“重写文学史”以启发。真正掀起讨论高潮的是1985年唐弢等文学史家与晓诸等人展开的论争。这场讨论为1988年《上海文论》开设“重写文学史”专栏提提供了学术的氛围。“重写文学史”口号既反映了80年代后期意识形态环境的宽松和日益多元化的观念空间,也是从70年代末开始治学生涯的年轻学者在文艺理论和批评方面的一次大胆、深入的积极探索。
4.伤痕小说: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思潮伤痕文学中成就最大的,是正面描写文革造成整个民族伤痕,揭示文革中个人和家庭悲剧命运的小说。以1977刘心武《班主任》为发轫之作,因卢新华《伤痕》(1978)而得名。伤痕小说的价值首先是对文革的整体否定,是对文革及其之前的“瞒”和“骗”的文学的否定。伤痕小说摆脱了原有的写作陈规,关注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具有悲剧意识。伤痕小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当代“非人”的文学历史的结束。5.反思小说:反思文学既是伤痕文学的演变,又是伤痕文学的发展和深化。从1979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作为反思小说的发轫之作,把目光投向对建国后的社会生活,从更深邃的社会生活历史背景对文革中的政策及造成的恶果进行了溯本求源,同时还表现出对“人”“人性”以及“人的价值”等更明确、更深刻的探讨。相对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更关注文学本身的审美功能,在小说的表现形式上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1981年6月后,反思文学的创作热潮逐渐让位于同时发轫的改革文学和稍后兴起的寻根文学。
6.改革文学:开篇是蒋子龙的1979年7月发表的《乔厂长上任记》,其后主要是沿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村改革两个方面深入。改革小说的着眼点最初在探索具体的经济问题或生产问题的解决途径,侧重反映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人”的观念、人与人关系包括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作家对改革过程中的中国农民做了全方位的思考,对现阶段物质文化环境中所能提供的推动改革的正面力量做了开垦和整合。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对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的形象的塑造,在当时被称为新人形象塑造。
7.寻根文学:韩少功率先在《文学的“根”》中明确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代表作有阿城的《棋王》、王安忆《小鲍庄》。寻根文学特点是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地域特点,或取材原始和半原始生活,或投向民族的传统生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表现手法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有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寻根文学”的局限也是十分明显的,大多数作家对所寻“根”究竟是什么,“文化”是什么,并不很了解,对“根”“文化”的态度也比较复杂。
8.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的正式命名,始于《钟山》杂志1989年第3期上开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代表作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新写实小说家吸收了现实主义面对人生的写作态度,摈弃了居高临下的叙述视角;吸收了先锋小说、后现代主义平面化、零散化的运作手段,摈弃了文艺贵族作派。创作方法上特别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原生态”还原,不讲究情节结构;主题上,更多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和无奈;提倡“零度介入”,作家不做任何情感表达和价值判断。
9.先锋小说:80年代中后期,马原、洪峰、余华、苏童、叶兆言等青年作家纷纷登上文坛,他们以独特的话语方式进行小说文体形式的实验,被评论界冠以“先锋派”的称号。代表作马原《冈底斯的诱惑》、洪峰《极地之侧》。特征是普遍采用元小说的手法;消解意义,削平深度模式;消弭传统小说的真实和虚构的界限,颠覆了传统小说的真实观;让幻觉侵入现实,用现实倾入想象,使小说成为开放的文本,充满不确定性;放弃了对现实的真实反映,将人物、时间、空间等因素都加以抽象化,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但是,形式的极端强调造成了空洞感和虚无感。
10.新历史小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逐渐走向低谷的时候,作家将目光转向历史,受新历史主义思潮影响产生一种新的创作思潮,新历史主义小说。首先,作家将历史当作意念中的历史,按自己的理解篡改历史,做元历史思考;其次,否定历史的客观真是性,充分发挥想象之能事以虚构故事,历史变成一个标志一个符号,一个作家虚构故事的借口;再次,受新历史主义启发,主体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相对性和片面性有清醒的认识。代表作有陈忠实《白鹿原》,莫言红高粱系列。
11.归来者诗群:随着一批批冤、假、错案的平反,诗坛出现了一个“归来”诗人群,包括“七月派”诗人和九叶诗人及在反右斗争中被处置的诗人艾青、公木、流沙河、公刘等。归来的诗人在诗歌内容的历史反思和艺术个性化方面作了探索,在有关个人曲折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中凝聚历史的沧桑,从自我与历史的寻觅中进行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辩;同时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能自觉在创作之中贯穿现实主义精神,以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理性思辨精神作深刻的社会探求。代表作品有艾青的《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
12.知青作家群:“知青作家群”以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为主,他们都有过在“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经历,通过对知青生活的描写,去感知、反思那个不平凡时代的作家。他们中有的人甚至在“文革”中就开始了具有叛逆意味的“地下文学”创作:食指的诗歌《相信未来》,北岛的小说《波动》,芒克、根子、多多的“白洋淀诗歌”,都是“文革”“地下文学”的重要作品,其中的感伤情绪、叛逆思想虽与“文革”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格格不入,却开了新时期思想解放、人道主义精神回归的先河。到了新时期,从70年代末的“伤痕文学”、80年代的“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先锋文学”、“寻根文学”、“女性文学”到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他们不断谱写出文学篇章。“知青”作家群也因此而成为新时期文学的重镇。
13.《今天》:1978年12月创办于北京的诗刊,发起人是北岛、芒克,主要支持人是蔡其矫,是北岛、芒克、多多这些青年诗人发表探索性新诗的主要阵地,它发表和出版了一批地下诗人和作家的作品,包括诗人芒克的诗集《心事》、北岛的诗集《陌生的海洋》、江河的诗集《从这里开始》。在创刊号发表的《致读者》中传达自己的观点,自觉地把自己的文学创作纳入到了五四以来的人本主义文学传统中去,在诗歌中表现人的生存价值和自由精神;更注重于对世界先进文化的横的借鉴,同时也开始了对几千年来文学传统的反思。后形成“今天”派,80年代中期以后统领诗坛的朦胧诗就是沿袭这一诗派。
