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偏题——小不凡作文
楼主,我家孩子五年级,课外书阅读的量很大,但是他写的作文总是写不到题目点上去,写得很长,可是总是偏题,总是抓不住重点,实在让我头疼。不知道我该如何指导他?请赐教。
偏题,是“中心意识”不强,也就是把握中心的能力和意识不强。我们认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写作文时发生偏题的情况,也要客观地来分析、对待。
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偶尔会发生偏题,但这些偏题的作文恰恰又是他写得很认真、很激情的,文采也最好,所谓下笔万言、离题千里。这样的情况如果发生在低年级孩子身上,我们认为首先要鼓励——孩子在这篇文章上显示出的对写作文的自信和热情。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非常宝贵的,甚至比作文本身的质量更重要。因此,我们首先要鼓励他的这种精神和状态,当然,同时我们也要指出他的问题,强调他在以后的阅读和写作中要始终拥有“中心意识”。而我们在日后的写作指导中,也会针对他的这种倾向实施相关的措施。还有些孩子,他们的偏题在本质上要严重一些,属于完全没有“中心意识”,经常偏题。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从他平常的语文学习和课外阅读中来找原因。语文课的质量不高,提炼和总结的能力不够。而在课外阅读时,虽然阅读量不少,但一味地追求情节,一目十行,完全不在意语句、段落等基本要素。这样的阅读质量不高,对语言感觉、理解能力、概括能力等的培养都没好处。以上这些,都是养成良好“中心意识”的基础。
从你提供的情况看,你孩子可能是这种类型的。我建议你,首先抓一抓孩子的阅读质量。你要求他养成精读的习惯,要一个字一个字、一句句读,读完每一章,要停下来想一想,这一章讲了什么,能否用最概括的语言表达出来。持之以恒地这样做,把他的阅读习惯给改过来。其次,在写作时,给一些比较具体的帮助,比如,要求他落笔前先明确一下这篇作文的中心,帮助他审核材料,分析他所组织的材料是否是围绕中心的,等等。这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有比较专业的辅导。
第二篇:浅析作文偏题
浅析小学生作文偏题的原因
敦好镇正坝中心小学 陈谋
小学生作文主要有三种:一是命题作文,二是补充题目再写,三是材料作文。写偏题,主要原因是态度不太认真,他们看到一个题目,没有仔细想一想,这篇作文的中心该是写什么。提起笔来就随便写去,写到哪儿算哪儿。作文写好后,也没有仔细地读一读,没有查一查自己写的作文中心是否明确,所写的事例是否都是围绕中心写的。
第一种就是命题作文让你写,你在审题目时要抓住题目中的重点词去写。比如:《新型玻璃》,在这个题目里,你要抓住“新型”这个词。当然:玻璃也很重要,要写新型,写普通就离题了。再如写《难忘的一课》,就要体现“难忘”,你写的事要有震撼力,不能平庸,否则那就不是“难忘”了。抓住题目中的重点词去写,既不离题.偏题,更突出了作文的中心,体现了作文的思想、艺术和价值。
二是材料作文。这种作文的审题相比第一种来比较,就难些了。最容易离题.偏题。审题的方法是:认真读给你的材料,掌握出题的目的写作的要求。在这其中也要找出材料中的重点词(一般都有的),这就要求你咬文嚼字,作出自己的判断。注意两点:一是看清楚作文的体裁,一般有诗歌、议论文、散文、记叙文、小说。千万不要把体裁弄错了。二是写作时,不要抄材料里的内容,要写自己的语言。总起来说:抓住题目里的关键词重点写,(体裁不错的情况下)一般就不会离题.偏题了。例文《 一件感人的事 》我去上学必须要乘公交车。有一天,我照旧登上了车,那天乘客很多,我好不容易有了座位。到了一站时,上来一个老人,站在我身边。我想给她让位,可是我又想,大人为什么不让啊。就这样我没有让。没一会,有一个女孩站了起来,把她自己的座位让给了那位老人,她站在老人身旁,她一只手扶着椅把,因为她的手根本就够不着上面的把手。站在那里显得很吃力。车到站了,我该下车了。那个女孩也随我一起下了车。就在我准备离开的时候,我无意间发现,那个让位的女孩走路一瘸一拐的。哦,原来她是个残疾人,还比我小。一个残疾小孩能给老人让位,可是我一个健康人却。。。我除了自责外,更多的是感动!看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的眼睛模糊了。。。题目要求一件事,作文就写了一件事。题目要求感人的事,作文的内容就感人。所以说没有离题、偏题。
