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防治手足口病(EV71感染)健康教育方案

时间:2019-05-14 12:5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昌市防治手足口病(EV71感染)健康教育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昌市防治手足口病(EV71感染)健康教育方案》。

第一篇:南昌市防治手足口病(EV71感染)健康教育方案

附件:

南昌市防治手足口病(EV71感染)健康教育方案

一、背景

手足口病(EV71感染)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通常流行季节在每年的4-9月份,5-7月份是发病高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但对婴幼儿危害较大的传染病,如果发现迟和救治不当,会引起少数孩子病情加重,甚至会引起死亡。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针对目标人群——家长、幼托机构和医护人员以及广大群众,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手段,广泛普及预防手足口病的科学知识,增强社会、家长、幼托和医护人员防护意识,对减少和降低该病的感染、发生和流行,保护广大婴幼儿的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目标

针对手足口病发病的特点,动员和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和方法,通过培训、健康传播和行为干预,使目标人群和广大群众了解手足口病的危害,掌握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方法,消除恐慌,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保护广大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对策

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法规和《南昌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应急预案》,在各级政府领导下,通过多部门协调合作,采用有针对性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形式,以人性化的手段和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有效遏制手足口病的传播和蔓延。

四、职责

各级卫生部门要明确职责,发挥优势,与教育、宣传、新闻等部门建立联系与协调制度,协同开展应对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卫生行政部门要发挥其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等技术优势,针对

及时发现及时隔离治疗。

4、在有病例发生的县(区)充分发挥各级社区卫生服务、妇幼保健等机构的作用,通过黑板报、展板、面对面宣传、宣传发放材料等形式,开展辖区内预防手足口病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

5、在有病例发生的农村地区要充分发挥乡村医生、妇女和计生干部的作用,针对重点人群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

6、疾病流行季节,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采取电视字幕、新闻报道、专题讲座、专家热线等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预防手足口病知识的专题宣传和防治动态的新闻报道,使广大群众认识和了解科学防治方法,减少不必要的恐慌。

7、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机构要根据群众需要,开发与印制折页、宣传画、爱心提示卡等形式多样的针对性强的宣传材料及时发放到托幼机构和广大群众手中。

8、通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提高城乡居民讲卫生、除陋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积极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附件:1.预防手足口病宣传要点

2.个人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3.小学及幼托机构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要点问答 4.手足口病防治问答 5.正确的洗手方法 6.肠道病毒消毒方法

附件2: 个人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4、在学校、幼托机构内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的孩子,应该怎么办?

学校、幼托机构一旦发现出现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的孩子,应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做到以下几点:

①学校和幼托机构应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本单位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病缺勤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一旦发现有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的患儿后,要由疫情报告人作进一步排查,一旦怀疑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立即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村学校向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报告,同时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报告,并立即通知患儿家长,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治。

②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当加强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工作,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③学校和幼托机构应注意班级的换气通风,特别是幼托机构要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的机会。对住校学生及幼儿宿舍的被褥、衣服要放在阳光下曝晒。

④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与家长一起教育学生及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重点是饭前便后要洗手;同时建议家长不要让孩子在地上摸爬玩耍,更不要用家长自己嚼过的食物喂食孩子。

⑤应立即动员家长对患儿进行医院或家庭隔离治疗,直至病愈方可返校。

5、如何预防小儿手足口病?

目前该病尚无特殊的预防方法,但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

①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

附件4: 手足口病防治问答

1、什么是肠道病毒71感染性疾病?

肠道病毒71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简称为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为肺水肿、脑炎等,统称为肠道病毒71感染疾病。该病多发生于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多发,少数病情较重,严重的会引起死亡。

2、哪些人容易患这种疾病?

该病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也可感染。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易发病。大部分病例病情较轻,可治愈。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及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3、这种病什么季节最容易发生,怎么传播的?

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4-9月份。传播方式有以下 几种:

①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 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 感染。

②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③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4、这种病开始有哪些表现?