14.大散文:贾平凹在1992年自创的《美文》杂志张扬“大散文”旗帜,鼓呼散文的现实感、史诗感、真情感,鼓呼真正的散文大家,概念的提出是因为贾平凹不满意散文的现状而提出用于寄予他的散文理想。“大散文”疏离狭隘的私人化写作倾向,作者基于普遍人类精神,有人文情怀,在一个较高的文化基点上,以散文的方式观照、体悟、思考现实社会、历史演化以及人类生命存在的方式。代表作有余秋雨《文化苦旅》、周涛《游牧长城》。15.文化散文:在90年代诸多散文中,代表着这一时段文体成就最高的就是文化散文。所谓文化散文,一般是指那种在创作总注重作品的文化含量,往往取材于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自然事物和人文景观,或通过一些景物人事探究历史文化精神的散文。文化散文是一个外延和内涵都有某种不确定性的指称,其中有汪曾祺、张中行、张承志等人的文人散文和影响更著的学者散文。代表作品有汪曾祺的《蒲桥集》,张中行负喧系列,史铁生《我与地坛》。16.学者散文:是文化散文的一种重要存在,主要是由学者创造的且以才学、理趣等学术文化内涵的表现见长的散文作品。主体的学者身份,文本主题的知识分子价值尺度和作品表现出的学理趣味、文学美感,是构成学者散文系统性关联的要素。学者散文在写作的价值取向上,体现着知识分子写作的一种普遍的基调。学者散文在学术之外,守望人类精神,抱负人文情怀,探寻历史,洞察现实,关注任性,作品中有一种显见的责任感和焦虑感,有着一股渗溢期间的书卷气。
17.探索戏剧:80年代话剧热降温之后,引发了戏剧探索潮流,80年代中后期热潮消退。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同时展开。理论上借鉴西方现代派戏剧、突破写实戏剧模式的束缚,进行戏剧革新的主张,获得了戏剧界的广泛关注。实践方面,最早引起关注的探索戏剧是哲理剧《屋外有热流》。这一阶段有较大影响的作品大多是以现实主义吸收消化西方现代派戏剧美学的形态出现,崇尚心灵表现,追求追求哲理象征,注重叙事模式,是探索戏剧共同的美学特征。代表作有高行健《绝对信号》《车站》。经过探索,中国话剧在艺术观念、创作思想、审美追求方面具有了新的特征。18.后现代主义思潮: 19.新写实主义思潮(参考新写实小说)20.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参考新历史小说)
21.人文精神讨论:1993年王蒙在《读书》上发表《躲避崇高》,引发了对当代生活的文化中的价值危机和精神迷失问题的广泛讨论。1993年6月《上海文学》发表了王晓明《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指出文学的危机暴露了中国社会的人文精神的危机。《读书》杂志为讨论提供支持,意在将人文精神的范围拓展到整个人文学科和文化领域。但这场讨论没有能很好地深入下去,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人文精神的概念阐释本来就歧义很多,另一个是因为讨论双方对人文精神在转型期的复杂性、悖论性认识不足。
22.文学主体性论争:从1984到1987年围绕文学主体性展开了一场论争。刘再复发表文章(《文学研究应该以人为中心》《论文学的主体性》《性格组合论》),提出应在文学中确立人的创造、对象、接受三位一体的主体性地位。陈涌《文艺学方法论问题》进行批评。总体上,文学主体性的论争焦点是对人的主体性如何认识和人的主体性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对后期文艺界产生的广泛影响,对文学发展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
23.朦胧诗:80年代以一代青年为主体的,争议最多,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早期先锋诗歌运动。1980年,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文章把这些诗贬意为“朦胧诗”, “朦胧诗”的称呼也就是由此文而来的。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是朦胧诗的重要特征。它高度宣扬主体意识,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观真实而摈弃客观再现。创作上讲求陌生化,个人化,自我的抒情方式。一些学者发文章进行支持,《在新的崛起面前》谢冕,《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孙绍振,《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徐敬亚。24.文学与政治关系的争鸣 25.关于西方现代派的讨论
26.文学的人道主义的讨论(异化、周扬、一些作品的批判)三. 简答
1.文艺与政治关系的争鸣与90年代文学市场化(边缘化、泛商品化、非意识形态化)2.文学人道主义问题与人文精神讨论
3.文学的现代主义问题(关键文章、涉及问题、讨论内容)与后现代主义(提出、讨论、内涵)
4.朦胧诗(三个崛起)5.先锋小说 6.新写实思潮、小说 7.新历史思潮、小说
四. 论述(以某作家为例,谈某流派的特点)1.朦胧诗VS第三代诗人群VS传统诗歌 2.先锋小说:莫言到余华,80—90
3.新历史:思潮+小说,陈忠实,VS传统历史小说
4.新写实:思潮+小说,刘震云,VS传统现实主义, “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P138,新现实主义小说P275 新写实
一、小说时空:由“精神幻象世界”到“世俗生存世界”
新时期以来,现实主义不断向五四新文学传统回归与深化,由于此前传统现实主义观念的惯性作用,多数小说的艺术空间依然滞留于政治社会的层面。相对于社会现实生活来说,这样的艺术空间是一种受集体无意识驱使而呈现的“精神幻象世界”。对此,“新写实”把笔触伸展到了人们的生存世界,通过对生存状态和生命冲动体验的精细刻划和质朴的叙述,构架起自己的世俗生存的艺术世界。中篇小说《一地鸡毛》叙写的是当代生活中一个小职员极其平庸琐碎且窘困的生存状态。开篇第一句就是:“小林家一斤豆腐变馊了。”正是诸如此类的日常琐事组成了小林的全部生活内容, 作品所叙述的小林的生存状态是对现实生活原生、本真形态的还原,它的旗帜上不再写着“为人生”的字样,通篇诉说着“为生存”。标题“一地鸡毛”所揭示的象征意义就在于此。新写实小说在取材上对生活形态的日常性、世俗性内容的侧重,使日常生活、吃喝拉撒睡等被推举到本体性的地位上来。
二、小说人物:由“英雄”的放逐到平民的关注
依据“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原则”,以塑造新的英雄形象为中心,是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中突出的人物观念。虽然在50、60年代,有人曾提出“中间人物论”的新的小说人物塑造观点,但很快便遭到无情的批判而销声匿迹。60年代的“三突出”畸型人物观念更是猖獗。“新写实”第一次以群落意识放逐了英雄形象和新人形象,取而代之的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是一群被吃喝拉撒睡之类的具象生存窘态挤压并试图挣脱的俗人。作家是在文化意识而不是纯粹的政治意识的支配下,更宽容、更驳杂地摄取市民的生活内容。刘震云笔下的机关人员小林,与王蒙50年代创作的“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里的小林相比,虽然都是青年干部,但50年代的小林关心的是党的事业、革命的目标,焦虑的是机关队伍中的官僚主义懒惰思想。而80年代的小林关注和焦虑的是自身生存状况的不尽如人意。他所体现出的精神特征是反理想、反英雄主义的极端世俗主义和文化失败主义,和“十七年”文学中“成长型”的英雄形象如江姐、林道静等表现出的崇高与乐观主义精神相比,甚至同新时期出现的陆文婷、解净等“抗争型”普通人形象相比,都显示出从精神至高点上的极大退步,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精神滑坡”。
三、叙述态度:从“劝诫者”到价值判断的“缺席”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家往往具有强烈的“教诲者”、“劝诫者”的创作角色情结,极力强调在小说中作家对人物和故事的价值判断。17年的文学创作自不待说,即使是新时期,这种价值判断也很容易被读者发现或体悟。如刘心武的《班主任》。“新写实”小说在叙述视角上,“零度写作”强调作家持局外人的冷眼旁观的态度。所以,无论是邱家厚式的生存无奈,还是小林式的生存挣扎,抑或是都市边缘棚户区式的生存窘境,都是在作家们极为平静的客观笔调下展现出来的,小说叙述语言冷峻。但是,应该指出,“新写实”小说家们对“价值判断”的缺失,并无法掩饰他们的创作意向。从选取的题材、选择的视角我们可以知道,作家关怀平凡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体现了人们粗砺的卑微的,但却真实的生存欲望与价值追求。
(四)叙事结构:“生活流”状态。在叙事方式和语言风格上,形成一种介乎“先锋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的一种模糊文体。“生活流”式的叙事结构在新写实小说中被广泛运用。它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那种单
一、因果关联的顺序情节链结构,而是让人物、事件、场景按生活本来的生存状态自然而然地流动。它不注重故事情节的过分戏剧化,而注重叙事方式的完全生活化;不注重情节间的因果逻辑联系,而注重生活的“纯态事实”的原生美;不注重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曲折有致,而注重生活细节的真实生动。《一地鸡毛》即是以“生活流”式的叙事结构展示主人公小林窘困的生存状态的。作者顺着主人公小林的生活过程,录写家长里短,这种叙事结构使小说显得像生活本身一样零乱而无序,使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可触可摸的现实感、逼真感。
