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时间:2019-05-14 13:2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江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江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第一篇:长江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长江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结合我校特点,对毕业设计(论文)文本结构规范要求如下:

一、毕业设计(论文)文本结构规范及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文本结构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文本由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目录、任务书、开题报告或文献综述、指导教师审查意见、评阅教师评语、答辩会议记录、中外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和附录、外文参考资料原文、译文组成。

1.封面 2.目录

3.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4.开题报告或文献综述 5.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6.评阅教师评语 7.答辩会议记录 8.中外文摘要 9.前言

10.毕业设计(论文)正文主体(理工类):

⑴ 选题背景

⑵ 方案论证

⑶ 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

⑷ 结果分析

⑸ 结论或总结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附录

注:文科及其它学科,可根据学科特点,参照上述结构制定统一的正文结构规范。

(二)对以上内容的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由教务处统一要求,由学生按要求填写,指导教师负责把关。2.毕业设计(论文)目录一般要列出二级标题,并标明对应的页码。3.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教师审查意见由指导教师按要求详细填写。4.评阅教师评语由评阅教师按要求详细填写。5.答辩会议记录由答辩委员会秘书按要求详细填写。

6.中外文摘要含题目、学生、指导教师及所在单位(院系或工作单位)署名、摘要、关键词。题目下方正中为学生和指导教师及所在单位署名。中文摘要字数应在400字左右,外文摘要另起一页,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关键词应能正确地反映文章的主题内容,以3~8个为宜。

7.前言应简要地说明本课题的目的、意义、范围、前人研究情况及其与本课题的关系。前言不要与摘要意思雷同,也不要成为摘要的解释。前言是作者注意力的焦点,应认真撰写,注意精炼。对前人的工作应只讲与本课题有关的主要结论,并指出文献来源。

8.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1)选题背景:说明本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阐述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与技术路线等。

(2)方案论证: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阐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以及所采用方案的特点等。

(3)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指作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要求论理正确、论据确凿、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表达确切。

(4)结果分析: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的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5)结论或总结: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和建议。

9.参考文献:为了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出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正文之后则应列出参考文献,并列出只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

10.致谢:简述自己通过本设计的体会,并对指导教师以及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11.附录:包括与论文有关的图表、计算机程序、运行结果,主要设备、仪器仪表的性指标和测试精度等。

12.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一般情况下应采用计算机打印成文。若手写则要求书写工整。

13.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提倡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

14.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制。

15.外文翻译:外文翻译要求准确、流畅,内容包括:标题,标题下方正中为外文作者署名,外文翻译成中文的内容。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排版格式规范

1.原则上毕业设计(论文)均按以下要求排版、打印。

2.版面尺寸:A4(21.0×29.7厘米);版芯位置(正文位置):上边界3.5厘米、下边界3.0厘米、左边界3.0厘米、右边界2.5厘米、装订线位置定义为0厘米。

3.页眉与页码:页眉从第1页开始设置,距边界2.8厘米,采用五号宋体居中,奇数页页眉为论文的一级标题文字,偶数页页眉为论文的题目;页码采用页脚方式设定,采用五号宋体、用“第×页(共×页)”的格式,处于页面下方、居中、距下边界2.2厘米的位置。

4.目录:“目录”用小二号黑体,居中;一级标题顶格,小四号黑体;二级标题缩进2个字符,小四号宋体;标题文字与页码之间用点线,页码居右对齐。在目录中先依次列出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或文献综述、指导教师审查意见、评阅教师评语、答辩会议记录、中文摘要、外文摘要,(对应的页码用I、II、III、„„标注);然后列出正文目录及对 应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5.中外文摘要:论文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学生、指导教师及所在单位(院系或工作单位)在题目下隔一行,居中,格式:学生:× × ×,× × ×学院(系),另起一行居中,格式:指导教师:× × ×,工作单位,署名采用小四号仿宋体;摘要内容空两个汉字符由“[摘要]”引出,用小四号宋体、两端对齐方式排列;关键词另起一行空两个汉字符由“[关键词]”引出。外文摘要另起一页,论文标题用小二号,其它部分用小四号,字体用Times New Roman体、左面对齐方式排列。

