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论语.里仁》串读

时间:2019-05-15 06:44: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4《论语.里仁》串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4《论语.里仁》串读》。

第一篇:04《论语.里仁》串读

论语☆里仁第四

在上一篇《论语.八佾》里,孔子通过对当时各种乐崩礼坏的社会现象进行剖析,一语道破当时社会问题的本质即‚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并指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通过仪封人之口说出‚天下无道久矣,天下将以夫子为木铎‛,那么,孔子这位前识者,必将是‚天下无道久矣,夫子将以里仁为木铎‛。在《里仁》里,《论语》的编者并没有将仁的核心内涵作为重点表述出来,不是通过孔子之口去讲具体的道德规范,而将重点放在一个人要不要讲道德,至于‚仁‛这一道德的具体含义及其时代特征,我们要结合论语全篇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才能真正有所把握。

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思考的问题有两层,第一层,一个社会要不要把道德放在第一位,第二层,结合一个具体的社会时期,应该讲什么样的道德。《里仁》就是从第一个层次出发,将礼乐的实质精神抽象出来,反映出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道德意识的警醒,是对当时社会问题开出的药方中一味最核心的药剂。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说:‚达到仁的境界才是最完美的,如果我们不把仁作为自己的最终归宿,那是不会明白的‛《论语.里仁》开门见山的指出‚里仁为美‛,并且指出一个人如果没有品尝过‚仁‛,那里能明白‚仁‛的美好味道呢。

当然 这有一说是‚知‛作‚智‛解,倒也和下一句‚知者利仁‛是为呼应。也就是说‚择不处仁‛,那就会利令智昏,失去方向,不是可能得到真正的智慧的。为什么呢?所以,下一句就讲: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期处于困窘的境地,也不可能长期处于安乐的环境。‛为什么呢,论语说过‚贫而无谄‛、也说过‚贫而乐‛、说‚富而无骄‛,也说过‚富而好礼‛,虽然有层次上的高低,但均为孔子所肯定。

孟子说过‚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中庸》上也云‚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都是说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无论好坏、顺逆,都要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不会泯灭自身的操守和原则。

仁者里仁为美 智者择能处仁,所以才能做到‚长处约‛和‚长处乐‛。所谓‚仁者安仁‛和‚智者利仁‛是两个不同的层次,正如同‚贫而乐富而好礼‛和‚贫而无谄而富而无骄‛的区别一样。‚仁者安仁‛所以绘事后素而行礼乐,而‚知者利仁‛是说智者还没有达到通过礼乐的熏陶,从而达到仁者的层次。仁者安仁是一个种最完美的境界,‚知者利仁‛则是一个达到这种境界的修炼的过程。‚利‛作‚求‛解。实质上这一句话再继续引申,就是‚诚‛和‚明‛的关系,所谓‚自诚而明‛正是‚仁者安仁‛的表现,所谓‚自明而诚‛则是‚智者利仁‛的追求。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说:‚只有仁德的人能够明辨是非,能表扬甚至推崇人做得好的地方,也就是优点、长处、功劳,能批评甚至抨击人做得不好的地方,也就是缺点、短处、过失‛。

在这里,我们要理解,孔子所说的‚君子‛和‚小人‛只是为了方便教学的两个抽象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十全十美或十恶不赦的人往往是少数,大多数人是有长有短有善有恶 有功有过 有得有失。那么,我们对同一个人也要学人之所长,去人之所短,当然对于自己优点和缺点更不用说了。不能观其一点,不及其余,不管推崇和否定某人都只是针对其具体的行为,既不能有光环效应,也不能以偏全。其实‚恶人‛要比‚好人‛更难,好人是一团和气,恶人那往往是要得罪人的,以直报怨,是有时很需要勇气的。对于一个真正的仁者来说,他往往应该既是密友,也是诤友。我们对待孔子的评价上,也要持同样的态度。

孔子在这里解释了仁者如何对待是非对错善恶,也就是仁者的首要特征,就是讲道德,有强烈的道德观念,以符不符合道德和事实作为自己言行的依据。所以,仁者不是一味宽容,而是以直报怨,仁者不是好好先生,而是惩恶扬善,仁者不会随波逐流,而是中流砥柱。特别是如果把对自己好不好,合不合自己的意,作为仁者的标准,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对于此句,不同的解释彼多,主要是针对‚无恶‛也,一说是如果立志追求于仁德,那么他不会做坏事,虽然也会犯错误,有过失。但是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的动机是追求‚真善美‛。对于孔子也是一样,我们可以批评孔子的不足,但是要理解他的初衷并继续发扬他这种‚志于仁‛的精神,从而时代的局限性和人无完人出发,承认孔子伟大的思想贡献和应有的历史地位。

