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朱家角古镇导游词3篇[最终版]
上海朱家角古镇导游词3篇
朱家角属于上海市青浦区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2000年原沈巷镇并入朱家角。下面是上海朱家角古镇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上海朱家角古镇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来到江南“水乡”,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叫XX。我们的司机师傅姓XX,XX师傅有多年的驾驶经验,技术很好,坐他的车肯定让您感觉安全舒适。今天就由我们一同陪大家欣赏江南美景。如果我们的服务有让您不满意的地方,敬请大家提出批评和建议,谢谢大家的合作,希望大家在朱家角玩得开心,玩得痛快。
朱家角,也就是我们的所在地,是由47平方公里成折扇形的小镇组成,他们镶嵌在湖光山色之中。有人把她比作上海的威尼斯,有人把她比作淀山湖畔一颗明珠,如今这颗璀璨明珠又在“金色玉带”——318国道的依托下,放射出更夺目的光彩。由于这是一座千年古镇,1991年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首批四大文化名镇之一。
朱家角这样的小镇之所以闻名是因为她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下面我简单给各位介绍一下她的地理位置,朱家角地处江、浙、沪二省一市交通要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靠虹桥国际机场,北连昆山,南接嘉兴,西通平望,淀山湖下游、黄金水道漕港河穿镇而过。镇内河港纵横,九条长街沿河而伸,千栋明清建筑依水而立,36座石桥古风犹存,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在玩腻了一个个雷同价高的人造景观后,人们莫不惊讶于上海市郊还有一块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原汁原味、真山真水的天然景观,在这里可以寻找一种回归自然,崇尚野趣的享受。无怪乎一位同济大学的名教授在考察朱家角后,不觉赞叹:“朱家角有这么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上海一宝,也是国家的瑰宝”。台湾著名已故作家三毛,到此曾为“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而迷恋,为清淳幽静,处处可画、时时有诗的风情而陶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视察了古镇朱家角后,不禁欣然命笔,写下了“全国历史名镇朱家角”几个大字。
同时,也正是因为有“小桥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明清街”的天然外景,不禁被许多影视导演慧眼相中,而纷至沓来,把水乡古镇的婀娜风姿,一次次地搬上银幕、电视,有时会出现几部影视同时开拍的盛况,朱家角一时成了海内外影视竞相拍摄的热点,被人誉为“沪郊的好莱坞”。
朱家角不仅景色宜人,她更有渊源流长的历史,1958年大炼钢铁时,镇人为了找铁,曾奇迹般地把镇北大淀湖车干,在湖底,人们意外地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遗物,被证明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1959年,又在淀山湖中捞起大量石刀、石犁、石纺轮、印纹陶片等,这些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代的遗物,足以证明数千年前朱家角的先民就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了。
听了朱家角的历史渊源和地址位置,我想大家一定有一种赶快细细品味美景的冲动,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去感受她的美景,名镇朱家角迷人的自然风光,在一山一湖。而朱家角更迷人、更具古镇特色的人文景观,是一桥、一街、一寺、一庙、一厅、一馆、二园、三湾、二十六弄。
三湾,即:三阳湾、轿子湾、弥陀湾。人行街上,前后左右都是房,以为到了路尽头,直角拐弯,一街市面在眼前,令人产生别有洞天的奇妙感觉,这种在老街上出现奇特拐弯的景观,是其他古镇难得一见的,非朱家角不能见到。
二十六弄,实际是朱家角的古弄何止26条,每街每路都有弄,路通街,街通弄,弄通弄,形成网络式棋盘格局,朱家角的古弄幽巷又以多、古、奇、深,名闻遐迩,这在一般江南其他古镇上是不能相比的。穿弄走巷,如入迷魂阵,趣味无穷,寻古探幽,领略北方胡同式的情趣,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近年,“古弄旅游”越来越受到外地人和老外们的青睐,是一项颇有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处女地。
可以说啊,朱家角除了景色多之外还有还有是世人皆知的“三多”,就是名人多,明清建筑多,河埠、缆石、茶馆多。
首先名人多,主要是朱家角环境幽静,气候宜人,是读书做学问的风水宝地,历来文儒荟萃,人才辈出,明清两代共出进士16人,举人40多人。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清代学者王昶、御医陈莲舫、小说家陆土谔、报业巨头席子佩、画僧语石等。
其次,深宅大院明清建筑多。历史上许多富贵人家和文人雅士在此建园造宅,全镇古宅建筑有四、五百处之多,风火墙、石库门、墙门人家随处可见。“三泖渔庄”、“王昶故居”、“福履绥祉”,还有席氏厅堂、陆氏世家、陈莲舫故居、仲家厅堂等数十处,还有无数沿街明清建筑,飞檐翘角,黛瓦粉墙,明清风格组成一幅明清水墨画卷。
三是河埠、缆石、茶馆多。朱家角是水的故乡,水多桥多,河埠多,紧挨在一起的缆船石,也不计其数,那造型各异的水桥,那千姿百态的缆船石,布满全镇的大河小巷,这些江南水镇特有的景观,细细欣赏观察,不觉令人兴趣盎然,耐人寻味,简直是历史、文物、建筑、风情、艺术等内容构成的综合体。有凸出石驳岸的“两面河滩”,有凹进石驳岸的“单面河滩”,更有“人从前门进,河滩从屋后出”的“隐身河埠”。而那些镶嵌在水巷石驳上的花岗石浮雕缆船石更是琳琅满目,趣味无穷,有的雕成牛角,有的凿成宝剑,有的刻成怪兽,面目狰狞,有的琢成如意,呈现吉祥、古朴的美,这些已有几百年历史的雕刻艺术将古镇点缀得更具风韵。古镇茶馆,大多集中在放生桥、北大街一带,不下十几爿之多,有豪华型新辟的“放生桥茶楼”,有年代久远古老的“俱乐部茶楼”,更有古色古香的“淼趣楼”,也有排门板门面、几张桌子几条长凳,简易廉价的农家茶馆,最有趣和令人欣喜的是“茶馆开到游船”上的“游船茶馆”,分为两层,舱内顶上,均可入座茶客,茶船上还备有电视、扑克、象棋、干湿点心,在茶船上品香茗、望廊桥、看水景、听流水,煞是优哉悠哉,不亦乐乎。
(结束语-总结词)名镇朱家角水之美、桥之古、街之奇、园之精,不临其境,难言其妙,不踏石板老街,不探深巷幽弄,不走拱型石桥,不乘咿呀小舟,又如何体现“船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欢送词)短短的一天时间转眼就过去了,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合作,希望大家再次光临江南水乡之一的-朱家角,期待着有再次为大家服务的机会。各位朋友,祝大家一路顺风、旅途愉快。
篇二:上海朱家角古镇导游词
朱家角古镇位于上海市青浦区中南部,紧靠淀山湖风景区,东临西大盈,与环城为界;西濒淀山湖,与大观园风景区隔海相望;南与沈巷镇为邻;北与江苏省昆山市淀东接壤。朱家角古镇距上海市中心48公里,318国道贯穿镇境,交通便捷,环境优雅,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也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上海市历史文化古镇。
进入朱家角古镇,我们先到了泰安桥。泰安桥非常漂亮,据说象征着国泰民安。人们只要站在桥上一小会儿,保证一年里平平安安,万事如意。走在石板小路上,可以看到很多粽子店,都叫“阿婆粽子店”。可想而知,一定是阿婆包的粽子哦!还有香喷喷的稻香插肉,用粽叶包红烧肉,再用稻子插起来,肥而不腻,让人看着嘴里就流口水,忍不住想吃一口!走着走着,我们走到了五孔石拱桥——— 放生桥。许多人买了小金鱼、小乌龟等水生动物,然后从桥上放下去,被称为放生。因此,这座桥的名字成了放生桥。看着桥下清澈的湖水,我不禁有了坐船的念头。于是,我们乘船观赏了朱家角古镇的美景。我这才发觉,朱家角古镇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落下了山头。时间老人悄悄地溜走,把夜晚留给了我们,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朱家角古镇。
朱家角古镇水之美、桥之古、街之奇、巷之幽、园之精让人迷恋。不临其境,难言其妙。不踏石板老街,不探深巷幽弄,不走拱型石桥,不乘咿呀小船,又怎么体会“船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呢?
