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钱学森》教案
《钱学森》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词语。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
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前准备收集钱学森的生平事迹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目的: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理清课文段落,了解课文大意。
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钱学森
新中国刚建立,在国外的一批爱国科学家纷纷归来,参加祖国建设。其中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的名字叫——钱学森。让我们亲切地呼喊他的名字
问:你为什么这样喊?
请学生介绍钱学森。
二、初读课文,理清段落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说说段意。
2、请学生将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3、根据段意分段。
三、学习字词,朗读质疑
1、检查生字读音,理解词语。
2、自由选择读文。
3、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解决。
4、指导书写。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教时
目的: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思想情感,复述课文有关段落。
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给我们主要讲了钱学森一个什么故事?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人?
试用“()的钱学森”填空。
二、讨论学习方法
1、读书——找出根据
2、交流——说出理由
3、讨论——补充见解
欢迎利用教材以外的资料交流。
三、学生自学课文,思考上面问题
四、组织集体交流
1、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钱学森?为什么?
2、在这些优秀品质中,他最可贵的是什么?(思念祖国、报效祖国)
3、你是通过哪些描写看出来的?把最能反映他思想的句子划出来。(语言)
4、试一试,怎样读好这几句话?
五、训练朗读
1、交流朗读体会,比较读,评价。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你能讲这只故事吗?以第三段为例,复述课文。
七、学习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完成课后填空。
板书
回程
思念 思念祖国
钱学森
渴望
(中国导弹之父)归国 报效祖国
贡献
《长江之歌》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诗的情感主线,找出相关语句,领悟内涵,培养预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朗读,反复吟诵。
2、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准备:
1、《长江之歌》的音乐磁带。
2、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3、课文录音及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吗?长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只往来,一片繁忙,极目远眺,令人神清气爽,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激情和豪迈。《长江之歌》将把你带到大江边,让你感受到她的雄浑气魄,得到心灵的震撼。
2、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出示“歌“的解释:A、唱歌。B、用唱歌、朗诵等形式来颂扬。(选择后解释题目的意思)
(3)介绍并听歌曲: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是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好,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范读课文
1、听完后学生评议,明确标准:(1)正确、流利、有感情。(2)鼓励大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2、听了范读,你感受到了什么?(自由交流)
三、初读课文
1、自读生字、生词、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哺bǔ 涤dí 埃āi 灌ɡuàn 溉ɡài
(2)词语:灌溉哺育尘埃荡涤气概春潮
(3)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
(4)课文,指名读并评议。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轻读,找出中心句,用“——“标出,并圈出关键词。(赞美、依恋)
2、、讨论交流: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指导朗读中心句。
4、质疑:
(1)如果诗歌仅有这么一句话,你觉得如何?
(2)这首诗先叙事,后抒情来赞颂长江,那么诗人谈了长江的哪些内容呢?请大家回去后翻阅有关长江的资料,下节课交流。
五、识记字型,指导书写。
1、乳:左右基本等宽。灌、溉:写得要紧凑。
2、学生练字,老师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查阅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写本课词语。
2、判断:
(1)“涤”就是洗。()
(2)乳“的部首是“”()
(3)“尘埃”的拼音是“chénɡ āi”()
(4)“哺”的声母是“L”()
3、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用一句话来介绍长江的某一个方面的内容。
2、细读第一段。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指名朗读。
(3)出示: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思考:①“你”指谁?为什么用第二人称?(第二人称显得亲切)
②发源地、入海口分别是哪儿?(发源于唐古拉山,入海口是东海)
③哪些词语体现了长江“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春潮、惊涛、甘甜的乳汁、健美的臂膀)
(4)指导朗读:你觉得该如何把这段读好?(指名学生练习后范读)
(5)小结:长江如同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
3、细读第二段
(1)听第二段的录音,你会围绕中心句提问吗?(在这一段中,哪些词句体现了长江“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巨浪、涛声、灌溉、推动)
(2)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学生充分说说自己的理由)
(3)小结:长江养育了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文明,今天,长江依然以它博大的胸怀与祖国一齐走向未来。
三、朗读全文,体会感情。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赞美长江、热爱祖国)
2、播放《长江之歌》,学生学唱。
3、你觉得生活中的谁像长江?(共产党员、老百姓等)
四、了解诗的特点:
1、压韵、整齐、精练。
2、古诗与现代诗的异同。
五、课堂作业:
阅读训练《长江之歌》课内部分。练习背诵课文。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和阅读训练。
★板书:
1、长江之歌、春潮、惊涛、甘甜的乳汁、健美的臂膀
巨浪、涛声、灌溉、推动
无穷的的源泉、母亲的情怀(赞美、依恋)
第二篇:钱学森教案
钱学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
体会钱学森冲破阴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主要解决文中的生字词和梳理文章。第二课时解决重难点,通过分析钱学森说的两句话来体会他深深的爱国之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今天,老师想向大家介绍一个人,2007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他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板书钱学森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文章(齐读)看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是的,这也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学习了《詹天佑》,你知道写人的文章应该怎么写吗?
