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窦娥冤知识点梳理[5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13:1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窦娥冤知识点梳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窦娥冤知识点梳理》。

第一篇: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窦娥冤知识点梳理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下册语文窦娥冤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1.作者简介

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市)人,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约生于13世纪初,卒于十三世纪末。在元朝贵族暴力统治下,他不乐仕进,有坚强不屈的反抗性格。他在《南吕一枝花》(散套)中说: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燕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关汉卿长期接触社会底层,对人民的疾苦,有深切的了解和同情,故其杂剧多能揭露政治思想,反映人民苦难。他所作杂剧多达60余种,为诸家之冠。现存其杂剧14种中,以《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为最著名。他的剧作曲词质朴,精炼,情节生动而富于戏剧性,人物形象鲜明。

2.关于《窦娥冤》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共四折。课文节选的是第三折。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惨遭杀害,是全剧之高潮。

全剧主要情节是:窦娥因其父窦天章无力偿还高利贷而被典押给蔡婆做童养媳,不幸婚后不久做了寡妇。恶棍张驴儿为霸占窦娥,企图用药毒死蔡婆,不料弄巧成拙,误毒了自己的父亲。州官接受了张驴儿的贿赂,竟诬窦娥以杀人之罪,判处斩决。窦娥临刑发三桩誓愿,后皆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高官,复审此案,得以昭雪。

3.元曲四大家

元杂剧繁荣的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作家和作品,而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为历史公认的四位剧作家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们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的代表作是《梧桐雨》,写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写昭君出塞的故事,郑光祖是元杂剧后期的重要作家,他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

4.元杂剧知识

元代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样式。

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但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

杂剧角色分为末、旦、净三大类。每类又可分为外末、副末、冲末、大末、小末;正旦、外旦、贴旦、老旦、花旦;副净、二净等。其中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此外,还有以剧中人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如驾(皇帝)、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洁郎(和尚)等。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剧本中的唱词,即曲词,是按照曲牌规定的字数、句法、平仄、韵脚填写的,也可以在曲牌的规定之外,适当加入衬字或增句。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因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有散白、韵白,又分对白、独白、旁白等。剧本还规定了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叫作科范,简称科,如再跪科鼓三通、锣三下科。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下册语文窦娥冤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梳理

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梳理

一、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的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9篇可供教师期末复习时使用的复习资料。

(一)人生感悟

平凡的小事,常常使人有所感悟,收到启发。本单元有五篇课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匆匆》紧扣“匆匆”这个“神”,把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写的形象生动。《桃花心木》启示我们: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顶碗少年》让学生领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手指》阐明了一个人生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二)民风民俗

本组《北京的春节》再现了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温馨和美好。《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各居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和田的维吾尔》介绍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的豁达乐观的性格特点及饶有趣味的风俗。

(三)深深的怀念

本组有《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人民服务》《一夜的工作》四篇课文,主要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开国总理周恩来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毛泽东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学习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

(四))外国名篇名著

本组有《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和精彩片段。其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分别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的名篇;另两篇是外国的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片段,它采用了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段。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令人关注的不同命运。

(五)科学精神

本组《跨越百年的美丽》赞美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和精神;千年梦圆在今朝》热情赞扬中国航天人的热爱祖国,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真

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事实强调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我最好的老师》告诉我们要有独立思考和怀疑的精神。

(六)难忘的小学生活

本组内容分两部分:一是成长足迹;二是依依惜别。这次综合性学习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互相激励,继续前进。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中阅读,在写讲演稿、给母校老师写信、临别赠言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

二、知识点梳理

(一)写字

能会写80个字。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本册中容易写错的字有:蒸、勃、熬、榛、籍、屉、鼎、蘸、撇、搅、誉、械等

(二)阅读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六年级要达成的任务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快默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本册课文文体多样,但通俗易懂,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说话等训练。

注意以下几类课文的复习:

文言文教学: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处理好朗读和理解的关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范读课文,提示学生如何断句、停顿。指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最后达到背诵。在理解方面,大体理解词句的意思即可。

对一些传统课文的复习:

例如:外国名篇名著这单元里的两篇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这两篇课文的难点在于,如何让今天中国的小孩子体会到当年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与辛酸,这是培养孩子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的着力点。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把读、思、议结合起来,不要人为地割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重点部分两个“卖火柴”和“擦火柴”,对五次擦火柴可以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进行自读自悟,体会想象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的写作方法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凡卡》教学中要突出凡卡写信的内容,文章主旨内容是凡卡写给爷爷的信。教学时,在学生找出信的内容之后,让学生把信的内容连起来读一读,找出凡卡给爷爷写信最主要的目的和原因,采取自读和讨论的方式,弄

清凡卡过着怎样的学徒生活,设身处地地体验凡卡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不要讲插叙概念,重在体会人物命运。

论说文的复习:

教材当中选用的论说文有两篇,一篇是《为人民服务》,另一篇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围绕一个中心,通过几个事例或方面把问题讲清楚。教学时要把握好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注意运用整体到部分到整体的教学原则,对关联词语的教学要做到内紧外松,老师要对课文中的复句的内在关系心中有数,但不必告诉学生这是什么复句。当学生学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可以让学生把它与《为人民服务》进行比较,渗透阅读比较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论说文的印象。

略读课文的复习:内容上粗知文章大意,词句立即不作重点,一般可以略过。方法上尽量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交流,教师只对一些重点的问题进行引导与点拨。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引,重点训练默读、浏览。善于通过略读的内容引导学生读整本书,激发阅读的兴趣。除了外国名篇名著这单元以为,譬如说《藏戏》这课,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王强写的《一个人的墨脱》、《西藏民俗》、李路阳《追寻生命的灯》。

