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与《倾城之恋》中的现代婚恋观论析修改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3:5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伤逝》与《倾城之恋》中的现代婚恋观论析修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伤逝》与《倾城之恋》中的现代婚恋观论析修改》。

第一篇:《伤逝》与《倾城之恋》中的现代婚恋观论析修改

《伤逝》与《倾城之恋》中的现代婚恋观论析

摘要:鲁迅的《伤逝》与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都揭示出了“娜拉走后”的结局,不论是《伤逝》中的子君,还是《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她们在当时的社会都是超前的,敢于“走出”寻找自己的幸福。她们看似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婚恋”,而事实上却是由于盲目寻爱或是带上功利色彩而使得“婚恋”失败。本文则以分析这两部作品中“婚恋”失败的原因来探讨现代婚恋观的要义。关键词:《伤逝》 ;《倾城之恋》 ;现代婚恋观

“Grieves for the dead”and“Love in a Fallen City”in the View of

Modern Marriage

Luo Xiaojuan

Abstract: “Grieves for the dead”and“Love in a Fallen City”both say what’s the ending of Nora.whether Zijun, or Bai liusu, they are advanced at the time of the society, to the “out off” to find their own happiness.They seem to get what they want , in fact, blindly finding love or taking a utilitarian color make the “dating” fail.This article’s purpose is analyzing the two works “dating” in the cause of the failure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explore the essence of modern marriage.Key words: “Grieves for the dead”;“Love in a Fallen City”;the View of Modern Marriage

1919年,五四思想解放的号角唤醒了中国人民主、自由的思想,引起了中国人关于个人价值的思索,陈独秀、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倡导者对女性问题特别重视,他们以《新青年》为阵地,倡导妇女参政、寡妇再嫁、经济独立,炸毁封建伦理道德,反对女子守贞操、尚节烈,提倡“女子应作真正‘人’的人生观、宇宙观”。这一时期,控诉封建制度和礼教压迫,讴歌个性解放、自由婚恋,表现女性觉醒后的追求与困惑,成为创作的基本内容,而这一时期作家笔下的女性也往往集古贤良淑德与今自立自主为一体,接近完美的“女神”形象。

随着“五四”退潮,人们开始关注“出走”的人的命运。1923年,鲁迅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娜拉走后怎样》,从相反方向讨论了娜拉的出走,揭示出娜拉的命运:不是堕落,就是回来,打破了五四女性神话的迷梦。

①① 全国妇联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C】。北京:三联书店,1981.122.45 1925年,鲁迅又发表了《伤逝》,探讨思想解放过后的现代女性的爱情及婚姻状况,将“娜拉走后怎样”这一社会问题更真切地摆到了人们面前。无独有偶,40年代,风靡一时的张爱玲也发表了同样的呼声:“走!”“走到哪里去?”“到楼上去——吃饭的时候就下来。”①她的《倾城之恋》也再现了生活在乱世而又一无所长的普通女性为了生存而做出的种种努力和挣扎。

《伤逝》与《倾城之恋》都揭示出了“娜拉走后”的结局,不论是《伤逝》中的子君,还是《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她们看似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子君得到了爱情,流苏得到了婚姻,而事实上她们的“婚恋”却仍是失败的。本文则以分析这两部作品中“婚恋”失败的原因来探讨现代婚恋观的要义。

一、盲目寻爱而忽略现实的子君、涓生

《伤逝》是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唯一的一篇直接表现青年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其中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大胆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从相知、相爱、出走、结合,到最后面对现实的藩篱而不得不分离毁灭的爱情悲剧。

在鲁迅的爱情婚姻生活中,有过两个女人:朱安和许广平。鲁迅与朱安的婚姻,是由鲁迅的母亲一手包办的,是无爱的婚姻。鲁迅曾对友人说过:“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她,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②正是如此,经历过封建家族式婚姻的鲁迅才极力渴望自由恋爱、自主婚姻。而鲁迅和许广平则是自由结合的结果。正是如此,有人认为鲁迅写《伤逝》和许广平有关,但具体缘由为何,无可考证,可以肯定的是,《伤逝》歌颂的是个性解放、自主婚姻,只是与此同时提出了一些当时时代大背景下自主婚姻的局限,但那也是封建色彩婚姻将要终结的时代,子君和涓生可以被称之为最后的牺牲。

子君和涓生毫无疑问是相爱的,子君崇拜涓生的见多识广,而涓生也爱上了那个敢于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权利干涉我!”的当世奇女子。他们的结合,在当世人看来,无疑是有些大逆不道以及不被世人所认可的,因而为了彼此能够在一起,他们都牺牲了太多。子君为了和涓生在一起,不惜与家人决裂,而涓生也和以往的朋友断了往来。为了爱,他们分别牺牲了亲情和友情,但是最终我们看到的却是二人的分离和子君的死亡。

涓生和子君的恋爱悲剧,固然有其客观原因:中国当时的封建势力过于强大,社会过于黑暗;而究其深层的主观原因却是“由于他们把争取恋爱自由看作是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眼光局限于小家庭凝固的安宁与幸福,缺乏更高远的社会理想来支撑他们的新生活,因而他们既无力抵御社会经济的压力,爱情也失去附 ①②《走!走到楼上去》张爱玲著

《鲁迅的爱情、婚姻和时代》连杨柳著 丽。”① 他们的爱是盲目的爱,没有时时更新、创造。忽略了现实的爱即便是开出了美丽的花,却也不能结出丰硕的果。

(一)盲目寻爱而忽略现实——隔膜

子君和涓生的爱是盲目的,他们的爱几乎建立在“一见钟情”的基础上,他们在彼此眼里只看得到爱,却没看到彼此的差异,由此而产生了后来的所谓“隔膜”,最终导致分离。

首先,在生活上,他们的爱好不同。涓生在庙会买回去两盆小草花,由于子君不爱花,四天不浇,最后被枯死在了壁角。子君给涓生买的狗起名叫“阿随”,尽管涓生口里叫着这个名字,但是他却并不喜欢这名字。

其次,更大的问题在于:他们的思想并不同步。涓生渴望的是和他志同道合,能够一起谈天说地,有着共同理想的灵魂伴侣。显然子君并不是的。虽然他们在一起时常“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易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但这都只是涓生在说,子君在听,子君的眼里还“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可见,对于涓生话语所涉及的内容,子君并不了解,只是崇拜这样见多识广、侃侃而谈的涓生。而后从子君看到雪莱半身像的反应我们也可看出,尽管子君说过“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权利干涉我!”这样在当时显示进步的话,但在她的内心,依然保留着旧式的女性思想。子君和涓生,在思想上是存在极大差异的,以致涓生后来也发现“不过三星期,我似乎于他更了解,揭去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即所谓真的隔膜了。”

他们之间最大的隔膜即是思想上的隔膜,在一起之后的子君管了家务,便再也没有了时间和涓生一起谈天、散步,他们没有了交流的机会,彼此的心思都不能揣摩,隔膜便这样始终存在着,越到后来越深。到涓生被辞退在家译书时,子君又“没有先前那么幽静,善于体贴了,屋子里总是散乱着碗碟,弥漫着煤烟,使人不能安心做事。”生活让子君变了样子,她不再体贴,变成了普通的已婚妇女,只知道吃饭,再不关心思想上的事情,将以往所知道的都忘记了,甚至因着房东太太的嗤笑,把涓生的饭拿去喂阿随。他们变得更加不理解对方,隔膜日益加深,最终导致分离。

子君和涓生的生活方式、思想都不同,而在他们短暂的相处过程中,他们又没能走进对方的内心,去了解彼此,于是这样的隔膜成了二人关系的致命伤。

(二)盲目寻爱忽略现实——生存

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悲剧,究其根本在于他们忽略了“生存”才是第一要义。正如涓生所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如果人不能先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那么其余的也都是虚空了,何况爱情。

①《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结合之始,二人还是非常幸福的,因为他们到吉兆胡同后,连在会馆里偶有的议论的冲突和意思的误会也没有了。可是生活和恋爱毕竟有很大不同,生活是一切琐事的集合体,只有爱是不能生活的。在一起之后,子君开始变得操劳,终日汗流满面,手也粗糙起来,神色也变得“凄然”。爱由开始的甜蜜而变成了琐碎的“柴米油盐”,“生存”这一问题被明显地摆到了爱情之前。

而真正的生存危机出现在涓生被辞退之后。因为涓生被辞退,子君变得怯弱。家里没有了正式的收入,涓生开始在家译书,但是却收效甚微,最终几乎达到“揭不开锅”的地步,到最后,“油鸡们也逐渐成为肴馔”,阿随也被丢弃„„他们的小家庭、小爱情被生活剥蚀得不成样子了,这才有后来涓生对子君说的“我已经不爱你了”。这也是后来涓生自己意识到的问题“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

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悲剧在于他们的盲目,盲目地追求自由恋爱而忽略了二者之间的差别以及现实生活。他们不懂得理解彼此,《伤逝》虽是涓生的忏悔日记,但他却一直在为自己辩护:“其实,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她。”那子君要忍受的生活的压迫苦痛又是为谁呢?可见,有爱却不懂得实时更新创造,不懂得理解是难以成就美满婚姻的。

二、“欲”大于“情”的“范白”婚恋

张爱玲与鲁迅不同,虽然她也是在说自主婚姻,但她的重点是在关注女性婚姻。而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又与二三十年代作家塑造的“时代新女性”不同,她实际上写的是“新女性”表象下的旧女性。这些女性有着旧式的文雅修养,也受过新式的大学教育,有的甚至于还留过洋,但她们都面临着“娜拉走后怎样”的共同窘况:既无法在现代都市社会中自立,也远离革命运动,只能把当一个“女结婚员”作为自己的惟一职业和出路,而她们所受到的教育,也只能是她们待“嫁”而沽的筹码,这一切恰如流苏。

《倾城之恋》里没有爱情,甚至张爱玲的小说里都不存在爱情,或者说没有真情,只有婚姻,而婚姻只关系生存,生存只有无奈,无奈最终全是遗憾。这或许与她和胡兰成之间的爱恋有关,她深爱胡兰成,甚至为这爱将高傲的自己低到了尘埃里去,可是最终却还是遭到了胡兰成的背弃。