患儿感染肠道病毒71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发 热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出现在手掌和足底,也可以出现在臀部。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附件5 正确的洗手方法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肠道病毒的传播。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推荐较合理的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

一、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二、搓

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

(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五)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三、冲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四、捧

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五、擦

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112-

第二篇: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方案

“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的要求,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手段,广泛普及预防手足口病的科普知识,增强家长的防护意识,减少和降低该病的感染、发生和流行,保护广大幼儿的健康。

二、活动目标:

1.进一步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家长对手足口病的科学认识,保障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2.通过宣传活动,增强幼儿及家长自我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洗手等卫生习惯

三、活动主题:“加强手足口病宣传教育,提高防控意识”

四、培训对象和人数 小班家长,人数:143人

四、具体安排:

开展以防控手足口病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特将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宣传实施方案制定如下:

1、成立小组,分管事项。

建立了培训活动小组,认真制定“手足口病宣传教育”相关的培训以及活动的方案。

组员:徐萍、毛怡、吴雪妹,各年级组长,保育组长并落实分管事项。

2、开展幼儿洗手教育

由保健医生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六步洗手法进课堂教育。并邀请家委会协助委派家长轮流每日指导孩子在园门口进行洗手步骤的配合,保证孩子能认真规范地进行洗手,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结合每月星宝宝活动,评选“最干净小手奖”。

3、开展家长讲座 邀请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生,针对幼儿年龄特点,进行了“幼儿园常见肠道传染病知识讲座”,重点是手足口病的症状、预防、治疗、护理等方面进行讲解,让家长通过听取讲座,对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措施有近一步了解。

4、各班教师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图片、视频等向孩子们介绍了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传播途径、如何预防、六步洗手法等健康知识,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确保身体健康。

5、宣传资料

通过微信推送、家园联系、保健园地、以及发放手足口病宣传资料等多种宣传途径,向家长们传递健康科学的理念和相关知识的科学常识。

6、开展培训问卷活动。

利用问卷进行培训前和培训后的调查,向家长了解关于手足口病认知水平、包括引起的传染源,症状,传播途径、日常卫生习惯等,根据培训内容进行评价,了解家长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提高家长负责的态度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工作,严防传染病在幼儿园内发生、流行,切实保障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并撰写总结。沙霞幼儿园

2018.3.1

“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 多发生于 5 岁以下的 婴幼儿,托幼机构是人群聚集的场所,一旦发病很容易引起聚集,所以此病是幼儿园重点防治的传染病。目前尽管有疫苗,但主要还是针对重症EV71感染的疫苗,同时也没有什么针对性的特效药物,4-9月手足口病处于多发阶段,是流行的高峰期。所以我园开展了以“加强手足口病,提高防控意识”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除了让孩子们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更让家长也共同参与其中,一起培养孩子良好地洗手卫生习惯,使孩子们能健康地成长。活动具体内容

一、以丰富的活动形式,培养幼儿正确洗手的卫生习惯。

1、开展正确洗手健康教育活动。为增强幼儿的健康卫生意识,让幼儿了解正确洗手的健康知识,由各班老师组织幼儿通过图片讲解,演示正确洗手的步骤,并让幼儿一起跟着老师做做洗手操,通过动动玩玩的实践,从而使孩子们更加直观地学习掌握应该怎样正确洗手方法,并通过有趣生动地讲解,使孩子们明白正确洗手的重要性。

2、我们两位保健员分别对小班的幼儿进行了洗手教育,通过讲故事和观看视频,让孩子们了解为什么要洗手,以及该在什么时候,如何进行正确的六步骤洗手。通过生动的讲课让孩子在一日生活中增强卫生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改正经常将手放入口中等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习惯。

3、结合每月星宝宝活动,在各班中开展“最干净小手”评选活动,对评班级中选出的“最干净的小手”幼儿给予鼓励和奖励。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孩子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孩子中形成了讲卫生意识。

二、多途径增长家长科普知识,增强防控意识

在幼儿园保健栏张贴宣传板报;并进行手足口病预防资料发放;通过老师对家长群进行微信推送;六步洗手图互动版,兴起防病热潮,增强家长防控意识,丰富家长防病知识。

三、医教结合宣传,开展小班家长问卷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园小班儿童家长对于手足口病的认知、态度与行为,了解家长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我们以医教结合的形式,依托社区卫生中心医生的指导力量,保健事先和社区医生沟通,准备好相关知识的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提前发放,以统计结果数据为依据,邀请社区医生有正对性地开展相关内容的讲解。

四、活动覆盖率

培训参与人数:143(5个小班的家长),覆盖率:100%

五、相关知识知晓率(见培训前后问卷统计表)

