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父如子观后感影评
如父如子观后感影评
《如父如子》是一部来自日本的家庭电影,影片首播于2013年,剧情引人入胜,画面清新唯美,网友们对这部电影也是给出了不错的评价,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01
抱错孩子是非常狗血俗套的剧情,国产伦理家庭剧常见,“多陪孩子玩的家长更受孩子欢迎”也是说烂了的道理,但是枝裕和就是有办法拍出不同的角度和深意,冲突首先体现在两个家庭巨大的经济落差以及良多仅凭经济条件做出同时抚养两个孩子的决定的冒失,但导演还解释了“不同的人是如何成长为不同样子的”,良多缺乏母爱,和父亲关系淡漠,所以会坚定独立自主和人定胜天,完全不能接受孩子不如自己努力的现实;五金店的父亲显然从小家庭美满,虽然不富裕,但他愿意花时间去陪伴,给孩子创造出自己当年的幸福时光。
良多在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里可以说都是恶人形象,自说自话,情商为零,对他人充满偏见,对孩子缺乏耐心与陪伴,导演在这里并没有选择一个仓促的皆大欢喜结局,比如陪琉晴玩闹一次就能重组幸福家庭,问题从来不是能轻易解决的,正如这样生硬的交接孩子的举措带给孩子的抛弃感和心理创伤也不是“小孩子嘛,哭一哭就忘了”就真的能平复的。良多最终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他终于知道了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而教会他这一切的,是两个孩子。
庆多第一次交接到五金店去,那边的爸爸问他“你知道蜘蛛侠是蜘蛛吗?”,而片尾父子和解、两家人一起进屋吃饭时,庆多问良多“你知道蜘蛛侠是蜘蛛吗?”。五金店爸爸问了一个良多从来不会问庆多的看似不务正业的问题,但父亲本来就该陪孩子梦想超级英雄,庆多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和五金店爸爸也相处不错。这个问题最后由庆多问出,因为除了超级英雄的幻想,它本就是一个关乎父子的问题,五金店爸爸让庆多知道了什么是健康快乐的家庭氛围,庆多则让良多知道了怎样做个好父亲。
02
改编自是枝裕和的原著小说。
在东京建筑公司工作的野野宫良多和妻子绿,带着孩子庆多一起生活。虽然工作有压力,但野野宫算是富裕的一家人。
突然有一天,医院来电,告知野野宫,庆多是当初抱错的孩子,而报错的原因,竟然是当时一个生活很失败的护士,嫉妒野野宫家庭美满,故意破坏导致的。而自己的孩子琉晴现在在乡下杂货铺里生活,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野野宫一直认为庆多性格温吞,他认为庆多长大会越来越像杂货铺的老板那样,没有远大抱负。而琉晴会越来越像自己,有野心,不甘心输给别人。他选择了换回亲生孩子。在与琉晴的相处中,他开始明白,必须要给予孩子足够多的时间去陪伴,去相处,才能打破这种隔阂。野野宫开始用心去陪伴和努力。
有一天,他打开相机的时候,发现庆多为自己拍了很多张照片,父亲睡觉时候,工作时候,吃饭时候,全是野野宫的照片。庆多对他的爱的表达,是如此含蓄。最终,经年累月积淀下的父子深情,超越了血缘的羁绊。两家人选择和平相处,但不交换儿子。
是枝裕和的这个题材很有思考性。也通过这个电影,向观众展示了另外一种亲情状态的存在。而陪伴,在潜移默化中,是比血缘和金钱更加重要的东西。这部片子难得一见的温柔,虽然两个家庭中都在悲伤和纠结中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情,但是影片的节奏很温情。
03
《如父如子》是日本电影大师是枝裕和的作品,另有他撰写的同名小说,这里主要对电影进行评论。
是枝裕和是日本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小津安二郎的接班人”,擅长以细腻的手法拍摄平常生活中的味道和感悟。其电影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并捧红了数位男女演员,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在豆瓣评分都在8分以上,可以算得上大师出品,必是精品了。
《如父如子》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讲的是一位企业精英,有着温柔貌美的妻子,和一个乖巧可爱的儿子庆多,一家三口过得幸福美满,让人羡慕。然而突然有一天医院打来电话,说孩子不是他亲生的,当时出生的时候抱错了,医院给出的建议是,一般情况下双方家庭都会互换的,故事由此展开。
抱错孩子这种老梗不只是在国外影视,即便是国内影视剧当中也经常会出现,但往往剧情比较狗血,看了让人无力吐槽。然而是枝裕和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把这样一个看似狗血的故事拍的细腻感人又不显做作。
经过dna鉴定,男主在震惊和愤怒之后,终于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一起生活了6年的孩子,和自己没有一点儿血缘关系。
而在接受了这个事实之后,男主似乎恍然大悟,趴在方向盘上感慨道:果然如此吗?
