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课后反思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课后反思
砚山县阿基中学 谢家奎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已受到越来越广泛地接受和采纳。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详细地介绍了课程目标、课程主题、课程建设要求、课程实施要求等作了明确的解释,在学习中让我知道教师树立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适应不同的信息技术环境,学会操作常用信息技术设备,运用通用软件和学科软件,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数字教育资源的获取、加工和制作等。其中,“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重点关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常用设备与资源的使用,重点关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讲授、启发教学等;“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重点关注网络教学环境和移动学习环境下常用设备与资源的使用。有利地帮助我们在整体教学流程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重点关注网络和移动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关键环节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教育教学实效。
其中,“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重点关注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导入、讲解、技能训练、总结与复习、评价等教学环节;“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重点关注网络和移动学习环境下,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任务设计、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评价等环节。而这些知识的获得将利用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社区等,有效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协同备课、经验分享、课例研究、专题研讨、教学反思等校本及区域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通过学习和自身能力测评,我发现,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还很浅薄,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标准》之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我深感惭愧,因此我希望借助这次培训机会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自己在运用多媒体如ppt进行教学方面还不够熟练,因此希望通过这次学习能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2、到目前为止,自己还不会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因此也希望能学到这方面的能力。
学习是提高自己的最佳途径,我希望在未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之前,用他人的知识和智慧之光照亮前方的路。
在本次培训中希望自己要提高的与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六个方面
1.重点关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常用设备与资源的使用。2.重点关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讲授、启发教学等;
3.重点关注网络教学环境和移动学习环境下常用设备与资源的使用。有利地帮助我们在整体教学流程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4.重点关注网络和移动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关键环节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教育教学实效。
5.重点关注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导入、讲解、技能训练、总结与复习、评价等教学环节;
6.重点关注网络和移动学习环境下,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任务设计、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评价等环节。而这些知识的获得将利用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社区等,有效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协同备课、经验分享、课例研究、专题研讨、教学反思等校本及区域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
通过聆听专家教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解读”、“信息化教学环境”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信息技术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有着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
第二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2014年5月27日教育部颁发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标准,是在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催化下研制的。从培训中了解到标准产生的背景,使我们感觉到自己的确需要学习,并且要终身学习,从中也看出我国信息技术的落后,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很大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如果再站在孩子面前,拿着一本书和一支粉笔,后面一块黑板,这是我们一个想象力的巨大失败,这是我们对子子孙孙不负责任的表现,对我们未来不负责任的表现。
信息技术是否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进入学科,进入课堂了呢?信息技术是否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有效的助力了我们的教学了呢?我认为事实远非如此,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空间是非常大的,需求差异也是非常大的,有的教师应用最多的就是ppt,不去创新,教师们之所以不想改变,排查创新那是因为教学需要安全感,技术的选择如果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会担心的。
从已经取得的成绩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如何提升教师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应提升到什么程度,就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标尺,以避免盲目,这个就需要标准来衡量。
标准是规范和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是各地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应用和测评等工作的根本依据。从标准的结构看,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是关注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练习和反馈等教学活动所应具备的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关注老师的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交流合作、探究建构、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等学习活动所应具备的能力。
标准中所讲的例子看出我们的思想也需要转变,特别是昌乐一中的反转课堂,老师有备什么讲什么到学生问什么讲什么,学生有老师讲什么学生学学生到学生产生质疑,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有了新的转变。
由此我反思自己今后首先在思想上应转变,不能再停留在原来的功劳簿上了,并且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提高自身教育技术能力已经迫在眉睫。第二,行动上要积极努力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到教学中去。
总之通过学习我了解了要把“研究性学习”作为我们今后教学的发展方向。改变传统的评价学生的方式,利用“评价量规”来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信心,全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习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新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必将有所变化,我们的教学思路将更加宽广,我们的教育信念将更加坚定。
第三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
学习心得体会
本次教师“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学习,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在本次信息技术培训中,我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促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通过学习《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我觉得收获颇多:
一、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自身素养
在农村小学中难以开展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我一直认为信息技术如同劳动技术、美术、思品等课程一样可有可无。自从参加了培训学习,对照各个模块的培训知识,发觉自己以前的想法异常幼稚。在此次培训中,我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并且注重学思结合,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不断反思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让我在学习中感觉到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完善我们的教学成长,如何应对等都是一个新问题。只有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实现一名农村教师应有的价值。
