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后感(五5班洪楠)
读《红色经典传奇100例》有感
都昌第五小学五(5)班 洪楠 指导老师:冯光
读了《红色经典传奇100例》这本书,我感受颇深。
在这本书让我了解许多革命烈士——忠贞不屈的赵一曼,大义灭亲的王树声,视死如归的邓恩铭,舍生取义的董存瑞,救国救民的方志敏······了解了许多伟人成长的经历——指挥若定的毛泽东、爱兵如子的朱德„„也了解了和我们年龄相当的英雄儿童、英雄少年。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英勇的“红色少年连”》中一群少年英雄。
1935年,一群13至18岁的孩子,他们本该在父母面前撒娇,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但是日本鬼子闯进了中华大地,以往安宁的生活被打破了。怎么办?孩子们决定要以实际行动来抵抗日本侵略者。
抗日纵队在招募队员,孩子们纷纷报名。就算是他们年龄小,孩子们还是执著地加入了抗日纵队,组成了“柳河青少年义勇军”。不久,改成了“柳河红色少年连”。他们和大人一样,用自己的行动保家卫国。他们机智勇敢,纵横敌后,通过机敏灵活的战术,富有创造性的聪明才智以及英勇的斗争精神,一次又一次地打击着侵略者,一次又一次地取得胜利。
这些孩子们在抗日战争的特殊年代里,担当着与他们年龄不相符的重任。他们的顽强战斗、勇于牺牲的精神让我感动,让我沉思„„
我们这一代的孩子,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幸福的阳光下成长;虽然不能体验当时的情境,但《红色经典传奇100例》这本书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历史,亲近英雄,思考责任。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光辉历程经受住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使我真正了解胸前的红领巾是红旗一角的含义。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代代相传,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排除万难努力学习,长大了为国家多做贡献是我们这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少年强,则国强!
第二篇:五班王秋楠外婆学说普通话
外婆学说普通话
浙江省衢州开化县实验小学王秋楠
我的家乡在底本,是远近有名的蜜桔、柑橘、胡柚生产基地。每年都吸引很多外地客商来洽谈生意。在跟外地老板打交道的过程中,村里的许多农民西装革履坐上了谈判桌,但就因为方言重,话难懂,给村民造成了许多损失。
外婆家设有收购站,大量橘子集中收购起来,然后由经销商运往各地销售,在这期间,也有许多外地老板常打来电话或直接前来洽谈生意。记得前年11月份,外婆家收获了大量的蜜橘,由于市场上供过于求,且事先没有联系好“买家”,出售较难,外婆急得团团转。到了傍晚,终于有一位客商打来电话,可是外婆“喂、喂”了几声,对着话筒用土话说:“你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那头的客商又把收购信息重复了一遍,可外婆依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好用蹩脚的底本方言版普通话问客商:“你港调调(你讲什么)?”简直是鸡同鸭讲。客商很无奈,只好挂了电话。外婆只知道人家要桔子,但却无法洽谈,好端端的一笔生意就这样泡汤了。
外婆开始尝到了不懂普通话的苦头,好强的她下决心学说普通话。在她的带动下,住在周围的村民也来了劲,纷纷学说普通话。他们跟着广播、电视学,到了假期就跟着我学,我俨然成了村里的小老师。村里的大人们学后用,用中学,他们说普通话的水平慢慢提高,如今与客商谈生意、做买卖如鱼得水,再也没有沟通障碍了。外婆逢人便夸说:“我学会普通话后,找我谈生意的人多了,成交额也提高了,这普通话真是我致富的法宝呀。”
如今说普通话已经成了村里人的时尚。
第三篇:五班洪瀚慧作文
五(1)班洪瀚慧我是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做为一名小学生,无论在任何情况,任何时间,都要遵纪守法,它会让我们更加快乐、更加茁壮地成长。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和表妹一起来到广场上。在广场旁边有一片葱郁的草坪。远远望去,绿油油的,像一片绿色的地毯。让人忍不住想在上面坐一坐,或躺一躺,或是在上面就地打几个滚……正当我陶醉在这其中时,表妹不由得嚷道:“表姐,咱们进去玩一会吧!坐在草地上一定舒服极了。”我刚想回应,忽然发现草坪旁边立着一块警示牌,上面写着“小草青青,请勿踩踏”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于是,我使劲地摇着头,用手指了指那块警示。妹妹瞟了一眼,不屑地说道:“哼,管它呢,破一次例又会怎样?”“不行!人家既然亮出警示牌,我们就应该遵守。如果所有人都像你一样破例那小草还会绿吗?还有,老师不是常教育我们要做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吗?我反驳说。“你说得有道理,那就听你的。”表妹惭愧地点点头说,“我们还要多多宣传,让这片草坪变得更绿起来!”说着表妹不禁与我相视一笑。
为了让我们更快乐更健康地成长,为了我们和谐的社会、美满的家庭、有序的校园,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第四篇:读后感七五班
读《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有感
儋州市思源实验学校七(5)曾梅丽
