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9-05-14 13:3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标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标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一篇:新课标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 Ⅰ卷 选择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三个小题。(9分)

中国必须吃透世界金融的诡谲

高盛一名高管反水,近日发表公开信斥责高盛血液里“有毒的贪婪”,将客户当成“傻瓜”和“木偶”。公开信引起高盛股价下跌,在美国金融街和舆论中都掀起轩然大波。

高盛是美国资本主义宝塔尖上的一颗珠子,同摩根士丹利等投资银行一样,其对美国资本的配置和使用具有超乎寻常的影响。它们的跨国化,又极大引导了新兴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这对新兴国家利弊参半,但它们的超级控制力始终令人不安。

高盛在美国内部都不断被质疑“没有道德”,出过多次丑闻,它在中国等新兴国家如果不干点“违背道德的事”,似乎不太可能。

高盛等投行在美国就是“公关”高手,投行高管同美国政府官员之间的“旋转门”是公开的,以至于英语中有一个专有名词“财政部-华尔街共同体”。高盛在新兴国家招募员工非常注重他们的“社会关系”,以此将影响力迅速渗入各国的一些核心圈子。

但如果因此就拒绝同这样的投行打交道,新兴国家资本市场的摸索或许会付出更多学费。我们并不清楚,究竟哪样做我们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更大。

中国经济快速积累规模,但这些积累的金融含义,中国人的理解大多数是西方教给我们的。就像一个穷人好不容易存了一笔钱,但用这笔钱的环境是在富人堆里,这些钱意味着什么,应当怎么用,只能慢慢体会。

中国一个比较糟糕的问题是,本来尖端金融人才就不多,但国有金融系统无法形成有吸引力的福利待遇,让这些人才专心为国家服务。中国金融人才的“外流”仍是大趋势,何时能变成“内流”,目前看上去遥遥无期。

在当下追求社会公平的大氛围下,让中国形成一个与高盛竞争力旗鼓相当的人才集合,是很难的一件事。

金融安全在中国国家安全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中国“存的钱”也是全世界最多的,但中国的金融系统仍很质朴,基本没见过欧美金融界经历的那些世面和风暴,我们独立形成对一些重大金融事件的判断还有困难。

换句话说,如果高盛等忽悠中国的话,他们胜算的可能性大概不是零。

中国必须像冲击“两弹一星”那样,彻底吃透世界金融里那些诡谲的东西。未来美国朝中国扔原子弹的可能性很小,但它在金融上给中国致命一击,无论是精心设计还是“顺手牵羊”,这大概不是不值得任何防范的科幻故事。

与高盛等投资银行认真共处,把它们琢磨透,向它们求教,但也不言听计从,寻求与它们合作和防范并规范它们的平衡,这是中国在搞不太清楚美国那些大投行时,相对合理也相对保险的态度。

中国有世界一流的工厂和建筑队,但如果长期没有世界一流的金融,那我们就可能永远是这个世界的“苦力”。改变这个情况,是未来几代中国人的使命。

..(2012年3月《环球时报》)

1、有关“高盛”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高盛”是美国的一家投资银行,它对美国资本的配置和使用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

B.高盛投资银行的高层管理人才在公开信中对高盛投银进行了“曝光”,使得高盛投银的股价下跌,造成的负面影响极大。

C.高盛投银高管人员经常能与美国政府官员达成共识,这也说明美国银行与政府组成了利益共同体。

D.高盛投资银行聚集了较多的优秀金融人才,这让新兴国家很难形成与之进行竞争的有力的人才集合。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高盛投银将客户当成“傻瓜”和“木偶”等没有道德的言行,被内部人员斥责,而这种丑闻曾多次在中国等新兴国家出现过。

B.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也积累了较多的货币,所以金融安全也成了中国国家安全的主要防范内容。

C.现在中国金融系统给金融人才的福利待遇没有多大的吸引力,所以尖端金融人才很难专心为国家服务,致使国内金融人才“外流”现象难以断绝。D.在中国还没有完全了解世界金融里的奥秘的情况下,中国在金融领域还大可不必去防范美国或是有预谋的或是无意的“忽悠”。

3、根据原文内容来判断下列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高盛等投资银行不仅对国内资本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跨国影响着新兴国家的资本市场。

B.高盛投银在新兴国家的招募条件就是员工要有庞大的“社会关系网”,这样会给高盛投银带来“公关”条件,利于业务的开展,否则,将不予录用。C.未来美国朝中国扔原子弹的可能性很小,但它在经济领域很有可能会精心设计或“顺手牵羊” 给中国致命一击,所以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时刻防范。D.中国要学会在与高盛等投资银行共处中合作,在合作中做好防范与制衡,这样我们就可能有机会改变在金融界里“苦力”的角色。

一、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4、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⑴、一个社会中的少数先驱往往从改造社会环境、________文化意识、提高民族素质三方面同时入手,来全面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⑵、那高高低低时远时近的哨音,化成一片浓浓的乡愁,______在我的周围。

..⑶、中学生吸烟既_________《中学生行为规范》,又有害于身体。A、创新 弥漫 违反

B、创立 弥留 违反 C、创新 弥留 违犯

D、创立 弥漫 违犯

5、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善于敏锐地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随心所欲地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B、棋盘上自己的棋子所剩无几,而对方却兵多将广,他感到在排兵布阵上捉襟见肘。

C、他看好了那双款式新颖的运动鞋,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D、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确定这样一个主题,目的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

B.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展开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C.由于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正满怀豪情走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D.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也是献给伟大祖国59岁华诞的珍贵礼物和诚挚祝福。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5题。(12分,每小题3分)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8.对下列语句中抽出来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郑既知亡矣

既:已经

B.将焉取之

之:指代土地

C.又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何厌之有

厌:厌烦

9.下面句子中加波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动词。认为

B.敢以烦执事

以:介词。用,拿。,C.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代词。怎么。D.将焉取之

焉:代词。哪里。10.“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一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请客的主人

行装

B.宴请的客..人

行装 C.宴请的客人

使者

D.招待过客的主人

使者

11.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是会有好处的。

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拒守。

D.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作法,实不足取。第 Ⅱ卷(共87分)

四、默写与翻译(16分)

12.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曾记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3)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

(4)风萧萧兮易水寒。

(5)

,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6)沉默呵,沉默呵。

13.将下列文言语译成现代汉语(6 分,每小题2分)(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浣溪沙•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噀 [注]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注】噀:xùn,喷。

【小题1】“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两句中哪两个字最生动传神? 请结合诗句加以点评。(5分)

【小题2】这首词是如何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塑造橘的形象的?请结合全诗分析。(5分)

..答案: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1分)

