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绘画与设计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关于第一课堂实践教学的改革

时间:2019-05-13 00:1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绘画与设计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关于第一课堂实践教学的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绘画与设计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关于第一课堂实践教学的改革》。

第一篇:论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绘画与设计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关于第一课堂实践教学的改革

论文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艺术 表现形式;中国式抽象;非实体性

论文摘要:(1)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 现代 设计与绘画艺术基础教学成长的最佳土壤。(2)现代设计与绘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努力求 发展 .求现代。更要溯源。(3)由西画表现形式出发,重启中国文化传统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经千载,魅力依然,在世界艺术之林永放灿烂夺目的光辉。其中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是祖先留给我们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是我们艺术创作中最为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为我们现代绘画艺术与设计教学及创作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在“民族性”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表现内容与形式。现代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是现代设计与绘画的训练基础,是培养设计师美术家形象思维和表现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认识形态和创造新物象的重要基础学科。民族传统文化是这门设计与绘画艺术基础教学成长的最佳土壤。作为一门艺术,把民族传统文化融人其中,是其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与实践基础,同时设计艺术与绘画艺术也可以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不断得到滋养与有益的补充。在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中,文化的民族性是其内核与灵魂的最终展现,是以本民族文化为支撑的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的主流。随着当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外教学体系在中国年轻一代人心目中及生活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不容回避的社会现实;然而纵观中国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的发展方向,20世纪60至80年代出现的当代绘画艺术及设计发展史上最辉煌的 历史 时期以后,至今一片沉寂,再也找不到明确的发展方向。现今传统中国画已渐行渐远,不知怎的,这些画让人想起赵无极。我们天天对“现代”的努力已倾向于将传统连根拔起。可若是失去了根,那就是再“现代”也不是中国的“现代化”,而是“同化’。在现代设计与绘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努力求发展、求现代,更要溯源。否则,无根无源,便是毁灭,是用“现代”在消蚀我们的传统。中国画即“近”而“远”。很“近”的物体塑造却获得一种悠远沧桑的感受;“实”而没有放弃空灵、自由,同时又在超逸的味道中获得一种隽永的境界。我们不应为观念所迷惑,停留在形式层面,而是向纵深走去;这个“纵深’就是中国的“像”与“境界”。境:境界是中国文人曾在山水中遥望的“彼岸”,是中国文化的形而上之境。对于中国文化模式,她的手段是“象”,而“彼岸”是空灵的“境”。如果说确有“接近抽象式的表现”(或日“中国式抽象”)存在的话,那它的目的不是导向“绝对理念”,而是指向生气氰显的“境”。我们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宋元山水画不仅代表了“中国古典文艺繁荣”时代的“高峰体验”,更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形而上世界—-宇宙生命流变的空灵之境。象:为我们展现中国文化本真之源的只能是中国画的“象”,而不太可能是西式的“xx抽象主义”。作为传统的灵魂之所在,是中国艺术“现代化”的结点。“象”是一个世界,它代表宇宙与人的禅机,寓于境界之中的表征,不是实体的因素。因而不能太“写实”,也不能取消形象。以往“民族化”的经验让我们相信,只有实证化的探索才能确证,在现代绘画与设计中从内里真正建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与“当代”的沟通与跨越;这不仅指理论学术,也是指创作探索本身,更重要的是当代绘画与设计教学基础如何发展的走向。我们传统的绘画根源实际上是从宋元山水人手打开古代文化的精神空间。借助西画表现的结构化的形式创新之所长,在个人绘画与设计的语言中找到了发展的空间维度。由此出发,或者我们可以重建某种主体意识重启中国文化传统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的境界: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方式、概念内涵不尽相同”,以心象静观字宙之气韵流变,以山水遥望体悟人格与 自然 一体的彼岸之境;这无疑在重视中国山水美学乃至古代文化精神的脉搏。而在深层意义上,它对我们当代艺术教学对民族文化的反思与觉醒,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如前所述,作为“象”与“境”的世界,其意义不仅仅是激活我们民族原有的流变、生生不息的宇宙意识,激活一种求新求变的精神动力;更是在这种“宇宙之境”上与现代思维的同步与超越。如果说我们现代绘画与设计在基础教学中再不把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宝藏更好的发展起来,我们的现在艺术教学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当今国际上站在最前沿的现代物 理学 家们已识到了这种宇宙本质的“非实体性”,他们的论证已证明中国传统“象”的范畴所具的深远的世界意义,中国的文化将会引领世界文化。最后无论是从画家和设计师,还是从民族文化考量:这是一条摆脱世俗浮躁氛围,秉持超越信念,又发扬中国精神文脉的“当代”之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要按照我们自己的国情出发,把我们传统文化切切实实的融入到当代绘画与设计教学中。

第二篇:论现代中国传统文化与工业设计中的产品包装设计

学 士 学 年 论 文

THESIS

OF

BACHELOR

(2011~2012年)

题 目:论现代中国传统文化与工业设计中的产品包装设计

学 院: 设计艺术学院 系 工业设计 专业班级: 09工业设计一班 学生姓名: 钱往 学号: 2009082104 指导教师: 陆冀宁 职称: 副教授 起讫日期: 2011.6.9~2012.6.9

