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第一章 鲁迅
一、鲁迅的思想
鲁迅是在亲身经历的个人家庭的衰败和困顿、时代社会的腐败和无望从而产生的困惑、挫折和失败中,经过一次次的灵魂拷问和精神探索,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思想,并走向文学道路的。
鲁迅的思想重心放在“立人、立心”的“文化-精神”改造观念上。
在反思传统文化的弊病方面,他猛烈抨击历代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治心”手段对人心的残害,认为这是中国文化衰落的根由;同时赞扬那些历史上敢于反抗现实,特立独行的“中国脊梁式”的人物。在借鉴、吸收外来的思想态度和实践上,他看重西方19世纪以来具有独立人格和反抗现实精神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翻译介绍跳动着“真实的心”的文学作品,以期达到通过文学进行心灵交流,使中国融入世界文学和世界思想的目的。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上,他也坚持不从理论、条条框框来衡量作品,而是看作品是否体现了人的本心;在自己的创作中,也一样真实地表白内心,甚至“抉心自食”,以至达到了思想内容的无比深刻。
鲁迅以坚韧的“精神战士”形象,努力克服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虚无态度和绝望情绪,执着于自己经历的人生和现实,在文学创作、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等方面,为20世纪中国的文化和文学发展作了具有经典性的杰出贡献。
二、小说创作
1918年《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它以鲜明的现代小说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新时代。之后鲁迅在1918年至1925年连续创作了26篇小说,结成《呐喊》《彷徨》两部小说。
(一)题材开掘的深刻性
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鲁迅的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以浙东市镇为主要活动场所的乡土世界。他通过《故乡》、《药》、《阿Q正传》,《祝福》、〈离婚〉、《明天》等小说描述了一些农民形象。在描述下层人民生活苦难的同时,正面描写了他们精神上的愚昧和在封建权势压迫下的不幸人生。作为中国旧社会的缩影,暗示出旧的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溃败、昏暗、了无生气的时代背景。而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这些人物形象则在不同层面代表了中国民众苦难的生存状态和麻木不觉醒的心理状态。通过一农民题材的广泛展现,鲁迅描绘出了旧中国这个病态社会中的病态人物。
鲁迅描绘的另一主要题材是知识分子。鲁迅主要讽刺传统文人的迂腐、“无行”和“无文”。鲁迅又刻画了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类知识分子即真正的现代知识分子。
在处理这两大类人物题材上,鲁迅的眼光是独特的。A、没有用过多笔触去展示他们的现实生活状况和图景,或直接写实地描摹具体的人与事,而是把笔触直指人物的内心状态和精神世界。B、对知识分子的描绘重心在于他们作为孤独者,出于拯救民众却被民众吞噬的绝望境地的精神痛苦和“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生存境地。体现了一种显示灵魂的内在性,逼迫读者与小说中的人物,连同作家本人、正视人心、人性的卑污,承受灵魂的拷问。C、还具有自觉的主体渗透意识,即把自己摆进小说中,无情地解剖自己。这种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是鲁迅“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是小说现代性的独特表现,也是鲁迅小说的经典意义之一。
(二)情景结构的独特性
形成了“看/被看”和“去——归——去”的典型模式。
〈示众〉是“看/被看”模式的典型代表。这个小说只写了一个场面:看犯人。小说不着重刻画人物,主要写一种具有象征意味的氛围。在这个相互对峙的关系中,“看客”及其心态展现了国民的劣根性、愚昧和麻木,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沦丧的象征。而被看者则有两种类型:一是不幸的普通群众的不幸成了人们鉴赏和聊天的谈资。二是先驱者本为拯救民众而奔波、奋斗甚至献身,而他们的牺牲恰恰成为群众观赏的对象。
“去——归——去”的模式在鲁迅小说中也可称为“归乡”模式。如〈祝福〉、〈故乡〉、〈在酒楼上〉〈孤独者〉的小说中表现突出。这些小说中的“我”都是早年离开故乡到城市去寻找希望和现代文明价值的知识分子,回到故乡来寻梦,但现实的乡村图景把他们的梦打破,使他们再度远走。
在这类小说的结尾,鲁迅又作了相似的处理,主人公走出绝望,向绝望作抗战。
(三)叙事艺术的独特性。
茅盾评价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鲁迅叙事艺术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他试行新的叙述视角或新的叙述方法时的独创才能。
首先,与五四时期其他主观抒情的作家相比,鲁迅有意识地发展了“小说叙述者”的艺术。在〈孔乙已〉中通过这种间接的叙述层次,鲁迅进行了三重讽刺:对主人公、对看客、对毫无感受力的代表看客声音的叙述者“我”。小说把批判剖析的锋芒指向了民众精神世界和启蒙者的尴尬处境,也表现出启蒙的重要和启蒙运动的悲哀。
鲁迅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各各不同。〈狂人日记〉、〈伤逝〉是主人公自述,小说中的“我”不是鲁迅自己,把“我”也置于小说中的某一个人物的位置上加以审视、剖析甚至批判,表现了鲁迅创作小说的成熟的叙事艺术。
其次是叙述风格的独特性。鲁迅小说很少背景描写,他主要用力处是人物塑造,但并不是传统小说的外貌描写,也不是西方小说的长篇心理描写,而是写意式的剪影式速写。人物刻画上专画眼睛,用最具特征的语言动作展现内心。鲁迅写人,得力于中国文学传统的主要是“白描”。鲁迅小说的另一叙述风格是超越一般的写实主义,采用了象征叙述技巧。在这种叙述结构中,只有把现实故事和象征寓意结合起来读才能够真正地把握鲁迅小说的丰富思想。比如〈药〉这只是一个乡村老夫妇用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痨病的故事,从象征意义上看,作者实际上是以这一迷信行为作为象征结构的基础,华家儿子的病需要夏家儿子的血来治疗这样一个象征结构。表现出民众儿子的“病”必须用革命者的牺牲来治疗。但这种牺牲是毫无意义的。
鲁迅搜寻历史材料作小说,最后成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共8篇,在《故事新编》中有意识地整理他长期以来对中国古代思想的独特思考。表现出他在绍兴会馆蛰伏十年,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典籍的具有现代性审视视野的独特观察。无论写古人还是今人,小说都体现出了对“官魂”“学魂”“匪魂”“民魂”的深刻洞察。
《故事新编》不是针对具体时代的写实,而是超越时代的关于中国的大寓言。《补天》《奔月》。都是针对今人今事而用的象征叙述。
三、散文及散文创作
1924年到1926年的散文集《野草》是最为别致、最为婉曲、最为深邃的一部作品集。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独具一体、空前绝后的一种‘独语体’散文,这部作品集的形式和感情表述的独特同鲁迅写作时的个人心情紧密相关,又同他的生命哲学紧密相关。这时候他的另一部小说集被他命名为《彷徨》,杂文集被命名为《华盖集》,都表明鲁迅进入了思想的苦闷抑郁期。
《野草》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而深邃的。从内容的象征程度上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意义指涉比较明朗的讽刺性、杂感型散文。另一种《野草》是象征意味极浓厚的对人的生存困境的现实感触后的心灵滤化,是鲁迅当时心灵深处对社会、人生,乃至人类生存诸问题的最矛盾、最深刻的思索,是鲁迅所有苦闷的象征。《过客》是一篇戏剧形式的散文,既是鲁迅对内心希望/绝望的矛盾中挣扎的自喻,也是一篇艺术化了的生命哲学宣言和告白。写一个“状态困顿倔强”的中年人的“走”“对过往一无所惜,对目的一无所求,不顾疲劳、伤痛和鲜血,不接受任何劝促、关心和帮助,只是独自一人凭着前面的”我的声音奋然前进不敢止息。
《野草》的象征主义艺术技巧是高超的、繁富的。达到“无词的言语”的境地。在语言运用上,鲁迅吸收了中国文学的炼字传统和许多西方句法和语法。虽婉曲深邃但没有流于随意生造而导致晦涩难懂。他又创新地铸造新词如“无地”,“无物之阵”甚至用佛家语“三界”等。这种古语奇句的运用创造了一种复杂的文学效果。在意象营造上,鲁迅除用联想、变形、想像等常用手法外,还充分调动了神话、神秘、不稳定的内容,因而营造出一种场景奇幻、色彩冷艳、意象奇崛怪异的艺术氛围,有力地映衬了思想的深奥和复杂。在散文形式上,《野草》被称为“散文诗”,因而它的大部分篇章都是铿锵有力的格言警句,是朗朗上口、具有内存韵律的严整灿烂的诗行。
《野草》之外,鲁迅一些篇幅稍长基调也较舒缓明丽的散文,大多收在《朝花夕拾》里。其中有10篇散文确实源于回忆的力量,实际上是鲁迅追述的自己由故乡绍兴的童年和少年到青年时代在南京后来赴日本以及回国初期直至走进北京知识界的心路历程,写成的一份注重生活经历的文学传记。《朝花夕拾》是一种故事娓娓道来,情绪舒缓明丽的“闲话风”散文。
四、杂文创作
鲁迅的杂文集是一部“百科全书”,是一个活的两代中国人的“人史”,整体地成为现代中国的国情史。
鲁迅的杂文创作,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留学时期《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鲁迅早期思想时的这些文章,都收到了鲁迅第一本杂文集《坟》中。作为一种自由形式的“无体之文”,鲁迅的杂文开始于1918年-1919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随感录”专栏中的杂感与杂论。鲁迅的杂文创作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A、1918-1925年的尝试阶段,主要包括《坟》、《热风》表述与新文化运动中其他作者相同的“五四”立场即反传统,破坏偶像,抨击迷信和国粹,鼓吹科学、进化、民主与个性解放。B、1925-1928年主要包括《华盖集》《而已集》《三闲集》在北京。C、1929-1934年主要包括《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这一时期正值中国内忧外患加剧,国民党文化围剿,鲁迅在上海的生活颇为艰难。D、1934-1936年,杂文创作“后期《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这一时期死亡、疾病威胁着鲁迅,鲁迅杂文创作却已入了更扩大、深化乃至文化历史的底层,关注重心重回到他最熟悉的文学、艺术、历史研究和国民心理的艺术分析上来,开展了更加广阔的视野,注入平淡的思考与深化的情感。
鲁迅杂文涉及问题极广,几乎涵盖现代中国人生活的各方面。首先,鲁迅杂文内容的核心是揭露现实中无处不在的奴役关系,大声疾呼人的觉醒、自主与解放。从“文化-精神”改造观念出发,宏观把握中国思想史,中国国民心理、民族性格及其出路,一直是鲁迅杂文的基调。其次,从杂文经常谈论的对象上看,他的杂文一是针对农民、妇女、儿童和小市民,一是针对现代知识分子。
鲁迅杂文思想艺术的特质:
(一)强烈的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
鲁迅的杂文集是一个不停息的批判、论战反击的思想文化斗争的编年史。鲁迅形成自己的“争存于天下”、“首在立人”,首先要寻到人的权利的思想,将锋芒对准了形形色色的奴役压迫,这就是他批判社会,否定攻击旧文化和旧思想的根由。
(二)反常规的杂文思维和犀利的杂文笔调
鲁迅的批判最为关注并全力揭示的是人们隐蔽的,甚至自身也未必自觉意识的心理状态。他还提出了“推背式”的思维方式,即“正面文章反面看”,真正到了入木三分的程度。
鲁迅杂文的犀利、尖刻的笔调往往在于他的违反“常规”的联想力与想象力,他能够把外观形式上差异很大,没有任何联系的人和事联结在一起,呈现本质上的相通。一极是“高贵”“庄严”“神圣”另一极则是“低俗”“虚伪”,使他的笔调犀利尖刻。
(三)“社会相”与形象化
他的思路起点总是具体的个别的人与事而又将个别人、事置于时代、社会、历史的更大时空下,以一种非凡的思想穿透力,看到这一具体人、事所代表、暗示的一种普遍性特征。杂文在人事描写上具有了“文学性”“形象性”特征。
(四)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一方面,他自由驱使中国汉语的多种句式:或口语与古文言句式相杂;或排比、重复句式的交叉运用。另一方面,他故意违反规范用语,打破语法规则,制造一种不和谐的“拗体”,取得了荒诞奇崛的美学效果。
五、代表作新论
(一)〈狂人日记〉的形式分析
首先思索启蒙者的命运问题和启蒙的可能性问题。认识启蒙者的命运是启蒙者主体性的表现,而独具匠心的设计小说来描写启蒙者的命运,也是作为一位启蒙小说家主体意识的体现。
〈狂人日记〉的形式之是鲁迅把主人公设计为狂人。用狂人与正常人的紧张关系来象征启蒙者与周围环境的紧张关系。破坏这种关系的启蒙者一旦站到统治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对立面,也是站在了民众的对立面。
〈狂人日记 〉的形式之二是,鲁迅为我们设计了一个狂人的幻觉世界。也只有在幻觉世界里,狂人才能发现通过历史事实中吃人真相进而言说吃人欲望的存在。在狂人的幻觉世界中,我们发现了常人世界与狂人世界的二元对立。启蒙者在思考为什么革命者不仅与统治机构而且与民众世界成为对立面。鲁迅就把启蒙者的命运摆出来了。革命者的价值不存在于自己努力奋斗的时代,只能在于将来,启蒙者只是历史的中间物。因而他们的付出不能在现世求得胜利的回报,这正是一代启蒙者的命运的结果。同时小说也就从深层意义上说明了启蒙和启蒙者的沉重,也说明了启蒙不仅仅是无谓的呐喊“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的突进革命,而是从这些骨子里的意识出发,进行文化改造,立人立心,革心洗面。
〈狂人日记〉的形式之三是鲁迅设计了文白对照的二元叙事模式。其叙述者是“余”,狂人的日记中的叙述者才是日记作者“我”。小序部分是一个正常的文言文世界,正象征着一个封建仁义道德氛围的旧秩序的世界,狂人日记中则是狂人迷乱与常人世界格格不入、针锋相对的幻觉世界,这一幻觉世界中焕发着对打破旧秩序的一片激情兴奋。小说中小序是正文,狂人日记是附录,正文附录的关系正象征出启蒙的力量对比和状况,启蒙者面临的必然命运,启蒙的声音最终被黑暗吞没。
其二,这种文白对峙中还富有张力性地审视了启蒙者可能出现的下场。它呈现出给我们的不是提供狂人奇崛的思想作为启蒙有利武器,而对启蒙者被旧意识形态吞没从而又回到旧秩序里去的命运的悲哀。
(二)阿Q形象的接受
A、茅盾认为阿Q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是人类的普通弱点的一种”鲁迅自己说“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
B、出世后二三十年代,人们认为他是“国民性弱点”。
C、到了40年代,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热潮中,阿Q是“中国精神文明的化身”“这是一个失败民族的好笑的自解,一个衰落的古国的可哀的自满”,阿Q成为“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
D、新中国成立以后,对阿Q的阐释发生了两个重大倾斜;一是强调“鲁迅是现代中国在文学上第一个深刻地提出农民和其他被压迫群众的状况和他们的出路问题的作家,农民问题成了鲁迅注意的中心。”,〈阿Q正传〉“从被压迫的农民的观点。”对资产阶级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所作的批判。毛泽东也多次强调阿Q是一个“不觉悟的落后的农民”的典型。
E、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王富仁认为阿Q的根本精神弱点在于缺乏自我意识和个性的自觉,实际上还是对传统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现状的消极适应性,并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形式:“精神胜利法”;阿Q的“革命”则是另一种“主动适应方式”。新时期的时代呼声:在全面推进经济、政治的现代时,不要忽略了“人的现代化”。林兴宅的“两重性格”论。鲁迅〈阿Q正传〉正是以对“人”的这一生存困境的正视而揭示了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侧面,从而使自己具有了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与价值。
(三)对尘芥堆中的形骸的歌哭——重读〈祝福〉
鲁镇的祝福礼仪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陈旧、封闭、冷漠而又被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所习惯、所依赖的“黑屋子”意象,而祥林嫂的命运则是从宗法乡土社会这个“黑屋子”走进鲁镇这个“黑屋子”的过程和宿定的选择与归结。这两个“黑屋子”正是乡土社会、市镇社会的普泛性特征。它们都像是封建中国的大“尘芥堆”,那些乡村、市镇上的小人物们就在这两座尘芥堆中奔忙、劳作、挣扎,无论是安于现状,还是谋求新生,最终在“百无聊赖”的生存状态中,被尘芥堆中的挣扎乃至死亡,她卑微、贫贱,无以依赖的一生成为“黑屋子”祝福仪式中的牺牲,被悲剧地供奉在中国传统文化祭坛之上,昭示着20世纪初期中国普通民众的普遍命运。郭沫若
一、郭沫若的个性
(一)郭沫若的“标本”意义
最早一批中国新文化的开创者,又是最后一批告别人世的“五四”新文化精英。惟一一位亲身参与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创建新中国、文化大革命和“真理标准讨论”,并且一直处于中国政治漩涡中心的文化人。又是惟一一位其文学创作贯穿“五四文学”“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抗战文学”“十七年文学”和文艺“拨乱反正”。
代表的是热情、冲动、富有创造精神的一类现代知识分子。富于“感性的鼓动力量”。鲁迅是“理性的思想力量”。
(二)郭沫若的个性
1、是一个追求多方位身我实现的“球形天才”。他既是中国新诗的真正奠基人,又是中国现代历史剧创作的拓荒者和成功者。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诗学的基础。他的文学翻译,不仅数量多而且独创“神韵译”一派。不在深度,而在广度。多方面作出了贡献。文学、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政治、外交、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有贡献。
