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上基础知识(上教版)
五年级(上)基础知识
一、词语解释
1.毫不在意: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2.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彼此的意见、行动却完全一致。3.粉妆玉砌:形容冬日大地一片雪白,像用白粉妆饰、白玉雕琢的一样。
4.难以抑制:不容易控制,很难压抑。5.径直:表示不绕道,不耽搁,直接前往。6.遐想:无拘无束地联想。
7.自暴自弃:自己糟蹋自己,自己鄙弃自己,形容不求上进或者自甘堕落。
8.跃跃欲试:形容急切地想试一试。9.懵懵懂懂:形容糊涂,不明事理。10.兴奋不已:激动得没法停止。
11.乐此不疲:喜欢做某种事情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极其爱好,十分投入。
12.卓越:优秀杰出,超出一般。13.凯旋:胜利归来。
14.精通:深入地了解,熟练地掌握。15.蜷缩:弯着身体缩在一起。16.步履匆匆:形容行走急迫。
17.神清气定:精神清醒,气息平稳。
18.天崩地裂:天崩塌,地开裂。比喻巨大的灾难或强烈的声响。19.安然无事:安然无恙,没发生变故。20.突如其来:突然发生。21.不由自主:控制不住自己。22.心惊胆战:形容极度恐惧。
23.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大得要把耳朵震聋了。24.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顾自身安危。25.高山之巅:高山之顶。
26.万丈狂澜:形容极高的汹涌的大浪。27.一泻万丈:形容水很快地流。
28.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壮阔好大。也可形容队伍雄壮、气势大。29.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到大海。形容气势猛,力量强。30.瞻仰:怀着敬意观看。
31.高不可攀:高得无法攀登。形容难以达到或接近。32.孤峰突起:孤立的山峰高高地耸立。33.盛气凌人:以骄横的气势压人。34.万古长青:形容美好的事物长久存在,永不衰败。35.兴国安邦:使国家兴盛安定。36.风调雨顺:风雨适时适量。
37.显而易见:事态或道理非常明显,非常容易看清。38.异乎寻常:跟平常大不相同。39.问长问短:非常关切地详细询问。40.不速之客:不请自来的客人。
41.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阻碍或挫折。
42.暴跳如雷:使劲跳脚大喊大叫,声音像打雷一样。形容暴怒的样子。
43.盖世神功:压倒当时所有人的功劳。
44.当机立断:抓住时机,立刻果断作出决定。45.周旋:应酬,打交道、46.悲痛欲绝:悲伤得死去活来,形容悲哀到了极点。47.树影婆娑:树的枝叶疏密有致,随风舞动。
二、文学常识
1、《捅马蜂窝》、《珍珠鸟》作者冯骥才,作品有《神灯前传》、《啊!》、《意大利小提琴》。
2、《寻找幸运花瓣》作者金波,作品有《回声》、《绿色的太阳》。
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体裁是书信,雷利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
4、《一颗小豌豆》作者是世界著名的童话大师,丹麦的安徒生,他的著名作品还有《丑小鸭》、《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5、《黄河颂》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我国现代诗人。《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第二章。作于抗日战争时期。
6、《采蒲台的苇》作者孙犁,选自他的小说《白洋淀》。他的主要作品还有《芦花荡》、《荷花淀》、《嘱咐》等。7、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8、《林海》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作品有《四世同堂》、《茶馆》《二马》等。
9、《奇异的琥珀》作者为德国的柏吉尔。
10、《蛇与庄稼》作者秦牧,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林觉夫,名篇有《土地》、《花蜜与蜂刺》等。
11、《天上偷来的火种》作者为英国的詹姆斯 鲍德温。
三、课文内容概要 1.(风景如画)、(令人迷恋)的杉树林 2.(调皮可爱)的冯骥才 3.(充满爱心)、(坚持不懈)的瑞恩 4.(自卑孤僻)、(笨拙勤恳)的乔小叶 5.(关爱学生)、(细致温柔)的白老师 6.(热爱和平)、(勇敢坚强)的雷利父亲 7.(自强不息)、(勇敢坚定)、(深爱妈妈)的洛迪 8.(充满爱心)、(救人心切)的李博士、台湾青年 9.(善良朴实)、(乐于助人)的小豌豆 10.(美丽小巧)、(憨态可掬)的珍珠鸟 11.(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红军战士 12.(气势宏伟)、(源远流长)的黄河 13.(机智勇敢)、(宁死不屈)的采蒲台人民 14.(庄严隆重)、(激动人心)的开国大典 15.(美丽迷人)、(千山一碧)的大兴安岭 16.(奇异珍贵)的琥珀 17.(异乎寻常)、(从天而降)的陨石 18.(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普罗米修斯 19.(自私自利)、(凶狠残暴)的宙斯 20.(美丽善良)的嫦娥 21.(神功盖世)的后羿 22.(心术不正)的逄蒙
四、近义词:
1.倘若——如果
增添——增加
毫不在乎——毫不在意 2.调皮——顽皮
胆怯——胆小
轮番——轮流 3.遮盖——遮蔽
痊愈——康复
爽快——爽直 4.奖励——奖赏
酷热——炎热
羞怯——羞涩
5.呆滞——呆板
恐惧——畏惧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6.诧异——惊异
猛然——突然
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7.维护——保护
呼吁——呼唤
弥漫——充满 8.俨然——好像
帮助——协助
惊恐——惊骇
9.凋零——凋谢
期待——期望
安然无事——安然无恙 10.庄严——庄重
清楚——清晰
结实——强壮 11.阻拦——阻挡
疲劳——疲倦
增援——支援
12.诡计——奸计
哺育——喂养
榜样——模范 13.依靠——依赖
单纯——简单
搜查——搜寻 14.刚强——坚强
宣布——公布
肃静——肃穆 15.温柔——温和
俏丽——美丽
珍贵——宝贵 16.奇异——奇特
柔嫩——娇嫩
淹没——埋没 17.约莫——估计
繁殖——繁衍
猖獗——猖狂
18.寻常——平常
笼罩——遮盖
目瞪口呆——瞠目结舌 19.推测——推断
驱赶——驱逐
惩罚——惩治 20.悲惨——凄惨
懊悔——懊恼
爱戴——拥戴
21.眷恋——留恋
奸诈——狡诈
当机立断——斩钉截铁
五、反义词:
1.酷暑——严寒
凉快——温暖
逃避——面对 2.欢乐——痛苦
胆怯——勇敢
强烈——微弱 3.淘气——乖巧
迅速——缓慢
干净——肮脏 4.骄傲——谦虚
酷热——严寒
羞怯——大方 5.愚蠢——聪明
深奥——浅显
严厉——宽松
6.漫长——短暂
专心致志——三心二意
幸运——厄运 7.希望——失望
密集——分散
维护——破坏 8.凝固——融化
战争——和平
勇敢——软弱 9.黑暗——光明
惊恐——镇定
坚持——放弃
10.消失——出现
凋零——绽放
神清气定——心浮气躁 11.结实——瘦弱
清楚——模糊
特殊——普通 12.节制——放纵
坚强——软弱
伟大——渺小 13.单纯——复杂
掩护——暴露
刚强——柔弱 14.简单——冗长
完毕——开始
热烈——冷淡 15.温柔——凶恶
隐藏——暴露
深厚——浅薄 16.舒服——难过
柔嫩——坚硬
糟蹋——珍惜 17.简单——复杂
吸引——排斥
寻常——特殊 18.幸福——痛苦
昌盛——衰败
惩罚——奖励 19.奸诈——忠厚
当机立断——犹豫不决
六、形近字:
1.嫌(嫌弃)赚(赚钱)谦(谦虚)暑(暑假)署(署名)2.砌(砌墙)彻(彻底)挡(挡住)档(档案)3.抑(抑制)仰(仰头)怯(胆怯)法(法律)
4.桶(木桶)捅(捅马蜂窝)募(募集)幕(屏幕)慕(爱慕)5.罐(罐子)灌(灌水)骄(骄傲)娇(娇嫩)6.倔(倔强)掘(挖掘)遐(遐想)假(放假)7.懵(懵懂)糟(糟糕)碌(忙碌)绿(绿色)
8.晖(余晖)挥(挥手)萌(萌发)荫(树荫)9.瓣(花瓣)辫(辫子)辩(辩论)辨(辨别)10.浸(沉浸)侵(侵略)柩(灵柩)疚(内疚)11.硝(硝烟)稍(稍微)胁(威胁)协(协助)12.湍(湍急)端(端正)蜷(蜷缩)倦(疲倦)13.淹(淹没)掩(掩护)凋(凋零)绸(丝绸)14.绽(绽放)淀(淀粉)履(步履)屐(木屐)
15.旷(空旷)犷(粗犷)豌(豌豆)碗(饭碗)婉(婉转)16.溜(溜走)榴(石榴)泞(泥泞)咛(叮咛)
17.搏(搏斗)膊(胳膊)峻(高山峻岭)俊(俊俏)竣(竣工)18.澜(波澜)斓(斑斓)劈(劈开)壁(墙壁)璧(完璧归赵)19.魄(气魄)魂(灵魂)瑰(玫瑰)20.哺(哺育)捕(捕捉)铺(铺张)
21.跺(跺脚)垛(麦垛)膛(胸膛)淌(流淌)22.催(催促)摧(摧残)裆(裤裆)档(档案)23.檐(屋檐)瞻(瞻仰)赡(赡养)24.炽(炽热)帜(旗帜)织(编织)
25.酿(酿酒)粮(粮食)椽(柱)橡(橡树)26.掸(掸土)禅(禅意)蝉(蝉鸣)27.珀(琥珀)怕(害怕)拍(拍打)
28.啸(呼啸)肃(严肃)蹋(糟蹋)塌(塌陷)29.密(秘密)蜜(蜂蜜)陨(陨石)损(损失)30.坠(坠落)堕(堕落)遨(遨游)傲(骄傲)31.摩(摩擦)磨(石磨)燥(干燥)躁(急躁)32.赐(赐予)踢(踢球)驱(驱使)呕(呕吐)33.懊(懊悔)奥(深奥)皎(皎洁)跤(摔跤)34.娑(婆娑)婆(婆媳)
七、多音字 1.乐()(快乐)()(音乐)磨()(磨牙)()(石磨)2.系()(系列)()(系鞋带)铺()(铺盖)()(店铺)3.蜇()(蜇人)()(海蜇)露()(露珠)()(露出)4.挣()(挣扎)()(挣钱)载()(登载)()(装载)5.强()(倔强)()(富强)调()(调皮)()(调查)6.绕()(围绕)()(绕道)兴()(兴奋)()(高兴)7.恶()(恶心)()(厌恶)丧()(丧失)()(丧钟)8.累()(积累)()(劳累)()累赘()9.卷()(卷风)()(试卷)撒()(播撒)()(撒野)10.奔()(奔波)()(投奔)11.挨()(挨家挨户)()(挨打)12.觉()(睡觉)()(发觉)13.塞()(塞子)()(塞外)()(堵塞)14.模()(模型)()(模样)调()(调动)()(调皮)15.号()(号召)()(号叫)曲()(曲折)()(歌曲)16.屏()(屏障)()(屏息)创()(创伤)()(创造)17.血()(流血)()(血液)行()(行列)()(行走)18.盛(19.挣(20.兴(21.喷(22.藏((盛开)((挣扎)((兴趣)((喷泉)((收藏)()(盛饭)厦()(挣钱)没()(兴奋)量()(喷香)蒙()(西藏))(厦门)()(没有)()(测量)()(蒙骗)((大厦)(淹没)(重量)(启蒙)6)))))))))
第二篇:上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一单元 动漫天地 课题名称: 1感受漫画造型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约1—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漫画造型的艺术特点,初步学会运用简化、夸张等漫画表现形式,临摹或创作简单的漫画造型。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讨论与尝试过程中,发现并交流漫画的相关特点,学习运用漫画形象夸张表现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漫画简化、夸张的艺术的艺术美和幽默的内涵,技法学习漫画的兴趣,提升对生活中人物形象的关注度。
教学重点:漫画简化、夸张的造型特点
教学难点:漫画形象的幽默、寓意表现
教学准备:
学具:勾线笔、彩色画纸、彩色铅笔等 教具:漫画作品、学生作品、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能运用形象简化、夸张的表现方法临摹一幅喜欢的漫画。
提高要求:运用漫画形式创作表现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漫画形象生动,特征鲜明。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发现
1、展示、欣赏不同类型的漫画作品。
2、说说自己喜欢的漫画人物形象,并说明理由。
3、教师讲述漫画的艺术特点:
① 漫画具有幽默、寓意、讽刺等特点;
② 漫画有独幅漫画、连环漫画、多分镜漫画等多种形式,有线描、水墨、色彩等多种绘画表现方法;
③ 漫画造型生动夸张,强调形象特点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二、讨论与交流
1、学生欣赏一组真人与漫画形象的对比图,讨论漫画形象的特点。
2、教师小结:
① 造型简洁,形象夸张。
② 人物形象注重五官,发型的夸张表现,体现人物个性。
三、构思与创作
1、临摹或创作一幅自己喜欢的漫画,并注意以下要求: ① 体现幽默或讽刺性。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② 形象夸张,适当变形,突显形象特征。
2、漫画创作要求:构思漫画内容,确定情节和人物形象,自行创作独幅漫画或四格、分格漫画。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
1、展示作品,学生自由欣赏。
2、介绍创作感受和自己作品中最满意的部分。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漫画形象或作品。
3、评价内容:
① 漫画形象是否简化夸张,特征是否鲜明。② 故事是否有寓意。
③ 漫画造型生动夸张,强调形象特点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4、教师总评,肯定学生的创作热情。
五、教学拓展:
认识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丰子恺、丁聪、郑辛遥等。简单了解其生平,欣赏代表漫画作品,知晓绘画特点。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一单元 动漫天地 课题名称: 2有趣的卡通画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约1—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卡通画造型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初步运用卡通人物形象夸张设计、以及人物比例与五官的适当夸张方法表现卡通形象。
过程与方法:在临摹、创作的过程中,学习卡通画创意、夸张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卡通画幽默,富有情趣的特点,激发学习卡通画的兴趣,体验卡通画创意的快乐。
教学重点:卡通人物形象夸张的设计
教学难点:人物比例与五官的适当夸张
教学准备:
学具:彩色画纸、勾线笔、彩色铅笔等 教具:卡通画作品、学生作品、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选择尝试设计一个卡通人物形象,注意人物比例和特征的夸张。提高要求:根据卡通画造型特点,有创意地表现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或故事。
教学过程:
六、欣赏与感受
4、学生介绍、交流课前收集的卡通画形象图片,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5、欣赏一组卡通画形象,讨论卡通画的基本特点。
6、教师小结:卡通画是一种内容与形象夸张的绘画形式。卡通形象造型多变、色彩鲜艳;他们可爱、幽默、富有兴趣、时代性强。
七、比较与交流
3、出示一组卡通画人物造型,交流其造型特点。
4、小结:卡通造型根据故事内容要求设计外形、服装、动作等,它形象夸张、活泼、可爱,具有强烈的绘画艺术效果。
5、出示示意图,了解卡通人物在人体比例、造型、表情以及五官等的夸张特点与表现方法。
6、教师示范卡通人物的作画步骤:
③ 定出人物头部、躯干与四肢的基本位置; ④ 用基本型表现人物大致动态; ⑤ 细致刻画人物造型并涂色。
八、构思与创作
4、出示一组卡通画形象,分析卡通人物脸型、发饰、服饰、动态的表现方法。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5、临摹一个卡通画造型或根据卡通画造型特点创作人物形象。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加强指导。
九、展示与评价
5、展示学生作品。
6、学生自评、互评作品。
7、评价内容:
④ 人物造型优美,比例夸张适度,具有动态。⑤ 色彩鲜明。
