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10道德讲堂之环境保护
道德讲堂之环境保护
——高二(2)班承办
一、唱一首歌曲 《梦开始的地方》 浩瀚夜空遥远的角落
挂着一颗蓝蓝的星球缓缓转动 春夏秋冬一切好像不会更动 就在你我不经意之中 最美好的已失落
当浮云拒绝了阳光的问候 还有多少温暖在你的心头 当星星已不再出现在夜空 你还有多少梦想多少希望 水中来尘里去生生不息 生命就像蜿蜒的江河 慢慢流过岁月
人来人往有些爱永不更改 在你我忘了珍惜的时候 最美好的已远走
能不能把碧绿还给大地 能不能把蔚蓝也还给海洋 能不能把透明还给天空 梦开始的地方一切还给自然 啦啦啦...在梦开始的地方一切还给自然
二、看一部短片 柴静《穹顶之下》(节选其中关于雾霾的解读部分)
三、诵一段经典
四气调神大论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槀不荣。
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黄帝内经·素问篇》)
解读:
春季的三个月,谓之发陈,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不要滥行杀伐,多施与,少敛夺,多奖励,少惩罚,这是适应春季的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便会损伤肝脏,使提供给夏长之气的条件不足,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夏季的三个月,谓之蕃秀,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人们应该在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厌恶长日,情志应保持愉快,切勿发怒,要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是适应夏季的气候,保护长养之气的方法。
如果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心脏,使提供给秋收之气的条件不足,到秋天容易发生疟疾,冬天再次发生疾病。
秋季的三个月,谓之容平,自然景象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此时,天高风急,地气清肃,人应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思外驰,以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这就是适应秋令的特点而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
若违逆了秋收之气,就会伤及肺脏,使提供给冬藏之气的条件不足,冬天就要发生飧泄病。
冬天的三个月,谓之闭藏,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当此时节,水寒成冰,大地开裂,人应该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好像有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像得到了渴望得到的东西,把它密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是适应冬季的气候而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
违逆了冬令的闭藏之气,就要损伤肾脏,使提供给春生之气的条件不足,春天就会发生痿厥之疾。
天气,是清净光明的,蕴藏其德,运行不止,由于天不暴露自己的光明德泽,所以永远保持它内蕴的力量而不会下泄。
如果天气阴霾晦暗,就会出现日月昏暗,阴霾邪气侵害山川,阳气闭塞不通,大地昏蒙不明,云雾弥漫,日色无光,相应的雨露不能下降。天地之气不交,万物的生命就不能绵延。
生命不能绵延,自然界高大的树木也会死亡。恶劣的气候发作,风雨无时,雨露当降而不降,草木不得滋润,生机郁塞,茂盛的禾苗也会枯竭不荣。贼风频频而至,暴雨不时而作,天地四时的变化失去了秩序,违背了正常的规律,致使万物的生命未及一半就夭折了。只有圣人能适应自然变化,注重养生之道,所以身无大病,因不背离自然万物的发展规律,而生机不会竭绝。
违逆了春生之气,少阳就不生发,以致肝气内郁而发生病变;违逆了夏长之气,太阳就不能盛长,以致心气内虚。
违逆了秋收之气,太阴就不能收敛,以致肺热叶焦而胀满;违逆了冬藏之气,少阴就不能潜藏,以致肾气不蓄,出现泻泄等疾病。
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所以圣人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顺从了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
如果违逆了这个规律,就会戕伐生命力,破坏真元之气。因此,阴阳四时是万物的终结,是盛衰存亡的根本,违逆了它,就会产生灾害,顺从了它,就不会发生重病,这样便可谓懂得了养生之道。
对于养生之道,圣人能够加以实行,愚人则时常有所违背。
顺从阴阳的消长,就能生存,违逆了就会死亡。顺从了它,就会正常,违逆了它,就会乖乱。相反,如背道而行,就会使机体与自然环境相格拒。所以圣人不是等到病已经发生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乱事已经发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它发生之前。如果疾病已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子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临渴而掘井,战乱发生了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