(三)习作

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四)口语交际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五)关于综合学习的教学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三篇: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梳理

《藤野先生》

1.字词:

烂漫.绯红 驿站 不逊 匿名 瞥见 畸形 杳无消息

2.作者简介:鲁迅 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3.文章体裁:回忆性散文。

4.文章思想内容:

文章记述了作者在仙台学医时候的生活,赞扬了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书法了作者对他的怀念。

5.文章结构:全文38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第二部分4-45,写与先生的相识、相处、相离。

第三部分36-38,写离开仙台后怀念先生的感情和行动。

6.文章线索:

①明线:以我和藤野先生交往为线索,围绕藤野先生崇高品质组织材料。

②暗线:作者感情变化为线索,写自己弃医从文,很多事情是围绕内在线索组织材料。

因此文章虽然长,却脉络分明,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

7.人物形象:

①人物性格特征:藤野先生治学严谨、认真负责、正直、没有民族偏见

②塑造人物方法:

选择典型事例。为了突出藤野先生的品质,文章具体写了四件事:修改讲义,改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和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情形。

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外貌、语调、衣饰等写出了他治学严谨、生活朴素的学者形象。载入对请过留学生辫子的描写,揭示了他们庸俗腐朽的思想,表达作者厌恶之情。

8.语言特点:朴素含蓄,精炼深刻。

如:①东京也无非时这样

②中国时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时低能儿

③在那时那地,我的思想却变了

2.我的母亲

1.字词: 责罚、管束、广漠、宽恕、质问、轻薄、仁慈、文绉绉

2.文学常识:

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著作:《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等。

3.文章内容:

首先继续了儿时的性格特点和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往事,主体部分记叙了母亲的几个事件:4.母亲对我的管教2.母亲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3.母亲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

最后写母亲对自己的影响。

5.作品情感: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人物形象:

①人物形象特征:为人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教子严格。

②塑造人物的方法:选择典型事例;

6.情感抒发方法:

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与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的情感相辅相成;

②用童年视角回忆往事。

7.语言特点: 朴质、真切,不加修饰。

4.列夫.托尔斯泰

1.字词:

黝黑 炙热 尴尬 犀利 滞留 禁锢 颔首低眉 锃亮 广袤无垠

诚惶诚恐 广袤无垠

2.文学常识:

茨威格,奥地利文学家。主要成就在文学传记《三位大师》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他的三步里程碑式巨著是《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 卡列尼娜》

3.文章的思路:文章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反衬后半部分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的眼睛,反衬他高贵的灵魂。

4.文章主题: 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

5.人物描写特色:

(1)比喻的修辞

“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粗鄙的外表反衬出他眼睛的无比精美。

(2)夸张的修辞:

“托耳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夸张的手法道出托尔斯泰那种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6.人物形象:

文章展现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揭示他深邃的精神世界,洋溢着崇敬赞美之情。

7.重点语句的内涵

“直到年纪大了以后……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写出托尔斯泰晚年坚决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对国家教会进行强烈的抨击。

6.《雪》

1.字词: 字音字形:凛冽,脂粉奁,词义:博识,消释,凛冽,升腾

2.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重要作品《阿Q正传》《呐喊》《朝花夕拾》。本文出自散文诗集《野草》我们学过选自《野草》的文章有《风筝》。

3.文章的思路以及作者的情感:

文中写了暖国的雪和朔方的雪,暖国的雪滋润美艳,作者的感情是充满回忆与对美好的向往。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表现出作者对不屈的斗争精神的歌颂。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一个共同的情感: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3.语言特点: 本文语言内蕴丰富,清新优美。

4.景物描写:细致生动

①从内容、色彩、虚实、方面展开,采用比喻、拟人的方法展示了江南雪的盎然与生机,北方雪的不屈与张扬。

②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示南北雪的不同特征。

5.作品语言特征:

准确,富有表现力。如“冰冷的” “坚硬的”“灿烂的”来修饰雪,写出了北方雪不屈的精神。“但是”体现出来作者的情感取向。

6.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

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一个共同的情感: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7.重点语句含义:

“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为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全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9.海燕

1.字词:胆怯、翡翠、蜿蜒、飞窜、呻吟

2.文学常识:高尔基,俄国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列宁称他“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转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本文是高尔基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原题为“海燕之歌”。

3.体裁:散文诗

4.文章思路: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

5.文章主题:通过对暴风雨来临前大海景象的描绘和对海燕英姿的刻画,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勇敢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黑暗统治必将崩溃,号召人民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6.景物描写及作用: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 点明海燕所处环境,衬托海燕顽强、乐观、勇敢的战斗精神。

7.海燕的形象: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8.象征手法及意义:象征手法使思想更加形象、可干,而且拓展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审美空间。

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

海鸥、海鸭、企鹅:害怕革命、不革命和假革命者

乌云、狂风、雷电:反动势力

暴风雨:席卷一切的革命浪潮

9对比手法: 海鸥等与海燕对比,衬托海燕的勇敢、自信、乐观。

10修辞手法的运用: 反复、比喻、拟人对比等进一步增强了作品表现力。

11重点句子: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祈使句,饱含着革命先驱者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渴望与期待,预报革命风暴即将到来,表达了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2.文章感情:赞美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战士,鞭挞的是海鸥之类的不革命者及反革命势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敬畏自然

