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作品中的批判意识 好汇总(5篇)

时间:2019-05-14 13:52: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鲁迅作品中的批判意识 好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鲁迅作品中的批判意识 好汇总》。

第一篇:浅析鲁迅作品中的批判意识 好汇总

浅析鲁迅作品的批判意识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2009级

谭启霞

指导老师

郝明工

摘要:鲁迅作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和革命家,其人生使命就在于唤醒麻木、沉睡的中国人。面对各种苦难的处境,他既剖析自己也剖析别人,形成了独有的批判意识。本文主要从鲁迅所处的境遇,面对这种境遇所表现出来的孤独和绝望,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批判和抗争意识来简单分析这种批判意识的形成及表现,进而剖析他抗争与创造的精神,独立自强的自我,承受苦痛的能力和拯救世界的大爱。关键词:鲁迅;绝望;批判意识

Abstract: Lu Xun; Despair;Critical consciousness Key words: Lu Xun as the Chinese great writer and revolutionary, whose mission in life is to awaken the sleeping numbness, chinese.The face of suffering situation, he not only analyse their analysis of others, formed a unique critical consciousness.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Lu Xun's situation, in the face of this situation has shown the loneliness and despair, and thus criticism and struggle consciousness to simple analysis on form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is critical consciousness, and then analyzes his fighting spirit and creative, independent self, suffering and the ability to save the world's great love.古今中外对鲁迅作品进行研究的作品不胜枚举,如张梦阳的《悟性与奴性:鲁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国民性”》 王乾坤的《鲁迅的生命哲学》,美国威廉.莱尔的《鲁迅的现实观》,原野昌一郎的长文《中国新兴文艺与“鲁迅”》,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数只注重鲁迅思想的变迁,或者只注重别人对鲁迅的评价,而并非鲁迅自己的思想,亦或是只关照他为中国人寻找出路过程中的艰辛和他作品对新文化成长的主要影响,而基于其众多作品,从作品内容挖掘其为民请命的斗争过

第 1 页(共 9 页)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批判意识是比较欠缺的,本文将基于此而展开论述。

鲁迅生命中所经历的恐惧、复仇、反抗、憎恶、冲突等和他那颗爱国爱民的炽热之心使其作品形成了一种独有的意识——批判意识,这一点首先就与他在作品中描写自身境遇,且常把它比着 “墙”和“荒原”有着密切的联系。

生命曾然是可贵的,可一旦进入“社会场”,就成了被漠视、被迫害的对象。人的命运便也变得无从选择:一面被吃,一面吃人。鲁迅在他的《狂人日记》里则清楚地表现了这么一种境遇。一方面狂人自己被残暴、阴险的家族人所吃,同时也发现自己在无意间吃了自己妹子的几块肉。吃人世界的批判者自身也是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吃人者”。对于狂人和“吃人”世界的每一个生存者来说,每个人自身也无可奈何地成为“罪人”。即便是狂人,也不过是一个无法决定自身的历史性的微不足道的创造物。据《狂人日记》的写作时间来看,这篇小说无疑就是自己对当时的世态和自身生活的寄寓。

在鲁迅生活的境遇里他常常以“碰壁”为喻。这“壁”便是在鲁迅作品里经常出现的一个物象——“墙”。这一堵堵“墙”包含的象征意义概括起来可以总结出三种意思:

一、“墙”将世界分为“里”和“外”两个部分,在某个程度上来说,两者互不沟通,互不关怀,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如《故乡》里的作者与闰土之间产生的“厚障壁”。少年时代两人一起玩,有着最纯真的伙伴关系,可当中年时,他见到“我” 却毕恭毕敬地叫“我”老爷。造成前后变化的便是封建等级制度这一堵“墙”。在现实生活中,1927年鲁迅与其弟周作人决裂,就是最好的佐证。

二、代表造成某种围困状态的残酷的现实,并且这种现实却时常又不见其具体而实在的形影,然而孤凉冷寂感无处不在。如《“碰壁”之后》中说的“鬼打墙”,《在酒楼上》中无任何大风大浪却颓丧的吕纬甫以及在鲁迅留学日本期间所经历的“漏题事件”和“幻灯片事件”,都很真切说明了他所受到的生活中阴暗而晦涩的现实的围攻和迫害。

三、代表找不到出路的现实中的物象,从而给人造成的绝望。如《<呐喊>自序》里的著名象征物“铁屋子”,第 2 页(共 9 页)代表的便是当时无法冲破的社会的黑暗现实。另外,鲁迅还说过他身上带有“鬼气”①,时常使自己不得脱身,这也不得不说是萦绕在他心里的一种绝望和幽愤。然而即便是绝望和愤概,却始终得不到消除,于是便产生了一种释愤似的批判。

鲁迅作品中的“墙”这一的物象,同样也是他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必然性的阻力发起的“以头撞墙”的冲锋,即使他预见到自己的斗争或许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是没有结局的呐喊和斗争,但他更相信斗争本身包含着远比结局丰富和深刻得多的意义。

关于鲁迅的境遇的另一种状态可以说是“荒原”的,既正如他所说的自己生活中经常表现出的“无从措手”,“无从把握”的失助感。他在自己的作品《<呐喊>自序》里说:“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②者为寂寞。”一方面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经常会衍生出“高丘”、“旷野”、“沙漠”等一些荒芜的意象群,另一方面鲁迅毕生奋斗、批判的目的是为了拯救国人“颓丧”的灵魂。这期间他呐喊过,但到最后还是彷徨。正因为“荒原”,才对中国封建社会“缄默”和“吃人”的精神本质的认识更加清晰和心有余而力不足。荒原上站着的是“个人”,鲁迅把这种自觉和不自觉的人的对立强调到这种尖锐的地步,不是他看不起群众而是他看到呐喊之后他们仍然沉睡。对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状态,也使得鲁迅的一生都内心空旷如荒原。

“墙”与“荒原”多次出现在鲁迅的生活和作品中,“这种体验和感受还表现为对于‘墙’和‘荒原’的‘复仇’情绪和行动上,但是这种‘复仇’情绪和行动往往并不能打破和扰乱‘墙’和‘荒原’的坚固和沉寂,倒强化了内心的孤③独和苦闷”。在鲁迅人生的境遇里,“墙”使人从敌意的对象中反观自己,“荒原”使人从空无的平面中直接感知存在。即便是那可以关住人的“铁屋子”,也是一个封闭了的、让人窒息的“荒原”,即便是空旷的“荒原”也只是一间禁锢了人呐喊和斗争的“铁屋子”。在鲁迅看来,这一切都是险恶的,所以他便选择与之 ①②鲁迅.并非闲话.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3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37 ③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228

第 3 页(共 9 页)对抗,即使只是“众人独醉我独醒”的无力空喊,即便只是绝望。

鲁迅作品中“墙”与“荒原”般的境遇使其批判意识得以在内心深处萌芽,而使其进一步深入的,便是这种境遇所造成的身心的孤独与绝望。

绝望,往往包括了对人类现状的险恶性的全部接受,同时也表达了对其本来意义上的非人性的根本拒绝。

鲁迅的绝望与孤独往往与其另一概念“虚无”是紧密相关的,他的这种思想在他的作品《呐喊》、《彷徨》里都有,《野草》里最多。他说:“希望是附丽于存

①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希望往往被他看作是非实非虚的东西,于是常觉得“惟黑暗和虚无乃是实有”②,而为之奋斗的也只能做“绝望的抗争”,这正是他现实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药》里的夏瑜,献身革命,结果鲜血却被做成了“血馒头”,却仍然没有唤醒麻木的中国人;《孤独者》里的连殳爱人,反而为人所共弃;《伤逝》追其的是幸福,所得到的却是墓碑一块和无尽的悔恨。《复仇》里四面都是敌意,《求乞者》四面都是灰土,《颓败线的颤动》四面都是荒野……这些文本里反映出来的死寂般的场景,凝固沉重的气氛,这正是现实生活中那“‘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肩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时期呐喊而不得的彷徨” ③,绝望而孤寂。

