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大学南校区环境规划书
湖南大学南校区 环境规划书
编制人: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
目录
1、湖南大学概况.........................................................................................................4
2、规划总则.................................................................................................................5 2.1编制规划背景......................................................................................................5 2.2规划指导思想......................................................................................................5 2.3规划原则..............................................................................................................6 2.3.1借助千年学府的地位发展自己的特色........................................................6 2.3.2尽量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整改........................................................................6 2.3.3以学生为本....................................................................................................6 2.4规划范围..............................................................................................................6 2.5规划依据..............................................................................................................6
3、湖南大学南校区主要问题.....................................................................................7 3.1功能结构单一......................................................................................................7 3.2校园内交通混乱..................................................................................................7 3.3发展空间受到限制..............................................................................................7 3.4排水不畅..............................................................................................................8 3.5学生宿舍资源紧张..............................................................................................8 3.5历史气氛不浓......................................................................................................8 3.6缺乏开放空间......................................................................................................8
4、湖南大学南校区发展及功能定位.........................................................................8 4.1南校区发展定位..................................................................................................8 4.2南校区功能定位..................................................................................................9
5、南校区规划.............................................................................................................9 5.1结构规划..............................................................................................................9 5.2规划布局............................................................................................................10 5.2.1牌楼口主入口区..........................................................................................10 5.2.2东方红广场区..............................................................................................11 5.2.3岳麓书院历史文化保护区..........................................................................11 5.2.4教学科研区..................................................................................................11 5.2.5学生公寓区..................................................................................................12 5.3道路交通规划....................................................................................................12 5.4绿化规划............................................................................................................13
