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呼唤“大语文”重知识到重素养》有感

时间:2019-05-14 12:0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呼唤“大语文”重知识到重素养》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呼唤“大语文”重知识到重素养》有感》。

第一篇:读《呼唤“大语文”重知识到重素养》有感

读《呼唤“大语文”:重知识到重素养》有感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安居实验小学 张菊芳

读完《呼唤“大语文”:重知识到重重素养》这篇文章,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感悟:

一、情趣导航,以“趣”动“情”,以“情”促“趣”,使阅读成为“悦读”,阅读是一种享受。

情趣导航,以“趣”动“情”,以“情”促“趣”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1、触摸语言,感受阅读的乐趣。

放手让孩子们自由阅读,教师要舍得花时间,不要过早地介入孩子的自由阅读。让孩子在课堂上充分地读,教师可以适当地做些引导,但以不干涉孩子自己的阅读为前提,可以表扬:“瞧,这个同学读得多入神啊!”;可以引导:“注意课文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动,为什么?”;可以点拨:“课文有些地方写得十分有趣,找找看。”;可以要求:“读完一遍后,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和你受感动的地方,你可以反反复复读。”„„

在课堂上让孩子们真正充分地、自由自在地阅读,老师只提供适当的拨云见日式的点拨,这是展开教学、让他们获得乐趣的一个前提。

2、师生共读,体验美妙的感受

当孩子们在阅读时,教师也要投入课文的阅读之中,或与孩子一起摇头晃脑地放声朗读,或一起入神地默读,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品味阅读。这样,孩子会更加感觉到阅读的乐趣。在随后的“读的交流”中,教师以一个平等的参与者身份与孩子“对话”,孩子会感到格外真切,有道是“佳作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种“课文共欣赏,师生一起读”是多么美妙的读书境界啊,它是一种更加让人向往的阅读享受。

二、以课堂阅读来掌舵,以课外阅读为动力。

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

(一)、激发兴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

(1)、榜样激励。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平时,老师可以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更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让学生之间相互激励,使学生逐渐认识并努力多读书,并且对书籍产生热爱之情,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食粮。

(2)、活动激趣。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可以开展与课内阅读有关的收集活动,以课外促课内,相得益彰,体验收获的喜悦。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故事大王赛、诗王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3)、展示成果,激励学生阅读兴趣。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在实践中,我们采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小的袋中有学生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学生在故事演讲赛中的录音带,有学生自制的手抄报„„定期在班级内部向学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定期在学校展示全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课外阅读,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正确合理的选择自己所需的作品,快速准确的运用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

(1)、做好读物推荐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在读物推荐时,重点是要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遵循这个原则,我们就可以从以下四个途径向学生推荐书籍:

(a)、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上完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草船借箭》,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

(b)、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小学六年,跨度较大。我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级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如:

三、四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识字量比较丰富,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我们就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儿童科幻小说》、《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

(c)、从时空结构上推荐有关内容:在实践中,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影视、广告、标语等语文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

(2)、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又可以把略读分为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应用课堂中学到的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只有正确的方法才有正确的读书体验。

(3)、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感想型:再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三、学以致用,让积累成为语文学习中的好帮手。

阅读积累,做读书笔记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而日记,则教会学生运用。而教师参与学生的成长日记,则会使学生更快更好的养成爱读爱写的习惯。

总之,语文素养是学生不断内化自己生命的一种状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责无旁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意知识的整合,重视实践,重视积累,重视熏陶,重视自身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并在反复的实践当中,有意识地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全面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篇:读李商隐《重有感》

