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6届高考历史-经济发展史-专题训练(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13:0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62006届高考历史-经济发展史-专题训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62006届高考历史-经济发展史-专题训练》。

第一篇:20062006届高考历史-经济发展史-专题训练

.......2006届高考历史-经济发展史-专题训练

第Ⅰ卷(选择题)

●农业是中国古代重要经济部门,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农业的发展。据此回答1~3题:

1、我国古代新疆地区种植棉花,出现棉纺织业,开始于: A、东汉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我国古代下列农作物种植的先后顺序是: A、葡萄——棉花——甘薯

C、棉花——葡萄——甘薯

A、南朝

题。

4、中国古代统治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根本。为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商鞅与清统治者都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两者都:

A、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C、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A、均田制

B、阻碍了当时社会进步 D、不利于当时社会转型 C、屯田制

D、摊丁入亩

B、葡萄——甘薯——棉花

D、甘薯——棉花——葡萄 C、南宋

D、明朝

3、我国今天的粮食作物依次是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等,这种构成格局基本形式于:

B、唐朝

●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据此回答4~85、汉末饥荒之际,流民不断增多,为使流民与土地结合,稳定社会秩序,曹操推行了:

B、租庸调制 6、1946~1949年中国城市工人大量失业,农民大量流离失所,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①国民政府增加捐税与滥发纸币 ②官僚资本压制 ③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④战争破坏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7、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与以前相比,大多采用合法斗争的方式,根本原因在于: A、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了生产力大发展 思想泛滥 8、1921年春俄国各地出现农民暴动,城市工人纷纷罢工。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继续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临时政府继续参加对外战争

严重倾斜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拓宽再就业面,增加就业量的主攻方向。据此回答9~11题。

9、“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唐人这些反映江南的诗句,说明唐代:①农业得到发展 ②江南经济地位进一步提高 ③存在不合理的开发现象 ④中后期战火不断 ⑤人口增长

B、协约国武装干涉

D、在投资和国民收入分配方面向军事部门B、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

D、修正主义C、资产阶级主要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发财,并注重改善工人待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③④

D、③⑤ 10、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工业衰退 C、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B、劳动密集型工业迅猛发展 D、世界市场的形成 B、兴办公共工程 D、实行工业复兴法

11、罗斯福新政期间进行社会改革,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主要表现在: A、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

C、补偿农民减产的损失

得借鉴。回答12~15题:

12、秦朝《田律》规定:从春季二月始,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打柴、烧草木灰;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杀鱼龟;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或陷阱。这些禁令,到七月才开始解禁。对秦《田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 反映秦政府重视环境保护 ② 反映秦朝立法规定生产活动 ③ 反映了“兼爱”理念 ④ 反映秦汉时人们已能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关中地区曾是我国古代政治和经济中心区域。后来,由于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恶化而丧失其重要地位,中国的统治中心迁离此区域是在:

A、汉末三国的战乱时期 C、唐朝灭亡后的战乱时期

A、西汉时期西域作物的引进

B、唐朝前期盛世局面结束时 D、朱元璋在长江流域建都时 B、隋朝开凿大运河 D、靖康之变宋室南迁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战略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也很值

14、江南开发是我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地区持续开发不相关的是: ...C、宋朝时北方作物向南方传播

15、清朝康乾盛世,对于山区、海滩、北方边疆地区土地进一步开垦,使当时全国耕地数额超过此前任何一个时期。以下对这种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和原料 现

C、加速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资源枯竭的过程 因

●赋税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经济制度。据此,请回答16~19题:

16、北魏至唐前期的赋税制度与此前的赋税制度相比的区别是: A、按田亩征收

17、以下关于明朝改用银两收税的评论,正确的有: ①反映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客观上促进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 ③实际上加重了农民负担 ④导致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和中期实行两税法的相同实质是: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手段

C、对农民剥削程度的降低

B、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D、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B、按财产征收

C、按人头征收

D、按户数征

D、是我国封建经济逐渐走向衰落的重要原B、是我国农耕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主要体

19、从西汉到清前期,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是:①征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向以田亩为主演变 ②由征收实物逐渐向征收银两过渡 ③人口税在赋税中比重越来越少直至被取消 ④商品税在奴税中的比重日益减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负担比较沉重,但个别时期因政策调整也有所减轻。回答第20~22题。20、秦朝的赋税非常沉重,其户税的征收标准是按: A、人口多少

平摊 B、土地数量

C、土地好坏

D、户数总额

21、隋炀帝时期农民负担沉重的直接表现是:

A、田租重 代役

22、以下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有:①庸的实行

②取消杂税、杂役

③开始以土地和资产作为主要征税标准

④收取免役钱

⑤赋役征银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随着古代社会的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成为社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23~25题:

23、下列对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政策评价不正确的是: ....A、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C、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B、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的增强 D、助长了当时的土地兼并

B、人口税重

C、兵役和徭役重

D、不能以庸

24、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品经济水平较低的原因是:①士族庄园经济的发展 ②连年战争的破坏 ③江南经济的开发 ④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5、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超过了前代,最能说明上述结论的是: A、可以纳银代役

C、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

据此回答26-27题。

26、下列事物的出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的是:①一条鞭法

②《雨霖铃》

③话本

④柜坊

⑤《四库全书》

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7、清朝前期“以末致富,以本守之”这种经营方式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自然经济解体

C、激化矛盾

回答第28—30题。

28、鸦片战争后,表明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史实是: ①洋务运动

②清末新政

③义和团运动

④实业救国

⑤ 一五计划

⑥改革开放

A、①④⑤⑥

A、福州、上海 阳

30、新中国成立后,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基础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C、“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B、一五计划的实施 D、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B、①②③④

B、福州、天津

C、①②④⑤⑥ C、上海、汉阳

D、天津、汉

D、②③④⑥

29、中国近代第一家内河航运公司和第一家炼钢厂分别设在:

B、阻碍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使工商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

B、农村中“草市”兴起

D、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我国古代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统治地位,但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逐渐活跃起来。●‚现代化‛是指传统的农业文明转变为现代工业文明,农业宗法社会转变为工业法制社会。●汲取历史经验,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对解决徘徊十几年的‚三农问题‛有重要意义。回答31—34题。

31、汉唐时期呈现封建盛世的共同原因是: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适时调整生产关系

③采用的政策具有连续性

④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32、农民土地问题的解决是法国大革命的巨大功绩之一,在这一点上拿破仑的主要措施是:

A、农民可以赎回一切永久地租

C、在农村中按户分配公有土地

B、农村公有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 D、给小农土地所有制以法律保障

33、苏联(包括苏俄)经济政策的诸多失误严重影响其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列对其政策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反映出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在经济建设上的思想局限性

B、新经济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

C、斯大林片面追求集体化速度,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

D、赫鲁晓夫提高农业税,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政策的主要特点是:

A、重视农业生产的投资,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力 B、主要致力于改革生产关系

C、强调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走向海洋,是一个国家发展、强大和开放的重要标志。据此回答35-37题。

35、中国开始走向海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A、大秦王安敦派遣使者从海道来中国 路”

C、汉武帝以后,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A、郑和时代,是我国古代国力强盛的时代 点

C、腐朽的封建制度已经不适应新的海洋时代的要求

D、以政治为目的的航海活动是不能持久的

37、最早认识到海军建设重要性的是:

A、鸦片战争中的抵抗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B、洋务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D、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

B、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古代对外关系的转折

36、郑和下西洋成为古代中国走向海洋的“绝唱”,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B、张骞开通了通往西亚和欧洲的“丝绸之

D、重视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工农业协调发●近代以来我国的经济成分与经济结构不断变化,据此回答38~41题。

38、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它是孕育于明清(前期)时期

C、它直接采用近代机器化生产

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地

C、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D、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出现

40、解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资产的来源有:①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②官僚资本

③国民政府的财产

④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 41、1985年后,随着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我国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资本主义经济得以恢复

B、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发展起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

D、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在中国革命不同的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革命的发展42——47题。42、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制定的农村土地制度的实质是: A、劳动农民的个人土地所有制

C、劳动农民的集体土地所有制

B、具有初步社会主义性质的所有制关系 D、苏维埃政权的土地所有制 B、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B、中国成为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

B、近代先进技术的引进起了诱导作用 D、它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39、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社会已不再是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而是一个半封建社会。以下不

43、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的实质是 : A、使根据地渡过严重的经济困难

C、建立抗日战争的物质基础

A、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C、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D、限制农村的封建剥削

B、发展农业生产,支援前线 D、巩固新开辟的解放区 B、中共在国统区的地下斗争

D、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B、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需要 D、巩固新开辟的解放区

44、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的直接目的是:

45、解放战争时期,流传着“前方打蒋军,后方挖蒋根”的口号,“后方挖蒋根”指的是: C、民主党派的反蒋斗争

A、农民渴望获得土地46、1947年中共决定以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政策代替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47、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共同点是:①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革命纲领

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③维护农民基本利益

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世界历史的前进车轮与近代化和整体发展轨迹紧密相连。回答19—21题。

48、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不包含下列哪一项内容?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导致世界政治格局的改变 D、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A、波及主要资本本主义国家

C、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49、1929年与1857年两次经济危机相比较,其影响的不同点主要是:B 50、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因素是:①互联网等技术打破时空界限,便利经济发展②各国进一步开放,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更加深入

③跨国公司的无国界经营成为扩张的主体力量

④国家间的济发展水平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51、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历代‚并税式改革‛连同‚易知由单‛(法定税目表)这样的配套措施,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屡屡出现。由于我国传统赋役历来就有‚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的弊病,而在专制王朝费用刚性增长的条件下,财政安排只能‚量出制入‛而不能‚量入为出‛。为克服胡征乱派之弊、减少税收中途流失和官吏层层贪污中饱,并税——除费——简化税则,就成为主流的改革思路。仅在明清两代,便搞过‚征一法‛、‚一串铃‛、‚一条鞭‛、‚地丁合一‛等等。其宗旨都是要求把从朝廷到基层的明暗正杂诸税(赋、役)‚悉并为一条‛,‚一切总征之‛。并同时下令不得再征地他费。往往还给农民发放‚易知由单‛,允许农民照单纳税并拒纳所列税目以外的杂派。

一般说来,上述改革大都可以在短期内使‚向来丛弊为之一清‛。然而它的中长期效果却无例外地与初衷相反。原因很简单:原来税种繁多时虽有官吏易于上下其手之弊,但这些税种包括了能够‚巧立‛的一切‚名目‛,也使后来者难以再出新花样。如今并而为一,诸名目尽失,恰好为后人新立名目创造了条件。时间稍移,人们‚忘了‛今天的‚正税‛已包含了以前杂派,一旦‚杂用‛不足,便会重出加派。黄宗羲精辟地把它总结为‚积累莫返之害‛。

