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词》精选课后训练【1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词》精选课后训练
【1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阅读小诗,回答问题。(4分)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1)这首小诗的作者是冰心,原名________。她的代表作《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__________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4分)(2)请简要赏析这首小诗的成功之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谢婉莹 泰戈尔
(2)诗人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母爱之情传达出来,写得情真意切(比喻1分,母爱1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近代文学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对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这里要求学生对冰心和她作品风格特点的了解,学会赏析。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古诗词阅读(8分)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小题1】(2分)请用散文化的优美语言描绘开头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小题2】(3分)《丰乐亭游春》描写的是什么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3】(3分)诗的末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小题1】(2分)略
【小题2】(3分)暮春(或“晚春”“季春”); 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与怜惜。
【小题3】(3分)答:修辞手法:拟人、夸张。(1分)表达效果:诗人用拟人手法写鸟语花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迷人、充满生机等;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或“暗含着诗人对春光的留恋”)(任分析1种即可)(2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这类题应围绕诗词内容来描绘画面,再加上合理的想象,语言生动优美,表述流畅。
考点:这里是把握诗歌内容考点
点评: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小题2】
试题分析:从题目信息,“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诗句中,了解到暮春景色;从描写的景物的“绿树”“山鸟啼”“落花飞”等特征来看,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与怜惜。考点:这里是对诗歌情感的把握
点评:诗歌是以抒情为主的文学样式,即使是叙事诗,也是把抒发感情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情感抒发是诗歌最主要的美学特征。可以说,诗歌的思想感情就相当于小说、散文、剧本叙写的内容。可以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情感,从而丰富心灵,陶冶性情。鉴赏诗歌的情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表述题。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小题3】
试题分析:“鸟歌”“花舞”运用拟人修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迷人、充满生机;“明日酒醒春已归”运用夸张修辞,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考点:这里是体会诗歌的艺术技巧
点评:体会诗歌的艺术技巧,就是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
3.下列文学常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贝壳》选自《幻思——席慕蓉散文赏析》,作者是台湾画家、作家席慕蓉。B.《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沈复。C.《走一步,再走一步》是德国作家莫顿·亨特的作品。
D.《在山的那边》的作者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诗论家王家新,他的诗歌风格:意象透明,想象丰富奇特。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解读能力。C、《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作品。
4.名著阅读。(2分)《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这部小说名著以清新的文字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境。如主人公格列佛第四次出游,来到 国看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
【答案】乔纳森·斯威夫特(答“斯威夫特”亦对);慧骃。(每空1分,共2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5.下列作品、朝代(国别)、作者信息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海燕》英国高尔基 C.《天净沙·秋思》宋马致远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A中国籍应是前苏联;C中马致远是元代人;D中《白杨礼赞》作者是:茅盾。
B.《马说》唐韩愈
D.《白杨礼赞》现代郭沫若
6.名著阅读。(2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题为“________________ ___”,其中通篇运用对比批判封建教育的散文是《_________ __ _______》。
【答案】《旧事重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略
7.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小题1】阅读上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1)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2分)
【小题2】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2分)
【答案】
【小题1】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1分)表现了船行的轻快,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1分)
【小题1】运用了静中见动的写法,写出了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趣。(1分)诗人的所见所感还含有智慧和哲理(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1分,意对即可)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诗词炼字的分析。回答时注意结合原句,解释内涵。同时要联系作者思想情感——诗人愉快的心情,进行深入分析。
【小题1】本题分析炼句的好处。注意分析要全面。从诗句的内容(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手法(静中见动的写法)、情感(含有智慧和哲理)几方面入手回答。
8.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甲)诗: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乙)诗:陆游《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①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开轩:打开窗户 具鸡黍:准备好饭好菜 B.过:访,探望 郭:古代外城墙 C.就:靠近桑麻:桑树和黄麻
D.无时:随时 春社:指古代立春后祭祀土神的活动。这里指举行春社的日子 ②翻译下列句子(2分)
还来就菊花:。箫鼓追随春社近:。
③判断下面对这首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A.两首诗都是律诗,都描绘了作者作客农家的情形,但它们所表达的感情有差异,(甲)诗主要表达了老朋友之间诚挚的友谊,(乙)诗主要表达了对农家好客习俗和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
B.两首诗的首联都是写作者受邀到农家作客的情形,(甲)诗中的“具鸡黍”、(乙)诗中的“腊酒浑”、“ 足鸡豚”,都反映了待客之简朴,从侧面说明农家之贫困。()
C.两首诗的颔联都是写景的名句,都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风景画,而且都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D.两首诗的尾联都是以佳节再次重游的愿望来写分别时的感慨,都表达了作者希望归隐田园的意趣。()
【答案】(8分)① C ②略 ③√×××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小题1】C、桑麻:这里泛指庄稼。【小题2】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酒,一起观赏菊花的美丽;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