二、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此次培训是通过电脑、网上课堂自学,虽然是这样,听着老师的讲解,仍让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了解的知识,让我感觉到真是学无止境,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还需不断地学习,充电。在培训中,我了解了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掌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学科教学方案。掌握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准确诊断和切实解决学科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了解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能够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选择运用,改进课堂教学及其研究行为。明确课程改革与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能够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学业测评中不断提高
自身素质。掌握教学研究理论和学科教学研究方法,能够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并形成初步成果。
这次培训使我们对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通过培训学习,不但提高了我对新课程的认识,还使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与技术得到了提高,为了真正推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将会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同时,学无止境,我也将继续努力学习,认真钻研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第四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
学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2013年10月25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一个将持续到2017年底的,并将引领培训变革的大规模全员培训拉开了序幕。2014年5月27日,由能力提升工程催化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发布,这是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也是能力提升工程顶层设计的一部分。2015年1月5日,参加了河南省信息技术工程的网上学习,在学习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这门课程之后,受益匪浅,启发如下:
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不能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共安排了五个模块:
一、理解能力提升工程,二、了解标准研制背景,三、了解标准结构和特点,四、理解标准内容要求,五、明确自己努力方向。这门课程,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不但给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也明确了今后努力的力方向。通过聆听专家教授对“中小学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解读”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老师,要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对于一个老师来说,应用技术“讲解、启发、示范、指导、练习与反馈”和应用技术“支持学生开展交流合作、探究建构、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等学习活动”的能力都是需要的,并不存在哪个能力高,哪个能力低的问题。教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为教学注入新鲜力量,增强教育教学实效。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电子白板)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数学教师。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达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让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服务于教学,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自我的专业技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化教学的发展需求。
第五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
一、总则
(一)《能力标准》是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是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培训和测评等工作的基本依据。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照执行。
(二)《能力标准》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其中,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为发展性要求,主要针对教师在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本标准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
二、基本内容
三、实施要求
(一)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能力标准》作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能力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纳入教师全员培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建立并完善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机制,切实提升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有关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培养培训课程,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和课程资源建设,开展相关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中小学校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规划,整合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做好校本研修,为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有效支持。要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
和日常工作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
(四)中小学教师要将《能力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要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更新观念、补充知识、提升技能,不断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养成良好的应用习惯,积极反思,勇于探索,将信息技术融于教学和师生交流等各个环节,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个性化发展。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拓宽成长路径,实现专业自主发展,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附录:
术语表
1.多媒体教学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与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电视机等构成,以呈现数字教育资源为主。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电视等构成,在支持数字教育资源呈现的同时还能实现人机交互。
2.通用软件:是指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通用性软件,例如办公软件、即时交流软件、音视频编辑软件等。
3.学科软件:是指特别适用于某些学科的软件,如几何画板、在线地图、听力训练软件、虚拟实验室等。
4.数字教育资源:是对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主题学习资源包、电子书、专题网站等各类与教育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字资源的统称。
5.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泛指以信息技术支持为显著特征的教学形态。6.技术资源:是对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资源的统称。7.网络教学平台:是对能够为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支持的网络平台的统称,如网络资源平台、网络互动平台、课程管理平台、在线测评系统、在线教学与学习空间等。
8.移动设备:是对便携式计算通讯设备的统称,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9.评价工具:是指开展评价所使用的各种支持工具,如试卷、调查问卷、测试量表、评价量规、观察记录表、成长记录或电子档案袋等。
10.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是指支持教师进行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的网络平台,一般具备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等功能,能够建立不同类型的学习共同体,汇聚与生成研修资源,支持教师进行常态化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