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抗战历史要点
重庆与抗日战争 一九三五年
一月十二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参谋团(以下简称“参谋团”),由主任贺国光率领,到达重庆。
二月十日 改组后的四川省政府在重庆成立。主席刘湘,委员甘绩镛、刘航琛、郭昌明、杨全宇、邓汉祥、谢培筠,民政厅长甘绩镛、教育厅长杨全宇、财政厅长刘航琛、建设厅长郭昌明,秘书长邓汉祥。
二月十五日 中央银行四川分行成立。
三月一日 四川省政府宣布,从本日起,川中各军月饷,由四川善后督办公署统收统支。这是为打破防区制,整理四川财政采取的重大步骤。此前省政府已督令各军交还防区内的行政和财政。
三月二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由汉口首次飞抵重庆。三月四日他宣称:“四川应作民族复兴之根据地。”
三月五日 中央银行重庆分行成立。这是国民政府为统一四川金融币制而采取的重大措施。
三月六日 蒋介石致电四川省主席刘湘,嘉勉川政统一完成。
三月二十三日 蒋介石由重庆赴贵阳、昆明、成都、峨嵋,四月十日返回南京。
六月十五日 川黔公路正式通车。
六月二十四日 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张必果任重庆市长。
七月九日 四川省政府由重庆迁往成都,十三日正式办公。
八月 国民政府责令四川善后督办刘湘整编川军。由参谋团组设点验委员会,分赴四川各军点验。在此基础上,按全国陆军番号,将川军整编为陆军第二十军(军长杨森)、第二十一军(军长唐式遵)、第二十二军(军长王缵绪)、第二十三军(军长潘文华)、第四十一军(军长孙震)、第四十五军(军长邓锡侯)、新编第六师(师长李家钰,旋扩编为第四十七军),共六个军一个师。
参谋团成立川黔公路监理处,开发四川交通。
十月三日 奉国民政府之命,参谋团改组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以下简称“重庆行营”)。顾祝同为主任,贺国光为参谋长,杨永泰为秘书长。十一月一日正式成立。次年三月,贺国光升任副主任,代行主任职责。一九三六年
重庆行营成立江防要塞建筑委员会,分别建筑宜昌、重庆间要塞。
三月十三日 重庆市公安局发表全市人口统计:全市共有七四,三九八户,三三九,二O四人,其中男性为一九五,七二0人,女性一四三,四八四人。
四月十一日 重庆市长张必果病死,四川省政府任命李宏锟代理。
六月十日 成渝铁路工程局移渝办公。
一九三七年
三月二十一日 成渝铁路正式开工。
四月十四日 重庆行营代主任贺国光奉命到成都与刘湘会谈,要求川军让出重庆,停筑防御工事,十六日,刘湘接受;随后刘湘军撤出,中央军进驻重庆。
六月二十八日 蒋介石电重庆行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特设川康军事整理委员会,以再次整顿川军,该会由军政部长何应钦为主任委员,重庆行营主任顾祝同、川康绥靖公署主任、第六路军总司令刘湘为副主任委员,贺图光、邓锡侯、刘文辉、唐式遵、杨森、潘文华、王缵绪、孙震、李家钰、范绍增、向传义、董宋珩、郭勋祺、许绍宗、张邦本、徐源泉、夏斗寅、李蕴珩、周浑元为委员,大体网罗了川康军队高级将领。
七月六日 何应钦在重庆行营太礼堂主持川康整军会议开幕式。根据会议精神,川康各军于八月十日以前整编完成,计有;
(一)川康绥靖主任直辖部队(辖三军、两独立师、七独立旅),(二)二十四军;(三)四十一军;(四)四十五军;(五)四十七军。
七月七日 芦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芦沟桥事变以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资源委员会成立专门机构,组织沿海沿江工矿企业内迁工作。
七月 四川省政府拟订《四川后方国防基本建设大纲》。
七月十日 川康绥靖主任兼四川省主席刘湘电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并通电全国各省市军政长官,请缨抗战,主张全国上下,同心同德,共赴国难。
八月一日 日本驻渝领事槽各连二率驻渝日侨二十余人离开重庆。
八月四日 重庆市各界抗敌后援会电呈国民政府,请速颁布抗敌令,并厚恤华北抗敌阵亡将士遗族。
八月二十六日 刘湘发表《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大家集中精力,站在国家民族立场上,为民族抗战而效命。
九月一日 川军出川抗战部队分东北两路同时出发。抗战时期,川军先后调入抗日前线共有六个集团军及部份独立师旅,约占国民政府抗战兵力五分之一。此外,还调出二百五十七万壮丁参战。一九三八年九月,四川各界集会,定“九一”为川军参战永久纪念日。
同时,重庆防空司令部正式成立。重庆行营委重庆警备司令李根固为重庆防空司令。
九月十五日 川军出川抗战本年共需四八O万元,计由中央、中国银行借到二百万元,重庆金融界绅商垫支二八0万元。
十月二十九日 蒋介石在国防最高会议上作题为《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讲话。
十月 四川省政府颁布《四川省抗战时期中心工作提要》。
十月十八日 重庆市江巴两县各界民众在夫子池举行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
十一月九日 刘湘奉命离开成都赴南京,请示抗战事宜等。后转至汉口,病重住院。
十一月十六日 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南京登永丰舰,次日启碇西上。到宜昌后,换乘民生公司民风轮,继续上驶。
十一月二十日 国民政府发表移驻重庆宣言,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代表全川民众竭诚欢迎。
十一月二十五日 国民政府以重庆高级工业中学(大溪沟学田湾)为驻渝府址,改建完成。
十一月二十六日 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乘船抵达重庆。重庆军政当局及各界代表十余万人前往码头热烈欢迎,盛况空前。
十二月一日 国民政府在重庆大溪沟新址开始办公。
十二月七日 国民党中央党部举行迁渝后的首次执监委员、常务委员联席会议。
十二月 四川省主席刘湘、建设厅长何北衡、工业专家胡光镳先后到达汉口,向愿意迁川的各厂矿企业解说四川资源、设厂环境,以及四川急需的工矿行业。一九三八年
一月一日 国民政府改组行政院,蒋介石辞行政院长兼职,孔祥熙、张群继任正副院长。
一月三日 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在重庆忠烈祠公祭四川先烈。
一月 四川省政府决定:成立迁川工厂用地评价委员会,由重庆市市长、江北县县长、巴县县长、重庆市商会会长、省建设厅驻渝代表、建筑专家、工业专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所属厂矿迁移监督委员会代表组成。规定:凡迁川工厂厂址地印契一律免收附加税三成(后减收五成),并协力解决运输问题。
一月十六日 日本近卫内阁发表对华政策声明:宣称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谈判对手。
一月二十日 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在汉口病逝。二十二日,国民政府任命国防最高会议秘书长、行政院副院长张群兼任四川省主席。张未到职前,由王缵绪代理。
一月二十八日 由于刘湘逝世,川军动荡,蒋介石电川军将领及重庆行营,予以慰抚。并相继特予安顿刘湘直辖将领唐式遵、潘文华、王缵绪、王陵基,以及其他川军将领。
二月四日 刘湘灵榇运抵重庆。九日移送成都。十四日,国民政府追赠刘湘为陆军一级上将,明令国葬。
三月四日 川康绥靖公署改组。国民政府任命邓锡侯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潘文华任副主任。另任刘文辉为重庆行营副主任.
三月二十三日 台儿庄战役开始。四月六日,战役结柬,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
四月一日 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闭幕。会议通过《抗战建国纲领》。
四月十七日 迁川工矿厂家在重庆成立迁川工厂联合会,选颜耀秋.庞赞成为正副主任委员。
六月九日 国民党驻武汉党政军机关开始撤退。党政机关移往重庆,军事机关移往湖南。
七月六日 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在武汉开幕。
八月一日 国民政府行政院决定改组四川省政府,接受张群辞职,调任重庆行营主任;王缵绪任四川省政府主席。
八月二日 重庆举行防空大隧道开工典礼,隧道共分七段,可容四万余人。
八月四日 国民政府驻汉口各行政机关全部迁移重庆。
八月二十二日 日军下令攻占武汉。
九月九日 重庆行营为整理四川财政在重庆举行谈话会。
九月十五日 《中央日报》由长沙迁重庆出版。
十月一日 《扫荡报》重庆版发刊。
十月二十五日 汉口失守。三日之内,武汉三镇全部陷落。
《新华日报》在武汉停刊,同日在重庆出版发行。
十月二十八日 国民参政会迁到重庆后,举行第一届第二次会议。
十月 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在重庆机房街七十号设立,原联络处撤销。
工矿迁川暂告段落。据统计,迁入四川的工矿企业共计二百四十五家,百分之九十以上在川东重庆巴县一带,包括来自上海、汉口、南京、杭州、无锡、香港、青岛、天津、石家庄、郑州、长沙等地的钢铁、机械、电器、化工、纺织、食品等行业。
十月二十八日 重庆行营主任张群及四川主要军政官员联名电请蒋介石驻节四川。十二月八日,蒋介石于南岳军事会议以后,从桂林飞抵重庆。
十二月十八日 征精卫自重庆出逃昆明,转往河内,二十九日发表“艳电”,叛国投敌。一九三九年
一月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在重庆举行,决议组织国防最高委员会,蒋介石为委员长。
一月十日 日本飞机十一架首次轰炸重庆。十五日,日机二十七架再度袭渝,投弹五十八枚,炸毁房屋二十余栋,炸死一二四人,炸伤一六六人。
一月 根据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书记周恩来,常委周恩来、博古、凯丰、吴克坚、叶剑英、董必武。
二月一日 由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移渝办公,委员长重庆行营奉命结束,另设委员长行辕于成都、西昌,由贺国光、张笃伦分任主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在重庆行营原址办公,张群任秘书长。
二月十二日至二十一日 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三次会议在重庆召开。议长蒋介石提议,设立川康建设期成会。期成会成立以后,又组织视察团,于三月底分赴各地视察。
二月二十六日 重庆各界举行献金竞赛。
三月四日 重庆市政府为疏散人口,由社会局发布《告民众书》,敦促公务人员眷属、老弱妇孺、一切不必留在市区之团体,住户、商店、工厂、堆栈仓库,立刻自动疏散。四月十日,成立疏建委员会,着手开辟火巷。
四月二十四日 重庆物价评定委员会成立。
五月一日 根据国民党中央《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及实施办法》,国民政府于晚七时在重庆军委会广场召开国民精神总动员宣誓大会。会后就地举行火把游行。
五月三日、四日 “五三、五四重庆大轰炸”。五月三日下午一时,日机三十六架飞临重庆上空,投弹百余枚,大梁子、苍坪街、左营街、新丰街、陕西街等地被炸起火,死伤市民近千人。五月四日,日机再度狂轰重庆,炸死市民四,四OO余人,炸伤三,一00余人,炸毁房屋一,二0O余栋。市民死伤流离,目不忍睹。两日之中,驻渝的英、法、德使领馆均无幸免,人员亦有伤亡。为此,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祺向日本政府提出抗议。五日,国民政府采取紧急措施救济难民,并统制公私船舶车辆疏散市民,三天之内,共疏散二十五万余人。
五月十二日、二十五日,六月九日、十一日,七月六日,九月三日 日机数度空袭重庆,被中国空军和地面炮火击落六架。
五月五日 国民政府命令:重庆由四川省政府直辖乙种市改为行政院院辖市。
五月 中共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由市内迁至化龙桥龙隐路红岩嘴大有农场。
五月十五日 贺国光就任重庆市长。
五月 因日机连日轰炸重庆,各报出版发行困难,国民党当局下令各报停止单独发行,由十家报纸共出“联合版”。
