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国足球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启示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浅析《黑暗的心》女性形象的作用 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汉英翻译及翻译策略 3 诸神形象折射中西方价值观不同 从合作原则分析《生活大爆炸》中字幕幽默的翻译 5 多媒体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对大学生情感的影响 6 从语境理论角度分析奥巴马就职演说词语篇 7 英国喜剧电影和美国喜剧电影的不同特点分析 Doomed Tragedy out of Desire-Driven Morbid Personalities in Nabokov’s Lolita 9 从关联理论分析辛弃疾的诗词翻译 A Probe into Three Phases for Effective Business Negotiations 11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 12 外来词的翻译方法初探 关联理论视角下幽默的英汉翻译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scar Wilde and Dorian Gray 15 《紫色》的妇女主义解读 16 浅论国产小米手机的营销策略 17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修辞及其翻译 18 从《嘉莉妹妹》看本性与理性的斗争 19 圣经对J.K.罗琳创作《哈利波特》的影响——对《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写作手法及其宗教主题的研究 导入艺术在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中的运用 22 从《呼啸山庄》人物爱情看人性的特点 23 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 24 谈英语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论《重返巴比伦》中女性的身份的自我建构 Etiquette and Protocol on Inter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 27 从文化视角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28 论汉语缩略语的英译 方位介词“over”的隐喻含义研究 《马丁伊登》中马丁伊登美国梦的分析 31 《月下独酌》两种英文译本之对比研究 32 析华兹华斯诗歌中的人与自然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Senior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34 从跨文化角度对商标翻译的研究 35 浅议中国菜名的英译
“Lady First” Reflected in Different Cultures 37 《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美国电视剧中双关语的研究-重点关注双关语的汉语翻译 39 清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婚俗的影响
疯女人的呐喊——《简爱》中失语疯女人的解析 41 英汉汽车广告中常用“滑溜词”的对比分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越狱》字幕翻译的研究 中美企业文化差异研究
谈网络英语缩略语的构词特点及用法
The Differences of Beauty Standard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 浅谈英语幽默的文化特征 英汉关于“愤怒”隐喻的分析
浅析《双城记》中狄更斯的浪漫现实主义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
从《野性的呼唤》浅析杰克伦敦的哲学思想及其哲学倾向 从传播美学分析国内畅销知名化妆品广告中的译文
The Cultural Identity Dilemma of Colonized Afro-Americans: the Study of The Bluest Eye 从《金银岛》看英国人的冒险精神
试从大卫•科波菲尔分析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英语人名的翻译 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语广告的英译策略 对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译的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中语用迁移现象的分析 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的公示语英译
从以目的为导向的翻译原则看委婉语的翻译 论《喧哗与骚动》中凯蒂康普生的悲剧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苔丝》
英汉习语对比研究及其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Comparative Study of Metaphor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Words 网络英语的构词方式
The Westernization of Chinese Wedding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社交礼仪的对比研究 The Racial Stereotypes in American TV Media 《觉醒》女主人公-艾德娜追求自我的过程 从数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A Study 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Phonetic Teaching of Spoken English in JEFC 《玉石雕像》中的非言语交流
英汉亲昵称谓语的语用及认知对比研究
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赵丽蓉的小品
比较约翰·邓恩与艾米丽·迪金森诗歌中奇思妙喻的艺术效果 The Archetype of the Ugly Duckling in The Secret Garden 《睡谷的传说》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顺应理论视角下《红楼梦》中社交指示语的英译研究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大一学生阅读策略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傲慢与偏见---浅析世纪英国女性作家 中西方鬼怪比较研究
《傲慢与偏见》中婚姻观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试析新课程标准下词汇教学策略的改变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87 试析《弗兰肯斯坦》中的哥特风格 88 零售创新典范及其对中国零售业的启示
试析与地理环境有关的英语成语及其文化内涵 90习语及习语的汉英翻译
An Analysis of the Femin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92 Doomed Tragedy out of Desire-Driven Morbid Personalities in Nabokov’s Lolita 93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卖花女》看萧伯纳的费边主义思想
On the Anti-traditional Factors of Feminism Translation 96 On the Disillusion of Gatsby's American Dream 97 《哈姆雷特》中不言而喻的隐喻魅力(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98 互文性理论指导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
