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检测题
第四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
1、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形成的。
2、在地球上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
3、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小时,约是一天的时间。
4、昼夜变化是有()的,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因此呈现出()的变化。
5、白天人们的活动比较();早晨醒来,()、()会加快;傍晚,体温会比清晨升高约(),血压也从早上()升至();这是人类长期“()、()”形成的节律。
6、18世纪的植物学家()对植物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不同植物的开花时间不同,而且同类植物在同一时间开花,从而编排出一个“()”。
7、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公转时,地轴是()的,而且()保持不变。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称为地球的()。
8、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经验,把四季分成了()个节气。
9、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是发现,太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移动。
10、阳光直射的地区气温(),阳光斜射的地区气温()。
11、在一年四季中,白天的时间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在我国,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是(),最长的一天是()。12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
13、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才发亮。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转。因此,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就会有时面向地球,有时()地球,有时部分()地球,月相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
14、日食时,太阳被遮挡的部分总是从()边开始,向()边移动,这说明遮挡的天体总是自()向()运行的。
15、月食时,总是月亮的()边先亏。
16、日食和月食是()、()、()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
现象。
17、()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每时每刻都在以()方向围绕地球旋转。
18、月球温差很大,面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以上,背向太阳的一面
温度可达()以下。
19、月球上没有(),没有(),没有()。
20、波兰天文学家()在他所著的()一书中,提出了“
”,这一学说又称为()。他提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才是地球、月球等天体运行的中心,实际上地球也在运动。
21、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
地球上的光,从而形成了();而()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22、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主要是温带地区受到太阳的(照射)情况不同;
有时太阳高度(),有时太阳高度(),有时太阳高度()。这样,在一年中就会出现冷热不同的()。
23、月球是地球的(),它()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
24、月球是个球体,距离地球约()千米;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那样大。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得多,只有地球的()。
25、月球的表面(),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阴暗的部分是
(),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
2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
27、一年中的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而形成的,白天与黑夜的交替是
由于地球的()而形成的。
二:选择
1、科学家设想,人类将来可能移居月球,如果能实现的话,月球上的居民则
()
A可看到月食现象 B可看到日食现象 C可看到日食和月食现象 D看不到日食和月食现象。
2、下列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必发生月食现象。B 当月球月相为满月时,可能发生月食现象。C 日食是指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地球遮掩的现象。D 日食和月食可能会在同一时间发生。
3、在日食过程中挡光的天体是()
(易错题)
A 月亮
B 地球
C 太阳
4、发生月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中正确的是()A 地---日---月
B 日—地---月
C 地—月---日
D 日---月---地
5、在元宵节我们可能看到的天文景观是()A 看到一个半圆的月亮
B 发生月食现象
C 发生日食现象
D 看到一个弯弯的月牙
6、星空随着地球四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一颗恒星的位置常年不变,这颗恒星是()
A 天狼星
B 大角星
C 北极星
D织女星
7、下列动物中属于夜行性动物的是()A 蝙蝠
B 喜鹊
C 家鸽
D燕子
8、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的是()
A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C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D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在浩瀚的宇宙中,距离我们的家园—地球最近的天体是()A 太阳
B 月亮
C 金星
D 水星
10、下列景观月球上存在的是()
A 暴风骤雨
B 平原高山彼此起伏
C 有碧海蓝天
D 鸟语花香
11、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正确的是()
A 这里是无声的世界,只有陨石的撞击声打破了月球的寂静 B 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测器在月面举步维艰 C 闲暇时宇航员可以放放风筝轻松一下 D 暴风骤雨来临时,要在帐篷下躲避
12、关于月相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月相变化是被照亮的月球那一面有多少比例朝向地球来决定的 B 月相变化是因为月球形状在变化 C 如果月球能自行发光,就不会有月相变化
D 月相变化是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变化 13、1969年7月,()用“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的将两名宇航员送上月球,人类登上月球的美好理想成为现实。A 美国
B 中国
C 加拿大 14、1957年10月4日,()发射得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了。A 美国
B 中国
C 加拿大
D 苏联
15、下列属于月球引力的原因而造成的现象是()A 月球上找不到一草一木
B 月球上环形山众多
