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事营销没有什么定律是不能打破的
从事营销,没有什么定律是不能打破的!
每个人的经历就象一道风景,可以演绎不同的色彩。许多从事营销工作的人都把它当做一种过渡和驿站,于是,匆匆忙忙的脚步和茫茫然然的眼神就没有目标和方向的牵引,在我看来,营销,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诱惑和挑战的职业了。这不,市场常常以其多元善变考验着每个人或激昂或麻木的神经,在直面竞争的激烈之时,作为企业和产品到底是杀出一条血路还是闯出一条新路呢,其实一切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就好象市场没有一成不变的定律一样。在我周围,许多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出现,经过几年的推广和运作,已在行业中树立了标杆作用,显赫的名声和辉煌的业绩造就了他们榜样的同时,一些人也觉得有点高不可攀,仿佛他们的成功已成为固有的定律一样。
其实,定律是可以用来被打破的。
记得上世纪50年代初,有位新西兰年轻的登山爱好者名叫希拉里的,曾满怀信心来到了尼泊尔夏尔巴人居住地,他相信自己能从这里走出一条登峰的路来。夏尔巴人就居住在珠峰南麓海拔6000米以上的地方,比较熟悉登山的道路。希拉里就以此为大本营,开始了体能的训练和各种准备工作,在经历了千辛万苦,经过了一次次的尝试性攀登之后,于1953年5月29日的这一天,他终于和向导夏尔巴人的诺盖伊一起成功地站到了地球的最高处——珠峰之上!
他们两个的首次登峰成功,在全世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有一次,当记者问希拉里:“你登上珠峰的一刹那间,是不是由衷地感到欣喜若狂呢?”希拉里很平静地回答说:“不!因为当初在我决定征服珠穆朗玛峰的那一刻,我的心便已经登上了珠峰。当我真的把珠峰踩在脚下的时候,我只是觉得我的躯体与我的心在那里汇合了!”
再有,这是耐克公司曾经做的一个广告片,回顾一下,看看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定律一:亚洲人肌肉爆发力不够?定律二:亚洲人成不了世界短跑飞人?定律三:亚洲人缺乏必胜的气势?镜头拉开,刘翔一路领先,把所有对手甩在后面。此时此刻,让我们思路回到现实,据蓝哥智洋行销机构手里掌握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私营企业发展迅速,每年新开张私企有15万家,但同时每年被淘汰出局的也有10万家,国内私企的平均寿命只有2.9岁。看来,私企的寿命不长已是客观规律,似乎冥冥之中也成为了一种规律。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许多企业诸如温州被称为“小狗经济”的私企却是活得游刃有余。什么原因?关健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立足自身,放远眼光,整合多方资源,稳扎稳打,而不要一上来就“利润导向,利益驱动”,以“关系”、“背景”、“后门”作为为人处事的行事准则,急功近利,那样肯定是做不长的。事实上,有许多看似规律性的东西往往是可以打破的。因为环境是变化的,发展是多元的,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道理。就象著名民营企业、胡润百富榜中最著名的黑马企业太平洋建设总裁严介和所说的那样:科学技术不是第一生产力,公共关系才是第一生产力一样,则是结合自身的成功总结出来的,兴许有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但他打破常规定律的气概是有目共睹的。
由此看出,一个人做营销,干嘛非要老是仰视别人呢,那始终显得自己渺小,干嘛老是循规蹈矩呢,那反而暴露自身的脆弱和卑微,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首席顾问,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先生指出,抬起头来,把心放在高处,你就会领略另外一种人生。
第二篇:不能没有危机意识
不能没有危机意识
xx,这只商海中的大船,风雨兼程,驶过了自己不平凡的15个春秋,谱写了xx人一部壮丽的发展诗篇。是xx人用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曾让所有的艰难望而却步!回首xx十几年的成长历程,是艰辛、曲折的发展历程,xx人有过心酸,也有过喜悦,一起哭过、也一起笑过;十几年来,xx人始终用坚定不易的意志品质和人格魅力,谱写了一部机遇和挑战同存的进行曲,每一次跨越式的发展,召唤我们的是对企业明天的憧憬和向往,然而,每一次的跨越,接踵而来的危机四伏,困难重重的挑战!xx的发展始终没有停止过,而xx人的每一天也是在“危机”中度过的。xx人正是拥有这样的危机意识,才一步一个脚印,昂首挺胸一路走来;xx这只遨游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商船,才一路乘风破浪,一路凯歌、驶向远方……
一、没有危机就是最大的危机
市场经济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想与时俱进、有所作为,只有保持持续不断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没有比这些道理更能说明问题了。
企业不发展,管理不提升,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的空间和高度以后,如果不思进取,谋求更大、更远的发展,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最终将会逐渐萎缩,被市场无情的淘汰。xx润邦绿色包装工业园项目的实施,在传统的瓦楞包装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的包装市场需求时,发展绿色包装、促进循环经济的背景下,将包装的产业链进一步的升级,包装商业模式的进一步转换,这是一个跨越,更是全新的挑战!
