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因父之名观后感
《因父之名》观后感
姓名:廖星伟
学号:14513229 《因父之名》这个电影让我感触很深,前前后后我一共看了两遍,主要有两点理由:第一,有些故事情节第一遍看看不懂,只有第二遍看的时候知道了后面发生的事才能看懂,有些历史背景知识要上网去了解,比如爱尔兰共和军,还有当时的局势等等;第二,故事的细节处理得不是很清晰,比如我一开始就没看出来经常出现的那位开车的女性原来是后来要登场的律师,电影采用了插叙的手法,但是又没交代清楚,这使得观众在第二遍观看的时候才能够注意到这些细节。当然这并不是说电影细节处理不好,就比如女狱警哭泣的那个镜头,还是反映出了人性的光芒的,不过不注意看的观众真的很难意识到,再比如父亲的职业,没有背景知识的人很难看出来他是赌博投注站的书记员,所以细节的交代还是一个问题。
简要地梳理一下脉络,主人公是一个爱尔兰年轻人,游手好闲没有工作,整天干些小偷小摸的事情。由于和共和军扯上关系不得不背井离乡去英格兰谋生。路上遇到了自己从前的伙伴保罗,于是结伴去伦敦投靠自己的姨妈和朋友。他们和一群嬉皮士居住在一个简陋的屋子里,没想到遇到了酒吧爆炸事件。因为同住的一个英格兰人对他们不满于是去警察局虚假告发了他们。警察们迫于社会压力同时也是立功心切,屈打成招让他们承认爆炸事件是他们一伙策划的。法院判他们有罪,主人公和他的父亲、亲戚朋友们过上了长达15年的牢狱生活,主人公的父亲还在这期间去世了。直到15年后一位女律师注意到了这桩案件的离奇之处,帮他们查找当年留下的档案和证据,从而
为之平反。电影到这里就结束了,主人公表示依旧会为父亲的定罪没有遭到平反、判错案的人没有得到惩罚而继续上诉。这是一个根据事实改编的电影,具有很强的发人深省的作用。警察作为一向正义的一方遭到人们的唾弃,而小混混嬉皮士们最后被证明无罪,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在司法论断的时候一定不能带入太多的情绪化因素?
当时的英格兰爱尔兰社会冲突不断,经常发生爆炸事件,两个地区的人民之间矛盾很深,这使得主人公一行爱尔兰出身的人在英格兰很不受待见。当警察们严刑逼供的时候,事实上整个警局甚至英格兰就已经认定了罪犯就是这群爱尔兰小混混,不管有没有证据,他们愤怒的情绪阻断了他们的理性思考。情绪化在电影里面处处可见。比如法官最后说的话让我很震惊,他说他甚至可以以叛国罪判主人公绞刑。我觉得这是一种威胁,威胁主人公乖乖认罪服刑,而且是一种权力的滥用。法官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具有理性的,而法官这样说话就让人觉得法律掌握在他的手中,我想怎么判你就怎么判你,法律的威严荡然无存。还有一个情节也让我很震惊,那就是签字画押的时候,我注意到镜头里的纸上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空白,这也就是表示嫌犯们先签字画押再由警察把口供写上去。我觉得这是十分卑劣的行为,尤其是在主人公被人身伤害甚至受到警察以家人生命相威胁的时候。警察在滥用刚刚通过的反恐怖法赋予他们的无理由拘留七天的权力,而这项权力我认为也是相当的荒谬的,就如电影内的律师所说,很少有人能撑过七天的严刑逼供。就因为他们是爱尔兰人,而外界也急需警察尽快抓捕到爆炸案的嫌犯,整个英格兰都与他们为敌,当然也有少数具有职业操守的律师为他们辩护,但是大多数人包括司法界
