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夯实校企合作的平台 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
夯实校企合作的平台 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
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多年来,江西现代技师学院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出发,始终注重依托行业,全过程、全方位、零距离地深度实施校企合作,从而使学院获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3800人,其中高级工4400人,技师1397人,2009年社会在职员工培训达6800余人次。
学院创建于1978年,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技师学院。1998年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1999年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2003年更名为江西现代高级技校,2004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为技师学院,成为当年江西省省会唯一的一所技师学院。2008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国家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同年获得了ISO9001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成为江西省首家通过质量认证的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2003年学院高层领导人不等不靠、抓住先机,在南昌市昌东教育园区建成新校区,新校区占地600亩,新老校区建设面积达40万平方米。新校区建成后,省市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在视察完后对校园环境、教育模式、教学体系等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专业的覆盖面上,为了更好地与企业接轨,与市场融合,现开设有房屋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工程监理、计算机及应用(网络方向)、计算机及应用(软件方向)、电子信息工程、通信技术(中兴通讯NC合作班)、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数控机床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维修与检测(中锐华汽合作班)、电子商务、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珠宝加工、物流管理、环境艺术设计、动画设计等四十余个专业,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充实教学内容,使学院的专业设置始终处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超前发展状况。
一、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多种方法及经验
高技能人才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者,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多年来,江西现代技师学院一直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社会效益第一的办学原则,注重校企合作,坚持走开放式的办学之路。截至目前,学院已与中国建材集团公司、深圳斯洛模具公司、深圳斯维尔科技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公司、上海中锐华汽教育集团、深圳清大协力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江铃集团公司等众多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仅2009年产学合作企业数就新增35个。
(一)强强联合,提升校企合作的品牌效益
2009年3月,经过五个多月的洽谈协商,学院与上海中锐教育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创建了“华汽教育”合作办学模式。上海中锐教育集团作为中锐控股集团旗下的主要成员,在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先后投资开办了10所学校,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民营教育集团。2008年12月,我院正式与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兴通讯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通讯行业人才培养教学基地。该基地已于2009年7月建设完成,现已投入使用。根据合作协议,组建了“中兴通讯NC学院”,实现了专业共建,进行完整的NC专业课程教学。
强强联合首先带来的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中锐教育集团与我国多家汽车商、服务商有良好的合作背景。根据企业需求进行教学,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更加贴合企业实际,使学生与企业真情实景“无缝对接”。其次是提升专业品牌实力。协议签订后,企业即投入价值300万元的生产应用型设备,使我院汽车专业实训条件大大改观。“中兴通讯NC学院”的实训平台总投资金额为120万,其中中兴通讯NC学院出资80万。再次就是实现了校企双赢的校企合作驱动。就读华汽班的首批160名学生进校即与中锐教育集团签订就业协议书,学生毕业后即可走上专业对口、待遇较好的工作岗位。中兴通讯NC学院首批学员60名,校内期间将接受NC体系认证,20%的学员将进入中兴体系或渠道商、外包商体系就业。
(二)工学结合,实现校企合作的“零对接”。
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基础,工学结合是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学院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构建“校企共培、教训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新生进校的前二个学期,为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阶段,主要是进行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培养。第二个阶段,学生进校后的第三、四学期,为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阶段。依据企业职业岗位群的要求,重点实施校内“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校内实训教学和订单企业轮训。第三个阶段,学生进校后的第五、六学期,为岗位技能培养阶段,主要开展校内综合性的生产实训和订单企业顶岗实习。在培养的全过程中,学校实践性教学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企业工作岗位锻炼相结合、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融素质教育于专业教育全过程,融专业入行业,达到学生学习与就业“零对接”。
(三)技术引进,实现校企合作的“零距离”