【小题3】B.“明农家之贫困”错,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腊酒浑”、“ 足鸡豚” 表现了农家的热情和朴实。C、“都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错,《过故人庄》的颔联无哲理意义。D.“都表达了作者希望归隐田园的意趣”错,陆诗无归隐之意。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芦花荡》是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写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B.《核舟记》选自明代魏学洢所编辑的《虞初新志》。
C.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字子美,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D.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核舟记》的作者是明代的魏学洢,但《虞初新志》是清代涨潮编辑的。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0.依据所给信息填空。(2分)
他从眉山走向中原,是北宋时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一生“历经八州”,在被贬黄州时,自称“闲人”。“他”是,“其词”特点是。
【答案】(1分)苏轼(1分)如选择下面一个要点作答即可,内容方面:①题材广阔、豪放、雄浑②多表达词人旷达、乐观的情怀;写法方面:①普用比兴、夸张、象征等手法②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北宋”“唐宋八大家”“豪放一派”“被贬黄州”即可知道是苏轼,根据知识积累所学所记即可判断其词风的特点为“豪放”。【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1.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有错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而《唐雎不辱使命》就是出自于其中的《魏策》。
B.《三国志》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其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C.《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识记文学常识的记忆。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故选A。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小题1】这首诗意境十分优美,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诗歌的颔联。【小题2】古人评诗常用 “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
【答案】
【小题1】参考:清晨,太阳出来了,在高大林木的遮蔽下,古寺依然沉睡在幽暗中。重重花木掩映着的弯弯的小路上,我来到禅房,更觉一片幽静。
【小题2】“诗眼”是“空”。“空”是说漂水清澈,临漂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空”字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即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阅读诗歌,根据其中描写的景象,发挥想像,从声、色、形等方面描摹诗中所写景色,可运用修辞手法对景物的状态加以形容修饰。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一般为形容词或动词,品析诗眼应知人论世。品析诗眼要联系诗中的形象把握诗中的思想感情。品析诗眼要仔细体悟修辞和表现手法。阅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结合诗歌内容进行思考作答。诗句中的“空” 是说漂水清澈,临漂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空”字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古诗文阅读 绝句(其一)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小题1】诗中_____________二字是全诗之纲,概括地说明了诗人_______________的心情。【小题2】此诗在情与景表现方面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作简要分析。
【答案】
【小题1】客愁 饱受乱离客居他乡的郁愁心绪
【小题2】都是用了“乐景写哀”的反衬手法,见花开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更加倍写出了诗人烦恼忧愁。【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 【解析】
【小题1】本题不难,仔细阅读即可作答。描写景物的文章,分述的文字常常有一总写句点明所描写事物的特征,阅读时要注意这个特点,也要学习这种层次分明的写法。诗中所描写的与春有关的自然物,即花开,莺啼。花的绽放,莺的啼鸣,“课愁”是全诗之纲,表达了诗人饱受乱离客居他乡的郁愁心绪。
点睛:赏析古诗词,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关键词句的把握,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理解词句。这一派春天景色,倒是很美的,可是作者并没有那种闲情逸致来欣赏这良辰美景;相反地,这美景反而更勾起他的忧愁;以乐景写哀情,其情倍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种通行的解释是:花、鸟在春景中是有代表性的食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人因为感伤时事,所以看到花开反而黯然泪下;因为久别家乡,所以一听鸟鸣反而倍觉心惊;也是乐景哀情。从这个角度看,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
14.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
某班级创办了一个“文学泡泡”网站,其中“泡泡拍”这个栏目的点击率很高。如果你是版主,请你做以下一件事:“泡泡拍”将拍卖著名文学作品中的三样物件,请你选择其中一件,仿照示例,写一段广告词,不超过60字。
物件:金箍棒(《西游记》)、人力车(《骆驼祥子》)、绿色礼服(《最后一课》)示例:鹅毛扇(《水浒传》)——人称“小诸葛”的吴用,轻摇着这把鹅毛扇,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
【答案】金箍棒——“齐天大圣”孙悟空,挥舞这把金箍棒,横扫妖魔鬼怪,打通取经之路。人力车——就是这辆人力车,祥子为了生计,曾拉着它在烈日和暴雨下“拼命”。
绿色礼服——这是韩麦尔先生在特殊的日子里才穿的一件漂亮的礼服,它见证了韩麦尔先生一腔爱国深情。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 【解析】试题分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可根据示例,先写出该物件的使用者,然后写出该物件的作用。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下列关于《沁园春·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这首词的写法的理解。这首词上阕心叙述描写为主,写冰封大地的雪景,下阕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评古论今。故C答案的说法是错误的。
第二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近代文学》课后训练【5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近代文学》课后训练
【5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下面关于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属于动态描写,前者奔腾壮烈,后者舒展柔美,以化动为静的浪漫想象,突出了山势和丘陵的绵延起伏,奔放活泼的气势,也表现了诗人情感的跃动。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借前朝历史告诫晚唐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语言含蓄,怀古之中又透伤今。
C.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D.余光中《乡愁》一诗中“浅浅的海峡”和人们渴望早日团聚的愿望形成强烈的反差,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思国之情。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试题分析:A.应该是“以化动为静的浪漫想象”,所以A项不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
点评:鉴赏诗歌,主要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表达情感等方面。其中包括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要素。如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的抒情方式,托物言志、以动写静,以小见大,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修辞有比喻,拟人,借代,隐语,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用典等等。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要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等。
2.名著阅读。(3分)
【小题1】“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你们拿掉了支撑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文中的“我”是。
【小题2】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这段话出自名著《 》。
【小题3】唐僧驱逐孙悟空之后,出现了“真假美猴王”一事,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美猴王”?
