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慈九的故事(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4 13:0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沈慈九的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沈慈九的故事》。

第一篇:沈慈九的故事

沈慈九的故事

王力中

人物名片

沈兹九(1898-1989)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员,原文化部副部长胡愈之夫人。德清人。1919年结业于浙江女子师范学校。1921年留学日本。1928年回国后返浙江母校任教。

1932年到上海,任《申报》副刊《妇女园地》主编,《妇女生活》杂志主编等。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为上海妇女救国会、文化界救国会的领导人之一。后在武汉、重庆继续主编《妇女生活》杂志,参与妇女运动的领导工作。1941年后在香港、新加坡一带参加华侨抗日活动,并与胡愈之结为终生伴侣。抗战胜利后,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出版社,编辑《新妇女》月刊,参与组织民盟马来亚支部。1948年绕道赴华北解放区,筹备第一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工作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妇联宣传部部长、《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1989年12月26日在北京病逝。

与主演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桃李劫》的影星陈波儿收容难童

1937年岁末,本该是孩子们欢笑着迎新年的时刻,但长江下游安徽、江苏流域,到处是被日军飞机炸死炸伤的儿童。

在汉口港码头,一位漂亮的小姐在难民中走来走去,专门给一些孩子发放食品,她是著名影星陈波儿,1932年由于主演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桃李劫》而一炮走红,成为当时街谈巷议的大明星,但人们却不知道她还有另外一个秘密身份,就是中共地下党员。

此时陈波儿正主演一部后来轰动一时的故事片《八百壮士》,但她的心思却并没有在电影台本上。

1937年12月下旬的一天,陈波儿直接来到一座小院,参加一个上层各界妇女形势座谈会,会议的组织者是中共地下党员刘清扬与宗教人士陈纪彝女士。

陈波儿在会上迫不及待地提出,战区有很多受难儿童失教失养,能否把他们收容起来进行教养,这迫在眉睫的事。

这时,《妇女生活》杂志主编沈慈九则愤愤不平地说:我们的舆论界忽略了我们的第二代,应该深深自责!陈波儿气愤地说:自责的应该是我们的政府。

陈波儿几位妇女人微言轻,难民本已成灾,谁还会去关注势单力薄的小难民呢。

南京陷落后,武汉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各地的报纸杂志纷纷云集武汉,其时《新华日报》社的一名记者从沦陷区死里逃生,他带回一则令人心惊的消息:日军正在苏杭一带抓捕8岁至12岁的儿童,运到日本,被抓儿童已经不下10万,但日军目的何在还不得而知。

作为最早获知日军抓捕难童抽血一事的报界人士,汉口《妇女生活》杂志主编沈慈九,再也坐不住了。她呼吁发起儿童保育会,挽救这难民中的最弱势的群体。但响应者,只是一些无职无权的文人学者,国民政府的官员们更关心来自美国的援助何时到达。

保育会筹办迟迟不能如愿,沈慈九想到了邓颖超。据儿童保育会发起人徐镜平日后回忆,沈慈九等人找到*长江局妇女部,邓颖超当即指示,把力量集中起来,好好干。

1938年1月24日,邓颖超联络各界知名人士,在汉口一江春饭店举行保育儿童发起人会议。那一天,救国会领袖沈均儒和冯玉祥夫人李德全、文化界人士郭沫若、蔡元培等183人参加了会议。会后,*长江局妇女部,承担起了儿童保育会的筹备工作。汉口《大公报》立即派遣记者深入敌占区了解具体情况。不久《大公报》登出报道:“日军掳掠我国强壮少年运送到日本,以奴化教养,待学成以补充军人之数,以支那人制支那人。”

逃到武汉的儿童,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迫近年关的武汉三镇大雪纷飞,冬天的夜就显得特别漫长,从江淮一带逃出来的孩子还穿着单衣单裤,他们沿街乞讨,夜里卷屈在街巷,每天早晨都有冻饿而死的难童。

这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到武汉,一时引起民众的恐慌:山东陷落,徐州告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了。

就在那几天,汉口《妇女生活》杂志主编沈慈九女士收到一封来自前方战地服务团的信件,信中说战地服务团跑遍了苏皖一带,看到到处是儿童的死尸。据一个被俘的日本军医透露,日本军队认为儿童的血液可使伤兵早日恢复健康,所以在淮河、运河流域掳掠精壮儿童抽取鲜血,抽血致死者装入麻袋投入江河。

这封信立刻引起武汉各界的震惊。

但面对沈慈九发出的呼吁,响应者只是一些无职无权的文人学者,儿童保育会的发起人几乎陷入绝望的境地。

1938年1月24日,邓颖超联络各界知名人士,在汉口一江春饭店举行保育儿童发起人会议。那一天,救国会领袖沈均儒和冯玉祥夫人李德全、文化名人郭沫若、蔡元培等183位发起人参加了会议。

从此,中共长江局妇女部承担起了儿童保育会的筹备工作。

在宣布保育会成立大会的日期后,特务机关狂呼要破坏大会,使大会开不成,邓颖超等人便去约请宋美龄出来主持保育工作并出席大会。

第二天,邓颖超请刘清扬、史良、沈慈九3位女士去见宋美龄,刘清扬是著名政治活动家张申府的夫人,史良是著名七君子之一,她们地位显赫,与宋美龄交往较多。宋美龄提出了一个条件,必须将保育会纳入她所领导的妇女组织名下,宋美龄想借助社会力量扩大自己的影响,确立自己在中国妇女界的领导地位。

宋美龄的加盟,果然使保育会的成立一帆风顺。

儿童保育会为扩大社会影响,先后聘请蒋介石、冯玉祥、李宗仁、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政要人为保育行动发起人、名誉理事。

汉口临时保育院接收的第一批难童来自河南省开封和安徽省芜湖,约500人,年龄在5岁左右。

1938年2月初,日军土肥原师团发动了向河南北部地区的进攻,担任守卫任务的是国民政府第一集团军,但10万大军在宋哲元的指挥下,却是力求避免与敌决战,以图保存部队作为同蒋介石讨价还价的资本。

蒋介石十分气愤,命令黄河南岸守军不得放宋哲元的部队渡过黄河,并取消了宋哲元集团军的建制,宋哲元不得不带领部队逃亡山西。

土肥原师团15000人如入无人之境,仅用20天便占据河南黄河以北地区,与中国军队隔河相望,黄河南岸的城镇顿时暴露在日军的炮火之下,郑州、开封的难民与日俱增。

中共地下党员曹孟君、沈慈九听到消息,立即率队赶赴汉口火车站,拉开了保育会到各战区抢救难童的第一幕。

在郑州街头,她们发现了一些形迹可疑的流浪儿,整天在军事工事和政府驻地乱窜,引起她们的警惕,当地警察抓住3个流浪儿,问话一句也不答。警察威胁要枪毙他们,流浪儿却满不在乎说:哪个怕死!我们死后可以成为日本的大力士,历史上还会有我们的名字。

这个回答使曹孟君、沈慈九大吃一惊。

后来她们从流浪儿嘴里得知,在郑州一带他们还有27个同伙,都是最近从东北被日军派来刺探情报的。

1937年6月,由宋庆龄等十六人发起的抗议国民党顽固派镇压抗日民主运动的罪行,营救被捕的七位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沈钧儒、邹韬奋、沙千里、李公朴、史良、章乃器、王造时等七位领袖的运动。1936年11月,国民党政府下令逮捕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七位领导人。事件发生后,全国各界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营救“七君子”运动。为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动本质,营 救“七君子”出狱,争取救国自由,1937年6月下旬,宋庆龄、何香凝、胡愈之、胡子婴、沈慈