解决写偏了题的方法当然很多。如首先要认真审题:也可以立个提纲,落笔不可随便,写好后,认真读它几遍等等。我提一个方法是“矫枉过正。”偏了题,就是把中心写“弯曲”了。为了纠正这个偏失,可以来个超过了原来“正”的限度。比如,这篇作文中心是写甲事的,有时带点乙事也是可以的;本来这篇作文中心是写“他”的,有时带到一些“我”也是可以的。但为了防止出“偏差”,我们就来个下定决心:中心若写甲事的,就专写甲事,决不带一点乙事;若中心是写“他”的,就专门写“他”,有关“我”的事就一点不带进去。例如写爸爸,就专写爸爸怎么样,就不写爸爸对我怎样,也不写爸爸与我之间的种种事情。犹如电视台记者外出拍新闻那样,只拍眼前的人与事,记者自己是扛摄像机的,只能拍别人,而不能把自己拍进去的。小学生若能用这种单纯写“客体”写“客像”的办法训练一段时间,是可以把写偏了题的毛病纠正过来的。
第三篇:不凡的礼物高中作文
所有的输和赢都是人生必然要经历的结果,只有勇敢的选择了远方,你才选择了输和赢的可能,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只要做了,输和赢一样的让人们变得熠熠生辉
——题记
重点突出不平凡就好,可以举个例子,你收到了怎样的一份“礼物”,而且是很特别,对你影响很大的礼物,让你重新站起来,我觉得这个礼物不一定是真实的东西,可以是大自然给你的一缕阳光,一场大雨带来心灵的洗礼等等,最后写出感悟就好
第四篇:远离作文偏题或跑题
远离作文偏题或跑题
每年高考,总有些平时作文基础很不错的学生,爆出让人吃惊的低分。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审题的环节上。山西省作文尖子生——费莹莹同学2004年高考作文得25分,可以说是一个极典型的例子。众所周知,审题是作文的一个关键环节。而实际的情况是,不少考生不知道怎么审题。笔者认为,把孔子《论语》中的一段话——“审问之,明辨之,慎思之,笃行之”用在审题上,是很能解决问题的。孔子此话原是说求学、做学问要善问、善辨、善思、忠实去做,而作作文也宜如此。下面结合作文审题试作分析:
“审问之”,即对话题作文的有关材料和概念讲行仔细地探询、审问。
1、探询背景材料,弄清暗示或倾向。2005年全国使用范围最广的第三套高考语文题,背景材料“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就有明确的暗示:甲忘记仇怨、铭记大恩情的做法是对的。
2.审问题引材料,明确题材的范围。如2005年全国卷(三)题引材料“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就明确了联系现实生活取材和立意的写作范围。
3.审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深入思考话题的隐含条件和限制。
如2005年北京卷“说安”,安可以解释为安全、安宁、安逸、安于等,这就明确了写作的内容。
4.审问作文的限制条件,明确自由度有多大。如“不少于800字,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明辨之”,即辨明话题的内涵和外延,抓准话题的核心。“明辨话题”,实质就是明辨话题地概念,具体的方泫有:
1.词语比较法。与别的近义词或话题比较,准确把握话题的中心概念。如2005年高考天津卷的“留给明天”,把它与“展望明天”“创造明天”“等待明天”“剩下明天”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展望”是一种构想,“创造”是一种奋斗,“等待”是心理的期盼,“剩下”是心理的无奈:而“留给”是一种远见卓识的表现,它足把资源、财富、好的环境、美好传统、民族精神等大好的毒而右目的地保留给“明天”的人。
2.语素分析法。