感悟:
人是由天地阴阳气交应运而生的,也是由四时之法,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循环往复,不断更替养育而成的。人之所以能顺应四时之法,这都是天地父母养育的结果。
由于人类是由天地之气所生,四时之法所成,所以人类在养生时,当然不可离开天地阴阳之气和四时之法这个道了。“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注意这个门,既是生长之门,同时也是死亡之门。是沉是浮,是生是死,关键就在于是否能顺从于四时阴阳变化这个根本道理。
这种气的物质状态,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又可将这种气的物质状态,划分成为三大块,即天气、地气和人气,由此构成物质世界天、地、人的三类物质现象。天上的气与地下的气,由于相距遥远,本来是彼此独立自主的。只有由于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上下交流,天地之气才发生关系,这个气交区就是中间地带,也就是人类产生和居住的地方。
从《内经》的发生、发育学来说,人和万物一样,都是由天地之气相交而化生成的。人由天地之气生,也由天地之气养,人的生、长、壮、老、已,这一生命过程,都始终与天地气交有着紧密的联系,天地气交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万事万物的生生息息的各类现象,就是处于气的这种永恒变化相薄之中。而气的变化运动方式就是升降出入,《内经》认为它是事物最为基本的运动变化方式。就人体而言,人体中的气血津液的变化,就现在的中医基础理论来看,也同样是由于脏腑组织中,气机升降出入而造化成的。如脾胃系统,脾主升清,胃则主降浊,其升降关系是了了分明的,它是人体气血津液在后天中的主要来源的重要机理。再如心肺与肾系统的关系。心主血脉,肺主气,又通调水道,肾主水,又主纳气。肾所掌控的水液与气,就必须通过心肺向下源源不断的转输,而心肺的动力来源之一,又必须有肾气的化生,升清和温煦濡养,这也是一组相对的气机升降关系。就以肾系统的功能本身而言,肾主水的功能的发挥,又主要依靠于肾的气化作用,在肾气的作用下,肾的机能否开合有度,能使来自于心肺的水液分清泌浊,又能使清者上升,浊者下降,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肾气上升者,又能复归于心肺的气血循环之中,而下降之气促使浊水,则流入膀胱,排出体外,这其中的机理,升降出入都包含有。既于自然与人的关系,人气与天地之气的交流,人体的新陈代谢,其出入的化机是再明显不过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处于整个宇宙万物的升降出入的气交运动变化之中。
既然人的产生,人的生长发育都完全要受控于天地气交的制约。而天地之气又以天气为主,这是因为地球只是无限宇宙苍海一粟,所以人类对于宇宙天气的变化规律的认识,就成为人类为生存而斗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我国古人早已认识到宇宙天体是一个永恒动态的物质形态。
中国古人虽然不懂这些更深刻的科学道理,但古人从天空中的斗转星移,太阳阴影的偏斜的变化过程中,还有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也认识到了一年四季气节变化和规律。
天文、历法、气象,由此所形成的自然科学文化知识,这些都是人类长期劳动和生活中,对天地气象变化认识的经验总结,反过来,这些自然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又指导着人们如何地进行生产劳动和生活。一年四季的变化,人类十分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种什么?吃什么?穿什么?做什么?人类的生产劳动和衣食住行等,都会随时间的变化而有序地变化着,整个自然也会在时间的变化中变化着。春天的桃红柳绿;夏天的荷花绽放;秋天的桂花飘香;冬天的红梅怒放,这一切都会在四季中有序地进行。春种秋收,二十四节气,在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中,也有相应的不同的农事安排。七十二候,它告诉人们,不同的气候有不同的物候,如“白露:初候,鸿雁来;自北而南也。”以表现天气与事物间的紧密联系。总之,气,或者说天气,还包括地气,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是阴阳相交二气,是主宰着整个自然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物质力量和能量。
在一年之中,春夏两季是以天气为主宰,天是“阳生阴长”,故春夏两季的生命特征也是以生和长为特点 ;而在秋冬时节,是以地气为主宰,地是“阳杀阴藏”,故秋冬两季的生命特征也要随着气的变化,转而以封杀收藏为特点。这就是春、夏、秋、冬四季或“四气”,为什么生命会有生、长、收、藏的运动特征的由来。
四、讲一个故事
爱我百湖
武汉素称“百湖之市”,武汉市中心城区37个湖泊(东湖除外)和金湖、银湖及其周边陆域范围,规划范围约377.04平方公里。经过规划编制完成后,166个湖泊蓝线共锁定全市湖泊面积867平方公里,占武汉市国土面积的10.2%。另外,扩展水域绿地生态养育空间1589平方公里,为武汉市发展预留了充分的生态养育空间。
