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历史 斯大林模式教学反思 岳麓版[小编推荐]
(高频考点)版高中历史 斯大林模式教学反思 岳麓版
教学反思
本课为高三一轮复习课,复习课不是简单的“炒冷饭”,为了提高复习效率,我认为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加强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如什么是“斯大林模式”、什么是“农业集体化”、什么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等等。高考试卷中,学生面临的是新材料、新情境,虽是“万变不离其宗”,但是,这个“宗”是需要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加以重视的,而核心概念的解读是首要的。其次,复习课应为“立体课”,教师要多多研读高考真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运用逻辑体系,实现知识的“重组”,用一条条线索将知识点“串”起来。关联古今、关联中外,重视“时、空、史、论”,有效的将高考知识点进行迁移,使学生认识历史知识更具系统性。这一课可以辐射的知识点很多,从“市场、计划”的角度,可辐射“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从工业化角度,又可与工业革命、中华民族工业相比较;从现代化角度出发,可联系到“人文主义”;从制度创新上,又可与建国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相关联。教师应有效地整合知识,运用史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再次,重难点的突破需要史料支撑。史料在促进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发展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课新经济政策中,列宁所说的“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正是学生的知识盲点,也是本课需要突破的重难点。教师要运用史料,引导学生此政策“退”在哪里?是不是真的退回到资本主义,列宁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吗?手段=目的吗?
最后,要运用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以提高文科班复习效率。近年来,历史高考的学术味日益浓厚,探究性、思辨性很强。这一趋势和特征提示我们,在高考复习中,要依托教材,结合史学研究动态,重视对重大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立体透视和全方位认识,善于深究、质疑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反思探究意识。以“斯大林模式”为例,从现代化角度上看,这种体制使苏联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为日后战胜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也为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建立起示范作用。然而,由于苏联的政治民主化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且苏联的现代化是以人为代价的,因此,其现代化是畸形的;从全球史观上看,斯大林模式使得苏联在经济、军事上遥遥领先,在战争时期,苏联最大限度的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为反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极大地提高了其世界影响力,这种体制在战后推行到东欧国家,影响到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斯大林体制对后世政治现代化有着深远影响。与罗斯福新政相比,可以看出,国家的体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互相借鉴,不断改革创新;从社会史观上,苏联的工业化是“以人为代价”的现代化,而同时代的“罗斯福新政”则是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实行“以工代赈”,关注民生。
第二篇:高中历史 理性之光教学反思 岳麓版
(高频考点)版高中历史 理性之光教学反思 岳麓版
如何优化教学,提高历史复习效果 随着高三到来,如何备课,如何优化课堂教学,使我们的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我们高中一线教师非常期待的境界。也是值得探讨的一大课题。我认为:优化教学,是推进历史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而这种“优化”的作用与功能是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下结合自身对《理性之光》一课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自己看法。
一、有效整合教材内容,突出主干知识
现代教学论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教教材(课本),而是用教材(课本)”。在这一理念引导下,我在编写教案时,并未局限在岳麓版教材框架内。而是通读了岳麓版和人教版教材、配套教参中对启蒙运动内容的阐述。随后翻阅了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内容的基本要求。这样一来,在比较之中我就明确了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重难点:启蒙思想出现的背景、代表人物的核心主张以及这些思想的重大影响。同时,这些思想家观点所蕴涵的人文思想、理性色彩成为我要跟学生一起探讨的难点。正是在充分占有这些资源的基础上,我开始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我注意到岳麓版对启蒙运动的背景的归纳上相对人教版有归纳不全面的特点。比如,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在岳麓版没有提及。于是我就给学生补充了这一知识点。然后从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现实阻碍、思想基础、科技基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归纳,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到启蒙运动发生的必然性。又如岳麓版对“理性”这一概念没有做具体的解释,我就补充了人教版的说法。使学生对理性主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得出理性主义是人文主义的更高表现形式。又比如在归纳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等人的主张时,我也是在综合了两本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和归纳这些著名思想家的观点和主张。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这些人的“启蒙”作用。此外,我还精心挑选和利用了两本教材中的精华资料,比如人教版的“学思之窗”、“资料回放”和岳麓版的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等内容。作为背景材料给学生展示在课件之中。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启蒙思想家们的主张和影响。还有,岳麓版对启蒙运动最早发起于哪一国家未曾提及,这样学生在现有教材知识基础上,很容易认为启蒙运动最早发生在法国,对此,我将人教版这一内容做了补充,做了及时引导,使学生对启蒙运动的发起阶段、高潮阶段性特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在备课过程中,我还特别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特别是三本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建构起整体教学设计观,总揽全局,不是讲一课,备一课。而是将教学设计置于课程模块的整体之中来考虑的。关联中外,强调联系,这成为我上课的一种习惯。比如我在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影响时,我引导学生注意联系必修一:近代法国的政体;必修二: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殖民掠夺、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的提出、严复的译著《法意》(即《论法的精神》)等内容,归纳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影响,这样一来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深远影响。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经济与思想意识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构建学生的认知体系。