论现代中国传统文化与工业设计中的产品包装设计

专业:工业设计

学号:2009082104 指导老师:陆冀宁

职称:副教授

摘 要 针对当今国内工业设计还处于一个模仿阶段,而从传统文化中发掘的工业设计创作资源。本文探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工业设计的设想和方式以及在设计中常遇到的产品设计与产品包装设计的主次问题,浅谈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论述包装对于产品本身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以达到二者间的平衡,并最终达到增加产品本身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一.中国工业设计现状

当说到日本电器是我们就会想到它所蕴含的武士道的精神,当提到英国的家具我们就会想到英国皇家的气派,当提到德国的产品的时候,也许你会马上想到某件产品本身的稳重感和产品的加工精细,但是当提到中国的产品,你又会联想到什么?你会怎么样来描述。我国正处于工业设计的初级阶段,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时代,国内各类家电、家具等企业不断涌现,国外设计的产品不断入驻中国,各个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大趋势下,很多企业为了笼络客源,开拓市场开始走起了“文化产业”道路,利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来不断进行设计、创新,在设计生产的产品中,融入一些独特的传统文化,使设计更具有自己的特色,从而已达到赢得更多市场份额的目的。二.工业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应用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将中国特色的传统的文化融入到工业设计中?如何才能将这两者完美的结合,如何创造出我们独特的设计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包含内容及其丰富的,建筑、衣冠服饰、古玩器物、传说神话、琴棋书画、诸子百家等等。中国传统文化世代传承,无论是思想文化还是物质形态,无论是颜色还是材料,无论是服饰还是建筑,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可供借鉴的设计资源。

1.古韵外观加以运用设计

从形态造型设计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些器皿的设计形态是千姿百态的,从自然的到刻意的,从写实的到抽象的,无奇不有,我们所知道的就有祥云火炬,祥云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其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卷轴和中国特有符号相结合加上现代设计进行的整合,就形成了世

界上独一无二的奥运火炬。比如说我们要对酒瓶的进行设计,那么就可以参考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青铜,彩陶器皿。2.以中国哲学思想为基础的创作理念

在思想方面,我们就有诸子百家的思想,比如庄子的“天人合一”,就是教育人们应该与自然和睦相处,不能破坏自然,与在现在人们关注自身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而可利用资源的日趋枯竭,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的时候,提出的现代工业设计要讲求绿色设计是十分一致的,就比如塑料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难以收拾的后患,塑料给环境带来了 “白色污染”。韩非子的“物以致用”,强调了产品的功能发挥到极致,等等。所有这些先民的造物思想虽然在当时没有针对产品的设计提出,但对现在的工业产品设计的影响却非常深远。我们在设计产品的同时要运用到这些先人的思想,比如我们的奥运场馆“鸟巢”、“水立方”就很好的运用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思想。3.各种材料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东西的制造都是随地取材,可以说是手边有什么就可以是做什么,早期用泥做成器物,在演变中,泥在慢慢发展中参入新的成分成为不可思议的材料。像木材、丝线、竹子、牛皮、砖头、金属这些都是很一般的材料,可是我们的先人却可以运用这些平凡的东西创造出不平凡的东西,比如我们的彩陶、竹简、织绣、漆器、还有著名的景泰蓝。在我们现代工业设计中就应该要运用各种材料,不要拘泥于同一种材料。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不同的设计风格,更好地展示我们所设计的产品的韵意美。

4.合理借鉴民间工艺

中国独有的民间工艺是中国的文化瑰宝,工业设计也可在此吸取养分。剪纸就是其中一样,剪纸工艺是很宝贵的传统财富,很多丰富的图案造型都是在剪纸中体现出来。在一些工业设计的过程中就可以将剪纸融入进去,那是别有一番风味的。比如说上图中采用剪纸的方式做成的灯具,别具一格。还有剪纸技术融入到家居灯上就给吊灯赋予了新的含义,形成一种特殊的产品文化。还有传统的中国结,就是利用了编织技术将绳子变得如此浓墨重彩。北奥运会徽就运用了印章的方式,很具有中国特色,在产品的设计中也可以将这些编织的技术融入进去。还有一些什么风筝,泥塑等等工艺都可以运用。四.传统文化应用于工业设计的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工业设计中不能仅仅是简单的复制,我们应该从深层次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结合所设计产品本身的特点和功能,提炼出某种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内容,从而进行创新与创作。在现代工业设计中,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不是全盘否定,当然也不可能是全部吸收。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传承中国的传统文

化是好的,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去索取,一味地加于现代工业设计上,我们应该要做到创新。我们国家现在提倡“创新型”国家,就是要以创新为核心。与我国毗邻的日本就是一个好的典例,日本在二战后是处于战败国,国内更是萧条一片,但是日本积极走创新之路,不断突破,短短数十年间已成为世界不可忽视的国家。日本的设计很有特色,小巧精致,就如日本的本土文化。日本所设计的一些东西独特之处在于它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设计都创造性的相结合的,两者密不可分。我们就是要学习这样的创造能力。中国的工业设计是还不成熟的,但是我们要从“中国制造”跨越到“中国创造”就是要在工业设计上寻求突破,在工业设计上进行超越。我们有着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本身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十分的吸引人,加上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加创新,将现代工业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结合,融入新技术,新理念,新思维,那么我想我们就会拥有一种独一无二的中国现代工业设计之美。