《走出非洲》中的非洲因素与女主人公性格完善的关系 100 小说《飘》中斯嘉丽的人物性格分析 101 埃德加·爱伦·坡幽默小说研究 102 《纯真年代》中社会与个人的碰撞
On the Character of Scarlett O’Hara and the Transition of American Society 104 中西文化中女性家庭价值观之对比研究 105 中美时间观念的跨文化研究 106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
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 108 英语专业听力课程教学效率的调查与分析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Yellow and Hua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10 通过小说《紫色》分析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 111 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对英译汉结构处理的影响 112 星巴克的成功之道
傻瓜并不愚蠢——莎士比亚戏剧《皆大欢喜》与《李尔王》中傻瓜角色的对比研究 114 On the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115 《日用家当》中的黑人文化意象分析
Feasibility of Popularizing Bilingual Teaching 117 骑士精神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乱世佳人》中的清教主义思想解析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and Influenc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120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女性文学作品的三个男性形象分析 121 《缅湖重游》之语义分析
从爱伦·坡《黑猫》探讨人性的善良与邪恶
从美国核心价值观分析美国家庭学校产生的必然性 124 浅谈英语在未来的国际地位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Main Characters in Daniel Defoe’s Roxana and Emily Zola’s Nana 126 中美恐怖电影中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127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探析《劝导》中安妮的成熟形象 129 试探吸血鬼文化的起源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和《嘉莉妹妹》美国梦的对比研究 131 浅谈电影台词的翻译技巧--以《追求幸福》为例 132 从文化角度浅析中英姓名的异同 133 英文电影名称翻译中文化顺应的影响
The Developments of Marriage View over Three Periods in the West 135 论AIDA模式在大众汽车英文广告中的语言体现 136 《追风筝的人》中哈桑自我牺牲精神的研究 137 A Study of Intertextuality in Advertising Text 138 浅析《我弥留之际》中达尔的悲剧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逃离与守望 140 论《卡斯特桥市长》的现实意义
试析《生死疲劳》英文版风格之再现:文学文体学视角 142 解析《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形象
论伊恩•麦克尤恩作品《赎罪》中的道德观 144 网络英语中的新词探究
《愤怒的葡萄》中的圣经原型
《红楼梦》英译中双关语文化成分的翻译策略研究 147 The Application of Corpus in Teaching English Reading 148 论《米德尔马契》的人物塑造策略
从违反合作原则看电影语言的会话含义——以《最后的武士》为例 150 二元对立下人性的扭曲:读雪莉.杰克逊小说《抽彩》 151 中医术语翻译方法研究
152 从简•奥斯汀作品中的礼仪看英国人的社交心理 153 从《鲁滨逊漂流记》看人的性格对命运的决定作用 154 从电影《国王的演讲》看平民情结
155 奥斯卡•王尔德《快乐王子及其他》的唯美主义 156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透析王尔德的艺术人生观
157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158 《欲望都市》四位女主角的爱情观分析 159 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160 “土生子”叛逆精神探源 161 肯尼迪演讲的语音衔接分析 162 动机对中学英语学习的影响
163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课堂活动设计
164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American-Context Chinese Movies 165 观音与圣母之比较
166 从《刮痧》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
167 隐喻在英语政治演讲辞中的认知功能—以奥巴马的竞选演讲辞为例 168 中西方诚信文化对比
169 中英爱情谚语的隐喻研究及其翻译
170 The Major Characters in Wuthering Height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71 从译者主体性视角探析《红楼梦》中概念隐喻的翻译策略 172
173 中美企业广告文化对比研究
174 透过E.M.福斯特的小说节奏理论解读《心是孤独的猎手》的主题 175 伊莉莎白和凯瑟琳不同性格及命运的分析 176 组织学习障碍及相应的对策 177
178 中国茶文化与西方咖啡文化的对比分析
179 A Southern Elegy—a Feminist Study on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 180 《无名的裘德》中裘德的悲剧探析 181 论小说《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主义
182 美国寻梦—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的主题研究
183 论《西游记》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以詹纳尔和余国藩的英译本为例 184 论《达芬奇密码》中的基督教元素
185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哈克和吉姆的人物形象分析 186 十九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的生成语境与基本特征 187 从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看《简·爱》
188 The Symbols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s in The Scarlet Letter 189 论托马斯•哈代诗歌中的死亡意识
190 “It be Adj of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语义的构式语法研究 191 在归隐中相遇—论梭罗与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192 论《红字》中的孤独感
193 浅谈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
194 从生态中心主义角度分析康拉德《黑暗的心》 195 探究希腊神话对英国戏剧及诗歌的影响 196 英汉形状类量词的隐喻认知分析 197 英国足球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启示 198 文化负迁移对翻译的影响 199 论广告英语的人际沟通功能 200 浅析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的现象
第二篇:校园足球,中国足球
双休日来到校园,篮球场上早已人满为患,而一旁的足球场上却空无一人,不由想起自己在学生时代参加校级足球联赛时,选手们奋力拼搏,观众们是里三层、外三层,加油呐喊之声响彻云霄……,追忆往昔,不由一阵唏嘘。如今我们的孩子都不会踢球,不爱足球,那么我们中国足球的强国梦何日能圆?