1.字词: 鲲鹏 蓬蒿 咫尺 呐喊 混淆 相形见绌

2.理解题目:

敬畏 是敬重畏惧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说人类应敬重自然界的万物,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3.文章主题:

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应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理解: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它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他们看作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作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4、富有哲理的语句。

(1.)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5.反问的修辞方法。

运用反问,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更强烈,有催人深思的效果。(1)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2)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16.云南的歌会

1、字词:即物起兴 龙吟凤哕 迤西 熹微 酬和 蹲踞

2、.文学常识: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代表作有《萧萧》,中篇小说《边城》等。

3、文章结构:第一部分:山野对歌,欢快活泼、朴素动人;第二部分:山路漫歌,环境优美、声韵动人;第三部分:村寨传歌,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4.人物描写方法:

一种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第二种描写人物地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运用比喻、拟人的方式展示。5.景物描写:

自然景物描写及其作用:以优美环境衬托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

场景:三个唱歌场面。

6.作者的感情:

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云南有特色的歌会,写了人们之间自然和谐的关系,这就很自然地流露出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17端午的鸭蛋

1.字词:腌 门槛 门楣 苋菜 籍贯 城隍庙 肃然起敬 囊萤映雪 曾经沧海难为水

2.文学常识: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

了解其散文“小叙事”的创作特点。感受作者散文闲适自由的创作风格。

3.文章的思路 :说端午,介绍端午的种风俗;说鸭蛋,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说端午的鸭蛋,着重写了鸭蛋络子。

4.文章主旨: 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文章从容散淡,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5.作者情感:

文章的2、3段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作者对家乡由衷的热爱和自豪。

文章的5、6段,写端午的鸭蛋。表现出散淡的生活情趣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6.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点:

①口语色彩浓厚。②古汉语的点缀,增添了典雅之美。③善于运用语言“造型”。

18.吆喝

1.字词: ①加点字的读音。

钹(bō)荸荠(bí qi)铁铉(xuàn)秫秸秆(shú jiē gǎn)招徕(lái)

②词语的含义。

随机应变: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合辙押韵:押韵的意思。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耍嘴皮子。

2.文学常识:萧乾,原名萧秉乾(1910-1999),生于北京。萧乾先生是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我国著名作家、记者、翻译家

3.文章内容及情感:本文介绍了北京的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音韵节奏等,充满了对往事的怀念之情。

4.文章的结构

①总分总 ②按照时间的顺序记叙。③材料安排详略得当。④语段的衔接过渡。

5.作品语言风格:

①本文是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②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特点。

21.与朱元思书

1.文学常识:

①作者:吴均(469-520),字叔痒,吴兴故鄣(浙江安吉)人,南朝梁代文学家。

②体裁:书信体。从内容上看是写景小品文。

2词语

①实词:、许、湍、奔、负、②一词多义:绝 指

③词类活用:轩 邈 ④通假字:反 见

4.重要句子含义: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课文内容及结构:

课文中作者描绘了富春江一百许里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先总说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然后写异水、奇山,最后仍归结在景色上。

6.写景顺序:先“水”后“山”

7.写景手法: 写水的清澈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水流的迅急用比喻、夸张写出,同时采用了动静结合方式;描写山的形态时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峰争先恐后,向上崛起的形状,化静为动;写山中景色时用了反衬,以闹显静;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多角度的描写山的奇。

8.语言特点:

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读来琅琅上口。例如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22、五柳先生传

1、字词:嗜曾箪黔俦殇

2、文学常识:

陶渊明,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初中学过的有《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等。

传:实为自传。赞,助也。

3人物形象: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贫困而闲适的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

4.刻画人物的方法: 思想、爱好、性格、生活、著文等方面展示人物风貌。

5.重点语句理解: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浸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

(2)好读书,不求甚解。

(3)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6.语言特点: 多有否定句式,平淡自然,高度凝练。

23.马说

1.文学常识:

①作者: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孟县)。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②文体特征: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刊发,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

2.词语: 实词:骈、外见,是、等。通假字:食、见、耶。

一词多义:食、策、或、能

3.重点语句含义: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4.文章主要内容:

文章围绕千里马的问题展开论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5.本文写法:托物寓意,借物抒情。

本文中“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借千里马被埋没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之情,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6.文章结构:

先正面提出问题,接着从反面展开议论,接着揭露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嘲讽了食马者的愚妄无知,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的中心句。

7.文章语言特点: 简洁、洗练。

24.送东阳马生序

1.文学常识:

①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明初文学家。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中,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②序,是一种文体,分书序和赠序两种。书序比较早,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赠序创于唐初,用于临别赠言,如韩愈的《送孟东野序》、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多为赞颂、勉励、祝愿、惜别之辞。

③人从小到大的顺序是--孩提、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

2.重点字词: 读音:缊、嗜、叱咄、俟、箧、屣、皲、媵、烨、通假字:支通“肢”,肢体 被通“披”,穿

古今异义:假 古义:借 今义:与“真”相对

走 古义:跑 今义: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

汤 古义:热水 今义:行走

一词多义 以 介词,用。如:以衾拥覆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身份,可译为“用(凭)------身份”。如:生多以书假余

连词,表目的关系,译作“来”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连词,表修饰关系 如:俯身倾耳以请

连词,表原因,因为。如:以中有足乐者

3.重点句子含义:

(1)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5)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6)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7)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文章思路:

总体记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经历。少年时代读书的刻苦勤奋--求师的艰难--求学的艰苦情况。

3.文章主题:

本文通过叙述作者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奋学习的经历,对马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4.借事说理、寓理于事的写法

本文是长辈对晚辈的临别赠言。作者既要使晚辈有所收益,又不宜板起面孔说教,于是作者就采用了现身说法的形式,历述自己当初得书的艰难,从师的辛苦,借事明理,以情感人让后辈从亲切委婉的故事叙述中去领悟要义,吸取学习的动力,把握学习的方法。既有自己艰苦经历的正面教育,又有富家子弟的求学情形提供反面教训,既含教诲,又怀勉励,写来亲切感人,很有说服力。

5.对比手法的运用:

当年求学时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态度与同舍生作对比。同舍生生活条件优裕,显得神气活现,而自己则是吃穿不如人。正因为自己将学习,求取知识当成快乐的事情,就不觉得吃穿不如人了。通过对比,使得文章更形象,更鲜明,更有说服力。

6.环境描写作用:

环境的恶劣,自己受冻的苦状,反衬出求学的决心之大,意志之坚。

25诗词曲五首

第一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字词:柯、畔、长

2.作者:

刘禹锡(772-840)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诗文清新,语言俭朴生动。有《刘梦得文集》。

3.背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这里是以诗相答之意。“乐天”白居易的字。“扬州”相逢的地点。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二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尚无定论。“见”有“感谢”之意。“赠”指白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径扬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所作。是对白居易在宴席上写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的酬答。

4.诗歌主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二十多念转徙巴山楚水的悲愤心情,流露了对王树文、柳宗元等已故友人的怀念呵对保守势力的愤慨,表现出旷达的胸怀呵积极进取的精神

4.重要诗句含义: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上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白居易称赞这一联“神妙”,就是从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景、情、理相结合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二首《赤壁》

1.字词:戟、销、2.背景:《赤壁》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赤壁)这著名的的古战场时,有感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3.作者: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文学家。他有政治思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杜牧的诗、赋、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其诗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4.诗歌思想内容:

作者借赤壁之战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与侥幸。

5.重要语句含义: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与侥幸。

第三首《过零丁洋》

1.字词:干戈、寥落、惶恐

2.背景:《过零丁洋》此诗是文天祥《指南录》中的一篇,为其代表作之一,约作于祥兴二年(1279)--被元军俘获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之时。后来元军元帅张弘范一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张世杰,他出示此诗以明志节。

3.作者:文天祥(1236-1283),字屡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吉州吉水(今江西)人南宋政治家、爱国诗人。

4.主旨: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5.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句所表现的崇高气节,慷慨悲壮,震撼人心。

第四首:《水调歌头》

1.字词:宫阙、低绮户、婵娟、2.文学常识:①“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②苏轼(1037-1101),字子瞻,字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父苏洵、弟苏辙都是文学家,世称“三苏”。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派的先河,与辛弃疾称“苏辛”苏轼散文结构谨严,明白晓畅,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诗意:

《水调歌头》词的上片主要抒发对政治的感慨,极写词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末了想通了,仰望明月,不禁婆婆起舞,表现出积极的乐观的情趣。

下片写对月怀人,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4.诗歌主旨:《水调歌头》这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呵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趣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忧患,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5.重要诗句含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 月色。

第五首《山坡羊 潼关怀古》

1.字词:潼关、踌躇

2.背景:”潼关“,古代著名关塞,位于陕西潼关县北,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关城雄踞山腰,东北据黄河天堑,西南依华山险阻,历来是东西交通要到,军事攻守重地。”怀古“,意思是凭吊古代遗迹,追怀古事,抒发作者的情怀。

3.作者:张养浩(1270-1330)字希梦,号云庄,济南人。元代散区作家。张养浩的散曲流露出对官场的不满,表现了关心百姓、同情黎庶,与人民休戚与共、息息相依的民本思想。

4.诗歌主旨:山坡羊 潼关怀古》作者吊古释怀,表达了悲愤伤感之情,揭示出人民的悲惨命运根源之所在。

5.重要诗句含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诗人行径潼关,见关塞险要,不由追忆历史上的兴旺更替,由此一针见血地指出:兴,也好,亡也好,受苦受难的总是天下的老百姓。表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也揭露了历代封建统治者对百姓的 压迫,是对长期封建社会历史的一个深刻反思呵高度概括,高屋建瓴,精警异常,足底一篇长篇政论。在元代,这显得难能可贵。

26.《小石潭记》

1.积累字词:

实词: 尤为 参差 斗折蛇行 寂寥居隶 凄神寒骨 去

一词多义:可从以 乐

词类活用:西 乐下斗蛇 犬牙寒 古今意异义:小生

2.文学常识: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写于他被贬永州时,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记。

3.文章的思路

发现小石潭--小石潭景物--小石潭源流--小石潭气氛及作者感受--记同游者

4.写景特点: 动静结合 抓住景物特征 对比和烘托手法 情景交融

5.作者思想感情

作者着力渲染了凄清幽静的气氛,抒发了悲凉凄苦的情感。

6.山水名篇名句《三峡》《答谢中书书》《使至塞上》等

7.背诵全文

27.岳阳楼记

1.文学常识: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体会较深。宋仁宗天圣年间,出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庆历三年,范仲淹返朝,任参政知事。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死后谥号文正。著有《范文正文集》。

2.重点字词句

(1)通假字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通”俱“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

(2)积累词语: 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动词)谪、属、把

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

短语: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先忧后乐

(3)重要句子意思

①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译:(洞庭湖)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噬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