C 月球上一蹦5米多高
D 月球上静寂无声
16、在月球上留下第一个足迹的人是()
A阿姆斯特朗
B 伽利略
C 杨利伟
D 爱因斯坦
17、发生日食时()
A 地球处在月球和太阳之间
B 月球处在地球和太阳之间
C 太阳处在地球和月球之间
18、月食发生时()
A 地球处在月球和太阳之间
B 月球处在地球和太阳之间
C 太阳处在地球和月球之间
19、月球公转是指月球围绕(A)转动,月球公转的方向是()A 地球
B 太阳
C 自西向东
D 自东向西
20、地球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之所以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A 地轴的倾斜方向不断的发生变化
B 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 地球公转的轨道不断变化
D 地球不停的自传
21、木棍的影子在同一天中的长度是不同的,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地球的自传
B 地球的公转
C 太阳围绕银河系转
D 月亮围绕地球转
22、在我国,日月星辰的移动方向是()
A 自西向东
B 自东向西
C 先自东向西再自西向东
D先自西向东,再自东向西
23、有的动物时候白天活动,如(),有的动物时候夜间活动,如()A 蝙蝠、猫头鹰
B 蜜蜂、蜻蜓
C 田鼠,小鸡
D大象、蛇
24、一天中牵牛花的开花时间随着()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A 时间
B 空间
C 运动方式
D 位置
25、地球的自传引起了()
A 昼夜交替
B 季节变化
C 气候变化
D 方向变化
2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围绕太阳转,太阳静止
B 太阳围绕地球转,地球静止 C 地球围绕太阳转,同时自转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7、地球的南北极()
A 太阳光总是照不到
B 能被照射到,但太阳光的倾斜程度很大 C 总是被太阳光照射到
D 能被照射到,并且太阳光于地面垂直
28、地球自传的方向是()
A 自西向东
B 自东向西
C 自南向北
D 自北向南
三:判断题
1、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
()
2、由于太阳围绕地球转,导致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出现。
()
3、在地球上总有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
()
4、地球绕地轴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的。
()
5、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变化,同时也导致了季节变化。
()
6、地球每天自转一周,导致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所以有了白天和黑夜。
()
7、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生长生活没有影响。
()
8、“花钟”是指每一个钟点用一种花代替,把开花地时间表示在一个钟面形的花坛上,它是科学家林勒阿斯根据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而编排的。
()
9、水中美丽的睡莲白天开放,夜晚闭合。
()
10、紫茉莉要到傍晚才开放。
()
11、蝙蝠和蜜蜂常常相遇,猫头鹰和蛇不可能相遇。
()
12、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可能会发生变化。
()13地球公转会带来四季的变化更替。
()14地球的公转是太阳围绕地球转。
()15地球在自转,同时也再公转,但我们只凭感觉是感觉不到地球转动的。
()
16、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
17、在一天24小时之内,温度会有一些差异,这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引起的。
()
18、在同一时间里,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
19、月相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
()20、月相是由于月球接受太阳光的面积发生变化而形成的。
()
21、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月相变化周期是月球公转一周的时间。
()
22、在每一天地傍晚,月亮都会出现在天空的东方。
()
23、月相变化是月球朝着太阳的那一面时大时小得缘故。
()
24、日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这三个天体大致在一条直线上。
()
25、日食发生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
()
26、月食是太阳挡住月球造成的。
()
27、月食是由于地球进入月球的影子造成的。
()
28、月食一半发生在农历的十五前后。
()
29、美国科学家第一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上有河流。
()30、月球尽管离地球约384000千米,但它仍然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
()
31、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有平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
32、因为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得多,所以在月球上可以不费力的举起较重的物体。
()
33、在地球上看月球,她的形状和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由于科学害不十分发达,从古至今还不知道这种变化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性。
()
34、在地球上总是有一半的面积处于白天,一半处于黑夜。
()35地球公转时,地轴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
36、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轨道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所以才产生了一年四季。
()
37、日食和月食可能发生在同一时间。
()
38、古时候所说的“天狗吃月亮”实际上时一种月食现象。
()
39、当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可能发生月食现象。
()40、2007年我国发射的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叫“嫦娥一号”。
()
41、月球上没有液态水,也没有生命存在。
()
42、月球表面上有数量众多的环形山,但环形山的形成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
()43地球的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是相同的,都是自东向西。
()
44、假如我们到达月球,在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
45、伽利略开创了人类对月球科学探测的先河。
()
46、人类到达月球后,要自带氧气装置,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
()
47、“红月亮”实际上是一种月全食现象。
()
48、观察日食时,我们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因为日食发生时,太阳光被地球挡住了。()
49、如果月球能自己发光的话,就不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月相了。
()50、燕子和猫头鹰常常相遇,因为他们都是夜行性动物。
()
51、地球在自转过程中,地轴总是与太阳光垂直。
()
52、一个白天和黑夜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
()