九、彭文应、潘大逵、张天翼等十六人发表了《救国入狱运动宣言》,制定了救国入狱运动规约,提出了救国入狱运动的唯一目的是争取救国无罪。他们指出,救国是无罪的,如果“七君子”救国有罪,他们愿永陪“七君子”坐牢,呼吁各界群众,声援并参加救国入狱运动。6月25日,宋庆龄等呈文苏州高等法院,再次申明“七君子”的救国行为无罪,如若有罪,他们甘愿与“七君子”同罪,并等候传讯。7月5日,宋庆龄、胡愈之、胡子婴等十二人自携行李,乘车到苏州高等法院,坚决表示要与“七君子”享有同等的待遇。救国入狱运动得到了许多爱国人士的积极响应和热情支持,有力声援了“七君子”运动,为“七君子”获释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江德清人。沈西苓的姐姐。1919年毕业于浙江女子师范学校。后赴日本留学。1919年毕业于日本女子高等师范艺术科。回国后在杭州高中艺术科任教。1932年到上海中山文化教育馆工作。后在松江女中教图画和手工。和李公朴结交,思想倾向进步。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为申报馆主持《妇女园地》,不同凡响。1935年,创刊《妇女生活》。“一二九”学生运动中,和《大众生活》一起支持爱国学生运动。二十多年的编辑生涯,使她成为最有声望的女主编,少有的女秀才。培养了子冈、罗琼等一批优秀的名记者和编辑。1935年,上海妇女界救国会成立,史良、胡子婴成为妇救会的领袖,她和史良被选为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执委会委员。沈钧儒、邹韬奋等爱国“七君子”被捕后,她和宋庆龄、何香凝、胡子婴等16人发起救国入狱运动,陪同宋庆龄前往苏州,要求法院羁押。对国民党反动派是一大冲击,获得全国舆论的支持。抗战开始后,在宋美龄领导的全国新生活运动指导委员会担任领导职务。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秘密离开重庆。1941年,被派去新加坡,协助胡愈之开拓工作。他们结为夫妇后,胡愈之主编《南洋商报》,她主编妇女副刊。在异国他乡经历四年艰苦的流亡生活。1946年她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他们共同创办新南洋出版社。胡愈之主编《南侨日报》与《风下》周刊时,她主编《新妇女》。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担任全国妇联常委兼任《新中国妇女》的第一任主编,同时任民盟中央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与胡愈之合著有《流亡在赤道线上》等。

沈兹九-女报生涯

胡愈之,沈兹九(右)在李家庄

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著名女报人沈兹九在《妇女生活》上撰文高呼:“我们想做人,想做独立自由的人!”当时,妇女运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得如火如荼,蒋介石为阻止全国妇女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提出“新贤妻良母主义”。由沈兹九主编的《妇女生活》组织了大量的稿件与“新贤妻良母主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当时产生极大影响,《妇女生活》也成为了指导妇女解放运动的号角。

沈兹九本身就是一位妇女解放运动的实践者。1898年,沈兹九出生在浙江德清,17岁结婚,21岁时丈夫不幸生急病去世。雪上加霜的是,失去丈夫的沈兹九并没有得到夫家的怜爱,而是失去了自由。夫家令她守“贞节”将她禁闭,让她闭门诵佛,静心参禅。沈兹九的父亲颇为开明,看到女儿在夫家受苦,很是心疼。在父亲的策划下,沈兹九逃往日本,进入东京女子师范美术专科学校。回国后,在浙江女子师范学校任教。由于受国外及“五四”时期民主与自由思想的影响,沈兹九很快成为一名进步人士。

1929年,沈兹九来到上海。1934年2月,她在《申报》上开辟“妇女园地”,传播进步思想,在主编史良才遭到国民党特务狙击后,“妇女园地”被迫停刊。不畏强暴的沈兹九于这年7月在上海创刊了《妇女生活》,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方针,揭露和抨击国民党反动统治,号召妇女抗日救亡。

“五四”以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至抗日战争爆发前,迅速发展起来的妇女报刊还有《妇女声》、《中国妇女》、《妇女共鸣》、《女声》等,这些妇女报刊动员广大妇女投身反帝反封建和争取妇女自身解放的斗争,继续为争取男女平等而摇旗呐喊。《妇女生活》在当时发行量已达到2万份,成为有很大影响力的女性报刊。

1935年12月21日,沈兹九参与和发起成立上海妇女救国联合会,继而参加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筹备和领导工作。《妇女生活》成为上海妇女界救国会的刊物。

1936年11月22日,沈钧儒、邹韬奋等“七君子”被捕,全国震惊。沈兹九参加了宋庆龄、何香凝带头签名发表的《救国入狱》宣言,提出:“如爱国有罪,愿与‘七君子’等同受处罚。如爱国无罪,则与沈钧儒等同享自由。”她随宋庆龄等人赴苏州,带着铺盖要求国民党高等法院羁押,使国民党当局非常尴尬,赢得了全国舆论的声援。

不久,上海被日军占领,成为“孤岛”,沈兹九撤退至武汉。这个时期,她任战时儿童保育委员会常务理事,主管《妇女新运》会刊,团结各界妇女爱国力量,支援抗战。

就在武汉沦陷前夕,沈兹九赴重庆,由邓颖超、钱俊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皖南事变发生后,她根据党的指示,几经辗转,来到新加坡,协助胡愈之工作,在共同的工作中,二人产生爱慕之情,不久结为伴侣。

抗战胜利后,沈兹九和胡愈之创办南洋出版社,出版《风下》周刊和《新妇女》月刊等,继续宣传进步思想。1948年,沈兹九回到祖国怀抱,她从东北解放区转入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参加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工作。

第二篇:宋朝宋慈

当代法医“对话”宋朝宋慈文:张有义 刘潇潇 来源:法制早报 点击:158 “重证据实”我们向你学习

□本报记者张有义

实习记者刘潇潇

当前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大宋提刑官》继承了以往央视历史剧的风格,主角宋慈的形象,观众褒贬不一。但其中遭到抨击最多的还那句经典台词:天方夜谭。

“天方夜谭”一词是出自阿拉伯的同名小说《一千零一夜》。1906年,上海的商务印书馆在“说部丛书”中推出了伍光建翻译的《天方夜谭》,成为最早的中译单行本。宋代的宋慈怎么会看到这本书,怎么会知道这个词呢?