【答案】 【小题1】夏洛克 【小题1】朝花夕拾 【小题1】略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3.诗歌鉴赏。(4分)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小题1】“当年万里觅封侯”一句中的“觅封侯”用得好,试简析其妙处。(2分)
【小题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案】
【小题1】(2分)“觅”是“寻求”“执著追求”的意思。“觅封侯”借有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觅取封侯”的典故,表现了词人执著追求,渴望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解释意思1分,答出表现内容1分)
【小题1】(2分)直抒胸臆或者直接抒情。(1分)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词 【解析】
【小题1】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炼词”,赏出词语运用的妙处。
【小题1】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通过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来理解诗歌抒发的思想情感。
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蓬侯骑,都护在燕然。
【小题1】这首诗写出了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壮阔奇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 问的情况,抒发了作者怎么的思想感情? 【小题2】请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答案】
【小题1】表达了诗人飘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写景,以实写虚,融情于景,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景中寓事、景中含情。【小题1】略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体会情感的能力。结合诗歌的内容来体会情感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能力。鉴赏诗句富有表现力的字的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解答此题时,先确定这个诗句运用了什么方法,然后根据方法分析效果,最后写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即可。
5.诗歌鉴赏。(4分)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小题1】诗中前两句用“ ”、“ ”等词渲染了忧愁伤感的氛围。(2分)【小题2】简要分析“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一细节描写的成功之处。(2分)
【答案】
【小题1】秋风、家书
【小题1】这一细节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而微妙的心理,能让读者体味其中浓浓的乡思之情。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诗歌中意象的作用。扣住“秋风”“家书”的特点来分析作用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诗歌中细节描写的作用。扣住“又”这个字以及整首诗歌的内容来分析即可。(有“复杂”、“思乡”意即可得满分。)
6.名著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分,前三空和第五空各1分,第四空2分。)行者近前作礼道:“樵哥,问讯了。”那樵子撇了柯斧,答礼道:“长老何往?”行者道:“敢问樵哥,这可是翠云山?”樵子道:“正是。”行者道:“有个铁扇仙的芭蕉洞,在何处?”樵子笑道:“这芭蕉洞虽有,却无个铁扇仙,只有个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行者道:“人言他有一柄芭蕉扇,能熄得火焰山,敢是他么?”樵子道:“正是正是,这圣贤有这件宝贝,善能熄火,保护那方人家,故此称为铁扇仙。我这里人家用不着他,只知他叫做罗刹女,乃大力牛魔王妻也。”
【小题1】上面这段材料出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 》,作者是。【小题2】文中的行者是(名字)。他是小说中的第一号人物,他具有 的特点,最受读者喜爱,毛泽东有两句诗“,玉宇澄清万里埃”道出了这位神猴的本质。
【答案】
【小题1】西游记 吴承恩
【小题1】孙悟空 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斗争精神 金猴奋起千钧棒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7.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小题1】、诗中“长精神”的“长”意思是((2分)【小题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了作者被贬滴的地点和时间,突出了经历坎坷。B.颁联引用两个典故借以表达物是人非而生出悲凉之情。C.颈联采用对偶句,表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D.尾联表达出在听了白居易的唱歌后,对生活更加乐观。
【答案】 【小题1】振作 【小题1】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联系上下文“长”的意思是:振作。
【小题1】尾联表达出在听了白居易的唱歌后,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而不是更加乐观。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
8.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既加冠”中的“加冠”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黄发垂髫”中的“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
B.草堂留后世,诗圣著春秋。上面这幅对联,对仗非常工整。
C.生活中的假恶丑与真善美相对立而斗争,相依赖而共存,我们不能因为幼稚的爱憎而一味向往、追求那美好而虚幻的世外桃源。上面这句话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
D.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上面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无误。
【答案】(2分)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这是对语文语法知识、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学生也应从词、短语、单句、复句开始掌握汉语语法规范,能够根据汉语的语法规范进行规范用语。这里的B选项中“后世”和“春秋”对仗不够工整。
9.阅读下面这首古诗。(6分)浣 溪 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 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注】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晚年又隐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优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欧阳修常来此游览。六幺,为唐代琵琶曲名。【小题1】你认为词中空格处,填上“出”好,还是填“荡”好?请说说理由。(3分)【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小题1】(共3分)用“出”好(1分),符合荡秋千时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的情况。暗中写出了秋千女的形象。用“荡”则无此效果(2分)。(如果选“荡”且言之成理,可得2分。)【小题2】(共3分)这首诗表达了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愉快心情;同时也蕴含词人仕途坎坷的无限感慨。(答到一点得2分,答到两点得3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根据诗的内容,说明用某字能表现诗的某种情境或某种形象,说明理由即可。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结合注释内容,了解作者身世,联想《醉翁亭记》的内容,抓住本诗最后一句“人生何处似樽前”体会诗人快乐的心境。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阅读下面的诗歌。(6分)送李端 卢 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释】①故关:故乡。②少孤:少年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③风尘:这里指社会**,难再相聚。
【小题1】古诗在首联、颔联中点出“衰草”“寒云”与“暮雪”有何用意?(3分)
【小题2】这首送别诗,在浓浓的离别感伤之外,诗人还有其他寄寓,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案】
【小题1】⑴环境描写/体现时令,渲染出离愁别绪/烘托感伤的氛围。(答出前后各一点即得3分)
【小题2】①感伤个人的身世飘零,②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或在**中人们漂泊不定的生活,③将惜别与感世、伤怀融合在一起,震撼人心。(答出2点即可得3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根据诗中所写离别的内容,从环境描写表达离别的气氛这方面来分析概括。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阅读注释内容,了解作者的身世,即可理解作者对个人生活及社会环境的感叹,具体说明即可。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②
③①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乡愁》《故乡》《春》《威尼斯商人》四篇课文,从文学体裁上来分类,依次属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B.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写作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C.我国戏曲剧中人物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行当来充任。我国古代的年龄也有特定的称谓:总角和垂髫代指童年,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D.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作为读书人,虽然他们最终的命运不同,但这两个人物形象都能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常识和内容。根据所读所记,仔细回顾作品内容和有关知识,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有关情节,比较判断。B中《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的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而不是奥斯特洛夫斯基,B错,故选:B。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小说描绘了一战期间法国被普鲁士打败而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情景。