53、在一年四季中,夏季的平均温度最高,冬季的平均温度最低。
()
四:连线题
1、想想下面动物的活动特点,并用线连起来。
昼行性动物
夜行性动物
喜鹊 猫头鹰 蜜蜂 燕子 蝙蝠 麻雀 蟋蟀 蝴蝶
蛾子
2、月球与地球在以下方面是什么数据关系,用线连接起来。月球
直径
质量
体积
引力
地球
1/6
1/4
1/80
1/49 五:简答题
1、简述四季更替的原因。
2、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规律?下半月的月相将如何变化?
3、为什么月食发生的机会比日食要多一些?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
4、哥白尼对“日心说”所持的观点主要有那些?
5、在我国,白天和黑夜最长的时间分别是哪一天?
6、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是伴随着月球的什么运动发生变化的?
7、为什么有日环食现象而没有月环食现象?
8、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第二篇:青岛版五年级科学 第四单元检测题
第四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春季星空中,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
2、同一天晚上,猎户座的位置随时间的推移向移动,与冬季每晚同时间相比,春天猎户座的位置向移动了。
3、我们看到的北极星在方天空,它属于星座。
4、夏季,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方。
5、夏季星空中横贯天空的银河两边各有一个星座,分别是、。
6、晚上,观察南天的星座时,我们的面是东方。
7、每晚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我们会发现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是逐渐向方移动的。
8、春季我们可以在北天星空找到星座和星座,夏季我们还可以找到。
9、一年中月亮消失较早的季节是。
10、夏季一天中,我们可以次看到月亮和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中。
1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春天4月中旬晚上八九点钟当我们仰望天空时,发现北斗七星斗柄指向东方,晚上在十一二点钟再一次仰望天空时,发现北斗七星移动。
二、判断题
1、春季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北极星。()
2、在我们肉眼看来,北极星是不动的,满天的其他星星都围着北极星转动。()
3、夏季晚上8点我们可以再天空中找到猎户座星座。()
4、银河像一条发光的带子,是一条天河,里面波浪滚滚。()
5、晚上,月亮出现在天空中,地球对月亮会产生引力;白天月亮消失,地球对月亮的引力随之消失。()
6、晚上,我们看到月亮的原因是月亮反射的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
三、选择题
1、北极星属于座。
A、猎户座B、大熊座C、小熊座
2、夏季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
A、东B、南C、西
3、春季可以在找到猎户星座。
A、南天B、北天
四,画出北斗七星在四季中的样子。
第三篇:第四单元检测题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一、选择题。
1、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绝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的核心利益。任何国家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③主权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利,具有至高无上性和独立自主性 ④维护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实现发展的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2、2014年6月,鉴于伊拉克国内安全形势发展重大变化,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方在伊人员和企业的安全,与伊有关部门保持密集沟通,要求伊方为中方人员撤离创造条件并提供可靠保护,确保中方人员安全。这说明()
①我国自觉履行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 ②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主要力量 ③管辖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④我国政府在外交领域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首次参加环太平洋2014多国联合军演的中国与美国、日、菲、澳等22个国家一同演习。参加此次演习,有助于深化中方与有关国家海军的专业交流和务实合作,提高共同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能力。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联合军演是通过合作形式反映国家间的军事关系 ②联合军演国家在军事上建立了战略同盟关系
③参加联合军演有利于加强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④联合军演是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的标志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4、2014年8月21日至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蒙古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国家社会对此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这次访问凸显了中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有力地推动了中蒙关系的发展。“中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有利于()
①加强国际合作,发挥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主导作用 ②中蒙两国维护传统友谊,事实共同的根本利益
③我国搞好周边外交,实现和维护好我国的国家利益 ④维护区域和平,促进不同民族和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埃博拉疫情发生后,中国第一时间向疫区国家提供最急需的现汇和物资援助,并不断地调整和追加援助的清单,以空前的力度提供了四轮总价值为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中方先后租用了8架次包机,运输相关物资与人员,中方向疫区派出的防疫专家和医务人员超过1000人次。我国积极助非抗击埃博拉说明()
①我国主动承担国际义务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首届中国—东盟网络空间论坛上,中方提出中国与东盟共同打造中国—东盟信息港,使之成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信息枢纽。“中国—东盟信息港”的提出也得到了东盟各国代表的普遍关注和认同。“中国—东盟信息港”建成必将()
A、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网络空间的合作 B、提升中国在东盟事务中的影响力
C、巩固东盟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地位 D、加剧中国与东盟的矛盾和竞争 7、2014年9月12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时阐述了中方对
本组织发展的主张,强调成员国要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意识,协调一致加大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地区稳定和主权安全,大力推进互联互通、交通运输便利化、贸易投资一体化、融资保障机制建设。中国的主权()