许多哲学家都把孤独当成人类最基本的存在状态,如克尔凯郭、尼采。其中尼采曾把自己比作根植于绝望而悬视深渊的一棵树。鲁迅一生受尼采思想的影响很大,无独有偶,他也曾描写过那么两棵象征着自己的铁似的枝干直刺天空的枣树。一部《野草》更是让我们看出了关于一个孤独个体冷峻阴郁的思想和生活历程。亲情、劫难、救国的**,让这个孤独的战士在对待群体存在和个体存在问题上产生了矛盾、冲突和坼裂。另外,《社戏》、《祝福》、《在酒楼上》等一系列被称之为“回乡”的小说中,故乡是一个淡淡的诗意的空间,但同时更是有着“女 ①鲁迅.伤逝.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25 ①鲁迅.书信·致许广平.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66 ②吴中杰.吴中杰点评鲁迅诗歌散文[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17

第 4 页(共 9 页)吊”这种“鬼魂”的充满死亡气息的墓地,在鲁迅的信念里,故乡是一个能给人心灵慰藉的最好的地方,可是,这一切却在时光里收缩为一个即将消亡的传统世界,被时光的车轮席卷而去,这种现实所构成的心理上“回乡”与现实“回乡”不得的相互对立以及《狂人日记》里通过对“死亡”的体验而产生的对世界感到的无名恐惧的陌生和迷惘,都让我们在鲁迅身上就看到了寂寞感和孤独感,以及反抗、批判而不得的自轻自贱的多余感。

绝望有很多种,其中很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不愿做自己而绝望,另一种是做他自己而绝望。很明显,鲁迅的是把小我的生命放置在民族生存发展的洪流当中而“愿做自己”的绝望,更确切地说是“愿做自己而不得”的绝望,在他的实践里,始终怀有要改造国民性精神的崇高使命感,即使很多时候这种行动只是受着绝望感的折磨和驱使。他曾自嘲说:“好像全世界的苦恼,卒于一身,在替大众受罪似的。”① 可是这种受罪并没有换来多少成效,所以鲁迅有时就认为自己的存在注定是成了一个“过客”。有时既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只能不停地走在这“似路非路”的路上,正如著名学者林贤治所说:“卡夫卡只有天堂,没有道路,鲁迅则是只有道路,没有天堂。”②

鲁迅在当时被很多人看着是本阶级的“逆子”,社会的“叛徒”,知识界的“异类”,这就说明了外在世界造成了孤独和绝望,但实际上他也是自己的反对者。在《坟》的后记里鲁迅宣称:“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③剖自己。”当一个人过多地怀疑自己时往往就会让自己落入绝望和孤寂中。在现实生活中,鲁迅患有肺病,在当时无法治愈的情况下让他赤裸裸地面对死亡,虽然勇敢而真诚,然而同样也让他们在绝望中寻觅希望的可能性显得严重而艰难。他在一次给许广平的信中说:“有时竟因为希望生命从速消磨,所以拼命的做。”④肺病具有不可阻止的“传染性”,这样他就不得不主动或者被动地处于某种“隔离”状态。“隔离”,在不自觉间便导致了孤独感的产生和弥漫。

①②鲁迅.二心集·序言.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66 林治贤.一个人的爱与死[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92 ③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00

④鲁迅.两地书.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1

第 5 页(共 9 页)如果只是外在的窘境就摧毁了鲁迅的坚强,那也就构不成他满怀的孤寂,思想上的蛀虫成为了啄食他快乐的隐患。在他的世界里永远没有爱这种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他爱中国人,想要拯救他们于水火,但总是以痛惜国人的愚昧、麻木来表达内心的灼热。传统社会、传统文化所给予他的旧教养,现实生活使他背负的精神创伤和罪与耻的意识以及他自己的“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起伏消长的生存方式”① 都决定了他的爱是对于境遇绝望的产物,成了爱的“反射物”——憎。

鲁迅曾说:“人在天性上不能没有憎,而这憎,又或根植于更大的爱。”②他还经常用一种顽童和泼皮的口气表达过自己这一思想,如“我所憎恶的太多了,③应该自己也得到憎恶,这才有点像活在人间。”同样在说道印刷《坟》的缘由时,他说:“自然因为还有人要看,但尤其是因为又有人要憎恶我的文章,说话说到有人厌恶,比起毫无动静来还是一种幸福。”④尼采在自己的自传里说:“我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战士,攻击是我的本能。”⑤鲁迅便深刻地吸纳了他的这种思想,从而也时常把憎置于首位。他的这种激进的思想在他的遗嘱《死》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其写道:“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敌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我要怎么回答呢?我想了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也不宽恕。” ⑥“爱之真,恨之切”一个在他呐喊了无数次之后依然沉睡不醒的民族使之不得不产生无奈、孤独和绝望。

“憎,这一与爱相生相克的激情,必然将导致非平和的行为,导致对既成局面的反抗。由于人的境遇是绝望的,所以,反抗这境遇也就成了绝望的反抗的终结。”⑦在这种情况下,便油然而生了他独有的批判意识。

鲁迅认为“希望”就如同脚下的路,他在其作品《故乡》里说到“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有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 ①②(日)丸尾常喜.“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355 转引自林治贤.一个人的爱与死[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95 ③鲁迅.书信·致韦素园.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12

④⑤鲁迅.坟.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12 尼采.瞧,这个人[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11—12 ⑥鲁迅.死.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32 ⑦罗瑶.浅析鲁迅世界的“爱和憎”[J].中国教育导刊,2007,3:61

第 6 页(共 9 页)成了路”。换句话说:人世本没有希望,怀抱希望的人多了,也便有了希望。然而鲁迅有经常借助裴多菲的那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所以他满怀希望的奋斗和批判就被转化成为了一种绝望的与 “黑暗与虚无”的人生抗争的意识。1925年3月18日,鲁迅在致许广平的信中说:“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②在这几句话里面鲁迅把“黑暗”作为一种象征物,而这种“黑暗”——社会现实的压力,带给他的苦痛和责任感使其一生都在批判和与之抗衡。

祖父进监狱,家道中途衰败,只有寄居到舅家,可是又连连遭人白眼;因父亲重病卧床,不得不来往于药铺和当铺之间。这一切都让鲁迅从小走进了痛苦,走进了“边缘化地带”,所以他曾感慨:“有谁从小康人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③从小不幸的境遇便造就了他苦痛黑暗的人生观,所以青年的鲁迅才决心“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找别样的人们”④。即使是行不通,他依旧要用“偏要”去作为其精神上的一种势在必得的姿态。

鲁迅告诉许广平“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表明在鲁迅看来黑暗与虚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他马上却又说要向这些作抗战和批判。他在自己的另外一封书信里也说到,“《过客》的意思不过如来信所说那样,即是虽然明知道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⑤这也说明,他所谓的“绝望”是有条件的。在他看来,一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自身范围内的绝望并不代表着整个广阔的世界空间里的绝望。然而,对“绝望”的抗争和批判却也并不意味着肯定了“希望”,相反,“绝望”在个人自身狭小的范围内是一种真实存在。从个人经历见闻感知有限性的角度否定“绝望”,那么同样也就无法确证“希望”,从这个视角来看更能说明“绝望”和“希望”都是“虚妄”的,只有对“绝望”的批判及抗争才会产生创造性的真知灼见。也正因为这种“绝望”和“希望”的复杂性但又不可不面对的现实便唤起了他对生命意义的再认识、再探求:生命的意义在于在这 ①②①鲁迅.故乡.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10 鲁迅.书信·致许广平.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67 ③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38 ④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39 ⑤鲁迅.过客.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95

