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代语文
古代语文
一、选择题(每道题 10分)
1、当一个古代男人向你表白时,他会说 _____? 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B、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C、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D、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正确答案:D。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出自晏殊的《玉楼春·春
恨》,写的是思妇闺怨之情。
A王维的《相思》和B陆凯的《赠范晔》都是写给好友的哦,C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写风景的。
2、异地恋时,下面哪句诗能正确表达对ta的思念之情? 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B、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D、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正确答案:A。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泪眼汪汪问花是否知道我的心意,花默默不语,花瓣纷纷飘落,一阵风起,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这是欧阳修的《蝶恋花》,欧阳修模仿女子口吻写的伤春思春之作,翻译成人话,也就是:我很难过,连花都不理我。
3、考研终于考上了,你会选择下面哪一句诗形容激动的心情? A、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D、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正确答案: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策马奔驰,今天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这是孟郊46岁时写的,当时他刚看完“高考”榜单,发现自己居然中了,瞬间高兴坏了,于是就有了上面这两句诗。
4、放假时无法与家人团聚,你会用哪句诗来形容你的心情?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D、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正确答案: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写的是乡愁,表面上说春风和江南,问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家,其实是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无关风月。
5、爱人之间闹矛盾的时候,你会用下面哪句诗来表态? A、淇则有岸,隰则有泮。B、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C、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D、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正确答案:A。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淇河再宽,也有河岸;沼泽再广,也有尽头。
出自《诗经·卫风·氓》,意思是凡事有个限度,你不要太过分!
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诗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
A、荷花荷叶很漂亮。
B、风景这么美,你却要走了。C、等到秋天,这里又是一片大丰收。
D、看到这么美的风景,我的心情也变得很好。正确答案:A、B。
“荷花荷叶很漂亮”,“风景这么美,你却要走了”,这是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怎么样,没看到题目根本猜不到诗句的意思吧?
7、关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几句诗,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爱情。B、这是战友情。
C、这是同性之间的感情。D、这是异性之间的感情。正确答案:B、C。
B、这是战友情。C、这是同性之间的感情。
出自《诗经·邶风·击鼓》,这几句写的是一个征战在外不能归的士兵与战友(两人都是男的)之间的深厚友情。他们执手共赴战场,无畏死亡。
现代人用来形容爱情的永恒。怎么样,搞错了吧?
二、排序题(每道题 10分)
8、下面四句诗中忧桑的程度,由浅到深的顺序是? A、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B、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C、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正确答案:C-B-A-D。
C 只是“颦蛾眉”,尚且构不成“愁”; B 中“愁”跟雨丝一样细;
A 中“愁”已经是“很多”,“舴艋舟”已经怕是“载不动”了; D 中“愁”已经像“一江春水向东流”。
9、下面四首词的痛苦程度,由浅到深的顺序是? A、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B、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C、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D、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正确答案:A-C-D-B。四句诗都是李煜的作品,其中:
A、出自《木兰花》,李煜早期作品,写的是春宫夜宴歌舞享乐的盛况;
C、出自《捣练子·云鬓乱》,也是李煜早期作品,闺怨词; D、出自李煜的《清平乐》,写的是思念离家在外的亲人,离愁别恨。
B、出自《破阵子》,写的是国破家亡的悲痛。
三、填空题(每道题 10分)
10、“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诗的意思?