学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开设较早,但实际生产领域中的数控技术日新月异,为实现零距离地培养技能型人才,2008年底,学院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洽谈。在国内数控行业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华中数控将数控系统上具有自主版权,开发华中“世纪星”高、中、低端系列数控系统产品安装在我院实训场地,华中数控江西技术服务中心正式在我院挂牌。
建筑材料类专业一直是学院的传统专业和特色专业,为适应行业发展新趋势,我院于2009年10月和12月分别与上海鲁班软件有限公司、深圳斯维尔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引进具有行业代表性的鲁班软件及IBM软件,同时引进了企业优秀的师资免费培训学生,进一步推进了校企合作办学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四)产学合作,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学院通过产学结合,根据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分析职业岗位,确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根据工作过程设计系统化课程体系,科学整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资源优势,实现校内实训生产化、校外实训教学化。如与华中数控的技术交流,锻炼了学院一支优秀的数控“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能够真正地“走出去”,充当维修工程师“真刀实枪”的工作环境,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实践经验。校企双方根据市场变化,共同编写实训教材及开发实训设备,使校企合作成果得以实质性升华。
产学合作使人才培养从校内走向校外,改变了由学校单方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单一模式,使职业教育与各产业部门在人才培养上、科技开发上、创办产业上优势互补, 也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毕业生得以充分就业。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且持续多年毕业生供不应求。
(五)订单培养和模块化教学,实现学生毕业与上岗的“零过度”
订单式培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学院顺应职教改革的发展,积极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合作和共建,逐步形成一批不同类别、各具特色的订单教育,学院先后与江西泰和水泥有限公司、南昌远鸿珠宝饰品有限公司、南昌锦都皇冠酒店等十余家企业签订定向培养企业冠名班协议。2009年,学院与南昌远鸿珠宝饰品有限公司鉴定了订单式培养协议,在我省首家开设了珠宝加工专业。双方本着平等、友好、双赢的原则,三年内连续招收初中优秀毕业生,合作培养生产型技术人才。
在长期的合作办学中,学院积极借鉴德国双元制办学优点,凸现实践教学环节,根据企业需求编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实践教学环节推行模块教学。这样做最大的优点就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尽快的运用于实践,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互促进,使学生把学校所学的知识和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学好精湛的技艺,为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推进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学院在积极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一)各方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认识不够,各参与方积极态度不一
由于各种原因,现实情况往往是学校一方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很高,而许多企业对校企之间开展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学校既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起者,也是组织者、策划者和主要实施者,还是出现问题和困难时主要解决者和协调者,学校负担过重。事实上,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模式指的是“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该模式并不只是学校和企业参与其中,还需要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参与,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协调指导作用。
(二)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形式不多
目前校企合作无论从合作内容与文化的融合,弹性学制的建立等方面缺乏深度,在合作形式上大多限于建立“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因此,目前的校企合作大多是一种“换工式”的合作。虽然“换工式”合作在目前现实条件下有一定的意义,但“换工式”合作是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拓展思路,只要是有利于双方效益提升的,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各种形式都可以尝试。如企业引进模式、设备共享模式、技术推广模式、校企共训模式、岗位承包模式等,努力寻求更为全面的校企合作。
(三)内涵建设还有待加强,自身综合实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如专业设置与社会(企业)需求还有脱节,部分课程开发还不能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实训条件仍需改善,传统的教学管理不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需求,“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等。“好林才能引凤凰”,为吸引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学院还需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升综合实力,建立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在专业的调整与设置、课程的体系构建与内容开发、教育实施与评价、综合素质教育等人才培养重要环节上,进一步吸引企业参与,让企业与学校共同成为办学主体。这种模式的校企合作才是最有效最理想的。
我们深信,构建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关键在于校企合作如何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的需求,并形成共赢的驱动机制。探寻校企合作之路,开拓教学创新之门是我们在新形势下的任务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为江西现代技师学院宣传部部长)
第二篇:夯实校企合作 共话卓越人才培养
夯实校企合作 共话卓越人才培养