6.正文内标题:正文另起一页,论文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前后段间距1行或12磅。理工农医类专业正文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标引(阿拉伯数字与标题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符,不加标点符号,如一级标题1 „„;二级标题1.1 „„;三级标题1.1.1、1.1.2、1.1.3、„„),一级标题用小二号、二级标题用三号、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用黑体加粗、顶格排列、前后段间距0.5行或6磅;文科类专业正文一级标题采用中文序数(如一、二、三、„„)标引、小二号黑体加粗、顶格排列;二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如1.、2.、3.、„„)标引、三号黑体加粗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汉字符;三级标题采用两边加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标引、小四号黑体加粗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汉字符。各级标题与正文前后段间距0.5行或6磅。从此页开始编页码。

7.正文文本:宋体小四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体的要求排版,每段首行缩进两个汉字。

8.文中图、表、公式:所涉及到的全部图、表,不论计算机绘制还是手工绘制,都应规范化,符号、代号符合国家标准。图以文中出现先后按“图1(空两格)图名、图2(空两格)图名……”(楷体五号加粗)随文排。表格以出现先后按“表1(空两格)表名、表2(空两格)表名……”(黑体五号加粗)随文排。图表中文字用宋体五号、不加粗,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体。公式序号以出现先后按“(1)、(2)、……”编排在公式行顶右。

9.参考文献:位于正文结尾后下隔2行,“参考文献”4字居中,采用4号黑体;具体参考文献目录按5号宋体、两端对齐的方式排列,行间距为固定值18磅。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文献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格式如下:

期刊论文——[序号]作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次(期号):起~止页码。专著——[序号]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译者(对译著而言),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析出文献——[序号]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技术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编号,标准名称。

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名,报纸名(外文报名可缩写,缩写后的首字母应大写),出版年月日,期号:版序。

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公布日期。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作者,文献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10.致谢:另起一页,用小三号、黑体、居中,致谢内容按正文文本要求排版。11.附录:附录另起一页,必须按正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排列,并用3号黑体靠左对齐方式注明“附录×”字样,附录内容按毕业设计(论文)正文文本要求排版。

12.外文翻译:按照毕业设计(论文)正文文本要求排版。

注:用外语撰写的论文可按对应语种的学术论文的格式、由所属院(系)提出相应的要求,但版面尺寸和基本格式应与上述要求一致。

三、毕业设计(论文)文档资料的形式审查与装订要求

1.各院(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规范化要求负责组织本单位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审查工作。

2.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审查应在评阅教师评阅前完成,凡形式审查不合格者,应令其返工,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3.通过形式审查的毕业设计(论文),由学生本人将毕业设计(论文)成果资料按规范化顺序进行整理,并按以下要求装订好后交回各院(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由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安排评阅教师评阅。

毕业设计(论文)装订顺序及要求:

(1)幅面:以A4(21.0×29.7厘米)为基本幅面;

(2)装订位置:左面竖装,装订位置距左边界0.8~1.0厘米;

(3)毕业设计(论文)文本装订顺序:封面、目录、任务书、开题报告或文献综述、指导教师审查意见、评阅教师评语、答辩会议记录、中外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4)外文翻译资料装订顺序:外文翻译的译文及原文。

注:请下载文学院毕业论文表格

长江大学文学院网主页→文件下载→毕业论文→2010届毕业论文表格模板

第二篇:重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化要求

编写要求

2.1页面要求:设计或论文须用A4(210×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70页以上的用双面打印,70页以下用单面打印。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天头)为:30 mm;下边距(地脚)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2.2 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单面印制的,左对齐为“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右对齐为各章章名;双面印制的,左页居中为“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右页居中为各章章名。打印字号为小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2.3页脚:从设计或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位于每页页脚的中部。

2.4 前置部分从中文题名页起可用罗马字母单独编页。

2.5字体与间距:凡打印的设计或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编写格式

3.1设计或论文章、节的编号:按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见5.2.1)。3.2设计或论文的构成(按学位论文中先后顺序排列): 前置部分:封面(见4.1)