①体现了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趋势 ②反映了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问题 ③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④体现了我国对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英、德、法、意等美国盟友,不顾美国反对,加入了由中国倡议筹建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亚洲基
础设施投资银行。由此可见()
A、独立自主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C、经济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D、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成
9、截至2014年10月27日,中国海军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共派出18批护航编队参加亚丁湾
护航行动,维护了该海域的船舶航行安全。这表明我国()
A、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加强同联合国其他成员国的战略合作 C、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力量 D、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主导作用
10、近年来,我国的海军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将军舰用于近海防御,但也引起了某些的质疑。据
此,中国国防部外事办表示,世界不应对此感到意外。材料主要表明()A、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自卫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C、我国国际地位提高,建造军舰,外国不敢表示异议
D、我国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他国家希望我国尽快造军舰
11、近年来,我国与阿拉伯国家、非洲、太平洋岛国与加勒比海地区国家建立多种合作论坛,参加了
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300多项多边条约,日益成为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改革者。材料体现了我国在外交活动中()
①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坚决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③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④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我国高度重视卫生国际援助,先后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援建医院、培训卫生天才、开展疾病防控,并积极支持联合国在卫生领域的工作。这表明,中国()
①积极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③尊重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领导地位 ④积极发展与世界国际组织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针对国外对中国建设航母的非议,中国海军发言人表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靠现代化的海军力量来保卫海洋权益的任务越来越重,因此中国建航母有必要,外国不应横加指责。这主要说明我国在坚决维护自身的()
A、平等权 B、独立权 C、自卫权 D、管辖权
14、中央政府曾就所谓“西藏问题”明确表示,我们和**集团的矛盾,不是人权问题、宗教问题、民族问题,而是维护祖国统一或分裂祖国的问题,关于主权问题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这是因为()
①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②主权对内和对外都具有至高无上性
③维护国家统一是维护主权完整的客观要求 ④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地区都不能享有独立的主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下图为一组纪念邮票展品,其最适合归入的主题是()
A.中国积极推动发展中国家组建国际组织 B.中国广泛参与亚太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 C.中国在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发挥很重要作用 D.中国努力促进科学文化领域的国际交流
16、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出访东南亚,积极推进中国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聚焦经济发展,深化战略互信。这主要表明()
①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存在共同利益 ②我们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④加强睦邻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网络黑客攻击是全球性问题。近来,有某国家对我国进行无端的猜测和指责。中国本身就是黑客攻击的最大受害国,中国政府一贯坚决反对黑客攻击行为,并愿就推动互联网安全和打击网络黑客攻击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国际合作。这说明()
A、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B、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目的和依据 C、打击黑客攻击行为说明各国的国家利益相同 D、独立自主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18、目前世界上仍有13亿贫困人口,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的人不能上学,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元。这说明()
①发展问题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 ②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 ③外债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④必须建立国家经济新秩序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签证是指一国主管机关在本国或外国公民所持的护照或其他旅行证件上签注、盖印,表示准其出入本国国境。近年来,我国在签证便利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仅2014年就同24个国家签署了互免或简化签证手续的协议。这一进展()
①表明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离不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③是由我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④说明国家合作以国家间共同利益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G2是指由中、美两国组成一个Group,以携手合作解决世界经济问题。G2这个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雷德.伯格斯腾提出来的。他认为,中国已经是个名副其实的经济超级大国,美国应当成全中国,使其成为国际经济秩序的合法建筑师和管理者,使中国与其作为全球经济超级权力的新角色相匹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会成为西方所鼓吹的“中国威胁论”新的借口 ②这将是改变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转折 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④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①② B、② C、①④ D、③④