10、“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形容人的文章学问很好。出自《诗经·卫风·淇奥》,是卫国人夸赞卫武公的。
在诗歌中,这是赞美这位君子的行政处事的能力。因为卿大夫从政,公文的起草制定,是主要工作内容。前后还有“猗重较兮”、“善戏谑兮”这两句,突出君子的外事交际能力。
怎么样,全都答对了吗?不要着急回答,下面还有诗词君大家列举的一些被大家“误解”的诗词。
TOP1: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出自:李白《静夜思》
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是“井栏”的意思。诗人是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而不是站在床边...TOP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出自: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臭”一般人都理解为“腐烂发臭”,其实这个“臭”就是“香”,xiu,臭。这两句的含义是:达官贵族的家中酒和肉发出诱人的香气,而路边还有冻死的骨头。
TOP3: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出自:杜甫《饮中八仙歌》
据说,唐玄宗想召见诗仙,李白仍然保持一副很牛气的高人派头。所谓“不上船”,并非不登龙舟,而是敞开衣襟,连扣子都不系。TOP4: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出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屋漏”其实是一个名词,它是屋内西北角的特定名称。TOP5: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出自唐杜秋娘《金缕衣》
这话原意可不是劝诸位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呐。是青楼里一位姑娘想着谋生亦谋爱,期盼情郎早点花钱把她赎出去。人家是说:你要喜欢我,就赶紧的。我青春年少没有几年,别光说不练,把握机会。
第二篇:高考语文-古代官职
古代官职变动用词例说
(一)、表示征召、举荐官职的。①举(举荐)
辟(招用)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后汉书•张衡传》)②征(征召。特指君招臣)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二)、表示任命官职的。①拜(授予官职)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除(任命,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三)、表示提升官职的。①擢(提升官职)超擢(破格提拔)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梁启超《谭嗣同》)②陟(提升,提拔)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③升(提升)旋升宁夏道。(梁启超《谭嗣同》)
(四)、表示降低、罢免官职的。①谪(贬官,降职并外放)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②贬(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贬连州刺史。(《旧唐书•刘禹锡传》)③黜(罢免官职)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高启《书博鸡者事》)④夺(削去、罢免)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高启《书博鸡者事》)
(五)、表示官职调动的。①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张衡传》)②徙(改任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范晔《后汉书•张衡传》)③调(调动、调迁)调为陇西都府。(班固《汉书•袁盎传》)④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⑤放(京官调任地方官)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梁启超《谭嗣同》)⑥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永和初,出为河间相。(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官职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2)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刺使】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极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为什么说印绶是古代官职的标志?
西汉的时候,苏州有个平民朱买臣,以砍柴、卖柴为生,但他爱好读书,精通文史,能读《楚辞》。后来,朱买臣在会稽太守府里当士卒,常寄居在一个小官吏家吃饭。有一次太守到长安去汇报工作,朱买臣跟着去当差。一到京城长安,在朝廷做官的同乡严助见他才学好,就向皇帝推荐朱买臣。皇帝召见了他。他讲述《春秋、《楚辞》,很受皇帝的赏识。于是,皇帝就封他为中大夫,在朝廷做官。后来,皇帝又任命他为会稽太守。但他到会稽郡城(今浙江绍兴市)时,仍旧穿着贫贱的破旧衣服,而把刻有“会稽太守”字样的官印藏在怀里,下车步行到会稽郡的衙门里去。当时,官吏们正在饮酒作乐,谁也不看他一眼。朱买臣走到后堂,见到了早先让他寄居的小官吏。那小官吏还不知他已做了宫,只是顾念旧情招待他吃饭。朱买臣吃饱饭想解开衣襟透凉时,不小心露出了官印上的带子。那小官吏一见就知道他当了官了,顺手去拉住带子,一下就把官印拉了出来,一看是光灿灿的“会稽太守”印章,大惊失色,连忙叫嚷着奔向前堂。当时官吏们正喝得大醉,听了都不相信,怪小官吏“胡说”、“吹牛”。那小官吏说:“谁不相信,可进去看官印。”那些平时瞧不起朱买臣的人都挤进后堂,一见真的是颗官印,于是大家从醉酒中惊醒了过来,纷纷排好队列,站在堂前庭院里,等候拜见。不一会儿,朱买臣捧着官印走到前堂,接受属官们的拜见。为什么人们一见到朱买臣的官印,就承认他真的当了大官呢?原来,在古代,官印就是官员的凭证。在春秋战国时代,国君任命官吏,就发官印为凭证。那时国君和官员的印都叫玺,有用玉刻制的,也有用金、铜刻制的。后来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用的印才称玺,用玉刻制,其他官员的只能叫官印,用金、铜刻制。从此,玉玺就成为代表皇帝的身份和权力的标志;金、铜制的官印是官员的身份和职权的凭证,当然这个凭证千万不能丢失,丢掉官印也就丢掉官职。
古代的玺印,底部是四方的,刻着篆文,上面是龙头或虎头形的印纽,印纽上有个孔,系上丝带子,这带子叫绶。所以皇帝的玉玺又叫玺绶,官员的(金)铜印又叫印绶。古代官员上任或外出视察时,常怕官印丢失,总是把官印藏在怀里,把绶带系结在腰里。所以,《史记·范睢列传》说:“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腰)。”那时丞相等大官的印是黄金刻制的,绶带是紫色的,所以常称大官为“金印紫绶”。古代官员如果调任免职或犯罪撤职时,必须把官印交出来。一颗官印,关系十分重大。所以当会稽郡的小官吏们见到朱买臣的官印,就知道他真的当大官了。
《西游记》第九回描写唐僧的父亲陈光蕊考取状元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带了官印与夫人殷氏一起赴任。不料途中被强盗刘洪打死,推下水去。于是刘洪穿了陈光蕊的衣服,带了官印和殷氏夫人一同到江州上任。当时殷夫人正怀身孕,为了让孩子生下来,将来可为父报仇,她忍辱偷生。儿子生下后,她把小孩放在筏子上顺长江水下流,流到镇江金山寺,孩子被寺内和尚收养,后来做了和尚,这就是玄奘。玄奘长到18岁,终于与母亲定计禀明朝廷,杀了刘洪。一个强盗凭一颗官印,竟做了18年的州官,充分说明在封建社会的官场里,是只认官印不认人的。《西游记》虽是模拟神话的小说,故事是虚构的,但说明官印的作用却是真实的。