第 7 页(共 9 页)种“孤绝”中批判,批判自己也批判别人,并采取实际行动抗争。

于革命而言,青年鲁迅《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文章中叫喊不平和批判。猛烈抨击中国式的社会理想”不撄”,许寿裳在《我所认识的鲁迅》中也说:“呐喊冲锋了三十年,百战疮痍,还是醒不了沉沉的大梦,扫不清千年淤积的淫坑。”①在鲁迅看来,当时的所谓“右”的、“左”的以及“老”的和“少”的都是靠不住的,然而他却在为新的出路而奋斗,纵使前面的路只是“坟”。他曾在女子师范学校毁校周年纪念会上说:“我们所可以自慰的,想来想去,也还是所谓对于将来的希望。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将来永远要有的,并且总要光明起来;只要不做黑暗的附着物,为光明而灭亡,则我们一定有悠久的将来。”②正是有着“为光明而灭亡”的革命信念,所以鲁迅才把实有的世界、存在的境遇以及个人行为与希望联系起来。即使这个过程是孤绝的,为了希望,他从批判自身乃至批判世界出发,在得到一个固有答案后作出应有的抗争。“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所为作可为”。③绝望的批判和抗争中同样流溢着对生命的珍视和紧迫感。

现实生活中,“墙”与“荒原”般的境遇注定鲁迅的世界弥漫着孤独与绝望,然而对于一个身系国家民族命运的文学家来说,他不会就此停憩探寻和拯救的脚步,然而残酷的现实总是把梦想击得粉碎,于是批判意识便应运而生。这种探寻不单在于他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深度,更在于他对作为个体的知识者的生存态度的严峻思考。在他的作品里便把一种独有的既批判别人也批判自己的批判和抗争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这种批判意识中可以发现其内心的矛盾与惶惑,内心的爱恨交织。他否定希望,也否定了绝望;他相信历史的进步,又相信历史的“循环”;他献身于民族的拯救,又诅咒民族的堕落与灭亡。带着这种独有的批判去抗争,去寻求和创造挖掘生命的意义,充满痛苦和韧性地去承担中国人及社会的责任。

①②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载《鲁迅回忆录》[(专著)上册].北京:北京出版社 鲁迅.书信·致许广平.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75 ③鲁迅.两地书.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4

第 8 页(共 9 页)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张梦阳.悟性与奴性:鲁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国民性” [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3]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4]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5] 吴中杰.吴中杰点评鲁迅诗歌散文[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6] 林治贤.一个人的爱与死[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7](日)丸尾常喜.“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8] 尼采.瞧,这个人[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9] 罗瑶.浅析鲁迅世界的“爱和憎”[J].中国教育导刊,2007(3).[10] 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载《鲁迅回忆录》[(专著)上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第 9 页(共 9 页)

第二篇:鲁迅作品中的好句子

导语: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鲁迅作品中的好句子,希望对你有帮助!

鲁迅呐喊好句

1、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2、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3、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4、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5、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己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7、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了就有了十余篇。

8、“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9、读书人偷书,不算偷。

10、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11、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12、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13、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14、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朝花夕拾好句

1人生似一束鲜花,仔细观赏,才能看到它的美丽;人生似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才能赏出真味道。我们应该从失败中、从成功中、从生活品味出人生的哲理。

2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3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绚丽多彩。

4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朝花夕拾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

5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6人生是美好的,又是短暂的。有的人生寂寞,有的人生多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所有时光前行。

7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生活,就是用心灵之剪,在人生之路上裁出叶绿的枝头;生活,就是面对困惑或黑暗时,灵魂深处燃起豆大却明亮且微笑的灯展。

鲁迅野草中的好句

1、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去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野草》中的《秋夜》

2、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3、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4、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5、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野草》中的《雪》

6、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7、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8、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野草》中的《秋夜》

9、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10、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11、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12、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13、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野草》中的《雪》

14、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眨着许多蛊惑的眼睛。——《野草》中的《秋夜》

第三篇:鲁迅作品

鲁迅先生作品集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品有:

①小说集《呐喊》(1923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等14篇作品;

②小说集《彷徨》(1926年),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

③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④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年),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⑤散文诗集《野草》(1927年),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

⑥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第四篇:鲁迅作品中的民间文化

鲁迅作品中的民间文化

关键词:鲁迅 民间 文化 态度

摘要:鲁迅作品中涉及到了古今中外的众多民间文化,而他对各种民间文化的态度是有区别有层次的。有对童年时期故乡民俗的怀念和怀疑,有对接触到的一些民间文化进行的解读和发掘,有在文化变革时期对传统民间文化做出的创新尝试。本文目的就在于整理鲁迅作品中一些具有典型代表的涉及民间文化的篇幅或者文字,对鲁迅的民间文化态度进行归纳分层和总结,以证明鲁迅对待民间文化的客观和理性。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文化就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传统的中国文化也开始在内部不断发生着冲突。当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之后,关于传统文化的争论也就开始了。民间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时也受到了众多的关注。新旧交替之际,变革必不可少,而且,中国的封建制度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社会面临转型,改革也常常是具有颠覆性的。然而历史证明,不管社会发生怎样的剧变,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始终有其生长和发扬的土壤,有其独特的内涵和魅力。虽然很多的民间文化常常与封建、迷信、愚昧、落后联系在一起,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丰富的民间文化形式也造就了许多文学与艺术的经典。比如冯梦龙的的经典文学著作《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锋塔》的故事与民间评话和 说书是直接相关的,直到后来成为家喻户晓的传说,还有譬如刚开始人们只是用来驱邪镇妖的舞狮活动,流传至今就有了一套系统的舞狮艺术,成为人们逢年过节的一种增添喜庆气氛的方式了。

当新文化运动以一种彻底推翻一切旧文化传统的姿态进行时,许多冷静的知识分子也感到了一种担忧,看到了民间文化当中许多值得肯定和继承的东西,并且可以从中汲取许多有利于文学创作的养分,找到艺术的灵感。鲁迅就是其中一位,可以说鲁迅对待民间文化的态度是极有层次的,并不是一味的肯定或者否定,而是始终以一种极度理性的眼光来对待。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说到民间文学时就对原生态的民间文化给予了肯定:“就是《诗经》的《国风》里的东西,好许多也是不识字的无名氏作品,因为比较的优秀,大家口口相传的......经文人的采录和润色之后,留传下来的。这一润色,留传固然留传了,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许多本来面目。到现在,到处还有民谣,山歌,渔歌等,这就是不识字的诗人的作品......但是,因为没有记录作品的东西,又很容易消灭,流布的范围也不能很广大,知道的人们也就很少了。偶有一点为文人所见,往往倒吃惊,吸入自己的作品中,作为新的养料。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不识字的作家虽然不及文人的细腻,但他却刚健,清新。”对这种来自民间的无名氏作品,鲁迅是持赞赏态度的,但另一方面他也表示了一种担忧。对民间文化被“润色”之后反而失去本来清新面貌的担忧,还有对民间文化因为不能以文字形式留传下去而逐渐 2 消失的担忧。

纵观鲁迅作品,许多都涉及到了民间文化的内容,不难看出,鲁迅一生对民间文化的关注程度相当突出,这不光是表现在鲁迅文章中那些很明显的有关民间传说的引用,还有字里行间对民间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正是因为鲁迅对民间文化有着各方面的担忧,才让他对民间文化有着多层次的思考。鲁迅一方面在批判民间文化的不合理之处,另一方面又在积极地从民间文化中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成分,并且一直在思考如何继承民间文化。本文通过分析鲁迅作品中对民间文化的描写和引用,以论证鲁迅对待民间文化的多层次态度。

