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第四章中国的民族民俗试题

时间:2019-05-14 12:1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导游基础第四章中国的民族民俗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导游基础第四章中国的民族民俗试题》。

第一篇:导游基础第四章中国的民族民俗试题

导游基础第四章中国的民族民俗试题

一.单选题

1.“十二木卡姆”、《格萨尔王传》、摆手舞,以“三道茶”敬客,花山崖壁画分别属于______ A、维吾尔族、藏族、土家族、白族、壮族

B、维吾尔族、藏族、土家族、蒙古族、壮族

C、藏族、维吾尔族、土家族、苗族、壮族

D、藏族、维吾尔族、土家族、白族、壮族 2.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按人口多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D____ A、壮满苗回

B、满壮朝回

C、朝满壮苗

D、壮回满维 3.实心土炕三面靠墙,约一尺高,不生火是______的居住特色。A、维吾尔族

B、藏族

C、回族

D、壮族

4、素有“铜鼓之乡”之称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 A.壮族

B.苗族

C.黎族

D.傣族

6、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其中“三月三节”是________的重要节日。A.苗族

B.白族

C.黎族

D.傣族

7、_________以农业为主,还擅长园林艺术。

A、维吾尔族

B.白族

C.苗族

D.回族

8、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排第二位的民族是_________ A.回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蒙古族

9、________主要从事农业,有点兼营牧业、手工业,还擅长经商,尤以经营饮食突出。A.壮族

B.维吾尔族族

C.苗族

D.回族

10、羊肉串和手抓饭是_______族相互媲美的传统风味食品。A.回

B.藏

C.彝

D..维吾尔 11.竹楼是______独特的民居。

A.苗族

B.黎族

C.傣族

D.彝族

12、下列少数民族中主要以牧业为主的民族有_________ A.维吾尔族

B.壮族

C.藏族

D.回族 13.泼水节是_____的节日

A.傣族

B.瑶族

C.苗族

D.壮族

14.禁食猪、禁食猪、狗、马动物血的民族是______ A.回族

B.维吾尔族

C.汉族

D.壮族 15竹筒饭是______族独特的野炊方法。A.黎族

B.苗族

C.壮族

D.土家族

16.音乐史诗《十二木卡姆》是_______族的艺术精华。A.回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彝族 17.以”三道茶”敬客的民族是______ A.壮族

B.傣族

C.藏族

D白族

18.世界上最长的音乐史诗《格萨尔王传》是________族的音乐史诗。A.藏族B维吾尔族C壮族D傣族

19.开门节和关门节是_______少数民族的节日。A傣族

B.藏族

C.壮族

D.土家族

20我国少数满族、回族、黎族的主要分布省区依次为_________ A辽宁、内蒙古、广西

B.吉林、海南、广西

C.吉林、海南、河南

D.辽宁、宁夏、海南 21.壮族素有_____之乡的美誉

A.孔雀

B.软玉

C.铜鼓

D.鱼米

22.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_______四省部分地区。A.四川、云南、贵州、甘肃

B.四川、云南、贵州、青海 C.四川、贵州、甘肃、青海

D.四川、云南、甘肃、青海

23.彝族主食主要有玉米、荞麦、大小麦、洋芋等,稻米很少,喜吃_______,忌吃蒜。A.羊肉

B.手抓饼

C.沱沱肉

D.油香 24.男人头顶有一块天菩萨的是______ A.傣族

B.纳西族

C.彝族

D.白族 25.中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C)。

A.65

B.60

C.56

D.64 26.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B)A.8.81%

B.8.49%

C.8.35%

D.9.82% 27.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B)A.回族

B.壮族

C.土家族

D.汉族 28.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是(A)A.珞巴族

B.阿昌族

C.景颇族

D.塔塔尔族 29.我国少数民族最广泛的是(C)A.壮族

B.白族

C.回族

D汉族 30.我国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A)A.汉族

B.壮族

C.回族

D.侗族 31.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数的(B)A.91.8%

B.91.6%

C.90.6%

D.92.6% 32.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属于哪个民族(D)A.土家族

B.苗族

C.侗族

D.藏族

33.一般住帐房,用牦牛织成的黑色毡子覆盖,也叫黑帐房的民族(C)A.瑶族

B.维吾尔族

B.藏族

D.蒙古族 34.维吾尔族人民创造的音乐舞蹈史诗式(B)

A.《福乐智慧》

B.《十二木卡姆》

C.《蒙古秘史》

D.《甘珠尔》 35.妇女头上包提花毛巾,喜戴银首饰的民族是(C)A.壮族

B.蒙古族

C.苗族

D.回族

36.下列哪个民族屋内设壁炉用于做饭取暖,砌实心土炕,供起居坐卧(C)A.侗族

B.苗族

C.维吾尔族

D.土家族 37.我国少数名族中人口最多的是(C)

A.回族

B.满族

C.壮族

D.苗族 38.下列壮族民居住房是(C)A.蒙古包

B.碉房

C.干栏式木楼

D.阿以旺民居 39.苗族主要居住于(A)

A.贵州、云南、湖南

B.云南、湖南、湖北 C.贵州、云南、湖北

D.湖南、贵州、湖北

40.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何时以后开始有汉族之称.(B)A.汉代

B.唐代

C.秦代

D.西周

41.下列哪个民族喜欢在院落中栽植花草和果树(A)A.维吾尔族

B.满族

C.蒙古族

D.侗族

42.属于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的,也是传统节日节日的(C).A.小满

B.惊蛰

C.清明

D.春节 43.中华民族共同的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是(D).A.元宵节

B.肉孜节

C.雪顿节

D.春节 44.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几乎全民信奉的宗教是(B).A.佛教

B.伊斯兰教

C.萨满教

D.基督教 45.下列属于维吾尔族传统节日的有(C)

A.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B.盘王节、芦笙节、达努节 C.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D.中元节、牛魂节、吃新节 46.下列是藏族人民预祝丰收的节日.(B)

A.雪顿节

B.望果节

C.藏历年.D.吃新节

47.所用的水井或水塘,非伊斯兰教信奉者不能动手取水的民族(B)A.满族

B.回族

C.藏族

D.土家族 48.喝盖碗茶的民族是(D)

A.土家族

B.壮族

C.瑶族

D.回族

49.居民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方形平房,房顶开天窗,屋外有带护栏的廊子.(C)A.回族

B.壮族

C.维吾尔族

D.满族

50.维吾尔族男子喜欢穿的一种无领对襟长袍,无扣宽袖,腰系长带,人称(C)A.连衣裙

B.礼拜帽

C.袷袢

D.花帽

二、多选题

1.下列关于回族民俗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回族戴圆形、平顶、黑色或白色小帽 B.回族的婚礼多选在节日,由阿訇证婚

C.回族禁食一切动物的血、自死之物及非经阿訇念经宰杀的牲畜 D.伊斯兰教教规实行土葬和火葬。

E.“花儿”表现了回族人民对幸福生活和纯真爱情的追求和渴望。2.下列_______艺术反映了白族在各方面的卓越才能。A.《南诏中兴国史画卷》

B.大理崇圣寺三塔

C.《大理国梵画卷》

D.格萨尔王传E石钟山石窟造像 3.下列少数民族中过火把节的有___________ A.苗族

B.彝族

C.白族

D.黎族

E傣族 4.关于藏族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农区藏民住红色平顶房屋

B.藏民都爱喝青稞酒和酥油茶

C.喜欢坦露左肩

D.交往中用哈达作为礼物

E男女入室后男坐左、女坐右,忌混坐 5.我国藏族的三大史诗有_________ A.格萨尔王传

B.甘珠尔

C.丹珠尔

D.十二大卡姆E 6.藏族实行的葬法有___________ A.塔葬

B.速葬

C.天葬

D.水葬

E.土葬

F.火葬 7.下列食物中壮族禁食的是__________ A.狗肉

B.牛肉

C.猪肉

D.蛙肉

E.兔肉 8.下列关于苗族饮食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以甜、辣为主要风味

B.喜食狗肉

C.敬牛角酒是待客迎送礼

D.以鸡心献客人,表示自己至诚

E.父母或同村人去世,一个月内忌食辣椒 9.下列________少数民族的妇女喜爱嚼摈榔的习俗 A.壮族

B.黎族

C.傣族

D.苗族

E.彝族

10.语言为汉藏语系,民居为杆栏式建筑的少数民族是______ A.黎族

B.维吾尔族

C.傣族

D.壮族E.白族 11.不属于藏族民俗的有______ A.吃坨坨肉、饮转转酒

B.农民多垒石建房,牧民一般住账房 C.男女均带金花帽

D.节日由中元节、牛魂节 12.维吾尔族实行______ A.火葬

B.速葬

C.土葬

D.野藏 13.属于白族人民自己的节日有_______ A.年节

B.火把节

C.芦笙节

D.三月街

E.绕三灵 14.______和______统称为土家族人民的艺术之花。

A.十二木卡姆

B.摆手舞

C.花山崖壁画

D.土家锦

E.铜鼓 15.回族的三大节日有__________ A.库尔班节

B.圣纪节

C.古尔邦节

D.开斋节 16.下列属于苗族的民族民俗的有 A.住房多为木结构,以吊脚楼最具特色

B.银饰在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 C.喜食酸味,喜饮油茶

D.传统的节日有苗年、龙舟节、芦笙节。

第二篇:《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

查看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dyzgz51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的民族与民俗考试重点