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实践中,虽然危机没有风向标,没有标识,但是这一过程,没有危机意识是万万不能的。正如宴总在年中工作会议上一番话,让所有参会的人员是有深有感触:xx集团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局面,正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想还可以多做几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坐享其成,而是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思考:如果我们今天做不好,明天就会在民营企业中消失这样强烈的危机感!正是凭借这样的危机意识,xx才有了今天。没有了这种强烈的危机意识,我们将面临着更大的存亡危机!
二、居危思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产性企业,面临的是同行业激烈的竞争、原辅材料的不断上涨、各项管理成本的不断上升、客户需求的日益增加等等一系列压力,让企业在本身的发展之路上,已经筋疲力尽,发展的道路上布满棘刺。而2008年的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的爆发,因此带来的冲击,更是让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如履薄冰,带来更为严峻的考验,更加艰难!。
面临企业自身存在的困难和大的经济环境,我们暂且不说金融海啸起因和爆发的过程。但是当我们意识到这场危机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的时候,真正意识到“狼”来了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对待生与死的抉择?面临恶劣的经济环境,当大家都在惊呼“狼”来了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认真思考、分析,狼来自何方,狼又在哪里?
狼来了,要想不被狼吃掉,必须使自己也变成狼,与狼共舞!然而,我们要变成一匹实实在在的狼,不是一匹披着狼皮的羊,因为那样早晚会黔驴技穷,最终还是被狼吃掉。只有当每个人都变成狼的时候,才能形成一群狼,形成狼的团队,依靠狼群的威力,让对手闻风丧胆!这是狼的文化,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我们必须是自己变得更加强悍、凶猛、强大,只有这样才能迎接生与死的考验。作为金融危机影响下,处于困境中的企业,我们何尝不是如此!不进行这样的思考、不这样的要求自己,和坐以待毙有什么样的区别?
三、从危机中寻找出路、转危为机
2009年,xx润邦绿色包装工业园项目的实施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它是集团实施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胜达包装向xx润邦转型的关键之年。然而危机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时刻影响着我们,稍有不慎,甚至会使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功亏一篑,所有的业绩付诸东流。这就促使我们发挥自身的潜能,从中寻找规律,探索如何从危机中寻找出路,转危为机。
传统的瓦楞包装行业,面对当前不利的形势,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必须强化内部管理,这是对企业应对各种困难,避开各种风险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首先瓦楞纸板生产线是瓦楞包装企业的生命线,原材料的投入占整个生产成本投入的70%~80%,各种消耗占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对瓦楞纸板生产线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进行技术革新、设备改造;积极寻求低克重高强度瓦楞原纸,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是控制瓦楞生命线的当务之急。其次,在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是资金链的循环,企业在应对各种危机的形势下,保证企业的现金流量,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加强资金安全的防范意识,防止客户市场的突变陷入资金危机,最终变成死水一潭。在内部要减少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不良积压,避免导致资金呆滞,对外要积极寻找信誉好、资金回笼快,优良客户合作,确保企业的资金链的良性循环,保证资金安全,让企业度过难关。
曾经有人说,对于泡沫性的企业,面对金融海啸的冲击,如严冬来临;但是对于经营稳健的企业来说,则是一个投资的春天,因为它能从危机中找到了商机,转危为机。xx润邦绿色包装工业园项目,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大背景下投资兴建的,找到了企业发展的契机,包装产业链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和提升,企业也得到了最大的发展。2009年初,薛总鲜明的提出了“三新两改”的经营举措,三新是重点,两改则是对目前的客户、产品的进一步优化;四大业务板块立足包装行业,构建“大包装工业体系”,不断的进行升级提升,深挖内部潜力,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就是这样的机遇与举措,让每个人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完成各项工作,达成既定目标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不不能坐享其成,也不可能垂手可得!
