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己之名——《火之战车》观后感
以己之名
——观电影《火之战车》有感
(大禹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也许本就不该存在,便不会如此执着。
犹太人这个身份使得亚伯拉罕犹如背负着五指山一般沉重,时时刻刻都感知着不公平的存在,他的心是纤细而敏感的,他的经历也是跌宕起伏的。在学校开学之初一度扬名,又因一次失败懊恼不已。“我饱尝了失败的恐惧,但又怕的不敢赢”。我不得不说,亚伯拉罕参与运动竞技带有明显的功利心,他把跑步作为一种武器,来对抗自己犹太人的身份,希望通过获胜来获得尊重。他是不自由的,他内心深处所刻的民族自尊心压迫着他,停不下奔跑的脚步。
相比于亚伯拉罕,我更欣赏艾利克——执著、坚韧、有信仰的基督教徒。他对信仰的虔诚要远远高于运动员对荣誉的执著,他奔跑不是为了国家尊严,而是为了生命的延伸。尽管他为此付出了四年的汗水,但是当这个行为违背了内心的信念,他还是选择了果断的放弃。这一点恰好是运动的最高价值所在,生命的本质就是运动,奥运会只不过是一种运动存在的形式,而不是运动本身。当然,艾利克清楚自己的内心所求,只不过是以上帝之名,“我相信上帝赋予了我一项任务,但他也赐给我健步如飞的本钱,我飞奔时感受到他的喜悦”。
然而,在整部影片里的人物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林西了。他纯粹是把运动作为一种兴趣,他踏着最愉悦的节奏,享受着奔跑中的感觉。因为喜欢,所以去做,不为别的。自始至终,林西的心态也最放松,对金牌的渴望也并不激烈,他的脸上始终溢满阳光般的笑容。他将四百米比赛的参赛权让给了艾利克,为艾利克解决了矛盾,也为国家解决了一大难题,他通过另一种方式诠释了奥运会的道义。
林西不过分追求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为自己的兴趣而奔跑,为别人的成功而喜悦,还会为好伙伴分担忧愁。如果说亚伯拉罕的奔跑是为了获得尊重,艾利克的奔跑是为了上帝,那么林西的奔跑则是为了自己,他是个灵魂的自由人。现世中的我们常常身陷各种囹圄,困窘不已。在常常感慨生活抛弃了我们的时候,还总会有人悄悄告诉我们,也许生活就从来都没有时间搭理过我。也许生活的真相就是残酷,那么当我们被生活追着走的时候,不就相当于处于残酷之中?其实没那么糟糕,我们真正的需求并不多,有很多都是在外界的影响下强加的,内心的需求很简单,只是有时会被钱权名等迷住了双眼,看不清自己的内心而已。适当放慢脚步,听听内心的声音,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
就该如此,以己之名,享生活之乐。
第二篇:以爱之名《美丽人生》观后感
以爱之名——观《美丽人生》有感
一直以来都比较排斥战争片,觉得太多血腥和残忍,但是又太过真实。毕竟对我们这一代来说,硝烟弥漫的时代终究是过去了。初时听说公司组织观看《美丽人生》,隐约记得曾经有好友也推荐过这部电影,只是一直没有心思去细看,它是描述二战时期纳粹党对犹太人的迫害的故事,在影片中,除却战争,我看到的是一段乐观简单的美丽人生和一份耗尽天下泪水都承载不了的父爱。
“这是我的经历,这是我父亲所作的牺牲,这是父亲赐我的恩典。”——这是影片最后一句台词。这场美丽的谎言,以爱之名,以父之名,以夫之名。
反映二战时期的影片有很多,但都过多地渲染死亡和血腥。但导演却通过这样一部电影来展示人们面对死亡的了然心境:人生如此美好,即使光明一时被黑暗笼罩,我们依旧能够找到美之所栖。
在爱情面前,基度是一个好丈夫,为了能见到多拉,他在默默的寻找机会,在教室中他可以为了她扮演小丑,赢得她的好感;当她快要和他的未婚夫宣布结婚时,他却不顾一切的把她从众人的眼中带走,去寻找他们的生活;在面临死亡时,他不顾一切的用军队的广播为她带来生存的希望;当他得知战争要结束时,为了能让妻子第一个知道,他不顾自己的用生命去寻找,结果被残忍的士兵发现,把生命献给了这个伟大的爱情……