第三篇:苏教版《语文读本》古代名句
苏教版《语文读本》名句
第一册
1、多行不义,必自毙。
2、行百里者半九十。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
第三册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谄谀我者,吾贼也。
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8、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9、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1、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
12、安不忘危,盛不虑衰。
1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20、拾穗虽利,不如躬耕;束炬夜驰,不如早行。第二册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5、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8、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9、靡不有初,鲜兊有终。
1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2、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1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7、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言必信,行必果。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8、非学无迟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4、业精于勤,荒于嬉。
1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1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四册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
4、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7、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8、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0、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11、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12、近水楼台先得月。
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6、前车覆,后车戒。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20、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21、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22、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
23、太上有立德,其次在立功,其次在立言。虽久而不废,此之谓不朽。
24、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25、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26、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1、义无反顾,计不旋踵。
2、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
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4、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6、受人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
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8、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2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3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第五册
1、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5、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6、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7、德不孤,必有邻。
8、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2、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4、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15、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
1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8、不以一眚掩大德。
19、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20、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23、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5、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2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2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2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0、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第六册
8、冒天下之大韪。
9、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10、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1、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12、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13、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14、轻诺必寡信,多昐必多难。
15、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6、民以食为天。
1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8、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1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20、咬定青山不放松。
21、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2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3、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24、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25、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26、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2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30、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课内名句
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古代寓言二则
七年级语文古代寓言二则
课 题
5、《古代寓言二则》 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
《古代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
2、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3、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4、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教 学 重难点
理解文学的价值,说出自己对文学的感悟。模仿文中排比句独立写作。教学方法
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教师适当指导 教学具 准 备 多媒体投影
一、教材解读
这两则寓言篇幅都很短,但情节完整,叙事生动,寓意深刻,给人以启迪。这两则寓言的内容不同,一写郑人买履,一写楚人求剑,但两则寓言讽刺的都是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件、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蠢人。阅读时首先要在顺畅读文的基础上落实字、词、句的意义,然后再深入领悟其中的哲理。重点是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掌握成语的用法,难点是了解有关古籍的常识和寓言的特点。建议对照注释,了解字、词、句的意思,用现代汉语讲解全文,中此基础上,分析寓言的内在意思,理解整体含义,通过背诵,巩固对这两则寓言寓意的认识。
二、目标预设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弄清大义。
2、学习并理解这二则寓言蕴含的道理,掌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3、掌握履、度、操、反、遂、宁、涉、遽、契、是、惑等词。理解“宁信度,无自信也。”“是吾剑之所从坠。”“不亦惑乎?”等文言句式。
三、资源利用
课外阅读中国成语故事集,也可以查阅成语词典,专找“韩非子”和“吕氏春秋”中由寓言而来的成语读,这样既能比较同出一种著作的成语,又能比较不同著作里的成语,对丰富成语知识,大有好处。能找到《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可一并阅读。
四、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一、课前热身
1、能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 不亦惑乎 郑人买履 先自度其足
2、能利用工具书或对照注释,解释下列词语。《郑人买履》:
履()度()坐()至之()
操()吾忘持度()及()
反()宁()《刻舟求剑》:
涉()坠()遽()契()是吾剑之所从坠:()求()若此()不亦惑乎()
3、交流搜集信息。《吕氏春秋》:又称《吕览》,相传为吕不韦召集门下宾客辑合百家学说而成,共26卷,成书于秦始皇8年。全书分八览、六论、十二纪,共160篇,保存了先秦各家的大量资料。吕不韦(?-前235),卫过濮阳人,战国末期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他由经商起家,后任秦相国,称为“仲父”,多次率军远征,取得重大胜利。后被免去相位,迁蜀途中自尽。《韩非子》:共55篇,大部分是韩非本人的作品,文笔犀利,逻辑严密,善于用喻。韩非(约前280-前233),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出身于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韩王不用,秦王见其书而恨年得与之同游。后死于狱中。
二、三、整体感悟。
1、通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词句,弄清大意。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至之市,而忘操之。【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了它。】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寸)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尺寸。”就返回家回家尺寸。】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说明】这篇愚蠢可笑的故事,讽刺那些墨守成规、迷信教条、不相信客观实际的人。《刻舟求剑》译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译文] 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哲理评析]
故事中楚国人滑稽可笑的做法违背了哲学中物质与运动关系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位物质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说,整个宇宙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具体说,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人类社会到思维领域,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文中的楚国人,虽然看到了船、水、剑的客观存在,却忽视、否认了它们的运动,是一种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表现。[创新例题]
“刻舟求剑”故事中那个把剑掉到河中的楚国人找不到剑,是因为他 ①否认物质 ②否认运动 ③否认静中有动 ④否认相对静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第二课时
2、小组讨论,理清思路结构。《郑人买履》:第一层,第二层,《刻舟求剑》:第一层,第二层,3、揣摩寓言寓意。
请用“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的句式说说它们的寓意。
4、明确成语意义和用法。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四、小组讨论探索问题
1、两则寓言故事分别有什么寓意?在讽刺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2、“操、持、取”这三个词的意义都于手有关,都可以用“拿”来解释,但在文中却不 可以换用,为什么?
3、“是吾剑之所从坠”“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两个句子分别属于什么句式?
