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辩论-审题
辩论中的审题
辩论的题目具有两难的特征,即任何一方的立场都不能完全成立,都有不尽完善之处。因而,双方所维护的是不同的理想价值。事实上,那些引起广泛争论的辩题多半具有两难的特征,任何一方的立场都不能完全成立。在多数情况下,往往是一方要维护某种理想主义价值,另一方要维护某种比较可行的实用性价值,也有的时候,双方所维护的是不同的理想价值,透底地说,价值无争论,只有选择。辩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两种正面价值形成了冲突,因此辩论的真正使命不是在两者之间一决胜负,而是寻求对两者最大限度兼顾的最佳方案。
审题是辩论准备的第一步。抽到辩题的第一件事,便是弄清辩题:它属于什么类型,由哪些语词构成,对概念的界定,以及辩题的价值意义等,这些都必须加以细致深入的分析。如,2002年我校辩论队参加的中国名校辩论赛第一场,辩题是“逆境(顺境)有利于成才”,而正方香港浸会大学队却将辩题理解为“逆境更有利于成才”,结果可想而知。
辩论应该“明理即辩”,才不至于背离探讨真理、寻求真知的核心价值。而这种过程是以口头语言来表现的,故首先要有逻辑严密、简练严谨的理论框架。一个富有内在逻辑性、符合人们认识问题基本思路的理论框架,才能从理性获得人们的认可与赞同。同时,可以根据辩题所涉及的学科及其性质,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及其性质,这些学科的理论及认识成果上汲取有利的部分,做本方的理论支持,增加认识问题的学理深度。
当确定好一个理论框架后,还须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要尽可能降低理论的抽象度。应当努力把理论框架生动化、具体化、通俗化,把理论和逻辑条理化、简单化。要用尽量少的和尽量生动的语言来阐述理论,这样提高表达的效率,以期为观众、评委留下良好的印象。所谓的核心价值,就是用最简单的话说出这个题目的意义。故力求简单扼要,贯穿辩题,跨越正反方。核心价值着重“辨证性思维”,突出“对立面的思考与渗透”。
一、辩题类型的划分辩题可以有不同的内容,也可以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不同。按辩题的表现形式分类,从辩题的表现形式出发,可将辩题分为绝对型辩题、判断型辩题、比较型辩题、利弊型辩题等。必须注意的是,这种分类由于标准的不同而具有交叉情况。在审题时,不能将辩题仅仅定位于某一类型,而应该是类型的交叉。
(一)根据辩题所叙述的是事实还是人们的需要意愿、价值取向,可分为事实型辩题与价值型辩题。
1、事实型辩题这类辩题诗从现实出发,根据一定的现实背景,以现实为依据展开讨论。这类的辩题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所以入手这类辩题时,应当先进行适当的背景分析,侧重点一定要基于社会现实基础,从事实出发。例如“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电脑是否给人类带来福音”等。就后者而言,它的当今电脑技术的日新月异,对人们的生活、工作的帮助越来越大,人们对电脑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我们在分析辩题时,就应当立足于现实,看看电脑究竟是否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事实命题,要求论述的是该命题与客观事实是否相符。比如:“善心是真善/善行是真善”、“逆境有利人才成长/逆境不利于人才成长”、“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等。
2、价值型辩题有一些辩题,主要是从一个问题的价值取向上来看,然后在价值层面上展开讨论的。这类辩题讨论的往往是“应不应该”的问题,比如“人是否生而平等”、“医学的发展有没有伦理界线”等。拿第一个辩题来说,反方可能会较多的从现实出发,用事实讲话,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可以找到很多的论据;而作为正方,要论证的是人生而平等,在事实论据不够强有力的条件下,可以使者换一条思路,从价值层面来分析,即论证人应该生而平等,这样,就会容易许多。价值命题,谈论的是人们的主观愿望、价值取向。比如:“乱世应用重典/乱世不应用重典”、“环境保护应该以人为本/ 环境保护应该以自然为本”等。
(二)根据是对事物情况直接作出断定还是在两者之间加以比较,辩题可分为是非型辩题与比较型辩题。
1、是非型辩题该类型变体的主要特征是对一个命题进行是或非的判断,例如“恶贯满盈的人是否值得同情”、“人类是否有天敌”等。对于这样的辩题,首先要分析其特征,然后建立起逻辑框架和理论与事实的依据。极为重要的一点是,对于这类辩题,辩论双方的立场都应是十分明确的,不存在相互含糊的成分。是或不是,都必须作为肯定的观点呈现出来。比如:“钱是万恶之源/钱不是万恶之源”、“人生是一个快乐旅程/人生不是一个快乐的旅程”等。
2、比较型辩题该类型辩题在内容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自在证明本方立场的同时,也必须证明对方立场的部分合理性。该类辩题在形式上,可分为“轻重之辩”,“主次之辩”,“大小之辩”,其关键词为“更”,“主要”等。比如“谁比谁更重要”,“主要靠什么”,“谁比谁更有利”。等等。在具体辩论中,应该以本方的“更”为实,为对方的“也”为虚,做到虚实相间。但是,在具体的辩论中,双方为了拉开阵式,常常不自觉地将辩题更改为“我重要你不重要”,“靠这不靠那”,“我有利你不利”。这在立论中应该引起重视。比如:“诚信主要靠自律/诚信主要不靠自律”、“天灾比人祸更可怕/人祸比天灾更可怕”、“生命诚可贵价更高/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等。利弊型辩题实际上,利弊型辩题也是比较型的,只是这种比较强调的不是两利相较权其重,而是利弊并存孰大孰小的问题。在具体辩论中,跟上面一样,也存在着将利弊截然分开的情况。利弊型辩题其实主要是对一件事情利大还是弊大而进行的讨论,同比较型辩题类似的是,也得做出比较,才能得出结论。即并非只讨论有利还是有弊,而是要讨论在既有利又有弊的情况下,利大还是弊大。这类辩题有一个前提性的问题需要双方首先论证,同一个事物或者同一个现象针对不同的主体如何评价利和弊。在辩论赛中我们经常能遇到这类的辩题,例如“足球比赛引进电脑裁判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外来文化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就前者来说,先要认识到足球比赛引进电脑裁判是既有利又有弊的,在对利和弊进行严格的比较,然后再判断那个多哪个少。
这类辩题比较忌讳过于主观和武断,只承认有利或有弊,然后得出利大还是弊大的结论。我们有时能在辩论场上看到这样的局面,以防列举了很多的弊端,对于缺点绝口不提甚至完全否决,最后得出结论:弊大于利。这样的辩论是不客观的,从逻辑上看也是不成立的。所以对于这类辩题,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先肯定利弊兼有,这样给大家的感觉很客观,也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和好感。比如:“艺术商品化利多于弊/艺术商品化弊多于利”、“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利大于弊/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弊大于利”等
(三)根据正反双方辩题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对立型辩题与矛盾型辩题
1、对立型辩题对立性辩题的基本特征是:双方的观点处于平等的对立状态,例如“爱滋病主要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就其辩题内容而言,不是上述的那种简单的只需证明“是”还是“不是”的问题,它要求在论证本方观点的正确性的同时,还要证明对方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其在语言表述上为“„„是„„还是„„”,即“是A还是B”(A与B对立)。由于双方并非完全矛盾,所以,对于正方,仅仅证明本方观点还不够,还须证明对方观点的不能成立。即边破边立。比如,“爱滋病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这个问题来说,我们知道,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并不完全矛盾,所以,作为正方来说,仅仅论证爱滋病是医学问题是不够的,还要证明它不是社会问题,这样才是比较全面的论证,要边破边立,两方面兼顾如,“愚公应该移山(愚公应该搬家)”,即对立型辩题,因为在正反双方之间还有第三种情况:不移山也不搬家,而是开发山区。
2、矛盾型辩题矛盾型辩题是指辩论双方所持的观点是完全矛盾的,双方论点截然相反,非此既彼。这样的辩题在语言表述上通常为“„„是(不是)„„”、“„„应该(不应该)„„”、“„„会(不会)„„”、“„„可以(不可以)„„”、“„„可能(不可能)„„”等。这类辩题,一方只需对本方观点给予充分的证明与阐述即可,而无须论证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实际上,对于这种类型的辩题,在论证本方观点的同时就是对对方观点的有力反驳。拿“网络经济是不是泡沫经济”这个辩题来说,网络经济是泡沫经济与不是泡沫经济是完全相背的,肯定一方无异于否定另一方。如,“温饱是(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两者之间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不存在中间状态。
(四)根据辩题是否包含“必然”、“可能”等,可分为模态型辩题与非模态型辩题。
1、模态型辩题又称预测型辩题,顾名思义,是对将来的一种的预测的争议,他一般是对“必然性”或“或然性”的论证。必然性就是对事物的发展有最终的定位,得出“-----必然-----"结论,例如“电脑是否必定取代书本”;而或然性辩题则是对可能型的论证,例如:“生态危机有没有可能毁灭人类“。正是因为这一类的辩题是在预测未来的可能发展,所以就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因为对于现在尚不存在的事和尚未实现的目标,人们不可能用现实存在来证明其观点的正确与否以及是否可能、合理,而只能尽可能的在理论上做出严密的推理,用已知的事情发展历程来推断它的发展趋势。比如:“仁者无敌/仁者未必无敌”、“效率必然牺牲平等/效率不一定牺牲平等”、“真正的爱情一定是天长地久的/真正的爱情不一定是天长地久的”等,但由于此类辩题在实际实际很难把握,故一般比赛很少使用。
二、概念的界定确定了辩题的类型,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紧接着要做的是,划分该辩题的语词,并对每一个语词进行概念的界定,从中找出关键词,进行重点分析。
(一)概念的划分与界定