在亲情面前,基度是一个好父亲。当战争来临时,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受伤害,编造出一个惊天动地的谎言,去导演着孩子正常健康的成长。游戏是每个孩子的梦想,但遵守规则却是赢得胜利的前提,他们的游戏规则是:小孩不许哭,不许吵,不许要妈妈,只能听爸爸的话,集到1000分就可以赢得真坦克。但这是在集中营不是在度假,是随时要面对死亡的,为了不让孩子看到恐怖,做父亲的只能用一个个谎言来消除孩子的恐惧,给他营造一个正常人的环境。当孩子快要等不及时,他在孩子面前为他鼓气;当孩子怀疑这游戏时,他又编造种种理由来使孩子相信这一切;当孩子在铁窗中差点被巡警发现时,在一旁的他焦急如焚;当他要面临死亡时,为了不让孩子怀疑,在孩子面前迈着小丑的步子,去迎接死亡的来临。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这个伟大的亲情……
在生命面前,基度从没有畏惧过,他为了自己的爱人和孩子可以放弃一切,甚至生命。他把自己的生命看成是爱的宣言,为保护爱情和亲情的宣言,为了遵守做丈夫和爸爸的诺言的宣言。在妻子面前,用生命来换取妻子的平安;在儿子面前,用生命来换取孩子的纯真。这就是一个好男人好爸爸的品质:勇敢,智慧,无私。
电影的感人之处就在于此,我们为基度的死而感到骄傲,因为他给孩子带来了一片干净的天地,为妻子带来了生存的希望,为整个犹太民族树起了光荣的榜样!这是一个伟大的男人,也是一个平凡的男人所做的一切,在这平凡的地位做出不平凡的事。该影片让我们感觉到,人生虽短暂,但人生的美丽却可以持续。
近两小时的电影中,我们跟随着基度的脚步,见证了一场美丽人生的华丽开幕,也参与了一段记忆的回顾,更融入这份深厚又感人的情感之中。这场人生因为爱而美丽,以爱的名义前进,也让我们相信,这世界会因爱而拥挤。
第三篇:《烈火战车》观后感
《烈火战车》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烈火战车》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生是一场赛跑,当你奔跑在路上,你要明白,你是在为了什么而跑?”当Liddel赢得苏格兰比赛时,观众邀请Liddel发言,Liddel平静地告诉观众,他的使命是为了上帝的荣誉而奔跑,上帝是Liddel的信仰。
1924年Liddel参加巴黎奥运会,比赛安排在周日,即天主教徒的安息日。在王子面前,Liddel礼貌而坚定地拒绝参加比赛。场面尴尬之际,Liddel的好友,爵士出身的Lindsay及时感到,把自己周四400米赛跑的决赛权让给Liddel。Liddel专业训练的项目是100米,但在400米赛中他不仅夺冠,且打破世界记录。
这是故事结尾。故事中,当王子身边的权贵要求Liddel为了王子的荣誉参加比赛时,Lidell简短的回答令人回味:“国家,国王也都是上帝创造。”
当Liddel赢得世界冠军时,Liddel的金发上,闪烁着太阳的光芒,Liddel脸上沉醉的笑容,是上帝把慈爱赋予他眷顾的选民。
还是回到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了什么而跑?”电影中,犹太青年Abraham为了夺得金牌而跑,贵族出身的Lindsay因为兴趣而跑,而Liddel为了上帝的信仰而跑,上帝给了Liddel内心力量。Abraham肩负为犹太人赢得荣誉的使命,Lindsay身上的贵族气质让人赞叹,Liddel成了时代的英雄。三位青年都追求卓越,他们的故事成了奥运史上的传奇。
如果把我们的人生比作一场赛跑,那么,我们为了什么而跑?我们可以达到卓越境界吗?我们可以成为传奇吗?我们可以成为英雄吗?我们在哪里发掘力量?