第一节中华民族概述

中华民族

1、汉族人口比重最大,占91.5%,其他55个民族只占8.5%。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的是珞巴族。

2、中华民族的地理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3、汉族、回族使用汉语,其他民族有自己的语言。

4、“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第二节汉族

汉族的主要节日习俗

1、春节 俗称“新年”,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其主要节日活动有:操办年货、做新衣、掸尘、祭灶、祭祖、吃团圆饭、守岁、贴春联、挂年画等;节日期间人们还互相拜年、放爆竹、吃年糕、吃饺子、吃元宵、舞狮、扭秧歌、玩花灯等。

2、清明节又称鬼节、冥节、踏青节,于农历三月间,阳历四月五日前后;主要民俗活动有:扫墓、烧“包袱”、插柳、踏青、射柳、放风筝、荡秋千等。

3、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女儿节、五月节等,农历五月初五,主要有赛龙舟、吃粽子、挂钟馗像、挂香袋、饮雄黄酒、插菖蒲、采药、避毒除害等活动。端午节已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仲秋节、八月节,农历八月十五;主要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舞龙灯等活动。

5、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老人节,农历九月九日,主要习俗有:郊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饮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活动。1989年,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汉族人的禁忌

1、农历大年初一到初三,忌讳踢门槛、扫地、动用刀斧、动土、打架、骂人等。

2、年节喜庆时,宰杀牲畜忌说“杀”,而要说“放”。

3、过年或立春日,出嫁的女儿忌在娘家居住。

第三节中国北方部分少数民族

朝鲜族

分布:东北三省,吉林省占60%以上 居住:满屋设炕,进门要拖鞋。

饮食:米饭为主食,以汤、酱、咸菜和泡菜为副食,冷面、打糕、松饼 服饰:爱穿白衣素服,“白衣民族”

歌舞:伽倻琴弹唱、农乐舞、长鼓舞、象帽舞、顶水舞、扇子舞等闻名。农乐舞列入联合国非遗。

体育:摔跤、踢足球、荡秋千、跳板,其中跳板、秋千列入国家非遗。

节日:婴儿周岁生日节、回甲节(诞生60周年纪念日、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

禁忌:朝鲜族非常尊敬长者,年轻人忌用单人桌,饮酒吸烟父子忌同席,吸烟时忌向长者借火,忌杀狗、吃狗肉。

蒙古族

分布:主要聚居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等省。

语言文字:有自己的语音文字,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宗教: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以后信奉藏传佛教 居住:“逐水草而居”,称为“草原骄子”“马背上的民族” 住蒙古包 歌舞:安代舞,列入国家非遗的有:马头琴音乐、摔跤、祭敖包、那达慕。蒙古族长调与呼麦列入联合国非遗。

文化:三大史诗《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英雄史诗《江格尔》 饮食:粮食、奶食和肉食 用手抓羊肉和清水煮全羊款待客人。忌讳吃虾、蟹、鱼、海味等食物。

服饰: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 葬式:野葬(天葬)、火葬、土葬

节日:那达慕大会、敖包祭祀、白节。

禁忌:过蒙古包要轻车慢行,并忌讳将马鞭、刀枪带进包房内;忌讳坐蒙古包的西侧或西北角,睡和坐时忌脚伸向西侧或西北方(因包内西侧或西北侧为供佛龛处);不能在火盆上烤脚;赠送礼品忌单数;有产妇或病人,忌接待客人来访;蒙古族的守门狗和猎犬禁止外人打骂。

回族

分布: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在全同绝大多数县都有分布,宁复回族自治区为主要聚居区。宗教:伊斯兰教

歌舞:重刀武术列入国家非遗,“花儿”列入联合国非遗。饮食:清真小吃,八宝茶

服饰:圆形平顶小帽(号帽)(男),戴披肩盖头(妇女)婚礼:多在“主麻”日举行,由阿訇证婚 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丧葬:按伊斯兰教教规.实行速葬、薄葬、土葬。

禁忌:严禁食猪肉,忌养猪。忌食马、驴、骡、狗肉,忌一切凶猛禽兽的肉和没有林磷的鱼。忌说杀字。

维吾尔族

分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语言文字: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宗教:伊斯兰教

歌舞:“十二木卡姆”有“维吾尔音乐之母”,列入非遗,民间乐器有“独他尔”、“巴拉曼”和手鼓“达甫”等弹拨吹奏和打击乐器数十种之多。维吾尔族有顶碗舞、大鼓舞等舞蹈,“赛乃姆”是最普遍的民间集体舞蹈。饮食:“抓饭”

服饰:不论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棱小花帽 葬式:土葬、速葬

节日:肉孜节、古尔邦节

禁忌:在麻扎(基地)、清真寺、河坝、伙房等地携带、遗弃不洁物品。授受物品时忌用单手尤忌左手。睡觉时忌头东脚西或四肢平伸仰面。

满族

分布:东北三省和河北省,以辽宁最多

语言文字: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宗教:萨满教和藏传佛教 居住:“口袋房、曼子炕” 服饰:旗袍

饮食:主食小米,喜黏食,喜食白肉血肠和猪肉酸菜炖粉条。除夕吃手抓肉。点心“萨其马”。

节日:颁金节、走百病、添仓节、开山节 葬式:土葬

禁忌:不准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能当主人面赶狗,更不能说狗坏话。忌讳打喜鹊和乌鸦。以西为上,特别忌讳坐西炕。

第四节中国西南部分少数民族

藏族

分布::分布在青藏高原上。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部分地区。语言文字:汉藏语系;宗教:藏传佛教;歌舞:锅庄舞、藏戏、唐卡、藏医学、雪顿节列入国家非遗。

文化:《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与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称中国“三大史诗”。藏戏、“热贡艺术”与《格萨尔王》列入联合国非遗

居住:农区,碉房;牧区,帐篷 饮食:酥油茶、青稞酒、糌粑 节日:雪顿节、望果节、采花节、赛马节

葬式:塔葬、火葬、天葬(鸟葬)、水葬、土葬五种。

特色:在藏族的礼俗中,欢迎亲友互献哈达是最普遍的一种礼节。

禁忌:佛教圣物忌随便触摸,转经筒、转寺院、叩长头要按顺时针方向。忌男女混坐。忌讳在家中吹口哨、拍巴掌。忌吃狗、驴、马肉,忌吃尖嘴、有爪动物的肉及鱼虾等水生动物的肉等。

彝族

分布:主要分布于川、滇、黔、挂四省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语言文字:彝族商自己的语百和文字。彝语届汉藏语系,有六种方言。经整理的规范彝文,已正式使用。

宗教:彝族流行多神崇拜,祭司称毕摩。

文化:《阿诗玛》是彝族民间著名的叙事长诗。阿诗玛、火把节列入国家非遗。居住:住房大多是木结构,低矮、无窗 饮食:吃坨坨肉、饮转转酒,忌吃蒜

服饰:男子头顶留“天菩萨”,前方扎成“英雄结”。外出男女都穿披风。节日:彝族年、火把节

婚俗:一夫一妻制,有“抢婚”之俗 禁忌:男子头上蓄一蓬头发,忌旁人触摸。有敬“神树”的习惯,神树严禁砍伐,祭祀忌外人看。宰杀家禽、家畜忌外人在场。忌外骑马进彝族寨子。忌用脚踏三脚架。给东西吃必须吃,但忌把食品带走。

苗族

分布:贵州、云南、湖南、重庆、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市区。在黔东南和湘鄂渝黔的交界地带有较大的聚居区,其中以黔西南、黔南、黔东南等自治州最集中。汉语言文字:藏语系,通用汉文

艺术:芦笙舞、苗绣、蜡染技艺吊脚楼营造技艺等列入国家非遗。居住:吊脚楼

饮食:主食大米,玉米、红薯、小麦为辅,喜食酸辣味,饮牛角酒,“分鸡心” 婚恋:“盘歌”,成年男女婚恋比较自由,通过“游方”“跳月”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恋爱成婚。服饰:“银衣”,银饰