中文题名页(见4.2)

英文题名页(见4.2)

中文摘要 关键词(见4.4、4.5)

英文摘要 关键词(见4.4、4.5)

目次页(见4.6)

插图和附表清单(见4.7,必要时)

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术语等注释表(见4.8必要时)主体部分: 引言(或绪论)(见5.3)

正文(见5.4)

结论(见5.5)参考文献(见5.6)附录(见6必要时)4 前置部分

4.1 封面:封面格式按重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统一格式要求。封面内容须如实填写完整。

4.2中文题名页、英文题名页:中文题名页置于封面后,英文题名页置于中文题名页后。采用中英文对照方式,依次列示如下内容: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小二号黑体,居中)

设计或论文题名(二号黑体,居中)学生:××××××××(三号黑体,居中)

指导教师:(××××××××三号黑体,居中)

助理指导教师:(××××××××三号黑体,居中)必要时

专业:××××××××(三号黑体,居中)

所在院(系、所)(三号黑体,居中)

论文提交(完成)时间(四号黑体,居中)

4.3题名: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5字。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4.4摘要: 摘要页置于英文题名页后。

中文摘要一般为400汉字左右,用小四号宋体,摘要应包括关键词。

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译文,英文摘要页置于中文摘要页之后。

4.5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设计(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每篇设计(论文)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词后不打标点符号。以显著的字符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4.6目次页:设计或论文应有目次页。目次页由设计或论文的章、节、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摘要页之后,章、节、小节分别按相应要求标出。

4.7插图与附表清单:设计或论文中如图表较多、应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次页之后。图的清单应有序号、图题和页码;表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

4.8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的注释表: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的注释说明汇集成表,置于图表清单页之后。主体部分

5.1格式: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由引言(绪论)开始,以结论结束。主体部分必须由另页右页开始。一级标题之间换页,二级标题之间空行。

5.2序号

5.2.1设计或论文各章应有序号,层次格式为: 文科类:

一××××(三号黑体,居中)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一)××××(小三号黑体,居左)××××××××(内容用小四号宋体)1××××(四号黑体,居左)××××××××(内容用小四号宋体)第一.××××(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理工经管等:

1××××(三号黑体,居中)××××××××(内容用小四号宋体)1.1××××(小三号黑体,居左)××××××××(内容用小四号宋体)1.1.1××××(四号黑体,居左)××××××××(内容用小四号宋体)1)××××(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1)××××(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说明:本分类所指的文科类指学生获得学位是文、法、教育等学科。

5.2.2设计或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导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2.1、表3.2、式(3.5)等

5.2.3设计或论文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页码由前言(或绪论)的首页开始,作为第1页,并为右页另页。题名页、摘要、目次页等前置部分可单独编排页码。页码必须统一标注每页页脚中部。力求不出空白页,如有,仍应以右页作为单页页码。

5.2.4设计或论文的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英文字母A、B、C……编序号,如:附录A。

附录中的图、表、式、参考文献等另行编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编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A1;表B2;式(B3);文献[A5]等。

5.3引言(或绪论):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5.4正文:设计或论文的正文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可以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导出的结论、完成的设计等。

设计应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推导正确,结论可靠;论文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设计或论文中引用别人的观点、结果及图表与数据必须注明出处,在参考文献中一并列出。

5.4.1图: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图应编排序号(见5.2.2)。

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图题采用中文,必要时可采用中英文对照,英文(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中文宋体五号。图中标注采用中文,必要可采用全英文标注。必要时,应将图上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实验条件等,用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图题下方,作为图例说明(图例说明可用中文)。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无量纲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照片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便于制版,如用放大缩小的复制品,必须清晰,反差适中。照片上应该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

图如系引用其它文献或对其它文献资料加工所得,则应在图题下或图例说明下注明资料来源(见5.4.4).5.4.2表:表一般采用三线表(有合计时采用四线表),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表应有自明性。表应编排序号(见5.2.2)。

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表题采用中文,必要时可采用中英文对照。英文(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中文宋体五号。连同表号置于表上。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事项,以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表题下,作为表注。表注应编排序号(见5.4.4),并将附注文字置于表下。