在如今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金钱成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积累财富成了人们的生活目标。我们满足于餍饱的物质生活,在狭隘的自我世界里沾沾自喜,不复思考人生的价值。信仰,已成为人们羞于提及的学究式的话题。在物质的侵蚀下,我们的精神世界渐渐萎缩,并最终在浑浑噩噩中渡过漫长或短暂的一生。
当我们人生的烛火即将熄灭时,我们是自豪地对所爱的`人说,“我无愧于这一生”,还是因为一些遗憾久久不肯咽气。当我们为信仰而活,我们将体会到,我们从信仰获得生命的力量,而生命也正从我们身上延续到我们的后代。
信仰在我们脆弱时给我们内心力量;信仰指引我们人生的方向。
把个人奉献给时代,在自己从事的领域追求一流,便是俗世人生的信仰。
把时代的需求当作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历史长河中发出点点星光,把自身的生命融入人类这条河流,便不会感到孤单。
有了坚定的信仰,有了踏实的步伐,即使没有强健的肌肉,我们也可以获得获得内心的力量,摘取属于我们的英雄桂冠。
第四篇:《以爱之名》
以爱之名
——听《梁祝》有感
佛山市南海区九江嘉华学校六年二班唐建芳指导老师:何春晓
此爱绵绵无绝期
——题记
近来,听了一首名为《梁祝》的曲子,觉得非常好听。其音,其美,有道是绵绵悱恻,感人至深。
这首曲子的背后也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据说,从前有一个名为祝英台的女子,因为非常喜爱读书,为了读书学习,便女扮男装到学院就读,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梁山伯,两人便成了至交。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同窗三年,两人将要完成学业,各奔前程,祝英台非常舍不得梁山伯,便撒谎称家中有妹,且待嫁中,让山伯来家中提亲,而事实却是英台家中无妹,此妹正是英台自己。当山伯来家中提亲时,方知英台为女子,可英台已被许配给马文才,山伯求亲不成,抑郁求度而亡。英台出嫁时路过了山伯坟前,突然狂风大起,送亲的人觉得不祥,便落荒而逃了。英台下轿后到山伯坟前祭拜,忽然雷电大作,劈开了坟墓,英台嘴里念叨着“生不能同衾,死同穴!”便不顾一切地跳入了坟中,天渐转晴,两只蝴蝶从坟头上飞起,有人说,这是山伯和英台灵魂所化的。
故事很委婉动人,使人感动落泪。
故事中,山伯的痴情,英台的殉葬,刺痛了我们的眼睛,可是有一点,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英台为何如此轻易便寻了短见呢?为了心中所爱,就可以轻贱生命吗?伴侣的离开固然让人伤心难过,但以死来证明爱,是不是过于偏激呢? 如果,我能与英台见面的话,我一定要问她:“你作为最爱山伯的人,如果你也离开了这个世界,又还会有谁比你更能证明他曾经的存在,谁能让山伯生活在美好的回忆里呢?为爱殉情,成全的到底是自己的爱,还是制造了更多的遗憾呢?你不顾一切地奔向坟墓时,你是否想过你的家人?他们该有多心痛啊!失去至爱的感受,你不是最有体会的吗?为什么却不能设身处地地为家人考虑呢?”
所谓“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的确让人欣慰,可是“月有阴晴圆缺”,总难得到完美的结局的,在当今的社会总有许多为爱痴狂的人,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作为自己爱的信条,以爱之名为死者而亡,不为生者而活,制造了更多的遗憾。
拿起遥控器,按下播放键,梁祝的音乐再度响起,我没再泪流满面,只是在心中暗叹:英台真的很傻,活着的人才有可能谈情说爱,活下去才能怀念所爱,让爱在心中绵绵无绝期!