⑥ 背景添加能够突出人物,画面内容更丰富。
8、教师讲评:肯定学生敢于尝试和创作的精神。
十、教学拓展
出示图片,了解多种形式表现的卡通人物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二单元 感受民间艺术 课题名称: 3捏塑人物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约1—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大致的基本结构,知道民间泥塑人物造型的特点,初步运用整体与分解捏塑的方法塑造人物。
过程与方法:在运用软陶捏塑的过程中,观察不同人物特征,学习捏塑人物分解与组合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民间彩塑作品,感受民间泥塑人物造型的独特魅力,激发对民间艺术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人物的整体把握与分解捏塑
教学难点:人物局部的组合方法
教学准备:
学具:软陶材料、制作工具等
教具:泥人作品图片、图片、示范工具、材料、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运用揉、捏、刻等泥工综合技法,分解、组合捏塑人物,仿制民间人物造型。提高要求:运用泥工方法,捏塑一组具有一定主题的人物,并能主意人物的整体组合。
教学过程:
十一、认识与欣赏
7、欣赏民间泥人的作品和图片。
8、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欣赏感受。
9、引出课题。
10、出示课件,展示具有不同特征的泥塑人物作品。
11、引导学生讨论,小结民间泥人造型简练、色彩鲜艳的特点。
十二、分析与感受
7、欣赏课本图片,了解捏塑人物时可以反映生活中的不同场景。
8、讨论归纳:人物的动态特征和服饰装饰对表现人物形象很重要。
9、讨论:可以利用哪些道具表现场景。
10、介绍软陶材料及其特点。
⑥ 定出人物头部、躯干与四肢的基本位置; ⑦ 用基本型表现人物大致动态; ⑧ 细致刻画人物造型并涂色。
十三、构思与创作
9、教师示范制作步骤: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⑦ 根据人体基本结构,运用揉、捏、刻等泥工技法,捏塑头部、躯干、腿部,并用牙签固定,注意各部分的大小衔接。⑧ 包裹服饰,添上手臂。⑨ 装饰细部。
10、介绍软陶材料及其特点。
十四、展示与评价
1、展示作品。
2、交流自己的创作感受,评价同伴作品的优点。
3、作业评价内容:
①人物动态的捏塑表现。
②分解捏塑与整体形象的把握。③细节的刻画。
④服饰、道具等能体现人物形象的特征。
4、拓展:主题性泥塑组合作品的欣赏与制作。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二单元 感受民间艺术 课题名称: 4民间彩塑 教学类别: 泥塑 课时建议: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彩塑常识和民间泥塑动物造型特点,学会运用民间泥塑与彩绘技法制作动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与比较过程中,了解民间彩塑的制作技法,学习民间泥塑造型和用色及制作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彩塑的趣味性,发现民间彩塑质朴、豪放的美,增强对我国民间传统泥塑的认同感。
教学重点:彩绘泥塑动物
教学难点:模仿民间彩塑造型
教学准备:
学具:陶泥、泥塑工具、水粉颜料、调色盘等 教具:陶泥、泥塑作品、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运用民间彩塑造型和用色的方法仿制民间动物造型。
提高要求:运用综合运用泥工技法和民间传统泥塑彩绘方法,有创意地制作彩绘动物。
教学过程:
十五、欣赏与导入
12、导入:展示未上色的陶泥动物作品与彩绘泥塑动物作品,学生欣赏比较,发现不同之处。
13、展示课件“泥工坊”:介绍陕西、河南民间彩绘泥塑。
14、揭示课题。
十六、示范与捏塑(第1课时)
11、欣赏课件:对比动物图片与民间泥塑动物造型的不同之处。
12、讨论民间彩塑动物的特点:粗犷、概括、朴实„„
13、教师示范:
⑨ 捏塑出基本型——概括性强; ⑩ 刻画基本特征。
14、学生捏塑。
十七、彩绘与指导(第2课时)
11、欣赏、比较作品:颜色较平和的彩绘动物和颜色对比强烈的、有民间特色的泥塑动物。
12、交流小结: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⑩ 民间彩绘用色一般为红、黄、绿、白、黑等色,综合运用点线,图案有装饰性特点,彩绘等突出对象的形象特点。⑪ 运用对比色会使彩绘动物更具民间特色。
13、学生运用民间彩绘的基本色彩,尝试彩绘。
十八、评价与交流
4、情景创设:“彩塑动物新品发布会”。
5、学生寻找有特色的彩塑动物并评价。
6、评价内容:
①造型概括、简洁、突出动物特征。②色彩对比强烈。
③图案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7、小结:肯定作品中的闪光点。
8、拓展:欣赏运用各种传统工艺制作的动物造型图片。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二单元 感受民间艺术 课题名称: 5玩偶巧制作 教学类别: 综合材料 课时建议:约1—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玩偶造型的特点,尝试运用捏塑、剪贴、包裹、缝制等技能,学会以综合材料巧妙制作可以摆放的“小玩偶”。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交流过程中,学习依据合适的材料进行造型设计并制作玩偶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手机各种材料的乐趣,感受玩偶造型的美以及设计带给人们的美感享受,逐渐养成在生活中发现美的眼光。
教学重点:巧妙设计玩偶形象
教学难点:选择适合的材料
教学准备:
学具:彩泥、制作工具、布、固体胶等 教具:学生作品、图片资料、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能够选择综合材料,运用捏塑、剪贴等技能巧妙的制作玩偶造型。提高要求:运用综合材料制作有个性、有主题、有创意造型的玩偶。
教学过程:
十九、欣赏与导入
15、导入:欣赏木偶剧片段。
16、讨论木偶形象的特点: ①形象夸张; ②神态生动;
③人物个性特征明显。
3、揭示课题。
二十、感受与讨论
15、欣赏运用各种材料制作的玩偶实物或图片,交流感受。① 玩偶形象设计的夸张有趣; ② 不同材料的灵活运用等。
16、讨论:不同的玩偶所使用的制作方法有哪些?
⑪ 泥工捏塑与包裹; ⑫ 陶泥彩绘; ⑬ 布料缝制等。
二十一、示范与制作
14、教师示范用彩泥制作玩偶: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⑫ 捏塑头部; ⑬ 将报纸卷曲设计制作玩偶躯干; ⑭ 根据人物形象特征包裹服饰; ⑮ 完成造型。
15、学生欣赏用各种材料制作的玩偶,讨论设计思路,突出设计中的“巧”字。
16、作业要求:根据身边材料的特点巧妙设计,制作玩偶。
17、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二十二、展示与交流
9、展示学生作品。
10、学生交流自己的创作构思与制作感受。
11、作业评价内容: ① 形象的设计是否巧妙。② 材料的运用是否适当。③ 制作方法的综合运用。④ 玩偶的整体效果。
12、教师小结。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三单元 纸艺模型 课题名称: 6飞向太空 教学类别: 纸工
课时建议:约1—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飞船的基本组成部分,基本掌握飞船的造型设计方法,并综合运用纸工折、剪、卷、贴等技能制作飞船。
过程与方法:在设计、制作飞船的过程中,学习运用纸工技术制作立体造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运用纸材进行立体造型的的乐趣,感受纸材进行创意的造型美,技法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热情。
教学重点:纸飞船的造型设计
教学难点:纸片、纸卷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
学具:彩色卡纸、彩纸、剪刀、美工刀、固体胶、双面胶等 教具:飞船图片、学生作品、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综合运用纸工折、剪、卷、贴的方法,设计并制作一艘纸飞船。提高要求:能运用综合材料,设计并制作出有创意的纸飞船模型。
教学过程:
二十三、欣赏与感受
17、欣赏:展示各种飞船的图片资料。
18、请个别学生课前收集一些飞船的资料在班级中进行交流,介绍飞船的发展史、造型特点、主要功能等。
3、教师小结:飞船是飞向太空的交通工具,它体现着人类科学技术的最先进成果。
二十四、讨论与交流
17、讨论:飞船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是属于什么形体。
18、交流小结:飞船各部分的基本造型。
19、欣赏优秀同龄人作品,讨论制作飞船所使用的纸工技法。
二十五、想象与实践
18、教师指导:
示范圆锥体和梯形形体等的制作方法与要点。
用折、卷等方法制作出圆柱体、长方体、三棱柱等,把它们作为飞船各个部分的主要形体,用粘贴、插接等方法组合部件,最后进行适当的装饰。
19、交流构思,创意制作有新意的纸飞船模型。
20、教师巡视、指导。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二十六、展示与评论
13、学生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作品。
14、学生互评,教师评议。
15、作业评价内容:
① 飞船造型的设计创意如何。
② 整体造型是否完整,色彩是否协调。③ 作为纸工作业,作品折制得是否整洁。④ 各个形体粘贴、组合是否牢固。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三单元 纸艺模型 课题名称: 7学做建筑模型 教学类别: 纸工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建筑物的不同造型特点,学会运用剪、刻、推、拉等纸工技能制作建筑模型。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分析、讨论过程中,发现楼房的基本造型与凹凸细节关系,学习运用纸材制作建筑模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纸工建筑作品新颖、独特的造型设计之美,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动手制作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用纸材制作楼房基本形
教学难点:剪、刻、推、拉等技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学具:彩色卡纸、剪刀、美工刀、尺子、固体胶等 教具:建筑图片资料、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在折叠成型的几何形体上,运用纸工剪、刻、推、拉的技法制作成建筑模型。提高要求:小组合作,将几个模型进行组合,进行适当的添加,形成一组有高有低的建筑模型。
教学过程:
二十七、欣赏与感受
19、用多媒体展示现代建筑图片。
20、感知这些优美的建筑是由哪些基本形体组成的。
3、教师小结:几个基本形体的组合能让建筑物造型显得新颖独特。
二十八、示范与尝试
20、教师示范用纸制作一个几何形体。
21、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技法,表现基本形体的造型。
22、教师在几何形体上进行剪、刻,并运用切挖、推拉、添加等方法使形体产生变化。
23、学生继续在原造型上尝试,并交流制作感受。
二十九、制作与组合
21、展示、欣赏新颖的现代建筑图片。引导学生为社区、学校获活动中心设计建筑模型。
22、建议同桌两人合作完成作品。
23、注意巧妙使用纸工制作的技能。
24、出示建筑楼群图片,提示大小高低的错落变化缩呈现出的节奏美,引导学生发现建筑组合的美感。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三
十、展示与评论
16、展示各小组的集体作业。
17、设立“个人奖”与“集体奖”。
18、评价内容:
① 大楼能站稳,折线光挺,作业整洁。
② 纸工技法的综合运用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③ 作品组合有序,高低变化,错落有致。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三单元 纸艺模型 课题名称: 8写生建筑模型 教学类别: 写生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感受立方体的透视现象,学会选择模型立体感最强的角度,运用透视原理写生建筑模型。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学习选择写生的角度,以及有立体感的表现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写生和创意设计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并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模型。
教学重点:写生立体的纸工建筑模型
教学难点:符合透视规律
教学准备:
学具:彩纸、勾线笔、彩色铅笔等
教具:示范用作品、上节课的建筑模型、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运用透视知识写生自己制作的立体模型。注意选择有立体感的角度。提高要求:在写生自己建筑模型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添加和创意,线条有疏密变化。
教学过程:
三
十一、体验与尝试
21、用多媒体展示一组较简单的建筑模型,学生尝试用线描的方法快速表现造型。
22、展示、交流自己在写生中感受及在写生时碰到的难点。
3、教师总结立方体的透视现象及立体感建筑的表现方法,并在难点处作演示。
三
十二、欣赏与讨论
24、展示同龄人建筑模型与写生作品,比较发现线描作品的表现美。
25、展示上节课的建筑模型作业,学生观察讨论用线条表现立方体建筑模型的方法。
26、教师示范模型写生的表现方法。
三
十三、写生与添加
25、写生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自己制作的建筑模型,选择最佳写生角度。
26、用线条写生自己的模型,主意立体感的表现。
27、在写生的基础上对建筑造型进行创意添加,主意线条的疏密变化及建筑的前后关系。
三
十四、展示与评论
19、学生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构思及为作品起的名字。20、评价内容: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①是否表现出建筑模型的立体感。②能否利用添加形成前后空间关系。③线条是否有疏密变化。
3、学生互评:选出最具立体感和添加最生动的作品。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四单元 都市景观 课题名称: 9都市情怀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约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构图的基本尝试,利用取景,掌握横竖构图中取舍的方法,有选择地写生(或临摹)都市风景。
过程与方法:在运用取景框选择和比较过程中,学习观察和表现建筑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不同构图表现的建筑美,体会景物取舍表现的重要性,提高写生风景的兴趣。
教学重点:横竖构图的方法
教学难点:景物的取舍
教学准备:
学具:勾线笔、彩色纸、活动取景框等 教具:同上,城市风景图片、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利用取景框选景的方法,联系横竖构图的取景,用线描形式表现都市建筑。提高要求:能有取舍地表现出景物的近、中、远层次,用疏密变化的线条表现都市建筑。
教学过程:
三
十五、引导与观察
23、导入:出示上海城市风景某全景图(如徐家汇、陆家嘴、人民广场等),或学校周边熟悉的有特色的建筑。
24、提出问题:面对广阔的景物如何下笔?