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译:或早或晚,(一天里)湖面上有时洒满阳光,有时又是一片昏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③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远离国都(朝廷),思念故乡,担心别人诽谤,害怕别人讥讽,满眼是萧条的景象,感慨横生而悲伤的情绪了。

④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

译:在高高的朝廷(做官)就为人民忧患,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

⑥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译:那他一定会说”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就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吧。⑦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啊!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同道呢?(”吾谁与归“即”吾与谁归“,疑问句中宾语前置。)

4.文章的写作思路,第一段:交代作记的缘由。(记叙)

第二段:总写巴陵胜状。(描写)

第三、四段:观览两种不同的自然景物及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情感。(描写 抒情)

第五段:言志(抒情 议论)

5.景物描写:

①第三段:

景物特征:阴冷、萧条。

写景顺序:由高到低 由远到近

览物之情:感伤 忧愁

表达方式:描写 抒情

③第四段:

景物特征:明朗、富有生命气息 欢快

写景顺序:由高到低 由远到近

览物之情:欢欣 喜悦

6表达方式:描写 抒情

7.重点语句含义及表达的思想情感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现作者愿与古仁人同道的博大胸襟。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

(3):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愿与古仁人同道的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

8.写作特色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9.主题:描绘了岳阳楼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登搂览景所产生的不同情感,勉励朋友不要因客观环境和个人处境的好坏而动摇自己的意志,要以忧国忧民为自己的职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8.醉翁亭记

一、文学常识:

1.作者作品及时代背景: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早年曾协助范仲淹革新政治,触动了保守派大官僚们的利益,遭到嫉恨,被贬滁州。第二年,写了本文。

2.文章体裁:山水游记。

二、词语

1.字读音:滁 壑 琅琊 潺 酿 泉

2词类活用 名之者谁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山行六七里 故自号曰”醉翁“也

3.一词多义:

谓:(1)太守自谓也(2)太守谓谁

霏:(1)日出而林霏开(2)若夫淫雨霏霏

4.古今异义: 至于负者歌于途。古义:背东西的人;今义:输的一方。

5.文章层次: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

第三段:写滁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宴罢归去并点出作者姓名

6.文章情感:

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7.写景特点:

1.写景顺序:全景到局部(1段),时间顺序(2段)

2.抓住景物特征(如野芳发而幽香抓住了春季景物典型特征,句句落实)

3.记述,写景,抒情结合,衬托出文章的主旨。(主要体现在第四段,)

8.写作特点:

1.虚词恰当运用。”也“字的运用,层次清晰,脉络分明。”而“字增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

2.骈散结合,富于韵律感,两两相对的语句语句给文章增添了华丽之美。

3.语句凝练,语意精警含蓄。

9.重难点句子解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在于山光水色之中。这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全文写景抒情定下基调。醉乐间是表象和实质的关系。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之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太守之乐是最高境界,既知禽鸟之乐,也知人之乐,既能同醉,也能”自醒“,还能体察万物,反思人情。

29.满井游记

1.字词:①实词:冻风,冷风。作,起。辄,总是,就。土膏,肥沃的土地 泉,用泉煮。罍,酒杯,名词用为动词,端起酒杯。蹇,本义跛足的,引申为驴子,用作动词,骑驴 ②虚词”之“的用法 一室之内:表限定关系译成”以“

脱笼之鹄:表修饰关系”的“

2.文学常识:.①作者: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明朝文学家。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有《袁中郎集》

3.文章的思路: 欲游不能的苦恼--郊游的所见所感--出游缘由及作记时间

4.作者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5.写景特色:

(1)比喻的妙用: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比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

”如倩女之峟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妆倩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出了春山的鲜妍明媚,生动而又传神。

(2)白描的笔法:”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没有夸张、渲染形象却鲜明生动。

(3)拟人的写法:”呷浪之鳞,悠然自得“增加景物的动感灵气。

6.重点语句的作用:

”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也“是本文的画龙点睛之笔。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以议论做结再次表明作者寄情山水的兴趣。

30.诗五首

1、《饮酒(其五)》和《行路难(其一)》;

(1)文学常识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农村生活的情景,有《陶渊明集》。《饮酒》诗共20首,这是第五首,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的一首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人,《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共3首,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2)诗歌节奏

《饮酒(其五)》五言诗”二三“式

《行路难(其一)》七言诗”二二三“式

(3)诗歌结构

《饮酒(其五)》开头四句写身居人世,并非无俗事纷扰,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后六句表现诗人在欣赏美丽的自然景物中获得无限意趣。

《行路难(其一)》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设宴为之饯行,他内心苦闷抑郁、壮志难酬,接着两句用”冰塞川“、”雪满山“的比兴来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但是诗人不甘消沉,继续追求。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在心境茫然之时诗人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吕尚、伊尹,给诗人增加了信心。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变化交替,表达了进退无路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两句境界顿开,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终有实现的一天。

(4)诗歌主旨

《饮酒(其五)》通过写诗人隐居南山闲适、恬淡的生活,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

《行路难(其一)》借乐府古题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郁愤和相信理想、相信未来的勃发情志。

(5)重要语句内涵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语言简洁,明白如话,但意境清新、纯真,诗人归隐田居后闲来在园子里种植菊花,精心侍弄,等待菊花盛开,诗人抬头随意一望,空旷幽静的南山即在眼前。”菊花“是诗人高洁、不与世俗相争的品质的象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将会有一天能够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文学常识:歌行,古体诗的一种,”行“是乐曲的意思,音节、格律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歌行体。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人称“杜工部”,著有“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他的诗有“诗史”的美称,本人被尊称为“诗圣”,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2)诗歌结构