1、概念的划分概念借助于词语表达,一个概念可由一个词语表达,也可由多个词语表达。同理,一个词语可表达一个概念,亦可表达多个概念。一个词语的含义是多方面的,有原始义、本义、比喻义、引申义等,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中,它表达的概念往往是不一样的。比如,“愚公移山”中的“山”,既可以从本义理解,也可以比喻义理解。由于这是个寓言,故从比喻义上理解更合理一些,它表达的是困难、险阻、邪恶势力之类的含义。明确了词语所代表的含义之后,接着就要对它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要明确地给这个概念下定义。任何一个辩题,都是由一个判断所组成,而任何判断都是由一个一个的概念构成,而任何概念,从语言学的角度,都是由具体的语词为其外在形式。所以,要界定概念,首先得划分语词,那就要将组成辩题的每一个语词划分出来。比如:统考制度有(不)利于创新人才的选拔这是一个事实判断,要求双方以事实证明统考制度在选拔创新人才中的有利或不利。这个辩题可以划分为:统考、制度、统考制度、有(不)利、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选拔。
2、概念的界定与定义之关系划分了语词,还得对每一个概念进行意义上的理解,这叫做界定。有人问,是不是在书上,比如辞海中寻找概念的定义呢。这要看具体情况,一般而言,不主张用辞典中的定义或解释作为概论的界定,这是出于辩论的需要。辩论不是真理之辩,而是道理之辩,而道理不是出于客观的立场,而是出于本方的需要。道理具有功利性。另一方面,道理之辩又是通过逻辑之辩来表达的。而逻辑之辩又是建立在概念的基础上的。概念如果缺乏弹性,则势必使辩论的空间变得狭小。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对概念的重新界定就显得尤其重要。概念的界定与定义、解释之联系与区别。定义是对概念内涵进行严谨的科学的揭示,并且由此划分出外延。而解释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概念的内容进行阐述,其严谨性不如定义。比如“人生”,定义应该是“个体的物质生命过程,通常指人的一生”,而解释则是“人的生命历程”。
3、概念界定的标准或依据这要依据两个方面的标准,一是根据本方立场的需要,二是不违背该语词的基本意义。比如:统考,顾名思义,就是统一考试,但这势必是循环定义。再深入研究,统一考试是统考的形式,而其核心应该是:在一定规则下的统一考试,包括书面的和非书面的。其实这还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界定,具体的界定还应该根据本方的立场来进行。比如说正方,还应该在界定中增加其正向的价值;而反方则应该增加其负面的价值。这样一来,双方对统考的界定在价值上可能不一样。比如正方,就可能界定为“在公平规则下的统一考试”,而反方,则为“在既定规则下对人的智能进行统一考试”。正方暗示规则的公平性,而反方则暗示规则的僵化性,“智能”其实是难以考试的。
(二)寻找核心概念对辩题的概论进行了界定之后,还须寻找辩题中的核心概念。如“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反方复旦大学紧紧抓住“必要条件”这一关键的核心概念,所谓必要条件就是“有之不必然,无之必有然”。因而正方要论证的是没有温饱就必定不能谈道德,而反方只要列举不温不饱也能谈道德的情况存在,就可以将正方驳倒。相反,若不能准确把握好核心概念,往往会导致辩论的失利。如,第三届亚洲大专辩论赛,“考试制度是衡量个人才智的最佳途径”。正方香港中文大学本来应该把握住“最佳”这一核心概念,只要在考试制度同其他方法的比较中把“最佳”定义为适应范围最普遍、操作起来最方便、评价效果最客观就行了,根本不必否认考试制度的弊端,也不然绝对排斥考试以外的其他方法。但是他们却大讲考试制度如何好,别的方法如何不好。事实上是在论证考试制度是“衡量人才”的“唯一”途径,甚至当反方台湾大学列举考试制度的明显端时,他们还来进行粉饰,结果由于没有准确把握“最佳”这一核心概念而失败。如何判断关键词所谓关键词,即关键词是辩论的焦点,是概念中的主要概念。判断关键词的标准是:第一,在辩题中对于本方的重要性,越重要越关键。比如,“国企振兴的关键在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对于正文来说,“体制创新”应该是关键词,可将其具体为科技体制创新;而反方,则可将“振兴”列为关键词,而“兴”是关键中的关键。而辩题中的“关键”二字则不属于关键词。想一想,为什么?第二,在辩题中比较模糊的概念。有些概念初看起来似乎不怎么重要,但它在实战中往往会成为辩论的主战场,也可能成为对方攻击我方的主攻点。比如:“逆境(顺境有利于成才”。在准备时,我们把“逆境”与“顺境”作为关键词,而忽视了“成才”,以为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约定俗成的。可是在实战中,对方香港浸会大学却将“成才”作出了很具体的界定,而我方则由于未做界定而不得不顺水推舟,造成被动。第三,辩题中无法界定的概念。这类概念多为常用词语,其意义已为大众知晓,似乎没有界定的必要,但是,在辩论中,这类概念却需要大动脑筋,否则,就有可能毁在这上面。比如:“恪守寂寞是学者的美德(悲哀)”。这个辩题中,“寂寞”难以从逻辑上进行界定,但又不能不界定,经过反复思考,终于给出了这样的界定:“”。在其外延的规定上,我们别出心裁地列出了“创造性寂寞”,这完全出乎对方的意料,以至于在整个辩论过程中,对方都无法破解。而对方对“寂寞”的界定仅仅停留于个人心理层面,而他们对“悲哀”的解释,也不够清晰。我们就质问对方其外延,是“谁的悲哀”,社会的还是个人的?一个辩题由多个语词构成,但语词之间并非平等并列,总有一个词处于关键地位。判断该词是否为关键词的标准是,该词是否最有利于本方而不利于对方。比如上面所说的“振兴”,对于反方而言,这就是关键词,而不是“关键”。那正方呢,可能更要从体制创新的概念上扩大空间,即将体制创新紧扣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体制。这样,就把反方的技术创新纳入到正方的体制创新中来,最大限度地挤压了正方的辩论空间。再比如:环境保护应该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这是一个价值命题,关键词是“本”。何为“本”,双方的理解上差不多。“本”可以理解为“根本”、“本源”、“根基”等等。从这个辩题的要求看,似乎可以理解为“出发点与归宿”,即保护环境是以人的利益还是以自然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当然,如果仅仅停留于关键词的语言学层面,显然是很不够的。还须作一番哲学与逻辑的挖掘。该辩题事实上是两种生态伦理学观点的对垒。从正方来说,可以理解为保护环境应该以人的生存为本,反方则可以理解为以自然生态的平衡为本。由此可见,关键词的把握不仅仅是语言的掌握,更是词义背后的思想与逻辑的挖掘。又比如:道不同不相与谋(亦相与谋)显然这里的关键词是“道”与“谋”。何为道,这可能有无数的解释,它既是世界观、价值观,也是方法、途径。但对论辩双方,各方的理解大同小异。正反方都可以理解为“利益”、“价值观”、“立场”。关键在于“谋”。正方可以理解为“谋道”,反方可以理解为“谋利”。正方由此可以把“道”的界定狭窄化,即“道”是立场;而反方则可以把道宽泛化,即“道”是不同的价值取向。
98年全辩会的决赛题目是“高薪能够养廉/高薪不能养廉”。这六个字题目中的三个词都可成为“关键概念”。薪金高到什么程度叫高薪?高薪是不是仅体现在货币报酬上?能不能怎样理解?养廉怎么理解?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叫廉还是对廉有促进作用就叫廉?不回答这些问题,接下来的工作根本无从谈起。而一场辩论赛的胜负,往往会由于一方对于概念的巧妙理解而先拔头筹。比如93年复旦在对台湾大学“人性本善/人性本恶”的辩论中,复旦大学作为反方,由于对“恶”作出本能和欲望的无节制扩张的解释,而拓宽了本方的论证区域,排除了很多不利于反方的论点、论据,最终赢得了这一场比赛的胜利。概念如此重要,所以要牢牢把握以争取先声夺人。
三、辩题的价值判断
(一)为何要对辩题作价值判断任何辩论,都不可能是简单的逻辑游戏,不可能是纯粹的语言形式的展示。而辩论的内容同样重要。因为辩题的所涉及的多为当下社会人类普遍关注的、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人类的价值判断使然。既然问题是以一定的价值标准判断出来的,那么,辩论自然应该从价值上将其意义化。在这个意义上,任何辩题都存在着价值判断。对辩题的价值判断是指辩手对辩题的价值取向,是将辩题上升到一定的境界来思考。对辩题做出价值判断可以使辩手对辩题的理解达到一定的高度。“价值判断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与辩论参与者对人生、社会、世界的意义的理解联系在一起的,它能显示出辩论者的思想境界和思维的力度。”(俞吾金语)比如:“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利大于弊(弊大于利)”。正方可以对“全球化”作出“文明化”的价值判断,使“有利于”的逻辑论证体现出对正方的合理性与历史高度;而反方可以对“全球化”作出“西方化”的价值判断,使“有利于”的逻辑论证体系体现了出反方的合理性与政治现实高度。再如,“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能否统一”。至少可以用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去理解:第一种,因为不能统一,我们干脆追求金钱。第二种,因为不能统一,我们只能追求金钱。第三种,因为不能统一,我们既不追求金钱,也不追求道德。对辩题的价值判断,完成的步骤一般为从价值立论到寻找符合价值标准的价值例证。对辩题的价值判断,要尽量客观公正,避免主观偏见。不过,任何一个价值判断都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辩手的知识结构、专业背景、社会角色、个性特征,特别是价值观都会渗透进判断过程中,使判断过程和判断结果成为与判断主体不可分离的东西。
(二)注意事项只有进行价值判断,辩论才不会停留在事实的、操作的层面。但是,价值升华必须注意到:第一,明确该辩题的价值含量。任何辩题存在着价值,但含量有大小。不然,升华过低则力度不够,境界不高;升华过高则有“假大空”之嫌。比如,事实之辩的“现代社会,男人比女人更累(女人比男人更累)”,与价值之辩的“保护环境应该以人(自然)为本”。第二,明确该辩题具有哪方面的价值,即价值定位。辩题的价值来自于该辩题本身,这需要我们认真地挖掘,以此来确定其具体价值。不然,文不对题,乱放空炮。比如,“不以成败论英雄(英雄当以成败论)”。该辩题大约不仅仅在于以何标准判断英雄,更在于标准本身的价值取向。而在实战中,双方常常纠缠于标准的真实性或客观性,而忽视了标准本身的价值评判,如此,使辩论的意义大打折扣。第三,明确对方对该辩题的价值定位。这一点尤其重要,所谓“知己知彼”。然而,一方根本不可能完全知道对方的价值定位,我们所能做的只是预测,或者说猜测。这种猜测的准确性在于对对方立场的分析与把握。比如,第四届“天伦杯”决赛辩题,“道不同不相与谋”。本来,双方都有较大的价值空间,甚至我以为反方的价值空间较正方大一些。但在实战中,正方却在四辩中将价值空间发挥到最大,而反方则将注意力放在了逻辑上。审题案例:
南京大学,“愚公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在准备“愚公移山”一题时,南大队一些辩手沉迷于只想到“点”,没想到“面”,他们对愚公移山可不可能的探究上,走入了“因为不可能”,所以“不应该”的浅表论证思维中,这在场上几乎是不堪一击的。因为辩题很明显,是一个价值判断,又是以寓言传说为根据的,在中国这样一个仁人志士一向“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确信精神力量的国度,你仅用事实推不到愚公移山价值选择的合理性。因而假如视野打不开,就会注定失败的命运。看到这一点,我给辩手发散启迪,让大家围绕下面一些问题查阅资料,相互碰撞,加深理解——
1、愚公面对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2、愚公移山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3、愚公为什么应该搬家?