2、还是一个参与意识极强的入世文人。
3、一个朝气蓬勃的青春型诗人。给暮气沉沉的中华大地带来了“破坏”和“创造”的风暴。
4、更是一个主观抒情的文学天才。他认为在文体本体“个性最彻底的文艺便是最有普遍性的文艺”。文艺是出于自我的表现,文学的原始细胞是情绪,文学的本质是有节奏的情绪世界。
(三)郭沫若的局限
他追求“全”,却失掉了“深”,积极进取,却又好走极端;他大胆无畏,但常常随意树敌;他冲动、热情,而往往缺乏坚韧和冷静。《女神》以后他越来越注重政治功利性,同时他文学作品的审美力量也越来越弱。
其优点和缺点常常是混为一体,相伴相生。
二、《女神》的价值
(一)诗化了“五四”的时代精神
《女神》不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却是中国旧诗与新诗分野的真正的界碑。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它都是中国新诗真正的奠基之作。从《女神》的表现内容来看,其突出贡献是以对五四时代精神的诗化开了一代诗风。
(前期郭沫若是一个泛神论者。泛神论是从16世纪起流行于欧洲大陆的一种哲学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宇宙本体即是神,神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泛神论来到刚刚脱离封建政体的中国时对国人观念的冲击,正如它出现在刚刚走出中世纪欧洲时所产生的影响。由于它具有抗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意义,所以不能以它存有与先进世界观的差距而否定其历史作用。)在五四时期的中国,对于封建文体体系破坏得最得力的思想先锋,一是进化论者,二是泛神论者。
当时的郭沫若是以诗人的角色和作为诗人最理想的宇宙观来认同泛神论的。因此真正被他吸收了泛神论,与其说是哲学的,不如说是诗学的;与其说是他掌握神与自然关系的方式,不如说是他掌握艺术与世界关系的方式。郭沫若所接受的泛神论,是一种追求物我同一的艺术哲学。于是《女神》中的诗篇获得了广袤无垠的自我表现世界。这种泛神的宇宙观,既为《女神》提供了个人心灵和情感驰骋的空间领地,又为《女神》铺展了自我和万物能够不断超越、不断更生的时间流程,从而为《女神》诗化五四时代精神提供了最有力的诗学基础。
A、泛神论是《女神》诗化五四精神最有力的诗学基础。
B、《女神》对五四时代精神成功的诗化,是以郭沫若有效地运用了这种泛神的掌握世界的艺术方式为前提的。这一方式把“自我”与表现的对象沟通在一起,把生命与创造联结在一起,这才使反抗专制的个性解放精神进入《女神》中可以无限张扬的“自我”。
C、《凤凰涅般》是作者诗化五四时代“破坏与创造”精神的典范之作。(诗人把五四青年对旧代的破坏和叛逆精神转化为诗中的凤和凰对“茫茫世界”的诅咒,把对新时代的渴望转化成诗中凤凰更生后那不厌其烦的欢畅。诗人形象地表现了我们民族必须经历从死灰中涅磐的决绝态度,传达出五四青年在黑暗中看到曙光的欢呼雀跃之情。)
(二)高扬主体性的力作
在20世纪中国文艺发展史上,它是肯定生命、肯定个性、肯定天才、肯定自由创造的开路人之一。
1、《女神》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它给新诗带来的重主观、重表现、重情绪的新的美学原则。
2、《女神》是现代人生命激情的象征。
3、当你阅读《女神》的时候,你所获得的主要不是五四新思潮的某种思想理念,而主要是一种情感的撞击,唤起了你对自由的感情、昂扬的生命力和宇宙主宰意识的自我确认。
《女神》是肯定“天才”的观念、非理性的思维和昂扬的生命意识的创作实证,是高扬主体性的一部力作。
(三)创造了新诗的诗美规范
从诗歌本体来说《女神》对中国新诗的最大贡献,是它以“内在律”的发现和创造开了一代诗风。内在律的特点:
1、以情绪表现为核心,充满了大量巨大的意象,这些意象在诗中是强大生命的象征。
2、丰富神奇的想像,意蕴着丰富的理性。《天狗》就是想像艺术的杰出范例。
3、诗中的节奏形成了新诗特有的宏大气势,使读者深切地感到生命的力量、自由的力量和不可阻挡的时代的力量。
4、自由体新诗不是郭沫若首创,却是在他手里成熟。诗体自由而不随意,不受理性规范的约束,却受情绪表现的支配。
5、激情
《女神》的“内在律”,以庞大有力的意象、丰富奇特的想像、火山爆发的激情、心潮澎湃的节奏和不受外在因素规范的形体,共同组成了一种与五四时代氛围相契合的宏大的艺术气派。
三、历史剧创作思想
(一)“古为今用”的创作动机
郭沫若既是一位天才的历史学家,又是一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意识的历史剧作家。“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分别采取了“借古喻今”“借古讽今”“借古鉴今”。
1、五幕剧《棠棣之花》是在“皖南事变”背景下写的历史悲剧。用的是“借古喻今”用抗秦派与亲秦派的冲突隐喻“皖南事变”后的民族内部矛盾。
2、“借古讽今”的方式主要采用影射、类比等手法。《高渐离》和《南冠草》用秦始皇、洪承畴等形象影射国统区统治者的专制暴虐和民族败类的卑鄙无耻。
3、郭沫若最成功的史剧作品如《屈原》、《虎符》和《孔雀胆》都是采用“借古鉴今”的方式,通过象征、暗示、联想等手段,启发欣赏者对历史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和思索。这些古事之所能沟通现实,是因为忧伤者着力提示古今民族矛盾中的相似性,古今民族心理愿望的相同性和古今道德观念的相承性,使历史成为映照现实的一面镜子。
(二)“失事求似”的艺术虚构
在历史剧的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问题。“求似”就是尽可能真实准确地把握和表现历史的精神:“失事”,就是在“求似”的前提下以想像、虚构等手段进行合理的艺术虚构。
郭沫若的艺术虚构是在主要人物真实、主要事件真实的基础上,在“史书缺而不传”的地方驰骋自己艺术想像。这包括:杜撰人物和改动背景。
这既是补充史料不足的需要,更是艺术创作本身的需要,他的艺术虚构的过程,是丰富历史生活的过程,又是提炼历史素材的过程,也是人物典型化的过程。还是增强戏剧效果的过程。
(三)“崇高”的悲剧艺术追求
在他的悲剧作品中,代表历史必然要求的“新生力量”正处于这种必然要求暂时不可能实现的悲剧的历史关头。代表“垂死势力”的楚王、魏王等暂时处于优势地位,代表“新生力量”的屈原、如姬等在内奸外贼的共同围剿下,如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顽强搏战,最后走向挫败和毁灭,形成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激发人们把悲愤的情绪转化为一种奋发和抗争的力量。如姬的死给人的感受不是悲剧,而是悲壮,是“生者不死,死者永生”的人格完善,是激励后人的精神力量,从而产生了“崇高”的美感效果。
(四)主观写意的诗化品格。
他的历史剧是主观写意型的,而不是客观写真型的。他的主观抒情的艺术个性明显地渗透到他史剧作品的各个方面,成为他与其他中国现代史剧作家迥然有别的一大特色。
这种主观写意型的诗化品格表现形式:一是作者结合剧情的需要和气氛的创造,经常插入一些诗词、短歌或小曲;另一种是戏剧主人公长篇散文诗一样的抒情独白。
不足之处:在增强作品抒情效果的同时却又对其戏剧性效果带来不同程度的削弱。
郭沫若的历史剧的明显不足是:过于强化了剧作内容的现实针对性,相对忽视素材的历史性;过于强化了“忠奸对立”的两极冲突,相对削弱了戏剧冲突的思想艺术容量;过于重视了作品中诗的抒情效果,相对忽视了话剧文体自身的审美力量。老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北京人。杰出的中国现当代作家。著有小说集《赶集》《微神》等,诗文集《老舍幽默诗文集》等,剧作集《老舍剧作选》等12种。
代表作:《二马》《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作》《断魂枪》《我这一辈子》《龙须沟》《茶馆》等。
一、老舍的品格[文化人格与艺术品格]
老舍是20世纪中国现代小说和现代戏剧的巨擘。他的作品属于文化味最浓、而又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大手笔之列。老舍具有极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冷静的思想启蒙
尽管老舍没有直接参与五四运动,但他曾反复强调说:感谢“五四”,它叫我变成了作家。
一是将审美视角投向中国市民社会,从中努力挖掘传统风习积淀着的市民社会心理。特别关注30年代前后市民社会中已形成精神病态的“中国典型”,发掘国民性的弱点,都具有突出的典型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是从多方面探索了国民劣根性形成的原因,完成了对国民性及产生它的历史原因和社会现状的多重批判。老舍用自己的全部创作形象地挖掘了国民性的精神内涵和主要病源。总结:探索国民劣根性原因,进行了多重批判。
文学承载着思想启蒙,思想启蒙的题旨又深化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强化其审美艺术力量。被誉为“最老舍”的《骆驼祥子》如果没有对祥子这个来自农村的个体劳动者的真实描绘和深入透视,没有作家对这些精神弱点充满同情焦虑的批判,作品的悲剧力量将大打折扣。总结:文学的思想启蒙作用能增强作品的思想内涵。
(二)稳健的文化批判者
1、老舍善于以中西文化、新旧文明比较的宏观视角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国民劣根性的挖掘。
在英写成的长篇《二马》就是在中英文化比较中揭示民族性格的弱点和传统文化的弊病,举起了文化批判的大旗。
2、用创作构建起一个完整清晰而富有力度的文化批判体系,紧紧抓住封建传统文化的缩影——北平文化,从思想革命的角度来解剖社会弊端的根源。北平文化就是沙漠文化,只能滋生顺民性格和奴性特征。包括三部分:传统士大夫文化(权)、外来殖民文化(钱)和民习风俗文化。
(三)沉郁的“市民诗人”
经由对北平市民社会的发掘,达到了对民族性格、民族命运的一定程度的艺术概括,达到了对于时代本质的某种揭示。
分为老派市民、洋派市民、理想市民和底层市民。
老派市民:批叛传统文化的巨大惰性和负面效应。
理想市民:对传统文化优秀一面的赞许。
洋派市民: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冲撞时产生的病态人物。
底层人物:表达尖锐的社会批判思想,寄予了作者深深的同情与叹息。
浓郁的“京味心”。写京城节俗。写出了风俗与民族意识的错位,《四世同堂》中风俗竟嘲讽性地成了民族意识丧失、内在凝聚力崩溃的象征。这是老舍独特的艺术视野,也是老舍作为市民社会表现者和批判者所达到的深度。
(四)悲观的“幽默大师”
幽默,作为老舍个性气质和艺术风格,在他的整个创作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含泪的笑”。
老舍的幽默原因:一受狄更斯等外国作家的影响;二是“一半恨一半笑的去看世界”。三是旗人子弟的老舍,生活在民间通俗文艺广为流行的旗人社区里,被浓厚地染上了倾向幽默的思维方式。
老舍经过挫败与探索,从《离婚》开始,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乃至他建国后创作的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老舍的幽默随着整个创作进入巅峰而日显成熟。他的幽默中蕴含着抹不开的悲观绝望的色彩和苦涩辛酸的味道。
老舍运用了原汁原味的北京话,使得幽默与叙述、抒情能熔为一炉而不显匠气。老舍对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创造,使他获得“语言大师‘的美誉。
二、《骆驼祥子》[分析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相结合的特点][思想艺术成就]
是一部揭示旧中国城市底层劳动者悲剧命运的现实主义巨作,不仅是老舍全部创作的一座高峰,还代表着我国30年代文学的水平与成就。标志着他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
1、老舍站在社会批判的观点上,暴露20年代至30年代旧中国的黑暗与衰败。
2、站在文化批判的视点上,“看生命,领略生命,解释生命”,由此获得深刻的主题意蕴,揭示出生命在城市畸形文明里的委顿。
祥子,成为五四以来,新文学人物画廊里第一个塑造得有神采有力量的城市下层劳动者。老舍侧重于揭示人物精神和灵魂的病痛,其心理描写往往采用叙述者的内视点,揣摩人物的每一寸心事。
在语言运用上,《骆驼祥子》的语言平易澄洁、亲切活泼,有着鲜明的地方色采,开创一种风格独特的“京味文学语言”。人物的语言也高度个性化。
主要人物:祥子、小福子、虎妞、刘四爷
三、《茶馆》[分析戏剧结构和艺术魅力、文化魅力?][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地位:是新中国话剧的一块里程碑,是几乎运用、综合了作家一生的生活和艺术积累,方才成就的一个“老舍牌”的艺术精品。它在历史内容、结构形式、主体意识、人物塑造、戏剧语言、场景设计等各方面既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也传达出强烈的现代审美特征。《茶馆》是不朽的,在中国话剧80多年的历史中,以其为标志,话剧形式已经完全摆脱最初的模仿痕迹,成为我们的民族形式。它呈现被誉为“远东戏剧的奇迹”“中国现代戏剧的精华”。其文化学、叙事学方面的透视,使其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文化魅力。
首先,具有突出的民俗文化特征。
A、反映在《茶馆》中的风俗文化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两方面“第一,各式各样的京华旧俗。第二”满汉全席“的各色人物本身所具的民俗文化性质。用民俗状绘了社会历史的演进轨迹,展示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生活情状、生命形态和文化形态。
B、把风俗喜剧与史诗剧结合成一体。《茶馆》的深层结构,是两组人物群像之间的对比,一是无辜民众形象;二是恶势力形象。他们共同构成国民劣根性的象征性形象。
其次,具有强烈的现代性。
A、不像传统戏剧那样把注意力集中于结局;
B、没有紧张激烈的整一的戏剧冲突,甚至根本没有贯穿情节,它主要以人物活动构成一幅幅世态风俗画卷。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串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的方式来串联结构和推动剧情;
C、用强烈的戏剧动作来直观表现戏剧冲突。
(1)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及各种社会矛盾构成一个巨大的社会背景,围困着茶馆及茶馆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2)用强烈的动作性来表现戏剧冲突,动作的强烈与否,不在外部,而在人物内心。
最后,《茶馆》中发挥得最为淋漓尽致的是喜剧性,是一出“寓哭于笑”的喜剧色彩浓郁的剧作。运用多种幽默后,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鲜明的分寸感,善意嘲讽和无情的鞭挞。(除了引人注目的史诗规模、新颖的艺术结构和出色的民俗再现外,接前面,发挥得„„)
主要人物:裕泰茶馆老板王利发、常二爷、秦仲义,属于无辜民众形象;
老小宋恩子、老小吴祥子、唐铁嘴、老小刘麻子属于恶势力的代表。他们共同合成了国民劣根性的象征性形象。老舍通过稍带夸张的“父子传承”的方式表现了恶势力在不同时代的延续,又以茶馆常客的关系使历经沧桑的王利发、常二爷、秦仲义得以聚首回顾一生,从而使“裕泰”成为整个旧中国社会的象征,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民族性的深层心理结构象征。“裕泰”的王利发是一条主要线索,他胆小圆通、顺势趋利的性格并未使茶馆在时代变迁、社会恶势力压榨下逃脱倒闭的命运。和他一样贯穿三幕的还有常四爷、秦仲义等。秦仲义做着实业救国的好梦自矜于民族资本家的“会作生意”与那份“救世主”的神圣,至于常四爷的正直狭义,则有着鲜明的满文化特征。另外像吃洋教的马五爷的阴鸷乖戾、唐铁嘴的鄙俗无赖„„都深刻地体现了那个乌烟瘴气的时代环境中残酷的事实。
《茶馆》有名有姓的出场人物共51个,集中了整个下层市民社会里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等。
巴金
一、巴金的人格(巴金的思想特性)
巴金作为一位著作等身、蜚声中外的大作家,他的魅力是双重的,既有卷帙浩繁的著作为世人所称道,更有丰富的文化人格内涵为世人所景仰。他是继鲁迅之后又一个自觉地肩负起改造国民的灵魂,批判旧的传统观念,弘扬现代文化人格精神的作家。从他的处女作《灭亡》到晚年的《随想录》在70余年的探索中,在不倦地对真理的追寻中,处处洋溢着现代文化人格精神的光辉。由此,人们称巴金为中国“20世纪的良心”是毫不为过的。
巴金的文化价格和文学创作是相辅相成的,正是这一点成就了他人格的伟大和文学的辉煌。
思想特性:在他身上既有无政府主义的素质,也有人道主义的内涵,更有浓郁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时也不乏民主主义的成分。
年轻的巴金为找不到出路而苦恼万分,是两本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为他打开了心路之门,那就是他在1920年看到的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和廖亢夫的戏剧《夜未央》。这两本书曾经震撼了他的灵魂,给他以精神的激励和鼓舞。正是这两本书,使他在世界观最初的形成时期信仰了无政府主义思想。
思想特性:巴金对无政府主义的理解,已经不是停留在无政府主义的原始理论的层面上,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予以调整和完善,使之更接近人类长远的人文目标,巴金已经上升到人文情怀的高度来认知无政府主义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了,这是对无政府主义思想和理论的升华。
巴金的人道主义情怀一直贯穿着他近一个世纪的漫长的一生之中。巴金的人道主义缘起于作为一个正直人的正义感和对弱者的同情心。
巴金的人道主义情怀,既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仁爱”为本的儒家首先观念为根本,又与西方提“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思想相融合,从而构成巴金独特的文化人格内涵。
巴金曾自言是受外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作家之一。
二、从《家》到《寒夜》
巴金的主要作品:从1927年到1947年共创作长篇小说4部,中篇小说16部,短篇小说13部,散文集17部,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激流三部曲》中的《家》和《寒夜》。这两部小说向我们叙写了从20年代到40年代的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由此我们可以了解那一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流程。