但是不管剧中人物“宋提刑”是否“天方夜谭”,历史人物宋慈确是中国的法医之鼻祖。

宋慈写下的《洗冤集录》出版于宋淳祐七年(1247年),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法医学著作,比意大利人图纳图 ·菲德利写出的《医生的报告》早了整整350年,《洗冤集录》相继被翻译成朝鲜、日本、英、法、德、俄等多国文字,至今仍然具有相当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

但《大宋提刑官》的播出又让人们对古代法医和现代法医及其技术有了一个重新地认识。

《洗冤集录》

部分内容现在仍然沿用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侦查系庄明洁教授1956年开始从事法医工作至今已有近50年,曾经在北京市公安局刑侦处当了15年法医、之后担任刑事技术科研所的主任有15年,他一直关注着《大宋提刑官》的剧情。

宋慈的法医学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的,而现代的法医学是建立在现代医学、生物学和其它自然科学的基础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实践中,虽然洗冤录的有些成果已被科学所证实而被吸收进现代法医学之中并继续使用,但大多数内容已经因过时而不用了。

《洗冤集录》的贡献在于:它在全世界首先系统地论述了法医学包括的尸检、活检和物证检验等全部三个领域,为法医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基础;第二,它反复强调要重视命案的侦破,重视勘查,重视证据,深入实践,提倡法医工作者要坚持事实求是等职业道德并为法医办案提供了许多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些对现在法医的办案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三,《洗冤集录》在法医鉴定工作的具体内容上有突出的贡献,如对尸斑、尸体腐败等尸体现象的研究,对缢死、勒死、溺死的鉴定,生前伤与死后伤的鉴别,致命伤、损伤程度、成伤过程的分析,生前烧死与死后焚尸的区别,无名尸的个人识别,特别是对尸骨的检验和命案现场的勘查等都作出了详细具体和可操作的总结和论述。事实上,从宋慈到新中国建立前几百年间,我国大多数地方的验尸,基本上都是按洗冤录提供的依据来进行的。

南京医科大学司法鉴定所的周雪良教授是新中国第一代法医,参与过大量的法医鉴定活动,他也一直在关注《大宋提刑官》。他认为,在当时还没有显微镜的病理检查的条件下,宋慈利用肉眼在尸表、现场、物证方面掌握蛛丝马迹的检验方法还是比较客观和细致的,例如通过检查死者呼吸道内的烟灰痕迹来确定死者真正死因、以及昆虫验尸等等,这些方法今天也还在应用。

宋慈

创立法医昆虫学

有着百年良好民风的毛竹坞,却横着一具外乡人的尸体。一个年轻美貌的少妇翠姑急急赶到尸棚,捋开死者那条有一个火烙伤痕的手臂,竟喜泪纵横。因为她知道,死者就是霸占自己多年的恶首。

何老二散尽家财后,将脖子套进绳索。宋慈率捕头王及时赶到,从吊索上救了何老二一命。宋慈在将军庙前开设法堂,公开审案。百余把篾刀摊放在地,苍蝇聚来,却只叮其中一把,而那把杀过人的篾刀上刻着何老二的名字。何老二承认是他杀了外乡人。宋慈如履其境地将何老二在强敌入室行凶之时,出于本能反抗而侥幸砍倒恶贼的过程推说一番,并当众宣告,何老二不但杀人无罪,还杀贼有功!因为死者正是七年前从捕头王手上漏网的恶首王鹏。

对于“苍蝇断案法”,庄明洁教授分析,宋慈利用了苍蝇对血腥和尸臭的灵敏嗅觉以及依赖嗅觉产卵的特殊生理特点来发现尸体,符合现代法医学分支的“法医昆虫学”,对现代法医学尸体检验仍有借鉴意义,《洗冤集录》创立了应用昆虫学知识检案的法医学分支学科——法医昆虫学,这比19世纪中后期欧洲诞生的现代法医昆虫学早了大约六百年。

另外,“蒸骨验尸”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宋慈通过蒸骨、撑油纸伞挡住可见光来验出死者是被人击中头部死亡的,从现在法医学的角度来看,这正是利用了红外线的原理,虽然这种方法已经不用了,而是把骨头制成显微镜片来勘验,但当时宋慈利用紫外线验尸的方法符合现代法医学思想。

庄洁明认为“火钉入头”的案子,在现代也时有发生。高温能使血管凝结,组织收缩,血液流不出。

对于人烧死后鉴定的依据是尸体的气管、喉头内有烟灰、皮骨的颜色为桃红色,这种方法现在仍作为基本检验方法在应用。

但是,对于剧中的一些情节应当一分为二的看待。比如“银针探喉”用以确定死者是否中毒身亡的方法不科学,要推翻这个理论很简单,人在吃完鸡蛋之后会在直肠内产生硫化氢,而硫化氢与银质物结合会生成呈黑色的硫化银,这说明中毒与银针变黑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颅骨藏沙判案”也是错误的,宋慈依据死者颅骨内是否流出泥沙来判断是溺水而亡还是死后被抛入水中,而在尸体没有白骨化之前,外界的泥沙虽可能会随呼吸、吞咽进入呼吸道、消化道,但无法经过血液循环进入颅骨。水中含有具有硅酸盐质外壳的硅藻,人落入水中后硅藻被吸入经血管可遍布全身,现代法医学通过颅骨来检验是否溺死,也只可能检验出含有硅藻而不是泥沙;至于“滴血验亲”就更荒谬,如果用这种方式来辨认血亲就很有可能会造成冤假错案。

李昌钰:“滴骨辨亲”

是最早血清检验法

2005年6月26晚上,国际顶级刑侦专家李昌钰从美国飞抵北京后,会同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乌国庆,就宋慈的断案手法与该剧主创进行了会谈。

李昌钰小时就读过宋慈撰写的《洗冤集录》。李昌钰说,宋慈的事迹和断案手法对他影响很大,“他是最早推行‘重证据实’的人,他提倡办案人员要亲临现场取证研究的做法颇具积极意义。”他在谈及电视剧中宋慈的断案手法时提出,在李府连环案中使用的“滴骨辨亲法”(将血滴在骨头上,看血是否会渗入骨头)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性,但结果不一定准确,因为人的血型多种多样,难免会有误差。“不过,700年前宋慈就能想到使用此法可谓够先进了,这种方法是现代血清检验法的萌芽。”

编剧

心有忐忑

对于专家的质疑,《大宋提刑官》的编剧钱林森承认自己的作品有缺陷。他说:“故事的出处完全依据《洗冤集录》,宋慈的一些推断手法的确有着明显的缺陷和唯心主义色彩。但为了保持原著的原汁原味,我还是摘取了一些有争议的东西进来。我也曾忐忑不安过,但想到这是影视剧,要突出娱乐性和可看性,就没有做出修改。”

宋慈与《洗冤集录》

《洗冤集录》为宋朝人宋慈(1186-1249)的法医学著作,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医学专著。宋慈,字惠父,南宋建阳(今属福建)人。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任主簿、县令、通判兼摄郡事等职。嘉熙六年(1 239)升任提点广东刑狱,以后移任江西提点刑狱兼知赣州。

这一期间,宋慈在处理狱讼中,特别重视现场勘验。他对当时传世的尸伤检验著作加以综合、核定和提炼,并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完成了这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

《洗冤集录》的宋刊本迄今尚未发现,现存最早的版本为元刻本《宋提刑洗冤集录》。内容自“条令”起,至“验状说”终,共5卷,53条。从目录来看,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宋代关于检验尸伤的法令;验尸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尸体现象;各种机械性窒息死;各种钝器损伤;锐器损伤;交通事故损伤;高温致死;中毒;病死和急死;尸体发掘等等。

《洗冤集录》是集宋慈以前外表尸体检验经验之大成的著作。作者在书中开篇即提出不能轻信口供,认为“告状切不可信,须是详细检验,务要从实”,对疑难案件尤“须是多方体访,务令参会归一,切不可凭一、二人口说,便以为信”。他还提出检验官必须亲临现场、尸格必须由其亲自填写的尸体检验原则。

