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冯骥才: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
冯骥才: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
中新社(甄雪原)著名作家冯骥才,有着与他名气相符的身高:一米九二。如此的“鹤立鸡群”,使他无法“逃脱”两会上记者们的视线。就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这位中国文联副主席在政协委员驻地接受了本社记者的专访。
“如果说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是在精英文化之中,那么中国民间文化就是中国老百姓情感的载体,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半,永远是民族文化的源头与根基。我们过去没有好好地去认识它、保护它。”去年当选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冯骥才,话题直接切入他过去十年中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民间文化保护。
从1994年开始,冯骥才用三年时间,拿出自己几十万元的稿费,请100名摄影师,把天津老城“地毯式”地拍摄下来,并浓缩在一本图集之内。如今冯骥才的视野已“锁定”了全国范围内的民间文化遗产,他要实施一项浩大的工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冯骥才这次向政协大会递交的提案也正是这一内容。
这一工程实际上来源于冯骥才对目前中国民间文化的忧虑:“充满中国民间文化气息的春节本是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的体现,而我们现在却不知道该如何去过了!”“无数的民间老艺人在无声无息地逝去。作为文化的携带者他们带走的是一种中国民间艺术的断绝!”“各地历史民居在大批拆除,传统名称的街巷被开发商改成了‘意大利花园’、‘罗马广场’、‘威尼斯小世界’。富裕起来的中国农村由南到北盖起的都是小洋楼。哪里还有中国的影子?”
冯骥才强调人们应该反省民间文化在一个民族里的意义,“进入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把历史的一切创造作为一种文化财富。”当中国去年以一系列的成功而令世界瞩目时,唐装与中国结大行其道。这足以说明,“越是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文化的大走向越是本地化”。
于是,两会期间忙着为中国民间文化奔走呼号的冯骥才决心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进行到底。
他介绍,抢救工程内容分为三部分:中国民间文学、中国民间艺术、中国民俗。目前中国民间文学部分已经有了三套集成:《民间故事》、《民间谚语》、《民间歌谣》。
他还透露今后十年的计划:将中国56个民族的民间艺术进行“地毯式”的登记、拍照、录像;出版2000多个民俗县集本;出版120卷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出版中国民俗民间艺术分布地图册;向联合国推荐一批文化遗产名单;命名一批文化艺术之乡„„
“到那时,我们可以还中国文化的全貌。”冯骥才欣慰地说。
第二篇: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字号:小大 2013-01-09 16:58 来源:南报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创造的结晶,也是中国各民族各地区文明交融汇合的产物。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然而在新社会变革的今天,延传至今的非物质文化已经历尽沧桑,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不可忽视的速度衰落,潜伏着灭绝的危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抢救刻不容缓。
一、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南京市目前已拥有南京云锦织造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南京剪纸、古琴艺术(金陵琴派)等4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项(含人类非遗项目),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9项(含人类非遗、国家级项目),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0项(含人类非遗、国家级、省级项目),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75项。
自2006年始,通过组织推荐、申报、评审、认定等程序,南京市现已拥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125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9人。我市十分关注并致力于重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习基地的建设与发展,现已分层次建立重点项目传承保护基地、生态保护区计13个。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少足够的经济支持,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和必要的保护,而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早年收集的档案材料有些已开始发黄霉变,录音、录像带也有一些报废,有些单位原计划要抢救老一辈表演艺术、演唱艺术、传统行当的脸谱艺术等,都因为没有经费而无法实施。
二、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面临的挑战
长期以来南京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相应阻止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殆尽的步伐。但由于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遗产生存情况参差不齐,在管理保护方面仍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亡。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方面讲究世代祖传、师徒相授、口口相传。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些传承方式逐渐凸显出它们自身的缺陷。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体现出来的是,传统技艺因人在而存、人亡则艺绝的局面,因无人继承而使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的文化传人年龄偏大,吸引的年轻人继承人不多,一些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技艺、风俗和礼仪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特色技艺和民俗早已失去了以往的辉煌,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2、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不足。通过调查了解发现,我市普通市民对于南京云锦、秦淮花灯较为了解,而对于南京白局、南京绒花则知晓较少,这与上述项目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基本吻合。对于前者,政府和有关部门一直通过一些重要、特殊的活动和传统节日在大力宣传,并形成了有规模、有知名度商业运作品牌。而后者,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鲜于见到,少于了解,长此以往,就会慢慢淡出人们的眼球。虽然,文化已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表达了关切之意,但广大市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南京市独有的非遗了解较少,不清楚“文化遗产日”及“非遗法”的颁布。上述问题在年轻人中尤为突出。