节日:芦笙节、龙船节、苗年、四月八等

禁忌:不吃牛羊肉,忌狗向上灶,忌在屋里煮蛇肉;险恶环境中忌嬉笑,忌刀口朝上,忌用凶器指人;父母或同村人去世,一个月内忌食辣椒;忌在夜间或家里打口哨。

纳西族

分布:云南省、四川省、西藏三省相邻地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和泸沽湖畔。

语言: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 宗教:普遍信仰东巴教

文化:东巴教、东巴经、东巴文学艺术,形成了纳西族独特的东巴文化。丽江古城、《创世纪》等三部史诗、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画、丽江古乐和丽江壁画。

居住:“三坊一照壁”

婚恋:泸沽湖畔的纳西族的一个支摩梭人,保留“阿夏”“阿注”走婚制和母系家庭。

服饰:妇女的“七星披肩”,俗称披星戴月

饮食:丽江的火腿粑粑、宁蒗的琵琶猪和泸沽湖的酸鱼、鱼干,是特色食品。葬式:云南丽江土葬为主,迪庆火葬土葬并存,泸沽湖火葬 节日:三朵节

禁忌:有的地方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忌触动大门两旁的“门神”,忌手摸“代口神”,忌乱砍伐“神树”,不能蹬三脚架,祭祀忌外人观看,进屋不能靠神位就座,有的地方还忌在家里唱山歌。

白族

分布: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 语言: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宗教:大都信仰佛教,奉祀“本主”

文化:《创世纪》《望夫石》《美人石》等传说故事。扎染技艺和绕三灵习俗列入国家非遗。

居住:“一正两耳”“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饮食:“砂锅弓鱼”“三道茶” 服饰:崇尚白色

节日:三月街、绕三灵、耍海节、春节 禁忌:待客时倒茶忌满杯,倒酒忌半杯。忌讳向火塘吐口水,禁止从火塘上跨过。门槛忌讳坐人,送祖先亡灵不能出门。

傣族

分布:云南省 语言文字:傣文来源于梵文字母的拼音文字,傣族语言属汉藏语系

宗教:上座部佛教

文化:孔雀舞和“赞哈”、象脚鼓舞(男子舞蹈)。孔雀舞、泼水节列入国家非遗。

居住:干栏式建筑

饮食:以大米为主食,喜酸味及烘烤水产食品,嗜酒,喜嚼槟榔。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菜肴和小吃,以青苔入菜。

服饰:多用白布或蓝布包头,男子文身习俗。妇女喜挎筒帕撑平骨花伞。

婚恋:婚前社交自由,晚上吹葫芦笙串姑娘,“串寨子”和傣历新年“丢包”都是选择对象和表达爱情的方式。但缔结婚姻还要托媒说亲,傣族还流行招赘婚。习俗:镶牙套、染齿和文身的习俗。

节日:泼水节又称“浴佛节”

禁忌:“寨神庙”平时忌进去,寨心忌坐也忌脚踏或拴马。“神树”忌砍伐忌拴马,忌移动或触弄“神树”下的祭品。佛寺进寺要脱鞋袜,妇女进佛寺忌任意走动,忌随便敲打佛寺里的鼓等。忌骑马进寨,祭寨忌外人进寨,进住房时,到楼口要脱鞋,忌从家中火塘上面跨过,忌别人移动或抬起火塘上的三脚架,忌客人进卧室,忌头朝向主人家内室睡觉,忌在家中剪指甲,忌在室内吹口哨和玩响乐器,忌女招待男客、男招待女客。

第五节我国南方部分少数民族

土家族

分布:湘、鄂、渝、黔四省交界的丛山之中

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绝大多数使用汉语;文化:摆手舞和土家锦(西兰卡普)列入国家非遗。宗教:迷信鬼神,崇拜土王,尊奉土老师,相信兆头。

饮食:习惯做腊肉、甜酒、团馓和糍粑,菜肴酸辣,有“辣椒当盐”的嗜好。服饰:土布,青布包头。居住:吊脚楼

婚嫁:以“山歌为媒”的自由择偶,婚礼中“哭嫁”的习俗。葬式:过去多火葬,后实行土葬。节日:赶年、六月六 禁忌:禁食狗肉,忌随意移动火塘中的三脚架,忌用脚踩灶或坐在或将脏物放在灶上。客人不能与少妇坐在一起,但可以和姑娘坐在一条长凳上。忌在家里吹口哨、打鸣呼和随意敲锣打鼓。

壮族

概况: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分布:有90%以上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语言:壮语属汉藏语系;壮文以拉丁字母为基础 宗教: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文化:“铜鼓之乡”;“歌圩”(刘三姐有关);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四大名锦);刘三姐歌谣、壮族织锦技艺、壮族歌圩、铜鼓习俗列入国家非遗。居住:“干栏式”建筑

饮食:主食大米和玉米。喜吃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妇女有嚼槟榔的习俗。服饰:男子多穿唐装;节日:三月三的歌圩节是壮族的民间传统歌节。禁忌:壮忌食牛肉和蛙肉;忌讳用脚踩踏锅灶,禁止在灶上煮狗肉;夜间行走禁止吹门哨;忌坐门槛中间;东有产妇时,门上悬挂草帽一顶,暗尔外人不得入内。

黎族

分布:海南省

语言:黎语属汉藏语系,不同地区有不同方言。

宗教:信仰多种多样,主要崇拜祖先,其次崇拜自然。文化:打柴舞、纺染织绣技艺以及三月三列入国家非遗。居住:同姓聚居,房屋船形、金字塔形 饮食:主食稻米、玉米、番薯,习惯腌制生鱼、生肉,竹筒烧饭,妇女爱嚼槟榔。服饰:妇女詹耳、雕题。图案取材多采用青蛙、蟒蛇等图腾崇拜物。歌舞:竹竿舞、打柴舞,鼻箫是黎族独特的乐器。

婚恋:“放寮”。不落夫家。婚后一经在夫家定居,夫妻便与父母分居别炊。节日:三月三(“浮内浮”)

禁忌:敬神之物,忌乱翻动。忌头朝门口睡觉,如过路客人无意犯忌,主人以为有祸临头;忌食狗、马等动物肉。忌讳影子被别人踩踏。妇女纹身忌男人参与或偷看。

第三篇:2012导游基础试题总结

4、从血缘家族进入氏族公社阶段是在(B)时期。A.早期智人 B.山顶洞人 C.晚期智人 D.北京人

6、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婚姻开始向(A)过渡。A.对偶婚 B.一夫一妻制 C.族内婚 D.族外婚

21、实行(D)是氏族产生的前提。

A.对偶婚 B.一夫一妻制 C.族内婚 D.族外婚

30、公元(B)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这是中国同欧洲国家友好往来的最早记载。A.165 B.166 C.167 D.168

32、西汉名篇《子虚赋》、《上林赋》的作者是(D)。A.班固 B.贾谊 C.王充 D.司马相如

36、中国古代农业著作中,(C)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农书;(B)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农学的著作。A.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B.元代王祯的《农书》

C.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D.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48、下列浙江古代遗址中,(C)中发现了我国木构建筑中最早的榫卯构件,还出土大量保存完好的稻米,证明当时浙江先民已能人工栽培籼与粳稻;(B)中发现了专门烧制黑陶的场所,还发现了玉琮、玉壁等大量玉器;(A)中出土了珍贵的丝麻织品。

A.湖州钱山漾 B.余杭良渚 C.河姆渡遗址 D.嘉兴马家浜

56、浙东史学的开山祖师是(B)。A.章学诚 B.黄宗羲 C.黄公望 D.李渔 63、震巽艮兑依次分别代表(B)。

A.风雷泽山 B.雷风山泽 C.山泽雷风 D.泽山风雷

66、明州是指(B);越州是(A);婺州是(C);睦州是F;秀州是(D);瓯州是(E)。A.绍兴 B.宁波 C.金华 D.嘉兴 E.温州 F.淳安

2、下列人类代表中属于猿人阶段代表的有:(GJN);属于早期智人阶段的代表有:(HIM);属于晚期智人的代表有:(EFK);属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的代表有:(AD);属于父系氏族阶段的代表有:(BCL)。A.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 B.山东大汶口文化 C.河南龙山文化 D.浙江余姚河母渡文化 E.北京山顶洞人 F.四川资阳人 G.云南元谋人 H.陕西大荔人 I.山西丁村人 J.北京人 K.广西柳江人 L.浙江良渚文化 M.广东马坝人 N.陕西蓝田人

10、“三玄”指的是(ACD)。

A.《老子》 B.《孟子》 C.《庄子》 D.《周易》 E.《尔雅》

16、下列关于北宋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E)。

A.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汴京,史称北宋。B.赵匡胤派文臣管理地方政事,设转运使,设立禁军。C.1005年,辽宋订立“澶渊之盟”。D.夏宋议和后,北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