3、介绍活动取景框的使用方法: ① 横竖或大小选择。
② 眼睛与取景框的距离始终一致,观察调整景物在框内的位置。
三
十六、取景与构图
27、取景框有两种构图形式:横构图与竖构图。横构图表现风景的宽阔感,竖构图表现高耸感。
28、掌握近景、中景与远景各自的特点。
29、取景要突出主体建筑,画面稳定平衡
30、构图法则:突出主体,变化统一,对比协调,画面均衡等。
三
十七、作业与指导
28、根据构图的不同要求,画出小构图。
29、将小构图放大,按照小构图起轮廓。
30、用有变化的线条表现建筑。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① 注意画面构图的稳定平衡。
② 注意景物的近、中、远前后层次。③ 注意线条疏密的变化。
31、教师巡视指导。
三
十八、展示与评论
21、展示作品。
22、作业评价内容:
① 景物构图是否完整,是否高低错落。② 景物取舍是否凸显了要表现的主题。③ 线条是否有变化,有没有表现出层次感。
3、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欣赏、交流、互评。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四单元 都市景观 课题名称: 10上海弄堂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约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平行透视的知识,并观察弄堂的透视现象,学会用线条表现有平行透视形象的弄堂。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和表现过程中,体会弄堂及建筑的透视现象,学习利用透视规律表现纵深感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身边景物的浓郁历史风貌,体验写生的快乐,发现平行透视的美,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平行透视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纵深感与消失点的关系
教学准备:
学具:铅画纸、彩色铅笔等
教具:弄堂照片及学生作品、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能运用平行透视的规律,表现有纵深感的上海弄堂。提高要求:能够运用疏密变化的线条表现弄堂获道路的透视及远近关系,并在场景中有适合的添加。
教学过程:
三
十九、欣赏与讨论
25、出示上海弄堂的照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观察它的特点。
26、交流感受:
①近处房子与远处房子有什么不同? ②地面有什么变化? ③能找出视平线吗?
四
十、感受与体验
31、通过图片示意,讲授平行透视原理。
32、教师讲解并示范:
建筑物的墙壁(包括门、窗的直线)一般与地面垂直,在作画时,其线条应始终与画纸的底边垂直;表示纵深感的线条都消失到一个消失点上。
四
十一、绘画与表现
32、根据教材中的弄堂图片作画:
① 定出视平线,确定平行与画面的景物高度与弄堂的消失点; ② 根据消失点进行连线;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③ 画细部,要注意近景与远景门窗的横线均指向消失点。
33、教师巡视指导。
四
十二、展示与评论
23、展示作品,小组内交流绘画心得。
24、学生互评、教师评议。
25、评价内容:
①平行透视特征是否符合。
② 是否能比较准确地表现建筑物的透视现象。③ 作品是否有纵深感。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四单元 都市景观 课题名称: 11跨越时代的桥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约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平行透视的基本知识,学会对同一景物不同角度的构图方法,并能画出不同透视的现象的。
过程与方法:在细致观察和分析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透视变化规律对构图的影响,学习对同一景物选择不同角度的构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现代大桥的功能和造型美,体会不同视点表现出的景物美。
教学重点:同一景物的不同构图表现
教学难点:不同角度的大桥透视现象
教学准备:
学具:铅画纸、彩色水笔、勾线笔等
教具:相关桥梁的图片、同龄人作品、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运用同一景物在不同角度时的构图知识,临摹多角度,透视变化的大桥作品。提高要求:理解不同构图的变化规律,运用丰富的表现技法画出大桥,并添加周边的景物。
教学过程:
四
十三、欣赏与讨论
27、用课件展示不同时代的桥梁,让学生“周游世界”,了解桥的发展历史。
28、欣赏及分析桥的造型、结构。
29、小组交流:分析各种形式的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的特点。
四
十四、分析与理解
33、展示几幅大桥的图片,感受不同构图效果与透视的关系。
34、学生分析探讨构图方法,并尝试表现。
35、教师示范并讲授构图与透视现象的表现方法。
36、出示不同角度的桥梁,讨论取景的方法及绘画要点。
四
十五、作业与指导
34、学生欣赏课本上的作品,从中选择喜欢的大桥进行绘画表现。
35、学生尝试绘制初稿,画出大体的透视效果。
36、在绘制中表现出构图的特色,并添加环境。
37、教师巡视指导(主要针对学生作品的透视表现)。
38、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绘画工具进行表现。
四
十六、展示与评论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26、展示学生作品
27、作品评价内容:
①
大桥构图是否合适,透视效果是否正确。②
大桥细节是否丰富。
③
添加的景物是否符合画面的透视。
28、分析存在的透视问题和构图问题。
29、学生说说自己画出的桥梁的造型特色。30、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五单元 走近名作 课题名称: 12彩墨花卉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中国画墨与色的融合方法,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笔墨浓淡的方法表现花卉。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与调配墨色的过程中,学习用彩墨融合效果表现花卉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画的独特表现力,体会色彩与墨融合的美,技法学习兴趣,提案高中国花鸟画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墨与色的融合教学难点:墨色的调配与表现
教学准备:
学具:宣纸、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调色盘、笔洗等 教具:同上、相关画家作品、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能够用浓淡墨和色彩调配融合方法,临摹衣服花卉作品。
提高要求:参考水墨花卉作品,运用干湿弄浓淡的水墨和色彩,创作一幅彩墨花卉作品。
教学过程:
四
十七、观察与导入
30、欣赏一组自然界中的不同花卉,讨论交流花的基本结构和造型特征,知道不同品种花朵的造型及花叶的区别。
31、用已学过的笔墨技法尝试画一朵所见的花。
32、交流、展示学生作业。
33、引出课题。
四
十八、讨论与理解
37、欣赏几幅国画花卉作品,感受彩墨花卉的独特效果。
38、讨论、交流花卉的不同表现方法:
① 先勾勒线条,画花瓣的外形与花筋。侧峰填色后,再点花蕊。②
没骨画法画花,直接侧峰表现花瓣,再添加花筋与花蕊。③
细小的花可直接点出。
四
十九、作业与指导
39、欣赏同龄人的作品。40、教师示范。
41、学生尝试彩墨画花。要求: ①
墨色与水份多少的把握;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②
主意干湿浓淡的变化;
③
适当添加背景,加以衬托与渲染。
42、教师针对性指导。
五
十、欣赏与评论
31、展示学生作品。
32、评价内容:
①
画面中墨与色彩的运用是否恰当。②
花与枝叶的组合是否有变化。
③
画面添加是否能够使构图更完整、生动。
33、学生自评:说说自己画的方法。
34、学生互评:交流对同学作品的看法。
35、教师小结:肯定学生作品中花卉的不同表现方法。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五单元 走近名作 课题名称: 13彩墨风景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调合色彩与墨色的基本知识,掌握用墨与色彩有机结合的方法表现彩墨风景。
过程与方法:在运用彩与墨作画的过程中,学习色彩与墨色的融合,并直接表现彩墨风景的独特技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大师对新技法的创造,感受水墨与色彩有机融汇的艺术美,体验彩墨画的创作乐趣。
教学重点:用墨与色造型
教学难点:色彩与墨色的层次感
教学准备:
学具:宣纸、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调色盘、笔洗等 教具:国画工具、欣赏图片资料、学生作品、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掌握墨与彩调合并直接造型的方法,临摹大师作品。
提高要求:运用大师的作画方法,创作自己喜欢的风景画,表现出彩与墨的层次感。
教学过程:
五
十一、感受与比较
34、欣赏一组水墨、彩墨风景画,比较交流其中的异同。
35、教师小结:水墨画是用墨色表现对象,彩墨画体现了墨色与色彩的融合,用色彩烘托,达到强烈的色彩视觉效果。
36、出示课题。
五
十二、欣赏与讨论
39、欣赏林风眠的彩墨风景画,通过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对比,分析林风眠将中西方艺术大胆融汇的彩墨作品。
40、结合已有国画经验,讨论彩墨的作画方法。
五
十三、示范与作业
43、教师示范彩与墨调合的方法: ①
墨与彩调合。
②
先墨后彩(墨破彩)。③
先彩后墨(彩破墨)。
44、提出作业要求:
①
用墨与彩结合的方法临摹一幅大师作品。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②
运用彩墨结合的方法创作风景画。
45、学生尝试,教师巡视、辅导。
五
十四、展示与评论
36、展示学生作品。
37、评价内容:
①
彩与墨的结合是否谐调; ②
彩墨是否直接表现造型; ③
浓淡水份控制如何?
38、学生交流自己的作画感受,介绍自己作品中的满意之处。
39、评价同学作品,说说其中的优点,提出可以改进之处。40、教师评价:肯定学生敢于尝试的勇气。
第三篇:冀教版五年级上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徐力飞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
对称、平移与旋转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的重要内容。本套教材在第一学段分两次认识和学习了生活中简单的对称、旋转和平移现象;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在方格纸上按要求把简单图形水平、垂直方向平移。第二学段《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有3条:
1、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3、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本单元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稍复杂图形的平移、图形旋转、设计图案等。结合单元内容,安排了“神奇的莫比乌斯圈”的探索活动。第二单元、小数乘法
本单元“小数乘法”与传统教材相比较,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设计思路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第一,调整教材内容。首先把小数点位置变化的内容放在本单元内,一方面进行小数乘除法口算,另一方面为学习小数乘除法计算做铺垫。另外,改变传统教材中先讲小数乘法的意义,再总结程式化的计算法则的编排。第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数学经验,选择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身边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计算。第三,借助计算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第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应用意识。在学习小数乘法计算时,都要求“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和两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的基础上安排的。主要内容包括:小数点位置变化、小数乘法和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单元最后安排了综合应用“繁荣的菜市场”。第三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本套教材,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可能性”的内容安排在两个学段。第一学段是“不确定现象”,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用偶尔、经常,一定、不一定等词语描述生活中发生的现象。第二学段,《数学课程标准》提出3条具体要求: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
3、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等。本单元教材是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可能性大小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体验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结合单元内容,安排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和组合结果的内容。
第四单元、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与传统教材相比,无论是设计思路还是内容安排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同乘法一样,不再安排小数除法的意义,增加了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定保留几位小数。第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第三,借助计算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小数的认识、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和小数乘法的基础上安排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法、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结合单元内容安排了“探索乐园”和综合应用活动——“巧测一粒黄豆的质量”。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括号的使用方法,会进行整数两步和简单三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安排的。是本套教材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单元形式编排混合运算。本单元的“混合运算”实际上是《大纲》教材中“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内容。在传统教材中,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材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内容。主要内容有:相遇问题和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小括号内有两级运算和带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24点游戏”等。结合单元内容,安排了“旅游费用”综合应用。第六单元、土地面积
本单元“土地面积”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面积的含义及平方米、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会计算简单图形面积,会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及混合运算等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内容包括:体会并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及改写,我国国土面积与人均面积的问题讨论,植树问题等。结合单元内容设计了“估算玉米收入”的综合应用。第七单元、分数的再认识
本单元“分数再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与小数的关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这是本套教材第三次安排分数的认识和加减计算,也是最后一次。教材编排了认识分数、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小数互化和分数加减法四个知识模块。主要内容包括: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整数和假分数以及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互化,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通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单元最后设计了“公交车上的数学”的综合应用活动。第八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测量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认识了组合图形,知道了面积概念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
面积的基础上安排的。本单元内容分四个模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第一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 本单元教育目标是: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等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有几条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3、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等变换方式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在探索图形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5、对周围环境中与图形变换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图形变换的美妙;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本单元共5课时。
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要求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有几条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引导学生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感受现实生活、自然界中丰富的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有几条对称轴。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刀、彩纸 教学时数 1课时 板书设计
认识轴对称图形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活动进一步了解对称、对称轴的概念。抓住对称图形的特点,精心设计了生活中对称图形的欣赏活动,引导学生愉快地欣赏美丽的画面,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对称”在生活中运用的广泛 和美的享受,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研究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对称轴时,由于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怎样通过有限次的操作来发现规律,有待于教师更好地引导。
作业情况
个性问题:找不全对称轴,如:同步第一页2题。
共性问题:画图不准确,如:等边三角形画的三条边不相等。措施:
1、在全班讲解等边三角形的画法。
2、辅导个别学生,给他们单独讲解同步第一页2题。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画画吗? 生:喜欢。
师: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小朋友画的蝴蝶。(出示翅膀左右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蝴蝶)师: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这个画画得漂亮吗? 生:不漂亮!
师:为什么觉得不漂亮呢?
生:翅膀左右大小不同,所以不漂亮!
师小结:正因为图片上的翅膀左右不同,所以我们才觉得这幅画画得不漂亮。那怎样修改,这幅画就会变漂亮了呢?
(学生说说怎样修改,然后教师演示修改以后的画,看看是否比刚才漂亮。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轴对称图形
1、师:看来,大家都喜欢漂亮的图片,老师也喜欢。你看,老师这收集到了很多漂亮的图片,如方巾、地板砖、木雕等,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欣赏完后提问:
(1)观察这些物体,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 生回答:左右两边完全一样
(2)现在请你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片,把每个图形对折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3)通过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出: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是一样的,“大小相等、形状相同”。师再总结:我们把对折后两边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称为“完全重合” 板书:完全重合
师: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是对称图形。
板书:(在“完全重合”的上面板书“对称图形”)(4)引导学生观察对折后有折痕,提问学生:这条折痕你给它取一个名字?(学生们起的名字五花八门:对称线、折线„„)
师:你们取的名字都很好,数学家也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对称轴” 板书:对称轴
3、请同学说说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说一说后,教师强调:完全重合
4、师:老师手里有一个图形,现在老师也把这个图形对折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师拿出一个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图形从不同方向对折,让学生静静地观察)师:(观察完后)这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不是。师:为什么?