(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首尾呼应等)
下面,我们来进一步认识钱学森这个人物。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钱学森?(指名交流)
出示人物简介: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出生于上海,浙江杭州人,中国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名誉主席等职务。2009年10月31日早上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2、上节课学习詹天佑,詹天佑是近代铁路之父,大家还知道哪些什么什么之父的?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世界炸药之父(诺贝尔)中国地质之父(李四光)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中国建筑学之父(梁思成)等等。
那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用“之父”的称号? 只有贡献巨大的人,才能送给他这个至高的荣誉。
二、整体感知:
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预习的情况。词语能读准确吗?
1、检查生字词
前额 赴美留学 富裕 诚恳 贡献 冯〃卡门 袒露
魂牵梦绕 屈指一算
卓越 广阔无垠
运载火箭
奔赴 劈波斩浪
水天一色
眺望
①.观察一下,每一行字有什么特点?
第一排是半包围结构,第二排是左右结,第三排是上下结构 ②同样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他们有什么区别吗? “裕”左窄右宽,“额”是左右等宽,“贡”上面的工盖住下面的贝,“恳”下面的心字底要托出上面的艮。
“赴”字是半包围结构,左边是一个走字,下面的一撇要写得长一点,穿插到右边,这一笔是主笔,撇写好了,这个字才能写的好看,卜字一竖要比走的竖稍微低一点。赴还可以组哪些词?(赴汤蹈火、赴难、赴宴……)
“裕”左边是衣字旁,右边是谷,在古代有吃有穿才能叫富裕,左边的衣要写的窄一些,右边的谷要写的宽一些。“额”左边是客,右边是页,本来客这个字的捺是很长的,为了避开右边的页,所以捺要写的短一些,页的一撇要穿插到左边来,要稍微长一些,这样这个字才能写的好看。
2、快速浏览全文,看看每段写了钱学森的哪些事情?可以在旁边空白的地方写一写。
踏上归国航程——留学美国——倾诉思乡情怀——袒露心迹——回国受阻——总理关怀——作出卓越贡献。
三、具体学习
1、有没有发现课文安排有什么特点?如果按照顺序的方法,第一段应该放在哪?
后发生的事情先写,先发生的事情后写,这是一种倒叙的手法。如果让我来写的话,按时间顺序来写,第一段应该放在倒数第二段段。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情的结局或者某个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面,然后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比如我们在写人写事的文章中可以采用倒叙的手法。
2、讲解倒叙
举例:①表现主题部分在前。你觉得会是哪些往事呢?
昏黄的灯光下,妈妈依旧在不停地拧着螺丝。一下,又一下,每一次的拧紧都用上了全身的力气。三轮车架下的妈妈,两鬓已经布上了银丝,眼角的皱纹好似一条条深深浅浅的沟壑,粗糙的脸夹在灯光下愈加显得苍白,一双枯树皮似的手在不停地用力、用力......看着妈妈这用着力的双手,那幕往事从脑海里汩汩地浮现出来。
我想到妈妈每天辛苦的骑着三轮车在大街小巷卖糖葫芦;我想到妈妈是一个修三轮车的,每天起早贪黑的忙碌……
②最精彩的部分在前。猜猜可能会是什么事情?