材料二:就这样,历史上每搞一次‚并税‛改制,就会催生出一次杂派高潮。现代有史学家把这‚黄宗羲定律‛用公式表示:

两税法=租庸调+杂派

王安石免役钱法=两税法+杂派=租庸调+杂派+杂派 …… bn=a+nx。

式中bn为经过n次改制之后的新税额,a为原始税额,x为杂派,n为改制次数。显然,这是个累进的算术级数。

正是出于对这一‚定律‛的恐惧,明清时的一些县志作者便在《赋役志》之类章节里把过去已经归并的各种杂派名目不厌其烦地列出,并告诫‚后之好事者切勿轻言归并税则,以贻后患。‛ ——以上均见秦晖《‚农民减负‛要防止‚黄宗羲定律‛的陷阱》

材料三:温家宝总理在收到由友人史晓风转赠的新版《黄宗羲全集》后,于2005年3月22日写了一封信,对黄宗羲的学术思想做了客观而中肯的评论。他在信中说,‚我喜读黄宗羲著作,在于这位学问家的思想有着朴素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身为天下人,当思天下事。而天下之事,莫过于‘万民之忧乐’了。行事要思万民之忧乐,立身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应谨记这些道理,并身体力行。‛

———据2005年4月新华社电讯

材料四:2005年12月29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以162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决定: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六次会议于1958年6月3日通过的《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这样,从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取消了农业税。延续了2600的‚皇粮国税‛从2006年成为历史。——据2005年12月29日新华社电讯编写

(1)中国古代开始征收土地税的两种形式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

一、材料二写出汉朝、唐朝、明朝和清朝赋税制的名称。

(3)归纳材料

一、材料二中古代税制变化的规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税制变化的其他规律。

(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怎样减轻抗日根据地农民的负担?这一措施起到怎样的作用?

(5)结合材料

三、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简述当代中国是怎样减轻农民负担,跳出“黄宗羲定律”的?

52、“三农”问题是国家生活的重大问题,古今中外不少统治者对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十分重视,其解决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及政权的稳固,他们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与反思。我国政府由于关注民生也出台了很多政策,从去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继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之后的又一场伟大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世界近代史上,法、美、日三国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的?各给他们本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2)我国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从何时被废除?简述其经过及意义?

(3)比较中外土地问题的解决,可以得到什么重要启示?

(4)列举我国古代历史上几次重要的税费改革(不少于三次),并简要说明这些改革的内容及其所起的共同重要作用。

53、概述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总任务的历史条件?说明两者在内容上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它给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各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54、“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类命运和文明的兴衰荣枯。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下面是二张有关中国在二战中的照片:

⑴照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请再举一例类似以上信息的史实。(2分)

⑵图11中八路军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是(2分)陕甘宁边区是(2)1941—1942,中共为巩固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

2003年底,温家宝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时强调,‚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这是中国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理性抉择。

⑶世界近现代史上日本有哪两次崛起?(4分)比较促成日本两次崛起的因素,有何异同点?(5分)日本的两次崛起给我们哪些启示?(3分)

⑷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史实,概括我国为促进“和平崛起”所作的努力。(10分)

55、明朝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联系;今天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对促进双方关系的发展及地区繁荣稳定有着极其重要意义。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与东南亚的友好交往最早可以上溯到哪一时期的哪一事件?

(2)明朝前期的郑和下西洋对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关系有何重要意义? 此后,大批中国人迁到南洋各地,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侨当时对南洋的开发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3)在中国古代至少有三次被公认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这三次崛起各指什么时代?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4)在世界近代、现代史上,中国与东盟国家有共同的历史遭遇,也有共同的英勇抗争。请结合二战以前及二战期间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二战后中国与东盟各国走上经济发展道路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5)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曾出现过三次经济发展的高潮。概述这三次经济发展高潮出现的时间及代表性国家。归纳总结上述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6)结合二战后印度经济发展史实,指出阻碍印度经济发展的因素。

(7)中国与南亚及东南亚哪些国家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是什么?

(8)从历史角度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彼此加强合作的基础。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加强合作直接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并简述该趋势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5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印度政府根据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制定了重点开发计算机软件的长远计划,并于1991年首先在印度著名的科技中心——班加罗尔建立了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如今的班加罗尔已成为印度的软件之都,被誉为世界十大硅谷之一,印度也成为世界第二大软件出口大国,其出口的地区分布情况见图3—5。

材料二:印度的国内软件市场很小,导致软件产业过分依靠欧美市场,受制于人,目前已出现出口增长速度减缓的势头。软件企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包”加工和服务,产品结构严重失衡。

(1)1947年秋印度脱离 的殖民统治,取得国家的独立。结合史实概括西方殖民势力退出印度的主要原因。西方殖民势力退出后给新兴独立的国家造成的重大遗留问题有哪些?(10分)

(2)在图3—6中的A、B、C、D四个城市中,代表班加罗尔的是(填字母)班加罗尔成为印度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印度软件业产值中的63%都来自美国的订单,美国把自己的订单转交给印度公司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而在印度的软件出口地区中,比重最大的也是北美地区,其直接原因又是什么?(6分)

(4)我国同样也是高度重视发展信息技术的国家,谈谈发展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意义。(6分)

(5)结合材料二,谈谈从印度软件开发中暴露出的问题带给我们的哲学启示。(4分)

2006届高考历史-经济发展史-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1~5AADAC

6~10DAABC

11~15DCCAB

16~20DCDBA

21~25CBDAC

26~30CDCCB 31~35CDDBC

36~40CAACB

41~45CBDBA 46~50CCDB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51、(1)相地而衰征、初税亩

(2)汉朝编户制度下的赋税徭役,唐朝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明朝一条鞭法,清朝摊丁入亩(地丁银)(3)古代历史上每搞一次“并税”改制,就会催生出一次杂派高潮,反而加重农民负担。其他变化规律:收税的依据从以人口为主变为以土地为主。税收从实物为主变为货币为主。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步松弛。

(4)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即“二五减租”)。减轻封建剥削,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积极性,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5)1987年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0年代后期开始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今年全国全部取消农业税。

52、(1)法国: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地价在10年内付清;农村公有土地按当地人口分配。这就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造成了农业的落后和国内市场的狭窄,滞缓了法国工业化的进程。

美国:颁布《宅地法》,规定美国公民只要支付10美元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获得一块相当于64公顷的土地;连续耕种5年以上,这块土地就成为私有财产。有利于西部的开发,为美国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原料和更为广大的国市市场,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废除了禁止土地买卖的法令,统一征收地税。正式从法律上保障了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2)1952年底,1950年10月,中央政府分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保护富农的政策。意义: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基本完成土改,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被废除了。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3)启示: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要想长治久安,必需满足农民的土地需求;要想使革命成功,必需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4)①隋唐时期,“庸”规定可以纳绢代役;(任选其中三条); ②“两税法”规定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季两次收税; ③明朝“一条鞭法”规定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 ④清初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

共同作用:A、有利于保证农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B、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C、赋税征银,有利于减轻农民人身依附,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53、(1)历史条件:1953年总路线的条件是: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完成,人民政府已掌握国家经济命脉,抗美援朝胜利已定,国际环境安宁;民主革命贵遛问题解决,人民政权巩固1958年总路线的条件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借鉴苏联经验教训,总结本国建设经验,妈妈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2)侧重点不同:过渡时期集中主力发展重工业,侧重于工业化这个主体,逐步实现三大改造作为两翼。全面建设总路线,侧重于多快好省的“快”字,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

(3)影响: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全国各行业大力支援工业建设;完成了三大改造,但工作过粗过急也贵留了一些问题。1958年总路线,片面追求高速度,违背了客观规律,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国家面临建国后最不严重的困难。

(4)启示:

经济建设总路线的制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54、(1)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密切合作,形成了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抗日根据地。

反映了二战期间中国与美、英等反法西斯国家密切合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反映了中国在二战中国际地位的提高)。举例:如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或1945年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2)A、C。按“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

(3)日本的两次崛起:一次是19世纪中后期的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或成为亚洲强国);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日本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共同因素:都进行了社会改革、都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都重视发展教育 不同因素:第一次走军国主义道路;第二次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启示:走军国主义道路(或法西斯道路)给日本人民和亚洲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必然失败;和平崛起才是正确的方式;科教兴国等。

(4)从中国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坚持对外开放;按照“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5、(1)汉武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

(2)①郑和下西洋,船队到达东南亚各国与这些国家进行友好贸易,中国的瓷器、丝绸销路很好。从东南亚国家购回珠宝、香料等,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联系。②郑和的船队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友好联系的纽带,许多国家的使臣随郑和的船队到中国访问,促进了双方的联系,加强了双方的友好关系。

加强了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是亚非各国间的优秀和平使者;对海洋交通作出了突出贡献;展示了不畏艰险、勇敢探索的精神;严明的纪律、科学的管理;推动了南洋各国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促进了伊斯兰教在南洋的发展。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同当地人民一起,开发丛林、开采矿山、培育橡胶。

(3)第一次是秦王朝的统一,他确立的封建制度是当时世界的先进文明;第二次是隋唐的统一和繁荣,他的经济文化泽被东西,远播世界;第三次元统一后明朝的复兴,他是当时世界的强国,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联系。

(4)共同历史遭遇:受到英、法、荷、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野蛮侵略,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共同英勇抗争: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革命风暴中,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与印度尼西亚等国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互相推动,互相影响,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者;20世纪初的中国辛亥革命,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二战期间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并取得抗日的胜利;1955年万隆会议后,有许多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摆脱列强统治,实现民族独立,走上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结合国情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5)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韩国、新加坡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东盟(泰国、马来西亚)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结合国情制定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注意加强与邻国的经济合作。

(6)史实:①战后,印度实行国营经济与私营经济相结合。②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③粮食基本上实现自给。④印度仍属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因素:①人口问题;②宗教问题;③民族问题;④环境问题。

(7)缅甸、印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

(8)都曾经遭受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和掠夺;相互间经济、文化长期紧密联系,具有友好交流的历史传统和一定的经贸合作基础。

经济区域化趋势。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了经济区域化的趋势。经济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56、(1)英国(1分)退出原因: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英国发展缓慢,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势力进一步衰落;(4分)印度人民不断觉醒,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2分)