表面上看来流苏因为香港的沦陷而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婚姻,而实际上,最终得到婚姻的她却是 “怅惘”的,因为“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他们的婚姻无爱,所以他们的婚姻看似成功本质上却是失败的,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范白婚恋的失败呢?其根本原因应是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欲”大于“情”的状况。流苏是将生存之欲放在爱情之 4 前,而柳原却是将享乐放在结婚之前的。因为范柳原和白流苏都有着自己的“欲”,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所以他们之间的所谓爱情早已变质,而成了“高等调情”,正如迅雨(傅雷)批评《倾城之恋》为:“几乎二分之一篇幅的调情。”① 这样的婚姻是注定失败的。

(一)生存胜于一切的流苏

高全之曾提到:“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所处的婚姻劣势分为两类:一类是家庭的压迫,使他们成为增进社会关系或经济来源的工具;第二类是社会的歧视,使她们被认作女方家庭高攀男方家庭的工具。”②《倾城之恋》中的女主人公白流苏无疑属于第一种。流苏本身经历过一场封建家庭式的失败婚姻,面对兄嫂的逼迫,她必须做出抉择:外出找工作还是嫁人。但在她心里,也是认同徐太太的话的,“找事,都是假的,还是找个人是真的。”因为她也知道自己“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除此之外她还怕因此而失了淑女身份。于是,在她遇见本来是要被介绍给自己妹妹的范柳原之后,虽明知范柳原是一个“情场浪子”,为着生存,她还是选择“赌一赌”。因而范柳原之于白流苏,只是她无奈找的依靠,而香港之行之于流苏,则既是一场冒险之旅,也是一场求生之旅。

在这样带着唯一目的——结婚的流苏眼中,自然是看不到范柳原的所谓真情的。用张爱玲的话说:“我从她(白流苏)的观点写这故事,而她始终没有彻底懂得柳原的为人。”③

在小说中,流苏善于将柳原的所有话语都往婚姻这个方向思考,从而达不到与柳原的心灵契合,也就产生不了所谓爱情。当她听柳原感叹人的渺小与无力:“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流苏却认为柳原是在绕着大弯子逃避婚姻;当柳原说:“我要你懂得我!”流苏一边在答着“我懂得”一边却在在意月光下她的轮廓够不够美。她已经让自己不能平心静气的接受一份感情,而是在不住的提醒自己,要用人生的技巧,实现自己的目的。这样,她们就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交心机会,导致与真正的爱情失之交臂。

(二)享乐重于婚姻的柳原

就小说中徐太太的介绍,我们知道,范柳原是“很吃过一些苦”才取得继承权的,甚至“至今范家的族人还对他抱着仇视态度”,可见,在中国,他是难以获得文化和身份的认同感的,不管外表有多不羁,他内心都有着一种强烈的惶恐、孤独和无归宿感。而关于中国,他曾做过许多梦,回来以后却只有失望,所以,①②《张爱玲评说六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 《张爱玲的女性本位》高全之著 ③《张爱玲典藏全集》第3卷.——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当他发现流苏的特长是“善于低头”时,他立马就为流苏身上散发的那种“真正的中国女性美”而吸引了,不由自主地就流露出孩子气的无助的心声:“我要你懂得我!”他渴望在流苏处得到救赎,渴望借流苏的“真正的中国女性美”而得到身份和文化认同。

可是由于范柳原从英国回来的时候,无数的太太们急扯白脸地把女儿送上门去,把他捧坏了,导致从那后他把女人看成脚底的泥。加之柳原“年纪轻的时候受了些刺激,渐渐地就往放浪的一条路上走,嫖赌吃着,样样都来,独独无意于家庭幸福”。由此注定流苏在柳原那得不到多少真心,他只是想借流苏来证明自己的中国人身份,加之流苏还长得比较漂亮,有他喜欢的特长“善于低头”,于是他便把自己调情的目标定在了流苏身上。小说中的柳原是把享乐放在一切前面的,当他看出了流苏跟他是经济的安全,他便拿稳了流苏跳不出他的手掌心去,尽管他知道流苏想要的是婚姻,可是他却不愿意给,而是步步为营地让流苏成为了他的情妇。

故事至此看似已完结,而张爱玲的高妙之处却在于她并没有在此处画上句点,她用“反高潮”的手法引入了战争,最终,流苏因为战争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婚姻,解决了生存问题,可她依然很“怅惘”,因为这样缺少爱情的婚姻并不是幸福的表征。

《倾城之恋》和《伤逝》的不同之处在于,流苏和范柳原之间的婚姻是带着功利色彩的,几乎不存在爱,子君和涓生则是盲目的爱却最终被生存这一问题剥蚀掉了爱情而导致“婚姻”失败,他们的“婚恋”最后都失败了,可见,光有爱情,或是金钱,对于婚姻是不够的。那现代婚恋观的要义是什么呢?

三、现代婚恋观的要义

“研究婚姻史的缪勒把人类的婚姻分为三个阶段:

(一)原始婚姻;

(二)宗族婚姻;

(三)平等婚姻。如果经济、爱情、子女为婚姻的三大支配因素,经济是原始婚姻的主导力量,子女是宗族婚姻的主导,而以爱情为决定因素的平等婚姻是现代文明的产物。”①可见,人类婚姻的主导因素是逐渐由物质发展向精神层面的,而现代婚姻一则讲究爱情,二则讲究平等,但即便是发展到现代,爱情成了主导因素,物质层面的因素依旧是不可少的。

(一)平等是婚姻的前提

由缪勒的话我们看到,平等婚姻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原始时期或是古代的婚姻是不平等的,古时男尊女卑,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则必须从一而终,女人仅作为男人的一种附属品而存在,发展到现代的一夫一妻之后,女性在婚姻中 ①《艳异——张爱玲与中国文学》周芬伶著,中国华侨出版社 才逐渐有了自己的话语权。而人类文明是逐步向前发展,可见,平等也是婚姻的必需品。平等不仅指身份、地位的平等,还指自身接受的文化教育、思想等的平等。《伤逝》中子君和涓生就是接受的思想不平等,这才造成了他们之间的隔膜,导致最终的分离;而《倾城之恋》中范柳原和白流苏是经济上的不平等,导致流苏没有足够的话语权,一直被柳原捏在手里,一场战争才让他们二人地位变得平等,才有了二人的结合。

(二)经济是婚姻的基础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用在婚姻上也是同样的道理,经济是婚姻的基础,如果婚姻没有经济基础,这样的婚姻注定会破裂。

由《伤逝》中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悲剧我们看到光有爱情而没有“面包”的婚姻是注定要失败的。生存在第一位,就现在的女性择偶来看,大多女性会将“有车有房”作为择偶的一个标准,我们在觉得这样的女性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选择是有一定道理的,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没法生存,再美丽的爱情也会在生活的磨蚀下消失殆尽,最终空余恨。

(二)爱情是婚姻的必需品

从古至今,爱情一直是一个美好而神圣的话题,人们崇尚爱情、追逐爱情,而爱情也是婚姻的必要条件。

幸福美满的婚姻从来都是以爱情为基础的,缺少了爱情的婚姻往往是不健全的。从我国古代婚姻看来,古时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新夫妻在结婚以前甚至是可能没有见过面的,这样的婚姻只是双方家长根据自己家庭情况来为子女择偶,自然不存在太多爱情,婚姻注定不是幸福的真谛。

恰如《倾城之恋》,流苏一直在追逐婚姻,因着香港的沦陷,她最终还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婚姻,可她依然很“怅惘”,因为她也意识到了二人之间的问题:没有爱情。自结婚后,柳原再不和她闹着玩了,他们二人之间只是因着某些原因组成的一个家庭,是无爱的婚姻,这样的流苏只能说找到了经济上的依靠,但柳原却不是她心灵的归宿。

综上,婚姻是多样物的综合体,首先,婚姻必须是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身份地位平等了双方才能有平等的话语权,思想教育平等了双方才能有更多共同的话题,才能互相理解和包容;其次,婚姻需要有爱情的滋养,良好美满的婚姻是应该建立在爱情之上的,就像现代人结婚之前都要先恋爱,甚至有的还会“试婚”,双方经过恋爱的磨合而走入的婚姻因为有爱情的滋养会比一般的婚姻持久;再者,婚姻还需要经济基础,所谓“物质决定意识”,在没有解决生存问题之前,人是没法上升到思想的高度的,有了经济的保证,婚姻才能朝着两性发展,走向幸福美满。

参考文献:

【1】《倾城之恋》张爱玲著.傅光明主编.——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 【2】《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3】《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2000

(一)朱栋霖主编,张福贵本卷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4】《张爱玲评说六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 【5】《艳异——张爱玲与中国文学》周芬伶著,中国华侨出版社 【6】《张爱玲典藏全集》第3卷.——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7】《月光下的悲凉——张爱玲传》张均著.——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11

第二篇:《离婚律师》与《倾城之恋》中的婚恋观比较

孟凡珍

(赤峰学院 文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最近刚刚热播的电视剧《离婚律师》与根据张爱玲的经典名作改编的电视剧《倾城之恋》一样,都塑造了想爱而不敢大胆爱的男女主人公形象。他们见面就打架,互不相让,高傲自负;不见面又互相思念。他们的矛盾源于他们之间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来自社会家庭甚至各自的经历,更源于他们各自的婚姻观。

关键词:《倾城之恋》;《离婚律师》;婚恋观

中图分类号:I20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2-0162-02 电视剧《倾城之恋》改编自张爱玲经典小说,讲述了白家六小姐白流苏与丈夫离婚后在娘家居住,几年后丈夫去世而此时娘家已经败落,经济拮据,流苏的财产也被兄长花光,其哥嫂希望流苏可以给已经离婚的前夫守寡,流苏又不愿意,因而在家中日益成为哥嫂的眼中钉,近乎不能在家中立足。白家好友徐太太,为七小姐白宝络做媒,介绍南洋华侨范柳原。范柳原在英国长大,继承遗产后回国经商,脾气怪癖,生活浪漫不羁。相亲之日,宝络因听到四嫂的诡计而央求流苏做伴,不料范柳原却看上流苏所特有的中国情调致使宝络婚事无望,家人怪罪流苏,流苏更是难以立足。恰在此时,范柳原托徐太太邀请流苏去香港,两人在香港再次相遇,并产生情愫。但范柳原并不打算娶流苏,流苏不甘于做情妇于是又回到上海。回家后更是受到哥嫂的冷眼,于是第二次赴港并与范柳原同居。在范柳原离开之际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柳原不能出国,在战争中二人互为依靠最终结婚。战争成全了流苏,香港虽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却造就了一对自私男女的婚姻。