但是结合下一句而言,恐怕这里‚无恶也‛,应该解释为‚没有任何报怨‛,进一步说是‚随遇而安‛,在任何情况下对于自己的遭遇,既不会听天由命,更不会怨天由人。

有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有一些人出身于富贵之家,从小条件优越,甚至骄生惯养,遇到挫折之后,也会埋怨自己缺少吃苦的经历,竟而把责任推给父母,环境的使然,也是‚有恶‛的表现。所以无恶也,要从多个方面理解。但是在这里《论语》编者引用这一句语,多强调‚逆境‛,是因为孔子曾经说过:‚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并没有把富贵和贫穷本身作为道德的标准,进而也不会因为一个人富或贫,那就是有道德或没有道德,这种思想应该来说,还是极其深刻的。他把得到富贵的原因,甚至在富贵条件下表现,把造成贫穷的原因,特别在贫穷条件下的表现,作为道德的标准。他的原则是‚以道得之‛。他说:‚拥有财富和拥有地位,是每个人都希望的,但不是通过符合道德的方式而获得的,那么就应该放弃;家境贫穷和地位低下,是每个人都想避免的,但是不是通过符合道德的方式而改善的,那么就应该坚守。‛

为什么呢?他说:‚君子如果要放弃自己的操守和原则,那还能叫什么君子呢?‛‚恶‛在这里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他继续强调说:‚君子哪怕吃一顿饭的这么短的时间里也不会离开仁,那怕是遇到的事情再仓促急迫,也必然是这样,遇到的遭遇再颠沛流离也是必然是这样‛ 所谓‚造次‛,是指人有时会遇到一些突发的事件,当然有好的,也有坏的,如遇到灾难、如天上掉馅饼等,这正是对人的一种考验,比方说生死之间,你如何决择;比方说,义利之间,你如何取舍。所谓‚颠沛‛,也就是‚长处于约‛,也是时间的考验,是指一个历尽波折,甚至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艰辛,仍然没有得到自己的回报或改观,他能不能心如磐石,甚至安之若素,不改其乐。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 ‚仁‛对于孔子本身来说,那个境界是相当高的,他说:‚我没有见过真正爱好仁德的人,轻视和讨厌过仁德不完美的人。‛为什么呢?‚没有达到仁这个境界,而又能够追求完美的,那是好得不能再好了的事情了。‛

值得注意的是下一句话,‚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他说:‚那么反感和讨厌‘不仁者’的人,他们所谓的提倡仁的原因,不过是不希望跟‘不仁者’在一起,担心自身的名誉受到影响,担心自己的定力不够受到引诱,担心自己被‘不仁者’伤害而已。

这很值得那些自命清高,孤芳自常,沽名钓誉的所谓君子深深思考,加以反省。孔子继续说:‚这样的人能够有一天把他们的心力真正的放在追求和倡行仁德上吗?我没有见到能力不足的人。大概还是有的,但是我是没有见到过。

那么这一段,个人的理解跟绝大多数人是不同的,所以断句不一样。首先我认为,一个真正的仁者,不在于标榜自身的德行,把自己臵于他人之上将目标,而是担心道德的沦落。其次,真正的君子往往是少数,而大多数都是不完美的,如何能让他们变得更加完美,应该是君子的真正追求,而不是疏远和抛弃他们;第三,只要一个人,他都应该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和关怀,那怕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也有其权利,即使是不得不剥夺他的生命,也不能虐待他,何况不过有一些缺点的普通人呢。当然,这里说得比较远了。

如果能理解这一点,我们也能更好的理解《道德经》中说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也能发现其相通之处。一个仁者,如果没有对人类的整体关怀,没有归宿感,充满了厌世情绪,只知道一味的愤世嫉俗,心里没有光明,也看不到希望,那绝对不是一个真正的仁者。

所以,我们要看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的对事不对人的严正态度,更要看到‚吾未好仁者恶‛所表达出的更基本立场。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的最终目标是什么?难道是就是为了成为圣人而成为圣人吗?这也是失去了‚教化‛的本来意义。

到这里为止,应该说《论语》的编者通过孔子的话语,对‚仁者‛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刻划,给我们树立一个理想的仁者的榜样,揭示了仁者的真实境界。正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如果不能理解孔子的真正思想,那自然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智者之心度仁者之怀。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虽然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即使孔子说‚吾从周‛但是时代不同了,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的传统风气需要重新以恢复,有的道德规范需要重新立标准。这个时候孔子要如何办?同样,孔子要把‚仁‛从历史传统、社会实践、礼乐文化中抽象出来,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当时实际情况又面向未来的道德体系,他应该如何办?