七月一日 四川省临时参议会在成都成立。
八月十五日 重庆市临时参议会秘书处成立。秘书长龙文治。
同日 重庆香港间无线电话正式通话。
九月九日至十八日 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四次会议在重庆举行。川康建设期成会根据《川康建设视察团报告书》制成《川康建设方案》,由国民参政会议长兼川康建设期成会会长蒋介石提付大会,决议通过。‘
九月十九日 由于四川省政府主席王缵绪率部出川抗战,国民政府决定,蒋介石兼任四川省主席。
九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十月一日 重庆市临时参议会举行第一次大会。议长康心如。
十月三日 蒋介石飞赴成都,兼理四川省政。十五日,发表《告四川同胞书》。十七日,飞返重庆。
十月 国民参政会内的中间党派参政员梁漱溟、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等人在渝发起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
十一月十二日 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在重庆举行。
十二月五日 由于重庆市长贺国光另有任用,国民政府任命国防最高委员会第二处处长吴国桢继任重庆市长。
十二月二十六日 行政院第四四五次会议决议通过新勘定的重庆新市区地界。一九四0年
一月四日 英国驻华大使卡尔抵达重庆。
四月一日 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五次会议在重庆召开。
四月二日 重庆市临时参议会第二次大会召开。
四月二十日 重庆市总工会成立。
五月至十月 日本空军乘四川夏秋两季,晴朗无雾,倾其全部精锐,组成袭川部队,从五月到十月,对四川作长达六个月之久的疲劳轰炸,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目标。
五月二十日、二十二日、二十六日、二十七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日机五百五十余架次轰炸重庆,炸毁民房四百余栋。日机被中国军队击落击伤六十余架,中方损失十余架。
六日六日、十日、十一日、十二日、十六日 日机一,一00余架次轰炸重庆,炸毁房屋一,OO0余栋,英国总领事馆全部被炸毁。敌机被击落击伤二百余架,中方损失十余架。
六月三十日 重庆市临时参议会通电声讨日本帝国主义轰炸重庆的罪行。
七月一日 国民党五届七中全会在重庆召开。
七月 日机四OO余架轰炸重庆。重大等教育文化机关损失惨重。
八月 日机六五O余架飞袭重庆。二十日,滥炸重庆商业及居民住宅区,市民死伤极其惨重,国民政府特拨赈款一百万元。
九月六日 国民政府发布命令:定重庆市为中华民国陪都。
九月十七日 行政院决议组织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详细规划重庆建设事宜。
九月 日机四OO余架轰炸重庆。十三日,中国飞机三十六架与日本飞机六十六架在重庆上空激烈空战,中方被毁十三架,伤一架,损失惨重。
十月一日 行政院通过《重庆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组织规程》。该会直隶行政院,由孔祥熙任主任委员,周钟嶽、杨庶堪为副主任委员。当日,重庆各界三万余人举行庆祝陪都建立大会,晚上举行火把游行。
十月十五日 重庆各界举行反轰炸大会,发表宣言,声讨日本暴行。
十月二十五日 日机三十三架袭击重庆,炸伤泊于长江南岸的美国军舰杜杜伊拉号和太古轮船公司的万象、万流两轮。次日又轰炸市内贫民棚户区,损失惨重。
十一月十三日 行政院第四九O次会议决定,接受蒋介石辞去理兼四川省主席一职,任命张群兼任,并任成都行辕主任。一九四一年
一月十三日 四川省第一次行政会议重庆区会议召开。
二月一日 军政部发布全国各省市防空设施统计情况:重庆市有防空壕十五个,避难室十九个,防空洞六**个,掩体三十八个,可以容纳二二三,六九五人。
二月九日 奉行政院命令,重庆市临时参议会定九月六日为重庆陪都建立纪念日。
二月十三日 重庆市政府通知:重庆浮图关已于最近由蒋介石改名“复兴关”,并刻石于关右。
二月十四日 重庆卫戍总司令部及市政府,奉命疏散市区人口二十万。从三月十四日起执行。
三月一日 国民参政会第二属一次会议在重庆开幕。会议决定,继续设立川康建设期成会。中共参政员为抗议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拒绝出席会议。
三月十九日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秘密成立。主席黄炎培。
三月二十五日 全国粮食管理局制定《重庆市食米统购统销办法》。
五月一日 重庆市临时参议会第四次大会开幕。
五月 日机六批三百余架次袭渝,集中轰炸重庆市区,炸毁房屋七百余栋,死伤数百人。英法使馆全部炸毁。
六月五日 日本飞机首次夜袭重庆。由于傍晚以后进城人数甚多,加以隧道通风不畅,以至秩序混乱,发生拥挤。当晚,发生较场口大隧道窒息惨案,死伤数千人。
六月七日 蒋介石下令惩办主管防空人员,将重庆防空司令刘峙,副司令胡伯翰,重庆市市长吴国桢革职留任。
七月二日 任命贺国光任重庆防空司令。撤销谢元模的重庆防空司令部工程处副处长职务。
六月 日机一百七十余架次袭击重庆市区,市民死伤损失惨重。美国大使馆全部炸毁。
六月二十五日 国民政府续定重庆市为《非常时期违反粮食管理治罪暂行条例》施行区域。
七月 日机五百余架次袭击重庆市区,陪都损失惨重。苏联大使馆部份被炸,美舰图图拉号被炸伤。
夏 中国民主革命同盟在重庆成立。
八月八日至十四日 日机数百架次不分昼夜,以不到六小时的间隔,对陪都重庆施行“疲劳轰炸”,市内饮水、灯光全部断绝,人民断炊失眠。
八月三十日 蒋介石在重庆南岸的黄山官邸被炸。适蒋正在其间召开军事会议,房屋部份被毁,卫士伤亡六人。同日,浮图关下的国民大会堂被全部炸毁。
十月一日 重庆各界举行陪都建立周年纪念大会.
十月十四日 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招待中外新闻界人士,报告陪都整建计划。宣布:陪都重庆在抗战时期为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战后亦将为西南政治经济中心,因此,陪都建设以贯彻战时和平时两重性为原则。
十一月十六日 纪念郭沫若五十大寿及创作生活二十五周年大会在重庆举行。
十二月八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事爆发。此后,日本空军因全力对付美国.故对四川重庆的轰炸袭击大为减少。据统计,抗战期间,日机轰炸重庆数百次,炸死九,二一八人,炸伤一三,九0八人,分别占全省被日机炸死炸伤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一和百分之五十三。
十二月九日 国民政府发布文告,正式对日宣战。
十二月十一日 粮食部统计:四川省完成本年度田赋征实定额百分之八十,计九五六万余石。
十二月十二日 国民参政会川康建设期成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在重庆召开。(前两次在成都召开)
十二月十四日 重庆市举行国际文化团体扩大反侵略大会,拥护国民政府向轴心国宣战。
十二月三十日 “精神堡垒”在重庆都邮街广场竣工。此系国民精神总动员会等四单位联合建立。全高七丈七尺,共分五层,顶悬国旗及各种标志。一九四二年
一月一日 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在重庆两浮支路中央图书馆举办第一届陪都建设展览会。
一月十六日 川康区食糖专卖局在重庆成立。
二月一日 川康兴业公司在重庆军委会大礼堂举行成立大会。该公司旨在“吸收民间游资,从事生产,开发矿藏,以利抗战大业”。董事长张群,官股理事顾翊群、卢作孚等十四人,商股董事钱永铭、刘航琛等十二人。另各有官商股监察人六人。三日,董事会、监察人就职,并举行第一次联席会议。
二月十五日 中国第一个滑翔机场在北碚落成。
二月十六日 国民党重庆市党部主任委员陈仿先辞职,杨公达继任。
四月三日 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屈原》首次在渝公演。
四月四日 中国第一个跳伞塔在重庆两路口落成。
五月一日 国家总动员会议在重庆成立。五日,颁布《国家总动员法》。
六月十四日 重庆各界庆祝“联合国日”。英国驻华大使薛穆盛赞重庆“象征中国不屈不挠之意志与决心”,“成为联合国家所为振奋之精神象征”,“成为全世界各地家喻户晓之一名词”。
八月六日 国民政府委员杨庶堪在重庆南岸大石坝寓所逝世。杨庶堪,四川巴县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曾任四川省长、大元帅府秘书长,广东省长等职。八月二十日,国民政府明令褒奖。十一月二十二日,杨庶堪追悼会在重庆夫子池新运服务所举行。
九月九日 重庆市举行庆祝首届体育节大会。
十月二日 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代表由成都飞抵重庆,受到热烈欢迎。次日,会见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
十一月十七日 四川省主席张群在重庆召开的国民党五届十中全会上报告川省施政情况。
十二月八日 国民政府任命贺耀组为重庆市长。免去吴国桢市长职务。十六日,举行交接典礼。
十二月十七日 国民政府明令公布《限制物价办法》。
十二月二十日 重庆市社会局令饬重庆盐业、食油、棉花、棉纱、布匹、燃料、纸张同业公会,以上民生重要必需品,一律以当年十一月三十日的价格为标准,从新议定价格,一星期内呈核,以作正式颁布之依据。一九四三年
一月十一日 中英,中美新约分别在重庆、伦敦、华盛顿签字。
二月二十三日 国民政府公布重庆市临时参议会第二届议长、参议员、候补参议员名单。议长康心如、副议长李奎安。
三月三日 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一书出版。
同日 重庆市政府管制蔬菜市场。
三月十五日 重庆至宝鸡公路通车。
三月十六日 三青团重庆支团第一届团员代表大会开幕。
三月二十九日 三青团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在重庆开幕。
同日 辛亥“三二九”革命先烈纪念日(黄花岗起义)。上午,重庆各界召开纪念大会,到遗爱祠公祭先烈;下午,在中央公园举行四川革命先烈纪念碑奠基典礼。
四月十日 重庆昆明间无线电传真开放。
四月十一日 重庆市政府调整限价办法:米煤等八种主要日用品继续限价,其他日用品改为议价;非日用品暂缓议价。凡议价物品,由物价评议会议定,报社会局审核。物价评议会改组,由市商会、工会、参议会、市党部及主要同业公会组成。
四月二十二日 国民政府公布四川省临时参议会第二届议长、参议员、候补参议员名单。议长向传义、副议长唐昭明。
五日九日 重庆区专科以上学校联合运动会开幕。
六月一日 四川省临时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开幕。
七月一日 重庆粮价重新调整,每石米上涨一百四十至二百六十元,面粉亦相应上涨。
七月九日 四川省重庆区行政会议开幕。十三日,蒋介石到会致训词。
七月十五日 杨沧白先生纪念堂由原重庆府中学堂旧址改建完成,次日,举行揭幕典礼。
八月一日 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重庆山洞双河街官邸逝世。当晚,国民党中央常委会选任行政院长蒋介石代理国民政府主席。
八月七日 四川各界在成都公祭林森。
八月十三日 重庆银楼业公会评定黄金价格:售出每两一二,四OO元,收进一O,四00元。
八月十四日 重庆市警察局发表户口统计:全市共一五五,五四九户,八八五,四八O人。其中男性五四八,一五三人,女性三三七,三二七人。
八月二十日 川江民船商业同业公会及船员工会联合会在重庆成立。
九月六日 国民党五届十一中全会在重庆开幕。十三日,大会选举蒋介石为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十月十日,蒋介石宣誓就职。
十一月四日 重庆市党政联席会议决议筹建四川革命先烈纪念碑。前在中央公园奠基者为总碑,另拟分建邹容、张培爵纪念碑。
十一月七日 重庆布匹、食盐限价。白宽布由每尺一,三五O元提为二,六五O元,其他备色布匹另加漂染费用。食盐每斤提为十六点七元。
十一月十七日 前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葬于重庆山洞双河街官邸之前。
十一月十八日 蒋介石夫妇离开重庆飞赴开罗与罗斯福、邱吉尔举行开罗会谈。十二月一日,返回重庆。
十二月二十五日 张培爵烈士纪念碑在重庆市炮台街沦白堂外举行奠基礼。当日,炮台街命名为沧白路,新生路命名为邹容路.