该书早在1247年,但其中所取得的科学成就是很多的。举其要者,有如下几个方面:(1)对一些主要的尸体现象,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2)提出了自缢、勒死、溺死、外物压塞口鼻死四种机械性窒息。(3)对机械性损伤的论述。书中详细论述了皮下出血的形状、大小与凶器性状的关系以及根据损伤位置判断凶手与被害者的位置关系等。

但是,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洗冤集录》对某些事物的认识不能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一些死伤征象虽已认识,但不能正确说明原因。如对脑震荡、脑溢血等急死,以及由于钝器击打造成尸表完整,而内脏器官破裂而死亡的原因未能认识。关于血迹、精斑、毛发、毒物的化验对尸体检验所起的重要作用也无认识。

第三篇:孙多慈与恩师的故事

孙多慈与恩师的故事

作为我国早期屈指可数的女油画家之一,孙多慈在艺术上的成就曾令世人瞩目,加上当年她与徐悲鸿的特殊关系,这位才女的人生际遇,总使人们缅想而生轻叹。

初恋徐悲鸿

孙多慈,又名孙韵君,安徽省寿县人,1912年出生于书香门第,祖居寿县城关东大街钟楼巷。其父孙传瑗(1893—1985)字蘧生,号养癯,原是五省联军孙传芳的秘书,后曾任大学教授、教务长,著有《雁后合钞》五种五卷,《中国上古时代刑罚史》、《今雅》等书。母亲汤氏也任过女校校长。孙多慈姐弟三人,其排行老大。由于她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文学功底扎实,十七岁毕业于安庆女中。

1930年暑假,孙多慈报考了当时的南京中央大学文学院,却没有考取,于是作为旁听生到艺术系随时任中央大学美术教授的徐悲鸿学画。她一开始作画就获得了徐悲鸿先生的赞赏。有时徐悲鸿还邀请孙多慈到其家中为她画像,有时也一同出去游玩,于是两人慢慢地就产生了感情,当时徐悲鸿已三十五岁,且已有一双儿女,孙多慈与徐悲鸿的交往自然会遭到徐妻蒋碧微的阻挠和反对。尽管徐悲鸿多次向其妻解释,说他只是欣赏孙多慈的才华,但是当时在蒋碧微的眼里以及在旁人的心中,徐悲鸿与孙多慈的关系已远远不止师生关系那么简单。

1931年夏天,孙多慈以图画满分的优异成绩被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录取,正式开始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孙多慈除了随徐悲鸿学习素描,同时选修了宗白华的美学课,胡小石的古诗选,以及徐仲年的法语课。由于孙多慈学习成绩出众,又正式成为了徐悲鸿先生的学生,徐悲鸿对其更加器重和赏识,逢人便宣扬她的天才和智慧。由于徐悲鸿毫不隐讳,好事之徒再加以渲染附会,轰动一时的花边新闻便不胫而走。许多小报也绘声绘色,例如当时的南京《朝报》就不知登了多少有关这桩三角恋爱的故事。

在校期间,由于徐悲鸿对孙多慈特别关爱,甚至有时上课时只教她一个人,如此一来使许多同学觉得自己的受教育权利受到了侵占,便经常在暗地里对孙多慈与徐悲鸿进行埋怨、批评、指责,甚至一些难听的话也迅速在同学中流传。孙多慈原先住在中央大学女生宿舍,当时女生宿舍是禁止男士出入的,但是徐悲鸿却经常到宿舍去找孙多慈,也被好事者引为淡资。这些闲言碎语甚至诋毁嘲弄对于当时年仅十九岁的孙多慈来说,其每天的处境可想而知。后来孙多慈只好搬出女生宿舍,在石婆婆巷租了一间房子,由她的母亲从安庆搬来与其同住。

1933年1月,徐悲鸿携中国近代名家绘画赴欧举办巡回展览,孙多慈继续在中大学习。其间孙多慈与徐悲鸿书信往来从未间断,直至1934年8月徐悲鸿回国。

徐悲鸿回国后不久,孙多慈—行几十人便在他的带领下到天目山与黄山等地写生。据说写生期间徐悲鸿与孙多慈可能由于久别重逢之故,很是亲密,一路上根本不在乎别人可能会议论,甚至还被一位云南籍的同学偷偷地拍到了一张二人在某山间僻处接吻的照片。写生回来之后,这些风言风语很快就被蒋碧微获悉,于是她怒不可遏地冲进画室去找孙多慈与徐悲鸿“算账”,甚至把画室里徐悲鸿绘有孙多慈的画也撕破了,当时的激烈程度毋庸赘言。

由于蒋碧微的吵闹与同学们的纷纷议论,孙多慈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学生在中央大学再也呆不下去了。未及毕业,孙多慈便不得不匆匆离校,回到安庆女中任教。1937年日本侵华,1938年4月,孙多慈随她的父母避难至长沙,在那里又遇到了徐悲鸿。随后,孙多慈一家就被徐悲鸿接到了桂林。不久,徐悲鸿又设法为孙多慈在广西省府谋了一个差使。

孙多慈爱徐悲鸿,徐悲鸿对孙多慈也很有感情,但是徐悲鸿因与蒋碧微之间的感情纠葛,却迟迟没有决心与其离婚。直到此时(1938年)孙多慈随父母避难至桂林,徐悲鸿才在犹犹豫豫中登报声明与其前妻蒋碧微脱离关系,并随后托其朋友沈宜甲先生去找孙父提亲。不料本来胸有成竹的沈先生却被孙老先生骂了个狗血喷头,给撵了出来。孙家随即便收拾行装,没过几日就离开了桂林,远远地跑到了浙江丽水,在那里定居下来。不久孙多慈便与当时的浙江省教育厅长许绍棣结婚,先后在浙江艺专、省立临时联合中学(校址在丽水碧湖)任教。

悔嫁许绍棣

孙多慈嫁给许绍棣之后便十分后悔。孙、许二人从来没有感情,并且许绍棣还比孙多慈大了二三十岁。许绍棣就是那位曾呈请国民党中央要求通缉“堕落文人”鲁迅的党棍。在其前妻生病期间,他看上了郁达夫的妻子王映霞,后来公开携王映霞去碧湖同宿。郁达夫痛苦地离开浙江,后来死在苏门答腊,也因此事引起。许绍棣本来答应王映霞和郁达夫离婚后和王结婚,但王映霞和郁达夫离婚后,许又看上了年轻貌美的孙多慈。因为徐悲鸿迟迟未能与蒋碧微离婚,加上父母的坚决反对,孙多慈只能把对徐悲鸿的爱埋在心底。这时许绍棣的原配夫人已病故,孙多慈也已二十六岁,在当时可谓大龄青年,便在许绍棣的追求下与其结了婚。结婚前,孙多慈以为身为教育厅长的许绍棣一定是位很有学问的人,婚后方知其不仅十分无知,还是个好色之徒,仅仅是个党棍而已。1939年8月,孙多慈还在给徐悲鸿的一封信中表达了自己的后悔之心以及对徐悲鸿的思念之情。其中有一句大意是:“我后悔当日因为父母的反对,没有勇气和你结婚,但我相信今生今世总会再看到我的悲鸿。”