“新写实”小说对传统现实主义实行了深度模式的解构,也存在某些误区,如过分强调生存环境对人的挤压而忽视人的能动精神。
新写实小说在刘震云这里,虽然也有新写实之“新”的特色:原汁原味,零度写作,但是,在他的作品中,给读者留下更多更深刻的印象还是他在作品中传达出来的权力角斗、政治斗争和体制压迫。这一点和池莉、刘恒等其他新写实小说家是迥然不同的。
新历史
传统历史小说是严格地按照历史本来的情况出发加以创作的小说,特指当代那些受到特定政治与意识形态因素影响限定的历史小说,它采用红色虚构与意识形态视角,以泛政治话语写作,旨在突出善与恶、进步与反动、革命与反革命的简单二元对立。新历史主义小说抛弃了旧的政治与意识形态观念,以一种全然虚构的话语来讲述历史,彻底实现了让历史的差异性以自身的本来形态发言。
一.主题:强调从正史到野史,强调主题的多元性倾向
《白鹿原》在描写对象上界定了四种势力:以鹿兆鹏为代表的共产党势力,以岳维山、田福贤为代表的国民党势力,以黑娃、白狼为代表的土匪势力,以及以白嘉轩为代表的宗族势力。对于这四种势力,《白鹿原》不着意突出谁,贬低谁,而是让人物以自身的行为发言;摒弃既定的阶级立场,既不刻意拔高共产党,也不有意贬斥国民党,更没有谴责黑娃,影射白嘉轩。把旧历史主义的一元论变为四元论甚至多元论主题。《白鹿原》跳出正史框束,把大量的笔墨泼在了野史上,如白鹿两家的家族秘史、白狼小翠的轶闻野趣、白鹿精灵的神秘传说以及小娥的风流人生等。小说所关注、所大量描写的,也不是他们的阶级觉醒和政治斗争,而是他们吃喝拉撒,生老病死,是他们作为一个人的生活特点。对于盛行他们中间而又非常弱势的边缘文化、民间文化,《白鹿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寄予了极大的关注。如宗族文化,土匪文化,性文化,民俗文化等。在白鹿原风云变幻的土地上,有国共的较量,有土匪的洗劫,有家族森严的刑罚,也有饥饿的困扰,疾病的肆虐,以及男男女女的性交媾。它们共同演绎着白鹿原的历史,一齐奏响了《白鹿原》的主题交响曲。
二.叙事角度:强调历史的虚构叙事,以大量的虚构和想像去填充历史、重组历史,使历史成了全然虚构的历史
全书共描写了三场大雪,这三场大雪也都是为白鹿显灵决定白鹿原命运作铺陈的。白鹿精灵成了支配白鹿原命运的神灵,茫茫大雪成了白鹿原神奇的预言家。白鹿原的风云变幻,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白鹿原》还掺杂了一些魔幻的东西:如小娥借鹿三之躯还魂,吊着眉眼挑逗白嘉轩;鹿三老婆鹿惠氏临死时,竟然神奇地坐了起来,在黑暗中用手梳理自己的头发,瞪着两只失明眼珠,质问鹿三杀死小娥的事。《白鹿原》用这种魔幻的手法揭示人物心态的另一种真实。Vs百年孤独
《白鹿原》不像旧历史小说那样囿于抽象的历史必然性中,它常常撷取具体事件突发的偶然性来大写特写。如白嘉轩发现风水宝地并因之发家,是憋了一泡尿的缘故;鹿兆海白灵在决定各自参共参国的命途大事时,是由一枚铜板掷出来的。三.人物塑造:“中间人物”和“边缘人物”登上舞台
主人公白嘉轩是《白鹿原》鼎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他德高望重,意志坚强,且又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深重。在他身上,既看不到革命的色彩,又闻不到反革命的气息。白嘉轩展示给我们的,不是哪个阶级或哪个阶层的人,而是一个族长,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一个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男人。《白鹿原》是用它所塑造的人物的人格魅力或人性缺陷来征服读者的。黑娃展示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个土匪,而且还是一个血性十足的男人;小娥也不是一个妓女,而是一个女人,她虽身败名裂,惨死窖口,但她那善良的本性和女性所特有的魅力永远打动着人们的心。《白鹿原》让这些“中间状态”和所谓的“边缘人物”登上舞台,大量表现了他们世俗化、生活化、民间化的东西。《白鹿原》终于把人物形态从红黑对立挪移到中间灰色领域 四.语言表征:更多媚俗倾向。通篇几乎不用带有表征正面意义的雅语去张扬人物个性,表现事态流程、揭露历史真实;它所拥有的都是粗糙的、世俗化的且挟有日常口语甚至调侃的农村化的充满悲喜色彩的语言。从叙述语言看,《白鹿原》所用的不是规整、严谨的语句,而是一些零碎、松散的日常口语的堆合,并通过这种粗俗的形式加大语句信息容量。从人物对话语言看,《白鹿原》的媚俗倾向更甚。大年初一孝文给小娥拜年,小娥说的话让人感到俗不可耐。五.《白鹿原》里充斥了大量的性内容、恶臭场面和血腥描写。《白鹿原》没有羞羞答答地蒙上一层外衣,也没有战战兢兢地走开,而是以当下性的语言残酷地昭示于人。如描写小娥死后的惨状:“尸体已经腐烂,大大小小的虫结成塔塔„„窝成一堆的头发里也有万千虫蠕扭攒爬„„。”读罢让人恶心。先锋小说的发展与转变 一.先锋小说转变的原因
首先,从90年代文学语境来看,先锋小说的被冷落实际上是文学整体境遇的一个微缩图景和必然结果,它并不证明先锋文学的衰退与堕落。其次,与80年代相对单一的文化观念不同,90年代的审美文化风尚呈现出更为开放和多元的取向,这客观上对先锋小说提出了新的审美要求。再次,从先锋小说内部来看,80年代先锋小说的形式主义策略固然对中国文学的革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到90年代,无论是文本结构、语言技巧还是主题模式都差不多发展到了极限,“创新”失去了目标,也失去了动力。这种情况下,以余华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回归平淡,试图在一个更加理性、冲淡的文化平台上呈现先锋精神。余华小说先锋性及其转变 一.余华小说的先锋性
1“疯狂的幻觉世界”———“小说的真实”对“再现现实的反拨”
与传统的叙述不同,余华设计了一个冷漠的叙述者,并借助这个叙述者提供了观察世界的另一种视角。这种视角极端而直截了当地使人看到了一幅世界图景与人性中兽性的一面,而这个叙述者在小说中既不做过多的议论,也不作价值的评判,仅仅只起一种结构的作用。这种叙述上的冷漠实际上是一种叙述的策略,小说以一种“局外人”的观点和冷漠不动声色的叙述态度构造了“背离了现状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的“虚伪的形式”。如《四月三日事件》里那个十八岁的迫害狂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处处暗藏杀机、危机四伏的世界。小说中的狂人所感知的那个虚幻的世界实际上表达的是作者对于真实世界的一种清醒的认识。而《死亡叙述》和《河边的错误》简直就是冷峻的写实。2暴力和死亡
从某种意义上说,“暴力”和“死亡”是余华先锋话语中的两个基本元素。通过对特定环境下人的内在暴力本能的爆发以致相互残杀最终走向死亡,余华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血腥与残酷的生存困境。可以说“暴力”与“死亡”是余华对于现实世界进行解构的一种文化符号。这在《现实一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山峰兽性大发,一脚踢死皮皮,这导致山岗对他的杀害,山峰的妻子则充满恶意地将山岗尸体献给国家以期医生将他零割碎剐,让他死无完尸。在这整个杀戮过程中,母亲始终漠不关心,犹如局外人,只是自顾自怜,热切盼望儿子们来“关心一下她的胃口”。传统意义上温馨幸福的家被解构的体无完肤。
3小说的结构:对常识的反叛
余华那里,时间固有的意义被取消,十年前的往事可排在五年前的往事之后,然后引出六年前的往事。同样这三件往事在另一种环境时间里再度回想时,它们又将重新组合,从而展示其新的含义。这种结构的小说主要表现在《在细雨中呼喊》、《世事如烟》、《献给少女杨柳》等文章中。余华的小说还不遗余力地揭示常识的谬误及罪恶。他对常规经验的反拨使旧有的价值摇摇欲坠,《古典爱情》对古典才子佳人小说的反讽。《河边的错误》则可视为是对侦探小说的反拨。凶手竟然是个毫无理智可言的疯子,他杀人没有任何动机可言。因果链破碎了,警方的忙碌显得狼狈可笑,成了无意义的程式。4无望的救赎
余华小说的先锋性表现余华的创作中没有着力于写人的觉醒、人的忏悔,他把人的现状当作不可改变的现实全盘否定。苦难与温情、绝望与救赎可以说是余华笔下的一种二律悖反。“愈是陷于‘苦难’不能自拔者,愈是渴望‘温情’的拯救”。在余华看来,在巨大的苦难面前,如果没有温情的存在,人便无法生存,然而余华又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所谓的温情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于是在一种温情的希冀破灭之后,他所看到的惟有绝望和厌世。5.先锋话语 反讽
通过异常叙述者的独特视角进行叙述,与人们所熟悉的惯常视角形成对照,就构成了视角的反讽。如以精神病患者、死者、儿童的视角展开叙述,其叙述效果就与正常视角情况下不一样。《在细雨中呼喊》则通过不谙世事、天真无知的儿童视角,展现父亲、哥哥的蛮横、霸道、荒淫无耻,从而深刻揭示了成人世界中习以为常的虚伪、互戕的残酷现实。上文提到的戏拟也属于反讽。隐喻和象征
《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旅店”表面上是指旅客要寻找的,而结合小说中流浪的情节,它就具有了隐喻意义,隐喻了人的精神归宿。《世事如烟》中,作者故意将故事中的人名以符号来代替:濒死者标号为“7”,负辱自杀的十六岁少女是“4”,与17岁粗壮孙子共眠的祖母为“3”,垂钓者是“6”。符号式的不确定性语言更具寓言性。简化与省略