第三篇: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建议
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建议
当前,中国男足世界排名为世界第81位,与之前的几年相比,依然处于一个徘徊不前的阶段,在世界范围内只能算是一个三流的球队,亚洲范围内也仅仅算是二流的球队。几乎每个中国球迷心中都时刻期望着中国足球能走在世界前列。那么,中国足球在当前阶段要做些什么才能取得进步,并且一步步进入世界足球强国的行列呢?
一、青训
良好的青训体系是足球人才的最根本的来源,曾经,支撑着中国足球的是举国体制的训练模式,这一模式为中国足球输送了不少人才,所以在本世纪初国足能够进入世界杯,能够夺得亚洲杯冠军,但是,2004年后,足协把青训的任务交给了市场,原有的青训体系崩塌,而新兴起的足校,则收费昂贵,将不少人拒之门外。为了发展青训,足协应该对各个职业俱乐部强制设立不同年龄段的梯队,并且组织相应的联赛。
二、全民普及
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到足球运动中,人口基数大了,冒尖的优秀球员的数量也会相应的增加。为了普及足球运动,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场地的问题,政府在规划城市时应该考虑留住一些空地用作足球场的建设,哪怕是在郊区也可以;另一方面,中小学的足球场不能只是一个摆设,应该对中小学的体育课时间给予充分的保障,具体来说,可以由教育部门通过对校长进行思想教育和监管来进行。
三、联赛建设 随着广州恒大的崛起,和这个赛季一些新的企业的进入,中超已经渐渐进入了金元时代。这一点和英超颇有些类似。十多年前,阿布带着钞票入主了切尔西,将英超代入了金元时代,几年后,曼城也凭借着中东土豪老板的一掷千金逐渐变强,英超联赛迎来了巨大的繁荣,与此同时,他们的青训也丝毫不落后,曼城投资上亿欧元建立了足球学院,播种下了未来的希望。对于中超来说,需要借助金钱的力量,引进一些大牌的球星,提升联赛的整体水平,提升联赛的观赏度,扩大联赛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从而吸引到更多的人来关注足球,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去。
另外,中超联赛可以学习欧洲的英超联赛,将联赛打造成一个品牌,通过商业化的运营赚钱,进而使俱乐部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能够投入到进一步的发展中去。
总之,中国足球的发展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我们一点一点去解决,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总会有迎来曙光的一天。
第四篇:英国NGO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NGO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 王名
英国的慈善组织
在英国,官方和大众媒体较少使用“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的术语,而更多的使用传统用语“慈善组织”(Charity Organization),近年来比较通用的是“志愿和社区组织”(Voluntary and Community Organization)一词。后者和前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除了包括民间公益性组织以外,还包括各种形式的互益性组织,而慈善组织则主要强调公益性的一面。英国的专家把“慈善组织”定义成为:为了广泛的公共利益而设立,非营利、非政府、从事各种慈善性公益活动的组织。考虑到“慈善组织”一词在中国一般具有较为狭义的用法,本文多使用“民间公益组织”一词,泛指英国的慈善组织。
英国的民间公益组织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2-13世纪,英国就出现了约500多家民间志愿性的公益慈善组织。1601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关民间公益组织的法规——《慈善法》,该项法规不仅划定了公益慈善组织的范畴,强调了这类组织所具有的公益性、慈善性和民间性等原则,而且提出了政府鼓励和支持民间慈善事业的法定框架,给出了进行各种形式社会募捐以筹措公益资源的法律依据。这项法规对于英国民间公益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18世纪以后,伴随英国工业化的进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公益慈善性的非营利组织:一批成功的工厂主或企业家出于博爱目的纷纷成立慈善组织;市民们基于社区互助与自我服务的目的也纷纷设立自己的慈善组织;越来越多的人们关心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许多知识分子、政治家、工会活动家、社会活动家等也纷纷成立影响公共政策的各种公益性的游说组织。慈善组织数量越来越多,就业规模越来越大,对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公益慈善部门逐渐成为英国社会中与政府公共部门、私人企业部门相平行、相独立和相辅相成的民间公益部门。
