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央空调水处理操作规范
中央空调水处理操作规范
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的日常水质稳定处理是相当重要的,不仅可延长管线和设备的使用寿命,即水处理的效果是使管线和设备达到设计的使用寿命;而且能节约大量的电能及水资源;还可防止中央空调水系统结垢、腐蚀,菌藻附着,保证系统设备经济而安全运行。当然还能改善风机盘管系统运行状况,创造稳定的舒适工作和生活环境。
目前化学清洗是清除中央空调水系统内水垢和污垢的最为有效的办法。中央空调清洗的范围主要包括:
1.冷冻水系统清洗(包括:膨胀水箱、蒸发器、管道等)
膨胀水箱的清洗。
整个系统的杀菌剥离处理和全有机化学清洗。2.冷却水系统清洗(包括冷却塔、冷凝器、管道等)
冷却塔的物理清洗及杀菌灭藻。
整个系统的杀菌剥离处理和全有机化学清洗。
清水冲洗:启动系统循环水泵,用大流量的清水尽可能的冲洗掉系统中的灰尘、泥沙、脱落的藻类及腐蚀产物等疏松的污垢,以节约用清洗药剂量,降低清洗成本,为下一步的化学清洗做准备。杀菌剥离:排放出污水后补充清水,在循环水系统内的冷却塔和膨胀水箱中分别一次性的加入(杀菌剥离剂),杀死系统中菌藻类微生物,并使设备、管道内表面附着的生物粘泥剥离脱落;通过水 泵循环运行12~24小时,进行杀菌灭藻剥离污垢,最后从最低点排放污水。
清洗除垢:系统补入清水后加入具有溶垢(克垢)、渗透与分散作用的清洗剂和清洗缓蚀剂,启动水泵将管道系统内的浮锈、水垢、油污等清洗下来,分散于水中,随水排出,还原清洁的金属表面。循环清洗两次,每次12小时,并要求加清水置换排污至浊度小于20ppm即视为清洗结束,最后将Y型过滤器上的过滤网拆开,蘸药剂手工清洗干净。
上海尧鑫实业有限公司。
第二篇:中央空调施工规范
总则
1.0.1 为了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规范市场,加强对上海地区家用中央空调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家用中央空调工程质量验收,保护消费者和生产厂商及安装施工企业的利益,参照国内外先进标准,并结合我国的国情,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应于上海地区单机制冷量范围7-80kw的电力驱动家庭与小型公共场所的中央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0.3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4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使用的主要材料、设备、成品及半成品应为有技术标准的产品,并具有出厂检验合格证明。为工程加工的非标产品和防火要求的产品,亦应具有质量检验合格的技术鉴定证明,并应符合国家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5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有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应按国家规定标准执行为准。2 基本规定
2.0.1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按照被批准的设计图纸、合同约定的内容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进行。施工图纸修改必须有设计单位的设计变更通知书或技术核定签证。
2.0.2 承担家用中央空调工程项目的安装施工企业,应具有相应工程施工资质及相应质量管理体系。
2.0.3 安装施工企业承担家用中央空调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及施工时,还必须具有相应的设计资质及质量管理体系,并取得业主的书面同意或签字认可。
2.0.4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安装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第3.0.1条的规定。
2.0.5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设备的进场,必须对其进行验收。验收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并应建立相应的质量记录。
2.0.6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的施工,按风管系统、冷热水系统。制冷剂系统每一个分项施工工序作为工序交接检验点,并建立相应的质量记录。系统分项施工工序的划分见表2.0.6。
表2.0.6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系统与分项施工工序划分 系统 分项施工工序
风管系统 放样确认--安装室内机--安装室外机--安装制冷剂与冷凝水管道--试压--制作、安装风管--调试--安装风口--竣工验收
冷热水系统 放样确认--安装室内机--安装室外机--安装水系统管道--试压检漏--安装风管--调试--安装风口--竣工验收
制冷剂系统 放样确认--安装室内机--安装室外机--安装制冷剂系统配管、冷凝水管道--检漏--真空干燥--安装风管--调试--安装风口--竣工验收
2.0.7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安装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文件有差错,应及时提出修改或更正建议,经设计认可及时形成书面文件归档。
2.0.8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的安装施工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并与土建、装陵水电等专业工种互相配合。在家用中央空调安装结束后,装演工程开始施工时,应进行一次隐蔽工程验收。由空调安装负责人、装演施工负责人、用户与监理人员一起验收及认可签证。
2.0.9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中从事管道焊接施工的焊工。电气线路施工的电工。设备安装
2.0.10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竣工验收应在用户和有关监理人员共同参与下进行,安装施工企业应具有专业检测人员和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测试仪器。3 通风管道制作 3.1 一般规定
3.1.1 通风管道尺寸应根据设计图纸尺寸要求进行制作,通风管道规格的验收,螺旋圆风管以内径为准,其配件以外径为准;法兰圆形风管及配件以外径为准;矩形风管以外边长为准,风道应以内径或内边长为准。
3.1.2 矩形、圆形风管弯曲半径、风管和配件的钢板厚度、风管规格、风管法兰及螺栓规格、风管的加固、法兰铆钉与铆钉间距等应按有关国家标准规范制作。
3.1.3 圆形风管的斜插式三通或四通,其夹角宜为15。-60。,夹角的允许偏差应小于3。
3.1.4 风管和配件表面应平整、圆弧均匀、纵向接缝应错开,咬口缝应紧密,宽度均匀。3.1.5 风管与法兰连接,如采用翻边,翻边尺寸应为6-8mm,翻边应平整,不得有孔洞。3.1.6 复合材料风管的覆面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内部的绝热材料应为不燃或难燃B1级,且对人体无害的材料。3.2 钢板风管
3.2.1 制作风管和配件,除圆形风管配件可采用咬口。缀缝焊及点焊外,其余应采用咬口连接。
3.2.2 制作金属风管,板材的拼接咬口和圆形风管的闭合咬口可采用单咬口;矩形风管或配件,可采用转角咬口、联合角咬口、按扣式咬口;圆形弯管可采用立咬口。
3.2.3 制作金属风管和配件,外径或外边长的允许偏差:小于或等于300mm为-1mm;大于300mm为-2mm。其中制作法兰,圆形法兰内径或矩形内边尺寸允许偏差为+2mm,不平度不应大于2mm。螺旋圆风管的内径允许偏差:小于或等于300mm为+1mm;大于3O0mm为+2mm。3.2.4 角铁法兰连接风管,管壁厚度大于或等于1.2mm,可采用翻边铆接,铆接部位应在法兰外侧。
3.2.5 成型法兰风管(矩形)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成型法兰风管应采用成型法兰连接或插接式法兰连接,法兰夹(连接件)连接中心间距应小于或等于150mm,成型法兰风管的法兰四角部位应设有螺栓孔。其法兰规格及用料应符合表3.2.5的要求。成型法兰风管的连接形式见图3.2.5。表3.2.5 成型法兰风管(组合法兰)长边尺寸b(mm)成型法兰 插接式法兰
法兰宽度 板厚t 螺栓 法兰宽度 板厚t 螺栓
120≤b≤1250 35mm 与管体相同 M8 35mm ≥1.0mm M8
3.2.6 成型法兰及插接式法兰折边应平直,弯曲不应大于5/1000;法兰弹簧夹与成型法兰应相匹配,法兰固定夹应与插接式法兰相匹配,法兰夹应与法兰相匹配;法兰的四角与法兰接口应牢固、紧贴、平整、密封。
3.2.7 圆形风管的连接应符合表3.2.7的规定。
3.3 高分子板材成型风管(轻型无机质发泡板)
3.3.1 制作矩形、圆形风管的板材厚度应符合表3.3.1—1与表3.3.1—2的规定。表3.3.1—1 矩形风管
风管长边长(mm)壁厚(mm)
—1000 15 1000以上 15—20 表3.3.1—2 圆形风管
风管长边长(mm)壁厚(mm)140—400 15 400—1000 15—20 3.3.2 在矩形风管的直角处粘贴加固角(四个角)加固角的尺寸为1.5cm×1.5cm或2cm×2cm。
3.3.3 风管与风管的连接采用风管板材尺寸为5—8cm的连接条。先将风管连接边与另一风管连接边涂上粘接剂对接。再用连接条粘贴在风管对接缝处。
3.3.4 异形风管制作时,可将需弯曲的侧板或底板弯至需要形状,再涂粘接剂。制作方法类同直管。
3.3.5 制作大型风管应采用金属加固圈及圆钢通丝支撑;也可采用铆钉加固。3.3.6 风管与风口的连接采用直接粘接风口或采用软接头连接风口。
3.3.7 粘接剂主要成分为氯丁橡胶,要选用正规生产厂家质量检查合格的产品。粘接剂的粘贴时间应根据天气情况,可采用手摸不粘手为宜,方可粘贴。粘接处必须平整、密封。粘接剂需加固化剂,比例为粘接剂100:固化剂3(指德国拜尔)。3.4 玻璃棉直接成形风管
3.4.1 制作方法以各生产厂家的制作规范为依据,严格按要求制作。3.4.2 所用材料和配件必须要有有关部门的检验合格证明。
3.4.3 接口必须密封严密,内表面胶层介质小面积破损时,要用修补胶(聚合物)进行修补,管内严禁基板材料(玻璃棉)外露。3.5 可伸缩金属柔性管及可伸缩非金属柔性管
当使用可伸缩金属或非金属柔性管时,不得出现死弯或损凹现象。3.6 其它材料风管
其它材料制作的风管应根据生产厂家的要求制作安装。4 通风管道及部件安装 4.1 通风管道
