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案《钱学森》2专题
钱学森
上沛小学
姚琴仙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钱学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钱学森在2007年被评为是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课件出示颁奖词: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指名读、齐读
过渡:今天,让我们走近钱学森,去体会钱学森的拳拳爱国之心。
二、品出爱国情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找一找你从哪儿体会到钱学森的爱国之心,并用笔划出来,细细地读一读。
(二)交流: 预设一: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课件出示)
1、从钱学森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2、引导: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想象:钱学森在美国过着怎样的生活?
引读:但他却说-------(我是中国人------)
3、而此时的中国呢?
4、学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钱学森吗?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5、师小结:是呀,美国再好,但美国不是他的家啊。中国才是他的家!是祖国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他。祖国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坎都令他难忘;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无时不在对他深情地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来,我们再来读一读钱学森的肺腑之言,感受他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学生齐读钱学森说的第一段话)预设二: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课件出示)
1、从钱学森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2、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什么情况下说的?
3、钱学森既答复了留学生们的劝说,又表白了自己的心迹。想一想,假如你是钱学森,说这番话时应是怎样的心情?(激动、坚决----)
4、那你就带着你的激动,带着你的诚恳,带着你的坚决和果断再来读一读。(指名读)
5、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个留学生,你会怎么劝他?
6、可钱学森仍然坚定地说--------(“我们-------”)。
三、品出骨肉情
1、再读一读第三小节,请同学们细细地读读第三小节,看看还有什么牵动钱学森回国的情思?看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
2、学生交流:思念家乡的亲人
3、钱学森去美国,一去就是十多年,他时刻都在思念着已经年迈的父母,可是他一直都没能回家,所以只有借助信件来表达思念之情。课件出示:
“儿唯一深感遗憾的是已经有十个春节不能陪伴二老于身旁,不能尽孝于膝下。只好将思念和祝福之心诉诸信函,寄往二老身旁。二老见信如见儿面,权当儿在父母身边,与二老共进年夜饭,共度团圆年„„”(师配乐朗读)
4、而远在祖国的父母何尝不是日夜思念着他呀!有一次,钱学森的母亲生了重病,她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课件出示:窗外细雨飞,老妇命垂危。夫君煎药苦,盼子子不归。)
5、如果你就是钱学森,当你受到母亲的这首诗,你想对母亲说什么?
6、师小结:是啊!作为儿子,他有侍奉双亲的义务;作为中国人,他有建设祖国的重任,所以他坚定地说:(引读“我是中国人------”)
四、体会回国难
1、然而钱学森的回国之途充满了艰辛和坎坷,自己读读第5小节。看看他面临着怎样的困难?
2、交流: 结合:
(1)一个师有多少人?猜猜看。我来告诉你们,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你们说五个师是多少人?
(2)至少25000人啊!钱学森至少赶得上25000人!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3)所以美国海军的高级将领怎么说?理解:“绝” 怎么理解这句话?(4)美国人可能怎样留住钱学森?
(5)是啊!同学们想像的都有可能。他们会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出示课件:
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为了报效新生而落后的祖国,从1950年起在美国向其当局正式提出回国申请,但是美国当局却百般阻挠和迫害,没收了钱学森的各种资料和书籍,并诬蔑陷害他为“间谍”,对他进行审讯和监禁,将他关押在一个孤岛上,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和迫害,仅半个月,就使他的体重减轻了27斤,当时美国当局声称,只要钱学森放弃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提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可是,钱学森宁死也要回国。钱学森被美国当局整整迫害达五年之久,但他始终没有屈服,终于在祖国的帮助下,于1955年获准回国,当他接到可以离开美国的通知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并高兴地跳了起来。
所以,当他终于可以踏上归国的之路,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读!“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
此刻,你仿佛听到他内心的在呼唤着?