如是,他说:‚人的过错,是可以归类的,同类型的人,往往会出现同样的错误。通过全面的观察和认识,并加以总结,这样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仁了‛在这里,孔子并没有认为‚仁‛一定就先验的,天生的,而是从社会实践中观察,总结出来的。没有一个思想家能够空想出一张道德体系的蓝图。对于这一点要有深刻的认识,否则离开孔子的本意也就太远了。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一句话,表明了孔子对生死超脱,他从不思考一个人为什么会出生,人为什么会死亡,他活在当下,把对真理的终极追求作为生命的意义,所谓闻道,也就‚明白‛的意思,不管你是自己悟还是别人教的,总之,就是明白了仁德的真正意义。那么,生不悔死时有憾事,不用担心自己离去的时候必然会有所遗憾,死不憾生时有悔,不用担心自己活着的时候必然有过悔恨。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这一句话想表达的意思跟‚苟志于仁,无恶也‛是一致的,但是结合当实的社会现实,孔子更加强调逆境,即‚恶衣恶食‛.对于这样人,孔子没法跟他谈论‚道‛,当然并不代表孔子就会放弃对他的教化,孔子实际是通过批评的方式在跟他谈论‚道‛,使其警醒。当然孔子更不会对学生进行‚道德利诱‛,如‚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孔子来说,是对道德教育的莫大损害,甚至是对道德体系的颠覆。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说:‚君子处于天下,遇到各种情况,既不逢迎以讨好,也不回避以躲灾,因为道义跟他相随。在这里我们要理解,义者就是适宜的意思,泛指采取恰如其分的态度去面对,恰到好处的方法去处理。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君子是道义的化身,但是面对不同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会灵活的处理,所不同是他处理标准是道,也就是仁,而他处理的方式是义。这就是儒家所说的中庸。

当然,许多人都能面对不同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会灵活的处理,但是他们的处理原则,则是自身的利益,取决于自己能有多大的好处,会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尽管他们也谈道德,但是道德不过是他们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我们看,在这里《论语》的编者通过孔子对君子与小人的对比,进一步强调遇到不同情况,那怕是做出的同样的行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何在,那是动机和出发点不一样。所谓‚怀‛是指什么呢?就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真正想法。当然一个人做事情,往往多个动机造成的,关键是哪一个是第一因。这样在二者冲突之时,他才能做出正确的取舍。所以,孔子说‚君子做事情都是从道德出发,小人做事情都是从安乐出发,为了享受安乐,小人甚至可以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君子做事情首先想到是合不合礼法,小人做事情首先想到是有没有好处,为了得到好处,小人甚至会做出违反礼法的事情‛。‚德‛与‚法‛区别主要在于一个是内在的追求,一个是外在的约束。

4.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在这里,孔子进一步说明小人怀土怀惠的后果,一个人时时以自身利益的为标准,而不考虑道德对于维护和尊重他人和公共利益的要求,是会招来许多埋怨,结下许多仇怨,甚至引起众怒的。‚放‛是‚依靠‛的意思。

当然,‚多怨‛也可以解释成,因为欲望过于强烈,不得满足,对别人,对社会反而充了埋怨,仇视。时时与别人发生争夺,处处跟别人发生冲突,不管如何解释,其结果也是一样,最终也是会招来怨恨。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如果能,那还能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呢?‛正所谓:‚礼之本和为贵,上至天子,下至庶民,上下之间,人人之间都能有谦让之心,还会产生什么矛盾呢?‚如果,你不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既讲礼,又有什么意义呢?‛

那么在这里,孔子认为对各种利益而言,礼的本质是‚谦让‛。礼让礼让,离开让,礼就会异化,成了空洞的仪式,虚伪的做派。所谓‚让‛那是一种发自人内的‚无争‛、‚谦逊‛,离开‚让‛,礼就完全流于‚法‛,成为不得不搞的规矩,甚至成为获取利益和地位的手段和目的。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我们知道,在那个时代地位的不同,不光表现在具体物质利益的分配上,也表现在其所能享受的礼乐待遇。在上面,《论语》通过对仁与义,义与利,礼与让的关系的分析,从现实的利益的角度出发,对‚仁‛进一步加以阐明。按下来,孔子继续说:‚一个人不用担心没有地位,真正要担心的是没有名副其实的本领,一个不用担心没有声望,真正要担心的是没有实至名归的作为。

实质在这里,孔子是在揭示地位和名声的基础和实质是什么。这样,当一个人做事情,得不到应有的赏识,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得不到应有的响应,有时也会背上一时的恶名,甚至无可挽回的失去性命,他都能无怨无悔,不改其乐,矢志不移,至死不渝。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苟志于仁,无恶也‛。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已矣。‛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一生所力行的道义都是用一个原则来贯穿他。‛曾子回答:‚是啊!‛然后,孔子就离开了,这时门人就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呢?曾子答道:‚夫子所身践力行的道,就是忠恕而已‛。我们看,虽是‚一以贯之‛,但是这个‚一‛却包括‚忠恕‛两个方面。‚忠‛是什么?就是真心实意、诚心诚意、尽心尽力的对待人和事,不管他是谁,地位有多高。所以,左传上说‚上思利民,忠也‛,即使天子也是如此。这是指一个人对自身应有的要求,‚恕‛是什么?是将心比心,推已及人,互谅互让。这是指一个人对别人应持的态度。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一些人对自己的要求很苛刻,自然对别人的要求也很严格,虽然要求有所降低,但是对方还是接受不了。这种情况,双方都要‚恕‛,作为提要求的人呢,要考虑对方的承受能力,并付之努力;作为被要求的人呢,要考虑对方的对自身要求而言,也有所让步。