遗留问题: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导致印巴的分立,给两国人民带来长期的不利影响(民族、宗教、克什米尔问题等)。(3分)(2)B(2分)班加罗尔是印度著名的科技中心(2分)(3)印度的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和会讲英语)而廉价(3分)北美软件市场十分广大(3分)(4)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普遍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6分)(5)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要把立足点放在国内,获取主动。结构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质变,要注重产品结构的调整。(4分)(4)特征: 既妥协又争夺;从敌对关系演变为经济竞争对手和政治军事盟友。(4分)

第二篇:XX届高考语文材料作文训练及

XX届高考语文材料作文训练及范文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舞台上,你一定经历过无数值得回味的东西。在日常的工作中,你一定成功过,也许还曾失败过。无论成功,抑或失败,你都会或多或少有些体会,成功的前后有“悟”,失败的前后有“悔”,“悔与悟”伴随着你的成长。

请以“悔与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讲述亲身经历,或联想相关故事,以抒写内心的感受。

[写作提示] 这道题目的话题带有很强的思辨性,命题目的和意图却是很明确的,旨在引导学生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不妨作这样的分析:

第一,考题贴近学生的生活,直接切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有利于他们说真话,抒真情。这道文题带有浓重的思辨色彩,主旨非常明确,那就是“悔与悟”。

第二,写作的重点应是“悔”的情感体验过程,着重描写后悔、痛苦、自责、渴望等情感,把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作为描写重点。为了增强效果,可以在描写心理情绪、展示内心世界的同时,简练穿插对过去的回忆,这样对比起来写,更能增强的表达效果。

第三,要想写好这个文题,必须大胆地解剖自己,在亮丑的同时,使自己的思想境界有一个质的飞跃。撕下遮羞布,坦诚出美文,让自己的心灵底片曝光,你的思路就会豁然开朗。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XX年6月21日,29岁的周森锋,当选为宜城市长,成了“中国最年轻的市长”,这件事成为当时舆论界的一大热点。这本来是件好事,然而社会上却充满着猜测和联想。关于周森锋的“家庭背景”,关于他的“后台”,一时之间,沸沸扬扬,说他是什么人的儿子,曰其为某高官的快婿,甚至还有传他的妻子是“市人大副主任”的。

然而经调查,周森锋根本没有什么所谓“背景”,周森锋家三代务农,他是一个从河南禹州乡下走出来的农家娃,他的老父至今还在农村,甚至还在窑场打工。他的岳父母,一个是下岗职工,一个在家务农。至于传称为“市人大副主任”的妻子,其实是周的同学,只是“市人大”的一个副处级干部……

你对周森锋当选新市长而遭遇各种非议有何看法?请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评论。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时评类新材料作文试题,试题类型与XX年天津卷作文以“我说90后”为话题相似。时评类作文与一般新材料作文的区别有三:一是时评类作文必须写成议论文,而不是“文体自选”;二是评述的主要对象是试题所提供的时事新闻材料,而不能是其他的人和事;三是写时评必须结合当今的社会实际,或褒扬正气,或抨击不正之风,旗帜鲜明,观点明确,具有社会现实意义。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按要求作文

一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坐在他旁边的一位老人也在守望着一根长长的鱼竿。

一段时间过去了,奇怪的是,老人不时钓到银光闪闪的鳜鱼,可是年轻人的浮标却没有动静。年轻人迷惑不解地问老人:“我们钓鱼的地方相同,您也没有用什么特别的鱼饵,为什么您能钓到这么多鱼,而我却毫无收获呢?”

老人微笑着说:“你要我讲真话,我就告诉你。你的毛病在于思想浮躁,情绪不稳定,动不动就烦乱不安。我钓鱼的时候,常常达到了浑然忘我的境界,只是静静地守候,不像你时不时地动动鱼竿,叹息一两声。这边的鱼根本感觉不到我的存在,所以,它们咬我的鱼饵,而你的举动和心态只会把鱼吓走,当然就钓不到鱼了。”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哲理感悟?请结合自己的思想经历,结合社会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试题。仔细阅读所给材料,从整体上感知、揣摩,特别要抓住垂钓老人富含哲理的话。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人生启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美好的心态,否则易于烦乱躁动,终将一事无成。

佳作示例

一、爱在后来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后来,我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我觉得,我比刘若英聪明,因为她一直在用“过去时”,而我,在用“现在时”。

静,无语。

“小可,你明天早点起床,都上高三了,还赖床,真不害羞啊……”我妈又向我吼,我很不理解“高

三、赖床、害羞”有什么因果关系。我故意撒娇对妈妈说:“妈,我每天加班加点,你也不心疼,这样下去我会变成菊花的啊,‘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好不好嘛,妈——”这话说得我自己都麻了。“说不行,就不行,我的地盘,听我的!”我妈以为自己是周杰伦,整了这样一句话来唬我。得了,这样耗下去我必败无疑,只有忙不迭地答应。

我觉得妈妈真没有同情心,我真的受够了!!

哼哼,计上眉头。

凌晨4:30,闹钟准时叫醒了我,我忙穿上衣服,连灯也没敢开,带上耳机“逃亡”了。

外面混沌一片,没有一丝亮光。黑,除了黑还是黑,裹着,粘着,覆盖着大地。我一个人,走在悲伤的大地上,漫无目的。不是要我早起吗?我一边走一边想象着他们掀开我的被子时露出的惊讶的神情,心中充满了报复的快感。可我要去哪里呢?

我塞上耳机,悠扬的乐曲传来,是韩红的《天亮了》。我苦涩一笑,天,也该亮了。

唔—这里亮堂堂。

回家的路上,遇见爸爸妈妈正在找我,一副十分担心的样子,一阵感动。他们劈头就骂:“死丫头,一大清早跑哪儿去了……”我看着妈妈蓬乱的头发,爸爸满脸的倦意,心中猛地抽搐一下,忽然想起最近获奖的一首短信小诗:

楼道的灯坏了,我摸黑走到七楼,打开家门,我发现我的家竟然那么亮堂,多少年视而不见的东西,也在闪闪发光。

远处,太阳升出了地平线……

[名师点评] 这篇以“悔与悟”为话题的习作,巧妙地用歌词抒发内心的悔,用短信小诗来写悟,可谓独具匠心,别出心裁。尤其是采用了多镜头组合即蒙太奇的结构艺术,也为本文增加了写作亮点。

二、反思周森锋“并无背景”

□佚 名

XX年6月21日,29岁的周森锋,当选为宜城市长,成了“中国最年轻的市长”,这件事成为当时舆论界的一大热点。这本来是件好事,然而社会上却充满着猜测和联想。关于周森锋的“家庭背景”,关于他的“后台”,一时之间,沸沸扬扬,说他是什么人的儿子,曰其为某高官的快婿,甚至还有传他的妻子是“市人大副主任”的……

当地官方出来澄清,周森锋家三代务农,他是一个从河南禹州乡下走出来的农家娃,他的老父至今还在农村,甚至还在窑场打工。他的岳父母,一个是下岗职工,一个在家务农。至于被称为“市人大副主任”的妻子,其实是周的同学,只是“市人大”的一个副处级干部。可见“猜测”也好,“联想”也罢,皆属于空穴来风。

其实这种“猜测”和“联想”,并非只是此次周森锋当市长才出现。去年,山东一位28岁副厅级干部上任之时,报刊网络,不也说他是一个“高干子弟”,有着深不可测的“背景”吗?后来才知道,这位年轻干部的父亲是一位教师,他的母亲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医生,和“豪门”无干,与官场无涉……现在舆论似乎形成一种“定式”:一颗“新星”初升,就猜测他是不是贵胄;一个新官上任,就联想他有什么权力背景。所以周森锋一亮相,不说他本人如何,是否当得起这个“市长”,先来“搜索”他的“血统”。这种心态,当然不甚健康。而这种“定式”,也不止于官场新闻之上。开车肇事,便说其乃“富家之阔少”;群殴打架,便说他是“高干子弟”;等等。这已经成了舆论的“第一反应”,成了网络之上的“思维定式”。

然而话又说回来,既称“定式”,那么“式”从何来?既是“联想”,那么又从哪里“联”来?例如干部升迁一事,不少地方确实存在着“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权力的“荫庇”以及裙带风、子以父贵等现象,有时还相当严重。像官居某省委副书记的贪官王耀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儿子女婿小舅子统统当了官。这样的事例,还并非只此一家。因此网民由此及彼,形成“思维定式”,甚至“殃及无辜”,这恐怕不能简单地苛责舆论。

愿引发人们“思维定式”的诸多不正之风得到彻底清除,愿阻碍新时代大潮的一切“思维定式”,休而息之矣!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堪称典范的时评类。本文对周森锋年纪轻轻当选市长一事,旗帜鲜明地予以褒扬,而对靠关系、靠“背景”进入仕途的极少数投机分子予以谴责,对社会上某些人因为思维定式而对周森锋进行猜测,表示了极大的遗憾。这篇在结构方面,综合运用并列式、对比式、层进式等写作艺术,更使评论有分量、有力度。

三、恬静执著品自高

□王晶莹

恬静的心态,执著的信念,终会提升你的人生品位。

——题记

碧水微波,鳜鱼欢跃。一样鱼竿,两样收获。年轻的垂钓者仰天长叹,垂钓无功,那是因为他心态浮躁;沉稳的垂钓老人则甩鱼入篓,怡然自得,那是因为他心态美好、宁静。

鲜明的对比,告诉我们一个哲理:无论是江边垂钓,还是其他世间事,都需要有一个美好的心态。然而,掩卷而思,借问茫茫天宇,借问芸芸众生,什么是美好的心态?