生:对折后两边没有完全重合。强调:一定要完全重合。
师:那么如果给你一个图形,你怎样才能判断出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把这个图形对折一下,看看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不能完全重合)
(二)、动手操作 小组合作:
用折纸的方法判断,学过的六种简单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各有几条对称轴。
(三)、分组交流
在交流判断结果的同时,了解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长方形和圆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三、做一做
用彩纸制作轴对称图形及画对称轴。
(1)先两次对折正方形彩纸,任意选位置打一个圆孔,展开后结果发现展开后带有小孔的正方形是一个对称图案。
(2)给出四个带有小孔的正方形图案,让学生分别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四、试一试
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教学时,首先,要用教材附页中的图形,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空间,在学生已有知识的背景下通过折纸等方式,掌握判断轴对称图形及画对称轴的方法。
五、巩固练习设计闯关 师:通过学习,大家已经了解了不少知识,现在,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闯智慧关,好不好? 第一关:
师:小朋友们,其实轴对称图形无处不在,汉字中有许多字是对称的,你能找出来吗?(课本)第二关:
师: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它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这里有9个国家的国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课件出示:中国、英国、美国、日本、法国的国旗,一个一个的判断。)
六、作业
1、课本3页2、3、4题
2、同步第1页
稍复杂图形的平移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
2、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在探索图形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平移、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数
1课时
板书设计
稍复杂图形的平移
图形平移的基本特点:位置变化而方向不变。
教学反思
在本节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感知出发,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认识平移现象。让学生由感知到认知、由浅入深的去引导学生思考,重点突出,讲解清楚。但也有很不足处: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不充足,如在对平移认识的基础,归纳平移的特点。学生在练习时,没体现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新课标理念。
作业情况
个性问题:个别学生数学书第五页2题出错。共性问题:操作题:如平移图形时,数格不认真。措施:
1、强调平移图形时,数格要认真。
2、给个别学生单独讲解数学书第五页2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轴对称图形
二、情境设计 找平移现象。
出示:现实生活中竖直及斜向平移的电梯、行驶的火车等学生熟悉的事物。
1、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其中的平移现象。
2、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
如:举重、缆车、电梯、滑梯
师总结:图形平移的基本特点:位置变化而方向不变。
三、探究新知 判断图形的平移(1)看图回答问题
先提供了两行实物图片,判断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2)判断方格纸上的两个简单图形分别平移后得到的图形。
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学生在描述平移时可能说得不够准确教师要及时点播引导。
四、画图形的平移
1、教师讲解: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出示:小黑板
将图形A向右平移8个方格后,再向下平移2个方格。
2、让学生实际画出图形B向左平移8个方格后,再向上平移1个方格。
(1)分组讨论、交流(2)自己动手画出图形(3)展示自己画出图形
五、练一练
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先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五、作业
1、找生活中平移的现象
2、课本5页2题
3、同步第2页
图形的旋转90゜
教学要求
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清晰地描述一个简单的基本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
语言表述生活中旋转现象的能力。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旋转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特征。
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的画图技能。
教学准备 方格纸、简单的基本图形、大头针、钟表模型
教学时数
1课时 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90゜
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点
方向:①顺时针 ②逆时针 度数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给学生的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发挥了自己的潜能,真正的体验、感受了解决问题的快乐,并让学生通过各种图形的旋转,体验感受图形旋转的主要因素是旋转中心和旋转角。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积极投入,由于本节课的容量大,在时间上要求学生的思维能迅速转换、跳跃。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上安排不够,今后要注意。作业情况
个性问题:个别学生数学书第8页1题没有说清楚是朝哪个方向旋转的。共性问题: 同步第三页2题出错多。措施:
1、辅导个别学生。
2、课上集体讲同步第三页2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愿意去游乐场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看一看那里又增添了那些游乐设施?
1、出示游乐场中的过山车、摩天轮的图片,让学生说说他们都是怎样运动的。
2、举出生活中类似运动例子。
3、师总结:什么是旋转。
4、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出示钟面模型,认识什么是顺时针和逆时针。
2、出示喷头、小猫所做的转椅图。
① 仔细观察:想一想从上面的旋转现象中你发现了什么? ② 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③ 汇报讨论结果,从而得出喷头在顺时针旋转,转椅在逆时针转。
3、连一练:判断下面两组图形中,上面那些图形旋转90゜后与下面相同的图形方向一致?并说一说是按什么方向旋转的?(数学书第7页)① 学生独立完成。
② 同桌互相交流后,集体订正。
4、出示简单的图形:
① 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自己探索如何画出三角形绕A点旋转90゜后的图形。②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应注意什么?然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全班达成共识。获得图形旋的三要素:点、方向、度数。观察、猜测,加深理解旋转点。
③思考:如果三角形旋转时的旋转点变了,方向、度数不变,图形会有不会有变化呢?请认真观察。
小结:看来小小的旋转点不可轻视,它会使基本图形在旋转过程中的位置发生变化。
三、启发引导,拓展思维。
⑴判断:哪只小兔绕A点转90゜ 可以得到 ①号小兔?哪只小兔绕A点转90゜ 可以得到 ②号小兔?(图在书第八页)
⑵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图。
a画出图形①绕A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
b画出图形②绕A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图在书第八页)
四、回顾反思、效果评价。学生说感受、收获、遗憾。
五、作业。
同步第三页。自己用菱形、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
设计图案
教学要求
1、经历欣赏图案、综合运图形与变换的知识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的过程
2、让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3、能灵活运用图形的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在方格纸上绘制精美的图案。
4、认识到许多图案都可以借助图形变换来设计,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5、引导学生用于表现自己,学会欣赏他人。
教学重点 学习设计图案的基本步骤,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学难点
运用学习到的方法,设计简单的图案。教学准备 方格纸、收集的图案 板书设计
设计图案
设计步骤 :
1、画出基本图形。
2、画出对称图形。
3、利用旋转、平移描边。
4、涂色。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根据较复杂的图案找出一个简单图形,运用平移、对称现象画出对称图形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时,充分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去探究、去发现这些美丽的复杂图案都是由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而得到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作业情况
教学时数 1课时
个性问题:同步第4页1题,个别学生不会用简单词概括。共性问题: 同步第5页2、3题,出错多。措施:
1、个别辅导同步出错的学生
2、集体讲解,同步第5页2、3题的解题思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欣赏美丽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美无处不在,请同学们欣赏这几幅图案(出示收集的图案),你能说一说看到这些图案的感受或知道哪些图案代表的意义吗?(如图案二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徽等。)
2.运用平移、旋转、对称的现象观察、探究美丽的复杂图案。
(1)每一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在书上把这个图形涂上颜色。(和同桌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2)哪幅图案是对称的?(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根据汇报,利用投影片展示每幅图案由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的过程。)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图案是由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的?(先在小组内交流评议课前收集的图案是不是具有以上特征,再全班汇报交流。)生活中有这么多美丽的复杂图案,它们都是怎样得到的?
(二)解释应用
1.你想不想也来设计一幅美丽的复杂图案呢? A、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后汇报。B、教师边讲边演示图案的制作过程。
(1)在方格纸上画一个梯形。(教材第9页)。(2)画出梯形的对称图形。(教材第9页)。
(3)画出将图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4)在第三步的基础上再将图顺时针旋转90゜后的画出图形。
(5)在第四步的基础上再将图顺时针旋转90゜后的画出图形。2.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三)、巩固基本图形制作步骤
1、出示三个基本图形。
2、汇报他们是怎样得到的?
(四)、设计花边。
1、创设情境。
学校出板报,花边设计成难题,请各位同学帮忙设计一下。
2、展示花边
外部轮廓上,有什么特殊要求。
3、设计这样的花边应分几步骤?
4、除用平移的方法外,还可以用别的方法使图案美丽吗?
5、学生操作
6、展示学生作品
(五)、小组合作粘贴美丽的图案
1、剪花边贴四周,并在其中心部位设计中心图案。
2、小组合作完成。
3、展示作品。
(六)、反思小结
1、学习中您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
这种图案设计的方法也可以运用到我们平时的手抄报设计和黑板报的设计中,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课堂中的所学让我们的生活更美丽。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活动课)教学要求
1、在动手操作中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一个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2、在莫比乌斯圈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直尺
1课时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四条边两个面
两条边两个面
围成一个圈时注意:一头不变,另一头拧180度,两头粘贴。教学反思 大胆猜想,操作求证。
一个面一条边(单侧曲面)的理解。
每位学生4张长方形纸条,剪刀,固体胶(胶带纸)、水彩笔(蜡笔)、教学时数 板书设计
在本节课中我为学生提供机会,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数学活动。学生在莫比乌斯带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了数学视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作业情况
个性问题:纸条的一头不变,另一头拧180度时,个别学生旋转不对。共性问题:同步第5页2题出错多。措施:
1、个别辅导出错的同学
2、讲解同步第5页2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用手中的纸条来上一节数学活动课。
二、认识莫比乌斯圈。
1、这是一张什么样子的纸?它有几条边几个面?
板书:四条边两个面
2、你能把它变成两条边两个面吗?
指名学生演示:围成一个圈
板书:两条边两个面
3、如果我们把纸条扭一下后再粘牢,这个纸圈有几个面?几条边?
学生照样子做一个圈。
强调:一头不变,另一头拧180度,两头粘贴。
做完后学生研究,发现:这个圈只有一条边,一个面。
4、这样的一条边一个面的圈是德国数学家在1853年发现的,叫做“莫比乌斯圈”。是由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1858年发现的。你可别小瞧这个纸圈,它的奇妙之处可不少哟。下面就一起来研究。
三、变化莫比乌斯圈
(一)1/2剪
1、现在,用剪刀沿中线剪开纸圈,猜一猜会变成什么样子?(一个圈,两个圈)
2、学生操作,四人小组合作帮助。
3、交流结果:变成了一个更大的圈。
4、再沿中线将纸圈剪开,猜一猜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5、学生操作,四人小组交流。
6、谈体会。
(二)1/3剪
1、先画出三等分线,中间部分涂色,再做成一个莫比乌斯圈。
2、如果我们要沿着三等分线剪,猜一猜:要剪几次?剪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结果会是怎样的?
3、交流:一个大圈套着一个小圈。
4、研究:大圈和小圈都是莫比乌斯圈吗?你能用什么方法知道? 观察:小圈就是原来长方形纸条的哪一个部分?
(三)自主玩
1、普通纸条,经过拧、粘、剪(板书:拧、粘、剪),变成了这么多神奇的纸圈,就像在变魔术一样。你还能想出其它的玩法吗?
2、四人小组玩。
四、说用处
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莫比乌斯圈?
欣赏图片。
过山车;克莱因瓶;奇妙的“不可能”邮票;传送带;磁带等。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想一想“莫比乌斯圈”的用途,再大胆进行设计。
第二单元、小数乘法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运用规律进行小数乘(或除以)整
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
2、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法,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
3、会进行小数乘加、乘减两步混合运算,能解决生活中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4、在探索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5、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6、体验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发现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小数乘法共6课时小数乘法小数乘法
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规律和应用
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进行计算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的变化规律。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乘10、100、1000的乘法,会把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或复明数.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向右移动时位数不够要在右边添“0”,前面最高位的零必须去掉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数: 1课时
板书设计:
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规律和应用 0.05×10=0.5(元)0.05×100=5(元)
0.05×1000=50(元)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合理的情境设置,引入课题,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较广阔的“舞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大胆将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使学生体会到了学数学的乐趣。作业情况
个性问题:个别学生忘记了单位之间的进率,故名数的改写出错。如: 8.3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9.02 吨=()吨()千克
共性问题:小数点移动时,位数数错,说明做题不够细心。措施:
1、教师讲解: 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化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数或复名数的方法。
2、要求学生背过进率。
3、加强练习,培养认真细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热身练习
0.4米=()分米
0.63平方米=()平方分米 1580克=()千克()
二、探究新知 纽扣问题
(1)指名读题让学生独立做,有的学生可能这样做:5×10=50分,有的学生可能这样做:5分=0.05元,0.05×10=0.5元,对于这样做的学生要给与表扬和鼓励,“这个同学留意了我们今天要研究小数方面的知识所以用小数来解决这个问题,真是个有心的孩子,其实生活中一些商品标价都是用小数做标记的,下面我们就利用小树来解决下两道题。
(2)师描述:一枚纽扣0.05元,10枚0.5元100枚、1000枚多少元呢?学生独立做。(3)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板书: 0.05×10=0.5元 0.05×100=5元 0.05×100=50元
(用红笔点出小数点)
(4)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从中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 在学生反馈中要引导学生正着说反着说如:学生可能会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数就扩大10倍,还可以怎样说?原数扩大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第一个算式要多找几个人来说,下边的算式学生说起来会很轻松。(5)师问:“通过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说明这就是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出示大屏幕让学生看具体的语言文字,找人来读,后面的省略号的时候,提问:你还能往下继续说吗?学生试着往下说,(6)我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做几道题,做习题稿的第一题 订正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7)说明:大家做得真快,掌握了小数点位置变化这个规律我们做起这样的题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再作几道题,出示例2(8)学生读题独立完成,订正时针对最后一道题提问:3.87是几位小数?扩大1000倍小数点需要向右移动几位?这时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位数不够)怎么办呢?在积的末尾补一个0。说明因此原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在积的末尾用零不足,差几位就补几个零。
(9)说明: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不仅应用于这样的计算中,还可以应用在单位换算中,如1.58千克=()千克()克=()克。
三、试一试
鼓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如:0.4米=()分米,可以这样想:因为1米=10分米,把0.4 米改写成以分米为单位的数要乘进率1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可以了。
四、练一练
第1题,是一组关于速度的数据。把用小数表示的以千米/分米为单位的数改写成以米/分为单位的数。因为1千米=1000米,所以,小数点要向右移动三位。交流时,重点关注1.33、0.63和0.0042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后的结果是否正确。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五、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收获是从我们共同研究和探讨中得来的,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数就扩大。下节课你们猜猜我们该研究什么了?(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数就缩小)。
六、作业
1、练一练
第3题
2、同步6页
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规律和应用
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进行计算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除以10、100、1000的除法,会把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把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数: 1课时
板书设计:
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规律和应用
5÷10=0.5
5÷100=0.05
5÷1000=0.005
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规律。即: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讲解得比较多,从效果来看,比较好。一种数学思想的形成需要老师的引导。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如何从相同中找联系,从特殊中找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作业情况:
个性问题:个别学生忘记了单位之间的进率,故名数的改写出错。如: 2千米55米=()千米 吨20千克=()吨
共性问题:大部分学生会应用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做题。措施:
1、教师讲解:怎样用小数表示名数之间的改写。
2、要求学生背过进率。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新
1、回忆:前面我们学习过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个规律是怎样的?我们可以运用这个规律很方便地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2.、启发:学习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你认为我们还应该继续研究什么问题?