从第一部小说《灭亡》塑造的杜大心,到《激流三部曲》里的觉新三兄弟,再到《爱情三部曲》里的周如水,一直到《寒夜》里的汪文宣,沿着历史的发展轨迹,完成了对几代知识分子灵魂的写照。
(一)《家》的形象系列:
描写了三代知识分子形象:一是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纯粹封建性的老一代知识分子形象,孔教会会长冯乐山亦当属此类;二是以克明、克安、克定为代表的饱受封建思想毒害,又受到近代文明思想的浸染的中华知识分子形象;三是以觉新、觉民、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少年也曾受过封建思想的教育,但成年之时感受到的多是“五四”精神带来的新思想和新观念,与他们的处境相近的人物还有琴、瑞珏等。分析这几类人物的心路历史还须从《家》所设置的外在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寻找切入点。
1、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第一类知识分子,属于为封建王朝唱挽歌的一代知识分子。他们骨子里受到封建文化和封建宗法观念的熏染,对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道德观念顶礼膜拜、言听计从,并且从言行上予以遵循和恪守。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里却是荒淫腐朽,在“家”中以牺牲他人的幸福乃至生命来显示自己的淫威。
2、第二代知识分子是生存在时代夹缝中的“多余者”。从精神上他们属于断乳期的一代,他们的精神是空虚的,从根本上说,他们不可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
3、在《激流三部曲》中,巴金着力刻画的是以觉新为代表的第三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精神状况、生存状态和他们的分化,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当然是觉新的觉慧。
(二)分析觉慧:觉慧是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在他身上集中体现着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所受时代思想的影响和新的人生道路的选择,尽管旧有的束缚使他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这种种束缚,然而新的观念、新思想、新的人生观以及对新的世界的憧憬,仍然使他们从主观愿意上产生获得新的生活理念和新的情感期待。其反叛性格主要从三件事上得以充分的表现:帮助觉民抗婚、拒绝捉鬼,离家出走。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一是取决于自身的性格特征;二是由于他在“家”中所处的长门中老小的地位,自小缺乏对“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第三,也是最为主要的,觉慧受到“五四”时代精神的感染,主观上有摆脱封建家庭桎梏的意愿,对旧的观念意识有一种主观的排斥情绪。
(三)觉新的形象悲剧性:(性格悲剧和人生悲剧)
觉新在年龄上是属于年轻的一代,在心态上却属于中年一代。年龄与心理的错位,使觉新的性格内涵具有复杂的多重性。从中可以解读出不同时代的中年知识分子共同的处境和心态。
一、性格悲剧。
二、从他身上读出更多的是人生的悲剧。
1、觉新所受到的教育是传统的封建礼教和道德观念,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使他从小就恪守各种封建的礼节,他的逆来顺受的性格使他养成了对传统文化观念的言听计从的心理态势,进而形成尊礼重教、本分务实、自我牺牲与自我泯灭的压抑感。
2、长子长孙的地位使他天生有一种责任感和义务感。他不得不执行长辈们的命令,在“家”的地位和处境又使他不能不如此违心地继续做下去。造成对自己的亲人的无意的伤害。但他毕竟是属于年轻的一代,觉新也有成为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意愿,更羡慕觉慧的果敢,甚至试图通过读新报来改变原来的自己,最终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他不可能走出旧有的自我。这又何不是人生的悲剧呢?
从《家》到《寒夜》,巴金走过了一条从青春的抒情咏叹到中年的理性沉稳的创作之道路。《寒夜》写了一对自由恋爱的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必然走向破裂的悲剧。其主人公汪文宣,在一定程度上就是40年代的觉新性格的翻版,也是觉新型形象中年情怀的继续探索。通篇笼罩着一股悲凉的气氛,原因在于汪文宣“青春的消失、理想的破灭、人生的扭曲,还有中年成熟背后的悲哀„„”。汪文宣的悲剧(一、客观环境
二、主要的是其主观因素)
汪文宣的中年情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视角和层面。汪文宣身上至少存在着三种人生的尴尬:生存处境的尴尬、生存心态的尴尬、生理机能的尴尬。
已届中年的汪文宣在生存竞争中是一个弱者,虽然与妻子曾树生也曾有过共同追求“教育救国”,但结婚不久,在家庭和社会的重负下变成了一个懦弱善良、胆小怕事、穷困潦倒的小公务员。
1、没有中年的自信心,只有屈从、讨好、忍受,以至于最后连工作也失去了。这一点使他在妻子面前失去了作为丈夫的尊严和自信。
2、在家庭生活上,尤其是在家庭问题的处理上汪文宣是一个失败者。在妻子和母亲的问题上不能有效解决。也无力养活他们。
3、他在生理上的尴尬。
曹 禺
一、曹禺的话剧
(一)家庭对其创作的影响
出生在旧式封建官僚家庭。父亲是军人,却从未打过仗,胆小怕小,有着浓厚的骚客词人的气质。后来退职,因抑郁不得志,爱发脾气,十分严厉。和大哥家修不和,家里除了家宝其余三人都抽鸦片。父亲让戒烟,甚至跪下来求他,让家宝看见,深深刺痛其心灵,后来写进《北京人》里。家里一片死气沉沉,父母白天睡觉,晚上吸烟,后来出现了一连串的家庭不幸与变故。这一切注入作家脆弱的灵魂,形成了早熟内向、孤僻、敏感恐怕的性格气质。母亲早逝,继母和父亲对其十分疼爱,在继母影响下,从小就是个戏迷。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加入新剧团。表现出表演的天才。
(二)其话剧形成背景
加入剧团后,表现出表演的天才,后来被清华西洋文学系录取,成为演剧上的活跃分子。当演员的经历使其提高了演技,更重要的是使他深深地体味到一种内在的灵魂与外在的表现之间的重重矛盾。其演戏是“先体会人物心灵”而非单纯的演技进入剧情。他又学习了许多希腊悲剧,这一切激活了曹禺心灵中久久积聚的愤懑、同情与苦恼,他的心像在一片杳无人烟的沙漠里,经受着煎熬。发自心底的生命的呼唤,使他终于开始写戏了。
(三)曹禺话剧特色(淡化了社会革命或思想革命的意向,而是站在一种心灵和艺术的起点上来创作)
曹禺话剧的命运与其主题内涵的关系阐述?
对曹禺来说,写戏就是定人物和人物的心灵,写心灵就是写心灵的重重冲突与矛盾,写死的活灵魂或活的死灵魂。曹禺的话剧内核淡化了作为中国总主题的社会革命或思想革命的意向,而是站在一种心灵和艺术的起点上来创作。
30年代中国戏剧接受对象已经意识形态化,时代戏剧规范已经形成,而曹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里,却对“背景”处于暂时的无知状态,于是他可以不顾及已成的“时代规范”,而独立地进行着“个人话语方式”的创造。因此他才如此坦然地把他的创作活动视为一种‘生命的创造’。(他并且直言宣告:他的创作的原初冲动,来自出于生命本性的一种莫名的困惑、恐惧、憧憬与诱惑,来自发泄自己情感的内在要求,是“心灵的魔”的驱使与“生命”的召唤;他注重的是个体生命的主观投入与升华;他创作的起点是情节、人物与情绪。这意味着,)从创造起点上,曹禺的文学观念、艺术思维与创作方法等,他对世界的感受、解释,就与既成的社会意识、艺术规范相矛盾、相冲突——正是这种“悖逆”与“反叛”使曹禺成为曹禺:既产生“曹禺”的独特价值,又决定了“曹禺”戏剧生命的某种独特命运。
第一个戏剧生命个体《雷雨》就是这样诞生的:他将自己内在的“性情”外化或戏剧化,形成了“雷雨”式的“郁热”。在30年代的中国,当时大部分观众是高度政治化与情绪化的,要求接受者冷静、理智、含蓄是不太可能的。他们宣称《雷雨》是对某一个“问题”的探讨,或回答“婚姻如何才能成一个健全的形式”。这样一些功利性的人为阐释,肢解乃至扭曲了《雷雨》的内在意蕴。《日出》是其第二个“生命”创造,仍然坚持着独立探索与创造,转向对生命“沉静”的追求,是一种细细的忧郁,也是剧作者的一种内心的呼唤。他在关注“人”在“宇宙”中的生存方式、生命形态的同时,越来越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这已经是他的自觉意识。由于受到《雷雨》中接受者的影响,他在逐渐被时代的“规范”与“模式”所征服。所以《日出》得到了更广泛的接受,曹禺的艺术创新同时获得了历史的承认。但曹禺不愧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家,他全然不顾外界的期待与压力,只倾听自己心灵的呼唤,他要创造一个“原始蛮性的世界”。于是《原野》诞生了。这样一部被称为“生命三部曲之最”的戏剧的出现与抗战的大背景是多么的格格不入,不仅是对“及时反映时代重大问题”的传统观念、规范、模式的挑战,也是对中国读者及批评界“期待视野”的挑战。因此受到了长期的冷遇和拒绝接受。1940年第四部杰作《北京人》,它不仅是对人的日常生活的表面形态的关注,更是对日常生活的内在神韵与诗意的开掘,是普通人的精神世界的升华。但在40年代的接受者,仍然不能理解《北京人》,人们普遍将它看做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悲剧”,并且同样使它遭受到被肢解的命运。这对于一个用生命内在体验去抒写的剧作家,一个具有无限丰富性、追求多种创作方法的剧作家来说是最大的亵渎与不幸。但遭遇继续顶着“传统”“规范”的压力,走着自己的路。写于1942年的《家》又是一次极富创造力的“再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对传统接受表现出极大艺术勇气、独立性与创造力的曹禺,面对接受界与批评界,他终于作出了自己的反应与选择,向既成规范与模式归依。这对剧作者本人同样是一种“残忍”。于是我们看到剧作家对《雷雨》《日出》《北京人》的不成功的向主流意识靠拢的修改,还有后来的《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都有“主题先行”的嫌疑。虽然试图从艺术的精巧来弥补先天的不足,并且他也确实获得了某些成功,但这些努力明显带有苦苦“挣扎”的意味,给人一种沉重的悲凉感。
二、《雷雨》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更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
主题内涵:《雷雨》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它以1925年前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背景,通过反动资本家周朴园与周围亲人所发生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揭露了有着严重封建性的资产阶级的虚伪、残忍及其精神危机为不幸人们的命运发出了愤怒的控诉和雷雨般的呐喊。它深刻揭示了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理,这也正是它的典型意义之所在。
艺术魅力:
1、表现它的激烈潜隐的戏剧冲突上。本剧复杂的人物关系带来了多元互动的矛盾冲突,其中最感人的是善与善的冲突,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剧。
2、本剧还营造了紧张激烈的戏剧气氛。
A、利用戏剧场面创造气氛。
B、利用自然环境烘托气氛。“郁热”不仅是戏剧发生的自然背景,同时暗示着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乃至生命的存在方式。
C、利用戏剧悬念强化气氛。如四凤怀孕的秘密是个悬念。侍萍和周朴园旧情的秘密,这个悬念千万了所有人物的命运悲剧,寻根溯源的话,这才是关键的悬念。
3、剧作家还通过富有个性和动作化的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情节结构也安排得相当巧妙。
人物分析:
A、周朴园:政治经济上取得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成为资本家阶级的代表人物,但在家庭伦理关系上,他依然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长。在道德观念上他与封建地主阶级有着紧密的历史联系,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无论其形象的鲜明性还是就其思想含义的丰富性而言,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典型意义。透过他,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封建传统观念的顽固性以及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斗争的长期性与复杂性。整个剧作的全部网络或矛盾冲突都是以周朴园的家庭为主要阵地而展开的封建伦理道德与反封建伦理道德的思想斗争。
B、蘩漪(fan yi):被封建伦理道德与非常态的爱逼上反叛封建伦理道德的典型。在剧中,她一直追求着爱情,而这种追求本身就是对封建夫权的直接挑战。她是第一个向观众、向读者和周萍控诉周公馆的罪恶,表示了对现代封建伦理关系的无视的人。但她自救的方式,注定了必然的失败与悲剧的命运。同时暴露了她所属阶级的弱点。
C、周萍:徘徊犹豫在对立的两极之间的中介线上的。他自始自终被各种矛盾牵制着,所以他的性格中也充满了复杂的矛盾。对蘩漪的爱伴随着的是对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反抗;而对蘩漪的离弃,伴随着的是对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妥协和对周朴园的屈服。四凤被周萍当做洗涤拯救灵魂的“救命草”。可他无力将四凤带走的。四凤成为封建伦理吃人的又一例证。
D、鲁侍萍: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的存在是对封建制度的残酷性的一个证明,对封建伦理道德虚伪性的一个揭露。这种屈从命运,不去反抗的弱点,多少概括了尚未觉悟的劳动群众的特点。
总之,周冲、鲁贵、鲁大海皆是悲剧人物。整个剧作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揭示了反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典型意义。
三、《北京人》
1941年发表的《北京人》是曹禺的又一部成功的代表作,应该把这个剧本看作是《雷雨》主题的继续和发展。
主题内涵:深入剖析封建家庭的精神生活领域,着眼于从封建阶级精神统治的破产这一角度,反映了它们由外到内的彻底腐烂,从而揭示出封建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但它比以前的剧作更富于哲理意蕴和文化意识,并且热切地发出了召唤人性复归的呼声,这正说明曹禺创作思想的逐渐发展与深化。
人物分析:
曾皓:是封建大家庭权势与精神统治的代表,更是老一代封建士大夫式的“北京人”的典型。他最基本的准则是守成。如今只关心自己延年益寿和死后睡的那口楠木棺材。它强制性地约束每个家庭成员的一举一动,甚而还主动起到约束的惰性作用。
曾文清:集中体现了封建精神统治的令人触目惊心的毒害性。他虽能诗善画、聪颖清俊,有善良温厚的一面,然而内外双重障碍使他没有勇气向社会和自身挑战。他的死,与其说源于封建家庭的罪恶,不如说是源于对自身的彻底否定与自我意识的初醒。
愫方:是曹禺塑造的一系列悲剧妇女性形象中最富人情美与人性美的典型。她的苍白的哀静的脸上似乎写着无限的哀思。她深受着曾文清,鼓励他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生活。最后,她终于完成了从寄希望于他人的复活到决意自身复活的飞跃。愫方以具有浓烈的人情美与人性美在自己的心灵中构筑的是一个丰富的爱的王国。她爱人们,但她更爱生活,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与生活追求曾使她过着“凄凉而甜美”的生活,那么,她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甜美。
艺术成就:
1、矛盾冲突富有戏剧性,虽错综复杂,但表现形式却隐约闪烁,迂回曲折,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2、交替运用象征、对照等艺术手法来揭示冲突,烘托戏剧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如“棺材”是曾皓的命,“耗子”是江泰,曾家的姑老爷,实际是个只会啃粮食的耗子。“鸽子”象征文清与愫方的爱情。《北京人》的审美意识比《雷雨》《日出》更加成熟了。那种放肆的情感和较为倚重技巧的痕迹,都在逐渐消解。犹如日常生活般平淡自然,整个作品洋溢着淡淡的喜悦、轻轻的哀愁、令人回味无穷。张爱玲和丁玲
1、《金锁记》中七巧的形象分析:七巧与姜二爷是非常态婚姻,另外姜家老太太一念之差,竟将原来娶来做姨太太的七巧扶为正室。这是悲剧的第二原因,门第的悬殊使七巧的精神构架失衡、倾斜;情欲的压抑使七巧自然人性被弃绝、被否定。七巧作为向残酷的环境讨生活的弱者,使用反道德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生活目的,应得到同情与体认。因而对七巧不应轻率地止步于一个“性变态者”的定性标签。七巧是彻底的人,对黄金有着不敢稍有懈怠的刻骨的爱。七巧对黄金守财奴式的狂热遮蔽的正是女性凄惶不安的生存心态。她的“彻底”并未摧毁压制她的一切,却意外地给了她复仇转嫁到儿女身上的机会。七巧的“彻底”只是有限地贯彻到对黄金的固守上。七巧出任女性家长,既是对父权制血缘上承继关系的一种嘲弄,又是一种深刻的自嘲。在父权社会中,七巧取得了经济大权,但已被异化为男权中的一分子,成为“父权”的代言人。这真是七巧式的“彻底”的一种苍凉的结局。
2、《莎菲日记》中莎菲是如何“病态”的:在男人与女人的关系上,莎菲颠覆女人受动、沉默的地位,勇敢追求性爱表达的自由权利。从文中莎菲与几个男人的交往看,莎菲是把男性作为一社会实体进行盲目对抗的。莎菲的形象是对菲勒斯中心文化的解构与重读。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莎菲颠覆的正是这“病态”、“坏死”的社会机制所努力维持和僵守的。莎菲是个生活在五四落潮时期追求个性自由和健全的爱而不得的女性形象。作者用心理的现代创作手法深刻剖析了人物灵魂裂变过程,浓缩了一个过渡时代苦闷青年的精神面貌。《日记》除却文本的价值和文学史的意义外,莎菲形象的多义性、不确定性、开放性使其具有再解读、再研究的必要。
周作人和朱自清