正视淋漓的鲜血

——读李商隐《重有感》

徐畅

提到李商隐,除了迷离悱恻的风格,细腻难解的感情之外,你还能想到什么呢?今天,我们来看看玉溪生的另一面——一个勇于正视淋漓鲜血的有志青年。

李商隐《重有感》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一、末日的阴谋与流血

这一天是唐文宗大和九年(826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晨曦中的大明宫肃穆中透着一丝祥和之气,清晨唐天子驾临紫宸殿,百官列班站定,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奏称昨晚左金吾衙门后院的石榴树上,发现甘露祥瑞,并向文宗道贺。宰相李训、舒元舆劝唐文宗亲自前往观看,亲承祥瑞。辰时刚过,唐文宗到含元殿升朝,命宰相和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到左金吾后院察看甘露,良久才回,这时宰相李训却认为这不是真正的甘露,文宗自然很是惊异,又派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率领诸位宦官再次前往左金吾后院察看。仇士良等宦官不疑有他,欣然而往,殊不知这甘露祥瑞正是宰相李训在天子授意下设计将他们诛杀殆尽的圈套。

原来,安史之乱不仅给唐王朝带来了因藩镇割据而日渐分崩离析的危险,更埋下了宦官专政的祸根。从肃宗宠幸的“老奴”李辅国,到程元振、俱文珍,宦官的权力日渐扩大,渐渐到了一手操纵废立甚至谋杀皇帝的地步。一度营造“元和中兴”局面的唐宪宗晚年被宦官王守澄谋杀,后来的敬宗也被害于宦官刘克明,经过一番争斗,王守澄又拥立文宗即位。

唐文宗很不齿于自己被宦官拥立的事实,更是痛恨宦官专权篡弑。他秘密培养自己的羽翼,用李训、郑注的计谋,利用宦官之间的斗争,成功扳倒并杀死了权阉王守澄,这一次他决心对将擅权的宦官斩草除根,矛头对准了另一个权阉仇士良。唐文宗与李训、郑注的密谋原本是趁王守澄下葬之机,令宦官前往水边送葬,出任凤翔节度使的郑注挑选精兵前来将他们一网打尽,不料李、郑二人亦有嫌隙,李训为争功,并在成功后铲除郑注,决心提前在京城动手。

宦官受命观看甘露去后,李训连忙召集自己的党羽邠宁节度使郭行余和太原节度使王璠,让他们带领军队支持自己政变,但最后王璠的人马没有来。仇士良来到甘露之所在,却见身边的韩约变色流汗,便察觉有异,这时一阵风吹过,掀起罗幕,仇士良恰见帘外甲兵无数,顿知处境危急,连忙奔回含元殿,强行挟持文宗回到內宫。宦官重新掌控大局,宰相李训和赶来相助的郑注都相继被杀。接着宦官对士大夫大开杀戒,没有参与密谋的宰相王涯、贾餗等也横罹灭族之祸,千余人被株连,“流血千门,僵尸万计”,史称“甘露之变”.这次事变后,宦官更加牢固地掌握了军政大权,君主的废立、生杀也是听任宦官,“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宦官气焰嚣张“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资治通鉴》)。

“甘露之变”不仅在晚唐政治结构上影响深远,更是极大地摧残了晚唐士人的政治信心,对晚唐诗坛造成了强烈影响。白居易庆幸于自己“早退先知”,以诗歌抒写自己在退居洛阳的闲适惬意,“吏隐”的思想愈来愈浓重。正值青年的李商隐却密切地关注着朝局时事,当时就对这场政治惨剧做了剖析,“甘露之变”发生的第二年他就写下五言诗《有感二首》,“前一首恨李训、郑注之浅谋,后一首咎文宗之误任非人也。”(《唐诗别裁》)

同年,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两次上表,力辨王涯等无辜被杀,揭露宦官罪恶,表示要“誓以死清君侧”.这样的宣言让青年诗人李商隐看到挽救朝政的希望,他有感于此事,又创作了这首七律《重有感》。如果说《有感二首》还有诗人的分析议论在其中,那么这首诗则体现了更为浓厚的抒情色彩,是诗人在对现实的绝望中的大声疾呼。

二、诗人的悲愤与希望

诗的开篇就极力写刘从谏军事实力、指挥权和有利形势。“玉帐”是主帅之帐,“牙旗”为号令之旗,刘从谏身为一方节度,是军中主帅有号令之权,昭义镇辖泽、潞等州,非常靠近京城长安,军事上形势也非常有利,因此诗人认为刘从谏有实力达到清君侧的目标,所以说“得上游”.于是,诗人紧跟着说出他对刘从谏的期许:“安危须共主君忧”,“安危”实乃偏重于“危”,本诗做于“甘露之变”发生后不久,长安血流成河,诗人认为当前正是国家危急存亡之秋,而一方雄镇正当与君主同甘苦共患难。