4、移山精神是否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本体?
5、移山行动与文明发展规律是否一致?
6、愚公应该搬家的主观、客观依据是什么?
7、愚公搬家的文化支持何在?
8、愚公应该搬家的价值体悟在哪里?
9、应如何估价愚公搬家的“智”?搬家之“勇”,“勇”在何处?
10、中外有哪些搬家、类搬家神话?
在抛出上述十个问题之后,辩手们即刻消泯了某些盲目、混乱、焦躁情绪,由“点”想到“面”,进入移山还是搬家的历史、文化、价值、发展的全面思索的氛围中,平心静气地从过去和现在,主观和客观,智与勇,中国和外国的多重比较寻求可强化自己立场的理论和事实,由此确立的传达逻辑才具有某种真正意义的科学性。
教练向辩手正确提问和辩手的自我提问是辩论点与面的设定,其最高境界是从大开放的文化视界、丰厚的知识背景中聚焦到辩题的逻辑主脉,由此形成辩手主体心志对该场辩论的全景体悟,使参赛者获得最大限度的场上自由,正确提问的现实功能,在于激发和带动性。就是说,他刺激辩手摆脱指导者的观念羁绊,主动深入广泛地从直接或间接的资料空间汲取理论营养,补充上场“炮弹”,在心理和材料的意义上“武装到牙齿”,真正有魅力的辩手从来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他人现成的思路与攻击点,而是积极主动地拓展思维,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中求解,从边缘摸向核心,从混沌走向清醒,领有统一的认识路标而不乏独立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的那种“蚂蚁式的”、“专靠收集别人成品而缺乏个人主见”的求知方式,并且最终避免在实战中覆没。
第二篇:审题
记叙文的审题与扣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记叙文审题扣题的方法。
2.讲练结合让学生在听课中明确技法,在训练中掌握技法。教学重点:掌握一些审题扣题的方法。教学难点:1.准确审题;2.正确扣题。教学过程:
审题
一、导入:我们首先来看一个历史故事:宋朝时绘画风盛行,宫廷里多是通过考试绘画来选拔优秀画家。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时,曾以“深山藏古寺”的诗为题让考生作画。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考生们绞尽脑汁,有的着意表现“深山”,有的着意表现“古寺”。着意画深山的,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着意画古寺的,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等。然而宋子房认为这些画都很平庸,不足取。因为关键的“藏”字并没有从画面上表现出来。“藏”又如何表现呢?最后有一幅画中选,考生是这样画的: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这样绘画,就把“深山藏古寺”中“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这幅画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考生真正抓住了“题眼”(集中地传达出旨趣的关键性词句)——“藏”字,审题审得好。
二、记叙文审题指导
记叙文是考生最为熟悉的文体,但也往往是难以得到高分的一种文体。审题时考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审什么——审题内容 1.审提示语或材料
每一篇作文的命题者都要对作文写一段提示语,或提供一些具体的材料,如事例或故事,名言或警句,情境或图表等。我们要透过提示语或材料,从中读出自己的理解、感悟和启示,得到本质的、有价值的信息,并根据这些构思作文。来看2005年上海市的中考作文题:
在成长的愉悦中,在探求的欣喜中,我们每个人都积极进取,充满活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我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谐温馨的家庭,洋溢欢乐,充满活力;日新月异的社区、家乡、祖国……蒸蒸日上,充满活力。请以“充满活力的岁月”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这里的提示语,从不同的方面对作文做了提示:
①写作的范围——个人的成长、校园的活动、家庭的欢乐、社区家乡的建设等。②写作的重点——“充满活力”,要抓住这一关键词,突出“活力”所在。2.审题目与文体
要明白这篇作文的题目要求是什么,命题,半命题,自己拟题?在审题目的同时,也要审文体。要明白这篇作文是写什么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如果是选题作文,自己应当思考,哪个题目你更有话可说,写起来更拿手。一旦选择好了,就要专注于这个题目的写作,决不能半途而废再另起炉灶。3.审要求和注意点
一般来说,中考作文题常见的限制性要求有如下几类:
一是文体限制,比如“除诗歌外”就明确将诗歌体裁拒之门外。
二是字数限制,比如常见的要求“不少于600字”,我们得从考试时间出发,做好写600字以上文章的准备。
三是内容限制,比如“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等都可以归为内容方面的要求。
四是文面限制,比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五是名称限制,主要是要回避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以确保阅卷公正。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特色限制,比如半命题作文填题给出了指定的选项,要求填写完整,等等。上述各类限制,需要我们在构思、写作中准确把握,牢记在心,通盘考虑,小心地绕过“雷区”,顺利到达指定的写作舞台上一展风姿。4.审备用的材料
我们在写作前都有自己的素材成竹在胸。要对照前三步的审题,确定自己准备选用的材料。对这些材料也要审理一番,是不是扣题,是不是新颖,是不是有个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如2004年江苏省盐城市的一道中考作文题:
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请以“___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当时许多人审题出现问题,如写“读书让我陶醉”,“体育让我陶醉”等。这些同学写作的材料与作文的要求不相符合。这里是要求写景的,并且是写自然的景物。要从这个要求出发去选择材料。所以,我们要审审自己选用的材料与题目的联系,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材料与观点一致,否则就会偏题离题。
(二)怎样审——审题技巧
1.总体认知法
即对题目中的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及相互关系,都仔细地推敲、辨析,然后综合起来,从总体上完整地把握文体的要求。
题目中的词语,有时用的是基本义,有时使用的是引申义,有时用的是特定语言环境中的特殊意义,在审题时必须加以辨析。例如,《父辈》(1994上海题)这个题目,要求写的不是自己的父亲一个人,而是与父亲同一辈份的几个人,一批人。但有不少考生由于对标题的文字理解片面或理解错误而写成了“父亲”。
2.捕捉题眼法
抓题眼(题眼即文题或话题中的关键词语或字眼)是作文审题中的关键步骤。一般说来,独词题,题眼即文题本身。偏正短语的文题,修饰、限制语即是题眼;主谓短语的文题,谓语即是题眼;并列短语的文题,并列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如辩证关系等)即是题眼
请你来找题眼。
《老师终于笑了》
是题眼;《这也是课堂》
是题眼;《人生处处有考场》
是题眼;《我最爱这里的风景》
是题眼。
3.题意引申法
有些作文题目,如“路”、“落叶”、“浪花”、“春色”等,往往含有一定的比喻、象征意义。审这类题目,除了对字面本身的理解,还要从它们可能具有的比喻、象征意义着眼。
请你审读下列文题,并将你的分析写下来与大家交流分享。:
《脚印》由人的脚印联想到人的成长、进步过程,这才算把握住《脚印》题目的内涵。《提篮春光看妈妈》我们知道“春光”是没有办法用篮子去“提”的,其实“提篮春光看妈妈”要表达的意思是:给妈妈带去温暖与关爱。
《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2007年南京中考作文)关键是点明“钥匙”的含义。“钥匙”在这里很显然不是指真的开门的钥匙,而应该是指在感受快乐,与人沟通,探索奥秘,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等过程中,适合自己的途径和方式。可以说“钥匙”是指生活中解决一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因此,我们可以写“找到了快乐的钥匙”,“找到了与父母、同学、老师等沟通的钥匙”,“找到了克服学习或者生活中的某个困难的钥匙”等等。
扣题
一、写透题眼
认真审题是第一步,努力扣题是第二步。扣题也有很多讲究。在中考作文评分体系中,扣题依紧密程度分为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不合题意四个等级。最完美、最理想的境界当然是切合题意,即扣题一步到位,文章内容与题意完全符合。怎样做到切合题意呢?写透题眼是最好的扣题方法。当然,写透题眼的同时,对题目中的其他词语也不能出错。
什么叫写透了题眼?有一个标准,那就是题眼所指示的意思在作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令人信服的表现。如果要写《柳,我的最爱》这篇命题作文,怎么扣题?通过审题发现,“最”在这里成了题眼。副词“最”表示“在与同类事物比较中达到顶点”,或是“情绪、评价、印象、态度达到极点”等。命题中用“最”对我们审题构思有什么影响呢?除了写你的“最爱”外,还必须旁及其他同类所爱之物,通过比较,以突出“爱”之“最”。例如有位考生写《柳,我的最爱》,开篇就旁及其他植物:“周敦颐笔下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使我喜欢,茅盾所写的质朴的白杨叫我赞叹,陶铸赞颂的坚挺无畏的松树同样令我敬佩,但我由衷喜欢的却是被人们称作„弱女子‟的柳树。”这里,“最”字已经呼之欲出;接着文章从柳是“绿得最早的春色”、“黄得最晚的生命”、“最具有热爱母亲的情怀”等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在比较中一个“最”字贯穿始终,准确地演绎了文题,比较完美地达到了“切合题意”标准。这就是写透了题眼。
再如命题作文“其实门开着”,题眼是“其实”。“其实”指什么?有什么语法意义?此时你应该迅速搜索头脑库存信息,得出下列认识:“其实”一词承接上文,但和上文的意思往往相反,有修正、更正或补充的作用,例如:“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其实不然。”明白了这一点,你在构思时就必须明确自己的文章中需要“修正”“更正”或“补充”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才能够通过“其实”转折,过渡到“其实”。有的考生把“其实”一词看成可有可无,设计了下列情节:参加网页制作比赛——家长同学都支持——自己努力练习——夺得第一名——成功的门其实开着。看后人们自然要问:你在开启成功之“门”前,有没有遭遇挫折?有没有犹豫动摇?有没有灰心丧气?这一切都没有显示,整个过程没有触及“修正、更正或补充”的内在联系,结构上平铺直叙,波澜不惊,何来“其实”?由于题眼基本没写透,题意就偏离大半了。
二、文面扣题
真正写透题眼需要很多积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同时也需要机遇和状态。这种完美的扣题在考场上可遇不可求,对于很多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而言,写透题眼只是一种理想和追求。那么,有没有一些便于操作的小技巧,让大多数学生来达到扣题目标呢?这里,我推荐“文面扣题法”,它的基本理念是在文章显眼位置不断呼应标题或题眼,强迫自己在行文时靠近标题。文面扣题法是一种形式上、技巧上的扣题,它的效果有限,远远不及写透题眼法的“切合题意”境界。但运用得当,还是能达到“符合题意”标准,同时也给阅卷老师“扣题”印象。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开头扣题。如以“理解”为标题作文,我们可用“那一刻,我终于理解了父亲”、“理解是一种责任”、“理解是沟通的桥梁”之类的话开头,以便扣题。