最近半个世纪,英国的政府公共部门、私人企业部门和民间公益部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战以后工党政府上台,通过推行“国有化”,将原来由许多慈善组织提供的社会公益服务接管成为政府公共服务。布莱尔政府推行的所谓“现代化”,强调的一方面是要建立一个强大的、积极活动的民间公益部门,另一方面是政府和民间公益部门积极的合作。
英国民间公益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包括:扶贫救济,教育援助,宗教慈善,卫生健康,社会及社区福利,历史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动物保护及福利,业余体育运动,促进人权与和解,针对无家可归者提供住处,科学研究及普及。
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截至2002年底,有近20万家民间公益组织,其中在英国慈善委员会登记注册的慈善组织共18.6万家,它们的总资产额约达700亿英镑;专职人员的总就业规模达50万人,占全英就业人口总量的约百分之三。
在英国,年收入在1000英镑以上的慈善组织须向英国慈善委员会进行登记注册并接受慈善委员会的监督管理。英国注册慈善组织的一般条件是:
第一,要注册的慈善组织,须和其它慈善组织在工作内容上不重复;
第二,慈善组织须有自己的管理章程,明确组织的目标及其管理方法。章程 可以是理事会的文件、组织宪章或相应的法规;
第三,依照英国《托管人管理法》组成托管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应包括来自政府公共部门、所在社区、私人企业部门的代表。理事会成员可直接受雇于慈善组织,但不能有其他商业目的。慈善组织必须按捐款人及受益人的最佳利益导向进行运作与管理。
英国慈善组织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拥有广泛和大量的志愿者资源。慈善组织的有酬员工只占其经常就业的约三分之一,绝大多数是各种形式的志愿者。在英国,平均每一个16岁以上的成年人每个月都会从事某种形式的志愿服务。
在英国,民间公益组织的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有着一套严格的法律制度框架和相对独立、职能完备、体系健全的行政管理体系。除了颁布于400多年前的著名的《慈善法》以外,19世纪制定了关于慈善组织理事会定位及其管理原则的法规——《托管人管理法》(2000年修订)。内政部、文化部和独立与政府之外、直接受议会领导的英国慈善委员会,分别作为慈善组织与政府间的协调机构、资助机构、登机注册及监督部门发挥重要的作用。布莱尔政府上台后,为了加强政府与民间组织之间的合作,于1998年签署了《政府与志愿及社区组织合作框架协议》。
英国政府与民间公益组织的关系
英国政府高度重视与民间公益组织的合作并视之为重要的合作伙伴。为推动民间公益事业的发展,英国政府不仅每年投入巨大的财政资源,而且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行政支持体系和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的一个庞大的登记-监督体系,努力建立健全各项法规政策并通过在各级政府与民间公益组织之间签署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政府与志愿及社区组织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动英国政府各部门及各级政府与民间组织之间的合作。
1998年11月,经英国女王批准,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内政大臣杰克-斯特劳和全英慈善组织与政府合作委员会主席肯内斯-斯通,共同签署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协议——《政府与志愿及社区组织合作框架协议》(COMPACT)。随后,由地方政府协会主席和全英慈善组织与政府合作委员会主席共同签署了一个地方版的COMPACT——《地方各级政府与志愿及社区组织合作框架协议》。
为了具体指导政府各部门及地方各级政府与民间公益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COMPACT突出强调如下原则:
第一,政府对民间公益组织的资金支持原则;
第二,政府在支持民间公益组织的同时确保其独立性的原则;
第三,政府与民间公益组织在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公共服务上的协商、协作原则;