十二月三十日 重庆市各界在罗汉寺公祭十一月二十日在桃源战役中牺牲的川军一五O师师长许国璋。一九四四年
一月十日 前蜀军政府都督张培爵烈士公葬典礼在荣昌卧佛寺墓园举行。
二月十日 重庆市黄金价格上涨,每两售出已达二O,五00元。
同日 三青团重庆支团部正式成立。该部所辖重庆及川东四十县分团,有团员二六,三O0人。
二月二十二日 重庆雾季将过,空袭堪虞,警察局特定从三月一日起,按户劝告市民自动疏散,并定期强制执行。
三月一日 陪都体育场命名典礼在浮图关新建场址举行。体育场包括四百米跑道运动场、司令台、二十五公尺游泳池、足球场、篮球场。运动场内可容观众六万人。
三月五日 重庆市政府发表重庆人口数字,截至二月底止,共有一**,四九O户,九五O,六一四人,其中男性五八九,四八九人,女性三六一,一二五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三,三六七人。
三月二十五日 据四川省政府公布,四川全省现有工厂一,三七七家,资本总额五七九,四六八,一九五元,每家平均资本四二0,八一九元。主要分布在重庆附近,其次在成都、江北、乐山等地。
三月二十九日 邹容烈士纪念碑奠基礼在重庆南区公园举行。
五月十八日 交通部、四川省政府举行特种工程完工慰劳会。特种工程包括成都附近的四个轰炸机场,五个驱逐机场。
五月二十二日 杨庶堪灵榇从南岸大石坝移奉朝天门码头公祭。三十日,在巴县东泉墓地安殡。
六月三日 行政院发言人称:重庆零售物价指数较一九三七年上涨四五0倍。
六月十六日 美国超级空中堡垒B一29轰炸机从四川基地起飞,首次轰炸日本本土——八幡钢铁工业中心。
六月二十四日 川康经济建设服务社在重庆成立。张群为理事长,张群、徐堪、康心如、胡子昂、卢作孚为常务理事。该社旨在联合川康两省生产贸易金融交通等项事业,首求解除目前困难,进谋将来协调发展。
七月七日 四川省第五次行政会议重庆区会议开幕。
七月十日 国民党重庆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十四日闭幕。八月七日,国民党重庆市党部主任委员方治,暨全体执监委员宣誓就职。
八月三十一日 行政院发言人答记者问:八月份重庆零售物价总指数较一九三七年上涨四四一倍。
九月二日 重庆市调整区以下基层组织,撤销镇公所,划全市为十八区,四O八保,七,一七七甲。
九月八日 重庆市政府组织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调查“九一八”以来,因日本侵袭造成的直接间接损失。
九月十一日 经济部公布:截至一九四四年六月底止,全国共有公私营工厂四,三四六家(已登记者),在重庆的最多,达一,二二八家.在四川各地有七二七家,其他散处湘桂陕甘滇赣各省。
九月十五日 中共代表林伯渠、国民党代表张治中在国民参政会第三届第三次会议上报告国共谈判经过。
九月二十二日 三青团重庆支团部派员分三路出发,发动川东南各地学生青年从军。
十月一日 重庆各界举行追悼邹韬奋大会。
十一月一日 重庆市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征集委员会成立。贺耀组市长兼主任委员。
十一月二十八日 日军攻入贵州境内,有直逼四川之势,重庆人心紧张。
十二月五日 日军攻陷贵州独山,全川震动。经中国军队猛烈反攻,八日,独山克复。
十二月十二日 据统计,重庆参军的知识青年达八,一二一人,超过分配指标三,OOO人,约占全川数额的百分之四十。一九四五年
一月二十四日 据统计,截至一九四四年底,重庆共有公私银行七十五家。
二月十日。国民政府任命王缵绪为重庆卫戍总司令。免去刘峙此职。
三月二十九日 国民党四川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开幕。
四月十五日 重庆市物价不断跳涨,各业公会均采十日一议价的办法,议定后送主管机关审核执行。
五月五日 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重庆开幕。
六月 重庆发生霍乱。
八月九日 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重庆市民,彻夜欢腾。
八月十一日 日本投降后,重庆金融市场剧烈波动。黄金、美钞、百货猛跌。出口货物涨而后跌。
八月十五日 中美英苏正式宣布,接受日本投降。
八月二十日 重庆市八半比期虽已渡过,但市面银根仍紧,金价续跌。
八月二十八日 毛泽东应蒋介石之邀,由周恩来、王若飞陪同,到达重庆,举行国共谈判。双方于十月十日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十一日,毛泽东飞返延安。
九月二日 日本签署投降书。
九月三日 国民政府下令,褒恤抗战时期阵亡将士和死难同胞;褒奖全体官兵;停止征兵免赋一年;分别检讨废止各种战时法令。
十月五日 重庆市出征军人家属互助联谊会举行大会,庆祝抗战胜利。蒋介石及征属代表数百人出席了会议。
十月十日 国民政府向抗战有功文武官员授勋。吕超、王缵绪、邓锡侯、潘文华等川籍官员,分别获得胜利勋章和忠勤勋章。
十月二十四日 重庆市政府决议编纂市志,以市长为主任委员。
十一月三日 四川省政府奉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令:拟定四川为全国建设实验区,以为全国示范。
十一月二十日 《中央日报》发表社论《国民政府移驻重庆第八周年》。
十二月一日 新任重庆市长张笃伦就职。
十二月十二日 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令重庆市政府,草拟重庆十年建设计划。随后,重庆市政府成立重庆都市计划委员会,于次年五月提出这一计划。一九四六年
二月五日 蒋介石接见外国记者称:政府准备五月还都南京。重庆将永久成为中国陪都。
四月二十日 国民政府将于近期还都。为办理各机关在渝结束事务和还都事宜,以及与重庆党政军联系,特设“中央党政军机关留渝联合办事处”。二十五日,在军委会内正式办公。
四月二十三日 国民政府令:前因政府迁驻重庆而撤销的重庆行营,因政府即日还都,现予恢复。原设之成都行辕撤销,有关事务,并入重庆。特派何应钦为重庆行营主任,张群兼代。三十日,重庆行营成立。
四月二十四日 陪都各界在军委会大礼堂隆重举行庆祝国府恭送主席胜利还都大会。蒋介石等国民政府官员、重庆市党政军官员、川籍国大代表、重庆市参议员、各机关团体代表六百人出席了会议。重庆市参议会议长胡子昂致颂词,市长张笃伦献旗,蒋介石发表讲话。
四月二十五日 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飞赴成都,二十八日返渝。
四月三十日 国民政府发表自重庆还都南京令。同日 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飞离重庆。当日到达西安,五月二日到达汉口,五月三日回到南京。五日,南京各界举行还都典礼。一九四七年
八月 重庆各界建立的抗战胜利纪功碑落成。该碑于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动工,建于都邮街广场“精神堡垒”原址。(节选自《重庆抗战纪事》1985年第一版)
抗战遗址
中美合作所全称“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统计局(军统局)和美国海军参谋部情报署在1942年共同创建的用于训练特工的场所,雄村中美合作所是中国最早举办的合作所。在40年代初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寇“偷袭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政府为了从国民党当局那里获取对日作战的情报,双方签订了秘密协定,于1942年组建,1943年7月正式成立了一个情报机关“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简称“中美合作所”,由国民党特务头子、军统局局长戴笠任主任,美国海军部派遣的少将梅乐斯任副主任。
“中美合作所”设于重庆西北部歌乐山下纵横10余公里的群山之中,建筑房屋800余间,将包括渣滓洞、梅园、杨家坪、造石场、白公馆、五灵观、红炉场、王家院子、熊家院子、小扬公桥、朱公馆、步云桥、岚垭等地在内的大片土地划为禁区。在这个特殊禁区内,有戴笠、梅乐斯的宅院,有2000多名中美特务的宿舍、办公厅、餐厅、跳舞厅、大礼堂、军火库、仓库,以及关押革命进步人士的渣滓洞、白公馆等多处监狱。当时,这儿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中美特务如狼似虎,横行一时。
“中美合作所”一方面对日进行“特种战争”和“心理作战”,另一方面则是由美国为国民党当局训练特务。该所除在其举办的两期正式训练班中培训了具有特种技能的专门特务1000多人外,还集训了军统局的“忠义救国军”、别动军的武装特务三、四万人。自抗战胜利后,这里便完全成了国民党政府专设关押、刑讯、残杀革命人士和共产党人的罪恶机构。
1943年底,“中美合作所”改为第一看守所,设牢狱20余个,白公馆和渣滓洞为其中最大两个。在这两座牢狱旧址内,有大量的实物和国片,记载着美、蒋特务大肆迫害革命人民的罪行。先后被国民党反动派在这两座牢狱里杀害的知名人士中,有当时的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中共川西特委、军委负责人车耀先,华蓥山武装起义领导人邓惠忠,优秀共产党员江竹筠、许晓轩;还有抗日爱国将领杨虎城及其妻、儿3人,国民党中央原候补监察委员、在共产党影响下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薛传道;有归国华侨廖瑞卿等。新四军第一任军长、抗日名将叶挺,也曾被秘密关押在这里,1949年11年27日,国民党撤离大陆以前,对被囚禁在这里的331位革命人士进行了残酷的集体大屠杀,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一一·二七”大血案。
重庆解放后,人民政府在这里修建起烈士墓,屹立起革命烈士纪念碑,搜集整理了烈士们的革命事迹,并将原“中美合作所”旧址辟为展览馆,以供人们缅怀和学习烈士们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献身的精神。
渣滓洞在重庆市歌乐山麓,距白公馆2.5公里。渣滓洞原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是程尔昌于1920年开办的,因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沟,位置较隐蔽。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分内外两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内院一楼一底16间房间为男牢,另有两间平房为女牢。
关押在此的有“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进报”案、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失败后被捕的革命者,如江竹筠、许建业、何雪松等,最多时达三百余人。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在溃逃前夕策划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仅15人脱险。有文艺作品《烈火中永生》《红岩》《江姐》等以此为原型。
1943年白公馆被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后,所关押政治犯必须外迁。军统总务处长沈醉亲自开着一辆吉普车到处察看,最终选中了渣滓洞作为关押原白公馆看守所内犯人的新址。
1946年7月,息烽监狱、望龙门看守所撤销,息烽、望龙门、渣滓洞监狱兼看守所合为渣滓洞监狱兼看守所,并将原息烽、望龙门监狱兼看守所的全体在押人员撤并渣滓洞监狱兼看守所。
中美合作所撤销后,犯人于1947年4月回迁,渣滓洞监狱被合并至白公馆看守所,但暂时废弃。
1947年12月,渣滓洞重新关押犯人,称“重庆行辕二处第二看守所”。关押的人员主要是1947年“六一大逮捕”中抓捕的教育、新闻界人士,“小民革”地下武装案被捕人员,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被俘、被捕人员,《挺进报》事件被捕人员,民革川东、川康分会成员等,最多时关押过三百多人。江竹筠、许建业、余祖胜等曾在此关押过。
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囚禁于此的二百多位革命志士被杀害。
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至1938年上海、南京、武汉相继被侵华日军占领,“国民政府“沿长江节节败退至重庆。此后,重庆不仅成为”国民政府“的陪都及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而且成为日军实施”以炸迫降“战略企图最主要的空袭目标。1987年7月6日,为纪念”
七、七“事变50周年,”日本侵略者轰炸重庆纪事碑“落成仪式在此举行,并将该处列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至1938年上海、南京、武汉相继被侵华日军占领,”国民政府“沿长江节节败退至重庆。此后,重庆不仅成为”国民政府“的陪都及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而且成为日军实施”以炸迫降“战略企图最主要的空袭目标。据有关史料统计:1938年至1943年间日机空袭重庆(含对空监视范围)203次,出动飞机437批,9166架次,炸、焚毁房屋17452栋,37182间,造成人员伤亡2、5万余人。其间的1941年6月5日晚,日机24架分三批偷袭重庆,在5个多小时的疲劳轰炸中,渝中区十八梯、石灰市和演武厅(现磁器街)三段防空隧道内,发生了震惊中外、惨不忍睹的避难民众窒息、践踏惨案,造成人员伤亡2500人左右。[1] 日本的大轰炸给重庆人民带来了无穷的悲痛和辛酸,大隧道惨案,千古仅有,惨绝人寰。重庆解放后,有关部门对较场口大隧道进行了清理维修。在重庆市渝中区较场口建立大轰炸惨案遗址。1987年7月6日,为纪念”
七、七“事变50周年,”日本侵略者轰炸重庆纪事碑"落成仪式在此举行,并将该处列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篇:身边抗战历史调查报告
身边抗战历史调查报告
关于身边抗战历史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资料
史料统计,8年抗日,出川抗日川军多达300余万人,伤亡共计64万多人,参战人数和伤亡人数居全国之冠。
(一)青白江家珍公园湖畔,矗立着一座高近两米的“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这座纪念碑由红砂石修建,碑座为正三角形,碑身正面刻字“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两侧各有“耿营长明抗倭死事纪念碑”、“易营长明道抗倭死事纪念碑”字样。从简短的碑文上可以了解到,耿、易两位营长毕业于黄埔军官学校,均牺牲于抗战爆发的1937年,不同的是一位牺牲于上海南口战役,一位在南京保卫战中就义。而后,他们的灵柩被送回四川,由本地人出资修建纪念碑。
(二)为了寻找抗战老兵,帮助他们能够安详地渡过晚年,由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联合省内多家机构和志愿者们共同发起的“四川老兵关怀计划”项目XX年11月29日在成都启动。据了解,该项目将在全省范围内征集抗战老兵线索,寻找川籍或者现居四川的老兵,为老兵们提供物质援助和精神关怀。在该项目的启动仪式上一位名叫苏国章的老人泪洒会场。苏国章老人出生于1921年,17岁便在中江川北师管区参军,后加入第九十九军。在1939年,苏国章参加了长沙会战,因负伤退伍,直至1948年重新回到成都。此后,苏国章经历了牢狱之苦,又辗转多地,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定居德阳。但是,由于在战争时期,苏国章丢失了证件,此后一直过着没有“身份”的日子,生活也异常艰辛。而就在项目启动前不久,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老人才重新有了自己的户籍。
“我从1937年就参军,既然承认我是抗战老兵,我希望不是说工龄多少,而是军龄。”97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张文治谈起自己的心愿时,满是褶皱的双手不禁微微颤抖。抗战期间曾有300万名川军开赴前线,抵抗日本军队的侵略,而张文治正是其中之一。“我们用徒步、轮船等方式先后经武汉、南京、苏州抵达上海,参加淞沪战役,守陈家港、吨悟寺一线,坚守了八天八夜。”尽管事隔超过半个世纪,张文治对于初入战场的回忆却依旧清晰,他并不后悔倾尽青春保卫家园,但当年的付出没有得到认可是这位年近百岁老人心中最大的遗憾。
(三)家住资阳的94岁远征军老兵朱守信,他总是回想起自己投身抗战的日子:
1937年,年仅16岁的朱守信毅然从戎,成了成戍司管区的一名学兵。两年后,他被保送到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一期军官训练班,在铜梁虎峰场受训一年。毕业后回部队任排长。此时战火在中华大地上蔓延,朱守信所在部队改为中国远征军长官司令部兵站总监部运输第七团,开赴云南前线。由于云南山高林密,地势险要,给物资运输造成极大的困难。尤其在雨季,别说人了,连走惯山路的马都会跌落山下。一次,朱守信所在部队要翻越高黎贡山。高黎贡山,海拔4000多米,山上空气极为稀薄,连火都点不燃。饿了,战士们就嚼生米充饥。渴了,就靠烂水池里的水解渴。“当时,20多人挤一个帐篷,临睡前,大伙儿还在闷着气说话。可第二天早上,一个帐篷里能爬起来的,就只剩几个人,其余的全在夜里窒息身亡了。”回想起战友痛苦的样子,朱守信轻轻抹了抹眼泪。朱守信所在连队上山时有150多人,但下山时仅剩30来人了。“我们还是二线运输部队,死伤这个样子,可想而知,当时战斗有多么惨烈。”朱守信说,让他自豪的是,他和兄弟们完成了这次运输任务。
二、调查结果