2014年热播的电视剧《离婚律师》主要讲述了从初次相见就针锋相对的两个律师,最终曲折地走到了一起。当然,曲折的剧情在于两人的爱情诞生在一次又一次为别人或代理或调解各种各样的“奇葩”离婚案。男主人公池海东是一个伶牙俐齿、吞吐云雨的金牌律师。事业上春风得意却被老婆焦艳艳戴了绿帽子,心理挣扎后调节不成,在自己的离婚案中败给了初出茅庐的老婆的代理律师罗鹂。从此两个律师便有了剧中的一个一个让人啼笑让人捧腹让人回味的嘻笑怒骂。一个刚离婚“不想爱”,一个受尽感情创伤“不敢爱”。心理上都不相信爱情的他们却总在阴错阳差之下纠缠在一起。朝夕相处直至日久生情,罗鹂和池海东渐渐心向对方,是双方的才华与品格引领他们慢慢地走到了一起。

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本就是一部经典之作,《离婚律师》也是编剧陈彤的得意之作。两剧作都是在旧事重提,都市男女的婚姻与爱情如何在现实生活的琐碎中留住原初恐怕是两剧自始至终都在演绎的问题。两个剧本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展示一对高傲自私的男女如何互相排斥又互相吸引、互相诟病又互相安抚地走到一起的必然。最终,观众明白了,原来所谓的完美的爱情与婚姻是不存在的。两剧也不谋而合地印证了这一问题——婚姻是将就的爱情。

一、婚姻理念

电视剧《倾城之恋》描写的是动荡年代的爱情,它的底色是荒凉的。对于白流苏来说,与前夫离婚是被逼无奈,前夫的寻花问柳抽大烟逛妓院让她无法接受,离婚是现代女性的现代思想使然。白流苏是为了追求自己年纪轻轻的幸福。事并非如白流苏所愿,回到娘家后面对的却是哥嫂花光自己的钱,却又来嫌弃自己,想将自己赶出门,她不得不忍气吞声地活着。这便是影片为观众展示的人类亲情的缺失。在白家,观众看到的或读者感悟到的并不是母亲对女儿的疼爱、庇护,而是对女儿成为累赘深深的无奈,面对哥嫂对流苏的冷言冷语白老太太也是听之任之,做不得主也不想为她做主。这使得流苏在家中难以找到立足之地。如小说中的描述,流苏就像回到多年前他十来岁的时候,在大雨中和家人挤散了,她独自站在人行道上瞪着眼看人,人也看她,可人人都关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她撞破了头也撞不进去,这体现了流苏当时的处境。《离婚律师》中的罗鹂,“三高”的优势也没有能把她从爱情的伤害中解救出来,她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小三”,当她偶然得知真相后,她的选择是逃离。和白流苏一样,她表面上是逃了,可心里却无处可逃。吴文辉的电话短信礼物甚至事业上的细心帮助,时刻撞击着她,让她进退两难。她内心也很苦,不得不稀里糊涂地应付着她的旧爱。如果说罗鹂在有人暗恋的情境之下仍苦于无法把握当下的幸福,那么白流苏就等于在没有亲情的关爱之下期待将来的幸福。这两个女性都不幸福,她们一面逃离一面寻找。另一对男主人公也好不到哪儿去。富二代兼私生子的范柳原高傲而自尊地活在自己的现实中,他隐忍而不绝望。这一点池海东与其很相似,老婆出轨,自己被算计,但仍在人气吞声中维护自己的高傲与自尊。

《倾城之恋》里白流苏阴差阳错地被范柳原相中。《离婚律师》里罗鹂阴差阳错地代理金牌律师老婆的离婚案与金牌律师第一交锋并留下深刻印象。于是两部电影剧的喜剧性从此开始。范柳原不想结婚而流苏却因为想过安稳的生活而目希望结婚,由于这一强烈的冲突致使流苏再次回到家中。这一举动使得流苏与其哥嫂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三哥四嫂更是恶语相加,指桑骂槐甚至为了钱和流苏起了正面冲突,完全没有哥嫂该有的关爱。《离婚律师》中吴文辉摆脱不掉无爱的婚姻,却深爱着罗鹂,罗鹂也深爱着他。用罗鹂的话说,从她读研究生起就和他在一起,她好像很了解他。其实她只知道吴文辉用爱给她爱情,却不知道吴文辉与另一个女人的婚姻,因此他暂时无论如何爱罗鹂也给不了罗鹂想要的婚姻。这就是《离婚律师》里的爱情与婚姻。在这一点上,《离婚律师》与《倾城之恋》是多么地相似。范柳原对白流苏一见钟情,在白流苏看来她似乎抓住了一颗“救命稻草”。于是她想,自己也说不定爱上了范柳原这个浪荡公子。想想他对自己的调情,她也很欣慰,因为她憧憬的将来是一个有爱的婚姻的。范柳原虽然也喜欢和流苏在一起,但他的性格决定,他一辈子不可能只有白流苏一个女人,因此人茶余饭后他还要去找那个让大多数男人着迷的印度女人。他可能会给白流苏以爱情,正如他曾握着流苏的手说的:“生死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流苏也很感动,但看到他与印度女人调情,想到他就住在宾馆的隔壁却不来陪她聊天看月亮,流苏就有一种被欺骗的愤怒,她决定离开这个虚伪而自私的男人。这是他们二人的爱情拉锯战。《离婚律师》中的罗鹂与池海东也是如此进行着爱拉锯战。孤单的罗鹂忙于工作忘记了自己的生日,吴文辉买了钻戒和生日蛋糕想来给她过生日,结果碰上池海东在罗鹂家。罗鹂以谈论工作为由,支走了吴文辉,却要求池海东留下陪自己过生日。此时在罗鹂心里并不讨厌池海东,虽然二人在一起时一直在打嘴架,互不相让。但潜意识里,罗鹂喜欢池海东,池海东也表现出不讨厌罗鹂。但当有一天罗鹂提出两人退掉一处房子,合住在一起时,池海东亮出他的铩手锏,他静静地取出尾戒戴在小指上,表明他的独身主义观。这一行为激怒了罗鹂,也让罗鹂似乎看清了池海东对于自己的那份情感,用池海东的话说是“你情我愿”。罗鹂很受伤。正如白流苏在浅水湾饭店看到范柳原对于自己的那份怠慢,她感觉到范柳原想把自己当成他的“印度女人”。白流苏是想要一份属于自己的婚姻来过安稳日子的。罗鹂也想要一份属于自己的婚姻来成全她的爱情。两个女人面对两个明明表现出喜欢自己却又不想和自己结婚的男人只能暂时地逃离。逃离多久,能逃离到多远,她们不知道,她们也不想。她们的脚步在逃,而心在原地。

二、爱情模式

范柳原与白流苏,罗鹂与池海东,他们在对待爱情与婚姻上,其实说白了就是各取所需罢了。这些自私的男女各自寻觅着自己需要的东西。在此心理作用下,她们似乎并不太关心对方到底怎么想,注重的是自己的处境与心境。

《倾城之恋》因为是张爱玲的经典作品这一,也符合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总体风格,那就是人生的苍凉感。这种苍凉感表现在社会关系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白流苏范柳原这对情侣便是例证。白流苏到了香港后,白流苏觉得范柳原和其他男人一样自私,希望她在别人面前做个好女人,而在柳原面前做个坏女人。尤其是二人打电话时柳原说出对《诗经》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见解时流苏便恼了。范柳原认为自己犯不着花了钱娶一个对他毫无感情的人来管束他,认为这极为不公平。在别人叫白流苏范太太后,流苏蓦地领悟到他这人多么恶毒。范柳原似乎支配着他们的感情,白流苏只有接招儿,但倔强的流苏时时要揭穿范柳原的算盘,让范柳原觉得流苏太聪明而有意远离她。就这样在互相猜忌下二人第一次相聚不欢而散,若不是战争的爆发,二人会有何种结局谁又能预料呢?正如剧中范柳原曾叹道:“这一炸,炸断了多少故事的尾巴!”流苏也怆然,半晌方道:“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该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这是白流苏传统女性内囿情结中最为微妙最为细腻的展现。这种嘴架是相爱的男女常有的事。

《离婚律师》也是这样。罗鹂也不信任池海东。他们两人共同接手同一个案件时,总是罗鹂更精明地套池海东,池海东似乎故意不加防备地透露一些信息给罗鹂,罗鹂沾沾自喜,池海东却不以为然。也和范柳原一样,池海东也不断地以“为你好”为借口,要求罗鹂应该怎么样,在他的眼里,罗鹂是一个需要他处处保护的小女孩。而罗鹂根本不领情,反而冷嘲热讽或挖苦。池海东早起跑步,扶起一个摔倒的小女孩儿,小女孩儿感谢他,在他脸上亲了一下,留下了一个鲜红的唇印。罗鹂看见了,白了沲海东一眼说道:“保重身体。”这分明是在吃醋,依然是在打嘴架。在一次一次的舌战中,表面上两人互相防备,实则更加赏识对方的才华与人品,双方的感情不断加深。于是,他们渴望见到对方,哪怕是在一起舌战。这就是爱的拉锯战,也是爱的保鲜剂。作家张爱玲也好,编剧陈彤也罢,他们是深谙爱情真谛的女性,在塑造这样的爱情模式方面,两位作家不谋而合。

三、婚恋结局

《倾城之恋》从流苏的视角出发,表现出她对男人、爱情的不信任。全剧以流苏的视角展现整个家庭的关系,而后便是她和柳原的交往。在这些场景的刻画中,女性的敏感、心思的细密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当范柳原与萨黑茀妮公主对话时,流苏虽听不懂但却能察觉到在说她是乡下人,而对于范柳原对萨黑茀妮公主的介绍,流苏却认为这只是柳原在萨黑茀妮公主背后的说辞。柳原与流苏在舞场上的对话更能体现出流苏心底小女人的一面,她一面与柳原进行言辞上的周旋,一面在心里思忖柳原的真正想法。而在最后柳原去英国她独自回家时也是想着自己已经近30岁了,所以自己需要婚姻的保障,需要抓住一个男人。二人最后结婚,对于流苏来说,不过是为了摆脱在娘家难以容身的处境,找一个经济上的依靠;而范柳原不过是看中了流苏身上的“中国味道”,却又不想负起责任。作者最后以香港的沦陷促使他们结婚,这并不是大团圆结局,而是一种人类所不可控的力量成全了他们。