1、湖南大学概况
湖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地处岳麓山东麓、湘水之滨,东揽凤凰山,南依天马山,西向和北向分别毗邻岳麓山公园、湖南师范大学,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誉。她不仅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是“卓越研究生生源合作协议”高校成员之一和“高水平大学优秀研究生生源互推联盟”高校成员之一。
学校办学起源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创建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始终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十余所国立大学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李达为新中国第一任湖南大学校长,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学校曾先后更名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和湖南工学院,1959年恢复湖南大学原称。1963年起隶属国家机械工业部,1978年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98年调整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000年,湖南大学与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3个学院,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拥有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专业学位授权,建有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2 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现有教职工近4200人,其中专任教师188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全职院士3名、双聘院士3名,“千人计划”33人,“万人计划”学者6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1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人选2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34人,湖南省“百人计划”学者4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人,国家教学名师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8个,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1个。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20600余人,研究生14000余人。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55.25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2.448万平方米。拥有藏书650余万册,其中中外文数字资源本地镜像76TB(截至1014年12月)。全网支持下一代互联网IPv6,万兆骨干地面有线网已覆盖所有的教学楼、办公楼和学生公寓,无线校园网已覆盖南北校区教学区,校园网联网计算机达3万多台,出口带宽5.2G,结合移动技术实现多渠道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及服务,数字化校园建设成绩显著。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已正式投运,为各级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在教育产业化、学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校园物质环境精美化、教学与管理网络化的大形势下,湖南大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湖南大学的总体规划必须站在更高的起点、提出更高的要求。
2、规划总则
2.1编制规划背景
为全面提高国民人口素质,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高等教育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对当今高校的校园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内容,给校园空间赋予了新的概念和内涵。为配合我校“十二五”办学规划提出的建设综合性、开放式、研究型一流大学的目标,以及基本达到教育部综合大学“92定额”办学指标的相应要求,湖南省大学总体规划布局上形成了有“一个核心”、“两个校区”、“两个基地”的校园模式,仍需进行细节规划上的调整。2.2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质量至上,从满足我校“十二五”办学规划提出的建设综合性、开放式、研究型国内一流大学的目标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投资管理体制、后勤社会化及住房制度等多项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安排项目建设计划,适度加大基建投入,不断改善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基本达到教育部综合大学“92定额”办学指标的相应要求,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2.3规划原则
2.3.1借助千年学府的地位发展自己的特色
岳麓书院作为湖南大学的前身创建于公元976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她是岳麓山地区文化教育的鼻祖,湖湘文化的渊源,也是未来长沙将要建设的大学科技园的发源地。为体现湖大南校区深厚的历史底蕴,规划应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从更大的尺度上考虑岳麓书院的文化氛围。致力于保护、恢复岳麓书院的古建筑群落,打造一个充分传承浓郁历史文化的教学校区,使校园内新老建筑一脉相承,相互呼应,有机融合,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校园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向世界展示一个具有悠久中华文化历史的经典校园。在进行规划时巧妙地将现代元素融入这个大环境中,不破坏原有整体性,树立特色与品牌意识,把湖大打造成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教育、科研名牌。2.3.2尽量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整改
