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作品导读 现当代文学部分

时间:2019-05-14 13:0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外文学作品导读 现当代文学部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外文学作品导读 现当代文学部分》。

第一篇:中外文学作品导读 现当代文学部分

中外文学作品导读

现当代文学部分

自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至1999年间的文学创作,理论界称之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概述

一、“五四”文学革命 1、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的创刊为标志,兴起了新文化运动。1917年提出了“文学革命”。胡适在1917年1月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最早系统提出文学改良的主张。要以白话文代替文言,以白话文学为正宗。陈独秀1917年2月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钱玄同从语言文字的进化角度阐述了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必然性;刘半农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周作人发表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新文学的要求》等一系列文章,反映了他的“人的文学”等主。文学革命在创作上也取得重大成就。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文显示新文学的实绩。

2、“五四”前后,旧文学势力与新文学运动发生了三次交锋:①与林纾的斗争;②与“学衡派”的论辩;③与“甲寅派”的论争。

3、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孙伏园等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主要刊物有革新过的《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戏剧》等,并出版文学研究会丛书。文学研究会的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并鼓吹“为人生而艺术”。在创作上,该派的作家大多以反映社会和人生问题为主,尤其注重批判社会的黑暗和人生的灰色,并遵循写实主义的创作原则。07、09考过

4、创造社于1921年成立于日本,主要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等人。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1925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创造社主要倾向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表现自我”、“尊重个性”,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后期创造社则出版了《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杂志,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思想偏于“左”倾。08考过

5、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五四文学革命发生于“五四”运动这场伟大的,促进中国近、现代历史转换的反帝爱国运动提供了思想上与舆论上的准备,除此而外,它还具有十分深刻而深远的历史意义。①全面否定了整个封建思想基础与文化体系;对中华民族从封建桎梏中挣脱出来,产生了极大作用。②确立了现代“人”的观念,以及个性解放、民主、科学等现代意识;③宣告了古典文学的终结与新文学的诞生,旧文学中常见的主人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为农民、工人、新型知识分子所取代,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文学观念、文体形式经历了全面的革新;④密切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它不仅自觉地借鉴、吸收外国文学与文化的优秀成果,而且以其自身的丰富探索汇入了世界文学的洪流。

二、20年代文学创作

1、初期白话诗。胡适的《尝试集》是新文化运动中的第一部白话新诗集。白话诗的共同特点是:①在“劳工神圣”的社会思潮影响下,许多诗歌写到了下层劳动者的生活;②在“五四”时代精神的感召下,不少诗歌传达了个性解放的要求;③大多数创作呈现着直白浅露的弊病,或偏离了诗歌的艺术规范,流露出一种散文化倾向。

2、小诗。冰心的《繁星》、《春水》

3、格律诗派,主要指新月社的诗歌创作,闻一多提出了“三美”理论(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赋予新诗创作以一定的美学规范。代表人物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陈梦家等。闻一多诗集有《红烛》、《死水》。徐志摩的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4、象征诗派。主要指20年代中后期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诗歌创作,李金发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将象征手法引入中国诗歌创作之中,注重表现主体的内心感受,突出强调“暗

示”在诗歌表现中的重要性,以异乎寻常的联想、隐喻、幻觉、梦境等将远距离的事物中的某些联系勾连到一起,进而造成朦胧、神秘、怪异的诗境,还有穆木天、冯乃超等人。

5、郭沫若和《女神》,《女神》的思想艺术成就(导读第219页简答第二题)

6、“五四”时期的小说创作中,先有“问题小说”,代表作家有冰心、叶绍钧、许地山、庐隐、王统照等人。他们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人生的问题,有一定的时代气息和社会针对性,但由于通常“只问病源,不开药方”,或以抽象的“爱”和“美”来净化人生,很快式微。随后是乡土小说,1923年左右在鲁迅的影响下,许杰、王鲁彦、王任叔、许钦文、台静农、彭家煌、废名、蹇先艾等人开始创作乡土小说,乡土小说的作家大多来自乡村、寓居京沪等大都市的青年知识分子,目睹现代文明与宗法制农村的巨大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展示了故乡农村或小市镇得特殊的生活风貌,其风格大多清新、刚健、质朴,涂抹着浓郁的地方色彩。

7、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时用的笔名。1911年曾以辛亥革命为背景创作文言小说《怀旧》,他的创作有新诗、散文、杂文、小说,《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高峰。(导读220页简答题第三题)

8、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大胆倾吐了青年的时代苦闷,表现了“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要求,并开创了现代小说的新体式:自叙小说。

9、散文是“五四”新文学中最有成就的门类,主要是议论时政的杂感文,代表性作家是鲁迅。周作人的成就主要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言志小品上面,1923年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散文的典范”。

10、中国现代话剧中,郭沫若诗中国现代历史剧的开拓者,代表作有借历史人物表达“五四”时代精神、被合称为“三个叛逆的女性”的《卓文君》、《王昭君》、《聂荌》。

三、30年代的文学

1、从1928年开始,中国现代文学进程发生了转折,其标志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兴起,主要社团是后期的创造社和太阳社。“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左联”成立于1930年的上海,有40多人出席,这次大会通过了理论纲领与行动纲领,宣称“文学的目的,在求阶级的解放”。鲁迅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说,号召左联在“目的都在工农大众”的共同目标下夸大联合战线。左联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文艺运动从思想领导发展为组织领导的重要标志。左联主要从事了下列文学活动: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自觉加强与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提倡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2、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发表《幻灭》用的笔名。作品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等。(接导读地221页简答题第一题)

3、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憩园》、《第四病室》,中篇小说《寒夜》。《家》的思想性及艺术性(见导读221-222页简答题第二题)