二.包装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是指对制成品的容器及其他包装的结构和外观进行的设计。根本上也是属于工业产品设计的一部分的。包装可以分为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两大类。它主要有保护产品、促进销售、便于使用和提高价值的作用。包装原来的目的,只是为了使商品在运输过程中不至于破损,便于储存,迅速明确品名、生产者、数量和预见质量等。后来,为了便于物品(产品)的使用和运输,经过手工的制造和发展,则产生了皮袋、织袋、纸、布、陶器等包装用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超级市场的普及,包装除了具备保护和便利功能之外,其销售功能更显突出,成功的用于提高产品档次和企业形象。

现代的包装设计,除了以上所说的这些基本目的外,逐渐成为产品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争夺购买者的重要竞争条件。随着商品市场竞争的加剧,人们对个性化商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包装和包装设计的作用也日益明显。那么,在设计人性化目标和追逐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优秀的包装设计,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可以提升商品的价值,诱发目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且随着超级商场流通机制的普及与发展,顾客购物靠自己选择,商品包装设计的视觉魅力就成为了促进购买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对易耗消费品来说,包装的促销作用更加明显。1.包装设计是增加产品附加值的一种手段

现在的包装设计的动机除了满足原始的保护需求外,也需要满足消费者很多物质和精神享受等层面上的各种需求。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包装,其作用按层次关系概括为: 保护产品—便利产品—美化产品。是一个由物质渐入精神的范畴。其最高层次的极终目标是使产品实现较高的附加值,为产品制造更多的商机。因此,产

品的包装设计在营销推广方面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亦即人们已用战略眼光来重新审视产品的包装。以前,在包装还没被提升到设计的高度的时候,往往只被看作是保护内在产品的一个“外壳”而已。可是,随着市场竞争逐渐白热化,整个设计也逐渐被商家和企业重视,那么,为了增强产品本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除了企业在提升产品自身的品质外,产品的包装设计也被当成了提高竞争力的一个新手段,或者说是成为了商品的一个包装新的卖点。

如今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下,由于科学设计的发展、信息全球传播的到来。各个厂家生产的物质产品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产品之间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品质无法仅丛肉眼上去区别和分辨,需要从产品包装的好坏或是精美程度上去选择所要购买的产品。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对满足他们独特条件的产品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从消费者心理需求来分析,也就是现在的消费者更看中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换句话说,就是说对产品高附加值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样的需求前提下,就要求包装设计作为一种创造不存在差别的差别工具,使消费者能通过商品销售包装得到商品的独特性而获得某种心理、情感的满足,从而影响消费购买和使用产品。

比如化妆品市场,如此激烈的品牌竞争,使得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产品之间的功能差别究竟有多大?人们不一定十分清楚,但精明的商家却知道:包装能够把枯燥的化工产品变成灵丹妙药。自古以来,女人们对美和青春的追求是亘古不变的,实际上,女士们买的不是化妆品本身,而是自信、英姿、青春、美貌和时尚感受。而迅速建立的品牌,精美的包装设计正是能够使商品富有年轻、青春、健壮、雅致、丰满、整洁、力量等一切你能赋予它的感觉,你可以通过包装使商品活灵活现,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这就是包装设计的魅力,它能使顾客满足心理上、精神、文化上的需要,从而促进销售。这也是包装设计赋予商品的额外价值。

2.包装设计的核心要落实到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上。

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如今的包装设计变成了一种过分设计。商品包装的附加价值被发挥到极致,产生了包装的变异,包装的原始作用被忽略了。当商品开始投入使用时,其包装的使命便告完结。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取向的渗透,包装以不仅仅是产品的“保护膜”,如今它带给消费者的是彰显身份地位或者体现时尚品味的视域感受,使包装的附加价值更显突出并走向极端,甚至越来越背离现实生活的轨道,出现了大量的“花”而不实的包装商品。通过包装来达到产品的视觉冲击,达到美化商品,促进销售的目的,是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策略,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市面

上各种各样的所谓“礼品包装”、“高档包装”让消费者得到的是烦琐的包装外壳,付出的是超出产品本身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

今天,不管是设计师还是设计的消费者,都已经不再把设计简单的理解为一个有用的物品。设计师试图在提供给市场和消费者一件有用的产品的时候,也希望能够在其中表达自己的创造性和个性,他们还希望把文化、传统、情感、环保等观念一起融入到一个小小的产品中,使之成为人们美好生活及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消费者也已经远远不再满足只是在一件产品上获得某种功能,他们还期望购买的这件产品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品位和个性,成为他们对于环境保护意识中符合道德和美德的用具。因此,产品设计的文化品位要体现在产品对于满足消费者最终需求的层面上,而包装设计要用艺术化的视觉语言进行表达。作为设计人员,只有对本国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民间工艺有一定了解,对现代美学有较深的研究,对消费心理学有充分认识,才能设计出具有时代气息、文化内涵的作品。以此在包装上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并由此推动我国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篇:论计算机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性