所以,虽然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可是他说——读
当他袒露心迹,有留学生劝他不要回国时,他诚恳而又坚决地说——读 正因为如此,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读
五、小结:
钱学森回国后,得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一个月之后,成立了我国的第一个导弹技术研究院。钱学森就是这个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他带领一批科技人员奋力拼搏,1960年9月10日,在中国的国土上,用国产燃料成功发射了第一枚P—2导弹,从而揭开了中国导弹试验史上的第一页。1970年,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东方红卫星„„1991年10月16日,在钱老即将年满80岁的前夕,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钱学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再来读一读给钱学森爷爷的颁奖词,你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
配乐齐读颁奖词
第二篇:钱学森说课稿2
小学语文说课设计
《钱学森》说课设计
霞浦县盐田中心小学
雷石花
一、说教材
“无论到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这是当年美国海军高级将领对一位华人的评价,这位华人就是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钱学森。优厚的待遇、先进的科研条件甚至生命的威胁都没能阻止钱学森回国的决心,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九课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本文语言简洁,朴实,线索清楚,脉络分明。课文用明暗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明线是时间顺序,写的是钱学森1935年留学美国到1955年回归祖国这段经历。暗线是贯穿全文的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文中钱学森的两句话集中体现了他的爱国之情,是全文的关键句。抓住这两根线索,就理清了课文的结构层次和情感变化。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说过:“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根据高年级的学段目标和本课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并能运用生字组成的词语。
3、抓住人物语言,感知课文对钱学森的刻画,体会钱学森的拳拳爱国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其中,品评语言,学习抓住人物语言、神情等,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钱学森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只有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与学互动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课主要采用了朗读法、抓重点词句品评法,资料补充法等,以自读、品评、思考、讨论、悟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重点词句,培养语感,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三、说程序
<一>、整体感知,初识人物形象
首先,大屏幕出示“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让学生大声朗读。然后,教师问:“同学们知道这里的他是谁吗?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信息,请用一句话来介绍。”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阅读的自主状态。生动凝练的颁奖词给了学生心灵的震撼,让学生急于走进伟人,了解伟人,而引导学生用一句话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则培养了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此环节完成了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二>、巧用练习,夯实基础
不管是哪个学段,生字词的教学都不能忽视。本课生字比较集中,为此,我设计了两个练习:
一、读一读:(大屏幕出示屈指一算
魂牵梦绕
卓越
广阔无垠
运载火箭
袒露
劈波斩浪
水天一色
眺望)
二、填一填(大屏幕出示练习:在的大海上,一般巨轮正
驶往香港。一位40来岁的中年人站在甲板上,深情地
着
的远方:“啊!我就要回到的祖国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传统教学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这俩个练习融生字学习,词语运用,课文理解于一体,使词语教学有情有境,提高了预习的有效性,内化了语言,一举多得,扎实有效。<三>、逐层精读,认识人物精神
教师富有启迪性和开发性的导语能激活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让每个学生有了探究学习的欲望。因此,我这样引导“俗话说:言为心声。学习这篇文章,如果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来品味,就找到了通向钱学森爷爷心灵的在最佳道路。现在,就请同学们细心阅读课文,画出描写钱学森语言的句子,轻轻读几遍。”通过阅读课文,学生不难找到钱学森说的两句话,这样就把学习引向了纵深,引领学生向文本的最深处潜游。(1)出示第一句: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学生读句子之后,我用三个问题逐层引领学生深入学习:1这句话强调了什么?
2、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
3、钱学森在美国做了怎样的准备?目的是什么?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再次阅读文本,在思考和交流中不难明白钱学森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但是,他没有迷失自己,而是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努力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一切的努力都为将来的回国效劳做准备。至此,学生透过语言的表面,体会到钱学森一腔澎湃的爱国情,纯真的赤子心。这时,我再创造“钱学森,你为什么这么努力?这么好的环境你为什么不好好享受?”等对话情境引导学生朗读这句话,学生的朗读自然就入情入境,真诚感人。(2)出示第二句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寻言以明像,明像才入情”为了帮助学生缩短与文本语言的距离,这个环节我分四步走:
a、这一天指的是哪一天?
b、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对谁说的? c、为什么说“我们应当回去”? d、这段话让你体会到什么?
这四个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追溯钱学森的话语背景,从而感悟到钱学森不嫌弃祖国,急切想回国效力的拳拳爱国心,但这些感受还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表层,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缺少了学生的心理体验,任何学习都是遗憾的,有了体验,才有接纳认可,感悟,共鸣。此时我趁热打铁,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师生深情吟唱,这就像在微波泛起的湖面投入了情感的石头,营造了立体的氛围。紧接着我深情描述“无数的游子哼唱着这首歌,一遍遍深情地呼唤着祖国,这首歌也唱出了钱学森的心声。你认为这首歌的哪些歌词唱出了钱学森的心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心弦被拨动了,他们情绪激昂,课堂掀起了高潮。
这个环节,我用钱学森的两段话窜起了整个教学,通过的两次推进,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和钱学森的心就贴得越来越近,所以这时的朗读是入情的、到位的,没有一点浮泛之气。(3)、体会回国的难
过渡:钱学森一心想要回国报效祖国,但是回国有那么容易吗?相机出示美国海军高级将领的话“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a:这句话什么意思? b:5个师相当多少人?