湖南大学原有教学、办公建筑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总体布局到内部功能及外部装修与当今教育发展形势都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建筑布局的混乱给教学、科研带来了较严重的干扰。本次规划对现有建筑根据其历史和文化地位、现状建筑质量、与湖大规划结构的协调性等,把现状建筑划分成保留、改造置换、拆除等几个级别。湖大的建设在加强外部环境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大内部环境的改造力度,努力使校园中心区成为环境优美、设施现代化、有文化内涵的现代化教学中心。2.3.3以学生为本
在规划的时候优先考虑对学生带来的影响,以便利学生,提高学校整体形象为最高目标,充分发扬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2.4规划范围
对湖南大学南校区总体布局、道路交通、校园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规划,并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讨。2.5规划依据
(1)《湖南大学发展规划》湖南大学
2000.10.18(2)《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长沙市规划设计院(3)《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1992.8.1(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5)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6)湖南省2010年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3、湖南大学南校区主要问题
3.1功能结构单一
校园现状结构是历史形成的单中心布局结构,教学建筑处于校园中心部位,教学区用地规模偏小,由于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已不适应学校的发展需要。学生与教师生活区分散布局在教学区的周边,离校区距离过远,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不齐全,学习生活十分不便。3.2校园内交通混乱
麓山南路是岳麓山大学区的一条重要交通道路,由于历史原因,市民登岳麓山路线和河西区南北交通主干线麓山南路从大学穿心而过。文革期间由本校师生发起建设的校园中心——东方红广场亦被划入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范围。各种车辆、人流穿越校园主要教学区,对校园的干扰十分严重。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沿江大道(潇湘路)和岳麓山北大门的初步开发,情况有所缓解,但远未达到理想程度。这些交通问题给湖南大学师生带来不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湖大的人车混杂、交通噪音、汽车尾气、灰尘等,丧失了大学校园应有的宁静与优雅。3.3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校园西向和北向毗邻岳麓山公园和湖南师范大学,东向凤凰山、南向天马山如自然屏障,民居遍布,土地征收正在进行之中,比如南向属天马村用地,有密集的房屋和2000多居民,其征地、拆迁工作将面临大量的经济与社会问题。目前现有校园连同山坡地在内总用地70.66公顷,按3万人学生规模的要求,尚缺土地100余公顷,同时湖南大学地处国家级岳麓山风景名胜保护区内,其建筑受风景区规划限制不可能向高层、高密度方向发展。因此风景名胜区和校园建设的矛盾,严重约束了我校校园的发展空间.3.4排水不畅
湖南大学位于岳麓山脚下,地势较低;湖南又多雨,降水集中且降水量较大,这就造成了每逢阴雨时节,校区内会积水较多。况且本校建筑近来来的硬化程度越来越高,土地的涵水调节能力越来越弱,积水不能顺畅排出又不能被土地吸收,所以出现来“湖大看海”的情况越来越频繁。不仅造成了同学们出行的不便,加上本校交通的复杂性,也增加了对同学们的安全隐患。3.5学生宿舍资源紧张
学生宿舍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校服务主体——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条件。历年来不断修善和新建的学生宿舍极大的缓解了供需矛盾,保证了招生计划的落实。但学生公寓的建设,远远不及教育部最近公布的10m2/生的指标,功能形式也不尽适应管理的要求。其中以校区的老宿舍表面更为明显,有些宿舍甚至没有独立卫生间,给学生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一大批校舍及设备面临着跨世纪的新形势与新任务的挑战,急待改造、扩建与更新。3.5历史气氛不浓
湖南大学虽然有岳麓书院、自卑亭、吹香亭等知名历史性建筑,但校园历史文化氛围并不浓厚。大学校园形象不鲜明,标志性欠佳,空间领域感不强,岳麓书院没有突出她作为大学起源的历史地位。规划有待加强从沿江大道牌楼口、自卑亭到岳麓书院这条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轴线。3.6缺乏开放空间
湖南大学地处岳麓山风景名胜保护区,其大环境的绿化条件相当好,但校园内绿化量、绿化点少,尤其是能满足教师、学生日常就近休闲散步、交往的室外开放空间数量不多,缺乏有鲜明主题和特色的广场,室外空间功能少、形式单一。
4、湖南大学南校区发展及功能定位
4.1南校区发展定位
根据《湖南大学发展规划》,“十五”末湖大在校学生达到36000人,其中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为1:5左右。“十一五”期间,湖大在校学生达到50000人,其中研究生约10000人,本科生40000人左右。湖南大学南校区目前依托岳麓书院悠久的文化教育传统,发展了以工科、理科为主,文科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预期未来发展学生规模为40000人 4.2南校区功能定位
根据“十二五”期间校园总体规划建设理念、“十二五”校园总体规划建设需求及校区原有资源和历史格局,并结合学科优势互补以及资源合理分配与共享等,南校区功能定位如下:
(1)东方红广场为中心的周边建筑群为校党政管理中心;(2)岳麓书院周边建筑群组成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区;(3)机械、土木为核心的周边建筑群组成工业与工程教学科区;
(4)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为核心的周边建筑群组成电子、电力与通讯教学科研区;
(5)软件学院与超算中心为核心的周边建筑群组成信息科学教学区与科研区;(6)200亩新征地理工大楼为核心的理学教学与科研区;(7)生物与化工楼为核心的生化医学教学科研区;(8)天马本科生公寓区;(9)德智本科生公寓区;(10)德智研究生公寓区。