什么是美好的心态?垂钓老人把一尾鳜鱼装进鱼篓,他轻轻地告诉我,美好的心态是这样的:一条大鱼游过来了,“扑哧”一声咬去了甜甜的鱼饵,然后挣开鱼钓,逃走了。但是不急不躁的人儿,仍然稳坐在岸边的青石上,恬静沉稳地守望着他长长的鱼竿,耐心地等待着下一条鱼。垂钓人的心态是平和的,像天上悠悠的白云,像林中和谐的鸟鸣,像夕阳映照下绿茵茵的草地。拥有了这

样的心态,拥有了这份沉静和闲适,才会有丰硕的收获,才会有鳜鱼的接踵而来,欢歌跳跃。

这是垂钓老人的心态告白。

什么是美好的心态?语文老师告诉我,美好的心态应该是这样的:恬淡而不乏执著,闲适而蕴涵着追求。美好的心态,是乍暖还寒时候“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恬静淡雅;是王维笔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情画意;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愉悦,超凡脱俗;亦是“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的神清气爽,昂扬奋发;是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明净,踌躇满志;亦是莘莘学子沉静刚毅的灯下研读,从容镇定的临场应答。有了这样的美好心态,诗人才得以成就他们壮丽的篇章,英雄才得以成就他们的功名伟业,学子才得以实现他们的宏图大志。

美好的心态应该是这样的:恬淡而不消沉,闲适而思进取。这也是语文老师的谆谆告诫。

什么是美好的心态?一位老将军告诉我,美好的心态应该是这样的:从容而又执著,镇定而又睿智。美好的心态,是诸葛孔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沉稳睿智,是危难时刻处变不惊巧施空城计的琴声不乱。一位刚刚从奥运赛场凯旋的体育健儿告诉我,美好的心态就是面对竞争强手时的坦然自若,就是坎坎坷坷之后永不言败、继续拼搏的微笑。

美好的心态就应该是这样的:从容而又执著,镇定而又睿智。正因为这样,诸葛孔明才敢凭借空城,从容面对司马懿15万大军,我国的体育健儿才得以在奥运赛场赢得金牌,高唱国歌。

欣赏苏东坡“dajiang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气概,欣赏岳鹏举“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壮怀激烈,但我更欣赏垂钓老人的美好心态,沉沉静静,执著守望的风采。

两根钓竿,一缕哲思。碧波荡漾,心潮澎湃。浮尘莫叹,沉静执著。拥有了这样美好的心态,我们就能漫观天际云卷云舒的壮丽景色,我们就能像那位渔翁一样,守望好人生垂钓的长竿,笑迎一尾尾肥美的鳜鱼,飞入收获的鱼篓,溅起一串串美妙的人生之歌。

[名师点评] 本文主旨鲜明,文采浓郁,说理有力,引人入胜。主体行文的结构技法尤其令人赞叹。小作者把并列式结构与对比式结构技法结合在一起,既有宏观的并列式,又有文段内的对比式,使得议论阐述气势恢弘,主旨鲜明,读来令人颇受启发。

第三篇:2010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中国古代诗词

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中国古代诗词

诗言史、诗言情、诗言志,历史题材的诗词是一部形象的历史教材,其间储存着大量的历史知识。借助诗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诗入题,展示历史文化的博大和深厚,也使严肃的试题多了些诗情画意的味道。

中国古代史

1.“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历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1959年视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

A.青铜立人像 B.司母戊鼎 C.编钟 D.唐三彩 2.《诗经》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这种现象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3.“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该诗反映了奴隶社会何种社会制度

A.分封制和井田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和宗法制 D.宗法制与井田制 4.“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从引文的体裁特征判断,它们出自

A.楚辞体《离骚》 B.纪传体《史记》

C.编年体《资治通鉴》 D.叙事体《通鉴纪事本末》 5.“宣尼若不删订六经,何处觅中华民族文化?杏坛(注:学校)早已昭告天下,此间有东亚炎黄子孙”。楹联褒扬的是

A.黄帝 B.孔子 C.孟子 D.司马迁 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唐朝李白的《古风》诗颂扬了秦始皇哪方面的业绩?

A.统一中国 B.统一度量衡 C.统一文字 D.统一车轨 7.“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唐朝章碣的诗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反击匈奴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灭六国 8.“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秦朝民谣反映了百姓痛恨的是: A.赋税沉重 B.徭役繁重 C.土地集中 D.兵役繁重 9.“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翦伯赞的诗高度评价的政策是:

A.战争政策 B.和亲政策 C.汉化政策 D.开放政策 10.“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鲁迅先生对哪一部史书的评语?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1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汉乐府《十五从军征》)该诗反映了汉朝什么制度的惨无人道?

A.赋税制度 B.徭役制度 C.兵役制度 D.察举制度 12.“一去紫台连朔漠(北方大漠),独留青冢(墓)向黄昏”。杜甫这句诗的典故出自于 A.昭君出塞 B.甘英出使大秦 C.张骞通西域 D.文成公主入藏 1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从军行》中的名句。然而楼兰古国在唐代以前已销声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谜。楼兰国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A.农耕文化的发达 B.丝绸之路的开辟 C.旅游业的发展 D.战略位置重要 14.“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对联颂扬的历史人物是 A.司马迁 B.班固 C.司马光 D.文天祥

A.歌颂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 B.怀念唐玄宗前朝的清明统治 C.因生活贫困而怀旧 D.借怀旧表述对现状的不满

28.“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中唐诗人张渭的《题长安壁主人》诗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人际关系的淡漠 B.社会风气的败坏 C.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D.价值观念的更新 29.“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唐朝温庭筠的《送渤海王子归本国》诗反映了: A.西域各族对西汉的向往和敬慕之情 B.吐蕃与唐朝的密切关系 C.北宋人民与契丹人民的友好往来 D.粟末靺鞨与唐朝的密切关系 30.“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这些唐诗反映了唐代 ①农业得到发展

②江南经济地位进一步提高 ③存在不合理的开发现象 ④中后期战火不断 ⑤人口增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③④ D.③⑤

31.下列诗句描绘了隋唐的经济发展状况,其中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利的是: A.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B.海将盐做雪,山用火耕田

C.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D.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麇林鹤来交游 32.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的社会现象发生在

A.汉文帝时期 B.隋文帝时期 C.唐玄宗时期 D.唐太宗时期 33.唐朝元稹的《连昌宫词(节录)》诗:“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 诗中的“妃子”是指:

A.赵飞燕 B.武则天 C.杨玉环 D.慈禧太后 34.“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张祜的诗反映了唐代哪一城市经济繁荣的信息?

A.长安 B.洛阳 C.扬州 D.成都

35.郭沫若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概括了谁的伟大成就?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36.“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A.筒车 B.翻车 C. 曲辕犁 D.水排 37.有唐诗云:“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这则材料反映了①唐初经济发展状况②唐政府征收茶税③唐代某些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很高④唐代的商业活动突破了“日中为市”的传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38.“圆鬟垂鬓椎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元和妆梳君记取,髻椎面赭非华风”。下列有关白居易首这诗歌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髻椎面赭”原是少数民族的妆梳习惯 B.反映了当时的民族融合状况

C.白居易对当时的民族状况高度赞扬 D.唐代中后期出现了反对胡化的动向 39.9世纪中后期的诗人陈陶的《陇西行》写道:“黠虏生擒未有涯,黑山营阵识龙蛇。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下列对该材料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这可能指的是文成公主入藏的事情 B.这可能指的是金城公主入藏的事情 C.黠虏可能指的是吐蕃 D.黠虏可能指的是契丹 40.“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A.宦官刘瑾专权 B.权臣严嵩当道

C.崇祯帝时,宦官魏忠贤专权 D.明朝后期,知识分子提倡经世致用 53.反映民族英雄戚继光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D.“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54.“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此联称颂的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刘铭传 D.左宝贵 55.“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此联是对何人作品高度而又恰如其分的评价?

A.罗贯中 B.吴承恩 C.吴敬梓 D.蒲松龄 56.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接替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B.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C.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顶峰 57.清人黄遵宪在《蚕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直接原因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B.实施该政策后与外国完全断绝往来 C.其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第四篇:2017-2018届高考历史模拟测试卷

聪源教育周测试卷(基础卷)

1、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人王室疆土,抢夺巳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 恶”。该状况反映出

A.宗法制遭到破坏 B.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C.分封制受到冲击 D.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

2、皇太极死后,在其弟多尔衮与其子豪格的皇位继承大战中,皇子派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他们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表示皇位必由皇子继承,甚至严厉提出“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这反映出

A.血缘关系是影响皇位继承的唯一因素 B.清初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C.议政王大臣会议妨碍了皇权的集中 D.满族统治者受到宗法思想的影响

D

3、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A.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D

4、《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B

5、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B

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D

7、《明史•职官》记载:“阁臣之预务自此(明成祖)始。然其时,人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这段材料反映了明成祖时的内阁

A.是对抗皇权的文官集团的代表 B.实为皇帝顾问的特定秘书机构 C.成为中央政府运转的中枢机关 D.实为皇帝幕僚的最高决策机构 B

8、明代有官员感叹,“最恨者方今仕途如市,入仕者如往市中贸易,计美计恶,计大计小,计贫计富,计迟计速。”这一感叹反映出当时()A.行业分工细密 B.雇佣关系出现 C.市场管理严格 D.封建吏治腐败

D

9、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A

10、东晋南朝时期,谱学成了一门新兴的学问,豪门士族和政府都热衷于编撰族谱,名门望族的族谱被官府收藏,成为任命官员的主要依据。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宗法制度再度复兴 B.重视家族历史的传承

C.士族享有政治特权 D.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C

11、《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后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后拜枢密副使。”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时分别职掌()

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 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 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 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

A

12、唐中宗不经中书省、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用“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踪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唐中宗时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D

13、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提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大臣的设置,意味着封建制度已经衰败

A

14、明朝嘉靖年间,言官沈炼、杨继盛因弹劾作恶多端的严嵩、严世藩父子,触怒皇帝被处

死刑。后严嵩父子倒台,严世藩受审时买通官员,在定罪书上强调为沈炼、杨继盛平反;首 辅徐阶审定时,将严嵩父子之罪修改为并不存在的的“谋反”“通倭”。这些都反映出当时

A.严世藩有以死赎罪的悔悟 B.皇帝整个被权臣玩弄蒙蔽 C.专制下以皇帝好恶为中心 D.首辅徐阶才是最大的奸臣

C

15、“(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这主要说明清代军机处 A.由满汉高级官员组成 B.是制约君权的重要机构 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有权裁决国家军政大事

C

16、《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经》在仲春“后率外内命史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渐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藉田礼”和“亲蚕礼”。这表明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 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以民为本”

A

17、宋初在都城东京实行坊市分离、四周设围的坊里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及贸易之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坊墙因阻碍商品交换而被拆除,但宋廷要求在三更以前结束买卖。到徽宗时,夜市迅猛发展起来,甚至在繁华商业区政府完全取消了时间限制,出现了“如去闹处,通晓不绝”的现象。这表明()A.封建制度严重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者定都必须考虑到经济因素 C.经济发展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政策 D.都城是统治者坚强的“政治堡垒”

C

18、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 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 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列入富豪榜。这表明汉代

A.国家实行重商政策 B.政府鼓励私人铸铁 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 D.铁制工具广泛使用

A

19、江太新在《清代前期押租制的发展》中指出,清朝康熙年间有押租(租赁土地刚支付的保证金)记载之州县数为2个,雍正年间3个,乾隆年间30个,嘉庆年间62个。能够证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B.清政府不断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 C.清初农业生产技术的实质性变革 D.农村人地关系紧张局而得到缓和

20、下列文献中,最能从根本上决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B.“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 C.“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 D.“恶金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