学生对部队编制了解有限,此时我出示补充材料让学生了解:
“当时美国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再让学生算一算五个师是多少人?强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里,用具体数字作了形象的说明,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更加震撼,接着启发学生:这样一个威力无比的人,要离开美国了,这时的美国将领会怎么样说这句话?抓住美国海军高级将领的话中“五个师”和“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这两个点,直入文本的深层,直抵孩子们的心灵。接着让学生想象:为了阻止钱学森回国,美国当局会怎么做?此时,钱学森的遭遇牵动着学生的心,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有的说美国人会给他涨工资,给他当官,有的说会把他关起来,严刑拷打„„威逼利诱的画面都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中。利用想象,及时换位,学生再次走进钱学森的内心世界。接着教师补充资料《钱学森誓死回国》,满足学生强烈的先睹为快的的阅读期待。(大屏幕出示资料„„美国政府为了摧毁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以莫须有的罪名将钱学森关进牢里。白天不停地审问他,晚上用强光刺他的眼睛,不让他睡觉。可是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通过拓展阅读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钱学森对祖国的感情是那样至死不渝,回国之路又是多么艰辛。由此水到渠成地引出第一自然段。“
经过五年漫长的等待,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周恩来的努力下,钱学森终于获得了自由,终于踏上了回国的路程,并出现了课文的开头一幕,此刻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感受一定会更深刻”这样的处理,就使归国轮船上的这段文字变得有血有肉,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起来了。
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要适当渗透一些写作知识。因此,我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按时间先后顺序,这段话应该放在哪儿?为什么要放在开头?”从而引出倒叙写法,使学生体会这种写法突出的作用,并鼓励他们生积极运用。<四>、总结课文,升华人物精神
“这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深爱着祖国的人民,时刻想着能为祖国人民多做点事。正因为如此,钱学森回国后——”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此时教师话锋一转,“美国海军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抵得上5个师,这远远低估了钱学森,美国媒体这样评论钱学森(大屏幕出示:钱学森在科学上的价值,岂止只抵5个师的兵力。他替中国研制的导弹,不但完全平衡了中国与美国之间战略武力的差距,也使中国对苏联的威胁产生抗衡。同时,在美苏两大军事强权之间,中国以导弹实力加上10亿人口,与美苏形成鼎足而立的局面,简直是以一人之力换一国之力。)” 至此,钱学森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立了起来,这时引导学生再读颁奖词,一定会创造出本节课的又一个高潮!<五>、读写结合,抒发感情 写读后感,既是情感的综合和爆发,更是创造运用言语进行表情达意的锻炼。所以,本课的最后环节我这样设计:“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斯人已去,音容犹在。当我们读者他的故事,瞻仰着他的遗容,你们有什么话想说呢?”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
总之,本课的教学我力求依标扣本,根据学生实际突出语言训练,兼顾情意方法等因素,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核心,以生活为本源,以运用为目标,让学生在读、思、悟、写等一系列语文阅读实践中完成本课的学习。
第三篇:钱学森观后感 2
电影《钱学森》观后感
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伟人,他们甘愿奉献自己。为了祖国,他们可以牺牲一切,都在所不辞。而钱学森这位伟人正如千千万万的共产主义战士一样,了中国的发展耗尽了一生的心力。这次,在位育初级中学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电影《钱学森》,我深深地被他的行为感动了。
这部影片,简单明了的阐述了钱学森光辉的一生。解放前,他在美国留学。学业有成以后,在国外过着富足安逸的生活。但是,他永远没有忘记祖国,当他得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时,这位热爱自己祖国的海外赤子,强烈的爱国之心驱使他一定要重返自己的祖国,准备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尽一份力。
可是,因为当时钱学森已经有所成就,所以美国认为如果让钱学森回国,它将为中国的军事建设作出很大的贡献,便以《保密法》限制钱学森回国,并且将其关在一座小岛上。在美国各界科学家的帮助下,钱学森获得了“保释”。但还是被软禁,在软禁的5年中,钱学森依然没有放弃回国的心愿,并且更加努力的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当钱学森四十四岁的时候,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钱学森要离开的时候,杜布里奇校长很不解地问他:“你回去能做什么呢?”钱学森回答:“回到我的祖国,我总是能做些什么,也许,我还可以种苹果。”
1960年,东风一号在钱学森和国内其他科学家争分夺秒的研究、制造下发射成功。在1962年面对已经失败的东方二号发射,他很自信地说:“不就是天上掉下来个东二吗,今天掉下来,明天我们把它给射上去!”