时光荏苒,全民族抗战爆发迄今为止已有78年,许多抗战时期留下的痕迹还在,而当年风华正茂的战士们如今却早已过了耄耋之年。现在全川只有100多名川军抗战老兵了,而在我所在的地区还在世的老兵已经寥寥无几。比之更少的,却是世人对老兵们的关怀。像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联合省内多家机构和志愿者们共同发起的“四川老兵关怀计划”这样在全省范围内征集抗战老兵线索,寻找川籍或者现居四川的老兵,为老兵们提供物质援助和精神关怀的项目并不多,而那些战死的烈士们更是无人问津,除了一些将领外连荣誉称号都没有。除此之外,抗战老兵们当初所在阵营不同,现在所受的待遇也不同。
三、调查分析
所有的抗战老兵,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是为祖国而抗日的。但是,老兵们的待遇却不是一样的。留在大陆的国民党抗战老兵迟迟没有受到重视和扶助。他们大多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了这个世界,很多人最大的愿望却是活的一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章。同样身为国军的台湾抗日老兵却有每月至少6万台币约人民币15000元的“终生俸”。这主要是因为台湾省实施的“终生俸制度”,可以一次领取,也可以每月领取,而一次性领完的人还可以每个月领取“生活费”。
中国现存的很大的问题便是养老问题,政府基本无关注,特别是经济较落后的地方。在这样的背景下,抗战老兵们现在正好处于养老阶段,因此生活困难的大有人在。因为人口基数过大,以我国目前的经济能力无法做到较好地使老人们安心养老。
在抗战老兵中的待遇也有不同,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抗战时期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意识形态的不同,导致现在国军老兵们的待遇极低。
四、问题与建议
中国国军抗战英雄在大陆的不公平遭遇,是历史上沉重的一页。曾几何时,他们是浴血奋战在抗日疆场的民族英雄,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炎黄铁汉。从我个人的观点出发,国家既然倡导我们铭记历史,以史为鉴,那么我们就更不应该遗忘那些战争的胜利离不开战场上牺牲的烈士们,更离不开如今健在的老兵们。
结语
无数抗战老兵,带走了他们全部的人生故事。他们活着的时候,没有人采访他们;他们走了,当然,也很少有人能知道他们,想起他们了。
老兵不死,却终究会渐渐凋零,而今已有成千上万的老兵,带着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细节和故事,悄声无息地从我们身边匆匆离去,如今健在的每一位,都是一段亟待挖掘、抢救的活的历史。
老兵们不仅是历史、细节和故事,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经历了种种坎坷、磨难,这对他们每一个人而言,都是百味错杂,甘苦自知。今天哪怕是最“年轻”的抗战老兵,都已是耄耋老人,记住他们,不仅要承认他们的抗战历史功绩,更应该给予其应有的待遇和照顾。
距离抗战胜利已过去70年,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虽然能看到一些当年战争留下的痕迹,但是人们却是已经远离了那个时代,如今人们所追求的东西让大家遗忘了,在70年前,有怎样的一代人为我们的国家奋斗着,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坎坷走到了今天,他们付出了多少的代价换来了今天的平安。我们都无法知道尚还健在的老兵们怀揣着怎样的一份记忆坚持活到了今天。
第三篇:抗战历史简述
局部抗战兴起阶段(1931年9月至1932年12月)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因此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1931年12月15日,关东军已经开始进攻锦州。12月7日,日本陆军中央部由日本本土增派混成第8旅,并从朝鲜调第20师司令部、混成第38旅、重轰炸飞行中队以增援关东军。12月28日,第2师主力渡过辽河进攻锦州;12月30日,混成第39旅进攻打虎山(今大虎山)。1932年1月3日,第20师司令部率混成第38旅占领锦州。而此时驻锦州的东北军第12、第20旅和骑兵第3旅早已奉张学良命撤退至河北滦东地区和热河。在张学良的一再不抵抗下日军兵不血刃占领锦州。
1932年1月28日关东军第3旅由长春向哈尔滨进军,同时从辽西地区调第2师增援。当时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满洲的关注,日本在国际大城市上海挑起事端,引发了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31日,依兰镇守使兼第24旅旅长李杜率吉林自卫军进行哈尔滨保卫战。激战五天,自卫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撤往宾县。1932年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不久,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战争结果
由于张学良一再坚持“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军占领,日本对东北三省的大规模侵略强烈地震动了中国社会,一个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很快在全国许多城市和村镇兴起。
历史影响
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它的爆发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同时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
一·二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压迫南京国民政府屈服,日本侵略者于1932年初在上海不断寻衅挑起事端。1月28日晚,突然向闸北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起了攻击,随后又进攻江湾和吴淞。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率领下,奋起抵抗。
一·二八事变(日本称上海事变或第一次上海事变、淞沪战争),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支援和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掩护其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的丑剧,自导自演在上海挑衅引发的冲突,时间长达一个多月。日本海军陆战队在1932年1月28日夜对上海当地中国驻军第十九路军发起攻击,十九路军随即起而应战。
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吸取九一八事变期间不与日本直接交涉专依国联的教训,在“一面积极抵抗”之际,也“一面交涉”,与日本进行谈判。国民政府认为当时中国军阀割据内乱不已、军令政令不统一、财政极端困难,无力与日本全面开战,希望在“不丧失国权”的情况下以最小代价达成停战。5月5日,南京政府代表郭泰祺与日本特命全权公使重光葵分别代表中日双方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协定规定双方自签字之日起停战;取缔一切抗日活动,第十九路军留驻停战线、划上海为非武装区;中国不得在上海至苏州、昆山一带驻军(但中国保留行政权和警察权);日本军队撤退到公共租界暨虹口方面之越界筑路,即恢复1932年1月28日事变之前的状态。
就在淞沪抗战激战方酣之际,江西中央红军猛攻赣州,此即赣州战役(1932年2月4日至3月7日)。赣州战役牵制了一部分国民党军队援沪作战(如牵制了中央军陈诚第18军、第9师等),蔡廷锴甚表不满地说:“此次我军与暴日在淞沪激战最烈时,江西的‘赤匪’不特不能为国难所激醒以合力御外,反乘机猛攻赣州,企图夺取赣南重要城市,以捣乱我后方,这种行为,不啻为暴日张目。”(见《蔡军长对官兵训话》,《大公报》1932年5月5日)一二八事变期间红军的这些进攻,也为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提供了口实。
历史影响
事变后,国民党各派系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团结,汪蒋合作,蒋介石复出,自此南京政府的地位相对稳固。而国内各阶层、各界人士,也因支援淞沪抗战,激发了民族精神,促进了团结。
此外,由于中共的左倾冒险主义的极左思想的影响贸然发动赣州战役,致使国民政府确立“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局部抗战发展阶段(1933年1月至1937年7月)
1933年1月1日,日军开始进犯山海关,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华北。
1933年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5月31日,中日签署《塘沽协定》,国民革命军退出热河和冀东,日本打开了通往华北的大门。1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发动福建事变,事变最终失败,蒋介石撤销了十九路军的番号。
1935年,日本策划制造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为第二个伪“满洲国”;6月11日,梅津美治郎就华北问题提出备忘录;7月6日,何应钦复函全部承认日方要求,实际形成《何梅协定》。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于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呼吁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抗日救国游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国运动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936年5月,宋庆龄、沈钧儒、邹韬奋、陶行知、章乃器等爱国民主人士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随后,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张、杨联合发表通电,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开放民众爱国运动等八项抗日主张。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迫使蒋介石做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蒋介石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初步形成,为全国抗战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塘沽协定
塘沽协定是中国政府和日本侵略军于1933.5.31签定的“九一八事变”后丧权辱国的停战协定。规定中国军队撤至延庆、通州、宝坻、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以上地区以北、以东至长城沿线为武装区,实际上承认了日本对东北、热河的占领,同时划绥东、察北、冀东为日军自由出入地区,从而为日军进一步侵占华北敞开了大门。
何梅协定
《何梅协定》是何应钦和梅津美治郎往来的备忘录和复函,其主要内容是:取消国民党在河北及平津的党部;撤退驻河北的东北军、中央军和宪兵第三团;撤换国民党河北省主席及平津两市市长;取缔河北省的反日团体和反日活动等等。这个协定实际上放弃了华北主权,为两年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7月16日、17日,中华民国最高统帅蒋介石在庐山先后发表《蒋介石庐山抗战声明》,号召全民族抗战;7月31日,蒋介石发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宣告战争已经全面爆发。
平津作战(1937年7月)
1937年7月,中国第29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地区对日军中国驻屯军一部的防御战斗;随后在平(今北京)津地区与日军的作战,则称为平津作战。
战争结果
7月30日,日军占领北平、天津,日军独立混成第l旅团和驻屯旅团分别在30日晚和31日进占长辛店西面高地和大灰厂附近地区。至此,平、津作战结束。
历史意义
平津作战是日军发动大规模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个战役、中日战争全面展开。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8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战争结果
1937年11月13日,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上海同胞书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中国军队向吴福、澄锡国防线撤退,江阴保卫战开始;至此国军以60%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的代价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话语,淞沪会战拉下帷幕。
历史影响
这次淞沪会战,中国虽然战败了,但为中华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同时它让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国政府的立场: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将其领土一块一块地征服侵吞,也证明了中国绝不会向日本投降。在淞沪会战惊心动魄的三个月当中,全中国上下凝聚出了一个共识,就是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决定,整个民族决心以全面的牺牲来面对历史危机的挑战。
江阴保卫战(1937年8月16日至1937年12月2日)
江阴保卫战自1937年8月16日拉开序幕开始至1937年12月2日江阴防线失守,前后共历时108日。本次战役重创了日军,达到牵制日军西进并消耗兵力的预期目的。自甲午战争后所建造的海军船只大部分都损失于江阴保卫战中,是抗战期间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
战争结果
1937年12月2日,江阴要塞失守,史书上称其失守标志着第二道国防工事锡澄线被全部突破,中国第三战区和第七战区的军队均已撤离锡澄线及宜兴、广德等地,中国军队全面转入南京保卫战。
1937年8月20日,中国国民党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通过该条约苏联政府向中国提供物资援助,1937年11月派遣苏联空军志愿队来华作战。
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11日改称第18集团军)。随后,八路军主力在朱德、彭德怀率领下相继挺进华北抗日前线。
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日-11月8日)
太原会战包括有: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9月至11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2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
战争结果
太原会战历时2个月,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战绩最显著的一次会战。日军参战总兵力约合4个半师团共14万人,伤亡近3万人。中国军队参战总兵力6个集团军计52个师(旅)共28万余人,伤亡10万人以上。八路军在会战中有力地配合友军作战,平型关伏击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忻口会战大量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牵制了日军沿平汉铁路(北平-汉口)南下的作战行动。惟娘子关方面防范疏漏,被日军乘虚而入山西省会太原,最后会战以失利告终。
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12月13日)
南京保卫战,又称南京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失利后,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作战。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首都卫戍部队司令长官,部署南京保卫战。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南京各城门先后被日军攻陷,守军节节抵抗,牺牲无数。12日,唐生智奉蒋介石命令,下达守军撤退令。守军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数滞留城内,被日军大量屠杀,损失惨重。