至于,如果以为忠为名,对别人无理要求,以恕为名,对自己百般维护,那读圣人书也就毫无意义了。这不过是‚小人之儒‛,所以‚宁为君子儒,不为小人儒‛。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喻‛就是通晓,明白。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利益。‛正所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那么‚小人之道‛,当是‚唯利是从‛。跟上面提到的一样,小人往往也是饱读经典,动不动还能引经据典,挥动道德大棒,对别人口诛笔伐,对自己文过饰非,在孔子看来这都是‚巧言令色,鲜仁矣‛。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所以孔子强调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是第一位的,不要动不动‚能好人,能恶人‛,把自己摆到‚仁者‛的高度。所以,在孔子这里,‚仁者‛,‚智者‛,‚君子‛,‚小人‛还是有层次的。仁者是完美的,那不用说,智者苟于志,但会好心办错事,君子怀德怀刑,喻于义,深明事理,小人怀土怀惠,巧取强夺。对于不同的人讲着同样的道德说词,但是每一个人的动机是不一样的。那么对于初学者,当然首先要多反省自己,对于别人身上的优点要学习他人,对于别人身上的缺点要反省自己。这是必然的。所以说‚见贤‛不是见贤者,而是见到贤德的行为,见不贤亦同一理,哪怕是贤与不贤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也要如此。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智者,仁者。

4.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那么见父母‚不贤‛如何办呢?孔子这里说:‚对待自己的父母的过失要好言相劝。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也要尊重自己的父母,不能违背父母的意图,替他们操劳却没有埋怨。其实作为父母,你真的按他们的想法去做,如果有什么不好的后果,他们还是能自我反省的。当然,在汉以后,父为子纲最后发展为‚天下无不是父母‛,恐怕是孔子也没有想到的。所以,大家批评道学,甚至批评孔子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认识到先秦的儒学强调‚父慈子孝‛,对父子双方都是有同样的要求就是‚仁‛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还在世,不应到远方去游历。如果不得已,那么必须有正由的理由,并把自己的父母安顿好。‛所谓‚方‛同‚放‛,直译‚依据、依托‛,也就是说离家远游,对于自己要有正当的理由作为依据,对于父母要有合适的地方作为依托。

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三年还没有改变父辈的做法,可以称得让孝了。孔子说三年,当然我们也不能教条,作为父辈,在古代的宗族社会里,不光是指自己的父亲,还有许多的宗教长辈。你自己的父亲的做法,往往是他们的共识。作为晚辈,不能急于改变也就在这里,往往也没有这个力量去急于改变,而得到认同。所以说,对孔子话要结合时代去看,当时社会在解体之中,合理和不合理的道德规范往往都同时在瓦解。有一些要坚持,有一些要改变,但是不能操之过急,不管是出于长辈尊敬,还是出于后果的考量都应如此。同样,孔子只说三年,表明他并不是顽固的坚持一切。

另外这个‚道‛也是指比较原则的东西,古人的思想是比较统一,特别是在一个宗族之内,那么要修改比较原则东西,也不是可以随随便便,轻而易举的。

特别是,作为周朝或诸侯国家的太子或储君,他们孝或者不孝,那不是一般的家事,如果由家变演变为国乱,那后果是相当严重的,自然不能失之于慎重。所以读论语,对于一些其基本的道德规范,一定要结果具体的角色、身份去理解。看一看,春秋的历史我们会明白很多。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是不能不知能的,一则是因为父母又添了一寿,所以心里高兴,一则因为父母毕竟正在老去,所以心里也很忧惧。”

那么以上四句,全部是说‚孝‛,甚至在《论语》中重复出现,在《论语》编者看来《里仁》之中不说‚孝‛是说不过的,因为‚孝‛毕竟是‚仁‛的核心内涵。孝是古代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的必须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特别是天子之家,诸侯之家等。往往是开国之君,还不错,其子孙却是一代不如一代。这种还有多少父子骨肉相残,导致国难国衰。这是一般人所遇不到的。所谓儒者帝王师,我们一定要理解《论语》不光是给我们看的。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孔子说:‚古人之所以不轻易承诺或表态,是耻于做不到。‛

4.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所以孔子说:‚话说得少而又失言的人,是很少见的。‛即‚多言必失‛之意。