第一章:童年记忆——怀念与怀疑

鲁迅生活的浙江绍兴可谓历史悠久,人们常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在浙东地区可以得到最好的映证。浙东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彩,并且很多都是历史悠久。浙东的“鬼文化”是民俗文化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与越地的农耕历史是相联系的。《史记·孝武本纪》里面就有记载:“越人俗信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农耕社会,人们常常将生产收入与上天和鬼神相联系,总是以各种方式祈求鬼神的保佑,这种民间习俗渐渐就流行开来。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有很多祭祀活动渐渐演变成人们的一种娱乐消遣的内容,人们在劳动过后常常以装神弄鬼为乐。鲁迅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所以对童年时代的许多民俗文化记忆一直难以忘怀,可是小时候觉得稀奇有趣的东西等到长大再回忆就多了些理性。但不可否认的是绍兴丰富 3 多彩的民间艺术文化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这对置身其中的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虽然幼年那些淳朴的情感依然是鲁迅所怀念的——这在《故乡》和《社戏》里面就有充分的表现——但曾经要“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的鲁迅在经历过许多的人世艰辛,看过无数的麻木和冷眼之后,对故乡的那些民俗总是有新的发现,这种发现正是源于他对一切事物的怀疑精神和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在谈到儿时记忆时,鲁迅有这么一段话:“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从这段话里面可以看出,鲁迅对童年那些美好的东西是难以释怀的,却也并不是一味地去赞赏,回忆本身或许是美的,然而回忆的对象在今天看来也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只是因为它是记忆的一种载体而成为“思乡的蛊惑”,鲁迅知道自己或许要被这种怀念“哄骗一生”,他认识到了,却又不想逃开,这无疑表示了鲁迅对民间文化有着深切的眷恋,他愿意时常去“反顾”,从这些最淳朴最天然的事物中发现最可宝贵的东西,却又并不能因为它来自于故乡而不予非议。

浙东的迎神赛会很频繁,鲁迅小时候和他的伙伴们常常盼着这样的活动,“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五猖会》)在他的记忆中,“那时觉得这些都是有光荣的事业,与闻其 4 事的即全是大有运气的人,——大概羡慕他们的出风头罢。”而且鲁迅居然还居然想着“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五猖会》),可见幼年鲁迅对这类民间活动还是很感兴趣并且很有参与积极性。可是父亲却逼着鲁迅把书背完才能去看会,鲁迅当然不敢违抗父亲。等到把书背完,要去看会的时候,鲁迅却又没了之前的热情,以至于长大之后鲁迅的回忆中“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鲁迅对五猖会是怀念的,可是对那种常常以背书之类的事情作为让孩子们外出玩耍的条件的家长专制做法表示否定,“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对于人们总是扼杀孩子天性的做法鲁迅也因此而有了思考:“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风筝》)孩子的天性是不该以过多的传统教条来约束的,在《女吊》中,鲁迅就回忆过曾有一次冒着挨打的危险去扮演“义勇鬼”的经历,正是这些儿童的好奇天性才促使以后的鲁迅记住了家乡的独特民间风情,才让鲁迅能够更加深入地剖析这些民间传统。

鲁迅敢于怀疑的态度,公正客观的标准使得他在怀念那些童年趣事时总是会以成熟的眼光来进行重新审视,把感性和理性区别开来。鲁迅的《无常》可谓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无常》写了许多对白无常的 5 喜爱和赞美,鲁迅认为白无常“不但活泼而诙谐”,还从他身上读出了人世和鬼界的区别,看出了国民性中的瞒和骗:“......因了积久的经验,知道阳间维持‘公理’的只有一个会,而且这会的本身就是‘遥遥茫茫’,于是乎势不得不发生对于阴间的神往。人是大抵自以为衔些冤抑的;活的‘正人君子’们只能骗鸟,若问愚民,他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想到生的乐趣,生固然可以留恋;但想到生的苦趣,无常也不一定是恶客。”

在类似回忆性的轻松散文中,鲁迅也常常是暗藏着他犀利的锋芒,这其实在很多的文章中都有体现,在以民间文化做叙述或引用主体时尤为突出,比如在《无常》开头就写道:“凡是神,在中国仿佛都有些随意杀人的权柄似的......”这就是以一种成人的并且超乎常人的冷静来看待鬼神了。鲁迅从中看出了人们对这种“随意杀人”者的敬畏,看出了人们造出的神的一点共性,这在他小时候那样的场景里面或许可以满足所有看客的娱乐欲望,然而这其实反应的正是国民的怯懦性格。正是因为神有着无上的权力和超人的能力,才让他们“随意杀人”变得合法化,或者说正因为他们有这种强硬的手段才会被人们奉之为神。

对于这种国民性的揭露,鲁迅还在谈到其他民间文化的时候有所表现。比如在《迎神和咬人》一文中,鲁迅谈及民间文化中的愚昧和迷信的一面,人们总是因为迎神活动中的一些与之稍有冲突的行为便要“咬人”,有时还因此闹出人命,于是鲁迅感叹道:“迎神,农民们的本意是在救死的——但可惜是迷信,——但除此之外,他们也不知道别一样„„ 6 咬人,农民们的本意是在逃死的——但可惜是妄信,——但除此之外,他们也不知道别一样。想救死,想逃死,适所以自速其死,哀哉!”除了为百姓们因无知而造成无辜者成为迎神活动的牺牲品感到悲痛外,也强烈指责了政府因无为而使得农民们得不到任何破除迷信的有教益的东西。百姓们的愚昧常常与政府的无能是分不开的,这样的民间悲剧反应的正是中国人的无制度和无秩序。

“鬼”是中国民间文化中的一个重点,关于“鬼”的话题,鲁迅在文章中时有提及,但鲁迅是不信鬼神的。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曾记载了一件鲁迅踢鬼的故事:鲁迅从日本留学归来在故乡绍兴教书的时候,有天天色已晚,鲁迅经小路回家,行至偏僻处突现一白影,刚开始他心里是有些紧张的,但自己并不信这就是鬼魂,于是壮起胆子朝那白影走了过去,没想到那“鬼”反而躲了起来,鲁迅更加生疑了,越躲鲁迅就越是要过去看看,待鲁迅靠近时,那“鬼”便靠住一座坟墓不动了,鲁迅决定给这“鬼”一个“致命打击”,于是奋力踢了过去,原来竟是一个盗墓者。这段故事充分说明了鲁迅是一个无神论者,他对一切“鬼怪”都是持怀疑态度的,并且总是要彻底地进行揭露才肯罢休。鲁迅总是要给那些装神弄鬼的虚伪现象给予狠狠的打击,让他们露出本来的面目。在鲁迅的童年记忆中与鬼有关的活动很多,小孩子只是觉得有趣,好玩,可是在鲁迅重新回忆起的时候就开始怀疑开始探讨这种鬼文化中蕴含的一些特殊信息了。

在《女吊》一文中,还可以看到鲁迅年幼时就善于怀疑的性格。比 7 如在看过“跳吊”的戏之后,鲁迅就发问:“男吊既然早被王灵官打死,为什么现在‘跳吊’,还会引出真的来呢?”鲁迅不懂,于是“问问老年人,他们也讲说不明白。”写这篇文章回忆的时候,鲁迅就明白了,这种鬼里鬼就是典型的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中国的鬼有些奇怪,好像是做鬼之后,也还要死的......”这反应的不就是人们对许多概念都喜欢含糊而不愿讲清的心理么,鲁迅对这样的模棱两可是持否定态度的。鲁迅对“女吊”是有同情心的,但同时又对她的“坏脾气”表示批评:“中国的鬼还有一种坏脾气,就是‘讨替代’,这才完全是利己主义......她有时也单是‘讨替代’,忘记了复仇。”这说明了什么?不就是民众的没有原则,在更贴近的利益面前会轻易地改变自己的既定信仰转而追求现实利益么。可见鲁迅对这种民间文化的思考之深。