4、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创作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四世同堂》、中篇《我这一辈子》、中短篇小说集《月牙集》、《火车集》等,老舍小说创作的总体特点:①以独特的平民视角与文化视角批判老中国儿女的国民性,探索传统文化的优点和缺点;②善于描写老北京的风土人情、习俗世相,开掘各个阶层的文化心理;③注重继承传统的小说艺术,擅长运用白描手法;④创立了一种独特的以北京文化为内核、以幽默俗白为特征的“京味语言”。《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作品通过对人力车夫祥子悲惨命运的描写,揭示了中国社会

在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下层市民由人蜕化为“兽”的历史悲剧,批判了当时社会的罪恶,作品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首先是客观原因,即黑暗的社会环境剥夺了普通劳动者的生存权利;其次,个人的原因,即其悲剧还原于祥子本身的小生产者个人奋斗的思想与性格的软弱性;第三,畸形的婚姻关系是造成其悲剧的又一重要原因。

5、曹禺,原名万家宝,1933年写出《雷雨》,另外有《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等。从《雷雨》到《日出》,曹禺创作思想的变化(见导读222页简答题第四题)

四、40年代的文学创作 1、40年代全国分为国统区和解放区,1937年上海沦陷后,一部分作家留在上海租界,在日寇势力的包围中,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日文艺运动,取得了很大成就,史称“孤岛文学”。直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日寇侵入租界为止,历时四年。坚持“孤岛文学”创作的作家有巴金、柯灵、郑振铎、唐弢等人。2、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汉口成立,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戏剧领域出现了历史剧的创作热潮,郭沫若《屈原》的问世,标志着爱国主义主题的深化。艾青的诗歌、路翎的小说《财主的儿女们》代表了这一阶段创作的最高成就。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处于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诅咒、嘲讽与对光明的渴望,讽刺成为文学的主调,代表作有小说《围城》(钱钟书)、《八十一梦》(张恨水)、《在其香居茶馆里》(沙汀)、《华威先生》(张天翼)等。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在通俗化、大众化、民族化的美学目标下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

3、艾青,原名蒋海澄,他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歌的思想内容(导读)

4、钱钟书的创作不多,主要有长篇小说《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围城》的主题见自学辅导224页简答题第二题

5、路翎,原名徐嗣兴,长篇小说《财主的儿女们》分上、下两部(接自学辅导224页)

6、赵树理,建国前主要作品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小二黑结婚》是他的成名作,见自学辅导224页简答题第四题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概述 从1949年到1999年,理论界习惯上分为“建国初十七年”、“文革十年”、“新时期十年”、“世纪末十五年”四个时期

一、建国十七年的文学创作

1、十七年时期的文学,从美学角度考察显然存在着种种局限性,第一,它是一种颂歌文学,其中隐含了一种肤浅的乐观主义与片面的历史观念;第二,它是一种载道文学,并且由于十七年时期特殊的政治氛围,文学内容上的政治宣传色彩比较强烈;第三,它是一种初级的、一元化的现实主义文学。

第二篇:现当代文学部分简答题

现当代文学

1.荷花淀派

5,60年代形成的以孙犁为首的小说流派。

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名,还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 《荷花淀》。这是40年代的解放区小说,作品描绘了荷花淀诗情画意的环境,刻画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抗日根据地农村青年妇女的形象,通过写她送夫,寻夫,与夫一起参加战斗的事迹,来发掘人性美。作者把叙事抒情和写人融为一体。其代表作家有刘绍棠,韩映山,从维熙等。

此派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醒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带有乡土气息,富有诗情画意,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2.七月诗派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

因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得名。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和鲁黎,绿原,牛汉等。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强调诗歌中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多写自由式,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他们出版过《七月诗丛》和《七月文丛》等。该派在革命现实主义的雄浑风格中,又显示出各诗人充满个性的特色。胡风的《为祖国而歌》,牛汉的《鄂尔多斯草原》绿原的《白色花》为代表。

3.九叶诗派

又叫中国新诗派,这是40年代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

由于80年代初期江苏人民出版社的《九叶集》而被学术界追认。

主要成员有辛迪,穆旦,陈敬容,杜运燮,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杭约赫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他们强调反映现实和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和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

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4.《屈原》

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的代表作。剧本写于1942年1月,第二次蒋介石反动高潮,皖南事变之后。作品用讽喻现实的方法,揭露和抨击了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剧本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通过楚国政治集团内部爱国与卖国两条外交路线的斗争,成功塑造了屈原的形象,表达了他热爱祖国,反抗侵略,光明磊落,正直无私的崇高品质。屈原是一个爱国政治家和诗人的典型。

他的爱国精神和反抗精神代表了当时广大人民反专制,反迫害,反投降,要求民主,自由的共同心声。屈原的形象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展示了作者的强烈的爱憎和战斗革命精神。艺术特色:

郭沫若是个感情激越,充沛,奔放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历史剧也具有浓烈的诗意和优美的抒情,他的戏剧是悲壮,激越,优美的抒情诗,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他的浪漫主义史剧中的悲剧精神是崇高悲壮的。

1(1)人物塑造特点:作者不拘泥于历史事实,把人物理想化。放大人物性格的某一侧面,使其十分强烈地突现出来。

(2)情节结构特点:故事情节单纯,结构安排集中。给作者留出更多的“间隙”刻画人物。

(3)戏剧语言特点:语言有诗的意境、诗的节奏和诗的韵味。大多语言是诗化了的口语,是有节奏的散文。剧中不时穿插抒情诗与民歌,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5.《金锁记》

张爱玲写于1943年。可以称之为对情欲的研究。

小说描写小商户家庭出身的曹七巧被哥哥嫁入姜家瘫痪少爷的新房,在财欲和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被严重扭曲。最终她得到了黄金,但是拆散了长安和长白自己儿女的婚姻与爱情。

张爱玲在书中表现了现代社会两性心理的意蕴,她曾经称曹七巧为英雄,拥有“疯子般的审慎和机制”为了报复曾经伤害过她的社会,用最病态的方式“她那扁平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想剃刀片”随心所欲的施展着淫威。