4、文言知识归纳。
(1)通假字。“置之其坐”“反归取之”(2)一词多义。
第一组:自(先自度其足/其剑自舟中坠于水)第二组:度(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
(3)词类活用。
吾忘持度--
五、拓展视野
补充阅读两则寓言,请说说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掩耳盗钟》: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智子疑邻》:宋有富人,无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有盗也。”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六、阅读讲义
a、解释下列词语
置之其坐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之 至之市 其
试之以足 遽契其舟
b、说出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的区别。
(1)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2)宁信度,无自信也。
(3)而置于其坐.(4)是吾剑之所从坠。
c、说出两则寓言的寓意。
d、阅读下文,回答下面问题。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之先行,子随我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2、用”狐假虎威“造一个句子。
3、”兽见之皆走“中的”走“是什么意思?请列举出带”走“字的成语三个。
4、口头复述《狐假虎威》的故事大意,可以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求说得生动流畅。
参考答案:
a、量好的尺寸;到......去;履 他的;那,那个,指示代词
b、没有行走;不可以,不能 相信自己的脚;不相信自己
(1)坐同”座",座位,名词;动词,坐下。
(2)这,这是,指示代词;做判断动词。
c、不顾实际,只信教条的人可笑 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是办不成事的。
d、(1)略(2)略(3)走:逃跑的意思。走马观花,走投无路,飞沙走石(4)略。
板书设计 古代寓言二则 一写郑人买履,一写楚人求剑,但两则寓言讽刺的都是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件、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蠢人。教学后记
同学们还不习惯自己翻译,特别不能直译,这是一个学习古文的障碍,不管有 多难,要让学生自己翻译,光靠死记是提高不了古文学习能力的。
第五篇:我国古代语文的教学
我国古代语文的教学
中国古代的教育中,并无独立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学是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伦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的教育等融为一体的。但古代教育教学中那些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及基础地位的部分内容,已绽露出语文课程的萌芽。中国古代在语文教学和学习中,也积累了大量经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端。
一、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课程作为教育内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中国古代社会形态下的各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中国古代课程的内容等方面都有鲜明的反映。
中国古代教育有三种表现形式: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非常简单。在这种情况下,原始社会教育没有从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分离出来,因而也不可能有严格意义上的课程。但原始社会课程内容却存在,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也已存在。比如:原始的宗教祭祀、原始艺术(歌唱、绘饰、雕刻等)、原始记事(物件记事、符号记事、图画记事)、伦理道德观念的教育中,都有不少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原始人群在生产劳动、生活之中口头创作出来的古代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一直是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传统教学内容。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教育也从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中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具有共同性,即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教育内容。其中“礼”、“乐”、“书”中包含着相当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呈现出新的特征。封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封建的政治制度表现为专制主义的特点,随着封建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的科学文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封建统治者不仅在政治上实行专制主义,在文化教育上也实行专制主义政策。所有这一切,在中国封建社会课程上都有明显的反映,突出表现在: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以儒家经学典籍为主,主体是“五经”。
和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相比,中国封建社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历时最长,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也最具特色。其基本特点是:先教学蒙学读物(影响最大的是“
三、百、千、千”),集中识字;然后学习以《五经》、《四书》为主体的儒家经典;以文选作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
(一)“
三、百、千、千”
我国古代流传的、最著名的蒙学读物,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主要作用是集中识字。
1、《三字经》
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编,该书言简意赅,容量丰富,从教学的重要性,谈到封建礼教的基本纲领,进而介绍名物常识、读书次序、历史知识、勤勉好学的范例等。在编制方面,采用三字一句,压韵成文,读起来琅琅上口,很有特色。该书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影响很大。