4.1.1 水平风管穿墙时,应设预留孔洞,尺寸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明装水平风管安装水平度的偏差,每米不应大于3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暗装水平风管位置应正确,无明显偏差。
4.1.2 垂直风管穿楼板时,应设预留孔洞,尺寸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明装垂直风管安装垂直度的偏差,每米不应大于2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暗装水平风管位置应正确,无明显偏差。
4.1.3 调节装置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部位,并且在任何操作情况下,不应发出振动和噪声,调节阀完全关闭时,所通过的空气流量不应大于5%。4.2 新风管道
4.2.1 新风管安装除应遵守通风管道安装规定以外,还应按设计要求作有坡度安装,管道底部不宜设纵向接缝,如有接缝应做密封处理;法兰垫片的材质应采用弹性极好闭孔发泡橡塑密封材料或橡胶材料。新风管道进口处要有防雨罩,安装位置应便于检修。
4.2.2 新风管道进风口应设置过滤网罩;进风口位置应选在空气不受污染的地方。4.2.3 采用全热交换新风机要根据产品的使用安装说明进行安装。4.3 各类风口
4.3.1 金属、金属喷塑、烤漆风口的安装,风口与风管的连接应严密、牢固;边框与建
4.3.2 ABS塑料等其它材料的风口安装要根据厂家的安装说明进行安装。
4.4 部件
4.4.1 风管支、吊、托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风管与部件支、吊、托架的预埋件、射钉或膨胀螺栓位置应正确、牢固可靠,埋入部分应去除油污,并不得涂漆。
(2)在砖墙或混凝土上预埋支架时,洞口内外应一致,水泥沙浆捣固应密实,表面应平整,预埋应牢固。
4.4.2 用膨胀螺栓固定支、吊、托架时,应符合膨胀螺栓使用技术条件规定执行。支、吊、托架的形式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
(1)靠墙或靠柱安装的水平风管宜用悬臂支架或有斜撑支架;不靠墙或不靠柱安装的水平风管宜用托底吊架。直径或边长小于400mm的风管可采用吊带式吊架。靠墙安装的垂直风管应用悬臂托架或有斜撑支架;不靠墙或不靠柱穿楼板安装的垂直风管宜用抱箍支架。支、吊、托架亦可采用组合型通用构架的形式。
(2)吊架的吊杆应平直,螺纹应完整、光洁。吊杆拼接可采用螺纹连接或焊接,螺纹连接任一端的连接螺纹均应长于吊杆直径,并有防松动措施;焊接拼接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少于吊杆直径的6倍,并应在两侧焊接。
(3)支、吊、托架不得妨碍风口、阀门、检查门及自控机构的操作使用;吊杆不宜直接固定在法兰上。
4.4.3 风管支、吊、托架的间距如设计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平风管,支、吊架的间距,直径或长边尺寸小于400mm,间距不应大于4m,大于400mm,间距不应大于3m。
(2)垂直风管,支、吊架的间距,间距不应大于4m;但每根立管的固定件不应小于2个。(3)矩形风管抱箍支架应紧贴风管,折角应平直,连接处应留有螺栓收紧的距离。
4.4.4 法兰垫片的厚度宜为3-5mm,垫片应与法兰齐平,不得凸入管内。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拧紧,螺母应在同一侧。
4.4.5 可调节的阀门不得装在墙或楼板内,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部位。
4.4.6 风帽的滴水盘、滴水槽安装应牢固,不得渗漏,凝结水应引流至规定的地方。4.4.7 排气罩的安装宜在设备就位后进行,位置应正确,固定应可靠,支、吊架的设置应不影响操作。5 空调机组安装
5.1 安装前检查与准备
5.1.1 根据设备装箱清单说明书、合格证、检验记录和必要的装配图和其他技术文件,核对型号、规格以及全部零件、部件、附属材料和专用工具;进口设备还必须具有商检部门的检验文件。
5.1.2 设备安装前应开箱检查,并建立验收文字记录。参加人员为用户。监理、施工和厂商(或经销商)等方的代表。
5.1.3 设备开箱后要认真检查机组情况,主机和零、部件等表面有无缺损和锈蚀等情况;设备充填的保护气体有无泄露,油封是否完好;开箱检查后,设备应采取保护措施,不宜过早或任意拆除,以免设备受损;如发现设备有任何损伤请保持原状,并立即通知销售厂商处理。
5.1.4 检查供电电压与机组电压是否一致,电流应能满足机组的要求。
5.1.5 在混凝土基础达到养护强度,表面平整,位置、尺寸、标高、预留孔洞及预埋件等均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安装。
.1.6 设备的搬运和吊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装前放置设备,应用衬垫把设备垫衬稳妥;
(2)吊运前应核对设备重量,吊运捆扎应稳固,主要承力点应高于设备重心。(3)吊装具有公共底座的机组,其受力点不得使机组底座产生扭曲和变形。(4)吊索的转折处与设备接触部位,应采用软质材料衬垫。5.2 室内机安装
5.2.1 室内机安装前必须检查型号、名称与设计图纸是否一致。检查风机叶轮与机壳间的间隙和风扇转动是否符合要求。机组应清理干净,箱体内应无杂物。
5.2.2 室内机安装位置应正确,并保持水平。安装时,室内机吊杆螺母必须有防松措施,保证安装安全牢固。在室内机电器盒及铜管接头下方,必须留有检修口,室内机安装位置必须便于安装与维修。
5.2.3 落地机组应放置在平整的基础上,基础应高于机房地平面。
5.2.4 室内机如安装的天花板为水泥现浇板,则可采用埋头栓或膨胀螺栓等安装悬吊螺栓来吊装室内机。如天花板为预制板,则必须采用“T”字吊杆螺栓来吊装室内机。当天花板强度不够时,则在安装室内机之前应采取措施进行加固,确保安装的可靠、安全性。5.3 风机盘管机组安装
5.3.1 安装前要仔细检查外观,宜进行单机试运转试验,试听声音是否正常、运转是否平稳。安装完毕后应机组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试验观察时间为2min,不渗漏为合格。
5.3.2 机组应设独立支、吊架,安装的位置、高度及坡度应正确、固定牢固。5.3.3 机组的下方吊顶应预留检查口以便运行维修的工作。
5.3.4 机组与冷热水管。冷凝水管、风管、回风箱或风口的柔性接管的连接,应严密、可靠。
5.3.5 在安装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为确保排水通畅、运转正常,机组安装必须水平。
(2)凝结水盘中不能有异物存积,所有异物均要从水盘中清除,保证排水路径通畅。(3)风机盘管电源线的零线一定要接在指定的零线接位,否则会烧毁电机。(4)不允许一个温控器来控制多台不同型号的风机盘管机组。(5)在拧紧连接管道时,应采用正确的方法。
(6)安装完毕,向盘管加水前必须打开盘管集水头上的放气阀,待盘管内的空气排尽后再关闭阀门。
5.4 室外机安装
5.4.1 室外机的安装,固定应牢固。可靠;除应满足冷却风循环空间的要求外,还应符合环境卫生保护有关法规的规定。
5.4.2 室外机搬运。吊装时应注意保持垂直,需倾斜时,倾斜角应小于45。,并注意在搬运、吊装过程中的安全。
5.4.3 室外机的安装位置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1)安装位置周围如有强热源和其他设备排气口、蒸气与可燃烧气体时,应与设计人员及时联系予以调整。
(2)室外机在安装位置的运转噪声对邻居的影响应小于上海市规定噪声标准,排出的热气应对邻居无影响。
(3)室外机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位置,若有气流短路的情况,安装时应采取措施解决。(4)安装位置必须具备最低的维修空间要求,便于今后的维修。
5.4.4 悬挂在外墙上的室外机,机架与墙体连接、室外机与机架连接,连接应紧密,必
5.4.5 室外机安装在屋顶平台或阳台上,应用钢筋混凝土浇注一个高出地面200-300mm的机座平台,也可作型钢制成钢托架,在室外机周围或机座周围都必须设有排水槽,尤其安装在屋顶平台上,必须注意防水施工,保证屋顶不漏。
5.4.6 室外机与机座之间应加不少于10mm厚的减振橡胶垫减振,应垫成条形。
5.4.7 室外机的进出水口必须用软接头连接,且不允许室外机内管路受到较大扭力。5.4.8 室外机就位后,要测量机组的水平度,确保水平度控制在±1mm之内。6 空调制冷剂管道系统安装 6.1 一般规定
6.1.1 本章适用家用中央空调工程中的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风冷冷(热)水机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和验收。6.1.2 制冷系统管道、管件和阀门的型号、材质及工作压力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6.2 制冷剂管道系统管道安装
6.2.1 管道、管件的内外壁应清洁、干燥;铜管管道支吊架的型式、位置、间距及管道安装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6.2.2 制冷剂管道弯管的弯曲半径应大于5D(管子直径),配管弯曲后的短径与原直径之比应大于2/3。
6.2.3 管道穿过的外墙孔必须密封,雨水不得渗入。管道穿越墙体或楼板处应设保护套管,管道焊缝不得置于套管内。保护套管应与墙面或楼板平齐,但应比地面高出20mm,并应向室外倾斜。管道与套管的空隙应用隔热或其它不燃材料堵塞,不得将套管作为管道的支承。
6.2.4 铜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切割铜管时应使用适合铜管尺寸的切管器,切忌使用锯子或砂轮机。铜管切口表面应平整,不得有毛刺、凹凸等缺陷,切口平面允许倾斜,偏差为管子直径的1%。
(2)铜管管口扩口后应保持同心,扩口尺寸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裂纹、褶皱等缺陷,并应有良好的密封面,应用合适的紧固力矩拧紧扩口螺母。
(3)铜管可采用承插式焊接及套管式焊接,其中承插式焊接的管端胀管,胀管长度见表6.2.4要求胀管的过渡部分光顺。表6.2.4 胀管长度
管径(mm)6.4 9.5 12.7 15.9 19.1 22.2 25.4 31.8 38.1 胀管长度(mm)7 7 9 10 10 11 12 13 14(4)几组并列安装的配管,其弯曲半径应相同,间距、坡向、倾斜度应一致。
(5)配管钎焊时,宜采用氮气置换法,即向配管内通入0.2kg/cm2氮气,直至钎焊完毕,配管温度下降至常温,或用湿毛巾局部降温后,才停止通入氮气。
6.2.5 制冷剂管道的支撑:水平管道应用吊架或托架来支撑,支撑间隔见表6.2.5。必须考虑铜管的热胀冷缩,无论吊架还是托架,都不能将保温后的制冷剂管道夹紧。表6.2.5 支撑间隔的标准