都是丧失了理智的。我觉得这有点类似《越狱》里的情节,主人公他们都是以个人的身份在和政府周旋,一般来说在没有相当有力的证据的情况下很难表明自己的清白,又何况政府欲加之于罪呢?政府方面利用了他们的出身和年轻人做事不谨慎、争强好斗、意志力差、社会公信力不足等特点,使得陪审团也不得不相信警方的陈辞。其实换个方面来想任何历史事件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满足了一定的条件也是必然会发生的,尽管很多年后在我们看来这很荒谬,但是在当时所有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就好像二战一样,很多人觉得这是人类历史上非常残酷非常荒谬的一段,但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应该说也是一种必然。
话说回来15年后主人公为什么会被平反?我觉得这也是历史的必然。15年后英格兰和爱尔兰之间化解了冲突,人们不再像以前一样那么敌对,当年的爆炸案给社会造成的愤怒心理也早已不存在。具体为何女律师会对这桩案件产生这么大的兴趣我无从从电影中知晓,只是知道是监狱的暴动引来了一些社会的关注。从这里我也感受到,司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的,不论一个社会的司法体系有多健全,社会大众的情绪是肯定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司法的公正性的。这就容易产生很多冤假错案,这是法律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避免的。我想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蒙过冤,只是程度不一样,有的会给人带来一辈子的心理创伤,有的会毁了一个人的一生。而这些误判案件的责任者应该受到怎样的处罚呢?电影中没有交代。我认为误判案件与犯罪是一样可怕的,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恐怕不亚于罪犯犯下的罪行。而对他们定罪的难度确实也是很大的。所以司法体系对于自身人员的监督应该更加严厉。
看完了这个电影,我作为一个学生、一个年轻人,其实还是收获很多的。第一,做事一定要考虑前因后果。其实这件事的导火索只是主人公与同住的室友产生了矛盾导致其去告假状。不管这个细节真实不真实,它都告诉我们做人要三思而后行,要懂得与人为善,要懂得积口德。第二,善于向长辈学习。电影里的父亲,包括真正的爆炸案策划人在遇到情况的时候都表现得相当的沉着冷静,这是长期的社会经验的积累,也是很值得年轻气盛的年轻人学习的,我想换做是长辈,应该不会那么轻易地在纸上签字。第三,要遵守法律,要学习法律,甚至要利用好法律给你的权利。连嬉皮士的主人公到最后也开始学习刑法概论,这足以证明学法懂法对于维护自身利益有多重要。最后一点,我想也是电影导演想要传达给我们的,就是父爱的伟大,《因父之名》这个电影名一部分是源于天主教,另一部分还是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和懂得父爱。父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有信仰,而儿子不理解他,还耻笑他在监狱中做的祷告,误解了父亲小时候对他的严苛,以至于走上自暴自弃的道路。我觉得父爱如果被正确地利用也会成为一个人无法阻挡的力量,就像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表现出来的决心和自信一样。
最后,我衷心地希望人类社会能越来越进步,司法能越来越公正,毕竟案是可以翻的,反是可以平的,但是人内心留下的伤痕恐怕是永远不能够痊愈的。
2014年11月30日夜
于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教学楼
第二篇:《因父之名》观后感
《因父之名》观后感