今年寒假,我读了《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这本书,带给我很大的启发.本书中主要写了我们祖国的变化和国力的强盛。从中我感受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楷模在我心中》这一课。我国近百年来的历史涌现出无数气贯长虹,光辉人间,感动中国,激励后代的优秀儿女,他们是顶天立地,流芳百世的道德楷模,他们是建设祖国,复兴中华的民族英雄!我们歌颂,敬仰他们,我们要弘扬他们的精神,像他们那样为国家富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其中,张丽莉这位伟大的老师给了我很大的震动。在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并冲向学生的危急时刻,张丽莉老师不顾生命安危,挺身而出,为抢救两名学生而被卷入车下遭到碾压,以至双腿高位截肢,至今还昏迷未醒。她今年刚满29岁,这个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所有人,她目前的病情更牵动人心,张丽莉老师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她被大家称为“最美女教师”,她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她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这位年轻女教师,用生命谱写着最伟大的爱的赞歌。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
张丽莉老师对学生想妈妈一样的慈爱,纯洁无私的大爱,并不只是闪现在救人的一瞬间,她在关键时刻舍生忘死救学生的壮举是一种正义行动,源于平时的情感积累,形成于长年累月的行为习惯。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我要向张丽莉老师学习,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她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虽难不是很远大,伟大,但是我还是愿意当救死扶伤的医生,他可以拯救人的生命,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了,所以我觉得很光荣。
同学们,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中华能否振兴,祖国能否富强,取决于我们在座的各位能否肩负起时代的重托。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实际行动践行“八荣八耻”,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明天,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第五篇:五班读后感
请放手吧,爸爸妈妈
读《拒绝洗衣服的母亲》后感
《108个经典感恩故事》这本书以108个感人的故事告诉每一个读者: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命中的每一个人。这无不引起读者的共鸣,发人深省。在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触动最大的是《拒绝洗衣服的母亲》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诉的是一个男孩子,从小到大,他生活上的所有事情都是爸爸妈妈帮他操心,一直到他十岁,他的母亲开始拒绝为他洗衣服,他不得不学会了洗衣服的事。文中的母亲为了让她的孩子学会自主,狠心置孩子的恳求于不顾,逼孩子学会独立面对生活。读了这个故事,我不禁又想起了我们上学期学的课文《学会看病》中的那位母亲。跟男孩的母亲相同的是,这位母亲也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独立面对生活,而让生病的儿子自己上医院看病。我想,很多人会觉得这两位母亲的做法有点冷血,对她们的孩子很残忍,然而,恰恰相反的是,这两位母亲正在用她们独特的爱在磨练孩子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她们不惜被孩子误解,一心想让孩子养成自立的好习惯,一心想让孩子能更好地向她们的未来扬帆起航。
说道这,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的父母亲。我的爸爸妈妈是个农民,但因她们勤劳肯干,生活上还过得去。也因此,她们总是很宠我和弟弟,在家里,除了看书学习,什么都不让我们做,每次进家门总是问我们饿不饿,冷不冷,在她们的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整天就等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好了。她们以为这是在爱我们,可她们不知道,这种处处为我们大包大揽,会容易让我们形成依赖,会使我们在生活中没有目标,没有动力。像我爸爸妈妈这样的父母,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每当我想帮忙而爸爸妈妈却叫我到一边去看书时,我真想大声的对他们说:爸爸妈妈,我长大了,很多事我可以自己做了,我可以自己整理自己的床铺,可以自己打扫自己的房间,可以自己洗自己的衣服,可以自己煮饭炒菜吃,可以自己一个人睡觉,跌倒了我可以自己爬起来,遇到困难时我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爸爸,妈妈,如果你们真的爱我,真的为我们好,就请放手吧,让我们去经历人生成长中必要的挫折;让我们在外面的世界寻觅自己的天空海洋;相信我们,让我们独立面对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听听我们的《请求》吧!
请 求
妈妈,请放开你
春天一样温暖的手,让我独个儿在坎坷的路上,磕磕碰碰向前走。
别担心我会跌跤,即使摔破细嫩的皮肉,我也不会拉着你的衣角哭泣,在风雨里浑身发抖。
妈妈,请你相信,我不是一只胆小的狗。
在一次次摔跤之后,我才能肩挑泰山走过九十九条沟。
妈妈,亲爱的妈妈,请松开你慈爱的手,让我踩着坚实的土地,跟困难与胜利交朋友。
点评:
这篇文章以中心命题,标新立异,把一个孩子的心声张扬开来,很吸引人。叙述中,小作者以流畅的语言,把读后了解到的及心里想的具体清楚地展示于读者的面前,使人看了无不触动心弦,让人深思。特别是文章引用《请求》这首诗结尾,更加表达出了作者渴望学习独立的愿望,点名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