总之,我觉得高三历史复习,更应该创造性地整合教材,灵活地利用教材,紧扣考纲,进行大胆取舍。
二、有效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向各应用学科的普及渗透,,教师由单纯的信息表达者转变成信息的加工者、组织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新知识,而是在观察和思考中、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好地完成教与学、学与练的全过程,具有极佳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过程中,在挖掘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比如我把美国的政体分解为三权分立图示、补充进来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理解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时,更具直观性。也加深了他们对这一概念及其意义的理解。另外为了突出启蒙思想家的突出贡献,我联系了法国的《人权宣言》的部分内容来做补充。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我发现有
第三篇:高中历史 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 岳麓版
《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教研室楼老师的视导课。刚好我上到《罗斯福新政》这课,内容重要,线索清晰。在为时一天的准备时间里,我不停地追问自己:高三第一轮复习课与高一新授课的区别究竟在哪里?思前想后,在同备课组老师的指导下,我还是决定按照我的常规方法:在完成对教材知识的基础梳理后,用几个探究加深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几经取舍后,我选择了三个探究:罗斯福新政和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比较;联系必修一,美国总统权力在新政中的变化以及对此的认识;多元史观解读罗斯福新政(全球史观、社会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意在从横向比较、纵向联系和多角度深入解读三个层面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
公开课如期而至。学生表现活跃,基本上按照我的思路,或思考、或动笔,在下课铃声结束前,完成了课堂学习任务。可以肯定的地方有:
一、营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氛围,完成了基本史实的梳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了师生的有效互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二、我在教材内容上,有所调整与取舍,把主要精力放在对重难点的突破上,通过三个探究实现有效教学。
三、基础知识落实,注重对历史的理解。通过相关图片、文字材料的解读,运用比较和联系等方法,不仅使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这一基础知识得到落实,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对美国以及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四、联系必修一政治史的内容,用相关史实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新政期间总统权力的扩大,从而提升主题,突出调整和创新是必然之路。
五、联系现实,谈罗斯福新政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借鉴意义。
课后的研讨会上,楼老师让我先谈谈对这节课的认识。总体上我觉得还不错,但总觉得有些东西我是忽略了或是没有抓住,但自己又全然说不清,道不明。楼老师在肯定的基础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核心词汇的认识和把握还不到位。而这节课的核心词汇则是“干预”。如果能够抓住这一个核心,就可以把很多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比如,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共性,总统权力扩大的根源,德日法西斯军事干预的失败……其实,我在备课过程中整合资源的时候,也想到了罗斯福新政何以成功,德日走上法西斯的途径,但是,在最终的整合中,我没有找到合适它们的位置,无奈之下只好舍弃。楼老师的这番话,让我顿时感觉到自己在处理教材,把握核心词汇能力上的缺失。换言之,我对课堂的立意还有待提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经常在教学杂志上看到“教学立意”之类的字眼,也非常认同“立意”决定一节课的高度。但到实战演习时,总归有些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多花心思,多学习,不能墨守成规。
第四篇:高中历史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教学反思 岳麓版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教学反思
课已经上完了,从学生和参加听课的老师课后反馈来看,这节课应该是成功的。我认为,这节课之所以成功,除各方面的因素外,最主要的是自己课前制定了比较正确的教学策略。教学思想是一个教师的灵魂,而教学策略是教学思想总体设计上的正确把握,一节课上得好不好,教学策略的制定是一个关键。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我认为本节课主要有四大亮点:
一、用学习提纲引导学生先学。
先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有利于课堂教学。但如果先学时对学生要求太多,一则学生没有那么多时间,二则基础差的学校的学生就不愿学了。我在这节课的课前只给学生发了一个简易的提纲,要求通读一次课本,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对有疑惑不明白的记录下来,以备课堂讨论或向老师请教。由于要求简单,结果大部分学生都学了。课堂中大部分学生都能跟上老师的思路,思维活跃,合作积极认真,课程展开、拓展、深入比较顺畅,这就能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二、突破重难点的策略比较好。
很多时候,教师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时,认为只要多增加一些材料,多堆砌一些问题,多花费一点时间就行。实际上,重点不一定重讲,关键是适度把握和把重点问题搞清弄透。而要把知识搞清弄透,关键在于人的认识规律问题。在这节课中,我从普通学生源出发,教学设计由感性到理性,由一般到特殊,由表象到本质,由浅入深,由窄入宽,徐缓渐进,从而降低了问题的门槛。而对难点的解决,则更讲究策略,内容多讲无益,关键是方法。这节课的难点是“理解资本主义制度调整下形成的新型市场经济模式”