朋友们,朱家角古镇如诗如画,你们是不是也想来呢?
篇三:上海朱家角古镇导游词
大年初二,姨妈和姨夫开着车带着我们去上海郊区朱家角古镇游玩。
听妈妈说那是个“小桥流水人家”的好地方。我和明鑫哥哥都盼着能赶快看到它的美丽。大约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下了车我们都伸了伸懒腰活动一下胳膊腿。我小心地搀扶着太姥姥(她是个小脚,妈妈说太姥姥是“国宝”级人物呢)沿着青石铺成的小路我们穿过了一条长长的巷子,终于看到了“小桥流水人家”。真的好美啊!就像一副中国的山水画,我们都仿佛成了画中人,畅游其中。
沿街的路灯上,小船上都挂着红灯笼,呈现出一派节日的热闹气氛,来往的行人个个脸上都笑容满面。我还看到了镇上的舞龙队和腰鼓队,只可惜没看到他们精彩的表演。沿街还有很多做生意的店铺,卖的最多的就是扎蹄和扎肉,满街都可以闻到诱人的香味,馋得我肚子都叫唤了,姨妈买了些扎肉,让我们美美的饱餐了一顿,呵呵!我们还参观了镇上的上海古代博物馆,里面陈列了一些上海从古至今发展的历史物品资料。
时间不知不觉地就到了该离开的时候,我也记住了这个刚刚被国家列为“国家级园林城镇的”地方?朱家角。我会再来看你的,再见,朱家角!
第二篇:朱家角古镇导游词
朱家角古镇导游词
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时常需要用到导游词,导游词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而异,有针对性的。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朱家角古镇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朱家角古镇导游词1各位游客好:
啊,微风吹在脸上好舒服,知道是什么气息吗?猜猜,青草味,桃花香,都对,都是上海的气味,上海的洋气,大家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关于上海的故事传说、名人名流、电视电影、文物古迹、在每个人心中,上海的形象就像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旗袍一样,万千风情各不同。
下面我就来描绘我心中的这款旗袍吧!
上海有着一种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气质,就是她的“洋气”,自1843年,帝国主义列强进驻上海,形成了她海纳百川,中西交融的特色,大家一定不会忘记,20xx年的金秋,身穿唐装的各国元首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APEC会议,为什么忘不了?吸引大家眼球的,不仅仅是用上等的江南丝绸做成的唐装,还因为上海已成为新世纪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和大型港口城市。
21世纪的上海,处处呈现出繁荣与开放的景象,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浦东国际机场,这些在电视上常见的建筑,是上海的装饰品,像张曼玉的珍珠项链和耳坠,再美再优雅的女子总是需要饰品来点缀的,所以,再繁华再热闹的上海,需要这些建筑来装饰,才引人入胜。有人说,看二千年的文化到西安,五百年的到北京,近百年的文化到上海。用沧海桑田,日新月异来形容上海的发展,大家没有意见吧!那很久很久以前上海是什么样的呢?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上海先属吴,再属越,后又属于楚。当时楚国大将黄歇治理河道有功,被封为春申侯,所以上海简称为“申”。公元前期223年,秦灭楚后,秦始皇带领丞相李斯还有他那败家子秦二世,南下巡视,看到上海一带物产丰富,交易繁荣,人丁兴旺,但是呢,人们只是在船上交易,还没形成城市。当时上海吴淞口一带居民多以打渔为生,聪明的渔民发明一种竹编的打渔工具“户”,怎样形容呢!用竹子或木棍编在一起,围成方形或圆形,涨潮时,潮水会把鱼掀入“户”内,退潮时鱼儿就只能望洋兴叹,动弹不得了,有点请君入瓮的意思,所以渔民就坐收渔翁之利,退潮时到里面去捡鱼了。我想上海人可能是守株待兔的农夫的后代,不好意思,开个玩笑,后来上海简称“沪”就这个原因,可为何加三点水呢?地球人都知道,“沪”乃水边人家用“户”打渔以后,上海渐渐由一个小渔村形成一个大的集镇。贸易港口,那时有18大浦,其中就有上海浦和下海浦。北宋后期,因松江渐渐变浅,在今天外滩到十六铺一带形成“上海滩”了。海上船只由上海浦开到旧城区的东面停靠,所以“上海”成了一个城市的名字。大家知道了“上海”是由“上海浦”演变而来的,有这么一句话,正反两面读都一样: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读读看。
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产生了,上海被外国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列强纷纷在上海设立租界。从此,国中有国,整整一个多世纪,上海成为外国侵略者的“冒险家的`摇篮”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租界才被人民收回。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今天,上海已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的国际化的大都市。
这个大都市呀,面积为6341平方公里,户籍1600多万,市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万多人,真是人挤人呀!黄浦江把上海分成浦东和浦西两部分,浦东新区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重点发展的地区,我们将会在晚上欣赏她的美景。
为什么不说白天看呢?白天的上海只是高楼大厦,数不清的红绿灯灯,川流不息的车子,熙熙攘攘的人群,带给人的只是硬的、远的感觉。有这么一句话,雨西湖,雾重庆,夜上海,夜上海呀,周璇唱的歌,赵薇在情深深雨蒙蒙里翻唱的---夜上海呀,夜上海!