今天早晨,在水东街上,一位学生正急匆匆地赶往学校,后面,一位老大爷在紧紧跟随。转眼间,这位学生迅速地闪进了学校,径直朝班级走去,老大爷也急忙跟了进去。老大爷为什么要跟踪这位初中生呢?事情还得从上个星期天下午说起。
这个开头好,是因为它设置了一个悬念,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勾起了读者的阅读欲望。把这一精彩的部分放在作文开头,自然引出了对过去事件的回忆。
③事件结果在前。可能会回忆什么往事呢?
在我的抽屉里,珍藏着一枚胸针。这不是一枚普通的胸针,这胸针,凝聚着奶奶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每当我看到它,奶奶那慈爱的面容就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每当我捧起它,就不由得令我回想起那件难以忘怀的往事。这是事件的结果,把这个结果放在文章的开头,很自然地引出对这枚胸针由来的一段往事的回忆。
练一练: 用倒叙的手法重新写这段话。
一个冬天里的日子,寒风刺骨,下着鹅毛般的大雪,我早早的起床了,准备去上学。一个黄色的背影映入我的眼帘,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清洁工阿姨。我回头望望,好长一段路都已干干净净了,看来她已经扫了很久了。突然,我看见她手上冻的红红的手,没有戴手套,手面上长了许多冻疮,心中一颤。看见我,清洁工阿姨脸上露出了笑容,然后又俯下身子继续扫地。每到冬天,我总会想起那一双长满冻疮的双手。
2倒叙的方法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那么看看文章的第一段中哪些词句吸引你的注意,齐读第一自然段。
3出示: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他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而是火箭的舱壁啊!(指名读)
15天突出时间的漫长,钱学森急迫的心情,想到要回到祖国,恨不得脚下踩的是火箭,火箭的速度最慢的是4.5公里每秒,最快的要11.2公里每秒,从美国到中国是转瞬间的事情,所以他这才希望脚下的轮船甲板变成火箭的舱壁,以火箭的速度送他回归祖国。4解释魂牵梦绕。
突出钱学森对祖国的思念,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要回到祖国的怀抱。指名以急切的语气读书。
5、你还能说出哪些词是形容万分思念的?
日思夜想、朝思暮想、魂牵梦萦、梦寐以求......6、22年的努力,15天的漂泊,载有钱学森的巨轮终于靠岸了,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祖**亲的怀抱。就在他双脚踏上祖国土地的一刹那,他内心感慨万千,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他会说些什么?(指名交流)
7、文章的最后交代: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老师这里有一段话,和文章第一段比一比,看看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哪一段写的更好?
他是第三人称,开头不点明他是谁,而在段末指出他就是钱学森。在我们平常的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写法。
举例:写我的爸爸,可以这样写:他外貌怎么样,他对我是如何的呵护,他是如何地每天辛苦上班的,最后点明,他就是我的爸爸,这样子就可以吸引别人读你的文章,让别人想他到底是谁呢?然后在文章末尾知道,原来,他就是你的爸爸。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第一段先交代回国时间;接着推出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突出他经过15天海上航行即将回到魂牵梦萦的祖国时的迫切的喜悦之情。末了点名他是谁。下节课,我们将走进钱学森的内心深处,看看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四、板书设计
钱学森
倒叙
他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钱学森》,首先来复习一下词语。
2、《钱学森》一文描写了钱学森赴美留学期间的一段经历以及漫漫的归国之路,文章字字含情,令人感动!下面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重温钱学森的坎坷归国路,学习他的爱国精神。1955年9月17日,他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然而,回想他这二十多年回国路上的每一步,不免让人感慨万千。
二、具体学习
1、那么,他说的哪些话打动了你的心弦,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一找钱学森所说的话。
出示: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齐读)
2、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出的这句话?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在赴美留学期间,师从冯.卡门教授(美国空军科技奠基人冯〃卡门,冯〃卡门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是“全世界闻名的工程力学和航空技术权威”)
3、是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钱学森能得到他的器重,那他应该是前途无量啊!钱学森在乎吗?为什么?
因为他十分热爱自己的祖国,想回到祖国为人民多做点事情。
4、仅仅是这些吗?
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5、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想象钱学森过着怎样的富裕的生活?想象钱学森有怎样优越的工作条件(学生讨论)
6、这些事情都是我们平常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钱学森在乎吗?为什么不在乎?