5、南校区规划
5.1结构规划
本次规划以现状湖南大学结构脉络为出发点,本着尊重历史、结合现状、考虑长远发展的原则,规划结构采取“一个中心两条轴线”的布局手法,如图5.1所示。
一个中心:以东方红广场为核心。东方红广场地处校园中心地带,且为联系历史与科研的纽带,将其作为中心具有较强的标志性及纪念性。
二条轴线:分别指历史文化轴和教学科研轴。东起桔子洲,经湘江边牌楼往西到自卑亭、饮马池、岳麓书院、爱晚亭形成了湖南大学东西向的历史文化轴线,反映了湖南大学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从留学生宿舍前广场到渔湾市学生公寓广场,途经教学区、实验区等一系列的开放空间,形成了体现湖大时代特色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的教学科研轴线。
图5.1 南校区一心两轴规划图
5.2规划布局
规划将未来功能分成五大部分:牌楼口主入口区、东方红广场区、岳麓书院历史文化保护区、教学科研区、学生公寓区。5.2.1牌楼口主入口区
湖南大学南校区的主人口位于毗邻湘江的沿江大道牌楼路口处,作为中国开放式大学的代表,她没有传统意义上能够分隔校园内外部空间的大门或围墙,而是在此处设立了一座象征性的大门,校园和城市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另外 ,麓山南路作为长沙河西大学城的主要道路 ,由南向北贯穿了湖南大学南校区 ,人们也可从这里进人校园,从某种程度上也带来了湖大空间的领域感不强。本规划结合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规划拟恢复岳麓书院古牌楼,作为湖南大学在湘江风光带上的标志,同时也是岳麓书院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序景。此区规划以尊重历史、尊重自然为指导思想,加强与岳麓山风景名胜保护区总体规划的协调。根据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牌楼口及桃子湖地区属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中的天马山景区,因此在本区规划中基本不布置与景区无关的建筑与设施。在通往东方红广场的沿路设置绿化带,充分体现其历史延伸性。对原有的桃子湖区域进行改造,拓展水面,恢复梅柳堤、紫微亭、船斋等古迹,形成一个较大面积的景观公园,与湖大校门相映衬,加强其存在感。5.2.2东方红广场区
东方红广场作为湖南省所有大学里面唯一的红色广场,有着其独特的文化价值。此区为本次规划连接两轴线的交界处,校党政管理中心也在此处,因而将其定为中心区。本区规划需要对旁边的自卑亭进行修缮管理,以绿化、铺地的方式,使其形成广场的副中心,与主席像相呼应,增强广场空间的变化和序列。使之形成完整的的特色区。
5.2.3岳麓书院历史文化保护区
以岳麓书院为核心,严格控制周边建筑的数量、风格、色彩、体量,以保护岳麓书院的历史文化环境与气氛为原则,逐步拆除周边与岳麓书院无关的教师公寓等建筑,最大限度地保护岳麓书院古色古香从的历史文化氛围。5.2.4教学科研区
教学科研区是大学的主体,本规划将教学科研区再分成三个分区。教学科研中心区:此区位于大学的地理位置中心,是教学科研发展轴的起点,以北楼、中楼、前进楼、南楼、环境馆等为基础,扩展到法学院、机械楼以及土木楼等,形成一庞大的教学科研建筑群体。其间通过手指公园,英语公园,林荫道相互连接,使其富有整体性的同时具备开放性。
教学科研北区:以东方红广场为界,其北部包括图书馆、东楼、电气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力学系、计算机系等在内的现教学建筑,此区以现状为主、主要改造其绿化环境,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尤其是东楼旁边,物理实验楼的前方有一大片草地,可将其改成一个小型公园,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休闲地段。教学科研南区:此区分为两期,南教学一区与南教学二区,为湖南大学进一步往南发展规划设计的新的教学科研区,是教学科研中心往南的延伸。一期考虑与计算机专科学校现有教学建筑的结合,使其连片发展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科研区;二期在渔湾市湖大南入口附近。5.2.5学生公寓区
学生公寓区共有三片,分别为校区、天马学生公寓以及德智园学生公寓。针对校区学生公寓老化严重,空间狭小,居住紧张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整改。同时可以对学生公寓进行扩建。规划在渔湾市对面的大片空地建设学生公寓,这样不但可以缓解住宿紧张的问题,还使校区跟综合楼,天马学生公寓连成一片,使整个校园的轮廓更加清晰。5.3道路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设计要求快速、通畅,校园道路设计要求结合校园景观,反应历史人文,这使得两者本身就具有矛盾性。而麓山南路具有城市次干道和校园主干道的双重性质。对外,它是贯穿长沙大学城南北的主要道路之一,对内它是湖南大学的主要通道。干道上聚集了公交车、私家车、自行车等车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杂,再加上高峰期学生和外来人员混杂,使得校园的交通拥挤、混乱。因此,道路交叉口事故也时有发生,存在安全隐患。
本规划采用公交优先的方法,限制宿舍区和教学区之间道路上的车流量,保证学生通行的通畅。静态交通通过底层架空、教学楼前设置广场、花坛之间的灰空间等方式来安排停车场。然而 ,随着长沙城市的发展,而岳麓山作为旅游景点日益发展,作为城市次干道的麓山南路必将吸引更多的车流 , 目前的停车场显然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可以在学校主入口附近设停车场,学校内部只允许少量小汽车通行,并且可以在入口区至东方红广场设一路电瓶车解决岳麓山公园游人及校内部分老弱病残人员的交通问题。
由于湖南大学南校区为开放式校园,治安状况较为混乱,学校应该加大对校园安全的监管力度,规划出一些较为安全的自行车停放点,从而解决频繁的自行车被窃事件。未来校舍发展,用地日益紧张,合理开发地下空间则更为重要。自行车和机动车的停放问题,考虑地下、半地下停车规划势在必行。本规划考虑运用住宅底层作车库,结合地形,在宿舍底层架空,或设计半地下室作自行车库,并加强管理。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也可以更加自然地融入周围的环境。5.4绿化规划
校园绿化环境是校园整体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努力营造大环境,精心设计小环境,尽力创造校园绿色优美的环境是校园规划建设成败的关键。而且,有特色的优美的校园环境会使学生身心都得到感染,并给学生们留下永远美好的记忆。优美的绿化环境固然重要,但一味的林荫道,绿化带而不知道变动则会使整个校园缺少一些人文气息
南校区的现状为以林荫道+花坛的模式为主。本规划设计在科研轴,即东方红广场到综合楼的沿路种植四季花卉,时其与周围的商业区相融合,从而更具生气。此外大片的绿化地带可以给定某个主题进行设计,像英语公园和手指公园那样。本规划在逸夫楼旁边,以及校区与商业区交接的那块绿化地建设两个小型的主题公园。可适当建设一些亭子、艺术装饰或具有标志性的建筑,供学生休息赏玩,加强其整体性,体现湖大的文化底蕴。