孤 城

浓雾锁城。不过才十几分钟,这座小城便成了孤城。

警察封锁了高速路、公路。雾太大了。得到警察封锁道路的消息,李生慌了。

他觉得害怕,好像自己一个人被扔在小城里,孤独无助。尽管他知道周围都是人,但这些人不是他的亲人。他的亲人在城外,在距离小城二十五公里的乡下,那里鸡鸭成群,小桥流水,李生迫切地想要回到那里,回到亲人的身边,那样才踏实。

李生跑下楼,掏出钥匙准备开车,想到警察已经封了路,又沮丧地收回钥匙。他只有走着回家了,警察总不至于连人都拦截吧。

浓雾遮蔽了周围所有的东西,除了身旁四五米的范围,其它什么也看不到。李生停下来,可以听到有高跟鞋叮叮叮敲击路面,有人在说话,隐约有人影影绰绰晃动。有人匆忙从他身边跑过,嘴里嘟嘟囔囔说着什么,一个人在身后喊着那人的名字,那人答应一声,没有回头。偶尔有一束黄的光缓慢地闪过,远远有嘟嘟的喇叭声。

李生心慌得厉害。他想看到熟悉的人,看到熙攘的汽车,想跟人说话,说什么都行。

过了一个路口,又过了一个路口,雾似乎越来越浓,像牛奶漫天倾泻,抹也抹不开。

李生掏出手机,试图找出一个人跟他聊天,很奇怪,显示有信号,手机就是打不出去。他一遍一遍地拨手机里存储的每一个号码,不管谁。110、120、119,甚至114,他都拨了,一个也拨不出去。

李生加快了步伐。总会走出去吧。越这样想,却似乎越陷入了迷宫,好像一..直在原地打转。像被人施了魔法,所有的东西都消失在浓雾里,轻飘飘地,就没了。

突然,一条黑色的小腊肠狗从身边跑过,李生欣喜若狂,可爱的小狗,尽管它不会说话,但也是个伴。李生紧跟着脚步轻盈的小腊肠,生怕跟丢了。

小腊肠似乎明白李生的心思,它的脚步慢下来,李生可以很轻松地与它并行。李生默默地说:小狗,谢谢你。

也许是觉得没意思,和李生一起跑了一会儿,小狗叫了几声,突然往斜刺里窜过去,李生喊“站住”,但无济于事。少顷,他听到了两只狗的叫声,小腊肠找到了它的伙伴。

真是悲哀啊。

走,赶紧走。赶紧离开这座可怕的孤城。

终于,到达出城的路口了。警察背着手站成一排,如果不是身上米黄的荧光背心,李生根本看不到他们。

他跑过去,想从警察中间穿过。可他们站得实在太密,李生又太胖了,根本穿不过去。李生说:警察同志,请让我过去。这些威严的警察居然没有一个人搭理他。李生拉拉他们其中一个的衣服:求求你,让我过去,我要看我爸看我妈我妹看姬小凡。还是没人搭理他,好像他面对的是一排水泥砌的警察。

李生哭喊起来,他的恐惧已经蕴集到了顶点,一下爆发出来,孩子一样大声地哭,绝望地喊。但那些警察依然无动于衷。

喊过哭过,李生的心稍稍安定了些。既然哭喊没用,就要想别的办法,必须尽快离开这里,离开这座浓雾紧锁的孤城。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李生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他只能盯着那些米黄的背心,连成一条线的黄背心,从那里感觉到一点温暖的气息。

过去的日子,排山倒海一样来到李生眼前,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和妹妹在一起,和姬小凡在一起,快乐得到处都是和煦的阳光,多好啊。可现在,除了雾什么也没有。

就在李生一屁股坐到地上,丧失一切信心的时候,天居然一下放晴了。浓雾像缕缕的丝帛一样被轻轻抽走,霎时,阳光遍地。

他恍惚地站起来,看看前方,一条宽阔的道路,通往他家乡的路,路上全是等待进城的人和车。看看身后,一座座美丽的大楼高高挺立,楼上的招牌清晰可见。

..一切就像梦一样。

一个小警察过来对他说:走吧,现在可以走了。

去哪儿?

你不是要回家吗?

我回去干嘛?又没事,我上个月刚回去过。

可是,你刚才哭着喊着说要回去的。

我现在又不想了。

李生转身向回走,一座大楼的十一楼上,有他打开的电脑,没干完的工作。

(选自2012年第5期《小小说》,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A.作者用词极其精妙,如“被扔在小城里”里的“扔”字和“陷入了迷宫”里的“陷”字,都极富表现力,写出了李生强烈的孤独感、失落感和恐慌心理。B.文中提到了李生的爸妈妹妹和姬小凡,他们是李生的精神寄托,尤其在这样的大雾天,只有他们才能让惊慌失措的李生感到踏实。

C.准备回家的李生被警察封路的消息吓慌了,他更加迫切地想回到家乡亲人身边,那样心里才踏实,所以就匆匆上路了。

D.李生的手机打不出去,充分说明在浓雾锁城之时,所有的人也像他一样,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回到亲人身边却又回不去。

E.作者写到一条黑色小腊肠狗时,用到了先扬后抑的手法,李生开始从小狗那里得到了些许安慰却很快被小狗抛弃,最终仍是孤独一人。

【小题2】作者在小说中多次写到浓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你结合全文的内容简要地回答。(6分)

【小题3】“孤城”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孤城”内涵的理解。(6分)

【小题4】当大雾锁城时,李生拼命要出城回家,雾散之后又不想回家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这种矛盾的心理历程。请结合本文内容,探究一下李生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原因。(8分)答案:

..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火中取栗的人

①凡高的一生充满了孤独和被遗弃感,他曾呻吟或叹息:“上帝啊,孤独地生活值得吗?”又说:“一个人必须保持隐士的某种本质,不然,他就失去了根本。”为了绘画,孤独是必要的,孤独又是使人不堪磨耐的,于是,凡高这个脆弱的生命在不可解决的悖论中被撕得粉碎。

②在凡高看来,“绘画就是要设法穿过一堵看不见的铁墙”,这也是画布对凡高的召唤。“不少画家害怕空白画布,但空白画布也怕敢冒风险的真正热情的画家”,凡高把艺术活动当作极富挑战性的生命活动,让满腔热血在画布上挥洒流淌。对凡高来说,理性可以忽略不计,表达远远大于揭示真理。凡高在画布上完成了生命,成为一名艺术的殉道者。