因为他十分热爱自己的祖国
7、说说钱学森面对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时,他是怎么做的?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富贵不能淫
8、是啊,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齐读)从这句话中我们体会到了钱学森的爱国之心。那么,他可能会对谁说出这句话?(学生讨论)
冯.卡门、美国人、祖国、留学生们等等。
那你对冯.卡门(美国人、祖国、留学生们)说说这句话(指名读)
9、是的,钱学森会对冯.卡门、留学生们等等说出这样一句令人热血沸腾的话,那你觉得读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呢?(学生交流,并且用所说的语气读好这句话)
出示:他()地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0、尽管钱学森在美国,但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大家来填一填
出示:尽管钱学森在美国,拥有——,拥有——,还拥有——,还拥有——。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齐读)
小结:我们从朗读中体会到了钱学森深深的爱国之情,令人动容。
11、那我们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学习钱学森所说的第二句话呢?默读这句话,看看钱学森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出的这句话?从文中找一找
①在新中国诞生的第一个中秋节。
②留学生劝钱学森不要回国的情况下。
12、钱学森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想一想当时的中国,当时的中国由于连连的战争,破败贫穷,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障,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所以留学生劝他不要回国,文章中是怎么说的?(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只怕有困难。”)但钱学森这样认为吗?
13、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读这句话,看看这句话中哪些词语体现了钱学森沉甸甸的的爱国之情。
①“日夜盼望”(解释)体现他急切地想回到祖国。②“终于”体现他激动兴奋之情。
③“应当”体现他把回到祖国为国家做贡献看作是一种职责。贫贱不能移
14、面对一穷二白、一贫如洗的国家,钱学森依旧选择回国,他的语气是诚恳的,除了诚恳的语气,他还会有什么样的语气?(交流)一穷二白 一贫如洗
他(慷慨激昂、兴奋、激动地)说:“……”(指名以这种口气读)
14、看来同学们都会学习,既然钱学森一心想回国,为什么一直到1955年才成形呢?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让我们先来听听美国的一名高级将领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15、问同学一个问题?知道五个师是多少人吗?
当时美国分为甲乙两种师,甲种师是一万人,乙种师是五千人,按乙种师算是两万五千人,按甲种师算是五万人,一个钱学森能抵得上两万五千人或者是五万人。
16、你觉得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
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是国家栋梁之才等等。
17、正因为钱学森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美国将领能放他走吗?美国政府能放他走吗?不能体现在哪里?
“绝不能”
“绝”体现出没有商量的余地。
18、那美国政府会提出什么样的方法来留住钱学森?大家想象一下(交流)
19、同学们的想法都有可能,正是因为这一个“绝”字,它变成了种种的阻挠,重重的困难。其实,钱学森的归国之路非常的困难。
出示:当钱学森提出回国后,他们非常恐慌,后来又非常地恼火,明里暗里对钱学森进行迫害。后来还卑鄙地找了个借口把钱学森抓了起来。将他关押在一个孤岛上,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和迫害,仅半个月,就使他的体重减轻了30磅(约合27斤)。当时美国当局声称,只要钱学森放弃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提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
20、但是钱学森没有屈服,在五年痛苦难熬的日子里,你觉得他心里在想些什呢
我想到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回到祖国为人民多做点事情。
21、钱学森为了他日思夜想的祖国,为了能早日回到祖国,报效祖国,他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漫长的等待,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回国的征程。(齐读第一段)
22、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他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出示:钱学森回国后,得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一个月之后,成立了我国的第一个导弹技术研究院。钱学森就是这个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他带领一批科技人员奋力拼搏,1960年9月10日,在中国的国土上,用国产燃料成功发射了第一枚P—2导弹,从而揭开了中国导弹试验史上的第一页。1970年,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东方红卫星等等。1991年10月16日,在钱老即将年满80岁的前夕,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钱学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3、齐读最后一段。
24、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应该为祖国的腾飞而勤奋学习,将来报效我们的祖国,钱学森已经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感动中国给钱学森的颁奖词,轻同学们开动脑筋,结合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重新给他写一个颁奖词。颁奖词要求:
①情感性 饱含情感,真挚赞美人物的事迹与精神,以达到以情感人的艺术效果。②深刻性 对人物事迹的评价,必须体现一定的深度,触及人物的精神内核,将人物的壮举提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
③简洁性 颁奖词非常精练简洁。为适应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要求,寥寥数句,即见人物的 神韵与风采。
④系列性 在颁奖典礼上,授奖对象一般不是单个的,因此,这类文稿的写作往往是一个系列。尽管主题相同,但是具体人物对象的事迹不同。这就要求写作时必须做到因人定论、因事定调,有针对性地表达出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小结:这篇课文生动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一时一刻都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研制及发射了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赞扬了他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四、板书设计
钱学森 富
贫 贵 威
贱 不 武
不 能 不
一穷 能 淫 能 一贫
二白 移 屈 如洗
爱
国
(在黑板上画出火箭的图形)
第三篇:钱学森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学生读题),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响亮的名字——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谈谈对他的了解吗?(学生交流)
2、小结: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钱学森赴美留学的一段经历和漫漫的回国之路。文章字字含情,让人感动。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课文的描述走进这位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
二、精读感悟
1、俗话说“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情感的直接体现,也是我们认识人物的最佳路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钱学森说的话并用横线画出来,想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学生默读课文,圈画)
2、你找到了钱学森说的话了吗?指名读。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读读相关的语句,谈谈你的感受。交流,可以把你的感受与和同座位说说看。钱学森在美国为什么能享受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2.引导:钱学森是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你可以看出什么?(受重用)3.冯·卡门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师出示图片,介绍)
当时的中国落后、贫穷,中国人是被人看不起的,钱学森能成为如此杰出科学家的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你肯定付出了?(不懈努力,付出了无数心血。)可他这样做是不是仅仅为了自己在美国出人头地吗?为的是什么?
如果留在冯·卡门身边,意味着钱学森将得到什么?(金钱、财富、地位、荣誉、优越的工作条件,更早地获得成功„„)可钱学森是怎么说的?(出示:我是中国人。„„)你读出了什么?(他所有的努力都是源于对祖国的爱、为了祖国,他甘愿放弃一切。)还有补充的吗?
看来你已经走进钱学森的内心,也来读读这段话。你能用朗读来表现钱学森这颗拳拳的爱国之心吗?
4、是呀,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条件都没能吸引住钱学森,因为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这就叫——富贵不能淫。*精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1.那钱学森的第二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三四自然段。
谁来交流?(中秋之夜,钱学森和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秋节)师:是的,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夜,海外游子分外思念自己的祖国。此时,留学生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着思乡情怀。他们会倾诉什么呢?(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祖国的新面貌,回到祖国)的确,这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中秋节,所以,留学生们还在谈论着祖国美好的前景。(同桌位交流)他们还会谈论什么?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那就是:(出示:早日回到„„)
2、多少年的期待,多少人的努力,我们的祖国终于解放成立了,此时,虽远隔万里,却心系祖国的钱学森怎能不激动、兴奋呢?读第二段话。(指名读)他们还会谈论什么?祖国的前景是那么美好,那怪他们越说越兴奋。齐读:年年中秋——
3、钱学森的这段话还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
留学生劝的有道理吗?如果你也和这样的留学生有同样的想法,也来劝劝钱学森。
4、小结留学生说的句句在理,当时的中国经历了多年的战火,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搞科研的环境、设备,与美国有着天壤之别。钱学森知道这一点吗?然而,他诚恳地说——祖国现在是很穷,——
读到这里,你又有了怎样的感受?读出钱学森的内心。
是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已从黑暗走向光明,所以钱学森坚信,只要中华儿女共同努力,我们的祖国一定会从贫穷走向——,弱小走向——
祖国的落后、贫穷丝毫没有改变钱学森回国的决心——这就是贫贱不能移。
5、让我们感受着钱学森浓浓的爱国心,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再读两段话。*精读第五自然段
1然而,钱学森的回国的道路是极其艰难的。谁来读读第五自然——因此,他受到了百般刁难。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出示齐读)
2说说你读出了什么?(是说钱学森是个难得的人才,坚决不能让他回到中国,这样美国的损失就大了。)“绝”字什么意思?