第二篇:环境规划
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环境管理:通过一定的手段,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环境容量许可范围,对从事集团和个体行为实施监督控制,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环境规划:人类为使社会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具体安排。
关系: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紧密相连,难以分割;但是两者又存在各自独立的内容和体系。规划是职能是环管的首要职能;环境目标是共同核心;共同的理论基础
目的是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基本任务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对象: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个人、企业、政府行为)。五大手段:法律手段、经济、行政、技术、宣传教育。
三个路标: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中国环境管理和规划五大改革1由传统发展方式开始转向可持续发展模式2由环境污染治理进入自然生态的恢复与建设阶段3由对局部地区的工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进入到对国民经济总体结构的战略性调整4在对城市和工业污染加大治理度的基础上,开展了对重点地区和重点流域的治理5环境与规划管理由传统的行政命令加计划,转向依法行政和管理。
第二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
基本方针政策体系:三同步三统一;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为何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1.国情(人均资源短缺、环境难以持续)2.环境状态(局部有所控制整体仍在恶化)3.履行国际公约责任。
三大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污染者付费”政策、“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环境法律责任按性质分环境行政、环境民事、环境刑事责任。环境民事责任:因破坏环境资源而造成他人损害的,实施过失责任原则;因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实行无过失责任原则;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故意、过失等法定免责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八项制度: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3.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4.污染集中控制制度5.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6“三同时”制度7.排污收费制度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关系:层次性、包含性、系统性
第三章 相关理论
米勒生态学三定律1.多效率原理或极限性原理2.相互联系原理或生态链原理3.勿干扰原理或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态工业园艺区为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总量控制:目标控制、容量控制、行业控制
第四章 数学基础
环境数据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和图示法
数据特征分为:位置特征数(算数、加权、几何、调和平均数);离散特征数(级差、差方和、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变异系数);分布形态特征数(偏态和峰态系数)
精密度(测量值之间的一致程度)正确度(指测量值与其真值的接近程度)准确度(被测量对象测量值之间的一致程度以及其真值的接近程度。是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综合反映)
第五章 综合分析方法
环境预测方法:定性(内推法、经验判断法、专家预测法)定量(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马尔特夫法)
环境统计:用数字反应并计量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和环境变化对人的影响。
环境质量预测:预测各类污染物在大气水体等环境要素中的总量、浓度以及分布变化,预测可能出现的新污染物种类和数量,预测规划期内有环境污染可能造成的各种社会和经济损失 环境审计:对特定项目的环境保护情况,包括组织机构、管理、生产及环境保护设施运转与排污等情况进行系统的、有文字记录的、定期的、客观的评定
第六章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基本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的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强化管理原则 工作程序:规划的编制、规划的申报与审批、规划的审核
环境规划文本:技术档案文本、环境规划文本、环境规划报审文本
实施条件:将环境规划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环境规划的分解、落实环境保护资金 第七章流域水环境规划
流域:河流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区域,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
流域水环境问题:水质和水量问题流域水污染繁殖的特点:设计地域宽,跨多个省市、市县区域;河流水文条件复杂变化大;同一水体兼具多种功能;污染源种类多、情况复杂
内容: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种标准,提出水体功能区划和水质控制指标;确定水质超标河段和主要污染物;确定各河段主要污染物的环境容量;确定各排污口的允许排污量;预测污染治理费用、提出最佳规划方案
第十章 环境管理模式
一般发展趋势: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的基于末端控制(排放、治理、回收利用)的传统环境管理模式向以多种管理方式综合运用为主的基于污染预防(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模式的转变