中学信息技术

论计算机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性

邵阳市第四中学 曾明辉

现代教育理念的改革、深化,对国民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如何合作、如何生存。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就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信息化教学必定要广泛深入课堂,计算机教学自然成为其改革的重中之重。计算机教学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过程简单化,隐含的知识清晰化,枯燥的教学生动化,可以说,计算机教学的引入,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飞跃,对教育教学效果是一次巨大的提高。对于现代的教学教育,学生已开始不满足于“知识=书本+粉笔+嘴巴”的教学模式,随着学生心理发展、生理发展期的提前,现代科学环境的影响,活动范围和方式的不断拓广,他们对知识、对信息有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而计算机教学的引入正好顺应了这种时代发展的趋势,它将外界与学校、活动与课堂、书本与信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将“知识=书本+粉笔+嘴巴”更新成为“知识=书本+电教+嘴巴”,满足了现代教育的要求。

一、计算机教学可以弥补教学器材的不足,增强教学中 形象化成分,顺应学生心理思维的发展规律。伴随着教育的发展,学生知识面的不断扩大,教材的不断更新,许多新事物、新知识的不断涌现,作为面对着心灵幼稚、思维能力低下、抽象认识发展缓慢这一特殊群体的教师来说,已很难通过简单的介绍、片面的几句话来让学生在内心世界形成完整的认识,即使是教师自己,也很难仅仅凭借自己的所知来弄清楚问题的关键。因此,在传达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教学资料、知识资料不能满足需要所造成知识盲点,造成教师与学生在知识传递上的阻塞。而计算机能够全面满足教学需要,解决这一问题,它通过网上传输获取教学中的所需资料,有力的弥补了教学器材数量与质量的不足,提供了丰富的教辅工具,并且运用各种动画、图解、音乐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系统全面的传输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学生这一不成熟的群体,获取知识的绝对途径则完全依赖于教师课堂的传播,他们心理和思维的发展所要求的形象性资料,是任何教师都无法估计和全部满足的,而计算机教学则具有很强的形象性、灵活性、多样性,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有针对性的选择,能把书本上简单或是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深刻、形象,很好的针对学生形象思维发展快而抽象思维发展缓慢的心理特点进行信息的多元化处理,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计算机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知识文化深度和广度、教学能力,同时也可以弥补教师知识和教学方法不足的欠缺。知识文化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就必须紧跟知识文化发展的脚步,努力将自己变成不断有清水涌出的甘泉。另外,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各方面发展的不成熟,教师以自己的所识抽象、模糊的讲解对于他们来说,是不能理解、接受的,因此,教师就必须寻找更简洁、生动、具体、形象的讲解方法和知识资料,这也决定了学教师查找资料的复杂性。但是,因为环境的限制、活动空间的约束,书本传达信息已远远不能赶上时代发展要求,教师知识的更新不得不借助更先进的传播媒体——计算机来完成,因而,计算机教学就必然充当起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增强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教育角色,这是时代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使计算机教学占据了教育方式的阵地,赋予了它担当教育发展方向的重任;其次,随着计算机教学的引入和推广,“快乐教学”理念的提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快乐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而学生玩中学、学中玩是他们现阶段获取知识的方式,对于活动教学,游戏教学的要求则更强烈,教师在教学、育人的方法上则必然要不断的改进,教师在教法上的差异、缺点、则更多地依赖于计算机教学互动式、启发式、游戏式的功能来弥补。计算机教学近年来的发展,其先进性的不断体现,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最有力、最快捷的手段,并且也已成为教师能力考核、教学比 武、职称评定、教研科研的一项必备内容,因而,教学本身的要求也使计算机教学的作用不断增强,成为了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计算机教学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克服传统教育教学过程的弊端,创造最佳知识传输效果。计算机教学引入课堂,其高效、快速的信息传递功效,与传统教学相比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在相同的课堂40分钟,采用计算机教学能够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这在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幼稚的思维对事物的认识需要寻求丰富的感官刺激,计算机教学正好能够源源地传递他们对知识需求,满足其求知欲。另外,计算机教学还能够简化教学步骤,克服传统教育教学过程的弊端:

1、可以简化教师繁琐的书写过程,以演示稿、幻灯片代替黑板板书内容,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2、克服了教学空间的限制,完成了以前在教室不能完成的教学内容,使教学从教室走向了校外,从有限空间走向无限空间,拓展了教学范围。

3、克服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增强了小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刻性和长久性,因此,计算机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与中学或其它阶段的教学表现得更明显、更直接。

四、计算机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计算机教学是学习革命的产 物,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作为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渴望和思考是非常强烈的,对于计算机教学所带来的丰富信息,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第一,计算机本身就是一种现代科学产物,学生对其中奥妙在教师的引导下必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计算机所提供的对话式功能,能满足于学生爱动的心理,对计算机本身的操作就是一个自觉学习的过程,对计算机信息的寻找过程本身也就是一种满足求知欲的过程;第二,计算机所提供的虚拟式的演示功能,是在现实生活和实践过程中所无法实现和观察到的,它通过对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模拟的动画演示,如火山喷发的过程,化石形成的过程,江河形成的原因等等,能通过具体的视觉观察,使学生产生外在教学认识与内在心理认识的差异,从而就培养思考问题能力,产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三,随着计算机教学的引入,使学生接触面的快速扩大,知识掌握程度的不断加深,思维能力的不断加强,其所遇到的疑难也就越来越多,其心理内在对知识的需求也就日益强烈,问题是促进学习最有利的动力。因而,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必然会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对疑难问题答案寻求,同时也解决了以布置作业被动促学的教育弊端,从根本上符合了素质教育的号召,让学习的过程成为了“快乐学习、自主学习”。随着计算机教学深入课堂,它已开始逐步取代传统教育方式的地位,其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被 广大教师所认同,它所带来的教学效果的飞跃,是任何时期都不能相比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教学必将成为课堂教育的主宰,成为推动现代教育巨大的动力和武器。