4月28日下午,化工学院房江华院长和仇丹副院长赴中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和浙江恒河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校企合作调研。
在得知来访意图后,镇海炼化公司给予了高度重视,人事教育处邬显国副处长亲自陪同两位院长来到教育培训中心进行交流。
随后,教育培训中心张云飞主任、夏东鸣副主任等多位领导参加了会谈。仇丹副院长简单阐述了来意。化工学院参与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来,镇海炼化公司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配合,从专科时期校企双方就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基础,2010年时又率先与化工学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成为化工学院向其它企业推广的范本。本次调研主要想征询企业对学院“知行合一、双核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真知灼见,并希望企业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
张云飞主任指出,目前与镇海炼化公司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只有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企业看重的是学生的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尽管培训成本不菲,但镇海炼化公司一贯重视新员工的培训和学习,与化工学院开展校企合作以来,公司每年9月份都去学院招收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环节培养,这种寓人才培养与就业的模式,近几年均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学校和企业实现了双赢。
邬显国处长表示,几年来的校企合作实践,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他想对化工学院的学生提几点建议和要求:首先是公司对所有学生都是一视同仁,不会因为毕业院校的差异而对宁波工程学院的学生有歧视,所有新员工都处在同一
起跑线上,而且宁波工程学院的学生因为提前一年就开始企业实践环节培养,事实上相比其他毕业生更容易适应公司的考核要求,所以要对自己有信心;二是到化工企业工作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要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身上不要有娇骄二气,更不该随意当逃兵;三是目前企业对员工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2012级毕业生为例,尽管有22名学生参加了在镇海炼化进行的企业实践环节,但最终还是有6名学生因身体素质不达标而无法留用,一些学生肝、肾的指标有问题,还有部分学生某个波段的听力存在缺陷,这些都是学生在校期间饮食生活不规律、长期沉溺于电脑游戏等造成的,希望以后的学生能引以为戒;四是学生要尽快适应企业,特别是适应前三年的倒班,这是积累实践经验的宝贵经验,同时要有继续学习的能力,8小时之外的学习和付出将决定其个人的发展速度和空间。
房江华院长对各位领导的建议表示了真诚的感谢,希望双方能从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总结宝贵经验,帮助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随后双方一起热烈地讨论了聘任企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参与课程教学、教学引入实物模型等多项事宜。
最后,房江华院长代表学院郑重地将“宁波工程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的牌匾交给镇海炼化的领导,张云飞主任迅速安排人员将牌匾挂在教育培训大楼进门处,参加会谈的各位领导愉快地在牌匾下合影留念。
随后,两位院长又走访了浙江恒河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副总汪聂雷亲自进行了接待。汪总首先对近年来化工学院为恒河集团技术升级、产品研发等方面作出的贡献表示了感谢,并表示化工学院的毕业生相对素质较高,很多学生短期内都能成长为车间主任、班组长等企业骨干,公司对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深表满意,同时愿意与学院一道为进一步提高人才素质而贡献力量。汪总还表示,因公司扩产,急需一批技术人才,房江华院长当即表示,请公司安排相关人员尽快来学院召开一次现场招聘会,学院会动员未就业的学生积极参加。
最后,房江华院长将“宁波工程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的牌匾移交给了汪总,并约定今后将建立定期互访机制。
第三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交流材料
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0月,2000年10月,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制有限公司。企业经营范围为生产销售中西药制剂及原料药。公司在美丽的滨海城市荣成注册并设立生产基地,在首都北京设立管理总部、研发部和行销总部,实行新型的两地管理模式。公司现有员工六百余人,是一个具有优秀的专业化素质以及强烈“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和高度执行力的朝气蓬勃的团队。近几年来,公司多次与高校联姻,在市政府及教育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积极加强与相关职业院校的合作,在不断完善企业职工教育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努力探索订单式培养,联动式合作的新路子,加快制药企业发展急需的复合型人才,收到理想的效果。
一、制造从营造开展,加大投入提软硬件水平。
制造产品首先要从培养员工开始。企业员工队伍素质如何,从某种意义上讲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高低乃至企业发展的快慢。在校企合作之初,我们即从自身建设入手,不断加大职工教育软硬件建设,营造校企合作大环境。工作中力求做到三个到位:一是组织到位。我们在企业内部成立了由企业、学校双方人员组成的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由企业方总经理和学校方校长牵头,双方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共同参加。研究制订、学期合作计划,解决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实行每周五例会、每月底汇报工作制,确保校企合作工作有序进行。二是投入到位。我们按照起点高标准,作用高效化的原则,投资建设了可同时容纳150人学习的综合教学室一处,购置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和投影教学设施。并且我们还先后投资建设了可供200人休息的实习生公寓楼一栋,可供300人就餐的餐厅一处,并配备了娱乐室、台球室和乒乓球室等一应休闲娱乐设施。让实习生学的专心、吃的舒心、住的安心、玩的开心。三是工作到位。为确保校企合作和企业职工教育工作的扎实推进,我们还专门招聘了两名专职教师,配备到人力资源部,专职负责校企合作具体事宜和开展企业日常职工教育工作。并将其工作开展直接列入人力资源部和教师本人的日常工作百分考核,促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现在我们已成为了市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和省企业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