美国自愿性伙伴合作计划:针对高环境风险污染物而设定的计划、全球环境问题的计划、自我承诺改进的综合性计划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位置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污染预防:在人类活动各种过程中,采用消除或减少污染控制措施,以达到尽可能消除或减少各种过程产生的废物,最大限度地节约和有效利用能源和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十一章 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
清洁生产:在生产过程、产品寿命和服务领域持续地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战略增加生态效益,减少对人类和环境危害内容:清洁的能源、生产过程、产品、服务;
路径:资源综合利用、改进工艺设备、改进操作加强管理、革新产品体系、采取必要的末端处理、组织范围内清洁生产审核思路:3个层次(污染源清单→原因分析→减少废物产生的方案与实践)8各方面(6个输入:原料、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人员管理;2个输出:产品、废物)审核对象:组织(企业);方式:企业自我、外部专家、咨询机构审核 类型:自愿审核、强制审核;步骤:筹划和组织、预评估、评估、备选方案的产生和筛选、可行性分析、方案实施、持续清洁生产
环境管理体系模式:PDCA模式 规划 实施 检查 运行六个阶段:管理者决策与准备、初始环境评审、体系策划与设计、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制、体系试运行和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第十二章 产品层面的环境管理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GB、HJ强制性标准ISO14000 和 /T 非强制性标准
面向环境的三项标准:环境管理体系EMS、环境审核FA、环境行为评价EPE;面向环境的三项标准:生命周期评价LCA、环境标志EL、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EAPS
生命周期评价: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环境标志:一种标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签,是产品的“证明性商标”,它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具有多种环境优势
第三篇:环境规划学
环境规划学 第一章绪论
环境规划的定义
是人类为使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行为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之一 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环境规划的作用
1能够促进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保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和社会发展计划中
3合理分配排污消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4以最小的透支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5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环境规划基本特征(了解)
总体性 综合型 区域性 动态性 信息集中性 政策性
环境规划的任务
解决和协调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之间的矛盾,以期科学的规划调整 经济发展的规律或结构,恢复和协调各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促使人类生态系统
向更高级,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1做好生产力的布局
2合理布局污染工业体系形成“工业生生产链“
3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编制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
4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5搞好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6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
环境规划的类型(了解)
按规划期分 长期,短期,规划环保计划
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 经济制约性 协调的环境制约性
按环境要素划分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按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分
按性质划分 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规划,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第二章环境规划的内容
环境规划的目的对规划的对象(如国家,城市和工业区等)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做的规定
环境规划的目标的基本要求
1具有一般发展规划目标的共性
2与环境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
(1)两种目标都可达到,发展经济与环保投入同时发展
(2)环保投入受经济质量限制,必须降低环境目标
(3)环境目标必须保证
3保证目标的可实施性 4保证目标的先进性
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原则
1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为基础
2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依据
3应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
4应满足现有经济技术条件 5作时空分解,定量化
环境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1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在环境规划中某一目标一旦确定,污染总量消减
流域水环境规划的目的1确定应该达到或维持水体的水质目标
2确定流域范围内应控制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3计算出每个污水排放口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 4最佳的水控制方案决策者选择
水环境容量