小说既有传统小说叙事的痕迹,又有现代派的味道,注重写人物意识的流动,注意暗示与象征,善于联想,特别是对人物病态心里的描写和揭示。细微地镂刻着人物变态的心理,那利刃一般毒辣的话语产生了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6.《边城》

沈从文最富盛名的小说。1934年发表。

《边城》是沈从文浓郁的怀乡情节的艺术结晶,也是支撑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的坚实柱石。思想内容

以作者家乡所在的湘西为背景,通过写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满含审美理想的展示一种朴素真诚的人情美,人性美。赞美边民淳良的心灵。热情地讴歌了他们所体现出的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艺术特色

(1)结构单纯,简洁。淡化的情节,淡化的戏剧性,浓化的情致和韵味是边城的主要艺术特点。用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不追求离奇的情节,不注重矛盾冲突,而是突出描绘世态人情。

(2)诗一般的小说意境。沈用诗画的笔墨,融汇中国古典诗词的含蓄典雅脱俗的格调。创造了边城抒情诗般的意境。冲淡,清远,平和从容中散发淡淡的寂寞。

(3)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小说开头三章极力描写湘西的风物景观和风俗习惯。远山,溪水,白塔,船只是湘西特有的景物。端午赛龙舟,捉鸭子比赛,男女对歌都呈现出古风犹存的边城文化。

(4)象征手法的运用。翠竹象征坚韧的生命力,白塔象征原始湘西的终结。

(5)朴素明净的语言,简约自然的叙述方式。没有华丽的词藻,素描的手法表现其原始美和天然风韵,语言上不卖弄,有深厚的感情。

(6)悲凉的基调。虽然小说中有怀古的幽清,对美的歌颂,对生命的礼赞,但正因为这些美的东西正在被现实毁灭。而且这种悲凉又与作者的人生忧郁相契合。

(7)细腻的心理描写。本文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人物的幻想、梦境来披露人物心理。翠翠离奇的“胡思乱想”,让人感到渐渐有了自己心理的少女的孤单寂寞,以及爱情的幼芽时心灵的躁动。二是通过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语言、神态的描写,形成强烈的暗示。翠翠“带着娇,有点儿埋怨”地一再央求爷爷丢下渡船上 2 的活回到她身边,让人感受到翠翠对爷爷的无比依恋之情。

人物形象分析

(1)翠翠是爱与美的化身。她在茶峒的青山绿水间长大,大自然赐予了她清明如水晶的眸子,也养育了她清澈纯净的性格。她天真善良,温柔恬静,在情窦初开之后,便矢志不渝,执着的追求爱情,痴情地等待着情人,不管他回来,也不管他能不能回来。翠翠这一纯美的艺术形象溶注了作者的审美理想。

(2)老船工古朴厚道,天保的豁达大度,傩送笃情专情,顺顺豪爽慷慨,杨马兵的热忱质朴,作为美好道德品行的象征,都从某一方面展现了理想人生形式的内涵。

7.《围城》

钱钟书 江苏无锡人 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1947年出版长篇小说《围城》。

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围城》是现当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称为“新儒林外史”。主题思想内容

《围城》对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立与冲突,文化价值的混乱与尴尬,予以了深切的关注与深广的表现。

留法青年方鸿渐从海外归来,却总是不能安顿,一再踏上漂泊旅程。作者借他一路漂泊,广泛的描绘了社会的形形色色,尽写了处于历史转型期的中国在文化,价值方面的断裂,错位,颠倒与冲突。传统对于现代中国自我围困的主题不仅在社会制度与机构方面展开,还在方鸿渐和孙嘉柔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展开。孙嘉柔精明,工于心计,在羞涩外表下有着专横和敏感,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产品”。待到订婚,方鸿渐才发现,却已经身陷围城。意义

《围城》包含三层意蕴:(1)“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即对抗战时期城乡世相的描写。(2)“文化反省层面”,以写“新儒林”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省。(3)“这里思索层面”,即对人生,对现代人命运的哲理思考。

作品以近代中国新型的知识分子阶层为表现的中心,作品通过他们写,对中国知识分子和中国化的西方文明,从哲学的多重角度作了精心审视。

从方鸿渐这个非英雄式的小人物的生活历程中,透露人生形而上的思考。艺术成就

(1)对于人物的隐秘心理有深入细致的把握和表现。

(2)讽刺自成一体,举凡道德,风俗,人情,无不笼罩在作品的讽刺之下。

古今中外的警句妙喻,随手拈来,织成充满机智和书香的讽刺文章。

(3)叙述语言自成特色。

通过议论,作者由具体的生活细节举一反三,引申出对于社会人生的批评。善于经营新奇犀利多样的比喻,形成贯通全书的反讽。

“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耻.”文凭,联想到《圣经》里的亚当夏娃,可真谓思虑深远啊。

8.《雨巷》戴望舒赏析

戴望舒写于1928年8月,广为流传,因此他被称为“雨巷诗人”。他是现代派诗人的代表。这首诗典型的反映了30年代知识青年的苦闷,幻灭,彷徨而又对理想充满期盼的复杂心态。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艺术特色

(1)诗句长短错落,音调和谐,节奏低沉徐缓

(2)多次使用复沓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气氛,美化了诗歌的韵律

(3)将音乐美的追求推到了极致。叶圣陶“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4)采用了象征派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

9.何其芳《画梦录》

1936年前创作的散文收纳于内

1936年后朴实的笔触写现实人生,何其芳,汉园三诗人之一。不仅以现代诗著称,他的美文散文集《画梦录》成就很高。它包括《扇上的烟云》等17篇散文,传达的主要是他画梦的“温柔的独语”“悲哀的独语”。(1)独语体散文