以小标题扣题。如以“责任”为标题作文,我们可以设置“父母的责任”、“自己的责任”、“社会的责任”之类的几个小标题,然后,每一部分都严格按照小标题所限定的内容来写,就可扣题。
用中心句扣题。如以“幸福”为标题作文,我们可以围绕“幸福”拟定“幸福是一种乐观的态度”、“幸福需要自己创造”、“幸福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这样的中心句,然后,根据所写的内容将其适时穿插在文章中间,不断点明题意,就可扣题。
结尾扣题。如以“生活之美”为标题作文,我们在作文结尾部分用“总之,生活是一个美丽的百花园,有盛开的玫瑰,有怒放的秋菊,有傲雪的腊梅”、“美哉,生活”、“自然有四季之美,生活有别样之美”之类的句子结尾,自然会扣题。
当然,如果学生能把写透题眼法和文面扣题法有机地自然地结合起来,烂熟于心,驾轻就熟,那么扣题的水平就大大提升了,文章想不扣题都难。
第三篇:审题
审题:察“言”立“意”
审题:察“言”
命题作文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单纯以“命题”出现,前后没有提示或导语,这种形式,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让考生有相当宽泛的选材范围。二是以“提示语+命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导语或提示语,为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出了一定的引导,同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审题一旦出了问题,就会走入“满盘皆输”的恶途,所以,审题是命题作文的第一要著。审题要察“言”,要关注提示语、标志语、中心词、修饰语,研读独词比喻等含蓄语。
1.弄清提示语
提示语是对命题作文题目的进一步说明,是为了降低命题的难度或者规定命题的范围所采用的一种启发学生作文思路的方式,因此,我们要仔细分析并审清提示词,明确题目内涵,获取选材信息并注意作文该写什么,不能写什么。
例如作文题目:病中的老王送的香油和鸡蛋,温暖了杨绛苦难的岁月,阿长奔波于街巷买来的《山海经》,快乐了鲁迅的童年;信客忍受风霜苦旅的艰辛,传递着城市和乡村的期盼。善良犹如三月的春雨,在岁月的长河里浇灌出生命的花朵。请以“善良的魅力”为题,写一篇作文。
“温暖了……岁月”,“快乐了……童年”,“忍受……艰辛”,“传递……期盼”,这就是在提示我们,什么样的所作所为可称得上是善意,而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与人为善,替人分忧,勇于担责,理解了提示语中的这些信息,就不会跑题。
再如命题作文“丢掉”,试题提示语是这样的:“俗话说‘有舍才有得’,但丢掉什么总是不易,因为这需要觉醒,需要勇气,需要毅力。生活就是这样,有时真的需要我们学会舍,才能得。”
怎样审读题目“丢掉”理解才算“到位”?这里至少要注意这样三点:一是“丢掉”的应是自己不舍得丢的,而不是本该不具有的东西;二是“舍”不是目的,“舍”是“得”的手段;三是“舍”不是随心可为、唾手可得,须有勇气、毅力。如果作文写丢掉“自卑”“幻想”一类词就偏离题目了,写丢掉“光环”就比较符合主旨。
2.辨识标志语
辨认标志语就是通过辨识题目中标示文体的词语来明确作文的体裁或人称。如题目中标有“记”“忆”等字样或标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的,应写成记叙文;文题中出现“评、析、读、感、谈、说、议、辨、启迪、启示、体会、感想”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议论文;文题中有“介绍、使用、构造、形成”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说明文;若文题中有象征性、形象性、抒情性意味的词语,多写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的散文。如“爱流涌动”、“绿”、“忏悔”等。如审读命题作文“我们这帮人”,我们从人称标志和文体标志这两方面进行审题,就会得出:此题目要求我们用第一人称的复数形式“我们”来写一篇记叙文(包括记叙性散文)。
3.寻找中心词
中心词就是命题作文题目中给我们确定了写作内容的关键性词语,找关键性词语是有规律可循的。
有些偏正短语题目就应重点关注中心语,如作文题目是“一道风景线”,此题目的中心词是“风景线”,它要求我们围绕能构成风景线的人、事、物或某一现象来写。
主谓短语的题目就应重点关注一下谓语。作文题目为“下雨天真好”,它的中心词是“真好”(也有限制的成分),即要我们写感到的确好的与下雨天相关联的人、事、物、理,等等。再如作文题目“我做主”,写作时要重点强调“做主”。
“我做主”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增强,可见,文章的重点应放在:自己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增强自强自立的意识上。反之,如果重笔浓墨写“我想做主、我渴望做主”等就偏离题意了。
如果题目是整句形式,更要认真剖析。例如:“让我悄悄告诉你”。这个题目稍显复杂,须剖析解读。首先,我们可以按照语法结构分析句子成分。“我”是主语,是写作对象,是叙述的主体,你是叙述的客体;其次,谓语部分“悄悄告诉你”是偏正短语,用“悄悄”作为修饰语加在“告诉”前,“悄悄”的含义是“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强调这是一种情态,倾诉的语气要轻柔而动情。第三,我倾诉的一段心旅历程,犹如河出伏流,所写事情一般是不为你知,或虽知而不便公开的心中秘密。经过以上逐层剖析,可见“悄悄”一词是题眼,是写作的重点,有不慎,就会大意失荆州。
4.细品修饰语
审题时最重要的是咬文嚼字,抓住题眼和重点,才能有效地防止离题。修饰、限制的词语一般由命题作文题目的定语、状语、补语构成。这些修饰词语,常常是文章的表意重点。比如“一次不平常的经历”这个标题,重点在“不平常”上。“我希望有这样一个暑假”,重点在“希望”上,不能把“希望有这样一个暑假”混同于“现有的一个暑假”。再比如“难忘的决定”,文题的中心词是“决定”,题眼是限制语“难忘”,应重点写难忘的缘由、难忘的故事以及难忘的感慨。
对于复杂的问题,更要谨慎地细品修饰语,如题目“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这个标题所界定的范围有相对的限制性,要注意修饰性词语“那一刻”和“我”。“那一刻”,它是一段很短的时间,事情是“那一刻”间发生的,不能写成一天或几个小时内的事情。“我”是事件的主体,也是事件的见证者、感受者、受益者,所以写作时要着眼“我”的体验,抒写“我”的感受。当然,这个题目更要审准比
喻性短语“春暖花开”。“春暖花开”,意为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形容春景的美好,也比喻从逆境进入顺境,事情得以顺利发展的良好环境或际遇。很显然,在“我的世界”里更强调的是其比喻意,它更应该是指一种发自“我”心底的温馨与感动、温暖与阳光、放松与释然、微笑与风景„„
5.研习含蓄语
独词与虚题,语意往往含蓄,需要仔细品读,审准题意。
对于只有一个字或一个词的作文题目,我们在审题时除了理解题目的字面意思外,还要注意领会题目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其它含蓄意义。如“手”这个题目,我们在审题时可以由此引申为“帮助”、“合作”、“关爱”、“引领”等意义,再围绕它们来选材和构思。如“在乎”这个动词性题目,我们可以采取扩展法,即在“在乎”前后添加词语:(谁)在乎(什么),添加的词语就是文章的重点,据此就可以迅速捕捉到你感慨深刻的立意角度和写作素材了。
所谓“虚题”,是指比喻象征类词语或有虚实结合特点的命题。这类作文题目含蓄蕴藉,寓意深刻,往往包含着引申、比喻或象征意义,必须读懂文题的寓意。否则,望文生义,如雾中看花,文章就会写得平淡直白甚至跑偏。如命题“给他人一朵花”,我们要从“花”中读出题目含义:“让绚丽的心灵之花为他人开放”这一寓意。这“花”可以是一句衷心的祝福,是一声真心的问候,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也可以是一次慷慨的捐助等。再如虚题“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我们可分四步走审题:①找出关键性“虚”词——“乌云”“阳光”;②发散思维,列出“虚”词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此处的“乌云”喻指气馁自卑、郁闷迷茫、艰苦困顿、坎坷险阻等等,“阳光”喻指自身的顽强自信、执着坚守、勇于担当、积极乐观等等;③审“穿过”:有“战胜”“消除”等意,表示有变化过程;④审“绚丽”:成长更快,收获更大。
立意:务“本”
“文以意为先”,一篇没有主题的文章,就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徒有躯壳而已。在写作过程中,文章所写的内容甚至谋篇布局、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都与立意有密切的关系。写好命题作文,立意是关键。
所谓“立意”,“立”就是确立,“意”则指文章的主题(也叫中心);“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文章的主题。“意犹帅也”,主题是文章的统帅、灵魂,它是决定一篇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
1.立意标准
立意的基本要求是准确、集中;较高要求是深刻、新颖。
立意准确是指符合命题意图,准确诠释题目意思。立意集中是指只确定一个主题,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写作意图直截了当地体现在文章的语句之中,而且显赫地置于文章的首段或末段。
立意深刻是指文章有思想深度,选择自己最有体会的人生感悟,挖掘生活的底蕴。立意新颖是指文章要有新鲜感,有的是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让人耳目一新。有时代感,能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的立意,以及格调高,健康向上,体现出现代中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的立意,更容易走向深刻和新颖。
2.借题立意
考场作文,时间紧迫,立意快速,在时间上就占了先机,借题立意是快速立意的方法之一。
题目添加词语句子快速立意。如作文“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依据自我生活在“那一幕”之前补充恰当词语、短语或者句子,很快就能确定立意。如(地震)
那一幕,(挨打)那一幕,(乘错车)那一幕,(作业投机取巧受罚)那一幕,(突然停电,处于黑暗中大家肆无忌惮高歌狂欢)那一幕。
扩展题目快速立意。有的题目就是一个词语,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对这个词语进行扩展,将题目的内涵具体化,以便锁定写作范围,快速立意。比如以“隐”为题,我们将“隐”扩展为“隐士”、“隐居”、“隐藏”、“隐伏”、“隐秘”、“隐痛”。我们再对这些词语进行思考,便会出现以下立意:隐,是急流勇退;隐,是淡泊名利;隐,是弃绝世俗;隐,是蓄势待发;隐,是巧妙地周旋;隐,是智慧;隐,是勇气;隐,是不为人知的秘密;隐,是难以数说的伤痛。我们可以写隐士,也可以写自己和他人隐的智慧和勇气,还可以写自己和他人的隐秘和隐痛。当然,还可以反弹琵琶,认为隐是消极逃避、销声匿迹,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是对集体、社会和国家不闻不问的麻木;是不敢挑战自我、挑战他人的怯懦;是闭锁自己、与世隔绝的愚蠢。写作这个题目时,我们不要面面俱到地将隐的引申意义进行阐述,只需要选取隐的一种内涵进行立意和构思即可。
3.借文立意
作文题目比较通俗化、大众化、生活化。稍加联想和转化,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学习的课文里,有无穷无尽的“作文题目”。借鉴这些暗含“作文题目”的课文,我们可以有效地拓展立意,使自己的思考走向深刻。
比如作文题“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人教版六册教材诠释“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的课文比比皆是。