综上所述,鲁迅在作品中凡有提及童年的民俗记忆时,除了对那种民间天然质朴的文化形式有着强烈关注和怀念之外又多了许多作为一位思想者所必要的冷静,从而让他的经历,让他家乡的那些民间文化折射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特征。在这样的文章中,鲁迅虽然总是揭露民间文化所暴露的问题,但这并不表示鲁迅排斥这类文化。这样说并不矛盾,因为鲁迅在这样的怀疑中还并没有批判这些民俗本身的存在不合理,只是它所承载的信息总是那么不堪,于是鲁迅就在这样的怀念与怀疑之间反复斟酌着童年的民间文化记忆。

第二章:上下求索——颠覆与回归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鲁迅在文学创作方面是从来不会守旧的,8 从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的问世就已经证明了这位文学大家和思想者立志改革中国文坛陈腐气息的决心有多么的坚决。然而对于新文化运动誓与一切旧文化(包括民间文化)决裂的倾向鲁迅却不敢苟同。文学需要改革,需要除旧,但这并不代表民间文化就从此毫无可取之处,那么鲁迅对此究竟是如何进行取舍的呢?可以说,鲁迅一旦认清了某种事物是丑恶的落后的低俗的并且也无改造的可能之后,他是会毫不留情地批判并且将它弃之不论的。那么对待民间文化的一些东西,他又是怎样看待的呢?

在《社戏》中,鲁迅对中国戏剧的过去和现在有这样一段引用的评价:“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的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发源于民间,也在中国民间受到广泛欢迎,人们常常在农闲时节于野外空旷之处搭上戏台唱几天的戏以供消遣,这种类似于集市一般的散漫轻松的形式使得唱戏活动老少皆喜,从而倍受推崇。然而当这样的戏剧被搬到剧场或者戏院之后就有些不伦不类了。这也还好,只是环境的变化“使我省悟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社戏》)。最使鲁迅不能不能容忍的其实更是戏剧内容的变化,这本该属于民间的通俗易懂的戏文却被“士大夫”之流改得面目全非:“士大夫是常要夺取民间的东西的,将竹枝词改成文言,将‘小家碧玉’作为姨太太,但一沾着他们的手,这东西也就跟着他们灭亡。他们将他从俗众中提出,罩上玻璃罩,做起紫檀架子来。教他用多数人听不懂的话,缓缓的《天女散花》,扭扭的《黛 9 玉葬花》......雅是雅了,但多数人看不懂,不要看,还觉得自己不配看了。”当鲁迅觉得这样的戏剧已经失去了原本的魅力,失去了在民间发展的基础之后之后,给予的就是否定和保持距离,“即使偶尔经过戏园,我们也漠不相关,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但难道他真的是对戏剧彻底的绝望和否定了么?不是的。他只是不看那种经过士大夫加工的做作的被搬到闹市中的戏而已,对于发源于民间生长于民间的戏剧,鲁迅在内心深处还是喜爱的,但他对于戏剧的美好记忆都停保留在了童年的故乡:“因为我确记得在野外看过很好的戏,到北京以后的连进两回戏园去,也许还是受了那时的影响哩。”然而现在看到的只是硬把它们改造之后搬到闹市,显得了无生趣,以致“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一种是平静和谐的民间生活氛围,它的主要元素是自然朴实,乡村生活的安逸恬淡,而另一种则代表的是庸俗的市井文化氛围,它的主要元素是油嘴滑舌的“胖绅士”之流,是闹市的嘈杂拥挤。如果说鲁迅“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是他的民间文化态度中的一种“颠覆”思想,那么,他对于传统的民间戏剧活动的向往就是一种回归了。鲁迅在心中对“士大夫”的戏剧保持距离,其实也是对民间文化的一种坚决维护和守望。

对于民间的一些迷信行为,鲁迅是不相信也不赞同的,他认为像崇奉泥菩萨之类的行为其实就是国民奴隶性的表现,在《复张孟闻》(《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补编·通信》)的信中,鲁迅分析了人们制造偶像的动机,但并没有对那些无知的迷信者表示不屑。他认为:“对于这班无知 10 识的弱者,我们应该深与同情;而且,你如果是从事于社会光明运动者,便有‘先觉常后觉’觉醒他们的必要。”鲁迅要颠覆的是那些表面看起来是“新”人,标榜自己并非迷信亦没有偶像,“却偏偏做了市场偶像之下等信徒”,因为这类人虽然接受了一些新思想,开了些眼界,但依然没有摆脱奴性的钳制,“自己不想起来,只求别人援手”,做着借别国社会党人的势力来帮助中国脱离奴才地位的白日梦。那么,如何才能摆脱奴性呢?鲁迅引用了一段德皇威廉二世的话:“自立不依赖人,此为国民所必具之意识。如国民全阶级中觉悟时,则向上之心,油然而发......”泥菩萨是需要颠覆的民间文化,因为它代表的是迷信,是白日梦,但它依然是一种信仰,只是这种信仰是错误的,是愚昧的,民众需要抛弃这种信仰,树立起健康积极的信仰,有偶像不是坏事,坏的是倚赖偶像。鲁迅要颠覆的不是偶像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一种国民思想,要重塑一种新的信仰,这就是一种颠覆,也是另一个层面上的回归。

对于一些取材于民间故事而渐渐留传下来的所谓“传统美德”典范的东西,鲁迅又是怎样看待的呢?孝敬长辈从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项重要品德,“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中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最根本的礼教准则,然而儒家的孝道体系并非人类的普世价值,并不是客观真理。在中国“百善孝为先”的传统思想影响下,人们开始把流传与民间的一些孝行传说整理为一本通行的教育范本,既《二十四孝图》。鲁迅为此作了一篇《二十四孝图》的文章对其中腐朽的思想观念进行了彻底批判。儿时的鲁迅在知道这二十四个故事之后只是感觉“‘孝’ 11 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但之后重新想起,不禁觉得里面实在有太多迂腐可笑的道理。比如对“老莱娱亲”的反感:“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老莱子即是一例,道学先生以为他白璧无瑕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还有的故事甚至完全是只知道站在长辈的角度对孩子无情的残害,从来不考虑作为接受者的儿童的心理。鲁迅就受到过影响。在知道“郭巨埋儿”的故事后,幼年的鲁迅就滑稽的想到:“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在这种可怜的担忧中不正显示出这些故事的荒诞迂腐么?可见“二十四孝”的故事实在都是不合逻辑更没有人性的案例,那么它还有什么理由继续在民间流传下去呢?

不得不说的是,鲁迅反对的是“孝”所反应出来的形式,但从来都没有否认过“孝”的道德价值,并且鲁迅也是极其孝顺他的母亲鲁瑞的。对于母亲的要求,鲁迅都能尽量满足,比如鲁瑞喜欢看书,鲁迅就到处搜罗母亲喜欢的书给她,鲁迅每次领到薪水后,总要给母亲买她爱吃的糕点。鲁迅一生中惟有一次没有完全听信于母亲,那就是母亲送给鲁迅的包办婚姻。1906年,正在日本学习的鲁迅被母亲以“病危”的善意谎言骗回老家与自己并不喜欢的典型旧社会女性朱安成亲,鲁迅对此极其无奈和沮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在旧社会是板上钉钉的事,多少人因此认命,可是鲁迅是什么样的人,接受这么多年的新式教育,立志 12 做改造中国的新青年,怎能接受这样完全由人安排的无爱的婚姻?母亲盼望着鲁迅能够早点给周家传宗接代,可鲁迅这次没有听命。鲁迅说“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这就是鲁迅对母亲安排的这桩婚姻的评价。但鲁迅并没有从此对朱安不管不顾甚至“休妻”。朱安一直伺候着鲁瑞,鲁迅也一直供养着她们。究其原因,当然是要考虑朱安的名份和她今后的生活,我想,还有一点就是顾及到了母亲的感受,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孝敬呢?“孝”并不是要百依百顺,社会在进步,封建的落后的东西必然被淘汰。鲁迅对封建孝道的批判和憎恶是强烈的,孝的表现形式不该总是那样的惨酷和专制,“二十四孝”早该被抛弃,这样,“孝”的内涵才能不断完善,以趋向于人性化,接近普世价值。只有颠覆一切不合理的东西,才能回归它们最朴实的本质。这就是鲁迅对待某些民间文化的一个层面。

