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谈谈论语中“仁”的不同意思

时间:2019-05-14 12:2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简单谈谈论语中“仁”的不同意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简单谈谈论语中“仁”的不同意思》。

第一篇:简单谈谈论语中“仁”的不同意思

班级:1403

学号:04140317

姓名:居颖

孔子“仁”的论述

摘要: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概念,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频率极高,并以中心思想贯穿全文。而“仁”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虽然《论语》中没有对“仁”的含义作出具体的说明,但本质内涵众所周知是“爱人”,细细咀嚼,可以发现每一句中的“仁”含义都各不相同,却又有共通之处,对其进行材料分析和总结后,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仁德”、“仁政”、“人道”、“为仁”。

关键字:仁

论语

内涵

概括

孔子是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和贡献的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几乎中国文化发展中所有代表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学说那里找到根源。其中最具显著特征的表示他提出的著名的“仁”的思想,并由后人概括分析,形成了一门“仁学”。在《论语》中,“仁”字出现的次数达109次之多,愈发说明“仁”的思想在孔子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读《论语》时,不难发现,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主体对象时,孔子所阐述的“仁”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例如颜渊问“仁”时,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指的是“克制自己,依礼行事,依礼待人”,就是“仁”;司马牛问“仁”时,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訒”,指的是“说话慎重”就是仁;仲弓问“仁”时,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指的是“以恭敬的态度对待别人”就是仁,“自己不想的不强加在别人身上”就是仁,“在国家面前在家里少些”就是仁,孔子还在《子路》中说过“刚、毅、木、讷,近仁”,即认为拥有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就接近于仁„„其中他人讲“仁”25次,即孔子讲要从爱父兄到爱其他亲戚,再到爱他人;以自己为中心向外层讲“仁”84次,层层推衍。

但是万物皆可循不变之处,就“仁”在具体语境中的不同意思,我认为可以把它归为四类:仁德、仁政、仁道、为仁。

一、仁德(由孝悌到爱众人)

《论语》中“仁”的首要涵义是对日常生活的伦理道德规范的指导,孔子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在此基础上,认为“仁”既是儒家伦理关系的理论基础,也是人与人维系社会关系所需具备的道德准则,概括起来,即为“仁德”。

如《论语·雍也》中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的“仁”即为“完美的道德”,对父母做到孝,对兄弟做到悌,对朋友做到信,对国家做到忠,对他人做到有爱心;学生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里也是指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就是抓住仁的根本;樊迟问仁时,子曰:“爱人。”关于爱人,孔子后来又再一次对这一概念做出了解释:“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伦语·学而》)可见,在孔子看来,所谓的“爱人”,关键就是“爱众人”,这是“仁”的本质含义。孔子此时所提的“泛爱众,而亲仁”的观点其范围已经超出了家族血缘关系的亲属范围,扩大到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更为博大的爱。概念范围的扩大使得孔子的“仁爱”思想不但包括做为其基础的孝悌观念,还进步一发展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际关系,极大地丰富了“仁”的本质内涵。

二、仁政(从普通人的爱上升到统治阶级)

读《论语》时,可以发现孔子将“仁”的思想内涵从伦理道德范畴上升到了国家统治阶级治国层面。孔子一直主张将道德与政治相结合,认为“仁”应该是统治阶级对天下百姓的大爱,需要通过统治阶级的行动表现出来。

如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也就是说处于上层社会阶层的君子若能对自己的家族做到真诚无私,那么普通民众就能够向他们学习、努力向仁德的境界靠拢,上位者如果能够不遗弃朋友故交,以身作则,那么百姓们自然也不会对他人漠不关心。《论语·颜渊》中,樊迟向孔子请教仁,子曰:“爱人。”他主张统治者在施政过程中应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又如,《论语》中,“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认为有仁德的人必然爱众人,只有“尊五美,屏四恶”,才能为他人着想,统治者才能做到“君使臣以礼”“使民以时”,进而实现“仁

治”。在对外徕远政策上,孔子也反对暴力倾向,主张以德服人,通过君子自身修仁德以抚远。为此,他还大力称颂三代以来尧舜、文武周公之时的仁德政治,并从“仁”的理念出发高度评价了齐国管仲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巨大功绩,赞扬“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认为管仲辅佐桓公会盟诸侯、奖尊王室的政治功绩使得他的“仁”达到了极致。

这就要求统治者秉承“仁者爱人”的政治思想理念,实行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措施来教化民众治理国家,并“亲施以恩惠”,从而使其“遂得民心”。

三、仁道(克己复礼为核心)

《论语》文中的为“仁”之道主要体现在孔子对于仁的追求是“克己复礼”。“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说的就是尽可能地克制自己,以便让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周礼的规定,不得做出有违礼仪规范的失礼行为。学会克制自己,在言行举止方面做出符合礼仪的规范,那么这样的个人就必定会是一个道德高尚之人,也会变成一个有“礼”有爱的人,便也会时时刻刻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这就是“仁道”。

四、为仁(三个问题)

前三大点浅析的是《论语》中“仁”的三种精神走向,而这第四点,我认为是比前三大点还要重要的一大课题,围绕这些可以提出“如何为仁”?“何又为‘仁’”?“做到‘仁’有多难”?这三个问题。

(一)对于“如何为仁”,孔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指的是一个人想到“仁”就能做到“仁”。

(二)然而对于“为仁”的具体要求,孔子回答弟子时却有着不同的标准和答案: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为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贡向孔子问仁,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

(三)“做到’仁’”有多难”?

在《公冶长》中,孟武伯问子路、冉有、公西赤等是否做到了仁,孔子虽然肯定了他们各自的才能,但都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不知其仁也”。子路、冉求、公西赤都名列七十二贤者之中,都是孔子大名鼎鼎的学生,他们都没有达到“仁”,即使是颜渊,孔子在《雍也》也只说他能做到“其心三月不违仁”。可见”仁“说到容易却做来不易。

五、结语

由此,我们可以逐渐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渐渐清晰的“仁”的概念。仁,要以“爱人”为出发点,通过“爱”与社会他人建立关系,推而广之,上至于君王,下至于平民百姓,都在“仁”所营造的“爱”的氛围中彼此沟通交流,从而构建出一个充满“仁爱”的道德理想社会。

参考文献:

[1]杨伯峻: 《论语译注》中的统计数据,中华书局,1980年版

[2]黄怀信:《〈论语〉中的“仁”与孔子仁学的内涵》,《齐鲁学刊》,2007年第1期。

[3]曹军:《解析〈论语〉中仁的精神内涵 [4]张霖炜:《浅析〈论语〉中的仁》

第二篇:论语中写仁的句子

论语中写仁的句子

1、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6、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7、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8、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9、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10、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2、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1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5、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6、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7、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9、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20、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21、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22、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3、巧言令色,鲜矣仁!