源于环境容量,是指某水体在特定的环境目标相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量,持定功能条件下水环境对污染物的承载能力,水环境容量的大小与水体特征,水质目标和污染物的特征有关 水体特征
包括一系列自然参数,如几何参数(形状,大小),水文参数(流量,流速,水温),水化学擦书(PH,离子含量)以及谁提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自净作用等,这些自然参数决定水体对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能力,从而决定着水环境容量的大小
水质目标
水体对污染物的纳污能力是相当于一丁点功能和用途而言的水环境容量的分类
1按污染物性质分类 好氧有机物 有毒有机物 重金属 2按讲解机制分类稀释容量,自净容量
水环境容量的模型
1零维模型
2一维模型
水环境容量设计条件的类型及其内容平均化过程是设计条件的主要过程,即在稳态条件下平均化,或在概率分布条件下平均化,由此构成了两类设计条件;随机设计条件和稳态条件,时期,时段和保证率是建立这些条件不可
缺少的三要素
1设计自然条件 包括设计水量,水温,流速,和上游设计断面以及水质,浓度,横向混合系数和纵向混合系数等
2设计目标条件 主要设计污染控制因子,控制区域与断面和水质及达标率等
3设计排污条件 包括设计排污量,浓度,排放低点,排放方式和排放强度等
4设计约束条件 包括确定总量控制指标及控制方案有关的约束性因素
稳态设计条件
忽略各变量的波动过程,取各设计变量的平均值表示
1设计保证率:通常选取90%保证率,也就是选自然条件最恶劣,排污总量最大的情况 2设计流量:流量设计时期应根据拟解决的水质问题发生时间确定,时段可有7天,15天和30天三种
3设计流速:一般用曼宁公式结合实测值和设计流量计算
4设计温水:根据流量和代表性污染条件所处时期确定该时期平均水温值
水功能区划分原则
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
2不得降低现状使用功能
3统筹考虑专业用水标准要求
4上下游,区域间相互兼顾,适当考虑潜在的功能
5合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 6与陆上工业合理布局相结合环境功能区别
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
功能区
是指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特定作用的地域或环境单元
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
1保证功能与规划相匹配
2依据自然条件划分功能区
3依据环境的开发利用潜能划分功能区
4依据社会经济的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划分功能区
5依据行政直辖划分功能区 6依据环境保护的重点和特点划分功能区
环境功能区域的内容
1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根据各环境要素的组成,自净能力等条件,合理确定使用功能的不同类型区,确定界面设立监测控制点位
2在所研究的层次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以功能区为单元,提出生活和生产布局以及相应的环境目标与环境标准的建议
3在功能区内,根据其在社会和生产布局中的分工只能以及所承担的相应的环境负荷,设计出污染物流和环境信息流
4建立环境信息库,以便将生产,生活和环境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及时掌握环境状况以其发展趋势,并通过反馈做出合理决策
第三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和方法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人口预测 GDP预测 能耗预测
大气污染预测方法
一是大气污染源强的预测,即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预测
二是大气污染环境质量变化的预测,即对污染物排放所造成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大气质量预测
1箱式模型
2高斯扩散模式
水质基本预测方法
1水质相关法 是指将水质参数与影响该水质参数的主要因素建立相关 2水质模型
流水质模型
考虑削减
动态规划
是处理具有多阶段决策过程问题的优化方法,所谓多阶段决策过程是指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阶段活动构成的过程。一个多阶段决策问题的最优决策点,其后一系列决策必须构成最优决
策序列
动态规划模型的基本要素
1阶段 是对整个过成的自然划分,通常根据时间ianhua或空间来划分
2状态 表示每个阶段开始时过程所处的自然状态
3决策 当一个阶段的状态决定后,可以做出各种选择而演变到下一个阶段的某个状态,这种选择手段成为决策
4策略 策略组成的序列
5指标函数和最优函数 6最优策略和最优路线
第四章 水环境规划
水环境规划的内容
对未来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其目的实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对水环境和水生态的保护,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充分地发挥水体的多功能用途,在达到水环境目标的基础上,寻求最小(或较小)的经济代价或最大(或较大)的经济环境效益
水环境规划的过程
1明确问题(范围,现状,水资源利用)
2确定规划目标(提出既要与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相协调,又要与目前的环境状况和经济实力相适应)
3选定规划方案(数学规划法和模拟规划法)
4拟定规划措施
5规划方案
6实施与评估
进行规划时注意的问题
1根据目前和将来水体的用途,严格划分保护区,首先要保证饮用水源的水量和水质 2要充分注意流域的用地与人口增长对水量,水质的改变,以及对水环境污染的影响 3应把流域以及水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来考虑
4要特别注意减免洪水灾害的问题
5不能采取污染搬家的做法,要妥善处理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及各种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6应明确水环境保护的方针和政策
水环境规划的类型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水资源系统规划
水环境规划的层次
流域系统,城市(区域)系统,单个企业系统
环境监测
一名词解释
环境分析化学(环境监测)**
为了寻求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人们着手调查污染物质的性质、来源、含量极其分布状态,并以基本化学物质为单位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
灵敏度
指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变化所引起的的仪器响应值或其他指示量的变化程度 公害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恶臭、噪声、震动、地面下沉