但是孙多慈终归是个传统的女性,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1948年,孙多慈便随许绍棣去了台湾,到台湾艺术学院任教,1963年任该院院长。她看不起许绍棣,却又最终未能与其离婚;在一起生活却又经常吵架,于是更加思念徐悲鸿。孙多慈的—生是痛苦、矛盾、后悔的一生,她为了寻求解脱便经常借故去美国。在美期间孙多慈大多住在吴健雄家里。吴健雄是著名的女物理学家,也喜画。孙多慈每次去美国也必到王少陵先生家。王少陵是一位名震一时的油画家,住在纽约一个不太繁华的街道上。当年他从大陆去美国时去向徐悲鸿告别,当时徐悲鸿正在画室内写诗。王少陵因为赶时间未来得及等徐悲鸿为其作画,他便硬叫徐悲鸿在一幅本来写给孙多慈的诗作上落下了他的款,带到了美国。这幅徐悲鸿手书的诗幅也一直挂在王少陵先生位于纽约的家中,其内容是:

急雨狂风势不禁,放舟弃棹迁亭阴。

剥莲认识中心苦,独自沉沉味苦心。

孙多慈每次到王少陵家中见到徐悲鸿的这首诗都会黯然神伤,泪流涟涟,感叹不已。1953年9月,孙多慈又到纽约参加一个艺术研讨会,画友们见了面格外高兴,正在这时,却传来了徐悲鸿突然逝世的消息。孙多慈听了当时就昏厥过去。她一生只爱徐悲鸿,当时就表示要为徐先生戴孝三年,据说后来果然当着许绍棣的面为徐悲鸿戴了三年孝。由于长期悒郁,孙多慈于1975年3月因患癌症病逝于美国洛杉矶,享年六十四岁。

第四篇:余慈市长联席会议

余慈市长联席会议

2006年11月,余姚、慈溪两市市长共同签署了余慈市长联席会议章程,并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就加快推进两地共建共享的道路、公交、水利项目等事宜进行了磋商,这标志着两市统筹合作长效机制的形成。

2007年5月28日,余慈市长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在余姚召开。两市分别交流了前阶段贯彻落实宁波市统筹余慈地区发展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及《统筹余慈地区发展规划纲要》有关情况,并就下一步推进两市统筹发展的工作思路和重点进行了探讨。

2008年8月27日,余慈市长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慈溪举行。本着“共建、共益、共赢”的统筹发展理念,会上,两市有关部门、相关镇(街道)和市级有关领导对统筹余慈的前阶段工作进展情况和当年实施计划进行了广泛交流,对一些具体项目和合作事宜进行了充分协商。

2010年3月15日,余慈市长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在余姚举行。双方认为下一步两地要在更高水平上推动统筹余慈工作实现新突破,要加快构建一体化的设施环境、政策环境、资源环境、营销环境、建管环境,要加强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确保统筹发展各项任务的完成。

自宁波市委、市政府作出统筹余慈地区发展战略决策以来,余姚、慈溪两市各级、各部门共同谋划,齐心协力,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资源共享合作,逐步完成政策衔接,为全面推进宁波北部副中心城区建设,奠定了扎实的软硬件基础。在这实践探索的5年中,余慈地区众多企业和数以万计的群众,从统筹余慈发展中切实享受到了实惠与便利,更收获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浓墨重彩绘就发展新画卷

——余姚市委书记陈伟俊谈统筹余慈

本报记者 包凌雁 余姚记者站 张 伟

“当今世界区域的竞争已不仅仅表现为单个区域之间的竞争,而是城市群、区域组合体之间的竞争。进行区域统筹,促使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参与区域竞争,已成为实现区域快速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谈到统筹余慈的意义,余姚市委书记陈伟俊开门见山道出自己的想法。

余慈地区是市场经济体制发育完善、经济社会发达、发展前景广阔的重点区域,综合实力较强,一直是宁波的“排头兵”。在宁波市和整个浙江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余姚、慈溪两地面积超过宁波市的四分之一,人口超过宁波市的三分之一,经济总量超过宁波市的四分之一,工业总产值接近宁波的三分之一,外贸出口占宁波市的四分之一,财政收入占全市的五分之一。

陈伟俊表示,统筹余慈地区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对余姚的城市发展是一次重大的战略机遇。余姚虽是全国百强县市,但是在长三角城市体系中地位较低,城市综合竞争力较弱。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改善了余姚同长三角主要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提升了余姚的区位优势。余姚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加速阶段,但是受地形影响,主城区大量新增建设用地受到制约,造成城区综合承载能力严重不足。实施统筹余慈发展战略,可以在更大范围内统筹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改善各功能区的发展条件,推进主城区与各功能区融合发展,有利于拓展余姚发展空间。同时,余姚可充分利用长三角主要城市的产业、资本、科技、人才优势,打造面向长三角的产业体系,带动产业结构全面升级。“余慈地区真正成为宁波经济副中心,可以为余姚城市经济的发展打造更高平台。”

在过去的5年里,在统筹余慈发展的目标下,两地加快基础项目建设,梁周线大修去年完工,兰曹大道、继光大道相继开工,余慈城际快速通道慈溪西三环至余姚东外环段和61省道至北滨江路延伸段都已经列入规划。此外,梁周线拓宽、新太公路拓宽改造工程也已列入计划。备受关注的余慈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工程破土动工。水利工程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余姚段已全线竣工。种种迹象表明,各项统筹工作不断推进,让两地的发展基石不断巩固。

同样,按照“就高不就低、同城同待遇”的原则,一些重要民生政策已经统一或者正在逐步趋同,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对接,失业补贴的统一、养老政策的并轨以及城市公交的同价。这些看得见的惠民政策,也给两地居民带来真正的便利。

陈伟俊说,国内外各层级统筹区域发展实践表明,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是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保障。余慈区域需要借鉴长三角等区域协调推进机制的成功经验,在两地现有的协调机制基础上,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多层次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保障统筹余慈区域发展战略顺利实施。

今年是统筹余慈地区发展战略实施的第五年,也是统筹发展工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的重要一年。对此,陈伟俊表示,余姚市将紧紧抓住统筹余慈战略深入实施和杭州湾新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政策对接融合和重点区块开发建设。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一体化的设施环境;加快两地政策对接,构建一体化的政策环境。在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服务领域,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进一步加强两市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加快实现余慈地区城乡居民生活方式一体化;加快重点功能区建设,构建一体化的经济环境。搭建余慈两地共同的经济社会发展平台,不断推进事关余慈地区长远发展的余慈新城、高铁新城和余慈核心区的开发建设。

合力共建宁波北部副中心城区

——慈溪市委书记洪嘉祥谈统筹余慈

本报记者 朱宇 慈溪记者站 赵科

“统筹余慈发展,规划既定,基础具备,我们将顺新型城市化之势,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全力推进统筹发展,力争从原来基础设施项目跨区域共建对接,转向重点片区的整体开发建设。”对于建设中的宁波北部副中心城区,慈溪市委书记洪嘉祥充满了信心。

统筹余慈发展已进入第5年,时至今日,关于统筹发展的共识早已深入人心,一些重点领域的突破,更是让两地人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统筹发展的成果。洪嘉祥举了两个例子:一是慈溪西三环线,快修到了与329国道的交叉口,却因为“最后一公里”属于余姚地界,拆迁受阻;另一个是余姚沟通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梁周线,向北到了慈溪境内,也成了“断头路”。