公称直径(mm)20以下 25—40 50 最大间隔(m)1.0 1.5 2.0 6.2.6 制冷剂配管施工结束后,必须对制冷剂配管进行吹扫(室内机、室外机不参加吹扫),清除管内可能存在的水气、灰尘、垃圾。吹扫只能用氮气,冲洗压力为0.6MPa,反复冲洗,以浅色布检查5min,无污物为合格。系统吹扫干净后,应将系统中阀门的阀芯拆下清洗干净。
.2.7 制冷剂管道施工结束后,应对整个制冷剂管道系统(除室外机外)进行气密性试验及真空度试验。
6.2.8 气密性试验(2.8MPa,24h保压)完成后,如暂不进行调试,系统仍应保持1.0MPa的压力。
6.3 制冷系统阀门安装
6.3.1 阀门安装位置、方向与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水平管道上的阀门的手柄不应朝下;电磁阀、调节阀、热力膨胀阀、升降式止回阀等阀头均应向上;热力膨胀阀的安装位置应高于感温包,感温包应装在蒸发器末端的回气管上,与管道接触良好,绑扎紧密;自控阀门安装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垂直管道上的阀门手柄应朝向便于操作的地方。
6.3.2 安全阀应垂直安装在便于检修的位置,其排气管应朝向安全地带,排液管应安装在泄水管上。制冷系统投入运行前,应对安全阀进行调试校核,其开启和回座压力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7 空调水系统安装 7.1 一般规定
7.1.1 本章适应空调工程水系统安装工程,包括冷热水、凝结水系统的设备(不包括末端设备)、管道及附件施工质量的检验及验收。
7.1.2 空调水系统设备与附属设备、管道、管配件及阀门的型号、规格、材质及连接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7.1.3 从事金属管道焊接的企业,应具有相应项目的焊接工艺评定,焊工应持有相应类别焊接的焊工合格证书。7.2 管道安装
7.2.1 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隐蔽管道在隐蔽前必须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由用户、监理人员、装潢施工人员、空调安装负责人一起参加验收及认可签证。
(2)管道与设备的连接,应在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与水泵、空调机组的接管必须为柔性接口。柔性短管不得强行对口连接,与其连接的管道应设置独立支架。
(3)管道与风机盘管机组连接,应采用弹性接管或软接管(金属或非金属软管),其承压值应大于等于1.5倍的工作压力。软管连接应牢固、不应有强扭或瘪管。
(4)冷热水管采用一条管路时,必须考虑因收缩和膨胀的变化。冷热水管道与支、吊架之间,应有绝热衬垫,其厚度不应小于绝热层厚度,宽度应大于支、吊架支承面的宽度。衬垫的表面应平整,衬垫接合面的空隙应填实。冷热水系统应在系统冲洗、排污合格(目测:以排出口的水色和透明度与入口对比相近,无可见杂物),在循环试运行2h以上,且水质正常后才能与空调机组相贯通。
(5)根据室内机冷凝水排出量选择管道直径。冷凝水管的水平管应坡向排水口,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其坡度宜大于或等于8‰;软管连接的长度,不宜大于150mm。软管连接应牢固,不得有瘪管和强扭。冷凝水排放应按设计要求安装水封弯管,并按有关规范设计或按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设置。冷凝水管安装结束后,必须进行通水及存水试验。(6)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管道穿越墙体或楼板处应设钢制套管,管道接口不得置于套管内。支、吊架制作应根据有关图集和现场具体情况设计,支、吊架安装间距应根据表7.2.1-1确定。表7.2.1-1 支架间距
管子直径(mm)15 20 25 32 40 50 间距(m)1.5 2.0 2.5 3.0 3.5 4.0(7)管道安装的坐标、标高和纵、横向的弯曲度应符合表7.2.1-2的规定。在吊顶内等
表7.2.1-2 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
坐标 架空及地沟 室外 25
按系统检查管道的起点、终点、分支点、和变向点及各点之间的直管。
用经纬仪、水准仪、液体连通仪、水平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室内 15 埋地 60
标高 架空及地沟 室外 ±20 室内 ±15 埋地 ±25
水平管道平直度 DN≤100mm 2L‰,最大40 用直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DN>100mm 3L‰,最大60
立管垂直度 5L‰,最大25 用直尺、线锤、拉线和尺量检查 成排管段间距 15 用直尺量检查
成排管段或成排阀门在同一平面上 3 用直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注: L—管道的有效长度(mm)
7.2.2 当空调水系统的管道,采用建筑用聚丙烯(PP—R)等有机材料管道时、其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要求的规定。管道与金属支、吊架之间应有隔绝措施,不可直接接触。当为热水管道时,还应加宽其接触面积。支、吊架的间距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要求的规定。
7.2.3 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外观检查合格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水压试验,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冷热水系统的试验压力,当工作压力小于等于1.0MPa时,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一般控制在0.7MPa左右;当工作压力大于1.0MPa,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加0.5MPa。水压试验应在5℃以上的气温条件下进行,否则应有防冻措施。(2)各类耐压塑料管的强度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严密性工作压力为1.15倍的设计工作压力。
(3)冷凝水系统采用充水试验,应以不渗漏为合格。7.3 阀门安装
7.3.1 阀门安装的位置、进出口方向应正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连接应牢固紧密,启闭灵活,便于操作。
7.3.2 安装在保温管道上的各类手动阀门,手柄均不得向下。
7.3.3 阀门安装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阀门的铭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阀门标志》GB12220的规定。对于工作压力大于1.0MPa及在主干管上起到切断作用的阀门,应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其他阀门可不单独进行试验,待在系统试压中检验。7.3.4 闭式系统管路中必须装置膨胀水箱,在安装闭式膨胀水箱时,在补水管上必须加装单向止回阀。
7.3.5 在水系统管路中必须安装水流开关,在系统最高点必须设排气阀门,在进。出水管连接处必须安装截止阀门,在系统最低点应设置排水管及排水阀。
7.3.6 电动自控阀门在安装前应进行单体的调试,包括开启、关闭等动作试验。7.4 水泵安装
7.4.1 水泵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性能指标。水泵正常连续运行的时间不应小于2h。
7.4.2 水泵安装时,水泵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允许偏差为±10mm,安装的地脚螺栓应垂直、3块。7.4.3 整体安装的泵纵向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1000,横向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1000;小型整体安装的管道水泵不应有明显偏斜。
7.4.4 安装带有冷凝水提升泵的室内机组时,排水升程不能超过生产厂安装说明书中标出的高度,排水升程管距室内机的距离应小于300mm。自然排水和提升水泵排水不要混在同一排水系统中采用提升泵排水,待电气工程完成后即进行注水检查,检查提升泵能否正常工作,各接口有否漏水。电气设备安装 8.1 一般规定
8.1.1 空调电源配线要求由专业电气技术人员进行。
8.1.2 电气设备安装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有电工操作证的人员。8.1.3 电气设备安装使用的专用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电气标准。
8.1.4 电气设备安装中选用的导线、电缆及电气附件,必须使用经国家强制认证的产品。8.2 电源电压
8.2.1 电源应根据空调设备所用的额定电压为基准,所使用的电源应为频率50HZ。要求单相220V或三相380V交流电的允许电压波动范围为±10%,三相380V交流电的各相间电压波动范围为±2%。
8.2.2 要设置空调专用电源,匹配要符合空调设备的功率,并单独安装相应容量漏电保护器、空气开关等保护装置。
8.2.3 连接在同一空调机组上的室内机电源,必须共用同一电源回路,以及同一漏电保护器、空气开关。
8.2.4 电气工程必须有可靠接地系统。8.3 电气配线
8.3.1 遵守电气设备配线有关规定。选用的导线、电缆要考虑其安全载流量。塑料绝缘线安全载流量见表8.2.2
表8.2.2 塑料绝缘线安全载流量(A)
截面(mm2)明线装置 铜管布线 塑料管布线 护套线 软线 二根 三根 四根 二根 三根 四根 二芯 三芯四芯 单芯 铜 铜 铜 铜 铜 铜 铜 铜 铜 铜
0.50
4 8 0.75
0.80 9 14 1.00 17 12 11 10 10 10 9 13 9.6 17 1.50 21 17 15 14 14 13 11 17 10 21 2.00
13 25 2.50 28 23 21 19 21 18 17 23 17 29 4 37 30 27 24 27 24 22 30 23 48 41 36 32 36 31 28 37 28 65 56 49 43 49 42 38 57 45 91 71 64 56 62 56 49 120 93 82 74 82 74 65
8.3.2 空调电气的配线,必须满足室外机、室内机及辅助设备(辅助电加热器、水泵等)额定总电流值的要求。配线允许电流=1.25×额定总电流值。同时要校验导线的电压降不得
2%。
8.3.3 导线的颜色要求
敷设线路时,根据规定要求,对线路相线、零线、保护接地(接零)线应采用不同颜色的线。一般要求:
(1)单相电源的相线宜用红色线,也可用蓝、黄线。
(2)三相电源的三根相线(A、B、C)应分别使用红、黄、绿颜色的线,零线用黑色线,接地线用黄绿双色线。