古有范仲淹的忧国忧民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近有顾炎武“国家兴衰匹夫有责”、孙文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启示警言。虽然我们没有先辈们那么高尚、那么伟大,但是作为一名有责任感xx人,面临机遇和挑战,危机四伏,困难重重的环境下,要实现企业美好的愿景和蓝图,不能不明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不能没有忧患意识,更不能没有危机意识!
第三篇:营销3定律
营销3定律
我们社交网络营销开展一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也逐步开始掌握社交网络营销的规律,重新构建我们的营销体系,总结出来营销3个定律:
营销就是发链接,管理就是搞分析,签单就是点同意。或者从我们工作对象来说,营销员就是发链接,营销主管就是做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校长就是在线点同意签单。这样,我们营销变得简单了,校长签单也变得简单了,我们营销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现就3定律具体介绍如下:营销就是发链接:也就是说我们要了解我们校园通里面的网页,校长问到所有的问题,我们都能够发一个网页链接给校长,能够让校长自助式的、便捷的、自主的通过浏览网页来认同我们的产品。这实际上也是对我们营销知识库、营销模板、校园通的高度融合,也是把营销知识库、营销模板的内容整合到校园通网页,这样减少我们营销的麻烦,让营销变得简单。
管理就是搞分析:也就是说我们营销主管要通过营销员在线分析管理系统,知道每天发了多少个邮件链接、短信息链接、微信链接、微博链接等链接,统计发的链接次数、内容与签单之间的关系,再聚合出勤、客户信息完成度等指标,分析营销员做得好坏的关键性因素。同时,我们通过客户的在线行为分析系统数据挖掘,找到客户兴趣、客户浏览的网页轨迹分析客户的顾虑,客户的博客、新闻分析客户的价值取向,然后针对性地发网页链接,赢得客户的认可。这是基于营销员个人与客户的2个大数据分析,也是营销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最能够体现管理者能力与智
慧的部分,需要我们营销管理人员身体力行抓好。
签单就是点同意:以前我们的签单设计还是按照传统的老套路,纸质化,流程长,麻烦多,校长有时候都很烦。我们现在要改为在线直接签单,也就是校长看完我们发的网页链接,认可我们产品后,我们直接把在线合同的网页链接发给校长,校长看看金额,产品服务要求,没有异议,只要点同意设置,签单过程就完成了。我们利用这个在线合同直接找经办人、财务要钱就可以了。
这样签单变得简单化、在线化,极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营销就是发链接,管理就是搞分析,签单就是点同意。这是社交网络营销的3大新定律,也是我们进行营销创新的新成果,更是对原有营销模式的彻底颠覆,需要我们大家群策群力,齐心协力完善校园通网页,优化营销员与校长在线行为大数据分析系统,开发在线签单系统,这样
我们的营销就能够得到更快速的发展。
第四篇:策略:营销就是打破规则
我们是美国科特勒营销集团江苏代表处!发展阶段的市场营销,跟打牌一样,这个时候,企业手上的牌比初级阶段多了一些,但仍然不够富余。企业要打好这一手牌,同样要以奇制胜,不要按常理出牌,不按规则出牌,要打破规则,才是打牌高手。
假如让一个小孩和一个大人比赛,而且要赢,怎么比?