1、周作人的散文特色:周作人的散文最大特色是平和冲淡,但又非单纯如此,在他的文章中常常可以找到尖锐泼辣,毫不平和冲淡之处,但是由于适度,并没有从整体上心迹周作人的文风,反而使文章显得富的活力和变化。周作人散文的平淡,首先是感情上的淡化。从周作人散文创作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叛逆逐步减灭,而隐逸性与日俱增。大致在30年代中期以后,周作人退居于书斋之中,不问世事,生活视野狭窄;与此同时,语言功力却逐渐炉火纯青,风格古雅遒劲的一类。从性格和文化的角度来看,作家的这种变化有着一定的宿命性。
2、朱自清散文创作的贡献:朱自清的散文,首先是“美”的“白话文”,在打破“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方面,他的贡献突出的一位。朱自清的散文是美的,却未的一些所谓美文矫揉造作的文风;他虽然吸收了一些古今中外的散文精华,却并未食古不化,凡写作,必是从心底自然流出。朱自清前期的散文,大致可以分为写景抒情和记人叙事。朱自清的散文从20年代起就为白话美术的典范,他的名字和散文是分不开的,他以己对散文的独特贡献而成为“五四”以来文体和文笔最优美的作家之一。
3、《冬天》的内容分析:
①《冬天》的精致,首先在于结构。这是把三件不相干的事情,表层的联系在于发生的时间相同,即文章的标题-冬天。三件事情,虽发生在冬天,表现的却是父子之爱,朋友之谊,夫妇之情,从严寒冷寂气氛中透出一股感情上的温暖。
②《冬天》的精致亦在于语言。他一开始写散文用的就是规范的白话文,并以“口语入文”。
③初读《冬天》,感觉是淡而清远的,写老父、旧友、亡妇,却让人觉的温暖,尽管是旧的、淡的暖意,细细品来却会越来越浓。第一件事是写在年少的时候,弟兄三个和父亲一起吃白煮豆腐,第二件事是写在冬夜的西湖,与朋友泛舟其上,第三事是写一家四口在台州过冬。
④《冬天》的“似淡还浓”就在这里,它写平淡的父子、友人、无妻之情,这淡而深厚的情使得作者即使在最严寒的天气里也觉得温暖。然而这些事情又都逝去,并永远不能再来,父亲已老,友人已分离,妻子已亡去。《冬天》的温暖是惆怅的温暖,因温暖而惆怅,因惆怅而更让人依恋这温暖。新月诗派和徐志摩
1、新月诗派与新月社的区别:
①新月社不是一个纯文学社团,它是1923年至1924年间,一批归国的英美留学生,在:聚餐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人团体。新月诗派则是一个纯文学流派。它是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期,一批志趣相投的青年诗人以闻一多和徐志摩为核心,先后以《晨报诗镌》《新月》月刊和《诗刊》为阵地,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新诗创作团体。
②新月诗派与新月社的联系主要在于相似的精神文化资源和价值取向,他们大都又留学英美的文化背景,美英近现代文化是他们共同的外来精神资源。
③新月社是现代中国第一个追求绅士文化趣味的自由主义文人团体,新月诗派则是现代中国第一个具有绅士文化倾向的自由主义文学流派。
④他们的价值取向是非平民化的。
⑤他们都追求远离生存竞争的超逸和灵性。
2、新月诗派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们位:
①它继胡适为代表的早期白话诗派和以郭沫若为代表的自由诗派之后,在完善中国新诗诗学、展现新诗诗美方面取得成功探索经验,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新诗流派。这一诗歌流派总结了早期白话诗派普遍缺乏诗意和自由诗派激情泛滥的教训,在英语格律诗歌的基础上,摸索出了一条中国新诗形式建设的新路子。
②新月诗人对于中国新诗的最大贡献,是对新诗格律化的倡导。提出了“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的“三美理论”,建立了一套有相当理论深度的实践价值的现代诗学体系。
③新月诗派追求新诗的形式美,以其优秀的创作作品实践了他们的新格律化主张,体现了新诗从内在意蕴到外在规则向诗歌艺术自身的全面回归。这一流派的优秀诗歌把中国现代现代抒情诗创作的艺术水准和审美品位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3、闻一多的贡献:
①闻一多是20世纪最杰出的爱国诗人之一。他以爱国的至情至性铸成了自己的创作个性。
②闻一多对中国新的理论贡献大于他的创作成就。他是中国新诗幼年时代致力于新诗形式理论建设的第一人。特别是他提出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的“三美理论”,对于新诗诗学建设贡献极大。
③在“音乐的美”方面,他根据现代汉语的章节特点创造了“音尺”这一新概念。
④闻一多在新诗格律化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从音、色、形三个方面带动了新诗艺术探索的全方位深化,对于匡正新诗诗风中的流弊、启发诗坛对新诗诗学的新浪、提高新诗的艺术水平,都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第二篇: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简答题
1.简述王蒙小说的语言风格。
他杂取百家之长,兼收并蓄,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一)鲜明的主观色彩。(2分)(二)杂文般的随意性。(2·)(三)急促的节奏感。(2分)
2.简析闻一多诗歌的艺术个性。
(1)注重诗境的绘画美,(2分)强调诗歌创作的音乐美和建筑 美,(2分)语言的凝练、形象的奇险。(2分)3.简述百花文学的特征。
取材的范围大大扩大。(2分)主题开掘较深,有新意。(2分)表现方 式、叙述结构、叙述角度的多样化尝试。(2 1.简述《故事新编》的艺术特征。
《故事新编》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历史史实,使历史与现 实、真实与虚构、严肃与滑稽融为一体,这 就是所谓的“油滑”手法,(4分)鲁迅在借鉴传统 二丑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特的“油滑”写法。(2分)2.简述百花文学的特征。
取材的范围大大扩大。(2分)主题开掘较深,有新意。(2分)表现方式、叙述结构、叙述角度的多样化尝试。(2 3.简述郭小川对诗歌文体形式的探索。
自由体的尝试,楼梯式诗歌体式的尝试。(3分)民歌体的尝试。新辞赋体的尝试。(3分 2.京派小说的风格特色。
京派小说表现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1分)浓厚的传奇色彩。神鬼巫术、奇风异域、浪漫爱情、原始民风构成极富地域色彩的故事。(3分)抒情性。京派小说具有静观自得,圆融平和的美学追求,主观抒情重于客观再现。(3分)悲剧性。“微笑的悲剧” ,对自然人性的关注,关注人物的悲剧命运。具有拓展性。(3分)3.简析《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
曾树生受新思潮影响,是追求自由的新女性。她身上又保留着许多传统型妇女的特征。是一个多层次的、性格丰富复杂的女性形象 2.简析《围城》的思想意蕴。
(1)社会批判层面。(2)文化批判层面。(3)形而上层面。3.简析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
(1)文体形式的新探索。(3分)(2)诗歌意境的新开拓。(3分)1.简析米湘诗歌的创作内涵。
(1)对大自然的摹形传神,代表作《夏天》;(2)对艺术的刻意追求,代表作《草莽集》;(3)对人性的深刻体悟,代表作《石门集》。
2.简析七月派小说的整体风格。(1)挖掘生活本相的复杂内蕴;(2)重视主观体验,创作中燃烧着热情的火焰;(3)总体风格沉郁悲凉。
3.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可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1)老派市民形象,因循守旧,诚实忠厚;(2)新派市民形象,追逐新潮,苟且怯懦;(3)理想市民形象,质朴善良,富有民族气节;(4)城市贫民形象,生活悲惨,发人深省。2.简述戴望舒诗歌的抒情特征。
细腻幽婉是其主要特征,深受西方象征派影响,致力于精微的辨析。(2分)借鉴传统诗 歌的白描、联想,开拓了诗境。(2分)使诗歌 意蕴丰富,意象真实而轻盈,从而表现了细腻幽 婉的情感
1.鲁迅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有哪几个突出的方面?.答:艺术格局的丰富多彩、简洁深厚,悲喜剧交融,白描传神。
2.《野草》中哪些篇章体现了鲁迅的这种态度,他又是怎样揭示奴才性格的核心的? 答:主要有《复仇》、《求乞者》等。以讽刺的笔触,揭示其苟活的人生,对中庸哲学的否定。
3.鲁迅的悲喜剧观有哪些特点? 答:鲁迅将 “ 人生有价值 ” 的观念引入对悲剧和喜剧的认识之中,使 “ 悲剧 ”、“ 喜剧 ” 与有 “ 价值 ” 意义的内涵相联系。鲁迅揭示了悲剧就 是要以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的悲愤感来感动读者、观众的心, 激发他们强烈的爱憎情感, 而喜剧则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使人们在诙谐、幽默中认识人生、认识社会。
4.哲理与诗情是鲁迅杂文艺术的一大特点, ,大致可以分成哪几类,各类的特点是什么? 答:两大类。第一类的特点是叙述与抒情相互渗透,第二类是以说理为主,理中见情,在哲理的诗化中做到情理交融。
5.创作《野草》时,鲁迅正处在世界观矛盾而复杂的时期,思想变化有哪些特点? 答:1)揭露社会的黑暗和病态;(2)歌颂韧性战斗精神;(3)严于解剖自我,真诚坦露心胸。6.鲁迅的杂文创作有哪些艺术特色?请简要说明之。
答: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要点:(1)逻辑性;(2)形象性;(3)讽刺性;(4)抒情性;(5)多样性;(6)常用曲笔。
7.鲁迅的比较文学实践,具有哪些作用与意义? 答:鲁迅企望通过翻译的作品来唤醒和激发中国人民的斗争意识, 体现出一位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思想。, 所以他的比较文学实践 《摩 罗诗力说》是鲁迅站在被压迫人民的立场上,为中国介绍控欧洲积极浪漫主义文艺思想,文艺作品的第一篇论文。
8.鲁迅是怎样概括白描艺术手法的?其要点又是什么? 答:鲁迅尤其重视运用白描手法。鲁迅曾给白描下了一个精到的蜀说:“„ 白描 ‟ 却没有秘决。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作文秘决》 , 《南腔北调集》)“ 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9.鲁迅对悲剧的认识是什么内容?请简要说明鲁迅的悲剧观。
答:鲁迅的悲剧观。鲁迅曾说过:“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首先,鲁迅认为,悲剧反映的对象是实体性的,是人类 社会中客观存在着的。其次,鲁迅指出悲剧是一个 “ 毁灭 ” 的过程,毁灭的对象是 “ 人生有价值的东西 ”。鲁迅对悲剧的论述,涉及面广, 他从以上对悲剧内容的美学特征的理解出发,还在许多方面对悲剧创作提出了一系列主张。
10.鲁迅在杂文《坟 ·写在〈坟〉后记》中提到, “ 中间物 ” 概念的内涵指的是什么? 答:是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 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
11.鲁迅在 “ 五四 ” 时期写的 “ 随感录 ” 有哪些特点? 答:尖锐而深刻、巧妙而生动的独特个性。12.鲁迅在创作《野草》象征主义表现艺术的手法
答:象征手法的运用使《野草》大放异彩。《野草》正是以各种具有物质感的意象,赋予鲜明的象征主义色彩,从而独特地表现某种 抽象的思想情感或寄寓某种哲理性的思考。其途径有以下几种:其一,自然景物的象征;其二,突出自然景物或者某种事物的自然特 征,从而引申、阐发其精神实质;其三,直接诉诸于人和事,赋予某些人物或故事以象征的意义。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使《野草。中不少篇章能够以短小的篇幅而取得含蓄凝练、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13.对于讽刺艺术的论述,鲁迅提出了哪些精辟的观点? 答:其一,夸张;其二,反语;其三,摹拟;其四,谐趣。
14.鲁迅杂文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有哪几个突出的方面? 答:鲁迅的杂文展示着 “ 时代的眉目 ” ,是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值得后人认真研读的一代 “ 诗史 ”。首先,鲁迅的杂文形象地记录了当 时社会的主要动向和重大的历史事件。其次,鲁迅的杂文中活现着一批栩栩如生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再次,鲁迅的杂文形象地描 绘了许多社会世象和心态。
15.简述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意义。
答:从祥林嫂的悲剧中,不只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残酷地钳制着劳动者的命运,并且还戕害人的精神,把人变得迟钝、麻木和愚昧。16.《影的告别》如何表现作者的内心矛盾? 答:现实生产中形影相随,不能分开。鲁迅在《影的告别》中巧妙地构想出影形告别的场景,从影的告别词可见,它既想决别,又对 形留恋,但最后是决绝而去。影和形的告别象征着鲁迅一个自我向另一个自我的诀别。“ 影 ” 的形象是鲁迅内心思想矛盾的化身, “ 影 ” 的告别词也正是鲁迅当时内心矛盾的坦露。
17.“ 自然, „ 喜怒哀乐,人之情也 ‟ ,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 大约总不去种兰花,象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 ”。说明鲁迅这段话所包含的美学内容。答:(1)说明在阶级社会里,由于存在着阶级压迫和阶级剥消,存在着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因而在爱憎美丑的认识上,也就不可避 免地存在着对立。(2)说明属于不同思想体系的人,也不可能有共同的美感,共同的 “ 喜怒哀乐。
18.鲁迅关于唐、宋传奇两者区别的看法。
答:传奇小说,到唐亡时就绝了。至宋朝,虽然也有了传奇的,但就大不相同。因为唐人大抵描写时事;而宋人则多讲古事。唐人小 说少教训;而宋则极多教训。
19.简述鲁迅对《聊斋志异》艺术上的评说。
答:鲁迅认为《聊斋志异》艺术上特色有二:一是描写详细而委曲,用笔变幻而熟达;二是说妖鬼多具人情,通世故,使人觉得可亲, 并不觉得可怕。缺点是 “ 用古典太多 ” ,使人不容易看下去。
20.简析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他们以“看”的共同爱好聚合成一个有荒诞意味的群体,鉴赏、玩味、吞噬被看者的灵魂和肉体,显出凶狠 的本性。(3分)看客在赏玩别人的同时,也作为客体为别人赏玩,看客者形象寄托了鲁迅对灵魂麻木者的鞭挞与愤怒。
1、如何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
提示:中国现代文学区别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特性是其彻底的反封建性质,现在人们则更倾向于用现代性来概括其基本的性质,即强调中国现代文学实现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这一转型既表现在文学的形式上,更体现在文学的内容上。具体地说,它用现代的形式表达了现代人的思想和情感,这是现代文学之所以为现代文学的关键。
2、文学革命的意义;
提示:可从文学观念、文学内容以及文学的语言形式三方面强调文学革命对建构新文学的历史意义。通过文学革命,以现代的文学观念为核心、表现反封建的内容和采用白话语言形式的一种新文学延生了。
3、“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对新文学的影响;
提示:外来文学思潮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文学观念、文学形式、表现技巧,从形式到内容深刻地影响了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但这种影响从根本上讲只是激活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即它是在中国文学面临深刻的变动的历史关头起作用的,离不开中国的条件。
4、文学革命时期新文学的倡导者与反对者之间的论争。
提示:这是新文学阵营与封建复古派、保守派之间的斗争,论争的中心是新文学在思想上表现出彻底反封建的倾向,在语言形式上采用了白话文,这种激进的态度引发了争议。但历史地看,新文学的这种激进态度是具有历史合理性的。
5、如何理解《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提示:鲁迅写小说虽然借鉴了外国小说的艺术经验,但他把外国小说的经验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的基础。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主要是它在在形式上是新的、成熟的,思想内容上是彻底反封建的,揭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6、《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开创性意义。
提示: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以小说为工具进行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个总纲。
7、狂人形象的独创性。
提示:是鲁迅自我的艺术表达,采用的是双层结构。
8、阿Q形象及其价值和意义。
提示:阿Q形象是一个多重的复合体,既是落后农民的典型,又是精神胜利法的载体,也是弱者保护心理的形象化概括。就基本的性格构成来看,阿Q充满了矛盾,其特点是两重人格、退回内心、泯灭意志。这一性格系统实际上构成了一种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精神符号,即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直接的意义是以虚幻的精神上的胜利来掩盖现实中的失败,它的实质则是一种病态的人格,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甚至可以看作是人类的一种不敢正视现实的精神弱点的象征。
9、《野草》对于鲁迅的重要性及其艺术成就。
提示:是鲁迅内心的独语,最直接、最隐晦、最深刻地表现了鲁迅的矛盾、丰富和伟大,包含着鲁迅的生命哲学、他对人生和社会基本观点;它在艺术上也极为新颖,作了多方面的成功探索。
10、鲁迅杂文的文体特点。
提示:鲁迅杂文是匕首与投枪,是艺术性的政论文。其基本的特点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融合
11、朱自清前后期散文的特点有何不同?