六、效果分析和反思

1、手足口病是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我们先后对全体小班家长开展了一次相关手足口病健康卫生知识的培训前后的调查。为使家长对手足口病有一个更全面了解,更新一些错误的观念,了解相关的科学常识,使孩子在出现早期症状后,就能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治疗,同时解除家长对一旦幼儿园班级发生病情后的担心以及恐慌的情绪,我们邀请了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生,对小班全体家长进行了一次有关手足口病的科普讲座。从调查问卷的先后统计情况来看,有效的健康教育对该病的预防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2、调查内容包括基础情况,知识认知以及行为指导和态度等共20项调查,经过认真统计,大部分家长对于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有正确的认识,并且有勤洗手、勤通风的意识。但是在部分手足口病的知识、态度与行为方面存在一定欠缺。共有3项内容的知晓率较低,如;对于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期的知晓率较低一些,有68.5%,对于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相似性和区别以及是否有相应的疫苗,分别为49.7%,47.6%,还有对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和传播途径知晓率也稍低,分别为78.3%、72.7%;对于家长对幼儿的行为指导内容,如正确洗手六步骤方法、对孩子玩具杯子等密切接触物品定期清洁消毒率也偏低,分别为76.2%和65.7%。通过以上统计分析,可见孩子的洗手习惯没有很好养成,小班儿童普遍存在着独立性差、自控能力差的特点,其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发展往往会受到各因素的影响。家庭是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更需要家长培养幼儿讲卫生的意识以及对正确六步洗手法了解和掌握,对孩子的养成认真洗手习惯具有直接影响。还有一项是上级卫生部门要求幼儿不带玩具的内容占到79%,所以晨检时分,时常有小班幼儿带玩具现象,同时也说明老师在和家长的沟通中,这项内容有忽视。

3、通过本次主题活动,再次发放培训后问卷,并进行了统计,对幼儿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教育效应。有7项内容的知晓率都达到了100%以上;7项内容达到了95%以上。其中是否由病毒引起、此病的发病高峰、最早出现症状、成人不注意卫生是否会传播此病4项内容;以及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区别和关于手足口病疫苗的问题容知晓率2项内容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另外在培训后家长的行为和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比如是否对幼儿洗手进行指导得到了家长一致认同;同时通过培训使得家长对发生手足口病后的担心程度有了明显下降。总之通过本次培训,使家长对于手足口病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掌握和提高,更充分认识到发生传染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能更好地在家督促提醒孩子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并配合幼儿园做好相关的防控工作。

4、但另一方面,仍有部分家长没有对孩子接触的玩具进行定期消毒,部分幼儿还是会晨检时带玩具来,这提示今后针对家长的健康教育需侧重于消毒理念的树立以及消毒方法的普及。同时。在家养成洗手习惯提高率还略低,需要家长的在家进行一段时间的坚持和培养。

本次活动得到了全体教师的支持,覆盖率比以往的培训都高。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制作并发放了大量的宣传资料,对手足口病有了更高的警惕性。在问卷调查中的基本情况和参加培训的人员来看,目前父亲的参加度也有了提升。另外社区医生的培训也十分受大家欢迎,家长们都认为本次培训中,社区医生介绍的相关知识内容十分清晰,对幼儿家长进行健康知识普及 , 以及倡导建立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都有很大帮助和收益 ,减少孩子被感染机会,严防手足口病在幼儿园内发生、流行,切实保障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沙霞幼儿园 2018.4.30

第三篇: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讲座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讲座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健。

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消毒,轻症儿童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和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立即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教育和卫生部门报告,根据疫情的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诊患儿到专门诊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物品,仪器均要擦拭消毒;

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第四篇: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讲座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讲座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性传染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多发生于婴幼儿,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5-7月份是发病高峰。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7、9、10型,B组的2、5、13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EV71)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肠道病毒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对婴幼儿危害较大,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少数孩子病情加重,甚至会引起死亡。

手足口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健。

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消毒,轻症儿童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和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立即进行清洗消毒处理;患儿隔离期满后凭当地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的复课证明方可返校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教育和卫生部门报告,根据疫情的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诊患儿到专门诊室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物品,仪器均要擦拭消毒;

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8.向发热、出疹儿童发放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健康宣教育传材料。

第五篇: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宣传材料

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资料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肠道病毒EV71防控知识问答

问:什么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性疾病?

答:肠道病毒EV71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简称为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肺水肿、脑炎等,统称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

问:哪些人容易患这种疾病?

答:该病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5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也可感染。不良的环境卫生、食品卫生以及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容易引发此病。大部分病例病情较轻,可治愈。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及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问:这种病什么季节最容易发生,怎么传播的?

答: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4~9月份。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1.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问:这种病开始有哪些表现?

答:患儿感染肠道病毒EV71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发热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黏膜疱疹。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出现在手掌和足底,也可以出现在臀部。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

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问:如果孩子出现发热、有皮疹等症状,家长该怎么办?

答: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孩子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患儿的家庭应使用肥皂、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将衣被置阳光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问:家庭如何预防这种病?