他常用“独语”的调式,在孤单中玩味着孤独,在寂寞中吟哦着寂寞,探索年轻知识分子内心灵魂的颤动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为了追求纯粹的柔和美丽,力求很少的文字制造一种情调。《梦后》《黄昏》《墓》《雨前》

(2)艺术表现上善于运用绚丽精致的语言,繁复优美的意象和轻灵玄妙的笔调,委婉的传达内心的复杂情愫,从而创造出瑰丽飘逸的艺术境界,具有秾丽精致之美。

象征的旨趣,意象的组合,音乐的和谐,色彩的秾丽,是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的。意义

在坚守抒情散文的独立,纯正的艺术品格方面,为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致力于对散文艺术美的追求。

10.曹禺对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贡献(论述题)

(1)深刻集中地表现了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出色的描写了封建没落家庭,以《雷雨》《日出》》《北京人》为代表,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竖起一座丰碑。

(2)发展了我国悲剧艺术,进一步开拓了悲剧艺术的表现领域与精神刻画的深度。

曹禺塑造了繁漪,陈白露,愫芳这样卓越的悲剧女性形象,刻画了鲁侍萍和周评,曾文清等优秀的艺术典型。

曹禺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悲剧冲突,描写小人物的悲剧,忧愤深沉。

(3)曹戏剧的高度艺术成就对我国现代话剧文学样式的成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奠定了五四以来这一新样式在我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1934-1936年接连发表《雷雨》《日出》,标志着我国话剧文学的成熟。他在吸取外来艺术的同时,体现深厚的民族特色,奠定了现代话剧的地位。曹禺的艺术特色

(1)从自己创作个性出发,有机的吸收西方戏剧艺术和古典文学的影响,形成个人的独特风格。(鲜明特点)

(2)卓越的悲剧艺术家,笔下成功的人物是心灵受压抑的悲剧女性。

(3)处理戏剧冲突时,深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或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心灵交锋,或刻画内心的自我交战。

(4)语言富有心灵动作性与抒情性。《雷雨》中的语言进攻性。

11.鲁迅杂文的主要艺术特点(简答)

(1)诗与政论的结合 “论时事不留面子,贬锢弊常取类型”杂文形象鲜明,情感浓郁。(2)从“砭钴弊”的立意出发,塑造出否定性的类型形象体系。如《夏三虫》吸人血还要议论的蚊子,刻画出黑暗势力的鬼脸。

(3)幽默讽刺和曲折冷峭的语言。用反语夸张等讽刺手法,庄谐并出,三言两语便刻画了论故的鬼脸,语言简洁峭拔,充满幽默感。

12.艾青的诗歌主题

艾青的诗歌世界是由忧患感,拼搏感和光明感组成的,而寄寓这三类感受的是土地,波浪和太阳这三类意象体系。

(1)土地,忧患型诗 《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旷野》代表。

诗的抒情主人公都是与土地相依为命的“土地垦殖者”,艾青以悲哀浸溶着土地系列中的一个个意象,并按照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描写他们。生存忧患感深沉。(2)河流,抗争型诗 《浪》《风陵渡》《河》《解冻》代表。

这些诗中波浪意象所散发对动与力的张扬,它们是按照浪漫主义的创作原则写成的,抗争感十分强烈,显示出艾青作为精神型诗人的特色。(3)太阳 光明型诗 《太阳》《向太阳》《火把》《野火》代表。

《太阳》里太阳表现很奇特,象征抒情含意深远,令人遐想无思。《野火》里的野火是太阳形象的派生物。它们基本按照现代主义的创作思路写成的,社会光明感能给人以真实的信赖。

这些说明艾青能把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相融合的诗人。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原名沈岳焕。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边城》。

44、臧克家(1905-?),“泥土诗人”。

45、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现代著名诗人,文学翻译家。成名作《雨巷》,被称为“雨巷诗人”。

46、洪深(1894-1955),与欧阳予倩、田汉被称为“中国话剧的三个奠基人”。洪深的《农村三部曲》——《五圭桥》(1930)、三幕劇《香稻米》(1931)、四幕劇《青龍潭》(1932)

47、曹禺(1910-1996),是一位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剧作家。《雷雨》、《日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文学的成熟。

49、《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1985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它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个杰出创造,也是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

50、郭沫若是中国现代历史剧的开拓者。“女神三部曲”—《棠棣之花》、《湘累》(1920)、《女神之再生》(1921)。

51、周作人(1885-1967),浙江绍兴人,初名櫆寿,号星杓。其散文历来就有浮躁凌厉和冲淡两种风格。

52、丁玲(1904-1986),原名蒋冰之,又名之丁冰之,湖南临灃人。丁玲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早以明确强烈的女性意识写作的女作家,是20世纪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

53、张天翼(1906-1985),原名张元定,又名之,原籍湖南湘西。

54、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人。《蚀》是茅盾小说的处女作。由三个系列中篇所组成:《幻灭》、《动摇》、《追求》。整个作品是以大革命前后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为题材,深刻地揭示了革命营垒中林林总总的矛盾和在动荡斗争中阶级分化。作品表现“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1)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

(2)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

(3)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

55、老舍(1899-1966),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原籍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处女作《她的失败》于1955年5月发表。《四世同堂》是他40年代小说的代表作,《微神》是他唯一的爱情小说。

56、闻一多主张诗的“音乐美(音节韵律)、绘画美(辞藻)、建筑美(匀称整齐)”

第三篇: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导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导读》教学大纲

前言

自从中国当代作家莫言成功问鼎诺奖迄今,在静水深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长河中,那些次第沉淀下来的诸多足以彪炳汉语白话新文学史册的经典文学文本便如那一颗颗熠熠生辉的玉石珍珠般逐渐映入莘莘学子们的视野,引发起他们的广泛关注。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以小说为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的学习和梳理,从而达到综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对中外经典文学文本的鉴赏能力等目标。建构起他们对中国汉语白话新文学的文学自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它是面向全校不同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选修课。

