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朗读——语文教学中的主旋律
朗读——语文教学中的主旋律
【内容摘要】读才是语文课最应该做的一项工作。诵读是打开文章大门的钥匙,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准确理解课文内在思想感情的手段,能让学生从出找出语文的美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 诵读 美感 情感
从古至今,朗读一直被重视着的。有句俗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可见朗读的重要性非同一般。但是现在的校园琅琅的读书声是越来越弱的。甚至大清早的早读课学生也无精打采,他们逐渐丧失了朗读的习惯。在课堂上学生的琅琅读书声已经被教师的马不停蹄式的讲解给淹没,如果学生没有了朗读的时间,我觉得是异常悲哀的。换句话说,他们被剥夺了与文本进行直接对话的机会,他们被剥夺了思考的机会。我常在心里想,一个校园没有了琅琅的读书声,那不明内里的人一旦经过校园这种地方,他们又会发出怎样的困惑,他们或许会纳闷:这是什么地方,这么的静悄悄。
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诵读本是帮助理解文本的一种好方法,但由于和中高考分数直接挂钩,学生往往是为了背诵而背诵,哪里还管什么理解;很多教师也忽视了这一点,把重心放到了对学生背诵情况的检查上。考试的压力和教师强制性手段的合力作用下,我们的语文学科失去了它应有的美感,这使得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此,在中小学的校园内现在已经几乎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面对“哑巴语文”让我有些无所适从。
我不希望自己的学生不会读书,所以从始至终,我都要求他们要大声地朗读。朗读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我们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进行着交流与撞击,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我们的心灵
又接受了一次新生的洗礼。新课标中强调实践性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还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①”我们都承认语文是基础工具,但是如何才能掌握和运用好这个工具呢?方法固然很多,但我认为最简单、最基本、也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大量地阅读和记忆名篇佳作。一个学生只有把别人的好作品和有关知识印到自己的头脑里,才能做到融会贯通,使之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比如作文,如果平时不掌握大量的词汇,不掌握文章的谋篇布局的方法,遇到问题时就只会抄录作文选刊,那么将永远也不可能得心应手地去写作。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大胆解放思想,排除那些不必要的顾虑,减少一些不着边际的讲解,删除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练习,而把教学的重点真正转移到引导学生多读点书,多写点文章上来,教师的思想转变了,学生的意识增强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积累、掌握便一定会由少积多,聚沙成塔,为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早在六十年前就批评当时学生“吟诵功夫太少”,谆谆告诫国文老师,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才会终生受用不尽②。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三味书屋老先生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的情形,“这种表现、状貌也许近乎可笑,但那种认真体会其韵味的态度是好 的”,读才是语文课最应该做的一项工作,老师带领学生读,学生自己读,读的过程是学生含英咀华的过程,也是把经典语言“化”入个人身心的过程,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以下作用:
读可以发现和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音和句读。如有的学生将“马作的卢飞快”误读成“马作的/卢/飞快”,这样在课堂上就可以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如果仍是“哑巴语文”,错误也许就只能在沉默中淹没。
语言的韵律和美感要通过声音来体现。中国语言的美不仅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还表现在声音上,让学生从停顿、重音、节奏、韵律中体会文章的音乐美,从迂徐、低沉、热烈、昂扬、饱满、凄凉中感受文章的情韵美。如学生在学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时,在诵读前先划清诗歌的节奏,明确朗读的重音:“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表示节奏,“.”表示重音)并想一想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来朗读。这样的话学生就可以在有感情的诵读过程中,体悟到红军不畏艰险、顽强勇敢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多读有助于理解文意。诵读是打开文章大门的钥匙,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准确理解课文内在思想感情的手段,如王维的《相思》“春来发几枝”有人认为读陈述句和疑问句都可以,但如果读出声来,会明显感到,读成问句会给人分外亲切的感觉,意味更为深长,而陈
述句的处理,则显得平淡多了。
“书声琅琅”历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便是书声!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颤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在琅琅书声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③。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天地里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读,还语文课堂琅琅的读书声。
参考文献
1、《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余文森
2、《中学语文基本教学技能》 毕养赛
3、《语文朗读教学的综合效应》,《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3期
第二篇:奏响朗读主旋律聆听语文教学的自然美