男主作为企业的精英,工作中霸道强势,一丝不苟,什么都要求做到最好。而他的儿子却显得柔弱胆小,钢琴怎么练也谈不好。因为不是自己亲生的,所以没有继承自己的优良基因吧?那真的没什么可说的了啊。
通过医院建议,双方家长会面,在三番五次的谈判当中,双方最终还是决定互换孩子,不过为了不显突兀,先让两个孩子每周到对方家庭去“体验生活”。
在融入彼此家庭的过程当中,两个孩子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性格和喜好,比如爱吃的,爱玩的,都不一样。在陌生的环境当中,两个孩子当然不太适应,双方父母尤其是男主的妻子,实在不知如何和亲生儿子相处和沟通,似乎每一分钟都很尴尬和煎熬。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虽然又说改善,但两个孩子依旧想念原来的父母。一天晚上,庆多忍不住思念,偷偷给原来的妈妈打了电话,而一旁男主的亲生儿子听见后,开始用画画和摔玩具来报复亲生母亲。
母亲越来越难以忍受,几乎在崩溃的边缘,终于,母亲带着亲生儿子,坐电车去了孩子原来的家庭。
之后男主也驱车赶来,想和原来的儿子庆多相见。然而庆多不愿意原谅男主,说爸爸已经不是爸爸了。男主对庆多道歉,说不应该随意地把庆多为他做的玫瑰花剪纸扔掉,不应该强迫他练钢琴,还有之前做过的许多错事都道歉。
最后结尾,男主和庆多在一段岔路口之后相会,男主拦住庆多,然后把他抱在怀里。
电影中这段处理的很好,一段岔路,分离交错,像父子两人的感情,像他们的人生。
电影最后,两个家庭仍旧互相来往聚会游玩,至于孩子是不是亲生的,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整个故事看起来很平淡,并没有太剧烈的冲突,但胜在细腻感人,像一杯清茶,让人如沐春风,很是舒服。导演显然不想拍一个多么激烈矛盾的故事,而是通过孩子,来表达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亲。
有几段对话很有意思。男主说没有陪亲生儿子放风筝,是因为公司的工作不能没有他,而对方家庭的父亲说:对孩子来说,父亲也是没人代替的工作呢。
而后来因为上司和下属从中作梗,导致男主被“发配边疆”,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闲职。在那里,男主看到了一个以前公司的高层精英,竟然每天围着一片花草树木做研究,并且过得怡然自得,没有丝毫抱怨和不满。
工作中,没有谁是不可或缺的,而对孩子来说,父亲却是唯一的,没有人能代替。他们才不管dna怎么说,他们只知道,谁对自己好,谁一直陪伴着自己,那才是自己想要的爸爸。
电影中直接表现了双发家长的选择,而委婉地通过孩子们的言行举止表达了这一想法。
那么作为子女,如果能够给你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你希望有一个帅气有钱但不能陪你的爸爸,还是想要一个长相普通工作一般却能哄你经常和你一起玩的爸爸?