当然喽,这个夜上海怎么看,有学问的,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了,为了帮大家全方位地领略上海的韵味,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海陆空”对上海进行仰视、平视、俯视。
海看呢:我们可坐上海外滩边的豪华游轮,游览浦东的万国建筑博览会,远视对岸的金茂明珠会议中心,,把上海的璀璨刻录在眼中、摄像机里。
陆看呢:我们的好好司机会带大家绕市区一圈,看看夜色中的人民广场,上海歌剧院,到中华第一街南京路,可到新兴的商业街衡山路,近距离领略上海的万种风情。
空看呢:当然到金茂大厦88观光层了,先聊个关于金茂的小故事,关于申报吉尼斯世纪记录的,金茂大厦为全国第一,世界第四高楼,呈塔形的,有些像西安的小雁塔。总造价为南浦杨浦和明珠总和的1.5倍,高420.5米,国内外呢,有好3个攀援爱好者都爬到向金茂顶层了,也有第4个江西小伙子呢,夜里四点,硬生生地开始爬了,到了87层时,,精疲力竭了,7点10分,还是高高的起吊机把他给“拎”了下来。
真是多危险呀,他哪是那个料呀,就是猴子都没办法。此时,大家也许想,导游让我们去金茂欣赏美景,是不是也要我们爬楼呀?不会的,大家的安全就是我的安全,我们可在45秒内就到340米高的88层,因为我们乘坐的是世界上最快的最安全的电梯,到了那上面,可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上海尽收眼底。这时你会感叹,上海真美呀,华灯初上的上海就像穿着晚礼服的张曼玉,流光溢彩灯火像她的宝石制成的披肩,咦,难不成是李湘送她的?李湘家好多哟!唉,耳听为实,眼见为虚,究竟如何,Lets go。
朱家角古镇导游词2朱家角古镇位于上海市青浦区中南部,紧靠淀山湖风景区,东临西大盈,与环城为界;西濒淀山湖,与大观园风景区隔海相望;南与沈巷镇为邻;北与江苏省昆山市淀东接壤。朱家角古镇距上海市中心48公里,318国道贯穿镇境,交通便捷,环境优雅,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也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上海市历史文化古镇。
进入朱家角古镇,我们先到了泰安桥。泰安桥非常漂亮,据说象征着国泰民安。人们只要站在桥上一小会儿,保证一年里平平安安,万事如意。走在石板小路上,可以看到很多粽子店,都叫“阿婆粽子店”。可想而知,一定是阿婆包的粽子哦!还有香喷喷的稻香插肉,用粽叶包红烧肉,再用稻子插起来,肥而不腻,让人看着嘴里就流口水,忍不住想吃一口!走着走着,我们走到了五孔石拱桥———放生桥。许多人买了小金鱼、小乌龟等水生动物,然后从桥上放下去,被称为放生。因此,这座桥的名字成了放生桥。看着桥下清澈的湖水,我不禁有了坐船的念头。于是,我们乘船观赏了朱家角古镇的美景。我这才发觉,朱家角古镇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落下了山头。时间老人悄悄地溜走,把夜晚留给了我们,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朱家角古镇。
朱家角古镇水之美、桥之古、街之奇、巷之幽、园之精让人迷恋。不临其境,难言其妙。不踏石板老街,不探深巷幽弄,不走拱型石桥,不乘咿呀小船,又怎么体会“船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呢?
朋友们,朱家角古镇如诗如画,你们是不是也想来呢?
朱家角古镇导游词3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来到江南“水乡”,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叫XX。我们的司机师傅姓XX,XX师傅有多年的驾驶经验,技术很好,坐他的车肯定让您感觉安全舒适。今天就由我们一同陪大家欣赏江南美景。如果我们的服务有让您不满意的地方,敬请大家提出批评和建议,谢谢大家的合作,希望大家在朱家角玩得开心,玩得痛快。
朱家角,也就是我们的所在地,是由47平方公里成折扇形的小镇组成,他们镶嵌在湖光山色之中。有人把她比作上海的威尼斯,有人把她比作淀山湖畔一颗明珠,如今这颗璀璨明珠又在“金色玉带”——318国道的依托下,放射出更夺目的光彩。由于这是一座千年古镇,1991年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首批四大文化名镇之一。
朱家角这样的小镇之所以闻名是因为她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下面我简单给各位介绍一下她的地理位置,朱家角地处江、浙、沪二省一市交通要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靠虹桥国际机场,北连昆山,南接嘉兴,西通平望,淀山湖下游、黄金水道漕港河穿镇而过。镇内河港纵横,九条长街沿河而伸,千栋明清建筑依水而立,36座石桥古风犹存,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在玩腻了一个个雷同价高的人造景观后,人们莫不惊讶于上海市郊还有一块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原汁原味、真山真水的天然景观,在这里可以寻找一种回归自然,崇尚野趣的享受。无怪乎一位同济大学的名教授在考察朱家角后,不觉赞叹:“朱家角有这么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上海一宝,也是国家的瑰宝”。台湾著名已故作家三毛,到此曾为“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而迷恋,为清淳幽静,处处可画、时时有诗的风情而陶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视察了古镇朱家角后,不禁欣然命笔,写下了“全国历史名镇朱家角”几个大字。
同时,也正是因为有“小桥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明清街”的天然外景,不禁被许多影视导演慧眼相中,而纷至沓来,把水乡古镇的婀娜风姿,一次次地搬上银幕、电视,有时会出现几部影视同时开拍的盛况,朱家角一时成了海内外影视竞相拍摄的热点,被人誉为“沪郊的好莱坞”。
朱家角不仅景色宜人,她更有渊源流长的历史,1958年大炼钢铁时,镇人为了找铁,曾奇迹般地把镇北大淀湖车干,在湖底,人们意外地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遗物,被证明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1959年,又在淀山湖中捞起大量石刀、石犁、石纺轮、印纹陶片等,这些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代的遗物,足以证明数千年前朱家角的先民就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了。
听了朱家角的历史渊源和地址位置,我想大家一定有一种赶快细细品味美景的冲动,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去感受她的美景,名镇朱家角迷人的自然风光,在一山一湖。而朱家角更迷人、更具古镇特色的人文景观,是一桥、一街、一寺、一庙、一厅、一馆、二园、三湾、二十六弄。
三湾,即:三阳湾、轿子湾、弥陀湾。人行街上,前后左右都是房,以为到了路尽头,直角拐弯,一街市面在眼前,令人产生别有洞天的奇妙感觉,这种在老街上出现奇特拐弯的景观,是其他古镇难得一见的,非朱家角不能见到。
二十六弄,实际是朱家角的古弄何止26条,每街每路都有弄,路通街,街通弄,弄通弄,形成网络式棋盘格局,朱家角的古弄幽巷又以多、古、奇、深,名闻遐迩,这在一般江南其他古镇上是不能相比的。穿弄走巷,如入迷魂阵,趣味无穷,寻古探幽,领略北方胡同式的情趣,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近年,“古弄旅游”越来越受到外地人和老外们的青睐,是一项颇有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处女地。
可以说啊,朱家角除了景色多之外还有还有是世人皆知的“三多”,就是名人多,明清建筑多,河埠、缆石、茶馆多。
首先名人多,主要是朱家角环境幽静,气候宜人,是读书做学问的风水宝地,历来文儒荟萃,人才辈出,明清两代共出进士16人,举人40多人。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清代学者王昶、御医陈莲舫、小说家陆土谔、报业巨头席子佩、画僧语石等。
其次,深宅大院明清建筑多。历史上许多富贵人家和文人雅士在此建园造宅,全镇古宅建筑有四、五百处之多,风火墙、石库门、墙门人家随处可见。“三泖渔庄”、“王昶故居”、“福履绥祉”,还有席氏厅堂、陆氏世家、陈莲舫故居、仲家厅堂等数十处,还有无数沿街明清建筑,飞檐翘角,黛瓦粉墙,明清风格组成一幅明清水墨画卷。