答:春夏是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发生的季节,要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场所。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

问:幼儿园、托儿所如何预防这种病?

答:托幼机构等儿童集体生活、学习的场所,要做好晨间体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小孩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相关部门。患儿应在家中休息,不宜继续上学。

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后,要立即对玩具、被褥、桌椅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食堂、卫生间、教室等的消毒处理。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发现保育员、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的,应立即暂停工作。

问:小学如何预防这种病?

答:小学要做好每日晨间体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相关部门。患病学生不应继续上学,要在家中休息。

学校老师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学生后,要立即对被褥、桌椅、体育器材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教室、寝室、食堂、厕所等消毒处理。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

预防手足口病常用的消毒方法

一、环境消毒要点

1.不需要大规模喷洒消毒。

2.只需要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餐桌、婴儿床栏杆、楼梯把手等)、玩具、游乐设施、寝具及书本等做重点性消毒。

3.清洁完毕的物体可移至户外,接受阳光照射,通过紫外线杀灭病毒。

二、常用消毒方法

1.一般物体表面(生活用具、玩具、交通工具等):用含500-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溶液擦拭消毒,小件物品可浸泡消毒,作用时间均30分钟。

2.地面:用含500-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消毒,喷洒用量200ml/m2。

3.食具、饮具则用含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或用高温(蒸气或煮沸)消毒10分钟。

4.患者的衣物、毛巾、被单等可用煮沸消毒20分钟或用含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

5.饮用水应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并定期做好水质监测。在无法提供达标自来水情况下,如使用井水应用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进行消毒,加氯量1-3mg/L有效氯,作用30分钟。不能喝生水。

6.书籍可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或太阳暴晒1小时。

7.室内空气(如: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消毒:在无人情况下进行,用二氧化氯消毒液500mg/L或0.5%过氧乙酸溶液,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喷雾消毒,1小时后通风换气。有安装紫外线灯的场所,作预防性消毒时,可于无人时开灯消毒30分钟。

8.垃圾:用含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作用60分钟,并即时清理。

9.生活污水:用漂白粉或优氯净按50mg/L加氯量投加,作用120分钟后排放。

10.人畜粪便:可按漂白粉∶粪便以1∶5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或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12小时。

11.盛放排泄物的容器:用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12.杀灭蚊蝇:可用5%氯氰菊酯(奋斗呐)、2.5%溴氰菊酯,按

50~100mg/m2量喷洒,或使用其他杀虫剂,则按说明书使用。

婴幼儿(特别是5岁以下)肠道传染病预防要点

一、婴幼儿(特别是5岁以下),如有下列情况之一,及时送县医院就诊:

1、发热伴手、足、口腔、肛周皮疹,病程在4天之内;

2、发热伴精神差;

3、疱疹性咽峡炎。

二、婴幼儿(特别是5岁以下)预防肠道传染病必须做到:

1、勤洗手

2、吃熟食

3、喝开水

4、多通风

5、晒衣被

三、婴幼儿(特别是5岁以下)预防肠道传染病家庭及周边卫生环境必须做到:

1、清理粪便和垃圾

2、清除杂草和污泥

3、厕所消毒灭蚊蝇

4、家禽家畜要圈养

5、生活用水须干净

下载南昌市防治手足口病(EV71感染)健康教育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昌市防治手足口病(EV71感染)健康教育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手足口病专题健康教育教案

    手足口病专题健康教育教案—— 手足口病防控知识 教学课目:手足口病防控知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大家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基本症状,的流行特点,掌握手足口病的预......

    手足口病方案

    西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2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针对目前我国手足口病已进入高发区,多地均发生聚集性手足口病病例。为做好我中心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根据凉卫发【20......

    手足口病方案

    ***小学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幼儿)健康成长,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的传播和流行,根据县和教育局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育实际情况......

    滁州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治培训授课材料(模版)

    滁州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治培训授课材料 一、背景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柯萨奇A16型、埃可病毒或肠道病毒71)感染引起的以出疹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不属于国家规定的......

    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医院消毒隔离、医务人员防护 基本要求 1、落实预检分诊制度 全体医务人员要提高认识,特别是急诊、皮肤科门诊、工作人员要掌握手足口病的临床......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防可治。世界各地都有手足口病的散发和爆发,以夏季和早......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讲座(5篇)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讲座 1.手足口病一般有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手足口病医院感染控制方案5则范文

    手足口病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一、隔离 1 设隔离门诊 设立手足口病隔离门诊,诊室内配置感应式流水洗手设施、手消毒剂、手套。使用一次性压舌板,用后无害化处理。配备足够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