奏响“朗读”主旋律
聆听语文教学的自然美
[内容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且,在语文教学中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能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可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却存在着不少问题,令人担忧。那么,如何优化朗读的训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有效示范,追寻一份朴素的美;2.拓展会文,追寻一份意象的美;3.语言创境,追寻一份和谐的美;4.优化形式,追寻一份诗意的美。[关键词]
新课程
语文教学
朗读训练
策略
驻足课堂,最美的享受莫过于沉浸在对文学作品的朗读了。当学生启用丰富的想象,调动全身的感官,声情并茂地将一段段静止的文字读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一首首和谐乐曲时,文本之意与读者之情自然和谐共振,语文最大的亮点便得以凸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仔细倾听课堂的声音,却发现琅琅书声其实并不优美。朗读作为语文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却在实际语文教学的朗读训练中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
一、朗读指导机械,不利表情达意。
语言的学习,需要在反复诵读,在潜心涵咏中增强语感,而语感和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对美文的鉴赏如果仅靠理性的分析和纯技巧性的朗读指导,那么就会使学生的精神流浪在声音之外,更无法达到“知情合一”、“身心合一”的境界,从而使朗读患上了“精神疲软”症。常常有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的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这样的机械指导导致许多学生在朗读训练时不知变通,把握不准基调,不但搞得怪腔怪调,也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
二、冷落静思默想,处处书声琅琅。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读为本”理念已渐入人心,书声琅琅已经成为了语文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是在不经意间,我们的语文教学又步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用“书声琅琅”代替“静思默想”。在很多公开课中,书声琅琅,很是热闹,却难觅这样的镜头:教师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查,边读边想,边读边划,边读边写,让学生静下心来,沉思默想,与文本进行真切对话。缺少了细细地读、静静地读、自由地读、投入地读、动情地读,读的时间匆匆过场,读的层次模糊不清,读的要求不明不白,读的形式乏味单一。这样我们的学生又怎能将文章读出意,读出味,读出形,读出神呢?
三、评价泛泛而谈,缺乏有效点拨。“你读得真棒!”“你读得很不错!”“你读得很有感情!”这样的评价语,在语文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看似教师很注重评价,而事实上这样的评价语令我们只见其表,不见其里。而至于“为什么棒”“哪里很不错”“什么地方很有感情”学生就不得而知了。这样简单而笼统的评价模式对于接下来的朗读者来说是个模棱两可的概念,学生不知道究竟该如何朗读,自然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模仿前面的同学的朗读语调、语气、节奏、感情。这样的朗读训练,结果只能是白白耗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我们以为语言是美丽的,语言是需要品味的。我们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在语言的原野上徜徉,用动听的嗓音、丰富的表情读出世界的缤纷、生活的感悟、独特的自我,赋予语言生命以最亮丽的底色,聆听这样的声音才是最美的享受。
一、有效示范,追寻一份朴素的美
朗读是一种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方式。它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技能。语言的直觉感受能力,与学生的气质类型、生活经验以及个体体验有关,如果一味地想让学生读好,而不断地引导学生分析、挖掘文本的情感价值,再变个方式引导学生“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只会割裂课文的情境,使朗读僵化,味同嚼蜡,从而失去品读的兴致。如果教师能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读不到位时适时搭建示范的桥梁,用自身充沛的情感传递言语信息,激起学生再一次触摸语言的欲望,朗读教学则如坐春风,教而无痕。
《桥》一课描写的是山洪暴发的危急场面,学生大多缺少这样的生活经验,所以对课文中山洪暴发时的危急氛围并没有多大的感受。于是在检查学生初读课文这一环节时,我一改平时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的做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山洪暴发的声音,我在这样的声音中范读课文开头部分,再让学生配乐接读课文的后半部分,学生马上就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朗读也逐渐进入佳境。
二、拓展会文,追寻一份意象的美 “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对与有一定内涵而在课文中又起关键作用的语段的朗读指导,可以通过借鉴美文重组表象,补充课文内容,在鉴赏玩味、掂量比较中激活联想和想象,化简单的词语解析为形象鲜活的画面,创造出新的意象之美,从而使朗读一波三起,充满情思和韵味。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其朗读教学颇具匠心。
师:别人看到的花是怎样的?请大家好好读一读,看谁能把独特的异国风光带给大家。师:请你再读一读,其他同学闭眼感受一下,她的读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窗户外很多的花连成一片,就像是花的海洋。生:我看到了百花竞相开放,五颜六色,异常美丽。师:是啊,很多的花连成一片,那就是——(花团锦簇);很多的颜色光彩夺目,那就是——(姹紫嫣红)。听着你们说,老师想到了一段话: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出示朱自清《春》中的这一段话)
师:真是风景这边独好!谁也想来试一试?老师给他配上音乐。学生非常投入、忘情地读。
师:这样的感觉,用上书里的词就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能读出你理解的美吗?谁来试一试?