第三章:暗夜独行——审视与开拓

在鲁迅的生命最辉煌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渐渐走出国门,鲁迅也是其中的一份子。西方文化开始对中国本土文化进行冲击,中国的知识分子们便进行了各种尝试,试图找到中国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说,这个时期的文学界异常活跃。人们在不断尝试写作的新文体的同时,也不断在寻找文学创作的源泉和素材。而此时的大部分都首先想到的是外国的舶来品,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对于民间传统文化,是极少有人关注的,人们认为这是守旧,是顽固不化的表现,认为民间文化中已经没有太多可供参考和借鉴的价值,亦不会为革命提 13 供任何有意义的帮助。但鲁迅不同,他在《朝花夕拾》中对故乡民间文化的记述之多,对故乡民间文化的关注之切也是同时期其他许多作家们无以比肩的,还有鲁迅曾经整理辑录的《会稽郡故书杂集》也说明了他对民间文化的重视程度。

民间文化是人们最原始的思想情感表达,是最底层人民生活的一种间接反应,很多还是民间智慧的一种表现,那些日积月累流传下来的文化从来都不会因为时间变迁而过时,比如阿凡提的故事,那不正是一种民间智慧的体现么?老百姓总是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一经文学家们的加工之后有时反而会使问题变得复杂。五四运动以来,社会的基本诉求就是进步,就是求新求变,人们对新的东西总有一种迷思。但如果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很多东西只不过换了个面目重新出现而已,看起来很新的东西其实早就出现过了。人们已经习惯了把所有新出现的东西都当成是社会的巨大进步,习惯了把所有看起来在往前走的东西都看成是不能拒绝的。在这样的惯性思维下,民间文化在那样一个背景中是很容易被人忘却被抛弃的,即便有人以民间文化为素材进行创作也很难推陈出新。

然而鲁迅总能从民间文化中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在中国民间文学创作最黯淡的时期,鲁迅依然根据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和历史事实创作(或者说“翻新”)出了富有新意和时代精神的《故事新编》。鲁迅自己说这本小说集是“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其实这种“随意”确是有很多的创意在里面。《故事新编》中属于神话题材的是《补天》和《奔月》,属于 14 传说题材的是《理水》和《铸剑》,属于历史题材的有《采薇》、《出关》、《非攻》和《起死》。神话和传说都是发源于民间的,所以相对而言,《补天》《奔月》《理水》《铸剑》这几篇较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因为它们的题材都是取自于大众所熟知的神话传说,虽然鲁迅拿来加入了今天的东西,但人们还是能够清晰的看到民间文化的影子,但也只是“似曾相识”而已,鲁迅在其中融进了自己的思想,加入了当代的元素,于是就有了新意,赋予了这些民间文化新的价值。而其余四篇均是出自历史事件,它们在流传过程中也许也会有加工,但毕竟是较少的,它们被记录成文字保存下来,因而一般人是难以接触到的,而鲁迅则在其中加入日常生活细节,将它们变成了带有荒诞性质的演义,这样的变化会让本身严肃的历史真实变得戏剧化,从而也更贴近大众了。我认为,这就是鲁迅在自觉地创造着新的大众文学,民间文学。他在刻板的历史真实和随意的民间传播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既不失思想的深刻,也不失文采的平易,这样才能达到启发民智,教育大众的目的。而这,不正是文化的功能么,不正是知识分子的责任么?

《故事新编》的出现,既表明了鲁迅对民间文化的重视,也证实了鲁迅对于民间文化又有了新的思考,他在审视民间文化的时候,还会联系当时的现实,给民间文化一个新的出路,为民间文化找到一种新的存在价值。这就是一位文化先驱者对民间文化所做出的开拓贡献。

但是,鲁迅对民间文化的认识还不仅仅局限于中华民族。在鲁迅的许多文章中都提到了许多的外国民间文化。比如在《谈蝙蝠》一文中提 15 到了《伊索寓言》中蝙蝠的故事,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谈到了Ahasvar的传说,在《摩罗诗力说》中引用了“血蝠”(吸血鬼)来论证他的观点,等等。

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里面已经清晰地表达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拿来主义”思想,对于民间文化如此,对于外来文化如更应如此。那么,鲁迅对外国民间文化的“拿来”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知道,鲁迅一生除了自己写作之外,还翻译了大量的国外作品,这也是他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异域文术新宗,自此始入华土。使有士卓特,不为常俗所囿,必将犁然有当于心。”(《译文序跋集·序言》)而在阅读和翻译这些外国作品的同时,鲁迅也常常会接触到各国的民间文化。鲁迅对于这些外邦的民间文化同样是抱着浓厚兴趣的,不然就不至于如此频繁的引用了。而且鲁迅的“拿来”也总是能够变化出新意为我所用。

1918年,受母亲包办婚姻的困扰多年,鲁迅发表了一首取材于外国民间传说中关于爱神丘比特的诗作《爱之神》,对“小娃子先生”(即丘比特)的“胡乱栽培”进行了调侃,嘲讽自己对这桩封建婚姻的无奈,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真爱的向往:“你要是爱谁,便没命的去爱他;你要是谁也不爱,也可以没命的去自己死掉。”这就将外国民间传说写出了新的内涵,本来爱就是不应该由外人——哪怕是神——来安排的,现在自己却正处于这样的无奈之中。

鲁迅作品中对于中外民间文化中同一事物的比较就更加突出了。这 16 种跨民族的比较常常一比就比出了各自的人文差异来。

在《关于中国的二三事》中,鲁迅把中国和希腊神话中的火神拿来做了一翻比较,说希腊的火神普罗米修斯因为从天上偷了火种而受到宙斯惩罚,因此被百姓传扬,被崇拜。而中国的火神被人们供奉的原因却是他们随意放火,“被了灾还要来表感谢之意,虽然未免有些出于意外,但若不祭,据说是第二回还会烧,所以还是感谢了的安全。”而那和善的发明火的燧人氏却没有丝毫的名份,被人们忘却了。这样的对比就很能说明问题了,为什么同样是火神,却被人们塑造出了不同的面孔,一个是为百姓做好事自己蒙冤而受到尊敬,一个确是给百姓带来灾难而接受祭拜以此来保人平安。难怪鲁迅从中看到了中国人欺软怕硬吃里爬外的阴暗心理,于是讽刺道:“而且也不但对于火神,就是对于人,有时也一样的这么办,我想,大约也是礼仪的一种罢。”其实他何尝不知道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礼仪,只是从这些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文化中也隐藏着一种国民心理,因为害怕,因为妥协才把这个胡乱放火的怪物敬为神,而真正发明火的燧人氏却被人抛一边去了。再看看外国的火神普罗米修斯是怎么来的,他是因为偷了火种给凡人,于是受到神界的惩罚,受着无尽的折磨,永世不得翻身,人们把他奉为神其一是因为感恩,其二是因为怜悯,这就是欧洲的人文主义精神之所在,跟他们比起来,中华民族的这种奴性似乎有着太久的渊源,有着太根深蒂固的基础。难怪鲁迅会“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摩罗诗力说》)。