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只有在无必要标注的情况下方可省略。表中的缩略词和符号,必须与中文中一致。

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如数据已绘成曲线图,可不再列表。

5.4.3数学、物理和化学式: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编程排序号(见5.2.2),并用“公式编辑器”进行编辑,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较长的式,另行居中横排,如式必须转行时,只能在+,-,×,÷,<,>处转行。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

示例1 st=aYt+(1-a)Yt-1+(1-a)2Yt-2+…+(1-a)nYt-n+…

= aYt+(1-a)[Yt-1+(1-a)Yt-2+(1-a)2Yt-3+…]

=aYt+(1-a)st-1 ……………………………………………(1)

示例2

….……………………………………………………………(2)

小数点用“.“表示。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数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撇。小于1的数应将0列于小数点之前。

示例:应读写成94 652.023 675;0.314325 不应写成94,652。023 675;0.314325

5.4.4注:设计或论文中对某一问题、概念、观点等的简单解释、说明、评价、提示等,如不宜在正文中出现,可采用加注的形式。

注应编排序号,注的序号以同一页内出现的先后次序单独排序,用①、②、③……依次标示在需加注处,以上标形式表示。

注的说明文字以序号开头。注的具体说明文字列于同一页内的下端,与正文之间用一左对齐、占页面1/4宽长度的横线分隔。

设计或论文中以任何形式引用的资料,均须标出引用出处,并以参考文献形式统一编号(见参考文献5.6),在引用处以上标形式表示。

5.4.5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

5.4.6符号和缩略词:符号和缩略词应遵照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如无标准可循,可采纳本学科或本专业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团体所公布的规定;也可以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印的各学科词汇的用词。

5.5结论或结果:设计或论文的结论或结果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5.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是设计或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自己的设计或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引用的中外文资料,理工类不得少于10篇,其他不少于15篇。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可不受此限。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详见《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专著:[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连续出版物:[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年,卷(期)-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电子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6 附录

6.1下列内容包括在附录中

a.正文中过长的公式推导与证明过程可以在附录中依次给出;

b.与正文紧密相关的非作者自己的分析,证明及工具用表格等;

c.在正文中无法列出的实验数据、程序等; d.设计或论文使用的缩写及程序说明等;

e.学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著、取得的科研成果(专利、获奖、鉴定等)和工程实现的社会评价及有关资料(以目录清单形式给出,其书写格式同参考文献5.6)。

6.2附录与正文连续编页码。7 附件

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译文和译文原文。

7.1附件单独装订(白纸平装),与设计或论文册一并装入档案袋中。附件装订顺序及要求:

封面(按学校的统一格式)目录 任务书 开题报告 译文 译文原文

7.1.1页面要求:附件须用A4(210×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30页以上的用双面打印,30页以下用单面打印。页边距、装订线按2.1的要求,页眉:16mm;页脚:15mm。

7.1.2 页眉:附件除译文原文外均应拉通设页眉。页眉内容:单面印制的,左对齐为“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右对齐为附件名;双面印制的,左页居中为“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右页居中为附件名。打印字号为小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7.1.3页脚:附件除译文原文外均应用阿拉伯数字编页,页码位于每页页脚的中部。

7.1.4 目录页用罗马字母单独编页。

重庆大学

二OO七年一月

第三篇: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附录

一、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统一用学院印制的档案袋(此档案袋可随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并发给学生)将材料装档,并将档案袋封面填好后交指导教师评阅。材料装订及撰写要求如下:

1、装订要求

按以下顺序装订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

(1)封皮(2)任务书(3)成绩评定表(4)毕业设计说明书、图纸等或毕业论文(5)其它附件

各院部应按以上排列顺序编写毕业论文档案目录,毕业论文档案内的印章和签名必须是原件。

2、毕业论文(设计)文本规范

(一)、毕业论文(设计)应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题目:要求简明扼要,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汉字。

2、摘要、关键词:摘要应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字数应在300左右。摘要、关键词均须有外文翻译。