和大人比力气,小孩肯定不如;和大人比强壮,小孩还是不如;和大人比跳高跑远,小孩仍然不如;和大人比知识丰富,小孩同样不如。
小孩要和大人比什么?能不能跳出常规思维,比点别的。
能不能和大人比搭积木,和大人比想象力,和大人比哭声,和大人比可爱。这样比的话,多半是小孩赢。
你看,把规则稍微改变一下,把比较的点改变一下,只需轻轻一转动,输赢的天平就转向了主动改变规则的那一边。
企业也同样如此,在营销中,要找到改变规则的那个点,使胜利的天平向自己倾斜,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把游戏规则向自己擅长的地方倾斜,你就胜券在握。
目标倒推:目标优先,现状第二
人都有自己的惯性思维,企业在制定自己的长远战略规划和营销计划的时候,也是按常规思维来制定,先看自己的现状,再来定目标,这样的目标,往往没有挑战性,没有挑战性的目标,不能帮助企业快速增长。
中国经济一直到现在,都还存在很多的跳跃式发展的机会,如果企业按部就班,按现状来定企业目标,就容易失去跳跃发展的大好机会。
因此,要把企业的眼光放远点,目标放大点,脚步再大一点,不问我的一双手能干多少事,先问我的机会在哪里,先问我是不是要超常规发展。
蒙牛有一个很出名的企业文化叫“目标倒推”。从目标出发,反向推演,步步链接,倒推资源配置,倒推时间分配,链接战略战术,链接方法手段,先树旗帜后招兵,没到篮里也是菜,从无做到有。
“目标倒推”就抓住了逆向思维的精髓,避免了从现有资源出发、正向推演、步步为营的思维方式,也避免了按常规缓慢发展的结局。
2001年,蒙牛制定06年的销售目标达到100亿的指标,引起一片哗然。因为蒙牛2000年的销售额只有3亿元。但蒙牛就这样干了,心比天高,胆比天大,到了2004年,蒙牛的销售额已经达到72亿,2005年已经超过100亿,创造了5年急速增长200倍的记录。
所以,有目标不一定赢,但没有目标一定不会赢。只有相信存在奇迹,你才会创造奇迹。
改变产品的游戏规则:产品优先,品牌第二
常规的思维是,品牌是企业的魂,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产品只是品牌的一部分。
但现实情况是另外一码事,在现在的营销中,中国还没有达到品牌消费的时代,真正重要的是产品。一切的营销工作的重点和起点,都应该围绕产品展开,而不仅是围绕品牌展开。
同时,产品线不是越丰富越好,而是产品一定要够锋利最好。任何一个产品线,都必须找到自己的一把尖刀,五根指头是打不死人的,只有一根指头才能戳死人。产品线也需要一把刀,刀要极度锋利,而锋利尖刀不是来自于品牌,而是来自于产品是否有卖点。提炼出锋利的卖点,是营销能否成功的关键。
在提炼产品卖点的时候,也要打破游戏规则,你是苹果,我是梨,你是梨,我是苹果梨。只有差异化,只有创新化,只有唯一化,才是好的产品卖点。
改变渠道的游戏规则:服务优先,压货第二
销售人员不是压货人员,渠道也不是压货的渠道。销售人员是渠道建立和管理的人员,渠道是把产品卖给消费者的渠道。
如何把产品顺利从企业到经销商到二批再到终端,最后进入消费者的口袋,渠道必须要做到畅通无阻,所以,企业必须对渠道进行清淤排堵,对渠道的服务就非常重要。
前面讲的助销,讲的渠道重心下沉,都是体现的是服务优先,压货第二这个原则。
改变推广的游戏规则:公关优先,广告第二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都有深厚的“广告情结”,认为只要猛轰广告,销售自然上去。所以出现了很多广告现象:以前的秦池,近年的脑白金,还有福建晋江的“明星+广告”模式,等等。都说明了广告优先这种情结依然还在。
广告真的是营销的救命稻草吗?
现在,已经是一个讯息过剩的时代。中国的营销环境与10年前相比,媒体数量增加了10倍,媒体的价格增加了10倍,广告的数量也增加了10倍,广告效果被稀释了10000倍,今天做广告,是在万分之一的效果上做创意。
做广告是找死,不做广告是等死。怎么办?