对这种国民性的根源,鲁迅也从对民间文化的审视中找到了答案。17 在《谈皇帝》中,鲁迅有这样一段话:“中国人的对付鬼神,凶恶的是奉承,如瘟神和火神之类,老实一点的就要欺侮,例如对于土地或灶君。待遇皇帝也有类似的意思。君民本是同一民族,乱世时‘成则为王败则为贼’,平常是一个照例做皇帝,许多个照例做平民;两者之间,思想本没有什么大差别。所以皇帝和大臣有“愚民政策”,百姓们也自有其“愚君政策”。”从百姓对待鬼神的态度中就可以看到人们对付强者和弱者时的瞒骗心理。上瞒下,下骗上,如此恶性循环,终于早就了中国式的“愚民”和“愚君”。这种影响不可谓不深远,以致于鲁迅 “觉得中国人大抵都多疑”(《上海所感》),不愿轻易相信别人,更不愿轻易对人讲真话。走到今天这一步,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是息息相关的,“愚民的发生,是愚民政策的结果,秦始皇已经死了二千多年,看看历史,是没有再用这种政策的了,然而,那效果的遗留,却久远得多么骇人呵!”(《上海所感》)

中外民间文化对象形象差异上所反映的民众心理,鲁迅也有所探究。同样是关于猫的传说,中国和日本在形象塑造方面有相通的地方,但对猫妖性格的描述却是有区别的。“日本的猫善于成精,传说中的‘猫婆’,那食人的惨酷确是更可怕。中国古时候虽然曾有‘猫鬼’,近来却很少听到猫的兴妖作怪,似乎古法已经失传,老实起来了......”(《猫·狗·鼠》)。据《资治通鉴》记载:“延州刺史独孤陀有婢曰徐阿尼,事猫鬼,能使之杀人,云每杀人,则死家财物潜移于畜猫鬼家。”可见日本的猫到底还只是自己作怪,即使行为残暴,也只是“猫婆”的可恶,这其实反应的是 18 日本民族内心里那种压抑的性情,须要得到释放,虽然他们把这种释放寄托在猫的身上,但分明就在昭示自己身上也潜藏着这种冲动。再看中国的“猫鬼”,虽然也是在外作恶,却是受了人类主人的杀害和指使,最终沦落成人类的发财工具,其实人们能创造出这种广为流传的民间迷信,不正是人们心中有“鬼”么?人们为了利己,总是想征服一切,猫在他们眼里仅仅是一个工具而已,至于别人会不会以同样的方法来害自己,最后导致世界大乱,人们从来都不去想,眼前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鲁迅关于中国国民性的又一次探讨,因为“古法失灵”,猫们才老实起来,其实只不过是人们终于有所觉悟而已,然而那骨子里那爱占小便宜的性格依然如故。两个几乎相同的事物却有着两种不同版本的传说,从这种民间文化的差别中可以看到两个民族在衍生这种传说时人们的心态,反映出各自民族的社会情形。

综上所述,鲁迅对待民间文化的态度层次分明,该批判的,鲁迅绝不留情;该遗弃的,鲁迅从不眷恋;该继承的,鲁迅坚决维护;该发扬的,鲁迅毫不怠慢。

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分开来”(《毛泽东选集》第六卷,第708页)。中国虽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但从中沉淀下来的民间文化并不都是腐朽的。我们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懂得应当从中吸取什么,摒弃什么,改造什么。由此看来,鲁迅对待民间文化的各种态 19 度与毛泽东思想是不谋而合的。主要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刘希《压抑、释放、和狂欢——鲁迅民间记忆中“鬼世界”和“死后想象”》,载于《作家》2007年12月。

3.凌云岚《鲁迅与民间文化——游子的精神返乡之旅》,载于《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一期。

4.白帝《鲁迅画传》,现代出版社,2005年版。

5.李城希《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

第五篇:读《鲁迅批判》有感

读《鲁迅批判》有感

朱涵

《鲁迅批判》是著名学者李长之先生的一本小书。篇幅不长,区区十万字,却是研究鲁迅的一部赫赫有名的经典。是每一个想深入研究鲁迅乃至民国文学的人绕不开的必读书。李长之在其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大多依然十分洞见。而且,不同于传统的中国史学人物传记,这本书运用了西方精神分析的方法,认为作者的心理、精神状态和童年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作家的作品。作品与作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割裂开来,就无法深入理解两者任一。在分析过程中,不仅仅是对文本作出评价,更需要从鲁迅本人的精神面貌演变来推断和解读文字背后的来龙去脉和蕴含的深意。相比之下,传统的中国史学人物传记所带的黑白分明的道德判断忽视了人物作为一个个体在宏大的历史进程中的渺小与力量之有限。把一部作品、一个人批判一番很简单,毕竟人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不能在开启上帝视角、了解所有完整的信息的情况下做出最优的判断。而刀笔吏们若不深入探究一个人精神成长的过程,看不到他们经历过的伤痛和在政治道德困境中挣扎的痛苦,很容易站着说话不腰疼地用圣人的道德标准来否定他们的所作所为。而从精神分析的方法出发,至少可以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少一些书生意气的酸腐的道德评价,看得到鲁迅的局限。而只有理解了鲁迅的局限,才能更好地欣赏他作品的魅力,了解鲁迅作为一名文化巨匠与舐着自己伤口的战士的伟大。

由此而知,同司马迁的《史记》一样,这本《鲁迅批判》最大的特点便是它的纪实性。不虚美,不隐恶,不预设结论,不假设立场。一切都从客观事实和批判者本身的文学与美学的标准出发,论证总结。不会因为当时的政治需求而删改观点,也不会因为权力的淫威而妥协。这也导致了李长之的人生经历与太史公有遥相呼应之处。太史公的《史记》是他自己理想的政治道德的总结与体现,许多地方与专制统治需求格格不入,对汉高祖与汉武帝入木三分的鞭挞尤遭统治者忌讳。而在民国时期,《鲁迅批判》这本书被视为左派读物而被查封;新中国初期反右运动中又被查禁,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公宣队队员指着李长之先生的鼻子说:“鲁迅是可以批判的么?就冲着‘批判’,你就罪该万死。”一本能把国民党与共产党都得罪的书,一位能在解放前后都遭到封杀的学者,却能历久弥新,或许正是这本书学术价值最有力的作证。毕竟,真正客观和深刻的思想,是不怕政治力量的干涉的,而它正也是政治力量最害怕的。这正是批判家的风骨,不屈从于批判对象,不屈从于时代,不屈从于政权,更不屈从于普罗大众,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本书,若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讲,也应该是李长之先生本人磊落光明,热烈而严谨,明白而深刻的人格体现吧。

李长之认为,鲁迅生在一个风云变化,世代更迭的社会环境中。每一个生活其中的人,都不可能不对这变化有敏感的体会。但除了这个大家共有的大环境,鲁迅本人独有的经历更是使之成为鲁迅的重要因素。医学教育带给他的科学素养与最终的弃医从文,小时候家道中落让他感受到的人情冷暖,和鲁镇那充满了执拗的农民性的生长环境,都给他的精神以及他的作品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就医学教育来说,李长之认为最重要的是进化论的第一要义:生存。每个人都必须先生存下去,为了生存而挣扎与反抗。所以他的作品中满是对普通人,对尤其底层人们的死与生存的关怀。有时候见的血泪太多了,他的笔下甚至会透出冷漠与麻木的气息,但这恰是鲁迅的自我保护,好让他能修整之后生存下来,继续战斗。而这对人的生存最深切的关怀,也是让鲁迅成为受五四青年爱戴的原因。

医学教育给鲁迅带来的第二点性格特征,便是鲁迅对中国传统医药的痛恨,这其中又延伸出对传统医药所代表的封建社会中人的愚昧与无知的批评,和对与医药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的传统文化的针砭。它们与现代、文明、都市的西方文化相比,区别大得刺眼。但最根本的,则是医药本身对人的救治或毒害是最直接和显而易见的,而它所代表的封建文化与道德,则如慢性毒药般腐蚀着、吞噬着每一个生存其中的人的心灵与精神。