二、招工从招生开始,企校联动促在校教育。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方根据我们企业实际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和招生,展开订单式培养。实际操作中,我们也尽企业所能,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将企业招工和培训工作直接前伸到学校。加大企业宣传促招生。在学校招生的同时,我们也有针对性地加大企业形象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电视、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形式来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并积极引导学生和家长到企业参观,感受企业良好的生产工作条件和文化成长氛围,使家长和学生自愿报考。选人驻校授课。在学校开展专业课培训的同时,我们结合学校方教学需求,选派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授课。他们将专业理论与企业生产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真切地学习到实践知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提高了学生的理解水平,专业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接纳教师到企业学习。为了使学校教师能够及时掌握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我们还每年接纳合作方学校的教师到企业来,分配到药品研发、工艺管理、质量控制等相关岗位,与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起相互交流、互促共进。今年以来,我们共组织了开发、工艺、质检等七个专业岗位30余名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授课,先后接纳了荣成水校、荣成成人中专等相关校院的多名教师到企业来进修。他们在相互学习中不仅能够取长补短,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而且更加深了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友谊。
三、上岗从实习开始,步步推进抓在岗培训。
企业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入学的前两年完成必需的专业理论学习、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拓展意识和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后一年进入实习,熟悉相关岗位技能要求、提高专业技能。从学生学校课程学完,到企业实习第一天起,我们就与学校一起,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企业岗位需求,逐个学生制订实习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在岗培训。先是抓基础培训,使实习生达到企业员工基本要求。由企业人力资源部和学校带队实习教师一起,对实习学生进行为期七天的实习前培训,系统地学习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员工礼仪、安全生产等基本知识,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达到企业员工上岗要求后方可上岗实习。再是抓技能培训,使实习生达到岗位入职要求。我们采取名师带徒的方式,在企业关键岗位选出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能手当指导师傅,由他们对上岗实习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手把手地操作。使实习学生在一至三个月内即可顶岗作业,成为一名合格的岗位员工。然后是抓轮岗培训。使实习生成为复合型人才。我们结合学生技能掌握进度及岗位难易程度,采取每一至三个月轮岗一次的方法,对实习学生进行轮岗培训,每次轮岗,我们都与学校教师一起,组织学生进行为期两天的交流总结,让他们在相互讨论中巩固已学技能,听取同学们好的经验和作法,为下一步轮岗打好基础。
四、发展从发扬开始,文体活动聚兴企合力。
校企合作以来,我们每年都接纳100~200名学生实习,他们实习后大部分留在了企业工作,为了使他们能够心系企业,与企业一起健康成长。我们还结合青年职工活泼好动的特点,将思想教育有机地融入文体比赛活动中,广泛开展起“月月比、月月赛”职工文体活动,让职工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陶冶情操、凝聚合力。活动每月至少一次,主要有“职工卡拉ok赛”、“争做优秀班组长”、“十大尊师爱徒标兵评选”、“十大质量标兵评选”等等,每项活动开展完之后,公司都要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公司领导逐个颁奖,与获奖职工一起同台歌唱,这样不仅使获奖员工心里光荣,而且劲头更足,同时参加活动和观看的职工也能够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赶超的方向和目标,向心凝聚力更强。有力地促进了职工尤其是青年职工队伍的建设,加快企业健康高效发展的步伐。
第四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书)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协议书
甲方: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索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新途径和新方式,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双方本着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互利互惠的原则,同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甲方在乙方挂牌建立“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经双方友好协商,就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和共同发展建立“”事宜,达成如下合作协议:
一、甲方责任
1、按照企业需求设置专业课程,使培养的人才适应市场的需求。与乙方合作,共同开发与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即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调整课程设置、承担教学任务和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施。
2、根据乙方提供的企业概况、企业文化、职业道德、操作技能等要求及岗位需求情况,共同做好“”的宣传工作。负责“”牌匾的制作与挂牌,并尽可能在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提高双方的知名度。负责为乙方招收、挑选符合条件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所招学生在校理论及技能学习时间不低于两年(大学第三年可以顶岗实习)。
3、根据乙方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结合乙方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特点灵活设置课程,采取“校企互动”的教学模式,缩小教学与工作实际之间的距离。根据专业的要求和乙方的需求确定每次实习的时间、内容、人数和要求,提前二个月进行联系,共同制定具体实施计划。