这一句中特地用了一个虚词“须”字,“须”就是应该,不是请求,不是鼓励,年轻的诗人对于兵威权重的节度大将是一副居高临下,殷殷敦责的口吻,“责以主忧臣辱之义”,正与颔联的“宜”、“岂有”、“更无”口气一致。李商隐律诗善于运用虚词来增强开合顿错之感,如《随师东》:“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马嵬》:“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咏史》:“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春日寄怀》:“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更无人。”都是驱使虚词的佳句。

颔联连用两个典故,这里是明用典故,直接点出典故的主人公是东汉的窦融和东晋的陶侃。东汉初年凉州牧窦融得知光武帝打算讨伐西北军阀隗嚣,便整顿兵马,上疏请示出师伐嚣日期。东晋陶侃任荆州刺史时,苏峻叛乱,京城建康危险。侃被讨苏诸军推为盟主,领兵直抵石头城下,斩苏峻。两个典故分别出自汉与六朝两个时代,一个是唐人明镜,一个是唐人梦魂。如果说在李商隐深婉的爱情诗中典故只是起到一种背景音乐式渲染氛围的作用,那么这句诗中的两个典故则具有相当质实的指称。

窦融和陶侃的行为,与刘从谏的上表和诗人所期待的发兵形成了某种同构关系,在这种关系之内,诗人借典故一方面赞扬了刘从谏上表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是殷切地期盼着刘从谏能像陶侃一样进军平乱。“已”和“宜”两个虚词相连,一个已然,一个未然,诗人对刘从谏激赏、属望、焦灼、失望的复杂心态被生动地表现出来。事实上,刘从谏根本没有打算立即出兵平乱,他的上表只是自恃军威,与中央(当时中央权利的代表是宦官)相抗衡,以攫取更大的政治权力,谋求成为世袭藩镇,他排斥宦官不假,但效忠天子则未必是真,诗人的期望最终必定是以失望告终。李义山所期待的是一支神兵,剪除宦官,匡扶宇内,让天子再度振作,让唐帝国恢复荣光,让千万黎民能够安稳度日,但是这样的理想绝不是一个藩镇所能完成的,在日渐衰糜的晚唐社会中更是没有可能实现。

颈联中的两个比喻将这种失望放大到悲愤的状态。“蛟龙失水”的比喻出自《管子》:“蛟龙,水虫之神者也。乘于水则神立,失于水则神废。人主,天下之有威者也……”,可见“蛟龙”即指唐文宗,“失水”则谓文宗失去权利,受到宦官摆布。《礼记·月令》:“孟秋,鹰乃祭鸟,用始刑戮。”《左传·文公十八年》:“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隼之逐鸟雀也。”诗人希望刘从谏成为搏击宦官的“鹰隼”,但刘从谏只是说大话而不行动。“蛟龙失水”和“鹰隼与高秋”依然是一个已然,一个未然,而“岂有”“更无”两个虚词则更是添加了顿错之意:本来不应该发生的祸事却发生了,在这种情况下身为人臣应该履行的义务却没有被履行。纪昀说:“‘岂有’、‘更无’,开合相应,上句言无受制之理,下句解受制之故也。揭出大义,压伏一切,此等处是真力量。”(《玉溪生诗说》)于开合顿错之中,见诗人沉郁悲愤之情。

尾联更是将这种悲愤渲染到极致,“举向时被祸之家及目前诛蔓犹未绝者,激烈言之”(贺裳《载酒园诗话》),在悲愤之中诗人是看不到希望的。初唐时武则天女主临朝,挟制天子,在一些士大夫眼中也是不能容忍的政治乱象,李唐王室和旧臣揭竿而起,骆宾王为起义的徐敬业作《讨武氏檄》:“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且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同样是悲愤,悲愤之外却有“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这样的信心和气魄,认为依靠徐敬业的起义可以挽救乾坤颠倒的现实。