第四,民间公益组织在使用包括政府资金在内的公益资源上的公开性、透明性原则;
第五,政府保障各种不同类型的民间公益组织有公平机会获得政府资助的原则。
在英国,内政部(Home Office)是政府各部门中规模最大、职能范围最广、综合协调能力最强的政府部门,共拥有大约一万5千名公务员,占英国政府公务员总数的一半左右。英国内政部负责政府对民间公益组织的指导、推进、支持、协调和相关法规及政策的制订与修改。
英国政府每年提供给民间公益组织的财政资源共约33亿英镑。其中大约一半来自英国政府的博彩受益。英国的博彩事业由英国文化部下设的全国博彩运作委员会经营,每年博彩收益的28%通过文化部下设的两个政府基金——新机会基金和社区基金——分配和全国的各级各类民间公益组织。分配方式主要是通过分设在全国各地的基金分支机构,以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竞争性基金分配。十年来由博彩事业提供给民间公益组织的资金总规模达140亿英镑。
在英国,民间公益组织的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机关是英国慈善委员会(Charity Commission),这是一个有着150年历史的官方机构,依据英国慈善法设立。根据1993年修订的英国《慈善法》,慈善委员会全额由英国财政拨款,属公务员体制,其主席由英女王任命,相当政府阁僚,但其运作管理独立于政府机构和议会治外,是一个依法设立、依法行使职能的独立机构。其主要职能如下:
第一,登记注册:负责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各级各类民间公益组织的登记注册。其中包括新注册组织和已注册组织的更新。
第二,咨询监督:负责向这些民间组织提供如何在法定框架下进行运作的咨询并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制定法规:拥有解释和改善相关法规的权限,可颁布法规文件,就已有的法律条文进行必要的解释和修正,和英国高等法院具有同等权限。
第四,调查执法:依法对民间组织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查并加以查处。
对英国民间公益事业兴盛原因的思考
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是现代福利国家之一。英国的民间公益组织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政府和企业所发挥不了的巨大作用。大量以民间慈善为宗旨、以公益服务为主业、以志愿参与为特征的民间公益组织的存在及其作用的发挥,形成了英国社会政府公共部门与民间公益部门共同推进公共福利的繁荣景象。
民间公益事业之所以在英国能够发达兴盛,其原因大致如下:一是民间组织本身以推进社会福利、公益服务为其宗旨与使命;二是政府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并将推动民间公益事业发展和公民社会的建设作为各级政府的目标与职能;三是在政府和慈善组织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制定了相关原则;四是政府从财政上大力支持民间公益事业的发展并设法保证财源;五是依法规定公开性和透明度为约束公共事业的基本准则;六是全社会都来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将社会的慈善视为大家的慈善。
虽然英国的公益慈善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慈善法,但是这个法律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年前英首相提出重新制定公益慈善法,并成立了专门机构推动该项工作。这表明,即使在英国这样的慈善先进国家,民间公益事业也需要不断改进,立法体系也需要不断革新。
英国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亟待建立和发展我们自己的社会公益事业。英国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及其与政府关系的模式对于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民间组织可以从政策上划分为民间公益组织和非营利企业两种类型。这样 划分的意义在于:据此采取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支持政策及不同的监督管理办法。