《现实一种》展示给人们的是血淋淋的兄弟仇杀场面,而人物没有性格,没有心理活动,对 话也很少。显然作者是把他们作为阴惨盲动的“物”来写的。二,余华小说的转变
1.走入人性的光辉——余华小说思想的转变
在余华早期的作品之中更多突出着对理性的反叛,对历史的推倒,对人性的批判,而反应颠覆的主要载体则是暴力和欲望。在余华早期的作品中,血腥的暴力场面与贪婪的人性欲望是不变的主题,作者极力把现实和人性的阴暗以暴力与夸张的形式表现出来,作者喜欢让读者直面血淋淋的现实。
在90年代以来的作品中,没有了血淋淋的暴力描写,作家开始深入社会内部,不再展现恐怖的一个个断面,而是展现在现实生活中的长期苦难,描写人们面对质朴而真实的生活时的生命体验。不再写暴力,开始写苦难,也意味着,不再是在血腥中展现人性的阴暗,而是在苦难的忍耐中表现生命的伟大。作家也开始深入人的内心,小说人物不再是在现实压迫下的变态者,而是闪现着人性光芒的普通人。
2.走下暴君的宝座——余华的小说叙事姿态的转变
在其80年代的作品中,作家的叙事姿态就仿佛是一个全知的上帝,在一个很宏观的角度俯瞰自己的作品,因此,在早期的小说中,余华多以第三人称来进行叙述,而在《活着》中,余华使用第一人称,作者开始进入小说本身,成为故事的一环,这不能不说是余华叙事心态的转变。在余华的早期作品中,故事的转述,往往来自于叙述者的视觉印象,好比小说家安排好的故事,然后站在故事之外,冷静的叙述出他所看到的一切。而在《许三观卖血记》他对故事没有统治权,他只是被选中完成这一工作的,不再是一个“叙述的侵略者”,他开始变成一个聆听者,成为了一个“民主的叙事者”。3.摆脱木偶枷锁——余华小说中人物的转变
在余华的早期作小说的人物是平面化的,就像一个个木偶一样的表情僵硬,甚至用数字来代替人名,这些符号化的人物都是为着体现作者的思想而存在的,他们的对话少而短,大部分的对话,是机械式的表达作者的思想。
到了90年代,小说人物仿佛摆脱了身上的枷锁一般,性格要丰满得多,在描写人物时余华并没有传统的列出人物的脸谱,而是在对话中渗透出人物的多面性。在《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中,小说的人物,开始自己演绎故事,自己说出自己的心声,余华巧妙的运用反复和罗嗦,把语言世俗化和民间化,而在这些日常生活的言语中,小说中的人物仿佛就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过着实实在在的日子。而对于小说人物的内心,不再是作家去揭示,而是让读者通过小说人物的言语和行为,自己去发现。三.苏童、格非的转型 当然,我们以余华为例来说明先锋小说的转型,并不是说这种变化就只发生在余华身上,事实上,在其他先锋小说家那里这种变化也同样或隐或显地存在着。格非带着《迷舟》、《褐色鸟群》、《青黄》等精致的短篇小说走上文坛的格非之被冠以“先锋”的名号,很大程度上是得之于他对语言的迷恋以及因此而表现出的语言主体强烈的实验欲望。到了《风琴》中,人物代替语言重新成为了文本的中心,而人物的欲望世界更是被作者层层推进的叙述展露无遗。因此,整个叙述与文本又再次具有了具体的人性化特征,不再是单纯语言范围内的能指游戏,不再如词语迷宫般难以索解,而是重又变成了具有语言所指的能指活动。苏童小说《妻妾成群》也在这次先锋转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评论家认为它与苏童前期的作品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描写了“一个完整的写实故事”。⑤的确,“写实”一词一语道出了先锋小说的这次“转型”的实质与秘密。《一九三四年的逃亡》(1987)和《罂粟之家》(1988)这些作品都着眼于某种人格、人性的刻画,而把人物现实层面的生活作了淡化处理,文本轻盈地飞翔在历史的上空却并不将人物生活的世界现实化与具体化。在这样的文本模式中,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环境等因素始终都是高度寓言化的。《妻妾成群》却老老实实地写了一个家族、一个女人的完整故事,以传奇性替代了寓言性,以现实苦难替代了抽象的生存困境,以生命的实在过程替代了人物命运的叵测难料。90年代的苏童正是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行,从而向我们奉献《米》、《我的帝王生涯》这样的“新历史主义小说”以及《碎瓦》、“香椿树街系列”这样的“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四.转型的意义
“转型”不是撤退或倒退,不是绝望与堕落,更不是死亡与“终结”,而是先锋文学新的审美可能性的自觉发现与公开命名。朦胧诗
朦胧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是朦胧诗的萌芽期。谢冕先生曾把这一时期称为运行在地下的“地火”。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是“朦胧诗”不断发展并走向成熟的时期。1979年3月北岛《回答》一诗在《诗刊》上的发表是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至此,朦胧诗由“地下”终于走到“地上”,正式进人诗歌殿堂的艺术舞台。这一时期,朦胧诗人自觉地把自己的文学创作纳人五四以来优秀的文学传统中,复活并延伸了“五四”以来的优秀诗歌传统。诗人们对生存的权利、生命的价值的沉重而严肃的思索,使他们的诗篇充满了人本主义英雄主义思想,批判与诅咒、绝望与希望、苦闷与迷惘、探求与呼唤,成为朦胧诗的主旋律。正是自朦胧诗的开始,当代诗歌同雷同平庸的工具式标准艺术告别,而开放出陌生而美丽的令人心仪的花朵,这是在文化荒原背景上,朦胧诗人艰难的艺术跋涉而留下的动人的风景。纵观朦胧诗的美学特征,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识流结构的表现形式
朦胧诗具有强烈的主体自觉性,向人的内心开掘成为朦胧诗人有意识的追求。他们摒弃了按照事态演进的外在逻辑来展示观念或生活的做法,而在客观实在被排斥和被揉碎处寻找诗意、安排构思。这样,在小说领域出尽风头的意识流便以其固有的主观随意性化为诗人的得力武器,并赋予诗人以“高速幻想”的特征,因此朦胧在文本结构上呈现为意识流结构形式。如舒婷的<路遇》写重睹旧路的心理感受,诗人运用想象,通过幻觉、错觉、感觉、回忆等把人主体自觉性,向人的内心开掘成为朦胧诗人有意识的追求。意识流动跳跃以意象的大跨度组接与散点透视打破了惯有的时空秩序,而重铸了表现瞬间感受的感性心理时空,从而使想象逻辑战胜了情感逻辑,主体真实压倒了客体把握,强化心理深度的同时又拓宽了复杂微妙的心理版图。
二、意象化的表现手法
朦胧诗人们将意象作为思维活动的主要凭借,进行艺术的感觉、思考与创造。意象化几乎覆盖了所有朦胧诗的艺术领域。如舒婷《思念》一诗,他动用了挂图、代数、独弦琴等几个毫无干系的意象,注释、具象化了这一无止期待又永难如愿以偿的痛苦心灵的漩涡,明晰又缅邀,可望而不可及。朦胧诗这种意象思维以其自身固有的直观性与朦胧性造成间离效应,使抒情主体节制情感泛滥,摆脱简单叙述者身份的同时,避免了诗对生活平面的粘贴与复制,恢复了现代诗的意象化传统,并且对意象思维进行了新的拓展与创造。首先是运用幻觉与错觉使审美对象变形。如“雁阵割裂天空/筛落满目凄凉”(杨炼《秋天》);其次是通过意象印证对传统比兴再造,即先描写一个具体比兴意象,再把另一个与之相关的意象迭出,使二者相互叠印、烘托。如舒婷《落叶》,先写落叶,接着却迭出另一组意象,二者叠印产生了一种审美合力;再次是实现了生命的全息通感。如:“一小块葡萄园/是我发甜的家,’(芒克《葡萄园》)。拉大了感知距离,使诗有了深邀意味,显出官感开放后语言潜能的同时,又有近乎电影艺术的立体感。
三、陌生而平朴的语言风格
一部分诗人走返朴归真的路数,挣脱修饰性枷锁,还语言天然纯净本色,简单纯洁,有时甚至还未脱尽原始的梦茸,但它却决非完全与生活口语划等号,而是精心设计。如“世界也许很小很小而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舒婷《童话诗人》)毫不出奇的语汇经重新组合却理趣丰盈,耐人寻味。
更多的诗人则注意发挥语言潜能,以对其自觉性与修饰性的重视,扩大语言张力,以对其称谓与指认,吹送出陌生的信风。具体而言,除用通感语言外,常在大与小、虚与实、具体与抽象、感性与理性等矛盾对立事物间进行奇诡搭配,从而扩大张力。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违反逻辑的奇特修饰,以其鲜活超群的反 传统姿态,冲决了语言的惯性平板模式,使人阅读时产生美感与刺激。
四.个人化———自我的抒情方式,现实的观照秩序
“归来者”的歌有着明显的大众化审美倾向。而朦胧诗却揭开了个人化抒情的序曲。朦胧诗人开始因个人化的抒情,找回了丢失的自我,返回到了内心体验的真实。从艺术的脉络上看,它与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歌有着相互的衔接,特别是现代派诗人戴望舒等人的诗歌(讲究内在的旋律、意象的原则暗示性与朦胧美),九叶派诗人穆旦等人的诗歌(凝重、充沛、坚厚的主体精神),对舒婷、北岛等朦胧诗人发生了积极的影响抑或心灵的感应。
五、民间化———是一种写作立场,更是一种审美的自由
民间化立场体现在诗人的写作中,就意味着尽量摆脱体制化立场,追求思想与艺术上的审美自由,朦胧诗的创作追求便因循了这样一种自由。令人惋惜的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朦胧诗的民间化倾向逐渐弱化,那个自由的空间不仅缩小了,而且悄然地让给了第三代诗人(新生代)。