E.王安石于1069年实行新法,但由于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最后失败。

18、下列人物属于宋四家的有(BCE)。

A.文徵明 B.苏轼 C.米芾 D.沈周 E.黄庭坚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

B.朱元璋废丞相而由六部分理朝政,设立厂卫特务机构,以八股取士,在地方设三司。

C.1399年,发生了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燕王朱棣登基,改年号为“永乐”,迁都北京。

D.明成祖派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

E.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22、“明四家”指的是(ABCD)。

A.沈周 B.文徵明 C.唐寅 D.仇英 E.黄庭坚

25、浙江境内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有(ABCD)等。

A.嘉兴马家浜 B.余杭良渚 C.余姚河姆渡 D.湖州钱山漾 E.萧山跨湖桥

30、元朝在(AD)设置市舶司.A.杭州 B.明州 C.泉州 D.澉浦 E.越州

31、三礼指的是(BCE)。

A.《尚书》 B.《周礼》 C.《仪礼》 D.《孝经》 E.《礼记》

34、明清时期,杭州著名的四大书院是(ABCE)。

A.敷文 B.紫阳 C.崇文 D.嵩阳 E.诂经精舍

38、“十三经”为儒家十三部经典,历经汉、唐、宋形成,它们是(BC)等十三部。

B.《诗经》、《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尔雅》、《礼记》

C.《孟子》、《论语》、《孝经》、《尚书》、《周礼》、《仪礼》、《周易》

(√)

2、我国分布广泛、内容丰富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址证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是我国远 古文化的发源地。

(√)

7、部落联盟时期,南方最有影响的九黎族,首领名蚩尤。

(√)

9、公元前16世纪,成汤在鸣条大败夏桀。成汤建商,定都于亳,直到盘庚继位,政治 中心才稳定下来,定都于殷。

(√)

10、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

11、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六种造字法。

(√)

13、周王“封藩建卫”,形成了宗法制统治的奴隶制大国;经济上沿袭使用“井田制”;手 工业号称“百工”;文化上,青铜器上刻有的铭文称“金文”。

(√)

14、公元前841年,周公、召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

(√)

17、春秋始于公元前770年,止于公元前476年;战国始于公元前475年,止于公元前(√)

18、战国时期,楚国的宛、赵国的邯郸是著名的冶铁中心;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楚国的郢都是工商都会。

(√)

19、秦是我国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定都咸阳。

(√)20、汉武帝时期,采用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颁布了推恩令。

(√)

23、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掌权,黑暗的统治导致黄巾起义爆发,东汉政权瓦解。

(√)

24、秦始皇兵马俑规模宏大,神态逼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

26、南朝数学家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

27、东晋顾恺之擅长人物画,作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

31、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唐中宗李显于705年恢复国号。

(√)

32、唐玄宗统治近半个世纪,前期励精图治,出现“开元盛世”,后期政治腐败,引发“安(√)

34、868年印制的《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

3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方面有建安派,代表人物是“三曹”和“建安七子”。(√)

39、1127年,徽、钦二帝被俘虏,史称“靖康之变”。同年,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定都 临安,史称南宋。

(√)44.浙江古代的主要民族为越族,起源于楚民族,因使用一种名为钺的农业生产工具而得(√)45.秦始皇曾五次南巡,最后一次到达钱唐县,渡江到会稽,祭祀大禹,留有《会稽刻石》,歌颂自己的丰功伟绩。

(√)46.东汉顺帝时,分浙江以西为吴郡,以东为会稽郡,这是以浙江为界划分政区的最早记(√)47.世界上最早的青瓷产地是上虞小仙坛。

(√)52.1896年,杭州海关在拱宸桥设立。

(√)54.萧山衙前农民协会是中国最早的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协会。

(√)56.1955年2月26日,南麂列岛的解放,标志着浙江全境的解放。

(√)58.西汉将《论语》中“父母之邦”改为“父母之国”是避汉高祖刘邦之讳;东汉将“秀才”改(√)59.天干和地支按一定的顺序搭配,共60对。一个循环有60年,称为一个花甲子。

(√)63.明代徐宏祖著《徐霞客游记》,他是世界上对岩溶地貌进行研究的第一人。

(√)64.四书五经中,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四书五经都是科举考试必读书。

(√)65.南朝宋、齐、梁、陈再加上东吴和东晋,总称六朝。

(√)67.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68.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10个,地支12个;天干地支搭配可用于纪年,称干支 纪年法;地支12个可用来记一天的12个时辰。

(√)69.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种特有的历史现象。“讳”指的是帝王、“圣人”、长官以及尊(√)70.避讳有“国讳”、“家讳”、“圣人讳”三种。避讳方法大致有三种:一种为改字法,如汉 文帝刘恒,“恒山”改为常山,唐代改钱唐江为钱塘江。第二种空字法;第三种缺笔法

10、盖碗茶是(B)族的特色饮食。A.苗B.回C.满D.白

23、回族男女老少爱戴(B)。A.金花帽B.礼拜帽C.四楞小花帽D.毡帽

27、男女外出都穿披风的是(B)族。A.壮B.彝C.纳西D.满

2、人口1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ABCD)。A.壮族B.维吾尔族C.傣族D.白族

6、人口在10~100万之间的少数民族有(BD)。A.门巴B.畲族C.保安D.佤族

10、蒙古族办喜事时忌(BC)色。A.白B.黑C.黄D.红

13、回族历史上出现的杰出人物有(AB)。A.郑和B.扎马鲁C.松赞干布D.张仲景

15、回族节庆活动有(ABCD)。A.开斋节B.宰牲节C.圣经节D.花儿会

17、属于藏族节庆活动的有(BC)。A.三月三B.雪顿节C.望果节D.火把节

21、享誉中外的朝鲜族三大名食是(BCD)。A.泡菜B.打糕C.冷面D.狗肉

22、献哈达是(AD)族的高贵礼节。A.蒙古B.壮C.朝鲜D.藏

5、朝鲜族女子喜欢(BD)。A.摔跤B.压跳板C.踢足球D.荡秋千

26、属于满族著名饮食的有(ACD)。A.萨琪玛B.手抓饭C.粉条D.饽饽

28、属壮族特产的有(ACD)。A.三七B.何首乌C.蛤蚧D.茴油

29、壮族主食是(AD)。A.大玉B.小麦C.高粱D.玉米 30、干栏也称(BCD)。A.竹栏B.麻栏C.木楼D.吊脚楼

32、白族瓦房布局多为(ACD)。A.两房一耳B.两房二耳C.三房一照壁D.四合五天井

33、到傣家做客会受主人(CD)的礼遇。A.献花B.献哈达C.泼水D.拴线

31、纳西族人服装多(BCD)色。A.红B.黑C.白D.蓝

36、纳西族人创造了(AB)。A.东巴文B.哥巴文C.纳西文D.汉字

37、壮族婚姻盛行(BC)。A.抢婚B.不落夫家C.坐家D.走婚(√)

1、“民族”一词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

2、民俗是指一个民族历代相浴承袭而形成的风尚习俗。

(√)

4、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11、丽江古城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

12、三朵节是纳西族的节庆活动。(√)

15、苗族楼房多为吊脚楼。

(√)

17、彝文是我国最早的音节文字。(√)20、《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维著名的音乐舞蹈史诗。(√)

21、维族男子习惯穿袷袢。(√)

24、藏民伸舌头是表示尊敬。

(√)

29、回族已婚中年妇女用白色的披肩盖头。(√)30、《蒙古秘史》是世界著名文化遗产

7、按成因分,滇池,天池,西湖,五大连池分别属于(C)。C.构造湖,火山口湖,泻湖,火山堰塞湖

9、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描述的是(D)的风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指的是 3

(B)、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描写的是(C)A.玄武湖B.大明湖C.滇池D.瘦西湖

11、以山,海,礁,岛自然景观为主的风景名胜区是(D),以青山,碧海,绿树,红墙为特色的是(B),以滩缓,沙细,浪小,潮平著称的是(C),有不是夏威夷,胜似夏威夷之誉的是(A)。A.亚龙湾B.青岛海滨C.北戴河海滨D.大连海滨

14、我国保护大熊猫、扬子鳄、银杉、红树林的自然保护区依次是(B)。B.卧龙、安徽宣城、金佛山、海南东寨港

15、我国的红树林海岸在(D)可以看到。D.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

18、“云锁苍龙”绝景位于(B)景区内。B.华山

19、以下景点中,属于北岳恒山的景点是:(D)。A.水帘洞B.擦耳崖C.排云亭D.悬空寺

23、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全长6300公里,流经(A)。A.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29、供奉后稷和伯益的稷益庙位于(A)。A.山西新绛县