3、保护措施、法规匮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商业化的浪潮下,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遭仿冒甚至抢夺的现象不断涌现,文化权益受到侵害,最典型的就是云锦织品。很多在南京打着云锦旗号销售的丝织品都是浙江和苏北生产的山寨“云锦”。此外未设立财政专项保护资金,保护工作较难进行。涉及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不全面,存在一定的纰漏。
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无形的文化资本,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它是国家民族文化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是文化发展、强根固本、打下文化创新基石的必由之路。为此建议:
1、开展普查,收集整理资料,建立完整的资料数据库。普查工作是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任务。全面科学地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忠实记录下各种民俗文化事项,掌握流传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全貌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对遗产和民间传承人的登记、分类、整理、出版,将普查的结果系统化、规范化、档案化、信息化,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遗产设定不同的保护级别。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收集民间保存、流传的民俗作品,出版相关图片和文字性的成果,建设南京市民俗展览馆,既能保存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又能对其收藏物进行生动的展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中外民间文化交流。应通过新闻媒体、公益广告,宣传对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全社会形成爱护、保护非遗的风气。还可以将诸如剪纸、绒花、扎灯等对于场地要求不高的项目引入社区,通过居民了解、互动达到传播和保护的目的。
3、非遗进校园,教学助传承。几乎所有的非遗项目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难题--传承,非遗走出困局必须克服后继乏人、人去艺绝的羁绊。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是社会、政府和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在广大青少年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进传统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观念与知识。可以在中小学开设非遗类课程,在中专、职高等学校开设相关专业,在高校研究保留非遗精髓的前提下加入现代因素创新出路,从实践和技艺入手,让兴趣去当学生的老师,使得古老的非遗焕发新的活力。
4、加大财政投入,多方面募集经费。要全面实施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程,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物质保证。应设立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用于资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采录、保护、教学、研究、传播、出版,以及资助培养传承人等。因此资金的来源应该是多渠道的,除了由市财政拨款外,还可以吸纳企业和社会的赞助,还可以考虑从与民俗文化有关的经济收入中提取适当比例,用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
5、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在此规约下,科学合理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开发和利用。开发与利用应遵循适度性原则,有的条件成熟的,可以逐步进行市场运作;不太成熟的,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成熟后,才可以利用。要不断强化保护意识,尤其是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的,要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把开发与保护融为一体,有效地防止对遗产的过度开发和损毁性的利用。对于一些具有知识产权并有一定商业价值的非遗项目,相关部门联合制定标准,设置准入门槛,防止过度商业化后造成李鬼充斥市场的现象。
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文化工程,只有坚持实施科学正确的方法与措施,才能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使具有南京特色的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文化利益是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之一,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方面,只有修好中华文化这座“无形的长城”,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才能绵延不绝。
第三篇:冯骥才介绍
作者简介: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著名当代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著名民间文艺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2009年1月16日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参事。
冯骥才从小就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了浓厚兴趣。曾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1995年亲自出任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之艺术顾问。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是一篇历史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神鞭》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俗
世奇人》,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花的勇气》分别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作品《挑山工》《花脸》等已经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2009中华文化人物,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回味!