然而李商隐面对的晚唐政局,“甘露之变”前前后后形形色色的人们,一方是气焰嚣张跋扈专权的阉宦,一方是腐败恣睢贪得无厌的军阀,即便是还未深涉政坛的李商隐也能感到,依靠一方打败另一方是绝对不可能达到缓解矛盾、安抚黎民的效果的,往后的世道只会更加混乱而黑暗。开成元年的京城依然是日以继夜的人号鬼哭,诗人感叹这样悲惨恐怖的气氛什么时候结束,内心期盼却看不到出路,奔走呼号却只听到绝望。开成二年十二月李商隐所作《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回顾唐朝二百二十年历史,第六、七段也写到甘露之变中文宗、郑注的不智,及其后社会的混乱和百姓的痛苦,依然是一腔对现实无能为力的忧愤与焦急。这种绝望是很多晚唐人所共有的绝望。

三、李商隐如何传承“诗史”?

李商隐近体七律对杜甫的效仿十分明显。这首《重有感》也不例外。从诗题来看,以“有感”为题作政治抒情诗就是创自杜甫。朱三锡说:“昔杜工部以议论为诗,非具大经济大学问未易臻此境地,故为唐一代诗人之极。义山竭力模仿杜工部,集中如此等作,深得杜工部神髓。”(《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这里的“以议论为诗”是指在诗中对时事发表评论,与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宋代江西诗派的“以议论为诗”在诗中讨论人生哲理是不同的,唐人的议论偏重于情,而宋人的议论偏重于理。

这首诗沉郁顿挫的风格、严密精到的用典和比喻以及炼字等方面都明显效法杜甫律诗。《唐诗成法》中说:“前半时事,后半致慨。此首即杜之《诸将》也。亦不能如杜之深厚曲折,而语气颇壮,用意正大,晚唐一人而已。诸选皆不录者,但采春花之艳丽,而忘秋实之正果也。”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沉郁悲壮,得老杜之神髓。”俞陛云《诗境浅说》:“玉溪生平瓣香杜陵,其忠愤铁荡之气,溢于楮墨,雅近杜陵也。”

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李商隐的很多诗作也可以作证史之用。《诗境浅说》:“此为感事之诗,必证以事实,始能明其意义,不仅研求句法。”他们的诗作是“史”更是“诗”.以诗的语言观照历史,历史变得更为款款多情,在诗中,不仅有一场政治变革,和一次藩镇与宦官的权利争斗,还有在时代与命运拨弄下人的呼喊。从历史到诗歌,可以看到诗人在押韵对仗以外的襟抱和胸怀。

作者简介:徐畅

徐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本科生,以雅昆曲社社长。

第三篇: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重识鲁滨逊

重识鲁滨逊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王红玉

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我觉得最好看的是小说。并且,经典小说在不同的年龄段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感悟。

单从考试的角度,对于《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分析我早已烂熟于心,但本学期我下定决心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所以我重读了这本书。不得不说,整本书阅读给人带来的收获,真的是远远超越应试!如果能把这本书多读几遍的话,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更是非同寻常!

有人说,《鲁滨逊漂流记》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鲁滨逊一个人完成了人类由蛮荒走向文明的全过程,他在荒岛独自一个人无师自通,从制作桌凳到房屋,从种植粮食到做成面包,从晾晒葡萄干、酿葡萄酒到制作陶器,从教会鹦鹉说话到驯养山羊等,这可不就是人类的进步发展历程呢。而这个过程他只用了28年的时间!当然他已经掌握了现代文明,他只是把这些既成知识转化成了实践成果,相对于人类的几千年的发展史要容易许多。

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谁又能把这么多的知识转化成技能,来改善我们的生活呢?没错,我们现在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了,但是更多的人仅仅是懂得知识,而不能很好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只这一点,就让我们为鲁滨逊如此全能地创造出来的奇迹而叹为观止了!