三是河埠、缆石、茶馆多。朱家角是水的故乡,水多桥多,河埠多,紧挨在一起的缆船石,也不计其数,那造型各异的水桥,那千姿百态的缆船石,布满全镇的大河小巷,这些江南水镇特有的景观,细细欣赏观察,不觉令人兴趣盎然,耐人寻味,简直是历史、文物、建筑、风情、艺术等内容构成的综合体。有凸出石驳岸的“两面河滩”,有凹进石驳岸的“单面河滩”,更有“人从前门进,河滩从屋后出”的“隐身河埠”。而那些镶嵌在水巷石驳上的花岗石浮雕缆船石更是琳琅满目,趣味无穷,有的雕成牛角,有的凿成宝剑,有的刻成怪兽,面目狰狞,有的琢成如意,呈现吉祥、古朴的美,这些已有几百年历史的雕刻艺术将古镇点缀得更具风韵。古镇茶馆,大多集中在放生桥、北大街一带,不下十几爿之多,有豪华型新辟的“放生桥茶楼”,有年代久远古老的“俱乐部茶楼”,更有古色古香的“淼趣楼”,也有排门板门面、几张桌子几条长凳,简易廉价的农家茶馆,最有趣和令人欣喜的是“茶馆开到游船”上的“游船茶馆”,分为两层,舱内顶上,均可入座茶客,茶船上还备有电视、扑克、象棋、干湿点心,在茶船上品香茗、望廊桥、看水景、听流水,煞是优哉悠哉,不亦乐乎。
(结束语-总结词)名镇朱家角水之美、桥之古、街之奇、园之精,不临其境,难言其妙,不踏石板老街,不探深巷幽弄,不走拱型石桥,不乘咿呀小舟,又如何体现“船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欢送词)短短的一天时间转眼就过去了,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合作,希望大家再次光临江南水乡之一的-朱家角,期待着有再次为大家服务的机会。各位朋友,祝大家一路顺风、旅途愉快。
朱家角古镇导游词4朱家角之地,大约成陆于7000年前,淀山湖底发现有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代的遗物。
唐朝以前分别隶属于由拳县、娄县、嘉兴县、信义县、昆山县。
唐天宝十年(751年),分属于华亭县、昆山县。
宋元期间朱家角镇形成小集镇,名朱家村。
元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分属于华亭县、上海县、昆山县。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分属于青浦县、昆山县。
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年)因水运交通便利,商业日盛,朱家角逐成大镇。朱家村改名为珠街阁,又名珠里、珠溪,俗称角里。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珠里分属于五十七个三区之二图、十一图和一区二十五图。
清末实行地方自洽,本地域称珠蔚自治区,为江苏省青浦县管辖的十六个自治区之一。
清宣统二年(1910年),实行地方自治,改称珠葑自治区,区董掌管地方事宜,为青浦县下辖的16个自治区之一。
民国初年,仍称珠葑市,设市公所。
民国十六年(1927年),改为珠葑市行政局。
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撤销行政局,仍称珠葑区,为青浦县十三区之二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设第二区公所,列为青浦县八个区公所之一。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汪伪青浦县第六区,下辖珠东、珠西、珠北三镇和薛间、葑沃、张甸、张丁、安庄、沈巷六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恢复第二区公所,仍辖三镇六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撤销区公所,改称区署,辖一镇二乡,即将原有珠东、珠西、珠北三镇和张丁乡合为一镇,名珠溪镇;薛间、安庄二乡合为一乡,名安庄乡;沈巷、葑沃、张甸三乡合为一乡,名葑沃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2月,实行乡镇归并,全县设青东(青龙)、青西(淀泖)两个区署,珠溪镇及安庄、葑沃乡均属青西区署。
1949年5月14日,朱家角全境解放,随即成立苏南行政公署松江专区青浦县朱家角市,下辖沈巷、万龙、葑沃、薛间四乡及朱家角镇。原属昆山县的东井亭、中井亭、西井亭三条街划归朱家角镇。
1951年4月,撤销市建制,建立朱家角区,从所辖沈巷、薛间二乡各划出三个村,组成安庄乡,遂成五乡一镇。
1954年,原属松江县的天心乡,划归朱家角区,同时把万龙乡的诸家村划归城厢区的城南乡,把葑沃乡的南横村划归松江县天马乡;是年夏,整编机构,撤销朱家角区。将沈巷、安庄、葑沃三乡划归练塘区,万龙、薛间、天心三乡划归城厢区。复建朱家角镇建制,直属县领导。
1955年,重新建立朱家角区,对原划出的六个乡全部划回,并把城厢区的盈中、万寿、城南三个乡划归朱家角区管辖。朱家角镇仍为县属镇,镇人民政府改称镇人民委员会,建制不变。
1957年,叶龙乡万隆片划归朱家角镇。
1958年9月,朱家角镇和叶龙乡合并,成立红旗人民公社。
1959年,改名为朱家角人民公社。
1961年8月,朱家角公社成立城镇工作组,负责城镇工作,筹备镇社分治。
1962年2月,镇社正式分设,朱家角镇恢复为县属镇,成立镇人民政府。
1968年,镇政府改名为“镇革命委员会”。
1980年,恢复镇人民政府名称。
1991年,朱家角镇和朱家角乡合并成一个县属建制镇。
20xx年,青浦区行政区划调整中与沈巷镇合并为新建制镇--朱家角中心镇。
第三篇:上海枫泾古镇导游词
枫泾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历史上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上海枫泾古镇导游词,欢迎借鉴参考。上海枫泾古镇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上海枫泾古镇!我是你们的导游。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位于上海市西南方。历史上,它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它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
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00年历史。镇区规模宏大,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
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00年历史。镇区规模宏大,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不包括其他街区保存的古建筑物),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
上海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位于西南方。历史上,它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它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总的说来就是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枫泾镇政府对面西栅河沿河,有一片长达600米的古建大宅院,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古戏台往西,位于和平街92号的大清邮局旧址,灰墙黑瓦,结构坚实,两边的门框都是石头柱子,高高的门洞上方“邮电局”几个大字赫然在目,这是上海地区现存不多的一处大清邮局旧址。由于文化发达,经济繁荣,枫泾又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齐全的古镇。早在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枫泾南栅已建有道院,明清时,佛教盛行,街、巷、里、坊遍置寺庙,全镇共有3处寺院庙宇。清末,天主教、基督教也开始传入枫化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往性觉禅寺、施王庙、郁家祠堂等人文景观,可以寻觅到枫泾镇古代南北分治,半属吴地半属越境的历史陈迹。
北大街是商业古街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大街。穿过街道石街坊,行走在平整的板路上,一眼望去,窄窄的街道两边都是两层楼房,身处其中,抬头望天,只能看见窄窄的一线天,一扇扇木格窗露出原木本色。楼房临街的一边清一色都呈平面结构,看不出每一栋建筑的特色和规模,而从后门的市河望去,家家房子都枝出河面,或重檐叠瓦,或骑楼高耸,或勾栏亭阁,或底层的近水楼台,层层石级通向河埠,或倚朱阁、小轩窗,组成一道多姿的水乡民居风光,间或有大大小小的江南游船穿行其中,人景辉映,夕阳夕照,真是中国的水乡,东方的威尼斯。
北大街古代店铺作坊集中,手工业历来发达。早在宋代就有铁、木、竹、农具和日用小商品的手工制作。纺织技术传入,纺纱织布盛行,明清时,枫泾地处全国棉纺织业生产贸易中心,“所出布匹,日以万计”。到了现代,古作坊多已破败,保存最完整的就数375号的石泰山制药房(药铺)。为了展示古代手工业生产状况,现将当年手工业作坊集中的北大街规划为手工作坊按古代形制,配置生产器械,培训有关人员,届时向游人展示古代织布、打铁、制药和制造竹木器具等手工业生产技艺。游人也可以亲手操作,亲身体验。在这些作坊里,你可以挑选购买到原汁原味、土气十足的手工艺品。当然也可以尝试自己制作小竹筒、小铁铲、小锄子、布鞋子、土布头巾。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我们大概在30分钟后在门口集合,希望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谢谢!