每一个教师都应成为课程开发的实践者。在这个片段中,课文本身的语言朴素简练,对花的描绘仅仅用上了两个生动优美的词语,如果只凭着对词句的解析理解春天的五彩斑斓,是远远不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的。而该教师以敏锐的课程整合意识,巧妙地引用外来的优秀语言拓展文本的意象之美,熏陶学生的语感,此处的朗读言为心声,情为达意,似悠悠琴声,舒缓而美丽。
三、语言创境,追寻一份和谐的美 活化的朗读教学便是在读之前酝酿出“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朗读磁场,带动学生走进文本,掷地有声,字字入味。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善于创设语言情境,以情传声,以声带情,使情感的催生与技巧的点拨似水乳交融般和谐。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对“静静地”这一词语的朗读是这样处理的:
师:你从“静静地”这个词中感受到了什么?那位青年虽然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可是内心却极不平静。此时此刻,他在想些什么呢?
师:请把你们的体会送进朗读中。(大多数学生读得平淡无味,言不由衷,无法动情。)师:不着急,这句话中不仅仅只有这个词触动我们的心灵,再去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也会让你感动?
师:(在学生交流感悟的基础上,教师紧紧抓住“此时此刻、仍、也”这几个关键词层层推进,同时配上舒缓略带忧伤的音乐,娓娓道来)这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顷刻间袭击了整个台湾地区,就在那震耳欲聋的轰隆声中,2295人永远地长眠在了废墟中,38万户房屋似排山倒海般倒塌,十几万人颠沛流离,无家可归。而此时,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也在承担着生命的危险,进行着紧张的手术,了解了这么多,你们的心还能平静得下来吗?谁再来读?
……
(有了教师语言的催化,再加上融技巧性的点拨于真实自然的体悟中,学生的朗读有了质的飞跃)
四、优化形式,追寻一份诗意的美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赋予他们新鲜好奇的特性,假如我们的朗读教学能留足时间想着法哄孩子认真专注,有滋有味地读,还愁朗读教学的效率无法提高?
如在教学《秋天的雨》第一自然段时,我将原来的语言形式进行了转化,运用了诗化的方法,在娓娓动听的音乐声中,朗读了这样一首清新隽永的小诗: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学生在这样的格式引读下,自然地随着音乐的伴奏、优美的意境,有声有色,、情趣盎然地读出了秋天的美,层次丰富,气氛浓郁。
由此,我联想到,让我们的朗读教学多一些自由灵动,多一些真知锤炼,多一份诗情画意,才能让我们感受到语文的清新自然美。
第三篇:让朗读成为主旋律
让朗读成为主旋律
注重朗读能吸引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与作者心灵相通,感悟美、体验美,得到爱的抚慰、情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意识,能力与品质充分发展。朗读一旦成为学生的快乐,那么,就一定能唤起学生对阅读的深爱,阅读就会成为他们无限的乐趣和不断的追求。因此朗读应成为低年级阅读课的主旋律。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把学生引入最优的朗读境界,有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感呢?下面就以《小鹰学飞》为例,介绍指导朗读培养语感的方法。
一、找提示语,选语感点。
[教例]:
师: 当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它说了什么?
生:我已经会飞啦!
(出示句子: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
师: 这是小鹰飞到的第一的高度,它可高兴了,禁不住喊起来--
生:(声音响亮)我已经会飞啦!
师: 嗯,喊出来了,再高兴些。
生:(高兴、满足地样子)我已经会飞啦!
师: 是的,多高兴呀,还挺得意呢!我们学着他的语气一起读一读。(学生齐读)
[评析]:课文中有些句子,特别是引用人物语言的句子,本身就提供了感情朗读的“提示”。所以,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时,可引导他们找出并体会文中最能表情达意的词、句、段(即语感点),然后练读,这样就能读出一定的韵味,语感也得到了训练。这里学生根据“喊”与“高兴地”提示语,便知道小鹰的话应读得响亮开心,以表现小鹰的得意。
二、联系实际,迁移情感。
[教例]:
师:当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时认为自己已经会飞了,老鹰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生:还不算会飞。
(出示句子:老鹰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
师:平时妈妈对你说话时是怎么样的?