邵阳市第四中学

第四篇: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本站推荐)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拓展创作的自由空间,本文强度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根基,重点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设计;根基;继承发展

正文:

传统文化是社会的灵魂,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应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化历史,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一个国家要想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除要具备强盛的综合国力外,还必须保存和发扬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现代设计的实践中,如果只一味的模仿西方设计的外在形式,而不注重本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内涵的体现,其民族文化存在的“根”和“脉”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损伤。因此在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进程中,应对传统文化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传统艺术中的文化内涵为现代所用,创造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是中国现代设计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发展的根基。

全球化的进程影响了当今的文化,搞笑的肥皂剧、滑稽动画片、麦当劳等进人到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充满洋味的社会文化。新的生活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人们有了新的价值观与审美观,设计中没有了传统文化,失去了发展的根基,作为中国的现代设计,这种没有意味的作品不会被世界所认同。因此,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现代设计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必要的。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达到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在艺术设计方面我们也还是应该“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在艺术设计中,我们也要“寻根”,寻找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艺术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及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被容纳,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构成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深锁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之中,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入。

中国传统文化优秀营养成分只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挖掘,它的意义是深远的。现代设计的发展必然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基础之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虽没经历西方的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运动,并不等同于失去发展本国设计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较西方文化表现的直观感性,多了些理性的浪漫理想,中国平面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运用有意味的元素,创造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平面设计作品。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整合与应用。

现代设计有必要以发展传统文化为己任,经济发展,现代技术的提高,把探讨当代设计的着眼点放在传统的文化中进行分析尤为必要。现代设计中具有诸多影响因素,诸如文化等,在西方艺术思潮融人中国现代设计的时候,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重新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吸引了很多目光。中国的现代设计离不开传统文化,也离不开当前的设计观念更新,现代设计理念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人审美情趣基础之上,现代设计的理念不但是融合现代设计观念和设计思维,也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创造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作品。

在当今的现代设计中融人传统文化的一些特征、符号,也成为现代设计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潜质的一种趋势。比如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中国香山饭店就是运用江南水乡青砖灰瓦色调,使现代建筑加上中国传统文化情怀,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共鸣。这里需要明白的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的过程之中是彼此吸收精华的过程,借鉴传统特征和符号,有目的地选择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精华融进现代设计中去。因此,我们应该倡导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以现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融人现代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必定会使现代平面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使传统文化得到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生,并焕发新的生机。

著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先生为日本“自在”纸坊创作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海报设计,在纸纹上运用了传统手造纸的毛边,宣纸竹纹变化,构成中国山水自然绘画意境的疏散意象,表现了中国人文性情无束,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幅海报制作结合中国传统图案艺术表现手法,把作品风格淋漓尽致突显。靳埭强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他同时强调: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整体简洁流畅,极富时代感,标志内又包含了中国古钱,暗合天圆地方之意。中间一个巧妙的“中”字凸现中国银行的招牌。这个标志可谓是靳埭强现代设计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

我们从靳埭强的所有设计作品中,都能够感受到强烈的中华文化气息,这也正是他艺术设计成功之所在。如果说,靳埭强的成功,还有什么捷径的话,那就是把传统文化融汇到现代设计当中去,使设计作品更具有文化气息,以此增强设计的感染力度。创造,是艺术设计永恒的主题,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了艺术设计的生命力。创造是需要有底气的,这底气不是来源于抄袭——照抄照搬古人和洋人的东西,而是来源于文化与艺术的积累。这种积累,正是任何一位成功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身体力行,孜孜以求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结果。

奥运会标志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范例:五星,五环,象形的“中国结”传统图案,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太极拳结合,使得标志如行云流水般生动和谐。作品在体现现代设计观念的同时,也折射出了本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历史文化特征。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标志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该标志整体结构也是取自传统吉祥装饰图案“盘长”,但可贵的是它没有对这一传统造型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不到而意到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动势与意象,并借以表达标志主题和传达人民的祝愿。

香港凤凰卫视的台徽,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喜相逢”图案,反映出一种厚实的带有民族文化底蕴的特征,而且凤乌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圆满、吉祥、欣欣向荣的美好寓意,这种对未来的美好希冀与向往的装饰图案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表现的特色手法。“上海老酒”包装的创意设计就采用了传统纹样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和老上海建筑的特征,将传统图案和地域特征结合当代人的欣赏习惯,表现了老上海的传统文化,给人以古朴、回归的感觉,设计出了喜闻乐见的现代酒包装。