近些年,一些不法分子违法填占湖泊,在湖泊水域范围内进行采石、爆破等侵害湖泊活动,更有甚者向湖泊倾倒垃圾、渣土,向湖泊倾倒有毒、有害物质,向湖泊排放未经处理或者虽经处理但未达到国家、省、市规定标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有的人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或者不使用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在湖泊规划控制范围内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有些在中心城区湖泊行驶的船舶使用汽油、柴油等污染水体的燃料;有的在中心城区湖泊外围控制范围和绿化用地范围内违法建设建筑物、构筑物,在湖泊的规划控制范围内未经批准或者不按照批准的方案改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上述种种恶劣行径导致湖泊数量不断减少,湖泊面积不断萎缩,令人痛心疾首。
为了保护武汉湖泊,一些志士仁人纷纷充当护湖志愿者,于2010年7月成立了“爱我百湖”志愿者团队,旨在让更多的人,到湖边用脚步丈量、用眼睛发现、用心灵思考,共护家园湖泊。5年来,这个团队共汇聚近万名志愿者,成立40支护湖队、20多个护湖QQ群;在全市多个湖泊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巡湖调查、监督、对话等行动;发现了汤逊湖、后湖等一批湖泊存在的问题,并促使一批典型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建立起政府与百姓联手保护湖泊的机制。
“爱我百湖”也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多次专题报道,共青团中央、民政部、中国志愿服务授予“爱我百湖”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志愿者中有专家学者,有从事环保方面的专业人士,但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市民,他们不计回报,为保护湖泊尽一份力。
十佳志愿者中,最年轻的获奖者是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12级的学生刘芳芳,作为90后大学生的护湖代表,她组织志愿者巡湖、护湖,在校园内引起了不小反响。来自广西的覃励庆,从2010年起一直是爱湖护湖活动的忠实参与者,曾走近月湖、东湖、塔子湖,参与府河大调查活动,为保护湖泊反复奔走;水治理专家刘康福加入志愿者队伍后,义务培训了数以千计的护湖志愿者。
武汉市湖泊局对多年来表现优秀的“爱我百湖”十佳志愿者予以了表彰。并通过举办志愿者案例分享会,对湖泊保护志愿活动进行总结,分享优秀的护湖活动案例,为湖泊治理与保护建言献策。
近日,武汉市60多名护湖志愿者向市民发出倡议:不要在中心城区湖泊垂钓,让鱼儿在水中自由净化我们的“城市之眼”。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沉湖渔民肖金汉。
刚忙完活计,沉湖渔民肖金汉就来到自己巡护的区域,开始一件坚持做了10年的事。老肖是土生土长的沉湖人,过去是个老猎手,以猎鸟为生。1994年,沉湖湿地保护区成立后,他却放下猎枪,主动申请成为一名护鸟人。
像老肖这样的护鸟志愿者,在保护站还有十几个。他们每天徒步工作,围着17.4万亩的沉湖走个遍。在沉湖,鸟与人的设防距离,已经缩短到百米之内。
芦花烂漫、万鸟翔空,3米高的芦苇荡里,候鸟嬉戏,热闹祥和,为了让鸟类安全越冬,保护区还新增设立了一片鸟类生境改善区。
湿地恢复,农田减少,为了破解“人鸟争地”的难题,去年10月,武汉在全国率先出台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政策,保护区范围内的农田都得到了相应的补偿。
沉湖湿地保护区刚刚成功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新年来到,万鸟云集、人鸟共处,这种和谐景象,成为美丽武汉的生动写照。
令人欣慰的是,为阻止破坏湖泊,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行径,武汉市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于2015年2月25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武汉市第三批湖泊保护“三线一路”保护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新城区126个湖泊完成了“三线一路”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全市166个湖泊总面积增加88平方公里,约相当于3个东湖的面积。
武汉市“三线一路”保护规划分三批编制完成。“三线”就是湖泊的三道防线。水域是蓝色,严禁填占;绿色是滨湖绿化带;灰色是控制区。中心城区40个湖泊,编制“三线一路”保护规划从2007年至2012年历时五年完成,属第一批;新城区126个湖泊,在2013年至2014年两年内分两批逐步完成。至此,全市166个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全面完成。
五、作一番点评
虽然蔚蓝的天空现在不在我们眼前,尽管清澈的湖水现在没有继续出现,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付出行动,我们一定可以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只要我们付出行动,我们一定能够重现美丽的自然。让我们为看到蔚蓝的天空而付出努力吧!