第一段:写秋风破屋

第二段:对“群童抱茅”的慨叹

第三段:长夜沾湿的苦痛

第四段: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

(3)思想情感

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生活的不幸遭遇和思想上的苦痛,并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襟和济世情怀,抒发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4)重要语句内涵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由于仕途不顺,生计窘迫,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济为生,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由自己得苦难想到天下寒士,在这受冻的长夜,只要能看到这样的广厦,冻死也心甘情愿,体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爱情怀。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文学常识:岑参,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

(2)诗歌结构

全诗两个主要内容:咏雪、送别

开头四句写胡地奇丽的雪景,“散入珠帘湿罗幕…都护铁衣冷难着”四句,由帐外转入帐内,写军中将士的苦寒生活,侧面写大雪寒威,“瀚海阑干百丈冰…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雪中送别归客,别宴持续到垂暮,终需散席,送客从辕门外直到轮台东门,总要分手。出得辕门,环顾四周,但见雪白世界中的一面鲜红旗帜。

(3)名句鉴赏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状写飞雪落缀在千树万树上的奇景,用梨花比喻飞雪,以千万株梨树枝上的繁英比喻玉树琼枝上的雪花,奇异夺目,气象万千。

4.《己亥杂诗》

(1)文学常识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进步思想家和诗人,著有《定庵全集》。

道光19年,作者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家眷,往返途中写成这组诗,共350首,杂述见闻、感想及往事回忆等。

(2)重要语句内涵:“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在地上的粉红花瓣绝不是无情的废物,它将化作春泥,以自己的养分孕育新的花朵、孕育新的春天。诗人借“落红”的自白表达与黑暗势力抗争的不屈精神,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春天的憧憬一二句写诗人愤然辞官后扬鞭东去远赴天涯,三四句写诗人愿象护花的春泥一样始终关注民众,心系国家。(3)思想感情:该诗表达作者辞官南归的痛苦心情,表现作者不畏挫折不甘心沉沦、立志始终都要为国效力的坚强性格、献身精神。

第四篇:高二下册语文期中苏轼词两首复习知识点梳理

一、基础字词

1、识记字音

故垒(lěi)还酹(li)樯橹(qin?)纶巾(guān)

公瑾(jǐn)料峭(qio)一蓑(suō)萧瑟(s)

2、识记词义

(1)重点词

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

萧瑟:①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②形容冷落凄凉。

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2)近义词

何妨不妨

何妨:用于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如:何妨吟啸且徐行。不妨:表示可以这样做,没有什么妨碍。用在陈述句中。如:如果有意见,不妨当面提出来。

一时时时

一时:一个时期,短时间内,临时、偶然的。如:一时多少豪杰。时时:常常。如时时不要忘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

3、名篇名句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一蓑烟雨任平生。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文学常识

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东坡乐府》三卷。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2、豪放派和婉约派: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有苏轼、陆游、辛弃疾、文天祥、张孝祥等,代表作品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婉约派多写男欢女爱、离别愁绪、触景伤情等内容,词句委婉、绚丽,追求精巧、细腻的感情和韵味。代表作家有欧阳修、柳永、晏殊、秦观、李清照等。代表作品有柳永的《雨霖铃》和姜夔的《扬州慢》。

常见误区提醒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词中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名篇。词作描绘了赤壁的壮阔景象,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的理想抱负以及对老大无为的感叹。

上 阕写景,由景入情,引起对古代英雄的怀念。下阕先刻画周瑜少年英俊,从容抗敌的雄姿,抒发了作者的赞佩向往之情。随后的词句既表现出作者对理想境界的神 游,又反映出作者对人生所持的某种虚无主义的态度。就全篇来说,贯穿始终的并不是人生如梦的悲慨,而是对风流人物的赞美,对建功立业等远大理想 的追求,以及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牢骚和愤慨。总体来看,词的基调是健康向上的。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 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词语,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词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 化。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词的上阕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学习规律,下阕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词人以也无风雨也无晴收束全篇,精警深刻,耐人寻味。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 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 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第五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梳理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选编的《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顶碗少年》《手指》5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学习这组课文,一是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 中运用。字:

1.本单元要求认读并会写的字词有:挪蒸秧 萎 番 锻 雅 勃 挪移 蒸融 游丝枯萎插秧 基业 幸而 一番 考验 锻炼 转化 优雅 赤裸裸专心致志无缘无故 语重心长 狂风暴雨 勃勃生机

2.本单元要求认读的字词有:哲理英俊惊羡 幅度 慌乱 艰难 喧哗 附和 冒险 消受 机敏 堂皇名义 薄弱 附庸 刹那间座无虚席意想不到 惊心动魄 养尊处优

3要求弄懂并能运用的词有:确乎涔涔潸潸 徘徊 莫名其妙 游丝 从从容容 语重心长 句:

理解句子的意思:

①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③孰为汝多知乎?