《迎接新世纪》海报赵萌在设计中运用了中国龙作为主题图案,把中国人民龙的情结与现代设计艺术结合一起,既有新意又不拘泥形式,在传统表现形式上强调新的创意、赋于新的内容,表现新的理念。其视觉语言简洁明快,一目了然。

中国定向运动协会的标志设计以体现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健康的愉悦精神内核作为创意原点。标志借用司南椭圆的外观造型与国际通用的定向运动标志相结合,取意天圆地方、天地合一之意,整个标志给人以宁静、悠远又不失动感,体现了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回归自然,体验健康,珍爱生命”的运动宗旨和“在休闲中锻炼,在锻炼中休闲”的理念。司南作为中国最早的指南针,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司南的运用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升华,让人联想到定向运动的特点,更寓意着这项运动与中国的历史渊源。

在现代设计中,如何能把握传统装饰图案关系及运用,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图案色彩的对比、统一及变化等基本规律。还要注意汲取中国传统民族图案艺术中的色彩精华并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与运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的中国平面设计民族风格。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形态的应用及应用方式。

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形而上的,而在艺术设计中,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运用实际上是对这一意识形态进行了物质化,以可视的形态,通过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最终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运用实际上是对其视觉形态的运用。

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形态进行设计,重点在于借用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形态来表达某种志趣、情感和思想;或是对传统元素进行创新,将传统的设计语言渗透于现代的设计之中,创造出新的视觉形态,使其既有传统元素的形似和神韵,又具有现代设计的意味与形式,唤醒个人的记忆与民族的记忆,进而体现出某个民族的气质、精神和理念。具体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1.复制和仿制。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的视觉形态如色彩、造型以及纹样,遵循原有结构上的韵律、节奏和秩序,采用“传统外观,现代结构”或者“现代外观,传统结构”等方式,与现代事物相结合A e进行重组和重建。这种方式是对传统文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化视觉形态的一种借用,并非机械的照搬,而是要运用现代事物作为载体,做到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从而形成新的形象。

由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卢昊悉心设计的中国限量版法拉利599 GTB Fiorano跑车就是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中西合璧的最好例子。卢昊用现代创意的手法将中国古典元素—宋代哥窑开片瓷器式的纹理通过手工漆绘形式在车身上。方向盘点火按钮上“启动”和转速表上“零一十”的字样,均采用中国书法篆体。将中国元素和西方现代事物完美结合在一起。

2.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变异和进化。对元素的提取、转化和抽象再重构,这是当前设计中广泛使用的方式。设计师在丰富的文化传统中去捕捉和发现美的元素,在这些元素中提取适用的材料,使其成为自己创作的素材;同时对这些提取的元素进行转化和抽象,根据形象的构成,结合现代构成意识对中国传统艺术重构。用现代的观念和审美情趣去重新阐释和发掘传统的精华,寻到东西方文化的接合点,再有效的与设计作品相结合,形成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设计作品。1998年建成的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是一个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提取转化处理典型的例子:设计师将古典的“塔型”结构运用到一个现代的摩天大楼的建筑设计中,没有将中国塔形生硬的放大,但整个建筑的比例是与中国塔形美学比例和力学是相吻合的。建筑师将中国传统的密檐式塔作为设计构思的原点,将密檐式塔的韵律、轮廓线及细部加以高度的概括,使用“高技派”的设计手法,将传统建筑的精神通过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构造手段表现出来。

3.透过文化元素表象寻求思想根源。从中华民族整体文化中寻求构思源泉,推陈出新。吴良墉先生设计的曲阜孔子研究院建筑群,它是传统文化及建筑思想运用的成功范例。

孔子研究院的园林设计采用的方式是古代的“书院”方式,构思精巧,布局严谨。设计中在建筑的北面堆土以象征坐山,南面堆土以象征案山,同时建筑左面引水成渠以喻青龙,前面的小沂河正对应风水中的“金带环抱”,整个布局体现了传统的文化观,也气和了传统的风水说要求建筑的选址负阴抱阳,前面有案山,背面有坐山的要求。整个设计还运用提炼的传统元素,充分使用隐喻的手法,将多种古代建筑元素作为设计的原型,并按照现代的美学观加以变异,来重新演绎传统。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性灵智慧和才情气概的结晶,她独特的人文历史因素造就了其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先民生命意识开启以来的一种生命意义上的艺术。中国传统文化随着时间推移、历史变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传统文化体系,这一体系体现了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它是中国现代设计所要继承运用、开拓创新的坚实基础和独特法宝,我们要寻找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整合,从而使现代设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作为当代设计的后备军——我们设计院校的学生来说,应该感觉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培养一种设计师的责任感,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不要有的时候不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感到后悔。

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昨天的传统文化,我们正在创造明天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曾经成就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它也必将对人类不可能终止的文明发展,继续发挥着巨大的、无处不在的影响。传统文化之对于我们今天的现代设计,如鱼得水,须臾不可离开。

参考文献:

【1】、王宏建 袁宝林主编:《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 【2】、谭家健主编:《中国文化史概要》(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1988年9月第一版 【3】、周来祥主编:《中国美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

【4】、张伟:《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美术报,2006年1月28日第00007版 【5】、彭文民:《艺术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第五篇:书法绘画教学在中学课堂中的实践