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徐州会战(1938年1月至5月,抗日战争时期一次大规模的防御战役)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之为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对日军给予了巨大的打击,大大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
台儿庄大捷
3月23日,日军冲到台儿庄北泥沟车站。24日凌晨,日军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台儿庄防御工事,随后以坦克为前导,冲进城内。台儿庄一带宅室多为石头建筑,故每一房屋皆为一堡垒。守军据房为垒.至死不退。日军猛攻三昼夜。与守城将士发生激烈巷战。战斗持续到4月3日,守城将士伤亡已逾十分之七,三分之二的阵地己为日军占领.台儿庄守军仍据守南关一隅,拼死不退。日军再次调集重炮、坦克猛轰、猛冲。李宗仁一面下令坚守,一面急令汤恩伯军团火速南下增援。次日黎明时分,台儿庄北面炮声隆隆,汤恩伯军于日军背后出现,日军撤退不及,陷入重围。台儿庄守军全线出击,杀声震天。血战经旬.敌军己成强弩之末.狼狈突围逃窜。除一部分突围至峄县城固守待援外,日军遗尸遍野,坦克车被毁30多辆,遗弃的各种车辆、弹药、马匹遍地皆是。台儿庄一役连同徐州南北各战场共歼灭日军10000余人,中国军民取得了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一次最重大的胜利。
会战结果 5月下旬,各路大军按命令的路线,全部安全撤抵皖西、豫南地区。日军沿陇海铁路西进占领开封。1938年6月9日,为阻止日军前进,蒋介石下令在郑州东北花园口附近炸开黄河大堤,河水经中牟、尉氏沿贾鲁河南泛。日军被迫向黄泛区以东地区撤退。会战结束。
历史影响
这次会战钳制和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中国军队以伤亡6.5万余人的代价,击毙、击伤日军2.6万余人,除予日军以巨大打击外,还迟滞了日军进攻速度,为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此战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使中国人民相信自己有击败日本的能力。
花园口决堤(1938年6月)
花园口决堤,又称花园口事件、花园口惨案,是中国抗战史上与文夕大火(长沙大火)、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史称花园口决堤。
事件影响
国民政府认为,1938年6月9日的花园口决堤,也是中日双方沿着黄泛区边界东西对峙的开始,依赖机械化军事装备进攻陇海线和平汉线的日军被迫改变原来沿铁路线西进南下的战略,战事南移到豫南、皖西、赣北、鄂东的广大湖沼山地地区,豫东战场逐渐冷却下来,武汉附近地区接着成了中日两国军队厮杀的新战场。这样一来,从郑州斜贯东南,穿越豫东大平原的新黄河就成为军事分界线,把日军阻隔在泛区的东面,相持一直延续到1944年日本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
但这次决口直接造成了1941年至1943年连续两年的大规模旱灾,并由此引发著名的的“河南大饥荒”,数千万人沦为难民,仅河南一地就有300万农民死于饥饿,花园口决口造成了历史上人为的一次大灾难。这次洪灾,河南、安徽、江苏共计44县市被淹,受灾面积290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000万以上,冲毁140万民房、淹没近2000万亩耕地。黄水所到之处,房倒屋塌,饥民遍野。
武汉会战(1938年6月11日-10月27日)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战争结果 日本分兵在广州登陆,10月11晚,日军7万多人,2.7万匹马在广州大亚湾登陆成功,由于广州守备松懈,一路势如破竹,广州于21日下午沦陷。广州一失,粤汉铁路被切断,武汉就更不值得用重兵防守了,面对这种情况,蒋介石又吸取南京保卫战的教训,不做孤城困守,决定放弃武汉,10月25日弃守该城。日军26日占领武昌、汉口。27日,占领汉阳,武汉保卫战至此结束。
战役影响
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以国军主动撤出武汉而告结束。就战役而言,日军占领了武汉三镇,并控制了中国的腹心地区,取得了胜利。但就战略而言,则日本并未能实现其战略企图。
因为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被彻底粉碎以及国力因损耗过巨而开始急剧表面化,所以武汉会战,不仅使日军又遭到一次战略性的失败,而且成为日本由战略进攻走向战略保守的转折点。
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至1943年7月)
1938年10月下旬广州、武汉失守以后,全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鉴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被迫调整侵华政策,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1938年12月29日,在日本政府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投降,在越南发表“艳电”响应近卫声明,提出与日本“恢复和平”。作为当时中国的第二号人物,汪精卫在战争最为紧张之时的这番言论,被视作公开的叛国投降,中国抗战的士气受到巨大打击。
1940年3月30,汪精卫在日本的保护下来到南京,以“还都”的名义成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文夕大火(1938年11月13日)
文夕大火于1938年11月13日凌晨发生在长沙。因应日寇的进犯,国民党当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但在计划正式实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却让这场火灾变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终导致长沙30000多人丧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经济损失约10亿元。也让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是中国抗战史上与花园口决堤、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
长沙会战(1939年9月至1944年8月)长沙会战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史称为“长沙会战”,或称“长沙保卫战”。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长沙是举世罕有的受灾最严重城市之一,整个城市被大火连续烧了两天两夜。在这场大火的背后,正是持续6年的四次长沙会战。
国民政府特别重视长沙地区的防御,由薛岳率领的第9战区集结重兵与日军在战线对峙。前2次长沙会战,双方都自称获得了胜利。从战术上看,双方并未分出胜败,中国军队的损失更大;但从战略上,阻止了日军的战略目的,可以认为是抗战中的胜利。第3次长沙保卫战则是国民党军队一场典型的胜仗,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终将日军击退。第4次长沙会战日军以优势兵力发动猛攻,中国军队被迫撤退。
1938年至1944年,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八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日军共伤亡10.7万人,中国军队共伤亡13万人。
战役结果
在第四次长沙会战,即长衡会战(是豫湘桂战役的一个战场,日本通过该战役成功打通了大陆交通线),日本动用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来对一个地区进攻所使用之最多的兵力。攻击的日军人数约有36万,守势的中国国军约有30万。6月16日,逼进长沙的日军开始向长沙城区猛攻。6月19日中国军队撤退,日本攻陷长沙。8月8日,日军占领衡阳。日军以此战役为组成部分的豫湘桂战役成功打通大陆交通线,成为1944年反法西斯战场上最惨烈的失败。蒋介石慨叹“1944年对中国来说是在长期战争中最坏的一年”,自称“从事革命以来,从来没有受过现在这样的耻辱”
历史意义
尽管长沙会战最终在战役上以国军失败告终,但第三次长沙会战打出了中国人的气势。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伤亡56000余人,俘虏139人,中国军队伤亡28000余人,中国军队取得辉煌胜利!这是珍珠港事变以来,盟国在亚洲战区中唯一的胜利,是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
罗斯福在第三次长沙大捷后的第22天给蒋介石发来了一份热情洋溢的贺电,同时宣布再次向中国提供5亿美元的贷款。其后,他并以他夫人的名义,邀请蒋介石夫人宋美龄访问美国,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他还通过他的代表,驻华美军司令官、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授予第9战区司令长官、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具体组织者、指挥者薛岳一枚美国勋章。另外,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后不久,美、英政府便主动向中国提出,要废除西方列强与中国历届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归还上海、厦门等地的公共租界,取消领事裁判权,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大隧道惨案
大隧道惨案发生于1941年6月5日,这是中国抗战期间发生在大后方的最惨痛的事件,它与黄河花园口决堤、长沙大火,并称为抗战时期的中国三大惨案。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为了动摇国民政府的抗战决心,迫使其屈服投降,从1938年到1943年,日军出动大量飞机对重庆进行了数年惨无人道的战略轰炸,惨案发生当日,日军出动24架飞机分三批轮番轰炸重庆,空袭时长达5个小时,因为当时未及时对市民进行疏散,所以大量民众拥向公共防空隧道(十八梯大隧道)中造成洞内人数接近饱和,由于管理隧道口的宪兵及防护人员紧锁栅门,不准隧道内的市民在空袭期间出入隧道,在长达10小时的高温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上万(有官方和民间不同人数说法)左右避难民众因通风不畅导致窒息,同时又发生推挤践踏,造成了骇人听闻的防空隧道惨案,史称“大隧道惨案”。战略反攻阶段(1943年7月至1945年9月)
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折和日军逐渐失去战略主动权的形势下进行的。中国对日战略反攻包括局部反攻和全面反攻两个阶段。
从1943年7月开始,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
1943年10月和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也开始反攻作战。
常德会战(1943年11月2日12月10日)
豫湘桂会战,是日本陆军于1944年4月至12月期间贯穿中国河南、湖南和广西三地进行的大规模进攻战役,包涵了豫中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三大会战。
豫湘桂战役的大溃退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8个月中,中国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50-60余万,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豫中会战37天失38城)、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6000万人民。
战役中至少2.4万日军死亡,加上伤病者共十万人。日军尽管达成作战企图,却无力保障大陆交通线畅通,也未能阻挡美机空袭日本本土。除此之外,由于分散了兵力,反而为国民党军队反攻提供了条件。战争结果
从1944年4月中旬至12月,短短的8个月中,国民党军队豫湘桂战役损失兵力五六十万,丧失了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大部和贵州一部,丢掉了洛阳、长沙、福州、桂林4个省会城市和郑州、许昌、柳州、温州等146个中小城市,衡阳、零陵、宝庆、桂林、柳州、丹竹、南宁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伤亡约6000万人民。
豫湘桂战役中,仅河南就损失88家工厂,湘粤桂3省工厂全部沦于敌手,湖南著名的钨锑等重要战略物资亦被敌攫夺,豫湘桂是重要农业地区,也被日军掌握。日军所到之处残暴地烧杀抢掠,仅萍乡一地,被杀害者1.9万余人,被虏者2万余人,妇女被侮辱者6000余人,房屋被毁700余间,农具被毁值4700余万元,米谷被劫5万余担,棉花被劫9500余担。豫湘桂大溃败,是正面战场继抗战初期的大溃败后,出现的又一次大溃败。
战争影响
豫湘桂战役是日军在溃败前夕一次回光返照式的挣扎。在这次抗战中规模最大的进攻战役中,日寇在付出了沉重的伤亡之后,使得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捣毁了数十个国军机场,占领了上百个城市。这次战役虽然以日军取胜而告终,但大陆交通线作战在战略上其实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日军兵力比战役之前更加分散,为敌后活动创造了更大空间,反而加速了日本的战败。
湘西会战(1945年4月9日至6月7日)
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称“芷江作战”。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在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在王耀武指挥下,湘西会战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歼敌3万余人。湘西会战最后一仗主战场为怀化溆浦县的龙潭镇、温水乡和邵阳市洞口县的高沙、江口、青岩、铁山一带。战役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进入最后反攻阶段。
战争结果
1945年5月13日,芷江方面出动P51野马对被包围的日军进攻轰炸,同时国军各部发动猛攻。重广支队全面溃散,各部分头逃窜。最终重广支队全军覆没,只有少量残兵和47师团汇合。1945年6月1日,47师团余部全线后撤。至此,日军各部全线退回湘西会战之前地域,长达55个昼夜的湘西会战到此结束。
历史影响
雪峰山战役挫败了日军企图占领中国芷江空军机场的阴谋,提高了国军“反攻之士气”,它是国民党战场从防御转入进攻的重大转折点。极大地打击了日军士气,日军在雪峰山麓遭到惨败后,整个中国战场都陷入混乱溃逃的狼狈境地。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否则将予以日本“最后之打击”。
1945年8月6日、9日,美军分别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1945年8月15日,日本照会中、苏、美、英四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9月3日被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第四篇:抗战历史背景音乐建议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学好传统 开创未来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战友们:
今年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并举行庄严的阅兵式,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回顾历史,近代以来,列强入侵,东方古国,屡遭蹂躏。生死关头,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砥柱中流,高举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十四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这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今天,中国对世界人民庄严宣告: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引出视频,需要修改] 导视:七十年前 日寇侵犯 城乡焦土 遍地狼烟
危亡之际 人民军队 挺身而出 奋起抵抗 经过十四年浴血奋战,打赢了这场战争,经此一战,中华民族,尽雪前耻。【加背景音乐】【画面维持抗战短片或更高清视频,画外音沉重缓慢,阅兵视频中有一丢抗战视频,需要体现抗战胜利场面】
七十年后,同样一支军队,长安街上,三军列阵,铁甲生辉,正等待着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列阵啊啊啊,阅兵其他画面更多加入,每个三秒镜头 背景音乐就是阅兵的音乐】【选取阅兵精彩片段,鸣礼炮片段,正步,装备方队,选取突出空军战机方队 开始可以空军合唱团演唱画面 视频中唱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几秒】