《离婚律师》中罗鹂起初因为吴文辉的伤害而表现出对男人对爱情的不信任。她不能肯定池海东对她的感情,尽管她明白池海东为她也付出了很多,替她去车站接母亲、替她隐瞒验孕棒的事,陪她喝酒背她回家。她在父母逼婚的情况下不得不顺水推舟逼池海东必须先和自己办结婚证,她心理才踏实。但结局却是池海东为救前妻从幼儿园楼顶摔下来,昏睡了七天后才真的给了罗鹂一个爱的承诺。但这却是个虚弱的承诺,也与流苏柳原之爱一样。这样的爱情,这样的承诺,本来就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因而这样的爱情与婚姻也便有了不凡的味道。

第三篇:10000字《飘》与《倾城之恋》中女性形象比较

摘要:白流苏和郝思嘉分别是中国现代义学史和美国现代义学史上较为丰满的艺术形象。作为贵族女性,她们在生存困境中追求爱情和幸福生活,共同选择婚姻来改变命运,做出种种艰难的抗争,但是,不同的义化背景和性格,使她们生活的结局截然不同。

本文首先简要的介绍了《飘》和《倾城之恋》的作者与内容,接着总结二者中女主角的总体形象,最后分析两个女主角形象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前言

1.1《飘》的作者与内容简介

我们很少能见到因写一部作品便成名的作家,而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便是这样一个特例。她唯一的作品《飘》一经问世,就卷起一阵旋风,成为美国小说中最畅销的作品之一。1936年,玛格丽特·米歇尔(1900-1949)发表了长篇小说《飘》。此书取得了巨大成功,受到世人的瞩目。根据此书拍摄的电影《乱世佳人》更是盛况空前,获得八项奥斯卡金像奖,更是使它的影响遍及全世界。

玛格丽特·米歇尔于1900年出生于美国佐治业州业特兰大市一个律师家庭。小说中的主人公斯佳丽的原形正是作者的外祖母安妮·斯蒂芬,一位的确经历了南北战争,作为战时新娘从富裕的种植园嫁到业特兰大,并参加市议会,谴责男性的游手好闲的女人。作者的母亲也是业特兰大社会的女中杰出人物,她常带领女儿参加各种女权运动集会,进行慷慨激昂的演讲。家庭的熏陶为米歇尔口后的写作创造了良好的背景及氛围。

30年代初,米歇尔在《业特兰大报》任副刊编辑期间,阅读了大量南北战争的历史资料,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了素材。婚后,她因腿伤辞去职务,历经10个春秋,写成了她的大作《飘》,并因此声名大噪。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她们有着鲜明的人物性格,面对人生,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走出了不同的人生轨迹。此书以庄园主小姐斯佳丽的爱情生活、家庭生活和经济生活为主线,描写了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的历史,细腻真实地刻画出南方奴隶主阶级在向资本主义转化过程中恋恋不舍的痛苦历程。

主人公斯佳丽经历了美国南北战争以及战后重建,历时十二年,成为书中的闪亮之星,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同时也遭到很多人的批判。如果说《飘》是一部毁誊参半的畅销书,那么斯佳丽便是一个毁誊参半的人物形象。我们很难用“好人”或“坏人”这把中国人最常用的标尺来衡量她,她的行为也不能简单地用“善良”或“邪恶”来加以判断。一部分人对斯佳丽持批判态度,认为她刚恒执拗、爱虚荣、易激动;认为她是一个具有“自私、残忍、冷酷、虚荣和淫荡”个性的人;也有人批评作者把斯佳丽的一切道德的堕落、良心的毁火和无耻的行径描写成英雄行为,从而对作者和她都给予了否定。还有人认为斯佳丽完全背叛自己的阶级,走的是一条勇敢向上充满变革的历史性道路;肯定她“身上体现了美国资产阶级那种百折不挠、勇于进取、敢于开拓的美国精神,她是一个善于在旧世界的废墟上建立自己新生活的女英雄!是一个新旧社会交替更迭中的乱世佳人”,认为她是一个具有独立的人格,敢于反抗旧传统,追求个性自由和两性平等的人。可见,评论界对《飘》褒贬不一,而《飘》的争议性正是小说本身经久不衰的最好例证。

1.2 《倾城之恋》的作者与内容简介

张爱玲,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生于上海,原籍河北丰润。1921年生于上海,1995年离去于美国洛杉叽,当时身边没有一个人,恰逢中国的团圆节日---“中秋节”。

《倾城之恋》为张爱玲小说的代表作。小说讲述的是,女主人公白流苏离婚后寄居娘家,所带钱则被家人耗尽后,遭到兄嫂的冷眼与谩骂。前夫因肺炎逝去,娘家人更是趁此机会,赶流苏回去做寡妇。流苏不从,身心疲惫时,恰巧碰着了只想恋爱不想结婚的范柳原。然而一个偶然的事件—战争的爆发,使得两人最终还是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似乎是《传奇》中唯一结局完满的小说。这正如张爱玲白己所言“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但是,在这个看似圆满结局的背后,却充满着苍凉的色彩。

怎样评价《倾城之恋》,一部只有2。8万字的小说?算不上感人肺腑的故事—上世纪30年代老上海的“非主流女”白流苏,邂逅风流浪子范柳原,滑行在爱情的边缘,一场战争冷静了漂浮的两颗心,得到片刻的安宁,足以支撑一辈子的安稳。

《倾城之恋》于一九四三年九月完成,是张爱玲二十五岁前高峰期的作品。公认的她最优秀的作品,都在二十五岁前写完了。天才女子在最旺盛的青春期显示了驾驭文字的独特天分。半个多世纪来的“张迷”们所迷恋的或许正是“张式”文字编织的上海故事。

语言是心灵的窗口,是思想的容器。因此,文学语言的诗性传达了最本真的体验,激起了生命深处的共鸣,成了人们生存境况最彻底的透视。张爱玲作为小说家的魅力,《倾城之恋》被数代人追捧的理由,或许就在这种永恒的揭示,由文字和语言所创造的“精神底片”,一经不同的人阅读,便显影出各异的世界万象,映照出每个人的前世今生、欲言又止。

除了语言的精妙绝伦,《倾城之恋》堪称经典的另一后盾,我想应该是作品背后张爱玲的爱情观了。有点儿相信,又有点儿虚无。之所以有这样的基本立场,与她的出发点分不开。张爱玲自幼向往母亲那边光明的世界,也在西方现代作品的熏陶下长大。她理解的爱情是现代的,互相的,是两性健康结合的基础。然而她生活经历的时期却是中国社会转形期,旧的在崩坏,新的还未成形。她默默地观察各种荒谬的生活画面,深刻地剖析不正常的爱情,宣泄失望也寄托自己的殷切期望。

2《飘》与《倾城之恋》的女性形象 2.1《飘》中的女性形象

同时期的美国女性与中国女性一样,同处在男权社会里,是男性的附属。在传统的社会观念中,男性是社会活动的中心,而女性只是一种陪衬,女性只能站在男性的背后,同样是社会道德和伦理要求他们成为典范的妻子和母亲,以及可爱得近乎没有独立思想的淑女。然而米切尔笔下的斯嘉丽更感兴趣的是:“总有一天,我要做我想做的事,说我想说的话,就算别人不喜欢,我也不会在乎的”,她的话中流露出的不仅仅是她刚毅,更多的是自己的激情和反叛精神,结果她按照自己说的做了。

《飘》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这不仅仅是一个背景材料,更重要的是全书故事情节进展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包括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变迁和突转,都是以战争为因子。是战争打破了一切常规,给了这个国家重新确立价值和道德标准的契机,也给个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故事中的女主角显然抓住了这样的契机,为争得平等权利和寻求经济上的独立做出了努力。南北战争和社会变革的催化作用,让斯嘉丽冲破了传统的家庭模式,完成了女性对社会的反叛,“将自己的生活空间由家庭向社会拓展,向男权社会提出了挑战”。斯嘉丽原本是一个养尊处优、任性自私的种植园主的女儿,处处随心所欲,也大胆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当自己向心爱的人卫希礼表白而遭到拒绝时,她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一巴掌,并用与查尔斯结婚来报复他。她的第一桩婚姻也是她性格中反叛精神的第一次表达。

但是,战争、丈夫的死、购买木场、重建塔拉,负担10口之家的生计等,让斯嘉丽身上少了许多贵族的娇气,而增添了坚强和男性般当家人的憔悴和周全。是生活的磨难让她扫除了她贵族的娇气,更多的则是培养了她坚韧不屈的性格和身处逆境而不甘沉沦的顽强奋斗精神,她非凡的生活能力让他逐步走向了成熟。

战后重建的生活历程磨砺了她独立自主的精神,培养了她坚韧、勇敢面对现实的性格。一个丰满的、符合女权主义运动思想的新女性跃然纸上。斯嘉丽成为一名不畏男权、努力争取女性权利的勇者,在这位19岁寡妇身上体现出的不仅有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女性气质,也具有与男性相同的才能和气质,她所经营的木场就是她才能的见证。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斯嘉丽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传统的社会观念中,男性是社会活动的中心,女性只处于一个从属地位。然而,斯嘉丽成功冲破了传统的道路,她不再用作为女人所拥有的娇贵的皮肤和贵族女人气质去寻求保障,她靠着自己的努力创造了条件,获得了经济上的保障,而不再成为男性的附属,在这过程中,她强烈而复杂的女性自我意识很好地表现在了对爱情、金钱和事业的苦苦追求上。

2.2《倾城之恋》中的女性形象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部分现代女性已经从沉睡中醒来,千方百计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寻求自由光明的生活,然而,她们往往逃不出父权制的魔掌,难以摆脱社会的歧视和迫害。她们感到自己好像陷入了一个命运的怪圈。张爱玲笔下的白流苏就是这样,但是其中更多的是她不甘于命运的安排而拼命地挣扎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张爱玲作为一个有着复杂文化背景的女作家,生长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年代,既秉承了祖先古典幽雅的中华风范与文化精髓,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四十年代的上海,西方文化已经开始融入了中国文化的色彩中,也出现了上海这道特别风景线——一个华洋杂处的地方,《倾城之恋》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年代,这样的地点中。正是在这种中西文化碰撞的年代中,女性开始觉醒,意识到自己长期的“无我”状态,她们开始为改变长期被压抑和受歧视的地位而做出了对社会的一种反叛,她们的反叛为的是寻求经济上的保障,而实现这一目的的直接方式便是通过婚姻的保障来实现,但是,这些战争中的女性在其反叛过程中并没能使自己真正地获得独立,这种独立是精神上的独立,虽然战争偶然成就了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婚姻。