上海枫泾古镇导游词枫泾镇成市于宋,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式建镇,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2005年9月入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元末明初时与浙江的南浔、王江泾、江苏的盛泽合称为江南四大名镇。
明宣德五年(1430年)起,枫泾镇就南北分治,以镇中界河为界,南属浙江嘉兴,北属江苏松江。
1951年3月,全镇才统属松江县管辖。1966年10月起,划归上海金山县(现金山区)管辖。
枫泾古镇区建筑多为明、清风格,均具传统江南粉墙黛瓦的特色,房屋以两层砖木结构为主,前后进房之间有厢房和天井,大宅深院有穿堂、仪门及厅堂等,前后楼之间有走道相连,称走马堂楼。屋面多为观音兜和五山屏风墙。庙宇建筑多为宫殿式。古民居建筑群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其中9处已列为上海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
古镇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沿河古街绿树成荫,古镇水巷幽静;39座古石桥横跨河上,其中元代建1座,明代建11座,清代建21座。
明代建的瑞虹桥,坐落于虹桥河口,清康熙初在此发生过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工人罢工运动”的“虹桥血案”,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有该事迹的记载及陈列,并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在圣堂内为此立了案碑。
枫泾是蜚声中外的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枫泾人民热爱生活,蓝印花布、家具雕刻、灶壁画、花灯、剪纸、绣花、编织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浓郁的民间文化艺术,孕育了金山农民画。以枫泾农民画家为主的金山农民创作出了乡土气息浓郁、艺术风格独特的金山农民画,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镇内的画馆名画家祖居也多,和平街上程十发祖居已经修复开放。北大街的丁聪漫画陈列馆设在二层中西式建筑内,楼前一棵古银杏,一丛大芭。馆内陈列了丁聪生平和一百多幅漫画,幽默地画画常让人驻足流连。南大街圣堂弄的金山农民画展示中心就在清代状元蔡以台的读书楼内,尽得清雅,一副副画面却透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农民画与丁聪的漫画、程十发的国画和顾水如的围棋,这些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地影响的“三画一棋”,集中于枫泾一镇,是国内罕见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
2005年5月,在金山农民画发源地枫泾中洪村,政府辟地80亩,建设“中国农民画村”。2006年年初,中洪村被评为首批“中国特色村”,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6中国十大魅力乡村”。枫泾地区已有5万多幅作品远销国外,30多人次在国内外画展中获奖,被誉为“世界艺术珍品”。2005年9月16日,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第四篇:荡口古镇导游词
荡口古镇导游词
荡口古镇导游词1
悠久历史
荡口古名丁舍,相传是东汉孝子丁兰故里,因位于鹅肫荡口而得名。古镇位于无锡东南鹅湖镇境内,西邻鸿山越国贵族墓群和泰伯墓,东与苏州、常熟接壤。这里历史遗存众多,有四个(13处)省级文保单位,一个市级文保单位,一个控保单位,50处历史建筑。被公布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被确定为无锡市五个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之一,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荡口镇与毗邻的甘露镇合并为鹅湖镇。)
秀丽的鹅湖孕育了历史名镇。镇内居民以华氏居多,其祖先华贞固熟读诸子百家,著有《虑得集》行世,族内子孙代代相传。因此,这里孝义之风盛行,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名人辈出,经济社会发展快速,成为江南粮赋第一乡。这里河道纵横、湖荡密布,小桥流水、环境幽雅。历经数年保护开发,荡口古镇历史文化街区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精心打造成了一个集旅游、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江南水乡古镇。
保护开发
荡口位于无锡、苏州、常熟三地交界,素有“小苏州”、“银荡口”之美誉。这里历史遗存众多,有4个(13处)省级文保单位,1个市级文保单位,1个控保单位,50处历史建筑。年被公布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20被确定为无锡市五个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之一。年10月,锡山区区委、区政府正式启动了荡口古镇保护性修复工程。在上海同济规划院、苏州规划院、上海奇创等多家单位规划、策划,确定了荡口古镇保护开发的总体定位:充分利用文化遗存,整合湖泊、田园生态资源,复合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游憩娱乐、生活居住为一体,独具水乡风韵、能满足游客需求、体现江南水乡风情旅居名镇,长三角古镇文化休闲目的地,明清江南古镇影视剧拍摄基地,最适宜憩息、颐养的旅游生活社区。
20荡口被国家住建部、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景区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围绕游客吃在荡口,住在荡口,文化休闲在荡口的发展目标,着力打造成长三角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荡口古镇一期(历史文化街区)用地面积20.68公顷,规划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锡山区人民政府投入近10亿建设资金,经过近五年的保护修缮、开发建设,现已完成建设任务。共修缮、复建建筑6.2万㎡(其中历史建筑、文保单位2.8万㎡)。沟通景区水系,丰富景区河网,修复古桥28座,完成1200米的北仓河河道整治和两岸古码头、古驳岸、河埠及古民居的修复。整个景区水、电、气、通讯、消防和亮化照明等各类配套管网全部完成铺设,并已安装到位投入使用。景区共设旅游景点8处,分别是华氏义庄、钱穆旧居、关帝庙、华蘅芳生平事迹陈列馆、华君武故居、亨得利钟表馆、王莘故居、会通馆。
地理位置
荡口古镇位于无锡市东隅,地处无锡、苏州、常熟三地交界。这里自古就是区域性“水码头”,注入鹅湖的伯渎河西通京杭大运河;作为清水通道的望虞河穿鹅湖而过,北接长江,南贯太湖;现代交通便捷,距苏南硕放机场12公里,离京沪高速铁路无锡站10公里;沪宁高速公路、锡太一级公路、锡张高速公路道口紧临荡口旅游景区;太仓港、张家港深水港仅40公里。