3.、揭示课题:如果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的大小变化又会具有怎样的规律呢?这样的规律又可以使我们很方便地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规律和应用)
二、探索规律
1、平分彩带
(1)提出:把5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自主解答。
(2)交流学生的答案。根据把“5米平均分成10份,可以用除法表示”和“每份5分米,可以写成0.5米”,师生写出除法算式: 5÷10=0.5(米)
(3)提出“把5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每份各是多少米?”的问题。要求学生写出除法算式,把结果用小数表示。
三、总结规律 组织讨论、交流
1、提出:观察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如:5÷10=0、5可以说5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2、交流学生列出的算式和结果。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
5÷10=0.5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5÷100=0.05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1000=0.005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3、师生共同总结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
4、比较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的规律。
四、运用规律
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除法算式,让学生自己算并用计算器检验。53.8÷10 =
53.8÷100= 53.8÷1000=
2、全班交流计算的结果。关注丫丫的问题,使学生知道,53.8÷10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位数不够需要在5前面补一个0占位,点上小数点并在整数部分写一个0。即: 53.8÷1000=0.0538
五、试一试
让学生自己试算。
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如:9吨20千克=()吨,把9写在整数部分,20千克改写成以吨为单位的数要除以1000,即0.020吨,合起来是9.020吨,省略小数末尾的0,是9.02吨。
六、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直接在书上写得数。第2题,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第3题,口算,直接在书上写得数。
七、全课小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1)经过探索你发现了一个怎样的规律?(2)我们是怎样探索出这个规律的?(3)应用这个规律可以方便地解决什么样的问题?(4)与同学之间的合作愉快吗?
八、作业
1、同步7页
2、补充相应的练习
小数乘整数
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学习小数成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小数成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乘法。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有探索新知识的愿望欲望和信心,能发现自己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成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成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乘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数: 1课时
板书设计:
1.8×3=5.4(元)
25×0.95= 23.75(元)
小数乘整数 1.8
×
×
0.95 ————
--------5.4
125
225
----------
23.75 教学反思:
在教学小数乘法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如:忘记点小数点,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完后,忘记向左移动小数点;横式忘记写得数,或者横式没有化简。但在反复的强调与练习中已有了很大改善,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大提高,但个别学生仍会出错,还需要继续练习,在习题中逐步改掉不足。
作业情况:
个性问题:少数同学在点积的小数点时,点错位置。共性问题:同步第5题出错较多。措施:
1、课上强调:看清小数点应点在哪。
2、教师讲解 :同步第5题。
教学过程
一、超市购物
1、呈现五种学生非常熟悉的物品和用小数表示的价钱,让学生了解其中的事物和价格信息。
2、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1),每支自动笔1.8元,3枚多少元?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
(2)交流学生个性化的算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学生把1.8元看成18角,计算出54角后,再把54角变为5.4元,聪聪的算法如果学生没有出现,教师可介绍。
(3)师生列出1.8×3的算式和竖式,教师介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和过程。即,先把1.8扩大十倍(小数点向右右移动一位)变成18,算出18×3=54,再把54缩小10倍变成5.4(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板书 1.8×3=5.4(元)
1.8
×
————
5.4
(4)让学生用计算器验算并交流计算的结果,是学生确信竖式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
3、解决问题(2)。
(1)提出问题,妈妈买25包挂面要花多少钱?(2)师生共同列出算式。
让学生先估算,得出:买25包挂面不到25元。
这个问题能口算解决吗?估一估,比比谁估的最接近。学生估计。
要想知道更准确的结果我们应该怎么办?(用竖式计算)
用竖式计算会吗?学生尝试板演,不会的孩子可以与同桌交流,看黑板的结果。
(3)教师写出25×0.95的竖式,分别提出:0.95有两位小数怎样把它变成整数?计算出的乘积怎么办?等问题,在讨论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计算。
(4)交流学生竖式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教师板演。在学小数加减法的时候,我们都强调小数点对齐,今天你们怎么忘了小数点对齐了?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将小数看成整数计算了,把0.95扩大100倍,先算95×25=2375,再把2375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变成23.75 重点指导确定积中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5×0.95= 23.75(元)
×
0.95
--------
125
225
----------
23.75(4)让学生用计算器检验。
4、鼓励学生“利用超市的信息,自己提问题并用竖式解答”,然后交流。
二、深化练习,解决问题。
根据148×23=3404写出下面算式的积。14.8×23=
1.48×23= 你还能推算出哪些算式的积?
同学们可以推算出很多,但在推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说一说用计算器验算是发现了什么问题,是怎样改正的。答案:108.8
14.04
13.44
106.5
3.42
2.16
40.5
8.28
21.84 第2题,帮助学生明白题目的要求,再自己完成。
四、头脑风暴
()×()=4.8
你能想出多少种?他们之间有联系吗?
五、课堂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的收获是什么? 六、作业
1、课本17页
第3题
2、同步8页
小数乘小数
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的事物,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小数的乘法。
3、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自己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
4、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借助计算器和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
应用法则正确计算,理解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点定位。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点定位。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数: 1课时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4.8×3.6= 17.28
1.8 ×0.85=1.53 4.8
1.8 ×3.6
× 0.8 5
-—————
——————
8 8 0 4 4
4 ——————
—————— 17.2 8
1.5 3 0
教学反思 这节课效果很好,我是把它作为实践课来上的。首先通过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说出因数变化的规律,作为新课学习的铺垫。在规律的基础上,出示例题,学生尝试计算。把两种学生的计算方法板演,组织学生做小老师来评价,最后说出按整数乘法做。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非常的高涨,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作业情况:
个性问题:由于不理解题意而出错如:书第19页2题求的是钢板的用料面积而不是钢板的用量,所以部从大门面积里减小门的面积。共性问题:
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计算,并很快的确定积的小数的位数。措施:
1、教师讲解数学书 第19页2题。
2、进一步加强练习。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1、计算2.62×5
1.2×360(1)指名两位学生板演
(2)说说点小数点的方法及为什么要这样点(3)这是上节课学的内容,是什么数乘什么数?
(4)今天这节课要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内容。
2、准备题
因数 3 30 30 300 300 因数 2 2 20 20 200 积
(1)计算,将结果填写出来。
(2)以第一题为基准,后面几题与第一题相比,因数和积各有什么变化?自己挑一个喜欢的回答。
学生回答,师概括并板书。
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
积 扩大10倍
不变
扩大10倍
扩大10倍
扩大10倍
扩大10×10=100倍 扩大100倍
扩大10倍
扩大100×10=1000倍 扩大100倍
扩大100倍
扩大100×100=10000倍
问:当两个因数都扩大时,积的扩大倍数与因数扩大的倍数有什么关系?(积的扩大倍数是两个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
二、尝试计算,推导计算方法。
1、口述出示例题。
聪聪家的客厅长4.8米,宽3.6米。
2、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么列式?
3、这个乘法算式与上节课的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又该如何计算?你能否用昨天的办法来计算今天的小数乘小数?具体又该如何想,如何计算,请四人小组讨论计算方法后再进行计算。(讨论结束后指名两位学生板演)
4、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
5、如果这道小数乘小数的题目我们这样想:两个因数各扩大了多少倍,积扩大了多少倍,然后再缩小相应的倍数得到原来的积,是不是有些麻烦呢?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可遁,可以在积里一下子点上小数点呢?
三、迁移类推,发现规律。
1、已知126×12=1512,你能马上得到12.6×1.2的积吗?1.26×1.2、12.6×0.12呢?
2、完成P19试一试的题。
3、校对结果,问:为什么这样点?怎么样就能很快地点上积中的小数点?
4、问:通过尝试计算我们已经摸索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那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小数乘法可以怎样算?(概括计算法则)
5、自己算一算沙发的占地面积,茶几的面积?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尝试计算,自己找到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同学们学得很认真,很主动,希望你们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去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五、巩固强化,拓展思维。
1、能不能判断出下面各题的积分别是几位小数,再计算。(P19练一练)。
2、实践题。
苗苗小学的大门宽4.8米、高2.6米,策门宽1.25米、高2.4米。算一算:学校大门和侧门的面积各是多少?
3、思维训练。
根据85×73=6205,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 62.05=()×()=()×()
=()×()
六、布置作业。(P19练一练3题)
小数乘小数和积的近似值
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事例,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经历求积的近似值的过程。
2、理解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需要在前面补0,会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自己确定的近似值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求积的近似值,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近似值。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灵活地截取积的近似值。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数
1课时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和积的近似值
0.08 × 0.6 ≈0.05(千克)
0.14 × 0.6≈0.08(千克)
0.08
0.14
× 0.6
× 0.6 —————
——————
0.048
0.084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从现实问题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体会近似值的产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突出“联系生活实际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深化了学生对近似值的理解既丰富了学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作业情况
个性问题:个别学生不明白小数的位数,所以取近似值出错。共性问题:计算不过关,结果算不对。措施
1、教师讲解怎样判断小数的位数。
2、加强口算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尝试发现:
我们学校食堂要到菜场买菜,买49.2千克青菜,每千克价钱是0.92元。应付菜款多少元? 学生读题、审题,独立解答。让两名学生板演不同做法:
0.92×4.92=45.264(元)
0.92×4.92=45.264≈45.26(元)
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这两种答案,你认为哪种正确?为什么?
因为人民币的面值最小的是“分”,所以付款应算到分,保留两位小数取积的近似数。这位同学真了不起,能根据生活实际 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横式上应该怎样写?(用约等于号)师:“大家同意这几位同学的意见吗?”
学生回答: “我认为应该约等于4.53元。现在日常生活中买东西时很少用到分。比如买菜时,几分的零钱人家一般就不收了。”
师:现在,你认为计算的钱数是不是一定要保留两位小数?“不一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小结:计算钱数时,要先计算出应付的钱数,然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应保留的小数位数,较小的钱数可保留两位或一位小数,较大的可保留整数(特殊情况除外)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积的近似数。
(二)复习旧知:
按要求取下面各小数的近似值
0.384(保留一位小数)2.859(保留两位小数)3.4(保留整数)
7.996(保留两位小数)
(三)探索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猕猴桃吗?你们知道它的含糖量吗?
出示猕猴桃的含糖量(每千克猕猴桃含糖0.08千克—0.14千克)
提问:0.6千克猕猴桃至少含糖多少千克?(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请同学根据题意列式解答(指名板演)
2、讨论:保留两位小数应看哪一位数字?
3、教师介绍“四舍五入法”。
4、计算0.6千克猕猴桃最多含糖多少千克?(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并让学生说说0.084保留两位小数得0.08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关于求近似值的方法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自己查看资料,看谁找的多,找的全.
(五)充分实践,分散思维
星期天老师准备购买以下几种物品:
大白菜
20千克
面包
3个
棉拖鞋
4双
通过调查,我发现每个商家的价格都不一样。这是各个商家的单价表: 供选择的各商场单价表
北国超市 批发市场 华联商场 白菜 0.35 0.23 0.36 面包 5.83 3.56 5.80 拖鞋 15.20 8.00 13.58 如果你来买这些东西,你准备在那儿买。为什么? 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看来老师要向你们学习。请帮老师设计一个合理的购物方案,能行吗? 听好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集体确定方案,按表格填好。看看那个小组的方案最好。设计方案
购买地点 单价 数量 总
价
(元)
准确值
近似值(保留整数)白菜
面包
拖鞋
合 计
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些什么情况呢?(价钱,质量,路程,商家的信誉,时间,效率。)
下面请每个小组内的同学分工合作,先集体确定好方案,然后在每组中选一名同学记录,两名同学用计算器计算,另两名同学监督检查。最后请一名同学汇报你们组的设计方案。听清楚了么?让我们比一比,看哪一组的效率高?(小组汇报设计方案)
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要做到全面、合理。刚才设计购物方案时,在计算中同学们都运用到了积的近似值。看来这部分知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很广泛的。
(六)反馈调节:
1、数学书的试一试和练一练1题。
2、比较:近似值0.2、0.20、0.200的异同?
0.2、0.20、0.200这三个近似数都表示同一点,它们大小相等,但它们的精确度不一样,保留的位数越多,与准确值越接近,精确度越高,提问:你认为精确度是不是越高越好呢?
(七)作业
1、课本20页试一试。
2、同步10页。
简单问题和混合运算
教学要求
1、知道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能运用小数乘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应用乘法运算定律,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和灵活、合理的计算的能力。
4、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
能根据数据特点,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难点
能根据数据特点,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数
1课时 板书设计
简单问题和混合运算
13.4×2=26.8(元)
(13.4﹢16.6)×2 16.6×2=33.2(元)
=30×2 42﹢26.8﹢33.2=102(元)
=60(元)
102﹥100
42﹢60=102(元)
102-100=2(元)答:李阿姨带的钱不够。教学反思
这节也是知识迁移的课,我先进行整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的练习,再让学生自己自学,遇到不懂再一起进行解决。从完成的情况看,可能四年级的乘法简便运算掌握的不是很好,个别学生不会使用简便方法。下一节课我要把所有的简便运算的类型出给学生练习。作业情况
个性问题:别学生不会使用简便方法。共性问题:计算不细心,导致结果出错。措施:
1、把所有的简便运算的类型出给学生练习。
2、加强口算练习。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25×4
125×8
50×2
0.25×4
1.25×0.8
0.05×200
0.75×1000
0.4×250
0.125×80
5.7+4.3
87.5+12.5 简称可以“凑整”,很容易口算。
2、应用乘法运算定律,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25×497×4
686×125×8 说说简便计算过程和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3、提示课题: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这节课,学习“简单问题和混合运算”(板书)。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题
出示文字和情景图。
(1)让学生说说从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2)想一想:怎样列式?学生独立解答。(3)交流、讨论算法。
(4)比较:两种算法有什么联系?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5)小结:根据数据的特点,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使一些计算简便。
2、尝试练习。
(1)出示书第22页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各题。
4×0.5×0.25×2
1.25×25.5×8 3.5×24 +1.5×24
7.08×2.7+7.08×7.3 全体学生练习
(2)反馈讨论:如何计算?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2、3题。
2、用多种方法计算。3.2× 25× 125
444× 2.5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数学书22页试一试。
2、同步11页。
繁荣的菜市场
教学要求
1、结合菜市场的问题情境,经历观察、讨论、解决购物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过程。
2、能对“购物”情境中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学会处理购物中遇到的简单数学问题。
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丰富生活经验,提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感受小数计算在买菜中的作用,会处理购物中遇到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会灵活运用知识解决购物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板书设计
繁荣的菜市场
卖菜时遇到总价是几元几角几分时,一般情况下货主会主动把“分”舍去不计。卖菜时,总价接近整元时卖菜人图省事,有时就给添上点菜。这样凑整元找钱方便。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活动课,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买菜现象中隐含的数学问题,体会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感受到了小数计算在买菜中的作用,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作业情况
个性问题:个别学生忘记求平均数的方法。
共性问题:大部分学生能灵活运用小数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措施:个别指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跟爸爸妈妈到菜市场买过菜吗?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菜市场看一看。
二、认识买菜中“舍零钱”的现象。
1、多媒体呈现阿姨在菜市场买菜与卖菜人对话的三个情境图。
2、让学生了解事情的经过和器中的数学问题。
3、提问:阿姨卖菜时是怎样计算要花多少钱?