直白地说版本:《给女儿的信》想说“爱情”心里话,《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想说“野蛮”心里话,《土地的誓言》想说“挚爱”心里话。含蓄地说版本:鲁迅在《故乡》里想对闰土说“隔膜”的心里话,若瑟夫在《我的叔叔于勒》里想说“亲情”心里话,林海音在《爸爸的花儿落了》里想说“一天长大”的心里话。
转化地说版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想说中国教育缺乏实践创新的心里话,《走一步再走一步》想说“教育智慧”的心里话,《孤独之旅》想说“逆风飞扬”的心里话。
学生以课文为借体深化出这样一些立意:我宁愿做一颗“行道树”,在自己该站立的地方,用自己的方式站立,而非只是一个两眼直盯着“成绩”而丢掉了自己灵魂不再是自己的一个机器。面对一声声“快”“快”“快”,我只能无助叹息,我就是《走一步再走一步》里的那个慢小孩,我只希望走慢一点,走出我的步伐,走出我的自信和精彩。分数,高不可攀的分数,真的是《白兔与月亮》白兔的那个月亮。当我盯上那个“高不可攀”的分数时,我发现,我抑郁地失去了原来的快乐。
4.转化立意
巧妙化大为小。有些作文题比较宽泛,让人摸不着边际,我们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即在理解作文题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明确范围、方便入题的目的。比如这样一道作文题:《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不少学生觉得无处下笔,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化大为小,写来自大自然某种现象的启示,这样你可以写蜗牛给你的启示,强调人类要负重前进;可以写乌鸦反哺之义,强调我们要有感恩之心;也可以写月季花一月一开,强调我们要恪守诺言;还可以写七色阳光,强调生活要丰富多彩„„任何题目我们都可以化大为小,一经化大为小,切入口小,立意就容易走向深刻。
虚实互相转化。有些作文命题或题目中的某个词语仅仅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时如果仅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审题立意的话,就很难找到突破口。只要我们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事物、事例就容易多了。而有的题目中词语是一个实有的概念,如果纯粹写实,则立意容易落入俗套,所以不妨化实为虚。比如,以“亲
情”为题写作,我们就可以化虚为实:说“亲情是雨,带走烦燥,留下轻凉;亲情是风,吹走忧愁,留下愉快;亲情是太阳,带走黑暗,留下光明”;“亲情,是一把斜背着的吉它,越到情深处,越能拨动你的心弦;亲情,是一挂藤萝,不管你身在何方,它总是紧紧牵着你的手;亲情,是一串挂在颈间的钥匙,打开的是一扇扇忧郁的门窗。亲情,就在眉眼顾盼间,浅浅的微笑里,就在我那一首抒情的小曲中”。比如,以“门票”为话题写作,我们就要化实为虚:可以说“勤奋是通向成功的门票,谦卑是通向高尚的门票,实践是通向真知的门票”,则立意就不同凡响。
5.反向立意
运用逆向思维,常能出奇制胜,产生新颖深刻立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有时候大家最容易看到正面,于是正面立意则可能千篇一律,不如运用逆向思维反面立意。比如,我们写《昂起头来》这个作文题,说“昂起头来”是自信、坚强、勇敢,这是正面立意,看得多了,容易发生审美疲劳,独有一位考生逆向思考,叫阅卷人击节赞赏。他说:“昂起头来是自视过高,是藐视他人,是虚张声势”,因为立意新颖而受到阅卷人的青睐。
【审题练习】
请运用以上审题方法,对下面这组以“成长”为母题的命题作文审题。(1)成长因为有你;(2)我是这样长大的;(3)在体验中成长;(4)走过那一个拐角;(5)成长的烦恼与快乐;(6)又是一个新起点。(7)出错;(8)开在记忆深处的花;(9)我不是柔弱的花朵;(10)在春光里奔跑
【立意练习】
(1)要毕业了,回首自己的成长道路,会发现,很多人曾经在关键的时候,有意无意之间给了你很重要的影响。请认真感悟,以“良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
(2)请以“我心目中的良师”为题,写一篇文章。
(3)回望成长的路上,有多少人陪伴着我们,给过我们多少温暖、感动与希望。请以“一路上有你陪伴”为题,写一篇作文。
第四篇:审题
首先是审题。作文的审题要分几个层面。
⒈审题意。审题,目的是定主旨,在审题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审清题意,防止偏题,抛开表面的东西,弄清楚深层的东西。也就是审清楚出题人的意图。作文的命题表现于语言单位,有词语、短语与句子之分。但从语言单位来看,仍要区分。
⑴命题作文包括:①独词类型的命题。就是只有一个词语的,要理解概念的内涵及所指的对象。如“忙”,就是忙碌,事情多,与闲相对,则不那么悠闲。用于命题的词语往往不止于本义,而是还有引申义,包括比喻义、联想义、象征义等。如“季节”对象可以是自然季节,也可以是生命的季节,还可以是社会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季节。换言之有较具体的内涵,也有较抽象的内涵。如“肩膀”,可以是实指的肩膀,可以是引申为承担。依靠、责任等。思考中要注意引申义。《海燕》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风暴。
“桥”是指河上之桥,还可指沟通之桥,心桥,友谊之桥,亲情之桥等。“松绑”为题,不仅指为所捆东西解放,更应该指精神的放松,让人在广阔的社会中自由茁壮地成长。②短语类命题。可将语法分析与概念分析结合起来。短语的关系有并列、偏正、主谓、动宾、补充等,其实就是要在多个搭配的词语中找出较为重要的词语来。如“一步与一生”,是并列关系,但要写出一步对一生的重要作用。“诗意的生活”是偏正的,关键词是生活,但其选择是诗意的,生生活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的享受。《我挨了一百大板》《你能认出我吗?》是主谓关系。“雕琢心中的天使”,动宾关系,天使是关键词,可以是理想及愿望等,但有一个雕琢的过程。“必须跨过这道坎”,动宾关系,“坎”可引申为障碍、困难、挫折、考验等,但还要写出跨的过程。“行走在消逝中”是补充关系,后修饰前,关键词是行走,但还有消逝义。
③若用句子命题,可划分句子成分,即主谓宾及定状补,主谓宾是主要成分,定状补多是修饰成分。如“有句话常挂在嘴边”这个命题,“有句话”当指座右铭或口头禅之类,这就与人生有关。如“我想握住你的手”关键词是“握手”,表明是沟通或交流。“我”与“你”表明要说的角度。再如《因为你而幸福》中“你”对家长而言可以指孩子,对老师而言可以指学生,也可以指班集体。对孩子而言,可以是家,也可以是学校,对海外游子可以是国家等。
⑵材料作文,既要抓关键句,又要整体把握。下文再叙。
⑶话题作文,如以“脸”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脸”可实指,也可虚指。即脸面、面子。如:以足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从竞争、配合、协作、技能、组织、协调、领导、分配等方面去写。
⒉审要求。命题作文的审题要求很多,不管哪一方面,都不能忽略。如书写要规范、结构安排要合理、行文语言要流畅、字数的要求,文体的要求等。
⒊审关系。作文命题中所涉及的对象或概念不止一个,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就得考虑彼此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关系型作文题。这样多样化的关系大致有主次、对立、并列、一致、因果、条件及目的等关系。如“人与路”,虽然是两个命题概念,但路是主概念。如“走与停”属对立关系,可做正反展开。如“生有所息”与“生无所息”,关系对立,可选其一,也可把对立面作为参考。如“一步与一生”,一步是前提条件,对一生有重要作用。如书、茶、人生。并列关系。如《因你而幸福》《生活因变化而精彩》是因果关系。
话题作文,如“雨燕减肥”这个话题,即减肥后就可以飞翔。可知减肥的目的在于飞翔。是一种条件与目的关系。再如“提篮春光看妈妈”,这春光可指礼物、微笑、温暖、爱心、感恩、回报等;而妈妈除母亲外、还可指家乡、母亲河、大自然、祖国及精神家园等。足球为话题,竞争、合作、协调、技能等。
材料作文,也有关系型的。如树根与叶,花根与花,根都不美丽,但叶与花都美丽。这其中的关系可理解为因果关系,也可理解为对立关系。还可辩证的思考,美有内在与外表美
之说。根为叶与花输营养。则根有一种奉献的美。花的美中又有对根的回报。从引申义来看,根与叶花可比父母与子女,师生等。有可比脚踏实地与生活甜美、埋头苦干与事业有成等。
⒋审范围。大致说来,作文中的范围就是主旨,可分几个层面:①真善美的主题、②爱国的主题、③的主题、④咏叹生命即人生的主题、⑤亲情、友情、师生情、爱情等、⑥时代的主题等。如“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绝,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以传递为话题,可写的范围很广,包括自然、社会、人生及历史文化等。
命题作文的审题。咬文嚼字,读懂题目内涵。1.例如: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08年重庆卷); 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08年河南卷)这一天,让我铭记(08年四川南充卷)⒉例如:
其实并不是这样(07年山东德州); 好想说声对不起(07年山西课标卷)他也是个好人 ⒊例如:
明天的太阳是新的(湖南长沙); 留在我心中的风景(浙江宁波)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江苏无锡); 幸福象花儿一样(福建漳州)画一扇窗给自己(山东潍坊); 把花种在自己心里(辽宁沈阳)⒋例如:
生活因变化而精彩(07年浙江湖州卷)。桥、路。书、茶、人生。走一步,再走一步。
⒌例如:
天堂里有电话吗?(山东)下雨,真好(08年浙江温州卷); 这件事,我做对了(08年湖北黄冈卷)⒍例如:
幸福的颜色(08年广东深圳卷); 永远的歌声(08年吉林卷)⒎例如。
如:《桥》 《路》 《惜》 《告别》 ⒏例如。
《使我难忘的一件小事》
⒐例如。
如《难忘的日子》 《难忘的一天》、《难忘的瞬间》。
《一件有意义的事》 《一件发人深省的事》 《一件不该发生的事》 《我的好友》 《我的益友》 《我的诤友》
话题作文的审题。
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在考试时,只有审题正确,才能拿到基本的分数;否则,文字基本功再好,也要砸锅。从命题作文到一般材料作文到今天的话题作文,应该是在审题上一步步降低了难度。尤其是话题作文它以其命题的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展示才情的舞台。但审题同样不可忽视。审题不准,偏移话题,甚至不受“话题”的约束而另起炉灶,这都是话题作文的大忌。不少学生正是由于对这一点认识不足,造成写作上的失误,从而留下深深的遗憾。
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要密切注意以下几点:
1.全面把握话题材料。如果说,现在的话题作文给我们提供了可以尽情驰骋的广阔的空间,那么审题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我们全面把握材料的中心,在材料中找出控制骏马奔驰的缰
绳。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命题的意图吃准,找准材料与话题作文之间的共同点和交汇点,在一定的高度上审视材料。在写作的时候能够抓住材料的中心,不会顾此失彼。比如有这样一道题:有人说,有什么都不要紧,千万不要有病;没有什么都无关紧要,千万不要没有钱。也有人说,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请你以“我看钱这东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我们拿到这样的题目以后,如果不假思索,提笔就写,很容易写到大谈金钱的作用,弄不好还有拜金主义的思想流露,那就和命题者的意图相背了。材料告诉我们金钱固然有很大的作用,但这两个“有人说”的是不是正确,有没有偏差呢?这就需要我们对材料进一步分析,从材料的整体高度把握作文命题中心。这两个“有人说”过分肯定了金钱的作用。没有钱固然不方便,但钱是不是人的惟一生存条件?这种说法代表了许多人对金钱的认识误区。这个话题作文的命题意图显然是要我们去阐述充分肯定金钱的作用,但是也要阐明对金钱的正确态度,即要合法地追求金钱,正确使用金钱,让金钱给自己、家人和社会带来幸福。这就是全面把握材料,让文章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纵横驰骋,而不游离于命题之外。