华氏义庄,是江南地区至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存续时间最长的义庄之一。清乾隆七年由华进思、华公弼父子创建,受到乾隆皇帝嘉奖,华氏子孙陆续修建。现存房屋四进,占地面积约2500㎡。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隔河照壁、码头及场地、八字照墙、门厅、轿厅、正厅(诒谷堂)和后厅。西路由北往南是仓廒、西花园和典当行。
义庄,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一个大民族之中,有的穷,有的富,富有的拿出钱来办义庄,义庄之中包括学校、公田、祠堂等等设施。在历史文献上,最早有记载的义庄是北宋范仲淹在苏州所致置,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义庄的内容,在渐渐缩窄,到了近代,几乎只以祠堂为主。
荡口自清代开始,先后还创办了芬义庄、永义庄、春义庄、襄义庄、徐义庄等,最多时达十所以上。现将华氏老义庄布展成荡口义庄展示馆。
华蘅芳生平事迹陈列馆,位于荡口古镇景区仓河北街新当里,为华蘅芳祖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
华蘅芳(1833——1902),字畹香,号若汀。江苏金匮(今属无锡)人,世居荡口。是我国近代科学的先行者、数学家、教育家、翻译家。上世纪九十年代修葺故居后面二进,最近全面修缮前五进,恢复了“惇惠堂”、“荔雨轩”和“行素轩”。占地面积3485平方米,建筑面积1865平方米。陈列馆将全面展陈华蘅芳生平事迹、学术成果和历史贡献。同时展陈部分家属生平事迹。
王莘故居,座落于北仓河杨家弄口的王莘祖宅。
王莘(1918——),无锡荡口人。人民音乐家、作曲家、《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他是中国音协“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修建王莘故居、仿制天津小洋楼和修复老屋2间,场馆建筑面积1670㎡。馆内分“歌起荡口”、“歌声引路”、“歌者不息”三个部分,向游客全面展陈王莘生平事迹和展示《歌唱祖国》动人旋律之魅力。
《歌唱祖国》由王莘作词、曲,是著名的爱国歌曲。创作于1950年9月,适逢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看着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随风飘扬,鲜花如海的热闹景象,王莘脑海里反复酝酿,《歌唱祖国》是在回津的列车上一气呵成。这首歌曲发表后因其明快雄壮的韵律而广为传唱,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开场曲或结束曲,号称“第二国歌”。
会通馆是明代藏书家、刻书家、铜活字印刷家华燧(1439——1513)的读书室及印书工场,始建明弘治年间。会通馆建筑面积1140㎡。馆内分“印刷起源”、“活字印刷”、“现代印刷”、“荡口现代印刷”、“彩印精品”五个部分,同时展示了华燧生平事迹和印刷成果。
荡口古镇导游词2
荡口古镇位于无锡东南鹅湖镇境内,西邻鸿山越国贵族墓群和泰伯墓,东与苏州、常熟接壤。古名丁舍,相传是东汉孝子丁兰故里,因位于鹅肫荡口而得名。
秀丽的鹅湖孕育了历史名镇。镇内居民以华氏居多,其祖先华贞固熟读诸子百家,著有《虑得集》行世,族内子孙代代相传。因此,这里孝义之风盛行,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名人辈出,经济社会发展快速,成为江南粮赋第一乡。这里河道纵横、湖荡密布,小桥流水、环境幽雅。历经数年保护开发,荡口古镇历史文化街区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精心打造成了一个集旅游、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江南水乡古镇。
荡口历史遗存众多,有四个(13处)省级文保单位,一个市级文保单位,一个控保单位,50处历史建筑。2004年被公布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被确定为无锡市五个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之一,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荡口古镇主要景点介绍:
华氏义庄
华氏义庄,是江南地区至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存续时间最长的义庄之一。清乾隆七年由华进思、华公弼父子创建,受到乾隆皇帝嘉奖,华氏子孙陆续修建。现存房屋四进,占地面积约2500㎡。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隔河照壁、码头及场地、八字照墙、门厅、轿厅、正厅(诒谷堂)和后厅。西路由北往南是仓廒、西花园和典当行。
荡口自清代开始,先后还创办了芬义庄、永义庄、春义庄、襄义庄、徐义庄等,最多时达十所以上。现将华氏老义庄布展成荡口义庄展示馆。
王莘故居
王莘故居,座落于北仓河杨家弄口的王莘祖宅。
王莘(1918 —2007),无锡荡口人。人民音乐家、作曲家、《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他是中国音协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20修建王莘故居、仿制天津小洋楼和修复老屋2间,场馆建筑面积1670㎡。馆内分歌起荡口、歌声引路、歌者不息三个部分,向游客全面展陈王莘生平事迹和展示《歌唱祖国》动人旋律之魅力。
钱穆旧居
钱穆(1894 — 1990),字宾四,无锡延祥乡七房桥人。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自幼因求学,其父母以孟母择邻的方式,慕名而来荡口读书。现将他们当年租住王家祖宅(19031906)作为旧居,修复后的旧居建筑面积710平方米,展陈钱穆生平事迹和他在荡口童年生活、学习和成年后在荡口教书工作经历。
华君武故居
华君武(1915 —2010),祖籍江苏无锡荡口,出生于杭州。是中国著名漫画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华君武故居位于花厅上华君武祖居内。故居一楼介绍了华君武在上海、延安、东北以及新中国各个时期的经历,展陈了华君武漫画一生的代表作品。二楼设有阅览室,收藏与漫画相关的书籍供游客阅读。二楼的东厢房为工作室,西厢房为起居室。
会通馆
会通馆是明代藏书家、刻书家、铜活字印刷家华燧(1439 — 1513)的读书室及印书工场,始建明弘治年间。会通馆建筑面积1140㎡。馆内分印刷起源、活字印刷、现代印刷、荡口现代印刷、彩印精品五个部分,同时展示了华燧生平事迹和印刷成果。
关帝庙
关帝庙,座落于义盛桥北址。原名义盛庵,由举人华祖勤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随后更名为汉寿亭侯庙(即关帝庙)。上世纪八十年代毁于火,本次修复建筑面积900㎡,庙内设伽蓝殿和三圣殿。伽蓝殿内供奉关公,关平与周仓为其左右胁侍。三圣殿内供奉的是药师佛、日光和月光菩萨。
亨得利钟表馆
亨得利钟表馆,位于古镇仓河南街40号,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馆内陈列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制造的各种座钟、机座、闹钟、弦钱钟、挂钟、摆钟、老式手摇唱机、老式收音机、老式电风扇、老式眼镜等展品100多件。
岁月的流传、时间的回忆,将勾起您对岁月往事和时间的回忆。
荡口古镇实用信息介绍:
门票信息
进入古镇就需买票,成人票80元,含华蘅芳生平事迹陈列馆、华君武漫画馆、华氏义庄、王莘故居、会通馆、钱穆旧居(亨得利钟表馆)。6—18岁未成年人、学生、60—69岁老人凭有效证件半票,1.4米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免票。