2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8、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29、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30、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31、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仁义之路)也?

3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第三篇:浅谈《论语》中“仁”、“孝”、“君子”三要素的内涵

《浅谈<论语>中仁、孝与君子三大要素的内涵》

作者:桂佳

摘要:本文对《论语》中仁、孝、君子三大要素进行详细考察研究,将三者的释义进行深刻剖析,就其内涵展开论述。作者认为《论语》中的这三要素不能仅从字面分析释义,简单译为白话文即可,而是需要更深一步发掘它们内部的不同意义。“仁”、“孝”、“君子”可以说是撑起了《论语》的半壁江山,仅凭它们出现的频率就可以看出三者在《论语》中所占据的地位。所以,深刻研究“仁”、“孝”、“君子”的内涵,剖析它们的内里,对于研究《论语》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体系有着极大的辅助意义。关键词:《论语》、仁、孝、君子

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在《论语》中作者认为“仁、孝、君子”三者贯穿首尾,可以说是《论语》的中心内容。本篇文章不企图把《论语》中每一个内容都彻底解析,仅限于对于“仁”、“孝”、“君子”三者的考察研究。

一、仁

众所周知“仁”这一要素,在《论语》中是首屈一指的地位,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和最看重的德行。“仁”在仅仅一万多字的《论语》中一共出现了109次,可想而知它的地位是处于怎样的一个高度。正因如此,学者们对“仁”的研究也是多如牛毛。

仅从“仁”的释义上来说,我认为可以大概分为三类:第一为仁德,名词词性;第二为仁者,名词词性;第三为行仁,动词词性。第一类仁德,基本属于“仁”最普遍的释义,出现的频率最高。如《里仁篇》中第五章提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君子离开仁,哪里还能扬名立万,名垂千古?君子不会在须臾之间违背仁德,就是在仓促急迫之间、颠沛流离之时也一定会按照仁德办事。《雍也篇》第七章提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意思是颜回的心长久地不违背仁德,其他弟子也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不违背仁德。《述而篇》第三十章提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难道仁德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吗?其实不然,只要我想要仁德,仁德就来了。《泰伯篇》提到“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意思是对于不仁德的人,痛恨的过分了,也会造成混乱。《卫灵公篇》提到“志士 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眼里的志士仁人,没有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的,只有勇于牺牲来保全仁德的。第二类意思解释为仁者,也就是有仁德、行仁事的人。《学而篇》第六章提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里的“仁”就是指具有仁德的人,年轻人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谨言慎行,诚信做人,博爱众人,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由此看来孔子也认同近朱者赤的说法,这也是评判你是否交到益友的标准之一。《论语》中孔子较少的直接用“仁”单个的指代仁者,而是直接使用仁者多一些。《雍也篇》第二十三章中提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智者缠绵水畔,仁者留恋与山野;智者好动,仁者乐静;智者快乐,而仁者长寿。《子罕篇》第二十九章提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聪明的人哪里会有疑惑的地方,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有勇气的人无所畏惧。第三类将“仁”解释为行仁,也就是做仁事。《泰伯篇》第七章提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仁人志士的心胸要宽广,内心要刚毅坚强,因为他们的身上肩负着推行仁德的重担,使命艰巨而且路途艰辛遥远。这是孔子对读书人的期望,学习仁的意义就在于推广仁地,让仁成为每个人心中的宗旨和信仰,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也就由千千万万的“仁”支撑起来,兴旺起来,这也是孔子的政治理想与奋斗目标。《子路篇》第十二章提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译为如果有圣明的君主出现,一定需要三十年才能使仁政大行。这里的“仁”即“行仁政”,这就将“仁”与孔子的政治观念与理想挂钩。《卫灵公篇》第三十六章提到“当仁,不让于师。”孔子一向注重师生礼教伦理,只有在遇到行仁之事时,弟子不用谦让与老师,这也体现了“仁”在孔子观念中所占的位置十分重要。

除上述三种意义外黄怀信先生提出了第四种解释—仁的名声,并举出了例子:《颜渊篇》第二章提到“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黄先生将这里的“仁”翻译为仲弓想要求得仁的名声,孔子认为只有做到出门在外要像去见尊贵的客人一样庄重,役使百姓要像去承担祭祀典礼一样严肃。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愿意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在诸侯国中、在封地上都没有人怨恨自己,这才能得到仁的名声。这样解释我认为有些牵强。据史料记载,仲弓即冉雍位于孔门十哲之列,以德行著称,孔子对他也有着“可使南面”的高度评价,孔子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如荀子在他的《儒效》篇中,就把冉雍与孔子相提并论,说:“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即仲弓)是也。”冉雍曾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他为政“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但是在季氏“仕三月,是待以礼貌,而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遂辞去,复从孔子。居则以处,行则以游,师文终身”。这样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仁德的追求仅限于求一个“仁德”的名声吗?我认为在这里将“仁”当翻译为仁德比较切合,仲弓应该是想要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德,如何真正做到仁德,而并非仅限于如何求得名声。

当然上述都是当代学者们和我自己对《论语》中“仁”的不同理解,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这方面存在差异是被理解的。在《论语》中也收录了孔夫子自己是如何解释“仁”的意义的。《颜渊篇》第一章提到“克己复礼为仁”,即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举止都符合礼的要求,就是仁。一旦每个人都能够克制自己并且践行礼数,天下就归于仁了。这样的解释孔子是将“仁”与“礼”结合在一起,从而看出孔子认为“仁”“礼”不能分离,“礼”如果没有 了“仁”就会流于表面,空洞乏味;而“仁”如果少了“礼”的反导作用,也不能真正达到“仁”的要求。“礼”与“仁”是《论语》的两个概念支点1,可以说是它们支撑起了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阳货篇》第六章提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孔子认为谦恭、宽厚、诚实、勤敏、慈惠,是组成“仁”的五大要素,只要能够真正做大这五点就能得到大众的拥护、别人的任用、工作上的成绩以及使唤他人的权利,从而做到“仁”。《子路篇》第十九条章提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这是樊迟想孔子请教“仁”时孔子的回答。平日的起居端庄恭敬、办事严肃认真、对待他人忠诚恳切,即使是到了夷狄之地,这样的品德也一样适用。《子路篇》第二十六章中提到“刚、毅、木、讷近仁”在孔子眼里,有仁德的人一定具备刚强、果敢、质朴、言语谨慎这四种品德。而人们最熟知的孔子对于“仁”的定义莫过于《颜渊篇》第二章提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论语》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良言。也是孔子对于“仁”最为直接,最普适的论理意义,时至今日,对我们现代人的影响也是十分重大的。