课程基本情况说明

课程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导读 开课学期: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学时学分:36/1.5 适用专业:全校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选修课

选用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朱栋霖、丁帆和朱苏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课程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导读》

第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的百年思潮及其流变

教学内容

1.1 1917——1999近百年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生的时代背景 1.2 此期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文学流派 基本要求

了解自五四前后直至20世纪90年代及当下文学生长与发展的时代语境和此期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以及文学领域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由此分析总结中国现、当代文学运动和思潮的特点与规律,培养学生对当代文学现象、作家作品分析鉴赏能力。

第二章 鲁迅文学创作价值和文学史地位

教学内容

2.1鲁迅的文学创作(重点讲解《呐喊》《彷徨》)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及地位。2.2鲁迅文学创作在艺术上的价值和意义 基本要求 了解鲁迅出现的意义,重点掌握鲁迅以小说为主的文学创作价值和文学史地位。

第三章 茅盾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风格

教学内容

3.1作家生平和经典文学作品 3.2《子夜》及其典型意义 基本要求

了解茅盾文学创作的价值、文学史地位及现实主义风格的追求,提高分析批判能力。

第四章 巴金小说创作的独特价值与文学史地位

教学内容

4.1巴金的生平、思想和主要代表作品 4.2《家》的杰出思想艺术成就 基本要求

了解巴金的生平、思想及其小说创作的独特价值与文学史地位。

第五章 老舍和他的《骆驼祥子》

5.1老舍和他的文化救国思想

5.2 从《骆驼祥子》到《四世同堂》 基本要求

了解老舍文化救国的小说主题和京味儿小说的美学、民俗学价值。

实践课

(一): 经典小说读书报告会

(一)实践活动的主题和时间安排:

主题是“我最喜爱的一部中长篇小说读后感”的读书报告会。每学期的五

一、国庆长假前布置学生在指定的中长篇小说书目中任选其一进行阅读,节后开学上课时进行发言报告。

(二)训练内容与训练目的:

内容:学生假期内认真阅读所选的中长篇小说;把阅读的心得体会撰写发言稿。

目的:通过学生对作品的认真阅读;训练学生撰写鉴赏评论文章能力和学生的口头表达 能力。

(三)检查方式:

根据学生的讨论发言与发言稿,评定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总评成绩。

第六章 沈从文和他的湘西世界

教学内容

6.1沈从文小说中城乡对立互参的模式 6.2《边城》的牧歌情怀 基本要求

了解沈从文小说创作之于左翼、海派和民主主义小说的之外的独特的审美、人文价值。

第七章 钱钟书的小说创作

教学内容

7.1钱锺书的生平、创作和“钱学”

7.2 《围城》——对知识分子性格和命运的描写

基本要求

了解钱钟书创作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史地位,客观分析80年代以后的“钱锺书热”的文坛现象。

第八章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

8.1张爱玲传奇身世和其作品中的苍凉风格 8.2《金锁记》、《封锁》和《倾城之恋》 基本要求

了解张爱玲独特的身世和中国传统小说对其创作的影响,为什么说张爱玲是鲁迅精神的真正继承者,客观分析80年代以后的“张爱玲热”的文坛现象。

第九章 80、90年代小说的创作实绩(上)

教学内容

9.1 路遥的生平及其《平凡的世界》 9.2 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和《秦腔》 9.3 张炜的《古船》和《你在高原》 9.4 陈忠实的儒家文化观和《白鹿原》 基本要求

对80、90年代文学创作中以人性为关怀中心的现实主义文学进行梳理,重点介绍路遥、贾平凹、张炜和陈忠实等的创作和作品。

第十章 80、90年代小说的创作实绩(下)

教学内容

10.1 现代叙事技巧的探索及刘索拉等现代派小说的创作实践 10.2 马原、余华等的后现代派先锋小说创作得失 10.3 王朔现象

10.4 女性写作的多元共生景观:王安忆、池莉、迟子建、林白、卫慧 基本要求

对80、90年代现代派、后现代先锋派等小说思潮进行分析与介绍,以此探察文学观念与文学叙事技巧的变化。为下节课学习莫言的创作成就做好铺垫。第十一章 现代汉语白话小说的硕果:莫言

教学内容

12.1 莫言的生平简介、主要作品和艺术成就

12.2 从《红高粱家族》到《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和《蛙》 基本要求

了解莫言作品中的以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为其主要题材的独特文坛现象。了解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和其小说中沾染的明显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第十二章 网络小说和畅销小说

教学内容

11.1 网络写手和网络小说:“痞子蔡”、安妮宝贝和慕容雪村等

11.2 畅销作家和畅销小说:韩寒的《三重门》、郭敬明的《幻城》;姜戎《狼图腾》、杨

志军《藏獒》等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正确看待网络文学和畅销作家,如何在良莠不齐的诸多网络和畅销小说中甄别、鉴赏优秀的小说作品,学会自觉抵制那些充斥着色情、暴力等低级趣味的小说的侵蚀。

实践课

(二):小说鉴赏小论文的写作与展示

(一)实践活动的主题和时间安排:

要求学生就自己本学期所接触到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中的任何一个作家、任何一部小说作品,或者是任何一部小说作品中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入笔,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审美体会,把它写成一篇1,800字左右的鉴赏性评论性散文或者小论文。以小组为单位上交。另外,每小组还要抽出本组认为最好的一至两篇文章,做成ppt课件,给大家解读你的大作,让大家一起分享。要求其他同学给出评论,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时间定为学期结束前最后两堂课。

(二)检查方式:

所有的小论文均要求上交,作为平时成绩,对精选出来的小论文的撰写者给予平常成绩加10分的奖励并记入总评成绩。

大纲说明

本课程以讲授为主要教学手段,一学期做四次书面作业,期终考查手段为闭卷考试。详述如次:

期 终:闭卷考试(统考),占总成绩的40%,其中包括考核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 能力。

平时成绩:开卷,以小说鉴赏小论文或者读书体会的形式考核,主要考核阅读和理 解作品的能力,占总成绩的40%。

出勤/实践: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出勤、课堂发言和实践环节),占总成绩的20%。

参考书目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制定人:姬志海 审定人: 批准人:

第四篇:井冈山大学现当代文学必读精读文学作品

文学资料☆2017/1/2 井冈山大学现当代文学必读精读作品整理

1、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祥林嫂》

2、郁达夫:《沉沦》

3、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4、陈季同:《黄衫客传奇》

5、冰心:《寄小读者》

6、朱自清:《荷塘月色》《背影》

7、郭沫若:《天狗》《凤凰涅槃》《天上的街市》

8、闻一多:《死水》

9、徐志摩:《再别康桥》

10、茅盾:《林家铺子》

11、萧红:《呼兰河传》

12、巴金:《怀念萧珊》《小狗包弟》

13、老舍:《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

14、李劼人:《死水微澜》

15、沈从文:《边城》《萧萧》《怀化镇》

16、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

17、施蛰存:《梅雨之夕》《春阳》

18、藏克家:《老马》

19、戴望舒:《雨巷》《我思想》

20、卞之琳:《断章》

21、林语堂:《萨天师语录》《冬至之晨杀人记》

22、丰子恺:《无常之恸》《画》《儿女》

23、夏衍:《包身工》

24、曹禺:《雷雨》

25、冯至:《蛇》

26、艾青:《鱼化石》《我爱这土地》

27、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28、穆旦:《诗八章》《智慧之歌》

29、汪曾祺:《受戒》 30、梁实秋:《女人》《男人》

31、聂绀弩:《论娼妓》

32、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33、孙犁:《荷花淀》

34、张爱玲:《金锁记》《倾城之恋》

35、闻捷:《苹果树下》

36、茹志鹃:《百合花》

37、吴强:《红日》

38、曾卓:《悬崖边的树》

39、牛汉:《华南虎》 40、食指:《相信未来》

41、刘心武:《班主任》

42、王蒙:《组织部新来了个年轻人》

43、宗璞:《鲁鲁》

44、北岛:《回答》

45、舒婷:《致橡树》

46、顾城:《一代人》

47、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48、路遥:《平凡的世界》

49、残雪:《山上的小屋》 50、阿城:《棋王》

51、莫言:《蛙》《红高粱》

52、贾平凹:《废都》

53、方方:《风景》

54、陈忠实:《白鹿原》

55、金庸:《笑傲江湖》

56、余光中:《乡愁》《灯下》

57、林海音:《城南旧事》

58、毕淑敏:《红处方》

59、余秋雨:《风雨天一阁》 60、张中行:《祖父张伦》

第五篇:现当代文学作品读书笔记

一、作者介绍: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汉族,1904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肄业。

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学。1929年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曾先后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1977年至1983年任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曾获1982年意大利国际但丁奖、1983年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5年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苏联人民友谊勋章。

1999年6月9日,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以8315号小行星发现者的身份向国际小行星中心申报,经国际天文联合会下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批准,该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这是一项崇高的国际性永久荣誉。

二、内容梗概: 小说描述成都高家公馆的大家族,主人公是觉慧、觉民、觉新。故事发生在成都一家姓高的大公馆里,高觉新是这个大家庭里的长孙,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他被剥夺了学业与爱情。在中学毕业那天放弃了自己所爱的能够了解他、安慰他的钱家表姐和父亲指定的姑娘结了婚。觉新的二弟觉民和三弟觉慧就不同了,他们接受西方文化知识的熏陶,有着先进的思想、昂扬的斗志,是新时代的新青年。觉新也跟他俩一起接受新思想,但是他依旧还是“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的拥护者。老大觉新在西蜀实业公司事务所上班,那是他父亲生前为他找好的位置。一日,觉慧和觉民跟往常一样,买了几本新书,来到觉新的办公室里,这时张太太和琴小姐来了。琴是高家亲戚里面最美丽、最活泼的姑娘,她也是一个有着理想、有着抱负的勇敢的新青年。她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不寻常的消息,钱家大姨妈回省城来了,梅表姐嫁了不到一年就守了寡,婚后变得有点憔悴。这个梅表姐就是大哥觉新所挚爱的钱家表妹,而这时觉新正陪着张太太买衣料,他并没有听到这个消息。觉慧和觉民离开了觉新的事务所,觉民去了琴的家里,而觉慧在路上遇见同学张惠如,并从他口中了解到当兵的打了学生。觉慧义愤填膺地和一些学生们参加了向总督示威游行的队伍。祖父高老太爷很快知道了他游行的事,便让觉新把他囚禁在家里。旧历新年快来了,高公馆这个绅士家庭也忙着准备过新年。除夕的前一天下午,觉慧买了一本小说《前夜》读给他的两个哥哥听,书里的内容激起了觉慧的热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的回忆,他向两兄弟述说了自己身为长孙承担的重任,自己为了家族的人,牺牲了自己的幸福……觉慧想着,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他又为不是大哥的自己十分庆幸。天黑了,高家四世同堂聚集在一起,互相庆贺着吃年夜饭,高老太爷看见自己的子孙满堂,想着再过一两代,他们高家不知道会变成一个怎样繁盛的大家庭,心里非常地高兴。旧历年的最后一天,觉新告诉觉慧他遇见梅表妹了,痛苦和悔恨涌上心头。觉慧责备觉新当初为什么不反抗,落到这地步,是罪有应得。觉新苦笑着说现实的环境不允许他这样做,觉慧突然感觉在思想上跟他的大哥是离得愈来愈远了。鸣凤是高公馆里的丫头,她既聪慧又漂亮,她很喜欢觉