2、《百家姓》
相传为北宋人所编。全书集姓氏400余个,每四字组为四言韵语,文中字与字之间并无联系,但因句句押韵,读来和谐流畅,易于记诵。
3、《千字文》
相传为南朝梁周兴嗣所著,其内容包括天文、博物、历史、人伦、教育、生活各方面。全书对仗工整,押韵自然,四字一句共250句,恰为千字,字均拓取王羲之手书。
4、《千家诗》
作为蒙学诗歌读本的《千家诗》是在南宋刘克庄编选的《千家诗》基础上选录编订的,流传广泛的有王回选注的《新镌五言千家诗》和谢枋得选、王相注的《重订千家诗》,后来把这两种《千家诗》合二为一,共选出200余首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
(二)“五经”、“四书”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教育,汉代以“五经”为课程,宋代以“四书”为课程。
1、“五经”
“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加上失传的《乐经》,也称“六经”)。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和“五经”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人和经典,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五经”的内容包含了古代政治、教育、文化、哲学、伦理等方面,在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2、“四书”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著作的合称。宋代朱熹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此后长期为封建政府科举取士的考试用书。
“五经”、“四书”作为我国古代语文教材的典范,一直被沿用到清末。它们在思想内容方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但它们对我们整个汉语文教育的发展,却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后世的政治、教育、哲学思想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文选读本
文选读本是我国古代用来进行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材。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梁太子萧统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其后影响较大的还有宋代真德秀编的《文章正宗》,谢枋得编的《文章轨范》,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的《古文观止》,姚鼐编的《古文类辞篡》、孙洙编的《唐诗三百首》等。各类文选读本,所选的大都是各个朝代的名家名篇,有利于学生阅读和仿作习文。
二、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经验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今天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的经验主要有5条。
1、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汉字以象形为基础的表意特点,决定了集中识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集中识字阶段的识字量以2000左右为宜(“
三、百、千”三本书合起来,单字在2000字左右,刚好达到初级阅读所需的基本识字量),主要是字形、字音教学,也要进行适当的写字练习,字意教学要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以后可以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巩固,并逐步加深和扩大。
2、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朗读、记诵。韵语和对偶的使用符合汉字和汉语的特点,“识字教学使用整齐的韵语,或者使用对偶,或者二者并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因为,使用整齐韵语,“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兴趣,又容易记忆”,使用对偶“从声音上说,和谐顺畅,读来上口,听来悦耳。从内容上说,或者连类而及,或者同类相比,或者义反相衬,给人的印象特别鲜明突出,容易联想,容易记忆”[1]。
3、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这在识字教学中也得到了体现。如《三字经》中就有这样的内容:“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1944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三字经》选作儿童道德丛书之一[2]。
4、联系日常生活。中国古代识字教学的内容注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明人吕坤在《社学要略》中介绍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习见闻”、“便日用”、“有义理”,足见“
三、百、千”等蒙学识字教材的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这也是“
三、百、千、千”等蒙学读物流传于世,成为“恒用之书”的重要原因。
5、激发儿童的兴趣。
儿童喜爱听故事、喜爱看图画,喜爱大声朗诵,适应儿童的这些特点,古代蒙学识字教材中编入简短的故事、浅显的诗歌,有时配以插图,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例如蒙学读物中的孔融让梨、磨杵成针、击瓮出儿等故事,明清时期蒙学的“歌诗”课程,不仅能教学识字,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情趣,树立志向,促进智力和语言发展。
(二)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方面的经验主要有:
1、熟读精思博览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十分重视熟读文本,熟读又以诵读为基础。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通过诵读、熟读,不仅容易形成语感,而且有助于记忆理解。
读和思的关系十分密切,所谓“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也谈到他的体会:“读书须将本文读熟,字字咀嚼令有味。理会不得处,且宜深思;思之不得,然后将注脚看,始有益。”在熟读的基础上精思,方能有所感悟。
在提倡熟读、精思的同时,古代语文教育也主张广泛涉猎,并不仅仅局限在“
三、百、千、千”和“四书”、“五经”的狭小范围里。很多有识之士提出要广泛读书、接触社会,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许多人还认为广泛涉猎即可学会作文,古人所说的“观千剑则晓剑,读千赋则善赋”就是这个意思。
2、评点法