如果不仅限于字面释义上来区分《论语》中“仁”的类别,当代学者对“仁”也各有看法。陈开先先生在《孔子人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中将“仁”的含义分为以下五层:足以使人诚服的人格魅力、倡导一种道德个人主义、是孔子匡时济世之良方、是一种人生修为之方法、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台湾著名教授傅佩荣在她的作品《我读孔子》中将“仁”分为了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这三层,人之性就是指人性,人之道就是指人活在世界上具体选择的道路,人之成则是之人格的完成;黄怀信先生则认为《论语》中的“仁”的实质皆是爱人—关爱他人,他认为孔子仁学的真正内涵只有“爱人”这一项,而没有其他„„而我认为抛去“仁”的字面解释,从内涵深处挖掘的话可以将“仁”分为三类:一类流于理论层面,也就是说是一种人格、气度,是抓不到摸不着的虚物。这里的人格、气度并不是指妇人之仁,不是那些小恩小爱,而是一种深刻博雅、有使命、有担当的远大情怀2,是“杀身成仁”的豪情壮志;二类则深入实践层面,即行仁,将学到的仁德付诸实践才是真正学习仁德的目的,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作为仁人志士,他们不可以不宽容坚强,因为他们的身上是背负着推行“仁”的重任,这样的担当太重了、路途太遥远了;三类则是成为仁人,要想做到仁人十分困难,在我看来也是除去以仁治世之外最终极的目标,是人格道德的终极追求。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孔子的治世思想并不被君主接收,所以他只能通过教书育人来培养弟子,通过他们来传播自己的思想,践行“仁”的道路。我想他就是通过从理论到实践再到成仁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将“仁”这一重要概念渗透给弟子,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二、孝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在《论语》中孔夫子也曾深入探讨过“孝”的话题。自商起,”孝“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德行,这和封建社会宗法世袭制及文化有相应的关联。3自“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之后,血缘关系覆盖了整个国家官员体制,世袭制也成为贵族垄断官场的手段,这也为“孝”的重要性埋下伏笔。孔子生活的年代决定了他必定十分重视“孝”,所以在《论语》中也有较大篇幅的记录了孔子对“孝”的看法与观点。

12樊洁《<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 于丹《<论语>感悟》第七章 3陈来《<论语>的德性伦理体系》,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一期(第26卷)首先,孔子对于“孝”的认知并不仅仅停留于物质上的供养。《为政篇》第七章记载了子游询问孔子“孝”的对话,“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当今的“孝”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孔子偏不认同这一点,对于犬马来说也都能够得到供养,这和供养父母有什么两样?这就能称之为“孝”了吗?如果你不从心底里敬重你的父母,那便真的沦为犬马之养了。本篇第八章提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问孔子关于“孝”的问题,孔子认为“孝”难在儿女永远对待父母是和颜悦色的。难道说父母有事儿女操劳、提供父母吃喝就能算是孝了吗?远远不够!无论什么时候儿女对待父母都必须脸色和缓温顺,这是非常难做到的。当自己的工作出现窘境,当自己的学业陷入瓶颈,当父母老了腿脚不方便甚至神智不清的时候,你能保证自己永远拿一张笑脸面对他们吗?《阳货篇》第二十一章提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宰我认为为父母守丧一年即可,不需要守丧三年。而孔子却不认同,并且认为宰我是“不仁”的,小孩子生下来三年之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当父母归西之后孩子为父母守丧三年是理所应当的,普天之下都是这样做的。难道宰我没有得到父母的三年之爱吗?在孔子看来,三年关爱和三年守丧是相守恒的。但是与其在父母身后做这些看似合乎礼节的事情,倒不如在父母仍健在时多做一点,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对于父母外在得安其身,内在得安其心4才是孝子们应该做到的。关于如何做到孝,孔子有着不同的回答。《为政篇》第六章孟武伯向孔子请教时,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这些做子女的担忧。现在的社会工作压力、工作竞争、工作风险都很大,或许在外受了许多委屈,吃了许多苦,想要回家发泄一下,跟父母倒倒苦水。但是你有没有想到,这样做只是让你的父母陪你一起痛苦,从而更加担心你的生活?父母已经为你操了一辈子的心,没道理再为你的挫折埋单了。孟懿子向孔子请教“孝”,孔子说道“无违”。这又与礼节紧密相连,这里的无违是指不违背礼节。父母健在是按礼节服侍他们,父母去世后按照礼节埋葬并祭祀他们,就可以称之为“孝”《里仁篇》第十九章提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时,儿女不出远门,即使出远门也一定要告诉父母确切的去处。孔子不是反对儿女们离家父母外出闯荡,而是儿女应该有自己正确的志向。你既然不能在父母膝下供养他们,就必须要在外面的事业上给父母一个交代。当今社会,除过一些官、富二代,哪一个孩子不需要自己在外奋斗打拼?如果在家不远游,可能只会落得个啃老的下场。但是在外打拼并不是漫无目的的低头乱闯,在离家之前就要想好自己离家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离开家要去哪里打拼自己的未来,或是漂洋过海留学,或是外出挣钱养家,这些都要告诉父母,让父母明白理解并支持你的志向。这样才叫“游必有方”,这才是“孝”。第二十一章记录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今天的我们谁能一口说出父母的生日、年龄?反过来问,又有哪一个父母不知道自己儿女的生日、年龄?孔子说父母的年岁我们必须清清楚楚地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他们仍健在而开心,另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心。喜的是父母高寿,得享天年,做儿女的现在还有机会孝敬他们,尽儿女所能为他们提供好的生活条件,不让他们再为我们操心,安心享受天伦之乐;惧的是这样的年龄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我们能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日子还剩下多少,倒计时从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开始,这样的残忍是每个有孝心的儿女都会面对的。所以说“孝”真得不是说说而已。

4于丹《<论语>感悟》第一章 孔子在外安其身内安其心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父志子继”的标准。儿女不简单,要供养父母、侍奉父母,更重要的是要弘扬父母之志。5《学而篇》第十一章提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里清楚明白地提到了如何观察一个人是否孝的方法,父亲健在时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能够在守丧的三年里不改变父亲的道德规范,便可称为孝。在孔子生活的年代里,父亲健在时孩子是基本没有自己的意愿的,只能跟随父亲的志向,遵从父亲的命令,所以在父亲健在时实无法真正看出儿女的孝心的。只有当父亲死后,他能够独立行动了,才可以观察他的是否仍然遵从父亲的意愿,是否真的孝。《里仁篇》第二十章也提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去世三年后,仍旧不改变父亲当初所教授的准则,就可以称之为孝了。