③在凡高的画作前,我首先要提问的是,在这些令人无以言说的震憾的画作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灵魂?在艺术史里,凡高是突兀的进入者,是不可定义的。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是个曾做过教师、营业员、传教士的穷困潦倒的外来者。他的画被那个时代认为是可笑的涂抹。但他没有局促而褊狭的形式感,以一种特殊的手段,不顾一切地表达,直接而强悍,如同天启,显示出了罕有的品质。④除了大量的并未湮灭和佚散的书信,凡高没有给这个世界留下其他文字。读他的倾诉,让人觉得他拥有纯金般的生命。他是个底层的观察者、感受者和传达者,一个实践理想和使用决心的人。他对绘画有一种独有的生命的虔诚。他是如此单纯,单纯是他面对世界和画布的态度,而他情感的纤细和尖锐的痛苦同样令人震惊。

⑤他就是这么一个具有纯真本性、无比温柔善良、充满令人心碎的柔情的圣徒,..而他的画作也是最直接地表达了他的热情。他画作的明亮,源于他自身的明亮。⑥这样一个至真至善的灵魂,强化了一往无前的悲惨的境遇,并收获绝望。但他并不屈服。他尽可能地敞开内心,相信拯救的力量来自生命内部,努力把自己引向幸福。经历了爱情的折磨,生活的潦倒,被放逐的凡高在心灵的废墟中寻找着取暖的炉火,哪怕这炉火能将他毁灭。他对艺术的狂热,既是道德的救赎,也是爱欲的出口。绘画成了他挽救精神上覆亡的唯一可能,是他逃避绝望的需要。他的创作不是自慰,而是自救。人越孤独,创作也越自由。他在表达着人最饱满的神气,努力在深重的绝望中生长出深重的幸福,以此来抵御阴暗的世俗的蹂躏和压迫。凡高身上神秘的力量,源于他的不屈和挣扎。

⑦但凡高所做的一切,让命运的悲剧感越来越浓重。他说:“谁为自己选择了贫困并喜爱贫困,谁就拥有无穷的财富。”但他又因为事业失败和贫困而绝望。在严酷的现实生活的压迫下,大地在他脚下坍陷,他活在了风暴里。他的灵魂不断地破碎下去。但他绝不撤退。他说:“一切我所向着自然创作的,是栗子,从火中取出来的。”他画布上的色彩在轰响里燃烧着,裹挟着他,让他在持续不断的昂扬中崩溃。

【小题1】 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文通过评述凡高孤独惨痛的一生和他在艺术上的狂热追求,探讨了他在艺术和世俗间徘徊的心路历程。

B.本文深入探讨了凡高充满矛盾的内心,展示了这位艺术家不屈的精神,字里行间充满着深切的理解和同情。

C.第②段中“看不见的铁墙”,揭露了当时社会像厚重布幔般的愚昧和无知,竟把凡高的杰作诬蔑为可笑的涂抹。

D.第③段中“突兀”和“不可定义”指的是凡高进入艺术史极为偶然,是独一无二的,公认的成规无法解释。

E.本文显示出这样一种矛盾:纯真善良的绘画大师凡高一生孤独贫穷,这是现实的悲剧,但却是艺术的幸运。

【小题2】请结合全文内容,解释第①段中两个画横线的短语在文中的含义。(6分)

(1)隐士的某种本质(3分)

答:

..(2)不可解决的悖论(3分)

答:

【小题3】“火中取栗”是成语,凡高为什么称自己的作品是“从火中取出来的”“栗子”?(3分)

答:

【小题4】凡高的画作具有令人“震撼”的力量,从凡高的灵魂深处看,产生这种力量的原因是什么?请从③—④段中分别找出一句话来概括回答。(2分)答:

【小题5】请就本文第⑥段所说的“不屈和挣扎”的问题,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谈谈你个人的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六、语言运用(10分)

18.答:

19.仿照下列句子的句式,再写两个句子。

..也许,你站不成巍峨的高山,但你依然可以挺立成一棵青松或一枝秀竹,为生命添一分绿意,增一道风景。

仿1:也许,你升不成光芒万丈的太阳,但你依然可以升成一轮皎洁的月亮或一颗微弱的星辰,为大地添一分光明,增一分热量。

仿2:也许,你妆扮不成雍容华贵的牡丹,但你依然可以长成一朵野花或一棵小草,为人类添一缕芳香,增一分活力。

20、请阅读以下材料,为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要求:不超过25字。(4分)新华社合肥12月15日电(记者鲍晓普)记者15日从安徽省医改办获悉,从今日起,安徽省74个县(市、区)的148家县级公立医院都将全面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这就意味着,从即日起,安徽全省农村地区的近6000万城乡居民可以在这些医院买到“平价药”。

据安徽省医改办介绍,从12月15日起,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将全面铺开,除药品“零差率”销售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外,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补偿机制、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人事分配制度和医保支付方式等改革也将推行。11月1日,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已在21个县提前试点,启动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并且执行了普通诊察费政策,调整了护理费、手术费、大型设备检查费等3大类595个项目收费标准。答案:

七、(40 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矮子对巨人说,我比你身材短。一个女人对男子说,我比你力气小。一个小孩对老人说,我比你经验少。一个丑妇对美女说,我比你容貌差。一个记者对富翁说,我比你贫穷。一个百姓对官员说,我比你地位低。……他们忧愁着。智者托着天平走过来,爽朗地说:“你们不必忧愁。测生命的重量,这些都不是主要的砝码。”

要求:①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想,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

三、1—3CCB4—6 ABD

8—11 DAD A

四、12—13 略 五、六、七、略.

第二篇:2016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50分)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消息称:从2013年2月25日至3月17日期间,我国用于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的同步卫星(位于赤道上空,绕地球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将进入日凌期,在此期间受影响的波段对应的电视台节目会突然出现图像不清晰和短暂雪花现象。读图完成1~2题。

1.日凌现象出现时,通讯卫星与其它天体的位置关系是()A.通讯卫星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 B.通讯卫星位于地球与月球之间 C.通讯卫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 D.通讯卫星与地球、月球、太阳共线

解析 观察日凌示意图,地球站、卫星和太阳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故地球、卫星和太阳在同一直线上,卫星位于中间。

答案 C 2.地面接收站受日凌干扰使对应波段电视节目图像不清的时间出现在一天中的()A.日出前后 B.日落前后 C.中午前后 D.午夜前后

解析 观察日凌示意图,我们可以获得影响通讯的主要原因是太阳的电磁波,太阳电磁波最强时也就是太阳辐射最强时,理应为正午12点左右。

答案 C 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在轨飞行15天,6月26日8时7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据此回答3~5题。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神舟十号”从属于地月系 B.升空后的“神舟十号”不是天体

C.“神舟十号”在轨飞行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D.太阳活动可能对“神舟十号”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