品牌是诞生的,而不是制造出来,也不是由广告轰炸出来的。广告缺乏创建品牌的关键要素——可信度,只有公共关系才能提供这种可信度。品牌的诞生是由公关达成的,而不仅仅是广告。
一个新品牌必须在媒体上有能力产生有利的宣传报道,否则,它在市场上就没有机会。那么,应该怎么做公共宣传呢?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公共宣传说明它是第一个,换句话说,努力在一个新品类里成为第一品牌。
新闻媒体总是在寻找新闻眼,什么是第一,什么是热点,他们最为关心。当你的品牌能产生新闻,它就有了新闻的价值。而且产生新闻的最佳方式就是通告一个新商品类别,而不是一个新产品。
2003年,当雅客创造出“维生素糖果”的时候,也引起了新闻的炒作,产生了不菲的新闻效应;
运动饮料的兴起同样如此。
另外,广告是维护品牌,而公共关系是塑造品牌。广告长于知名度,公共关系长于美誉度。所以,广告在初级阶段作用重大,而在发展阶段,广告的作用就退化了,公共关系变得最为重要。公关第一,广告第二。事件营销,是公共关系最常使用的招数之一。
蒙牛就是利用公共关系、进行事件营销的高手。
蒙牛认为:“公关=沟通+销售”。
蒙牛善于造势,造势的主要副产品就是利用公共关系,利用新闻。在广告与新闻的权衡中,蒙牛最具特色的创新之举就是“广告片的新闻制作法”,杂交产生优势,如蒙牛的《天上航天员,地上运动员》系列电视广告,既嵌入了神舟5号发射的场面,又捕捉了运动员专用产品新闻发布会的现场镜头。
同时,蒙牛的三次大的公关活动,可谓是誉满天下,“航天员专用牛奶”、两年赞助“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都堪称营销经典案例,也取得了高速的成长业绩,仅仅蒙牛酸酸乳赞助2005年的超级女声,销售额就从7亿元飞升到25亿元。
第五篇:营销人如何打破思维
营销人如何打破思维
思维是人类最为本质的特征,是人一切活动的源头,也是创新的源头。有了创新思维才能开始创新活动,有了创新活动才能产生创新成果。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总体处于发展、变化的趋势中,但也会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是由一系列的思维定势所构成,由一系列思维定势的品质所表现。有位警察到森林打猎,他在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隐蔽起来。忽然,一只鹿跑了出来,这位警察立即跳过灌木丛,朝天开一枪,并大喊“站住,我是警察!”这就是思维定势。在围棋中,定势是相当重要的,不懂定势不用定势会被认为不专业,也可能被同行唾弃,也必定将输给对手。在市场营销中,思维定势却可能害死人,做死一个品牌。而营销人打破定势经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们再看这么一个故事——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试验。他把若干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还是不停地围绕花盆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毛毛虫故事告诉我们“盲从害死人”,不逃离思维惯性而进行创新就死亡。著名营销专家张一老师了解到:角马长得像牛,生活在非洲的东部和南部。雨季期间,水量充足,广阔的草原上一片勃勃生机,一群群角马在绿草丛中自由地生活。但到了旱季,为了寻找水源和新鲜草料,角马就不得不离开这里了。它们聚集起来,成群结队地迁徙,每天要走48公里,一共行走数千公里。每次迁徙,角马群都要渡过一条让它们闻风丧胆的马拉河。这条马拉河,位于肯尼亚。河中,有两种动物是角马的杀手。一种是世上最大最凶残的尼罗鳄,一种是被称为“非洲河王”的河马。每当角马群渡河时,马拉河上都会上演一连幕惊心动魄的厮杀与逃奔场景,那股狂野、惊险和悲壮,会久久回荡在马拉河上。
为了生存,角马群不得不一次次迁徙,而一次次迁徙就不得不渡过马拉河。渡一次马拉河,那惨烈的场面就会深刻印在幸存的角马脑中,永不忘却。当渡过两次、三次马拉河后,角马的脑中就有了这样一种认识:渡河是必须的,群体中的一些角马被尼罗鳄和河马猎杀也是必然的。