阿姨付钱时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使学生明确:卖菜时遇到总价是几元几角几分时,一般情况下货主会主动把“分”舍去不计。
三、认识买菜中“凑整钱”的现象。
1、多媒体呈现了一位叔叔买菜时与卖菜人员对话的情境图。
2、讨论:叔叔怎样计算需要多少钱?
结果付了多少钱?
使学生明确:卖菜时,总价接近整元时卖菜人图省事,有时就给添上点菜。这样凑整元找钱方便。
3、让学生交流自己在购物时遇到过这种事情吗?
四、了解算一堆物体的方法。
1、多媒体呈现了两个同学与卖西瓜的农民叔叔对话的情境。
2、学生说一说从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和解决的问题。
3、明确质量在2.5~5.5千克之间的含义。
4、提问:这堆西瓜能卖多少钱?
5、小组交流算法,交流后汇报。
第一种方法:因为2.5和5.5的平均数是4,所以按平均每个西瓜4千克,算;1.6×4×200 =1280(元)。
第二种方法:按100个大的,100个小的计算,先算有多少千克,再算能卖多少钱。
五、实际运用。
1、呈现菜市场今日菜价示意图表。
2、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卖菜方案,并算出花的钱数。
3、反思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外延伸。
请你父母的帮助下亲自到菜市场买一回菜,并记录下感受。
第三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
1.经历猜测、实验、数据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能用语言描述;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2.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能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3.在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4.能通过实验、列表等方法解决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
5.通过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并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本单元共4课时
体验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要求:
1经历猜测、实验、数据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体验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3积极参加摸旗子活动,再用可能性描述事件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教学难点: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教学准备:
围棋、空纸箱
教学时数:
1课时
板书设计:
体验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摸出什么颜色棋子的次数多,就是摸出什么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的大小与放置棋子的个数是有一定的联系。
教学反思:
本节课沿着学生对“事情的发生可能是这样也可能是那样”的认识,让学生亲历 “猜测—实验—验证”的过程,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了感性的认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他们体会到了与他人交流的快乐,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业情况:
个性问题:课本31页第二题的2小题学生没有考虑白球。
共性问题:同步16页3题没有答完整。
措施:教师集体讲解,对个别同学出现问题个别指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讲述“守株待兔”的故事。
2、提问:这个农夫天天等兔子,还会等到兔子吗?
3、根据学生回答小结:看来可能性有大、有小,那可能性的大小到底和什么有关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可能性的大小。(板书:体验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二、探究、验证 摸棋子实验
1、从6黑4白中任意摸出1个棋子。
(1)出示放6枚黑子和4枚白子的盒子,让学生讨论:任意摸出一枚,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子能够确定吗?
(2)提出摸棋子(1)的活动和用“正”字记录摸到黑白棋子的要求,全班学生轮流摸棋子。
摸棋子之前先猜一猜可能摸出什麼颜色的棋子,再摸。记录后将棋子放回盒子里摇匀,下一个同学再摸。
(3)交流学生统计的结果填在表
(一)的合计栏中。(4)根据盒中的棋子的数量和统计的数据,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可能性的大小到底与什么有关?
(5)验证:观察老师盒子里的棋子,黑子有几个?白子有几个? 摸出什么色的棋子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2、从9黑1白中任意摸1个棋子。
(1)把盒子里的棋子换成9黑1白。让学生照上面的规则接着摸,并记录。(2)交流学生统计的结果,填在表
(二)的合计栏中。
(3)讨论、描述摸棋子的结果。分别提出“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子次数多”和“你能试着解释为什么摸出黑棋子次数多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从1黑9白中任意摸一个棋子。
(1)把盒子里的棋子换成1黑9白,让学生先猜一猜,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次数多,再摸。(2)交流学生统计的结果,填在表
(三)的合计栏中。比较大家猜的结果。
(3)提出:“你能解释这次实验为什么摸出白棋子次数多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三、1、讨论“议一议”的问题 师生共同归纳:
虽然从盒子中摸出一枚棋子的颜色是不确定的,但盒子中哪种颜色的棋子多,摸中那种颜色的棋子的次数就多,反之,摸中的次数就少。
2、介绍“可能性大” 的含义
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数量的多少有关系。事物的数量越多,出现它的可能性就越大,事物的数量越小,出现它的可能性就越小。
四、应用、拓展。
1、练一练
第1题、指导学生弄清题意,先自己连线,再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第2题、让学生读懂题意并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方的理由。
3、问题讨论
四、总结、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想对守株待兔的农夫说点什么?
五、作业、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可能性的大小有关系?
2、同步16页
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要求:
1、在讨论比赛规则、抛硬币、摸球游戏等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能对游戏规则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讨论游戏规则是否公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教学准备:
硬币、2个红球、1个绿球、5个乒乓球、纸箱
教学时数:
1课时
板书设计:
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一样,在数学上叫做等可能性。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建立在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基础上的。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是在动手实践、动脑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发现游戏的公平性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作业情况:
个性问题:有的学生同步17页1题叙述不完整。
共性问题:学生能正确的对游戏规则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理由。
措施:教师集体讲解,重点强调如何灵活的射击游戏规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初步体会游戏的公平性(比赛规则)
篮球比赛看过吗?现在请你观看一个画面(出示)
(1)裁判做了个什么动作?为什么在篮球比赛前要抛硬币呢?(2)、提出“这种方式公平吗?为什么”的问题。全班讨论 使学生了解“抛1枚硬币,出现正面、反面的可能性是一样的”,认识到这种方式是公平的。(3)、教师介绍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一样,在数学上叫做等可能性。
二、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抛硬币)
(1)两人一组,每人抛30次,互相记录抛掷的结果;
(2)交流学生抛掷的结果,并把全班的抛掷硬的结果按次数进行整理,填在统计表中。(3)观察统计表的数据,让学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一般情况下,正面朝上的人数都应集中在15次左右。
抛掷硬币30次在数学理论上推断,正、反面朝上的概率应该是一样的,但在实际的抛掷过程中,不一定能得到这个结果。
三、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摸球游戏(2个红球、1个绿球)隐藏
(出示箱子)老师在箱子里装了一些球,想不想进行一次摸球比赛!
①规则:全班分两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男女生各派10个代表摸球,每人各摸1次。摸到红球多算女生赢、摸到绿球多算男生赢,其余学生记录每次摸球的结果。看看会有什么结果出现?
②记录可要有方法,你想用怎样的方法进行记录呢?(学生介绍)③师摇匀箱子,男女生依次摸球;同桌合作记录:一人记录,另一人监督他记录的是否正确。(指名一组上台记录)摸到红球的次数
摸到绿球的次数
师:谁赢了呀?女生你们真厉害,祝贺你们获得胜利。
④男生好像有些疑惑了,你们想说什么吗?你怎么觉得不公平了?
⑤(师抽出箱子)如果再摸下去,结果会怎样呢?为什么?
体会:红球个数比绿球多,所以摸红球的可能性大,摸绿球的可能性小,也就是女生赢的可能性比男生大。男生想说些什么吗?
板书: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建立在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基础上的。
四、“做一做”
1、读书,了解游戏中红红和丫丫说话的内容,先让学生讨论红红的方案是否公平,重点说一说为什么。
2、提出蓝灵鼠的要求,同桌合作,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
3、交流制定的方案,互相评判是否公平。
五、问题讨论
预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预测。交流重点说预测的理由。
六、全课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指出:
1、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建立在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基础上的。
2、游戏规则的公平,只表明参加游戏的各方取胜的可能性相等,但输赢的可能性相等并不代表没有输赢。
七、作业
1、同步12页
2、自己设计一个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用分数表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过程。
2、能判断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并会用分数表示。
3、在判断、讨论可能性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教学重点:
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难点:
较准确地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并能理解,分析实情。教学准备:
黑白棋子
袋子等
教学时数:
1课时 板书设计:
用分数表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分母表示袋内棋子的总数,分子表示袋内某种颜色棋子的个数。也就是说。哪种颜色棋子占所有球的几分之几,摸出那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就是几分之几?
教学反思:
整节课体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为学生创设与学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还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作业情况:
个性问题:同步18页3题(5)、(6)小题个别学生忘记约分。
共性问题:学生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措施:教师个别辅导,集体讲解容易出错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我们已经在前几年学过可能性的知识:看前面的盒子,请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能性大”,“可能性小”说说„„
2、通过成语感知可能性有大小。
出示成语:平分秋色、十拿九稳、天方夜谭、百发百中,根据成语的意思,按它描述的可能性大小,从大到小排列。
二、共同探究新知。(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一)感知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体会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1、出示问题情景。
将1枚黑棋子与1枚白棋子放进袋子里。
2、问题。师:如果让你任意摸出1枚,有几种可能?从这个盒子里摸出白棋子和黑棋子的可能性能用一个数来恰当地表示吗?
3、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合作交流,说说理由与想法。生:有两种可能,白棋子或黑棋子。
生:摸出白棋子和黑棋子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生:摸到白棋子的可能性是1/2;摸到黑棋子的可能性也是1/2。师:为什么用1/2表示?
4、小结:从两枚棋子中摸出一枚棋子,结果只有之而知道摸出白棋子和黑棋子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如果用“1”表示摸出棋子的所有可能这个整体,那么摸到白棋子和黑棋子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2表示。
(二)运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1、出示问题情景。
将1枚黑棋子、1枚白棋子、1枚黄棋子放进袋子里。
2、问题。
师:如果让你任意摸出1枚,有几种可能?每种可能性可以用那个分数表示?
3、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想法。(学生讨论时,师巡视。)
4、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让学生列举出所有可能,并说一说理由。
5、通过同学们以上的汇报与交流,发现了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这就是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的内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你认为,在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时候,以这两个分数为例,分母表示什么意思?分子表示什么意思?
6、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分母表示袋内棋子的总数,分子表示袋内某种颜色棋子的个数。也就是说。哪种颜色棋子占所有球的几分之几,摸出那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就是几分之几?
三、综合实践,巩固提高。
1、抛掷一个骰子,“1”点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
2、从一副扑克中挑出所有的红桃花色扑克牌,任意从中抽1张。抽出红桃5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3、在课桌上扣着摆放十二生肖卡片,任意翻过来1张,是自己属相的卡片的可能性是多少?
4、口袋里放置2个红色和1个白色的玻璃球。聪聪说得对吗?(任意末一个,摸出红球和个白球的可能性都是1/3)
四、前后呼应,课堂小结。(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关于可能性的一些问题,那你觉得自己学到了什么,有那些收获?(2)回过头来,试一试用清楚的数学语言,向大家再一次的介绍我们刚才排列的这些成语。
五、作业。
1、设计游戏方案
要在一个口袋里装入若干个形状与大小完全相同的红、黄、蓝不同颜色的球,使得从口袋中摸出一个红球的可能性为六分之一,应该怎么办?
2、同步18页
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实例,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结果的过程。
2、能用连线、列表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能够找出事物排列和组合的结果。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 学方法解决,并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教学重点:
能用连线、列表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教学难点:
能够找出事物排列和组合的结果。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数:
1课时 板书设计:
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36页和37页表格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体验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联的,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会了用数学语言表述排列组合的结果。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参与积极性高。作业情况:
个性问题:个别学生同步19页第2题出错
共性问题:学会了连线、列表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措施:教师个别辅导
教学过程:
(一)比赛场次。
1、出示情景
2003年第4届国际足联女子足球世界杯赛,中国队所在的小组共有4支球队,每2支球队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
2、提出问题
中国队在小组比赛中要进行几场比赛?
3、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使学生明确因为中国队要和小组的每个队都赛一场,所以有3场比赛。
5、提出问题
整个小组共赛多少场?
先让学生猜一猜,小组交流后汇报结果。
6、让学生利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出小组比赛的场次和球队。
7、利用列表的方法表示出小组比赛的场次和球队。
(二)车票问题。
1、介绍车票的有关知识。
2、出示情景
一列往返于石家庄与北京的“城际”快速列车沿途只停保定一站。
3、提出问题:需要准备几种火车票?
4、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
5、把交流的结果填入表格内。
6、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填的。
7、教师提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8、学生尝试设计不同的方法,并说出自己的方法和思路。
(三)个赢几局
1、出示问题情境:聪聪,红红、亮亮、丫丫四人进行跳棋比赛,比赛实行单循环制,每两人都要赛一局。
2、提问:一共比赛几局?
3、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推算的结果,再指名汇报。
4、提问:最后一局聪聪赢了红红,前几局红红、丫丫、亮亮赢的局数相同,他们个赢了几局?