8.3.4 接地导线的截面积不小于相线截面积。8.4 电缆、电线穿线管的要求
8.4.1 隐蔽工程的电源线、控制线连接,不能和制冷剂管捆绑在一起布线;而必须分开穿电线管单独布置。
8.4.2 导线穿线管可根据其敷设的环境选用
(1)金属穿线管适用于室内、室外场所,不宜用在对金属管有腐蚀的环境。
(2)硬质塑料管一般用于室内场所、有酸碱腐蚀的环境,不宜用在有机械损伤的环境。8.4.3 导线穿线管的安装要求
(l)穿管敷设的导线,其绝缘强度不应小于500V。
(2)穿管导线不得有接头,必须有接头时,应加装接线盒。(3)不同电压、不同电源的导线不得穿在同一根电线管内。
(4)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绝缘层),不得超过管子有效截面的40%。(5)线管固定间距见表8.4.3 表8.4.3 线管固定间矩
线管公称直径(mm)线管固定最大间距(m)金属穿线管 硬质塑料管 15—20 1.5 1.0 25—32 2.0 1.5 40—50 2.5 2.0 8.4.4 穿墙电缆、电线应采用钢管、硬塑料管作保护套管。
8.4.5 电缆、电线与设备连接应用软质电线管,但长度不宜超过1.5m。8.4.6 硬质电线管口和穿线孔应加装护圈、护套等。8.5 抗电磁干扰的要求
8.5.1 室外机安装位置应远离电磁干扰源,室内机的安装应尽可能避开电视机、音响等电气器具,以防干扰。
8.5.2 电源电缆线和控制电缆线不能捆扎在一起铺设,电源电缆线和控制电缆线之间应有适当间距,控制在300-500mm间距。8.5.3 控制电缆线线径应为0.75mm2-1.25mm2的护套线或双芯电缆,在电磁场强的地方,应使用屏蔽线。8.6 电气设备安装
8.6.1 要根据室内机、室外机接线盒中配对的电线编号或颜色连接电线。
8.6.2 连接电线的剥线长度不宜太长,以能完全插入接线柱为好。截面面积6mm2以上的电源线必须装上接线耳,再能连接到端子排上。8.6.3 配线连到端子板后,不能有裸露部分。8.6.4 接线端子的引出电线均要通过线夹。
8.6.5 接地线都要装上接线耳,才能接到接地螺钉上。
8.6.6 各类空调电气附件安装,应严格按照生产单位的安装说明书操作。
绝热与防腐
9.1 风管和管道的绝热
9.1.1 风管与部件及空调设备绝热工程施工应在风管系统严密性检验合格后进行。成型法兰风管和螺旋圆风管配套使用难燃B1级橡塑发泡保温材料,可在风管安装前,进行绝热施工。法兰及接口处绝热施工应在风管系统严密性检验合格后进行。
9.1.2 空调工程的制冷系统管道,包括制冷剂和空调水系统绝热工程的施工,应在管路系统强度与严密性检验合格和防腐处理结束后进行。
9.1.3 风管系统部件的绝热,不得影响其操作功能。管道阀门、过滤器及法兰部位的绝热结构宜能单独拆卸。
9.1.4 风管和管道的绝热,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材质、密度、规格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如采用难燃B1级橡塑发泡保温材料时,其难燃性能应有国家指定检测部门的材料性能检测报告,验证合证后方可使用。9.1.5 在下列场合必须使用不燃绝热材料:(1)电加热器前后800mm的风管和绝热层;
(2)穿越防火墙两侧2m范围内风管、管道和绝热层。
9.1.6 风管绝热层采用粘结方法固定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粘结剂的性能应符合使用温度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并与绝热材料相匹配;
(2)粘结材料宜均匀地涂在风管、部件或设备的外表面上。绝热材料与风管、部件及设备表面应紧密贴合,无空隙;
(3)绝热层纵、横向的接缝,应错开;
(4)绝热层粘结后,如进行包扎或捆扎,包扎的搭接处均匀、贴紧;捆扎应松紧适度,不得损坏绝热层。
9.1.7 管道绝热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绝热产品的材质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粘贴应牢固、铺设应平整;绑扎应紧密,无滑动、松弛与断裂现象;
(2)硬质或半硬质绝热管壳的拼接缝隙,保温时不应大于5mm,保冷时不应大于2mm,并用粘结材料勾缝填满;纵缝应错开,外层的水平接缝应设在侧下方。当绝热层的厚度大于100mm时,应分层铺设,层间应压缝;
(3)硬质或半硬质绝缘管壳应用金属丝或难腐丝带捆扎,其间距为300-350mm,且每节至少捆扎2道。
9.1.8 输送介质温度低于周围空气露点温度的管道,当采用非闭孔性绝热材料时,防潮层必须完整,且封闭良好。
9.1.9 管道防潮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潮层应紧密粘贴在绝热层上,封闭良好,不得有虚粘、气泡、格皱、裂缝等缺陷;(2)立管的防潮层,应由管道的低端向高端敷设,环向搭接的缝口应朝向低端;纵向的搭接缝应位于管道的侧面、并顺水。
(3)卷材防潮层采用螺旋形缠绕的方式施工时,卷材的搭接宽度宜为30-50mm。9.2 防腐
9.2.1 防腐涂料和油漆,必须是在有效保质期限内的合格产品。9.2.2 喷涂底漆前,应清除表面灰尘、污垢与锈斑,并保持干燥。
9.2.3 油漆工程施工应采用防火、防冻、防雨措施,并不应在低温或潮湿环境下喷涂。9.2.4 面漆与底漆应相溶。漆种不同时,施涂前应做亲溶性试验。
9.2.5 喷、涂油漆,应使漆膜均匀,不得有堆积、漏涂、皱纹、气泡、掺杂及混色等缺陷。
.2.6 明装系统的最后一遍面漆,宜在安装后喷漆。
9.2.7 支、吊架的防腐处理应与风管和管道相一致,其明装部分必须刷面漆。
9.2.8 各类空调设备、部件的油漆喷、涂,不得遮盖铭牌标志和影响部件的工程使用。10 系统调试
10.1 系统调试项目
10.1.1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安装完毕,必须进行系统的测定和调整(简称调试)。系统调试应包括下列项目:
(1)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
(2)系统无工作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
10.1.2 系统调试所使用的测试仪器和仪表,性能应稳定可靠,其精度等级及最小分度值应能满足测定的要求,并符合国家有关计量法规及检定规程的规定。
10.1.3 系统调试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监理单位监督,设计单位与用户单位(业主)参加与配合。系统调试的实施可以是施工单位本身或委托具有调试能力的其他单位。10.1.4 系统无工作负荷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应在制冷空调设备单机试运转合格后进行。空调系统带冷(热)源的正常联合运转不应少于8h。10.2 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
10.2.1 空调机组室内外机中的风机试运转,运转前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盘动叶轮,应无卡阻和碰擦现象;叶轮旋转方向必须正确;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电动机的电流和功率不应超过额定值。
10.2.2 空调机组室内外机的试运转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和现行国家标准《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的有关规定,正常运转不应少于8h。
10.2.3 空调机组室内外机的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不应超过产品性能说明书的规定值及有关国家规范。
10.2.4 末端设备(风机盘管机组、空调箱)的三速、温控开关的动作应正确,并与空调机组运行状态—一对应。
10.3 空调工程系统无工作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 10.3.1 系统无工作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应在空调机组单机试运转并在风管系统漏风量测定合格后,(冷)热水系统水管管道和制冷剂配管系统管道无泄漏检测合格后进行。
10.3.2 系统无工作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时,第一次合上空调系统总电源开关,向室外机通电,必须预热6h以上,才能启动室外机。
10.3.3 空调工程水系统应冲洗干净、不含杂物,并排除管道系统中的空气;系统连续运行应达到正常、平稳;水泵的压力和水泵电机的电流不应出现大幅波动,系统平衡调整后,空调机组水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10.3.4 空调房间内噪声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及有关国家规范。
10.3.5 空调系统与风口的风量测定与调整,实测值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10.3.6 空调(冷)热水总流量测试结果与设计流量偏差不应大于10%。
10.3.7 制冷系统运行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各项技术数据应符合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10.3.8 舒适空调的温度、湿度,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10.3.9 空调工程的控制和监测设备、应能与系统的检测元件和执行机构正常沟通,系统的态参数应能正确显示,设备联锁、自动调节、自动保护应能正确动作。11 竣工验收
11.0.1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的竣工验收,是在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监控的前提下,施工单位通过整个分部工程的无工作负荷系统试运转与调试和观感质量的检查,按本规范要求将质量合格的工程移交用户的验收过程。
11.0.2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的竣工验收,应由用户负责,会同施工、设计、监理人员按本规范共同进行,竣工验收合格后即应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11.0.3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检查验收的资料,一般包括下列文件及记录:
1、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和竣工图