角马的这种认识深化后,就成了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它们会聚集更多的角马去渡河,因为数量越多,相对死亡率也就越低。它们还会把幼小的角马放在中间,这样它们会更安全些。思维定势也有坏处,这坏处是什么?话说有一年10月,马拉河的河水不再湍急,个别宽阔地段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底。这种罕见情况,几十年也难得一见。一大群角马来到马拉河边,几头年幼的角马发现不远处河水很浅,那儿一头尼罗鳄和河马也没有。于是,不少年幼的角马聚集过去,准备从那里过河。令人吃惊的一幕发生了,几十头年老角马过来驱赶那些年幼的角马回到原处,不允许它们从较浅处过河。另外的角马们注视着这个举动,没有一头出来阻止。接着,角马群开始过河。后果可想而知,惨剧又重演。
角马明明知道水深的地方有凶恶的尼罗鳄和河马,为什么不从较浅且没有尼罗鳄和河马的地方过河,而是依然选择以前的路线呢?这就是思维定势消极作用的结果。
一种无形的枷锁束缚住了年老角马,它们觉得一部分角马被猎杀是必然的,从老路线走要放心些,所以年老角马才有此举动。它们原本想保护幼小角马,结果反而抛弃了“上天恩赐”,让灾祸再次发生。
规范的行为方式锻造了企业的规章制度,思想的价值认可形成了企业的核心文化,同时还有绝大部分操作手法、运作方式、行销手段基本上都是按照套路出牌,按游戏规则办事。这就如同人类的习惯一样,企业也有好习惯和坏习惯。借用最伟大的推销员一句话,好习惯
是开启成功的一把钥匙,坏习惯则是向失败敞开的门。
著名营销专家张一老师(预定课程,请联系***)认为:在企业市场营销中,有时最怕的就是惯性思维,只看到人家怎么干的、前人怎么做的、政策允许的、行业的游戏规则等等。比如前两年就有景区模仿天门山的飞机飞越天门洞的策划案例,在自家景区来了个飞机飞越XX湖——效果很一般:媒体不关注、游客不买单;迷失在自己的惯用套路和行业人的惯性招数上。跟着人家的套路走可以成长、照搬人家的做法可以生存,但想快速成长和突破就得创新,必须打破惯性思维。
总之,在变化速度不断加快的年代,不仅要关注和追赶变化的步伐,更要鼓励使用创新的方法,使自己变得更快、更好、更异。当然,在模仿基础上的积极改进也是一种创新、把其他行业的成功模式用于自己行业也同样是一种创新。张一老师在营销策划中一直强调——
1、首先,目标倒推:目标优先,现状第二!
中国经济一直到现在,都还存在很多的跳跃式发展的机会,如果发展按部就班,按现状来定营销目标,就容易失去跳跃发展的大好机会。因此,要把眼光放远点,目标放大点,脚步再大一点,不问我的一双手能干多少事,先问我的机会在哪里,先问我是不是要超常规发展。
2、改变旅游的游戏规则:卖点优先,品牌第二!
常规的思维:品牌是企业的魂,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卖点只是品牌的一部分。但现实情况是另外一码事,在现在的营销中,中国还没有达到品牌消费的时代,真正重要的是卖点。一切的营销工作的重点和起点,都应该围绕卖点展开,而不仅是围绕品牌展开。营销的锋利尖刀不是来自于品牌,而是来自于品牌是否有卖点。提炼出锋利的卖点,是营销能否成功的关键。张老师(预定张老师营销培训课程,请联系***)认为:在提炼卖点的时候,也要打破游戏规则,你是苹果,我是梨,你是梨,我是苹果梨。只有差异化,只有创新化,只有唯一化,才是好的卖点。
3、改善的游戏规则:服务优先,折扣第二!
助销,讲的渠道重心下沉,都是体现的是服务优先,折扣第二这个原则。我们的企业动辄以折扣为促销手段来吸引消费者,殊不知损了现阶段收益、毁了未来的品牌。
4、改变推广的游戏规则:优先,第二!
一直以来,企业都有深厚的“广告情结”,认为只要猛轰广告,销售自然上去。广告真的是营销的救命稻草吗?现在,已经是一个讯息过剩的时代。
中国的营销环境与10年前相比,媒体数量增加了10倍,媒体的价格增加了10倍,广告的数量也增加了10倍,广告效果被稀释了10000倍,今天做广告,是在万分之一的效果上做创意。做广告是找死,不做广告是等死。怎么办?一个新品牌必须在媒体上有宣传报道,否则,它在市场上就没有机会。那么,应该怎么做品牌宣传呢?张老师认为: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宣传说明它是第一个,换句话说,努力在一个新品类里成为第一品牌。新闻媒体总是在寻找新闻眼,什么是第一,什么是热点,他们最为关心。当你的品牌能产生新闻,它就有了新闻的价值。2005—2006年,当新乡关山炒作雪莲花的时候,也引起了新闻的炒作,产生了不菲的新闻效应!
总之,上面的案例和故事的分析是提醒我们营销策划人,是不是在工作过程中一直有一个习惯性套路?是不是有一个思维定势?而这些习惯是不是已经把我们的思路绑住了。张一老师最后强调:品牌在营销战中,要找到改变规则的那个点,使胜利的天平向自己倾斜,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把游戏规则向自己擅长的地方倾斜,你就胜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