31、华陀故里位于(B);司马迁故里位于(C);庄周故里位于(A)。A.安徽蒙城B.安徽亳州C.陕西韩城

35、我国于(B)年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B.1956

37、(C)是岭南名城,又是我国的南大门,(F)是一座高原春城,(N)是冠以“天堂”之名的花园城市;(G)具有山城的特点;(O)以热带海滨城市著称;(P)风景如画;革命圣地(Q);冰城(D);江城(A);水城(B);泉城(I);温泉城(H);椰城(E);沙城(J);极光城(L);瓜果城(M);林城(K)。A.武汉B.苏州C.广州D.哈尔滨E.海口F.昆明G.重庆H.福州I.济南J.敦煌K.伊春L.漠河M.吐鲁番N.杭州O.厦门P.桂林Q.延安

2、下列属于雁荡山特产的是(ABCDE)。A.雁茗B.观音竹C.金星草D.山乐官鸟E.香鱼

8、我国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区网的自然保护区有(ABCDE)。A.武夷山B.盐城滩涂C.长白山D.博格达峰E.神农架

9、下列景点中全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AC)。A.九寨沟,黄龙,苏州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青城山---都江堰 C.明清皇家陵寝,皖南古村落,武当山,云南三江并流,天坛

16、我国著名的温泉旅游胜地是(ABCD)。

A.南京的汤山B.台湾的草山C.广东的从化D.福建的福州

21、(BCD)被誉为泰山镇山“三宝”。

A.《泰山神出巡图》壁画B.沉香狮子C.温凉玉D.黄蓝釉瓷葫芦瓶E.何首乌

22、泰山四大奇景指的是(ABCD)。A.云海玉盘B.旭日东升C.晚霞夕照D.黄河金带

25、雁荡风景三绝指的是(ABE)。A.灵岩B.大龙湫C.显圣门D.雁湖E.灵峰

26、雁荡山的土特产有(ABCDE)。A.香鱼B.金星草C.山乐宫鸟D.雁茗E.观音竹

27、阿里山四大自然名景有:(ABCE)。

A.艳红樱花B.日出奇景C.擎天神木D.旭日东升E.云海壮观

28、龙虎山景观三大特色为(ABC)。A.山水B.道教C.崖墓D.云海E.日出

32、黄河中下游著名的古渡有:(ABCD)。A.喇嘛渡B.风陵渡C.龙门古渡D.茅津渡

33、在珠江最大支流西江上有(BCE)三峡。A.巴雾峡B羚羊峡C.大鼎峡D.龙门峡E.三榕峡 40、大理的四大名景是(ABDE)。A.洱海月B.苍山雪C.银苍玉洱D.上关花E.下关风

41、下列对于和天气因素有关的景点描述正确的是(ABCDE)。

A.西安灞柳风雪 B.北京西山晴雪 C.崂山太清水月D.湖南洞庭秋月 E.陕西草堂烟雾

44、晋祠三绝指的是(ABC)。A.宋彩塑侍女像B.难老泉C.周柏隋槐

45、下列名亭中,属于中国四大古名亭的是(ABCE)。A.兰亭 B.醉翁亭 C.爱晚亭 D.五龙亭E.陶然亭

(√)

1、旅游地理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中与旅游活动有关的部分,即旅游地理环境。

(√)

2、旅游资源分为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其中自然旅游资源是由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 组成的,常被称为旅游的第一环境。

(√)

6、泰山名胜以不同特色划分为丽、幽、旷、奥、妙五个游览区。(√)

8、西岳庙是历代帝王祭祖的神庙,创建于西汉,有“陕西故宫”之称。(√)

9、祝融峰之高、藏经楼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称为衡山四绝。

(√)

10、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是武夷山的主要风景。“三三”为九曲溪,“六六”为三十六峰。(√)

11、武陵源由大庸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慈利索溪峪自然保护区、桑值天子山自然保护区三个 单元组成。

(√)

14、一般把水温高于34度的泉水称为温泉。我国温泉分布有两个特点:一是数量多;二是分布 不均,主要分布在台湾、云南、西藏、广东、福建五省。

(√)

18、我国气候的重要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地域分异明显,东西时差4个小时;冬季南北温差 大,夏季南北温差小。

(√)20、由唐宰相裴撰文,著名书法家柳公绰书,名匠鲁建刻字,因文章、书法、镌刻都极精湛,世称“三绝碑”。

(√)

21、自然保护区是国家把一些能揭示自然界内在规律的、具有典型意义和价值的森林、草原、水域、湿地、荒漠等各种生态系统类型,以及自然历史遗迹地等,划出一定的面积,设定机构,管理 和建设起来,作为保护自然资源和开展科研工作的基地。

(√)

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在巴黎通过了《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于1985年加入。截止2003年,先后有29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A)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我国最大木雕佛像A.普宁寺B.普远寺C.普乐寺D.天津阁

7、我国皇家园林中最完整,最典型的是(D)A.北海B.避暑山庄C.郭庄D.颐和园

10、下列景点,依次属于颐和园、沧浪亭、清晖园的是(B)B.十七孔桥、香山楼、澄漪亭

11、中国古代营造园林,早在(B)时期就开创人为造山的先例B.秦汉

25、馀荫山房位于(C)A.广东顺德B.广东东莞C.广东番禺D.广东佛山

7、豫园的特色景观有(ABC)A.黄石假山B.龙墙C.砖雕D.竹园

9、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最简单的园林形式是(AC)A.园B.苑C.囿D.宫

13、园林按所处地理位置可分为(ABD)A.黄河类型B.南方类型C.西部类型D.岭南类型

15、属于混合式园林的有(BC)A.天安门广场B.广州烈士陵园C.北京中山公园D.北海公园

18、江南三大奇石(ACD)A.玉玲珑B.千里窟C.冠云峰D.绉云峰

20、江南三大名廊是(ABD)A.沧浪亭复廊 B.拙政园水廊 C.可园的檐廊 D.留园曲廊

27、西方园林还有(ABD)等多种专用名称A.规则式 B.整形式 C.自然式D.罗马式 30、规则式园林也被称为(ABCD)A.整形式 B.建筑式C.图案式D.几何式

31、不属于自然式园林的有(AC)A.大连斯大林公园B.北海公园C.北京中山公园D.避暑山庄

39、楼阁作用可分为(ABCD)A.宗教性楼阁B.文化性楼阁C.浏览性楼阁D.居住性楼阁 40、不属于太湖石特点的是(BC)A.绉B.空C.散D.瘦

(√)

1、中国古典园林在唐宋已达到成熟阶段。(√)

3、游览古典园林讲究“游”和“停”的结合。(√)

4、叠山的根本目的是起到登高望远、扩大空间的作用。(√)

7、紫薇象征高官厚禄。(√)

9、平座是楼和阁的主要区别。(√)

10、舫是仿造舟船造型的建筑,常建于水际或池中。(√)

11、围墙是围合空间的构件。(√)

12、匾额是指悬于门楣上的题字牌。(√)

16、中西园林都发端于狩猎。(√)

17、中国古典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

19、岭南类型园林造园条件比南、北方园林都好。(√)

21、古典园林是人文旅游资源中最能反映我国文化特色的一种类型。(√)

23、“造园者未见此山,正如学诗者不知李杜”指的是苏州环秀山庄的假山。

(√)

25、廊有交通的功能,也有观赏的用途。

(√)

26、南北园林通常在园墙上开花窗,以沟通内外景。

8、净土宗、禅宗、法相宗、律宗、格鲁派的创立人分别是(A)。A.善导、菩提达摩、玄奘、鉴真、宗喀巴

9、“竖三世佛”是指(A)。A.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

10、四大天王是指(A)。A.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11、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分别是的道场(B)。B.文殊、观音、普贤、地藏王

13、律宗的祖庭是(B)。B.大明寺

14、净土宗的祖庭是(D)。D.东林寺

16、(C)地宫发掘出土了释迦牟尼佛指舍利。C.法门寺

17、**驻锡之地是(C)。C.扎什伦布寺

19、四月初八、二月初八、七月十五、二月十九分别是(A)。A.释迦牟尼诞辰、释迦牟尼出家、盂兰盆节、观音菩萨诞辰

22、天妃宫主要供奉(A)。A.妈祖

23、正一道的祖庭坐落于(C)。C.龙虎山

24、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九月初九、十二月廿三分别是(A)。A.张道陵诞辰、中元节、王重阳诞辰、灶神升天

33、穆斯林一日五次礼拜,依次为(C)。C.晨拜、晌拜、哺拜、昏拜、霄拜

2、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CDE)。C.回族D.维吾尔族E.哈萨克族

5、属于大乘佛教的特点有(BDE)。

B.最高修行果位是佛 D.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E.主张普渡众生

6、以下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描述正确的有(ABCE)。

A.佛教最早传入我国的确切年代已很难考定,一般认为在公元1世纪左右 B.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C.晚唐、五代至宋是佛教发展的转折点,直接原因是会昌法难E.元代以藏传佛教为国教