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将“孝”与“顺”连在一起,说为“孝顺”。何为“孝顺”?顺者即孝者,这是字面上的意思,中国民间也有着这样的说法。只不过一味地顺从父母就是“孝”了吗?不,显然是错误的,如果只知没有原则的“顺”,则称之为“愚孝”。《里仁篇》第十八章提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显然,孔子也是反对“愚孝”的。侍奉父母,应该婉转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如果父母没有听从仍然要恭恭敬敬,不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也不要心存怨恨。父母不会一直正确,当我们与父母的意思相悖时,我们可以提出异议,不过重要的是注意方式方法,必须要以父母容易接受的方式提出来,婉转地提醒父母,不能直接违抗父母的意愿。当父母不听从我们的意见时,我们不能对他们心存怨恨,抱怨他们的思想陈旧或眼界不够宽广,做儿女的仍然要对父母抱有恭敬的态度,不和父母发生正面冲突,不冒犯父母。南开大学的艾跃进教授曾经也提到过与父母发生冲突时儿女应该如何处理,四个字:顺而不从。这不是说你当父母面一套背后又一套,而是说理解、退让,但是坚持自己的原则。这样的处理方法才是得当的。

三、君子

《论语》开篇第一章第一节就提到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全书提到君子的地方共有60处,可以说《论语》以“君子”开头,以“君子”结尾,“君子”贯穿着正本《论语》。所以说,研究《论语》,“君子“是绕不过去的。君子之说由来已久,在中国各个学派都有着和深刻影响,尤其是儒家。对于君子的研究也是浩如烟海,多如牛毛,本文只谈论令我印象深刻的两篇文章中对于“君子”的看法。

《于丹<论语>心得》中第四章,专门将“君子”从《论语》中剥离出来,独立地进行研究。于丹给“君子”定了三个标准,并在《论语》中找到了相对应的名句论证。首先,君子得是一个善良的人;其次,君子是一个有恒心的人;最后,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于丹由内而外地给“君子”下了定义,且不论她这样划分是否有说服力,单看她的书中描写就是十分精彩。《论语》一类的古代文学作品为什么现在慢慢衰落了呢?而为什么于丹就能够掀起“国学热”呢?看了她的书,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于丹,一位学传媒出身的博士,自然是从艺术的眼光去看待《论语》,她把《论语》中枯燥乏味的文言文用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哲理故事串联起来,激发了国人们重新拿起《论语》的兴趣。在于丹眼里的“君 5于丹《<论语>感悟》第一章 子”是否与孔子眼里的“君子”不谋而合呢?我认为在这里是有一定出入的。《论语》中对“君子”的记录是非常多的,于丹单单三个标准就能将其中滋味品个明白吗?

相比较于丹老师的看法,我更加认同清华大学教授陈来的看法。陈来教授在2011年发表过一篇文章--《<论语>的德性伦理体系》,这篇文章刊登于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其中也谈论到了《论语》中“君子”的问题。陈来教授把“君子”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知名、言行之耻、谋道求义、态度面貌、精神境界和处世德行,在我看来仍然需要加上一点,那就是君子所具备的能力。

《卫灵公篇》第二十章提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就是说君子担心的是自己过世之后后人没有称颂他。这样的想法或许只有君子才会有吧。鲁迅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这才是君子所追求的身前身后名。

《为政篇》第十三章中,子贡向孔子请教君子的问题,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对于要说的话先得亲自实践之后再说出来,这才是一个君子所该遵守的言行准则。如果说话前并不实践,便是鲁莽、不谨慎,何谈君子?《里仁篇》第二十四章中提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并不是说君子口舌笨拙,讲话吞吐,而是指言语谨慎的意思,君子应该言语谨慎而重在心动敏捷。君子的力量不是在口舌之间,而需落实到行动上,方显君子本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不逞口舌之快,而是用行动说话的人。《阳货篇》第二十四章中子贡问“君子亦有恶乎?”孔子回答道:“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君子也是常人,有所好自然有所恶。君子所恶何事呢?孔子说君子憎恶专讲别人坏话的人,憎恶处在下位而诽谤上级的人,憎恶勇敢而不知礼节的人,憎恶揭发别人隐私还自以为直率的人。管好自己的嘴巴,不去在背后说人坏话,也不妄加评论上级的工作或生活,安守本分,踏踏实实。所以说君子是言行知耻的人。《宪问篇》第二十七章中说道“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如果自己的行为没有符合自己曾说过的话语,这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情,君子应该是言行合一,而不是言过其实的。

君子一生所追求的是什么?孔子同样也给出了答案。《学而篇》第十四章说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何谓君子?他不像常人一样追求生活富裕安定,一心在追道求义的路上,这就是君子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古语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子并不要求吃饭温饱、居住安逸、享受生活,而是想要做到做事勤劳敏捷、言语谨慎,并向道德高尚的人看齐并且匡正自身。《里仁篇》第十章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对待天下的是只有唯一的标准,那就是道义。但凡符合义的就是正确的,一旦违背义便是错误的。那么君子应该如何追求道义呢?《雍也篇》二十七章给出了答复“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只要君子广泛的学习文献,用知识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内涵,并且用礼节来约束自己言行,使得自己言行合乎规范,就可以不离经叛道,换句话说也就是谋道求义了。《宪问篇》第二十三章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也点明了,作为君子一生所追求的都是仁义二字,并无其他杂念,只有小人才会热衷于名利财富的追求。这句话与《卫灵公篇》第三十二章提到的“君子谋道不谋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君子致力于求取道义,而不是谋衣求食。