D

21、《清顺治朝实录》记载:“无主荒田,州县官给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耕至六年以后,有司官亲察成熟亩数,抚按勘实,奏请奉旨,方准征收钱粮。其六年以前,不许开,不许分毫敛派差徭。”这一措施

A.有效控制了清初的土地兼并 B.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推动了清朝初年经济的发展 D.减轻全国农民的税粮负担

C

22、汉代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在省吃俭用的情况下,“三年耕,才有一年之蓄”。同时据记载,汉代实行全国皆兵,男子20岁成丁,可以独立耕种和服役,但要到23岁才开始服兵役,期限一年。这反映了汉代

A.生产力水平低下 B.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C.边疆不稳战事频繁 D.制度蕴含经济和道德的考量

D

23、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 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唐代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核心 D.节日习俗促进诗歌发展

B

24、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农民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到了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由此可知,均田制实行的重要前提是 A.出现大量无主荒地 B.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政府控制部分土地 D.当时人口大量减少

C

25、宋代,典卖土地、房屋的现象十分普遍,所谓“典卖”,是指将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出典给他人,收取一定的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价赎回。典卖者大多数是贫困农民。据宋代朱晦庵等人编的《宋本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当时“豪民图谋小民田产”,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则迁延月日,百端推脱”,辗转数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典人终无赎回之日。而宋律规定只有典契证验显然者,才允许业主收赎。这说明()A.豪强利用典卖规则漏洞抢夺农民利权 B.典卖实际上是把财产的所有权实行转让 C.典卖是当时豪强掠夺农民的主要方式

D.通过典卖,强化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A

二、主观题

26、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古代战争水平不高,崇山峻岭、长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因此如岭南山地,如四川盆地,如山西高原,都是地理条件极佳的割据区域。……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一一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一一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

材料二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

材料三 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元代行省划界的原则及原因。(4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6分)

26.(1)原则:犬牙相入。

原因:使地方割据缺乏好的地理条件;加强中央集权。(2)问题:政治上的松散状态(邦联制)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

解决:召开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联邦宪法);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魏文侯任用吴起改革军事制度。吴起对士兵进行严格的挑选、训练和考核。考核的标准:身穿三层甲,头戴铁盔,腰佩利剑,操十二石的强弩,带箭五十支,肩扛长矛一杆,背三天干粮,半日能行一百里。凡考核及格者,免去一家徭役,并奖给田宅。吴起还根据士兵的不同特点,对军队采取新的编制,把身强力壮、善于近战的士兵编在一起;把机智灵活、善于爬坡越沟的士兵编在一起;把能吃苦耐劳、善于长途奔袭的士兵编在一起,以便在战争时根据敌军的弱点及地形,交互使用或者相互配合使用这些军队,使每个士兵的优点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套军事制度,后人称为“武卒制”。公元前408年,魏文侯命吴起伐秦。吴起统帅魏军一举攻下秦国洛水以东的五座城池,在那里设立了西河郡。吴起任西河守,使“秦兵不敢东向”。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吴起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吴起军事改革的特点和作用。(9分)25.(1)内容:严格选拔、训练和考核士兵;奖励军功;改革军事编制,创立武卒制(或根据士兵特点和作战需要编制军队)。(每点2分,共6分)(2)特点:注重实战训练;遵循战争规律,注重扬长避短;敢于突破陈规,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善于发挥士兵作战积极性等。3分,答出任意2点,得满分6分)作用:增强了魏国的军事力量;抵御了秦国的入侵;扩大了疆域等。(每点1分,共3分)

28、(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摘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学科网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

(25分)

(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第五篇:英国经济的发展史

英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英国经济的发展是依据其特定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从15世纪到如今虽然发展曲折但是它是一直走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从最早注重国家控制的重商主义,到后来完全依靠经济规律的自主义,再到强调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然后到发挥个体功用的撒切尔主义,最后到“第三条道路”,国家控制与市场作用一边冲突,一边缩小着各自理论体现上的差异,直到融合为“第三条道路”。当然,“第三条道路”也并非完美,英国经济仍将在这种文化物质的影响下继续发展。下面通过不同的方面来进一步的了解英国经济的发展历程.走出重商主义的樊篱

英国曾是重商主义的故乡,但斗转星移,当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之后,历史上功不可没的“重商主义”,却成了“明日黄花”。贸易保护主义受到挑战,《谷物法》和《航海条约》被相继废除,英国逐渐成为了自由贸易的国家。

15世纪末,航海业空前发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欧洲商人为之狂喜。从前,他们只能往返奔波于地中海沿岸,可如今太平洋、大西洋乃至全球,都成了他们做买卖的市场。活动空间的扩大,意味着他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赚取那亮闪闪的黄金白银。

英国的海岸线很长,外贸条件得天独厚,伦敦、利物浦成了繁忙的港口城市。美洲的土豆、蔗糖和咖啡,亚洲的瓷器、茶叶及烟草,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而英国货,也源源不断地卖到了世界各地。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中英、印英间的贸易往来,把在印度种植的鸦片,转卖给中国,赚取了丰厚的利润。1610年至1640年,英国的外贸额增长了10倍。商业贸易飞速发展,国家财富增长很快,英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景。无怪乎,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得出结论:“从业之利,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贱买贵卖让商人们富得冒油,一个个腰缠万贯,世人对他们刮目相看:追求利润,天经地义;发财致富,世人仰慕。商人们可以通过购买土地,成为贵族,出席议会,在政坛上也有了发言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控制了政权,于是,他们需要一种理论,来说明商业的极端重要性,去争取政府有力的支持。

商业的繁荣兴旺,使“重商主义”风靡一时。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是至高无上的,它代表真正的财富,国内贸易不能增加金银,所以应扩大贸易顺差,转从他国获取。如何取得贸易顺差?简而言之,就是奖出限入。一方面,给出口商予以补助,降低出口产品的成本,使其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另一方面,对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让进口商获利甚少、或无利可图,迫使他们放弃进口。采取这些措施,国家会受益匪浅:日进斗金,不仅可维持王室的开支,改善民众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这代表着更多的舰队、更广阔的殖民地、更大的市场、更丰厚的利润,在这个“良性循环”中,国库会日益殷实。

重商主义者构建的“蓝图”,果然让政府动了心,为争做世界霸主,英政府不但接受了“重商主义”的政策,而且还以家长身份,参与世界贸易竞争,庇护本国工商业者的利益。17世纪,为扩大本国的航运市场,颁布了《航海条约》,规定某些国家的土产品只能卖给英国,并且,卖给欧洲的货物,只能由出口国或英国的船只运输。当时,原料出口国的运输能力微不足道,只有荷兰能和英国一争高低,条约的针对性,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对这种霸权主义行径,荷兰并没有“逆来顺受”,50年代,打了4次英荷战争,可都被英国打败,荷兰最后只好就范。在“重商主义”的指引下,英帝国四处伸手,占领的殖民地越来越多,号称“日不落帝国”。

然而,斗转星移,当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之后,功不可没的“重商主义”,却成了“明日黄花”。工业革命前,英国是一个农业国,限制外国农产品进口、保护本国农业,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从中世纪起,为了维护本国农民的利益,英国实行《谷物法》,该法规定:除非国内粮食稀缺、价格高昂,否则不得进口,通过高关税,避免与外国农业的竞争。工业革命后,绝大多数英国人从事工商业,《谷物法》对他们并无好处,粮价高,生活费用就高,工人对工资的要求也高,工商业主面临“两难选择”:要么工人罢工,工厂不能运转;要么提高工资,自己的利润减少;英国工业在全球一马当先,产品丰富、竞争力强,迫切要求拓展海外市场,而长期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不利于产品外销。以废除《谷物法》为契机,工商业者要求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但是,在《谷物法》的兴废问题上,英国的两大政党各执一词。托利党(即后来的保守党)代表土地贵族的利益,主张继续执行保护贸易政策;辉格党(即后来的自由党)代表工商业者的利益,要求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经济形势的变化,呼唤新的政策,于是又对理论提出了创新的要求。在此期间,有两位经济学家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就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斯密为支持自由贸易,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他说,人的本性是利己的,都希望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让人们自由参与国际分工,让商品自由交易,会使国家利益最大化;在此基础上,李嘉图又进而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身优势,生产本国成本较低的优势产品,然后拿到国际市场出售,大家互通有无,贸易双方便都能以较小的代价,获得各自的需要,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随着国际分工理论渐渐深入人心,废除《谷物法》,已是大势所趋。1839年,反《谷物法》同盟在曼彻斯特成立。不久,皮尔(Sir Robert Peel)出任保守党内阁的首相,但他并不坚持保护主义的政策,在任期间多次降低关税,并于1846年废除了《谷物法》,他解释说:“在发明方面,在工作方面,在才能方面……所有方面,我们都站在世界的前面,我们还会怕竞争吗?”这是实情,英国的工业生产占世界的一半,是“世界工厂”。但是,历史却跟他开了个玩笑:保守党不能容忍他的“背叛”,他的内阁被党内人士推翻,“前瞻性”使他结束了政治生命。

但是,贸易自由化的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逆转。三年后,贸易保护主义的另一条约———《航海条约》也被废除,英国也逐渐成为自由贸易国家,自由贸易政策展现出它的巨大功效。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曾在《煤的问题》一书中无不自豪地说:“自由贸易,曾使地球上不少地区自动向我们进贡。北美洲与俄罗斯平原是我们的麦田,南美洲有我们的放牛场,秘鲁赠送她的白银,黄金从加利福尼亚与澳大利亚流到伦敦,中国人替我们种茶,西班牙与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

产业革命一马当先

“圈地运动”和殖民掠夺,不仅使英国人积累了资金,而且也为其提供了无限的商机。伴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改进,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迈进。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产业革命已大功告成。

轰鸣的机器、高耸的烟囱、规模化生产,曾是产业革命的象征。因为它,工业、农业、运输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可谓日新月异,显现出勃勃的生机。英国的产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70年代,比起西方其他国家,至少早了半个世纪。一个弹丸之国,为何在产业革命的进程中,能一马当先、独领风骚呢?话,还得从300年前“圈地运动”说起。