最后,之所以给电影打四星,是因为和前作相比,是枝裕和本应拍的更好,有机会再对他的电影和小说进行评论。
04
据说是枝裕和这部作品当年在戛纳获奖的重要原因是获得评审团主席斯皮尔伯格的青睐,后者还决定买下剧本版权,拿回好莱坞进行改编创作。然而在我看来,这个故事并没有让人惊喜的新鲜感,反而充满着狗血肥皂剧的嫌疑。是枝裕和最成功之处在于用云淡风轻的作者风格尽可能抑制住所有的戏剧化冲突,颠覆观众对想象中常规情节发展的期待。
养育之恩与血缘关系如何取舍并没有令我有太多感触,反而是影片透露出两个不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的差异,令孩子在成长中形成的个性特征,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表面看上去像是在讲两个家庭对待这个突如其来的事件所做出的应对,其实,叙事重点却放在男主角如何真正成为父亲这个关键点上。他得知自己小孩非亲生后,想花钱收养两个小孩,之后与亲生儿子相处不甚如意,到最后终于领悟出:即便没有血缘关系也可以通过长时间的陪伴而产生亲情。
这个影片的核心演绎得滴水不漏,全凭借标签式的生活流描绘慢慢酝酿,不过还是有几个刻意的细节(男主角把补偿金归还女护士,以及后面在相机里发现养子偷拍的照片)跟整个从容不迫的叙事口吻有所相悖,仿佛担心观众看不懂而故意制造出这种画蛇添足的情节。尽管如此,这部作品还是能保持导演一向的水准,尤其是指导小演员的表演很有一套,这也是导演赚取观众眼泪的杀手锏之一。
第二篇:跟读笔记:读《如父如子》有感
跟读笔记:读《如父如子》有感
——成都分行永丰支行 张鑫
《如父如子》
看过的日本文学作品不多,却总是给我细腻细致,缓缓流动情绪的感觉,没有难分难舍抑或气势磅礴的特意刻画,却总在某个点让我热泪盈眶。这或许是一部需要静下来、慢下来,用心去感悟的作品。
作品讲述的是因护士刻意的个人行为而抱错了孩子的两个家庭,在面对选择孩子的困境时发生的事情。两个家庭的条件悬殊比较大,一个是家庭富裕的都市上层,一个是拮据度日的普通家庭,一个气息冰冷规矩,一个团结活泼温暖。在两个家庭相互影响中,主人公野野宫良多开始从一个与孩子保持距离的职场精英转变为一位愿意与孩子互相玩耍的父亲。作品内容看似平淡无奇,但伟大的作者却能将之描述得温情动人,直抵读者看似坚强其实脆弱的心灵。不管是做父亲或是子女,以下几句话都值得反复咀嚼,用心思考。
血缘无疑是父子的起点,但父子之间的生活才是父子关系构建的过程
什么时候一个父亲能真正成为一个父亲呢?是从怎样的一刻起,一位父亲能够真正撑起“父亲”这个称号呢?
血缘无疑是父子的起点,但父子之间的生活才是父子关系构建的过程。在生活中,父子间相互寻求认可的过程,也是父子相互塑造的过程。当宝宝诞生的那一刻,我们成为了一名爸爸,但这只是多了一个称号而已。一名真正的父亲应该是什么样的,他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我想每个父亲都有不同的理解。但这是一个不能不去思考的问题,答案就在我们的陪伴当中。
教育孩子不是要求他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孩子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良多:还有只有我才能做的工作等着我呢
斋木:父亲也是无人能取代的工作吧
文中对比刻画了两位爸爸的形象,良多是大型建筑公司的骨干,斋木是小型电器铺的老板。工作环境、经济收入大相径庭的他们有着不一样的教育理念,良多要求孩子什么事都要一个人完成,并且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样努力优秀。斋木则认为对孩子就是要多花时间,他愿意和孩子一起童心未泯的一起玩耍。两种不同的理念相互碰撞,让我们也不禁联想到自己的教育理念,其实不同的理念没有谁对谁错,因为家长都是为了孩子,并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塑造孩子。只是我们不要迷失了初衷,忘记了快乐,不用把孩子当成自己炫耀的物品,教育孩子不是要求他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孩子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一个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原生家庭
良多:我的父亲不是一个会和孩子一起放风筝的人
斋木:但是你也没必要模仿他吧
一个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原生家庭。良多小时候是在父亲和继母的抚养下成长,造就了他的独立要强以及不愿意和孩子互动玩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的眼里其实有两个孩子,一个是现实中的孩子,一个是自己的童年。所以很多父亲希望孩子既要做到自己做过的事,又要做到自己没有做到的事,以此弥补内心的遗憾。文章结束时,良多发现孩子用相机偷偷记录自己许多照片,并且去找到自己养育6年的孩子想要和他和解。一句“但是,这6年间我都是你的爸爸。我可能做得不够好,但是我也是你的爸爸”道出了父子间最温暖的感情流露。父爱如山,父亲的情感都在内心暗潮涌动。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但6年的陪伴已将这份感情注入彼此的血液。没有什么误解矛盾是不可化解的,因为我们是有感情的人。没有什么功成名就比在温馨的灯光下和家人一起吃饭更让人舒适轻松。在深夜,当我们用手轻抚着熟睡的孩子时,心中常会涌动着一股莫名的幸福与感动,感恩这个小生命来到我的世界,感恩陪伴在我身边的每一个人。
作者简介
[日] 是枝裕和
是枝裕和的作品风格朴实,注重内省。常常围绕着家庭亲缘间常见的矛盾以及戏剧化的延伸,通过对情感的拿捏带领读者体会家庭的温暖。是枝裕和擅长以细腻的手法,在平凡的事中拍出生活的味道,在生活中悟出人生的道理,在细节处打动读者的心灵。
第三篇:父 爱 如 山
父 爱 如 山
刘芮辰
我的爸爸是一名军人,平时因为工作的事情经常出差、加班,毫不夸张的说,家,就是爸爸的旅馆,单位才是爸爸的家。爸爸在工作上一丝不苟,特别认真、仔细,但生活上却是个马大哈,对我更是基本不管,平时我的生活和学习都是妈妈管,我对他总是心存埋怨,觉得他肯定不爱我。直到一件事的发生,我才体会到爸爸那深沉的爱。
九月份刚开学没几天,晚上我正在写作业的时候,就听见爸爸和妈妈在商量他俩可能会同时出差的问题,我心想,你们都出差了,我一个人在家?怎么可能!