2.政府与民间公益组织之间应通过协议的方式明确合作伙伴关系。民间公益组织因其活动领域极为广泛且规模参差不齐,在活动上与各级政府及政府各部门都会发生关系,由于同处于公共领域,彼此之间发生不协调、摩擦甚至矛盾在所难免,COMPACT作为英国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在处理与民间公益组织之间关系上的行为准则和纲领性文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3.政府应当将大力资助民间公益活动作为一项义务制度化。英国政府通过每年面向民间公益组织的33亿英镑的公益支出,实际获得这些组织向社会提供三倍于政府支出的公益服务,表明动员民间公益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建议一方面借鉴英国的经验将社会福利彩票收入作为政府公益支出的财源,另一方面动用一定的财政资金,通过制度化的政府采购,以公开竞争的形式向民间公益组织提供支持。
4.应当建立独立于政府行政体系的国家监督机构。监督管理民间公益组织是一项重大的社会责任,可以参照英国慈善委员会的模式,在全国人大下面设立公益慈善委员会,专门负责对各类公益组织的监督管理,这样既可以有效协调与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监督政府有关部门依法行政,同时又能有效监督和保护公益财产及其运作,真正向社会负责任。
5.尽快制定中国的民间公益组织法,通过公益慈善立法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英国的《慈善法》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并且还在进一步修改完善。我国尚无系统的公益组织法,仅有的《公益事业捐赠法》还难于执行,社团等相关法规也亟待修改完善。可以参照英国的《慈善法》和其他相关法规,尽快制定我国的民间公益组织法,通过立法推动对公益财产的保护并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当然,我国和英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背景都很不相同,直接照搬英国的模式对于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并不有利,需要在深入研究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他国有益的经验教训,洋为中用,努力探索一条在法治基础上推动中国社会公益事业蓬勃发展的新路来。
第五篇:《人民日报》世界杯对中国足球的启示(3篇)
《人民日报》世界杯对中国足球的启示(3篇)
精神不振难成大事(品杯)
——世界杯对中国足球的启示之一
钟 文
《 人民日报 》(2014年07月08日 13 版)
巴西世界杯的精彩正在继续,国人在观赛之余也难免会吐槽只能守在家里关注比赛的国足。的确,即便是距离中国足球唯一一次在世界杯上亮相,也已经有12年之久。
世界杯距离中国球迷是如此之近,世界杯距离中国足球又是如此之远;国人是如此喜爱世界杯,国足却是如此不争气。两相比照,国人每每满心欢喜观看世界杯之时,总是难掩心头的丝丝尴尬。
世界杯从来不是足坛劲旅的独角戏,强强争锋、强弱碰撞共同组成了世界杯的绚丽与精彩。巴西世界杯上,西班牙、葡萄牙、英格兰、意大利等强队会止步于小组赛,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等队伍会接连闯关,都足以验证“足球是圆的”所蕴涵的独特韵味。
世界杯赛场上,人们在关注各队的输赢,同时也在关注各队的状态。比如伊朗和阿尔及利亚这样的球队,虽说最终或止步小组赛或止步十六强,但由此认定这两支球队乏善可陈则有失偏颇。恰恰相反,只要球队释放了自我、展示了风采,人们便会记住这些同命运顽强抗争的强者。
遗憾的是,在世界杯赛场上难觅踪影的中国足球,难得在场外制造一点新闻,但也还是一如既往令人感到愤懑和揪心:6月29日,中国男足同马里队踢了一场热身赛,在对方被罚下一人的情况下,依然以1∶3告负;而对于各方纠结已久的“刘健转会案”,中国足协依然无法因应各方要求给出合理解释,看来问题无解、公平难觅仍是常态。
评判亚洲足球是进步还是退步,研讨中国足球距离世界杯有多远,很多业内人士都会从技术的层面给出解读。其实,仅仅谈及技术,难免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找不到定论。而这么多年来,中国足球要斗志没斗志、要状态没状态,往往为人所不齿且基本看不到改观的迹象。一支没有敬畏心、没有荣誉感的队伍,又怎能担当起冲击世界杯的重任?这样的队伍即便侥幸冲进了世界杯,又怎能改变“关键时刻掉链子”的阿斗形象?
面对世界杯,中国足球切忌滔滔不绝、夸夸其谈。这么多年没能在世界杯的舞台上展现斗志、展示风采,中国足球更该做的是从世界杯上学点什么、该为打翻身仗做点什么。即使这些都做不到,起码也应该有一点羞耻心。当然,如果举一反三做到了“知耻而后勇”,说不定中国足球也就慢慢找到了前行的动力和腾飞的希望。
联赛为本 青训是根
——世界杯对中国足球的启示之二
发表时间: 2014-07-09 08:33:0
5来源:人民日报
细数本届世界杯大放异彩的球星,无论是梅西、内马尔还是罗本、穆勒,都效力于欧洲的职业俱乐部,如果将参加本届世界杯的全部球员进行统计的话,不难发现,有超过一半的球员来自欧洲五大联赛。