第二篇:道德讲堂之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道德讲堂主持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走进本期道德讲堂。道德重如山、道德贵似金,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道德讲堂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美德,引导人们自我觉悟提高的场所和载体。今年,我委按照吕梁市文明委及我县文明办工作会议精神,将进一步深入推进道德讲堂建设。此次活动以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为契机,以提升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为核心,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为重点,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广泛传播中华传统美德,生动形象地推进党员干部队伍道德建设,持续提升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通过弘扬道德模范的崇高精神,引导党员干部省身修德,自我提升,从而形成“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实现道德素质的大提升,为文明城市创建奠定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
今天道德讲堂的主题是“见义勇为,彰显人性的光辉 舍己救人,凸显人格的灿烂”。通过学习模范,用道德的力量来激励自己,用道德的阳光来温暖心灵,立于德,践于行,从而做一个文明有礼的柳林人。
首先,进行第一个环节,“省自身”,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说我每天都要多次问自己,替别人办的事是否尽心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的地方?传授别人东西时自己有没有做不到的?下面就请大家闭上眼睛扪心自问三句话:
1、我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吗?
2、我能做到关爱别人吗?
3、我做善事了吗?
请大家睁开眼睛,短短的时间我想大家脑海中浮现了很多画面,也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所以我想我们也应该吾日三省吾身。
第二个环节是“唱歌曲”,请全体起立。请大家随着大屏幕,同唱道德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播放歌曲)请坐下。
好人就在身边,的确,在我们身边,有许多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好人,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行为,传递道德力量,唤起人间大爱,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筑起了中国人坚实的道德根基。
下面进入第三个环节,讲故事。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李改坐见义勇为的故事。2014年1月16日下午3点她在家里做饭,突然听到外面“砰”地响了一下,还听到了小孩凌厉的嚎啕哭声。她赶紧跑出来院子,猛然看见邻家3岁的小孩玩耍时,由于在斜坡上滑倒掉在自家棚房上。见当时情势紧张,小孩子再一乱动就十分可能失足掉下来,造成生命损害。危急时刻,她什么也没想,大声跟小孩说不要动,我爬上去扶你,最终与闻讯而来的孩子奶奶一起把小孩救起。就在孩子平安着地、安然无恙的瞬间,自己却因路滑摔倒了,掉下来昏迷不醒。虽经医院全力抢救,做了两次开颅手术,但她还是没再醒来,于2014年1月22日不幸去世。她不顾个人安危,勇救小孩的事迹传遍了家乡大地,受到社会和群众的好评。
主人公的事迹,给我们以深深的触动,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身边,类似这样的“凡人善举”层出不穷。
下面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诵经典。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唱好歌让我们精神振奋,讲故事让我们心灵得到洗礼,诵经典让我们感悟传统魅力。
下面我们进入第五个环节:谈感悟。今天我们学习了李改坐同志的感人事迹,想必大家有心灵的感触,下面请大家举手示意一下,谁先来谈谈自己的感受,请 上台分享自己的感悟,第二位我们请 来谈谈自己的感悟。第三位我们请 来谈谈。还有哪位上台谈一下感悟(谢谢三位)
刚才几位同志分别谈了自己的一番感悟,讲的都非常好。我相信,有不少同志也都有类似的深切感受,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分享,大家可以下去后,形成文字,我们以其他形式进行交流。
下面我们进入第六个环节送吉祥。请工作人员为大家分发吉祥物。
(《好人就在身边》音乐渐起)
道、源于教育、重在传承、贵在坚持。真诚的希望今天走进道德讲堂的每个人,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在平凡的工作中都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实践者和受益者,以良好的道德树立崇高形象。每一次的宣讲,都是一次文明的启航,都是一次道德的彰显,我相信所有的感动,都会化作行动的力量。未来的道路上,让我们携带着这样的力量,为创建文明城市不懈努力。
今天,我们本期的道德讲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好人就在身边》音乐渐高
第三篇:道德讲堂之感悟
道德讲堂之感悟
老师们:
下午好!