8、萨迦派寺院围墙上涂有(ACE)三色条纹。A.红C.白E.黑

12、释迦牟尼佛的胁侍是(AD)。A.文殊菩萨D.普贤菩萨

13、以下对佛的描述正确的有(AC)。

A.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和两个大胁侍观世音、大势至被称为“西方三圣” C.药师佛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与日光遍照菩萨、月光遍照菩萨合称为“东方三圣”

14、以下对菩萨描述正确的有(ADE)。

A.菩萨按大乘佛教修行,是将来可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

D.观世音菩萨因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称为观音菩萨E.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

15、下列哪几项是对韦驮的描述。(ACDE)

A.佛教的护法神 C.仪表端庄,威武雄壮,武士装扮

D.手持金刚杵,若杵点地,表示该寺为非接待寺 E.手持金刚杵,若杵横举胸前或举起,表示该寺为接待寺

18、属于五台山佛教建筑的有(AE)。A.显通寺E.菩萨顶寺

20、九华山四大丛林是指(BCDE)。B.东崖寺C.甘露寺D.百岁宫E.祗园寺

21、雍和宫三绝是指(BDE)。B.五百罗汉山D.檀木大佛E.金丝楠木佛龛

22、拉萨三大寺(ACE)。A.甘丹寺C.哲蚌寺E.色拉寺

26、道教体系的三个来源分别是(ABD)。

A.道家的哲学理念 B.神仙家的养生方术 D.古代民间的巫术和鬼神崇拜活动

27、释家三尊是指(ABC)。A.释迦牟尼佛B.文殊菩萨C.普贤菩萨

28、注重符箓的道教派别有(BCD)。A.全真道B.正一道C.灵宝派D.上清派E.太一道

29、对历史人物描述正确的有(ABCE)。

A.葛洪号抱朴子,代表作为《抱朴子》 B.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C.吕洞宾被奉为全真道五祖之一 E.陈抟绘成《无极图》,以阐述道教修炼方法 30、青城山三绝是(ABD)。A.云海B.日出D.神灯

19、峨眉山大奇观是指(ABE)。A.云海B.日出E.佛光

31、全真道三大祖庭是(ADE)。A.终南山重阳宫D.山西永乐宫E.北京白云观

32、我国三大妈祖庙分别在(ABD)。A.台湾B.天津D.福建莆田

33、灵官殿供奉有(AD)。A.王灵官D.四大元帅

36、对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描述正确的是

A.伊斯兰教是在7世纪中叶传入我国的,主要是由阿拉伯和波斯穆斯林商人在华经商并留居 D.元代,穆斯林为主要成分的色目人属于统治阶层

E.1953年,我国成立了全国性统一的伊斯兰宗教团体—“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37、属于伊斯兰教信仰的有(ACE)。A.信安拉C.信天使E.信使者

38、对伊斯兰教五功描述不正确的有(BCD)。

A.念功是指念诵“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中国穆斯林成为“清真言” B.拜功是指一日礼拜五次,礼拜方向全球一致,都向西方C.斋功是指斋月期间必须吃斋

D.课功是指每天必须学习《古兰经》E.朝功是指去麦加克尔白朝拜

39、对宗教节日描述正确的有(BD)。

B.圣诞节是耶稣诞辰日,时间为12月25日D.宰牲节时间为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

3、佛教传入中国有两种说法,一是“白马驮经”,另一种说法是“伊存授经”。(√)

4、忏法是以超度亡灵、追悔罪恶、保佑子孙为基本目的。

(√)

5、藏传佛教在西藏的发展一般分为两个时期,即前弘期和后弘期。(√)

7、格鲁派又称为“黄教”。

(√)

9、佛寺佛陀的简称,佛教对佛的解释有三层含义:正觉、等觉、圆觉。(√)

12、五百罗汉一般指参加释迦牟尼佛涅槃后第一次结集的五百比丘。(√)

14、寺原为中国古代官署名。

(√)

15、三藏是由经藏、律藏、论藏组成。

(√)

18、塔尔寺艺术三绝是指酥油花、堆绣和绘画。

(√)

19、龙门石窟以奉先寺石窟最为著名,敦煌石窟以莫高窟最为著名,云冈石窟以坛曜五窟最为著

(√)

24、道教创立于东汉,张道陵宣称受法于太上老君,创立了五斗米道。(√)

25、三清是指元始天尊、道德天尊和灵宝天尊。

(√)

28、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有四个阶段,其中一传为景教,二传为也里可温教。

1、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篇烹饪理论文章是(C)。C.《吕氏春秋·本味篇》

4、我国最早的食疗专论是(D)。D.《备急千金要方》 11宫廷菜南味以金陵、(B)、郢都为代表。B.临安

12、宫廷菜北味以长安、洛阳、开封、北京、(C)为代表。C.沈阳

14、下列不属于随园菜特点的选项是(A)。A.极其讲究富贵气和滋补

B.注重原料选择与搭配C.讲究色、香、味、形、器及进食艺术 D.注重筵席

2、关于中国四大菜系表述正确的是(BCD)。

B.淮扬菜—源于长江中下游C.粤菜—源于广东珠江流域 D.鲁菜—源于山东黄河流域

4、鲁菜的特点有(ABC)。

A.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 B.烹调方法以爆、炒、烧、炸见长C.官府菜是其特色

6、关于川菜特点表述正确的是(ABD)。

A.用料广博,调味多样B.菜式繁多,经济实惠D.辣、酸、麻

8、淮扬菜的特点是(ACD)。

A.擅长炖、焖、煨、焐、炒 C.菜品风格雅丽,制作精细 D.用料广泛,以江河湖海的水鲜为主

9、粤菜的特点是(ABCD)。

A.烹调吸收西菜方法B.用料广博C.菜肴新颖奇异D.具有南国风味特色

11、下列关于浙江菜的描述正确的是(BCD)。B.杭州菜具有清鲜、爽脆、清雅精致的特点 C.宁波菜口味鲜咸合一,原汁原味 D.绍兴菜入口香酥绵糯,汤浓味重

15、鄂菜由(BCD)地方菜组成。B.武汉C.荆州D.黄州

18、“藏北三珍”是(ABC)。A.冬虫夏草炖雪鸡B.人参果拌酥油大米饭C.蘑菇炖羊肉

19、“塞北三珍”是指(ABC)。A.醍醐B.酥酪C.马奶酒(√)

1、古人类用火进行食物加工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2、人类真正进入烹饪时代的标志是陶器的发明。(√)

5、淮扬菜由苏州、扬州、南京三大流派构成。(√)

6、粤菜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三部分组成。

(√)

9、福州菜口味偏重甜、酸和清淡,闽南菜善用甜辣,闽西菜偏咸辣。(√)

11、皖菜由皖南、沿江和沿淮三地风味菜组成,以皖南菜为代表。(√)

14、清宫膳食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最高成就的标志。

(√)15我国风味小吃可分为南味和北味两大风味,京式、广式和苏式三大流派

(×)

3、鲁菜即山东菜,起源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成熟于隋唐。

(×)

4、川菜历史悠久,是在巴蜀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以成都菜为代表。

(×)

7、“五滋“是指香、松、软、肥、糯。

(×)

8、闽菜起源于闽候县,由福州、闽南、闽东三个地方菜构成。

(×)

10、湘菜以湘西山区风味为主要代表。

(×)

12、关中菜特点是以猪羊肉为主要原料,擅用胡椒等调味品。

(×)

13、素菜是以蔬菜为原料制成的菜肴。

第四篇:导游基础试题1

《导游基础》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北京的中华世纪坛主色调为()、()两色。

2、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即皇帝位,史称()。

3、封建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为(),其陵寝的名字叫()。对于朱元璋而言,前者为(),后者为()。

4、古代将每月的第一日称作(),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叫()。

5、从()代开始,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兴办()。

6、宫殿前用以象征长寿的陈设是()和()。

7、蒙古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盛会是()大会。

8、道教的标志是(),伊斯兰教的标记为()。

9、商代末年,()在梅里(今无锡市区东13公里的梅村)筑了座土城,建立()国,此为吴地最初的都邑。

10、园林中指临岸深水之水型为(),故此景总是与()相连。

11、镇江焦山碑林又名(),为江南第一大碑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摩崖石刻。

12、盘门三景是位于苏州城西南古运河畔的()、()和()。

13、著名的将军崖岩画在连云港的()南麓,属()岩画。

14、皇陵“方上”形式的封土坟头除秦代外主要为()代和()代所用。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下列各题的A、B、C、D、()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题后括号中)。