态度决定一切,那么君子对待事物的态度又是如何呢?君子的面容外形又有什么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呢?《学而篇》第八章“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 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告诉我们: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也不稳固。要以忠诚守信为主,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往。有了错误,要勇于改正。在孔子眼中,“君子”是一定是庄重威严的,由内散发的气场让人不由得被震慑。这与《卫灵公篇》第二十二章相对应“镜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庄重,不像常人一样欲求不满,而是与世无争,与人相处时也是和睦友好,团结善良,而且不与人勾结,制造小团体。《乡党篇》第六章提到:“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服而朝。”可能在我们现代人眼里,这样的“君子”有点过分讲究外在,他们不用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镶边,不用红色或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夏天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但一定要套在内衣外面。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衣。黄色的狐皮袍,配黄色的罩衣。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长一些,右边的袖子短一些。睡觉一定要有睡衣,要有一身半长。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垫。丧服期满,脱下丧服后,便佩带上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如果不是礼服,一定要加以剪裁。不穿着黑色的羔羊皮袍和戴着黑色的帽子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礼服去朝拜君主。其实不然,在孔子眼里只有遵守礼教的人才能称之为君子,只有用诚挚的心态来面对这繁琐的礼节规矩,才是真的君子所为。同一篇中第七章也提到了君子如何挑选食物:“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君子”不仅对自身要求颇高,对食物的选择可以说到了苛求的地步: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这难道与之前提到的“君子食无求饱”有所冲突吗?君子既然“食无求饱”,在这里为什么又如此苛刻呢?在我看来,这两者都是一种精神境界,要么不吃,要么就吃好的、符合礼教规矩的。如此想来,君子的境界还真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子张篇》第九章中提到君子给人的三种不同印象“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远远望去,君子给人一种庄重矜持的感觉,走进时又有温和敦厚之感,如果有机会听他讲话,就会感受到君子的严肃与刚正不阿。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君子。

面貌是内在的外化,那么君子是要有怎样的精神境界呢?《里仁篇》第十一章告诉我们“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心胸宽广,关心的是道德教化、国家法制这等大事;而小人眼界狭隘,心里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有那点小恩小惠,如何成得了大事?当人的精神境界升华到一定高度,才能看得到远大高尚的事情,不在局限于那些私人的蝇头小利。同篇第十六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也是这样的意思。《颜渊篇》第四章司马牛向孔子请教君子是,孔子答道:“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说:“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君子不忧愁,不恐惧,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这样的境界确实是高啊!君子修身养性,在求学过程中,便专志于求道,时常有所领悟,乐在其中;而当亲身经历到圣贤教诲之后,又乐于自己所得到的道德学问,并能在生活中巧妙地运用,随意自在。因此,君子有 着终身的快乐,而没有忧愁。不注重道德修养的人却不这样,在没有得到的时候想要得到,在得到之后又害怕失去,因此一生都活在患得患失之中,没有一天的快乐自在可言。《卫灵公篇》第二章中提到:“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这就是君子的精神境界,再怎么山穷水尽也会安守节操,保持自己的人格,而小人就不一样的,但凡遇到点什么困难就马上抛掉底线,只要能够脱离窘境,无所不用其极。君子与小人的差距就在这里,显而易见。《季氏篇》第十章提出了著名的“君子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相比较我自己这样白话的翻译,我还是更欣赏康有为那段精妙绝伦的解释—“视明则无所蔽,听聪则无所壅、色见于面者,忌冷而贵温。貌举身而言忌慢,而贵恭忠,则言精切。而竭尽蔽,则事详审而不败。问则疑不蓄,思难则忿必怨,思义则不得苟。九者,盖皆人事之要,日用之常,以此日省,可谓近思。孔子示人检身思虑之法至为详明,为人格中不可6少阙者。”如此解释,实在透彻,让人不得不佩服康有为作为一个打着孔子旗号,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政治家能把孔子的一句话解释得清晰有力,着实妙极!另外《尧曰篇》第二章也提到了君子“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嘛!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君子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境界都是一般人所望尘莫及的,但孔子却用朴素温暖的言语描述了君子的标准,让每个人心里都有了一位“君子”,并为之而努力奋斗着。

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君子处在社会这张纷繁负责的网络之下是怎么样为人处世的呢?《为政篇》第十四章提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君子以道义为基础来团结人,忠信而不勾结;小人则是由于眼前的利害关系所勾结,狼狈为奸,并且毫无忠信可言。“周”就是以道义为基础去吸引朋友,团结朋友,巩固友情,与真正的君子交往感觉是十分舒适融洽的,而“比”的意思则是因蝇头小利而勾结在一起的人群,并不是真正的朋友,更没有什么忠信可言。《八佾篇》中也提到君子与世无争的精神境界“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如果一定要有什么好争的话,那大概就是射箭比赛了。先要互相做作揖谦让友好,比赛结束后又一起畅饮开怀,就连竞争也 6康有为《论语注》 是有着君子应有的风范。这样的行为既体现了君子爱好高雅,有着“往来无白丁”之感,又表现了君子的风度所在,对人以礼相待,包括自己的对手。《子路篇》第二十三章提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能够与人和谐相处,而非盲目附和;小人则只能盲目附和,不能与人和谐相处。“和”之多种事物,在真善美占主导地位下的和谐。表现在君臣关系上就是臣子赞成君主正确的意见而不赞成错误的意见;“同”则是指盲目附和对方所有意见,不辨是非。为人处世方面也是如此,对朋友来说可能会有忠言逆耳的地方,但是真正的君子不会为了达到让对方“顺耳”的目的而改变自己的判断,去盲目地顺从讨好对方。《卫灵公篇》二十一和二十二章分别提到了“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对他人则抱有宽容的态度,“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小人则相反,但凡有什么差错只会苛责他人,把责任推诿他人。真正的君子庄重矜持,与人无所争,和人们交朋友只会团结友爱,而不会拉帮结派,形成小团体。君子有着自己的大气、宽容与友善。

我认为在陈来教授的基础上,《论语》中的“君子”还可以有一个部分的解释—能力。君子不是空口白话说来就是君子了,一定有着别人没有的能力,才能区别与寻常百姓。《为政篇》第十二章提到“君子不器”这就说明了君子的能力范围之广,不是任何一个器皿可以限制的。器皿是为某种需要制作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各个器皿之间不能通用,这就比喻那些才能有限的人。孔子用“君子不器”来主张君子要具备多种的才艺和技能,就像现在的“万金油”一样!《颜渊篇》第十九章说道“君子之德凤,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必有德,但君子的德行仅仅用于他自身吗?其实不然,君子的德行就像风,而百姓的德行就像草,风吹草动,也就是说君子有着影响百姓的能力,君子的德行是寻常人们的标杆,起着范导的作用,有着规范他人的能力。《子张篇》第七章提到“君子学以致其道”,这体现了君子异乎常人的学习能力。各个行业的工匠们在作坊里完成他们的任务,而君子则通过学习来掌握事物的规律和方法,用现在的话将就是君子靠脑子吃饭,有着超群的学习能力就不用担心日常的温饱问题,而是要更进一步的研究学问。那么如何考验君子的能力呢?《卫灵公篇》第三十四章给出了答案:“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考验君子的能力时不能用小事来考验,可以让他来担当重任;而小人却不能委以重任,只能通过小的事情来考验,君子不拘小节,只担重责。