解析 发射升空后的“神舟十号”绕地球飞行已脱离了地球大气层,属于人造天体。(若是待发射的“神舟十号”属于地球的附属物不是天体。)答案 B 4.6月20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问)“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始进行太空授课。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授课实况,全国8万余所中学6 000余万名师生同步收看。如果位于洛杉矶(北纬34°03′,西经118°15′)的华人学生要同步收看,其开始收看的时间(区时)应是当地()A.20日18时 B.21日18时 C.19日18时 D.20日10时

解析 根据洛杉矶的经度可知洛杉矶位于西八区。求某地所在时区数:用经度数÷15°=整数+余数,若余数大于7.5°,则时区数为整数+1;若余数<7.5°,则时区数为整数;若余数=7.5°,则为两时区的边界线,不属于任一时区。西八区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6个小时,当北京时间为20日上午10时时,洛杉矶区时是19日18时(6月20日10点—16小时)。答案 C 5.“神舟十号”发射升空至返回舱返回地面期间,从理论上看北京航天指挥中心昼长变化趋势是()A.一直变短 B.渐短—最短—渐长 C.一直变长 D.渐长—最长—渐短

解析 结合题意和下面示意图可推知:6日11日—6月22日期间北京航天指挥中心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6月22日这一天,北京航天指挥中心昼最长(夜最短),之后到6月26日,北京航天指挥中心昼变短(夜变长)(整个过程中昼一直长于夜)。

答案 D 北京时间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航班号为MH370客机与地面失去联系。据此回答6~8题。

6.此日过后两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A.逐渐加快 B.逐渐减慢

C.先加快,后减慢 D.先减慢,后加快

解析 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此日过后两个月内速度逐渐减慢。

答案 B 7.此后两个月内,济南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是()A.昼逐渐变短 B.昼逐渐变长

C.昼先变长后变短 D.昼先变短后变长 解析 此后两个月为3月8日至5月8日,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济南位于北半球,故白昼逐渐变长。

答案 B 8.此后两个月内,济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A.先变小后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一直变大 D.一直变小

解析 两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济南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变大。答案 C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13~14题。

材料一 一组由各国地质科学家组成的专家团观察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多年之后,在出版的美国《地球物理通讯》月刊上发表报告,认为非洲大陆将一分为二,阿法尔已经成为我们见证海洋形成的天然实验室。

材料二 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自2005年两座火山喷发后,就形成了不到1千米的裂缝,但迄今裂缝全长已达60千米,最宽处达8米。

13.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形成于火山喷发之后,其火山组成物质都来自于地球内部的()A.地幔 B.地核 C.地壳 D.岩石圈

14.裂缝从1千米延长到60千米。非洲大陆也将一分为二,这些直接改变的是地球圈层中的()A.岩石圈 B.大气圈 C.生物圈 D.水圈 13~14.解析 火山喷发的物质主要是岩浆,其来自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且到达地表后随温度的降低,冷却形成了岩石。裂缝形成于地表,其直接改变的是地表的岩石圈。

答案 13.A 14.A 读2013年3月1日至27日广东省平均降水量与气温逐日变化图,回答15~17题。

15.下列有关图示时段广东省气温变化及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A.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处于高温,气温变化不大 B.有多次冷空气入侵,气温变化较大

C.25日后气温降低,主要是因为阴雨天气削弱了太阳辐射 D.5日至11日气温回升,主要是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

解析 从气温变化曲线可以看出,该省3月份气温变化较大,特别是在4日前后出现较低温,3月初仍有冷空气活动,可判断是受强冷空气影响而成的。据上述可判断3日、15日、21日、27日最可能是受到冷空气影响而降温的。5日至11日。若有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则可能形成降水。

答案 B 16.影响3月1日至2日降水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解析 1日至3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出现大幅度降温。当冷空气与当地暖湿气团相遇,便形成冷锋,进而带来降水。

答案 A 17.23日至24日出现雷雨、大风和冰雹,其降水类型主要是()A.锋面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台风雨

解析 23日至24日气温高,且出现雷雨、大风和冰雹,这是强对流天气的典型特征,因而可判断降水类型主要是对流雨。

答案 C 如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18.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下列地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A.奥陶系 B.下石炭统 C.五通组 D.下二叠统

解析 一般来讲,岩层的位置越靠上其形成的时间越晚。结合图例可知,位于最上层的下二叠统形成时间最晚。

答案 D 19.图示地质结构反映该地经历了()A.水平张裂和外力侵蚀 B.水平挤压和断层 C.水平张裂和断层 D.水平挤压和外力侵蚀

解析 由图中岩层呈弯曲状可知,该地岩层受水平挤压形成褶皱。褶皱的岩层受外力侵蚀,原有岩层已经不完整。

答案 D 读北半球某地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20~22题。20.图中甲、乙两处最大气压差P的值可能为()A.30 C.40 解析 从图中等值线递变趋势及等压距可知,甲地气压最大值不超过1 040百帕,乙地气压最小值不低于1 000百帕,甲、乙两处最大气压差接近40百帕。

答案 B 21.此时下列各地最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A.西安 B.东京 C.北京 D.甲地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处于高压中心附近,西安处于高压脊附近,东京也处于高压附近,只有北京位于低压槽线上,最有可能形成降水。

答案 C 2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此时前后几日北京温度变化过程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从图中可知,北京位于低压槽线上,根据大气运动状况可知,该槽线附近形成冷锋,冷锋过境前,该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

答案 C 如图表示的空间分布的模式可以表示多重含义,回答23~25题。23.若此图表示季风环流,M地为亚欧大陆,则图示时间可能是()A.1月 B.5月 C.7月 D.9月

24.若此图表示南太平洋大洋环流系统,则形成了大渔场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25.若此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圈,则①代表的风向是()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23~25.解析 第23题,M地为亚欧大陆,且盛行下沉气流,说明亚欧大陆此时气温低,图示时间应为1月份。第24题,若此图表示南太平洋大洋环流系统,②洋流名称是秘鲁寒流,这个寒流为上升补偿流,能把海水底部的营养盐类上泛到表层,形成大渔场。第25题,若此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圈,则①为北半球中纬西风,风向为西南风。

答案 23.A 24.B 25.A

二、综合题(共50分)26.如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1)此图表示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的光照情况。

(2)此时A点是________时,A、B、C三点白昼最短的是________。(3)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

(4)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

(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___(坐标),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________。

答案(1)6 22(2)15 C(3)ACB CAB(4)3(5)(23.5°N,45°W)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7.2010年4月以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熔岩不仅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暴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2分)(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________边界(填“生长”或“消亡”)。

(2)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________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成因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________。

(3)冰岛火山喷发的烟尘缓缓向英国、挪威、德国、波兰等国飘移,“吹瘫”了欧洲空中交通,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受到________风的影响。

(4)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反映在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______、________;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______。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________。

(5)火山喷发破坏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活动。然而,对人类也带来有利的方面。列举两点。