朦胧诗变革的意义
首先,她大胆冲破了现代蒙昧主义思想观念的禁锢,率先在诗歌世界里复归人性与自我,又一次高扬起五四时期现代人性艺术的旗帜,在自我心灵伤痕的传达体验中,溶人反思民族历史忧患祖国未来的崇高的使命感。它是新时期文学觉醒的先声。他们的诗作的思想特征符合社会转折期政治批判、历史反思和人文价值重建的需要。
其次,朦胧诗以艺术变革的新锐姿态,突破了僵化的政治化的抒情模式,复归了被放逐的诗情与诗的本体,建立起了诗歌新的美学原则。它摒弃了单一的表现模式,主张在促进精神世界的多层次开掘中,以象征意象的模糊性、朦胧性为首,使内心世界的复杂性、潜隐性的表现成为可能,恢复幻想、想象的艺术功能,将直觉、错觉、幻觉、思辩、潜意识等意识心理机制注入诗歌,让现代主义诗美之性灵直接汇人当代诗潮。
第三,朦胧诗开创了现代化艺术探索的多元景观。北岛的超现实模式的象征,舒婷的情感复调,顾城的幻形世界,江河的原型与个体同构境界,杨炼的智力空间等,并形成了各自特有的风格:北岛的深沉、炽热的冷峻,舒婷的温馨、美丽的优伤,顾诚的悲凉、纯净与幻美,杨炼的苍劲而古拙,江河的浑厚与沉静。朦胧诗还开启了第三代诗人对它的否定与超越。
第三篇:现当代文学
1、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分别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运动的正式兴起。
2、1928年后,左翼文学在这一时期迅速高涨,并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潮。
3、“左联”成立于1930年。“左联”五烈士指的是殷夫、柔石、胡也频、李伟森、冯铿等人。
4、写出下面的书名的作者。《腐蚀》茅盾《围城》钱钟书《升官图》陈白尘《寒夜》巴金《家》巴金《狂人日记》鲁迅《四世同堂》老舍《死水微澜》李人《雷雨》曹禺《沉沦》郁达夫
5、现代文学“三个十年”分别指
①(1917-1927)“五四”时期的文学
②(1928-1937)“左联”时期的文学
③(1937-1949)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1、?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首次使用这个笔名。
2、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
3、鲁迅的立人思想的精神实质是摒弃国民劣根性,重塑国民性格。
4、鲁迅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是《呐喊》,收集了作者1918-1922年间创作的15篇小说。第二本小说集是《彷徨》,收集了他1924-1925年创作的11篇小说。
5、鲁迅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两大基本题材农民和知识分子。
6、《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一部中篇小说。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的江南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个身心受到严重戕害的落后农民的典型。阿Q的性格的主要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其具体表现是妄自尊大、自轻自贱、自我安慰、欺软怕硬、麻木健忘等,其核心是不正视现实。
7、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历史小说是《补天》。
8、《故事新编》包含有《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非攻》、《出关》、《起死》、《铸剑》等8篇。
1、名词解释: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乡土小说零余者“自叙传”抒情小说
2、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是郁达夫的《沉沦》。
3、叶圣陶的代表作是192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倪焕之》。反映着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的作品是《潘先生在难中》。
4、《这也是一个人?》提出了妇女的人格和社会地位问题。它的作者是叶圣陶。
5、最早创作乡土小说并证实其艺术魅力的,是鲁迅。
6、冰心的处女作是《两个家庭》。
7、王统照1933年出版了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山雨》。
8、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是叶圣陶。
“自叙传”抒情小说的代表人物是郁达夫,作品是《沉沦》等。
1、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乌镇----人。
2、《蚀》三部曲包括-《幻曲》 《动摇》 《追求》。
3、《农村三部曲》通过-《春蚕》--,-《秋收》-,-《残冬》--三个短篇,刻画了农民老通宝和他的儿子多多头的悲剧人生。
4、《林家铺子》中的主人公是---林老板-。
5、吴荪甫是--《子夜》----中的主人公,他是现代文学史上塑造得最成功的-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
6、茅盾于1941年写的长篇日记体小说是--《腐蚀》--。
7、茅盾的文学艺术主张为“表现人生”和--“指导人生”--。表现人生是指-描写生活的真实性,主张作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进行细致观察和客观描写。指导人生就是指要以理想的光泽和人道主义精神来揭示社会和人生的病者,通过展示未来的希望来激励人心,唤醒民众。
1、巴金,原名-李尧棠--。1928年发表处女作--《灭亡》-首用此笔名。
2、巴金早期深受--无政府主义--的思想的影响。
3、巴金小说创作主要有两大主题,一是--探索青年追求理想和信仰道路---,一是--揭露封建家族制度的弊端与专制。
4、巴金的《爱情三部曲》包括--《雾》 《雨》 《电》-三部小说。
5、杜大心这个人物形象出自于小说---《灭亡》。
6、《火》三部曲又叫做--《抗战三部曲》-。
7、巴金最后一篇长篇小说是-《寒夜》--。
1、老舍在英国期间创作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开始了他通过市民世界的描绘来对中国国民性进行反省的文学创作之路。
2、老舍的寓言体文化讽刺小说是--《猫城记》---。
3、标志着老舍在长篇小说艺术上成熟的作品是--《离婚》---。
4、《月牙儿》以母女两代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先后以卖身为生的悲惨经历为题材,写出了--城市底层妇女--的痛苦命运。
5、老舍的“京味儿”小说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取材充分体现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包括风俗描写---,二是-----强烈的体现在小说的语言上-----。
6、《骆驼祥子》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主线,以---以祥子和虎妞的感情纠葛-----为中心,完整地展示了祥子悲剧的全过程。
7、《四世同堂》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叙述了北平西城--小羊圈--胡同-祁家---为中心的几十户人家的不同的遭遇。
1、30年代的中国社会形成了三大创作阵营:①以“左联”为核心的左翼文学,②远离党派与商业的京派文学③现代出版社以及读者市场接近的海派。
2、名词解释:京派、海派、东北作家群体
1、名词解释:山药蛋派荷花淀派
2、赵树理的作品有--《小二黑结婚》--,----《赖大嫂》--,---《打卦歌》--等。
3、《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作。小说写了一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遭到各种阻挠最后取得胜利---的故事。
4、孙犁的小说由于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被称作-“诗化小说”-。代表作《荷花淀》通过--“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等几个情节,以战争为背景,用诗化的语言表现了风光景物美。
1、名词解释
孤岛文学七月派小说
2、填空
《财主底儿女们》作者是--路翎--。是继巴金的《家》后又一部描写--封建大家庭及子女所走曲折道路的宏大作品----,以此表现---青年知识分子为辐射中心点的现代中国历史底动态---,是一部展示---展示中国知识分子悲剧性历史命运--的史诗性作品。、张爱玲小说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对细节的热爱和崇拜。
3、《围城》的主题丰富而立体。怎么去理解?
4、分析曹七巧这一人物形象?