【抗战短片和阅兵视频换更清晰的,画面大小保持和拍摄的一致,这个导视的声音可以考虑删除,阅兵用义勇军进行曲伴奏做背景音乐,抗战的用震撼悲壮的伴奏 】
王存峰: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陷敌于汪洋大海,驱日寇于国土之东。我脑海中不禁出现了那一幕幕动人的悲壮场景。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有幸拜访了一位曾经在浙江地区担任过看管受降日军监督队长的88岁抗战老兵—杨嵩。现在我们就跟随杨老的记忆,一起去了解下那段烽火硝烟的抗战岁月。【语速略快,节省时间】
画外:8月25号我们来到铁路五村抗战老兵杨嵩的家里,一进门就看到客厅显眼处挂着一幅写有“抗战英雄”的书法作品,和几张纪念抗战胜利的照片。(加入抗战音乐)1927年出生的杨嵩是浙江金华人,抗战战争全面爆发后,他跟着身为医生的父亲来到江西,当时有很多受伤的抗战士兵送到医院,杨嵩就在那个时候萌生了参军抗日的想法,1942年还在就读高二的杨嵩在父母的同意下加入了青年远征军208师622团,作为一名通信兵。在经过新兵训练后,他先后在南京芜湖,上海,厦门等地参加抗日战斗,战争的残酷经历让他至今难忘。
同期:(福建)在腊穴那个地方,我们打仗打的最好,打的日本鬼子是最多的,最不能忘记的是战友为我挡住炸弹破片,战友的感情确实是好的不得了。如果不是我们那个参谋,警卫员救了我,(我)就死掉了。日本人从那边打过来了,打过来的时候前期炮弹压制过来了,参谋的警卫员,马上遮住我,扑在我的身上,那个参谋就扑到那个警卫员的身上。我的那个参谋受了伤,警卫员轻伤,之后参谋回后方治病,我一打听死掉了。你看这个革命战友情,他为了我自己的生命不要,我一想到这个,(心里)就觉得很愧疚。要不是他们我早就死掉了【背景换战友流泪离别感伤歌曲几秒】。
画外:说到这,我们也能体会到老人家所说到的革命战友情。在和平年代中我们也能找到像杨爷爷说的那种战友情,愿意为对方挡子弹【换短片,选择特种集训艰苦环境下摸爬滚打的视频或者清晰照片流畅播放】。同时杨嵩爷爷也有话要对我们我们新一代革命军人说。
同期:首先一个最要紧的听党的话,服从指挥【选取听党指挥 能打胜仗 作风优良 画面】,要遵守规定,要把本身的工作做好,你学好哪一门的就学好哪一门。【听党指挥歌,缓慢增大声音,直到播放的声音顺带呈现五秒该歌曲MV】【【等待我自己暂停切入演讲】】
王存峰:听党的话,服从指挥,这是一名抗战老兵对我们的依依深情的嘱托,从杨老那里我们懂得了军人的忠诚与担当,懂得了一片赤诚为祖国,懂得了支撑民族的脊梁,它从未改变也从未离开过中国军人,那就是——军魂
画外: 【抗战老兵阅兵感人画面,敬礼和观众致敬画面流泪】
抗战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革命先烈们甘于奉献,为了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勇于牺牲的大无畏革命情怀。【背景音乐抗日军政大学校歌】音量稍大
画外 : 【转我校红色传人相关视频,空军工程大学延安拉练画面,同在蓝天下 宣传片】红色传人万里行更是利用假期组织学员参观革命旧址,实地感受艰苦卓绝条件下先烈们的选择与担当。【背景音乐 色传人之歌】
王存峰:【视频选取阅兵精彩部分,突出体现军民一家,合唱队的画面,有灵魂 有本事 有血性 有品德 照片选取或者直接在画面嵌入这标语】抗战的历史告诉我们,强国必须强军强军才能安邦,一个巩固的国防,从来就是我们国家安宁,人民幸福的可靠屏障。今天的人民军队正着力培养着“有灵魂 有本事 有血性 有品德 ”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培养着“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党指挥枪。培养着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举旗人,合格接班人,优秀带兵人”的红色传人。【画面选取习主席关于“有灵魂 有本事 有血性 有品德,我校红色传人画面或者视频,视频在空军工程大学赴延安拉练有】
第五篇:新四军历史及其抗战功绩调查报告
新四军历史及其抗战功绩调查报告
传承红色精神,探索实践真知成了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2015年11月28日,我们参观了位于江西南昌的新四军纪念馆。调查了解新四军历史及其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功绩,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我们希望通过对新四军纪念馆的参观和实践,全面学习新四军成立发展的基本历史情况以及新四军的红色革命精神。
1931年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中国共产党在江西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4年国军在蒋介石的领导下进行第五次围剿,红军的一部分成功突围,进行长征,其余的留在南方进行游击战。1936年底,西安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以中国国民党为主的国民政府达成和解,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7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根据国共两党谈判达成的协议,10月,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或称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下辖四个支队,编入第三战区战斗序列(指挥官顾祝同),并规定在苏北、皖南地区担任游击。
1937年12月25日在汉口建立军部,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1938年1月6日移驻南昌。同年3月和4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向敌人后方发展的指示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关于集中整训的命令,军部和第1、第2、第3支队先后到达皖南歙县岩寺地区,第4支队在皖西霍山地区集中后向皖中开进,随后即在长江南北作战略展开。第1、第2支队相继进入苏南,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根据地,并将丹阳县的抗日武装改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第3支队留在皖南担任长江防务。第4支队在皖中、皖东。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到皖南视察,与新四军领导人商定了“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根据这一方针,5月成立江北指挥部,统一领导第4支队和7月新编的[第5支队,江北游击纵队。第4支队开辟了以安徽省定远县藕塘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第5支队开辟了以安徽省来安县半塔为中心的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江北游击纵队在安徽省长江北岸开展游击战争,保持和皖南的联系。第1支队派出第6团向苏南东部发展,与当地的抗日武装合编为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直抵上海郊区。1939年9月,江抗西撤到长江中的扬中县与挺进纵队合编,并向苏北发展。10月,第2支队第4团一部北渡长江,在扬州以西改编为苏皖支队,打通了与第5支队的联系。11月,第1、第2支队领导机关合并组成江南指挥部,统一领导在苏南和向苏北发展的部队。这一时期,新四军还增加了两支部队。1938年9月30日,在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组建的新四军游击支队东征,开辟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1940年2月正式改称为新四军第6支队,辖3个团和4个总队。1939年1月,在竹沟组成的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向武汉外围挺进,先后与豫南、鄂中、鄂东的抗日武装合编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开辟了豫鄂边区的抗日根据地,辖5个团队和3个游击总队。1940年4月15日,毛泽东、王稼祥电令项英、刘少奇发动黄桥事件夹击国民革命军韩德勤的部队[1],此行动造成第三战区的极大不满并为皖南事变埋下祸根。
1940年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作出八路军应派部队与新四军合力发展华中的部署。八路军第2纵队主力和苏鲁豫支队、陇海南进支队先后越陇海路南下,与新四军第6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4、第5纵队。第4纵队执行向西防御任务。第5纵队执行向东发展任务。7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率主力北渡长江,改称苏北指挥部;10月在取得黄桥战役的胜利后,与南下支援的八路军第5纵队会师。11月17日,在江苏海安成立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23日迁盐城),叶挺任总指挥,陈毅任副总指挥并代理总指挥,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胡服(刘少奇)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陇海路以南、长江以北的新四军和八路军部队。留在苏南的新四军第2支队领导机关,组建了新的江南指挥部。1940年10月19日,蒋中正发出“皓电”,限令黄河以南新四军于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1941年1月4日夜晚,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9000余人由泾县云岭地区出发,准备分左、中、右三路纵队[2],经江苏南部向长江以北转移。5日,部队行至茂林地区时,遭到顾祝同以新四军“违抗中央移防命令,偷袭围攻国军第40师”为理由,将新四军军队包围和袭击。周恩来在13日向国民党提出抗议。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两党交涉期间,双方火线冲突进行了七天七夜,新四军因兵力薄弱陷于绝境。为保全部队,新四军军长叶挺致书上官云相,表示愿往上官总部协商。14日叶挺一到上官处即被扣押,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于突围时阵亡。新四军副军长兼政委项英和副参谋长周子昆被副官刘厚总用手枪杀害于泾县蜜蜂洞。同日,新四军茂林阵地完全被占领。全军约9000人,除约2000人突围外,大部被俘、失散或阵亡。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后蒋中正取消新四军番号的命令,中共中央军委于1941年3月20日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军长叶挺在皖南事变中与国民政府谈判时被扣),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新四军新的军部在江苏盐城,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为基础组成,并将活动于陇海路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一个独立旅,全军9万余人,继续在华中活动。
1944年,新四军展开局部反攻,发起了包括车桥战役、苏中1944年夏季攻势、苏中1944年秋季攻势等一系列战役,先后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向浙江、河南发展、迎接战略反攻的部署,新四军第1师主力渡江南下,与苏南部队和浙东游击纵队会师,成立苏浙军区。新四军第4师主力西征豫东,恢复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第5师派出河南挺进兵团北上,开辟了豫南、豫中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5师还与南下的八路军第359旅会师,成立了鄂豫皖湘赣军区。
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我们重温了一段历史。在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有一支被称为铁军的部队,它就是新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从1937年至1945年,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创建了横跨五省包括八个战略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形成了与华北八路军南北呼应的战略态势,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铭记新四军坚持华中抗战的丰功伟绩,弘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1986年10月在当年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建立了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何为红色精神?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通俗的说就是: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忠贞不渝的理想信念历尽艰险的吃苦精神无坚不摧的乐观主义。臵身历史,我们溶于其中,分享着那过去的兴奋与悲痛;放眼未来,我们会发现,面前的道路更遥远更艰难。这是一段段血火交织的岁月;这是一场场风雨砥砺的记忆。从上海石库门和南湖“红船”出发,中国共产党人的足迹遍及南昌、武汉、瑞金、延安、西柏坡从这里出发,共产党引领共和国走过风风雨雨。90年过去,南湖烟雨依旧。在五星红旗的辉映之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亘古未有的巨变,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之路上阔步迈进。一段不平凡的历程,验证了一个光辉的结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90年前,在这扇大门后的狭小厅堂,中国共产党人点燃第一簇革命星火。随后不久,在嘉兴南湖之上,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船”正式起航。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创造了中国的新生,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展现出光明璀璨的前景,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规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今在中国共产党90岁生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眸党的成长史,再一次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执著的精神追求,它好比一面面越磨越亮的宝镜,屡经考验,历久弥新。风雨如晦,长夜如磐。伴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照射着黑暗中国。90年前,数十位革命先驱怀着共同信念,走到了一起。唤醒中国的使命,被赋予了一支用先进思想武装的新生政治力量,她的名字叫中国共产党。
新四军的革命历程所体现的是一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传承革命精神又有了新的内涵。它是踏实肯干与进取创新精神的统一,是独立自主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一。我们要始终将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崛起而不断奋斗。传承革命精神即“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是进步青年的基本价值观。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继承传承五四爱国革命精神的优秀思想精髓,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做好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用实际行动将这一精神传播给更多的人五四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五四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作为当代大学生,历史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我们要始终牢记党的重托,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性爱国,以积极的心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肩负起历史使命,用青春谱写历史新篇章。