今天学校为我们发了福利,带我们走进了《道德讲堂》,享用这视听大餐。听了两位老师的报告,感触颇深,从杨老师的“践行工作室职责,助跑教师成长”领悟到名师的精神:名师不是一花独放,而是带来百花齐放的满园春色。
从王老师的“爱岗敬业,自觉践行三个当成”,感受到老师“润物细无声”的爱。有人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想这就是师德的最高境界——师爱。
这两位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这些事令我感动,让我敬佩。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则。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这两位老师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影响了周围的教师,教育了自己的学生。人们常说“老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以身作则”则要求教师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小学生年龄小,就像一块尚未进行雕磨的玉,老师作为学生的重要启蒙人,如果用爱心去帮助、关心他们,他们一定会成为一块名副其实的美玉。
爱是无无怨无悔的付出,爱是一句话,爱是一个眼神,爱是一个微笑„„
教育之路漫长而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谢谢!
育溪镇中心小学 高桂兰
第四篇:道德讲堂之爱岗敬业
道德讲堂之爱岗敬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大武口区石炭井街道道德讲堂,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强调的就是道德对于个人修身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数千年来形成的中华优良道德传统,既是蕴藏在中国文化中的巨大思想宝库,也是华夏儿女的精神支柱。我们的道德讲堂通过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从而营造出“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的良好风气。道,源于教育;道,重在传承;道,贵在坚持。真诚的希望今天走进道德讲堂的每个人都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实践者和受益者。今天,道德讲堂的主题是“敬业奉献”。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敬业奉献体现着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人格。《礼记》中提到“敬业乐群”,《老子》中有“安居乐业”的训诫,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乐业”的思想。我们今天的道德讲堂以“敬业奉献”为主题,就是要引导大家正确对待自己的职业,把爱岗敬业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享受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充实感。
今天的道德讲堂共分七个环节: 自我反省,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谈一番感悟,向德鞠躬。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 自我反省。(放音乐《初雪》)
走进道德讲堂,沐浴道德洗礼,品悟道德力量,让心灵在道德讲堂净化。在这里请大家自我发问:
我为什么选择街道、社区工作成为自己事业的起点? 我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我的职业?
请大家放下心中杂念,沉下心。暂时抛却工作与生活中的烦恼,剔除心中的杂念,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反省...好,谢谢大家。“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自省是一种自律,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节操,一种追求。希望自省成为我们终身受益的习惯。现在,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唱一首歌曲,请全体起立,合唱《祝你平安》(歌曲音乐)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如滔滔江水,如浓浓血脉,其精髓便是“道德”二字。一首《祝你平安》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仁义、关爱和友善,真诚的祝大家好人一生平安。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看一段短片:
下面我们为大家播放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短片,讲述北京首汽集团第三营运分公司车队司机-于凯的道德模范事迹。
驾驶行车22年,累计行程150万公里,从未发生服务投诉,于凯用细节服务温暖人心,通过出租车这一流动窗口,展示了中国和首都人民的精神风貌,让乘客从心底记住这座城市、这个国家。
下面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诵一段经典
古往今来,道德是永远的丰碑,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论语》等传统文化经典,作为传承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的重要载体,既有文化积累、智慧启蒙的作用,又有规范言行、培养人格的魅力。让我们循着先贤的足迹,倾听古人的教悔,感知历史的脉搏。大家手上拿到的资料中有我们今天要诵读的两段经典,下面我先来向大家介绍这两段文字的具体涵义。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是出自《论语·颜渊篇》一书中的名句。
“居之无倦”中的居,有居官、居于某个岗位的意思,无倦就是始终如一,不能有疲倦懈怠之意。“居之无倦”的意思是人处于一定的岗位,就要坚守岗位,不松懈倦怠,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工作。这是一种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敬业精神,也是一种乐以忘忧、乐此不疲的工作境界。
“行之以忠”里的行,是行动、行为、执行。忠,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就是忠心、忠实和忠诚,集中体现一个“德”字。意思是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组织、忠于人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下面由我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诵读两遍。:“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谢谢大家)(播放背景音乐古筝曲《莲心不染》.......)