英国的“圈地运动”,历来为千夫所指,被人文主义者喻为“羊吃人”。但从纯经济学的角度看,它实属必然。16世纪,世界贸易的帷幕,已经徐徐拉开。在当时的国际市场上,羊毛制品大受消费者欢迎。而毛织业,恰好是英国的主打工业,故而在出口上很占优势。可是,作为原料的羊毛,由于需求量大增,供给不足,价格猛涨,一时间,羊毛在世人眼里,贵若黄金,炙手可热。精明的农场主发现,同一片土地,假如用来养羊,会比种植业成本更低、赚头更大。于是,为扩大牧场,他们贪婪地圈占公地、焚毁村庄,使用暴力驱赶农民,大量的农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这就是历史上第一次“圈地运动”。可是,到了18世纪,羊毛的供应趋于饱和,而随着人口的增长,粮食需求急剧上升,尤其是到拿破仑战争期间,进口粮食的通道被封锁,供应更显紧张。于是,为了扩大耕地,又发生了第二次“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就本质而言,是一场土地私有制的初始界定,它为城市工业的发展,加油添料,提供了劳动力和物质准备。农民失去了土地,那些原本“自给自足”的自耕农,像一颗颗石子,在历史的长河中,悄悄地沉淀了:在农村,人们无以为生,自然就涌向城市,成为工业的后备军。经过两次“圈地运动”,农村的自然经济已不复存在,土地贵族大发横财,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他们不再“亲自”经营土地,而是转租出去,坐收地租;农业资本家仿效工业的管理,雇佣“农业工人”,采用先进技术,并一改分散经营的传统,实行机械化作业。这一改变,结果使种植业、畜牧业飞速发展,产量大增,城市所需的粮食、工业所需的原料,也因此有了足够的保证。

对宗主国来说,殖民地永远是廉价的原料产地和广阔的销售市场。所以,英国绅士虽然保守稳重、温文尔雅,但是,发财致富的欲望,使他们四处点火,频频发动殖民战争。“日不落帝国”的旗帜,插到了各大洲。英国在殖民地间进行贸易往来,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当时,有一条致富捷径———“三角贸易”:从英国带些工业品,到非洲西海岸交换奴隶,运往北美,再将当地货运回英国。每次往返,可做三次交易,利润惊人。如17世纪时,在非洲,每个黑奴的离岸价是25英镑,而在美洲,每个黑奴可售150英镑,利润率高达500%。除了贸易往来,英国还通过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殖民统治等政治手段,直接掠夺殖民地的财富。无怪乎,那些频繁往返于殖民地的英国人,回国之后,一个个都富甲一方。商人们的发财梦,在殖民地大都“梦想成真”!

英国人素有节俭的传统,他们从殖民地赚足了钱,可并没有像法国人那样,奢侈浪费,大肆挥霍。他们把资本积累起来,用于投资,兴办各类产业,这种品行,曾被拿破仑戏称为“店主人”。其实,“圈地运动”和殖民掠夺,不仅使英国人积累了资金;而且也为其提供了无限的商机。落后的殖民地,对英国的工业品趋之若鹜,需求量极大。工业品奇货可居,利润丰厚。于是英国工厂纷纷加大马力,不断扩张规模。这样一来,原有的产业工人,相对于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就显得不足。要生产更多的产品,赚取更多的利润,资本家不得不考虑,如何用机器去代替人手。于是,一场改进技术、改良机器的创新浪潮,在英伦大地悄然兴起。

技术革新,是产业革命的火车头。伴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改进,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迈进。在当时的英国,纺织部门是技术创新的排头兵。1733年,约翰·凯发明了“飞梭”,使织布速度加快,布面加宽。织布技术提高了,纺纱相对不足,出现了纱荒现象,为此,1751年,皇家学会悬赏征求“能同时纺6根棉纱的机器”。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能同时纺8根棉纱;1768年,阿克赖特以瀑布为动力,发明了水力纺机;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了走锭精纺机,进一步加快了纺纱的速度;1782年,瓦特在单动式蒸汽机的基础上,又制成复动式蒸汽机,它的出现,使机器从根本上代替了人力,人类社会由此进入到一个“蒸汽机的时代”。蒸汽机以煤为燃料,制造它需要铁,于是,在重工业中,也发生了技术革新,采煤业、炼铁业的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如果把整个经济活动比作躯体,那么,交通运输就是躯体的“动脉”。动脉通畅了,躯体才能伸展自如。同样,原料的运进,产品的输出,都离不开车船与道路。在商品传输途中,倘有闪失,经济的“链条”就会脱节,旷日延时不仅会给商家增加成本,弄不好还会血本无归。为着手解决这一问题,1760—1830年,英国大兴土木,到处架桥铺路,开凿运河。产业革命前,从伦敦走到爱丁堡需10天,产业革命后,只需2天;水运的费用,比陆运更低,从利物浦运煤到伯明翰,运费只相当于陆运的1/4。道路顺畅了,又反过来对交通工具提出了新的要求。蒸汽列车的出现,使车速提高了3倍,不久,铁路以其方便快捷的优势,渐渐取代了水路、陆路,成了运输业的“龙头老大”。

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锻压设备已一应俱全,加工机床也已出现,人们已经可以用机器去制造机器,这标志着历时数十年的产业革命,已大功告成。此后,英国经济一日千里,社会发展开始“起飞”,受英国产业革命的带动,欧洲大陆和北美的一些国家,也相继进行了产业革命,人类文明从此“焕然一新”。

伦敦:世界的金融中心

伦敦通讯便捷、金融机构众多、员工经验丰富;政府“诚邀天下客”,敞开大门,欢迎各路财神一起竞争;它的金融机构,深得世人信赖。国际上的金融机构,以能在伦敦有一席之地,而引以为豪。到19世纪初,伦敦已经成了世界的钱庄。

近代金融业发源于意大利,16世纪上半期,金融中心移至荷兰,相对而言,英国的金融业,可谓姗姗来迟,但它却能后来居上,到19世纪初,伦敦已经成了世界的钱庄。

很早以前,谦和的英国人,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17世纪下半叶,荷兰为摆脱外部的殖民统治、解决内部的纷争,忙得焦头烂额,经济发展,一拖再拖;法国的封建制度,根深蒂固,150年后,资产阶级革命,才刚刚起步;美利坚合众国,尚未独立。而在英国,1688年,为反对王权复辟,实现君主立宪制,新兴的资产阶级发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史称“光荣革命”)。此后,在英伦大地上,政局稳定,社会安宁。“家和万事兴”,各行各业都在祥和的环境里蓬勃发展。经济的繁荣,金融的发展,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经过两次圈地运动,地主发了横财;海外贸易,让商人们腰包胀满;殖民地掠夺,使英国多了不少黄金白银。富起来的人们,希望有一些机构,能帮他们理财、让货币增殖;同时,面对广阔的市场、丰厚的利润、无限的商机,没加入的,跃跃欲试,已加入的,想扩大规模,但自身资金有限,迫切需要融资。钱多的要有去处,缺钱的要有来路,还想减少“来来往往”的风险,于是,金融市场水到渠成、呼之欲出。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犹如八仙过海,大显神威。

英格兰银行,曾是各国中央银行效仿的典范。商人裴德森(William Paterson)经营对外贸易,赚了不少钱,用实际行动,拥护英国的“光荣革命”,很得权势。1694年,在伦敦区针线街,他成立了一家股份制私人银行———英格兰银行。成立之初,该行就将其120万资本全借给政府,恩恩相报,政府也没亏待它,给了它很多优惠政策,特许它发行与之等额的货币。英格兰银行也很“争气”:实力雄厚,很讲信誉,深得人们信赖。当时,在民间流行一句话:“向英格兰银行一样可靠”。15年后,它再次为国家提供贷款,由于它对政府的大力支持,特许权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延期,最后延成了无限期;不到20年,由于资金流量的增加,它的利率下降了近一半,该行亦受到了全球资本的垂青。波澜壮阔的金融史,也由此开始了。

英格兰银行的“杰出”表现,使它在银行界脱颖而出,成了“银行的银行”。它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货币、代理国库、调节金融市场。当一般银行现金周转不灵时,可到英格兰银行,办理再贴现业务,以解燃眉之急;此外,该行资金充裕,通过买卖有价证券,能控制货币的流通量,稳定金融市场。原先,许多银行都能发行银行券,在市场上流通,这使纸币泛滥,日益贬值。1825年和1836年,发生了两次经济危机,许多银行纷纷倒闭。针对这种情况,1844年,首相皮尔颁布了《银行规章法》,结束了279家银行发行银行券的局面。此法使英格兰银行基本垄断了货币的发行权,进一步明确了该行的领导地位。“真金不怕火炼”。在优胜劣汰的法则下,密得兰银行、劳合茨银行、巴克莱斯银行、威斯敏斯特银行、国民地方银行,经受住了考验,成了银行业的主力军。英国银行业,就如一个大家族,有“家长”,有“家规”,“五兄弟”各挡一面,银行体系逐步健全。

早期的经营活动,风险很大,保险业应运而生。最早的险种,是海上险,面对险象环生的大海,人类力量微弱,海外贸易,虽然利润极高,可风险也大,一不小心,就可能葬身海底,血本无归。若风险由多人承担,会减少当事人的损失。基于这种想法,1688年,英国船商们成立了“劳埃德(Lloyd’s)商船协会”,探讨海上保险事宜。随后,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在英国出现了。它们收取保费,赔付损失,货币流动量很大,于是,它们的经营范围也扩大了:购买公债、股票、房地产,办理抵押贷款,在资本市场上,保险业可谓一枝独秀。

英国的股票、公债等,在交易所交易,但这个市场的成长,并不顺利。1566年,金融家格雷欣(Tomas Gresham)就创立了伦敦皇家交易所,但是,当时的市场并不成熟。有一些人,带着“天上会掉下馅饼”的美梦,走进交易所,有很大的盲目性,易受投机者的操纵。1711年,哈利(Robert Harley)开设了一家“南海公司”,允许人们凭政府债券来认购公司的股票,理所当然,该公司成了政府的“债主”,由此,它得到了在南美洲贸易的垄断权,优惠的政策、投机者的炒做,使它的股票暴涨,1720年,短短七个月,股票涨了约8倍!但是,该公司能力有限,业务受挫,经营惨淡,当真相大白于天下时,股票暴跌。投机商们,骗得了巨款,拍屁股走人;许多交易者,倾家荡产;与此事有染的高官大臣,一个个身败名裂。这就是著名的“南海泡沫”事件。那时,证券市场阴云不散,人们对它恐慌不已,为规范证券市场,英国旋即通过了“泡沫法”,设立股份公司,从此“有法可依”。

货币是金融市场的“血液”。躯体内,若有不同型号的血液,就可能“互斥”。英国曾一度实行金银复本位制,黄金和白银,都是流通的媒介,币种间的比价由政府定,但在市场上,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际比价与官方比价,常常步调不一。更值钱的金属,被熔化运出;不值钱的,留下来流通,“劣币驱逐良币”,自然是英国所不愿看到的。1816年,英政府制定法规,实行金本位制,规定金币为本币,银币为辅币,此举使交易更为顺畅。