(坚决不允许。没有商量的余地。)他们会怎么留?请你想象一下。
(他们会给他涨工资,给他更好的别墅,更高档的轿车。还会给他升官。
他们如果劝说不行,利诱也不行,可能就要来硬的了。比如抓起来,拷打他。
会派人监视他,把他软禁起来,不允许他外出、打电话、通信等。控制他的自由。
实在不听话,不为美国做事,他们有可能对他下毒手,秘密杀害他。)
受到如此的折磨,假如你是钱学森,你会怎么做? 3出示资料阅读,说说你获得了那些信息? 拓展: 小结:钱学森回国的道路漫长而又艰辛,国外丰厚的物质生活诱惑不了他,国内贫穷的创业条件没有吓退他,甚至美国那冰冷的监狱大门也没能阻挡他归国的脚步。这就是——威武不能屈。*精读第一自然段 经过22年的努力,15天的漂泊,当我们和钱学森经历了思乡的苦,归国的难,再来读读这段话,你一定能读出钱学森的归心似箭——1955年10月1日,钱学森终于乘上了归国的巨轮。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能根据这段内容完成这个填空吗?(出示课后练习中的填空)生完成后指名读。* 略读第六自然段
钱学森凭着坚定的信念,克服了千难万险,终于回到祖国,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想,有一首歌最能表达他的心声(歌曲《我的中国心》)这歌唱得多好,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因为——学生齐读板书:我是中国人。
让我们记住他——钱学森,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钱学森!让我们把这个名字铭记心间——钱学森!
三 作业: 20世纪50年代,海外学子(例如李四光、李忠尧、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不顾美、英等国政府的阻挠政策,义无反顾地掀起了回归新中国的浪潮;今天又有许多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效祖国。查阅这方面的材料,将感受最深的做成卡片,介绍给同学。
第四篇:钱学森教案
《钱学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以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课文语言简洁、朴素。通过人物的语言,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了钱学森思念祖国,拳拳报国之心。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3.运用结合背景、查找资料的方法读懂人物语言,初步感知倒叙的写作顺序及其作用。教学重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颁奖词导入。请和老师一起写下他的名字。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课前导学卡都完成了吗?)师: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学着他们的样子一起读。(其中有两个字是多音字,同学们都读对了,真了不起)同学们是如何区分多音字的?
重点强调多音字:“运载”中的“载”是四声。“袒露”中的“露”念lù(根据字义来分辨读音是个好方法。)2.指导书写
红体字是本课生字,你发现哪个生字最容易出错,提醒一下大家?(你观察的真仔细)
师:其实这个字非常有意思,左边是---(衣服),右边----稻谷,想到哪个成语? 师:丰衣足食就是富裕。(视频出示----裕)
还有一个左右结构的字—额,仔细观察,谁来提醒?(左右等宽,捺点)和老师想到一块了,我们一起来写。师范写
生描红、临摹。提醒坐姿(头正、肩平、胸挺直)。同桌互评,指出不足,如果很完美就给他一颗星,谁得到了小星星请举手示意。
3、读书感悟
那么读了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指名2人)
同学们都不约而同的感悟到了钱学森身上的什么精神?(爱国)板书
三、研读赏析
过度:读书光有初步感悟是不够的,下面让我们静静地默读,看看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钱学森的爱国情怀?画出相关语句,圈出关键词,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师巡视)(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指名4人回答)
1、第一自然段
教师:你走近了钱学森的内心,体会到了爱国,真好。还有谁也找到了这一段,来说说你的体会。是呀!归心似箭。请读出你的体会来。
2、第二段的语言
教师:他抓住了钱学森的话,有体会,好。还有谁也关注了这一段,再来说说。带着你的体会读读
3、第四段的语言
教师:说得真好,是啊,建设祖国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小结:大家在交流中都关注到了钱学森说的话,通过人物语言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是本课一个突出的特点。(板书:语言)下面就让我们聚焦钱学森说的两段话。
(一)第一处语言:
我们要真正读懂人物的语言,还要联系人物说话时的背景。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钱学森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些话的?(生读后出示)
出示“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透过这个背景,你体会到什么?
1、预设学生:“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从两个“最”体会出钱学森非常优秀,很了不起。
师:如果你能联系他的老师去谈,你会觉得他更了不起!