2、主要材料、设备的出厂合格证明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3、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4、制冷系统气密性检验记录
5、系统联合试运转与调试记录
6、竣工验收记录
第三篇:中央空调清洗及水处理技术小百科
中央空调清洗及水处理技术小百科
一、为什么中央空调系统需要进行清洗养护
中央空调清洗主要包括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及中央空调水处理。中央空调通风系统主要包括风管、新风管、中央空调风柜、送风口、排风口、空气处理机组、风机盘管等。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央风管清洗比较忽视,其实在用过两三年的空调风管内部早已为病菌、灰尘、油垢所侵害。只有对中央空调风管系统进行系统全面的清洗,净化消毒才能够提供良好的空气品质。SARS过后进行中央空调清洗工作,能使写字楼、医院、商店、酒店、工厂等公共场所建立防止病毒通过空调风管交叉感染的控制预防体系,彻底杜绝常年存在的污染源隐患。中央空调水系统分为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其中冷却水系统主要靠冷却塔散热。水在冷却塔中滴溅成无数小水珠或在填料表面成膜状流动,充分与空气接触,把空气中大量灰尘、微生物、可溶性盐类及腐蚀性气体带入冷却水中,使水中杂质浓度不断增加;此外由于水不断蒸发、泄漏、飞散,也使水的杂质浓度提高,这将给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带来很多危害。冷冻水系统则由于腐蚀性大,极易造成盘管堵塞,机组及管路附件腐蚀,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二、中央空调清洗技术简介
(一)、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技术简介
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方式是采用可视遥控机器人清洗消毒设备对封闭的中央空调风管系统分段清洗消毒。清除垃圾细菌及有害气体,清除了大楼综合症和细菌传染的温床,畅通了风管系统,使空调的通风效率和空气质量都得到了恢复和提高。
可视遥控机器人风管清洗设备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
1.监视控制系统
2.机器人系统
3.旋转刷系统
4.手动控制系统
5.灰尘收集系统
工作人员从监视录像控制系统屏幕上观察机器人的旋转刷系统的工作情况,及时调节手动遥控系统使其按照工作人员的意愿,左右转弯,前进后退进行清洗操作,大功率的灰尘收集系统把从管道内打扫下来的灰尘、微生物和细菌收集起来进行彻底清除。最后清洁后用进口消毒剂进行均匀喷洒消毒,一切工作过程及清洗效果可以进行跟踪录像,作为工作档案,记录在案作为汇报工作及清洗质量的依据。
(二)、中央空调清洗及水处理技术简介
目前厂家的售后服务一般着重于维修机械故障,并不包括清洗、养护和水处理,因此导致大量设备带垢运行。虽有些清洗公司涉足此行业,但清洗方法仍停留在无机酸清洗阶段。这种方法既对人体有毒、污染环境,有对基体金属有极强的腐蚀,常常造成冷凝器铜管腐蚀穿孔,机组报废的严重后果。
现今使用的中央空调清洗及水处理技术(简称:GNC绿色科技清洗技术),完全有别于传统的酸洗技术,是一种中性清洗技术,它全部使用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进行清洗、预膜、防垢处理。
GNC绿色清洗剂具有无毒、无污染等特点,是新一代环保型清洗剂。GNC药
剂对设备无腐蚀,日常维护中也能加入,可不停机进行清洗养护。对人、水生物、动物无毒害,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有效保护水资源和环境,是真正的绿色环境清洗养护技术。经过清洗,中央空调的制冷效果明显改善,并可节约用电用水。
三、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及水系统清洗范围
1、通风系统清洗
对中央空调风管、新风管、中央空调风柜、送风口、排风口、空气处理机组、风机盘管进行清洗消毒。
2.冷冻水系统清洗(包括:膨胀水箱、蒸发器、管道等)
a.膨胀水箱的清洗。
b.整个系统的杀菌灭藻处理和全有机化学清洗
c.整个系统的预膜处理和日常水质维护。
3.冷却水系统清洗(包括冷却塔、冷凝器、管道等)
a.冷却塔的物理清洗及杀菌灭藻。
b.整个系统的杀菌灭藻处理和全有机化学清洗。
c.整个系统的预膜缓蚀处理和日常水质维护
4.空调主机清洗
冷凝器的通炮,化学清洗和预膜防腐处理。
四、清洗中央空调的经济效益分析
以一台容量为100万大卡的中央空调机组为例
1、节电
1毫米的水垢将使机组制冷量降低20%-40%,同时使冷凝器压力升高,导致电机负荷增加,多消耗电能10%-30%。若机组容量为100万大卡,设备能效比为
3.2KW/1万大卡。平均负荷80%,一年运行10个月共5000小时。则一年需多耗电:100X3.2X5000X(10-30)%=12.8-38.4万度,以每度电0.8元计,每年浪费的电费有10.24-30.72万元。(溴化锂机组浪费的是燃料费)
2、延长机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折旧费
中央空调机组各主要部件的耐用年限略有不同,实验表明,新机组经预防处理后,设备耐用年限平均延长一倍,中途进行水处理,设备耐用年限平均可延长40%左右。如果一套中央空调机组价格为150万元,未经水处理时机组耐用年限约为7年左右,则平均每年设备折旧费约为21万元,经水处理后,耐用年限延长3年左右,则平均每年折旧费约15万元,相当于每年减少设备折旧费6万元。
3、保证机组以最佳状态运行,大大降低故障率,减少维修费用
未经处理的机组因水垢、锈蚀、污染的产生,往往造成空调主机高压运行,引发故障停机,中断冷气供应,严重的甚至引发主机腐蚀穿孔,溶液泄漏。维修主机,花费巨大,经水处理后,锈蚀、水垢、微生物污染现象得到有效清除和控制,冷凝器铜管保持洁净,处于最佳热交换状态,减少风机盘管堵塞,避免故障发生,减少维修费用,保证机组良性运转,从而保证业主正常的生产和经营。综上所述,水处理后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远远大于水处理费。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采用可视遥控机器人风管清洗设备及消毒剂对封闭的中央空调风管系统分段清洗消毒。清除垃圾细菌及有害气体,清除了大楼综合症和细菌传染的温床,畅通了风管系统,使空调的通风效率和空气质量都得到了恢复和提高。
参考资料:中国中央空调交易网http://zykt.99114.com/
第四篇:中央空调基本操作流程
中央空调开停机基本操作流程
1.0 目的
规范中央空调操作程序,确保正确、安全地操作中央空调。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央空调操作。
3.0 职责
3.1 设备部主管/组长负责检查《中央空调操作标准作业规程》的执行情况。3.2 当值管理员具体负责中央空调的操作。4.0 程序要点 4.1 开机前的检查。
4.1.1 电压表指示是否在额定值的±10%范围以内。4.1.2 各种信号灯显示是否正常。4.1.3 各种阀是否均已打开。4.2 开机。
4.2.1 启动冷却塔风机。4.2.2 启动冷却塔水泵。4.2.3 启动冷冻泵。
4.2.4 确认冷却水供水压力正常、冷冻水供水压力正常,过5~10分钟后启动压缩机。4.2.5 压缩机启动后,观察压缩机运行电流,压缩机吸排气压力,检查有无异常振动、噪音或异常气味,确认一切正常后才算启动成功。4.3 停机。4.3.1 停压缩机。4.3.2 过5~10分钟后停冷冻水水泵、冷却塔水泵、冷却塔风机。
4.3.3 全部关停后,严禁将总电源开关拉下,应保持压缩机继续预热以便下次启动。4.3.4 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才算停机成功。5.0 记录相关支持文件
中央空调运行基本操作流程
1.0 目的
规范中央空调运行管理工作,确保中央空调良好运行。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央空调的运行管理。
3.0 职责
3.1 设备部主管负责检查中央空调运行管理的实施情况。3.2 设备部组长负责组织实施中央空调的运行管理。3.3 当值管理员具体负责中央空调的运行管理。4.0 程序要点 4.1 巡视监控。
4.1.1 当值管理员每隔两小时巡视一次中央空调机组,巡视部位包括:中央空调主机、冷却塔、水泵、控制柜(箱)及管路、阀门等附件。4.1.2 巡视监控的主要内容如下:
a)检查线电压(正常380V,不能超额定值的±10%); b)检查三相电流(三相是否平衡,是否超额定值); c)检查油压(正常10~15kgf/Cm2); d)检查高压(<12kgf/cm2); e)检查低压(>2.5kgf/Cm2); f)冷却水进水温度(正常<35℃); g)冷却水出水温度(正常<40℃); h)冷冻水进水温度(正常10~18℃); i)冷冻水出水温度(正常6~10℃);
j)检查中央空调主机运转是否有异常振动或噪音; k)检查冷却塔风机运转是否平稳、冷却塔水位是否正常; l)检查管道、阀门是否有渗漏、冷冻保温层是否完好;
m)检查控制柜(箱)各元器件动作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噪音或气味。
4.1.3 巡视过程中如发现上述情况有不正常时,当值管理员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处理不了的问题应及时详细地汇报给设备部主管,请求支援解决。整改时应严格遵守《中央空调维修保养标准作业规程》。
4.2 对于中央空调的运行情况,当值管理员应及时、完整、规范、清晰地记录在《中央空调运行日记》表内,并于每月由设备部主管把上一个月的记录整理成册后交设备部存档。4.3 记录《中央空调运行日记》。
中央空调维护基本操作流程
1.0 目的
规范中央空调维修保养工作,确保中央空调各项性能完好。
2.0 适用范围
适用中央空调的基本维修保养。
3.0 职责
3.1 主管经理负责审核《中央空调维修保养计划》并检查该计划的执行情况。3.2 设备部主管负责组织制定《中央空调维修保养计划》并组织、监督该计划的实施。3.3 设备部制冷技工具体负责中央空调的维修保养。3.4 公共事务部负责向有关用户通知停用中央空调的情况。4.0 程序要点
4.1 《中央空调维修保养计划》的制定。
4.1.1 每年的12月31日之前,由设备部主管组织制冷技工一起研究、制定《中央空调维修保养计划》并上报公司审批。
4.1.2 制定《中央空调维修保养计划》的原则: a)中央空调使用的频度; b)中央空调运行状况(故障隐患);
c)合理的时间(避开节假日、特殊活动日等)。4.1.3 《中央空调维修保养计划》应包括如下内容: a)维修保养项目及内容; b)具体实施维修保养的时间; c)预计费用; d)备品、备件计划。
4.2 对中央空调进行维修保养时应按《中央空调维修保养计划》进行。
4.3 制冷技工负责中央空调的日常维修保养、中央空调的大型修理及PC中央处理器的故障处理由外委完成。