分析话题的每个语素,然后整合理解话题的意义。如2005年高考辽宁卷“跑的体验”,对“跑”“体验”三个语素的意义进行分析:“跑”即“奔跑”,狭隘意义的跑指具体的“跑”的动作,挖掘潜力有限;宽泛意义的奔跑,是一种实践活动,鸟儿学飞足“跑”,去了某地可以说“跑一趟”,读一本书可以说目光“奔跑”,思考一个复杂的问题可以说思想的野马在“奔跑”等等,挖掘潜力很大。“体”即“亲身经验”“体察”,“验”即“检查”“查看”,两者整合指“亲身实践”或“通过实践认识阁嘲事物”。综合起来可理解“跑的体验”就是指“亲身实践的体套或认识”。3.结构词性分析法。
分析话题的短语结构和词性特点,明确思考的重点和方向。如2004年湖北卷“买镜”属动宾结构,“买”是一个“拿钱换东两”的商业行为,“镜”是名词,有着丰富的寓意,话题的关键是对“镜”的抽象意义的挖掘。
4.反义推断法。
运用词义相反相对的现象对话题进行分析和推断,明确思考的角度和范围。如2004年上海卷话题“忙”,其反义词就足“闲”,将两者放到一齐来分析,就会发观,“忙”与“闲”不是绝对的,关键取决于个人的心态和思想境界。
5.造句拓展法。
用话题的词语来造句,打开理解的思路,准确把握话题的内涵。由单个词或一个短语构成的话题都可用这种方法,如2005年高考山东卷的“双赢的智慧”,我们就可以造出这样一些句子来:他有双赢的智慧,经商中需要双赢的智慧,中国对外交往中双赢的智慧,人际交往中双赢的智慧,集体和个人实现双赢的智慧,双赢的智慧来自共同的需要,双赢的智慧是最好的智慧,双赢的智慧实现共同发展„„这样有多少造多少,思路得以开阔,对话题的理解也就活了。
6.语段揣摩法。
无话题的材料作文,分析材料中心,揣摩材料的情味是准确审题的关键。如2005年上海卷要求写流行文化对我们成长的影响,三段背景材料列举了武侠、言情、韩删、卡通等现象,审题时思考点就应该围绕此现象,入乎其中地体悟,出乎其外地客观分析,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或中心。7.情味揣摩法。
揣摩话题的情味,准确理解题旨的意义。如今年广东卷的再题“纪念”,写作时就要弄清“纪念”一词的情味是褒扬的。如写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就一定带有怀念胜利的成份,带有对正义与和平胜利的珍惜之情,绝不能只写铭记历史教训,不忘历史的耻辱。
8.明辨关系法。
对关系型话题作文,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审准题的关键。概念间的关系,我们除了套用复句间的关系外,还可考虑辩证关系,发展关系等。今年全国卷三套题都是关系型话题,其中第一套“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第二套“位置与价值”,第三套“铭记与忘记”。从总体看三个套题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但具体分析,还有不同:“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前面是前提,后面是结果;“位置和价值”,前者是条件,后者是哥评判角度;“铭记与忘记”,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选择关系。只有这样深入思考,才能准确审出题意。9.图形联想法。
对图形类话题,找到图形与生活现象的相似点是把握题旨的关键。当然这个相似点可以不止一个,只要恰切即可。如画一个圆,让学生联想作文,就既可写“十五月儿圆”,又可写“车轮滚滚”,还可写“圆眼睛”“圆滑”“圆脸”等等。如今年福建卷的“圆与星形”的联想作文,可根据图形下面的文字——“我规范,我稳定,我周长短,面积大”和“我新颖,我多变,我周长长,面积小”来联想,这样它就成了相容性选择关系话题了。
l0.寓意分析法。
对寓意性话题,只有分析寓意,才能审准话题。如今年浙江卷的“一枝一叶一世界”,其中“一枝一叶”,寓指生活中的细小事物、细小的情节或细小的动作等,“一世界”就指反映的内容丰富,意义重大等。
“慎思之”,即谨慎地思考话题的现实意义,寻找它和生活现象的联系点或相似点。“文章合为时为著”,这是古人一直倡导的现实主义文风,这在今天也必须坚持。可有的学生就是忽略了这一点,编故事不考虑当今的时代特点,议论不思考能否针对现实问题,寓言、科幻离开了社会环境„„这就形成了浮躁的文风和虚假的作文态度。