答案(1)亚欧 美洲 生长

(2)压力(内力或地质)岩浆岩(火成岩)(3)西

(4)① ② ③ 小(5)带来肥沃的火山土壤;带来硫磺等有用矿物;利用火山景观发展旅游;有利于火山研究。(任答两点)28.如图是我国东部某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在该系统控制下,A处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影响B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在该系统控制下,B处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

(2)C、D、E、F四地中,即将发生明显天气变化的是________,原因是该地将受到________的影响,届时将出现__________天气,当此天气系统过境后,天气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天气系统产生的天气过程较之一般锋面产生的天气过程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G处的风向为________,请在图上画出G的风向。答案(1)高压系统 晴朗 低压系统 多阴雨天气

(2)C、E 冷锋 阴雨、大风、降温 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降低、天气晴朗

(3)强烈 锋面和气旋两种上升气流叠加,使气流上升强烈(4)西北 图略

解析 第(1)题,甲地背斜成谷,乙地向斜成山。第(2)题,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第(3)题,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和岩层弯曲方向可区别向斜和背斜。第(4)题,修建隧道应选择背斜,乙地是向斜,是储水构造;丙地是断层,地壳不稳定。

答案(1)谷地(或鞍部)山地 背斜 断层(2)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

(3)岩层年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岩层弯曲方向:岩层向下弯曲。(4)乙地为向斜,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可能变成水道;丙地为断层,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

第三篇:人教新课标版必修1高一语文上册小狗包弟课后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必修1高一语文上册小狗包弟

课后练习

(一)语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作揖(yī)处(chu)分血泊(pō)弹冠(guān)相庆 B.浩(hao)劫叱(chi)骂教诲(huǐ)绿草如茵(yīn)C.拍摄(nie)租赁(lin)解剖(fōu)罄(qing)竹难书 D.修葺(qi)舔舐(shi)内讧(hong)怙恶不悛(qu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撕破厮打具乐部具体而微 B.题纲提携孵化器腐化侵蚀 C.煎熬剪裁葡萄藤腾云驾雾 D.赋予付与暴发户山洪爆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改革后,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何况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受群众欢迎。

B.发展需要空间,个性发展需要广阔的空间。这是由个性的多样性,丰富性决定的。

C.杂志社邀请了部分师生代表参加座谈,对如何将刊物办得更好听取了师生们的意见。D.新形势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我们面临新的挑战,要么故步自封,要么被淘汰。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种这树的时候,你才五岁。”母亲感叹地说:“一晃你都三十多岁了,树也这么高大,粗壮了。”

B.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C.两年以后,她再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您的小狗怎样?”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D.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 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必须指出,目前中校学生复习资料的泛滥成灾,不仅使教学走上了耗时多、效率低、质量差的恶性循环之路,而且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和经济负担。

B.挫败感、自卑感、失落感,对于这些不良的心理,只有通过很强的心理调节才能战胜它。

C.歌星、影星多是靓女俊男,中学生崇拜的偶像,他们将青春的热情乃至痴情恣意挥洒,甚至因此荒废了学业。D.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培养人才工作的力度,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人才哟内搞好,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国的旧体诗有古体近体的分别。古体诗亦称“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有律诗和绝句。

B.明代的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作品都给后代极大的影响。

C.朱自清字佩弦,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其《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D.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

二)点击课堂

7.文章开始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在全文表达中有什么作用? 8.文章中共三次出现了“您的小狗怎样?”的问话,这三次问话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呢? 9.“文革”结束后,作者写到院子里的“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含义是什么? 10.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但是抒情写意是散文的当行本色,是散文的核心和灵魂。请简要概括作者的情感呈现怎样的变化? 11.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

么要写一条小狗?

三)选段在线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题。

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日本朋友对它更感兴趣,有一次大概在一九六三年或者以后的夏天,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就拍摄了包弟的镜头。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作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两年以后,她再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您的小狗怎样?”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

“您的小狗怎样?”倘使我能够再见到那位日本女作家,她一定会拿同样的一句话问我。她的关心是不会减少的。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

12.作者在描写人与狗之间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点? 13.作者在描写小狗包弟时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4.作家为何要突出写小狗包弟的可爱之处呢? 四)延伸拓展

哭小弟

宗璞

我面前摆着一张名片,是小弟前年出国考察时用的。名片依旧,小弟却再也不能用它了。

小弟去了。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但是现在怎么能轮得到小弟!他刚50岁,正是精力充沛,积累了丰富的学识经验,大有作为的时候,有多少事等他去做啊!医院发现他的肿瘤已相当大,需要立即做手术,他还想去参加一个技术讨论会,问能不能开完会再来。他在手术后休养期间,仍在看研究所里的科研/book/2003new/li/zhuanji/bjzz/ 《仁者长寿巴金今日迎来101岁华诞》

http:news3.xinhuanet.com/book/2004-11/25/content_2258953.htm 《喜迎巴金百岁华诞》http: 答案

一、1.D2.C3.B4.C5.D6.B

二、7。本文先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用以引起自己的故事,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在内容上,艺术家和他的狗的故事,巴金和他的包弟的故事,二者形成映照,说明在文革时期这样的事情并非一二,而是普遍存在的,深化了文章的主题。8.第一次是日本作家由起女士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时问起的,这时,包弟的情况还很好,作者回答的很轻松也很愉快。第二次是1962年的事情了,这时文革还没有开始,包弟还有大家的生活都很愉快,作者为这种幸福而感动,心灵也没有受拷问之忧,因此,作者似乎自己听到别人在这样问。第三次则是作者自己的猜测,他很担心由起女士再问这样的问题,因为这时他的心里已经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了。9.“竹篱笆”的院子曾经给留下美好回忆的人和动物都不存在了,经历了“浩劫”之后,人们之间的距离不再是“柔软”的竹篱笆,而是换成了互相隔阂的无缝的“砖强”,这说明文革对人们心灵的戕害和扭曲,不知要经过多么长的时间才能够消除。10.随着故事的进展,作者的感情呈现波澜起伏的变化:悲伤(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宁)歉意(至今心不得安宁)。11.小狗包弟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得到生存权,并免受侵害。作者通过一条小狗遭遇,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一条狗都保不住命。另外,作者写小狗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写小狗正是为了写人的心灵。

三、(一)12.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13.作家描写小狗包弟时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如:正面描写,第1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侧面描写,第1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第3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14.小狗包弟愈是可爱,愈是聪明,作家的一家人就愈是不忍让它离开;同时,以此更写出了后文作者的忏悔。