同时,他又开始指导我国的原子弹事业,接到任务后,他就和其他专家学者们一起隐姓埋名归身于大漠,克服种种困难。最后在1964年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剧末,蒋英对钱学森说:“中国可以缺少一个歌唱家,但不能没有你这样的科学家,为你而牺牲,这不是遗憾,这是光荣!”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深地被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被他的执着、坚持所震撼!钱学森,中国有您,我们自豪;世界有您,我们骄傲!
第四篇:钱学森观后感2
纪念钱学森
100年前,一个不平凡的人物诞生了。他走过风雨,历经坎坷,为中国留下一座航天科技的高峰。3年前,他带着功德完满的人生走到了路的尽头,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思索空间„„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在美国学习、工作的钱学森同志,心系祖国,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局势变化,决心早日学成报效祖国。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他克服重重困难和阻碍,终于在1955年秋天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他曾在晚年回忆说:“我到美国去,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把科学技术学到手,而且要证明我们中国人可以赛过美国人,达到科学技术的高峰。”正是怀着这样的决心,他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系仅用一年时间就拿下了航空硕士学位。在美国学习、工作20年,他已经获得了很高的社会地位,生活条件十分优越,但他一直保持着中国国籍,不买房子,不买保险。义无反顾地放弃优厚待遇回国后,钱学森同志勇敢地承担起“两弹一星”的科技领导工作。尽管他是搞理论研究而非搞技术出身,但他说,回国就是服务来了,只要为国家好,就去做。“为使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我将竭尽全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在崇高的荣誉面前,他真诚地说:“我本人只是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未知,为人类造福。在通往未知领域的道路上,科学家既要沿着前人的足迹,又要敢于突破既有的思维框架。作为一代科学巨擘,钱学森同志以自己的远见卓识,从战略上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富于创造性、前瞻性的重要学术思想和有重大价值的建议,以渊博的知识和超凡的智慧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钱学森同志以极强的创造力取得了许多让人惊叹的成就:从早年的机械工程、航空工程起步,到空气动力学、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再到航天工程、系统科学,他一生涉足数十个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均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早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求学时,钱学森
同志就养成了“决不随大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探究精神。他的一系列原创成果,成功解决了高速飞机和火箭等航天航空领域的很多问题。他的《工程控制论》,将控制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被公认是自动控制和系统工程领域的经典之作。
同时,钱学森同志也是具有深切人文情怀的科学家。他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和人文的不可分割性。虽然一辈子和科技打交道,但钱学森同志的心里始终装着“人”,始终把培养人、造就人当作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他在长期的实践中,始终以极大的精力关注人才队伍建设,把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体现了超凡的战略眼光和宽阔胸襟。
钱学森同志始终把爱党、爱祖国、爱人民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自觉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论遇到多少艰难困苦,他都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不愧为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和楷模。
钱学森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学习的一生,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不懈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卓越功绩和杰出贡献,永远铭记在中华儿女心中;他的崇高风范和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和学习。
080112班杨 晨
第五篇:观后感-钱学森2
观《钱学森》有感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31班 学号3120130501116 姓名:刘江
