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几点反思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几点反思
黄市中学 杨秦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当今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不可置否的作用,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加有效的进行语言交际。这一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着很好的效果,但也不可否认,其有效性大打折扣。在此,我浅谈了自己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几点反思。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自主 有效性 反思 探究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合作性,“自主、合作、探究”是近年来我们一直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我们学校近来大力提倡“自主、合作、高效、愉悦”的课堂教学。而实现这一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标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每位老师都积极行动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所听的每一节课几乎都会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课堂气氛热烈、活泼。然而,在我们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反思。
一、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不盲目,那就要让他们知道学什么?合作什么?我们学校一直使用导学案教学。上课时,把导学案发给学生,在导学案上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任务化、具体化,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学生个体中确实存在着差异,有些同学完成的很快,他的表现欲会促使他迫不及待的把答案告诉本组内其他成员。于是大家匆匆忙忙的把答案抄上。大家想,这样的小组合作有效性有多高?缺少小组内各个成员的独立思考,多数成员还没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仅仅充当了一下书写的机器。所以,教室应该根据学习内容给学生规定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先独立思考导学案上的内容,当大多数同学都有了自己的见解之后,再允许小组内互相交流,相互质疑,相互解答,找出小组内都不会的共性问题,留待组间或老师进行解答。因此,独立思考应该是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二、形式、实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由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记得我们在学习《测物体密度》这一节实验课时,第一个班就出现不少了不少情况。在各小组展示了并最终确定了实施方案之后,分组实验开始。我在巡回指导的过程中发现,虽然表面上看各小组热热闹闹、积极实验,但是有些同学,特别是性格内向基础又不是很好的同学,不积极或者就是不敢参与,默不作声的把玩自己自己手中的笔,还有的在趁乱说悄悄话。等到实验完成了,我找一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是,他却只能回答出他们所做的最后一组数据,而其他数据因为没有人记录而忘记了。种种现象告诉我,这一节课,我们的小组合作仅仅是形式上的、表面上的,有效性是有多少是值得我深思的。我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我们的小组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为此,我在给剩余的几个班上这节课时,我就在课前明确的向各组特别是组长提出要求:动手操作前,一定要明确指出:谁和谁做测固体密度的实验?谁和谁做测液体密度的实验?谁负责测质量?谁负责测体积?谁负责记录数据?无论谁动手操作,其他学生都要仔细观察,看该同学在操作上有没有不规范的地方,以求避免错误,减小本组实验的误差。这样,原来那些不会规范使用天平和量筒的同学也在本组“小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浑水摸鱼的现象也很少了,整堂课看起来闹而有序,反而节省了试验时间,达标率也较高。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我们不能只看形式不看实效,我们还要注重过程,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如此的合作才是有效的。
三、建立竞争机制,是小组合作得以长期有序发展的关键
刚开始实行小组合作时,大家都感到比较新鲜,慢慢地这种热情会逐渐减弱,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就会收到影响。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在个小组之间建立竞争机制。每一个小组都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大家共同商量讨论,制定统一的加、减分政策。例如:若小组内不是总是组长或个别同学发言,而是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度高的要加分;若是为了增加参与度,不假思索,胡乱发言的要减分;同样难度的题有小组内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讲解,得到大家认可的要多加分等。各组得分及时公开公布,每月一小评,每学期一大评,评出优秀小组、进步小组进行奖励。这样,为了本小组的共同利益,个小组都会各想各的招,为了小组共同荣誉而努力。
四、及时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动力
小组合作学习同样也离不开“评价”如果没有“评价”,就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不会有实效。若是学生的努力得到了及时的、积极的评价,就会有效激发学生继续努力的积极性。当学生的热情已经消失再去鼓励,就显得很苍白,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评价的信息反馈必须及时。且要不断反思,不断完善。要客观公正,避免奖罚不明。
总之,在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我们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地、及时的进行反思、改正、改进,再反思再改进。我想,实现“自主、合作、高效、愉悦”的课堂教学就不是一句空话。
第二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调查表
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开展现状问卷调查表
学校年级时间
1、你知道什么叫做“小组合作学习”吗?()
A、知道B、不知道C、有一点了解
2、在你们班数学课堂教学中,你喜欢()种方式。
A、教师讲,学生听B、教师讲,学生听、练
C、教师传授、引导与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
3、你的老师在数学课上是否开展过“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把全班学生分成若
干个小组,再让同学们自主探索、交流、讨论)()
A、经常开展B、偶尔开展几次C、从来没有开展过
4、你认为合作学习对于你学习新知识的帮助大吗?()
A、帮助很大B、有所帮助C、没有帮助
5、下列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中,你最喜欢()
A、同桌合作交流学习B、前后桌四人合作交流学习
C、把全班学生打散,重新分成若干个小组,再进行合作交流学习。
6、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你喜欢担任()角色。
A、小组长B、小组发言人C、组员
7、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你在小组内的表现是()
A、积极与组内同学讨论、交流B、听同学交流发表意见,自己不好意思
说C、不敢说或怕自己的意见错了被组内同学指责
8、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数学老师在()
A、参与小组讨论交流B、在教室内巡视C、看教案或整理黑板上板书
9、小组合作学习后,老师对同学们作了()评价
A、没有评价,继续上课B、对个别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奖励
C、综合评价每个小组的表现
10、你喜欢什么情况下用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
A、只要有问题,就用
B、出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没有现成答案时
C、自己一个人完成不了,需要几个人分工合作时
第三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材料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合作学习成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与他人互相帮助合作学习。所以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以下问题:(1)合作重形式,轻实质
在课堂上,往往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整个教室就沸腾起来。但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 有些学习小组中,发表意见者往往只是一号和二号学生,而其他的学生则一言不发,还有的甚至做起与课堂无关的事。教师尽管给孩子们提供了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但对孩子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不够重视,指导不够。