在中国的旧式传统中,女性是生活在男权社会中的,社会不需要她们拥有多少知识储备,社会道德和伦理只要求她们成为贤妻良母,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男高女低、男主女从、男优女劣的价值判断体系着实是自古不变的道理,她们只要懂得“三从四德”,能在家相夫教子,其他的似乎不用去考虑了。《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没有走社会道德和伦理所要求的那条道路,丈夫死后,她被要求回婆家守寡,她没有像一般女人那样顺从,她做出了反抗。她无法忍受家中兄嫂的冷嘲热讽,七嘴八舌,甚至是钩心斗角,她决定出洋。“时代已在破坏中,但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刘杰锋,23),使得流苏费尽心思要抓住生活中一切可以占有的东西—— “众人都虎视眈眈的目的物范柳原”,她顾不得仔细考虑,唯恐被岁月的车轮抛下而失掉眼前的快乐。面对范柳原这个豪富,英俊,聪明,风流倜傥的外国派男人,流苏凭着自己“还称得上貌美的容颜”获得了范柳原倾心。但是流苏已经不再是传统女性的化身,她毅然拒绝成为范柳原的情人而很好地维护了女人的尊严。

但是,流苏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离过婚的人,求归宿的心态总是比求爱情的心来得更切”(陈子善 74),所以她得想一切办法,用一切手段牵住范柳原的心,幸得香港的变乱偏爱了流苏一番,范柳原在变乱中回到了流苏身边,两人同甘共苦,相互依靠,终于柳原良心发现取了流苏为妻。在与饱经世故、狡猾精刮的华侨少爷的调情游戏中,流苏用自己的智慧赢了,她从“婚姻的保障”而得到了“经济的安全”。她相信,她能“在不满足中求得满足,不安稳中求安稳,在不能忍受中忍受”(宋家宏,253)。“女性能否解放自身,也主要取决于她们在经济上能否摆脱自己的依附地位”,流苏最终没有改变自己的传统妇女形象,经济上有了保障,但实质上,从精神深处没有独立,她一方面反叛,她的反叛值得深思,但更应深思的是女性如何让自己得到真正的解放,一方面还是要寻找归宿感。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强化使妇女的受压抑合法化甚至制度化,长期被压抑、受歧视的地位使不少妇女自然形成了对自己性别角色的茫然和抗拒,相当多的妇女至今仍未明白从性别的角度解放女性自身,而不是接受解放。而一个对于自身解放缺乏足够认识和心理准备的群体来说是很难建立起真正的主体意识来的。张爱玲笔下的白流苏就是这样,在传统伦理道德面前,她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并试图通过某种方式去改变它,在与伦理做反抗的同时她又犯下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寻找那所谓的经济上的安全,无形中又成了男人的附属。

3《飘》与《倾城之恋》的女性形象的相似之处 3.1作者类似的人生经历

玛格丽特·米切尔与张爱玲的身上都经历不幸的爱情,二次婚姻的创伤为他们文学创作奠定了基调

玛格丽特·米切尔则因母亲去世,不得不从中学辍学操持家务,这种生活培养了她独立、坚强、勇敢、多思的品性。后来婚姻的不幸(离婚又再婚)让她感受到了美好生活的无望,而体现在斯佳丽的身上则是一再的婚姻失败。斯的婚姻失败与其说是斯自己一手造成的,不如说就是玛的婚姻爱情观的具体体现。但无论斯有多少缺陷,存在于她身上的坚强、勇敢和强者的风范却是令许多读者敬佩不已。同情弱者,敬佩强者是人的普遍存在的心态之一,广人的小资产阶级读者本身就是弱者,在竞争激烈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随时都有破产的危险。当斯身无分文时,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当斯为恢眨失去的乐园不择手段攫取财富时,读者又山衷产生一种敬佩。斯在追求金钱的同时也在追求自己的爱情幸福。她的爱情悲剧在读者心中激起一种崇高的悲壮感。所以,《飘》在某种程度上再现了西方读者的愿望和梦想,读者从斯这个形象身上或多或少观照到了自我,读者在阅读时,内心的欲望和审美期望得到了实现,得到宣泄和释放,从而获得了一种心理平衡和慰藉。

而张爱玲幼年就日睹父母失败的婚姻。不幸的家庭使她敏感、旱熟,而在她的生活环境中,敏感旱熟又使她过旱地积累了对人对爱的否定性情绪。她一直在考虑的问题是“生命到底是什么?”生命应当是美好的,然而,现实中却有太多的丑恶。这便是张爱玲建构小说之前,来自她经验世界的基本心态。张才女一共结过两次婚,1943年12月与“汉奸文人”胡兰成相识,1944年8月结婚,1947年6月离婚;1956年2月三十六岁的张爱玲与六十五岁的美国剧作家赖雅产生了忘年恋,也许飘零得太辛苦了,六个月后两人即结婚,十年后相依为命的赖雅离去。后面的三十年里,张爱玲孤独隐世,灯伴读,最后魂断异乡,凄凉一生。

如果说后一段感情是为了糊口,是现实中的依赖;那么前一段不为人理解的热恋或许更像当事人理想中的真爱,她上了瘾似的,无法自拔,包容一切的侮辱和伤害,始终卑微地为对方付出所有。张爱玲最后的失望充满着清醒但执着的情怀:“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字里行间仿佛一位满腔热情的古典烈女子款款走来。

但纯脆的感情在现实中能灵光乍现,但无法保鲜一世。人生难以排练出完整的一出悲剧,也罕见完美的结局。张胡恋最终也没有演绎为哪般绝世童话,而是酸楚地谢幕,让人绝望。观察世事和自身的经历让张爱玲的神经疲倦不堪,但也由此触摸到文化中一度被忽略的人性真实。人性的基调不是悲壮的理想主义,而是不断妥协的透逸,谱写一首首悲哀的诗。

3.2战乱纷争中追求爱情

自有人类以来。战争一直不断。对战争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飘》和《倾城之恋》都把战争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但两位女作家关注的重点不是民族生存的整体状态。没有去充分表现阶级仇、民族恨、革命情。更没有把女性消融在战争与革命的叙事中。她们着力关注的是个体生命合理存在的价值。

《飘》中不仅直接诅咒战争就是“无故杀人。自费金钱。而使奢侈品难以获得的一场烦恼罢了。”而月_直自地指出了“神圣”战争背后的始作俑者“就是因为男人爱战争的。女人不会爱战争。男人却爱—甚至比爱女人还过余”。两部作品同时写到战后“我们从来没有吃饱过肚子—暖和点的衣裳一件也没有。孩子们在挨饿。害病—”因为战争。庄子烧掉了。田地荒芜了。物价上涨了。自来水也断了。功后香港的晚上是死的城市。“没有灯。没有人声。只有那莽莽的寒风—这里是什么都完了”。战争是男人的“事业”。是政治斗争的继续。在两位女作家的笔下战争不仅毫无“神圣”可言反而变成了制造罪恶的黑手。世界因它而变得满日疮痪。人们的生存因此变得更加艰难。

在《飘》中。读者时时可以嗅到战火的硝烟。但都没有直接描写打仗的场而。作者着重描的是战争带给人类群体个体的悲剧和不幸。观照的是人在战争中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裂变。在《飘》中。白瑞德靠战争发财并把它作为谋生的手段。这种做法。从道义的角度看。是极其不道德的。因此。在当时的爱国人士眼中他似乎应该是一个“反面人物”。思嘉也一样。她是一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她有强烈的求生欲望。除了生存的法则之外。她不想其他任何法则。为了生存她可以不择手段。从人本的角度看。他们的行为都有很强的可理解性。他们的“坚韧”甚至是令人钦佩的。

而《倾城之恋》更把战争当成一对自私男女结为夫妇的原因。正如张爱玲自己所说:“我认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悠然“我们对战争所抱的态度。可以打个譬喻。是象一个坐在硬板凳上打磕睡。虽然不舒服。而没结没完地抱怨着。到底还是睡着了。”张爱玲回忆自己在香港之战的表现时曾坦言“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没良心的看护”。这和思嘉对战争的态度如出一辙。

3.3功利的爱情婚姻终成悲剧

《倾城之恋》写一对自私而又精明的男女,在爱情上锚诛必较,最后却是因香港的沦陷而成全了那份世俗的婚姻。在这里,女主人公流苏自私冷酷的爱情婚姻心理得到了充分体现:为了逃离寄食娘家、遭人自眼的处境,一上场即顾不得“诗礼人家”的脸而,从妹妹手中抢了范柳原。她不愿失去“淑女”的身份,要用残剩的青春下一次最后的赌注,她算得非常清楚,输了,不过是“声名扫地,没有资格作五个孩子的后娘,”赢了却出了一口恶气,还摆脱了难堪的处境。在这一场令人身心憔悴的搏战中,她费尽了心机和手段,只想摆脱“情妇”的命运,与范柳原名正言顺地结婚,成为合法的妻,实际上是使自己在经济上更有保障更安全。这种自私的带有功利日的性的婚姻心理,使她和范柳原之间毫无真心和爱情可言,最终香港的沦陷成就了自流苏的婚姻,但并没有成就她的爱情。张爱玲把这富有“情调”的倾城之恋兜底翻出了它的交易本质,揭不出了人性的自私、功利的一而。

与白流苏一样《飘》中女主人公斯佳丽也是自私、冷酷并月_任性的。她为了报复阿希礼对自己的无情,赌气与媚兰的弟弟查理结婚,查理恰恰是阿希礼妹妹追求的对象,婚后一周,查理应征入南军,不久病死军中,斯佳丽成了年轻的寡妇。战后,为了交纳房地产税,为了能掌握丈夫的财产,保住种植园,斯佳丽和自己的妹妹的未婚夫结了婚。后来,丈夫在决斗中被杀,斯佳丽第二次成了寡妇。斯佳丽与白瑞德的第三次婚姻,也是没爱情基础的,尽管自对斯佳丽一往情深,斯佳丽心中只有阿希礼。斯佳丽最终发现阿希礼不过是个孺夫,只有自才是她唯一的真正能够相爱的人时,已经晚了,她被自抛弃而成为孤独的女人。应该说正是斯佳丽的任性、自私断送了自己可以享有的爱。