5、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推算出结果。
6、全班交流推算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同步20页
一、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与传统教材相比,无论是设计思路还是内容安排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同乘法一样,不再安排小数除法的意义,增加了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定保留几位小数.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体会小数除法计算的实际意义和商的近似数在现实问题中的应用.第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小数除法计算.如,第一课时,小数除以整数.教材选择了三种电池不同数量包装销售的现实问题,首先利用“2节5号电池5元”的数学信息,解决1节5号电池多少钱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讲,是每一个学生都能用自己的方法和经验解决的.然后利用学生算出的每节5号电池2.5元的结果,介绍用竖式计算,解决商的小数点定位和余下的数添0继续除的问题.再如,认识循环小数.教材选择了“大枣10元3千克”和“核桃83元11千克”等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销售方式和人们也常常会计算的“平均每千克多少元”的事例,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发现商中的数字重复出现的现象,认识循环小数.第三,借助计算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小数除法和认识循环小数及探索活动中,把计算器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工具.首先,在小数除法计算中,先用计算器算出结果,然后在进行笔算.这样使学生确信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又便于激发学生进行计算方法探索的兴趣,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帮助.另外,在认识循环小数和探索除数是9的商的规律的活动中,把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作为探索数学问题的手段,减轻学生进行计算的负担,重点放在发现商的规律和特点上.综合分析本单元教材,从知识内容的角度看,小数除法有以下三个重点:一是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二是商的小数点的书写位置;三是取商的近似值.从学生学习知识的角度看,解决上述几个重点,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如: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小数除法中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是整数除法中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用“四舍五入”取商的近似值和过去整数中用“四舍五入”取一个数的近似数一样,要看保留位数的下一位,所以要除到比保留位数多一位.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认真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把握住本单元知识的重点和关键,在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背景下开展学习活动,启发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应用到学习中来.另外,要挖掘教材中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小数的认识,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和小数乘法的基础上安排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法,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结合单元内容安排了“探索乐园”和综合应用活动——“巧测一粒黄豆的质量”.本单元安排了7课时.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 1,会笔算简单的小数除法;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2,会进行小数两步混合运算,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3,在探索小数除法有关计算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果的正确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4,能借助计算器探索小数除法计算和循环小数中的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5,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能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借助计算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小数除法,安排4课时.第1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材选择了现实生活中几节电池包装出售的事例,给出了“2节5号电池5元”,“4节7号电池7.2元”,“6节1号电池5.4元”的信息,设计了三个问题.问题(1):一节5号
电池多少钱 列式5÷2根据2节电池5元,每个学生都能算出一节5号电池2.5元.在此基础上介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利用学生的计算结果,使学生理解商中的小数点为什么点在2的右下角,余下的1为什么要“添0继续除”以及1右下角要不要点小数点等.问题(2):一节7号电池多少钱 列式是7.2÷4,计算时,整数部分7除以4商1余3,要在1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把3落下来继续除.让学生先估算,然后,利用估算的结果不到2元,试着用竖式计算.在交流学生试算的过程和结果的同时,通过“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的问题讨论,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问题(3):一节一号电池多少钱 算式是5.4÷6.这个算式的特点是,5.4的整数部分5除以6不够商1,要在商的整数部分写0,也就是在5的上面写0.先让学生估算,然后利用估算的结果不够1元试着用竖式计算.交流时,通过 “个位不够商1,怎么办 ”的问题讨论,使学生理解当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时,要在商的整数部分写0,点上小数点后继续除.“试一试”中,安排了小数除以整数的式题.教学中,教师要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把握住每一个问题要解决的问题,逐步提高计算的要求.最后使学生形成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如:问题(1),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算出的每节5号电池2.5元这一结果,帮助学生认识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余下的数要添0后继续除;问题(2),(3),则要利用学生估算的结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并自己尝试进行计算;“试一试”通过式题运算,使学生形成并掌握计算方法.第2课时,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教材用图示,谈话的方式呈现了“每千克小米1.8元”,“一共花了21.6元”等数学信息,提出“阿姨买了多少千克小米 ”的问题,列出算式21.6÷1.8.围绕这个问题,设计了四个层面的活动.1,先用计算器计算;2,启发学生把1.8元,21.6元化成18角和216角计算;3,讨论 “用竖式计算时,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的问题;4,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1.8和21.6都扩大10倍,用竖式计算.然后“试一试”中安排了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式题.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用计算器计算,把1.8元
和21.6元化成角计算等,使学生确信21.6÷1.8计算的结果是12.接着通过“议一议”中的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把已有知识运用到要解决的新问题中,找到计算的思路和方法,最后计算.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议一议”的活动,要让每一个学生明白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既保证了商的大小不变,又能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第3课时,除数是两位小数的除法.教材选取了普通冰箱与节能冰箱的耗电问题,分别给出了普通冰箱和节能冰箱每天耗电量和一个月(按30天计算)耗电的数据信息,提出两个问题.问题(1):普通冰箱一个月的耗电量够节能冰箱用几天 列出算式25.5÷0.34.这是一道除数是两位小数,被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计算时,把除数0.34变成整数需要扩大100倍,而25.5扩大100倍,也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需要在十分位5的后面补0.要求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再试着用竖式计算.交流时,通过“为什么要把25.5扩大100倍 ”的问题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数是两位小数的计算方法.问题(2):普通冰箱的耗电量是节能冰箱的几倍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角度去思考,并列出三个算式.如,(1)按每天的用电量并列式:0.85÷0.34;(2)按每月的用电量算,列式25.5÷10.4;(3)看75天中有几个30天,列式75÷30.问题(2)设计的目的有三点:第一,让学生尝试进行除数是两位小数的除法的尝试计算;第二,了解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认识小数“倍”问题,并培养节能的意识.教学中,问题一已用计算器计算后,可先讨论一下,用竖式计算25.2÷0.34时,怎样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自己计算.到这里小数除法的方法基本形成,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第4课时,简单实际问题和混合运算.本单元混合运算是小数乘除,加减两步混合.教材内容设计思路与小数乘法一样,首先,选择了用奶糖和水果糖配什锦糖的问题,给出了相关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两个问题.问题(1),1千克什锦糖合多少元 让学生利用学过的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自己解答.教材以学生交流的方式呈现了既综合,又分步的计算方法.因为这个问题如果列成综合算式(22.8×2+8.7)×(3+1),步数太多,超过教材要求,所以没有给出综合算式.问题(2):1千克奶糖,2千
克水果糖配制成什锦糖,每千克什锦糖合多少元 让学生估算,再计算.在“试一试”中,安排了小数乘,除与加,减混合的两步运算式题.因为小数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一样,只是数据不一样,所以让学生自己试着完成.●商的近似值,安排1课时.教材选择了学生慰问在“抗洪”中受伤的解放军叔叔的事,呈现了同学们把节省的158元零花钱凑在一起,买了七个果篮的情景,提出了 “平均每个果篮中有多少钱的水果 ”的问题,列出除法算式158÷7,计算结果超过三位小数.因为我国人民币的单位只有元,角,分,所以小数部分的第三位以后没有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兔博士的话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除得的商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值.”接着以158÷7=22.571为例,分别呈现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整数等取商的近似值.最后,介绍求小数除法的商的近似数的方法.练一练的第1题安排了根据生活经验确定商的近似数的练习题.第(1)小题,因为做成多少套衣服必须是整套数,所以商只能取整数(去尾法);第(2)题,因为用油桶装油,即使半桶油也要用1个桶,所以,不管商的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往整数部分进一(进一法).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学会按要求用“四舍五入”取商的进似数的方法,又要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学会根据实际问题确定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安排2课时.第1课时,循环小数.安排了两个数学活动.活动一,教材呈现了“10元买3千克大枣”和“83元买11千克核桃”的信息,提出了两个问题;(1)每千克大枣多少元(2)每千克核桃多少元 在学生用竖式计算10÷3和83÷11的过程中,发现“商中的数字重复出现┄┄”.随后,通过想一想“继续除下去,商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到,在10÷3中,因为余数1重复出现,所以商中的“3”也就重复出现;在83÷11中,因为余数6和5重复出现,所以商中“54”也就重复出现.接着,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验证讨论的结果.活动二,用计算器计算58.6÷11.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商中的数字重复出现的现象;另一方面,了解58.6÷11商中的数字是从小数部分第二位以后开始重复出现.同时,介绍商是循环小数的一般书写方法(不介绍循环节).最后,介绍循环小数的概念.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自主计算,观察,讨论的时间,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能指出哪些商是循环小数即可,不要求死记硬背循环小数的概念.第2课时,探索乐园.探索一个数除以9商的规律.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活动一,1~8的数除以9.首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1÷9,2÷9,3÷9,4÷9,并讨论兔博士提出的问题:“观察上面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在学生初步了解1,2,3,4除以9商的规律后,要求学生不计算,直接写出5÷9,6÷9,7÷9,8÷9的得数,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然后用计算器验证写的结果.活动二,10~19的数除以9.教材给出10÷9,11÷9┅┅19÷9等10个算式,要求不计算试着写出各题的商,再用计算器验算.教学时,可按教材要求进行,也可以先用计算器计算出几个题,发现规律后,再自己写出其他各题的商.不管采取什么方式,都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活动三,让学生在前两个活动的基础上自己写算式及商.“练习二”是结合本单元内容设计的,共9道题,可作为单元复习的素材.教师要了解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注意发现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的差距,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综合应用 “巧测一粒黄豆的质量”,安排1课时.教材围绕测量一粒黄豆质量的问题,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一,估计水果的质量.教材呈现了学生熟悉的三种水果:苹果,西瓜,菠萝.要求学生先估计一下每种水果的质量,然后再放在台秤上称一称,激发学生估计和测量的兴趣.活动二,教材给出一粒黄豆,让学生称一称一粒黄豆有多重.在学生亲身体验到一粒黄豆没法称后,讨论议一议的问题:“怎样测量一粒黄豆大约有多重 ”教材以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给出了不同的测量一粒黄豆的方法.活动三,小组合作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测出一粒黄豆和一粒花生米大约有多重.最后,大头蛙提出:56粒花生米大约有多重 利用测出的结果进行计算.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方法和交流不同做法的机会,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丰富数学活动经验.二、具体备课:
第四单元:小数除法
——第一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一、教学内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材P38-39页)
二、教学目标:
1、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会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
三、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掌握被除数比除数小时首位商0的除法的计算方
法。
五、教学准备:各种型号电池及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认识各种型号电池。
2、针对5号电池。
引:现在老师手中这节电池的价钱是250,缺什么?应该是250什么?如果用角做单位呢?元做单位呢?(板:2.5元)2节5号电池多少元?说完列式后(板:5元)5节电池多少元?说完列式后(板:12.5元)
二、探知。
出示教材中情景图一。
1、让学生根据情景图提问题,独立列式。(口答得出“每节5号电池2.5元”)
2、尝试竖式计算(找不同计算方法板演)。
3、小组交流算法.4、根据元角分知识引导算法。
针对除得余数为1后引:个位商2后,余数1不够商了怎么办?
得数中的“5”是怎样来的?如果余数不是1而是10该多好呀!商2后还剩下几元,1元也就是多少角?
5、再次思考后全班内交流算法。(巡视中把各种竖式让学生板演黑板上)提问:为什么要加小数点?
6、同桌互说算法。
7、初步感知算理。
引:此题之所以余1后仍然可以计算是因为什么?如果抛开元角分,这道题你还会计算吗?我们知道数的本身也有计数单位,每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现在你可以做了吗?来试一试。出示情景图二
1、估算每节大约多少元。
2、尝试竖式计算。(注意出错地方)
3、找学生说算法。(有用计数单位回答的表扬)
4、重点用计数单位分析算理。
5、小组内讨论交流。
6、让学生说注意问题。
三、小结:
小数除以整数要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再继续除;除到被除数的未尾仍然有余数,要在后面添上0继续除。
五、巩固。(1)用竖式计算
84÷8= 13÷5= 940÷16=
(二)一艘轮船9小时航行了196.2千米,平均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 六:拓展练习: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教材P40-41页)
二、教学目标:
1、探索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道理。
3、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掌握除法是一位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道理。
五、教学准备:计算器
六、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小米1.8元/千克,阿姨一共花了21.6元.阿姨买了多少千克的小米? 过程分析:(1)方法1:用计算器算:21.6÷1.8=12(千克)(2)方法2: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化成整数,再笔算
21.6元=216角 1.8元=18角
216÷18=12(千克)*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小数除法能通过单位换算转化成整数除法进行计算.(二)问题导入:用竖式计算时,怎样把21.6÷1.8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呢? 过程分析:(1)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计算时,把除数1.8扩大10倍转化成整数,同时被除数也扩大10倍,转化为216.这样就列式为: 216÷18=12(2)验算:1.8×12=21.6 *小结:计算除数是一位小烽的除法时,先去掉除数的小数点,并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法
则计算.(三)拓展练习: 1.把下面各题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4.68÷1.2=□÷12 23.8÷3.4=□÷□ 2.笔算。
684÷91.2 258.4÷1.7 99.6÷41.5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除数是两位小数的除法(教材42-43页)
二、教学目标:
1、探索除数是两位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小数的除法。
3、感受数学价值,培养节能意识。
三、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小数的除法。
第四篇:鄂教版五年级上心理健康教案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1、我的兴趣爱好
教学目标:
1.知道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2.懂得兴趣爱好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实效; 3.体验兴趣爱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能用自己的特长为集体服务。
教学重点: 知道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有利于成长,培养兴趣爱好要持之以恒。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岛 暖心活动:情景故事
1.教师讲解或者请学生讲解观察岛中的故事。2.鼓励学生做出自己的选择,并大胆陈述自己的理由。
3.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各不一样,有人喜欢旅游,有人喜欢打球,有人喜欢看书,有人喜欢上网,你喜欢什么呢?引出本课主题
二、活动岛
活动一:兴趣爱好大曝光
1.同桌同学之间相互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并说出兴趣爱好带来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分享交流中互动,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
2.同桌分享之后,在课本上“我的兴趣爱好”和“它有这样的魔力”一栏记录下来。活动二:班级才艺秀
1.分小组展示才艺,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2.每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展示,教师及时对每位表演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兴趣爱好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成就感,还能让他人更好地了解自己。
3.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作评委,评出“最佳表演奖”、“最具潜质奖”、“最佳组合奖”。
兴趣爱好常常在活动中体现出来,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表现他们的兴趣爱好的机会,既能陶怡他们的情操,又能丰富他们的生活,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三、分享屋
1.通过前面两个活动,请同学们将自己的兴趣进行归类,并写在彩色小纸贴上,贴在教师准备好的“兴趣类别图”里。
2.随机从“兴趣类别图”中抽取几位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同学,在全班分享自己培养兴趣爱好的方法与经历。
3.教师总结、补充培养兴趣爱好的方法,一一板书。
4.鼓励学生说说当兴趣爱好遇到阻碍时,用什么方法坚持下来。5.师用自己的经历与学生分享,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师生互动。兴趣给生活带来乐趣,帮助自己健康成长。要使兴趣发展成为特长,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培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
四、拓展园
1.用PPT展示一段体育明星的故事。
2.请学生将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记录在课本拓展园空白处。
3.挑选1-2名同学在班级分享。
4.用爱因斯坦的“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作为结束语。
2、创新学习快乐多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创新,怎样创新。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巧板录音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经有位哲人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丰富的想象力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社会更需要我们的创新精神。今天这堂课,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分享创新的快乐!