采样单位*
代表所研究样品的采样单元
气溶胶*
任何固态或液态物质以小的颗粒形式分散在气流或大气中时都称作气溶胶
共沉淀法
当目的的组分浓度极小,向试样中加入实际不能使之沉淀时,可先向试样中加入一些可以沉淀的物质,并以此沉淀为载体,将目的组分积累下来
分配比**
溶质在有机相和水相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总浓度的比值
萃取率***(有公式 多做题)平衡时,有机相中目的组分量占有有机相和水相目的组分量之和的百分比
交换容量* 1g干燥度H+型或OH-型树脂能交换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的毫克当量数
整合树脂** 将有整合功能的螯合剂嫁接到树脂的支架上,就形成了螯合树脂
比移植**
远点到斑点中心的举例与原点到展开剂终点的距离的比值
掩蔽**
将试样中与被测组分共存的干扰组分变成不再具有某一反应特征的形式,使之不再影响正常测量的方法
硫酸盐化速率 空气中的含硫污染物(SO2,H2S)经过一系列氧化演变过程形成危害更大的硫酸盐雾或硫酸雾的速率
COD** 1L水中所含还原性物质(主要指有机物)在给定条件下被氧化剂氧化所需的氧气的毫克数 BOD*
在好气条件下,生物分解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所需要的溶解氧的量 浮选分离
在一定条件下,向试液中鼓入空气或氮气使之发泡,将溶液中存在的欲分离富集的微量组分吸附在其表面,并随气泡浮到液面,然后收集起来,达到分离和富集的方法
回收率 目的组分浓缩后与浓缩前的比值
环境规划的指示体系*
进行环境规划定量或半定量研究时所必须的数据指标总体
环境影响评价
指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情报收集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1确定规划的方向范围和结构,缩小情报收集范围,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收集工作 2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仔细甄别,去伪留真,去而得到数据的时空界限和权威化 3规划收集的资料应妥善分类和保管,订立使用制度和范围,注意不使之扩散
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的内容
1自然环境评价区域环境现状 大气环境污染现状 水体环境污染现状 土壤环境污染现状
噪声污染现状 固体废物污染现状
2社会经济现状评价(1)区域相关的经济现状 主要包括生产布局现状分析,生产力发展
水平现状分析
(2)区域相关的社会因素,社会人口状况分析社会意识状况分析 3污染评价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综合评价,确定区域内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
染源
环境预测
指依据人类过去和现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环境预测的依据
1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2规划区的环境质量评价
3规划区内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各水平年的发展目标 4村镇,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城镇总体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交通运输的有关资料 环境预测的基本原则
1经济社会发展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突出重点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
1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人口,经济能源消耗,国民生产总值,工业部门产值
2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 3环境污染预测
水中有机物氧化方法
1酸性高锰酸钾法(污染程度小):在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将水中还原性物质氧化,反应后用过两点草酸钠去除剩余的高锰酸钾,后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草酸钠 2碱性高锰酸钾法:在碱性条件下,重复上述操作。氯离子较高时,使用碱性高锰酸钾法 3重铬酸钾法;在强酸条件下,用重铬酸钾将水样中还原物质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回滴,根据重铬酸钾消耗量计算水中COD的量
第四篇:深圳大学南校区
深圳大学南校区2#天桥工程的移树工程
招 标 书
深圳大学南校区2#天桥项目已完成施工和监理招标,很快将进入施工阶段。施工场地内有21棵树需要移植,其中大叶榕11棵,胸径约50cm,其他杂木10棵,胸径约15~25cm,移植距离为校内3公里以内。按照深圳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有关规定,就该工程进行校内公开招标。
1.投标要求:
投标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和深圳市的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保质保量做好本工程。
2.定标原则:
在符合招标要求的前提下,依据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相关收费标准,以收费率最低者为中标单位。如出现多家投标单位所报的价格相同且为最低时,以抽签方式确定中标单位。
3.取费依据:
取费依据为:行业相关收费标准。4.工期要求: 定标后一周内。5.付款方式:
待预算提交深圳市审计局政府投资审计专业局审定完成且工程结束后,支付工程款的90%,待半年后树木成活率达90%支付剩余款额。
深 圳 大 学 基 建 处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第五篇:四十六中南校区
四十六中南校区:承办包河化学“百家讲堂”活动
【字体:大 中 小】【2015/3/10】 【作者/来源 46中学南校区】 【阅读: 47 次】 【关 闭】
3月5日上午,包河化学“百家讲堂”暨化学学科开学工作会议在46中南校区如期举行,包河区中学化学教研组长、片长、曹锦群名师工作室成员、区属各校化学教师约60人参加会议。合肥市化学教研员苏仕标应邀出席,会议由包河区化学教研员许江安主持。
此次包河化学“百家讲堂”暨化学开学工作会由46中南校区承办。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提前筹备、安排好会场和接待人员。46中南校区汪陈超老师和张美霞老师还分别在会上做了专题讲座和实验操作的演示。包河区化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参加会议,并对46中南校区的接待工作予以高度肯定。(陶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