B.《枣核》这篇课文以枣核为线索,表达了海外华人对祖国的眷念之情。
C.《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文章截取了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
D.《甜甜的泥土》的结尾是一个诗话的结尾,意蕴丰富,大大提高了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阅读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A项中小说描绘了普法战争期间法国被普鲁士打败而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情景。而非一战期间。故选A。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 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辛夷花:又称迎春花,开得比杏花早
【小题1】诗的前两句写描绘了暮春时节鸟儿稀少、的景象,渲染出故山草堂的 气氛。【小题2】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小题1】花儿凋零 空寂(凄清)
【小题2】对幽竹的赞美之情,对那种不畏困难、不畏俗屈、永葆节操的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诗人此次归来是“春残时节”,眼前已是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了.木兰花比杏花开得早,所以诗说“辛夷花尽杏花飞”.一“稀”、一“尽”、一“飞”,烘托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一派空寂、凋零的气氛.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赏析句子,可以从修辞入手,“不改清阴待我归”把幽竹写得有情有义,表现了诗人对幽竹的喜爱,同时出表现出了幽竹高洁的形象。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夜深[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小题1】第一句,“人静”却“不闻更”,这样写有何效果? 【小题2】三四两句揭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案】
【小题1】突出了夜深人静的环境氛围;写出了诗人夜晚专心攻读而忘了关注听更声。【小题2】写出了诗人有书为伴,独坐不孤的恬静自适的心境。(答道自得悠然等类似情感即可得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虚堂”、“人静”、“不闻更”,都是“独坐书床对夜灯”的读书人的感觉。按正常的顺序,应是“独坐书床对夜灯,虚堂人静不闻更”。现在倒过来,先写感觉,后写感觉的主体,正是为了突出夜深人静的环境氛围。诗人独坐书床。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
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不知”二字,如实地写出诗人久读后起身开门四望的瞬间感受,也透露了诗人夜读后安恬自得的心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送张四 王昌龄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小题1】《送张四》中第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小题2】《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李益借凄凉幽怨的芦笛声,从听觉的角度唤醒了“征人”的思乡之情。请仿照前文的分析,赏析《送张四》的三、四句。
【答案】
【小题1】枫林、楚水;凄清,悲凉
【小题2】《送张四》中,王昌龄通过描写冷山与冷月以及凄清的猿声,从视觉、听觉的角度点出了寂寞与孤独的处境表现了别离时刻的悲伤之情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结合诗句意思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赏析。第一问考查意象,第二问是对画面特点的分析,枫林尽染红了,楚水东去,黄昏来临,面对如此之景,我要送别友人,内心充满悲伤,难过。
【小题2】本题考查表现手法的使用,解答时可从写景的方面考虑,也可从虚写的方面考虑。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们分别后,天气将越来越冷,你将独自面对清冷的月光、冷山,还有两岸猿猴发出的悲啼。其中一种写作方法是借景抒情,借“冷山月”“清猿”这些给人以悲伤之感的景物写诗人分别的哀伤。另一种是虚写,作者想象与张四分别后,张四的处境,表达对朋友的担忧之情。仿照句子,根据诗歌景物的特点,从视觉、听觉的角度,结合全诗来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三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精选课后训练试题【6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精选课后训练试题【6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戏》选自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本文有详有略,详写看社戏的全过程,略写乡间生活和社戏后的余波。
B“卡拉玛和拉达还只是这棵大榕树上的两条柔枝。”这句话选自《观舞记》,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的表现出两姐妹舞姿的柔美。
C《口技》选自清代张潮编写的笔记体小说《虞初新志》,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
D《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山海经》是一篇神话。特点是:大胆的想象,艺术的夸张。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口技》一文选自清代张潮所辑的《虞初新志》,作者:林嗣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名著阅读(3分)
战国时期的孟子,是继(1)之后(2)家学派的集大成者,素有“亚圣”之称。他的治国思想记录于《孟子》一书,其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就强调了治理国家施行(3)的重要性。
【答案】(1)孔子(2)儒(3)仁政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先秦诸子百家 【解析】
试题分析:这题考查考生文学常识的积累及运用。特别是对名著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如果考生阅读了这一些名著,想必是可以把这道题做出来的。这就提醒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不仅要把课内书本的知识记牢,也要注重对名著的阅读和积累,既可以学到科学文化知识,也可以扩大考生的视野,让自己的修养提高到更高的层次。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填空。(4分)
老虎被誉为“森林之王”,可是在《水浒》中却被称作“ ”。武松因在景阳冈打死一只老虎而名扬江湖,梁山好汉中还有一位好汉因母亲被老虎吃了,一气之下杀死四只老虎,这位好汉是,请概括出与他有关的两个情节为、等。
【答案】大虫 李逵 真假李逵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或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李逵元宵闹东京 李逵斧劈罗真人 黑旋风探穴救柴进等)(每空1分,共4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这是对文学及名著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对中国的古典四大名著考点要格外重视。这里要求学生掌握《水浒传》的有关知识点。
4.名著阅读。(共5分)
却说①在麦城,盼望上庸兵到,却不见动静。手下止有五六百人,多半带伤,城中无粮,甚是苦楚。忽报城下一人教休放箭,有话来见。①令放入,问之,乃诸葛瑾也。礼毕,茶罢,瑾曰:“今奉吴侯命,特来劝谕将军。自古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将军所统汉上九郡,皆已属他人矣。止有孤城一区,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危在旦夕。将军何不从瑾之言,归顺吴侯,复镇荆、襄,可以保全家眷。幸君侯熟思之。” ①正色而言曰:“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 【小题1】人物①是 ;本故事情节是。(2分)【小题2】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文中人物①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案】
【小题1】关羽 关云长败走麦城
【小题1】示例:从关羽“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的铮铮话语中,可见他心如铁石,对刘备的赤胆忠心。【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5.名著阅读。(4分)
【小题1】《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本意只是想教训一下对方,文中哪件事可以证明这一点?在意外打死郑屠之后,鲁达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你知道他在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时所发生的精彩故事吗?(各写出一件事即可)(2分)
【小题2】《水浒传》中,林冲是被谁陷害刺配沧州的?这人又派谁收买了押送林冲的公差?(2分)
【答案】
【小题1】《水浒传》可列举的主要有两件事:鲁提辖妥善安排金氏父女逃离后再去找郑屠算账;故意让郑屠亲自操刀,消遣他。在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时主要有三件事:收服众泼皮;倒拔垂杨柳;偶遇林冲并结为兄弟。
【小题1】高俅(高太尉)陆谦(陆虞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对中国的四大名著考点要格外重视。
6.阅读李白的《送友人》,完成题目。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①马鸣。注释:①班,意思为“分别”。
【小题1】本诗首联即对仗,其中 和,分别对
和,诗人以工整的形式描写了分别处的景色,充满诗情画意(2分)【小题2】写“萧萧班马鸣”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案】
【小题1】“青山”和“北郭”,“白水”和“东城”
【小题1】马犹不愿离群,悲鸣不已,烘托双方难舍的情谊,婉转含蓄。【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诗句的对仗。根据对仗的特点来填写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1)渲染气氛,(2)烘托人物心情。
7.走进名人,了解名著。
【小题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
》,作者是
原名
,我们在上学期学过他的一篇文章《
》
【小题2】《童年》是苏联作家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
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其他两部为《
》、《
》。
【答案】
