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二传统文化08 晏子春秋2
《晏子春秋》第二课时2010.11.1 教学目的:
1、解决自学提纲。
2、活动:分角色扮演故事。
3、学习晏子机智勇敢,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1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自己最近的所见所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要适当点拨。
二、口述故事,导入新课。(3分钟)
1、请一中等学生复述课文。
三、解决自学提纲的问题。(目标1)(19分钟)
(备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答案不需要统一,说对要点即可。鼓励中下生敢于举手回答问题,提高他们的独立做题能力。
四、分角色表演故事。(目标2)(18分钟)
(备学生)最好是采用加分的竞争机制,激活学生参与课堂的活动能力。
五、小结(目标3)(1分钟)
教师:晏子的成功本质在于他反击了楚王的无礼和无理,义正辞严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不辱使命。如果没有这一点,那么巧辩将成为诡辩而黯然失色。这是晏子性格的本质所在,也是我们学习本文而得到的启示。
六、布置作业:(1分钟)
1、完成课后练习。(A)
2、完成《掌握语文》练习。(B)
3、写一篇读后感。(C)
七、总结:学习本课,要注意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因此,在解决自学问题时,教师要注意点拨学生识记成语的用法,还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语言的逻辑力量,分析人物形象。
第二篇:初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2011-2012学第一学期初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七年级语文课本中有《论语·十则》,学生对《论语》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的要求:
本套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二)、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文艺园林”“风土画卷”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学习、谅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名人长廊”:学习屈原、王羲之、魏征、文天祥等人的高尚品质,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
“文艺园林”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我们中国人情感的美好。
“风土画卷”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领略观赏到流传了上千年甚至几千年的中国的风情民俗的多姿多彩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这里体味到我们中国人的品格与生活的情趣。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
(三)教材编排原则: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没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法学法:
自学法、感情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七、教学时间安排:
每周一课时,每课均一课时。
2011.9
第三篇:初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八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又来临了,传统文化教学也面临着挑战,为了使学生喜欢上传统文化,也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开展教学,特制教
一、教材的选择
在“经典驿站”里,感悟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在“人物长廊”里,会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中国人曾经活得多么大气,多么自尊,多么圣洁!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在“名声追踪”里,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的民族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
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唐诗、宋词、元曲,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四、教学进度 第一周:《阮籍》 第二周:《顾恺之》 第三周—第八周:《李世民》 第九周—第十周:《康有为》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南吕
一枝花 不伏老》 第十三周—第十六周:《越调》 第十七周 :复习
五、教学相关活动
本学期将举行传统文化朗诵比赛,将以组为单位,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很多古文经典是永恒的真理,为了能让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重焕生机,我还要进行不断的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将中华文化最好的经典教给孩子,逐步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给民族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
第四篇:《晏子春秋》的习题及答案
金壶丹书(《晏子春秋》①)
景公②游于纪③,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鳋④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注解:①《晏子春秋》:一部记载晏子言行的散文著作。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的国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②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③纪:原是一个诸侯国,后为齐国兼并。④鳋(sao):鱼腥味。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乃发视之()
(2)勿乘驽马()
(3)则恶其鳋也()
(4)何以亡也()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善哉,如若言!
(2)君子有道,悬于闾。
3、写出这则故事所蕴含的一个道理。
4、请另外讲一个晏子的故事。
参考答案:
1、(1)打开(2)劣马(3)讨厌(4)为什么
2、(1)好啊!说的确实是这样!(2)君子有治国的方略。要把它公布到大街小巷上。(大意写出即可)
3、示例: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将治国良策付诸实践,那么再好的国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一个人如果只是将修身的格言置于座右,却并不打算实行,他就不可能获得长进。
4、略。
译文:
齐景公在原纪国的土地上游历时,捡到一个金壶。打开来,里面有一张用红笔写的纸条:“吃鱼不要反复吃,不要乘坐劣马。”景公说:“有道理!吃鱼不要反复吃,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腥味。不乘坐劣马,是不喜欢它走不了远路。”晏子说:“不是这样啊!吃鱼不要反复吃,是说不要用尽老百姓的力气。不要乘坐劣马,是说不要放不肖之人在国君身边。”齐景公说:“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为什么会亡国呢?”晏子说:“有这样的言语也会亡国。我听说:君子有治理国家的好策略,一定会公行于天下。纪国有这样的言语。却藏在金壶里,怎能不亡国呢?”