中国小说很多以曲折动人、高潮迭起的故事情节取胜,如四大名著。但是外国小说的的叙述往往冗长啰嗦,《鲁滨逊漂流记》也是如此。以第一人称讲述父亲对自己出海航行的百般劝阻,有两个段落前后都有些重复,都是在写父亲强调中产阶层最幸福,既不会像下层人民为生计而终日奔波劳碌,又不会像上层阶级那样腐化堕落。本书还有两个视角,一个是鲁滨逊当时的视角,一个是他后来回忆这些往事的现在的视角。他不时地评点着当时没有听从父亲的劝说,实在是一件愚蠢的事。

但开头的这些内容都不能算是精彩,直到他第四次航海遇难成为唯一的幸存者流落到孤岛时,精彩才开始展开。尤其是他几次冒险去船上搬运物品时,我的心开始为他担忧起来,唯恐风暴再来,让他再次遇险。这就是读小说的妙处,你的心完全被带到了书中的情境里,乐书中人物之所乐,忧书中人物之所忧。

为什么要提倡让孩子多读书啊?书中都是倡导真善美的,这种真善美的宣传不像政治口号那样直白生硬,而是富有感染力的,它就像潺潺流水流进孩子们的心田,又像和煦的阳光照亮孩子们的世界。爱读书的孩子自然内心充满真善美!这是书对孩子多么好的馈赠啊!

而当鲁滨逊在孤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个奇迹时,他的思想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反省升华。他开始理解父亲对他谆谆教导的良苦用心,他开始有了信仰,开始对上帝有了敬畏之心。“尽管我当前的处境相当困苦不幸,但我还是充满了感激之情,因为,假如造物主故意捉弄我的话,我的景况将会糟得多。”

我们常说“造化弄人”,命运有时实在是我们无法掌控的东西,我们都无法阻止和回避不幸的突如其来,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他。事实上,哭泣诅咒绝对不是对抗不幸的良方,磨难也并不能让一个人成就伟业。而在磨难中一直向善,一直心怀感恩,一直奋斗拼搏,一直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不幸,才能真正涅槃重生!

鲁滨逊的这些忏悔,也让我看到了世间不变的轮回。我们谁没有对父母的谆谆教导不屑一顾过?但事过境迁,当我们为人父母时,我们谁又不是在重复父母的苦口婆心?谁又不是在儿女的杵逆反叛中忧叹神伤?

所以,鲁滨逊的孤岛独行,是他用勇敢和坚强创造的英雄神话,也是他个人精神成长的心灵修行!他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遇里,给我们上了一节有关生存和心灵成长的人生大课,这本书值得我们在不同的年龄段读,在不同的人生境遇里读。

第四篇:重观泰坦尼克号后有感

重观《泰坦尼克号》后有感

以前看过《泰坦尼克》,但只看过其中几个片段,上次完整地看了这部经典爱情影片,颇有深深的感触,现陋陈如下。

爱情自古以来是个永恒,美好的话题。每个人都希望有一段美好的爱情,期盼找到和自己相知相守的另一半。通俗的讲,爱就在生活中,爱就在身边,心里想着他(她),关心他(她),这就是爱。影片讲述了jack和rose一次美丽的邂逅,然后相知相熟到相爱的过程。然而意外的灾难发生了,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即将沉没。jack带领rose逃出生天,可是jack却永远沉入了冰冷的大海,看到这个场景,心中有些感动和震撼,jack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与那些恐慌逃亡的人相比,这是多么纯洁,伟大的爱情。巨轮沉没后,海中有那么多孩子,妇女,还有刚出生的婴儿„周围有几十艘救生艇却只有一艘划了回去。由于人的私心和利欲,1500多人被大海吞噬。这让我想起了初中学过的一片课文-《斑羚飞渡》。一群斑羚遇到了一条山涧,可是涧的宽度超出了羚羊的跳跃范围,面临种族灭亡的危险,斑羚做出了选择。老斑羚先跳过去,接着小斑羚跳过去,踩在老羚羊背上,然后跳到涧的另一边,而老羚羊笔直地坠下去。就这样小羚羊活了下来,延续了种族。