【小题1】《朝花夕拾》,鲁迅,周树人,《风筝》 【小题1】高尔基,阿廖沙,《在人间》、《我的大学》。【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8.名著阅读。请你结合典型情节分析《童年》的两个人物——阿库林娜·伊凡诺夫娜和卡希林的性格特征。(6分)A、阿库林娜·伊凡诺夫娜: B、卡希林: 【答案】(示例)A、阿库林娜·伊凡诺夫娜: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他听。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胸怀宽大、善于忍让。(3分)B、卡希林: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如阿列克谢因染坏一匹布,被他打得昏死过去;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吝啬、贪婪、专横、残暴。(3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略
9.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回答问题(4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⑴“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表现了边陲之地的。“将军白发征夫泪”使用了 的修辞。(2分)
⑵“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的是词人怎样的内心情感?(2分)
【答案】⑴孤寂荒凉、互文⑵词人正面揭示了征人们的一种矛盾心理,既有对相距万里的家乡的思念,又有对成就功业的向往。因此,借浊酒表达思乡及报国的双重情感。【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词
【解析】【小题1】作者用一个“异”字概括南北季节变换之不同,这中间含有惊异之意。表现了边陲之地的孤寂荒凉。互文:旷日持久的守边白了将军的头,使征夫洒下许多思乡的热泪。【小题2】。“浊酒一杯”二句,写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怎能抵御乡关万里之思?久困孤城,他们早已归心似箭,然而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又何从谈起?表现了他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
10.(4分)新凉 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释】①徐玑:南宋时温州诗人,“永嘉四灵”之一。②田畴:田地,田野。【小题1】.本诗描绘了黄莺在初秋微凉的天气中自由翻飞、的景象。(2分)【小题2】.“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间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答案】
【小题1】欢快歌唱
【小题1】诗人借黄莺爱新凉表达自己悠闲自得的心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小题1】莺儿越过田野,欢快歌唱着飞向晨雾迷蒙的山阴,纳凉去了,诗人的心中仿佛也顿生凉意。
【小题2】诗人借黄莺来表达自己对新凉到来的欣喜和惬意的心情.②①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5分)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小题1】上阕两句暗用班超投笔从戎“以取封侯”的典故,回顾了怎样的生活往事?(2分)答:
【小题2】下阕结尾三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
【答案】
【小题1】为建功立业,戍守边关驰骋疆场。(2分,每个要点1分)
【小题2】抒发了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以及壮志未酬、无力报国的悲愤感情。(3分,每点1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上阕两句两句,从今天追忆当年,无限感愤。“匹马戍梁州”,即指南郑从军生活——奔赴万里边防,杀敌报国。“万里觅封侯”,暗用班超事,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试题分析: 考点:古诗赏析
点评:做此题关键是理解典故,把握典故中的人物,并与自己生活往事结合起来。
【小题2】最后三句总结一生,反省现实。“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洲”指闲居之地,“此生谁料”即“谁料此生”。谁会料到,像他这样一生志在恢复中原,时刻准备奔赴疆场,为国献身的人,却落得如此下场!“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两句作结,先扬后抑,形成一个大转折,词人犹如一心要搏击长空的苍鹰,却被折断羽翮,落到地上,在痛苦中呻吟。通过自身的遭遇反映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抒发对南宋统治集团误国误民政策的无比愤慨。试题分析:
考点:古诗赏析 把握情感
点评: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未忘国忧,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把握作者抒发的情感。
1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题目。丰乐亭游春(其一)欧阳修 ①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小题1】诗歌写了哪些景物来体现丰乐亭景色明媚、生机勃勃的特点?(至少写出两个)【小题2】“鸟歌花舞太守醉”中的“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
【小题1】绿树、山鸟、晴风、落花。
【小题2】表达了是诗人对明媚春光(或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意象,阅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诗歌写到了绿树、山鸟、晴风、落花。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古诗思想情感,阅读诗歌,把握诗歌主要内容,通过古诗借景抒情的手法,诗歌描绘了丰乐亭景色明媚、生机勃勃的春景图,“醉”是“陶醉”“醉心”的意思,作则陶醉于美景之中,表达了诗人对明媚春光(或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小题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小题2】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羌管悠悠霜满地”是引发征人愁思的直接原因,“ ”是“归无计”的心理外现。词的意境悲凉、壮阔,真切感人。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小题1】D
【小题2】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将军白发征夫泪;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是由景色的特点尤其是人物的心境、处境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当然与人的处世态度也有很大关系。根据“羌管悠悠霜满地”的词句分析可以得出该句渲染了一种忧伤凄凉感伤的氛围。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方面比较多,但主要考查的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任何一首诗歌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写的,字里行间一定充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做此类题最重要的一点是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下列诗句表现的自然季节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B.渭城朝雨沮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各诗句,判断出处,回顾作品原文内容,即可判断C句是以雪写花,以春写冬。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本诗表达了作者想要统一天下的政治理想和博大的胸怀.【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结构思路和思想情感,解答时要明白全诗结构并借助重点语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诗的题目是“观沧海”,诗歌第一句就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观”字引领下文,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意思是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这一句是虚写,写出了大海能够吞吐日月的雄伟景象,实际是作者在抒发自己要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
第四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先秦诸子百家》课后训练【85】(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先秦诸子百家》课后训练【85】(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下面有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登幽州台歌》、《渡荆门送别》和《春望》的作者都是“唐代诗人”。B.《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C.《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是“四书”的合称。
D.社会上流行“时髦”词。“今年春节文化消费成为假日经济的黑马(出人预料的获胜者)。“豆腐渣工程(指工程质量差)往往是腐败的孪生兄弟”。两句中对加点的“时髦”词解释都是错误的。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D.社会上流行“时髦”词。“今年春节文化消费成为假日经济的黑马(出人预料的获胜者)。“豆腐渣工程(指工程质量差)往往是腐败的孪生兄弟”。两句中对加点的“时髦”词解释都是正确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新兴词语的认知能力。
点评:对于一些新兴词语的认知,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做一个有心人,要注意积累并加以运用。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鼎湖山听泉》一文重点是写山泉,以泉水之美来表现山林之美,揭示从泉水中所领略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B.《陈涉世家》选自东汉司马迁的《史记》,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飞红滴翠记黄山》是一篇解说词,作者描写黄山的壮丽景色,揭示了大自然的伟大的创造力和人类的审美感知在提升景物品格中所起的作用。
D.《画山绣水》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描写了从漓江上观赏到的山水美景,表现出珍惜现在,创造未来的人生理想。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B项中的"司马迁"不是东汉人,而应是西汉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
点评:对于课本上的课文,不能偏颇,大致内容和主题以及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还是应该心中有数的.更不能放弃课内只顾课外,要从课内中学到语文的基础知识及赏析文章的方法,并和课外的拓展阅读结合起来,做到课内外结合,使语文能力和素养得到提高.
