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倾听学生的声音f
倾听学生的声音——《平移与旋转》教学反思
沙王小学 谷双双
上了平移与旋转的第一课时,我觉得这个内容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我不急着把课完成,而是以学生理解的情况来确定我的所授所教。如果用这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在头脑里产生了平移与旋转的表象,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
我从同学们来学校上课用的交通工具引出”运动“这个词,让学生明确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是在“运动”这个基础上的。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火车、电梯和缆车的运动是什么样的,再让学生看看电风扇的风叶、飞机的螺旋桨和挂钟的钟摆又是怎么样运动的。在此基础上按运动的方式进行分类,很多学生都按平移和旋转把它们分成了两类,我适时讲述:象火车、电梯、缆车这样的运动叫平移;象电风扇的风叶、飞机的螺旋桨和挂钟的钟摆这样的运动叫旋转,同学们接受得还不错。
接下来我让学生列举还有什么物体的运动是平移或是旋转,同学们说了好多好多,但会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例如: 生1:飞机的运动是旋转,同学们想了一下,说:飞机的运动是平移。我说:“飞机的运动到底是平移还是旋转?大家讨论讨论。” 最终得出比较正确的说法:飞机的运动是平移,而它的螺旋桨的运动却是旋转。生2:钟摆的运动是平移,移左又移右。(这个学生非常感兴趣)立即有人反对:不对,钟摆的运动是围着中间的点进行旋转的,不是平移。(大家又自发地分成了两派进行了辩论。
小小的钟摆围绕着平移和旋转引发了学生们诸多的猜想和议论,但我觉得每一个声音都包含着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理解,每一个提议都是对自已所学的一种再创,而每一个反驳都是对知识的再吸收。这样的课堂才是鲜活的,有灵性的,才是真实而又民主的课堂,不是吗?
第二篇:倾听学生的声音
倾听“学生的声音”
摘要:对J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是以实证研究和个案研究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综合分析量性与定性数据,结合“活动理论”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实践,重点关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的声音”。通过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加以深入分析与反思,并从学生的需求和相关真实问题出发,从而探究提升校本课程管理与设计的有效策略,指导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管理;校本课程设计;性别教育;活动理论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0B-0067-05
一、研究背景
课程改革旨在改变教与学的内容和组织形式,从而惠及全体学校成员,其中课程内容和课程组织形式便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7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变革课程结构“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内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开发”开始成为关注的重点。然而,无论是实践还是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在中国大陆地区尚处于初级阶段。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客观地分析目前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不同观点,旨在凸显课程改革中学生的“声音”,重点关注学生真实的需求,同时加强学校领导及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化发展。因此,笔者将依据混合型研究的分析结果,明晰目前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探究其管理与设计方面的有效策略,以指导今后的实践与研究。
(二)个案学校情况简述
J校于2003年建校,是一所股份制九年一贯制学校,以高中为主体,隶属某教育集团。在N市的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成绩显著,体系完善,机构组织健全,能够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概念分析
(一)校本课程开发
通过文献研究,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仅是狭义的在校内开设某一门课程,而是一个广义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学校以满足本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目的,采取特色的管理、设计等方式,创设相应的校本课程。
在其中,教师和学生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同时,学校成员也合作进行关系问询,包括家长、专家、社区等。在这一体系中,教师的角色转变成了研究者和领导者,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以及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平台。
(二)活动理论
第三代活动理论将心理学与社会学交叉,包含主体(Subject)、客体(Object)、规则(Rules)、工具(Tools)、分工(Division of Labour)和共同体(Community)几大要素,相互交融,彼此影响,不断发展,形成多个新的客体。其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相呼应,学习成为一种探究性的活动,学习者从个体走向了共同体,真正将学习主体――学生引入中心。
(三)性别教育
性别不仅仅是用来区别生理的“性”,“性别教育(Gender Education)”也有别于“性教育(Sex Education)”,性别还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影响着人的性别认同感、社会角色的选择和社会结构。民国时期,我国出现的一些女校便有着“性别教育”的特征,面向特定性别的人群开设符合性别气质的特色课程,教育效果非常好。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个个性化的存在,更需要关注学生由于性别差异而引出的学习倾向差异。性别教育在目前国内校本课程开发中关注度较低。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与量性相融合的个案研究策略,运用文献分析、面对面访谈和问卷调查三种方法,相互交融,严格遵守教育研究的伦理,以保证本研究的效度、信度、普遍性和伦理性。由于本次研究方法对稍后的论述颇为重要,因此特对重要过程作简要阐述。
(一)问卷调查
1.调查设计
自助完成的问卷调查有助于研究者在短时间内收集更广泛的数据,以分析某种趋势和倾向。本问卷中包含6道评价题、9道选择题和3道开放性问答题,所有题目均为必答。评价题重点研究J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各方面的学生满意度,如总体、管理、教学、评价和课程资源。选择题包括8道单选题和1道多选题,旨在了解学生具?w的课程喜好、学习需求和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多重认识。开放题旨在提供机会给学生来提建议,通过让学生设计校本课程,探索学生对于校本课程的真正需求,更为之后的访谈提供导向。
2.样本选取
本次调查的参与者锁定在J校高二学生(16-17岁),原因在于高二学生比高一学生接触校本课程开发更多,又比高三学生的课余时间多。本次抽样以班级为单位,目前有17个教学班,根据学生入学成绩将学生分为A和B两类,笔者在班内以学生学号随机抽取30名学生,保证男女比例基本均衡。
3.数据收集
在班主任协助下,请两班的参与者现场完成问卷的填写,全部回收,逐一统计。
4.数据分析
该调查包含两类数据:(1)问题1-5为评分题与单选题,主要产生量性数据,笔者使用Excel或SPS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汇总分析,以表格和图表形式直观呈现结果。(2)针对问题16-19(问答题),笔者采用Nvivo 10质性数据分析软件,以学生回答中的关键词和短语为基础,展开统计,以分析出共性观点。
(二)面对面访谈
1.访谈设计
访谈旨在收集J校成员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层次、多样性的观点,三角测量法保证访谈数据的客观、全面。结果如下:
2.样本选取
三位学生受访者中两位为抽样调查参与者,一位来自非抽样班级,既保证问卷与访谈的对照分析,又收集更广泛的观点。笔者采用“滚雪球法”选择校领导、教师和家长受访者,以实现角度互补。
第三篇:倾听声音
倾听声音
1.小鼓发出声音是因为()。
2.做拨钢尺实验时,拨动钢尺后立即按住它,这时尺子会()。3.声音是由()产生的。
4.物体停止发声是由()向()转变的。
物体传声
1.()()()可以传声。
2.一个同学耳朵贴紧桌子,另一个同学在桌子另一侧轻轻敲打。第一个同学可以听到么?为什么?