这种以邻为壑的封闭式发展观,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领域尤为突出,而破解之道,就在于跨行政区域的统筹发展。后来,在统筹余慈的全新思维下,两市通过建立健全协商协作机制,联动合力抓落实,打通了一批“断头路”。如今,慈溪西三环线与329国道间早已畅通无阻,梁周线北延工程也基本具备了通车条件。

“统筹余慈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是宁波„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洪嘉祥说,余慈地区经过多年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基础,特别是杭州湾跨海大桥开通后,余慈地区其实是宁波面向长三角的北大门,也是宁波参与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第一站,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从慈溪自身的发展来看,统筹余慈也是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统筹余慈发展的思路,与慈溪自身的发展战略完全一致。”洪嘉祥说,近年来,慈溪正在全面构建“一个中心、四个片区”的城市发展布局,统筹余慈,无疑是探索区域间联合发展、推进区域间深度整合、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现实选择和抓手,也是慈溪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的重要组成。

过去几年,慈溪积极贯彻宁波市委、市政府统筹余慈地区发展、建设宁波都市区北部副中心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凝聚统筹共识,强化统筹合力,深入推进各项统筹发展工作,重点抓了五方面工作,即抓解放思想,深化同城化共识;抓规划设计,引导同步调发展;抓项目推进,促进同区域建设;抓民生政策,创建同待遇体系;抓机制健全,强化同目标动力,为今年乃至“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今年是统筹余慈地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第五年,统筹发展进入了重要阶段,我们将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余慈地区发展工作的总体部署,从更高水平上推动统筹余慈实现新突破。”洪嘉祥说,下一步,统筹余慈发展要取得新的重大突破,首要是要抓住新型城市化加速推进的重大机遇,实现工作重点由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向加快推进片区建城的转变。

顺应这一要求,必须进一步创新姚周片区统筹合作开发建设管理体制,打破区域行政管理体制制约,进一步强化开发主体,进一步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加大统筹,形成合力,在更高水平上统筹区域开发建设。同时,要按照余慈中心城核心区、姚周片区规划要求,开展前期研究,科学有序,扎实有效推进重点区块开发建设。

“统筹发展,为两地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和福祉。”洪嘉祥认为,这是统筹余慈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一方面,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引导社会各界提高对统筹余慈发展的认识,提升广大干部群众对统筹余慈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把各方面积极性调动起来,聚民心、汇民智,真正做到群众事业群众共建。另一方面,要抓紧安排建设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切实解决两地群众关心的社保、交通、住房等问题,通过民生项目的持续推进,进一步体现统筹余慈发展的实效,让更多的群众共享统筹余慈发展的成果。

谋变

信心倍增,招商引资变招商选资

余姚市委常委、朗霞街道党委书记张国锋:

“统筹余慈地区发展战略实施5年来,余姚工业园区、朗霞街道的发展可以用三个„最‟来描述。”余姚市委常委、余姚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朗霞街道党委书记张国锋说,那就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

近年来,根据统筹余慈地区发展系列规划要求,朗霞街道按照“东居西工”的总体布局,着力推进“商业居住”和“新型工业”两大板块发展,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朗霞街道与慈溪周巷镇合作,已经打通了纬一路,园区企业到梁周线不用再绕远路;周太公路扩宽改造工程、余姚大道工程建设都在加快推进;长泠江、辉桥江河道整治绿化工作也在加快。

“断头路打通了,园区道路宽敞了,河道越来越清洁,绿化越来越美了。”张国锋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使我们招商引资的信心也更足了。”园区目前年固定资产投资已达10亿元,仅今年上半年就有壹品纸业、五马电器等两个注册资金均为1000万美元的项目落地。

“现在我们已经从招商引资变成了招商选资,今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达80.2亿元,与统筹余慈发展之前的2005年上半年相比,多项主要指标基本都实现了翻番。”张国锋说。

低塘街道党委书记郑利刚:

新城功能布局,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统筹余慈地区发展是宁波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也为低塘街道带来了改善基础设施的大好机遇。低塘街道党委书记郑利刚举例说,慈溪西三环路低塘段约600米道路的征迁工作困难重重,建设停滞了好几年。正是统筹余慈发展让百姓看到了希望,转变了观念,终于在2008年打通断头路。

低塘街道处于宁波北部副中心城区核心区域,肩负着生态绿心和交通枢纽等重要功能。郑利刚介绍说,“工业经济是我们的主导产业,根据统筹规划要求,近年来街道积极推进由工业主导向工贸并重转变。”一方面,促使现有企业转变发展理念,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另一方面,稳步推进服务业发展,多个商住及房产项目相继完工或启动建设,浙江超凡节能环保创意园即将动工,城市综合体项目也在洽谈之中。

与此同时,建设和谐宜居核心区域成为低塘街道的重要发展目标。重点抓好山塘采矿权压缩、废弃山塘复耕、关闭矿山生态改造和山体覆绿等工作。关闭10多家污染较大的印染、酸洗企业,开展河道疏浚治理等环境改善提升工作受到了群众欢迎和支持。

凤山街道党委书记周成伟:

乘统筹余慈东风,打造商贸新高地

上月初奠基的杭甬客专余慈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就位于凤山街道五星村。“这是统筹余慈地区发展给凤山街道带来的大好机遇。”街道党委书记周成伟说,我们将围绕高铁场站做足文章,发挥既有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周边产业做好配套服务。目前,凤山街道正在全力推进征迁,为枢纽中心明年年底投用打好基础,抢占时机。

通过征迁,淘汰落后产能,集聚和布局新产业体系,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凤山街道加速转型升级,推进城市化进程。围绕高铁场站的余慈楼宇经济集聚区,覆盖整个五星村的高铁新城,一个新城市发展增长极呼之欲出。

由香港法第国际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材料总公司共同投资5亿元,占地500亩的“中国有色金属材料城”即将在街道城北新区崛起,成为长三角有色金属材料集散中心,将与中国塑料城、中国模具城交相辉映。浙东装备城、制造业配套中心等专业市场也将陆续登场。

“余姚、慈溪两地发达的制造业,给凤山街道打造商贸服务金名片提供了平台。乘着统筹余慈的东风,相信5年后一个新凤山将呈现在世人面前。”周成伟对未来满怀期待。(周骥 卢众)亲历

“统筹余慈步伐应再快些”

人物:中国裘皮城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洪伯安

从2005年开始筹划到动工建设,从2007年10月开张营业直至今年年底二期将破土动工,位于余姚朗霞街道、与慈溪周巷镇紧邻的中国裘皮城,其发展步伐与统筹余慈地区发展战略实施有着时间上的巧合。

“统筹余慈发展是件大好事。”中国裘皮城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洪伯安对此颇为支持。他说,只要是有点经济头脑的人,都能看到统筹发展的好处,还能找到统筹发展的商机,“把余慈地区建成宁波北部副中心城区,对本地企业和普通百姓都是一个利好。”

中国裘皮城依托当地30多年裘皮加工历史和基础,将分散的家庭式作坊整合到专业市场中,通过开展裘皮服装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批发商。“这几年几乎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在增长,去年销售额近20亿元。”洪伯安说,到二期建成开业,裘皮城3年后将力争年销售超60亿元。