四、15.这句话感叹像小弟这样英年早逝,壮志未酬的知识分子还有很多,表达了作者对小弟以及像小弟一样的人的惋惜之情和深深的敬意。这句话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16.这一连几个“哭”字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地把文章全面铺开,从哭小弟进而哭像小弟一样的同辈人,深化了文章的主题。17.不能。“不知不觉间”,让人有一种感觉时间虽然流逝地很快,但小弟在工作上的进展更快。由此,表达了姐姐对小弟的敬佩之情。如果换成了“过了几年”“没过多久”等词汇就不能表达出这种情感。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必修1高一语文上册小狗包弟课后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四篇:高一英语人教新课标必修1重点单词词组归纳总结

高一英语人教新课标必修1重点单词词组归纳总结 必修1 Unit 1

重点单词

1.addvt.增加;添加;补充说vi加;加起来;增添

2.upsetvt&vi.使不安;使心烦 adj.心烦意乱的;不适的;不舒服的3.ignorevt.不理睬;忽视

4.calmadj.平静的;镇静的;沉着的 vt.&vi.(使)平静;(使)镇静

5.concernvt.关系到;涉及n.关心;关注;(利害)关系

6.cheatn.欺骗;骗子 vt.&vi.欺骗;骗取;欺诈;作弊

7.listvt.列出

8.sharevt.分享;均分;分担 n.一份;份额

9.seriesn.连续;系列

10.crazyadj.疯狂的;狂热的11.purposen.目的;意图

12.darevt.&v.aux.敢;胆敢

13.thundern.雷;雷声 vi打雷;雷鸣

14.entirelyadv.完全地;全然地;整个地

15.powern.能力;力量;权力

16.accordingadv.依照

17.trustvt.&vi.信任;信赖

18.suffervt.&vi遭受;忍受;经历.19.questionnairen.调查表;问卷

20.quizn.测验;提问 vt.对…进行测验

21.situationn.情形;境遇;(建筑物等的)位置

22.communicatevt.交际;沟通;传达(感情、信息等)

23.habitn.习惯;习性

重点短语

1.Calm down平静下来;镇定下来

2.Be concerned about关心;挂念

3.Make a list of列出…

4.Be crazy about对…着迷

5.According to根据…所说;按照

6.Get along with与…相处;进展

7.Fall in love相爱;爱上

8.Try out试验;试用

9.add up合计

10.set down放下;记下;登记

11.get sth.done做…;使…被做;

12.share sth.with sb.和某人分享某物

13.go through经历;经受;

14.a series of一连串的;一系列;一套

15.on purpose故意

16.in order to为了…

17.join in参加;加入

18.communicate with和…交流

19.face to face面对面地

20.suffer from遭受。。

必修1Unit 2重点单词

1.Includevt.包括;包含

2.internationaladj.国际的;世界的3.nativen.本国人;本地人adj.本地的;本国的4.modernadj.近代的;现代的;时髦的5.culturen.文化;文明

6.actuallyadv.实际上;事实上

7.Presentadj.现在的;出席的;到场的8.rulevt.&vi统治;支配;管辖

9.usagen.使用;用法;词语惯用法

10.identityn.本身;本体;身份

11.governmentn.政府

12.commandn.命令;指令;掌握vt.&vi.命令;指挥;支配

13.requestn.&vt.请求;要求

14.retellvt.复述;重述

15.politeadj.有礼貌的;客气的16.standardn.标准;规格 adj.标准的;第一流的17.recognizevt.辨认出;承认;公认

18.accentn.口音;腔调;重音

19.directionn.方向;指导;(常用复数)指示;说明书

20.blockn.街区;块;木块;石块

重点短语

1.play a role(in)在。。中担任角色;在。。中起作用

2.play a part(in)扮演一个角色;参与

3.even if即使

4.be based on以。为基础

5.give a command命令

6.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从一处到另一处

7.the same…as…相同的。

8.come up走近;上来

9.such as例如。。;像这种。;

10.ever before从前

11.close to距离。近

12.make use of利用

13.no longer不再。。

14.in the early days在早期

15.take…with…随身带着。。

必修1 Unit3

重点单词:

1.journaln.日记→journalistn.记者

2.faren.费用

3.transportn.vt运输→transportationn.运输工具

4.finallyadj.最后→finaladj.5.cyclevi.骑自行车→recycle v.使再循环

6.persuadevt.说服

7.stubbornadj.顽固的8.insistvt.坚持

9.properadj.适当的→properlyadv.10.properlyadv.适当地

11.determinevt.坚决;确定→determination n.12.determinedadj.坚决的13.altituden.海拔高度

14.attituden.态度

15.campn.vi.营地 设营

16.recordvt.vi.n.记录 录音 纪录,唱片→recorder n.录音机

17.topicn.话题 主题

18.familiaradj.熟悉的19.braveadj.勇敢的→bravelyadv.→bravery n.勇气 积累单词:remarkable非凡的recurrent n.屡次

重点短语:

1.get sb interested in使某人对……感兴趣

2.the best way of doingsth/the best way to do sth干…最好的方法

3.care about关心 忧虑

4.care for /to do sth希望或同意做某事care for sb喜欢某人

5.give in投降 让步

6.make camp野营 宿营

7.dream of doing梦想做某事

8.persuade sb into/out of(doing)sth说服某人做某事/不做某事

9.try to persuade sb to do尽力说服某人做某事 =advise sb to do sth

10.insist on sth /doing sth一定要(某事);坚决主张

11.make up one’s mind下定决心

12.put up one’s tents搭起帐篷

13.set /break(beat)/hold a record创造/打破/保持记录

14.have a dream of sb/sth/doing sth 梦见某人/某物/梦想……

15.dream of/about …dream a dream

16.be determined to do sth 决心干某事(表状态)

17.determine sb to do sth使某人下决心做某事(表动作)

18.sb be familiar with sth 某人熟悉某物

sth be familiar to sb某物被某人所熟悉

sb be familiar with sb某人与某人亲密无间

19.A be similar to BA与B相似

20.read one’s mind看出某人心事

take one’s mind offsth转移注意力

keep one’s mind on sth把注意力放在……

keep/bear sth in mind记住……

She has many problems on her mind她心事重重

21.give in to sb 对某人让步

give away赠送

give off放出(液体 气体 气味 光 热量)

give out分发

give in放弃

必修1Unit4重点单词:

1Shaken&v震动,摇。

2risev.上升,起床,n上涨。增长

3burstv,爆炸,闯入,充满 n,突发,爆发 4ruinn.毁坏,废墟,遗迹v使破产 5injurev损害,伤害

6destroyvt破坏

7judgen裁判员,法官,v断定,判断 8honourn荣耀,尊敬,敬意v给以荣誉 9preparev准备,调制,配制

10uselessadj.无用的11shockvt震惊

12rescuen援救

13disastern灾祸

14sheltern避身处

15freshadj新的16honorn光荣

重点短语:

1Prepare to do sth准备做某事

2Get prepare准备好

3instead of代替

4a number of大量的5thousands of成千上万的6itseemedthatShake with使受震惊7Shake hands with sb.与某人握手 8Shake down安顿下来

9Be bursting to do sth.急于做某事

9Burst into/in闯入

10Burst with anger勃然大怒

11Be in ruins成为废墟

12Ruin ones hopes使某人希望破灭

13Judge sb评价

14Judge by/from从。。看来

15Be/feel honoured by对。。感到荣幸 16Give honour to sb敬重

必修1Unit5

重点短语:

1.as a matter of fact事实上

2.blow up使充气;爆炸

3.stop sb.(from)doing sth.阻止某人干某事

4.come to power当权;上台

5.set up建立

6.in trouble处在困境/麻烦中

7.lose heart丧失勇气和信心

8.worry about担心

9.out of work失业

10.put…in prison把……投入监狱

11.realize one’s dream of 实现……的梦想

重点单词:

1.qualityn.质量

2.willingadj.乐意的3.principlen.法则;原理

4.fightvt.&vi.打仗;搏斗

5.peacefuladj.和平的6.prisonern.囚犯

7.advisevt.劝告;忠告

8.continuevt.继续

9.voten.投票vt.&vi.投票;选票

10.positionn.位置;职位

11.acceptvt.接受;认可

vi.同意:承认

12.violencen.暴力;暴行

13.equaladj.平等的;相等的14.degreen.度数;程度:学位

15.educatedadj.受过教育的16.terrorn.vt.可怕的17.fearn.恐怖;害怕

18.crueltyn.残忍

19.rewardn.报酬;奖金vt.酬劳:奖金

20.criminaln.罪犯;犯罪者

21.presidentn.总统;会长

22.sentencevt.判决;宣判

23.sincerelyadv.真诚地

第五篇:2013学年高一语文教案:2.4.1《氓》(人教新课标版必修2).doc

《氓》教案 教学目标

1.识记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特殊句式,其他实词及常用熟语。

2.体悟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理解赋、比、兴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领悟主人公的情感。

3.感受古代灿烂的文化,思考古今爱情观的不同。重点难点

1.感受女主人的形象。

2.古典诗歌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教学手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情感。2.讨论法:

从故事情节,女主人的心理变化来讨论女主人公的形象的二三其德。从诗中找出诗经赋比兴的用法及其效果讨论。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诗经》中有大量反映爱情,婚姻的作品。《诗经•邶风•静女》中描写的那种甜蜜浪漫的约会,那种自主而又愉快的恋爱,大家已经感受到了,那么,我们今天再开看一看另外一种爱情,另外一种婚姻:《氓》

二鉴赏:

1,充满感情地齐读课文,初步感受《氓》,典型的四言诗,节奏韵律非常明显,注意二三节拍。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通假字:

蚩—→媸

无—→毋

于—→吁

说—→脱 泮—→畔

匪—→非 实词:

将<请,愿>

即<走进,靠近>

愆<延误> 体<卦象>

咎<不吉利>

贿<财物,嫁妆> 熟语:

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兴:本义起床)信誓旦旦:誓言真挚诚恳 总角之交:幼年时的交情 二三其德:感情一变再变 特殊句式:

氓之蚩蚩: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匪来贸丝:省略主语尔 兄弟不知:省略宾语之

2,结合课后的注解,理解课文,诗歌写到了什么事情? 明确《氓》选自《诗经•卫风》,是卫风中最长的一首民歌。:《卫风•氓》是诗经中弃妇诗的代表作,是一首带有叙事性质的长诗。它叙写了一位劳动妇女在婚姻上的不幸遭遇。她善良多情,追求幸福的婚姻,不料却受到一个虚情假意的男子的欺骗,最后遭虐待遗弃,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折磨和痛苦。她悔恨交加,义正词严地控诉了男子的忘恩负义,表现了她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全诗反映了男权社会下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对社会礼教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个体婚制在历史上决不是作为男女之间的和好而出现的,更不是作为这种和好的最高形式而出现的。恰好相反。它是作为女性被男性奴役,作为整个史前时代所未有的两性冲突的宣告而出现的。”(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段话对我们理解诗经中的弃妇诗是很有帮助的。“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同时发生的”(同上)。

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从父系氏族公社成立后,妇女就成为家庭的附庸,受到男性的支配和压迫。到了奴隶社会,妇女的社会地位就更为下贱,尤其是劳动妇女,她们沦为家庭的奴隶,成了可以随便买卖的商品。《氓》中的女主人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中。

第一章:追叙了氓向她求婚的情形。求婚:

氓之蚩蚩

<虚情假意>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真情一片>

将子无怒

将女子的善良与温柔表现出来 悲剧的开始

第二章:女子怀着一片痴情与氓结婚的经过。

女主人已经轻信了氓的誓言,完全堕入爱河而不能自拔。结婚:

泣涕连连

载笑载言

轻信誓言,轻信卦象。一步步走向悲剧 第三章:悔恨自陷情网。

第四章:被遗弃因而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叙述了在氓家吃苦受累却被遗弃的经过,对氓三心二意作了强烈的控诉。至此,女主人公反抗精神已显露无遗。

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含蓄深沉,将女子孤独无助,悲愤之情推到顶点,怨恨之情就像滔滔淇水之潮难以平静。

第五章:写女子婆家的苦状和被遗弃后的不幸处境,表现女子的勤劳朴实,氓心愿已达成,对她的凶暴,与她的辛劳形成鲜明反差,女子却没有过多指责的话,却让我们感受到她内心的沉重。此时无声胜有声,内心怨恨悲愤之情有爆发的可能。然后又运用烘托的写法,用娘家兄弟不理解与嘲讽来衬托她独自伤神的处境,反思多年来的生活,加深对男女不平等社会的了解,促使对封建社会的封建礼教的反叛促成了思想的成熟!第六章:复杂的悲愤心情!并表示与氓彻底决裂。

白头偕老的想法徒增了女主人公的怨恨之情。用淇水有岸来反比自己痛苦无边,回忆幼年欢乐及山盟海誓,想到今天的背信弃义,先前积蓄之力量火山爆发!