4.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所以孔子说:‚君子应该说话谨慎,而擅于行动‛。

《里仁》在这里用孔子的三句话,来强调说话的艺术是因为什么呢?如果我们把‚仁‛视为孔子道德体系的统称,我们会发现‚信用‛和‚严谨‛也是其重要的内容。

统观全文,可以清晰看到孔子思考问题的两个层次:第一,要不要‚仁‛。第二‚什么是仁‛,包括哪方面基本道德要素。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独的,必然会有别人来向你学习,也能跟大家融洽的相处。‛作为一个士人,如果有仁德,行仁行,自然是‚有友自远方来‛,肯定不会孤独,自然是‚墙里开花墙外香‛、‚酒好不怕巷子深‛;作为一个诸侯,如果有仁德,行仁政,自然会得到大夫的拥戴,百姓的亲近,天下的仁人志士都会来投奔。

4.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但是不学无术,却又急于求成,或者怀才不遇,却又不寂寞。今天跑到这个诸侯那里,明天又跑到那个诸侯,不讲原则,不讲立场,择不处仁。或者这样的朋友也结交,那样的朋友的也结交,追求所谓有名气和排场,得到好处,孔子的弟子子游则说:‚今天侍奉这个君王,明天又侍奉那个君王,这是自取其辱,即交这样的朋友,又交那样的朋友,那么道不同,不相为谋,不管是哪一方的朋友都会与你疏远。

当然,也有把‚数‛解释为‚数落‛、‚批评‛的,貌似和《里仁》关系不大,所以个人不敢苟同。

最后小结一下,开篇以‚里仁为美‛开始,结尾则‚德不孤,必有邻‛为收笔。一个君子在成长中,既要以仁者为榜样,必须择仁而处,同时,他如果‚苟志于道‛,达到‚知者利仁‛的境界,自然也会最终‚仁者安仁‛‚德不孤,必有邻‛,从而成为他人的榜样。应该说《里仁》同时也动态的反映出,一个‚仁者‛成长的真实过程。

到这里《论语》前四部分就串读完了,论语的前四部分比较靖晰地展示了孔子的道德思想和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脉络和基本层次。串读《论语》对于我们了解孔子思想体系和教育理念的形成过程,以及儒家思想体系的发展过程,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篇:《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第三章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此句须反复诵读,方能真正体悟圣人之殊胜意。“仁者”是儒家价值的中心,人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是士君子的成人之路,也是人性自觉、自尊的必然选择。贤人、圣人、天人构成了儒家价值的果位次第,层层递进。发什么心,成什么果。

孟子说过一段话:“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不同。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假定这里有个人,他对我蛮横无礼,那君子必定反躬自问:我一定不仁,一定无礼吧,不然的话,他怎么会对我这样呢?如果反躬自问是仁的,是有礼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必定再次反躬自问:我一定不忠吧?如果反躬自问是忠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就会说:‘这人不过是个狂人罢了。这样的人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而对禽兽又有什么可责难的呢?’……”

如此看来,“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自有大义在那里,大义就是仁者爱人、恶人的标准。进一步解释,“惟”是“只有”、“仅仅”的意思,有强调的语气。“能”是“能够”的意思,指有能力做。“好”、“恶”是动词,分别指“喜欢”与“痛恨”。“人”与“仁者”相关,这句话就是:只有仁者能够喜欢有仁的人,能够痛恨无仁之人。联系里仁一章、二章之句义,仁是内在于人的,而且需要人自身的努力保有仁性。能够这样做的人就是仁者。仁外化为天地万物之性就是化生孕育万物之生,仁内化于社会文物制度就是礼义廉耻,在孔子的政治世界里就是克己复礼了。所以这句话也可以解释为只有保有仁性的人,能够根据儒家知礼义廉耻之大义喜欢仁人或痛恨不仁之人。

所以朱熹引用游酢的话:“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朱熹根据一般人的好恶突出仁者的好恶,仁者有其正,这个正就是那个大义吧。针对宋代士大夫的生活风气,朱熹与游酢所指的宋代的那个仁者就有无私心的大正大义了。其实,仁者能够好人恶人不仅会随着时代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关键还在于对仁义这一话语的再阐释罢了。成就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格公民,也未免不至于是了。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第四章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第三章孔子说仁者能好人恶人。那么,如果自己仁的还不圆满的话,自己会有什么后果呢?如果这个语境还原可以肯定的话,那就是说孔子认为即使自己的仁不圆满,但是如果志于仁,则做事为人就不会作恶了。

什么是志呢?根据《汉语字典》,志作名词,属于形声结构。从心,士声。战国时“志”从心、之,之亦声。意思是心之所往。其本义为志气、意愿,亦谓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且大的打算。《说文解字》解释“至,意也”;《国语·晋语》释志为“德义之府也”。《论语·学而》说“父在观其志”。《孟子》则曰:“夫志,气之帅也。《荀子·解蔽》说》“志者,臧也”。《毛诗序》又说:“在心为志。”志作为动词,意思是有决心、有意志于什么,专心于什么。《论语·为政》就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此处志于仁与志于学属于同一用法。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决心以仁为本,把仁道作为处事做人的根本,那么,就不会做恶事了。”