孔子教育的一大目的就是培养内圣外王的君子,通过上述分析想必大家也都有了君子的标准,沐浴在圣贤光辉之下的我们更应该向圣贤学习,向君子致敬。

四、总结

在现在这样一个物质文明极度发达的时代,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达官显贵,亦或是贫民百姓,几乎都抛掉了《论语》时期的单纯与淡然,看看自己以及周围的人们,又有几个能够达到《论语》中对“仁”、“孝”、“君子”的要求呢?本文意在分析其深刻内涵,希望能够触摸到圣贤之光辉,让自己以及他人沐浴在古代先贤的智慧中,并学习这其中精华,完善自身。

总之,《论语》区区几万字,内涵却十分庞杂深奥。对于《论语》我们每个人都要心存敬畏与感激,在数字化高度普及的今天,也应该停下物质的脚步,去看看《论语》中的远山之黛、流水之碧,从心里升华自己,才是走向“君子”的必经之路。参考文献:

1.樊洁《<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 2.于丹《<论语>感悟》第一章、第七章; 3.陈来《<论语>的德性伦理体系》,《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一期(第26卷); 4.康有为《论语注》。

第四篇:和中文意思不同的日语翻译

お得意さん(おとくいさん)顾客2 愛人(あいじん)情人3 愛想(あいそ)会应酬,恭维话,招待4 案内(あんない)指导,通知5 暗算(あんざん)心算6 彼岸(ひがん)春、秋分的前后三天7 不審(ふしん)可疑8 不時(ふじ)意外9 残高(ざんだか)余额10 残念(ざんねん)可惜的,遗憾的,失望的11 茶房(さぼう)红茶、咖啡店12 差別(さべつ)歧视13 朝飯前(あさめしまえ)简单14 成敗(せいばい)惩罚15 痴漢(ちかん)色情狂16 痴漢(ちかん)色狼、流氓17 馳走(ちそう)好吃的18 出力(しゅつりょく)输出19 出世(しゅっせ)出人头地20 出頭(しゅっとう)自首21 出張(しゅっちょう)出差22 初心(者)(しょしんしゃ)初学者,新手23 処分(しょぶん)整理24 床(ゆか)地板25 床屋(とこや)理发店,理发师26 春雨(はるさめ)粉丝27 粗筋(あらすじ)梗概28 粗品(そしな)礼品29 大柄(おおがら)大花纹30 大方(おおかた)大众31 大根(だいこん)萝卜32 大根役者(だいこんやくしゃ)拙劣的演员33 大黒柱(だいこくばしら)中心人物34 大家(おおや)房东35 大袈裟(おおげさ)夸张/浮夸36 大名(だいみょう)各地诸侯37 大手(おおて)大型厂商、企业38 大丈夫(だいじょうぶ)没问题、没关系39 得体(えたい)来历、身份40 地道(じみち)脚踏实地41 都合(つごう)事情;便宜;機会;全部42 耳朶(みみたぶ)耳垂、有福43 二枚目(にまいめ)美男子44 翻訳(ほんやく)笔译45 放心(ほうしん)精神恍惚46 分家(ぶんけ)旁系47 風船(ふうせん)气球48 服役(ふくえき)入狱49 浮気(うわき)见异思迁50 改行(かいぎょう)作文时换行51 肝心(かんじん)关键52 高校(こうこう)高中53 怪我(けが)受伤害54 合同(ごうどう)合并55 合意(ごうい)同意56 胡散臭い(うさんくさい)狐疑57 華奢(きゃしゃ)苗条58 還暦(かんれき)六十岁大寿59 火の車(ひのくるま)经济状况不好60 機嫌(きげん)气氛,心情61 急須(きゅうす)茶壶62 家内(かない)老婆63 検討(けんとう)讨论64 见事(みごと)精彩65 見方(みかた)看法、见解66 講義(こうぎ)上课、课程67 交代(こうたい)轮班的人68 交番(こうばん)派出所69 階段(かいだん)楼梯70 結構(けっこう)足够71 結束(けっそく)团结72 節目(ふしめ)转折点73 謹慎(きんしん)闭门思过74 経理(けいり)会计75 精進(しょうじん)素食76 具合(ぐあい)情形,状态77 勘定(かんじょう)算帐78 快報(かいほう)好消息79 老廃物(ろうはいぶつ)废弃物80 老婆(ろうば)老太婆81 楽勝(らくしょう)轻取82 冷房(れいぼう)冷气83 蓮華(れんげ)瓷饭勺84 寮(りょう)宿舍85 料金(りょうきん)学费,费用,税86 留守(るす)不在87 旅券(りょけん)护照88 落第(らくだい)留级89 麻雀(ま―じゃん)麻将90 買手(かいて)买方91 夢中(むちゅう)浑然忘我92 迷惑(めいわく)困扰93 米国(べいこく)美国94 勉強(べんきょう)学习、便宜95 勉強(べんきょう)学习96 面白い(おもしろい)有趣的97 面倒(めんどう)麻烦的(事);帮助98 納品(のうひん)交货99 南米(なんべい)南美100 難聴(なんちょう)重听/耳背101 泥棒(どろぼう)盗贼102 年寄り(としより)老人103 娘さん(むすめ)少女104 女将(おかみ)老板娘105 暖房(だんぼう)暖气106 批評(ひひょう)评论107 皮肉(ひにく)讽刺108 気持(ち)(きもち)感觉,气氛,心情109 気分(きぶん)感觉,气氛,心情110 気色(けしき)