摘要:如今中国国力日益增强,中华民族再次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一代代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与世界的落差极大,无数怀有爱国之心的仁人志士参与新中国的建设之中,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牺牲与贡献。《钱学森》这部电影就是讲述的以钱学森为代表的在祖国大义面前甘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字:爱国,奉献〃〃〃〃〃〃
引言:新中国建国之初,中国急需人才建设新中国,这时远在彼岸的钱学森得知消息,变踏上了回国路程〃〃〃〃〃
一 电影内容简介:
新中国建立,国内百废待兴,急需人才建设新中国。在美国有一位始终关心祖国的兴衰的爱国人士——钱学森。他先后在加州理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并年纪轻轻就担任加州大学教授,学术造诣高,并在美国小有名气。当得知新中国需要人才时,他热血沸腾,决定回国。
但是由于钱学森在火箭方面是资深的技术专家,有美国官员就评价说,他在任何地方都值五个师。美国政府明白钱学森的重要性,在钱学森将要回国之时将其扣押,以钱学森是共产党为由将其抓捕。在加州理工学院将其保释出来之后,接着是长达五年的监禁。在这五年之中,钱学森并没有消沉,一方面联系国内争取回国,另一方面专心学术,打击使他更坚强,什么都阻止不了他回国。
终于,在1995年,中国政府在做出让步之后,并以信件为由要求美国当局允许钱学森回国。随后美国政府不得不准备钱学森一行人回国。回国时有人问他,你回去能干什么,中国贫穷落后,什么都没有,难道回去种地吗。钱学森回答道我可以回去种番茄。
钱学森回国后,积极投身于祖国建设中。为了打破核讹诈,为了祖国的和平与安宁,走进沙漠,研究试制中国第一枚火箭。由于知识分子缺乏,钱学森耐心教授,遇到问题集众家之智慧,在短短几年之类成功发射中国第一枚火箭,为两弹一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使中国的火箭与导弹事业至少前进了20年。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逝世。其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导弹与航天事业,他还是一位思想家,考虑中国的发展前途,提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在思维科学,工程控制,系统学方面颇有研究。钱学森是一块丰碑,他代表着为中国付出一生贡献的那一代人,他们永远长存我们心中。
二 感受:钱学森的身上有着丰厚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的奉献精神,他的民族气节,他的坚强毅力,他的艰苦朴素,他对父母师长的缱绻情怀,他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有力地显示了他的品格、情操,无不令人景仰。但其中给我最突出印象和强烈感动,是其爱国主义者的情怀。作为爱国主义典范的钱学森,爱国主义是贯穿他整个生命的主旋律,当他身在异国、羁縻难归时,在美国法庭上以洪钟大吕般的恢宏声音宣告:“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他在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囚禁,终于踏上了祖国的热土后,他顾不上洗去一路的风尘就投身到了新中国的科技建设中,这位享有国际威望的大科学家,以一个普通的科学工作者的姿态,穿行在风沙弥漫的西北荒漠,成功研发了“两弹一星”,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钱学森的业绩对于我——一个普通的国家公务员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但从他身上使我对“爱国”这两个字的理解由模糊变得逐渐清晰,爱国,就是要把祖国放在心间,以祖国利益至上;爱国,就是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奋发向上,为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伟大的人,我们对他该怀有多大的敬意呢!他说:“我一定要让中国人拥有自己的原子弹和导弹,哪怕它的存在带来质疑和争论!”
他说:“不就是天上掉下来个东二么,今天掉下来,明天我们把它给射上去!” 他说:“回到我的祖国,我做什么都可以,如果我想,我可以去种苹果。” 他说:“不要服我,要服科学!
他就是一个在任何地方都抵得上五个师的人。
一个堂堂麻省理工毕业的高材生,一个年纪轻轻就成绩斐然的物理学家,一个走到任何地方都抵得上五个师的人,为何当得知贫穷落后的新中国需要他的时候,他变得热血沸腾,把一切荣誉抛在了脑后,毅然决然的回国。因为他那一颗忠贞报国之心是他在燃烧,谁都挡不住他。美国知道他的重要性,拒绝放他回国,派人监视,抓他坐牢,受尽屈辱。但是这没有动摇他的决心,没有使他消沉,反而在长达五年的监禁时间里努力专研学术,使之更进一步。当他回国之时,有人问他,你回国能干什么,中国什么都没有,回去种地吗。他回答道:我回国干什么都可以,我可以种番茄。
回国之后,他当然没有种番茄,而是种出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为了打破核大国的讹诈,为了保卫祖国安宁,他来到了茫茫戈壁滩,十年如一日。带着知识贫乏,却热爱祖国的一帮人,扎根沙漠。最终一朵硕大的蘑菇云让世界为之一颤。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逝世,享年98岁。钱老走了,但是镇国利器任然保卫着祖国,他的精神感染着我们,他这块丰碑永铸在我们心中。总结: 一个民族想要强大,就得有人在最关键的时刻站出来,这样的人多了,就形成了这个民族坚韧不屈的气节;一个民族想要生生不息,就得有人敢于担当,这样的人多了,这个民族才会长盛不衰;一个民族想要勇往无前,就得有人勇于奉献其最大的力量,这样的人多了,这样的民族才能纵横四海,所向无敌。当今中国正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这个时候需要有人敢于奉献,勇于担当,敢于站在风口浪尖,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你猜
作者:江江
性别:女 出生年月:秘密
籍贯:中国
所在班级:你猜 注释:美女要辛苦了额,2000个字,这是个练字的好时候。记得还有项目书额,项目书交到时候放在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