什么是恶呢?《说文解字》说“恶,过也。”《周易·象传》有“君子之遏恶扬善”语;《荀子·王制》则说:“元恶不待教而诛”。古代有十恶不赦之罪。仔细体悟孔子“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的思想,其意义就应该是:“如果一个人有决心行仁道,则不可能犯什么大恶之罪了。”其实,生活中行仁道、做仁事才可能是整个社会和谐安康幸福,否则的话,人人无仁道可行,仁事可做,世弊就会丛生。正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社会,正因为有多元价值存在的可能,甚至现实中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样态,所以儒家不求人家报德,以直报直即可,人人行仁道,生活中可能因无知而有过,却不至于主观生恶、戕害生命。如果说某高校大学生药某开车撞人致伤是过,但是拔刀杀人就是恶,无论药某说什么,都不足以抵命。甚至药某的某些同学还联名保药某,足见这些人多么麻木不仁,多么不义,违背社会公正的大义试图维护个体的江湖义气即是不义,何有仁在?正因为药某寡仁少义才使得类似“他爸是李刚”的悲剧一再上演。这不是西学心理学能够解决的问题,解释的问题,而是从家庭到社会学校缺失“以仁为本”的教育所致啊!

朱熹说:“其心诚在于人,则必无为恶之事矣”就是这个道理!朱子引杨时的话“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古今同理,学校不教育学生做人的道德底线,家庭缺乏道德关怀,社会以缺乏道德的做法为个性,以唯利是图为创新。那么,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会兴仁感恩呢?感恩教育不是徒具形式,而是要发明人的仁性啊!《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第六章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本章主旨在于劝人好仁,行仁道,成为真正的君子。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第二层次是“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第三层次是“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第一层次是陈述句,孔夫子讲了一个事实即他没有看到自我标榜好仁、恶不仁的人。这里的好和恶是动词,表示喜欢和讨厌。其实自我标榜某某某某的人,往往不是某某某某的人,往往那些不标榜什么的人才是什么样的人,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这句话就是说“我没有看见过喜好仁道,厌恶不仁的人。”现实中人人都是平常,人们也无法直观地看见这个人人格高尚,那个人人品低下。事实上判断一个人关键在于这个人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判断者的价值标准。儒家的价值标准就是仁义礼智信等等诸方面的儒家精神。儒家在承认现实存在的前提下,高扬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身体力行地为民服务。所以在第二层次上,夫子就说好仁者,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更高尚的了,没有什么比好仁更好了。君子成仁这是人的最高境界,而恶不仁就是为仁,不要使不仁的一些做法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个层次说明了儒家的价值诉求在于日常的行动,以仁道指导人生实践。第三个层次是孔子的谆谆教诲,耐心的鼓励。意思是说:有朝一日人们决心致力于仁道的生活,我还没见到没有足够的力量的人的。也许有力量不够的吧,但是我没有见到过啊。还有一种说法是说,颜回三月不违仁,普通人如果一日不违仁,还是可以做得到吧!

孔子的两个“未见”解释了仁者如众,长于生活,不离生活,提升生活的个人努力。仁者爱人是需要身心功夫的。今天为人者、为官者如能守仁如即,爱仁如身,社会的公平正义不就容易实现了吗?

所以,朱熹说:“夫子自言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盖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故天下之物无以加之。恶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恶,故其所以为仁者,必能绝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于其身。此皆成德之事,故难得而见之也。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言好仁恶不仁者,虽不可见,然或有人果能一旦奋然用力于仁,则我又未见其力有不足者。盖为仁在己,欲之则是,而志之所至,气必至焉。故仁虽难能,而至之亦易也。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盖,疑辞。有之,谓有用力而力不足者。盖人之气质不同,故疑亦容或有此昏弱之甚,欲进而不能者,但我偶未之见耳。盖不敢终以为易,而又叹人之莫肯用力于仁也。此章言仁之成德,虽难其人,然学者苟能实用其力,则亦无不可至之理。但用力而不至者,今亦未见其人焉,此夫子所以反复而叹惜之也。”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第十章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此章重点在于说君子所言所行、所作所为的标准就是一个义字。谁是君子? 君子是孔子时代的士大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身份至少也是属于士了。可是在礼崩乐坏的那个时代,传统意义身份的君子真能按照君子之礼处事待人吗?不一定!所以身为君子,其处事标准就成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凸现出来!对于这个问题,孔子首先关注的是天下,“君子之于天下也”,也就是说,君子所作所为是关乎天下百姓的事情了。《说文解字》说:“适,之也”,是宋国、鲁国的话。清儒段玉裁曰:“往自发动言之,适自所到言之。”《尔雅》解释:“适,往也”。此外,适还有其他的意义,如嫁等意思。按照“无适也,无莫也”这个句式结构,“适”与“莫”相对,相反相成。“莫”作为副词是否定的意思,如:莫能得(《史记·魏公子列传》)、慎莫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莫能守(《墨子·公输》)。莫还可做名词、动词用,如羡慕等意思。尽管“适”和“莫”可以互文见义,然而由于词义的歧义性,在《论语》成书后这句话就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了。而“比”字义变化不大,如比肩之比。更民间说法更为亲切,如:比一比,看一看,即是拿什么做标准比量的意思。