⒉认真分析话题材料。正确的作文切入点的选择,来源于对话题作文材料的科学分析。我们要想写出优秀的作文,就必须在构思之前对作文的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应该说,一道中考作文试题,凝结着命题专家的大量心血,材料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有着许多深刻的内涵。如果我们视而不见,或草草浏览,就很难把握文章的中心,想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就非常困难了。请看下面这道作文试题:
“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你在生活当中处处留心,认真观察,勤于思考,那么你就可以获得许多知识。请你以此为话题,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篇文章。
我们要想很好地把握文章中心,就要对这个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材料告诉我们,学习知识不仅仅从书本上学习,在生活当中,有许多东西可以学习。而这个知识的学习“处处可以,面广量大”,这就给考生以广阔的材料空间,似乎什么都可以写。其实不然,这材料里有几个要素必须认真分析:“处处”仅仅是第一个出现范围要求和提示,下面还有“留心”,认真观察,也就是告诉我们出现在作文里的材料必须是在你的生活当中自己“认真观察”而来的。如果是道听途说,从书本上看来的,你就不可能写出好的文章来。还有下面的“勤于思考”,如果你就事写事,没有经过思考,没有对这个学习过程进行深入思考,你就不能够深刻地反映这个过程。也就是说,你的发展等级分就有可能拿不到。所以认真研读材料,认真分析这个环节必不可少。
3.认真研究作文要求。经过上面两个审题环节,不要认为就完成了审题任务。许多学生的文字功底很好,材料也选得不错,就是没有按照要求去写,结果也令人唏嘘叹息。现在作文要求非常宽泛,文体可以自由选择。但不等于没有要求!因为考场作文毕竟是“戴着镣铐跳舞”。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跑马场里跑马。你如果选择了记叙文的体裁,你就必须按照记叙文的要求去写,如果你选择了议论文,你就要有论点、论据、论证,不写诗歌、戏剧,所以我们在审题的时候,把作文要求认真研究,仔细看清,发挥自己的优势,注意扬长避短,就能够写出最能反映自己写作水平的佳作来。以“足球”为话题,可写竞争、合作、勇气、团队精神、娴熟的技术、世人的热爱等。
中考作文审题是很重要的一环,写作水平再高,审题不准,偏离要求,也不能得高分。准确抓住中心要求,认真审题,审题关一过,构思就容易了。
材料作文的审题。(审题之后在拟题)
第一类:①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德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
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②洛伦兹的悲哀
洛伦兹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核心人物之一。洛伦兹变换方程便是他的杰作。然而,当发现这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相矛盾时,他茫然了,因为那是经典,不容置疑。一年之后,爱因斯坦走到这里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所不同的是,爱因斯坦毫无顾忌地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束缚,赋予洛伦兹变换方程以全新的物理涵义,从而导致相对论的诞生。③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④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第二类:
⑴有一幅漫画,画面上是一片杂乱无章的脚印,有个人走到这一片脚印前,正抓头挠耳,不敢举步。画题为《唉呀,叫我照谁的脚印走?—这也是一种行路难。》 ⑵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⑶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⑷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结果: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原因: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立意:①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治标不如治本。②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的方法。③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
第三类:
⑴ ①(蚂蟥)多次吸你的血,它都用热烈的亲吻。
②(香烟)时时刻刻的亲热,从你口中吻去多少健康。
⑵有两块蛋糕。有贪婪心的人说:我得马上吃了它,我饿坏了。有感恩之心的人说:我得马上把它送人,比我饥饿的人还很多呢。有涵养的人说:我可以先吃掉一块,然后用另一块去换一点鲜花。有商业头脑的人说:我得先做广告,然后高价卖出去。
第四类:
⑴有人认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一种是走在最后面的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第五类:
⑴97年高考作文所提供的两个材料,属于同类异质,表现为一正一反的关系。它们的联结点是“是否乐于助人。”
①87岁的中国画家吴冠中先生,200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文学博士称号时说:“如果画,一定要画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重复自己是可耻的。” ②也有人说“重复是成功之母”,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不就是从一次次画蛋中走向成功的吗?
第六类:
⑴水在轻轻地流,岸静静的偎在旁边,一切是那样的和谐而美好。
水厌倦了岸的围困,想要寻找没有约束的自由,冲垮了堤岸。水没有得到自由却失了生命,而岸没有了水,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⑵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⑶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你心目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第七类:
⒈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这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第八类:
⒉一座荒芜了的花园里。
美丽的池子干得见底了。美丽的花木枯萎尽了。玫瑰死了,夜莺好久没有飞来了。除了蟋蟀在草丛中悲鸣,只有有毒的恶草与刺人的荆棘生长着。
有一天,忽然有几个人到园里来。
他们看见这座美丽的花园出现这样的凄凉情况,个个脸上都显出追慕惋惜的神色,几乎要痛哭了。一个叹气道:“难道我们就任它长此荒芜了吗?”其余的人都毅然站起身来,答道:“不,决不!我们应该大家努力把它整理好。”于是他们讨论怎样改造这座芜花园的方法。
一个人说:“应该先把恶草和荆棘砍除掉,然后才能把花木栽下。”
另一个人说:“不然。应该先把花木运来,然后去砍除恶草和荆棘,因为——” 另一个人说:“我表示同意A君的话,恶草和荆棘如果不先除去,佳木好花是决不能栽种的。因为——”
其余的人说:“不然。你的话错了。我赞成B君的意见。因为——” 他们各举了许多理由,互相辨论着,还引了许多例子来证明他们的话,由早餐的时候一直辩论到正午,家家炊烟起了,还没有停止;甚至于因为意见不合,互相谩骂„而且扭打了。
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
第九类:
⒈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到风景。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 延伸法,亦可称补充法,就是对所提供的材料稍加补充延伸,去领会材料的内涵的方法。这种方法在遇到一些简短但富有哲理意味的名言警句时适用。如:美国作家海明威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如果直接从有限的文字中找出材料中的寓意,确实是困难的。但运用延伸法就能揭示其寓意。向何处延伸?就在材料中的原因部分,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意味着八分之七藏在水下。这就是说。冰山的宏伟庄严是由它的“八分之七”在下面作依托,否则一切都成子虚乌有。如此延伸,材料的寓意就明显了。
发散法,发散法是借助发散思维提炼论点的方法,它需要对材料从不同的侧面去思考开掘,从中提炼若干论点,经过比较,取其中较好的一个作为论点。利用发散法,不仅使供料作文立意有较多的选择余地,也常常使文章“标新立异”。
如:有一个传说,说的是神仙吕洞宾有“点石成金”之术。他想找一个不贪财的人,度他成仙,寻找多时,未能如愿。后来,他碰到一个人。神仙指一块石头说:“我把它点成金给你吧。”那人摇头不要,神仙以为它嫌小,又指一大石头说:“点这块怎么样?”那人还是摇头。神仙以为不贪心之人终于找到了,便问道:“你小金不要,大金也不要,想要什么呢?”那人答道:“我想要神仙方才点石成金的指头,换在我的手上,任我随处点金,岂非用之不尽了。”
这个传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从中能提炼出哪些观点?有人认为:“人不可贪得无厌”,有人认为:“抓问题要抓根本,抓关键”。前者是取批判的角度,后者取赞扬的角度,这两种观点都是正确的。但比较一下,前者显得陈旧、肤浅,而后者却有新意,见地深刻。
我和书的故事
刘 雄
今天闲着没事,从书架上取下《水浒传》随意翻看。书中夹着一个书签,翻到那页一看,是“智取生辰纲”这节,我的思绪不由得又飘到了那个星期天……
那已是上学期的事儿了。星期天我做完作业,就随手取了本妈妈书架上的《水浒传》来看。没想到不看不知道,一看就离不了,于是我干脆拿着书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真没想到,书中还有这么奇妙的世界,以前我单知道动画城里的节目好看罢了。“王教头私走延安府……”我轻声念叨着,禁不住为作者的文字而暗暗叫好。“啪”!书突然被合上了。我转头一看,原来是俺老娘来了。“不看了,写作业!”母命难违,写了一会儿作业,我挂记着吴用的妙计成功与否,又不由自主地拿起了《水浒传》。可我担心妈妈再来突袭,于是把作业本当“羊头”挂在了《水浒传》的上面,又用一只“顺风耳”隔着“三重门”时刻探听**的动静。这恐怕是“三心二意”的最高境界吧,只要有点儿风吹草动,我就立刻“改头换面”。
“好!真是好!”看到宋公明三打祝家庄一节,那种酣畅,实在是令人拍手称快。岂料“随风潜入室,进屋静无声”,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身后了。这下好,被抓了个“书赃俱获”——我的《水浒传》,就这样被妈妈收缴了。
后来,我又趁爸妈不在家之机将书盗回我处,在作业时间享受“水浒大餐”,再次被妈妈逮个正着,饱餐了顿“竹笋炒肉”。摸着自己可能已经红肿的屁股,我跌跌撞撞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口中还念念有词:“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熊瞎子三抓水浒迷。”(我可亲的母亲大人尊姓“熊”)
再后来,我们语文课上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老师要我们比赛说水浒人物、水浒故事,我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老师的赞赏、同学的钦佩普降我身,那个开心啊!