接下来这段经典出自诸葛亮《出师表》里的一句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是指不辞辛苦,勤勤恳恳,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直到生命的尽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的不仅仅是敬业精神,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一种勇于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们更应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请大家跟我一起来诵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预备齐„„„
经典需要反复品读,经典需要用心感悟,经典需要世代传承。我们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的同时业务知识的羽翼也在不断丰盈,我们要以一种兢兢业业为民,踏踏实实为己的形象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就是对传统道德经典进行着现代诠释。(背景音乐停)接下来让我们进入今天第五个环节——讲一个故事。
也许我们没有留意,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有着感人的品性,他们没有惊天壮举,却有着宽阔的情怀,他们用自已的言行,敬畏着道德规范,践行着敬业奉献。
今天我们邀请了顾建斌夫妇,为大家讲述他们风雨无阻、坚守在石炭井气象站的模范事迹。十几年前,顾长斌来到石炭井气象站,从此扎根在矿区,面对矿区的恶劣环境,他没有退缩,反而迎难而上,对工作的态度更加严谨,同时还发动妻子也投身气象工作,为石炭井居民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现在我们掌声有请顾建斌为大家讲述他的精彩气象人生。谢谢顾建斌的精彩讲述!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一个用自己行动无言践行我们爱岗敬业的普通职工,他用自己的事迹告诉我们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厚重、什么是荣辱。
榜样就在身边,平凡彰显伟大,祝愿这种精神能够源源不断、经久不衰,永远保持下去。岗位虽然平凡,工作虽然平常,但平凡中有感动,平常中见伟大。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这几位模范用他们的一言一行践行着自已的职业道德,为我们树起了前行路上的标杆。朋友们,可见“道德”二字离我们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身边,看得到,也学得到。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向这些身边平凡而伟大的道德模范致敬。
六、谈一番感悟
刚才我们进行了自我反省,唱歌曲,诵经典,看短片,听故事,相信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触。接下来,让我们进入今天的第六个环节——谈一番感悟,听听大家的所思所想。哪位朋友愿意跟我们分享一下内心的感悟,请举手示意。好,谢谢大家在这里一起分享内心感悟!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人生不一定伟大,但一定要崇高。”敬业奉献,并不是一句空话,它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行动去践行的职业操守,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它决定了你能否成为一名值得信赖、勇担责任的人。
七、向德鞠躬
德的含义涵盖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勤朴古健、果义敢为、居安思危、善始善终、的一切美好品行的范畴。“德”的价值原则被孔子发展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王道原则;被孟子发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原则;被《礼记·大学》发展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道德纲领;《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则将其概括为:“有德则贵,无德则贱”。
今天我们在这里向德鞠躬,就是要用“德”来凝聚和传递强大的正能量,在社会树立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美德,把道德建设的正能量转变为弘扬道德模范精神的实际行动,让德的力量成为中华儿女内心深处最伟大、最自豪、最敬仰的理想火焰。下面请各位起立,请和我一起,向“德”鞠躬。
崇德尚善,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精神追求。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立于德,践于行,“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做一个心存感恩的人,做一个爱岗敬业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与文明相伴,让道德永存。
第五篇:道德讲堂之职业道德
崇尚职业道德、感悟道德力量
道德讲堂之职业道德
尊敬的各位**:
大家好!欢迎来到“**道德讲堂”。道德讲堂,讲述身边人的道德故事。我是主持人**。苏格拉底说过:“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丰厚的文化宝藏之一。数千年来,它一直是华夏儿女精神世界的支柱。我们的道德讲堂正是以此为主要内容,通过身边人的故事,讲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通过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宣传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我们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不断提升道德素养,构建崇德尚善的社会氛围,弘扬敬奉贤人的社会风气。今天道德讲堂的主题为:崇尚职业道德、感悟道德力量。主要有六个环节: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作一番点评、送一份吉祥。