二、观察岛
听故事,谈启发:
你们知道阿基米德吗?他呀,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他从小就喜欢听故事,这些故事也极大的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他喜欢听别人对某个问题的争论,并且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每天,都有许多疑问在脑子里转悠:“为什么大海总是咆哮不停?为什么大船会浮在海面行走?”有时他的小脑袋瓜里还会迸发一些奇妙的新想法。有一天,他看见农民们正在把尼罗河里的水运到高处灌溉农田。他想:如果有一种东西,使水能够自动从低处向高处流,那该多好啊!于是,回到家里,他冥思苦想,反复测算,终于发明了螺旋抽水机。使水能从低处往高处流,这在当时,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后来,阿基米德还创立了著名的关于浮力的学说“阿基米德定律”。他也被后人誉为“力学之父”。
听了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三、活动营
好!让我们休息一下,一起到“智慧之窗”的百宝镜照一照,看看自己的思维有什么特点吧!请看课件。得了4分以上的同学请举手,恭喜你,你是个具有创新思维的孩子。
得分高的同学不要骄傲,得分低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因为分数并不重要,下面的智力体操,不仅可以使你大开眼界,还可以培养你的创新思维。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随老师一起去创新的天空中翱翔。
1、看下面的一组图形,你能想到一些什么事物,什么场景,想的越多越好。
2、听音乐想象。老师这里有一首曲子特别好听,想不想听一下。音乐好听吗?老师看你们专注的样子,很好奇,想问问你们,听音乐时,想到了什么?(音乐,鸭子拌嘴)
3、下面,我们来开展一次智力拼图比赛,看哪一组同学拼的图最有创意,最与众不同。生拼图,并说说自己的创意。(学生拿出七巧板按小组拼)看图编故事,看谁想的最好,最有想象力。
三、分享屋
结合生活实际,你能谈谈你有那些创新的想法和设计展示一些科技节小发明小制作。
总结: 同学们,这堂课你们表现很出色,老师欣喜的看到你们具备了创新人才的素质,你们不仅懂得了什么是创新,还学会了创新,不仅有丰富的想象力,还有创新意识。老师为你们骄傲。神奇的大自然正等待你们去探索,宇宙的奥秘等待你们去揭开,老师坚信,通过努力,你们中间也许会出现第二个爱迪生,第二个阿基米德,你们相信吗?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吧!(师放歌曲《天地之间》,生边唱边跳。)
3、朋友真给力
活动目标:
1、态度、情感目标:树立尊师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2、知识目标:让生明白如何与老师沟通和交往;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误会;懂得老师既是良师也是益友。
3、行为目标:使学生能主动走近老师与老师交朋友。活动准备:
1、准备能引起生共鸣的故事。
2、音乐带《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拍手歌》、《朋友》。活动过程:
一、观察岛
1、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内容:一天放学时,天正下着大雨,学生们陆续离校。一个没有带伞的女孩冒着雨向校门走去,不远处一个撑着伞手里还拿着一把伞的女孩微笑着向淋雨的女孩跑过去。
2、学生思考:这幅图让你想到了什么?
3、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4、教师小结:可见,生活中我们处处离不开朋友帮助,朋友的帮助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二、活动岛 活动一:你我同行
1、明确活动规则:朋友两两组合,进行游戏,其中一人眼睛被眼罩蒙住,在规定的线路上前行,另一人只能用非言语动作引导戴眼罩的同学向前行进,哪位戴眼罩的同学最先到达终点,他/她所在的组就获胜。然后朋友间互换角色,重复游戏。
2、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两名学生参加游戏“你我同行”。
3、游戏开始。
4、互换角色,重复游戏。
5、学生谈活动中的感受。游戏进行中你有哪些感受?游戏结束后,你有哪些感受?
6、教师小结:生活中需要朋友,有些事情需要朋友的合作,与朋友团结合作不仅会带给我们成功,也会带来无限的快乐。活动二:我与朋友间的那些事
1、仔细看图,体会图中描绘的内容。
2、小组交流:自己给予朋友哪些帮助与支持?朋友给予自己哪些帮助与支持?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3、小组推荐交流: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4、学生谈感受。
5、教师小结:真正的朋友懂得给予、分担。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朋友伸出的友谊之手,会带给你温暖与快乐;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你会发现给予也能让自己快乐。
三、分享屋
1、教师提问:你心目中的理想朋友是怎样的?你会怎么做?
2、学生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分享。
4、小结。
四、拓展园
一、阅读小故事:友谊
1、点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段内容。
2、独立思考:读完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3、学生自由发言。
二、给久违的朋友制作一张问候卡片。
4、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观察能力。
2、通过观察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准备
1、准备若干盒印泥
2、准备活动用图片。
3、准备一首小诗歌。教学过程
一、观察岛
1、首先老师请学生看教材上观察岛中的图片
2、老师与学生一起看教材上观察岛中的图片或用多媒体呈现学生真实的郊游照片,并请同学简单描述。
3、让学生们回想最近一次户外游玩的经历。
4、请同学分享自己的体会。
5、教师总结:户外游玩使我们更好的接触大自然,并促进我们身心健康,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户外探索。引出主题。,二、活动营 活动一:我来当导游
1、请1—2名学生担任导游,向全班同学推荐介绍自己游览过的风景名胜,要说明比较吸引你的是什么?
2、听完导游同学的介绍分享,老师要求大家填写教材上的问题。
3、引导学生感悟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认识到应该多接触大自然,欣赏大自然。
4、领悟大自然的美好: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能让我们心情舒畅。
4、教师总结:领悟大自然的美好: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能让我们心情舒畅。
活动二: 画秋天
5、老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在一张较大的白纸上作画,画出秋天的美丽景色。各组画好后,张贴在四周的墙壁上,大家一起欣赏。
6、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分享,你喜欢秋天吗?春天有哪些美景?看到同学画中的美景时,你有何感受?。
7、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
8、心理引导:从理解角度培养学生的情趣和美感,学会欣赏自然美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三、分享屋
1、精彩大自然图片播放(PPT播放并配上舒缓的轻音乐)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大自然的美好,如何亲近大自然
3、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4、老师总结:美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无尽的欢乐,陶冶我们的性情,丰富我们的生活。同学们应该多去户外走走,在课余时间、节假日,放下手机,离开电脑,约上三五好友,去球场痛快地踢场球,去郊外尽情地奔跑,去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博大的胸怀和无尽的魅力。
四、拓展园
1、老师指导学生制定一份外出游玩的计划。
2、要求学生游玩归来后,写一篇游记,记录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5、情绪卡片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随着活动与情境的不同,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2.情感目标:在活动中体验不同的情绪,学会甄别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接纳自己暂时的消极情绪,分享自己的积极情绪。
3.行为目标: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掌握一些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自己的情绪,分享自己的积极情绪,接纳自己的消极情绪。难点:掌握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调适自己的心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PPT,视频资源,纸杯,卡纸做的大树、太阳和雨露等。学生准备:小卡片、笔等。
教学设计 观察岛
1.教师指导语: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大家要注意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
2.播放运动会比赛的视频。
3.学生认真观看,感受自己的内心变化。4.请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从感知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人有不同的情绪。活动营 活动一:搭高塔
1.导入:现在,我们也来一场比赛,感受一下赛场的氛围吧!2.教师宣读游戏的比赛规则。
3.分小组开始游戏,每组建议5人左右,每人都要搭一次。老师给每组派一名学生当裁判,负责计时并督促按照规则开展活动。比赛重复进行两次。
4.游戏结束后,统计各小组所用时间。5.学生交流游戏过程中各自产生了哪些情绪。6.在学生自己准备的小卡片上写出自己的情绪。活动二:我的情绪卡片
7.请同学在“情绪树”上贴上自己的情绪卡片。
8.说一说哪些情绪是积极正面的,哪些情绪是消极负面的。
每个人都可能产生积极情绪,也可能产生消极情绪,我们可以分享积极情绪带来的美好,也可以接纳消极情绪带来的困扰,并学会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分享屋
1老师总结: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会一路伴随我们,积极情绪会让我们如沐阳光,消极情绪会让我们如入雾霾,所以当你心情不好时,有必要及时调节情绪。2.鼓励学生说说自己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3.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当心情不好时,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让自己快乐起来。
(1)寻求社会支持。向老师、父母、朋友等寻求帮助与支持。(2)合理宣泄。通过运动等释放压力、烦闷、苦恼和愤怒等情绪。另外,大哭一场,也能缓解委屈、悲伤等情绪。
(3)转移注意力。例如,当要求暂时得不到满足、面临恐惧、害怕时,玩玩游戏、唱唱歌,想一些有趣或开心的事。(4)采用合理的方式消除挫折来源,摆脱困境。
2、读一读调节情绪的方法。
四、拓展园
1.设计一周情绪测试表。请学生将一周的情绪记录下来,选择每天感受最深的情绪,在表格的空白处画上心形。可以用不同的颜色表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最后根据表格统计一下,看看自己在这一周里,哪种情绪最多。
2.建议学生课后做一做健康情绪测试,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
6、自主学习巧安排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自主能动学习的重要性。
2、情感目标:学生体会到自主能动学习中自主探索的乐趣,提高学习自我效能感。
3、行为目标:学会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学习进度。掌握基本的自主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重要性、趣味性的认识。难点:掌握技巧、养成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简要调查。学生准备:英汉词典。
教学设计
一、观察岛
1、老师同学观看观察岛图片,请同学简要描述。
2、询问同学们是否有类似经历及如何处理的。
3、请同学说一说自己处理方式的好与坏。
教师总结:自主学习是很有效且具有创新性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引出主题。
二、活动营 活动一:我来演话剧
1、教师出示英语话剧,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故事。
2、学生上台表演。
3、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故事时,遇到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教师总结: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同学们都能借助工具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活动二:课余时间巧安排
1、.以小组为单位,2、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讨论自己对课本上两个问题的回答。
3、小组内讨论出谁的做法最好。
4、每小组请代表同学分享讨论结果。
5、心理引导: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对学习的信心,同学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分享屋
1、老师学生一起理解叶圣陶名言。
2、同学们阅读课本中列出的自主学习培养方法。
3、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去运用这些方法。
四、拓展园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他是怎样勤学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关于他的故事。
7、应对校园欺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校园欺负的危害;
2、情感目标:体验欺负行为给他人和自己带来的消极影响;
3、行为目标:预防校园欺负的发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面对欺负应采取的有效措施,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难点:校园欺负的预防。
课前准备
欺负行为问卷调查及统计(可从几方面设计问卷调查内容:
1、欺负行为类型;
2、欺负他人的原因;
3、受欺负后的反应;
4、欺负行为的处理等)。教学过程:
一、观察岛 情景描述
1、请一位同学描述图画的内容。
2、学生自由回答: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
3、教师小结:以强欺弱的现象在我们身边时常发生,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理,如何不让自己受到伤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面对校园欺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保护好自己。
二、活动营
活动一:说说身边“霸王”事。
1、请一位同学说说插图的内容:一位高年级学生抱着一个篮球在教室走廊上等人,两个低年级学生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嬉戏打闹,一不小心撞到了他,他手中的球滚落到地上,高年级学生非常生气,双手插腰,怒目圆瞪,低年级学生害怕极了。
2、请你以上面两幅图为依据,编写一个小故事。①你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的? ②你有怎样的情绪体验? ③你是否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3、全班交流、分享。
4、教师小结。校园欺负会给他人带来伤害,面对校园欺负,我们要积极应对。
活动二:我是智多星
1、出示三种情形:以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面对以下情形你会怎么做?
2、组内推荐代表,全班交流分享。
3、教师小结:面对校园欺负,我们要寻找积极的解决策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或寻求老师的帮助。
三、分享屋
1、教师导入:校园是学生的安全港湾,这里有和蔼的老师、有友爱的同学,这里充满着温馨。但是,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发生在同学之间的欺负事情,面对欺负,我们该怎样应对?
2、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小结: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提出几条行之有效的校园欺负应对方式和方法,并对这些方式和方法进行讲解,以便学生掌握。
四、拓展园
1、学生根据要求独立完成一封信,向自己曾经欺负过的对象表达自己的歉意。
2、分享信的内容。
3、谈写完信后的感受。
4、教师小结:不管你是否曾欺负过同学,也不管你是否曾被欺负,只要我们真诚的、积极的面对,相信你会惊喜地获得一份友谊。
8、学会选择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人生旅途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帮助学生认真对待。
2、情感目标:面对选择要认真对待,扣问内心,提高选择能力。
3、行为目标:学会如何合理选择,并能够承担选择带来的相应后果和责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面对冲突,学会作出合理的选择。难点:学会面对选择带来的相应后果和责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准备
教学过程
一、观察岛
1、教师讲解教材中观察岛中的图片,请全班同学回答:假如你是机长,你会怎样选择?
2、学生可将自己的选择填写在教材上,然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选择,简要说明理由。
3、老师总结:我感觉到了同学们在选择的时候都很犹豫,这是因为每一种物品都很重要,我们都不想放弃,但是又不得不放弃,是这样吗?我们每天都在做选择题,选择吃什么,选择看什么书,选择听什么音乐。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进步,我们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多,这对我们的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出合理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在面对冲突时,如何进行合理的选择。引出主题。
二、活动营
活动一:价值排行榜活动
1、教师拿出准备的道具或按照课本上的图片,对游戏规则进行讲解。
2、学生独立完成排序。
3、教师总结:面临这些选择,我们会觉得很难排序。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时时刻刻要做出这样的选择排序。活动二:晒晒我的选择
4、老师将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
5、同学们对比各自排序的异同。
6、同学们讨论排序异同的原因,大家分享。
心理引导:大家排序健康、亲情、友情、学业等靠前,美貌、财富靠后,可见大家对什么更重要,什么是我们该重视的选择有正确的观念。
三、分享屋
1、老师引导全班学生分组进行探讨和交流:在作出选择之前,该作出哪些准备?
2、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小结:对于如何做出合理选择,同学们都给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老师认为还有一些方面需要我们注意:①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和策略。②学会处理周围人的意见和自己内心的愿望之间的冲突,慎重选择。③要考虑自身条件,如能力、兴趣和实现的可能性;还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等。
四、拓展园
1、引导学生阅读树苗的故事,然后谈想法
2、回顾与分享: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曾遇到过的比较重要的选择?这些选择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3、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
第五篇: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复习计划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要切实完成经历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和切实掌握相关的科学概念这两个双重任务,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更需要在复习阶段认真落实以上两个教学目标。
二、复习内容:
1、生物与环境
2、光
3、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4、运动和力
三、复习重点,难点: 复习重点:光,运动和力 复习难点:运动和力
四、复习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掌握主要的一些科学概念,重视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五、复习安排:(一)单元安排:
1.生物和环境(2课时)2.光(2课时)3.地球表面及其变化(2课时)4.运动和力(2课时)5.综合训练(1课时)
(二)专题训练:
1.基础知识训练:侧重一些概念,实验及其结论。2.解决问题训练。
(三)针对性练习:
1、针对容易发生错误的题目进行练习。
2、运用多元评价机制展开评价,采用表扬鼓励为主的评价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