欧洲五大联赛是当今世界上职业化最成熟、水平最高的足球联赛。某种程度上,世界杯的精彩离不开五大联赛的培养和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如今,以联赛为本是各足球强国的共识。联赛是发展足球的基础,向上可以为国家队输送精英,培养本国的球星;向下则能带动大众观赏和参与的热情,让更多青少年喜欢上足球,不断扩大足球的根基。
反观国内,始于1994年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蹉跎时光,走过了太多弯路,和中国足球同期开始职业化的日本足球,如今已经远远甩开我们。20年来,中国足球总是在“摸索”,问题却越聚越多。中超联赛至今仍难走出“伪职业”的尴尬,联赛自身的结构设计缺陷、产权归属模糊等弊端还造成了俱乐部急功近利、忽视后备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都不是改革的必然产物,恰恰因改革不彻底所致。要想改变现状,必须深化改革。首先应实现管办分离、政事分开,解决一些不合理制度的弊端以及利益固化、权力依赖等难题;其次,现在的改革应该将联赛看做整体系统中的重要一环,才能从更广的层面去推进改革。广州恒大俱乐部的崛起带给中国足球的并不是多么高深的发展理论,尊重市场、尊重足球规律这条简单的常识恰是成功的秘诀。
哥斯达黎加队是本届世界杯的一匹黑马,2002年韩日世界杯时,中国队还曾同哥斯达黎加队交手。曾带领哥斯达黎加队征战2002年世界杯的主教练吉马良斯说:“振兴足球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更多的孩子投身足球。”
尽管当前有大量的资金涌入中超,但对青少年球队的投入还是少得可怜。一方面青少年足球人口急剧下降,很多中超俱乐部在青少年梯队培养上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全运会足球“一冠三金”的政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后备力量培养的格局,金牌才是各方的终极目标;好不容易开展起来的校园足球,在推广过程中,却连足协编制的足球训练大纲都难以执行。重视青少年足球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中国足球已经浪费了太多的宝贵时间,如今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青少年足球体系,从政策到资金都给予青少年足球足够重视。只有让更多的孩子踢球,才能夯实中国足球的根基。
以联赛为本,扎青训之根,这是一个国家推广足球运动,提升足球竞争力的基本架构。看着世界杯的热闹,更应反思他人成功的门道。(马 剑)
中国足球需要成长空间(品杯)
——世界杯对中国足球的启示之三
晨 曦
《 人民日报 》(2014年07月10日 12 版)
又是一场巴西队的比赛,又是一次万人空巷。一场惨痛失利之后的里约街头,生活照旧,足球如常。海滩上、空地间,仍是数不尽的足球少年。巴西拥有“足球王国”的封号,靠的不仅是成绩,更是底蕴。
在万里之外的中国,也有数以千万计的“铁杆”与世界杯一起彻夜不眠,但他们的足球场,大都只在闪烁的荧屏之中。看球与踢球彼此孤立,足球与生活难生共鸣。
足球场上,胜利是人人期待的结果,但比胜利更能深入人心的,是其中呈现出的精神力量。只可惜,能走进球场踢球的国人只是少数,能让孩子享受足球快乐的家长更是凤毛麟角。国人对于足球的理解,往往只关注输赢、关心球星,显现出功利化和扁平化的趋向,难以体味到足球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享受到足球运动本真的快乐。这一点,中国足球从业者有责!
在世界杯赛场上,荷兰队提供的材料会准确地标注出,与阿根廷的半决赛是“橙衣军团”成军后的第750场比赛;德国队的新闻官会清楚地告诉你,穆勒在与巴西队比赛中的首开纪录是德国队历史上的第2000个入球。这样精细化的统计背后,是足球文化的积淀,也是对足球历史的尊重。反观国内,我们还有太多不专业、不敬业和不职业的做法存在,甚至已经职业化20年的足球联赛,还在一片足球文化的荒漠上醉生梦死。前中国女足队员孙雯忧心忡忡地说:“为中国足球打造基础的技术人才,我们缺;耐心的、不急功近利的管理者,我们缺;公平竞争,维护规则尊严的职业精神,我们缺。”
中国足球,缺少的东西太多。
当下,嘲笑不争气的国足已经成为人们的一大乐趣,但有多少人认真反思过,有多少体育课被文化课挤占?有多少渴望踢球的孩子能真正跑进球场?有多少人会因为对足球的爱而义无反顾投身其中?有多少人能言行一致对中国足球一如既往?如果中国球迷只是电视机前的看客,对足球表现出叶公好龙似的喜爱,那么中国足球永远无法形成可以扎根的土壤,只能是喧嚣的浮尘。
无论是小组赛中铩羽的西班牙队、日本队,还是止步于八强的哥斯达黎加队、哥伦比亚队和比利时队,虽然都在追逐金杯的道路上掉队,但是,这些国家的足球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拥有牢固的根基和成形的体系,只是这一次他们失败了。而在中国,一切都还没有理出头绪。中国足球想驶上正轨,至少要先固本培元,给足球提供“自由成长”的空间,就像巴西街头随处可见的足球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