3、目录:要求标题层次清晰。标题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1.……、1.1.……、1.1.1……)

4、正文

● 选题背景:说明本论文(设计)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本论文(设计)的指导思想。

●方案论证:说明本论文(设计)的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阐明为什么要选择本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以及采用本方案的特点。

● 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对自己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要求论理正确、论据确凿、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表达确切。

● 结果分析: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结论或总结: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和建议。

毕业设计(或毕业实践),要求有相应的文字说明。

5、致谢

简述自己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的体会,并对指导教师以及相关人员致谢。

6、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论文(设计)、实践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或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引用和著录应符合规范,引用的资料具有权威性,对毕业论文(设计)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以下顺序排列:

期刊--著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书籍--著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二)、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

1、书写格式要求:封面和其它填写项目必须用碳素或蓝黑墨水等耐久材料书写。

2、文稿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文稿须打印。

3、版面要求:封面及内芯均采用A4大小的纸张。

4、格式要求:标题:黑体小2号,内容:摘要、关键词字体为宋体4号。小标题为楷体4号、正文为宋体4号。

5、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书写。鼓励学生用计算机绘图。

(三)、毕业论文(设计)份量

毕业论文(设计)正文不少于4000字的信息量。

3、各院部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要根据规范要求负责本院部毕业论文答辩的资格审查工作,具体从论文质、量、形式等方面对学生答辩资格进行审查。此项工作应在毕业答辩前四周完成,不合格者责令其返工,直至达到要求,否则不准参加答辩。

第四篇:撰写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本科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毕业前提交的研究报告,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进行科学研究所取得成果的科学表述,也可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体或个人阅读文献的总结。它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相关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一、一般格式和顺序

1.中英文题目

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题目不超过25字,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可分两行书写。标题中尽量不要用英文缩写词,必须采用时,应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

2.中文摘要

设计(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200-300字)。摘要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文字要精炼,应扼要叙述本设计(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主要特点和成果及结论性意见。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关键词应采用能覆盖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3.英文摘要

设计(论文)第二页为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在英文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4.目录

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设计(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包括参考文献、致谢)。

5.正文

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着重反映研究工作范畴和研究方法,并将调查、研究中所获得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提出论点,要突出创新。正文一般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绪论(引言):说明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现状、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2)主体部分:详细阐明研究内容、理论依据、设计(研究)方法和手段、结果分析(讨论)等;

(3)结论(总结):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述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存在的问题和后续工作。

正文要求论点正确,推理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精练,条理分明。

正文章节序号:

理工类:第一章、1.1、1.1.1;第二章、2.1、2.1.1„„

文经管法类:1.、1.1、1.1.1;2.、2.1、2.1.1„„

正文字数要求:

理工类:10000—15000字

文经管法类:7000—12000字

6.参考文献

列出引用的主要文献。为了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的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

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12篇,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3篇。

参考文献格式:

1)连续出版物(期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示例:

[1] 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2)专著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

[3]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

3)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示例:

[11]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

4)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

[1]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5)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

[13]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7.致谢

对指导教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

8.附录

包括与设计(论文)有关的图表、程序、运行结果,以及主要设备、仪器仪表的性能指标和测试精度等。

二、毕业设计(论文)格式及要求

1.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采用计算机打印成文。

2.纸张要求:必须使用学院统一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3.版面设置:上、下边距为2.54cm,左边距为3cm,右边距为2.2cm,行距为1.25倍,字距为标准。

4.页码:中、英文摘要不排页码,目录页码单独编排(Ⅰ、Ⅱ、„„),正文页码排在页面的右下角(1、2、„„)。

5.字体:中文汉字、符号采用宋体字,数字及西文字母、符号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6.字号:一级标题用三号字加粗(居中);二级标题用四号字加粗(居左、缩进两个汉字);三级标题以下的标题(含三级标题)均用小四号字加粗(居左、缩进两个汉

字);正文文字用小四号字。

7.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按章连续编号。图序号及图名(五号宋体)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号及表名(五号宋体)置于表的上方。文中公式的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尾,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8.计量单位要采用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国际单位制(SI)”,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能混用。