提示:可从作品内容、情致、结构、语言等方面比较
12、谈谈问题小说作家的个性。
提示:可选几位代表作家,从他们关于人生问题的不同答案、创作转向等方面来谈
13、乡土小说有何价值?
提示:可从其审美价值与认识价值的关系来谈,侧重谈其认识价值 14.《尝试集》在新诗史上的地位、意义是什么?
提示:《尝试集》是新诗史上第一部诗集,它标示一个新的诗歌时代的到来。其在内容上反映了新的时代主题,形式上有自由诗体,但许多作品未脱尽旧诗痕迹,所以它是一部过渡性作品,承上启下。
15、《女神》中的现代自我形象具有什么特征?
提示:他是一位具有独特个性的形象。他无限地张扬自我,充分肯定自我本质,具有超凡的力量,大胆地破坏与创造,热爱祖国,视野开阔,胸怀世界,是一位泛神论者。
16、《女神》主要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提示:
1、《女神》浪漫主义是主调。
2、象征是其精义。
3、形式多种多样,有自由体、半格律体、诗剧体等等,其中自由体是诗人最得心应手的。
4、最能代表《女神》风格的是惠特曼式的豪放诗歌,它们“雄而不丽”;但《女神》中也有泰戈尔式的“丽而不雄”的清新、婉约之作。
17、创造社的文学倾向是什么?
提示:是浪漫主义。这种倾向在诗歌与小说中都有相应的艺术表现。
18、从《沉沦》看郁达夫小说的时代心理内涵与艺术个性;
提示:《沉沦》时期的郁达夫处于青春阶段,下笔有锐气,亦有躁气,既有向旧道德冲锋陷阵的勇气,又有自伤自悼的晦气,相当真实而且深刻地显示了新旧转型期青年的人格特点和个性特点。《沉沦》以“路遇-自慰-窥浴-偷听-宿妓”作为基本情节,塑造了一个多愁善感、孤僻自卑的青年形象,着重表现了极度自卑、苦闷压抑的忧伤情绪,大胆而又细微地描写了因压抑而产生的变态性心理,并把这种心理与作为弱国子民的屈辱交织在一起,从而深刻地表达了“现代人的苦闷”。
19、如何评价郁达夫小说前后期的变化及其意义;
提示:郁达夫前期小说显示了强烈的主观抒情,甚至表现大胆的自我暴露的倾向。他的后期小说在风格上转向明净和秀丽,流露出优雅的风度。这种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作者内心世界的变化。如果说他的前期小说其狂暴和颓废表达的是反封建的精神和他内心的焦虑,那么他后期小说优雅则反映了他此时的与传统的开始和解及个人生活的安定与惬意。20、20年代的浪漫抒情小说在艺术表现上的些特点。
提示:(1)强烈的主观抒情。(2)大胆的自我暴露。(3)散文化的结构。(4)诗化的语言
21、小诗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冰心、宗白华等人的小诗形式短小,或缘事抒情,或因物起兴,或寄情于景,以捕捉刹那间的自我感受与哲思,变外部世界的客观描写为内心感觉的主观表现,充分体现了人觉醒之后的内在困惑。
22、湖畔诗社对于新诗的贡献是什么?
提示:他们创造了真正的现代爱情诗,使新诗在情爱表现上具有与古代诗歌、五四初期白话新诗完全不同的特征,为新诗吹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23、李金发诗歌的时空特点是什么?
提示:时间上,他往往站在现在立场表现对于时间消失的无可奈何之感;而其习惯使用的空间语词是空谷、丘墓、江底、枯老之池沼、高丘之坟冢、蝼蚁之宫室等,大都指向死亡、生命衰微,空间色彩为黑、白与灰色,营造出令人窒息、恐惧的氛围。如此空间里时间不断流逝,流逝的时间进一步强化了他对于空间的恐惧。
24、如何评介李金发在新诗史上的地位?
提示:李金发的诗歌虽然朦胧、晦涩,内容上更多地表现的是西方生活经验,民族性不够;但他自觉地化用西方象征派的方法,将象征主义诗风带到中国,填补了新诗的一大空白,并开启了新诗现代主义创作潮流,其地位是很重要的。
25、新月派是如何规范新诗走向的?
提示:
1、以理性节制情感。
2、倡导新诗形式格律化,即音乐美、建筑美与绘画美。
26、新月派是如何规范新诗走向的?
提示:
1、以理性节制情感。
2、倡导新诗形式格律化,即音乐美、建筑美与绘画美。
27、徐志摩诗歌的思想特点是什么?
提示:徐志摩诗歌主要表现的是对爱情、自由、美的理解、向往与赞美。
28、徐志摩诗歌艺术特征是什么?
提示:a.想象丰富,构思巧妙,意境新奇。b.比喻鲜明、贴切,且往往富有暗示性。c.不同于闻一多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与建筑美。
29、《现代》杂志中的诗歌有何特点?
提示:《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纯然是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32、废名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征是什么?
提示:思想内容:主要写自己在现代都市的寂寞感,对现代人存在价值、意义进行质疑;渴望超凡脱俗,向往传统生活,在入世与出世间挣扎。
艺术特征:受禅宗影响,重直觉、顿悟,不重语法逻辑,意象跳跃大,形式自由,散文化;诗歌意象往往是由心智生发或以禅理为本的智性化意象,借助这些意象,诗人进行一种禅宗式的体验、顿悟,上下古今,思接千载,诗中那超然物外的想象体现了诗人的一种审美理想与心理诉求,耐人寻味。这些正是诗人诗学观点的体现,即以“散文的文字”表现“诗的内容”。
33、何其芳诗歌风格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提示:何其芳诗风的改变,是时代变化的产物,是民族历史非常时期有良知的爱国诗人的必然选择,令人钦佩;但这种变化,并未带来艺术的提升,变化后好的作品并不多。可见,一个人艺术风格一旦形成,改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注意艺术本身的升华问题。
34、“左联”是如何成立的?
提示:要注意“左联”成立的历史背景,“革命文学“的论争、中共中央的干预、论争双方的携手合作等过程。
35、如何看待“左联”时期的文艺论争?
提示:“左联”时期的文艺论争情况比较复杂。“左联”发起的一些论争是扩大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所必需的,但也犯了一些简单化、教条化的错误;有一些论争则是“左联”内部的论争,双方态度都很激烈,但最终还是达成了不少共识,只是也因此埋下了后来意见分歧的伏笔。
42、中国诗歌会的诗歌艺术特点是什么?
提示 中国诗歌会以创造“大众歌调”为己任,广泛采用歌谣、小调、鼓词、儿歌等民间艺术形式创作,艺术上通俗易懂,富有鼓动性。
43、臧克家诗集《烙印》的思想、艺术特点是什么?
提示:《烙印》在思想上,一是表达诗人对于生活的严肃看法与态度;二是写农民和其他角落里卑微人物的痛苦人生,寄予着作者的人道主义同情。艺术上,他如同古代苦吟诗人,重视锤字炼句,诗歌精致、凝练,耐人寻味,但略嫌拘谨。
44、谈谈京派小说的诗化与散文化风格。
提示:(1)综述京派小说的诗性特征及其构成原因,即田园牧歌化的文学抒情特色;(2)以具体作家作品为例,阐述京派小说的诗化特点,如废名沈从文等; ①人物性格的纯净化表现
②“心灵的悲剧”而非外部世界的冲突形式 ③浓郁的抒情风格
(3)京派小说的散文化特点(以废名、沈从文小说为例); ①散文化的审美独特性 ②散文化的小说语言特色 ③文体创造的文学意义
1、简析朱湘诗歌的思想内涵。
朱湘诗歌思想内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大自然的摹形传神,代表作是诗集《夏天》。
2、对艺术的刻意追求。代表作是《草莽集》。
3、对人性的深刻体悟。代表作是《石门集》。
2、简析《故事新编》的特点。
《故事新编》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1、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历史史实。
2、使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严肃与滑稽融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油滑”手法。
3、鲁迅在借鉴传统二丑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特的“油滑”写法。
3、简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质。
1、借助美妙意境传达诗情。
2、具有音乐美。
3、诗体的追求。
4、语言优美。
4、简析卞之琳诗歌的艺术贡献。
1、卞之琳是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之间的一座桥梁。他既受到了徐志摩为代表的后期新月派及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的影响,又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
2、“主情”向“主智”的转变。
3、“诗的非个人化”。
5、简析艾青忧郁形成的原因。
1、来自客观现实。
2、来自主观心情。
3、西方象征派的影响。
6、简析王蒙小说的语言风格
他杂取百家之长,兼收并蓄,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1、鲜明的主观色彩。
2、杂文般的随意性。
3、急促的节奏感。
7、简析戴望舒的诗歌艺术。
1、细腻的抒情。
2、跳跃的结构。
3、自由的韵律。
4、自然的语言。
8、简析艾青散文美的诗歌主张。
1、语言的口语化。
2、形式的自由化。
3、散文美是艾青诗论的主要内容。
9、简析《围城》的思想内蕴。
1、社会批判。
2、文化批判。
3、形而上的人生观照。
10、简析张爱玲小说的思想内容。
1、孤独的生存环境。
2、虚无的生命体验。
3、疯女人的人物形象。
11、简析王蒙小说的表现手法。
1、内心独白、自由联想。
2、多重的结构形态。
3、中西合璧式幽默。
12、简析废名小说的艺术特点。
1、废名对现代小说艺术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提供的独特的小说样式——“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
2、尽量淡化戏剧型的故事。
3、重在以简僻的、有涩味的词句,表现诗的意境。
13、简析老舍小说的京味。
1、体现在对北京市民生活场景和人生世象的描绘。
2、其次表现在对北京独特文化特征的揭示。
3、市民风情与市民心灵的沟通,独特的语言艺术。
14、简析闻一多诗歌的艺术特质。
1、注重绘画美。
2、注重音乐美和建筑美。
3、语言凝练、形象奇险。
15、简析百花文学的特质。
1、取材的范围大大扩大。
2、主题开掘较深,有新意。
3、表现方式、叙述结构、叙述角度的多样化尝试。
第三篇: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一、鲁迅的思想
鲁迅是在亲身经历的个人家庭的衰败和困顿、时代社会的腐败和无望从而产生的困惑、挫折和失败中,经过一次次的灵魂拷问和精神探索,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思想,并走向文学道路的。
鲁迅的思想重心放在“立人、立心”的“文化-精神”改造观念上。
在反思传统文化的弊病方面,他猛烈抨击历代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治心”手段对人心的残害,认为这是中国文化衰落的根由;同时赞扬那些历史上敢于反抗现实,特立独行的“中国脊梁式”的人物。在借鉴、吸收外来的思想态度和实践上,他看重西方19世纪以来具有独立人格和反抗现实精神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翻译介绍跳动着“真实的心”的文学作品,以期达到通过文学进行心灵交流,使中国融入世界文学和世界思想的目的。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上,他也坚持不从理论、条条框框来衡量作品,而是看作品是否体现了人的本心;在自己的创作中,也一样真实地表白内心,甚至“抉心自食”,以至达到了思想内容的无比深刻。鲁迅以坚韧的“精神战士”形象,努力克服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虚无态度和绝望情绪,执着于自己经历的人生和现实,在文学创作、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等方面,为20世纪中国的文化和文学发展作了具有经典性的杰出贡献。
二、小说创作
1918年《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它以鲜明的现代小说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新时代。之后鲁迅在1918年至1925年连续创作了26篇小说,结成《呐喊》《彷徨》两部小说。
(一)题材开掘的深刻性
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鲁迅的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以浙东市镇为主要活动场所的乡土世界。他通过《故乡》、《药》、《阿Q正传》,《祝福》、〈离婚〉、《明天》等小说描述了一些农民形象。在描述下层人民生活苦难的同时,正面描写了他们精神上的愚昧和在封建权势压迫下的不幸人生。作为中国旧社会的缩影,暗示出旧的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溃败、昏暗、了无生气的时代背景。而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这些人物形象则在不同层面代表了中国民众苦难的生存状态和麻木不觉醒的心理状态。通过一农民题材的广泛展现,鲁迅描绘出了旧中国这个病态社会中的病态人物。
鲁迅描绘的另一主要题材是知识分子。鲁迅主要讽刺传统文人的迂腐、“无行”和“无文”。鲁迅又刻画了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类知识分子即真正的现代知识分子。
在处理这两大类人物题材上,鲁迅的眼光是独特的。A、没有用过多笔触去展示他们的现实生活状况和图景,或直接写实地描摹具体的人与事,而是把笔触直指人物的内心状态和精神世界。B、对知识分子的描绘重心在于他们作为孤独者,出于拯救民众却被民众吞噬的绝望境地的精神痛苦和“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生存境地。体现了一种显示灵魂的内在性,逼迫读者与小说中的人物,连同作家本人、正视人心、人性的卑污,承受灵魂的拷问。C、还具有自觉的主体渗透意识,即把自己摆进小说中,无情地解剖自己。这种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是鲁迅“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是小说现代性的独特表现,也是鲁迅小说的经典意义之一。
(二)情景结构的独特性
形成了“看/被看”和“去——归——去”的典型模式。
〈示众〉是“看/被看”模式的典型代表。这个小说只写了一个场面:看犯人。小说不着重刻画人物,主要写一种具有象征意味的氛围。在这个相互对峙的关系中,“看客”及其心态展现了国民的劣根性、愚昧和麻木,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沦丧的象征。而被看者则有两种类型:一是不幸的普通群众的不幸成了人们鉴赏和聊天的谈资。二是先驱者本为拯救民众而奔波、奋斗甚至献身,而他们的牺牲恰恰成为群众观赏的对象。
“去——归——去”的模式在鲁迅小说中也可称为“归乡”模式。如〈祝福〉、〈故乡〉、〈在酒楼上〉〈孤独者〉的小说中表现突出。这些小说中的“我”都是早年离开故乡到城市去寻找希望和现代文明价值的知识分子,回到故乡来寻梦,但现实的乡村图景把他们的梦打破,使他们再度远走。
在这类小说的结尾,鲁迅又作了相似的处理,主人公走出绝望,向绝望作抗战。
(三)叙事艺术的独特性。
茅盾评价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鲁迅叙事艺术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他试行新的叙述视角或新的叙述方法时的独创才能。
首先,与五四时期其他主观抒情的作家相比,鲁迅有意识地发展了“小说叙述者”的艺术。在〈孔乙已〉中通过这种间接的叙述层次,鲁迅进行了三重讽刺:
对主人公、对看客、对毫无感受力的代表看客声音的叙述者“我”。小说把批判剖析的锋芒指向了民众精神世界和启蒙者的尴尬处境,也表现出启蒙的重要和启蒙运动的悲哀。
鲁迅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各各不同。〈狂人日记〉、〈伤逝〉是主人公自述,小说中的“我”不是鲁迅自己,把“我”也置于小说中的某一个人物的位置上加以审视、剖析甚至批判,表现了鲁迅创作小说的成熟的叙事艺术。
其次是叙述风格的独特性。鲁迅小说很少背景描写,他主要用力处是人物塑造,但并不是传统小说的外貌描写,也不是西方小说的长篇心理描写,而是写意式的剪影式速写。人物刻画上专画眼睛,用最具特征的语言动作展现内心。鲁迅写人,得力于中国文学传统的主要是“白描”。鲁迅小说的另一叙述风格是超越一般的写实主义,采用了象征叙述技巧。在这种叙述结构中,只有把现实故事和象征寓意结合起来读才能够真正地把握鲁迅小说的丰富思想。比如〈药〉这只是一个乡村老夫妇用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痨病的故事,从象征意义上看,作者实际上是以这一迷信行为作为象征结构的基础,华家儿子的病需要夏家儿子的血来治疗这样一个象征结构。表现出民众儿子的“病”必须用革命者的牺牲来治疗。但这种牺牲是毫无意义的。
鲁迅搜寻历史材料作小说,最后成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共8篇,在《故事新编》中有意识地整理他长期以来对中国古代思想的独特思考。表现出他在绍兴会馆蛰伏十年,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典籍的具有现代性审视视野的独特观察。无论写古人还是今人,小说都体现出了对“官魂”“学魂”“匪魂”“民魂”的深刻洞察。