第二天,爸爸就出差走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妈妈,刚过了两天,妈妈告诉我,明天一早她要去四川凉山探望那些大山里在孩子,我心里咯噔一下,忙问:那我怎么办啊?妈妈说:没关系,你爸爸今晚回来。怎么可能?一堆的问题涌了上来:爸爸出差之前就说过,他们的工作要一周才能完成,今天刚刚三天,况且现在都晚上十点了„„怀着不安、忐忑、疑惑的心情,我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还没睁开眼睛,我就听到从厨房传出的叮叮当当的声音,我迷迷糊糊的起床,看到的不是妈妈,而是爸爸正在厨房里忙活着呢!我心中暗暗惊讶,爸爸啥时候回来的,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主动做家务,还这么细致了,我的
书包、水瓶都整整齐齐的放在门厅的鞋柜上,牙膏都挤好了放在了我的牙杯上,妈妈都从没这么细致的“侍候”过我„„吃早饭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为了今天回来,爸爸把一周的工作压缩成三天,并且赶最后一班飞机回到我的身边,半夜三点才到的家,又早早的起床送妈妈出门并且给我做早餐,只睡了三、四个小时。此时,我才发现,爸爸的两眼红红的,已经有了黑眼圈,一脸的疲惫。其实,他完全可以今天下午白天回来,让我和楼下的学弟一起上学的。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我终于知道,爸爸是爱我的,只是他的爱很含蓄,而我却也一直没有用心去体会。
现在,爸爸依然那么忙,我们父女俩还是经常的见不上面,但我再也没有埋怨过他,因为我知道,爸爸是爱我的,爸爸对我的爱如大山般深沉而久远。
第四篇:父 爱 如 山
父 爱 如 山
【父亲节】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2013年6月16日
有一个人,在你还是婴儿的时候,双手举着你的身体,高高的举起,取代了他眼中的太阳,成为了他的一切。
有一个人,在你还没有学会走路,还在摔倒的时候,扶着你的双手,在那开心的笑声中,扶你走出人生的第一步。
有一个人,在你一次次的欢声中,拉着你的手,带着你走过山山水水,带着你去看天看地。在你抬头仰望的背影中,你会觉得他是山他是天。
有一个人,在你长大之后,每每想起,都是严厉与凝望,让你越加的厌烦。只是随着你渐渐成长,你会发现在那严厉的目光下,隐藏着一份你当年看不到的爱。有一个人,在你成家立业之后,期盼着你能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一起吃顿团圆饭,逗逗孩子,唠唠家常。
有一个人,他苍老的躺在床上,慢慢闭合的双眼内,透出害怕,透出无助。可你的怀抱,你的柔声,却是让他如同孩子一样,如同你幼年他举起你的身体,让他不再害怕无助,而是在温暖中,倒在你的怀里。
父爱如山,在你成长的过程中,父亲是山,是天,是你的依靠。当你长大成人,当父亲渐渐老去时,你就是父亲的依靠。
时光不停,把一个男人从青涩奶爸,变为从容老爸,每个阶段的成长与艰难,只有他自己知晓。
请别再羞于表达,用一个拥抱、一句暖心话,向父亲献上最深情的关爱吧!
第五篇:长兄,如父散文
远远的,看见哥向我走来,高大稳健,温文尔雅,有几分父亲当年的影子。
妈说,小时候,邻居赵家的小子拿着独生子女奖品在哥面前显摆,哥一脸的不屑:“哪有妹妹好?”