4.4 冷却塔维修保养:制冷技工每周对冷却塔进行一次清洁、保养。
4.4.1 用500V摇表检测电机绝缘电阻应不低于0.5MΩ,否则应干燥处理电机线圈,干燥处理后仍达不到0.5MΩ以上时则应拆修电机线圈。
4.4.2 检查电机、风扇是否转动灵活,如有阻滞现象则应加注润滑油;如有异常磨擦声则应更换同型号规格的轴承。
4.4.3 检查皮带是否开裂或磨损严重,如是则应更换同规格皮带;检查皮带是否太松,如是则应调整(每半个月检查一次);检查皮带轮与轴配合是否松动,如是则应整修。4.4.4 检查布水器是否布水均匀,否则应清洁管道及喷嘴。4.4.5 清洗冷却塔(包括填料、集水槽),清洁风扇风叶。4.4.6 检查补水浮球阀是否动作可靠,否则应修复(不定期)。4.4.7 拧紧所有紧固件。4.4.8 清洁整个冷却塔外表。
4.5 风机盘管维修保养:制冷技工每隔半年对风机盘进行一次清洁、保养。4.5.1 每周清洗一次空气过滤网,排除盘管内的空气(不定期)。
4.5.2 检查风机是否转动灵活,如有阻滞现象,则应加注润滑油,如有异常摩擦响声则应更换风机轴承。
4.5.3 用500V摇表检测风机电机线圈,绝缘电阻应不低于0.5 MΩ,,否则应整修处理。检查电容有无变形、鼓胀或开裂,如是则应更换同规格电容;检查各接线头是否牢固,是否有过热痕迹,如是则作相应整修。
4.5.4 清洁风机风叶、盘管、积水盘上的污物。4.5.5 用盐酸溶液(内加缓蚀剂)清除盘管内壁的水垢。4.5.6 拧紧所有紧固件。4.5.7 清洁风机盘管外壳。
4.6 冷凝器、蒸发器维修保养:制冷技工每半年对冷凝器、蒸发器进行一次清洁、保养。4.6.1 柜式蒸发器维修保养: a)每周清洗一次空气过滤网; b)清洁蒸发器散热片; c)清洁接水盘。
4.6.2 水冷式冷凝器、蒸发器维修保养(清除污垢):
a)配制10%的盐酸溶液(每1kg酸溶液里加0.5g缓蚀剂);
b)拆开冷凝器、蒸发器两端进出水法兰封闭,然后向里注满酸溶液,酸洗时间为24小时。也可用酸泵循环清洗,清洗时间为12小时;
c)酸洗完后用1%的NaOH溶液或5%Na2CO3溶液清洗15分钟,最后再用清水冲洗3次以上;
d)全部清洗完毕后,检查是否漏水,如漏水则申请外委维修;如不漏水则重新装好(如法兰的密封胶垫已老化则应更换)。
4.7 冷却水泵机组、冷冻水泵机组维修保养:制冷技工每半年对冷却水泵机组、冷冻水泵机组进行一次清洁、保养。4.7.1 电动机维修保养:
a)用500V摇表检测电动机线圈绝缘电阻是否在0.5MΩ,以上,否则应进行干燥处理或修复;
b)检查电动机轴承有无阻滞现象,如有则应加润滑油,如加润滑油后仍不行则应更换同型号规格的轴承;
c)检查电动机风叶有无擦壳现象,如有则应修整处理。4.7.2 水泵维修保养:
a)转动水泵轴,观察是否有阻滞、碰撞、卡住现象,如是轴承问题则对轴承加注润滑油或更换轴承;如是水泵叶轮问题则应拆修水泵;
b)检查压盘根处是否漏水成线,如是则应加压盘根(不定期)。4.7.3 检查弹性联轴器有无损坏,如损坏则应更换弹性橡胶垫(不定期)。4.7.4 清洗水泵过滤网。
4.7.5 拧紧水泵机组所有紧固螺栓。
4.7.6 清洗水泵机组外壳,如脱漆或锈蚀严重,则应重新油漆一遍。
4.8 制冷技工每半年对冷冻水管路、送冷风管路、风机盘管管路进行一次保养,检查冷冻水管路、送冷风管路、风机盘管路处是否有大量的凝结水或保温层已破损,如是则应重做保温层。4.9 阀类维修保养:制冷技工每半年对阀类进行一次保养。4.9.1 节制阀与调节阀的维修保养: a)检查是否泄漏,如是则应加压填料;
b)检查阀门开闭是否灵活,如阻力较大则应对阀杆加注润滑油; c)如阀门破裂或开闭失效,则应更换同规格阀门; d)检查法兰连结处是否渗漏,如是则应拆换密封胶垫。4.9.2 电磁调节阀、压差调节阀维修保养:
a)干燥过滤器:检查干燥过滤器是否已脏堵或吸潮,如是则更换同规格的干燥过滤器; b)电磁调节阀、压差调节阀:
——通断电检查电磁调节阀、压差调节阀是否动作可靠,如有问题则更换同规格电磁调节阀,压差调节阀;
——对压差调节阀间阀杆加润滑油,如压填料处泄漏则应加压填料。
4.10 检测、控制部分维修保养:制冷技工每半年对检测、控制部分进行一次保养。4.10.1 检测器件(温度计、压力表、传感器)维修保养: a)对于读数模糊不清的温度计、压力表应拆换; b)送检温度计、压力表合格后方可再使用;
c)检测传感器参数是否正常并做模拟实验,对于不合格的传感器应拆换; d)检查装检测器的部位是否渗漏,如渗漏则应更换密封胶垫。4.10.2 控制部分维修保养:
a)清洁控制柜内外的灰尘、脏物;
b)检查、紧固所有接线头,对于烧蚀严重的接线头应更换; c)交流接触器维修保养: ——清除灭弧罩内的碳化物和金属颗粒;
——清除触头表面及四周的污物(但不要修锉触头),如触头烧蚀严重则应更换同规格交流接触器;
——清洁铁芯上的灰尘及脏物; ——拧紧所有紧固螺栓。d)热继电器维修保养:
——检查热继电器的导线接头处有无过热或烧伤痕迹,如有则应整修处理,处理后达不到要求的应更换;
——检查热继电器上的绝缘盖板是否完整,如损坏则应更换。e)自动空气开头维修保养:
——用500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应不低于0.5MΩ,否则应烘干处理; ——清除灭弧罩内的碳化物或金属颗粒,如灭弧罩损坏则应更换; ——清除触头表面上的小金属颗粒(不要修锉)。f)信号灯、指示仪表维修保养:
——检查各信号灯是否正常,如不亮则应更换同规格的小灯泡;
——检查各指示仪表指示是否正确,如偏差较大则应作适当调整,调整后偏差仍较大应更换。g)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维修保养:对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做模拟实验,检查二者的动作是否可靠,输出的信号是否正常,否则应更换同型号的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 h)PC中央处理器、印刷线路板如出现问题,则申请外委维修。4.11 压缩机维修保养:制冷技工每年对压缩机进行一次检测、保养。4.11.1 检查压缩机油位、油色。如油位低于观察镜的1/2位置,则应查明漏油原因并排除故障后再充注润滑油;如油已变色则应彻底更换润滑油。4.11.2 检查制冷系统内是否存在空气,如有则应排放空气。4.11.3 具体检查压缩机如下参数:
a)压缩机电机绝缘电阻(正常0.5MΩ以上); b)压缩机运行电流(正常为额定值,三相基本平衡); c)压缩机油压(正常10~15kgf/Cm2); d)压缩机外壳温度(正常85℃以下); e)吸气压力(正常值4.9~5.4kgf/cm2); f)排气压力(正常值12.5kgf/cm2); g)检查压缩机是否有异常的噪音或振动; h)检查压缩机是否有异常的气味。
通过上述检查综合判断压缩机是否有故障,如有则应更换压缩机(外委维修)。4.11.4 拧紧所有紧固件并清洁压缩机。
4.12 中央空调维修保养的时间计划不允许超过8小时,如必须超过8小时,则应由主管填写《申请延时维修保养表》经主管经理批准并征得营业部门的同意后方可延时。
4.13 对于计划中未列出的维修保养工作,应由设备部主管尽快补充至计划中;对于突发性的设备设施故障,先经设备部主管口头批准后,可以先组织解决而后写出《____事故报告》并上报公司。
4.14 中央空调因维修保养等原因需停用时,应由设备部主管填写《停用申请表》,经主管经理批准后通知公共事务部,由公共事务部提前一周通知有关营业部门。如因突然故障停用中央空调,应在恢复使用后2小时内向有关营业部门作出解释。5.0 记录相关支持文件
第五篇:中央空调操作人员职责
中央空调操作人员职责
1、正确掌握中央空调的基本性能和操作原理,严格遵守中央空调多个系统设备的操作规程。
2、开机前,要对主机机组试运行,无异常后方可开机,不得违规操作。
3、坚持每一个半小时做一次运行记录,并根据显示数据检查是否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机,并通知维保单位及时维修。
4、做好中央空调各系统的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季度维保,保证每年对机组系统做一次大修,确保机组正常运行。
5、停机后关闭电源,锁好门窗,无关人员禁止进入机房。
昌吉州检察院办公大楼电梯困人应急预案
1、单位干警任何人接到报警或发现有乘客被困在电梯内,应立即通知值班室和消防监控室。
2、值班人员接报后立即通知电梯安全员,并通过对讲机了解电梯被困人员情况,以及电梯轿厢所在楼层位置。
3、电梯安全员接报后应立即到达现场,并同时通知维保公司,到场后及时与乘客取得联系,安慰乘客,要求乘客冷静,耐心等待,不要惊慌急燥。并采取措施施救,若自己无法施救应等待维保公司技工前来解救。
4、电梯安全人员和维保公司人员未到之前,其他人员严禁盲目采取无谓的行动,以免使故障扩大发生危险。
5、在维保公司未到之前,安全人员要不断与被困人员对话,及时了解被困人员的情绪、健康状况。同时将情况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
6、维保公司接报后立刻派人前往现场解救,并随后派人前来抢修。
7、若维保公司都无能力解救或短时间内解救不了,应向单位领导汇报同意后向公安部门或消防部门求救。
8、在解救过程中,若发现被困人员有人晕厥、神志昏迷(尤其老或儿童)应立即通知120,医护人员到场以便被困人员救出后即可进行抢救。
9、被困人员救出后当班领导应向也们表示慰问,并了解他们身体状况和需要,如外单位人员请他们提供姓名、地址、联系电话及到本单位事由。如被困者不合作自行离去,应记录下来存档备案。
10、被困人员救出后,维保人员应立即对电梯进行检查,查明故障原因,立即抢修,修复后方可恢复正常运行。
11、电梯安全人员应详细记录事件经过情况,包括接报时间,安全员到达现场时间,维保公司通知时间,到达现场时间,被困人员被解救时间,被困人员基本情况,电梯恢复运行时间。若有公安消防医务人员到场,还应分别记录到场和离开时间,车辆号码、被困人员有伤的,应记录伤者情况和被送往的医院。
12、值班人员记录故障发生时间、原因、解救办法和修复时间。
电
工
职
责
1、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2、要熟悉本单位配电运行方式和负荷,发现问题及时断电,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3、掌握本单位的供电设备的安装位置、结构、性能及操作要求。
4、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监视本单位内的电力设备运行情况,经常巡视检查。确保用电安全。
5、严格遵守正确执行用电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保障单位用电正常。
6、停电时要及时关闭二次供水和增压泵,冷却塔,以及楼内热水机电源及制水机组电源,以防因欠压设备损坏。
消防控制室火警处置程序
一、当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接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的火灾报警信号时,要通过无线对讲系统或酒店内部电话立即通知巡查人员或报警区域的楼层值班人员迅速赶往现场实地查看。
二、查看人员确认火情后,要立即通过报警按钮、楼层电话或无线对讲系统向消防控制室反馈信息,并同时组织本楼层第一梯队疏散引导组及时引导本楼层人员疏散;灭火行动组实施灭火。