园林一卡通继续198元/张的价格不变,但使用范围新增了荡口古镇景区,而且顺应旅游市场和社会大众的新需求,对园林一卡通进行了智慧升级。
饮食信息
古镇哪里都有吃的,走油肉最负盛名,随处可见售卖它的商铺。水金豆花(仓河北街85号)、金家烧饼(仓河北街77号)、药膳酥当小吃很不错。在秦园小笼(仓河南街37号)能吃到地道的无锡风味,蟹黄小笼包、鲜肉小笼的人气很高。如果追求环境,可以去古色古香的华府名灶(仓河北街112—1号)。走累了,也可以在临河的茶座坐下,边喝茶边看风景,十分惬意。
住宿信息
古镇内住宿较方便,从旅社到中高档酒店都有。
荡口古镇导游词3
游遍无锡乡下残留的残败破旧的所谓古镇,虽不至于赏心悦目,但在把玩和追忆的心境下,也别有一番滋味了。
走到春江花园,搭乘712路公交车,三十几分钟后就可以到达鹅湖镇,也就是古荡口镇所在地。古时有“金甘露”、“银荡口”之说,二者现在统统划归鹅湖镇了。从地名的变迁,到古迹的修复,国人一直在恶搞。古城的拆掉与重建,当然具有时代的价值和意义;即使地名的变迁,也在求新和怀旧中进行着多向度的重构。
虽然鼻子下面有嘴,近来还是不大愿意问路。游荡在这些古村落中,希望的就是从斑驳的墙面与世俗的乡风乡情中,看到一二略可追忆和怀念的东西,以致不枉行程。虽然有造作的嫌疑,但又有几人能分得清自然和造作的区别。于是,信马由缰,心之所至,景物也就纷至沓来。
从新扬路下车,左拐沿红星路往东二里地左右,就是鹅湖镇南北向的人民路。人民路,也是一个见惯不怪的路名。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人民路,时代的象征和产物,但经久不衰,也许是人民的牛逼吧,但人民真的牛逼过吗?先往南走,一直到一座新修的桥上,可以望见镇东的鹅真荡,似乎没有古镇的迹象。在辗转反侧,往东到镇东侧的圆通寺院,也在维修,就没有进去。旁边有一个藕塘,残破的荷叶,零落地散在湖面上,有些萧飒的感觉。
回到人民路上,往北走。街面上,老店新店参差不齐地交错着,有些氛围,有些感觉。一座高大的欧式建筑映入眼帘,是当地名人王鸿生的故居。曾被日军占领过,又充做过荡口镇的乡公所,近时又是镇文体中心,现在则挂着荡口古镇旅游公司和荡口古镇修复工程管理委员会两个牌子,这也是常见的,两套班子,一套人马,包圆齐活了。据说,这栋高大气派的洋楼,蔡鸿生本人本人并未真正入住,只是在其母亲寿辰时热闹了一番。洋楼较早使用了诸多现代建筑的元素,突破了当地木结构的建筑传统,而碎玻璃饰面、水磨石地面、马赛克贴面、水泥拉毛墙面的使用则是其时非常时髦的了。
接着往北,过学海路,可以看见一座石桥,叫“人民桥”,两侧有红色檐廊。走上去,首先看见的是桥东侧的残破建筑,屋山墙上挂着一张黄布,其上赫然写着“古镇修复工程”之类的字样,才知这才是荡口古镇的中心地带。桥下的河,名曰“北仓河”,两岸皆是古旧房屋,鳞次栉比,虽然正在拆迁中,但依然无法掩饰其过去的繁华。北仓河,人民桥往东段,北岸叫做团结街,南岸叫做胜利街;桥往西段,北岸叫做进步街。显而易见,这是建国后的街名,原名不知其详,不知古镇修复后,是否恢复前名。这是古迹保护的重大问题,是盲目地回到过去,还是正式历史变迁中的错综复杂与千丝万缕。
胜利街是一条窄小的弄堂,走进去,脚踩青石板路,很是幽深,彷佛若有声。其时,已很少人家,只有街口的弹棉花者还在运作着,不知时隙。有座小石拱桥,上面竟然有只猫,懒洋洋地,眯着眼,似乎在睡觉。穿过桥,就是团结街,还是拆迁后残破的景象,还是有幽深的宅院,木门上都铁锁把门,无法进入。有一处宅院,三四进的样子,墙皮脱落,已然有杂草从墙缝里疯长着。墙壁上游毛主席语录,从房间前的号码上,可以看出后曾充做过仓库。前生今世,谁又能像今人一样随便地幻想着穿越着呢。
走向进步街,地上皆是碎玻璃,屋顶上还传来“咚咚”的拆墙声,翠花很是担心,不敢过。我赶紧拉着翠花穿过,就看见了“华氏义庄”。一个基本轮廓已经修复好的'古建筑,开始无法进入,临近返回时才看到开门,就进去参观,只是还没有物品陈设。说起江南这些古村落,总要提出些概念,才能进行修复性开发,比如浙江嘉善西塘长长的廊棚、安徽徽州宏村的牛胃型村庄、江苏苏州木渎的私家园林。即使放到无锡来看,城区已经被现代化改造的面目全非,不中不洋,不古不今;但某些小片区的古村落,也是提出一些概念,惠山古街的祠堂文化、南长街清明桥的运河文化、严家桥的工商文化等。说到荡口古镇,就是义庄文化。
义庄,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由某一姓氏家族创办的慈善机构。这是为本族做好事的经济实体,一般建在乡村、集镇,故称“义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义庄,始于宋代范仲淹在苏州建立的范氏义庄,而无锡的义庄则始于荡口华氏。史载,荡口华氏第二十二世孙华进思,国学生,累积致富,拥有土地2200多亩。乾隆八年,“独置义田一千三百四十亩赡族”,创建义庄。进思无子,侄儿公弼为嗣,乃蘅芳、世芳之五世祖。公弼继承父志,移建义庄于所居之右,即通常所说的华氏义庄(老义庄)。而新义庄,为清代光绪初年,荡口镇巨族华芬远捐义田两千余亩建立华芬义庄,即以后通称的华氏新义庄。此外,荡口还有徐义庄、钱义庄、襄义庄,因此荡口号称“江南第一义庄”。义庄,一般是为本族贫寒子弟提供助学的地方,如华氏义庄的“果育鸿模小学”;又为本族贫寒之家提供可资接待之处,也可以领取钱粮。
而荡口华氏,则为无锡第一大家族。不仅有古时铜活字印刷代表人华燧、“华太师”华察,还有近代的数学家华蘅芳、华世芳兄弟,杰出的刺绣艺术家华图珊,音乐家华秋萍,养蜂大王、民族实业家华绎之,美术家华君武等。进步街新当里,有华蘅芳故居,还是进不去。
华氏义庄东侧,有一条黄石弄。无锡东北乡黄土塘有一条黄石条铺就的老街,此处的黄石弄虽没有前者有名,但也颇为幽深。走在其中,看着斑驳的墙壁,杂草丛生的屋檐,还有漫步的老人,驻足一望,时光荏苒,恍如隔世,竟不知今日何时,身在何处。
江南地区,河网密织,星罗棋布,吴人“不能一日而废舟楫之用”。前面所说的这些古镇,往往建在河湾港汊之处,交通便利,商业繁盛。荡口即与八千亩水域的鹅真荡毗连,周边河叉密布,土地肥沃利于耕种,又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成为一个水路中心的商埠重镇。而今,无锡这些还有些古镇气息的地方,皆位于远离市区的偏僻之地,不知是幸,还应是憾。近三十年来飞速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把城区改造掉,城郊也尽是高楼大厦;而此处,竟然遗留下来,真不容易。
第五篇:西塘古镇导游词
西塘古镇导游词2篇
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导游,可能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我们该怎么去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塘古镇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塘古镇导游词1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周无寒,是你们这次西塘行的小导游。今天,由我带你们去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走一走。西塘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国家AAAA级景区,以“桥多、弄多、廊棚多”的三大特色而获得广大游客的青睐。
大家看,这就是西塘最著名的一个景点——石皮弄。石皮弄是最窄的弄堂,全长68米,最窄处仅0.8米,最宽处也只有1米,由168块薄薄的石板铺成。人站在这里是不是有一种“一线天”的感觉呢?这条石皮弄是明朝嘉靖年间王姓子孙的宅院之间的一条小弄堂,大家可以在这儿留个影。
大家跟着我继续往前走,下一个景点是送子来凤桥。送子来凤桥建于明崇祯十年,是一座三孔石板桥。传说在建造时,一只鸟飞过来,造桥人认为吉利,便取名为“送子来凤桥”。这座桥宽4米。中间有一座墙隔开,桥顶有棚,红檐黛瓦,既古朴又新颖。