第五篇:晏子春秋二则教案
《晏子春秋》(二则)之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学习目标
1.读诵《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一则。理解文章,感情人生,休养身心。
2.通过学习“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使学生懂得:勇敢实践的人才可能获得成功,不倦前行的人才会有机会到达目的地,勤学善思的人终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知识链接
《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书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晏婴自身也是非常节俭,备受后世统治者崇敬。书中有很多生动的情节,表现出晏婴的聪明和机敏,如“晏子使楚”等就在民间广泛流传。通过具体事例,书中还论证了“和”和“同”两个概念。晏婴认为对君主的附和是“同”,应该批评。而敢于向君主提出建议,补充君主不足的才是真正的“和”,才是值得提倡的行为。这种富有辩证法思想的论述在中国哲学史上成为一大亮点。
《晏子春秋》经过刘向的整理,共有内、外八篇,二百一十五章。学习内容
一、入境生趣
导入:多媒体播放《士兵突击》中的图片:
许三多,一个蜗居穷山沟的楞头青、一个孬兵,却成长为一名合格军人,走向了国际军事比赛的领奖台;
一个连亲爹都歧视的“龟儿子”,赢得了中国军人的骄傲;
一个心理有残缺的弱者,凭借智慧和毅力向世人证实了自身的价值…… 许三多用行动证实了自己的价值!为活着有意义他选择了一条艰辛的路!钢七连的一句口号:不抛弃,不放弃 引入:《晏子春秋》
了解晏子生平:晏子,名婴,字平仲,是我国春秋时期齐国的国相。他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人们都很尊重他。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自由读、点名读、集体读)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放弃),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读原文,了解文意,理解内涵,用自己的话解释全文。)梁丘据对晏子说:“自己到死的时候也追不上先生啊!”晏子说:“我听说,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地。我并没有比别人特殊的才能,只是经常做个不停,行个不止。您怎么会赶不上(我)呢?”
四、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1、学了本文,你受到了哪些启迪?
2、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可以把坚硬的石头滴穿。它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坚持。同样,一个人做事,只有热心不行,还应有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毅力。古代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两个人都想到南海去。富和尚准备了很长时间,还没有成行;穷和尚只拿着一只瓶、一只钵就出发了。等到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富和尚还没有走。这个故事是对“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最好的注解。
请你再想一想,在你了解的史实中还有没有类似的事例,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展示提升(聆听圣人之言,修身养性。)
小刚的爸爸原来是一个工厂的副厂长,后来工厂倒闭了,他也下了岗。看到人家一个个都在忙着工作,自己苦于没有什么本领,找不到出路,整天愁眉苦脸,躲在家里抽闷烟。如果你是小刚的同学,在学了这篇文章后,你应该怎样去劝说小刚的爸爸,让他重新振作起来? 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做事要持之以恒,不断努力,只有“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才能获得成功。达标检测
背诵选文,谈谈感受 学习小结
学生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反思不足。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三、《晏子春秋》(二则)之
利过则为败
学习目标
1.读诵《利过则为败》一则,理解文意,感情生活,休养身心。2.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明白:所获取的利益超过了应得之限就会败亡。知识链接
晏婴晏婴(前578年—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高密),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
晏婴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学习内容
一、入境生趣
导入:历史上有些身居高位的人,不思为民造福,只想聚敛钱财,满足自己的私欲,最终身败名裂。
【学生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足欲则亡》的案例……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自由读、点名读、集体读)
庆氏亡,分其邑,与晏子邶殿,其鄙六十,晏子勿受.子尾曰:“富者,人之所欲也,何独弗欲?”晏子对曰:“庆氏之邑足欲,故亡.吾邑不足欲也,益之以邶殿,迺足欲;足欲,亡无日矣.在外不得宰吾一邑,不受邶殿,非恶富也,恐失富也.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夫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使无黜慢,谓之幅利,利过则为败,吾不敢贪多,所谓幅也。”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读原文,了解文意,理解内涵,用自己的话解释全文。)庆氏逃亡后,齐国的大臣们瓜分他的封邑,把邶殿一带分给晏子,那里有六十个边邑。晏子不要。子尾说:“富有是人人都想要的,为什么偏偏您不要?”晏子说:“庆氏的城邑很多,满足了他的欲望,所以逃亡。我的城邑不能满足欲望,把邶殿加上,就满足了;欲望满足了,离逃亡就没有几天了。逃亡在外,一个城邑也不能主宰。我不要邶殿,不是讨厌富有,是怕失掉富有。富有就像布帛一样有一定的宽度,给它规定宽度,使它不能改变。都想生活丰厚,器用便利,因此就要端正品德加以节制,让财富不要匮乏,也不要过头,这就叫限制私利。私利过了头就会坏事,我不敢贪多,就是所说的限制自己。”
四、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钱,是很多人都想得到的东西,但钱多了就一定是好事吗?有钱就一定幸福吗?还有,获得钱的渠道有很多,你认为应该怎样获得钱才是正确的? 请联系现实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展示提升(聆听圣人之言,修身养性。)
假如你买彩票中了500万元巨奖,你将怎样设计自己今后的生活? 达标检测
熟诵选文,谈谈感受 学习小结
学生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反思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