生:妈妈对我说话时声音很温柔。
生:妈妈对我说话时很亲切,带着微笑。
生:妈妈是和蔼可亲的。
师:说的真好,妈妈是温柔亲切和蔼可亲的,当一回妈妈对小鹰说说这句话。
(生自由练习)
生:(温柔)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
师:猜猜妈妈说这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飞得只比大树高对于我们鹰来说不算会飞。
生:我一定要把小鹰培养成飞行高手。让它在蓝天上自由飞翔。
师:是啊!妈妈对每位孩子都寄予了美好的希望,鹰妈妈也是如此。再来读读鹰妈妈的话。师:咱们一起来当一回妈妈。(学生齐读)(师生分角色朗读)
[评析]:注意从生活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量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贴近,学生兴趣越高。创设妈妈教育孩子的情景使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营造了浓厚的生活氛围,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把学生与妈妈之间的生活经验转移到课文的朗读指导上来,朗读自然水到渠成。
三、探究学习、自读自导
[教例]:
师:瞧这只小鹰多刻苦,多勤奋呀。飞呀,飞呀,最后累得连呼吸都变急促了。(出示句子: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谁来读一读。
生:(读,很平淡)
师:在这个句子里边什么标点符号连用了两次?
生齐:省略号。
师:它把什么给省掉了?
生:它把小鹰的呼吸声给省掉了。
生:它把小鹰的喘气声给省掉了。
师:同学们把省掉的声音补进去,再读一读。
(生有感情地放声自由朗读)
师:(出示小鹰的三句话)请一位小朋友读这三句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小鹰有什么变化? 生:小鹰刚开始学飞行很骄傲,刚能飞到大树和大山的上面就大叫大嚷,炫耀自己的本领。生:小鹰能接受老鹰的教育,一次又一次地练习飞行,最后能飞得很高了。
生:小鹰听从老鹰的话,在不断进步。
生:小鹰开始很骄傲,可后来虚心了,刻苦练习飞行。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是的,老鹰一次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是希望小鹰虚心学习,永不止步。
[评析]: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通过让学生发现和寻找省略号中省去的部分,让其补充到朗读中,使学生在通晓了课文内容之后又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精讲和品析,有效指导了朗读培养了语感。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体会到课文的情感因素,并在动情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使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不难做到,但是使学生达到有感情朗读则需要花费一些心思,讲一点教学艺术,不然低年级的学生对于那种反复多次重复性的训练是排斥和不接纳的。要合理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文中,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又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叶老所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驾驭文字。”许多语文课上,老师们都不约而同地反反复复抓朗读训练,通过朗读加深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能独具慧眼地发现文本的内在价值。如我上《背影》一课时,文中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找出描写背影的句子仔细品读,体会作者的情感。文中有四处描写我的眼泪,每次流泪我都想到了什么?学生带着体会再读这段话,接着再读,再通过对比朗读,使学生更能体会朱自清的复杂心情,许多学生在读时都带着眼泪,进而理解深深的父子之情。又如在《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自己范读,并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训练,学生的朗读有气势有感情,可谓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朗读中体味到了语言的魅力,领会了文章的写作意图和艺术特色,而且能够将自己的看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课堂效果非常好。再如我在教学文言文《童趣》一课时,反复强调要读出文言文的味道来,所以我除了范读,抽生读,还适时出示了趣味十足的小动画,让学生用课文给画面配音,使初次接触古文的学生读得摇头晃脑、韵味十足。听学生有滋有味的朗读,看他们摇头晃脑的情形,怎能不叫人拍手称快呢?在教《为学》、《五柳先生传》等文言文时,针对不同的要求,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先是读准字音和句读,再是读出轻重和语气,三是读出一点文言文的味道,再分角色读出人物的情感和态度,最后是研究性阅读,在读中发现问题。一共读七遍,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质疑,在读中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我努力发挥自己应尽的作用,或是指导,或是评点,或是示范,或是领读。学生熟读以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背诵。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我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示范诵读。或是我在课上给学生们配乐朗诵,或是让一些有朗读特长的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或是用电教手段给学生播放名家的朗诵名品。总之,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急于参与,急于体验,急于模仿,达到了我让学生“想读”的目的。二是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来激励学生朗读。有朗读还要有听众,新课程改变了过去学生成绩单纯由教师评价的模式,改由教师、家长、学生本人和同学等多方评价。除教师评价外,我还设计了多种多样的诵读评价方式。比如:
读给家长听。要求学生把一个自己喜爱的作品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标准读给家长听,请家长给学生的朗读按每项1分的标准打分。这个做法使许多学生为了取得家长的好评,在课下练了又练,然后郑重其事地在家中和自己的父母进行交流,不但锻炼了能力,而且增进了与父母的感情。
两人互评。在诵读课上,以前后座的两个学生为单位互评。每人都有一张评价表,记录的是对方的朗读成绩,评价标准与以前一样,总分3分,读错一字、有停顿或不流利分别扣0.1,严格要求读出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感情的丰富饱满。学生两人互读,读完互评。这样不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学生们都很投入专心。他们积极地练,热情地读,认真地评。朗读水平不断提高。以小组为单位比赛。依然是六人小组,每组一个负责人,负责组织和算分。就像电视台的“歌手大奖赛”一样,每个小组成员都是评委。每人发一张评分卡,当一个成员朗读完毕,其他同学开始打分并依次出示所评成绩。负责人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出这个同学的最后得分,最后评出本组前三名,由老师发给纪念品。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们来说非常新颖,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赛场上热闹非凡但井然有序。学生们积极参与,许多以前想读而不敢读的学生声情并茂,朗读得十分出色,“诞生”了许多老师以前没发现的朗读苗子。爱读的读得更好,不敢读的也急于表现,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用评价来激励学生,能使他们更喜爱朗诵,喜爱文学,品味语言,陶冶情操,对帮助老师进行诵读课及其他方面的教学也有不小的帮助。
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默读、朗读,慢读、快读,单读、齐读,多人串读、学生或师生交替读、分角色读,根据文本和课堂的需要,进行多样化、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反复朗读指导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阅读教学无疑兼具指导写作的任务。从课文入手,大量阅读,勤写勤练,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来体会语言的神韵,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读写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毫无疑问,阅读教学的另一大任务就是要读写结合、训练到位,通过日常教学中的点滴积累,为学生日后的表达和写作搭桥铺路。如我在教学《背影》,出示句子:
“,仿写:例:父爱是送别时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让我倍觉感动。父爱是,给学生填空并朗读,又如上《故乡》一课时,让学生填写句子:“当闰土在的时候,我在。”这样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读懂了作者的心,还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朗读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门艺术,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有其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将“朗读”作为一项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要求教师对学生加强训练并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可见朗读是何等的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对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范读以及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与训练给予高度的重视,一定要认真对待,并要努力提高朗读的艺术水平,使语文课的特点真正得以体现,使学生在朗读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篇:朗读,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朗读,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442623湖北省郧西县景阳乡泥沟中心小学 陈昌明 手机:*** 湖北省郧西县景阳乡泥沟中心小学 赵胜兵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特别是读的训练,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变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新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又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火烧云》、《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入情入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邱少云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又如《凡卡》,也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工夫。如凡卡再给爷爷写信时,多次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莫斯科,写到“这儿的人都打我”、“我的生活连狗都不如”、“我就要死了”、“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以及以及凡卡在写信时的神态描写,都暗示了凡卡的悲残的学徒生活。学生朗读时老师在节奏、语调、语速、语气方面加以指导,就能激起学生对凡卡同情,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憎恨。学生对邱少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对凡卡的同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第五篇: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读书,这是语文教学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但如今不少教师忽视朗读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导致一些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却不能流利通达地朗读它,从而影响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那么为什么要重视朗读呢?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教学大纲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使朗读真正落到实处呢?
一、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
我们不难发现常常在语文课堂上“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示意学生马上停下,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对于教学中存在的这个问题,我们该怎样解决呢?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走走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二、让学生广泛地参与朗读
平时听课时常有这样的感觉,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地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为此,我大胆探讨:1.以强带弱。把朗读能力强的同学安排到各个小组,让他们来帮助朗读比较差的同学,通过小组表演朗读或以组与组竞赛的方式带动他们读起来,逐渐培养起他们的语感、兴趣、悟性。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
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
三、在理解基础上朗读和感悟
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如朗读《丰碑》一课前,我们应先让学生了解其主要内容。《丰碑》一文主要叙述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从中得知《丰碑》的基调是庄严、悲痛的。同时,我还让学生明白文章的主人公是军需处长,而军需处长的高大形象却在有关环境和将军的描写中突现。因此,要让学生体会将军神态的变化以及这些神态变化所体现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学生了解了文章思想内容后,在朗读时,就会特别注意朗读出将军神态变化时应有的语气、语调等。在朗读第7自然段时,学生就明白要怀着对冻死的老战士的崇敬、怀念,读出一种庄严、悲痛的情调,所以朗读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四、要多种方式示范朗读技巧
教师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例如在指导朗读《燕子》一课时,我示范第1自然段,让学生注意老师在朗读时的适当停顿、语气变化,使他们在自己朗读时能准确运用朗读技巧。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录音机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从视觉上、听觉上感受朗读技巧在朗读中的运用。
五、朗读形式应该多种多样
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并要充满激情,特别是低年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朗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所以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注意的是:1.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2.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竿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
总之,在课堂上要做到多读少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练习朗读,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而学生一旦爱上了朗读,就能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不但能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使他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将词汇运用得更好,从而写出更加真情实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