朱熹《集注》说:适,专主也。春秋传曰“吾谁适从”是也。莫,不肯也。比,从也。谢(谢良佐)氏曰:“适,可也。莫,不可也。无可无不可,苟无道以主之,不几于猖狂自恣乎?此佛老之学,所以自谓心无所住而能应变,而卒得罪于圣人也。圣人之学不然,于无可无不可之间,有义存焉。然则君子之心,果有所倚乎?”

明儒蔡清沿用谢氏之说,说:“言君子于天下一切之事,初无必为之心,亦无必不为之心,顾义之所在。何如而惟义是从耳?如理果当为则为之,理果不当为则不为。义者,事理之所宜也。义果当行则行,其行也以义,非吾有心于行也。义果不当行则不行,其不行也亦以义,非吾有心于不行也。若有心于行则是适也,有心于不行则是莫也。此三句语势要相连说,言无此二者只有一义耳。无适无莫不是住语处。若无下一句,亦不成说话。无适无莫不必言先有云云。只是应事时节?事之理合。如何便依道理处之?吾一无容私耳。适是偏这一边,莫是偏那一边,义之与比。又不是两边都要有,看理在何边?理在这边便一向这边去,不复顾那边。理在那边,便一向那边去,不复頋这边。若从两边取,便是子莫之执中矣。此正所谓时中者也,此正是不任情而任理。比,从也。与比者,与义比也。谓只倚在义一边去,如倚靠之倚。义之与比,事事到面前都元自有一个义在,不用外面讨一个义来应他,但吾以心制之而已。

清代刘宝楠《正义》曰:此章贵义也。?(适),厚也。莫,薄也。比,亲也。言君子于天下之人,无择于富厚与穷薄者,但有义者则与相亲也。

其实,这个义只是知止后的一种符合礼制的关系,如君臣有义。而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在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时,也存在着一种义,这个义首先是人人自由平等,在国家法制面前人人应当具有的契约精神。其次,在遵守法律、维护社会正义的前提下,人与人相互应有的一种担当和信任。最后,义是一种人之为人的现实主体道德自觉的品质。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首先、《里仁》第十八章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本章旨在讲子女与父母的家庭关系。几谏是关键词,《说文解字》云:“幾,微也,殆也”。《易·系辞》有语:“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又云:“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说文解字》解释:“谏,证也。”《楚辞·七谏序》有语:“谏者,正也。”《周礼·司谏》注:“谏,犹正也。以道正人行”。事父母几谏就是侍奉父母要孝敬,如果父母有错,则要委婉地劝说父母,即使父母不听劝谏,也要保持对父母的孝敬,不要违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礼仪,实实在在地侍奉父母不要心生埋怨。

钱时曰:《融堂四书管见》卷二:“迎其未形,便当救止。既形则过,已显无及矣。微察其不然,便不敢拂。才拂则意已伤,难再进矣。既能如此委曲,又须劳而不怨。所谓怨者,非必形之辞色也。心之隐微稍有不足,便不可为人子者,所宜深体。”

《朱子语类》卷二十七“问几,微也。微谏者,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也。见得孝子深爱其亲,虽当谏过之时,亦不敢伸己之直,而辞色皆婉顺也。‘见志不从,又敬不违’才见父母心中不从所谏,便又起敬起孝,使父母欢悦。不待父母有难从之辞色,而后起敬起孝也。若或父母坚不从所谏,甚至怒而挞之流血,可谓劳苦。亦不敢疾怨,愈当起敬起孝。此圣人教天下之为人子者,不惟平时有愉色、婉容,虽遇谏过之时,亦当如此。甚至劳而不怨,乃是深爱其亲也。曰‘推得也好’又云‘又敬不违’者,上不违微谏之意,切恐唐突以触父母之怒;下不违欲谏之心,务欲置父母于无过之地。其心心念念,只在于此。若见父母之不从,恐触其怒,遂止而不谏者,非也。欲必谏遂至触其怒亦非也。南升”

可能当下的社会,夫子关系、母子关系最难把握,父慈子孝的儒家伦理也很难被现代人所接受,如果拿朱夫子的标准去约束现代人,许多人会认为是强人所难、迂腐之至。其实,无论是春秋战国时代,还是宋明时期,儒家在把握父子、母子的关系时无非是一个敬字。无论是父子、母女关系,还是父母子女关系,都是一面镜子,照在不同的角色身上,自有不同的伦理价值在那里。当一个人脱离家庭,心中不再有家庭的观念时,家庭成员的那面镜子便不复存在了,家中那份敬也就没有了,或许变成了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无论如何都不如那份敬来得亲切。正因如此,我们的文化才有了一份从容、一份深沉、一份历史的使命。

第三篇:论语 里仁测试 参考答案

《论语·里仁》测试

班级______座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每题4分,共40分)

1、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________

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________ ..