出示资料:(冯·卡门是航空和航天领域最杰出的一位元老,是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工程学家,被誉为“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冯卡门还这样说过“钱学森,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了解了这些,我们想说„„
2、预设:我从“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条件”体会到即使钱学森在美国生活的非常优越,但他一刻也没忘记祖国,从侧面衬托出他的爱国之情。(你关注到了一个写作方法——侧面衬托,我们在写作时要学以致用)
师:那钱学森在美国的待遇到底有多优厚?查过资料没有?读书的时候,遇到疑问查资料。我们的体会会更深刻。教师补白:钱学森所在的研究小组每人每年大约的薪水是五万美元,相当于咱们12万元人民币,而那个时候的中国科研人员一年大约4000元,并且还有专门的公寓,专门的车辆。知道了这些你又想说„„
3、是啊,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钱学森说了这段话。出示:
说的前面没有提示语,谁来加?请你读,(声情并茂)还有谁加?你来读(让人感动)。我们一起来读那份坚定的爱国心。
出示:他()地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深情地/激动地)
总结:体会的深刻了,读的就有味道呀!通过刚才的学习,谁来总结一下刚才的学习方法。(先品读语言再联系背景体会,最后带着体会读一读)你真会学习。
下面我们就用以上学习方法,小组之间自主合作学习钱学森的第二处语言描写。结合背景体会人物情感。
小组汇报:让学生抓住以下几点谈
1、汇报语言背景,补充,读留学生的话。
2、读书体会
学生抓住“日夜盼望”、“终于”“共同创造“应当回去”等词体会钱学森归国决心之大和拳拳爱国之心。(同学们体会真深刻呀!)你能读出他的这份坚持吗。
3、补充写法(对比衬托)
钱学森的诚恳话语感染了很多留学生,邓稼先、李四光等一大批留学生纷纷回到了祖国!让我们也诚恳的劝一劝那些留学生。齐读
(三)、归国艰辛
师:可是漫漫回国路,一走就是五年,为什么会走得如此艰难?找到答案了吗?再读一读谈谈你的体会。
(1)抵得上五个师:说明钱学森伟大、了不起、不可多得的人才、很有价值。(2)继续交流。“绝”态度很坚决,想尽一切办法也不让钱学森回国。(3)他们会想什么方法留住钱学森呢?(软硬兼施)
出示:美国海军部副部长丹尼尔·金贝尔打电话给司法部,要求阻挠他回中国:“无论如何都不要让钱学森回国。他太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肯毙了他,也不要放他中国。”此时此刻,你想对钱学森说什么呢?
师: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永远不变的就是这颗中国心。讲到这老师想到了一首歌,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播放《我的中国心》。
(四)、情感升华
1、祖国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坎都令他难忘;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无时不在对他深情地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我们再来读一读钱学森的肺腑之言,感受他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伴乐朗诵)出示:“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五)、写法—倒叙
1、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于是,有了开头的那一幕。(出示)2.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应放在哪段的后面?(第六自然段)
为什么要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呢?以前学过哪些课文也用了这种写法?(预设:这是一种倒叙的写作手法,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增强表达效果)(你学的真扎实)
(这就是作者写作的巧妙之处,采用倒叙的写法,更让我们感受到钱学森那赤诚的爱国心。(板书:倒叙)
四、总结
1、经历了千辛万苦,钱学森回到了祖国,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生齐读。除此之外还被誉为“”„„让我们永远牢牢记住他的名字。——钱学森(齐读课题)
2、谈收获
师: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哟什么收获呢? 生:我感受到了钱学森那赤诚的爱国心。
生:我认识到要抓住人物语言并结合背景体会人物情感。生:我学会了一种写作方法——倒叙,要用在我们的作文之中。师:是啊,学了就用出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让我们做个小练笔。
3、小练笔:用倒叙的方法写一件难忘的事,只写开头部分。
学生展示
五、作业
1、完成作文
2、推荐阅读《走进钱学森》这本书,做好阅读笔记。
板书:
钱学森
语言
爱国
倒叙
第五篇:钱学森教案
钱学森 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以“热爱祖国”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在阅读的同时,深化了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升华了他们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感悟钱学森的爱国情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体会钱学森冲破阴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前先学:了解钱学森为科学作出的伟大贡献。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设置悬念
1、揭题谈话,简介人物。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老师这里有一点资料,请同学们读读。(出示有关资料)
2、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钱学森学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
1、初读课文。自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检查效果。分自然段检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读课文。(1)提出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
(2)检查效果。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3、默读课文。(1)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2)检查讨论。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分段,理清课文脉胳。一(1)二(2)三(3~4)四(5~6)五(7)
三、分段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说说“垠、艘、额、裕”这4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
2、教师示范指导“艘、额”这两个字的书写。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袒露(lù lòu)卓越(zhuó zhuō)运载(zàì zǎi)一望无垠(yín yíng)魂牵梦绕(rào rǎo)一艘轮船(sōushōu)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钱学森》一文描写了钱学森赴美留学期间的一些经历以及漫漫归国路,文章语言朴实,却字字含情,令人感动!这节课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再来回顾一下钱学森坎坷的回归之路。
(二)读文悟情。
1、二十多年的回国路,钱学森踏出的每一步都非常艰难,让人读来感慨万千。那么,究竟他的哪些做法、哪些话语打动着你呢?