(二)第一环节:唱一首歌曲
首先让我们进入今天道德讲堂的第一个环节“唱一首歌曲”。大家一起来唱《公民道德歌》。请大家起立,请工作人员放音乐。(大屏幕播放)
歌词:
公民道德歌
男:中国老百姓
炎黄好儿孙
重情重义重品行
立志先立人
女:爱国又守法
盛世享太平
明礼讲诚信
不负天下人
合:团结友善一家亲
勤俭自强万事兴
道德重如山
道德贵似金
人
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
说:中国好传统
大家来继承
有爱有恨有责任
是非两分明
说
:(男)同唱道德歌
(女)文明向前进
(合)和谐社会中
争当好公民
合:敬业奉献勇创新
建设祖国为人民
道德重如山
道德贵似金
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
(合)敬业奉献勇创新
建设祖国为人民
道德重如山
道德贵似金
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 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
(结束歌曲)谢谢大家。请坐。
(三)第二环节:看一部短片《我是文明**人十大人物》 接下来,我们进入“看一部短片”的环节。
岗位,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分工,从小的方面讲是个人谋生的场所,从大的方面讲,是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展现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人生价值是指个人的人生目的与社会实践及其道德行为对他人、对社会的需要所付出的奉献。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人爱岗敬业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没有自觉的岗位实践活动,就不会有个人的价值创造,当然也谈不上人价值的实现。刚才短片里的同志们在自己岗位上奋斗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衷心的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四)第三环节:诵一段经典
1、过渡:
圣人已远,精神永存!再请孔子上讲坛已是遥不可及的梦了,就让我来为大家诵读一段孔子关于敬业的经典名言,虽然隔腹传 2
音,难免隔靴搔痒。权且当做道德讲堂为承传孔子儒家思想作的一丝努力。
2、出示语录,明理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解释:
语出《论语〃述而第七》。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3、背景介绍
这个事情发生在公元前489年,当时孔子62周岁,正处于仕途不顺,招人排挤后,周游列国推行儒家思想的第八个年头。叶公原名沈诸梁,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因其被楚昭王封到古叶邑(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旧县乡)为尹,故史称叶公。当时,孔子听说叶公政绩显赫,特意拜访了叶公,孔子主张“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叶公主张“大义灭亲”,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叶公论政”。子路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伉直好勇,敢于批评”闻名,他全程追随孔子周游列国。这段话据考据是在孔、叶政见相左的情况下,叶公对子路的追问。当时,孔子仕途受阻,儒家思想难于推行,周游列国无人问津,可以说颠沛流离,处境相当尴尬。因此子路也不好回答:贬低孔子,是让子路违心的,毕竟推行儒家思想是自己坚定的信念;褒扬孔子,又让子路担心(遭人贻笑),毕竟推行儒家思想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他,聪明的,回避了这个问题。孔子是个比较豁达的人,他与子路同样清楚处境的尴尬,但是他认为回避问题会使儒家思想的推广雪上加霜,因而呢采取了迂回的战术,我不跟你讲成绩,讲成绩 3
你不服,因为当时儒家思想推广确实也没有多少成绩;我就跟你讲态度,态度是内心的,你也没有事实可以反驳我。就这样,孔子讲了以上关于敬业精神的一段话,也为儒家经书注入了新的要义,丰富了儒家思想,这就是师傅比徒弟高明的地方。
讲到敬业,我们首先就要搞清楚孔子的职业是什么,这个问题我先交代一下。历史给予孔子很高的评价,叫做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这么多个“家”反而让人搞不清楚孔子到底是干什么事的人了,其实不然。只要稍观孔子生平,就可以知道孔子是一个爱国为民的人,在儒家“知行合一”的精神指导下,孔子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当官治理好国家和社会,但是事与愿违,孔子作官屡遭不顺,虽然在52岁时官至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但因政敌破坏,为官时间不长,一生中加起来也仅仅是短暂的4年。因此,退而求其次,孔子只能为治国理政爱民做些对策研究,也就是后来他首创的儒家思想。当然孔子在思想界、教育界、哲学界、史学界、美学界乃至养生方面造诣很深,他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等等,被当世称为“天纵之圣”,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他围绕爱国为民的至高理想所做的努力。因此,我认为孔子的职业去掉重叠的部分,核心就是思想家。孔子在事后向子路回答叶公的提问时,讲到自己的敬业,用了很简单的三句话,刚才大家听了原文和译文都是很简练而朴实的,其实它饱含了很深的敬业精神要义,我给大家解读一下:
一是发愤忘食。儒家思想为孔子首创。这个创作创新的工作本来就是一块硬骨头,孔子没有上过名牌大学,他的创新完全是来源于生活和政治实践,据说是遇到不懂的地方有求教于老子,可见孔子求知之心之切、求学之举之忙;再加上常年在外周游,生活风餐露宿,因此,从主客观上讲,孔子发愤忘食都是一个确 4