1、朱自清的散文,追求一个-真-字,--讲真话---,--写真情,--描写实景--,是他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2、《绿》中,作者用了-比喻-,-对比--,--联想--等方法,塑造了一个令人满怀动容的“绿”的世界。
3、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真挚、深厚的感情注入是朱自清散文脍炙人口的重要原因。
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构成细密、幽远、浑圆的氛围。
构思缜密、精巧,脉络清晰。散文篇幅不长,构思匠心独具。
?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
1、《空山灵雨》的基本内容是-对人生哲理的玄思-。
2、郁达夫的散文和他的小说一样,带有-自叙传色彩-的性质。
3、成功地运用“私语”的诉说模式讲述自己的心声的作家是--张爱玲---。
4、“汉园三诗人”指的是何其芳、卡之琳、李广田。
5、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空山灵雨》------许地山、《钓台的春昼》-------郁达夫、《写在人生的边上》------钱钟书、《剪拂集》-----林语堂
《爱尔克的灯光》-----------巴金、《流言》------张爱玲、《回忆鲁迅先生》------萧红、《寄小读者》---冰心
《画梦录》-----何其芳、《雅舍小品》-----梁实秋、《缘缘堂随笔》------韦子恺、《银狐集》-----李广田
1、第一部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新诗集是-《女神》--。
2、第一本白话新诗集是-《尝试集》-。
3、专心致志做情诗的诗人是-湖畔诗人--。
4、初期象征诗派的代表诗人是-李金发-。
5、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是--冯至--。
6、《女神》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主题:
诅咒毁灭与颂扬新生
对祖国的热爱与眷念之情
歌颂“偶像破坏者”
对“劳工神圣”的景仰和颂扬
对大自然的礼赞
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
艺术特点
①个性化②抒情性③自由精神④浪漫情怀⑤创造性
名词解释:
精神胜利法
就是指人们在遇到失败或挫折时,用自我安慰、自我嘲讽、自我欺骗等手段来获取精神上的优胜,以掩盖实质的失败,或仅仅把失败的原因归于外部世界,作出了自己心安理得的解释。文学研究会
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成立于1921年1月,发起人有沈雁冰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他们提出文学要老老实实表现人生,尤其应描绘被压
迫的人民,在创作方法上,他主要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
创造社
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7月,主要成员有郭沫若等人,他们力主艺术忠于自己的内心要求,强调作家的自我表现,极力反对文艺的社会功用,认为艺术应除却一切功利,力求本身的完美,同时,也极力反对社会黑暗。主要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的,重在抒发个人感情,表现自己个性。
乡土小说
所谓乡土小说是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也叫“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代表作家:冯文炳等人。
零余者:
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我,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离,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小诗
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三五行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受,寄寓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代表作家: 冰心《繁星》《春水》宗白华《流云小诗》
湖畔诗社
1922年4月在杭州成立的新诗团体,成员为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等人组成,他们风格清新、自然、天真、率直,表现了对传统封建世俗大胆反叛的精神,被朱自清称为当时“专心致志做情诗”的诗人。
京派
上个世纪20年代末居留或求学于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城市,坚守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体,多是北大等几所知名大学的师生,以《大公报》文艺副刊、《文学杂志》、《水星》为主要阵地,以沈从文、林徽因等人为代表。
海派
指的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首次提出“都市男女”的主题,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新感觉派是其第二代,以施蛰存、穆时英等人为代表。
人物分析:
阿Q形象的理解
①阿Q首先是一个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作品对阿Q在未庄的地位 和生活处境作了明确而具体的描写。
?②阿Q又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
③阿Q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他的精神胜利法。
吴荪甫形象分析:民族资本家的典型,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途中的末路英雄形象。①吴荪甫具有现代资本家性格的基本特征。
②具有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既有自私、贪婪、专断与残酷的一面,也存在着悲壮的一面。③长期的封建文化沉积,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和困扰,这是《子夜》极为深刻、极为发人深省的艺术发现。
④性格复杂,似强实弱,外强中干,随着情节的发展,前者不断让位于后者。
觉慧形象及其意义
觉慧是一个新人的典型,时代的先进青年。“大胆”和“幼稚”是其叛逆性格的主要特征。觉慧的意义在于:
①首先他揭示了主题,表明只有革命是唯一出路。
②其次他作为高家第一个掘墓人,以后在《春》、《秋》中仍不断给这个家庭以巨大影响,他成为高公馆“激流”的原动力。
“大胆”的反封建的猛士:他是高家所有人中最为清醒的一个,在家庭反封建的斗争中,始终站在最前列,蔑视以高老太爷为首的家长专制的权威,并针锋相对地与他们进行斗争。参加学生运动,支持觉民抗婚,反对请神驱鬼,与丫鬟鸣凤相爱。
性格中还存在着“幼稚”:
表现在行动上是犹豫和不够果断,表现在感情上是同封建家庭的藕断丝连。
祥子:
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但最后,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已经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一个曾经是那么要强的头等车夫,最后却还是没有挣扎出悲惨的命运。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无奈。性格变化(起初)憨厚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最后)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甘堕落。
曹七巧性格及其意义:
阴暗、刻薄、粗鄙、狠毒、乖戾,是一个封建文化与殖民文化结姻的怪胎,腐朽的文化的产儿,畸变人性的象征物。她身上表现的是走向腐朽的文化与黄金的枷锁对人性的异化。陈腐的封建家族、都市畸形的现代文化如何窒息了一个活泼的生命;女性在衰颓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无以自立的生存困境。表现了作者面对文化的衰颓,人性的愚妄的无奈与困惑。小说在人物悲剧表现中呈现出悲观、苦涩、苍凉的悲剧意味。
周朴园
中心主人公,一个兼有封建地主和资本家特征的人物。是一个带有浓厚封建性特征的民族资本家典型,是《雷雨》悲剧的总根源。专横、自私、狡诈、贪婪、残忍、虚伪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征,剧本以三条线索对他的性格进行刻画:第一条线索是从周家内部,主要是在与蘩漪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他是一个专横的封建家长。第二条线索是周朴园和侍萍的关系,这集中地体现了他的自私、虚伪及性格的复杂性。第三条线索是他和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的关系,通过劳资关系、血缘关系,揭示了他作为官僚资本家的本性。
萧涧秋
小说主人公萧涧秋是一个游离于大革命洪流之外的软弱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因厌倦了漂泊和都市生活,来到芙蓉镇,想在宁静而淳朴的乡镇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新生,然而芙蓉镇并非他想象中的“世外桃源”,严酷的现实很快就击碎了最初的美梦。他对寡妇文嫂一家无私的帮助,不仅不能改变她们不幸的命运,生活的窘迫和环境的逼仄,反而很快将她们逼上了绝境。陶岚的爱情给他带来了未曾有过的激动和暖意,但却遭到了流言与诘难,在痛苦、徘徊、迷茫、困惑中,他无奈离开芙蓉镇,重新走上漂泊的旅途。
翠翠
是一个天真乖巧纯洁美丽的山村少女,终日与清澈的溪水、青翠的竹林,还有豁达仁厚的外祖父为伴,生成了“清明如水晶”的眸子,养成了温良乖顺、恬静平和的性情,俨如一头山中小鹿,是美的精灵与化身。翠翠身上“美”,是通过她的爱情故事逐步表现出来的。她的“爱”,单纯、自然、真挚,一切符合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天性。
简答题:
1、野草的思想内容
①对社会弊端的针砭
②人性战斗的精神的讴歌
③对自我人生价值及意义的深切思考
2、《女神》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内容: ①破旧立新的精神贯穿始终
②饱含爱国主义思想和深情
③歌颂叛逆精神,表现与万物相结合的个性力量
④对劳动和工农的景仰和颂扬
⑤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歌咏大自然
艺术特色:
①火山爆发式的激情,狂涛巨浪般的气势
②叛逆追求的化身——理想化的自我形象的创造
③借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寄托诗人理想,表现时代精神
④丰富的想象、奇丽的色彩
⑤形式的大胆革新和新颖多姿
3、闻一多《死水》的“三美”理论分析:
①音乐美:全诗5节,每节4行,每行9字,分别由三个“两字音尺”和一个“三字音尺”构成,虽然它们的排列顺序不尽相同,但其总数是一致的;同时,又都以双音节收尾。韵脚也做了精心安排,基本上是2、4句押韵。这样,读来音调和谐铿锵,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富有极强的音乐美感。诗人犹如“戴着脚镣跳舞”,跳得轻松自如,优美和谐,不能不叫人击节赞叹。
②
2、绘画美:这首诗2—4节中,诗人通过联想,展现了众多的华美物象,如“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珍珠”等,辞藻丰富、色彩(浓)丽、物象鲜明,构成了绘画美的线条和色彩,富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③
3、建筑美:全诗5节,每节4行,每行9字,从整体上看,诗歌是由5个整齐的方块儿组成的,犹如5层楼的建筑物;从局部上看,也给人以匀称均齐、整齐划一的视觉效果。因此说,诗的这种建筑美实际是整齐、对称、平衡的美。
4、艾青的诗歌意象与主题
①土地意象。这是传统诗歌中陆地文明关注的对象,艾青把它融入了现代内容。将诗歌的生命与生养的土地进行了血肉联系,注入诗歌生命的厚重和活力。对土地的关注是艾青爱国主义的外现,是艾青作品中歌唱不尽的主题,艾青是土地忧郁的歌者,是把农民定格在诗歌中的诗人。
②太阳意象:太阳(光、火把、黎明等)表达着诗人对光明的赞美,对理想和美好未来的执着追求。是时代的意象,这是时代的赞歌和理想的色彩。
5、徐志摩诗歌艺术特点
①灵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②独抒性灵、自然天成的新颖意象
③诗歌外在形式、韵律与内在情绪节奏的完美结合
第四篇:现当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
填空;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确定了以《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总方针,提出1,文艺为政治服务2,文艺为工农兵服务P