《故事新编》不是针对具体时代的写实,而是超越时代的关于中国的大寓言。《补天》《奔月》。都是针对今人今事而用的象征叙述。
三、散文及散文创作
1924年到1926年的散文集《野草》是最为别致、最为婉曲、最为深邃的一部作品集。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独具一体、空前绝后的一种‘独语体’散文,这部作品集的形式和感情表述的独特同鲁迅写作时的个人心情紧密相关,又同他的生命哲学紧密相关。这时候他的另一部小说集被他命名为《彷徨》,杂文集被命名为《华盖集》,都表明鲁迅进入了思想的苦闷抑郁期。
《野草》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而深邃的。从内容的象征程度上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意义指涉比较明朗的讽刺性、杂感型散文。另一种《野草》是象征意味极浓厚的对人的生存困境的现实感触后的心灵滤化,是鲁迅当时心灵深处对社会、人生,乃至人类生存诸问题的最矛盾、最深刻的思索,是鲁迅所有苦闷的象征。《过客》是一篇戏剧形式的散文,既是鲁迅对内心希望/绝望的矛盾中挣扎的自喻,也是一篇艺术化了的生命哲学宣言和告白。写一个“状态困顿倔强”的中年人的“走”“对过往一无所惜,对目的一无所求,不顾疲劳、伤痛和鲜血,不接受任何劝促、关心和帮助,只是独自一人凭着前面的”我的声音奋然前进不敢止息。
《野草》的象征主义艺术技巧是高超的、繁富的。达到“无词的言语”的境地。在语言运用上,鲁迅吸收了中国文学的炼字传统和许多西方句法和语法。虽婉曲深邃但没有流于随意生造而导致晦涩难懂。他又创新地铸造新词如“无地”,“无物之阵”甚至用佛家语“三界”等。这种古语奇句的运用创造了一种复杂的文学效果。在意象营造上,鲁迅除用联想、变形、想像等常用手法外,还充分调动了神话、神秘、不稳定的内容,因而营造出一种场景奇幻、色彩冷艳、意象奇崛怪异的艺术氛围,有力地映衬了思想的深奥和复杂。在散文形式上,《野草》被称为“散文诗”,因而它的大部分篇章都是铿锵有力的格言警句,是朗朗上口、具有内存韵律的严整灿烂的诗行。
《野草》之外,鲁迅一些篇幅稍长基调也较舒缓明丽的散文,大多收在《朝花夕拾》里。其中有10篇散文确实源于回忆的力量,实际上是鲁迅追述的自己由故乡绍兴的童年和少年到青年时代在南京后来赴日本以及回国初期直至走进北京知识界的心路历程,写成的一份注重生活经历的文学传记。《朝花夕拾》是一种故事娓娓道来,情绪舒缓明丽的“闲话风”散文。
四、杂文创作
鲁迅的杂文集是一部“百科全书”,是一个活的两代中国人的“人史”,整体地成为现代中国的国情史。
鲁迅的杂文创作,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留学时期《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鲁迅早期思想时的这些文章,都收到了鲁迅第一本杂文集《坟》中。作为一种自由形式的“无体之文”,鲁迅的杂文开始于1918年-1919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随感录”专栏中的杂感与杂论。鲁迅的杂文创作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A、1918-1925年的尝试阶段,主要包括《坟》、《热风》表述与新文化运动中其他作者相同的“五四”立场即反传统,破坏偶像,抨击迷信和国粹,鼓吹科学、进化、民主与个性解放。B、1925-1928年主要包括《华盖集》《而已集》《三闲集》在北京。C、1929-1934年主要包括《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这一时期正值中国内忧外患加剧,国民党文化围剿,鲁迅在上海的生活颇为艰难。D、1934-1936年,杂文创作“后期《且介
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这一时期死亡、疾病威胁着鲁迅,鲁迅杂文创作却已入了更扩大、深化乃至文化历史的底层,关注重心重回到他最熟悉的文学、艺术、历史研究和国民心理的艺术分析上来,开展了更加广阔的视野,注入平淡的思考与深化的情感。
鲁迅杂文涉及问题极广,几乎涵盖现代中国人生活的各方面。首先,鲁迅杂文内容的核心是揭露现实中无处不在的奴役关系,大声疾呼人的觉醒、自主与解放。从“文化-精神”改造观念出发,宏观把握中国思想史,中国国民心理、民族性格及其出路,一直是鲁迅杂文的基调。其次,从杂文经常谈论的对象上看,他的杂文一是针对农民、妇女、儿童和小市民,一是针对现代知识分子。鲁迅杂文思想艺术的特质:
(一)强烈的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
鲁迅的杂文集是一个不停息的批判、论战反击的思想文化斗争的编年史。鲁迅形成自己的“争存于天下”、“首在立人”,首先要寻到人的权利的思想,将锋芒对准了形形色色的奴役压迫,这就是他批判社会,否定攻击旧文化和旧思想的根由。
(二)反常规的杂文思维和犀利的杂文笔调
鲁迅的批判最为关注并全力揭示的是人们隐蔽的,甚至自身也未必自觉意识的心理状态。他还提出了“推背式”的思维方式,即“正面文章反面看”,真正到了入木三分的程度。鲁迅杂文的犀利、尖刻的笔调往往在于他的违反“常规“的联想力与想象力,他能够把外观形式上差异很大,没有任何联系的人和事联结在一起,呈现本质上的相通。一极是“高贵”“庄严”“神圣”另一极则是“低俗”“虚伪”,使他的笔调犀利尖刻。
(三)“社会相”与形象化
他的思路起点总是具体的个别的人与事而又将个别人、事置于时代、社会、历史的更大时空下,以一种非凡的思想穿透力,看到这一具体人、事所代表、暗示的一种普遍性特征。杂文在人事描写上具有了“文学性”“形象性”特征。
(四)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一方面,他自由驱使中国汉语的多种句式:或口语与古文言句式相杂;或排比、重复句式的交叉运用。另一方面,他故意违反规范用语,打破语法规则,制造一种不和谐的“拗体”,取得了荒诞奇崛的美学效果。
五、代表作新论
(一)〈狂人日记〉的形式分析
首先思索启蒙者的命运问题和启蒙的可能性问题。认识启蒙者的命运是启蒙者主体性的表现,而独具匠心的设计小说来描写启蒙者的命运,也是作为一位启蒙小说家主体意识的体现。〈狂人日记〉的形式之是鲁迅把主人公设计为狂人。用狂人与正常人的紧张关系来象征启蒙者与周围环境的紧张关系。破坏这种关系的启蒙者一旦站到统治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对立面,也是站在了民众的对立面。
〈狂人日记 〉的形式之二是,鲁迅为我们设计了一个狂人的幻觉世界。也只有在幻觉世界里,狂人才能发现通过历史事实中吃人真相进而言说吃人欲望的存在。在狂人的幻觉世界中,我们发现了常人世界与狂人世界的二元对立。启蒙者在思考为什么革命者不仅与统治机构而且与民众世界成为对立面。鲁迅就把启蒙者的命运摆出来了。革命者的价值不存在于自己努力奋斗的时代,只能在于将来,启蒙者只是历史的中间物。因而他们的付出不能在现世求得胜利的回报,这正是一代启蒙者的命运的结果。同时小说也就从深层意义上说明了启蒙和启蒙者的沉重,也说明了启蒙不仅仅是无谓的呐喊“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的突进革命,而是从这些骨子里的意识出发,进行文化改造,立人立心,革心洗面。
〈狂人日记〉的形式之三是鲁迅设计了文白对照的二元叙事模式。其叙述者是“余”,狂人的日记中的叙述者才是日记作者“我”。小序部分是一个正常的文言文世界,正象征着一个封建仁义道德氛围的旧秩序的世界,狂人日记中则是狂人迷乱与常人世界格格不入、针锋相对的幻觉世界,这一幻觉世界中焕发着对打破旧秩序的一片激情兴奋。小说中小序是正文,狂人日记是附录,正文附录的关系正象征出启蒙的力量对比和状况,启蒙者面临的必然命运,启蒙的声音最终被黑暗吞没。
其二,这种文白对峙中还富有张力性地审视了启蒙者可能出现的下场。它呈现出给我们的不是提供狂人奇崛的思想作为启蒙有利武器,而对启蒙者被旧意识形态吞没从而又回到旧秩序里去的命运的悲哀。
(二)阿Q形象的接受
A、茅盾认为阿Q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是人类的普通弱点的一种”鲁迅自己说“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
B、出世后二三十年代,人们认为他是“国民性弱点”
C、到了40年代,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热潮中,阿Q是“中国精神文明的化身”“这是一个失败民族的好笑的自解,一个衰落的古国的可哀的自满”,阿Q成为“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
D、新中国成立以后,对阿Q的阐释发生了两个重大倾斜;一是强调“鲁迅是现代中国在文学上第一个深刻地提出农民和其他被压迫群众的状况和他们的出路问题的作家,农民问题成了鲁迅注意的中心。”,〈阿Q正传〉“从被压迫的农民的观点。”对资产阶级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所作的批判。毛泽东也多次强调阿Q是一个“不觉悟的落后的农民”的典型。E、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王富仁认为阿Q的根本精神弱点在于缺乏自我意识和个性的自觉,实际上还是对传统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现状的消极适应性,并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形式:“精神胜利法”;阿Q的“革命”则是另一种“主动适应方式”。新时期的时代呼声:在全面推进经济、政治的现代时,不要忽略了“人的现代化”。林兴宅的“两重性格”论。鲁迅〈阿Q正传〉正是以对“人”的这一生存困境的正视而揭示了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侧面,从而使自己具有了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与价值。
(三)对尘芥堆中的形骸的歌哭——重读〈祝福〉
鲁镇的祝福礼仪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陈旧、封闭、冷漠而又被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所习惯、所依赖的“黑屋子”意象,而祥林嫂的命运则是从宗法乡土社会这个“黑屋子”走进鲁镇这个“黑屋子”的过程和宿定的选择与归结。这两个“黑屋子”正是乡土社会、市镇社会的普泛性特征。它们都像是封建中国的大“尘芥堆”,那些乡村、市镇上的小人物们就在这两座尘芥堆中奔忙、劳作、挣扎,无论是安于现状,还是谋求新生,最终在“百无聊赖”的生存状态中,被尘芥堆中的挣扎乃至死亡,她卑微、贫贱,无以依赖的一生成为“黑屋子”祝福仪式中的牺牲,被悲剧地供奉在中国传统文化祭坛之上,昭示着20世纪初期中国普通民众的普遍命运。
郭沫若
一、郭沫若的个性
(一)郭沫若的“标本”意义
最早一批中国新文化的开创者,又是最后一批告别人世的“五四”新文化精英。惟一一位亲身参与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创建新中国、文化大革命和“真理标准讨论”,并且一直处于中国政治漩涡中心的文化人。又是惟一一位其文学创作贯穿“五四文学”“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抗战文学”“十七年文学”和文艺“拨乱反正”。
代表的是热情、冲动、富有创造精神的一类现代知识分子。富于“感性的鼓动力量”。鲁迅
是“理性的思想力量”。
(二)郭沫若的个性
1、是一个追求多方位身我实现的“球形天才”。他既是中国新诗的真正奠基人,又是中国现代历史剧创作的拓荒者和成功者。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诗学的基础。他的文学翻译,不仅数量多而且独创“神韵译”一派。不在深度,而在广度。多方面作出了贡献。文学、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政治、外交、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有贡献。
2、还是一个参与意识极强的入世文人。
3、一个朝气蓬勃的青春型诗人。给暮气沉沉的中华大地带来了“破坏”和“创造”的风暴。
4、更是一个主观抒情的文学天才。他认为在文体本体“个性最彻底的文艺便是最有普遍性的文艺”。文艺是出于自我的表现,文学的原始细胞是情绪,文学的本质是有节奏的情绪世
界。
(三)郭沫若的局限
他追求“全”,却失掉了“深”,积极进取,却又好走极端;他大胆无畏,但常常随意树敌;他冲动、热情,而往往缺乏坚韧和冷静。〈女神〉以后他越来越注重政治功利性,同时他文
学作品的审美力量也越来越弱。其优点和缺点常常是混为一体,相伴相生。
二、《女神》的价值
(一)诗化了“五四”的时代精神
《女神》不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却是中国旧诗与新诗分野的真正的界碑。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它都是中国新诗真正的奠基之作。从《女神》的表现内容来看,其突出贡献是以对
五四时代精神的诗化开了一代诗风。
(前期郭沫若是一个泛神论者。泛神论是从16世纪起流行于欧洲大陆的一种哲学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宇宙本体即是神,神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泛神论来到刚刚脱离封建政体的中国时对国人观念的冲击,正如它出现在刚刚走出中世纪欧洲时所产生的影响。由于它具有抗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意义,所以不能以它存有与先进世界观的差距而否定其历史作用。)
在五四时期的中国,对于封建文体体系破坏得最得力的思想先锋,一是进化论者,二是泛神
论者。
当时的郭沫若是以诗人的角色和作为诗人最理想的宇宙观来认同泛神论的。因此真正被他吸收了泛神论,与其说是哲学的,不如说是诗学的;与其说是他掌握神与自然关系的方式,不如说是他掌握艺术与世界关系的方式。郭沫若所接受的泛神论,是一种追求物我同一的艺术哲学。于是《女神》中的诗篇获得了广袤无垠的自我表现世界。这种泛神的宇宙观,既为《女神》提供了个人心灵和情感驰骋的空间领地,又为《女神》铺展了自我和万物能够不断超越、不断更生的时间流程,从而为〈女神〉诗化五四时代精神提供了最有力的诗学基础。
A、泛神论是〈女神〉诗化五四精神最有力的诗学基础。
B、〈女神〉对五四时代精神成功的诗化,是以郭沫若有效地运用了这种泛神的掌握世界的艺术方式为前提的。这一方式把“自我”与表现的对象沟通在一起,把生命与创造联结在一起,这才使反抗专制的个性解放精神进入《女神》中可以无限张扬的“自我”。C、〈凤凰涅般〉是作者诗化五四时代“破坏与创造”精神的典范之作。(诗人把五四青年对旧代的破坏和叛逆精神转化为诗中的凤和凰对“茫茫世界”的诅咒,把对新时代的渴望转化成诗中凤凰更生后那不厌其烦的欢畅。诗人形象地表现了我们民族必须经历从死灰中涅磐的决绝态度,传达出五四青年在黑暗中看到曙光的欢呼雀跃之情。)
(二)高扬主体性的力作
在20世纪中国文艺发展史上,它是肯定生命、肯定个性、肯定天才、肯定自由创造的开路
人之一。
1、《女神》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它给新诗带来的重主观、重表现、重情绪的新的美学原则。
2、《女神》是现代人生命激情的象征。
3、当你阅读《女神》的时候,你所获得的主要不是五四新思潮的某种思想理念,而主要是一种情感的撞击,唤起了你对自由的感情、昂扬的生命力和宇宙主宰意识的自我确认。《女神》是肯定“天才”的观念、非理性的思维和昂扬的生命意识的创作实证,是高扬主体
性的一部力作。
(三)创造了新诗的诗美规范
从诗歌本体来说《女神》对中国新诗的最大贡献,是它以“内在律”的发现和创造开了一代
诗风。内在律的特点:
1、以情绪表现为核心,充满了大量巨大的意象,这些意象在诗中是强大生命的象征。
2、丰富神奇的想像,意蕴着丰富的理性。《天狗》就是想像艺术的杰出范例。
3、诗中的节奏形成了新诗特有的宏大气势,使读者深切地感到生命的力量、自由的力量和
不可阻挡的时代的力量。
4、自由体新诗不是郭沫若首创,却是在他手里成熟。诗体自由而不随意,不受理性规范的约束,却受情绪表现的支配。
5、激情
《女神》的“内在律”,以庞大有力的意象、丰富奇特的想像、火山爆发的激情、心潮澎湃的节奏和不受外在因素规范的形体,共同组成了一种与五四时代氛围相契合的宏大的艺术气
派。
三、历史剧创作思想
(一)“古为今用”的创作动机
郭沫若既是一位天才的历史学家,又是一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意识的历史剧作家。“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分别采取了“借古喻
今”“借古讽今“借古鉴今”
1、五幕剧《棠棣之花》是在“皖南事变”背景下写的历史悲剧。用的是“借古喻今”用抗秦派与亲秦派的冲突隐喻“皖南事变”后的民族内部矛盾。
2、“借古讽今”的方式主要采用影射、类比等手法。〈高渐离〉和〈南冠草〉用秦始皇、洪承畴等形象影射国统区统治者的专制暴虐和民族败类的卑鄙无耻。
3、郭沫若最成功的史剧作品如〈屈原〉、〈虎符〉和〈孔雀胆〉都是采用“借古鉴今”的方式,通过象征、暗示、联想等手段,启发欣赏者对历史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和思索。这些古事之所能沟通现实,是因为忧伤者着力提示古今民族矛盾中的相似性,古今民族心理愿望的相同性和古今道德观念的相承性,使历史成为映照现实的一面镜子。
(二)“失事求似”的艺术虚构
在历史剧的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问题。“求似”就是尽可能真实准确地把握和表现历史的精神;“失事”,就是在“求似”的前提下以想像、虚构等手段进行合理的艺术虚构。郭沫若的艺术虚构是在主要人物真实、主要事件真实的基础上,在“史书缺而不传”的地方驰骋自己艺术想像。这包括:杜撰人物和改动背景。