(荆州市沙市六中学生)
【评析】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我爱书。作者把“我爱书”这个主题贯穿在情节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
开端:只看了几眼,就被《水浒传》迷住——这是“爱不释手”;
发展:被妈妈抓住后,用作业本掩护继续看书——这是“爱书”不顾一切;
高潮:看到精彩处,“得意忘形”再次被妈妈抓获——这是“爱书”忘记了一切;
结局:虽因看书而挨打,但比起课堂上看书带来的喜悦,就不值一提了——这是“爱书无悔”。
用主题来统帅全篇,又在文章的各个部分紧扣主题,文章自然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夺人眼球。
人和书的亲情
梁晓声
大约在三十年前,一个上海女孩儿成了云南插队知青。她可算是知青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了,才十四五岁。她是个秀丽的上海女孩儿,曾被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导演邀去试过镜头。女孩儿的父母作为大学里的领导,“文革”中在劫难逃,自然是被首批打入另册的了。女孩儿的家自然也是被抄过的了。在“文革”中,知识分子的家一旦被抄,那么再也找不到一本书了。
女孩儿特伤心,为那些无辜的书哭过。
然而这女孩儿天生是乐观的,因为她已经读过不少名著。书中某些优秀人物那时就安慰她,开导她,告诉她人逢乱世,襟怀开阔乐观是多么重要。
艰苦劳动女孩儿只当是体魄锤炼,村荒地远女孩儿只当是人生的考验。女孩儿用歌声和笑容,以青春的本能向那个时代强调和证明着她的乐观。
但女孩儿也有独自忧郁的时候。对于一个爱看书的女孩儿,到哪儿都发现不了一本书的时代,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时代啊!
有次女孩儿被指派去开什么会,傍晚在一家小饭馆讨水喝,非常偶然地,她一眼看到一本书,那本书在一张竹榻下面。人不爬到竹榻下面去,是拿不到那本书的。女孩儿的眼睛一旦发现了那本书,目光就再也不能离开它了。
女孩儿的心激动得怦怦跳,女孩儿的眼睛都发亮了!
女孩儿声音颤抖地问:“那„„是谁的书?„„竹榻下面那本书„„”大口大口地吃着饭的男人们放下了碗,男人们擎着酒杯的手僵住了,热闹的划拳行令之声停止了„„
小饭馆里那时一片肃静,每一个人的目光都注视在女孩儿身上——人们似乎已经好几个世纪没听到过“书”这个字了,似乎早已忘了书是什么„„“书„„竹榻下那一本书„„谁的?„„”
一个男人终于回答她:“别管谁的,你若爬到竹榻下拿到手,就归你了!”
女孩儿喜上眉梢,乐了。
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于是,十四五岁的,秀丽的,已是云南插队知青的这一个女孩儿,在众目睽睽之下,当即往土地上一趴,就朝竹榻下面那一本书爬去——云南的竹榻才离地面多高哇,女孩儿根本不顾一身干干净净的衣服了,全身匍匐着朝那本书爬去„„
当女孩拿着那本书从竹榻下爬出来,站起来,不仅衣服裤子弄脏了,连脸儿也弄脏了,头发上满是灰„„
但是女孩儿的眼睛是亮晶晶的了,因为她已经将那本书拿在自己手里了啊!
“你们男人可要说话算话!现在,这本书属于我了„„”
小饭馆里又是一阵肃静。女孩儿疑惑了,双手紧紧将书按在胸前,唯恐被人夺去似的„„
大男人们脸上的表情,那一时刻,也变得肃然了„„ 那一本书是《青年近卫军》。
如今,当年的女孩儿已经当妈妈了,她的女儿比当年的她还大两岁呢!
她叫林哲,是“文革”结束后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位法学博士中的首位女博士。
人之爱书,也是足以爱得可爱的啊„„
(选自新华出版社《沉默的墙》一书)【评析】 本文的主题非常鲜明:人,要热爱读书。作者在文中多次强调了这个主题。①当家被抄后,女孩儿“为那些无辜的书哭过”——为书而“哭”,就是一种爱啊。②女孩由上海来到云南,女孩也有独自忧郁的时候,因为找不到一本书——为书而“忧郁”,也是爱呀。③当女孩儿偶然发现一本书时,心激动得怦怦跳、眼睛都发亮了——为书而“激动”、“喜悦”,这就是爱。④当听说拿到书就可以归自己时,女孩儿不顾自己干干净净的衣服,在众目睽睽之下就向书“爬”去——为书而愿意付出任何代价,这不正是爱吗?⑤当把书终于拿到手时,女孩儿“双手紧紧将书按在胸前”——担心书被夺走,正是爱的表现。⑥文章开头写女孩儿从
上海到云南,遭遇人生的重大变故但依然乐观;文章结尾写女孩儿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位法学博士中的首位女博士”——正因为爱书,女孩儿才能如此幸运。由此可见,如果能够用主题贯穿全篇,并在具体的叙述和描写之中体现主题,那么主题就一定会鲜明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深深地打动读者。
真没想到
(重庆)
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小鸟们在枝头唱着歌。这时,一对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在四处寻找可落户的地方。
真没想到,它们竟决定在我家的房檐下做窝了。它们天天找草衔泥,忙忙碌碌,不几天,窝就搭好了。
寒冷的冬天来到了。它们飞到南方过冬去了„„
那外表看起来很漂亮的燕子窝,常常引发我的好奇心:这个窝里面会是什么样子呢?一天,终于耐不住诱惑,我找来了一个梯子,请爸爸帮助摆在房檐下。
我爬上去,站在上面,向里张望。突然,从燕子窝里伸出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唧唧地叫着,把我吓了一大跳,差点从梯子上摔下来。仔细一看,竟是一只刚出壳的小麻雀。真没想到,麻雀占了燕子窝!
一定是麻雀看燕子窝里很舒服,又没有主人,就强占了人家的住处。想到这儿,我不禁担心起来,明年燕子回来,到哪儿住呢?会不会发生一场“燕雀大战”呢?
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树,吹红了花,吹醒了生命。那对可爱的小燕子也回来了。它们来到自己的窝边,不停地飞来飞去,显然已经发现自己的家被别人占了,飞了几圈后,它们双双落到不远处的小树上,相互唧唧地叫着,像是在商量办法。我望着那对燕子,心想:“燕雀大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忽然,两只燕子一齐飞向蓝天。我想:大概是找它们的伙伴来帮忙!可是它们飞回来时的举动,马上否定了我的想法,因为,飞回来的燕子只有两只,而且它们的嘴里还衔着草和泥。它们要和麻雀做邻居了!
这个结局我真没想到,但我由此想到了许多。这两只燕子能和“侵占者”为邻居,是因为它们把原来属于自己的鸟巢不仅仅看做是自己的家,而看做是鸟类共同的家。人们如果像这对燕子一样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谅解,生活该是多么美好呀!
【评析】
这篇文章的选材令人耳目一新,可能让你“真没想到”。文章的主人公是“小燕子”,文章的主题是由小燕子宽容的行为而得出的:“人们如果像这对小燕子一样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谅解,生活该是多么美好呀!”