3.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小题1】从本诗中找出描写优美迷人的乡村风光的句子。(2分)【小题2】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情感?(2分)
【答案】
【小题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小题1】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依恋之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找出描写优美迷人的乡村风光的句子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体会作者的情感:(1)诗歌的内容,(2)诗歌的写作背景,(3)作者的生平经历。
4.下列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在朋友列杰尼奥夫的安慰和鼓励下,在秘书加莉亚的帮助下,保尔完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B.《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具有超凡的智慧、特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
C.《骆驼祥子》中,为了埋葬曾和自己相爱的小福子,祥子只能卖掉心爱的人力车,而妻子虎妞的死则让祥子对生活的最后一点希望都破灭了,从此成为了一个堕落的人。
D.《名人传》中双耳失聪的贝多芬在生命的最后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表现了他面对苦难不屈不挠抗争的精神。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骆驼祥子》中,为了埋葬曾和自己相爱的虎妞,祥子只能卖掉心爱的人力车,而小福子的死则让祥子对生活的最后一点希望都破灭了,从此成为了一个堕落的人。
5.文学常识。(3分)
【小题1】《土地的誓言》的作者是东北作家。
【小题2】昆虫学家 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巨著《昆虫记》,为人间留下一座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宝藏。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鲁迅曾把这部名著奉为“ ”的楷模。
【答案】
【小题1】端木蕻良 【小题1】法布尔 讲昆虫故事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在平时学习时注意积累即可。
6.以下课文、出处、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故乡》——《呐喊》—— 鲁迅
B.《智取生辰纲》——《水浒》 ——施耐庵 C.《醉翁亭记》——《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 D.《变色龙》——《契诃夫小说选》—— 契诃夫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C中《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欧阳修。
7.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明初文学家)B.《马说》——《韩愈文选》——韩愈(唐代文学家)
C.《与朱元思书》——《吴均文选》——吴均(南朝梁文学家)D.《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文学家)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C.《与朱元思书》——《艺文类聚》——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8.《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他是_____国人。“汤姆的姨妈罚汤姆干一件事,汤姆却把这件事当作快乐游戏引诱小朋友为他干,并交换得到了许多小朋友的苹果、风筝、铜门把手、石头弹子、鞭炮、小铁兵、刀把……” 这件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马克•吐温 美 刷墙。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对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考查,只要按照《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原著进行阅读,解决这样的题目就很简单了。当然本题比较简单,只要识记课本中的名著导读的内容也可以解答出此题。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9.对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A 《最后一片叶子》作者欧·亨利英国小说家。
B 《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族故事集。C 《农夫和蛇》选自《伊索寓言》相传为希腊被释的奴隶伊索所作。D 《童区寄传》的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学常识的题目,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基本情况,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背诵。《最后一片叶子》作者欧·亨利美国小说家。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0.下面四首古诗都含有我国民间的传统节令,诗中所表示的节令是()()()()
A.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C.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答案】元宵节 七夕 重阳 春节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A中“元月”表明为“元宵节”;B中“牵牛织女”标志“七夕”;C中“登高”说明为“重阳”;D中“一岁除”说明为“春节”。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1.古诗鉴赏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
绿杨接叶杏交花,嫩水新生尚楼莎。过了春江偶回首。隔江一片好人家。
【小题1】这首诗写的是回顾对岸所见到的景象,从诗句“---------------”可以看出。【小题2】“嫩水新生尚露沙”写出了小河怎样的特点?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小题1】过了春江偶回首
【小题2】河水清澈,流速缓慢,河中有的地方水很浅,露出了细沙。诗人用“嫩”“新生”形容水,流露出了喜悦和怜爱之情。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注意结合诗句,展开合理想象。诗句为:过了春江偶回首。
考点: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特点:河水清澈,流速缓慢,河中有的地方水很浅,露出了细沙。情感:诗人用“嫩”“新生”形容水,流露出了喜悦和怜爱之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二)古代诗歌阅读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小题1】下列对本词理解错误的是()A.这首小令描绘了江南水仙的美。B.“芰荷丛”营造了淡淡的秋之意。C.江南人家身处秀丽之景生活富足。D.最后一句以抒情结尾,直抒胸臆。
【小题2】请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描绘“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所展示的画面。
【答案】 【小题1】A
【小题2】明媚的阳光照耀江水,波光潋滟,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江水两岸的人家,一户接一户,彩绘的屋檐两相连接,非常好看。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A项,表述错误,这首曲表现了江南风物明丽隽美的特点。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画面的理解能力。首先要对诗句内容有清楚的了解,在翻译诗句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描绘诗句的内容。注意描写不等于翻译诗句。这句诗的意思是“阳光照耀江水,腾起了薄薄的烟雾,两岸人家彩绘的屋檐相连,画梁相接。”根据意思发挥想象描绘画面即可。
1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小题1】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有什么用意?