4《飘》与《倾城之恋》的女性形象的不同之处 4.1伦理道德影响着主角的追求

白流苏和郝思嘉的人生遭遇极其相似,但她们所生活的文化和时代背景以及她们的性格不同,所以,她们最后的命运也有明显的不同。

自流苏出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没落贵族家庭,骨子里有份中国传统女子的含蓄美,在男人而前表现得非常矜持,甚至有些保守。正是这份矜持保守吸引了一个中西合璧的风流惆搅的男人—范柳原对她的注意,从而改变了自流苏的命运。自流苏意识到这一点,在与范柳原交往的过程中她小心地周旋着,尽量保持自己做人最基本的尊严,任凭范柳原怎样挑逗,都不敢越雷池一步,她知道如果输了这一步,那范柳原水远都不会娶她。范柳原确实是爱她的,但又是现实的,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的是自流苏的一份感情,但自流苏的身份是不配成为他正室妻子的。自流苏那离沪赴港、离港返沪、山沪归港,往往复复的经历,没有哪一次是出于她本意的,都是无可奈何而逼就的。这被范柳原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过程中,便足以见到自流苏的卑微。最后他用一纸电文将无所适从的自流为、召回香港,白流苏终于无可奈何地放下高贵的身份做了她所不愿做的情妇。

因为落后和专制的社会形态对女人的摧残远甚于男人,男人尤其是知识阶层不论在政治和经济上受多少压迫,总还可能凭借功名利禄得到社会承认,可以娶纳三妻四妾满足自己的情欲,而女人唯一正当的人生途径就是通过男人—丈夫或情人找到“自我”,一个礼拜后,范柳原将远赴英伦,绝不带上他的J清妇。恰巧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倾城”成全了自流苏,她终十成了他的妻子。故事到此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但在这场爱情婚姻中,自流苏一直处于劣势和被动的位置,这种不平等的婚姻多少带着些许苍凉。

而郝思嘉恰恰与自流苏相反,在与白瑞德的爱情婚姻中一直处于优势,占据主动位置。生活在美国南方的郝思嘉从小深受南方文化传统的熏陶,可在她的血液里却流淌着野性的叛逆因素。随着南北内战战火的蔓延和生活环境的恶化,郝思嘉的叛逆个性越来越鲜明,在一系列的挫折中她改造了自我,改变了个人甚至整个家族的命运,成为时代时势造就的新女性形象。当然,在自己爱情婚姻中,她争强好胜,敢爱敢恨,敢做敢为,尤其在她与白瑞德之间。虽然白瑞德玩世不恭,但是对郝思嘉是认真的,他关心她的一切,只为得到她的真爱。而郝思嘉在骨子里是瞧不起白瑞德,她爱的人是卫希礼,可是世事捉弄人,在她所认识的男人中,只有白瑞德才能帮助她走出生存的困境。白瑞德看出这一点,所以他不慌不忙地挑逗着,并不急于表白。郝思嘉却忍耐不住,像自流苏一样放下高贵的身份主动去勾引白瑞德。文本中有一个场景描述得非常细致具体。郝思嘉为了拯救战后的陶乐家园,她从服饰、言语、动作等儿个方而对在狱中的白瑞德进行有意识的挑逗。白瑞德喜欢衣着漂亮的女人,郝思嘉就将窗帘改做成一件漂亮、得体的新衣服,打扮得光彩照人,一下子就吸引了他的眼球;说着许多肉麻的话,比如“哦,瑞德,我是替你发愁呢!我替你担心得很呢!你什么时候可以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呀?”“哦,瑞德!他们要是真的绞杀你,我是活不成了!我是无论如何忍受不了的呢!你看我—,等等,这些言语使白瑞德的眼睛里跳跃着兴奋的光芒;做着许多亲密的动作,“瑞德拖了一把椅子到她而前来,她也就不知不觉地将身子扑上前去,亲昵地捏住了他的肩膀。”“她对他看了一眼,那眼光带着一种柔肠欲断的神情。”这些都是她在有意识地挑逗着一个成熟的男人,令他心族摇荡。从郝思嘉一言一行中很难辨别出她是一个出身在上等人家的女子,为生活所迫,她敢与做出这样让上流社会不齿的举动。不过这样她不会做白瑞德的情妇,而牢牢地将婚姻的主动权抓在自己的手上,最终他们为了各自的需要走向婚姻的殿堂。

4.2不同的抗争方式导致不同的结局

《飘》和《倾城之恋》的作者对人性的审美把握是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的。她们既写出了人性中善的光明的一面。更把人们一直不敢正视却的的确确普遍存在十人性中的自私、虚伪和冷漠的恶的阴暗的一面暴露无遗。在这两部作品里没有彻底的好人和坏人的原初界分方式。

《飘》中的思嘉勇敢、信守诺言、敢十正视现实、自信有活力。同时她偷看媚兰信件、厌倦医院看护工作、抢走妹妹的未婚夫、不择手段地捞钱。是一个可爱与可恨、可敬与可鄙的立体多而人。《倾城之恋》中的流苏限于篇幅没有像思嘉那样被作者充分展不、显得血肉十满。但她的身上同样充斥着矛后复杂的人性:在兄嫂盘光她的钱财后受讥嘲时。她显不了软弱老实可欺的一而;为了自己的出路不顾妹妹的恨抢走前来与妹妹相亲的范柳原。显不了她精明自私的一而。思嘉和流苏是两个与以往文本完全不同的陌生化的“女性自我”。都不是完美的女性。但都光彩照人。至今让人难以忘怀。因为她们在最人程度上摆脱了依附在伦理文化上的虚浮的群体意识。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同时作者又以女性特有的真切体悟和内心感受。运用独自、语言、行动、神态、甚至梦境。将其触须深深地探进了思嘉和流苏内在的难以言表的微妙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如《飘》的作者多次写思嘉梦见战后回故乡饥饿的情景。凸显出思嘉不择手段抓钱的内因和害怕再一次陷入饥饿的恐惧心理。

《倾城之恋》通过流苏在柳原为她购置的住房里的所思所想表现了为生存所困的离异女性的妥协和无奈以及对现有身份的不确定和前途命运的忧虑心理。虽然张爱玲深受西方文化多种思潮的浸染。但她的文学创作离不开中国文化基因的承传。几千年的积淀和浸浮使流苏的人性觉醒没有走多远。西方的人文思潮发韧早于中国。女性解放的意识也早于中国。密切尔的母亲更是个积极的女权主义活动家。她作品中的思嘉对人性的禁锢和压抑。对应该舒展的天性被践踏和蹂踊做出了强有力的奋争。思嘉比流苏在人本道路上走得更远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结论

玛格丽特·米切尔和张爱玲以女性特有的想象力、独特的视角与细微的观察力叙述了金饯、欲望和爱情婚姻,并从东西方文化背景出发将包括爱情婚姻在内的一切人间真情进行了彻底的解构。但由于她们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她们的婚姻爱情叙事具有不同的内涵文章探讨两人从女性爱情婚姻叙事上体现出来的相同处与差异性。

两个作者相似的人生阅历,决定了他们取材的共同之处,他们选取了类似的生活背景,选取了同样功利的女主角,最终两个女主角都成为爱情婚姻的悲剧。但是东西方道德伦理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又决定了这两个女主角所追求的幸福,以及抗争方式的不同。

参考文献

[1]杨小兰.柔弱背后的强悍——《倾城之恋》中女主人公白流苏形象分析[J].社科纵横,2004,(04).[2]林珊.无尽的苍凉——浅淡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悲剧色彩[J].南平师专学报,2005,(01).[3]魏红梅.影印在墙上的爱情——解读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J].电影文学,2007,(12).[4]任亚娜.鲜艳而凄怆,苍凉而深长——读《倾城之恋》探析张爱玲小说世界[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1).[5]贺玉庆.寻求者的声音——对张爱玲《倾城之恋》的一种解读[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02).[6]胡彦华,杨青.隐匿的悲凉——浅析《倾城之恋》的悲剧性[J].船山学刊,2006,(03).[7]高娟.张爱玲《倾城之恋》解读[J].山东社会科学,2003,(03).[8]夏军英.一种苍凉的启示——读张爱玲《倾城之恋》[J].语文学刊,2003,(05).[9]曾勇.张爱玲《倾城之恋》爱情婚姻叙事研究[J].电影评介,2007,(17).[10]吴小雪.《倾城之恋》的悲剧意味[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8).[11]周萌萌.华丽的沉影——《倾城之恋》[J].电影评介,2010,(01):96,110 [12]孙郁.张爱玲[J].博览群书,2009,(11):1 [13]胡兰成.民国女子(节选)[J].名作欣赏,2010,(01):43-46 [14]新书推荐站[J].出版参考,2010,(01):34 [15]周璐.偷渡者王佳芝——谈《色·戒》中王佳芝的心理体验[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9,(04):19-21 [16]王祥夫.我看胡兰成[J].名作欣赏,2010,(01):40-43 [17]余静芳.论张爱玲的传奇人生与写作传奇[J].丽水学院学报,2010,(01):25-30 [18]朱旭晨.张爱玲传记写作与研究综述[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28-31

第四篇:论张爱玲《传奇》中的婚恋观

论张爱玲《传奇》中的婚恋观

摘 要 婚姻和爱情始终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大部分是以婚姻爱情为主线的故事,展示出自己对婚恋问题独到的思考与认识。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我们甚至无法看到浪漫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她笔下故事多取材于世俗的生活里,平凡中透着传奇,苍凉中透着心酸。本论文主要以张爱玲的婚恋观在《传奇》中的具体体现,张爱玲婚恋观的形成原因以及婚恋观在张爱玲创作中的文学意义这几方面来展开论述,旨在通过对张爱玲婚恋观的研究来让读者深刻地了解作者关注女性生存、深受家庭氛围、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婚恋观以及张爱玲婚恋世界中的悲剧意蕴。

关键字《传奇》;婚恋观;社会环境;悲剧意蕴

一、张爱玲的婚恋观在《传奇》中的具体体现

小说集《传奇》多是张爱玲早期的作品,有她的成名作《沉香屑 第一炉香》《沉香屑 第二炉香》,著名长篇《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花凋》、《琉璃瓦》、《心经》、《茉莉香片》、《留情》、《红鸾禧》、《等》《桂花蒸.阿小悲秋》以及与胡兰成的结缘之作《封锁》,共15部作品,书名叫传奇,目的是在传奇中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

通过对张爱玲作品的细细解读,不难发现,她始终把婚姻问题放在各种社会和经济关系中考察。以三四十年代的殖民地上海半殖民地香港为主要社会背景下的封建没落贵族里的小姐,亦或是少奶奶,姨奶奶太太们无不在婚姻的坟墓中挣扎喘息着。在爱情上,她们是苍白的,无奈的,而婚姻则或是作为逃出家庭牢笼的唯一路径,或是维持生计的栖息地,更或是作为封建家长牺牲品的埋葬地。所以,在张爱玲的笔下,爱情不是通往婚姻殿堂的前奏,婚姻也不是承载爱情的安乐窝。她笔下的爱情是绝望的,是一切美好的幻灭,她笔下的婚姻是现实的,是功利的,是一系列经济纠纷下的黄金枷锁。