书法教学在中学课堂中的实践

摘 要:本文通过教学实践总结,总结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关键词:中学

书法绘画

兴趣

多媒体

中国数千年的悠久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而书、画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诗、书、画、印为一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和骄傲。它的发展与创新凝聚了数千年来无数大师的心血与智慧。又融入了无数中国人的拳拳爱国之情。从书画的发展史中可以看清中国社会的变迁,从书画的进步可以感受中国的繁荣。中学生学习书画是传承人类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艺术的必有之路,也是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有效途径。

但是在多年教学中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一是把对书画的“教”和“学”局限在技法训练与照本临摹,去本求末,让学生在笔墨之中简单重复,照猫画虎;二是缺乏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引导,从而无法把握造型的实践和应用;三是忽视对书画概念的讲解或讲解太抽象,造成学生对书画的模糊认识,从而使教学目的落实不到位。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中国画教学受到严重影响。为此,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书画、了解书画、喜欢书画、会画中国画,使我们的民族意识发扬光大,后继有人,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所以,作为一名中学的美术老师,我在上美术课时是这样上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代中学生对于书画艺术的欣赏与学习兴趣不高,缺乏认同感。平时生活中,学生在参观博物馆、美术馆过程中也很少对书画国宝作品有较深的认识。所以要想学好书画没有兴趣是不行的,它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重要心理动因,是创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对美术活动感到愉快与充满好奇,化被动为主动,有效的激发学习动机与求知欲,使认识能力和表现能力得到提高。就像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的“缺乏兴趣的学习是痛苦的,它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求知欲”。所以面对硬笔时代的孩子们,要他们喜欢上不易掌握的毛笔和宣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按传统教法,上了课就讲中国书画的特点、技法。学生一时转换不过来,很难接受,一旦兴趣激发不起来,想入门就难了。因此,在教学中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保证在单位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质和量,可以说教学成败的关键。那么要怎么做呢?

一、用故事激发兴趣,带动学习。

教学过程中把一个个生动的名人轶事与教学中的知识结构结合起来,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例如在上《兰亭序》一课时,学生都能讲出它是“天下第一行书”。“那么它为何能得到如此高的赞誉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们众说纷纭。有的说因为它是王羲之的作品,有的学生说因为它是第一件行书作品。为了让学生有增确定认识。我便讲述了王羲之当时作书时的情景。我告诉学生正因为这件作品是王羲之真情实感的流露,行文十分流畅,所以为历代所推崇。随后,我又列举了“萧翼骗兰亭序”的事,以此来说明《兰亭序》在历史上的地位。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后,我在分析作品艺术特点时,他们全情投入,踊跃发表意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讲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欣赏朱耷的《双雁图》、《鹌鹑图》时,我问:“朱耷的画有什么特点?”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我首先肯定了他们的回答,然后从中总结了几条————形象古拙、新奇、生动,最后讲解笔墨的变化,突然一个学生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朱耷画的鸟眼睛都是斜的?”一下子全班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我让大家讨论“斜眼”表示一种什么态度?“瞧不起!”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那朱耷瞧不起谁呢?”接下来我讲了朱耷的身世和遭遇。学生对朱耷的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绘画特点有了新的认识————抒情。所以名人的故事不仅仅是故事,它还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艺术进行了诠释。再加之一些名人轶事本身涉及的都是艺术家求学、创作的故事,不仅娓娓动听,而且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一定 的启示。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就是给他们树立一个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既带动了学习,又增长了知识一举两得。

二、实物与绘画相对比,写生与临摹相结合

学习书法,必须从摹贴和临贴入手。临摹,需做到“入贴”和“出贴”。入贴——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带有明确审美最求的艺术活动,能深刻体会和理解原帖的精髓并加以运用。出帖——即从所临碑帖所继承的传统中跳出来。它不是抛弃而是扬弃是在继承过程中对符合和个人气质的审美意蕴及形式的不断改造、融洽;同时也是对不符合的时代审美观念的内容和形式上的抛弃。

那么国画课怎么上呢。一般国画教学都是采用教师讲,学生临摹的方法。这种传统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有时还会出现教师讲技法,学生不爱听,画画时又不会画的问题。

我在教学时,让学生临摹一幅画,我就把画上的小动物带到课堂上,即活

跃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使讲解更明白、更透彻。如有一节课学习画虾,我带了几只活蹦乱跳的大青虾,把学生五人一组,分成六组。每组三只虾,然后放齐白石的代表作《虾》,先让学生观察画中的虾与活虾有什么不同。学生各抒己见:“画中的虾有四条后腿而真虾有十条后腿。”画上虾眼睛是横的,真虾眼睛是小黑点。”“真虾半透明,画上的虾是完全透明的。”……学生观察的很仔细,说得也很全面,我接着设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同,难道是齐白石老先生画错了?答案肯定是没花错,可学生对为什么的说法就不一样了。有的说这是创新,有的说“为了传神”还有的说“这就叫艺术”……我听了学生的回答感到很高兴,这说明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什么能力和见解,但还不全面。

三、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育的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一个民族必须具备创造力,才能使其自立于民族之林。那么书法绘画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有没有文章可做呢?答案是肯定的。他们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且还具有一些独到优势呢!