4、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把企业文化融入学生管理的各个过程。实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实施一专多能、学用互动、技能为本、能力与职业资格证并举,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5、从乙方的生产实际出发,合理安排顶岗实习,严格遵守乙方的各
项规章制度。委派教师与乙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实训、实习,对实习生的工作和纪律进行巡回检查和管理。加强沟通和交流,妥善解决“”学生在实习、就业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6、为乙方在职职工的继续教育、技能训练、执(职)业资格鉴定等提供培训与方便。
二、乙方责任
7、参与“导委员会”成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及时向甲方通报企业最新的专业岗位需求信息及有关技术等方面的要求,根据需要与甲方进行共同制定“”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并视情冠名校方的相关活动。
8、配合甲方做好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宣传,选送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能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甲方兼职教师,定期为学生授课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并为甲方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帮助。
9、在生产经营许可的条件下,为甲方提供教学、科研、实习场所,为甲方教师的科研、企业实践锻炼以及学生的参观、实习等提供方便。乙方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不侵害学生合法权益。
10、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和后期工作,乙方应安排专业对口、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
11、学生实习期间,负责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签订师徒合同责任书。委派人员指导学生实习,对技术难度较大的工作或使用有危险性的仪器设备时必须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12、经双方协商,乙方提供部分先进的生产设备给甲方,用于“”学生日常学习和实习实训,设备产权归乙方。
三、“”人数及合作时间
13、本次“级学生中选择,招收数量暂定人,如有变化,由双方协商处理。
14、年日起,至
四、其他事项
15、甲、乙双方本着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相互保护商业秘密,不得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泄露和公开。
16、甲方协助做好“”学生在乙方实习、见习期间的稳定工作。学生到达乙方后,应听从工作安排,如在实习、见习期间因为个人原因不辞而别,后果由学生本人负责。
17、实习期间,“学生因技术不能胜任或违章违纪被辞退的,乙方应及时将处理情况及对后续“”培养意见向甲方反馈。
五、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六、本协议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
甲方单位(盖章):乙方单位(盖章):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第五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书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协议书
甲方:XXXX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乙方:江西XX药业有限公司
本着“互利共赢”和“互动共管”的原则,现XXX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甲方)与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就合作开设“ 经管XX联合培养订单班 ”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一、甲方责任
1.乙方根据公司发展的需求,在甲方2012级有意愿的学生中挑选1个约25人的经管XX通班,进行定单培养。班级授课时间初步确定在大二下学期,大三上学期;具体上课时间可以安排在周末或其他合适时间,班级组成形式由甲方统筹安排(具体课程见课程安排表)。
2.成立由甲方专业负责人、教师与乙方相关人员等组成的订单培养项目组,负责项目的实施。
3.指派一名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 经管XX通 班的班主任,负责该班级的日常管理。
4.根据教育部门的人才培养规定结合乙方所提出的用人标准及要求,调整现有专业的教育计划,制定订单培养方案。
5.与乙方组成教学团队,进行课程改革、核心技能课程开发、优选教材等工作。经管XX班课程内容以甲方课程安排和教学计划为主,以乙方课程为辅。
6.与乙方共同举办以企业冠名的技能竞赛。
与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保证实习过程的连续性和学生的稳定性,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不得中途退出或放弃实习,特殊情况须经校企双方同意后方可退出。学生实习不得少于6个月。
8.鼓励经管XX 班到乙方就业,协助做好到乙方就业的毕业生手续办理等一系列工作。
9.甲方按乙方用人标准评价订单合作培养的成果。
10.跟踪经管XX班乙方就业的毕业生情况。
二、乙方责任及权利
1.人力资源负责人、技术骨干参与组成订单培养项目组。
2.指派1名责任心强的班主任,协助甲方班主任的工作。
3.负责提出所需求专业的用人标准和要求(含职业道德、企业文化、专业选修课程、职业技能课程的设臵、外语水平以及岗位所要求的特殊技能要求),与甲方共同制定订单培养方案。
4.与甲方共同进行课程改革、核心技能课程开发、教材选择和优化等工作。乙方课程主要以新员工培训、GSP管理体系、药品相关知识、物流系统相关知识为主。
5.指派熟悉公司销售、管理、储存等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担任甲方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承担实训课程、乙方企业特色的课程教学;课酬由甲方按照学校规定支付。
6.与甲方共同进行专业实训基地或实训场所的建设。
活动优胜学生进行奖励。
8.接受甲方教师到乙方见习和顶岗实践。
9.接受学生到乙方见习和顶岗实习。负责学生在企业实习(训)期间的考核工作。实习阶段、地点和人数由校企双方协商后确定,学生实习期月收入: 不低于当地同行业的平均工资,包住宿。
10.学生完成学业实习后,经学生同意,经乙方考核合格,乙方
与学生签订就业合同,提供各类保险。
三、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经协商一致后可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是本协议的附件,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四、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双方各执一份,本协议自双方签字起有效期 叁 年。有效期从2014年3月起执行至 2017年7月 份为止。
五、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代表(签章):乙方代表(签章):
年月日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