慧。而觉慧只有在回到他那寂寞无聊的家里时,才会不为思念鸣凤而苦恼。丫头们传闻,冯乐山要讨姨太太,准备在大房同三房的丫头中挑一个去。鸣凤向觉慧发誓她绝对不会跟别人。元宵节的夜晚,他们几个年轻人接到了消息,督军下令讨伐张军长,前线已经开火。仗终于打起来了,高公馆上下都沉浸在一片恐怖、绝望之中,此时琴也正在高家,她没有地方可去,只能呆在这里。她从前还相信自己是一个勇敢的女性,而这时她发现自己还是一个脆弱的女子,没有能力反抗,也只能等待别人来宰割。恐怖的时期终于过去了,和平的统治又恢复了。高公馆又热闹起来。觉民弟兄的几个同学创刊了《黎明周报》,刊载新文化运动的消息,介绍新的思想,批评和攻击不合理的旧制度和旧思想。觉慧热心地参加《周报》的工作,经常在《周报》上发表文章。至于觉民,他白天忙着功课,晚上按时去琴那里教书,对于《周报》并不像觉慧那样热心。琴因为她的好朋友倩如把长辫剪了,她也想这么做,但遭到母亲的反对,并要把她嫁出去。琴心里爱的是觉民,她伤心地哭了起来。就在琴伤心痛苦的晚上,鸣凤也同样伤心至极。原来高老太爷要她做冯老头子的姨太太,而且就在三天之后。这是高老太爷的命令,谁也违背不了,谁也反抗不了。她没有办法,觉慧是她惟一的希望了,而此时的觉慧正忙着写他的文章,无暇顾及鸣凤,待她要说时,觉民的到来使得她不得不走了。鸣凤彻底地绝望了,她记得她曾说过宁死也不会去,她带着对觉慧深深的爱和对这世上的不公平的恨跳进了湖里。鸣凤的死很快被这大公馆里的人忘记,而觉慧却不能忘,因为他的自私,他没有把他心爱的人留住。他这时才发现平常老是训斥大哥和觉民没有胆量,其实他自己跟他们一样,也是一个没有胆量的人。他对生活已厌倦了,他有了远离这个家庭的想法。在高老太爷66岁诞辰的庆祝的日子里,冯乐山向高老太爷提亲,觉民爱的是琴,他立即表示要自己的事自己作主。为了反抗祖父他在觉慧的鼓励和帮助下逃离了公馆,觉新在这时听到了梅小姐去世的消息。觉慧的五爸在外头讨了妓女做姨太,还打着老太爷的招牌借了许多债,老太爷为此一病不起,他已清楚高家已走下坡路了,最后的结局是可以想得到的。他做了多年的“四世同堂”的好梦彻底破灭了。临死前他把觉民召了回来,答应冯家的亲事不提了,便离开了人世。觉慧的嫂嫂瑞珏生产的日子近了,但公馆的太太们却要她迁到城外生产。因为他们迷信什么“血光之灾”懦弱的觉新没有说一句反抗的话,忍受了一切,把瑞珏接到了城外。瑞珏几天后就生产了,她痛苦地为觉新生下了一个儿子,自己却死了。觉新没有能见她最后一面。是旧的制度、礼教和迷信夺去了他的青春、他的幸福、他的前途,也夺去了他最爱的两个女人。他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他又不能够抵抗这一切,他只有绝望,只有痛苦,他就此醒悟了,同二弟觉民一起,助三弟觉慧终于逃离了这个家,使他们被束缚着的家,到上海去一面求学一面从事进步的革命工作。

三.处理特别之处:

(1)、抒发真挚浓郁的激情:《家》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不求深刻隽永,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情感汪洋恣肆,语言流水行云,虽然有时少有锤炼,不耐咀嚼,整体上却有一股冲击力,能渗透读者的心。

(2)、意蕴丰富的日常生活细节描写及细腻的心理描写。

(3)、舒缓自然、生活化的结构:《家》在结构上借鉴了《红楼梦》的写法,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珏、梅芬之间的纠葛作为情节发展的主线,全面交织而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

(4)、朴素、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

(5)、典型化的赋予手法。

(6)、最主要的特色表现在人物形象的描写上。人物大多性格鲜明,面目殊异。巴金描写人物特别注重人情美的描写。他在塑造人物时,一方面以人物美的外形来打动读者,另一方面以美的心灵来吸引读者。

四.令人深刻之处:

在小说中,道德风貌的高下被认为是区分两代人的最大标志。接受“五四”新思想的年轻一代代表着正义、良知,而老一代则代表着虚伪无耻和残忍邪恶,二者善恶分明。小说中总是立足于年轻人的叙述视角将这一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这些都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立足于“五四”新文化、全面批判和否定封建家族制度以及传统的儒家思想观念的价值立场。

五.传达讯息:

对传统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彻底否定。

六.评价: 《家》所诞生的时代,正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落后挨打的形势下寻求自强自立、重建文明的时期。但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洋务运动对富国强兵的追求,维新变法改革制度文化的努力,皆相继归于失败。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却流于形式,中国社会陷入更加混乱失序的局面。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看来,在于中国自身,正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传统阻碍着中华民族走向强盛。中国要想摆脱落后的命运,必须与这个传统彻底决裂。而这种决裂只有通过对传统的全盘否定和极力丑化才能实现。因此,在他们的笔下,传统成了罪魁、元凶、魔鬼、食人者。“启蒙思想家们几乎一开始就被安置在替辛亥革命补理论课,为民主共和制所象征的意识形态寻找价值合法性的角色位置上。”见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第321页。但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是不可能轻易消失的,它必然会与新兴力量产生尖锐的对立和冲突。而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往往会转弯抹角地凝结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观念,意识形态中的对立观念又势必表现为作品形式结构上的特点。《家》中父子对立的结构模式正是现实中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之间矛盾的具象化,而小说中子一代的出走与封建家长的死亡、封建大家族的崩溃,正是对这一矛盾的想像态解决。