对于此次活动,我们觉得也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仅仅只参观新四军纪念馆,对于学习红色精神这是远远不够的,还有未能采访到老党员,老红军,不能通过同他们的交流,深入理解并学习红色精神。学习红色精神不能只是口号,我们当代大学生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号召更多的年轻人不忘革命精神,学习红色精神。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参观调查体会
陈帅
抗日战争是中国各族人民广泛参加的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第一次全面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和应有的国际地位,而且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枢纽。
新四军和八路军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大主力部队。新四军是中华民族和人民军队的精英,他们卓著的业绩与不巧功勋,名垂青史,彪炳千秋,世代相传。新四军的历史,是战争年代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利益而斗争的历史,是一笔巨大的、可以不断开掘与借鉴的精神财富,也是对后人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教材。我们今天学习、宣传新四军和研究新四军史,其根本目的是“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即从过去的历史中吸取和借鉴对今天有用的经验教训,以便服务现实,指导未来,这才是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60多年前,新四军面对强敌,在极其艰苦、险恶和复杂的斗争中,不仅没有被消灭,而且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越战越勇,成为华中敌后一支威震敌胆的抗日劲旅。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不管日、蒋如何合谋危害新四军,但是新四军依然在发展壮大,依然在打胜仗。”新四军“现在已经成了华中人民的长城,成了华中人民血肉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要把它消灭,要把它赶走,日本人办不到,任何什么反动派也是办不到的”。新四军何以发展、壮大特别迅速?成为华中人民的长城?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除了党的坚强领导和我军宗旨的革命性、先进性所决定的之外,还在于新四军所具有的鲜明个性和特殊性。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参观调查体会
浦仕林
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集合地点,排着整齐的队伍,首先来到了陈列展示区的正大厅,一进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把大型的金色军号,金光闪闪的军号上缠绕着红色的丝带就如谱写出的一首首不朽的乐章。在军号的后面是一幅巨大的油画,整个油画栩栩如生。整个大厅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感觉。我们从连着假山的左门进入了第一展厅:“浴血坚持——坚持南方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队。”这里的解讲员阿姨穿着统一的制服,面带微笑地欢迎着我们的到来,通过解讲员热情洋溢、绘声绘色地解讲,使我对革命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了解了我们新四军铁军永不磨灭的战斗精神。紧接着我们来到第二展厅:“谈判改编——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在这个展厅四周的墙上挂放着一些关于全国抗战爆发、进行谈判斗争的照片。中间还有一幅再现当时《南昌谈判》现状的油画。
最后我们来到第三展厅:“完成使命——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成立。”这个展厅主要是由一幅大的“新四军发展壮大演变”立体电子图和新四军军歌歌谱组成。在这展厅内我最感兴趣的就是这本投影电子书,这个投影书真是神奇的一本大书啊,用手在书上轻轻一挥,书就自动翻页了。我不觉感叹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发达。最后,我们在新四军军歌歌谱前围成一圈,在老师的指挥下,我们激昂得大声齐唱了新四军军歌,此次参观活动就在我们的歌声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参观完新四军军部旧址后,我就在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那些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们,也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参观调查体会
刘斌
抗日战争是中国各族人民广泛参加的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第一次全面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和应有的国际地位,而且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枢纽。
新四军和八路军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大主力部队。新四军从1937年10月12日成立,到1947年1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前后十个春秋,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在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以及反对侵略的空前惨烈的生死搏斗中,发扬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对敌作战2.46万余次,毙伤俘敌41万余人,光复国土25万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3400余万,主力部队从组建时的1万多人发展到31万余人。新四军是中华民族和人民军队的精英,他们卓著的业绩与不巧功勋,名垂青史,彪炳千秋,世代相传。
新四军的历史,是战争年代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利益而斗争的历史,是一笔巨大的、可以不断开掘与借鉴的精神财富,也是对后人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教材。
我们今天学习、宣传新四军和研究新四军史,其根本目的是“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即从过去的历史中吸取和借鉴对今天有用的经验教训,以便服务现实,指导未来,这才是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参观调查体会
伊健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4年国军在蒋介石的领导下进行第五次围剿,共产党军队的一部分成功逃脱,进行长征,其余的留在南方进行游击战。
1936年底,西安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以中国国民党为主的国民政府达成和解,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7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根据国共两党谈判达成的协议,10月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或称“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下辖四个支队,编入第三战区战斗序列(指挥官顾祝同),并规定在苏北、皖南地区担任游击。
新四军同八路军一样,也是左臂戴臂章,臂章正面为“N4A”三字(即为新四军的英文缩写),背面是部队番号及佩戴者姓名,两军均为灰色军服。1940年10月19日,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强令黄河以南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江北;中国共产党从维护抗战大局出发,答应将皖南的新四军调离;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支队9000多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行至皖南泾县茂林时,遭到国民党军8万多人的伏击;新四军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除约2000人突围外,大部分被俘或牺牲;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时被扣押,项英、周子昆被叛徒杀害;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愤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参观调查体会
方华
2015年11月28日,我们一行人,开始我们这次红色之旅,历时3小时的行程,我们游览了新四军军部南昌旧址革命圣地,让我们设身处地的接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这种设身处地的教育是任何语言和书本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当我们看到那锈迹斑斑土枪,发黄的军服。参观会议室,参谋处,食堂,发报室等当年革命先辈战斗过的地方,我仿佛已经身处那炮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仿佛眼前又看到革命先辈们在枪林弹雨中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杀敌的情景,仿佛又看到反动派用各种残酷的手段迫害我们的革命先辈。我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可思议”,在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缺医少药、缺枪少炮的艰苦的环境下,我们的革命先辈硬是凭着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一次又一次的挫败全副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将革命的星星之火,燃便了全中国,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残酷的敌人用尽各种手段对方志敏进行摧残,以迫使他能投降,我们想一想那将是怎样的痛苦呀。在新四军军部南昌旧址陈列馆内有一块荧幕,播放着牺牲先烈生前的照片,其中一块巨大的幕布上记载着革命烈士的名字,左右两侧摆放着花篮,用以缅怀那些在斗争中牺牲的烈士们。正是这千千万万的革命先驱们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才换取革命的胜利。从这些历史旧址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历史常识,了解到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全称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从先烈的斗争中汲取前进的动力,认真学习,积极向上,做一个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缅怀先烈更要活在当下。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参观调查体会
何流正昌
党指挥枪是新四军的命根子,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的人民军队,从创建之日起,就臵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在抗日战争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新四军作为共产党领导的一支抗日武装没有因战区指挥关系而削弱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没有因国共合作的环境而把自己降低为统一战绩的军队,始终保持在政治上、组织上服从共产党领导的独立性,克服一切模糊和淡化共产党领导的倾向。新四军一、二、三支队皖南集中后,国民党第三战区以点验为名,妄图派人控制新四军,也没有得逞。这样,新四军成立后,避免了政治上国、共二元领导,始终在政治上、组织上服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挥。尤其在皖南事变后,全面恢复了政治委员制度,加强了新四军内部的政治机关和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为了加强党对新四军的思想领导,在部队组建之初,军部就把深入的政治教育作为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要求各级把提高全体指战员的政治热情,坚持发扬红军的优良传统,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保持一致,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分散在华中地区各根据地担任游击作战任务的新四军部队,要在共产党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实行战略配合,战役战斗的必要协同与支援。在各根据地实行共产党一元化领导,使党政军民形成整体力量,统一行动,以保证抗日斗争的胜利和根据地建设各项任务的完成。党的坚强领导,既保证了新四军在复杂的环境下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治方向,又保证了新四军在战斗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化险为夷、绝处逢生,不断发展壮大。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参观调查体会
吴昌杭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10月,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或称“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新四军也是左臂戴臂章,臂章正面为“N4A”三字(即为新四军的英文缩写),背面是部队番号及佩戴者姓名,两军均为灰色军服。1946年6月,八路军、新四军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他人民革命武装,陆续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根据国共两党谈判达成的协议,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1937年10月正式宣布,在南方八省活动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随后,中共中央经与国民党协商,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周子昆为副参谋长,邓子恢为副主任。同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至江西南昌。后移至皖南歙县之岩寺。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和1个特务营。全军共约1.03万人。新四军改编后,各支队随即相继开赴大江南北抗日战线。
1946年6月,国民党公开撕毁国共双方签定的停战协定,悍然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各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人民解放战争全面展开。由于战略任务发生了根本变化,解放区各部队由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民主联军等陆续改称人民解放军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参观调查体会
王子韬