这既是补充史料不足的需要,更是艺术创作本身的需要,他的艺术虚构的过程,是丰富历史生活的过程,又是提炼历史素材的过程,也是人物典型化的过程。还是增强戏剧效果的过程。
(三)“崇高”的悲剧艺术追求
在他的悲剧作品中,代表历史必然要求的“新生力量”正处于这种必然要求暂时不可能实现的悲剧的历史关头。代表“垂死势力”的楚王、魏王等暂时处于优势地位,代表“新生力量”的屈原、如姬等在内奸外贼的共同围剿下,如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顽强搏战,最后走向挫败和毁灭,形成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激发人们把悲愤的情绪转化为一种奋发和抗争的力量。如姬的死给人的感受不是悲剧,而是悲壮,是“生者不死,死者永生”的人格完善,是激励后人的精神力量,从而产生了“崇高”的美感效果。
(四)主观写意的诗化品格。
他的历史剧是主观写意型的,而不是客观写真型的。他的主观抒情的艺术个性明显地渗透到他史剧作品的各个方面,成为他与其他中国现代史剧作家迥然有别的一大特色。这种主观写意型的诗化品格表现形式:一是作者结合剧情的需要和气氛的创造,经常插入一些诗词、短歌或小曲;另一种是戏剧主人公长篇散文诗一样的抒情独白。不足之处:在增强作品抒情效果的同时却又对其戏剧性效果带来不同程度的削弱。郭沫若的历史剧的明显不足是:过于强化了剧作内容的现实针对性,相对忽视素材的历史性;过于强化了“忠奸对立”的两极冲突,相对削弱了戏剧冲突的思想艺术容量;过于重视了作品中诗的抒情效果,相对忽视了话剧文体自身的审美力量
老 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北京人。杰出的中国现当代作家。著有小说集《赶集》《微神》等,诗文集《老舍幽默诗文集》等,剧作集《老舍剧作选》等12种。
代表作:《二马》《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作》《断魂枪》《我这一辈子》
《龙须沟》《茶馆》等。
一、老舍的品格[文化人格与艺术品格] 老舍是20世纪中国现代小说和现代戏剧的巨擘。他的作品属于文化味最浓、而又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大手笔之列。老舍具有极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冷静的思想启蒙
尽管老舍没有直接参与五四运动,但他曾反复强调说:感谢“五四”,它叫我变成了作家。一是将审美视角投向中国市民社会,从中努力挖掘传统风习积淀着的市民社会心理。特别关注30年代前后市民社会中已形成精神病态的“中国典型”,发掘国民性的弱点,都具有突
出的典型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是从多方面探索了国民劣根性形成的原因,完成了对国民性及产生它的历史原因和社会现状的多重批判。老舍用自己的全部创作形象地挖掘了国民性的精神内涵和主要病源。总结:
探索国民劣根性原因,进行了多重批判。
文学承载着思想启蒙,思想启蒙的题旨又深化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强化其审美艺术力量。被誉为“最老舍”的《骆驼祥子》如果没有对祥子这个来自农村的个体劳动者的真实描绘和深入透视,没有作家对这些精神弱点充满同情焦虑的批判,作品的悲剧力量将大打折扣。总结:文学的思想启蒙作用能增强作品的思想内涵。
(二)稳健的文化批判者
1、老舍善于以中西文化、新旧文明比较的宏观视角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国民劣根性的挖掘。
在英写成的长篇《二马》就是在中英文化比较中揭示民族性格的弱点和传统文化的弊病,举
起了文化批判的大旗。
2、用创作构建起一个完整清晰而富有力度的文化批判体系,紧紧抓住封建传统文化的缩影——北平文化,从思想革命的角度来解剖社会弊端的根源。北平文化就是沙漠文化,只能滋生顺民性格和奴性特征。包括三部分:传统士大夫文化(权)、外来殖民文化(钱)和民习
风俗文化。
(三)沉郁的“市民诗人”
经由对北平市民社会的发掘,达到了对民族性格、民族命运的一定程度的艺术概括,达到了
对于时代本质的某种揭示。
分为老派市民、洋派市民、理想市民和底层市民。老派市民:批叛传统文化的巨大惰性和负面效应。
理想市民:对传统文化优秀一面的赞许。
洋派市民: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冲撞时产生的病态人物。底层人物:表达尖锐的社会批判思想,寄予了作者深深的同情与叹息。
浓郁的“京味心”。写京城节俗。写出了风俗与民族意识的错位,《四世同堂》中风俗竟嘲讽性地成了民族意识丧失、内在凝聚力崩溃的象征。这是老舍独特的艺术视野,也是老舍作为市民社会表现者和批判者所达到的深度。
(四)悲观的“幽默大师”
幽默,作为老舍个性气质和艺术风格,在他的整个创作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含泪的笑”。
老舍的幽默原因:一受狄更斯等外国作家的影响;二是“一半恨一半笑的去看世界”。三是旗人子弟的老舍,生活在民间通俗文艺广为流行的旗人社区里,被浓厚地染上了倾向幽默的思维方式。
老舍经过挫败与探索,从《离婚》开始,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乃至他建国后创作的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老舍的幽默随着整个创作进入巅峰而日显成熟。他的幽默中蕴含着抹不开的悲观绝望的色彩和苦涩辛酸的味道。
老舍运用了原汁原味的北京话,使得幽默与叙述、抒情能熔为一炉而不显匠气。老舍对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创造,使他获得“语言大师‘的美誉。
二、《骆驼祥子》[分析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相结合的特点][思想艺术成就] 是一部揭示旧中国城市底层劳动者悲剧命运的现实主义巨作,不仅是老舍全部创作的一座高峰,还代表着我国30年代文学的水平与成就。标志着他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
1、老舍站在社会批判的观点上,暴露20年代至30年代旧中国的黑暗与衰败。
2、站在文化批判的视点上,“看生命,领略生命,解释生命”,由此获得深刻的主题意蕴,揭示出生命在城市畸形文明里的委顿。
祥子,成为五四以来,新文学人物画廊里第一个塑造得有神采有力量的城市下层劳动者。老舍侧重于揭示人物精神和灵魂的病痛,其心理描写往往采用叙述者的内视点,揣摩人物的每一寸心事。
在语言运用上,《骆驼祥子》的语言平易澄洁、亲切活泼,有着鲜明的地方色采,开创一种风格独特的“京味文学语言”。人物的语言也高度个性化。
主要人物:祥子、小福子、虎妞、刘四爷
三、《茶馆》[分析戏剧结构和艺术魅力、文化魅力?][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地位:是新中国话剧的一块里程碑,是几乎运用、综合了作家一生的生活和艺术积累,方才成就的一个“老舍牌”的艺术精品。它在历史内容、结构形式、主体意识、人物塑造、戏剧语言、场景设计等各方面既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也传达出强烈的现代审美特征。《茶馆》是不朽的,在中国话剧80多年的历史中,以其为标志,话剧形式已经完全摆脱最初的模仿
痕迹,成为我们的民族形式。它呈现
被誉为“远东戏剧的奇迹”“中国现代戏剧的精华”。其文化学、叙事学方面的透视,使其
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文化魅力。首先,具有突出的民俗文化特征。
A、反映在《茶馆》中的风俗文化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两方面“第一,各式各样的京华旧俗。第二“满汉全席”的各色人物本身所具的民俗文化性质。用民俗状绘了社会历史的演进轨迹,展示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生活情状、生命形态和文化形态。
B、把风俗喜剧与史诗剧结合成一体。《茶馆》的深层结构,是两组人物群像之间的对比,一是无辜民众形象;二是恶势力形象。他们共同构成国民劣根性的象征性形象。
其次,具有强烈的现代性。
A、不像传统戏剧那样把注意力集中于结局。
B、没有紧张激烈的整一的戏剧冲突,甚至根本没有贯穿情节,它主要以人物活动构成一幅幅世态风俗画卷。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串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的方式来串联结构和推
动剧情;
C、用强烈的戏剧动作来直观表现戏剧冲突。
(1)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及各种社会矛盾构成一个巨大的社会背景,围困着茶馆及茶馆
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2)用强烈的动作性来表现戏剧冲突,动作的强烈与否,不在外部,而在人物内心。最后,《茶馆》中发挥得最为淋漓尽致的是喜剧性,是一出“寓哭于笑”的喜剧色彩浓郁的剧作。运用多种幽默后,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鲜明的分寸感,善意嘲讽和无情的鞭挞。(除了引人注目的史诗规模、新颖的艺术结构和出色的民俗再现外,接前面,发挥得„„)
主要人物:裕泰茶馆老板王利发、常二爷、秦仲义,属于无辜民众形象;
老小宋恩子、老小吴祥子、唐铁嘴、老小刘麻子属于恶势力的代表。他们共同合成了国民劣根性的象征性形象。老舍通过稍带夸张的“父子传承”的方式表现了恶势力在不同时代的延续,又以茶馆常客的关系使历经沧桑的王利发、常二爷、秦仲义得以聚首回顾一生,从而使“裕泰”成为整个旧中国社会的象征,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民族性的深层心理结构象征。“裕泰”的王利发是一条主要线索,他胆小圆通、顺势趋利的性格并未使茶馆在时代变迁、社会恶势力压榨下逃脱倒闭的命运。和他一样贯穿三幕的还有常四爷、秦仲义等。秦仲义做着实业救国的好梦自矜于民族资本家的“会作生意”与那份“救世主”的神圣,至于常四爷的正直狭义,则有着鲜明的满文化特征。另外像吃洋教的马五爷的阴鸷乖戾、唐铁嘴的鄙俗无赖„„都深刻地体现了那个乌烟瘴气的时代环境中残酷的事实。
《茶馆》有名有姓的出场人物共51个,集中了整个下层市民社会里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等。
巴金
一、巴金的人格(巴金的思想特性)
巴金作为一位著作等身、蜚声中外的大作家,他的魅力是双重的,既有卷帙浩繁的著作为世人所称道,更有丰富的文化人格内涵为世人所景仰。他是继鲁迅之后又一个自觉地肩负起改造国民的灵魂,批判旧的传统观念,弘扬现代文化人格精神的作家。从他的处女作〈灭亡〉到晚年的〈随想录〉在70余年的探索中,在不倦地对真理的追寻中,处处洋溢着现代文化人格精神的光辉。由此,人们称巴金为中国“20世纪的良心”是毫不为过的。
巴金的文化价格和文学创作是相辅相成的,正是这一点成就了他人格的伟大和文学的辉煌。
思想特性:在他身上既有无政府主义的素质,也有人道主义的内涵,更有浓郁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时也不
乏民主主义的成分。
年轻的巴金为找不到出路而苦恼万分,是两本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为他打开了心路之门,那就是他在1920年看到的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和廖亢夫的戏剧〈夜未央〉。这两本书曾经震撼了他的灵魂,给他以精神的激励和鼓舞。正是这两本书,使他在世界观最初的形成时期信仰了无政府主义思想。
思想特性:巴金对无政府主义的理解,已经不是停留在无政府主义的原始理论的层面上,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予以调整和完善,使之更接近人类长远的人文目标,巴金已经上升到人文情怀的高度来认知无政府主义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了,这是对无政府主义思想和理论的升华。
巴金的人道主义情怀一直贯穿着他近一个世纪的漫长的一生之中。巴金的人道主义缘起于作为一个正直人的正义感和对弱者的同情心。
巴金的人道主义情怀,既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仁爱”为本的儒家首先观念为根本,又与西方提“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思想相融合,从而构成巴金独特的文化人格内涵。
巴金曾自言是受外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作家之一。
二、从《家》到《寒夜》
巴金的主要作品:从1927年到1947年共创作长篇小说4部,中篇小说16部,短篇小说13部,散文集17部,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激流三部曲》中的《家》和《寒夜》。这两部小说向我们叙写了从20年代到40年代的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由此我们可以了解那一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流程。
从第一部小说《灭亡》塑造的杜大心,到《激流三部曲》里的觉新三兄弟,再到《爱情三部曲》里的周如水,一直到〈寒夜〉里的汪文宣,沿着历史的发展轨迹,完成了对几代知识分
子灵魂的写照。
(一)〈家〉的形象系列:
描写了三代知识分子形象:一是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纯粹封建性的老一代知识分子形象,孔教会会长冯乐山亦当属此类;二是以克明、克安、克定为代表的饱受封建思想毒害,又受到近代文明思想的浸染的中华知识分子形象;三是以觉新、觉民、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少年也曾受过封建思想的教育,但成年之时感受到的多是“五四”精神带来的新思想和新观念,与他们的处境相近的人物还有琴、瑞珏等。分析这几类人物的心路历史还须从〈家〉所设置的外在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寻找切入点。
1、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第一类知识分子,属于为封建王朝唱挽歌的一代知识分子。他们骨子里受到封建文化和封建宗法观念的熏染,对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道德观念顶礼膜拜、言听计从,并且从言行上予以遵循和恪守。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里却是荒淫腐朽,在“家”中以牺牲他人的幸福乃至生命来显示自己的淫威。
2、第二代知识分子是生存在时代夹缝中的“多余者”。从精神上他们属于断乳期的一代,他们的精神是空虚的,从根本上说,他们不可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
3、在〈激流三部曲〉中,巴金着力刻画的是以觉新为代表的第三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精神状况、生存状态和他们的分化,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当然是觉新的觉慧。
(二)分析觉慧:觉慧是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在他身上集中体现着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所受时代思想的影响和新的人生道路的选择,尽管旧有的束缚使他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这种种束缚,然而新的观念、新思想、新的人生观以及对新的世界的憧憬,仍然使他们从主观愿意上产生获得新的生活理念和新的情感期待。其反叛性格主要从三件事上得以充分的表现:帮助觉民抗婚、拒绝捉鬼,离家出走。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一是取决于自身的性格特征;二是由于他在“家”中所处的长门中老小的地位,自小缺乏对“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第三,也是最为主要的,觉慧受到“五四”时代精神的感染,主观上有摆脱封建家庭桎梏的意愿,对旧的观念意识有一种主观的排斥情绪。
(三)觉新的形象悲剧性:(性格悲剧和人生悲剧)
觉新在年龄上是属于年轻的一代,在心态上却属于中年一代。年龄与心理的错位,使觉新的性格内涵具有复杂的多重性。从中可以解读出不同时代的中年知识分子共同的处境和心态。
一、性格悲剧。
二、从他身上读出更多的是人生的悲剧。
1、觉新所受到的教育是传统的封
建礼教和道德观念,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使他从小就恪守各种封建的礼节,他的逆来顺受的性格使他养成了对传统文化观念的言听计从的心理态势,进而形成尊礼重教、本分务实、自我牺牲与自我泯灭的压抑感。
2、长子长孙的地位使他天生有一种责任感和义务感。他不得不执行长辈们的命令,在“家”的地位和处境又使他不能不如此违心地继续做下去。造成对自己的亲人的无意的伤害。但他毕竟是属于年轻的一代,觉新也有成为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意愿,更羡慕觉慧的果敢,甚至试图通过读新报来改变原来的自己,最终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他不可能走出旧有的自我。这又何不是人生的悲剧呢?