第四篇:10冯骥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健全法律保护
一份建议书得到温家宝总理批示 要重视做好羌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冯骥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健全法律保护
2009年03月08日13:52【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冯骥才委员在政协小组讨论上发言。记者王建军摄
冯骥才委员,著名作家、画家、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者。现任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
冯骥才的“头衔”现如今越来越多,而这个中国“个子最高”的作家所从事的事业更是要人“仰视”的。
文学、绘画、文化保护„„冯骥才异常忙碌,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忙人”。记者在政协文艺组小组讨论的间歇采访了他。
第一时间抢救羌族文化
《羌族文化学生读本》如今已经摆在灾区的课桌上,孩子们爱不释手。优美通俗的语言,直观精美的图片,展现了羌族文化的风采。
这本书是去年8月冯骥才组织一批专家在很短的时间内编写出来的。冯骥才介绍说:“该书的写作,旨在让羌族的年轻一代和中学生更加明了自己民族的历史贡献和文化成就,传承羌族文化;同时也能使其他民族的青年人和中小学生更加了解羌族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中所具有的历史地位,从而深爱这个民族。”
“保护好羌族特有的文化遗产”,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站在废墟上说的话,让冯骥才感动不已,“这显示了我们国家领导人的文化视野,这也是文明古国所具备的文化情怀。”
之后,冯骥才在第一时间发出了“担当起文化救灾责任”的倡议。继而,他亲自率专家团冒雨赴北川等灾区一线进行羌族文化遗产调研普查。
调研过后,专家们夜以继日地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分类,并分出等级,又根据等级提出保护方案,提供给文化部。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七千字的《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中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建议书》(简称《建议书》)。
2008年7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建议书》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重视做好羌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8月13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条款中吸纳了《建议书》中的有关建议和意见;9月10日,温家宝总理又对《羌族文化学生读本》作出批示,认为他们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上又做了一项有益的工作。
目前,冯骥才对羌族文化的系统整理还在继续。
期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时,冯骥才认为,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文化保护体系。现在有文化遗产日活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采取建立博物馆的保护方式。同时,冯骥才建议,应在法律保护上进一步健全。
“我国文物保护法是保护物质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屏障。虽然目前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很大提升,但是还缺一个保护,就是法律保护。”冯骥才的言谈中流露出炙热的情感。
冯骥才认为,如果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流失出去。比如少数民族服装,前些年就有很多西方人到贵州大量搜集以前流传下来的少数民族头盔和绣花衣服,法律上却没有限制出口的规定。齐鲁的古典家具非常有特点,而现在齐鲁大地已基本看不到这些家具了。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几年前冯骥才就和众多委员联名提出,建议制定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现在,冯骥才准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制定继续呼吁奔走。