金融是贸易的伴生物。19世纪30年代,英国完成了产业革命,商品极其丰富;水运、陆路四通八达,国内外贸易,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私人投资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在国际上,英国总是顺差国,殖民地的黄金,源源不断而来。英国的黄金储备,异常充足,纸币与金币可随意兑换。首都伦敦,通讯便捷、金融机构众多、员工经验丰富;政府“诚邀天下客”,敞开大门,欢迎各路财神一起竞争;它的金融机构,深得世人信赖。国际上的金融机构,以能在伦敦有一席之地,而引以为豪。19世纪,伦敦不仅是英国的金融中心,而且也是世界的金融中心。

撒切尔的“货币主义试验”

为控制通胀,撒切尔一举削减了十亿英镑的国债,将银行的准备金率,提高到百分之十,把最低贷款利率,提高到百分之十七。紧缩的货币政策,使经济增长几近谷底,失业更为严重。然而,当英国走过这个“拐点”,便柳暗花明,经济开始回升,撒切尔有惊无险,闯过了难关。

20世纪70年代,英国社会危机四伏:物价飞涨、生产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工党政府面对困境,虽是忧心如焚,但也无力回天。1979年,54岁的撒切尔临危授命,出任英国首相,她高举自由经济的旗帜,大刀阔斧地改革政府管制,并亲自主持了英国的“货币主义试验”。

二战后的一个时期,英国奉行凯恩斯主义,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加以干预。推行凯恩斯主义的结果,一方面,它为英国创造了短暂的繁荣,1951—1964年,英国经济一度出现过“两低一高”(失业率低,通胀率低,国民收入增长率较高);但另一方面,从长期看,凯恩斯主义也给英国带来了灾难。政府开支过大,财政入不敷出,于是企业税收不堪重负,银根被迫一松再松。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是:生产停滞,失业反弹,物价飙升,通胀一发不可收拾。到70年代末,高通胀与高失业,像一头双面兽,各执一方,却不知何往,英国的未来,处在一片茫然之中。执政的工党,对此无计可施,不断遭到世人指责;而保守党面对这种局面,也不敢轻举妄动。此时,撒切尔站了出来,她大声疾呼:英国应回归亚当·斯密的传统,还经济以充分的自由,切实保障人们工作的权利,花钱的权利,拥有财产的权利。总之,要使政府成为经济的仆人,而不是主人。

撒切尔新官上任,便是三把火。而第一把火,就是借用货币主义的政策,抑制通货膨胀。上任当年,为控制货币流通量,她手起刀落,一举削减了10亿英镑的国债,将银行的准备金率,提高到10%,把最低贷款利率,提高到17%。紧缩的货币政策,一时间使经济更加低迷、失业更为严重,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做法,当时人们很不理解,1981年3月30日,英国364名经济学家,在《泰晤士报》联合发表公开信,对此政策加以抨击。但是,撒切尔并没有妥协,因为此一结果,本在她预料之中。她仍是信心百倍,一如既往地加以贯彻。年底,经济增长几近谷底,失业人数达250万,然而当经济走过这个“拐点”,便柳暗花明,生产渐渐复苏,物价开始回落。事实证明,她的做法,看似一招险棋,但最终是有惊无险,闯过了难关。

随后,撒切尔就采用温和的、渐进的方式,来达到她的目标。1984年,她按最狭义的货币Mο来控制货币发行,这样不仅操作灵活,而且效果立竿见影。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立马使金融形势由阴转晴。1985年11月起,为促使经济繁荣,政策渐渐放松;调控重心,也从原来的货币供应转向了汇率。一方面,将英镑和坚挺的德国马克挂钩;另一方面,大量吃进外汇,通过降低利率、阻止外资涌入,以降低汇率。而低汇率与低利率,又拉动了投资;到80年代末,通货膨胀率降到4.9%,经济大步攀升,撒切尔的货币主义试验,至此大获全胜。

撒切尔的第二把火,指向财政政策。英国是一个“福利国家”,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60%左右,“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体系,就像一张温床,人们躺在上面吃补贴,不愿劳动、不思进取,而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债台高筑。为减轻财政负担,撒切尔决意压缩财政开支。于是,她一方面精简机构,为政府消肿;同时也调减工业补贴、削减福利支出,因此她被人戏称为“夺去牛奶的撒切尔夫人”,据说她的母校———牛津大学,也因不满她削减教育经费、减少教师工资,而拒绝授予她荣誉博士学位。

税制改革,是撒切尔的第三把火。过去,为应付庞大的财政开支,英国的税率高,税负重,它抑制投资,影响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很多人才外流。她上台后,在财政方面,实行“开源”与“节流”并举,使税制改革成为可能。她挥动“减”字大旗,风风火火地将税负减下来:在任期间,将个人所得税的基础税率,从33%减到25%,最高税率由82%减至40%,公司税由52%减至35%……此外,她也提高了一些间接税:增值税、高档消费品的附加税。此举,使国家的税收总额,减少不多;富人愿加大投资,穷人想拼命干活,英国的人才,不再因惧怕高额税负而移居他国。

撒切尔有一个“杀手锏”,就是“私有化”。当时,许多国有企业,政府干预较多,缺乏活力、成本高、效率低,企业亏损严重,是国家的一大包袱。为此,政府决定,出售国有资产来增加财政收入,减轻负担;同时,广大民众购买企业股票,激活了投资需求,繁荣了市场。1979—1989年的10年间,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了私人,到1990年11月,撒切尔夫人辞职时,只有英铁路公司、煤炭公司、皇家邮政三个部门,没有实现私有化。

改革劳资关系、削弱工会权力,是撒切尔的另一高招。在英国,工会的势力很大,劳动力市场几乎被垄断,不受市场调节。为提高工资,工人经常罢工,致使工资上涨、生产成本上升、物价上扬,通货膨胀加剧,而实际工资变少,又引起新一轮的罢工浪潮,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本国生产成本高、利润低,资本就外流,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为此,本国经济,受害匪浅。历届政府想在这个循环中,找到一个突破口,却无能为力。但撒切尔却无所畏惧,制定了《就业法》、《工会法》,对工会的职权、罢工运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此外,她还动用财力,与工会进行较量。1984年,力量雄厚的煤炭工会开始罢工,政府以补贴的形式,与之抗衡,罢工持续了362天,以无条件复工,草草收场。工会力量,被大大地削弱;政府威严,得以维护;劳动力市场开始正常运行;工资推动通货膨胀的现象,基本得到遏止。

撒切尔的各项措施,像一支舰队,虽然阻力重重,但由于有她的领航,还是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到了1988年,英国经济一片大好:通货膨胀率下降、就业增加、人均收入提高、财政出现盈余、出口增加,人均实际产量增长率超过美国、德国和法国,而英国的国际地位,也开始回升。用撒切尔的话说,这是“经济奇迹”,反对党人士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国家,还存在很多弊端,但是,任何一位不持偏见者,都会为这种深刻的变化感到震惊。”

福利制度骑虎难下

1948年,英国基本实现“福利国家”,世界各国在建立本国的福利体系时,纷纷到英国去取经,以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对英国而言,庞大的福利体系就如鸡肋,弃之不能,食之太累,真是骑虎难下、苦不堪言。

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体系,的确让英国人曾经引以自豪过:幼儿茁壮成长,老年人颐养天年,但是,它就像是一把双刃剑,过多过滥的社会福利,给经济却增加了太重的负荷。20世纪初,英国在世界上依然首屈一指,享有“世界工厂”的美誉,可不过100年后,它的地位却江河日下,在欧洲,充其量只能算个二流国家。英国为何由盛及衰,说起来原因很多,但包罗万象的福利制度,恐怕难辞其咎。

英国的福利制度,本是社会矛盾调和的产物。每一次社会变革,受害的往往是最底层的工人、农民,为缓和矛盾,福利制度应运而生。持续300多年的圈地运动,让农民无以立锥、家破人亡,对当局满怀仇恨,成了“麻烦制造者”,对此,英政府软硬结合,一只手用高压政策、严厉打击,另一只手安抚驯服。1601年,颁布《济贫法》(poor law),在全国各地设立济贫院,收容救济老人、孤儿、残疾人。18世纪开始了工业革命,劳动生产率突飞猛进,却将许多工人抛向失业的苦海、推进贫困的深渊,人被逼急了,随时都可能揭竿而起,统治者的大厦摇摇欲坠。为平民怨,慈善家们主张网开一面、大力推行福利主义,政府的救济面更广了:儿童们免费体检和治病、穷学生享有免费的牛奶、工伤受赔偿、失业领救济,70岁以上的低收入者,只要在英国居住满12年,可拿养老金。

二战期间,25万将士战死沙场,16万平民血溅英伦,1/3的住房被毁,举目四望,一片疮夷,大量的寡妇、孤儿、伤员、老人在街头流浪。1941年6月,丘吉尔政府成立了社会保险和福利委员会,任命著名经济学家贝弗里奇为主席,1942年12月,该委员会提出了《社会保险和有关福利问题报告书》(也称贝弗里奇报告),该报告指出,当前的福利制度门槛高、数额低、管理混乱,建议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福利支出、扩大保障范围,使人人能免于贫困、疾病、愚昧、污染和失业的困扰。

报告所勾勒出的蓝图,激起了人们心中的无限向往,英政府以此为模板,逐步完善,使福利体系包罗万象、面面俱到。任何一个英国人,都有一个社会保障号,记载了一些相关信息,符合条件时,就可拿到相应的保障金。婴儿哇哇落地时,就有一笔儿童福利金在等着他,他一直可以领到16岁(若16岁后仍在校读书,则可领到19岁);上学后,可拿教育津贴;残疾人,有残疾人补助;除几项特殊的医疗服务外,看病几乎不用掏钱;因公受伤,可拿工伤补助;年纪大了,有养老金,超过80岁的,还可拿高龄补助;失业也不要紧,一年内,每周有30英镑左右的失业津贴,一年后,若还没找到工作,可领取社会救济;另外,还有生育补助、住房补助、困难补助,伴随他们一生。

1948年,英国基本实现“福利国家”,世界各国在建立本国的福利体系时,纷纷到英国去取经,以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对英国而言,庞大的福利体系就如鸡肋,弃之不能,食之太累,真是骑虎难下、苦不堪言。

繁多的福利项目,是财政的一大负担。1949—1950年,福利支出达到103亿英镑,1992—1993年,该项支出达741亿英镑,不仅数额巨大,而且其增长速度快于GNP。六七十年代,物价上扬,生活必需品涨得比奢侈品还快,对领取救济的穷人来说,非常不利,福利支出也就水涨船高,财政赤字像滚雪球般地增大,政府只得通过发行大量债券来应急,不断地发新债还旧债,这又使国家负债累累。历届政府虽然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国民一旦拥有某种权利,稍微的削减,就会怨声鼎沸,为了选票,他们不敢贸然行事,细枝末节的修改,收效甚微。相对于庞大的福利支出,政府就如一头“老牛”,拉拉破车还行,若要它拉上十吨八吨的,就气喘吁吁、力所不能及。