三、消防控制室接到查看人员确认的火情报告后要同时做到:
(1)立即启动事故广播,发出火警指令,通知第二梯队人员;同时,要告知全体员工及顾客不要惊慌,在疏散引导组的引导下迅速安全疏散、撤离;
(2)通讯联络组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讲清单位名称、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性质、有无人员被困等情况。
四、二梯队人员接到消防控制室发出的火警指令后,要迅速按照职责分工,同时做到:
(1)灭火行动组的人员立即跑向火灾现场实施增援灭火;
(2)疏散引导组引导各楼层人员紧急疏散;
(3)通讯联络组继续拨打“119”电话报警,同时安排人员到主要街道路口迎接消防车辆。
五、当干警发现火情时,要立即通过报警按钮或电话向消防控制室报警。做到:第一梯队疏散引导组及时引导本楼层人员疏散;灭火行动组实施灭火;通讯联络组拨打“119”电话报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一、单位成立由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保卫部门负责人等组成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以下简称演练)领导小组。
二、演练领导小组由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组成。
三、领导小组根据单位实际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半年组织员工进行一次演练。
四、预案演练组织中的各小组成员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
五、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中的各级、各类人员,必须按照演练的统一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位置。
六、对通过演练暴露出的问题,由保卫部门根据演练领导小组提出的意见,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
七、以上各组成员根据工作班次安排,必须由两组人员组成。
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一、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确定专门部门和人员及时予以消除。
二、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由安全保卫部门根据管理分工,及时将火灾隐患向消防安全管理人或消防安全责任人书面报告,并提出整改方案。
三、对随时可能引发火灾的隐患或重大火灾隐患,应将危险部位立即整改,并落实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消防安全管理人或消防安全责任人应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以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并落实整改资金。
五、对公安消防机构检查或抽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指定专人落实整改,整改完毕后写出火灾隐患整改报告报消防机构。
六、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认真填写检查记录。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后存档备查。
七、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要组织进行检查验收。
八、对本单位无力进行整改的火灾隐患要及时上报单位负责人。
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一、单位安装和维修电气设备线路,必须由电工按《电力设备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安装接电时须向用电管理部门申请,经审核批准后由电工负责施工。
二、动用明火需到消防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申请,并办理审批手续,经批准后方可施工。
三、对批准使用的明火施工区域,由用电管理部门和消防归口管理职能部门进行现场监督,并做好消防安全保障工作。
四、单位内严禁私设使用电热器具(如:电炉子、电热褥子、电熨斗等)。
五、电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工作时不得擅离岗位,并对设备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电工修理,工作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做到人走电断。
六、电工对本单位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经常检查维修,同时每年至少进行两次绝缘遥测,发现短路和绝缘不良,应及时维修。
七、单位的所有电器设备、线路必须符合防爆要求。
八、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组织扑救。
九、对消防用电的检查和管理要有专人负责,并按有关规定执行。
消防控制室管理规定
一、消防控制室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配备专人24小时值班,每个班次不应少于2人,并实行岗位操作责任制;每班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2小时。
二、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良好的身体素质,热爱本职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相关专业知识,并经过公安消防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消防安全培训证书》,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上岗。
三、消防控制室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作业,严禁存放化学危险物品和无关的杂物,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四、操作值班人员值班时,必须坚守岗位,不得聊天、打私人电话、在控制室会客,严禁脱岗、睡岗和酒后上岗。
五、控制室内应设置显示重点部位、疏散通道及消防设备所在位置的平面图或模拟图;制定火灾发生后消防设施的操作规程。
六、认真落实交接班、报警设备检测、发生火灾信号处置、灭火操作设备检查和设备运行情况登记、记录制度。
七、对建筑消防设施要定期检查、测试和保养,保证消防系统全时制、全方位、全功能地安全运转及其设备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同意严禁擅自关闭、停用消防设施。
消防控制室(值班室)值班制度
一、值班人员对各种消防控制设备进行严密的监视和运用,认真履行岗位操作责任制,不得擅离职守,做好检查、操作等工作。
二、熟悉本系统所采用消防设施系统的基本原理、功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填写值班记录、系统运行登记表和控制器日检登记表。
三、对消防控制室设备及通讯器材等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定期作好系统功能实验,协助技术人员做好修理、维护工作,不得擅自拆除、挪用或停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四、经常向单位负责人和保卫部门报告建筑消防设施的运行情况,协助有关领导做好防火、灭火工作。
五、确认发生火灾后,要立即直拨119报警,不得迟报和不报。并及时、准确启动有关消防设备,正确有效地组织扑救及人员疏散。
六、积极宣传贯彻消防法规、遵守防火安全管理制度,以高度的责任感完成各项技术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
七、完成消防部门和上级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积极参加消防专业培训,自觉接受消防部门的检查。
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一、为保证单位消防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加强日常的消防设施设备维修保养工作。
二、消防设施设备必须经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并经消防验收合格。
三、单位必须配备责任心强、具有较高专业知识人员负责消防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其他无关人员不得随意维修保养消防设施设备。
四、消防值班人员应每日对消防控制设备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立刻通知维护人员处理,并做好记录。
五、单位应当委托具有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能力的单位,定期对消防设施设备维护保养。
六、单位应当对消防设施设备按照规定时间进行维修保养。
防火检查、巡查制度
一、防火巡查、检查由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归口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组织各部门进行。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二、防火检查、巡查人员在进行检查、巡查时必须佩戴统一制作的袖标。
三、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发现初期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对检查、巡查发现的问题,应当责令其当场改正,不能当场改正的下达限期改正通知书。
四、防火检查、巡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归口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和被检查部门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字,存档备查。