15、唐宋八大家之首为()。

A、柳宗元

B、韩愈

C、苏轼

D、欧阳修

16、故宫太和殿的屋顶样式为()。

A、重檐屋顶式

B、重檐歇山顶式

C、攒尖式

D、单檐庑殿式

17、自然风景式寺庙园林兴起于().A、东汉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宋元

18、中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

A、商周 B、魏晋南北朝

C、五代十国

D、隋唐

1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句的作者为()。

A、杜甫

B、苏轼

C、王维

D、李白 20、高度酒是指()度以上的酒。

A、30

B、40

C、50

D、60

21、北京人民大会堂中的巨副“芙蓉鲤鱼”座屏属()。A、苏绣

B、湘绣

C、粤绣

D、蜀绣

22、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是()。

A、尧

B、舜

C、禹

D、启

23、《游春图》是我国现今发现最早的山水画,作者是隋代的()。A、展子虔

B、阎立本

C、顾恺之

D、顾闳中

24、藏族对**和贵族的葬法是()。

A、天葬

B、火葬

C、水葬

D、土葬

25、下列塔中属于阁楼式塔的是()。

A、苏州虎丘云岩塔

B、南京栖霞寺舍利塔

C、西安小雁塔

D、河南嵩山寺塔

26、宋锦产于()。

A、苏州

B、成都

C、开封

D、杭州

27、下列茶中绿茶的是()。

A、黄山毛峰

B、武夷岩茶

C、凤凰单枞

D、君山银针

28、藏族对居住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称谓,如居住在前藏地区的人自称为()。A、“堆巴”

B、“藏巴”

C、“卫巴”

D、“康巴”

29、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是()。

A、鄱阳湖

B、洞庭湖

C、太湖

D、洪泽湖

30、从“江山壮丽;桃李芬芳”一联出句与对句的内容看,应为()。A、正对

B、反对

C、对开

D、合掌

31、南京郊区的“南唐二陵”葬的是()。

A、杨行密、杨博

B、李、李煜

C、李、李煜

D、李煜、李

32、扬州园林的主人多为()。

A、失意文人

B、官僚

C、富商

D、寺观主持

33、佛寺天王殿内面向大雄宝殿的神龛中的站像是()。A、弥勒

B、观音

C、四大天王

D、韦驮

34、下列博物馆中,属文化艺术博物馆的是()。

A、南京博物馆

B、苏州民俗博物馆

C、江苏省美术馆

D、瞿秋白纪念馆

35、南京的江南贡院在清代主要进行()。

A、院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

36、“淮东第一观”刻在下列哪一座建筑的墙上()。

A、镇淮楼

B、清晏园

C、玄妙观

D、大明寺

37、我国历史上自建的第一个博物馆是()。

A、南京博物院

B、北京故宫博物院

C、上海博物院

D、南通博物院

38、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中国式“明轩”的原型殿春

在苏州著名园林()内。A、拙政园

B、狮子林

C、网师园

D、留园

39、常熟翁同故居中最有价值的民间艺术建筑物是()。

A、彩衣堂

B、远香堂

C、燕誉堂

D、万卷堂 40、无锡中央电视台外景基地中最早建成的是()。

A、三国城

B、唐城

C、水浒城

D、欧洲城

41、被誉称为“一郡梵刹之冠”、“东南第一丛林”的寺庙是()。

A、无锡惠山寺

B、吴县保圣寺

C、常州天宁寺

D、苏州西园寺

42、向有“东海名郡”之誉的地方是()。

A、蓬莱

B、普陀

C、连云港

D、南通

43、项王故里位于今天的()。

A、苏州

B、徐州

C、宿迁

D、淮安

44、植物最具有观赏价值的器官是()。

A、花

B、果

C、枝

D、叶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下列各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题后括号中。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45、四书指()。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E、《孟子》

46、珠江的支流包括()。A、打帮河

B、漓江

C、北江

D、东江

E、韩江

47、下列瀑布属于河流瀑布的是()。

A、黄果树瀑布

B、壶口瀑布

C、黄山九瀑布

D、宜兴善卷洞瀑布

E、雁荡山大龙湫

48、佛教建筑经幢一般由()组成。

A、地宫

B、基座

C、幢身

D、幢顶

E、塔刹

49、信仰藏传佛教的少数民族有()。

A、藏族

B、蒙古族

C、白族

D、壮族

E、傣族 50、建创于唐代的佛教宗派有()等。

A、法性(三论)宗

B、法相(唯识)宗

C、贤首(华严)宗

D、禅宗

E、净土宗

51、下列景点中属于南京秦淮风光带的是()。

A、瞻园

B、王谢故居

C、媚香楼

D、贡院

E、夫子庙

52、苏州拙政园里的中部景区是精华部分,其中主要景点有()。A、远香堂

B、见山楼

C、香洲

D、荷风四面亭

E、冠云峰

53、下列关于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的有关陈述中,正确的是()。A、汉兵马是楚王陵的组成部分

B、目前发掘的希罕墓中第一个有天井的墓 C、根据残留遗骨成功地复原了楚王形象

D、迄今为止我国发现面积最大的一座底下宫殿

E、两条墓道在同一水平线上

54、苏州微雕的主要材料是()。

A、象牙片

B、竹片

C、头发丝

D、米粒

E、硬玉

四、判断说明题(每题2分,共10分。请对下列说法判断正确或错误。在题后的括号中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如果是错误的,则须说明理由)

55、氏是姓的分支,战国后人们往往一氏为姓氏和姓逐渐混同,南北朝后通称为姓。

()

56、我国泉水众多,历代名流评定名泉的顺序不能作为我国名泉排名的科学依据。()

57、中国古典园林绝不会让人一进门就看到最好的景色。()

58、苏州的“清式”风格红木器注重线条圆浑,显得简洁典雅秀丽。()

59、福建省的安溪铁观音属于半发酵茶。()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60、简述植物景观的旅游功能。

61、简述扬州个园假山堆叠的艺术特色。

62、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谁?简述“伊斯兰”和“穆斯林”的含义。

六、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分)63、佛教四大名山在何处?分别是哪个菩萨的道场?中国三大佛教体系的主要经典有哪些? 64、对联有何特点?何为对联的龙门写法?园林中的匾额、对联有何作用?园林中匾额多选用何种字体?为什么?

第五篇:2010年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导游民族民俗)试题及答案

2010年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导游民族民俗)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共20题,每小题1分)()

1、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是回族,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是四川,在那里居住 着25个民族。

()

2、“民族”一词于19世纪末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

()

3、重阳节的主要活动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吃重阳糕、赛龙舟、饮菊花酒。

()

4、满族人不喜欢打喜鹊,乌鸦,不吃狗肉和不使用狗屁做的取暖物品。

()

5、竹竿舞和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喜爱的传统运动,摔跤和踢足球则是男人们的运动。()

6、《蒙古秘史》是中国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和文学巨著。现已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

()

7、蒙古族忌讳陌生人用手摸小孩的头部。()

8、汉语属于印欧语系。

()

9、土家族喜欢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

10、壮族一般具有“围寺而居”特点。

()

11、傣族妇女有嚼槟榔的习俗,结婚送聘礼,槟榔是必须送的东西。()

12、壮族人禁忌较多,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

()

13、著名的《创世纪》是一部歌颂劳动、反应男女忠贞爱情的短篇史诗。()

14、中国人口分布呈现东南疏,西北密的格局。()

15、黎族、白族、傣族、苗族都是属于汉藏语系。

()

16、“藏戏节”、“望果节”是西藏人们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

17、畲族妇女多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披羊皮披肩的衣服。()

18、壮乡素有“歌海”之称,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就是壮族民间歌手的典型代 表。()

19、元朝,基本上确立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巩固和发展了我们多民族的国家。()20、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度。

二、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1分)

1、那一个史诗不是中国的三大史诗? A.《江格尔》 B.《格萨尔王传》 C.《蒙古秘史》 D.《玛纳斯》

2、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哪一个少数民族? A.黎族 B.白族 C.土家族 D.珞巴族

3、江南民居一般遵循什么样的建筑格局? A.贴水而筑,临水而建 B.典雅大方 C.马头翘角 D.高墙封闭

4、藏族转经筒,叩长头要按怎么样的方向转动? A.顺时针 B.向左 C.逆时针 D.向右

5、在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中,又称“沐兰节”、“女儿节”、“天中节 ”等称谓? A.中秋节 B.七夕节 C.端午节 D.元宵节