(2)探索重主体,轻主导
新课程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但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提示和指导。在时间的调控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一旦发现时间很多,就让学生“充分”探索来拖延时间;一旦发现时间不够,就匆匆结束。这种毫无组织的学习方式,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
(3)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表现很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无关的事情,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甚至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
(4)评价不全。
开展小组活动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时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有时候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因此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树立合作意识,促进小组和谐发展。为了更好地激励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我采用了以下几种评价办法:一是每节课结束前一分钟,小组成员互相评价本节课的表现;
二是每次大型考试后,学习委员算出各组的平均分,教师给较好的小组发小奖品。这样可以促进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乐于合作。
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不久,合作的意识不够强烈。所以,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首先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教材
中重要的内容,创造性地把教材变“活”,使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萌生合作意识,让学生敢于大胆尝试。
三、教给学生合作方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怎样进行合作。首先,学会分工与协作。组内的成员一定要分工明确。其次是学会交流和倾听。教师应教育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要陈述有条理,层次清晰,声音适当,不妨碍到其他小组,并且,在别人陈述观点的时候要认真倾听。再次,要学会总结与汇报。当小组合作交流即将结束时,记录员要整理好交流的成果,并由小组长安排好汇报方式,及时准确地向全班汇报。
四、建立合理评价机制,让学生促进合作。
小组合作的评价应该是将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学习结果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采用评比积分的鼓励机制,通过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导评的方法,强化评价的监督、激励和导向作用。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持续健康地发展。
地理---纪树颖
第四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1)理论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需要。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是新一轮课改的最强音。而“分组合作教学”则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课堂管理行为之一。合理而恰当地应用这一教学方法,能够使师生、生生在多边交流互动中共同发展,使课堂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平台。
(2)应用价值
小组合作教学增加了教师和每个学生互动的机会,提高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让教师能够灵活运用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了人人平等的学习氛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小组学习对每一位学生实行等距离教育,让学生充分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培养了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
2.省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ning)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倡导并实施的,它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引入并进行“分组合作教学”的实验研究。伴随着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人们越来越发现较强的合作精神,过硬的团队意识是赢得竞争的必备条件。于是与新一轮课改相适应的“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我国中小学课堂上的一大“亮点”。
3.创新程度
小组合作学习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最有效途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每个学生平等的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的得到强化。合作学习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了尊重。本课题研究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是一个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能促进教师改革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 研究内容
⑴ 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可行性
⑵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⑶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增强合作意识、训练合作技能
⑷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与课堂改革和落实新课标的关系
2.研究目标
针对目前在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
(2)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途径,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指导学生如何与人交流、相处、合作探究问题,使学生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
第五篇:课题研究反思——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通过这次科研,我对英语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有诗云“竹翠梅香松傲雪,岁寒三友各千秋”,在以往的课堂上,我对学生的要求是整齐划一,束缚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通过科研我知道教师要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表现在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兴趣特长,这种独特性是人的个性完善的内在资源。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不能用一个水平衡量学生,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这次科研中我明白了: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其特点之一,就是每节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教学,以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达到及时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以前在教学中我只是偶尔读一些教育书籍和杂志,从中摘抄一些感觉较好的文章,没有及时反思。所以当自己有一些好的想法时,总是苦于无从下手。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多学习,勤反思,多向前辈学习,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这次教科研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懂得了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相信自己,自己就是最好的。通过这次科研,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提高自我,提高我的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够带着我的学生一起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