我们接着往前走,看到前面那条带顶的街了吗?那就是“烟雨长廊”了。这条长廊总长1000米,宽2——2.5米。这条烟雨长廊让我们在游玩时,下雨不用撑伞,晴天不用遮阳,是一条独特的风景线。在临河的长廊走,要注意安全,不要掉在河里。
走过长廊,我们就到了西塘最繁华的商业街。在这儿可以自由购物,品尝小吃。我推荐几样特产,让大家品尝,第一是八珍糕,八珍糕是慈禧太后最爱的食品,由八味中药配以糯米粉、白糖精制而成,口感香甜,且益脾胃。第二是臭豆腐,这儿的臭豆腐臭中含香,美味至极。这儿还有许多其他的纪念品。
各位游客,今天的浏览结束了,再见。
西塘古镇导游词2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今天为大家服务的导游,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一下江南六大古镇中的一个,就是西塘。西塘地处杭嘉湖平原,属浙江省嘉善县,距上海90公里,杭州110公里,苏州85公里,交通十分方便。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之称,唐宋时聚成村里,明清时期,由于水路发达地理位置优越,逐渐成为了江南繁华富庶的商业重镇,西塘1平方公里的古镇区至今保留着二十五万平方米的明清建筑,居住着二千多户的居民。游人到此,不仅可以领略到小桥流水、错落有致的明清古建筑,还可以置身期间,亲身感受古朴、安逸、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西塘古镇共有十一个景点,每个景点都以其特有的内涵向游 人展示着西塘厚重的历 史文化与独特的人文风情。
张正根雕艺术馆
各位团友,我们看所到是张正根雕艺术馆。张正根雕艺术馆系典型的民国建筑,距今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和西方 欧式建筑的各自特点,为砖木结构,里面陈列的 是著名根艺美术大师张正的几百件根雕作品。根雕源于自然,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张先生,他是杭州人,原籍安徽舒城,生于1958年,1999年因人才引进,来到西塘 继续其根艺创作。
他的作品立足于七分天然,三 分人工,有不少作品获得全国的各种奖项。五百件大件作品(最轻为150kg,最重为1000kg,平均重量为250kg)进入吉尼斯,还被载入世界名人录及东方之子,来到嘉善后,又被评为嘉善的荣誉市民。当我们走进张正根雕艺术馆,首先看到的是一张龙椅,它叫“过把瘾”,在中 国古代只有皇上可以坐龙椅,而根雕馆的这张龙椅,是专为游客准备的,让各位可 以坐坐龙椅,做一做现代的皇上。
西塘有三多
(沿途讲解)您知道西塘有三多吗?那就是桥多、弄多、廊棚多,在古镇至今仍保存有古桥27座,长廊2000多米,弄堂是一大特色,其中百米以上的有5条,幽幽 长长的弄堂仿佛是一条时间隧道把我们带入了几百年前的明清时期,西街是西塘清 朝末年,民国初年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共有500多米长,集中了西塘一些老字号的店 铺,至今,我们从斑驳陆离的墙壁和褪色的木门板上还依稀看出这里曾有的繁华。
江南瓦当陈列馆
团友们,我们眼前的就是江南瓦当陈列馆。中国瓦当文化源远流长,“秦砖汉瓦”闻名于世,但由于砖瓦之类极易破碎,所以年代久远 的瓦制品大多传世不多。因而更显得瓦当的珍贵。在西塘南面的干窑一带,确有大批精美 作品传世。追其源由,得知早在秦汉时期,当地的制窑业就已相当发达,更早有“千窑”之称。连闻名遐迩的“明货金砖”皆在那里烧制。相传当年秦始皇为了抵抗匈奴广招天下兵马,特向江南一官员下了一道口头圣旨,但当地官员年老失聪误把召千军万听为“造千砖万瓦”,遂大兴土木,至此嘉善一带制窑业发达。这个馆内有花边滴水、筷笼、步鸡、砖雕、古砖、陶俑六大类300多个品种。其中有极富美好愿望的传统瓦当;有带宗教色彩的寺庙瓦当,有表明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图案瓦当。它以深邃而广博的文化蕴含,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思考与遐想。
烧香港景区
大家请看这边,我们已经到了烧香港景区。烧香港景区是西塘两大典型水乡风貌区之一,它 以典雅、秀美、幽静的特色见长,站在鲁家桥上远眺,烧香港宛如一位小家碧玉的姑娘,楚楚动人地屹立在水边,使人不由得心旷神怡,烧香港景区的建筑保存得较为完好,有着明清建筑的典型风格,在这里你可以体味到几百年来水乡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逸生活,一座座精致的小楼,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河埠头以及千姿 百态、喻意深刻的系舟石,无一不透视出这里浓浓的生活气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塘是个风景秀美,人才辈出的地方,据镇志记载,从明代万历三年至明末的427 年间,中进士的19位,中举人的有31位,近现代获得中高级以上职称的西塘在外人员有好几百位,原上海市副市长、被誉为人民公仆式的好市长倪天增的祖居就坐落在烧香港内。
石桥
西塘地势平坦,河流纵横,自然环境十分幽静,一拱如月的石桥,桨声四起的流水,青瓦灰墙的人家,处处绿波荡漾,家家临水映人。小镇上保存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落,廊棚和古弄堪称“双绝”,具有别样的风韵。
西塘最有名,最繁忙的一座桥——永宁桥。它位于西塘古镇的十字路口,往来的行人络绎不绝。这里连接着西塘的标志性建筑——烟雨长廊(或称 金色长廊)还连着曾经最繁华的长廊——北栅街。和以前最繁忙的水道——烧香港,以及现在最有名的.商业街——西街。所以这里定是商家必争之地。光酒楼家就有好几家。尤其是仿古的 明清食代。大量的木结构,仿古的建筑,宽阔的店面,实在是气派。站在永宁桥上,环顾四周。可将西塘大部分区域尽收眼底。
醉园
(沿途讲解)我们现在要去的是醉园。我呢,也不会闲着,现在为大家讲一下关于西塘的东西。先说北栅街吧,它是西塘解放以后较为繁华的地段,至今还是西塘周边农户购买生产资料的集中地,铁匠铺、秤店、理发店、化肥部、小吃店等许多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店铺,是当代西塘百姓的真实写照。
西塘三多之一的廊棚是西塘一绝,站在永宁桥上远眺,连绵不绝的长廊与河对岸的粉墙黛瓦 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青砖黑瓦间挂的串串红灯笼与柳枝间偶 尔冒出来的那抹新绿为这幅水墨画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西塘也由此变得更加 神秘,更加写意,令人留连忘返。园内另有一小砖桥,高约一米左右。虽然桥小,但人可以从砖桥上走过,是西塘具有使用价值的最小的砖桥。
西塘古镇石桥
西塘地势平坦,河流纵横,自然环境十分幽静,一拱如月的石桥,桨声四起的流水,青瓦灰墙的人家,处处绿波荡漾,家家临水映人。小镇上保存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落,廊棚和古弄堪称“双绝”,具有别样的风韵。
西塘最有名,最繁忙的一座桥——永宁桥。它位于西塘古镇的十字路口,往来的行人络绎不绝。这里连接着西塘的标志性建筑——烟雨长廊(或称 金色长廊)还连着曾经最繁华的长廊——北栅街。和以前最繁忙的水道——烧香港,以及现在最有名的商业街——西街。所以这里定是商家必争之地。光酒楼家就有好几家。尤其是仿古的 明清食代。大量的木结构,仿古的建筑,宽阔的店面,实在是气派。站在永宁桥上,环顾四周。可将西塘大部分区域尽收眼底。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游完了我们计划中的景点,一路上谢谢团友们的合作,现 在,我们将踏上返程,请您务必跟上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