五、防火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1)火灾隐患整改及纠正、预防措施落实情况;
(2)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
(3)消防水源状况;
(4)消防设施正常工作情况,灭火器材、消防安全标志设置和功能状况;
(5)重点岗位人员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掌握情况;
(6)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7)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情况;
(8)防火巡查开展情况;
(9)其它需进行防火检查的内容。
六、防火巡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3)消防设施、器材是否保持正常工作状态,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4)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关闭严密;
(5)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是否在岗;
(6)其它需巡查的情况。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一、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每年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二、对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消防安全培训。
三、宣传教育培训的形式采取酒店与部门、集中与分散、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对重点岗位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五、单位、部门对所组织培训的时间、内容及接受培训人员进行认真详细的记录并存档。
六、宣传教育培训内容:
(1)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2)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3)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4)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5)组织引导人员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6)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及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管理人员职责
1、妥善保管电梯厅门、机房,控制柜钥匙和三角钥匙,无证人员严禁拿钥匙。
2、确保司机和维修人员及时参加培训,持证上岗。
3、建立电梯技术档案,编制备品、备件采购计划。
4、建立单位电梯管理、使用、维护、保养和修理制度。
5、对电梯的技术资料、安装、维修、保养以及电梯的现状有相应的了解。
6、负责本单位关于电梯的对外联络业务。常规检查制度
1、检查电梯内、外呼按钮及指标灯的完好情况。
2、检查厅门及门套的完好情况。
3、检查轿厢装饰及照明(应急照明)的完好情况。
4、检查机房内电梯的供电、控制主机和各部分运转状况及完好情况。
5、检查主回路接触器的完好及运行状况。
6、检查轿顶各类设施的完好及运行状况。
7、检查底坑内各类设施的完好及运行状况。
8、检查运行时有无异常的声响。
操作人员守则
1、工作负责,持证上岗。
2、着装整洁,庄重大方。
3、语言文明,礼貌待人。
4、熟悉本职业务。
5、不撤离职守。
6、不违章操作。
7、在厅门开户情况下,轿厢以检修速度过运行时,其轿坎距厅门下踏板距离不超过400MM。
8、在特殊情况下,需要短接门锁进行检修时,必须要有监护人,在恢复正常状态前,必须有两人以上确认门锁短接线已拆除方可恢复正常状态,并试运行数次,无异常现象再投入正常使用。
常规检查制度
1、检查电梯内、外呼按钮及指标灯的完好情况。
2、检查厅门及门套的完好情况。
3、检查轿厢装饰及照明(应急照明)的完好情况。
4、检查机房内电梯的供电、控制主机和各部分运转状况及完好情况。
5、检查主回路接触器的完好及运行状况。
6、检查轿顶各类设施的完好及运行状况。
7、检查底坑内各类设施的完好及运行状况。
8、检查运行时有无异常的声响。
电梯困人救援方法
电梯因故障或停电等原因造成困人时,应首先通知被困乘客保持镇定并耐心等待,然后由维保单位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的维修人员按下述方法实施救援:
1、切断电梯主电源以防止电梯意外启动,但必须保留厢内照明。
2、确认电梯轿厢所处的位置。
3、当电梯停车距某平层位置约+600mm范围内时,维修人员可以在该平层的厅内外使用专用的厅门机械钥匙打开厅门,并拉开轿厢门,然后协助乘客撤离轿厢。
4、当电梯处于上述范围之外时,则应将轿厢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救人,睡骤如下:
(1)轿门应保持关闭,若轿门已被拉开,则要求被救乘客将轿门关上,不要走动。
(2)在曳引电动机轴尾装上盘车装置。
(3)两人把持盘车装置,防止电梯在机械松开拖闸时意外或过快地移动,然后另一人采用机械的方法松开抱闸,否则马上撤消松开抱闸的动作。
(4)按正确方向使轿厢断续缓慢地移动到距该平层+150mm的范围内。
注:当电梯未超出顶层或底层的平层位置时,可向较省力的方向移动电梯。而当电梯未超出顶层(或底层)平层时,则应向底层(或顶层)方向移动电梯。必要时利用盘车装置盘动电梯。
(5)将抱闸恢复正常,用机械钥匙打开对应厅门,拉开轿门,协助乘客撤离轿厢。
注:当按上述方法和步骤操作时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救援,并及时通知具有电梯维修资格的单位。
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有:
(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书,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察的记录。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3)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部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2、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要派专人妥善保管,不得损坏和丢失。
3、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保管期限为特种设备使用期限。
维修人员职责
1、确保电梯安全、可靠、舒适地运行。
2、根据具体情况,按照随机文件的要求制定日常维保和预计检修计划,可按周、月、季、年确定各阶段检修内容并实施。
3、及时做好检查和检修记录。
4、维保过程中要做好各种安全防范工作,并悬挂警示牌等标志。
5、应妥善保管好电梯、机房、控制柜钥匙。
6、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不能修理的项目应及时向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维修保养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维修保养人员必须是持有效上岗证的人员,维保时必须按该设备的维修保养要求进行,并做到以下几项:
(1)进行维修保养时,应由两人以上进行操作,以确保维保工作的安全。
(2)电梯在检修、保养时,应在首层厅门中悬挂“检修停用”的标示牌。
(3)在检修运行时,不准载客、载货。
(4)当进入底坑或轿顶检修时,应将底坑和轿顶的急停开关断开。
(5)进入井道内必须戴安全帽,检修人员在轿顶时,严禁快车运行。
(6)在急停开关末断开前,严禁维修人员在厅门外探身到井道内或处于厅门与轿门之间进行工作。
维修保养制度
1、为确保电梯能安全、可靠、舒适地运行,对电梯应制定日、周、月、季、年保养计划,并每日进行一次检查。
2、按维护保养计划,组织对电梯进行维修保养,并对每次维保情况做好记录、签名。
3、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取得许可证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电梯制造单位进行电梯至少每十五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4、按要求对电梯设备的极限装置、门锁装置、门机装置进行定期维护,以确保工作正常、可靠。
5、按要求对电梯设备各润滑部位进行定期润滑。
6、按要求对电梯的安全部件,主要机械的安全设施进行维保,确保其动作灵敏的同时检查电器元件是否灵活、可靠。
7、按规定对电梯的各线柱及紧固元件进行检查,对相对运动装置和机电配合部位的参数尺寸进行检查,确认有无变化。
8、检查运动单件的磨损,严重者进行恢复或更换。
9、每3-5年对全部安全设施和主要机件进行全面拆卸、清洗,检测磨损情况,依据磨损程度和实际使用状况确定大、中修时限或更换。
电梯司机职责
1、完成交接班手续,了解电梯交接班前的情况。
2、开机前应对电梯进行试运行,无异常后方可投入运行。
3、做好轿内的卫生工作。
4、电梯停用时应关闭电源,并用钥匙锁好电梯。
5、严禁载运超载、超长和易燃易爆的物品。
6、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电梯知识,发现有异常情况出现时,应立即停机通知维修人员。
7、电梯发生运行中突然停车、超速、火灾等异常情况时,应保持镇静,采用正确方式疏导乘客并停止运行。
8、对故障修复电梯再次使用时要认真检查和试运行,确认运行正常后方可使用。
9、配合管理人员,维保人员做好电梯的日常维保工作。
电梯定期报检制度
1、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在用电梯定期检验周期为一年。
2、电梯使用单位,在电梯使用到期前30天应向有关部门申报检验。
3、报检后,电梯使用单位应准备好有关资料及技术档案,提供限速器速度动作校验报告单,以备检查。应组织维保单位提前对电梯进行一次维护保养。
4、现场检查时,应通知电梯维保单位到现场进行协助。
5、检验时,应提供电梯维保单位的维修保养记录和作业人员资格证(原件或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