3.小明在水中轻轻磨动砂纸,小丽贴紧鱼缸听。她能听见吗?为什么?
4.出固体,液体传声的例子么(每个举例3个)?
5.月球上没有(),宇航员在月球上听不到对方的(),他们只能依靠特殊装置来传递信息。
倾听声音
1.小鼓发出声音是因为()。
2.做拨钢尺实验时,拨动钢尺后立即按住它,这时尺子会()。3.声音是由()产生的。
4.物体停止发声是由()向()转变的。
物体传声
1.()()()可以传声。
2.一个同学耳朵贴紧桌子,另一个同学在桌子另一侧轻轻敲打。第一个同学可以听到么?为什么?
3.小明在水中轻轻磨动砂纸,小丽贴紧鱼缸听。她能听见吗?为什么?
4.出固体,液体传声的例子么(每个举例3个)?
5.月球上没有(),宇航员在月球上听不到对方的(),他们只能依靠特殊装置来传递信息。
第四篇:倾听声音
倾听声音
1师:上课之前我带大家玩一个小游戏《猜猜我是谁》
叫两个学生到讲桌前表演
2师:是谁在说话?你是如何知道是哪位同学在说话的。学:听出声音。
3:看来大家都有一对善于倾听的耳朵。今天我们就学习《倾听声音》。4:很多同学都善于观察,我给大家准备了几段声音,你们听一听是什么声音?播放前5段声音
5: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之中,有的声音是很动听的,就像音乐的声音,大家听一听这些是什么乐器?
播放后两段声音。
这些乐器都可以发出声音,那么谁能告诉我发音的部位在那里呢? 大家讨论一下。
6:老师这里就有一个小吉他和一个小鼓,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发音部位在那里?学生上台展示。
学生回答。
7:我们知道了乐器的发音部位了,你能告诉我它们是如何发声的呢? 学生回答。
8;下面我们做三组实验,看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橡皮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你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
尺子摸一摸有什么感觉,你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
小鼓(放上黄豆)摸一摸有什么感觉,你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 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9、我们平时说话,我们身体有没有振动呢,跟老师摸着嗓子一起说,我真棒。
10、你对声音还有那些问题
第五篇:倾听学生的声音----泉一隅
倾听学生的声音
——张超
高中学生已经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逐步有自我意识的个体。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多听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在想些什么,怎么想的。我们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一、课堂上要多听学生的声音,尊重学生的思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主的去研读教材,自主的去探究一个一个问题,通过探究,去发现新知,感悟,归纳,总结。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我们要注意设置合适的情境,来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认知程度,适时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为学生的一些想法而震动,惊喜;会及时发现学生在什么地方会理解困难。习题讲评过程中,也要听听学生的声音:一些简单的题目,不免仍有个别学生存在疑问,可以听听程度好一点的学生的声音,让他们来讲评;一些题目重点是温故知识点,此时听听程度一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识记情况;一些题目可以有多种解法,这时可以让学生举手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充分的听学生的声音,尊重学生的思维。
二、课下倾听学生声音,让教学与学生管理更有效。
通过作业,测试情况,我们可以初步的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有些一再强调的问题,部分学生却是反复出错,这时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听听这些学生的声音。通过具体问题,试探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时掌握他们的症结所在,并给以帮助。
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多听听学生的声音,这样可以与学生做好有效沟通,及时对班级情况和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和掌握。在学生取得成绩的时候,让学生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成功的经验,可以是努力的汗水,学习的方法,明确的目标,也可以是一分坚持和执著。这样,一方面是对他们成绩的肯定与尊重,也是对其他同学的一种激励。当学生犯错的时候,要先了解情况,而不要急于批评。即使我们明知道
事情的原委,我们也不妨让学生自己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情况;不妨让学生自己说说这样做的坏处。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基本的道理都懂,一般情况下有很强的自尊心,并且伴随着一种轻狂的叛逆。此时我们更需要做好引导工作,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体会,去感受,去判断和选择。
走下讲台,走近学生,听听他们声音,了解和尊重他们的所思所想,发现不一样的他们,也还他们一个不一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