④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⑤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⑥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段、篇:

1.背诵《文言文两则》《匆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桃花心木》《顶碗少年》。2.能根据《文言文两则》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抓住《匆匆》中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日子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这两部分不仅让学生明白其中的无奈与遗憾,更要让学生能仿写片段,培养学生的语感,感悟时间的宝贵。

4.抓住《桃花心木》中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设计适当的练笔,让学生学习这种常用的表达方式。

5.弄清《顶碗少年》的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6.概括课文《手指》的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成语故事:

通过学成语故事 “邯郸学步”,理解其寓意。日积月累:

积累人生格言警句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也。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要求学生不仅会背,会默写,更要明白其寓意,能在不同的语言情景中运用。交 流平台:

1、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形成自己的见解的方法

2、交流如何获得见解;本组课文表达的特点;学习运用表达感受的方法。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难忘的‘第一次’”。让学生讲讲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如,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养小动物,第一次去野营,第一次登台表演,第一次获奖,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去外地旅游„„习作:

本次习作,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从中选择其中一个内容进行习作。

第一个内容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习作;第二是选择你有所感触的事物写一写;第三是看漫画《假文盲》,写感想,题目自己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本单元表现了民族特色的内容丰富多样,要在重现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训练的同时,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者的准确用词,分析领会文章不同的表达方法,感悟有深刻内涵的词句,从而吸取民俗文化的营养和精华。要锻炼学生快速阅读并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知识的前提下,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感悟、表达的语文综合素养。本单元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北京的春天》、《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一、汉语拼音(略)

二、字词

1、能准确认读和规范书写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旬、熬、蒜、醋、饺、翡、拌、榛、粟、筝、鞭、麦、寺、逛

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翡翠、杂拌、榛子、爆竹、风筝、预备、彩排、鞭炮、截然、寺院、彩绘、逛庙会、麦芽糖、走马灯、零七八碎、万象更新、张灯结彩

2、能准确认读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粥、掺、黏、宵、贩、驴、娴、浒、僵、巫、獠、徕、哉、葩、僻、糯、夯、卦、贮、蔑、茅、嘶、吭、渺、馕、邃、妩、豁

剧种、面具、激流、发誓、旷野、布施、鼻祖、柔顺、压抑、敦厚、夸张、描述、演绎、布局、和睦、酷热、激昂、抽象、韵味、哄堂大笑、能歌善舞、别无所求、蜂拥而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

3、多音字。

(1)给多音字注音组词。转()()铺()()佳()()藏()()

()()()()()()()()种()()相()()奇()()哄()()()()()()()()()()盛()()划()()待()()都()()

()()()()()()()()参()()佛()()奔()()载()()

()()()()()()()()(2)选正确的读音。gèng gēng

除旧更()新 更()上一层楼 三更()半夜 更()加 hé hè huó huò

和()风细雨 和()面 和()稀泥 随声附和()(3)能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万相更新()欢心鼓舞()万不得己()随风漂扬()阴谋鬼计()张灯接彩()随心所预()(4)能补充填空,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和()相处—— 万象()新—— 美不()收—— 能歌()舞—— 随心所()—— 安然无()——()()不同——

三、句子

1、能理解句子的意思及不同的表达方法。(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2)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3)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2、能根据课文内容填关联词。(1)小孩子最爱过年,()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玩意儿,()还可以放鞭炮。(2)春节()很快乐,()一眨眼功夫就过去了。(3)小孩子们()不跑到街上去淘气,()能高高兴兴地玩耍。(4)北京()是城市,()它也跟着农村一起过年,()过得分外热闹。

四、段篇

1、能有感情地朗读《北京的春节》,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2、能默读课文《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 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和田的维吾尔》一文,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 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4、给利用各种渠道搜集民俗风情的材料以扩展知识面。

5、能把课文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俗、交流平台、日集月累和趣味语文有机整 合起来,指导学生根据四篇不同课文收集相关资料,并指导学生上课认真做好笔记或制作卡片,总结从课文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列出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及例子,为“交流平台”中的单元小结做好准备。

6、能把课文中学习的表达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五、日积月累

能朗读背诵、理解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和唐代皮日休的《天竺寺八十五日夜桂子》,拓展课文内容,让学生感知不同文体表达节日风俗的产生和语言特点,继续增加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

六、趣味语文

能领悟到标点符号的神奇和妙用,能完成老师设计的注标点的句、段练习。

七、回顾拓展

能交流阅读课外书籍和收集到的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还有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及其他方面的收获。

八、口语交际、习作

能把各种方式了解到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体会到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方法与同学交流,并能把联系生活实际和课外收集的有关信息及吸收到的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用自己的笔写出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三单元以识字、朗读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收集积累革命者的诗歌和名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锻炼学生分析、感悟的能力,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并在今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训练点构建了本单元,其基础知识、信息含量非常丰富。包括以下内容:《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人民服务》、《一夜的工作》、《口语交际》、《回顾拓展》、《课外书屋》等。其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汉语拼音(略)

二、字词

1、能准确认读和规范书写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籍 屉 怖 瞅 魔 胖 刑 哼 峻 残 匪 窝 啃舅 鸿 鼎 旺炊

书籍 含糊 尖锐 抽屉 恐怖 粗暴 魔鬼 肥胖 苦刑 残暴 拘留 窝头

匪徒 剥削 兴旺 解救 哀思 乱蓬蓬 炊事员 精兵简政 死得其所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2、能准确认读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阀 霖 阎 靴 宪 歼 郝 钧 迁 铭 悼 眬

战地 突击 陷入 憧憬 阻击 点燃 性命 焦急 审阅 陈设 极其 转椅 隔壁 思索 热腾腾

三、句子

1、结合你知道的事例理解和体会以下句子。①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②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③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④“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2、体会分析带关联词的句子意思,体会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3、选择关联词填空。

不是„„而是„„ 宁可„„也不„„ 与其„„不如„„ 不是„„就是„„ 因为„„所以„„ 如果„„就„„ 只要„„就„„(自己设计句子)