9.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工程类绘图必须有计算机和手工绘制。

10.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或工程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制。

第五篇:中南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RGH20C型道岔打磨车分析及改进

摘要:RGH20C型道岔打磨列车由两节机械、电气、液压、气动装置等完全相同的RGH10C型单车组成,通过网络系统实现集中控制。RGH20C道岔打磨车打磨道岔主要目的:是修复及维持轨型和减低表面缺陷如轨道波磨。道岔打磨车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设计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降低了使用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增加了施工安全不利因素,通过深入研究和反复试验对道岔打磨车进行了技术改造,使整车设计更趋向合理,增加了使用效率,具有较大经济意义。关键词:道岔打磨车设计 优势 缺陷 改进

一、引言:

高速是当代铁路运输的必然选择,而快速、舒适、安全是高速铁路的三大要素,无论是选用哪种轨道类型,都应具备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和高耐久性四大基本性能。

RGH20C型道岔打磨车由美国HTT公司生产,为打磨正线、道岔和交叉道的内、外铁轨的顶部和两侧而设计的。共20个打磨头,其中大磨头4个,采用直径280mm(11英寸)的砂轮,另外16个小磨头,采用直径152mm(6英寸)的砂轮。对于钢轨来说,短波(波长L)不平顺影响行车安全,长波(波长L)不平顺影响行车舒适性,道岔打磨车主要是针对消除短波不平顺。

在使用RGH20C型道岔打磨车四年多的时间里,我对道岔打磨车有了较深刻的了解,该车在设计方面理念先进,也有设计上的不足,现把我对道岔打磨车的研究写出来,供大家共同参考。

二、简介:

1.1 道岔打磨车参数: 型号:RGH20C道岔打磨列车 车长:24400mm 车宽:2650mm 车高:3760mm 总重:86000kg 功率:328kw×2台,打磨速度:2-16km/h

磨头功率:2.5-17kw 磨石直径:152mm(16个)280mm(4个)角度范围:内侧最大75°,外侧最大45° 自运行速度:100km/h 挂运速度:120km/h 1.2组成部分:

道岔打磨车是由两台对称10磨头道岔打磨车组装而成,装有20个打磨马达,是集机、电、液、气、计算机于一体的大型养路机械。

主要组成部分:发动机动力系统、制动系统、作业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水系统、集尘器系统、消防系统。

1.3主要用途

主要作用是消除钢轨表面缺陷、滚动接触疲劳损伤和低碳表皮,并调整钢轨断面,改善轮轨关系。

1.4技术特点:

1)无需任何改装,适用于轨道、道岔、交叉和平交路口。

2)两套完全相同的带有10个打磨单元的打磨系统,双重保证打磨操作和效果。

3)每个打磨头包含一个液压马达,一个支架单元和一个打磨片– 单独组装控制,一次通过可以打磨钢轨10个不同的平面。

4)打磨角度、横向位置及安装位置都按照打磨顺序编程。5)每个打磨片的打磨压力可以单独选择。

6)可打磨角度为钢轨内侧75° 至外侧45°,垂直测量 7)两节打磨车厢均安装有吸尘系统

三、道岔打磨车设计优势

该车将网络技术应用到大型养路机械,控制系统采用触摸屏操作。机械车是由完全相同的两节车连接而成,可分开单独作业或单节作业。每节车有35块模块串联构成电路控制网络,其中主机一块,行使中央处理器的功能,负责处理本车所有的电路感应器及输出指令。当主机接收到来自输入板的信号后,结合操作员的操作做出决定并将信号传递给输出板,数据送达后再反馈回主机。其余模板分为三种:数据输出板、数据输入板、模拟输入板,数据输入板,负

责采集开关量数据并传送到主机,包括行程开关、限位开关、各种按钮开关等;模拟输入板负责采集电压值变化频繁的数据,包括各种油压、温度、打磨头角度等数据,而采集到的数据由经主机处理后由数据输出板传递出去,再由输入板反馈回来,组成了一个闭环控制回路。