虽然中国裘皮城并非统筹余慈项目,但洪伯安希望中国裘皮城今后能从统筹余慈发展中受益更多。“统筹余慈步伐还应再快些,加快基础实施建设,加大土地、资金等扶持力度,让城市和产业同步升级,追求国际一流。”

一体化之上,物流大“统筹”

人物:余慈物流中心董事长陈虹

“统筹余慈是我做物流企业22年来遇到的最大机遇。”站在慈溪周巷余慈物流中心的在建工地上,中心董事长陈虹不禁这样感慨。

余慈物流中心是宁波为数不多的通过国家“AAA物流企业”认证的企业之一。多年来,公司106辆运输车载着慈溪、余姚两地的小家电、化纤产品奔波在国内高速。“随着余慈两地经济发展,上大桥的必经之路芦庵公路车流量越来越大,往往要花上1个小时才能到庵东出口。”陈虹说。

不过,这样的交通状况即将得到改善。于2008年底开工建设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连接线(梁周线北延)是统筹后加速建设的一条干线公路。“这条路年底建成通车后,从周巷上高速只要20分钟,大大节约了企业的成本。”陈虹说,一辆车单趟节约40分钟的行驶时间,企业一年就可节约成本6万余元。

除了路网完善带来的运行成本降低,陈虹所说的“机遇”,更多地指两地一体化后的物流大“统筹”。2006年,陈虹在周巷镇规划建设物流中心。“周巷北临宁波杭州湾新区及姚北工业区,东临慈溪工业区,南邻余姚工业园区和中国塑料城,西邻泗门及朗霞工业区,四个方向的工业重心均在10公里交通圈内。”陈虹说,统筹余慈后,周巷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在建的余慈物流中心占地100亩,包括1万平方米仓储和拥有68条国内专线的配送模块以及一个2600平方米的信息配载交易大厅。“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宁波设施最完备的物流中心,整合既有的货源、车源、人才,吸引杭州、宁波等地中介及散户的集中交易,实现仓储、配送、报关、出口等全套物流服务。

如今,投资近亿元的物流中心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于明年1月1日正式开业。“明年,我们的物流业产值能做到6个亿。”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陈虹成竹在胸。

余姚也“理”慈溪污水

人物:宁波锦惠毛绒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科长劳其忠

“自从污水进入余姚的排污管网后,企业没有了污染环境的后顾之忧,处理污水的成本也大幅下降。”宁波锦惠毛绒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科长劳其忠说,“运行了两年多来,余姚已经为我们这家慈溪企业处理污水近15万吨。”

锦惠公司位于慈溪周巷镇,但紧邻余姚朗霞街道,当时污水排放量在每天60吨左右,旺季平均日产污水400吨。这些污水以前只是经初步处理,直接排放到河中,造成污染。企业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可慈溪污水管网接入点在10多公里外,铺设管线成本巨大。

而相邻的余姚市,近年来先后投入5亿元,建成了污水集中收集、输送和处理系统,目前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6万吨。余姚的污水输送管道正好经过慈溪企业,是否能处理邻市的污水呢?这一想法得到了余姚市有关部门的支持。

2008年4月,锦惠公司污水排放管道成功接入余姚污水处理系统,工程投入20多万元,管道长度仅800米,最高日排放量达600吨,锦惠公司的排污难题迎刃而解。

“设施共建、资源共享,是推进区域统筹实实在在的行动。”劳其忠说,不仅两地避免了重复建设,企业也得到了便利和实惠。

“大山”被点“亮”了

人物:横河镇大山村党支部书记戚金潮

横河镇大山村是慈溪市仅有的三个山区村之一,全村312户共1142人,去年人均收入约15000元。全国劳动模范、村支部书记戚金潮说,近年来山村的大变化与“电”分不开。

大山村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完成于2008年上半年。戚金潮说,无论是村里办企业还是发展旅游业,用电给我们一路开绿灯,“2009年全村用电量近32万千瓦时,这都是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后带来的变化。”

2009年7月20日,宁波电网建设“7510”目标的重点项目、全市首座GIS数字变电所——500千伏句章变投运,从此在宁波5座500千伏变电所中“领衔主演”,为统筹余慈地区发展注入强大内力。慈溪就此结束了作为经济强县却没有超高压电网的历史,步入了数字化电网时代。

随着以句章变为代表的一大批变电所投运,慈溪用3年时间再造了一个电网,余慈地区网架结构更加坚强,百姓用电得到保障。

戚金潮说,如今村里既有家电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还创办了农业观光休闲企业。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统筹余慈发展推进,大山村越来越受到来自上海、杭州、宁波、苏州等地游客的欢迎,今年杨梅节期间就来了约3000人。

在余姚工作和在慈溪看病

人物:余姚工业幼儿园职员马书珍

今年53岁的马书珍,经常用“体弱多病”这个词来形容自己。事实上,她也的确是医院的常客,“身体经常不舒服,常常去医院看病”。

现在是暑假,在余姚工业幼儿园从事后勤工作的马书珍住回了在慈溪崇寿的家。前段日子,她刚去过慈溪人民医院看病。“一个暑假下来,怎么也得好几百元的医药费。不过,到开学了,直接回余姚报销就行了,很方便。”她说。

这样的方便,在去年7月以前,马书珍想都不敢想。因为在余姚工作,社保金都在余姚缴纳,那时,她的医保卡也只能在余姚的医院使用。但寒暑假和平时节假日在慈溪老家时,马书珍有个头疼脑热的,到慈溪医院看病就得完全自费。

按照当时的政策,即使经过申请审批,余姚医保部门同意马书珍在慈溪人民医院看病,她自己还必须得先自负30%的医药费。为了省钱,又怕赶到余姚看病太费事,马书珍经常延误看病,让老伴很是担心。

去年7月1日,余姚、慈溪两地实施互认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马书珍终于可在慈溪舒坦看病,不需办理任何申请、转院手续,且随时可回余姚报销医药费。“我知道这是统筹余慈带来的便民政策。”马书珍笑着说。

道路通畅乐了杨梅种植户

人物:横河镇童岙村杨梅种植户郑建华

郑建华是慈溪横河镇童岙村的一位杨梅种植户,种植的杨梅树有百余棵。慈溪童岙至余姚开发区“断头路”的打通,也打通了他的致富大道。

“以前,我最头痛的就是杨梅销售。因为交通不便,我们只能采上几框杨梅推着自行车带到旁边的余姚去卖,一季销售就千余斤。”郑建华说,可自打2008年断头路打通后,自己只需要将新摘的杨梅放在家门口卖就行了,因为不断有途经车辆来买,还有的干脆自驾前来采摘,杨梅销量一下就增长到1500公斤,收入也随之翻了两番。去年,他新买了20余万元的轿车,顺路往余姚方向开,很快就能上高速,生活也因此更丰富更有滋味了。

郑建华所说的“断头路”是一条依山而建的盘山公路。这条路在一个小山头被一分为二:因为一头地属余姚,一头地属慈溪,反而在两路连接的近两公里距离内成了没人管的真空地带。年长日久,沿路村民在这两条道路中“走”出了一条不足1米宽的泥泞小路。统筹余慈工作启动后,余慈两地应百姓呼声各建了约一公里长的道路,使这条路终于得以贯通。