3胡风文艺思想核心在于强调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表现描写对象的“精神奴役的创伤”。P8
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P9
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P14
地下文学;代表,食指《相信未来》、白洋淀诗派是朦胧诗派的先声,代表作家;芒克,根子,多多1976年,“四五”天安门运动中涌现的“天安门诗歌”。P16
50,60年代新诗作者及代表作;郭小川《望星空》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
50,6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三红一创,保卫青山”《红旗谱》《红日》《红岩》《创业史》《保卫延安》《青春之歌》《山乡巨变》P17
散文三大家;杨朔《海市》,秦牧《花城》,刘白羽,《红玛瑙集》P60
杨朔散文的模式
1、开头设悬念,卒章显其志
设置悬念,欲扬先抑,升华意境。
2、物——人——理的三段式结构
描写景物,借喻比人,点明哲理。P6
3刘心武的《班主任》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
名词解释;《青春之歌》它是一部探索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道路的长篇小说。以1931年9·18事变到1935年12·9运动之间的社会政治风云为背景,通过一位年轻的知识女性林道静的成长道路,表明一个道理: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追求同党领导的民族解放和阶段解放的崇高事业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艺术特点;1,以林道静中心,组织情节结构,贯穿众多的人物、复杂的事件和纷繁的生活场景,从而概括大量的社会内容。2,浓郁的抒情笔调(结合书上P28)
《百合花》
以战争为背景,描写了部队一个年轻通讯员与一个才过门三天的农村新媳妇之间近于圣洁的感情交流。表现只有战争中才有的圣洁高尚的人际关系。P31
特点;(1)风格清新、俊逸
(2)平凡的人性美
(3)独特的写作视角
(4)前呼后应的细节描写
(5)结构细致严密,有节奏感
先锋小说;1985年,一种激进的叙事实践开始出现,这就是以马原的《拉萨河女神》《岗底斯的诱惑》等为开端的先锋小说潮流,其代表作家还有洪峰苏童余华等人。先锋小说具有实验性,特点有:文化上对意识形态的回避反叛消解;文学观念上颠覆传统的真实观;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先锋小说对小说叙述方式和语言形式的大胆探索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的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伤痕文学走出了文革的假大空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蓬勃发展时间为1978-1980年间。刘心武的《班主任》(1977年11月)标志“伤痕文学”的发端。
寻根文学: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韩少功、张承志、阿城、郑义、贾平凹、莫言、王安忆。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尝试以现代意识去观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阿城《棋王》
朦胧诗
所谓“朦胧诗”,是指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北岛、顾城、江河、杨炼、芒克、舒婷等青年诗人为代表的诗人群落的创作。
艺术特征;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
新写实小说:摒弃意识形态的遮蔽,重现存在个体的生存现实的小说形态。
创作特点:
1、回归生活“原生态”:主人公都是凡俗小人物(取消了典型性格),戏剧性情节转换为琐碎的生活流程,语言平实朴素;
2、“零度情感”的叙述:叙述主体隐匿或缺席的叙述方式,只将生活原本的状态呈现出来。
《茶馆》;以裕泰茶馆为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分别选取了“戊戌变法”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及抗战后国民党统治时期三种不同的社会背景。通过写裕泰茶馆的变迁以及与这个茶馆有牵连的形形色色人物的命运沉浮,展现了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事态人情,鞭挞了黑暗的社会现实,揭示了旧时代灭亡的必然性。(名词解释不背举例)
艺术特色;
(1)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
选取三个社会的横断面反向阐发主题,戊戌政变后的清末社会;辛亥革命失败后的民国社会;抗战后的国统区
(2)选取“茶馆”这个社会的窗口和缩影为场景,用“侧面透露法”展现社会与时代变迁。Eg;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茶馆:
1、极富地方特色、民族特色;
2、五方杂处之所,各色人等自由出入;
3、各种矛盾
冲突得以上演;
4、大中国的“窗口”,旧中国社会的缩影)
(3)采用“人像展览式”的方法展开场面、结构全剧。【摆脱“一人一事、一线到底”】
1、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穿全剧
2、次要的人物父子相承,父子都由同一演员扮演
3、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毫不客气
以“开口就响”的个性化语言成功塑造了众多性1格鲜明的人物形象eg;唐铁嘴: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伺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P
51简答;王蒙的创作特点;
创作主题的意识形态化,主要牵涉政治问题以及极左路线从肉体到精神对人的伤害; 创作手法上喜欢使用意识流等现代小说技巧;
小说的寓言化色彩,常常将个人的生存和命运上升到国家民族命运的层面进行思考; 语言上具有简明、通俗、艺术化、内涵丰富的特点。结合《活动变人形》 p87
张洁艺术风格的三个阶段;前期深沉含蓄,擅用抒情性叙述与哲理性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爱,是不能忘记的》
中期以审丑为基准,采用调侃、反讽的手法营造种种超现实的文本景观,以抒发对世界荒诞性方面的体验。《方舟》《红蘑菇》
近期又转而平淡超脱,从关注现实的激烈走向关注内心的情感感悟,呈现出另一种美学风格。《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母亲的厨房》(具体内容看课本)P97
汪曾祺小说艺术特色
汪曾祺的小说同时兼具散文化和诗化的特征。
汪曾祺的小说强烈的传达出一种清新隽永、淡泊高雅的风俗画效果。这一点与他师承沈从文的“边地”小说有着紧密联系。
汪曾祺的小说语言亦是别具一格的,明快简洁,纡徐平淡,流畅自然,生动传神,是一种“诗化的小说语言”。(只适合简答,论述结合P101-102《受戒》)
张贤亮的作品;《绿化树》引起争论,知识分子究竟要受什么样的改造。《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第一次在当代严肃文学中描写了健康的性,且提供了新的视角;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人只有在不断地创造中获得新生。《灵与肉》带着哲理的反思意味,作者试图使用唯物主义观点。(不知道考不考,了解吧)
张贤亮小说的特色与局限
特色:
1.强烈的思辩色彩。
2.对苦难历程的诗意化描写。
3.粗犷的、诗化的美学风格。
局限:
1.对知识分子改造运动的认同,对苦难的美化。
2.艺术上:
(1)袭用了“才子落难,佳人搭救”的情节模式。
(2)过多的哲理性语言损害了形象性。P11
1贾平凹;《废都》《秦腔》《浮躁》
贾平凹小说的艺术特色
1.关注现实,注重乡土风俗的描绘,作为作品的人文背景,使作品富有民间文化的气息和生命力。
2.叙述方式上,力求吸纳古代笔记小说、明清白话小说及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技巧。
3.阴柔、虚静、和谐的美学风格。
4.古朴、空灵、含蓄的语言风格。P11
3王安忆 三恋;《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锈谷之恋》
《长恨歌》偏离“五四”以来知识分子的宏大叙事视角,而从个人的立场上升掘出都市民间的世界。
《长恨歌》特征;
1、城市的故事与文化
2、反浪漫、解构传奇
3、小市民的人生悲剧和生存姿态
4、写实的风格
莫言;
用动物视角叙事
“从胡同里,鸭子们望见一个高个子老头儿挑着一卷铺盖和几件沉甸甸的铁器,沿着河边往西走去了。”《透明的红萝卜》
莫言”大杂烩”的语言
“高密东北乡的土匪种子绵绵不绝,官府制造土匪,贫困制造土匪,通奸情杀制造土匪,土匪制造土匪。”
“余占鳌把单家父子挑到村西头大水湾子边。那时候,湾子里水平如镜,映出半天星斗,几枝白色睡莲像幻景中的灵物,袅袅婷婷静立。“(诗意)
“红色的淤泥里埋藏着高密东北乡庞大凌乱、大便无臭美丽家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是一种独特文化的积淀,是红色蝗虫、网络大便、动物尸体和人类性分泌液的混合物。...“<红蝗>(粗俗)
莫言的审丑描写
莫言的作品充斥了大量对丑恶现象、污秽事物的描写。《红高粱》里的剥人皮。莫言的借鉴与继承
西方文学:加西亚·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的《百年孤独》和福克纳(意识流)的《喧哗与骚动》。
日本文学:变态美学
中国传统文学:曲笔,说书人,志怪,《檀香刑》(民间戏曲),《生死疲劳》章回体小说 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其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P121(这个总结的真心烂,大家还是结合书和PPT自己看看吧)
女性写作
丁玲、庐隐、萧红、张爱玲为代表的女作家,第一次站在女性的立场上,真实地表达了女性
自身的欲望与情感.80年代女性写作
张洁的《方舟》为起点,聚焦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走向女性生命本能的探问,王安忆的《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锈谷之恋》一直到《岗上的世纪》;铁凝的《麦秸垛》和《玫瑰门》
90年代,女性写作
一是沉浸于女性细密的情感世界与身体世界,以诗性的沉思来张扬女性意识,具有典型的女性主义特征的私语化写作倾向。代表人物是陈染、林白、海男等人。
海男《女人传》
二是擅长在日常生活场景中体察男权社会的强悍与冷酷,具有解构性特征的写作倾向。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徐坤。《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
白先勇
白先勇被台湾文学史评论家夏志清称为是“当今文坛留下几篇值得后世诵读的作品”的重要作家。
创作特征;
1、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白先勇较多的使用了以形写神的手法,他继承了《红楼梦》的人物塑造艺术,又恰当地运用西方文学中的意识流、象征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如尹雪艳的肖像描写表达出人物冷艳逼人的个性特征
2、结构上,白先勇把传统的“纵剖面”的写法与西方的“横断面”的写法结合起来,总体上按正写的时间顺序展开情节,在局部描写中又常借鉴西方现代派时空交错的表现手法,从而扩大了做平的生活容量,如《台北人》
3、语言特色,白先勇的小说语言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学的熏陶,一方面来自方言的魅力,经过他自己的创造,使得他的小说语言“揉和文言与白话”,有一种明快、优雅、流利的语言风格。
金庸;
1941年,香港沦陷。
金庸作品特色;
作品影射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弱点
作品是香港社会的一种折射
作品以古代生活为题材,却体现出现代精神
作品洋溢着任情至性的浪漫情怀。
作品富有深厚的文学内涵,语言畅达明快,雅俗共赏。
作品的历史知识与社会知识十分丰富。
作品情节曲折离奇,人物性格鲜明。
第五篇:现当代文学
1、“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梁小斌等。他们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如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等。
2、“样板戏” 又称作“革命现代京剧”。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极其特殊的称谓和现象。产生于六十年代,流行于文革时期。它是对传统京剧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改革,由于江青的参与,样板戏过多地与“阶级斗争”的政治现实相联系,形成“三突出”、“三结合”等一系列模式化的文学观念,给文革期间的创作造成恶劣的影响。习惯上将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八个样板戏”。