【小题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案】
【小题1】“杨花”落尽,点名季节。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2分渲染一种哀伤、惆怅气氛,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小题2】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解答时需要根据诗句意思来思考。首句描绘“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是一句自然环境描写,可从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来分析:表明的时间季节,渲染了凄凉冷落的气氛,烘托了离别忧伤的心情。
【小题2】此题考查了重点语句的赏析,赏析格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浅层含义),表达了(深层含义).回答该题目时,可参照此格式来回答.即: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人格化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1】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的意思是①_______,该联表达了作者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
D.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答案】 【小题1】①史册②示例:耿耿忠心、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舍生取义的决心、宁死不屈的精神等 【小题2】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对诗句感情的把握。做此类试题时,要注意结合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来思考。本诗通过对自己身世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世飘零,国家败亡的痛心,体现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可抓住诗句中“谁无死”、“丹心”、“汗青”等词语来理解与把握主题思想,这样就容易写准确。
【小题2】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词的鉴赏。ABD准确,C错误,因为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这里“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但句子没有采用拟人的手法。
15.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1)(2)两题还需填写出处或作者。(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2)浮云游子意。(《送友人》)(3)姑苏城外寒山寺。(张继《枫桥夜泊》(4),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6)八百里分麾下炙。(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
(8)生活是多变的,人的情感也会随之变化。安定时常怀“,”的豪情;战乱时则易生“ ”的亲情之念。(依次用杜甫《望岳》《春望》中的诗句填空)
【答案】
(1)不舍昼夜 论语(2)落日故人情 李白(3)夜半钟声到客船(4)最爱湖东行不足(5)东风不与周郎便(6)五十弦翻塞外声(7)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家书抵万金(每空1分,错、漏、添、倒一处,该空不得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特别注意:(1)(2)两题还需填写出处或作者。(1)至(7)小题都是上下句对接,难度相对较小,只要平日注意积累,一般不会出错,默写时注意。小题1注意“昼”的写法。小题5注意“周郎”的写法。小题6注意“弦”的写法。(4)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诗,注意提示:依次用杜甫《望岳》《春望》中的诗句填空。然后根据要求,选择恰当的句子。小题4注意“凌”“抵”的写法。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第五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曲》同步精选课后训练【5】(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曲》同步精选课后训
练【5】(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阅读下列诗歌(4分)
山居秋暝(王维)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小题1】两首诗歌中的“空”含义有别,前者的意思是,后者是。(2分)【小题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都借助于景物描写,营造出了幽静的环境气氛。B.都是山水田园诗,且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C.都歌咏了隐逸的情趣,有一种悠闲适意的情调。D.都表达出诗人希望早日脱离尘世、遁入空门的思想。
【答案】
【小题1】空灵 使……空(明)【小题2】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读懂两首诗,了解意境,根据诗句从形容山中环境和人的内心环境来理解两个“空”的不同。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抓住各项表达中的要点,根据自己掌握的诗歌知识,理解诗的内容,一一比较判断。王维的诗并没有“遁入空门”的思想,只是对大自然的描写表达追求自由美好的心情。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名著阅读。(4分)
秋雨打着人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雨云,在低空缓缓移动。秋深了,森林里一望无际的林木已经光秃秃的,老榆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树皮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服装,它们只好光着枯瘦的身体站在那里。【小题1】这段文字节选自苏联作家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小题2】在《筑路》中,秋雨、泥泞等营造了恶劣的自然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了险恶的社会环境,它们成了考验每一个革命者的试金石。
【答案】
【小题1】奥斯特洛夫斯基(1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分)
【小题2】没有枕木、运输工具、面包,小火车需要大修(物资匮乏);匪徒、肃反、开小差(尖锐的阶级矛盾)等(每空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这是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的考查,考查较为深入.根据文段中的内容一时不好判断,但是根据小题2中“在《筑路》中、每一个革命者” 以及题干中的“苏联作家”可知,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小题2】试题分析:这是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的考查,如果没有读过名著并做过积累,就无法写出空要求填写的内容。但是稍读过该部分情节有印象,也可以根据印象写出两个来,如自身条件,没有枕木、运输工具、面包……如外部条件,匪徒、肃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3.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入适当的内容。(4分)
【小题1】杨修、香菱、吴用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元末明初小说家 的《三国演义》、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 》、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的《 》。
【小题2】《 》中的大人国国王是一位博学、理智、仁慈、治国能力很强的开明国君。
【答案】
【小题1】罗贯中 红楼梦 水浒(水浒传)
【小题2】格列佛游记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对《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几部名著的常识内容的考查,在课本的课文中以及课本后面的“名著导读”里面都有,考查还是较为浅显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 背景 特色 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4.古诗阅读
绝句两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小题1】“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诗作出分析。(2分)
【答案】 暗含了山花的颜色,在青翠欲滴 山岭衬托下,红色的花朵就像一团将要燃烧的火焰一样,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中字的妙处的能力。围绕“花的颜色以及生机”来分析“燃”字的好处。
5.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小题1】与课文中的《乡愁》(余光中)比较,该诗也具有结构美和音乐美,请你说说它们体现在哪里?(3分)
【小题2】请你品读后说说该诗运用比喻的特色。(3分)
【答案】
【小题1】结构美:①每一小节诗都是首句和尾句是长句,中间三句为短句,字数是11、7、5、6、11;②从一节诗看,长句短句配合,整齐中具有变化,从整首诗看,每一节的诗句数和相应诗句的字数相等,变化中又十分整齐。音乐美:①音韵美,每一小节一个韵,句句押韵。回环美(或旋律美),每一小节诗的首尾句重复。2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小题1】乡愁是一种情绪,看不见也摸不着。作者通过长江水、酒、海棠、沸血、雪花、家信、腊梅、母亲等一系列比喻,将乡愁变成一个个生动的意像,并且赋予这些意像以鲜明的色彩和诱人的芳香,令读者在诵读该诗时,也沉浸在浓浓的乡愁之中。2分。该题难度比较大,上面的答案也只是一种参考,学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本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结构以及语言的能力。结合答案来分析即可。【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特色的能力。结合“比喻”这种修辞来分析即可。
6.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共十篇。
B.《美猴王》选自《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宋代人。小说成功地刻画了美猴王顽劣、好动、逞强、好胜的特征。
C.《茶馆》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作品,它刻画了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等众多人物形
象,揭示出腐朽的旧时代必然被埋葬,黑暗的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趋势。D.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他的作品语言诙谐幽默,我们学过他写的《我的第一次文 学尝试》。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吴承恩是明代人)此文学常识的考查题涉及到的篇目较多,但是整体上看,考查较为浅易,只要大概的了解一下名著的基本内容与常识即可。但是还是建议对于名著的阅读要做到真阅读,而不仅仅停留在做表面文章上。
7.名著阅读积累。(3分)她的声音很低,脸紧紧挨着我的脸,神秘地盯着我的眼睛,似乎从那里往我的眼睛里灌进了令人兴奋的力量。
她讲得流畅自然,非常好听,每次她讲完了,我总会说: “再讲一个!”“好,好,再讲一个!”