6、在传统节日里为老人举办“花甲宴”的少数民族是哪个? A.蒙古族 B.满族 C.回族 D.朝鲜族

7、以下哪个少数民族不是属汉藏语系的? A.壮族 B.蒙古族 C.壮族 D.土家族

8、白族在对人的称谓前喜欢加什么字,表示亲切。A.哦 B.呵 C.阿 D.啊

9、蒙古族弹酒喜欢哪个手指? A.食指 B.无名指 C.小拇指 D.中指

10、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族? A.汉族 B.壮族 C.满族 D.蒙古族

11、哪一个不是蒙古族传统饮食? A.腌制食品 B.面食 C.奶食 D.茶食

12、什么是傣族最盛大的节日? A.牺牲节 B.白节 C.泼水节 D.龙舟节

13、下面哪个少数民族不吃猪肉? A.满族 B.蒙古族 C.维吾尔族 D.纳西族

14、满族在隋唐时期被称为什么? A.女真 B.满洲 C.靺鞨 D.满族

15、歌仙“刘三姐”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人? A.回族 B.满族 C.维吾尔族 D.壮族

16、哪个少数民族在饮食中泡菜是不可缺少的? A.壮族 B.朝鲜族 C.土家族 D.回族

17、藏族普遍信仰什么宗教? A.喇嘛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基督教

18、什么是朝鲜族著名乐器? A.达甫 B.手鼓 C.伽倻琴 D.马头琴

19、《创世纪》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史诗? A.纳西族 B.回族 C.苗族 D.傣族

20、长篇叙事诗《阿诗玛》反映了那个少数民族不畏强暴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愿望。A.彝族 B.纳西族 C.畲族 D.白族

21、现今仍行“阿注”婚的民族是什么? A.畲族 B.白族 C.纳西族 D.朝鲜族

22、喜欢穿“凤凰装”的民族是什么? A.苗族 B.壮族 C.满族 D.畲族

23、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其作用是什么? A.明贵贱 B.别婚姻 C.表赞美 D.取别名

24、民居采用干栏式建筑的少数民族是? A.傣族 B.壮族 C.畲族 D.白族

25、在“三月三”吃色彩鲜艳的无色饭的少数民族是哪个? A.满族 B.彝族 C.壮族 D.维吾尔族

26、和朝鲜族,白族一样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尊贵的少数民族还有哪个? A.纳西族 B.蒙古族 C.维吾尔族 D.畲族

27、哪个民族的服饰样式繁多,色彩艳丽,堪称中华民族服装之最。A.汉族 B.满族 C.朝鲜族 D.苗族

28、回族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是什么宗教的节日。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大乘佛教

29、郑和下西洋的郑和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人? A.壮族 B.蒙古族 C.回族 D.畲族 30、从哪代起,酒即被视为祭祀之供品。A.夏 B.商 C.周 D.三国

31、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可分为长调和短调? A.壮族 B.蒙古族 C.维吾尔族 D.畲族

32、“坎儿井”是那个少数民族人的一大发明创造? A.蒙古族 B.回族 C.满族 D.维吾尔族

33、蒙古族的什么已经被列为世界口头非物质遗产? A.短调 B.长调 C.好来宝 D.安代舞

34、哪个少数民族忌讳在进食时出声音、喝茶用口吹或吸出声音。A.回族

B.维吾尔族 C.壮族 D.白族

35、一下哪一部史诗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 A.《江格尔》 B.《格萨尔王传》 C.《玛纳斯》 D.《蒙古秘史》

36、献哈达是什么民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A.蒙古族、白族 B.蒙古族、朝鲜族 C.蒙古族、藏族 D.藏族、朝鲜族

37源于古代“百越”一支的民族是什么? A.蒙古族 B.回族 C.黎族 D.彝族

38、什么是海南最富有特色的舞蹈表演。A.竹竿舞 B.打柴舞 C.孔雀舞 D.筷子舞

39、纳西族的《东巴画谱》是用什么文字写成的。A.甲骨文 B.象形 C.音节 D.东巴

40、酥油花、堆秀和什么一起被称为“塔尔寺三绝”? A.刺绣唐卡 B.织锦唐卡 C.壁画 D.贴花唐卡

三、多选题.(共20题,每小题2分)

1、以下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500万的有哪些? A.壮族 B.白族 C.苗族 D.维吾尔族

2、以下几项民俗文化中,哪些属于中国民俗文化? A.物质民俗 B.人生礼仪 C.口承语言民俗 D.道德民俗

3、端午节有很多称谓,以下哪些属于端午节的称谓? A.登高节 B.乞丐节 C.天中节 D.诗人节

4、朝鲜族的男人传统的运动是什么? A.羽毛球 B.足球 C.篮球 D.摔跤

5、少数民族的语言可以分为哪几个语系? A.汉藏 B.阿尔泰 C.南亚 D.印欧

6、少数民族文字可以分为哪些? A.语音文字 B.拼音文字 C.非语音文字 D.非拼音文字

7、属于蒙古族的有哪些文献? A.《蒙古秘史》 B.《江格尔》 C.《饮膳正要》 D.《格萨尔王》

8、下列少数民族中属于喊汉藏语系的民族有哪些? A.壮族 B.土家族 C.蒙古族 D.满族

9、属于白族人民节庆活动的有哪些? A.三月街 B.插花节 C.绕三灵 D.火把节

10、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A.雪顿节 B.望果节 C.藏戏节 D.藏历年

11、纳西族主要分布在那三省的分界? A.云南 B.四川 C.新疆 D.西藏

12、哪些民族有嚼槟榔的习惯? A.傣族 B.黎族 C.壮族 D.土家族

13、蒙古族办喜事时忌什么颜色? A.白 B.黑 C.黄 D.红

14、中国民俗的特点有哪些? A.民族性 B.阶段性 C.封建性 D.神秘性

15、蒙古以那是可分为哪些 A.面食 B.肉食 C.奶食 D.水果

16、回族人忌吃什么? A.狗肉 B.兔肉 C.驴肉 D.猪肉

17、朝鲜族三个家庭节日是哪三个? A.婴儿周岁 B.回甲节 C.春节 D.会婚节

18、白族自称什么? A.白子 B.白白 C.白尼 D.白人

19、满族传统住房分为哪三间? A.中 B.东 C.南 D.西

20、白族的“三道菜”是指一(),二()A.苦 B.酸 C.甜 D.回味,三()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20 √ 二单选题 C 2 D 3 A 4 A 5 C 6 D 7 B 8 C 9 B 10 B 11 A 12 C 13 C 14 C 15 D 16 B 17 A 18 C 18 A 19 C 20 C 21 C 22 D 23 A 24 B 25 C 26 B 27 D 28 C 29 C 30 C 31 B 32 D 33 B 34 A 35 B 36 C 37 C 38 A 39 B 40 C 三多项选择 ACD 2 AC 3 CD 4 CD 5 ABCD 6 BD 7 ABC 8 AB 9 ACD 10BC 11 ABD 12 ABC 13 BC 14 ABCD 15 ABC 16 ACD 17 ABD 18 AC 19 ABD 20 ACD

下载导游基础第四章中国的民族民俗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导游基础第四章中国的民族民俗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族民俗》期末试题(1-5)

    旅游专业升学班《民族民俗》试题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填空(每空2分共24分) 1、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_____族,有1600多万。 2、《礼记·曲礼》中说的“......

    中国的民族民俗练习题

    中国的民族民俗练习题 一、填空题(30分) 1、民族的名称,又称_____。中国有___个少数民族,汉族因_____得名。 2、____使分为四大支系的华夏民族完成统一,____是中国主体民族百世不易的族称。 3、汉族大......

    中国的民族与民俗

    导游基础知识-a (总分250,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 1. 我国现有56个民族,其中______个为少数民族。 2. 汉族是以先秦华夏为核心,在______时形成的统一与稳定的民族。 3......

    第五章 中国的民族民俗5篇范文

    第五章 中国的民族民俗 一、单项选择题那达慕大会、古尔邦节、歌圩节、望果节依次属于( )民族的传统节日。 A.蒙古族、维吾尔族、壮族、藏族 B.朝鲜族、回族、彝族、黎族......

    2010年《导游基础》鉴定试题(A)1

    2010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湖南考区) 导游基础考试考核试题(A)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英文字母填入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共20分,每......

    民族民俗课件范文

    民族民俗课件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各民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懂得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俗。教学要点:同“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谈话法,合作探究法、提问法......

    辽宁省导游基础中国的宗教

    中国的宗教 1. 宗教:源于印度佛教。以佛陀之言为教,以弟子之言为总。 2. 特点:兼容并蓄。1)多种宗教并存。2)强烈的融合性。3)显著的民族性,4)较强的务实性。中国公民信仰四大宗教:佛教......

    导游基础知识点

    .近旅游开始19世纪,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产业革命影响。 2.英国人托斯?库克的一次重要活动,成为近代旅游和近代旅游业产生的标志。 3.近代旅游产生时间是1841年7月5日 4.按组织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