(一)婚姻是女人求生的砝码

张爱玲的小说多以生活琐碎、男女情怨为题材,连她自己也说,“我甚至只是写男女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我以为人在爱恋的时候是比在革命或革命时更朴素,也更放恣的。”而婚恋永远是与女性有关,但是,自父系社会以来,女性在婚姻中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被动体,作为一个没有经济能力的女性,在婚姻中是没有平等可言的,因此,她只能把其所有的希望,都不得不押到丈夫身上,于是,婚姻便成了女人求生的砝码。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一个让人可憎又深感可怜的人物,少女时代的她,泼辣、率真,长得眉目紧俏,有着滚圆雪白的胳膊,家里虽比不得大户人家,也临街开了家麻油店,吃穿不愁,七巧忙着在店里打理生意,一斤半的麻油卖给熟人算一斤四两的钱,让人看了觉得活泼可爱。“喜欢她的有肉店的朝禄,她哥哥的结拜兄弟丁玉根,张少泉,还有沈裁缝的儿子。喜欢她,也许只是喜欢跟她开玩笑,然而如果她挑中了他们之中的一个,往后日子久了,生了孩子,男方多少对她有点真心。”读到这里,我们会觉得,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能有这样平凡的小幸福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但是,七巧没有选择他们中的一个,而是选择了嫁到了姜家,一个大户人家得了软骨症的姜家二少爷。虽然说的是她哥哥嫂嫂贪钱把她卖给了姜家做少奶奶,但是,我们知道的,以七巧那样泼辣的性子,若真是自己不同意的话,岂是她哥哥可以奈何得了的呢,就这样,年轻活泼的曹七巧从麻油店的女儿一跃成为了姜家的二少奶奶。但是,她这个用青春幸福、爱情亲情为代价换来的二奶奶身份并没有得到多少尊重,姜公馆上上下下的人都轻视她,看不起她,她的丈夫只是一堆没有生命的肉。再加上封建礼教对她人性的压抑,她美丽的青春之花终于在一片西风中凋零了。于是,她变得日渐冷酷、尖酸、刻薄并开始着手于剥夺儿女的幸福,她逼死了儿媳妇,折杀了女儿长安与童世舫纯真的爱。终于她沦为了一个没有亲情,只有金钱的恶魔。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曾经也想过要找件事情做,这也倒不是为了什么理想,只是离婚七八年了,哥哥嫂嫂们骗光了她的钱却又容不下她在家里了。因此,她想着可以独立的生活,至少养活自己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这种新女性所追求的新生活却根本不被人看好,更何况,流苏是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又没念过书的弱女子,所以来白公馆给妹妹宝络做媒的徐太太就明确地劝她,找什么事情,倒是找个人嫁了才是正经。当然,对白流苏来说,婚姻就是她的第二次生命,正好这个时候,范柳原出现了,且有意于她,流苏想着,如果可以和范柳原结了婚,那么,首先可以逃出娘家这个无法再住下去的牢笼,出尽她胸中这一口恶气。流苏的手没有沾过骨牌和骰子,然而她也是喜欢赌的,她决定用她的前途来下注,于是,她带着冒险的愉悦的心情去了香港,用残留的一点青春,经过好一番周旋,再加上香港的沦陷,她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哪怕结了婚老公把风流话对别人说,反正自己是有老婆的名分的,后半生也终算是有着落了。

《沉香屑。第一香炉》中的梁太太,年轻时不惜和家人决裂毅然的嫁给了年过半百的富翁梁季腾做了第四房姨太太,为了爱情吗?当然不是。她前半生的意义就是专等他死,富翁死了之后的梁太太后半生所有的意义就是使用和享受所有纷繁的物质。梁太太选择了自己认为合适的婚姻,她也就顺便拥有了生活的筹码,她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有的是钱!港督有的是我的人!”这样便足以让其他还在为生活艰难的女子们矮了半分下去。

张爱玲笔下的女子,无论是有着旧式的文雅修养,像白流苏;还是受过新式的大学教育,像是葛薇龙,孟烟鹂,她们的共同遭遇就是,既无法在现代都市社会中自立,又远离了革命运动,远离了现实但却又不能接近理想,婚姻在她们的世界里就变得更加的重要,也更加的现实,唯一可以努力的便是尽可能大的增加这个筹码的重量,谋一份富足的婚姻。

(二)爱情,与婚姻无关

张爱玲笔下的爱情姿态万千,但却没有一样是惊心动魄的,更不会是皆大欢喜的,在她的小说里,有爱情却无法走向婚姻,有婚姻却没有爱情,像“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故事。”④

《金锁记》中的长安,近三十岁时,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她和留洋归来的童世舫单独出去了几次,晒着秋天的太阳,两人并排在公园里走着,很少说话,眼角里带着一点对方的衣服与移动着的脚„„这个常年缠绵烟塌的老姑娘,缓缓的走进爱情,因着童世舫给的淡淡的爱怜,渐次温润,隔着半透明的蓝绸伞,千万粒雨珠闪着光,像一天星般到处跟着他们。然而,她始终是被悲哀的命运束缚着,捆绑着,逃不出母亲的魔咒。最终,她本着今生最大的后悔,亲手回掉了这期待已久的婚姻。这最初的也是最后的爱,从此也只能装进水晶瓶里双手捧着看了。

《花凋》中的郑川嫦,一个有着“极其丰美的肉体,俊整的脸庞,小小的鼻峰,薄薄的红嘴唇,清炯炯的大眼睛、长睫毛,满脸的“颤抖的灵魂,充满了深邃洋溢的热情与智慧。”⑤的女子,终于在几个姐姐陆续出嫁后轮到她。川嫦在大姐的介绍及家人的撮合下,认识了习医的章云藩,你来我往中渐渐熟悉了,她喜欢他头上的花尖,他的微微伸出的下嘴唇。这时的川嫦是幸福的,快乐中带着美好憧憬的,因为心中有爱。可是命运对他出奇的苛刻与残酷,在她刚看到一丝光亮时又被这光亮抹杀了,她病了,而且一病不起,刚开始也还想着好起来的一天,章云藩亦是说了总是等着她的,这样朴实动情的话还可以温暖着她脆弱的心灵。然而,她一天天瘦下去,她的脸像骨架子上绷着白缎子,眼睛就是缎子上落了灯花,烧成两只炎炎的大洞,病了两年,她影影绰绰地知道云藩另有了他人„„她就这样一寸一寸的死去了,这可爱的世界也一寸寸地死去了,她的婚姻,她的爱终究是无望了。

二、张爱玲婚恋观的形成原因

张爱玲的作品更多的是以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她用独特的眼光细致的观察力,深刻的探讨了女性人物的不幸命运和人性上的弱点。分析了她们爱情观与婚姻观形成的原因。那么,是什么促使了年纪轻轻的她,在尚未经历过爱情与婚姻的自身体验,就能如此深刻的剖析出爱情与婚姻中的人性,形成苍凉无望的婚恋观呢?

(一)家庭原因

一代传奇张爱玲,出生在1920年9月30日的上海麦根路的一栋洋房里,原名张瑛,她的祖父张佩纶是前清著名官员,她的祖母是大名鼎鼎的李鸿章的女儿,因此张爱玲是有着显赫的身世的。但是,时过境迁,到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这一辈,本来显赫的家庭日渐没落,张廷重完全是过着一种没落贵族遗少的生活:捧戏子、吸大烟、逛赌城、玩汽车、甚至养妓女。她的母亲黄素琼后改名黄逸凡却是个新女性,她不甘于深闺宅院里传统妇女的生存方式,面对丈夫养姨太太吸大烟等一系列堕落腐朽的生活,31岁那年,她和小姑以出洋为名,撇下爱玲和弟弟,到欧洲寻找自己的幸福去了。那一年爱玲和弟弟只有四岁、三岁。自此,爱玲和弟弟便生活在后母专制,备受压抑的家庭中。她后来的作品总是充满着悲观的情绪,这和她童年的这些所见所闻所思是分不开的,她笔下的女性大都是实实在在的,自私而有城府;她笔下的没落贵族们总是在老旧的大宅子里过着神仙洞府一样的生活:“悠悠忽忽过了一天,世上已经过了一千年,可是这样过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因为每一天都是一样的单调无聊。”⑥

不过话说回来,他的父亲却也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在他的教育下张爱玲从小就会背唐诗,很小便开始写小说。她精通中国古典文学,并受益匪浅,同时她小时候亦开始接受新式教育进的是女子学校,学习英文。在母亲的影响教育下,她对音乐、美术也有研究,尤其是对色彩的敏感使她的每一部作品都像画一样呈现出来。她独特深厚的文学造诣使她能够深刻熟练的以生活在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上海与香港为背景,并在这一社会大杂炉中将人性的脆弱与悲哀刻画的淋漓尽致。

(二)社会原因

任何作品都是对那个时代的反映,诚然,张爱玲婚恋观的剖析也正是她所生活的那个颠沛流离的时代写照。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新旧变化交替,张爱玲本身也是极具天才素养的女作家。

她笔下的女性与二三十年代其他作家塑造的“时代新女性”不同,张爱玲写的其实是新女性表象下的旧女性,这些女性或有着旧式的文学修养,或受过新式的大学教育,最终都无法在社会中独立,找事情根本不容易,要么是工资太低,要么是会跌了淑女的面子,到后来,接受新式教育的目的也便成了嫁给更好一点的筹码。婚姻成了金钱的交易,是女人对男人的依附。这根本的社会原因还是男权社会的占据着主导地位,所谓的女性思想解放根本就不彻底,女人们的思想没有独立,她们自觉的把自己归在待嫁的队伍中,精打细算着嫁给什么样的人才不愁今后的生计问题,而自身的经济问题根本就没有独立。在那个**的时代,能像张爱玲一样清醒独立的女性能有几人,她逃出家庭,用自己天才的文学素养编制了一部部传奇的篇章,养活了自己,也成就了自己,当爱情悄然而至时尽情去爱,当爱情不再纯透时放手了,自己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她从来不觉得爱情和婚姻有着什么必然联系,她也不觉得女人会比男人差什么。因此,她便省去了好多凡世之苦。然而,在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如张爱玲者能有几人,无数的女性们只能在社会和经济的重压下上演着一幕幕悲苦苍凉的戏。