由于概念、理论抽象,课文中又没有太多涉猎,于是我采取大迂回战略,暂时避开正面,借助罗斯福新政、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现代化三种模式、资本主义三个阶段的知识,以它山之石攻玉,大跨度鲜明的比较、映衬,在充分拓展学生知识、思维的过程中,使难点具象、平易化,从而轻松地解决了问题。
三、提高情境的有效性。
情境的有效性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有时候你想,这个情境很好看,其实它不一定有效;有时候你想,这个情境很切合题意,但学生不一定感兴趣。情境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否则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对于普通学校的学生来说,密密麻麻的文字材料是令人生厌的,艰涩难懂的古文是要人命的。所以,对这样的学生,你的情境设置必须图像、影像、文字、材料、图表相结合。适应高考的要求需要文字、材料、图表,适应学生快乐的需要适当增添图像、影像,两者相容、相配,这样才相得益彰。憨豆先生以其憨、逗而形象可掬。本节课在设计一些文字、材料、图表情境的同时,我用憨豆先生在战后境况的变化为线索,设计一系列的情感情境体验,配之以简明的文字、梯度的设问,最终达到事半而功倍的学习效果。我的感受是,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的心情是愉悦的,精神是亢奋的,思维是活跃的,学习是有所得的。
四、科学地设计学习探究活动
学习探究老师们从理论上也许都懂,但在实际操作中就不一定都弄明白了。我曾看到一些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一则材料,师生之间一问一答之后,谓之为学习探究。其实不是这样的。课堂上的学习探究一般都是出一组材料,然后由老师(或学生)提出探究目标,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本节课我设计憨豆先生的三个情感经历和英、法、美、瑞士四国材料情境后,要求学生探究西方国家福利制度建立的前提、目的、特点和评价。学生在我的具体指导下,以六人为一小组,每小组又分工协作,从憨豆先生三个情感经历,从英、法、美、瑞士四国材料,以及课本知识,每组每人都分片包干。结果学生探究、整理、综合都很快,最快小组只用5分钟就完成了任务,且质量也都还不错。
科学的学习探究活动,是课堂整理、理解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突破重难点的重要途
第五篇:高中历史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教学反思 岳麓版
历史复习应在拓展中激活思维提升能力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教学反思
历史复习应在拓展中,激活自己的思维,升华认识,提高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融会贯通,活学活用。
1.知识性拓展。复习中,应通过归纳、演绎、分析、比较等方法,将学科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使之成为自己随意调遣和运用的知识,成为能解决新问题的活知识。其一,引申性拓展。体现在拓宽知识面,不拘泥于教材,多角度观察,评价同一历史事物。如对1787年美国宪法的评价。其二,补充性拓展。拉开成绩距离的往往是平时学习中的盲点知识,复习时就要扫除增分障碍,挖掘隐性知识,加以补充拓展。如复习美国共和制确立的可能性时,补充性拓展其历史传统:没有漫长的专制统治的历史传统,有立宪的传统;经济基础: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思想基础: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英雄人物:杰出人物和政治精英的个人素质和作用;历史借鉴: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和罗马法律,18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其三,联系性拓展。用联系的方法认识历史,对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只要有可比点或者相似点,尽可能发散思维去进行联系,形成联系的习惯,强化对知识点产生联系的敏感性。如美国总统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其四,认识性拓展。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相同点中提取规律性认识, 从对具体问题的认识导出对一般性问题的认识,从经验教训中提炼历史启示, 从发展趋势中提炼认识等等。如从美国共和制创立过程看认识:公民意识,理性精神,实用主义精神,妥协、务实、创新。从美英国体制的异同感悟;政治文明多样性,政体选择应适合民愿、国情和宪政精神。2.史料性拓展。梁启超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 “一标多本”教材格局下,为了体现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高考广泛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在陌生之中考查熟悉的教材知识。史料命题无处不在。复习中,我们应该把教材变成史料,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插图、注释、问题探究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概括、对比、迀移等各种能力。在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复习过程中,我选择了较多的史料,创设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美国政治制度,培养学生的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把美国宪法的评价与美国宪法制定的特定历史条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历史事物”和“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评价历史事物”等基本的历史意识,从而掌握“论从史出”的基本方法。史料解读,一要注意史料主观性,考虑其时间、背景和作者(立场、动机、倾向)等因素,剥离其主观因素。二要注意史料多样性,区分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口碑资料、实物资料和遗址遗迹等;不同的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不一样,其证据力也有所不同。三要避免在史料不充分的情况下得出大的结论,史料与结论必须相符。四要将史料置于特定的语境中加以理解,放入特定的历史场景中进行解读,所获取的历史信息要符合材料原意,分析历史人物或事件时要避免简单贴标签。
3.史观性拓展。史观就是你怎么看待历史?历史是什么东西?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史观是观察与解读历史的基本模式,它具有多方面、多视角和多元化的特点。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经常渗透着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革命史观以及唯物史观等史学观点。针对这种命题趋势,我们复习需要运用多元史观,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历史、评价历史,分析历史问题,得出历史结论。如,对1787年美国宪法的评价,我首先从方法上加以点拨,要求学生评价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客观原则: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全面的原则: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历史事件,但要把握主次;史论结合的原则:评价时要有史有论,史实有典型,有说服力,结论要客观、准确。然后引导学生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革命史观以及唯物史观等分析其进步性及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