3、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新写实小说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刘恒、王安忆等。
4、先锋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马原、莫言、残雪、格非、孙甘露、余华等为代表,在叙事革命、语言试验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同时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激进的试验。所谓先锋精神,就是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先锋文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影响较大。
6、伤痕文学:文革后,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一批旨在批判、揭露“文革”以及极左路线的罪恶性,揭示文革给人们带来巨大身心创伤的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体现在对文革的批判及揭露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精神戕害,在艺术上都采用了能明确剖析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手法。如《神圣的使命》(王亚平)、《我该怎么办》(陈国凯)、《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天云山传奇》(鲁彦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血色黄昏》(老鬼)等。
7、反思文学:通过艺术概括,深刻地揭示出极左思潮和现代迷信给党和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严重后果,从不同方面总结了党的优良传统受到破坏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思考产生历史悲剧的社会原因,以防悲剧重演的这类文学作品称为反思文学。反思文学具有较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揭露和批判极左路线、反对官僚主义,揭示社会和历史悲剧,呈现和剖析悲剧人物的命运遭际,刻画悲剧人物性格是它们共同具有的特色。如《内奸》(方之)、《李顺大造屋》(高晓声)、《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布礼》(王蒙)、《人到中年》(谌容)、《芙蓉镇》(古华)等。
8、第一次文代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即第一次文代会于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召开。来自解放区和前国统区的文艺工作者约八百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央作报告,周扬和矛盾分别代表两个地区作文艺运动经验的报告;会议确定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新中国文艺的总方针。选举成立全国性的文艺组织—文联和领导机构。第一次文代会标志着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和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的建立。开始了当代文学的“一体化”的进程,并确立了各种文学力量在“当代文学”中的资格和地位。
9、双百方针:在1956年5月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代表中央对这一方针做了权威性的阐释:“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
15、寻根小说(寻根文学):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与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现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手法,丰富和加深作品的文化意蕴。代表作家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小鲍庄》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张承志《北方的河》《黑骏马》等。
1.第一次文代会: 1949.7在北平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即第一次文代会。在该会议上,“文学一体化”得到了全面的实施。“文学一体化”指的是:文学根据政治意识形态的需要所作的规范化。首先确立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绝对领导地位;其次对抗战以来的文艺运动进行总结,把解放区主流文艺树立为全国文艺今后发展的范例。
第三实现了文艺工作的体制化:在会议期间成立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953年更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中国文联),它采取全体会员制,各种文艺团体是它的团体会员。其中: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最为重要。(1953年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简称中国作协;1984年成为和文联平行的独立协会。)
2.百花文学: 1956年5月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意见确定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给钱在于各个领域的强大的变革要求以推动和支持。文学界遂出现了突破僵化教条的“解冻”。在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人民文学》和各地的一些文学刊物纷纷发表在思想、艺术上的探索性作品,它们或者在题材、主题上有新意,或者提供了新的观点和表达方式。文学界将这些文学作品称之为“百花文学”。如:小说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宗璞《红豆》;诗歌:郭小川《一个和八个》;随笔:邓拓《燕山夜话》、吴南星《三家村札记》。等等。1957年夏政治形势发生逆转,一场反右风暴很快地结束了这一繁荣局面。
8. 朦胧诗: 70年代末80年代初,围绕《今天》杂志,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一批年轻诗人纷纷发表诗作,以其思想感情的复杂隐蔽,与艺术形式上的不同引起强烈反响。1980年8月《诗刊》发表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从诗的阅读上的朦胧、晦涩展开对这一诗潮的争论,这些年轻诗人的创作也由此命名为“朦胧诗”。代表作有:舒婷《致橡树》《双桅帆》《神女峰》etc.顾城(童话诗人)《一代人》《远和近》《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小巷》;北岛《回答》《红帆船》杨炼《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礼魂》是朦胧派的主将之一;江河《祖国啊,祖国》。
孙绍振概括其三个美学原则,不屑于做时代精神的传声筒;不屑于表现自我情感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回避写那些我们习惯了的人物的经历、英勇的斗争和忘我的劳动场景。简言之:即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地反映趋向主动的创造。他们推动当代形诗歌打破自我封闭,探索与人类广泛文化积累建立联系和对话的可能性。坚持诗歌的写作,放在对个体的生存价值的确认的基础上;开始当代诗歌语言的革新,激活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生命的试验。
12.伤痕小说:伤痕小说是文革之后出现的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率先打破文革之后小说创作沉寂的是:刘心武《班主任》和卢新华《伤痕》,这两个短篇引发了“伤痕小说”的思潮。“伤痕文学”概念所指称作的创作,主要是小说,尤其是中、短篇
小说,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它们也与伤痕小说概念等同。“伤痕”小说的核心是:正面描写文革造成的人的心灵创伤和人与家庭的不幸。有四种写作倾向:揭示四人帮的罪恶;表现与四人帮的斗争;展现普通人在文革逆境中的美好情操;从文化的角度对文革进行思考。伤痕小说揭示了文革最大的祸患在于对人的心灵的戕害,除破了50年代文学不触及人情人性的弊端。但现在看来,伤痕文学也还没能完全摆脱那个时代的政治意识。伤痕文学较成熟的作品还有:竹林《生活的路》、叶辛《蹉跎岁月》、《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等等。
13.反思小说:伤痕文学是反思文学的源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入。反思文学与伤痕文学有时间上前后相承的关系。反思文学深入到对文革悲剧产生的原因的探索。反思小说进一步深化,从历史反思走向文化反思,融入80年代初的文化热潮中。
14.改革小说:改革小说把目光投入到现实生活领域,在伤痕和反思过后呼唤改革。蒋子龙在这方面尤为突出,连续发表了《乔厂长上任记》《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另外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张贤亮《龙种》;张洁《沉重的翅膀》;贾平凹《浮躁》手术与改革小说之列。
16.寻根文学:产生与八十年代中后期,是迄今为止当代唯一有理论有实践的小说思潮,但它始终没有获得明确的概念和公认的范畴。它的理论主张体现在韩少功《文学的“根”》及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等理论著作中。代表作品:1985开先河的韩少功《爸爸爸》;王安忆《小鲍庄》;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贾平凹“商州系列”;阿城《树王》等等。寻根文学提倡广义的文化,扩大了当代小说的领域,也使民情风习不再是小说中可有可无的点缀,甚至于成为小说的主题。寻根即寻找民族文化之根,二民族的根甚至于民族的文化之中,散落在民间。这种文化寻根是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觉醒,也是“重铸和度亮”民族自我形象的努力。传统文化的原初精神散失在民间,对民族文化之根的探询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民间的发现过程。
17.实验小说:80年代中期,文坛上一批作家开始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实验小说是批评家对于一种创作倾向的概括,也有人称之为先锋小说。这一实验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这些作家有:马原、莫言、残雪、格非等。代表作有:马原《冈底斯的诱惑》《虚构》《拉萨河的女人》;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残雪《山上的小屋》;格非《迷舟》等。实验小说的共同特征是: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拟真性、公开暴露小说的虚构本质;取消情节之间的因果联系;让幻觉、幻想和现实混在一起,真假难辨。实验小说对广大读者阅读习惯的拒绝使它只能在一个狭小的文学圈子里生存。
18.新写实主义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是批评家对某种创作倾向的概括。1989年《钟山》杂志主动倡导并提出这个名称,其卷首语中概括为“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这一思潮较为公认的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叶兆言、王安忆、刘恒等。作品:刘恒《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方方《风景》;池莉《烦恼人生》;刘震云《一地鸡毛》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是:主要描写下层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拒绝传统现实主义典型化的手法,采取拉拉杂杂叙家常的手法;取消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造成无常化的生活流;采取零度叙事,叙事人以平淡冷漠的口吻讲述而不介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