冯骥才现在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三方面,即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普查和认定、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古村落的调查与保护。对此,他建议:
加快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立法保护的重点应是少数民族文化。国家应加大民族地区濒危文化抢救与保护的财政投入。
在民族文化保护上不能项目化,而应该体系化。项目保护是枝节保护,体系保护是整体保护。应建立国家权威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数据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是活态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是静态保护。活态保护的关键是传承人。”冯骥才说,亟须做的事情还包括:建立国家的文化传承人名录,可采用我国文物保护法中“多级保护”的制度,除国家一级的杰出传承人,还要确定有省级、市级、县级的传承人,以全面和整体地保护非物质文化的生态。
只有全民觉醒文化才有救
在冯骥才看来,对文化遗产的终极保护是全民保护,只有人民觉醒了,开始热爱自己的文化了,中国的文化才有希望。在大多数人觉醒之前,他愿意去做一个孤独的实践者。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一直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冯骥才提出:希望我国也像欧洲一些国家那样,确定一个“文化遗产日”。2004年和2005年的“两会”上,冯骥才又提出这一建议,并提交了《关于建议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的提案》。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确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我们还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公众的文化遗产意识还比较淡薄,文化遗产本身面临濒危。我们的文化遗产日正是在这样的思考层面上设立的。”冯骥才告诉记者。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将新农村建成“洋农村”,更有文化保护意识欠缺的官员,将一些有着典型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古村落,建成商业化的村庄。为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今年“两会”上冯骥才提出了《关于建议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要通过专家审定的提案》。
“传承文化是每一个人的事。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独特的气质、独特的传统,才能传承下去。我们需要共同努力。”采访结束时,记者看到冯骥才目光中充满希望。(
第五篇:中国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22水族马尾绣
中国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22水族马尾绣
水族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马尾绣,是水族最古老又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刺绣工艺。马尾绣的制作过程繁琐复杂,成品古色古香,华美精致,结实耐用。马尾绣的刺绣图案古朴、典雅、抽象并具有固定的框架和模式。水族马尾绣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心灵手巧的水族妇女创造了色彩斑斓的民族民间工艺,闻名遐迩的水族马尾绣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刺绣的活化石,堪称世界一绝。
是研究水族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及民族文化的珍贵艺术资料。最近马尾绣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这一古老的原始艺术的保护带来了更好的机遇。