在2—6小节中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两句话,细细读一读,好好体会一下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
2、学生按要求自由练读。
3、交流。(教师结合学生回答,重点指导学习钱学森说的两段话。)
4、出示钱学森说的第一段话。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1)联系上下文读一读,了解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2)同学们,你能想象一下他当时在美国的生活吗?(学生自由说。)(3)小结:是啊,汽车、别墅,丰厚的待遇、一流的科研条件,但是这一切并没能吸引住钱学森,他抵挡住了所有的物质诱惑,仍然一心想要回到祖国。(板书:抵挡物质诱惑)
(4)练习:选取一组关联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钱学森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无论…都…不仅…而且… 是…不是… 如果…就…(5)再读钱学森说的这段话,此时此刻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读的?
5、出示钱学森说的第二段话。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是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1)联系3、4小节内容,了解钱学森的这段话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2)教师描述:当时的中国经历了多年的战火,刚刚成立,一切都非常破旧,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搞科研的环境、设备,与美国提供的有着天壤之别。然而钱学森丝毫不嫌祖国贫穷,毅然决然地想要回去改变祖国的面貌。(板书:不嫌祖国贫穷)
(3)再读他的这段话,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4)练习:是啊,祖国虽然穷,但钱学森相信只要中华儿女一起努力,我们的祖国不仅会从黑暗 走向 光明,也会从 走向 …5)再次感情朗读这段话。
6、同时出示两段话,教师小结。学生齐声朗读两段话。
7、学习第五小节。(1)既然铁了心要回来,为什么又一直到1955年才回国呢?这中间又发生了些什么?让我们先来听听美国的一位高级将领是怎么说的?(指名读第五节。)(2)拓展阅读。也许将领的话还不能让你完全了解钱学森对于一个国家到底重要到何种程度,那么老师这儿有个小故事,你读了就更清楚了。(学生自由阅读补充材料。)(3)读后交流感受。
8、小结:钱学森回国的道路漫长而艰辛,国外丰厚的物质生活诱惑不了他,国内贫穷的创业条件也没有吓退他,甚至美国那冰冷的监狱大门也没能捆绑住他归国的脚步。那么,是什么在支撑这他呢?(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三)想象拓展。
1、说得多好啊!“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钱学森在美国呆了20年之久。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盼到了梦寐以求的这一天。
出示钱学森归国画面,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感情朗读第一小节。
2、创设情境:22年的努力,15天的漂泊,克里夫兰号巨轮终于靠岸了,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祖**亲的怀抱。就在他双脚踏上祖国土地的一霎那,他内心感慨万千,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3、写完交流。
(四)课后延伸。
当钱学森学有所成,他是多么迫切地要回到祖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当他回国后,他是如何学以致用,为建设祖国作出卓越贡献的呢?课文没有写,课后可以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作进一步的了解。
五、作业:
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记忆力具有重大的意义。()人们没有记忆力,()不可能获得知识和经验。记忆力()生来就有的,()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在正常的教学影响下培养起来的。
板书设计: 抵挡物质诱惑
钱学森 不嫌祖国贫穷 殷殷赤子情 拳拳爱国心
冲破百般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