如今大家都有着舒适的生活条件与学习条件,享受着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的快乐,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祖国人民的富裕,当自己在享受着一切的同时,自己也知道这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没有革命先烈们的付出,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快乐生活。我们是21世纪的新党员,时代在进步,共产党员的标准自然也在更新,但我们始终不能忘记的是那一条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人,我应时时刻刻想起革命先烈的事迹,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牢记党的宗旨,履行党员的义务,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从现在起,我应该起好先锋模范作用,作好各方面的表率,认真工作的同时也不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刻的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始终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将来应该切切实实地为人民服务,为这个社会多做贡献,争取能成为党员。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参观调查体会
刘勇
翻阅党的历史,一章章,一幕幕,扣人心弦,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看着革命先烈们“不辱使命,功垂史册”的先进事宜一步步走来,到纪念塔前,我们实践队员在高大雄伟的纪念塔下进行了庄严宣誓,把自己满心的热情化作一句句有力的誓言,向党和国家表达自己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决心和他们心中“永跟党走,铭记党恩”的坚定信念。队员们纷纷表示:誓言不只是要挂在嘴边,更要付之于实际行动之中。此行对他们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们经历了一次爱国教育,接受了庄严的洗礼,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一定会发挥先烈的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并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更加投入地完成实践的工作任务,真正体现出社会实践不同寻常的意义。
我们有幸,一次次见证历史:历史有幸一次次经历辉煌!中国悠悠五千年的文明沉淀为勤奋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而中国共产党,承载了这伟大民族精神中最精髓的部分,在90年风雨沧桑的历程中,领导中国人民冲出重围,走向繁荣富强。作为被党领导的青年一代,我们也有着我们的使命。在备受欺凌的旧中国,青年人的命运是救亡图存、立志图新改天换地联系在一起。在新时期,中国青年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青年的历史责任感对于国家的兴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坚定决心跟党走,我们的国家才有强大的可能,光明的前景。我们不羡慕肥马轻裘、锦衣玉食的生活,只愿堂堂正正的活着、清清白白的做人,我们的血液里必须流淌着对生活对命运的不停地抗争;我们的胸膛里,必须跳动着一颗坚定、朴实的心。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参观调查体会
贾世发
我们游览了新四军军部南昌旧址革命圣地,让我们设身处地的接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这种设身处地的教育是任何语言和书本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当我们看到那锈迹斑斑土枪,发黄的军服。参观会议室,参谋处,食堂,发报室等当年革命先辈战斗过的地方,我仿佛已经身处那炮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仿佛眼前又看到革命先辈们在枪林弹雨中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杀敌的情景,仿佛又看到反动派用各种残酷的手段迫害我们的革命先辈。我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可思议”,在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缺医少药、缺枪少炮的艰苦的环境下,我们的革命先辈硬是凭着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一次又一次的挫败全副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将革命的星星之火,燃便了全中国,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正是这样一支队伍推动了抗战的胜利,为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从先烈的斗争中汲取前进的动力,认真学习,积极向上,做一个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缅怀先烈更要活在当下。新四军抗战的历史功绩,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上,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中国革命的历中卜,永远占有极其光辉的一页。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光荣献身的新四军英烈,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坚持科学的历史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认真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强化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和宣传,为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一份力量。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参观调查体会
高丙源
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英豪辈出,群星灿烂。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精英不断聚集在党旗之下。一批又一批卓越的领袖,各个方面杰出的伟人,都对党的创立、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沉思历史,回首沧桑,还是数毛泽东对党的历史的影响最为深刻。他所建立的功业无以出其右者。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以新的视野重新审视历史,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对于中国共产党在2l世纪铸造新的辉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与党的奋斗历程在中华民族遭受外国列强侵略和欺凌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之后,近代中国有多少仁人志士、进步团体和革命力量寻找救亡图存之路,前仆后继,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对于在中国如何进行革命,找到一条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的认识,是经过艰辛探索的。毛泽东是党的创始人之一,党的日。多年的奋斗历程,深深地打上了毛泽东的烙印。党自创立之始,毛泽东就对各方面的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大革命时期己崭露头角。但对党的历史产生主导作用,作为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主角,还是从井冈山斗争开始。毛泽东一生对党的奋斗历程的贡献巨大,功勋卓著,可以从许多方面作概括。这里,笔者着重论列以下几点:
共产党始终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共产党强调要打倒帝国主义在键在于实行全国军事总动员,全国人民总动员,把抗日战争发展成全民族的抗战。对全国抗战起了积极作用。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参观调查体会
曾致豪
为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弘扬优良革命传统,以坚定的信念、豪迈的热情、旺盛的斗志、拼搏的精神、无私地奉献和创新的理念,学校组织我们参观了南昌新四军旧部纪念馆。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楼前,历经沧桑的广玉兰,见证了中华民族一个世纪的光荣与梦想,依旧生机勃勃。我们来到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友竹路7号的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18块精美的瓷板画镶嵌在中西合璧的旧址群上,鲜明的江西特色让人眼前一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大主力部队之一——新四军,就诞生在这里。
陈列内容分为“浴血坚持”、“谈判改编”、“敌后抗战”、“完成使命”四个部分,重点展示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及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新四军军部领导人在南昌组织和指挥南方八省红军和游击队改编,组建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的历史。一张张充满历史记忆的老照片,一件件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珍贵革命文物,让我们重新回到了过去的峥嵘岁月。
新四军精神,就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精神,就是服从大局、维护团结的精神,就是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的精神,就是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感恩党和国家,感恩社会、感恩为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等民族兴旺发达事业而付出辛勤汗水、泪水、血水乃至生命的有名的和无名的民族英雄。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参观调查体会
罗序星
新四军在新中国建立的道路上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功绩,也熔铸了不朽的铁军精神。铁军精神,既是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集中反映,也是共产党人优良作风的生动展示,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鲜明体现。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铁军精神更是激励我们前进不竭动力。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当时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深深为革命烈士们一腔热血精忠报国的崇高精神所折服。他们的英雄事迹深深印刻在我心中,时刻提醒着我积极上进、为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虽片砖块瓦,亦当无怨无悔。
小我是家,大我是国,舍生为国,忧民之忧,方为我们的责任。我们要把这种责任与红色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号召和感染更多的年轻人不忘革命精神,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正是这样一支队伍推动了抗战的胜利,为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从先烈的斗争中汲取前进的动力,认真学习,积极向上,做一个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缅怀先烈更要活在当下。中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在八年浴血奋战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也付出了巨大牺牲,中国共产党居功至伟,功在国家民族,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
新四军抗战的历史功绩,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上,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中国革命的历中卜,永远占有极其光辉的一页。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光荣献身的新四军英烈,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参观调查体会
罗昭旭
“十年征战几人回”,像看到一面红旗,在我心中高高飘扬。我仿佛看到那一幕悲惨的情景,战场上,红旗下。死的死,伤的伤。松涛哀悼,残阳如血。“又见同侪并马归”,红旗不倒。只见几千人冲出重围,与将军骑马归来。“江淮河汉今谁属”,我好像看到了舍人利己的汉奸,干着分-裂中国的勾当,东风起,太阳升,他们全都烟消云散了。“红旗十月满天飞”,陈元帅写下的诗篇,为黄桥决战的光辉胜利,奏响了凯歌。我们今天的生活,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我没有资格对过去悲壮的历史作任何评价,生于90后,无法感受那段激-情岁月所带来的鼓舞与振奋。只能从馆内陈设的物品中体验并想像硝烟战火中新四军是怎样取得一次次胜利的,我以为我不会感动,但内心渐渐涌动的澎湃却告诉我,不论你是80后还是90后,那段历史不应忘记。
“寻访红色足迹,传承革命历史”,在社会中锻炼才能,发掘潜力,了解历史,体验生活,既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又培养了开放意识与独立意识,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认真利用自身优势,适应时代潮流,科学合理的认识和使用新事物,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参观调查体会
胡勇
通过学习,我收获颇丰。对新四军的历史和精神有了进一步深刻的理解,虽然我们不是生活在革命的年代,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无法真正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但我们通过后期的学习,同样能过感受到革命的激情以及革命先烈们崇高的革命精神,因此我们会尽自己所能去继承和发扬新四军精神和周恩来精神以及所有的革命精神。
如今大家都有着舒适的生活条件与学习条件,享受着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的快乐,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祖国人民的富裕,当自己在享受着一切的同时,自己也知道这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没有革命先烈们的付出,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快乐生活。我们是21世纪的新党员,时代在进步,共产党员的标准自然也在更新,但我们始终不能忘记的是那一条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人,我应时时刻刻想起革命先烈的事迹,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牢记党的宗旨,履行党员的义务,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从现在起,我应该起好先锋模范作用,作好各方面的表率,认真工作的同时也不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刻的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始终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将来应该切切实实地为人民服务,为这个社会多做贡献,争取能成为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