3、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_________

4、择不处仁,焉得知

_____________ ..

5、观过,斯知仁矣

__________

6、忍者安仁,知者利人 _____________ ..

7、事君数,斯辱矣

______________

8、见贤思齐 ______________ ..

9、义与之比

______________

10、朝闻道 ______________ ..

二、单项选择(每题5分,共20分)

1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和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A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B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 ..C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D以约失之者鲜矣 ..2下列句中加点“于”的用法和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A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B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C苟志于仁,无恶也

D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下列句子的文言文句式和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A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B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C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D门人问曰:“何谓也?” 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B君子无终食之间违背仁,造次必于是„„ ...C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D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

三、翻译(每题8分,共24分)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德不孤,必有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16分)

材料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材料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以上两则材料共同体现孔子什么观念?你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利欲和仁德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憎恶,讨厌

2不好的 3怎么,相当于“何”

4通“智”,明智

5知道

6通“智”,有智慧的 7就

8仁德的人

9亲近、相近、靠近

10早上

二、DABA

三、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五、仁德追求高于利欲需求(6)

要点:肯定人有物质需求,人可以通过正当途径获得富贵安逸(5分)当富贵与仁德发生矛盾时应该坚守仁德。(5分)(其它说法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第四篇:《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本文中有一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它的意思就是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不选择有仁德的住处,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孟母三迁的故事以及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与此很有些相似之处,都强调优秀的外在环境、氛围对人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明白,外在环境对人各方面的影响极大,直接影响到人的整体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生活品位、处世方式等等。举个简单的例子:出身时代官宦家庭的子弟,一般都是经纶满腹,温文儒雅,言行举止之间与寒素出身的人虽不敢说有霄壤之别,用泾渭分明来形容应该不为太过。因为自小就接受某种环境的浸润熏陶,不自觉间已经将其融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整日与博雅的大家为伍、与高手过招一样,自己的水平在不经意中就有了长进。处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学校,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主阵地,应该十分重视良好校园氛围的创设。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择校”现象,其实择的也就是学校的氛围。很多学校都提出了营造某某校园的口号,很振奋人心。如果真正落到实处的话,前景十分喜人。作为老师,作为教育的守望者,我们盼望着琅琅的书声充满校园,盼望着好学、礼让之风弥漫校园,盼望着文明之花开遍校园,让就学于思的孩子能健康幸福地成长。如此,学校、教师都应允了相应的社会职责,何愁培养不出祖国之栋梁。

李福春

第五篇:成清墨宝——成清临摹《论语.里仁篇》

成清墨宝——成清临摹《论语.里仁篇》

■■导读■■

成清墨宝拥有全网最全的小楷作品,现在网上有很多书画交易的网站,可信度都不大高,字画作品质量最好的还是成清墨宝,在成清墨宝上淘得字画的消费者普遍认为成清墨宝的小楷书法作品不错!.■■成清墨宝简介■■

成清墨宝_国家一级书法家成清作品展示,全网独家纯小楷作品!中国书法艺术品交易,中国小楷书法展览,中国书画收藏,中国名人笔墨真迹,中国书法艺术欣赏,中国书法,名人小楷,居家装修书画,书法作品展览,字画收藏,名人书法定制。成清墨宝小楷书法收藏。

■■成清墨宝作品详情■■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下载04《论语.里仁》串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04《论语.里仁》串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7《论语.阳货》串读

    论语☆阳货第十七 17.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

    读《论语》

    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孔子听了高兴地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子夏是孔门晚辈中的高足,长于文学。有一次,子夏引《诗经·卫风》上的诗句,向孔子请教:“‘巧笑......

    读《论语》

    读《论语》 ——另读于丹的《心得》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对于我们有着深深的影响。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论语串词

    二年级经典诵读展示主持词 (古筝配乐) 男: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女: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女:它犹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

    里仁篇感想

    “里仁篇”感想 北京智慧学校于7月28日晚“妙心讲堂”继续开讲,这次所讲《里仁第四》章节。“仁”是《论语》中强调的为人处世最高修养,这整篇都是讲如何做到“仁”。这些启示......

    里仁阅读练习题

    高二《论语》(里仁)阅读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1①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②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论仁 详案

    《论语》论仁 详案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感悟和理解儒家“仁”的思想的内涵。 2、对儒家“仁”的思想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3、培养学生“仁”的品质。 【教学重点......

    浅谈《论语》“里仁”篇中的仁学思想及现实意义

    浅谈《论语》“里仁”篇中的仁学思想及现实意义作者:黎勇 【摘要】本篇是《论语》的第四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