情形111 汽車(きしゃ)火车112 汽水(きすい)淡水和海水混在一起113 恰好(かっこう)穿着114 前年(ぜんねん)去年115 強力(ごうりき)脚夫116 情報(じょうほう)资讯、消息117 取締役(とりしまりやく)董事、股东118 趣味(しゅみ)嗜好119 人参(にんじん)胡萝卜120 人間(にんげん)人类121 冗談(じょうだん)开玩笑122 入力(にゅうりょく)输入123 焼餅を焼く(やきもちをやく)吃醋、妒忌124 焼飯(やきめし)炒饭125 蛇口(じゃぐち)水龙头126 生甲斐(いきがい)人生的意义127 勝手(かって)(1)台所。(2)様子。事情。(3)便利。便宜。生計。家計。(5)右手。128 十八番(おはこ)最得意拿手的129 石頭(いしあたま)死脑筋的人130 時雨(しぐれ)秋末冬初之际的阵雨131 世帯(せたい)家庭132 世話(せわ)关心;援助;帮助;尽力;推荐133 是非(ぜひ)务必、无论如何134 手柄(てがら)功劳,成就,荣誉135 手当(てあて)薪水,奖励,补助136 手間(てま)工作时花费的时间和劳力137 手紙(てがみ)信138 水虫 脚气139 素人(しろうと)外行/门外汉140 酸素(さんそ)氧气141 算定(さんてい)估计,估算,计算142 粋(いき)帅143 台所(だいどころ)厨房144 湯(ゆ)热水洗澡温泉145 湯船(ゆびね)浴盆146 天井(てんじょう)天花板147 通達(つうたつ)通告、传达148 外人(がいじん)外国人149 万力(まんりき)老虎钳150 腕白(わんぱく)淘气151 腕前(うでまえ)能力,技能152 腕前(うでまえ)本领153 文句(もんく)不满154 我慢(がまん)忍耐155 無茶(むちゃ)胡来,过分156 無断(むだん)擅自/私自157 無理(むり)勉强158 無駄(むだ)徒劳159 物語(ものがたり)故事160 下地(したじ)素质161 下火(したび)衰退162 下着(したぎ)内衣163 相好(そうごう)表情164 小人(こびと)小矮人165 小心者(しょうしんもの)胆小鬼166 邪魔(じゃま)打搅、麻烦的人167 謝る(あやまる)道歉168 心地(ここち)感觉169 心配(しんぱい)担心;不安170 新米(しんまい)新手171 新聞(しんぶん)报纸172 喧嘩(けんか)打架173 懸命(けんめい)拼命,竭尽全力174 言葉(ことば)语言,用语,发言175 演出(えんしゅつ)监制176 腰掛(こしかけ)凳子177 野球(やきゅう)棒球,垒球178 一人前 一人份179 一味(いちみ)同类180 駅(えき)车站181 陰気(いんき)忧郁182 桜肉(さくらにく)马肉183 用心棒(ようじんぼう)保镖184 用意(ようい)准备185 油断(ゆだん)马虎186 有様(ありさま)状态187 愚痴(ぐち)牢骚188 遠慮(えんりょ)客气189 約束(やくそく)约定,约会190 伝言(でんごん)留言191 札(ふだ)牌子,护身符192 張本人(ちょうほんにん)罪魁祸首193 丈夫(じょうぶ)坚固194 照会(しょうかい)检索195 折衝(せっしょう)交涉,谈判196 真面目(まじめ)认真的197 質問(しつもん)问题198 仲間(なかま)伙伴199 助太刀(すけだち)帮手200 自愛(じあい)自己多加保重201 足軽(あしがる)杂兵202 組合(くみあい)工会团体203 作風(さくふう)写作风格

第五篇:《论语》论仁 详案

《论语》论仁 详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悟和理解儒家“仁”的思想的内涵。

2、对儒家“仁”的思想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3、培养学生“仁”的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论语》的相关篇章,体悟“仁”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让学生切实受到“仁”的思想的感召,也力争做一个仁德之士。【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据统计,《论语》20篇中就有16篇论及“仁”(仅《为政》、《乡党》、《季氏》、《先进》四篇中没有仁字),而其出现的次数,共计有110次之多。这也就是说,《论语》中,平均十几个字中就出现一个“仁”。密度之大、频率之高,实属罕见。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论语》中“仁”的思想。

【PPT展示第2页】

【板书课题】《论语》论“仁”

【讲解】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如果君子没有了仁德的品质,他如何称得上君子呢?可见,孔子将仁作为判别人是不是君子的最重要的标准。所以孔子毕生坚持仁德的思想,也竭力劝说统治者施行仁政,鼓励国民忠君爱国、报效国家。

【PPT展示第3页】

【讲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所谓志士仁人,就是指有理想、有抱负、立志为国家的建设和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无求生一害仁”,就是:要有、要追求活着的时候不做有害国家利益、有损自己信仰的事;“有杀身以成仁”,就是:要有、要追求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用以维护国家的利益、维护自己的信仰。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可见,“仁”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儒家的基本概念,以至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而不同篇章中的“仁”也大都具有不同的含义,它渗透于学习、做人、生活等各个方面,且相互交织贯穿影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PPT展示第4页】我们本节课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什么是“仁”,如何理解“仁”;

二、“仁”的根本是什么?

三、怎样去修养“仁” 的品质?

一、什么是“仁”

【提问】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你是怎么理解仁的啊?或者说你由仁字都想到了那些词语?找个同学来简单谈一谈。

【回答】略。

【总结】同学们都谈得很好,对仁都有一些自己的独到的看法。那我们看看古人是怎样理解“仁”的。【PPT展示第5页】

许慎《说文解字》:“仁,亲也。从人从二。”两人之间相亲相爱就是仁。《礼记》也说:“上下相亲谓之仁。”长辈与晚辈之间、上司与下属之间的相互亲近和尊重就是仁。这说明古人认为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这是古人对“仁”直观的定义。但是很显然,这种定义远远不能概括儒家仁的丰富的内涵。

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孔子是怎样理解仁的。孔子有一个学生叫樊迟,这个人可以说非常好学上进,他经常向孔子提问。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这里的小人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卑鄙小人的意思,而是说樊迟目光短浅,志向不高,我让你来是学修身治国劳心的大道的,你却跑来问过种庄稼这些劳力的事,孺子不可教也。但是樊迟并非只是关注种庄稼这些小事,他也曾经向孔子咨询过三次高深的大道,三次向孔子问“仁”。

【PPT展示第6页】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颜渊》)樊迟第一次问仁,孔子和直接了当的回答了“爱人”两个字,也许孔子认为一心想学种庄稼的樊迟资质欠佳,就只是给了个最简单的回答。在得到了孔子的回答后,樊迟似乎很困惑,难道“仁”真就这么简单吗?我们说最简单的其实也就是最难理解的,众所周知的事情你未必真的理解。所以樊迟很困惑,没搞懂仁的意思。他就第二次跑去向孔子问仁。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这一次孔子的回答相比第一次“爱人”的总括性回答来说,要具体的多了,而且可操作性也更强了。那我们来看看有没有同学能够理解这句话啊?