21、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中美双方要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积累正能量,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创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局面。”中美积累正能量,需要双方()
①建立战略同盟关系,加快世界多极化形成进程
②尊重和维护两国人民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③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寻求广泛的共同利益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的相关问题回答记者问时谈道,在涉及领土和主权的问题上,中国的立场坚定而明确:不是我们的,一分不要;该是我们的,寸土必保。这说明()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③中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④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从鸭绿江到曾母暗沙,在我国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上,有一支“蓝色”的队伍一直在默默守候着她。中国海监,就是这样一支履行这一神圣使命的海上综合执法队伍。中国海监的巡航体现了()
A、我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 B、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D、我国坚决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 24、2014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指出,中方愿与非方合作建设非洲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和区域航空网络,促进非洲大陆互联互通,并愿提供金融、人才和技术支持,中国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①彰显中非是战略互信、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区域共同体 ②符合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中非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反映了中国是推动非洲经济发展、造福非洲人民的主导力量 ④表明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拓展中非共同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25、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德拉米尼.祖马时指出,非洲是充满希望的大陆,非洲的发展符合时代潮流,中国支持非洲国家自主发展和联合发展,中国愿与非洲进一步加强战略协调,拓展互利合作,不断推动中非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国家利益相关知识,分析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中非关系发展的原因。
26、占全球人口约1/7的20多个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和贸易出口总额占世界总额的75%以上,即控制了世界近3/4的财富;而占全球人口6/7的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享有世界1/4的财富。按人均计算,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每年达2 700多美元,发展中国家则不到500美元。
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才能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缩小世界经济发展差距。
27、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如今,为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中国从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希望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该构想得到了欧洲国家的普遍认同。
依据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指出欧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原因。
第四单元
参考答案 当代国际社会
一、选择题
1——5:ADDDD 6——10:ADDCA 11——15:CABDC 16——20:ABACC 21——24:BDDD
二、非选择题
25、① 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相悖则是国家冲突的根源。中非关系的发展是基于共同的国家利益。② 我国在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同时,坚持不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尊重他国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同非洲国家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 中国在处理与他国关系时,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求同存异,积极寻求与他国利益的共同点,促进双方关系的发展。
26、①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必须维护世界和平。②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必须尊重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着眼共同的国家利益。
③联合国是世界各国活动的中心,必须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④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必须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给予发展中国家平等的发展权利。
27、①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欧洲人民的共同利益。②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国家合作,顺应了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③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体现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也是我国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和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本目标的具体体现。