这是一个关于亲情作为人的支柱使得他能在不公司法制度前苦苦抗争的故事。下面是我的几点心得与思考:
一、关于家庭教育
对于男主来说,父亲给他的爱是深沉的,是隐忍的,是保护与引导性的。父亲不会亲自“动手”纠正他的错误,而是让他自己经历,自己感受,在必要时才会给予他保护和帮助,例如在裘利差点被共和军处死之后送他去伦敦、在裘利被伦敦军警抓走之后为之四处奔走请求律师帮助、在狱中案件真凶安德鲁接近他们父子时警告他离裘利远一点,父亲给裘利的更多是“话疗”:给他讲述自己的理念,劝诫,甚至是唠叨……这样的教育方式更多地是在等待,等待被教育者的自身转变,或者说自身意识的“突然觉醒”,就像轮船上的裘利看着破显老态的父亲渐行渐远时喊出的“再见,老爸”,也像典狱长被安德鲁重度烧伤时裘利的恼怒和清醒,更像裘利在看见父亲苍老背影始终坚持写上诉信时的内心触动和自我和解;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样的“突然觉醒”是少见或者说罕见的,它可以被当做电影桥段中催人泪下的手段与场面,但绝不会是这样教育的必然结果。缺乏电影剧本的设计和滤镜的渲染,这样的教育方式更多获得的将是作为小毛贼的裘利和作为仇恨者的裘利。就我而言,我觉得教育应当是由施教者更多地实际参与进被教育者的生活的,在生活中教生活,在生活中渗透自己的生活观念和人生积累的经历经验,这样的机会可以比较少,可以不是那么长时间的,但在我眼里将是效果更佳的。毕竟我们不是上帝,总是以“上帝视角”观察一个人的生活,向他施以援手和不是我们该做的,也不是我们能做的,上帝在上班。但我们不能否认这位父亲是伟大的,世上爱着自己子女的父亲都是伟大的。
二、关于限制权力
滥用私刑、伪造证据、编造事实、以自身的身份与公信力获得凌驾法理的信任,这些让人难以置信的不公不平之事都在这部电影中发生了。这让我不禁想到我在之前对于中国警察在每一次击发背后要付出的代价的思考。即使在面对持有武器的歹徒时,中国警察也要在满足实际条件的环境中才能进行枪械的击发操作,否则就算是违规,甚至是违法,还是刑法。先入为主,带着对警察这一高尚职业的崇敬,我不禁认为这样会加大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的危险,也会增加不法分子逃脱成功的概率,认为这是一种繁文缛节的表现,但在这部电影之后我有了改观,警察始终是拥有权力的一方,他们面对的不仅会是穷凶极恶的歹徒,也会是手无寸铁的蒙冤之人,更何况难保警察队伍的“完全纯洁性”,如果没有针对权力的限制,那么将难保执法公正性与有效性,以及它的可信度。而且也不是世界上所有警察都像大多数中国警察一样“一心一意为人民”,更显出权力限制的必要。警察在承受这份职业和这种限制带来的巨大风险的同时,也能获得这份职业带来的社会声誉和超过其他人的公信力,我们要做的更应是配合他们的合法要求和执法需要,给予他们更多尊重,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精神回报,而政府要做的则是改进执法过程的不合理部分和让他们获得更丰富的物质回报。
三、关于上诉方面的优化
裘利父亲坚持写了十多年上诉信,最后却是依靠监狱暴动、舆论造势才得到案件的重新审理,实在让人唏嘘与难受,再联想到之前含冤入狱26年的张玉环,我深深地认为在罪犯的合理重审诉求方面我们也许是存在欠缺的,缺乏一个有效的鉴别机制,也缺乏一个合理的判断机制,一味地认为已经定罪就不应再纵容罪犯是不对的,在超乎寻常的坚持背后可能就是无数青春年华的蒙冤而死。我们需要在这方面的进一步改善。
全片最让人痛心的一点也许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了吧。但它也让我们明白,即使身处最深的黑暗,闪烁着亲情、爱、自由以及公平正义的羽毛也会带着鸟儿往光明处飞!