三、张爱玲婚恋世界的悲剧意蕴

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时最走红的女作家,然而她的作品和血与火的中国关系不大,她只是写一些市民混乱无助的精神世界,写一些千疮百孔的感情故事,她的作品没有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永远的透着一种苍凉的美,显然她小说中的婚恋观具有着浓厚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在其爱情小说的内容上的体现有三种:有情人难成眷属,相互利用算计的爱和病态的以及变态的爱。

张爱玲的婚恋观的悲剧烙印之一:有情人难成眷属,《花凋》里的郑川嫦,一个花一样的少女,终于在几个姐姐们陆续出嫁后遇到心仪的对象章云藩,眼看着两情相悦,家人也见了,饭也吃了,但是,川嫦却病了,且一病不起,人消瘦的不成样子了,她的爱她的美她的世界终究还是一寸一寸的死去了。

《金锁记》中的姜长安,眼看着三十岁要做老姑娘了,这时,章世舫出现了,他们走在秋日的公园里,细细的说着话,沐浴在爱的微风里,长安努力的戒着烟,瞒着母亲悄悄去见面,连戒指都交换了,眼看着要花好月圆了,但最终还是被母亲曹七巧蓄意扼杀了,这个自己得不到的幸福也不愿看见儿女幸福的心理变态的老太太,她亲手毁掉了长安最初的也是最后的爱。

烙印之二即以交易为目的的互相算计的爱,爱情在张爱玲的笔下早已不再是花前月下,生死契阔了,在《留情》中,郭凤一面欢喜着,是因为现在的生活毕竟富了、阔了,打牌也是可以输得起的了,一面又羞于在人前承认米先生是她丈夫,甚至觉得和他同坐一辆小三轮车都难为情,因为他简直就是一个小老头,她之所以对他好,也只是为了生活。《封锁》甚至只是为了应付电车封锁时无聊与空虚的手段,电车开了,他站起身来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对于她,他等于死了。

烙印之三即病态及变态的爱,《沉香屑 第一香炉》的葛薇龙她本是青春美丽的单纯自信的姑娘。开始,她努力的保持着自己完好的人格,却终究难敌诱惑,甘愿沦为姑妈手中的棋子,走上了一条人生不归路。《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因为嫁的丈夫是个软骨症患者,她得不到正常的健康的爱,最终导致了心理的严重扭曲,她牺牲了自己的青春,也扼杀了儿女的幸福,她带着沉重的黄金的枷过了一生。

《传奇》这部让张爱玲红遍大江南北的小说集,在经济社会复杂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她用独特的眼光细致的观察力,深刻的探讨了女性人物的不幸命运和人性上的弱点。分析了她们爱情观与婚姻观形成的原因。书中的女人爱情与婚姻永远不能完美,永远上演着一幕幕苍凉的悲剧。让我们深刻的意识到爱情和婚姻的和谐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上,而且只有女人自身的经济和意识独立了,不再附属于男人了,这样的悲剧才会结束。

注释

①王蕙玲.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M].湖南:作家出版社,2004:35 ②张爱玲.传奇[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47 ③张爱玲.传奇[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128 ④张爱玲.传奇[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255 ⑤张爱玲.传奇[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54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2]刘勇,陈婕.苍凉写就的华美——走进张爱玲的《传奇》[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7.[3]宋红芳.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婚恋观[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2).[4]张爱玲.传奇[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5]王蕙玲.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M].上海:作家出版社,2004.[6]张爱玲.张爱玲文集・自己的文章[M].合肥:安徽出版社,1992.致

论文的写作是枯燥而又富有挑战的,尤其是这个被别人写过无数次的题目。在此,我特别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侯红艳老师,从论文的选题、文献的采集、框架的设计、结构的布局到最终的论文定稿,从内容到格式,从标题到标点,她都费尽心血。没有老师的细心辅导,就没有我论文的顺利完成。

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学年论文《论张爱玲<传奇>中的婚恋观》终于完成了,这段时间,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老师的教导有着莫大的关系,在此,我再次深深感谢老师。

第五篇:定势思维与创造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关系论析

定势思维与创造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关系论析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是当今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全国各地报刊杂志的有关论述比比皆是。仔细研读,发现绝大部分文章均有一种倾向,只要提及创造思维,无不批判定势思维在创造思维形成过程中的阻碍作用,无不强调克服和消除定势思维的消极影响,而对定势思维的积极作用一般都是一带而过或只字不提。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肤浅的、片面的,对加强双基的教学有一定的危害性。究其原因,是对定势思维的内涵认识不清、理解不透。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以就教于同行。

一、定势思维的内涵及创造思维的形成

1.定势思维的内涵及在教学中的表现定势是有机体的一种暂时状态。定势思维是指人们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表现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作特定方式的加工准备。具体地,定势思维主要有3种特性及表现方式。

①趋向性。思维者具有力求将各种各样问题情境归结为熟悉的问题情境的趋向,表现为思维空间的收缩。带有集中性思维的痕迹。如学习立体几何,应强调其解题的基本思路:即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②常规性。要求学生掌握常规的解题思想方法,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如学因式分解,必须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等常规的方法。

③程序性。是指解决问题的步骤要符合规范化要求。如证几何题,怎样画图、怎样叙述、如何讨论、格式摆布,甚至如何使用“因为、所以、那么、则、即、故”等符号,都要求清清楚楚、步步有据、格式合理,否则就乱套。

定势思维通常有两种形式:适合定势思维和错觉定势思维。前者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形成了某种定势,在条件不变时,能迅速地感知现实环境中的事物并作出正确的反应,可促进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后者是指人们由于意识不清或精神活动障碍,对现实环境中的事物感知错误,作出错误解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定势思维,防止学生形成错觉定势思维。

2.创造思维的形成过程

创造思维是指个人在头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联系或新答案,用以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种问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个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结果,并创造出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创造思维的产生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般经历4个阶段。①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搜集资料和有关信息、储存经验,以便为创造做准备。②酝酿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消化、传换信息,在头脑里反复进行象征性的尝试,重新组合概念。③大悟阶段。这时头脑中事物各部分仿佛突然接通了,发现了新关系、新联系,构成了新形象、新假设,得出了新结论。④验证阶段。将产生的思维结果付诸实施。

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是构成创造思维的必要成份,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灵感的形成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定势思维是夹杂在各种形式的思维活动中起奠基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把握,注意培养。

二、定势思维与创造思维

1.定势思维是集中思维活动的重要形式

课本内容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所在,它是前人经验、智慧的结晶,从内容到方法,都有严格的规定,它需要利用固有经验,按一定模式去解决问题,而这正是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任务的需要。

2.定势思维是逻辑思维活动的前提 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它是证明结论的主要工具。数学教学中主要的思维活动是逻辑思维。如明确定义、推导法则、公式、证明定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活动,时时刻刻都在运用逻辑思维。在进行逻辑思维时,要经过一步一步的分析,多环节、多步骤地逐步将条件转化为结论,每一步都要“言必有据”并遵循推理的法则。这正是定势思维所要求的。

3.定势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

定势思维一方面表现为思维空间的收缩,另一方面,思维者力求扩充已有经验、观念认识的应用范围,表现为思维空间的扩散。因此,定势思维又成为推动思维展开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定势思维可以成为类比、归纳、联想等发现手段的基础。

4.定势思维与创造思维可以相互转化

定势思维与创造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概念,而非对立。它们总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定势思维积蓄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由量变引起质变,转化为创造思维。每一次转化都使二者同时进入一个新的更高水平阶段,如此进行,人们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

5.定势思维对形成创造思维的消极作用

在强调定势思维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消极作用,错觉定势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不少学生总是习惯于搬用已有的经验,被动记忆、机械模仿、生搬硬套,表现出思维的依赖性、呆板性,这些均是产生错觉定势思维的温床。如用6根火柴搭成4个三角形,这些三角形的每边都是一根火柴那么长。学生解决此问题感到棘手,怎么摆弄也摆不出4个三角形,其原因正是“平面错觉定势”的影响。

三、几个应该重视的问题

1.要重视定势思维自身形成的过程

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建立符合数学思维自身要求的具有哲学方法意义的定势思维。这种定势不仅是数学观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定势思维的作用不在于定势思维本身,而在于定势思维如何形成。例如,概念的教学,如果就概念讲概念,草率地把概念硬灌给学生,那么只能形成僵硬的概念定势;如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实际事例和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分析比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抓住事物的本质,那么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就是积极的、活跃的“概念定势”,形成适合定势思维。上述两种教法,均是建立“概念定势”,究其过程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在教学中应加以重视。

2.要淡化所谓的“解题规律”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配备适量及适当的习题进行训练是必要的,但是过分地强调并不基本的解题技巧、方法和观点,突出所谓的“解题规律”是不科学的,无疑会使学生形成呆板思维。更有甚者,在学生未能理解的情况下,让他们死记一些解题的诀窍、程序或口诀,这是造成错觉定势思维的重要原因。有一位初中数学教师,将几何题分成几种类型,让学生死记硬背其规律,应付考试,效果不错,得到了部分家长的“称赞”,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这种错误做法,这也是题海战术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教学方法尽管在某些场合可以暂时取得良好的成绩(分数),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难怪爱因斯坦曾说过:“现在的教学方法扼杀了人们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在学校里,甚至觉得自己象头野兽一样,被人用鞭子强迫着吃食!”这种状况确实是我们教育的悲哀,这不是在培养和发展人的创造思维能力,而是在“铸造”机器人。

3.正确处理好定势思维与创造思维之间的关系

创造是定势的突破,同时又是定势的产物,并非某些文章中所归纳的,定势思维是制造错误的发源地。消除定势思维的消极作用的关键在于克服错觉定势思维,发展适合定势思维。众多文章过多渲染定势思维的消极作用,无形中给中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某些不良影响。如有的教师只重视创造思维能力的提高,不重视打好基础,导致学生成绩严重两极分化;有的脱离《大纲》和课本的要求,违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追求“高难度、高技巧、妙方法”,造成多数学生如入迷雾,不知所措,非但没有形成创造能力,而且必须学的知识也没能掌握。因此,创造思维的训练要有度,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阶段性、连贯性和贯力性,合理处理定势思维与创造思维之间的关系。促进定势思维的形成——突破——形成的良性循环,达到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焕庭赵兴中《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6月

2.张乃达《数学思维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4月

3.王少华“试说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途径和方法”《教育科学论坛》,1993年2月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

下载《伤逝》与《倾城之恋》中的现代婚恋观论析修改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伤逝》与《倾城之恋》中的现代婚恋观论析修改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