对文章进行“圈点”、“评注”,是古代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圈点”是指在阅读时给字句画上符号。“评注”是把对内容和文字的评论写在正文旁或行间。使用此法,对指导学生自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大有益处,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细心阅读、读思结合的良好习惯。
(三)写作教学
1、注重基本功训练。
“蒙学教文,注重锤字、炼句、布局、谋篇等项基础练习,不尽是笼统地一篇一篇写去。”[3]蒙学写作练习,注重进行分解练习。作诗之前,往往要先练属对,先是“一字对”,渐增至二字三字,直到十一字。写议论文,往往要先练习写段落,先练习写“破题”,然后练习写“承题”,直至整篇的文章。尽管格律化、公式化对写作来说是不足取的,但基本功训练扎实,可谓古代写作教学的长处。在写作训练中,从单项训练开始,渐至整篇作文的训练,也体现了写作教学的一般规律。
2、多读多写多改
我国古代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5]的说法,十分重视“多读”对写作的作用,把“读”视为“写”的重要条件,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但读不能代替写,文章的功夫要靠多写才能练就。古代流传着“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的谚语,还流传着“多读,乃借人之工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工夫,其益相去远也”[6]。古代的写作教学,基本上体现了这一原则。
我国古代的语文课程与教学一贯有精于改文的传统,颇有可取之处,概其要点如下:其一,先生改文要“随其立意而改之”,[7]避免沮挫学生的才思。其二,批改要精当,“唯可改之处,宜细小笔削,令有点铁成金之妙,斯善矣”。[8]其三,要教学生懂得改文之方。
3、作文从模仿入手
朱熹曾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文。益学之既久,自然纯熟。”[9]这是对前人写作经验的总结,也反映了宋代对写作规律的一般认识。实践证明,人们练习写作都是要经过模仿,而后才有创新。
4、先放后收
“先放后收”是历代学者主张的写作指导原则。苏轼说:“凡文字少中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10]谢枋得也主张:“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心小——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初学熟之,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矣。”[11]
三、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问题和弊端
中国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存在着三大问题和四大弊端。
(一)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三大问题
1、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儒家思想始终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例如《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记》中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语文教育成了统治阶级进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工具。科举取士制度推行以后,全国士子趋向科举,语文教育逐渐变成了科举考试的附庸。
2、教学内容问题。
教学内容陈旧片面,主要为识字、读古文、作古文,把古人作为学习的楷模,把古文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窒息了青年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革新创造精神。引导人们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
3、教学方法问题。
教学方法死板、单一,只重整体感知,缺乏分析认识,只强调求同思维、单向思维,忽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只尊重维护作者权威,无视读者理解的主动性、创造性。只听任一条暗胡同里摸索,缺乏系统的读写理论指导,等等。
(二)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四大弊端
1、脱离语言实际。
主要是脱离口头语言实际,不重视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的训练。我国古代作为书面语言的文言文,两汉之后就基本定型了,很少变化;而口头语言则是一刻不停地发展着,变化着。所以二者的距离越拉越大。
2、脱离应用实际。
读、写大都与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无关。读书皓首穷经,苦练八股,只为功名。这也使儿童视学舍如囹狱,视师长如寇仇。[元]虞韶编的《日纪故事》中有一则师生矛盾的故事:许衡年七八岁,受学乡师,书过目辄不忘。一日,问于师曰:“读书欲何为?”师曰:“应科第耳。”复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谓其父曰:“此儿颖悟非常,他日必有大过人者,不能为之师矣。”固辞而去。
3、忽视文学教育。
基础教育并不是要把多数人培养成文学家,但要使人人都具有理解文学和欣赏文学的能力。当然,也不排除为具有文学天赋的学生奠定当文学家的基础。这就要进行必要的文学知识和文学鉴赏的教育。这是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和高尚的思想情操的一部分,在语文美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传统语文教育在这方面也是非常欠缺的。
4、忽视知识教育。
我国有起源很早,很发达的文字学、训诂学知识,但始终没有建立起适宜于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例如文章教育,曾经总结出一个“起——承——转——合”带有点规律性的模式,但很快就变成了僵死的八股文程式。人们反对八股,但又建立不起规范,就只能用“文无定法”来抵制规律性的知识,其实是很无力的。培养和提高读写能力的训练,实际上成了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75-77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2]《(三字经)在国外》,《华商时报》,1994年6月17日。[3]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4]杜甫:《奉赠韦左亟丈二十二韵》。
[5]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卷二。[6]唐彪:《读书作文谱》卷五。[7]吕本中:《宋诗话辑佚》卷下。[8]唐彪:《父师善诱法》下卷。
[9]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
[10]梁章钜:《退庵论文》引苏轼《与住简书》。[11]谢枋得:《文章轨范》,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