第三篇:以爱之名《美丽人生》观后感
以爱之名——观《美丽人生》有感
一直以来都比较排斥战争片,觉得太多血腥和残忍,但是又太过真实。毕竟对我们这一代来说,硝烟弥漫的时代终究是过去了。初时听说公司组织观看《美丽人生》,隐约记得曾经有好友也推荐过这部电影,只是一直没有心思去细看,它是描述二战时期纳粹党对犹太人的迫害的故事,在影片中,除却战争,我看到的是一段乐观简单的美丽人生和一份耗尽天下泪水都承载不了的父爱。
“这是我的经历,这是我父亲所作的牺牲,这是父亲赐我的恩典。”——这是影片最后一句台词。这场美丽的谎言,以爱之名,以父之名,以夫之名。
反映二战时期的影片有很多,但都过多地渲染死亡和血腥。但导演却通过这样一部电影来展示人们面对死亡的了然心境:人生如此美好,即使光明一时被黑暗笼罩,我们依旧能够找到美之所栖。
在爱情面前,基度是一个好丈夫,为了能见到多拉,他在默默的寻找机会,在教室中他可以为了她扮演小丑,赢得她的好感;当她快要和他的未婚夫宣布结婚时,他却不顾一切的把她从众人的眼中带走,去寻找他们的生活;在面临死亡时,他不顾一切的用军队的广播为她带来生存的希望;当他得知战争要结束时,为了能让妻子第一个知道,他不顾自己的用生命去寻找,结果被残忍的士兵发现,把生命献给了这个伟大的爱情……
在亲情面前,基度是一个好父亲。当战争来临时,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受伤害,编造出一个惊天动地的谎言,去导演着孩子正常健康的成长。游戏是每个孩子的梦想,但遵守规则却是赢得胜利的前提,他们的游戏规则是:小孩不许哭,不许吵,不许要妈妈,只能听爸爸的话,集到1000分就可以赢得真坦克。但这是在集中营不是在度假,是随时要面对死亡的,为了不让孩子看到恐怖,做父亲的只能用一个个谎言来消除孩子的恐惧,给他营造一个正常人的环境。当孩子快要等不及时,他在孩子面前为他鼓气;当孩子怀疑这游戏时,他又编造种种理由来使孩子相信这一切;当孩子在铁窗中差点被巡警发现时,在一旁的他焦急如焚;当他要面临死亡时,为了不让孩子怀疑,在孩子面前迈着小丑的步子,去迎接死亡的来临。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这个伟大的亲情……
在生命面前,基度从没有畏惧过,他为了自己的爱人和孩子可以放弃一切,甚至生命。他把自己的生命看成是爱的宣言,为保护爱情和亲情的宣言,为了遵守做丈夫和爸爸的诺言的宣言。在妻子面前,用生命来换取妻子的平安;在儿子面前,用生命来换取孩子的纯真。这就是一个好男人好爸爸的品质:勇敢,智慧,无私。
电影的感人之处就在于此,我们为基度的死而感到骄傲,因为他给孩子带来了一片干净的天地,为妻子带来了生存的希望,为整个犹太民族树起了光荣的榜样!这是一个伟大的男人,也是一个平凡的男人所做的一切,在这平凡的地位做出不平凡的事。该影片让我们感觉到,人生虽短暂,但人生的美丽却可以持续。
近两小时的电影中,我们跟随着基度的脚步,见证了一场美丽人生的华丽开幕,也参与了一段记忆的回顾,更融入这份深厚又感人的情感之中。这场人生因为爱而美丽,以爱的名义前进,也让我们相信,这世界会因爱而拥挤。
第四篇:《父与子》观后感
《父与子》观后感
这部片子讲的是一对父子之间的事情。二子年纪轻轻,却不求上进。整天不是逛马路,就是溜市场,无所事事。父亲老奎对此非常着急,他爱子心切,望子成龙,希望二子好好补习功课,考上大学。于是,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督促二子复习功课,准备高考。他怕儿子出外乱窜,荒废学业,于是就经常把二子锁在房内复习。虽然父亲一番好意,可偏偏二子不争气,不想读书,在屋内如坐针毡,像坐牢一样,人在屋里心在外,无心学习。他经常瞒着父亲出去和女朋友看电影,还和朋友顺子做起了买卖,但都被父亲发现而被拉了回来。最后勉强进了考场,但却因连续几天硬啃书本,脑袋昏昏沉沉,终于支持不住,趴在桌上打起盹来。最后老奎不得不借辆车,将儿子拉回了家。
这部片子给我很大的感触。
首先,从父亲的角度也就是对于父母来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的心愿,可以说是人之常情,可怜天下父母心嘛!可是,父母的好心却不一定能办成好事的!打歌比方,以前的父母一般都是六岁送孩子去学钢琴,没想到今天的家长这么夸张,4岁都有去学的了。当然我绝对不否认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无非是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里,让自己的子女有一技之长,叫他们学琴学画学英语,上各种补习班,参加高考上大学,出去以后当老师,当公务员等等,但你们这种思想越强,就越容易忽略一点:那就是孩子自己的选择.