点评:这篇作文的题记简洁明了,体现了作文的灵魂。以一曲梁祝引人走进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里,作者一反世人歌颂梁祝感人爱情的主题,另辟新径,批判为爱轻生的负面影响,主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具有人文关怀性,文中语句通畅,多处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反思。
第五篇:以青春之名
以青春之名
曾吟“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今朝“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题记 青春是什么?这其中的回答可能会有千万种。最近一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电影,相信让每位观众都被那个“青春不朽”的梦想深深地感动着——向青春致敬!2012年7月,正值炎热天气,刚从艺术院校毕业的我怀揣着青春激情与美丽梦想,奔向淮矿蒙西基地。一路颠簸跋涉,下车之后看到的景象让我感到心灵强烈地震撼,那是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做“拔地而起”。当时泊江海子矿地面基建工程已经初具雏形,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两座井塔巍然耸立。它给你的感觉不是城市中高楼大厦的视觉高度,而是在塞外戈壁耸起的希望,凝聚着无尽的梦想和力量。蒙西基地的建设者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拓荒者。他们在严重缺水、沙尘暴、严寒天气的威胁下,克服种种困难,把青春献给开采能源的壮美事业。一个个不一样的名字常常带给我同样的感动:有的上有八旬的父母却因为工作忙碌没有时间回家探望;有的远离本土开辟事业,家里的一切无奈全部交给妻子;有的只在孩子出生时回去看一眼便又匆匆回到自己的岗位,默默无闻地坚守着„„有时,我甚至无法想
象,是什么样的一种信念让大家这样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
之后有一天,我到基层单位采访,想从那里寻找答案,解开久藏心中的困惑。其中一个跟我年龄相当的同事,二话没说把我领到井口,这时候一群工人刚刚上井,虽然戴了防尘口罩,但还是满脸漆黑,就像一幅未经修饰的油画。如果不走近,是认不出来的。他们咧开嘴巴露出被皮肤衬着的洁白牙齿,嘿嘿一笑,无不透露着完成当班工作安全升井以后的欣喜。把我带去的同事对我说,当工作遇到困难或者觉得自己难以坚持的时候,就会到井口来看一看,看一看矿工兄弟灿烂的笑容,就不觉得有什么难事儿是没办法解决的。因为自己身上也承载着他人的希望,唯有认真工作,让人人都能安全地露出这份笑容,青春也就无怨无悔。
每个人都如同企业里的一个零件,缺一不可,哪怕螺丝钉都会有自己的用处。如果每个人的生命都可以因为让别人过得踏实而变得更有意义,那么苦也不再是苦。
作为2012年新招聘来矿大学生,我从事的是宣传和播音主持工作,虽然在别人眼中,这个岗位普通而又平凡,但我感到富有意义,因为它传播了正能量。近两年来,我们在广播里开办了《创业者的风采》专题栏目,其中,宣传了中层管理人员的先进典型——集团公司模范党员,绞车队党支部副书记、副队长汪顺安,宣传了普通工人的先进典型——淮南市优秀党员、保供队职工金保玉,宣传了年青大学生的先进典型——保供队班长张爱雄。通过树立和宣传多层面的先进典型,我矿的干部职工都找到了身边的学习榜样,焕发了更强的工作激情。同时,我从中增添了工作动力,立足岗位干好本职工作。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片尾,主人公说,爱一个人,应该像爱祖国,爱山川,爱河流。我想,爱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也应该是这样。正如伟大的中国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的《青春》所写: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站在淮南煤矿千亿元规模新型能源企业建设的坐标轴上,我时常觉得自己是何其的幸运,被骄傲的称为“矿山青年”的我,朝着个人与企业的梦想迈进,脚步总是那么地坚定有力。
我愿以青春之名,用淮南煤矿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以实干、进取、奋斗的青春之歌,唱响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泊江海子矿 王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