每个模块均由两部分组成,控制部分和网络部分。控制部分用来数据采集和指令输出,有八个接口与传感器连接,有一根励磁电源线与电源连接。网络部分负责与整车的信息传递,通过网络电缆与前后模板连接串联成网络。每个模板都有固化的系统程序,当更换模板后系统需重新下载程序以便执行相应的功能。当主机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运行时,2#板自动行使主机功能,依次类推,但故障模板控制的功能将不能使用。

两车的主机用网络电缆连接,实现在有优先控制权的一个驾驶室控制整车,而另一驾驶室不能进行任何操作。另一驾驶室要想控制需本驾驶室取消控制权才能实现,也可以通过锁定开关强制取得控制权。整个网络自带故障诊断,并有字幕提示,每分钟提示三次。模板安装实行就近原则,每个模板安装在它所控制的装置附近,这样的设计使所用的电缆线布线简单明了,避免了PLC控制的复杂的布线和大型电器柜,使电路的故障判断变的简单。

该车在整体设计上整齐划一,在电路、液压系统上采用统一的模式。比如在电路系统,整车只有四种电缆线,分别是四芯电缆、五芯电缆、励磁电源电缆和网络电缆;控制模块也只有三种,而且同一种模板可以互换,只是更换后要重新下载程序。在动力传递上统一采用发动机—液压泵—液压马达的形式,动力传递路线清楚,油管走向简单明了,整齐划一,机构简单,体现出了简单明了的整体设计理念。

砂轮的旋转也采用液压马达驱动,放弃了传统的电机驱动,使转速提高到5500—6000R/MIN,且体积小,噪音低,角度偏转控制范围更大,而且减小了工作小车的体积,也就使机械车的转向架中心距减小,其走行半径达到了150米,作业半径达到了180米,实现了设计上的突破。

道岔打磨的距离短,速度比线路打磨低,这就要求道岔打磨车的启动加速度要大,缩短提速距离。在走行系统采用液压驱动,加速度大,恒速控制相对容易,满足了道岔打磨的要求。

道岔打磨车加装了24伏直流操作泵,在发动机发生故障使用时,可以用来

手动操作泵提升磨头,打磨小车,当主液压系统不能工作时用来移动位置。避免了设备故障造成施工晚点,保证了施工安全。

在安全环保方面,该车在处理打磨道岔产生火花和粉尘这两种危害上也有很好的设计。砂轮的旋转方向对应旋转与吸尘装置、防火帘互相配合,使火花向内飞溅,作业时车周围的火花很小,粉尘极少,解决了打磨时火花周边飞溅及产生大量粉尘的难题。该车在工作小车的上方设置了吸尘装置,通过吸尘风扇将打磨产生的有害粉尘吸入集尘器的滤心,待打磨工作完成后使用主风缸的风压将滤心上的灰渣吹落到集尘盒内,使工作时空气中的粉尘浓度降低,缓解了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在驾驶室设置了增压装置,在作业时打开可以使驾驶室内的气压略高于大气压,阻挡粉尘进入操作间,进一步缓解粉尘的危害。

本车的暖气设计也有独到之处。由于其采用了水冷发动机,一般冷却水的温度在78摄氏度左右,将冷却水引到驾驶室再通过风扇吹出热风,既能为冷却水降温,又能使驾驶室的温度满足要求,实现了废物利用和能源的节约。

发动机是电喷柴油机,工作间密封,噪音低。

控制系统:集成化程度高,避免了工业PC机和电路板的热不稳定性。整车只有24V直流电,少了强电潜在的危险。

质量:磨头使用液压马达,转速高达6000转/分,体积小,噪音低,角度偏转控制范围更大,从内侧75°至外侧45°,能够有效消除线路的肥边,擦伤以及波磨,改善轮轨关系,打磨效果更好。

四、道岔打磨车设计不足及技术改进:

1)角度编码器。角度编码器由旋转轴传递角度信号并由集成电路板转换成电压信号。由于角度编码器设计精密,而其工作环境非常恶劣,高温、粉尘等,加上保护装置不力,很容易损坏。角度编码器与旋转框架连接采集数据,为了防止框架的震动损伤它,他们之间采用了橡胶块软连接。外六方形橡胶块与框架连接没有问题,但是角度编码器与橡胶块是用光轴靠粘胶固定,多次使用后会出现胶块脱落,编码器与框架失去联系导致角度失控,若在打磨作业中出现就会伤及线路设备。其次,横移传感器的位置更换困难,尤其两端的打磨头没有空间位置拆卸。

2)砂轮与旋转框架是通过两个导向杆固定,导向杆的固定存在很大问题,导向杆为圆柱形,该公司只在导向杆的轴向铣出很小的平面,用螺栓顶紧固定,这种方法只能限制其周向转动,却不能防止轴向窜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导向杆脱出的现象,使砂轮角度错误伤及线路设备。

技术改造:我们对导向杆进行了改造,在导向杆固定位上打一个3mm的孔,在加工高强度固定顶丝,比原顶丝长3mm,这样既解决了导向杆纵向窜动的问题又不影响导向杆的强度。

3)车顶没防水设计,下雨时通过发动机散热扇漏水,造成电器柜进水短路,发动机锈蚀,打磨装置锈蚀、锈死,更换配件很难拆卸。

技术改造:根据车顶发动机散热扇及液压油散热扇的大小,及散热要求,设计加装防雨顶,并对车顶接缝进行防水处理,解决了漏水问题。

4)大砂轮安装设计存在很大缺陷,大砂轮片和固定盘分体,作业时很容易碎裂,造成油管被打漏或油管接头打断,大大造成了生产成本的浪费(砂轮成本每片1000元左右,阻燃液压油一升合100多元每次漏油几十升左右)

技术改造:根据大砂轮的尺寸设计带5毫米外缘的直径280+1毫米底盘,(盘底外侧对称打两个8毫米的小孔便于拆下大砂轮)固定安装在打磨马达底座上,这样解决了大砂轮频繁碎裂的问题。单车每年节约成本10万元左右。

5)大砂轮马达油管易漏油,马达控制油管为钢油管,作业时转速高,抖动厉害,很容易造成接头漏油或损坏,延误施工。另:在打磨作业时火花的温度是很高而且是连续的,其电缆的防火套不能有效的防止高温对电缆的灼伤。

技术改造:加工带防火铁皮的高压橡胶油管,(改硬连接为软连接缓冲打磨总成抖动的应力),进行更换,通过作业试验,效果明显。

五、结束语

通过对设备缺陷的技术改造,大大提高了道岔打磨车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道岔打磨施工安全正点,提高了打磨质量,在高速铁路飞速发展的今天,道岔打磨车为机车高速运行提供可靠保证,在以后工作中希望同行共同研究探讨,为道岔打磨提供更好的设备。

六、参考文献:

1、RGH20C型道岔打磨车操作手册.

下载长江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江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模版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蒙古族民间舞文化探析 学生:沈 剑 锋 学号:20060536 指导教师:赵 凯 专业:舞蹈学2006级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二O一O年五月 Graduation Design(Thesi......

    三峡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一、一套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分别由外文翻译、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正文三部分组成,并按统一封面和格式编写。字体及字号根据各学科门类及专业......

    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

    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 一、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 1.格式要求 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必须统一使用A4纸打印或书写,书写每页22~24行,每行24~26字,用黑或蓝墨水工整书写;打......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试行)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

    2011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规范化要求 一、毕业设计说明书文本结构规范化要求的内容: 1.毕业设计任务书 2.毕业设计题目、摘要、关键词(中英文) 3.毕业设计目录 4.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 (1)工......

    北京邮电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论文封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黑体,一号,加粗,居中) 题目: (黑体,三号,加粗,居中) 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班内序号 指导教师(宋体,三号,加粗) 年月......

    毕业设计(论文)文本要求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规范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材料一、毕业设计(论文)文本材料规范要求(一)毕业设计(论文)文本材料的排序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文本材料一般排序是:封面→目录→文本材......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合集5篇]

    附录1: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一、规范化要求的内容 (一)毕业设计(论文)文本结构规范: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2.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中英文) 3.毕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