坐余慈直达公交车上下班

人物:余姚市民张庆东

张庆东家住余姚,在慈溪上班,每天的交通工具就是余慈直达公交。“我刚开始上班的时候,余慈地区每天只有不多几辆中巴车,一路沿线停靠,坐一趟需要40多分钟。那时,为了上班不迟到我每天都要早早出门,下班时间没到又得立马往车站赶,怕误过最后一班车。现在想起来真是辛苦。”

2006年12月,余慈直达公交开通了,这件事是当时两地人民最常挂在嘴边的。张庆东回忆说,当时直达公交车是6分钟一班,快的话路上只要20分钟,价格也没涨。直达车运营时间也延长了,他不仅早上能多睡半小时,有时晚上加班也不用担心回不去。“以前坐中巴车路上要停车接客,人没坐满车不开,车子又要绕来绕去,时间还算不准,现在就没有这样的担心了。”

谋变

区域功能转型升级的战略抓手

横河镇委书记邹柏涌:

“统筹余慈对慈溪余姚百姓而言,无疑是一件大好事。”说起统筹余慈,慈溪市横河镇书记邹柏涌深有感触:统筹余慈地区发展是宁波市委、市政府为实现区域统筹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余慈地区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造福余慈两地百姓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抓手。

“统筹余慈也是横河镇转型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他介绍说,横河镇位于慈溪市南郊,北与慈溪市中心城相接,西与统筹余慈区块相临,南为丘陵及农业地带,是一个既有湖光郁林之美,又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工业强镇。因为横河镇的区位优势及天然资源秉赋,规划将横河镇划入重点打造的核心区,其优质的生态资源,就是未来核心区的生态绿心。这里将大面积保持自然形态,重点布置大型文体休闲设施,打造宜居现代化中心城市,形成良好生态环境。

“届时,研发、设计、教育等高端产业自然会形成集聚,推动横河镇经济由二产主导向三产主导发展,老百姓也将从中受益。因此,我们迫切希望统筹余慈早日进入到实质性建设阶段,相应项目尽早落户横河镇。”邹柏涌说。

自启动统筹余慈工作以来,横河镇已经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效。邹柏涌介绍说,先是打通了童岙至余姚开发区的一条断头路,方便了百姓出行。现在余慈大道329国道至余姚东外环线工程涉及横河镇的前期调查工作已经开展。镇内朝驾山废弃山塘已全面完成治理和复绿。美人山废弃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年底前可全面竣工。杭甬客运专线慈溪段全长5.25公里,全部位于横河镇,目前65米红线范围内征地拆迁工作已全面完成。

周巷镇委书记岑剑国:

统筹工作在推进中贯彻落实

余姚工业开发区内的一条路,两端在余姚土地上,中间120多米在慈溪土地上,出于政策处理和地方利益的考虑,这条路一直摆脱不了断头路的“身份”。2008年,周巷镇打通了余姚工业开发区的这条断头路。“都是朝着统筹协调发展,不能斤斤计较!”岑剑国这句话给了我们最实在的回答。

“从行政区走向经济区的统筹促进了两地间的三个„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现有公共资源的整合以及生产要素的有机整合。”岑剑国分析说,经过多年发展,余慈两地区域交叉,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双方联起手来,在各方面协同合作,既减少了成本,又增强了区域的竞争力,发挥了共建设施最大的效益,最终得益的还是两地老百姓。”

在统筹协调发展中,周巷镇做了很多事,岑剑国如数家珍:“我们进行了„一规‟、„两路‟、„两江‟、„两电‟、„两网‟、„两平台‟、„两中心‟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规划,周巷镇完成了5个重点区块的控制性详规修编,加速推进梁周线北延和329国道拓宽工程,整治周家路江和辉桥江的水环境,加速推进自来水网和污水管网改造,建立了公共就业平台和现代物流平台,扩建了医疗卫生中心和体艺中心……

在岑建国看来,统筹余慈正处在规划层面向实施层面、基础性项目建设向功能性项目建设、松散型管理向紧密型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美好的政策愿景要通过快速、紧密、有力的推进,才能真正让地方强„筋骨‟,百姓得实惠。”(王岚 秦羽)

第五篇:九个人过桥的故事

教授说:你们九个人听我的指挥,走过这个曲曲弯弯的小桥,千万别掉下去,不过掉下去也没关系,底下就是一点水。

——顺利过桥

走过去后,教授打开了一盏黄灯,透过黄灯九个人看到,桥底下不仅仅是一点水,而且还有几条在蠕动的鳄鱼。

——吓了一跳

教授问:现在你们谁敢走回来?

——没人敢走了

教授说:你们要用心理暗示,想象自己走在坚固的铁桥上。

——只有三个人愿意尝试

第一个人颤颤巍巍,走的时间多花了一倍;

第二个人哆哆嗦嗦,走了一半再也坚持不住了,吓得趴在桥上

第三个人才走了三步就吓爬下了。

教授这时打开了所有的灯,大家这才发现,在桥和鳄鱼之间还有一层网,网是黄色的,刚才在黄灯下看不清楚。大家现在不怕了,说要知道有网我们早就过去了,几个人哗啦哗啦都走过来了。

只有一个人不敢走,教授问他,你怎么回事?

这个人说,我担心网不结实。这个试验揭示的原理 :心态影响能力

下载沈慈九的故事(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沈慈九的故事(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牛之人的故事

    九牛之人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有二个年轻人,他们没有在自己村子里找到自己心仪的姑娘,所以决定出去走走,去外面找寻自己的幸福。 他们两个跋山涉水,走了很长时间,又累又饿,忽......

    上海沈融(优秀范文五篇)

    上海沈融成立于2009年3月,是一家为商业银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提供员工培训、业务咨询、论坛策划及中高级管理人员境外金融培训交流等业务的专业公司。 公司创办人乃南宋著名......

    退伍军人优秀事迹九

    退伍军人优秀事迹范文九我叫________,________市________区____石镇____人,____出生,____年入伍,____年退伍。我从借款购买一台小钻床开始创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努力拼搏、艰苦奋......

    我的教学小故事 沈聪

    我的教学小故事 讲述教师自己的教学故事——我想每个教师肯定有很多。虽没有那么多的感天泣地的故事情节,但也有印象深刻和意义深长的故事情景。 原来我以为老师上课只要生动......

    永远的红手印——沈浩和小岗村的故事

    永远的红手印——沈浩和小岗村的故事 (新华网合肥12月6日电 记者 张严平、王圣志、周立民)45岁,生命本像当空的太阳,可他没有来得及留下一句话,走了„„ 悲痛瞬间爆发。这个当年以18个......

    化学趣味小故事(九)(43)

    化学趣味小故事(九) 故事四十三:发现氟的悲壮历程 在化学元素史上,参加人数最多、危险最大、工作最难的研究课题,莫过于氟元素的发现。自1768年德国化学家马格拉夫(Marggraf,A.S.......

    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优秀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宁德技师学院的林元振,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中国历史上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佳话,“香九龄,能温席”。那我首先来介绍下这个......

    优秀人民警察——沈燕裕(构思)

    优秀人民警察——沈燕裕 一、文稿: (音乐配照片) 【人物名片】沈燕裕,汉族,1974年出生于漳州诏安,1994年××学校毕业,现任漳州开发区交警大队交管股股长。 【解说配音】沈燕裕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