《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七.观后感:

《家》是巴金最杰出的作品,以五四运动浪潮波及到的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过程,揭露了封建专制的腐朽本质,控诉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颂赞青年一代的反抗斗争精神。

《家》以娴熟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书中人物不下七十个,既有专横、衰老、腐朽的封建家族最高统治者、封建家长只代表高老太爷,荒淫残忍的假道

学和刽子手冯乐山,腐化堕落的败家子克定,狡猾贪婪的克安等等统治阶层的形形色色人物;又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如敢于以死向封建专制抗议的鸣凤,温顺善良地吞咽着旧礼教俄国的小姐梅,善良厚道柔情的长孙媳瑞珏等等;以及接收新思潮影响、向往自由平等、大胆争取个性开放、敢于反抗封建统治的觉慧、觉民、琴等青年觉醒者和叛逆者的形象。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觉新,他虽然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激荡,但是处于“长房长孙”特殊地位,深受封建伦理纲常特别是“孝”道的熏染,铸成他委婉求全的懦弱型顺从的性格;他既同情支持弟妹们反封建的抗争,有屈从于封建势力的压力,维系着封建统治的权威。这些人物都写得血肉饱满,个性鲜明,富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阔大的现实包容。

在这个家里发生的故事也让人感觉到气愤与悲哀。第一个悲剧发生在鸣凤身上。已经六十岁的冯老太爷要在高公馆的丫头中选一个去给他当小老婆,而这个灾难恰恰降临在十六岁的鸣凤头上。鸣凤和觉慧之间有一段爱情,但是因为两人一个是婢女,一个是少爷,身份悬殊,才导致这段纯洁的爱情别成了一个悲剧。刚烈的鸣凤在他新婚前夜跳湖自尽。梅的命运更加悲惨,她死得比鸣凤懦弱多了。梅是觉新的表妹,他们二人之间也曾有过爱情,本来两家都同意结婚了,却又因为二人的八字不合而不得不散。觉新娶了李家的瑞珏,重新获得了爱情;而梅也另嫁他人,却当了寡妇,又回了娘家。两人依然对对方念念不忘。后来没得了肺病,却因为父亲守旧,不肯看西医,耽误了治疗,最后她怀着遗憾,软弱的死去。高老太爷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快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医药已经不起作用了,在陈姨太的提议下,人们开始求助于封建迷信。最开始找道士在大厅里做法念咒,深夜陈姨太又在天井里拜菩萨。后来克明、克安、克定三兄弟又祭天。最后居然找巫师到家里来捉鬼,把老太爷吓得够呛,陈姨太等人被觉慧说了一番后羞愧地散了。又过一天,老太爷死了,临死之前他醒悟了,同意觉慧等年轻人接收新思想了,可是已经太迟了。死得最令人悲愤的就是瑞珏了。老太爷死后,封建的思想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严重了。葬礼就办得充满封建色彩,这还不够,长孙媳瑞珏生产的日子近了,太太们说长辈的灵柩停在家里,家里有人生产就会有“血光之灾”。所以按照封建理念,瑞珏不得不搬到城外去住。后来瑞珏难产,却不能与觉新相见,她在生下一个儿子之后,含恨离开人世。

这是四个悲剧,虽然发生在了几个完全不同的人的身上,但是却都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梅和瑞珏都是觉新曾经爱过的女人,而她们也都是封建主义的悲哀,她们同觉新一样,太软弱了,对于别人说的,哪怕自己知道是错的,也要把痛苦埋在自己心里,只会服从,不会反抗,他们的所谓“作揖主义”哲学纯粹是给在封建社会白白做出牺牲。高老太爷在临死之前能够醒悟也称得上是一种庆幸吧,不过他醒悟地太迟了,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根本不能给这个家庭,这个社会带来丝毫的改变。而鸣凤,她与常人不同,她性格刚烈,虽然她的死也是白白牺牲,根本不会引起任何人(封建主义)的任何注意,但是她宁死也不屈服于封

建主义,至少她死得不窝囊。总之,封建社会给人们的痛苦远不只这些,所以年轻人才要推翻这个社会,让人们看到新社会、新生活的希望。

八.收获:

阅读近现代的文章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即历史唯物主义,在看到觉新的怯弱时我认为除了一味的指责外,也要站在那个时代的人物视角看待。此外考虑到当时的五四背景,体会到青年在思想解放中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所谓少年强中国强,不多增强自身素质。

下载中外文学作品导读 现当代文学部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外文学作品导读 现当代文学部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当代文学作品知识点汇总

    名词解释题 □ 鲁 迅 鲁 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造社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小......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导读),自考要点1,多选题

    1. 周作人、鲁迅、胡适等都曾为中国现代散 文寻找源头,鲁迅指认的源头包括唐末杂文、 晋朝清言 2. 下列集子中不属于林语堂的散文集有《剪 拂集》《论语》 3. 《荷塘月色》,朱......

    现当代文学

    伤痕文学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主要反映十年**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创伤,得名于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 时间:20世纪70年代末......

    现当代文学

    一、 童稚视野里折射出的绮丽梦幻 儿童的视野是单纯与天真的,《呼兰河传》中的那个单纯的“我”在经历了几许变故后,漂泊动荡的生活让她拾起记忆的碎片,并利用这些碎片编织成她......

    现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  1928年1月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社团:太阳社和创造社(P147)  真正为中国现代新诗奠基,开一代诗风的是郭沫若《女神》。  闻一多提出的白话新诗的理论主张可概括为:......

    现当代文学

    1、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分别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运动的正式兴起。 2、1928年后,左翼文学在这一时期迅速高涨,并成为文学发......

    现当代文学

    1、“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

    现当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 填空;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确定了以《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