我在想:动物都能如此,人为什么不能呢?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的利欲膨胀,拜金主义,道德沦丧,安逸享乐,良心愚昧,权钱交易„食品安全令人坎忧,助人为乐成了助人“不乐”,见死却无人去救„静下来想想我们已经丢了很多东西。希望有一天能够看到我所希望看到的景象。

第五篇:《重有感》阅读答案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注】

①这首诗与《有感二首》有直接的联系,议论的对象依然是“甘露之变”,故以“重有感”为题。大和九年(835)唐王朝内部发生“甘露之变”,一些官员密谋诛灭宦官事败,族灭株连者千余人。宦官盘踞禁宫,挟制皇帝。

②玉帐牙旗:是说刘从谏握有重兵,为一方雄藩。开城元年(836),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两次上表,指斥宦官,表示要“以死清君侧”,宦官仇士良等警惕畏惧,有所收敛。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感情和主张,请从诗中概括。(3分)

(2)试赏析本诗颈联的修辞手法及效果。(3分)

【参考答案】

(1)①担忧国家命运②暗含自己愿为朝廷分忧解难③主张采取军事行动,铲除阉党④对刘从谏不积极进军的不满与失望⑤迫切希望能铲除宦官专政,恢复宫阙及皇权(任中答到3点即可,每点1分)

(2)①比喻。

“蛟龙愁失水”比喻皇帝受制于宦官,失去权力和自由;

“鹰隼与高秋”比喻朝廷将领奋起反击宦官。

委婉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积极进军的主张

②反问、反语。

前句“岂有”,是说眼下的事实根本不应出现,表达了强烈的义愤和对这种局面的不能容忍;后句“更无”是说理应出现竟未出现的局面,表达深切的忧愤和失望。

③对仗。

讲求对仗精工是李商隐律诗的特点,用词、意象严密精切,如“蛟龙”“鹰隼”,“岂有”“更无”,锤炼照应,颇有追慕杜律沉郁顿挫的风格。

(任答其中一种即可,手法、举例、效果各1分)

【简析】

此诗隐晦地表达了作者对“甘露之变”后国家政治形势的看法,诗中对刘从谏上表之事予以肯定,主张各地的武装力量进兵京城,铲除阉党,恢复皇帝的自由,为朝廷分忧,体现了作者关注国家命运的精神和强烈的正义感。全诗议论深刻,爱憎分明,用典工切,造语精严,虚词运用巧妙,文势变化跌宕。

下载读《呼唤“大语文”重知识到重素养》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呼唤“大语文”重知识到重素养》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平时重积累,提高高素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积累 肖庄中学刘玉刚 近几年来,语文阅读题 、作文在中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考试中的难点,同学们极其不愿做这样的......

    二年级语文重难点

    小学二年级语文各单元重难点 第一单元: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大地,山川秀丽,历史悠久。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秀美山水,热爱伟大的祖国吧!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教学重......

    观《大国重器》有感

    观《大国重器》有感最近看了一部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纪录片《大国重器》,该片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我深为片中的事件而感动和振奋。该片将镜头对准......

    学习国家安全教育有感重

    学习国家安全教育有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市场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国际竞争力也得到了提高,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依然面临着许多的不安全因素,其中当代大学生......

    参观中联重科有感

    参观中联重科有感 学号:11415010147 姓名:曾意君 班级:11级思政1班 长沙中联重科,创建于1992年,是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是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

    观大国重器有感

    《大国重器》有感《大国重器》作为我国第一部大型高清工业电视纪录片,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眼球,更是成为行业关注焦点。代表了我国工业化高端领域的突破和努力,这种工业精神是可贵......

    大国重器有感[推荐阅读]

    在上QQ时,同学推荐《大国重器》,说很好,那时我还不知道它是个什么东东,随后专门看了一遍,每看完一集心里都激动澎湃,自豪心油然而生。它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难点知识总结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山中访友 生字: 邀 俯 瀑 峭 汩 嗅 躯 津 蕴 侠 多音字:冠guān(树冠)guàn(冠军)近义词:清爽—清新 拜访—造访 凝望—注视 陡峭—俊俏 雄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