也许你们会说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便机械地不加选择地教给他们这教给他们那,要知道逼着孩子学不愿意学的东西,而这往往是会让结果与初衷相背离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有一次作报告,把一只老母鸡放到了讲台上,说:“这只老母鸡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你们看我怎么喂它的?”说着一把抓住老母鸡的翅膀让鸡吃米,老母鸡头一歪,不吃。陶行知说:“看来还要加压!”又按住老母鸡的头,使劲让它吃,老母鸡昂着头,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就是不吃。陶行知说:“看来这种方法行不通,要换个方法了。”他放开老母鸡,捋捋老母鸡的羽毛,摸摸它的头,老母鸡慢慢安静下来了,突然发现前面有米吃,冲上去一下就把米吃光了。有些父母让孩子学习,就像要老母鸡吃米一样。
求知本来是人世间最大的乐事,却在父母的逼迫下异化了。孩子从天生的爱学习,变成了恨学习,填鸭式教育,题海战术是典型的强要老母鸡吃米,不想吃的硬要给孩子吃,孩子求知的“胃口”被破坏了!而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不要只盯着分数。教育一定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把求知的快乐带给孩子。教育一定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把求知的快乐带给孩子。这也许就是孩子为什么没有学习兴趣的原因。
帮孩子“助长”是应该的,只是,不应该“拔苗”,在“助长”的时候,要考虑到孩子生理、心理和体力上的承受能力。对于年幼的孩子,理当让他在主动的环境下自主地学习,而不是在无法自我掌握的过大的外界环境的压力下被动地拔擢。有位父亲,有个男孩,四岁时父亲想让他会弹钢琴,便买来了钢琴放在客厅里,不过他没有马上给孩子请老师,也没有提起让他学.他做得聪明的事便是请了一位会弹钢琴的保姆,每天都会让她在家里弹一会,而且经常请会弹钢琴的人来家里做客并在家里演奏一番.就这样,等到了小学时小男孩哭着.喊着要学钢琴。可想而知这样的小孩学钢琴的效果会怎么样。果然在5年级的时候已经达到9级的水平了,要知道能取得如此的成功跟父亲对孩子兴趣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同时,不可否认,现在的孩子是生活在幸福之中,甚至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他们有着优越的经济条件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所以他们的心理承受压力比较差。因为有什么事情,父母都为他们承担了,所以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困难。反过来说,他们所承受的学习压力和家庭社会的压力也是比较大的。
就初三的孩子来说,现在早晨七点上课,晚上九点下课,回家之后要学到十一、二点才休息,体力上的消耗是可想而知的。另外,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把孩子考上重点高中或者重点大学,做为炫耀自己教子有方的资本。太多的家长,此时会对孩子施加精
神上的压力,什么“必须考上省重点啊”,什么“最次也得考上哪所重点啊”,这些话天天在孩子耳边说,让孩子有种匿反心里。一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孩子就会烦。这个时候的孩子会不耐烦的说:“行了行了,知道了,我会努力的,耳朵都磨出茧子来了,烦死了。”此时孩子的心里是非常乱的,一边是学习的紧张,一边是父母的唠叨。而这些学习上的不堪重负和来自家庭社会的各方面压力压得他们透不过气来,于是就想逃离这个世界,最后甚至就会酿成悲剧。这样的例子现如今也是随处可见的。所以对于子女,有时候不要太刻意要求他们,“望子成才,望女成凤”可以理解,但是让自己的子女有个好的身体,好的心理素质,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根据自身的情况,量体裁衣,在自己的能力范畴内,争取做到最好,这未尝不是个好方法。