小作者不是像其他同学一样直接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发来选择材料,而是选择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这样选材为下文作者的感悟铺垫,让人产生“真没想到”的效果。
“它们双双落到不远处的小树上,相互唧唧地叫着,像是在商量办法。”这生动的材料在文章中有好几处,不认真观察,要想写出这样的文字并不容易。光观察还不行,还需要思考:这两只燕子能和“侵占者”为邻,是因为它们不认为那只是自己的家,而认为鸟巢是鸟类共同的家。这就是作者思考得出的成果。很难想象,没有留心生活,没有观察习惯,没有基于观察的思考能找到好素材,写出好作文。
第五篇:辩论
反方陈述:
我方观点认为:“事故难免,有生产就有流血和牺牲。”
1、毛泽东同志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他说:“天下事没有绝对的,这是自然规律。” 爱因斯坦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只有相对的。而正方辩友一直坚持“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一切事故皆可避免”的唯心主义观点,和我们倡导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背道而驰,根本没有立足的理论基础。自从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发展过程中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事故的发生。以煤矿为例,美国煤矿在1990~2000年11年间共产煤104亿t,死亡人数496人;我国与美国相比煤炭产量仅多22亿t,而死亡人数多65653人,按百万吨死亡率相比,我国约是美国的110倍。在美国这样技术高、制度相当完善的国家都不能杜绝生产事故的发生,其他国家更是望尘莫及,那又何谈“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一切事故皆科避免”呢? 有着二百年历史的杜邦公司,安全事故率比工业平均值低十倍;也只是超过60%的工厂实现了“0”伤害率,还有30%的工厂依然有事故发生,更加证明了“事故难免,有生产就有流血和牺牲”的观点。国家三令五申强调:“安全第一”、“安全要常抓不懈”,说明生产中事故是难免的,如果生产中不会发生事故,难免为什么要说“安全第一”,而不说“生产第一”呢? 各个企业的安全投入在逐年增大,从管理、技术各个层面抓 安全,说明了事故是难以防范的,如果“一切事故皆可预防”那还要投入那么多安全资金做什么? 现在各单位大事故出的少了,而小事故不断,面对这些血淋淋的现实,我们还能说“一切事故皆可避免”吗?难道小事故就不是事故吗?难道只有丧失生命才是事故,断手断脚就不是事故吗? 事故分析时常说,某某人安全意识淡薄、疏忽大意才导致事故的发生,但是,哪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呢,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在工作中都是注意力集中的呢?既然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既然人就有疏忽的时候,那么,事故就有乘虚而入的时候,谁能保证事故不发生呢? 2008年1月22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2007年全国各类事故死亡人数101480人;2009年中国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在1月16日说,2008年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413752起,死亡91172人,如此庞大的数目,我们还能说“一切事故皆可避免”。“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一切事故皆可避免”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就算这中理想能实现,也需要很长时间的一个历程,需要制度的彻底落实,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全方位统一,而实现这种理想的状态,按照目前我国的现阶段的情况,是绝不可能实现的;如果100年后能实现,那么今天观点已经十分明确,对方辩友还要辩论什么呢? 金川公司2009年定的的安全事故指标是:千人死亡率是千分之0.13,重伤千分之0.18,为什么不定位“0”呢?这不是和“事故为0”的理念背道而驰吗?
11、全国安全模范企业,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的口号是:安全发展是煤矿永恒的主题,认识和把握安全生产规律是煤矿人永恒的追求。却绝字不敢提及一切事故皆可避免,一切事故皆可预防,可见,安全规律是要永远追求的,而不是下断语,喊口号就能达到目的。
12、言有尽而意无穷 安全状态是相对的,不安全状态是绝对的。同样是摔跤,八十岁的老人和二十岁的青年危险性不同,同样是被撞,被自行车撞和被汽车撞后果截然不同。翻开辞海第J页,对事故是这样解释的…….打开电脑,在百度里输入事故一词,连篇累牍数千页,洋洋洒洒百万言。对方辩友却大谈一切事故皆可避免,一切事故皆可预防,未免荒唐可笑。对方辩友大谈预防来预防去,避免来避免去,给人假大空的感觉 18 借用小沈阳的话,这个真没有(这个真难免)管理不到位,是对方辩友的法宝,是一切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我们知道,管理上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没有最好的管理如何避免一切事故的发生。面对这些频发的事故,我们的心情和对方辩友的一样沉重,然而我们何去何从?因噎废食是懦夫的心理,矫枉过正是愚人的行为,只有高扬以人为本的大旗。
刚才对方一辩的论证中,我们发现很多假设,如果怎么样就不会怎么样等等,我们不妨做这样的推论,如果人类像天使一样长着翅膀,那将会翱翔于九天之上。必须进行各种生产活动,人类要繁衍生息更要好的生活,要认识自然,探索太空,需要勇气和牺牲精神,求生存、求正义、求解放,更需要流血和牺牲。请对方辩友不要再对我们的问题表示沉默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啊。24 对方辩友说的是可能性二非现实性
对,隐患的治理也需要很大的投入,而很多企业是心有余而钱不足 26 见义勇为如何避免流血和牺牲
承认事故难免,其实并不羞耻,而真正应该反省的,是面对大量的事实,却不敢正视它,任然掩耳盗铃的高喊什么“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一切事故皆可避免”。法航A330客机失事,288条性命葬身大海,重庆武隆山体崩塌26人命丧黄泉,“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一切事故皆可避免”的论调是多么的苍白。如果“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一切事故皆可避免”的话,那么买保险岂不成了多余的事。人类生产过程中总会伴随着不愉快的事件的发生---安全事故,安全事故如幽灵一样,悄无声息,却又时时光顾。安全生产事故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损失,人类又无 法确保万无一失,时至今日,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研究虽然硕果累累,但是仍然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安全。似乎安全是相对的,事故是绝对的,生产不可能避免事故?
造成事故的原因有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请问谁敢说意外不会发生?
从整个生产领域来说,安全生产事故不可能完全避免。这是因为,生产经营活动本身具有潜在的天然风险因素,人们受到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尚不能完全排除。即使是当今高度发达的美国也不能完全避免事故。今年1月2日,美国萨戈煤矿就发生了爆炸,造成死亡11人的悲剧。煤炭行业有一个百万吨死亡率考核指标,说明开采煤炭还得要死人。
“事故难免论”则是不做主观努力,只讲客观原因,认为事故不是可控、在控,而是难控、未控
对方辩友大谈安全,是否离题太远了呢?
“安全”这个概念,自古就有,有人说,安全是不存在能够导致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危险的状态;也有人讲,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就是没有危险的且尽善尽美。
既然“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一切事故皆可避免”为何要把煤矿作为高危行业
从事故发生的原因来分析,绝大多数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可以控制避免发生的。可为什么事故不绝呢?
反方一辩: 谢谢主席,大家好!请让我告诉大家何谓事故?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请问谁敢说意外不会发生?谁没有个个旦夕祸福,面对交通车祸、各类火灾、中毒、山体垮塌、瓦斯爆炸等层出不穷的事故,“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一切事故皆可避免”显然与事实不符,对方辩友纯属“白日说梦”,对方既承认事故是存在的,又“口是心扉”,这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纵观对方一辩,我不得不很遗憾地指出,对方辩友一直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从根本的辩题上进入一套貌似完美的谬论,把观众和评委拖入了一个误区,但是天理昭昭,真理是藏不住的,就在5月30日,位于重庆市綦江县境内的重庆松藻矿务局同华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突出事故,矿难造成30人死亡,77人受伤,其中17人重伤。如此的矿难,在中国简直成了家常便饭,每次事故发生后,政府也在积极做善后和安抚工作,停产整顿,安全大检查,乃至由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局长亲自挂帅的抢险救援工作组和调查组纷纷行动起来,可是结果呢,每年大大小小的矿难何时停止过?自从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发展过程中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事故的发生。以煤矿为例,美国煤矿在1990~2000年11年间共产煤104亿t,死亡人数496人;我国与美国相比煤炭产量仅多22亿t,而死亡人数多65653人,按百万吨死亡率相比,我国约是美国的110倍。在美国 6 这样技术高、制度相当完善的国家都不能杜绝生产事故的发生,其他国家更是望尘莫及,那又何谈“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一切事故皆科避免”呢? 我方认为:事故难免,有生产就有流血和牺牲。
伯克霍夫认为,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事故的含义包括:
1.事故是一种发生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的特殊事件,人类的任何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事故。
从整个生产领域来说,安全生产事故不可能完全避免。这是因为,生产经营活动本身具有潜在的天然风险因素,人们受到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尚不能完全排除。即使是当今高度发达的美国也不能完全避免事故。今年1月2日,美国萨戈煤矿就发生了爆炸,造成死亡11人的悲剧。煤炭行业有一个百万吨死亡率考核指标,说明开采煤炭还得要死人。
有着二百年历史的杜邦公司,安全事故率比工业平均值低十倍;也只是超过60%的工厂实现了“0”伤害率,还有30%的工厂依然有事故发生,更加证明了“事故难免,有生产就有流血和牺牲”的!
请听我一一道来。
第一,何谓事故?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请问谁敢说意外不会发生?面对交通车祸、各类火灾、中毒、矿井垮塌群出不穷的事故,“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一切事故皆可避免”显然与事实不符,对方辩友纯属“白日说梦”,对方既承认事故是存在的,又“口是心扉”,这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二,邓小平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共产党人一直注重实事求是,难道我们的厂矿出的事故还少吗,而对方辩友不讲事实,只讲理想;如果我们都不讲事实的话,大家就不用上班了,天天想公司的效益如何的好就行了,这可能吗?显然不可能。
第三,历史的车轮是前进的,这是人类发展的科学文明进步,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事故可以减少,但绝对不是“一切事故皆可避免”,对方辩友这种超前而又不符合实际的的意识,显然在当代是实现不了的,又何苦在此“牵强附会、强词夺理”?这不是“越描越黑吗”。
看看事实的阐述,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大小小的事故此起彼伏,新闻、网络处处播报,难道我们能充耳不闻吗?事故带给个人的非死即伤,是非常惨痛的,我们怎么可以拿人的健康开玩笑,明明有事故发生,还要违心的说“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一切事故皆可避免”,这种不辩自明的道理对方还要滔滔不绝的为自己辩护,其结果是“陪了妇人又折兵”。
纵观安全的发展历程,各国都在生产上加大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投入,种种措施更加体现了事故的存在和给人带来的危害。处在安全日趋备受关注的今天,谁敢说一切事故皆可避免,谁就是在和现实作对!在各类事故频发防不胜防的时候谁敢说在一切事故皆可预防,纯属不负责任的夸夸其谈!对方辩友不要为了论证你们的观点,而蒙蔽了自己发现事实双眼啊!事实胜于雄辩,在国家及时通报各类事故,严肃处理各类事故的今天,我方观点更加明确:事故难免,有生产就有流血和牺牲。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