第四单元参考答案 当代国际社会
一、选择题
1——5:ADDDD 6——10:ADDCA 11——15:CABDC 16——20:ABACC 21——24:BDDD
二、非选择题
25、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相悖则是国家冲突的根源。中非关系的发展是基于共同的国家利益。
②、我国在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同时,坚持不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尊重他国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同非洲国家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中国在处理与他国关系时,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求同存异,积极寻求与他国利益的共同点,促进双方关系的发展。
26、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必须维护世界和平。②、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必须尊重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着眼共同的国家利益。
③、联合国是世界各国活动的中心,必须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
用。
④、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必须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给予发展中国家平等的发展权利。
27、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欧洲人民的共同利益。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国家合作,顺应了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
③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体现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也是我国外交政
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和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本目标的具体体现。
第四篇: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第四单元检测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检测 第16课来自大自然的信息检测题
1.观察树木的年轮时,要以年轮的()为原点,沿()和()方向画“+”。2.根据树木的年轮可以推算树木的();根据树木的年轮还可以了解树木生长所经历的(),如光照、气温、降雨量及矿物质的营养的供应等;还可以用来测知过去发生的()、()发等;测定事物(),推断()等。3.在适宜的条件下,树木长得好年轮就(),反之年轮就()。有偏心的年轮,那就说明树木两边的环境不同,通常在北半球朝南的一面较朝北的一面温暖,所以朝南的一面树木年轮较宽。在我国北方,年轮密的一方是哪(),年轮疏的一方是()。4.树木年轮的宽窄可以获得树木的()信息,宽表明()窄表明()。5.通过光谱分析,还可以测出年轮中各年吸收重金属的含量。这说明,树木年轮是环境污染的()。6.判断题:
(1)燕子低飞一定要下雨。(×)(2)根据某些植物的生长情况,可以判断附近是否存在矿藏资源。(√)(3)许多动物都出现异常表现,就说明一定快发生地震了。(×)(4)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向水性和向肥性等特征。(√)(5)根据化石可以判断古代某个时期内植物生长的周围环境情况。(√)4.下列谚语中,不能说明快要下雨的是()
A、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B、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C、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D、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5..通常,生长在北半球的树木年轮轮新偏向树木的()A 北侧 B 南侧 2.树木生长茂密的一面是()的部分 A 向阳 B 背阴
6..蚂蚁搬家蛇过道,预示着()A 雨要来临 B 地震要发生 4.年轮偏心向北,表明树木生长在()A 南半球 B 北半球
7.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的原因是()
A、地壳抬升作用 B、地壳下陷作用 C、冰川堆积作用 D、流水搬运作用 8.请同学们搜集有关看云识天气的谚语,并记录下来。8.大自然还告诉我们的信息有:p39(1)、植物能告诉我们地下矿藏;(2)、地震前大自然有预兆;(3)、下雨前燕子低飞;(4)、化石告诉我们地球的变迁。
第17课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检测题
1.蚂蚁靠()传递信息,用()探路;蜜蜂靠()传递信息。2.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种类的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3.动物之间有它们传递信息的方式,它们可以通过()、()、()等感觉器官以及一些行为来传递信息。
4.捕蝇草在苍蝇靠近自己的()时会迅速合拢,将苍蝇捕杀并消化掉;母鸡下蛋后用()来传递信息;大猩猩通过()传递恐吓对方的信息。5.蜜蜂跳“8”字舞表示();跳圆圈舞表示()。蜜蜂的舞蹈包含着:(),()及()等信息。6.实验观察表明:蜜蜂是通过()的方式向同伴传递蜜源信息的。7.雄孔雀是通过()向雌孔雀传递信息的。8.判断题:(1)蝙蝠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2)植物的花能散发香气,吸引昆虫。()(3)生物传递信息方式很多,有的生物用超声波传递,有的用表情传递。()(4)不同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一般不同,同种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往往是单一的。()9.大猩猩是通过()来传递信息的。A、语言 B、气味 C、表情 D、色彩 10.大批蚂蚁出洞时,通过()沿着已有路线运行。
A用触角探知同伴留存的气息 B、观察同伴走过的路线 C、同伴发出的声音 11.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会以()的方式表达自己饿了。A、哭闹 B、笑 C、不出声
第18课电脑与网络检测题
1.下列工作中能利用电脑与网络完成的是()(多选题)A、播放教学录像 B、直接传递声音信息 C、不同的电脑中的资源共享 D、购买商品 2.()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3.因特网具有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覆盖了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二是(),统一使用“TCP/IP”网络协议,为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提供了统一的平台。4.判断题:
(1)消息传递在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都很重要。()(2)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统一使用“TCP/IP”网络协议。()(3)网络对小学生没有任何好处,我们要远离网络。()(4)网络的利用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所以学生放假后,不用约束学生们上网。()4.电脑和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1)利:查找资料;下载歌曲;发送邮件等。(2)弊:迷恋游戏;轻信网友;上当受骗等。4.为什么要上网?