刺绣是流行于水族地区的民间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其艺术造型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水族人民对生活的感受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执著追求。水族刺绣技法的种类很多,有平绣、马尾绣、空心绣、挑绣、结线绣及螺形绣等。
水族马尾绣的起源已不可考,主要产品形式有马尾绣背带和马尾绣花鞋等。四川成都织绣和其它民族的刺绣技艺也用马尾为原材料,但只有水族才如此集中地将之用于背带等绣品。
贵州省三都县是全国惟一的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自治县三洞乡板告村是马尾绣的发祥地,那里的马尾绣工艺品远近闻名,成品远销海内外。板告村的女孩子从小就跟长辈学习马尾绣制作技艺,一般十岁左右就可以单独完成小型工艺品的制作。现在,板告村的所有女性公民都精通马尾绣制作技艺,而且马尾绣已经成为该村的知名副业,成为该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这种水族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分布在三都境内三洞、中和、廷牌、塘州、水龙等乡镇的水族村寨。在当地,人们把是否精通刺绣作为判断一个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她们这里的姑娘出嫁,母亲必须备一条马尾绣小儿背带作为嫁妆送给女儿,预祝早日生儿育女。[1]
水族妇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对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她们将自然万物和民俗事象经过想象加工后,反映在马尾绣工艺上,绣品上的花鸟虫鱼造型别致,颇富民族韵味和艺术效果。
马尾绣的一个奇特之处,就是绣品上缀有铜饰。铜饰形状做成古代钱币的样子,但很小,薄薄的直径只有黄豆大小,以红线穿贴于马尾绣片里,如星星点点的小花,除了做装饰外,水族同胞还认为铜有驱邪避凶的功能。在封建社会,铜是铸币之物,一些朝代严禁民间铸铜,而水族的马尾绣里却有铜饰。这又是体现马尾有价值的一个地方。
水族马尾绣
马尾绣的制作方法是,将两三根白线缠绕在马尾上(白色马尾最佳),然后用缠好的马尾盘在已描绘好的花纹轮廓上,接着在白线条的凹缝处绣、挑、补、梭各种彩色丝线,刺绣艺人凭自己的生活积累及艺术修养,在布面上挑绣各种图案。所绣的这些图案还只是一个空心的框架,还需要由螺形绣或结线绣来填充,最后再缝上金光闪闪的金线,一共要经过52道工序才算完成。[1] 制作过程
马尾绣的制作过程非常繁杂,具体可以分为六个步骤:
第一步,制作马尾线。即用丝线(多数以白色为主)将二至三根马尾绕裹起来,做成马尾线;
第二步,固定框架图案。用一颗大针将马尾线穿好,再用另一颗稍小的针穿上同色丝钱,然后一边用马尾线在布面上镶成各种图案,一边用穿有丝线的小针专门将图案固定在布面上;
第三步,“填心”。即用各色丝线(多以黑色、墨绿色和紫色为主)将固定好的图案空隙部分填满;
第四步,镶边。用橙色和墨绿色丝线在四周挑成“花椒颗”的镶边图案;
第五步,订“金钱”。在绣品上订上闪亮的小铜片以增加绣品亮度;
第六步,装订。由于马尾绣制作工序繁琐细致,并且每一步都是纯手工制作,人们为了方便操作,便将绣品分解成若干小片,待每一片都完工后,再用针线将它们按次序订在一起。六道工序完工后,一件完整的马尾绣工艺品就做成了。
技法种类
水族刺绣的技法种类有平绣、马尾绣、空心绣、挑绣、结线绣及螺形绣等。马尾绣的主要产品形式有马尾绣背带和马尾绣花鞋等。四川成都织绣和其他民族的刺绣工艺也有用马尾为原材料,但只有水族才如此集中地将之用于背带等绣品。采用此工艺制作的绣品具有浅浮雕感,造型抽象、概括、夸张。马尾绣工艺主要用于制作背小孩的背带(水语称为“歹结”)及翘尖绣花鞋(水语称为“者结”)、女性的围腰和胸牌、童帽、荷包、刀鞘护套等。虽历经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但其造型理念和程式化符号基本不变。
马尾绣绣品
水族马尾绣到底有多长的历史?水书及相关资料都无记载,全靠聪明娴慧的水族妇女世代相传,才保留至今。可能主要是水族有养马赛马的习俗,马尾绣应运而生。其实,这种以丝线裹马尾制作图案的刺绣方法,有两个较为明显的好处,一是马尾质地较硬,能使图案不易变形,二是马尾不易腐败变质,经久耐用。另外,马尾上可能含有油脂成分,利于保养外围丝线光泽。在水族传统节日里,男子们赛马,女子们身着马尾绣盛装参与节日活动,成了最美丽动人的习俗。马尾绣钱包、香包精美的图案,巧夺天工的绣法,是馈赠亲友、家居装饰、收藏研究的佳品!