【回答】略。

这位同学的理解大概差不多。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德的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时,他总是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如果说第一次“爱人”是一个愣头愣脑的回答的话,这一次的回答就切实可行得多了,所以后人范仲淹也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典型的是受孔子“先难后获”思想的影响。这种“先难后获”的故事在历史上有很多,这里给大家简单讲一个正面一个反面的例子。(故事:东汉大叔将军冯异与后唐开国君王李存勖)

樊迟对仁的兴趣逐渐高涨,他又第三次跑去向孔子问仁。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这一次孔子从具体的生活做法中对仁进行了讲解,平时处事时要谦恭,做事情时要恭敬,对待别人要忠诚,这三种品质,就算到了遥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也不可废弃,那么这样,你也可以说是一个仁德的人了。要不说孔子怎么是一个圣人呢,他三次对樊迟的回答,每次的角度都不一样,而是根据樊迟的理解选取了不同的回答,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PPT展示第7页】

孔子也从反面论述了不是仁德的情况,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花言巧语,假装和颜悦色,这种人很少是仁德的,几乎都是伪善的。孔子从正面对仁进行了解释,同时也给出了判别仁德的标准。

【总结】一言以蔽之,“仁者,爱人。”这是孔子对仁下的最高的定义,要成为仁德之人,首先要爱其他人,所以儒家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后来孟子的仁民爱物,墨子的兼爱几乎都是从孔子“仁者爱人”这里生发出来的。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儒家的仁,那就是:与人为善,与木为春,与世为爱。

二、“仁”的根本

【过渡】“仁”这个儒家的最高道德规范,那么,它立足的根本点是什么呢?

【PPT展示第8页】

(一)孝悌是仁的根本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善事父母是为孝,敬事兄长是为悌,孝悌是人最基本的道德。孝悌之人,是不会轻易犯上作乱的,因为他们心里时刻挂怀着他的家人,所以有子说,孝悌是仁的根本。仁的根本是孝悌,那孝的关键优势什么呢?

【PPT展示第9页】

(二)孝道的关键

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这句话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认为犬马都能够供养侍奉父母,如果我们心里对父母没有敬重之心,那我们跟犬马又有何区别呢?另一种理解是犬马我们都在蓄养,如果我们心里对父母没有敬重之心,那在我们心中,父母与犬马有何区别呢?这两种理解从不同的解读诠释了,孝道首先在于“心敬”,如果只是给父母物质财富的满足,是不能称为孝的,就算物质条件不能满足,只要心里时时刻刻想着父母,这同样能称为孝。所以孝的关键在于“敬”。

【PPT展示第10页】

孔子对这种“敬”也做了具体的说明,那就是“无违”。孟懿子问孝。子曰 :“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 :“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 :“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对父母的敬首先表现在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不要去顶撞他们,他们在世时,要以礼奉养,他们去世后,要以礼安葬、以礼祭祀,对父母的孝要做到合心合情合礼。试想,如果一个人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敬重都不爱,他还会去敬重谁爱谁呢?

【PPT展示第11页】

孟子对孔子的的这种观点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章句上》)孟子认为先对自己的双亲敬爱,其次才能对世人仁德,进而才能爱世间万物,由孝到仁再到博爱,这是一理相称的,也是符合人类的基本的情感的。庄子也指出“爱人利物谓之仁”,也是对这种观点的一个补充。

【总结】仁的根本在于孝悌,而孝的关键在于心敬父母,这里的父母其实也可以放大说是世间的人,也就是说,人生在世,你首先得对别人敬重,然后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仁德的人。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仁德”的人呢?孔子也对此做了具体的指引。

三、怎样修养“仁”的品质

【PPT展示第12页】

(一)克己复礼就能做到仁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请问其目。”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要领。”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同学们,你们有做到克己复礼吗?我想很多同学在别人面前基本都能够做到克己复礼,但是当你只有一个人的时候,当你失去了别人监督的时候,你还会那样嘛?也就是说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不是看他在人前是怎么样的?而要看只有一个人时,他会怎么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慎独”。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克己复礼的典型,也就是坐怀不乱的故事。(故事略,鲁国柳下惠坐怀不乱)

(二)涵养美德

【PPT展示第13页】

此外,要想成为君子,还必须要涵养自己的美德。如果说前边讲到的“爱人”是实现仁的纲要的话,那么这里的几种美德就是具体的细目了。子曰:“刚毅木讷,近仁。”一个人做到了刚强果毅淳朴少言,才会慢慢的接近仁德。可见修炼仁德并不容易。那怎样才算真正的仁呢?孔子进而指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

恭敬、宽厚、诚信、聪慧、恩惠,具有了这五种品质的人,才算是真正仁德的人。这样就把仁德给他具体的细化了,可操作性也就更加强了。

(三)博爱众生

【PPT展示第14页】

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PPT展示第15页】

仲弓问仁。子曰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 :“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孔子说:“自己做不到或者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此句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

【讨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否能改成改成”己所欲,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

(四)为仁贵在坚持

【PPT展示第16页】

当然,修养仁的品质还需要我们长久的坚持,一日曝十日寒是断不能成就仁德的。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君子就算在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都是不会违背仁德,就算生活困顿,颠沛流离都不会违背仁德。曾子也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四、总结

【PPT展示第17页】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仁爱离我们远吗?我想要仁爱的时候,念头一动,斯仁至矣,仁爱就来到我的心中,我的生命就被仁爱充满了。我希望这一句话,是孔子越过两千年流光,说给我们每一个子孙后人的。就在今天,就在此刻,就是我们每一颗心对自己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当你真正信任了这件事的时候,仁爱就在这一刻,来到我们的生命之中,我们被仁爱充满,我们跟这个世界都会变得更好。

下载简单谈谈论语中“仁”的不同意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简单谈谈论语中“仁”的不同意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第三章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此句须反复诵读,方能真正体悟圣人之殊胜意。“仁者”是儒家价值的中心,人希贤、贤希圣......

    论语论仁教案五篇范文

    《论语》之“仁” 教案 学习目的: 1、《弟子规》融读经与识字、为学与为人于一体 2、要让孩子具有良好的品质 一、导入: 1、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注释......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最终定稿)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本文中有一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它的意思就是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不选择有仁德的住处,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孟......

    论语 里仁测试 参考答案[★]

    《论语·里仁》测试 班级______座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一、 解释下列加点词(每题4分,共40分) 1、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________ 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________ ..3......

    英语中长得象,意思完全不同的英语单词

    英语高频形近意异的词汇 1.lively活波的,生动的 alive活的 live现场直播的,实况的 living活着的,健在的, 现行的 2.sensible有感觉的,有判断力的 sensitive敏感的,灵敏的flexible......

    浅谈《论语》“里仁”篇中的仁学思想及现实意义

    浅谈《论语》“里仁”篇中的仁学思想及现实意义作者:黎勇 【摘要】本篇是《论语》的第四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

    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1、体面:光荣;光彩。 体面:得体;好看。 2、分外: 指超过平常 指本分以外 3、天真: 心地单纯、直率头脑简单、容易被迷惑 三、修改病句 常见病句类型: 1.......

    用仿佛的不同意思造句

    仿佛,指差不多;好像。下面小编收集了仿佛的不同意思造句,供大家参考。仿佛造句一一、徐悲鸿先生的马画得真有神,一匹匹骏马仿佛在奋蹄奔跑。二、南京长江大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