第19课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检测题
1.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使人类进入()时代。芯片也叫()和(),它是微电子技术的主要产品。电视、广播等是利用()传递信息的。2.判断题:(1)、古代战争用烽火的信息,不但能通报有敌兵来侵犯,还能告知敌兵大体数目。()(2)、书籍也是人类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传媒。()(3)、现在的手机还不能传播影像信息。()(4)、现代多数的收音机中没有电子芯片。()3.下列传播信息的工具中,传播信息原理不同的是()A、书籍 B、收音机 C、电视 D、手机
4.人类信息发展分为()个阶段。A.3 B.4 C.5 5.文字的传播和使用是在第()个阶段。A.1 B.2 C.3 D.4 3.固定电话的诞生时间是()A.1876 B.1973 C.1998 4.我国移动电话的诞生时间是()A.1876 B.1973 C.1998 5.第一代通讯网络的主要特征是()A 模拟语音 B 文本数据 C 多媒体数据 6.大猩猩是通过()传递信息的。A 语言 B 气味 C 表情 7.简答题 :你知道人类信息发展的五个阶段吗?写下来吧
第五篇:小学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质量检测题
小学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质量检测题
班 姓名分数
一、我会填。(每空1分,计32分)
1、像池塘这样,由、和各种细菌等生物及、、、、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2、周围的、等与生物也有密切的联系,形成一个相对的状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态平衡。
3、除了生物圈之外,地球上还有、其他圈层。是所有圈层交会的大生态系统。
4、能分解动物的的细菌等微生物,被称为分解者。
5、生物圈是所有圈层交会的大生态系统。包括、和岩石圈表面的所有
5、生态学家很难数清某一种群中因此,他们经常会用到的方法进行推算。
6、对和。
7、也许我们没有意识到,有些看似平常的和正在影响着大环境。
8、每个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结构层次,是构成生态系统的最小单位。
二、我是小法官。(每题2分,计20分)
1、生态系统中的平衡是不变的。()
2、环境是大人们的事,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
3、大量猎杀大灰狼,黑尾鹿数量猛增,将会影响生态平衡。()
4、购物时,尽量不选取有过多商标的商品,应多用塑料袋。()
5、模拟池塘生态系统的目的是探究池塘生态系统的平衡。()
6、大气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他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7、池塘里生长着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8、分析生态系统时,科学家经常随机取样。()
9、牛、鸡、猪能为人们提供生活必须的食物,被称为生产者。()
10、为了饮食卫生,在家用餐时应使用一次性杯子和筷子。()
三、我会选。(每题3分,计21分)
1、下面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A、小麦→鼠→鹰B、小麦→鼠→大象 C、鹰→鼠→小麦
2、森林是()
A、群落B、生态系统C、种群D、个体
3、下面选项中,被称为消费者的是()A、动物B、农作物C、微生物
4、一块水稻田中,青蛙的多少与稻田的产量有关。其中正确的因果关系是()。A、青蛙减少,稻田减产B、青蛙增多,稻田减产 C、青蛙数量不变,稻田增产
5、预计未来20年全球人均供水将减少()
A、1/2B、1/3C、1/46、自然界中如果某一方面遭到破坏,其他方面将()A、受到影响B、受到保护C、不受影响
7、下面不是生活在水里的是()。A、鱼B、虾C、蚯蚓
四、解释(18分)
1、生产者:
2、消费者:
五、小小观察员。(9分)
留心观察生活中身边的人或事,看看哪些小行为正影响着大环境。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你想对这些人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