这首叙事诗情节完整,层次分明:

第一章写定婚,第二章写结婚,第三章写所得教训,第四章写被遗弃,第五章写受虐待,第六章写与男子决绝。

全诗大体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采取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把女主人公恨与悔的感情熔融于叙事、议论之中,全诗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这对后世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加强了情感表达的形象性。其中,有女主人公婚前与婚后的对比:婚前,“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在笑载言”,这表明“我”作为一个纯真、热情的少女,对爱情和幸福充满了渴望。婚后,“于嗟女兮,无与士耽”,“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作为人妻,却遭遗弃,既后悔又令人伤心。当初的渴望变成了失望,对比强烈。也有“氓”婚前与婚后的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对人一副笑嘻嘻的样子。婚后,“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心愿已经实现了,就对妻子施暴了。婚前婚后,判若两人。也有“我”与“氓”对爱情态度的对比:“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些对比,鲜明生动,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诗经•邶风•静女》,我们是这样来感受女主角形象的,同学们还记得吗? 细节描写,心理刻画,丰满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那么,在《诗经,邶风,静女》,里面,人物形象又是什么样子的,是怎么样表现出来的?

讨论

明确:通篇运用对比手法,女主人公用情专一

氓的背情变心 氓婚前婚后态度

女子心理变化

氓来即我谋时笑容可鞠(蚩蚩),知婚事推迟时态度时立变(怒)心情急切(为后面变情作了充分的铺垫)泣涕连连,载笑载言(完全的全身心投入去爱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相貌对比)女之耽兮

二三其德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婚前美好愿望,婚后不幸遭遇,衷情非人的悔恨。淇则有岸

河水有岸

氓心无法捉摸(氓卑鄙无耻)

婚前女主人公与氓两小无猜的欢乐和婚后氓的背盟弃誓相对比,对负心汉怨愤。女主人公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接受了教训,认清了氓的本质,最后两句,表示了她快刀断麻,坚决与氓分手之决心。

全诗通过女主人公对氓,对爱情前后态度的变化,塑造了一个忠于爱情,坚强决断的女子形象!

探讨

女主人公糜室劳矣,夙兴夜寐,糜有朝矣,但是为什么还会遭到遗弃?有人说《氓》为弃妇所作也,并认为女终为情所误,你如何看待弃妇的命运?

(一)明确:联系到对《氓》中男子的形象的理解。从几个方面思考 1士变心说:不见复关

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2社会道德说: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当时的社会风俗,人们的爱情观所造成的

3社会制度说: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由贫穷的变化引发婚姻危机,可以看出当时的婚姻制度是建筑在经济之上。

4年老色衰说:

三岁为妇,糜室劳矣;夙兴夜寐,糜有朝矣

(二)明确:

此女终为情所误

;可以人性善和追求善等方面来考虑,女主人公善良娴美,勤劳、温柔、坚强,但是从叙事(恋爱——婚变——决绝)中可以看出,女子追求自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只是女子的善良个性是女子的对生活的一种追求,而非为情所误,也可以结合1中的生活、经济等各方面加以圆说为情所误。

《诗经》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赋、比、兴”,试找出《氓》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这类手法,讨论一下她们的作用。明确:《诗经》开创了比、兴手法。第三、四章用了

的手法。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相连的诗意。桑叶鲜嫩,告诫斑鸠,不要贪吃桑葚,与后面对女子的劝告不要沉迷于爱情相对照

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后面的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有隐喻。

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来表示情感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比:

诗中又用斑鸠喻年轻的姑娘,抒发了女子切肤之痛和深深的忧怨。

用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引起女多年贫苦生活的回顾,也隐含着用叶黄而落自比的意思,多年的苦日子磨去了女主人公的青春年华,与那萎黄而落的桑叶是何等的相似啊!诗句之间,饱含着女主人公对生活的感慨和叹息,抒发了她追悔莫及的不尽怨恨,令人体味、深思!

五.作业: 背诵全诗

六.板书设计

秋以为期

恋爱

热情、幸福〉

(1-2)

载笑载言

无与士耽

婚变

士贰其行

怨恨、沉痛〉

至于暴矣

决裂

清醒、刚烈〉

对比: 心急——怒

变心——暴 变情弃义、负心 二三其德

纯真、热情、勤劳 女子

善良、坚强、刚烈 参考译文 有个青年笑嘻嘻,抱着布币来买丝。其实他不是来买丝,而是找我商量婚事。我送你渡过淇水,到达顿丘。不是我拖延婚期,而是你没有好的媒人。请你不要发怒,就把秋天定为婚期吧。

我登上那倒塌的墙壁,来远望青年所住的复关。看不见青年的到来,惹得我眼泪涟涟。见到了青年的到来,喜得我我有说有笑。你用龟甲和蓍草占卦,结果都是很吉利。你用车子来接我,我把嫁妆搬男家。

桑树没有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很润泽。唉呀斑鸠呀,不要贪吃桑葚。唉呀姑娘呀,不要对男子迷恋。男子迷恋爱情,还可以解脱。女子迷恋爱情,是不可解脱的。

桑树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坠落。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过着贫苦的生活。淇水水势很大,浸湿了车上四周的布幔。我对爱情始终如一,男子却怀二心。男子的行为没有准则,在品德上三心两意。

我多年来做媳妇,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你的心愿已经实现了,就对我施以凶暴。兄弟不知我的处境,见我回来都在讥笑。我静下心想一想,自身感到很悲伤。本想与你百年偕老,如今年老了使我产生怨恨。淇水也有岸,沼泽总有边。少年时代多欢乐,有说有笑真和悦。当年誓言多诚恳,不想现在变了心。违反誓言不念情,就让这场爱情了结吧。

习题解说

⑴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是让学生理解《静女》诗中重点语句的内涵。

参考答案: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字面上的含义是:不是你(荑——茅草)美丽,而是因为它是美人(恋人)送的。男主人公用这句话托物抒怀,赞美自己的恋人,感谢她送来了礼轻情意重珍贵的礼物,表达了他接受茅草后的欣喜与幸福的感情,也表现了他对恋人的一片深情。

⑵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查找《氓》诗中的比兴句,了解《诗经》中比兴的艺术技巧及其作用。参考答案:第三章的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以桑树未凋落的时候,它的树叶一片润泽,来比喻女子年轻貌美。第四章的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以桑树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而坠落,来比喻女子年老色衰。这两处用桑叶由嫰绿以至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两处又是

,以自然界桑叶的盛衰变化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的联想,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⑶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是让学生理解课文中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及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第 1 小题参考答案:

①说:通

,喜爱。女:通

,你。课文中代指

彤管。

②归:通

,赠送。注意:

、女

、归

的通假用法。

③涕:眼泪。注意:

不能理解为

鼻涕。

④贿:财物。课文中指

嫁妆

。注意:

贿

不能理解为

贿赂。

第 2 小题参考答案:

①见:图穷而匕首见(出现)见(露出)原形 ②即:若即(靠近)若离 不即(靠近)不离

③尔:尔(你)虞我诈 出尔(你)反尔(你)

④爽:屡试不爽(差错)毫厘不爽(差错)

⑷第四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背诵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提示:《静女》篇幅很短,建议在课堂上请一位同学背完。

下载新课标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标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