害怕面临生存危机,不想挨饿的本能,使人们努力工作,但在英国,这种动力却不存在,社会福利,就像一张温床,一些人宁愿躺在上面吃补贴,也不愿劳动、不思进取。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报导:失业者的日子并不好过,但是,相对于有工作、最穷的邻居,他们的收入更高,而且不用交税。社会保障得多了,人更“懒”了,劳动者的架子变大了,工资不算高,他们就不干,致使生产成本上升,产品缺少竞争力,希思政府上台后,曾下定决心要杜绝此类现象,可工人们有了福利的靠山,罢工示威损失不大,很能“斗”,政府却耗费不起,屡战屡败,颜面丢尽。

高福利,需要高税收的支持,但是税收过高,资本、人才都会呆不住。上个世纪,英国最叫座的电影明星凯恩,放弃了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移居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世人对此有种种猜测,他自己是这样说的:我热爱英国,但要等到税收政策改变后才会回去。高额的税负,就这样“赶走”了英国的人才:惊险小说家福赛思迁居爱尔兰,著名的写生画家萨瑟兰定居法国,足球明星基根改换西德国籍。企业日子也不好过,以1976年的加工业为例,本国的税后利润为8.5%,比西欧、北美低7个百分点。收入均等化政策,让英国人饿不死,也赚不了大钱,想赚大钱的,惟有另择国门。

庞杂的福利制度,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英国,社会保障部含总部和六个专门机构:津贴管理局、保费缴纳管理局、儿童福利管理局、信息技术局、安置救济局、战争抚恤金管理局;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员约有100万,每年的管理费用就高达16亿英镑。然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时间一长,衙门习气、老爷作风就显露出来:态度傲慢、效率低下,公民对此忿忿不平,认为他们吃“冤枉”饭。

从第一部《济贫法》起,英国的福利制度也有400多年历史,其中的是非功过、苦辣酸甜,恐怕只有英国人自己最明白。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倘若没有神助之力,英政府要将这种福利制度“硬撑”到底,难度将会越来越大,前面的路是吉是凶,一时还难以料定。

自由择业权的代价

1860年11月,共和党人林肯当选美国总统,把限制奴隶制列入新政府日程。南部蓄奴州脱离联邦,另立山头,南北战争爆发。对于战争的缘起,历来众说纷纭。从经济角度看,这是一场确定自由择业权的决战。人们不禁要问,自由择业权为何如此重要,以至要以4年血战为代价?

美国南北经济对立由来已久。北部工商业唱主角,崇尚自由经济。在北方实业家眼里,商品应畅通无阻,资金流向高收益产业,土地可以自由转让,最重要的,是劳动力自由流动。美国公民———开荒种地、驾船捕鱼还是打工挣钱,完全由个人说了算。与英国相比,美国工商业还是“小个子,冲出国门尚须时日,关税保护、资金投入、基础建设,这些事离不开联邦政府的关照。与北方截然不同,南方是棉花种植园的天下。种植园主打着自己的算盘:棉花销路这么好,何必去搞工商业;种棉花可是苦差事,自由人不愿干,当然要用奴隶;美国领土南方也有份,合适的地方都该种棉花;棉花卖给英国佬,有卖也得有买,得想辙让联邦降低关税„„南北经济处处相左,互不相容,建国后一直磕磕碰碰,打打和和。随着合众国领土迅速扩大,南北对抗急剧升温。19世纪初,划入美国版图的大西部归谁,成为双方矛盾的焦点。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说: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美国南北双方拼争的,显然不只是那块广袤的沃土,而是要确立各自的“土地—劳动结合方式。工商业和自耕农业,是北方的设计;黑奴撑起的种植园,是南方的勾画。二者本质区别只有一点:土地上的劳动者是自由人还是奴隶。这也成了双方绕不开的“死结。

不论南方还是北方,都为“缺人手头疼。1790年,美国总人口不足400万,平均每平方公里1.7人。解决劳动力的办法,北方只有一条,从欧洲移民。南方种植园的活儿又苦又累,只能拜托给黑人奴隶。移民和贩奴同步进行,70年间人口增长了8倍,被扩大的领土一冲,每平方公里也只有4人。远水解不了近渴,只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怎么利用?北方盯住了劳动密集、效率低下的种植园,主张扩大“自由州,让350万黑奴自由流动;南方则抱定种植园经济不放,拼命扩大“蓄奴州数量。

劳动力的流动,应该舍低求高,往收益好的产业奔。这既符合劳动者自身要求,又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样一桩好事,为何北方坚决拥护南方竭力反对?恐怕与南北经济特点大有关系。南部气候温润、土壤肥沃,殖民地时期就搞起了经济作物。可种烟草、栽水稻耗时费力,技改难度太大,只好多用黑奴,大搞人海战术。英国的金币填满了土地所有者的腰包,种植园经济也就在南方落地生根。其特点是低投入高产出:土地是英王赏的,不须花一文钱;黑奴一次性成交,使用几十年后还能转手,而南方货在英国抢手得很,种植园经济简直是一本万利。耗竭地力,增加奴隶,成了种植园主们的致富秘诀。独立战争后,棉花成为美国南方主打产品,扩大棉田,增加奴隶,种植园的“投入产出方式丝毫没变。棉花让种植园主们富得流油,棉田里的黑奴却一无所获。与南方不同,北方气候干冷、土壤贫瘠,不论农业还是工业,都力求用高投入换取高产出:耕地少、劳动力昂贵,只好精耕细作,改进农具,提高单产;劳动力匮乏工资高,只能靠增添设备提高企业效益。西部对北方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向西部进军,北方自耕农就能获得大片沃土,北方农业耕作、用工方式优势尽显,就能迅速影响全国。农业立住了脚,工业西进便指日可待,风气一开,迟早逼着南方佬把黑奴放过来。劳动力流动这着棋活了,美利坚必将是北方自由经济的天下。对种植园主来说,占领西部一下子有了“战略意义:虽然西部不宜种棉,也得寸土必争。种植园模式不在西部扎根,南方在竞争中就要甘拜下风,搞不准哪天蓄奴就会被判非法,真要那样,南方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根据联邦土地法令,只要掏得起钱,西部土地要多少有多少。北方实业家对此没什么意见,南方种植园主可不愿干———花钱买地,明摆着是和种植园的“低投入模式过不去,何况西部并不长棉花。19世纪前半叶,南方以分裂、骚乱相要挟,迫使联邦一次又一次妥协,蓄奴州由6个增到11个。这回北方可不愿干了。1860年,实业家和自耕农联手,把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推上总统宝座。林肯的施政纲领从未提过“废奴,可种植园主们心里明白,新总统限制奴隶制的主张,无异于要剥蓄奴制这棵大树的皮,大树早晚得死,南方种植园300多万黑奴迟早要落入北方手中。这是南方脱离联邦的根本原因。1861年4月12日,南方军队炮轰萨姆特堡的北方守军,内战爆发。开战头一年,南方军队节节取胜,北方军队连吃败仗。林肯总统不得不使出“撒手锏”:1862年5月,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凡是美国公民,交纳10元手续费,便可在西部获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即成为私人财产。1863年元旦,林肯正式发布《解放宣言》:即日起废除叛乱诸州奴隶制,允许南方奴隶以自由人身份参加北方军队。得人心者得天下,战争虽在继续,可谁胜谁负已经明了。

南北战争并没有解决北方劳动力短缺问题。战后,南方长期实行“分成租佃制,多数黑奴变成了佃户。北方工厂所需的熟练工人,以及西部需要的自耕农,是战后几次大规模移民潮解决的。可限制劳动力流动的坚冰,终于被熊熊战火消融。南北战争最直接的结果,是确定了劳动者本该拥有的择业权。战后,劳动力自由流动在美国成为现实,并固定为一种机制。它又带动了其它生产要素的流动,引起日后美国经济生活的深刻变化。

回望英国经济发展历程,特别是它在历史上所起的巨大作用,不禁促使人们去思考:一个小岛国,人口不过数千万,国土、资源都有限,如何会率先闯进现代文明的大门,成为现代世界的开路人?答案(至少是部分答案)应该到英国历史发展的文化模式中去寻找,加上都铎王朝初期的经济发展与14、15世纪一脉相承。因此,在具体阐述英国近代化以来经济的发展历程之前,我们有必要往前追溯一下它的历史渊

源。

下载20062006届高考历史-经济发展史-专题训练(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62006届高考历史-经济发展史-专题训练(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历史小论文——中国空军发展史

    中国空军发展史 “歼10战斗机是中国最新一代单发动机多用途战斗机。歼10战斗机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战斗机在国际上被定位成了“三代半”战机已得到一致的公......

    2018年高考历史考前适应训练5

    2018年高考历史考前适应训练5 一、选择题 1. 西汉从周亚夫以条候为相起,至汉武帝元朔五年以前为宰相者必先得封侯,当时选相的范围局限在汉初被封的143个侯爵之内。对此合理的......

    高2014级历史高考冲刺训练(一)

    万州三中高2013级历史高考冲刺训练(四)1. 阅读以上材料,找出历史性错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仅仅是围绕着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而进行的;汉初只实行分封制,汉武帝实行“......

    2018届高考历史模拟仿真训练(精选5篇)

    2018年高考历史模拟测试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周礼》中的“同姓不婚”被规定于《唐律》中,尽管唐以后的政府在司法实践中......

    2018高考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1:政论文+学术论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丝绸之路与中西方文明交流 刘敏 岳亮 在文明初起的时代,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星光熠熠,照亮了各处的夜空。......

    届高三高考工作总结

    2018届高三高考工作总结 我希望1班这个班集体能够像雄师一般,雄赳赳气昂昂的追逐那属于自己的荣耀。最终,也确实不负众望,在籍生本科达线45人,达线率90%。分科后的生源情况,能够......

    XX届高考工作总结[推荐]

    XX届高考工作总结 XX高考已经结束,在校领导和全体高三教师坚定的信心和团结协作中,我们再一次实现了低入高出,用事实证明十一中学教师队伍素质过硬,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 【高三......

    届高考决心书 (大全五篇)

    时光匆匆,转眼我们已迈入高三的大门,等待我们的是责任、是辛苦、是紧张,届高考决心书。面对高三,我们自信,因为我们镇定,高一、高二我们并没有虚掷青春,我们已为高三的长跑、冲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