此外,“天生我材必有用”,所谓成功的孩子并非一定要考上大学,甚至是名牌大学,因为个体间毕竟有差异,每个孩子都具备特有的某一方面的天赋和资质。作为父母,要学会发现并积极引导、鼓励孩子,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使其身心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人,这也许就是成功的教育,并非子女“成龙成凤”才是成功。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成功,一些家长不分析孩子的自身条件、兴趣、爱好,社会上那些专业热门,受人瞩目就希望孩子做什么。“别人的孩子学钢琴,我的孩子也不能落下”之类的从众心理很普遍,却没有考虑孩子自究竟是否适合。说到底是家长的教育观、成才观背后太
功利。如果一个孩子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喜欢文学艺术,如果家长拼命拉着他学奥数,就是一种不公平;如果一个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创造意识很强,家长偏偏让他学习学术性强的理科,也是一种不公平。很多家长明知道自己的孩子自学习并不是特别出色,但却培养他去重点学校、重点班,孩子的学习跟不上,结果是孩子越来越自卑,本来具有的优势反而丧失了,这就是没有找到合适他的教育。所以,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太过功利,对于孩子成长的期望也不应该太功利。做到不功利的方法就是要根据孩子的自身发展的特点,根据他的兴趣爱好特长,给他适合的教育,给他提供适当的环境,让他得到充分发展,也就是使每个孩子自身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张扬、展示和实现。
最后就是很多父母在“望子成龙”的同时,却常常忽略了个人的自我成长甚至丧失了自我,放佛除了儿女之外,个人价值无从实现。这样的结果是一旦有一天子女长大离开,父母生活就没了中心,子女“成龙成凤”荣耀背后也许是为人父母的孤寂和失落。像这样的例子在现如今的社会上比比皆是,而这将严重影响着个人的幸福指数。每个人一生都需要成长,父母要有自己的生活、事业、个人乐趣,才能够给孩子更大的成长发展空间,而不会让孩子背负着父母的情感债生活着,毕竟古语所言“忠孝不能两全”。家庭成员是彼此独立的个体,应该各有各的生活目标与希望,两代人之间更应该在彼此关爱中活出各自的精彩!
所以,家长们不能过分的强求孩子们,还是顺其自然吧!不管他们以后成为钢铁还是废铁,这都要靠他们自己了。家长只是给他们创造好的环境,孩子们自己的路就让他们自己去走吧!家长们不能一辈子当他们的“拐杖”,孩子们总是要学会自己“走路”的。爱迪生一生也受过许多挫折,但他还是没有放弃,一路走下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顺其自然。
第五篇:《父亲和女儿》观后感
《父亲和女儿》观后感
<父亲和女儿观后感
在暑假里,我和妈妈,一同观看了荣获安锡、奥斯卡等动画大奖的电影【父亲和女儿】。
这个电影给我们显现的是这样的情节:在秋日的一个温暖的傍晚,父亲带着他可爱的女儿一起,骑着脚踏车,穿过小小的树林,绿绿的草地,骑过了高高的小坡,来到了靛蓝的小湖边。父亲想到自己还有事情要到湖对岸,便抱抱女儿,划起湖边的小船。女儿一直等着,直到太阳落下来,月亮挂上了夜空,这才骑着脚踏车离去。第二天,女儿又来到了湖边,可是父亲还是没有回来。就这样,女孩等待了一年又一年,变成了大姑娘,每天都在“痴痴”地等待,为此,她不和同学玩耍,只是等。小女孩变成了人妻,人母,可是,父亲,没有回来。当六十几岁的女儿再次来到湖边的时候,湖水却已经干涸,变成了一片草地,女儿奔向草地,看到了沉没的小船,啊!躺在小船里,就像躺在父亲温暖的怀抱......电影结束了,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向下滴着,为这对父女的亲情鼓掌!你们看,女孩竟然为了等爸爸回来,就放弃了玩耍的时间,哦!他们的亲情深如海!女孩慢慢老去,可她依然忘不了迟迟未归的父亲,啊!他们的亲情高如山!这部电影让我突然感到有些羞耻,我爱我的父母吗?不爱的,我就像一只娇惯的懒猫,父母把他们最好的东西给了我,而我呢?留下了什么?我回报过他们吗?没有的,我剩下的,只是一堆我享用“奢侈”生活的残渣!爸爸妈妈,对不起!我在这里,也要祝愿那善良、孝顺、懂事的女孩生活幸福!让我们一起把中国的传统—孝顺的种子播撒到全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