我们知道书法、国画是一门传统的艺术形式,而艺术最可贵的就是要有独创性。否则陈陈相因,艺术也就走进了末路。国画大师齐白石说过,似我者死、弃我者生,强调的就是一部创新史。两千多年来的书法史经历了大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行书的一系列的变化。它的演变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否则就没有今天的五彩缤纷书坛胜景了。所以求新求变是人们对艺术的普遍期待。我在上课时的具体做法是:

对于书法课这样上的。A:欣赏课时在课堂上讲一些书法史,方法上使用比较法,同中求异,“艺”就是创新点。B:写字课时利用书法作品丰富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有一下几点:1:点画教学中把同类点画几种起来看看大致有哪几种,这是对点画的规律性认识。有了这样的认识以后就能在今后的书写创作中点画书写千篇一律。2:在结构上教学发挥的天地更是广阔。像兰亭序中的十九个“之”字个个就不同,不同点在哪里通过对比分析就能开拓学生的思路,避免千字一面的僵化局面。

中国画教学更是如此,不应该让学生一头钻进古老的传统。孩子们的性格天真活泼,有着独特的感受能力,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想象力十分奇特,他们作画无拘无束,任意驰骋。绘画作品从表现方法到内容、构图以及用色往往不拘一格、大胆夸张、任意变形、丰富多彩。作品单纯而简练。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方法的创新即技法的创新

“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敢于去画。教师应抓住他们的这个特点巧妙的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如:我在教学生画动物后,再要求学生自己去尝试画一些花。先用浓墨(或色)画出不同形状的花,然后用淡墨、水(或色)点在形的中间。或者先用清水画一个小圈,然后用干墨画在全的边缘,这种利用水的张力以及宣纸的特点,使画面产生了漂亮的肌理效果。学生对这种效果表现的非常兴奋。个别优秀的学生还利用已学过的方法进行了尝试。效果还是蛮好的。写到这我就会想到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平时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无意创造,并及时的进行鼓励与表扬。

2、内容的多样性:

教师要能跳出中国画传统的花、鸟、山水、人物这些内容的布局。提供一些符合中学生喜好的形象作为绘画的对象,同时给予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在笔墨纸砚间尽情挥洒。想到什么就表现什么。水墨画确立的是“外师造化,中得新源”的创造原则。“气韵生动”的审美标准。并有“以形写神”“超以象外、缘物寄情”等艺术理论这一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张开他们想象的翅膀,自由表达内心感受的良好空间。作为教师对用笔的技法、物象的形体不做过多的约束和要求。让学生自主实践、大胆作画。启发引导学生摆脱前人的思维模式。推陈出新。创作出充满活力和时代朝气的优秀作品。

四、充分利用好多媒体,增加课堂趣味性

书法、国画欣赏都离不开多媒体的运用,如书法历经几千年的历史,有着大量的优秀书法作品,其线条精练优美,内容丰富,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纯洁心灵。我在上课时找了大量的书法作品,通过媒体进行播放,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的魅力;当学生在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之时,感受到书法家同一点画,写法多样,写无定法,刚健优美,自始至终流露着一种从容不迫,潇洒俊逸的气度,给人以高雅、清新、华美的艺术感受。学生边看边情不自禁地在比划着并讲自身的感受,这就是书法的魅力所在;欣赏颜真卿的《颜勤里碑》时,学生感受到字体的宽博、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端正雄伟;欣赏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感悟到书法用笔果断,求平稳尚筋骨,可谓笔笔精到,字字珠玑。不同时代书法家的字体,给学生留下不一样的感受。这样,学生坐在教室里,面对着多媒体这样的一位良师,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领略到古今书法艺术的真面目。在播放多媒体时,我再配之以声音、图像等多种形式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真做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了”

同样在国画教学的其他环节运用多媒体也会有着不同的效果。在学习山水画时,我用多媒体给学生绘制出不同种类树叶的画法,并且通过直观的改变表现出树叶的疏密变化,再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这样他们就把各种叶子的画法记住了。在介绍“三远”,即平远、高远、深远时,我把画中的山不断移动让其判断。并且通过重新组合画中的内容,让学生比较哪一种构图形式最合适、最美。

五、鼓励表扬、持续兴趣

表扬激励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肯定,是使学生兴趣持久下去的一

个重要因素。学生听到了老师的表扬与鼓励,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不仅心理上得到了一种满足更鼓舞了他们的学习劲头。如画《鱼》时,部分同学认为,只不过是画条大鲤鱼,在莲花中嬉戏,平常的很。我在鼓励表扬了同学们敏锐的观察力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路,学生们顿时思维活跃起来,马上想到了“连年有余”这一成语,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美好的心愿。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乐趣。学习书法也同样如此!

书法绘画教学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用新课程新标准的要求,代替旧的教学观念。在弘扬优秀的民族艺术形式这个基础上,结合更广泛的艺术语言。发展传统艺术。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新精神!

以下是学生通过学习创作的作品:

参考文献:

“书画国宝探微”的实践

陶云峰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教育论文网

下载论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绘画与设计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关于第一课堂实践教学的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绘画与设计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关于第一课堂实践教学的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