四、段、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一夜的工作》。朗读并背诵《为人民服务》。

2、领悟《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的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的表达方式。

3、了解《灯光》一课的主要内容,理清表达顺序。

4、理清《为人民服务》一文的层次,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5、从《一夜的工作》一文中感受周总理伟大的人格。

6、能背诵并体会革命诗歌《囚歌》。

7、背诵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

8、鼓励学生课内外收集运用好资料。课内指导学生运用好:《为人民服务》、《一夜的工作》课后的资料袋

9、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亲近书籍,阅读书籍,与书为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深厚的阅读兴趣。结合本单元推荐学生读革命小说《红岩》、《铁道游击队》、《红日》、《小兵张嘎》、《小游击队员》、《赤色小子》等革命书籍。

五、交流平台

1、交流从本单元了解的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回忆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一个片段、一个细节。(考验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2、回忆本组课文的写法,并应用到自己今后的写作中去。

六、口语交际

先想一想,试着列一个简单的提纲,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畅谈自己的理想。

七、习作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注意运用从其他学科学到的材料,以丰富习作的内容。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

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十二第四单元包括:《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四篇文章。除此之外,还有词语盘点,用于巩固拓展训练的《回顾·拓展》、《日积月累》、《口语交际》《习作》等。其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字、词:

1、能准确认读和规范书写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乖,裙,兜,币,哎,橱,锈,摩,揉,玛,蘸,毒,噎,搓,匣,喳,吭,娜,伊,搅”

2、能准确认读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词:“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 句子:

1、能背诵并理解日积月累中文学大师智慧的话语: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悟.2、能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1)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段、篇:

1、能有感情朗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可以浏览课文《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2、阅读时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关心人物命运。

3、了解《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两部长篇小说的梗概。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交流平台:能重点介绍自己阅读过的外国文学作品中重要人物;介绍自己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口语交际:

能根据话题“学会生存”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流利有条理表述自己的观点。

习作:

能根据习作主题,有条理写出有关自我保护的文章。

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十二第四单元包括:《跨越百年的美丽》《千年梦圆在今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最好的老师》四篇文章。除此之外,还有词语盘点,用于巩固拓展训练的《回顾·拓展》、《日积月累》、《口语交际》《习作》、《成语故事》等。其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字、词:

1、能准确认读和规范书写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词:“埃、伦,藤,析,顽,卓,效,誉,衔,粪,捐,澡,械,逆,玫,域”

2、能准确认读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词:“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

3、能背诵并理解日积月累中的成语。目标坚定、不懈努力、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革故鼎新、标新立异、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等。

4、理解成语故事中“舍本逐末”的意思。句子:

能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1)“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3)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

段、篇:

1、能有感情朗读《跨越百年的美丽》,可以正确流利地朗读《千年梦圆在今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最好的老师》。

2、阅读时把把握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学习运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交流平台:

1、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感受。

2、交流小学六年语文学习的收获和感受。口语交际:

可以根据辩题“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表明自己的观点。能做到以下几点:

1、表明自己的观点。

2、要做辩论前的准备,如搜集己方观点的材料。

3、辩论时要做到条理清楚,用事实说话。

4、能总结陈词,总结本方观点。

习作:

1、本次习作不限范围,自由创作,学习可发挥的空间很大。

2、建立自己的作品集,收集六年来自己最优秀的作品。

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

本单元是一次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足迹”,“依依惜别”两大板块。并配有阅读材料《难忘的启蒙》、《老师领导进门》、《新年来的王老师》,《忘不了的笑声》、《作文上的红双圈》。

1.读阅读材料中的课文《难忘的启蒙》、《老师领导进门》、《新年来的王老师》,《忘不了的笑声》、《作文上的红双圈》。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浑厚感情,学习作者如何表达这份情怀。2.回忆成长故事,制作《班级纪念册》。3.为教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4.通过写倡议书,建议书,演讲稿等形式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对小学生活的不舍。

下载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窦娥冤知识点梳理[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窦娥冤知识点梳理[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知识点梳理

    语文知识点梳理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四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一、多音字剥 扎 藉切 和 旋二、近义词绮丽~秀丽 装饰~装扮 朴素~朴实华丽~华美 独特~奇特 率领~带领和谐~融洽 沉醉~沉迷 照......

    高二语文窦娥冤教案1

    (网友来稿) 课时3 课型教读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有关常识。 2.理清《窦娥冤》的情节结构,弄清杂剧内容。3.理解主人公窦娥的性格特征,概括杂剧的主题。4.分析体会元......

    高二语文必修知识点梳理[优秀范文五篇]

    只有知识才是力量,只有知识能使我们诚实地爱人,尊重人的劳动,由衷地赞赏无间断的伟大劳动的美好成果;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成为具有坚强精神的、诚实的、有理性的人。下面小编给......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知识点梳理 走进课文 一、风景特点篇 1、桂林山水——奇秀险、静清绿2、双龙洞——雄伟、惊险、神奇 3、七月的天山——奇妙无比、引人入胜4、大......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解读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选编的《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顶碗少年》《手指》5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

    培养良好的习惯要求我们:1、认真写好钢笔字,认真写好毛笔字。 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 1、“红领巾”指:少先队员; 2、“太阳”指:党和人民; 3、“阳光”指:党和人民对少年儿童的......

    第八册语文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知识点梳理 一、拼音: 1、正确认读易混淆的复韵母(eiieuiiu等)。易读错的声母和韵母。P26(1) 2、复习常见的多音字。课文中和词语表中出现的多音字。P43(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