证的事实了。我们大家基本上都能够做到爱岗敬业,但是因为岗位的不同,有些同志基本上能八小时内解决工作,有些同志也因为忙或者额外的任务,不得不发愤忘食了;人都有不忙的时候,也都有忙的时候,因此,大家都达到孔子“发愤忘食”的敬业第一境界了,当然永远发愤忘食的人是不存在的,否则就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了。
二是乐以忘忧。做学问是很艰苦的,有时候要打圈圈、打转转,却难以绕出原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在学术上、思想上要提高一个层次,往往要费很大的气力,一路遇到的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这个东西就是孔子讲的“忧”,即实实在在的困难。但是,大家要注意,孔子要讲的不是忧,而是对待“忧”的态度——“忘忧”。讲的是敬业当中如何对待困难的问题,如果“因为忧所以忧”,那么不但很难有新的成就,还会打退堂鼓,使已有的研究成果付诸东流,大家都知道编箩编筐难在收尾,一个尾没收好,前面的功夫就白白浪费了。孔子正是采取了忘忧的乐观态度,甚至以忧为乐——遇到一个困难,就是找到一个突破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把畏惧困难的情绪抛诸脑后,把遇到困难转化为“踏在困难的肩膀上,结果困难,才能看得更高远”,因此,孔子在儒学研创和推广上最终超越时空,为中国多代帝王所独尊。这是敬业的第二个境界。尽管有一小部分人比较习惯“遇到问题就躲,躲不过去就绕”,但是,从美丽和谐的现代化绿色**蒸蒸日上的建设成效反推,大家基本上也达到了“乐以忘忧”的敬业境界,这是可喜的。
三是“不知老之将至”。这在孔子的讲话里是敬业的最高境界了。但是,人终须一老终须一别,如何能做到“不知老”呢?我觉得很难,近乎不可能。从养老产业的兴起,可以窥见人都是怕老的,何况乎“不知老”?我们做不到,但是孔子做到了。让 5
我们来看看孔子是怎么做到的呢。按照现代的话来说,孔子在为官失意的情况下,他对原来凌乱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了怀疑,于是调整为“以推广儒家思想为毕生的事业”。可以说实现了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理想追求的无缝对接,因此,他能够把整个生命融入到推行儒家思想当中去,他又能够从推行儒家思想中获取生命的动力源。尽管处处碰壁,鲜为人采用,但是只要帝王愿意采用他的儒学,哪怕是听听他讲儒学,就心情轻松,虽然年老,却也感觉事业的激情使人的生命更年轻。这是孔子讲的敬业的第三个境界,也是最高境界!孔子为什么能做到呢?因为他是圣人啊,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我们能否做到呢,我觉得太多的因素在里面了,所谓时势造英雄,或许有待时代的孕育。但是时不我待,做不成圣人,我们年长的同志就要做到老骥伏枥、老当益壮,这是退而求其次,助自己“不圣也贤”,做一个贤人!我们年轻的同志,也要以年长的同志为榜样,早早立下“贤人”梦,虽然知老,但不服老。
孔子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啰啰嗦嗦地把它化成三种境界,希望能对我们理解这段古文,践行孔子敬业精神有所帮助,以此跟同志们共飨共勉。
4、诵读经典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互动,一起诵读《公民道德歌》之爱岗敬业篇,把咱们现场观众分为两组,左边为一组,右边为一组。左边读一句,右边读一句,交替着读。准备好了吗?我左边的一组先开始吧。
《公民道德歌》之爱岗敬业篇
社会有分工,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文明新风创。
职业各不同,目标都一样。
全心和全意,为民服务忙。
爱岗忠职守,敬业情高涨。
刻苦钻业务,技术求精良。
立业在诚信,兴业德弘扬。
言利不惟利,情义播四方。
为官须勤政,廉洁莫贪赃。
为民办实事,造福在一方。
执法应秉公,明镜悬公堂。医家讲医德,救死又扶伤。
妙手能回春,爱心胜春阳。
为师重师表,丹心燃烛光。
传道并授业,桃李自成行。
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翔。
行行竞风流,处处鲜花放。
(五)第四环节:讲一个故事
听完古人的故事,我们回到我们身边的凡人道德故事。下面进入第四环节,讲一个故事。
(六)第五环节:作一番点评
我们看了一部短片,听了顾萍兰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感想,让我们来进行一下互动,请大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分享一下今天的道德感悟。(有请一两位职工简谈感悟)。
(七)第六个环节:送吉祥
本次道德讲堂送出的吉祥是“**”,让我们传递道德力量,共同为创文明城区添彩。同时,希望大家今后能多读传统经典文章,用传统道德思想充实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的行动,就一定能带给我们人生平安、吉祥。
(一边放音乐,一边发放吉祥卡)在送吉祥的间隙,我想和 7
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最后一堂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最后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他的学生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旷野中,旷野里长满杂草,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哲学家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除掉杂草,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稻谷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草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多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发现他在书的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八)结束语:
“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 8
一日之勤。”让我们大力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朋友们,本期道德讲堂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