我们所说的现实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抒发真实的情感,以情感鼓舞人;二是解决现实的认识或思想问题,以思想启迪人。
审题时,我们要谨慎思考的有四个方面:一是围绕话题町以想到些什么现实中的人和事;二是这些人和事可从哪个角度切入;三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认识,是记叙描写,还是议论抒情;四是我的思想是不是做到了与时俱进,辩证深入。只有把这四个方面理清了,思路才算明晰了。
“笃行之”,在完成以上各环节后,考生应忠实地按照自己确定的方向写作,集中心思去考虑怎样充分、生动、传种地体现自己的思想。无论是立中心,定内容,选文体,拟提纲,还足设亮点,酌文句,选用表达技巧,都要紧紧围绕自己的理解进行:绝小能破中途出现的怪异、新奇的想法所左右。只有这样,作文才有可能得高分。总之,写作文时,考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细心谨慎地对作文的背景材料、题引、话题、要求,进行“审问之,明辨之,慎思之,笃行之”,从而让自己远离作文偏题或跑题的困惑,取得理想的成绩。
第五篇:平凡亦不凡
平凡亦不凡
日出日落,潮涌潮退,天天如一,年年如此。如此平凡,却幻化出了沧海桑田,千山万壑,雪地冰原,绿野丛林……多彩的世界,显示出了平凡中不凡的本质。
大千世界,多彩美丽源于平凡。献一次血,捐一次钱,做一件好事,他坚持了19年;将一棵棵树种在荒野之上,他坚持了22年;守卫胡杨林,巡逻林场,宣传防火知识,他坚持了21年。郭明义,一个普通鞍钢工人,却献血6万毫升,资助百多名贫困儿童,竭力奉献,感动中国;杨善洲一个平凡的退休干部,种树
5.6亩,将荒山变成林场,改善当地环境;魏存广,一个简单的护林员,每天巡逻十几小时,徒步走数十公里,保证了胡杨林无火灾、无盗伐。他们都是平凡人,做着平凡的事,却成就了不凡的事业,成为了不凡的人。他们向我们证明:平凡人也能成就不凡的事业。
平凡的人,要变得不凡,只需做好平凡的工作。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凡的本质,只需要将自己的事做好,表现自己的本质便可。
平凡人之所以能成就不凡,是因为平凡人本就拥有不平凡的本质。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汽车撞向学生时,用尽全力将学生推开;最美司机吴斌,在被重创之后,强忍伤痛,踩住刹车,把好方向盘,拯救了车上24名乘客的生命;最美妈妈吴菊萍,在孩子落地的一瞬,用手臂托起了生命。他们是平凡的人,但他们被称为最美的人,因为他们在关键时刻,用行动表现了他们不凡的本质。平凡的人,要变得不凡,只需遵从本心,聆听心灵召唤,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凡的本质,遵从本心,表现自己,便是表现不凡。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似乎人就处于一个循环之中,在规定的路线中做着往复运动。平凡而又近似平庸的生活,让我们不禁想问:这平凡的生活有意思么?如果我们多留心,则会发现:我们一天天地在学习、一天天地在努力、一天天地在成长。其实变化一直在我们身边,平凡中一直蕴含着不凡,我们周围一直演绎着不凡。同学的友谊、老师的关心、家长的关爱,看似平凡,却是弥足珍贵的,我们只有在蓦然回首时,才会发现,原来,我们拥有如此之多;原来,我们本就身处不凡;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平凡的本质。
平凡的人,要变得不凡,只需做自己,因为我们的本质便是不凡,我们无须表现,无须证明。我们可以向世界大声宣告:我们,不平凡!
当我们把平凡积累,把时间堆砌,平凡亦可不凡;当我们遵从本心,表现自己,平凡便成不凡;当我们留心身边,感受生命,平凡即是不凡。因为我们虽是平凡人,却有不平凡的心。
每个人都有着是平凡的,正如那漫天飘舞的雪花,平凡而普通,但每一片雪花都是晶莹,冰洁,美丽而闪耀着光辉,显示着它不凡的本质。因此,每个人也是不平凡的。因为,每个人都拥有不平凡的本质。
因此,不凡即平凡,平凡亦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