哥是家中的长孙。奶奶没有儿子,顶着无数的压力才招得了女婿在家充儿子养,才生了这么个孙子。所以,尽管奶奶疼爱我们每一个人,可是哥在家中的地位却是我们下面几个表兄弟姐妹无法攀比的。虽然如此,哥却并没有被宠坏。恰恰相反,哥极好地传承了奶奶身上的一切优秀品质,比如善良,比如念及家人。
父亲去世的那一年,哥才12岁。无情的命运就这样让一个12岁的稚嫩少年过早地肩负起了生活的重担。记忆中,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晚。我躺在哥的身边,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哥满脸的泪水,我感觉到我们睡的枕头也是湿湿的。“哥哥,你怎么哭了?”年幼无知,我茫然地问道。“爸爸死了。”哥的声音很轻。死?什么是死?我不懂。我只知道今天晚上所有的大人们都在哭,只是看不见爸爸。爸爸去了哪里?这些大人们为什么会哭得这么伤心?是不是发生了一件很不好的事?我惘然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感觉害怕极了!我努力向哥身边靠去,哥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就像以前爸爸把我们搂在怀里一样……人生路长,多少年来,我坚持认为哥就是在那一刻忽然长大的。
日子在风雨中流逝,我们在艰难中成长。上了初中以后,我开始为自己残疾的身体感到自卑,我没有清晰流利的口齿,没有轻盈稳健的步伐,我为这一切感到难过。于是,我变得胆怯,再没有勇气四下里乱闯,再没有勇气到要好的同学家去玩,甚至连在学校里与老师同学交流的勇气都没有了。我就是童话里那只不招人待见的丑小鸭吧?我这样想。可是,哥大概从没有这么认为过。每到星期天便是最快乐的时光,哥和几个同学出去玩的时候常带着我,或者他们会到我家里来,其中总会有某个人大人似的说道:“嗨,那个小姑娘,怎么还没叫人呐?”我觉得心里暖暖的,原来还有人在注意我。我把这一切告诉哥,哥一脸的得意:“你还不知道呢!我把你的照片带给我们班同学看,大家都说你又漂亮又可爱!”啊,原来是这样!
人生中的那个黑色七月,是哥陪我度过的。
高考的前一天下午,哥突然从外地回来了。
“你怎么回来了?”妈一脸的惊讶。
“明天高考,我特地向单位请了假回来送考呀。”
“我送不行?”
“妈,你就忙着做饭吧。最主要的,你一路罗嗦,我可不放心你。”
高考三天,哥的身影混杂在庞大的考生家长队伍中。我在哥的目光中进场,又在哥的期待中走出考场。坐在哥的自行车后面,仰起头来看哥的后背:自从哥出去上大学以后,就难得在家长住,即使回来,我也是只顾埋头学习,怎么没有注意到,哥的身材已经这样高大了……
大学毕业那年,同学们都在为工作的事忙得焦头烂额,妈把单位的用工合同送来让我签字了。我捧起合同,心里沉甸甸的。几张薄纸,让我举轻若重。这份工作凝聚了全家人多少辛酸血泪啊!
我即将迈进的这个单位,是爸爸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爸爸曾在这里付出了毕生的心血,终于积劳成疾,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爸爸到最后,最难舍的是一双小儿女,他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是希望经年以后,儿女长大成人,组织上能够帮助解决一个子女的就业问题,单位一诺千金。转眼哥到了大学毕业的关口,妈左右为难。怎么不?手心手背都是肉,她该向着哪一个呢?
哥从外地赶回来了,他告诉妈:“妈,有什么为难的?妹妹身体不好,到哪儿去找到工作?这份工作给她留着,我当自己去闯。”
“可是,邮电局,这是份人人都羡慕的工作,你不怨妈?”
“不怨。再说,妹妹将来有了这份工作,不就省了我去照顾她吗?”哥笑笑。
现在,我捧起这份合同,想起这段往事,心里一阵酸楚。妈微笑着说:“到了单位,像爸爸一样好好干!"我看见妈的眼睛里含着泪光,我想,哥也是这样期待的吧?
哥说把这份工作让给我是为了自己省心,可是,他哪曾省过心?我儿子和侄子一般大,买玩具衣物,他坚持要买两份;假期里出去旅游,他坚持要把我儿子带上;小儿不懂事,偶尔顶撞我几句,被他发现了,就会给小儿严厉地批评:“不允许这样!谁对妈妈不好,舅舅就会对谁不客气!”
想起那一天,哥回来有事,返程之前,坚持要把我带去菜场,给我买了一堆冷菜,边帮我把方便带扣好,边絮絮叨叨地数落着:“你呀,就是舍不得买给孩子吃!面条上码几片肉,孩子哪能没胃口?”那样子,让我想起了爸。如果爸在,也是这样吗?
长兄如父,是幸福,也是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