“有一个灶神爷,坐在炉灶里,面条儿扎进了他的脚心,他哎哟哎哟地直叫:“‘哎哟,疼啊,我受不了了,小老鼠!’”
讲着,外祖母抬起一只脚,晃来晃去,假装非常痛苦,好像她就是那个面条儿扎进了脚心的灶神。
和我一起听故事的还有船上的水手们,都是些留着胡子的高大的男人。他们夸赞外祖母讲得好,要求: “再讲一个,老太太!” 还说:“走,跟我们一起去吃晚饭!”
餐桌上,他们请外祖母喝伏特加,让我吃西瓜,还有香瓜。
不过,这一切都是偷偷进行的,因为船上有一个人,禁止所有的人吃水果,他看见了会毫不犹豫地夺过水果来给你扔到河里去的。
这个人穿的衣服有点像警察的制服,上面钉着铜扣子,整天像喝得醉乎乎的,人们都躲着他。选文出自小说,它是以作者的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讲述的是主人公(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期间对他优秀性格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人是。
【答案】《童年》、阿廖沙、外祖母(每空1分,共3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8.下列句子中,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A.化石,保留了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许多已灭绝的物种的生命信息。《化石吟》就是以此为题材,诗中语音优美,富有感情。
B.1969年7月21日,人类实现了登上月球的愿望,将幻想变成现实。
C.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绿色蝈蝈》一文,不仅体现了他对昆虫的透彻了解,还可以感受到他对昆虫的喜爱。
D.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总结出了天气变化的规律。因此,看云,观察云,就可以确定天气每时每刻的变化。
【答案】 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确定天气每时每刻的变化,说法不符合原文的意思.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创始人孔子撰写的一部作品。B.《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脾气急躁却又粗中有细的鲁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C.《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
D.《繁星》《春水》是冰心将自己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而成的小诗集。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论语》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作品,不是他本人的作品。试题分析: 考点:文学常识
点评:文学常识涵盖面广,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典故,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因此理解记忆时须准确,不能模棱两可。
10.阅读名著选段并结合相关情节,回答问题。
在岸边看时,只见江面开处,那人把李逵提将起来,又淹将下去;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两个打做一团,绞做一块。江岸上那三五百人没一个不喝采。(《水浒传》第三十八回)
李逵的绰号是什么?“那人”是谁?李逵和“那人”打斗的原因是什么。绰号: 那汉子: 原因:
【答案】绰号:黑旋风;那人:张顺;原因:李逵放走了渔户的鱼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段,根据有关信息,仔细回顾小说有关内容,判断解答即可。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1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题。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释]李白曾有一段时间在碧山闲居,有人问他为什么住在山里,他就写了这首诗算作回答。“碧山”在今湖北安陆县境内。
【小题1】“笑而不答心自闲”中的“笑而不答”值得玩味,请具体说说这样写的妙处。
【小题2】诗的三、四两句描绘了“碧山”怎样的景色?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小题1】既写出了诗人心情的喜悦神态,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气氛,又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诱发读者思考的兴致。
【小题2】本诗句描写了花随流水杳然远逝的景色,充满自然、宁静之美;流露出诗人热爱自然和超脱俗世的思想感情。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唤起读者的注意,当人们正要倾听答案时,诗人笔锋却故意一晃,“笑而不答”。“笑”字值得玩味,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造成了轻松愉快的气氛;而且这“笑而不答”,还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人们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山中问答》既有桃花流水,可见李白陶醉的正是如同“桃花源”那样“非人间”的仙境。诗人“栖碧山”一方面表明他酷爱自然,另一方面可知诗人愤世嫉俗,远离尘嚣,崇尚高洁闲雅的生活。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游恒山记》的作者是元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文中作者所攀登的是五岳之一的西岳恒山。
B.杜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因能很好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
C.《满井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袁宏道,他与哥哥袁宗道、弟弟袁中道并称为“三袁”,是“公安派”的创始者。
D.《过故人庄》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过”是路过的意思,“故人”即老朋友。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学常识的题目,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基本情况,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背诵。A项作者所攀登的应是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B项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D 项“过”的意思是“拜访”。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下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赏析有误的一项是()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本诗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
B.
三、四句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C.
七、八两句运用典故,诗人暗示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反映出诗人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D.“多歧路,今安在?”表现诗人已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D项表述有误,最后两句诗句才是表现诗人已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
14.(一)阅读唐代杨巨源的《折杨柳》一诗,完成第7题。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②曲尘:指酒曲。因酒曲颜色嫩黄,“曲尘丝”比喻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小题1】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写了杨柳、春风等意象。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小题2】作者将“春风”当做人来写,使得本是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更好地表达了情感。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的把握程度,同时还要分析诗歌的情感。“意象”就是诗歌用来表达情感的一些物象,常见的有景物、人物等等。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物象来表达,物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这首诗要注意找到里面涉及的事物,“水”“杨柳”“马”“春风”等都是意象。这是一首送别诗,主要表达了了诗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小题2】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题目已经指明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要注意找到什么地方体现了这两种修辞手法.春风最爱惜杨柳,殷勤地把它放在手中吹拂,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用折下的柳枝自喻,并且将送行者比作春风,这是比喻。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生动贴切,新颖别致。②
①15.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蝈蝈和蛐蛐》一首诗诗人为什么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咏。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赞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美。【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试题分析:
(1).蝈蝈和蛐蛐都是歌者,它们的歌正是大自然的歌,赞美它们便是赞美大自然。
(2)作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表现了大地的生机和活力,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