小时候家道中落的经历让鲁迅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他自己受到过的奚落、嘲笑和哄笑,都在作品中有着反映,同时包含着一种过分神经质的惊恐和无限的同情。他看得到那些小人物的伤痛,因为那其中有他小时候的影子。交织着的寂寞与倔强,悲哀和愤恨,也是鲁迅的文字最鲜明的特色。

农民的执拗性则是始终徘徊在鲁迅笔下刻画得最深刻的主题。他们偏执、愚昧、怯懦、惧怕改革,甚至不惮于对改革者施加最残酷的冷漠与直接的迫害。但另一方面,他们的执拗又是他们坚韧的源泉,让他们逆来顺受,顶受着最煎熬的生存却顽强地不轻易置弃。对于这种精神的了解不仅仅让鲁迅笔下的农村人物有血有肉而跃然纸上,更让鲁迅在和其他知识分子笔战的时候时刻展示出纯粹的坚持甚至偏执。这种持久正是农民精神带给鲁迅作为一个战士的礼物。

李长之先生认为,鲁迅对于形而上的最玄奥深邃的哲学问题不甚感兴趣。这恐怕不仅仅是当时中国面对的时局让“救难”的紧迫性压倒了一切,更是因为鲁迅性格中的敏感、脆弱与坚韧让他并不适合进行艰深而持续的思索,因而也不适合写探索人性终极问题的长篇小说。鲁迅是一个诗人与战士的结合体。诗人,是印象的,感性的,被动的。他的注意力会随着环境而转移,作品也因此烙上了许多独特的时代的印记。他的敌人是一切他看不惯的人,他的反应是强烈而即时的,如同他辛辣的文笔,讽刺着一切在发生着的可讽刺的事情。所以杂文和短篇小说是鲁迅所擅长的文体,浓缩和精华了鲁迅作为诗人那种感情浓烈与随时宣泄的需求。而他的长篇小说则稍显平淡。缺乏沉郁的哲学思考做后盾,无法在只言片语中闪现哲人的智慧,整体就显得无力苍白。

伟大的文学家不仅仅是有时局性的,更是有普世性的。而鲁迅的普世性来自于他对农民性格深刻的了解与中国社会和普通人中农民性格的普遍存在。这让他的作品即使放在当代也依然让人读完会心一笑,而后便紧锁眉头地陷入沉思。中国农民的愚昧,奴性,偏执与冷酷,鲁迅抱着极大的憎恶与同情,不论是同村人消费着祥林嫂的不幸,咸亨酒店里众人对没落知识分子无情地嘲讽,农民们在强权面前畏缩的同时,又贪婪地咀嚼着弱者的骨髓。长在农村环境里的中国人都有着一双像狼一般又凶又怯的眼神,在他人后面不远不近地跟着,在最孱弱的时候便毫不留情地扑上来咬一口。但这狼本身也是环境的受害者,因为在狼大肆发泄这浅薄而无聊的快意的背后,是现实生活希望的渺茫,把绝望与痛苦都暂时寄托在这幸灾乐祸上。这般逼真的刻画,只有真正了解中国农民的鲁迅才能做到。

鲁迅对农民冷酷与冷漠的刻画入木三分,不论是《药》里面大家伸长了脖子看砍头,还是阿Q死后围观者“枪毙没有死亡好看”的评论,都让人寒意顿生,悲从中来。冷漠本身还没有这样坏,但对于“冷漠”的冷漠和习以为常,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以为是生活必须的部分,则让人愤恨。鲁迅挑选这一主题,源于他的敏感和敏锐,源于他郁勃的诗人气质。在对国民性和奴性的鞭挞下,更是对普通人深深的同情。这在鲁迅近乎白描的文笔中得到了体现。

所以李长之先生说,鲁迅的情感是诗人,而他的思想止于战士。他的情感是粗暴的,充满了力量,几乎过剩。因为过剩,反而让他能冷冷地回去深深地刻画那笔下他含着泪讽刺的人物。他的美学不是传统士大夫那吟风弄月的雅士情趣或逍遥山水的老庄情怀,而是一种不精致的审美。这不仅是因为他不屑于有文人雅士一样的审美情趣,或许更是因为他的性格注定他不能够写出那样的文学。这样过剩的诗人的情感,使得他的文字必须用许许多多的连词,尤其是表示转折的连词,所连接起来。这是他情感翻滚与变化的纪录。若没有丰沛的情感支撑起这形式,光光学鲁迅连词的使用,只会变得拗口而肤浅。这也是许多人学鲁迅而落得个邯郸学步的下场的原因。

而鲁迅的战士气质,除了因为他丰沛的情感之外,也是因为他对于深邃的问题不感兴趣。所以他对急切的问题能单刀直入,跃入战斗并直中要害。他没有自己的哲学体系,恰恰使得他能够与所有他看不过的人论战。因此诗人与战士,在鲁迅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相辅相成。

文学家的伟大在于他能够同时抓住人性的本质与这个本质在时代中具体的表现,从而让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有读者,在以后也有知音。鲁迅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学巨匠。但是,之于鲁迅,这或许恰恰是让人难过的地方。他对国民性的批判在今天依然醒震聋聩,那几十年了我们到底进步了吗?改变了吗?阿Q们不是还在吗?依然吃着赵老爷的巴掌。祥林嫂们不是还在吗?依然在别人的消费中过着悲苦的生活。那鲁迅们在哪儿呢?那些有着最纯粹的人性的关怀而且不畏强权地抗争的民族的脊梁,这些像北方的雪一样的孤独的斗士在哪儿呢?我们也只能用读鲁迅和写鲁迅来表达自己的愤恨。或许只有李长之这样桀骜不驯的人才有资格也是最适合来做评价鲁迅的批判家了吧。

是为《鲁迅批判》读后感。

下载浅析鲁迅作品中的批判意识 好汇总(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鲁迅作品中的批判意识 好汇总(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鲁迅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从《祝福》中的祥林嫂看女性的悲剧人生 权颉 [摘要]: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是中国文学史上严重关注妇女问题,尤其是农村妇女,并把她们作为小说的主要艺术形象加以描写的作家。......

    鲁迅作品中的童年分析

    大人读鲁迅的黑暗,孩子读鲁迅的童年 ——鲁迅散文中的童年世界 从小就开始学习鲁迅的文章,这个本名为周树人的严肃先生似乎是一直陪着我们长大的。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语文......

    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分析(范文模版)

    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分析 鲁迅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有骨气的作家,以笔为武器,以新文化运动为战场,做出了不可磨没的贡献。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更是一面旗帜,一......

    鲁迅作品特点

    这个问题无法笼统作答,因为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面涵盖比较广,每个文学体裁的侧重点不一样,所以其在表现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点也是不同的,下面根据作品体裁来简单分析其......

    鲁迅作品交流

    鲁迅作品交流 从鲁迅的《故乡》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的童年是一座被尘封的大院。童年的鲁迅,仿佛是一个生活在天堂的魔鬼,丰衣足食却寸步难行;而闰土则是生活在地狱的天使,生活艰......

    鲁迅作品分类

    鲁迅作品分类 小说集: 《呐 喊》(共14篇) 包括《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戏》《**》《头发的故事》......

    鲁迅作品分类

    鲁迅作品分类 小说集: 《呐 喊》(共14篇) 包括《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戏》《**》《头发的故事》......

    对鲁迅作品

    对鲁迅作品《故乡》《社戏》中童年故乡的认识 淮安市涟水县陈师中学薛雪 初中三年里,我们学习了鲁迅的数篇作品,可以说篇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其中的《故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