水族刺绣十分丰富,不同地区的水族在掌握同一技法上有粗犷与精细之分,在掌握不同的技法上也各有所长。刺绣工艺有挑花、绣花、补花等,针法有马尾绣、平绣、十字、打籽、乱针刺。但总体而言,水族“马尾绣”(有的民族也称为钉线绣),是水族刺绣中运用较多的技法之一,也是水族最古老、最具特色、最负盛名的一种刺绣,其工艺精湛,立体感、艺术感极强。水族生活中的很多物件都绣有“马尾绣”,尤其妇女背小孩用的背孩带,穿的绣花鞋,将水族“马尾绣”的艺术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具有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格,展现了水族妇女娴熟的刺绣技艺。
水族妇女从小就在长辈的精心传授下,学做刺绣和剪纸。剪纸的花样很多,主要用做刺绣。长期以来,水族妇女在刺绣工艺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们对各种事物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并通过熟练的技巧反映在各种刺绣品上。用马尾线在背孩带和鞋子上刺绣制作十分细致的图案,是各地水族妇女的拿手活。
马尾绣绣品在水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具有深远影响。马尾绣背带、马尾绣尖角鞋、马尾绣童帽等,在水族生活礼仪中具有不同的特殊意义。如水族女子出嫁后,生育第一个孩子时,马尾绣背带和马尾绣银佛童帽作为富贵吉祥的象征,是外婆(或舅母)探视外甥的必备礼物。而且水族女子只有在嫁出后生育第一孩时,母子才能享受此殊荣。此后,该女子不管生育多少个孩子(在旧社会不执行计划生育,女人能生多少便生多少),娘家都不会再送马尾绣背带,先前送的马尾绣背带便一直背孩子们都长大成人(背带完成使命后如果还完好结实,就会成为该户人家的“子孙背带”)。一般来说,每个水族女子一生中就只能接受娘家送的一副马尾绣背带,就算婚姻变故另嫁再生,娘家都不会再送。这种做法,一是因为马尾绣背带制作工序繁杂、价格昂贵、经久耐用。二是娘家人希望自家女儿从一而终,婚姻稳固,幸福美满。三是母亲对自己女儿及她的孩子们的良好愿望。孩子是希望,是未来,母亲希望女儿多子多福。在第一个孩子出生时,送去马尾绣背带和银佛童帽,代表富贵吉祥,希望外甥健康成长,长命百岁。
马尾绣绣品
1、马尾绣的“歹结”背带:是水族地区公认的最好背带之一,往往要经过52道工序才能完成,水族人也常常把是否拥有马尾绣背带看作是否体面和富有的标志。马尾绣背带主要包括三部分,上半部为主体图案,由二十多块大小不同的马尾绣片组成,周围边框在彩色缎料底子上用大红或墨绿色丝线平绣出几何图案,而在上部两侧为马尾绣背带手,下半部为背带尾,有精美的马尾绣图案与主体部位相呼应,“歹结”成为通体绣花的完整艺术品。制作这样一件“歹结”要花一年左右的时间。水族中老年妇女制作“歹结”尾花,一般不用剪纸底样,而直接在红色或蓝色缎料上用预制好的马尾绣线盘刺绣,综合运用结绣、平针、乱针,灵活自如,图案美观耐看。
2、“马尾绣”背孩带:实际上是一块刺绣华丽的“T”形“帘子”,上端两边有带,“帘子”的大小可包住幼儿。它的突出特点就是不用剪纸图案做底样,只凭经验完成。首先将两三根马尾合股,用白色的比马尾毛还细的丝线(把丝线剖拆成丝来用的)缠裹成“马尾线”,然后刺绣者凭着自己的想象,用彩色“马尾线”在背孩带上镶拼成各种几何图案和花草鸟雀图案骨架(图案主要是极富弹力的牛角花、水车纹、花椒纹、回纹、斜纹、方格纹、鱼骨纹),再用针穿上白线将图案固定。最后用结线绣和螺线绣将图案骨架填满,谓之“补花”,再缀上闪亮发光的“金线”,于是便构成一幅结构完整、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缜密精致、豪华富贵的美丽画面。黑、红、黄、白几色对比,形成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背孩带不仅美观大方,而且结实耐用,是母亲给女儿准备的最好嫁妆。一件马尾绣衣服往往要耗费一个妇女数年甚至十多年时间,因此它也是衡量姑娘女红功底的标准。
3、“马尾绣”绣花鞋:是一种翘尖布鞋,鞋尖呈尖形往上翻翘。制作方法是在鞋帮上先用彩色丝线刺绣成底色图案,然后再采用马尾绣的方法,用丝线缠马尾,卷曲成各种几何形图案拼镶在鞋帮上,然后边缘镶补。其工艺十分复杂,但刺绣出的图案立体性强,精美别致,堪称精美的工艺品。所以水族妇女也多在庄重场合或走亲戚时才穿,配上豆浆印染的蓝布上衣、百褶裙和银胸饰,显得十分典雅华贵。
随着时代变迁,马尾绣艺术也在变化。两条背带主色调发生了变化,解放前的背带色调主黄色。与封建社会以黄色为高贵相关联,解放后的背带色调主红,与今天人们以红色为吉利的观念相同。[1]
虽然制作马尾绣的人还很多,但穿戴的人已不多。马尾绣服饰多在节日里才穿戴。特别是在水族端节里,但现在的端节已经过得越来越淡了。最关键的是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过去,马尾绣被视为一位姑娘是否心灵手巧和这个家庭富有与否的象征。但现在人们都不这么看了,姑娘们做出了衣服都压在箱底里,改穿汉装去了。
马尾绣工艺传承出现严重断层,现代马尾绣的工艺制品质量下降,人们已很少愿意使用,对水族马尾绣这一特殊的工艺门类应当进行抢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