从《家》到《寒夜》,巴金走过了一条从青春的抒情咏叹到中年的理性沉稳的创作之道路。《寒夜》写了一对自由恋爱的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必然走向破裂的悲剧。其主人公汪文宣,在一定程度上就是40年代的觉新性格的翻版,也是觉新型形象中年情怀的继续探索。通篇笼罩着一股悲凉的气氛,原因在于汪文宣“青春的消失、理想的破灭、人生的扭曲,还有中年成熟背后的悲哀„„”。汪文宣的悲剧(一、客观环境
二、主要的是其主观因素)汪文宣的中年情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视角和层面。汪文宣身上至少存在着三种人生的尴尬:生存处境的尴尬、生存心态的尴尬、生理机能的尴尬。
已届中年的汪文宣在生存竞争中是一个弱者,虽然与妻子曾树生也曾有过共同追求“教育救国”,但结婚不久,在家庭和社会的重负下变成了一个懦弱善良、胆小怕事、穷困潦倒的小公务员。
1、没有中年的自信心,只有屈从、讨好、忍受,以至于最后连工作也失去了。这一点使他在妻子面前失去了作为丈夫的尊严和自信。
2、在家庭生活上,尤其是在家庭问题的处理上汪文宣是一个失败者。在妻子和母亲的问题上不能有效解决。也无力养活他们。他
在生理上的尴尬
曹 禺
一、曹禺的话剧
(一)家庭对其创作的影响
出生在旧式封建官僚家庭。父亲是军人,却从未打过仗,胆小怕小,有着浓厚的骚客词人的气质。后来退职,因抑郁不得志,爱发脾气,十分严厉。和大哥家修不和,家里除了家宝其余三人都抽鸦片。父亲让戒烟,甚至跪下来求他,让家宝看见,深深刺痛其心灵,后来写进
《北京人》里。家里一片死气沉沉,父母白天睡觉,晚上吸烟,后来出现了一连串的家庭不幸与变故。这一切注入作家脆弱的灵魂,形成了早熟内向、孤僻、敏感恐怕的性格气质。母亲早逝,继母和父亲对其十分疼爱,在继母影响下,从小就是个戏迷。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加入新剧团。表现出表演的天才。
(二)其话剧形成背景
加入剧团后,表现出表演的天才,后来被清华西洋文学系录取,成为演剧上的活跃分子。当演员的经历使其提高了演技,更重要的是使他深深地体味到一种内在的灵魂与外在的表现之间的重重矛盾。其演戏是“先体会人物心灵”而非单纯的演技进入剧情。他又学习了许多希腊悲剧,这一切激活了曹禺心灵中久久积聚的愤懑、同情与苦恼,他的心像在一片杳无人烟的沙漠里,经受着煎熬。发自心底的生命的呼唤,使他终于开始写戏了。
(三)曹禺话剧特色(淡化了社会革命或思想革命的意向,而是站在一种心灵和艺术的起
点上来创作)
曹禺话剧的命运与其主题内涵的关系阐述?
对曹禺来说,写戏就是定人物和人物的心灵,写心灵就是写心灵的重重冲突与矛盾,写死的活灵魂或活的死灵魂。曹禺的话剧内核淡化了作为中国总主题的社会革命或思想革命的意向,而是站在一种心灵和艺术的起点上来创作。
30年代中国戏剧接受对象已经意识形态化,时代戏剧规范已经形成,而曹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里,却对“背景”处于暂时的无知状态,于是他可以不顾及已成的“时代规范”,而独立地进行着“个人话语方式”的创造。因此他才如此坦然地把他的创作活动视为一种‘生命的创造’。(他并且直言宣告:他的创作的原初冲动,来自出于生命本性的一种莫名的困惑、恐惧、憧憬与诱惑,来自发泄自己情感的内在要求,是“心灵的魔”的驱使与“生命”的召唤;他注重的是个体生命的主观投入与升华;他创作的起点是情节、人物与情绪。这意味着,)从创造起点上,曹禺的文学观念、艺术思维与创作方法等,他对世界的感受、解释,就与既成的社会意识、艺术规范相矛盾、相冲突——正是这种“悖逆”与“反叛”使曹禺成为曹禺:既产生“曹禺”的独特价值,又决定了“曹禺”戏剧生命的某种独特命运。第一个戏剧生命个体《雷雨》就是这样诞生的:他将自己内在的“性情”外化或戏剧化,形成了“雷雨”式的“郁热”。在30年代的中国,当时大部分观众是高度政治化与情绪化的,要求接受者冷静、理智、含蓄是不太可能的。他们宣称《雷雨》是对某一个“问题”的探讨,或回答“婚姻如何才能成一个健全的形式”。这样一些功利性的人为阐释,肢解乃至扭曲了《雷雨》的内在意蕴。《日出》是其第二个“生命”创造,仍然坚持着独立探索与创造,转向对生命“沉静”的追求,是一种细细的忧郁,也是剧作者的一种内心的呼唤。他在关注
“人”在“宇宙”中的生存方式、生命形态的同时,越来越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这已经是他的自觉意识。由于受到《雷雨》中接受者的影响,他在逐渐被时代的“规范”与“模式”所征服。所以《日出》得到了更广泛的接受,曹禺的艺术创新同时获得了历史的承认。但曹禺不愧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家,他全然不顾外界的期待与压力,只倾听自己心灵的呼唤,他要创造一个“原始蛮性的世界”。于是《原野》诞生了。这样一部被称为“生命三部曲之最”的戏剧的出现与抗战的大背景是多么的格格不入,不仅是对“及时反映时代重大问题”的传统观念、规范、模式的挑战,也是对中国读者及批评界“期待视野”的挑战。因此受到了长期的冷遇和拒绝接受。1940年第四部杰作《北京人》,它不仅是对人的日常生活的表面形态的关注,更是对日常生活的内在神韵与诗意的开掘,是普通人的精神世界的升华。但在40年代的接受者,仍然不能理解《北京人》,人们普遍将它看做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悲剧”,并且同样使它遭受到被肢解的命运。这对于一个用生命内在体验去抒写的剧作家,一个具有无限丰富性、追求多种创作方法的剧作家来说是最大的亵渎与不幸。但遭遇继续顶着“传统”“规范”的压力,走着自己的路。写于1942年的《家》又是一次极富创造力的“再创
作”。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对传统接受表现出极大艺术勇气、独立性与创造力的曹禺,面对接受界与批评界,他终于作出了自己的反应与选择,向既成规范与模式归依。这对剧作者本人同样是一种“残忍”。于是我们看到剧作家对《雷雨》《日出》《北京人》的不成功的向主流意识靠拢的修改,还有后来的《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都有“主题先行”的嫌疑。虽然试图从艺术的精巧来弥补先天的不足,并且他也确实获得了某些成功,但这些努力明显带有苦苦“挣扎”的意味,给人一种沉重的悲凉感。
二、《雷雨》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更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主题内涵:《雷雨》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它以1925年前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背景,通过反动资本家周朴园与周围亲人所发生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揭露了有着严重封建性的资产阶级的虚伪、残忍及其精神危机为不幸人们的命运发出了愤怒的控诉和雷雨般的呐喊。它深刻揭示了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理,这也正是它的典型意义之所在。艺术魅力:
1、表现它的激烈潜隐的戏剧冲突上。本剧复杂的人物关系带来了多元互动的矛盾冲突,其中最感人的是善与善的冲突,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剧。
2、本剧还营造了紧张激烈的戏剧气氛。A、利用戏剧场面创造气氛。B、利用自然环境烘托气氛。“郁热”不仅是戏剧发生的自然背景,同时暗示着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乃至生命的存在方式。C、利用戏剧悬念强化气氛。如四凤怀孕的秘密是个悬念。侍萍和周朴园旧情的秘密,这个悬念千万了所
有人物的命运悲剧,寻根溯源的话,这才是关键的悬念。
3、剧作家还通过富有个性和动作化的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情节结构也安排得相当巧妙。
人物分析:
A、周朴园:政治经济上取得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成为资本家阶级的代表人物,但在家庭伦理关系上,他依然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长。在道德观念上他与封建地主阶级有着紧密的历史联系,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无论其形象的鲜明性还是就其思想含义的丰富性而言,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典型意义。透过他,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封建传统观念的顽固性以及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斗争的长期性与复杂性。整个剧作的全部网络或矛盾冲突都是以周朴园的家庭为主要阵地而展开的封建伦理道德与反封建伦理道德的思想斗争。
B、蘩漪(fan yi):被封建伦理道德与非常态的爱逼上反叛封建伦理道德的典型。在剧中,她一直追求着爱情,而这种追求本身就是对封建夫权的直接挑战。她是第一个向观众、向读者和周萍控诉周公馆的罪恶,表示了对现代封建伦理关系的无视的人。但她自救的方式,注定了必然的失败与悲剧的命运。同时暴露了她所属阶级的弱点。
C|周萍:徘徊犹豫在对立的两极之间的中介线上的。他自始自终被各种矛盾牵制着,所以他的性格中也充满了复杂的矛盾。对蘩漪的爱伴随着的是对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反抗;而对蘩漪的离弃,伴随着的是对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妥协和对周朴园的屈服。四凤被周萍当做洗涤拯救灵魂的“救命草”。可他无力将四凤带走的。四凤成为封建伦理吃人的又一例证。D、鲁侍萍: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的存在是对封建制度的残酷性的一个证明,对封建伦理道德虚伪性的一个揭露。这种屈从命运,不去反抗的弱点,多少概括
了尚未觉悟的劳动群众的特点。
总之,周冲、鲁贵、鲁大海皆是悲剧人物。整个剧作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揭示了反封建伦理
道德观念的典型意义。
三、《北京人》
1941年发表的《北京人》是曹禺的又一部成功的代表作,应该把这个剧本看作是《雷雨》
主题的继续和发展。
主题内涵:深入剖析封建家庭的精神生活领域,着眼于从封建阶级精神统治的破产这一角度,反映了它们由外到内的彻底腐烂,从而揭示出封建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但它比以前的剧作更富于哲理意蕴和文化意识,并且热切地发出了召唤人性复归的呼声,这正说明曹禺创作思
想的逐渐发展与深化。
人物分析:
曾皓:是封建大家庭权势与精神统治的代表,更是老一代封建士大夫式的“北京人”的典型。他最基本的准则是守成。如今只关心自己延年益寿和死后睡的那口楠木棺材。它强制性地约束每个家庭成员的一举一动,甚而还主动起到约束的惰性作用。
曾文清:集中体现了封建精神统治的令人触目惊心的毒害性。他虽能诗善画、聪颖清俊,有善良温厚的一面,然而内外双重障碍使他没有勇气向社会和自身挑战。他的死,与其说源于封建家庭的罪恶,不如说是源于对自身的彻底否定与自我意识的初醒。
愫方:是曹禺塑造的一系列悲剧妇女性形象中最富人情美与人性美的典型。她的苍白的哀静的脸上似乎写着无限的哀思。她深受着曾文清,鼓励他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生活。最后,她终于完成了从寄希望于他人的复活到决意自身复活的飞跃。愫方以具有浓烈的人情美与人性美在自己的心灵中构筑的是一个丰富的爱的王国。她爱人们,但她更爱生活,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与生活追求曾使她过着“凄凉而甜美”的生活,那么,她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甜美。
艺术成就:
1、矛盾冲突富有戏剧性,虽错综复杂,但表现形式却隐约闪烁,迂回曲折,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2、交替运用象征、对照等艺术手法来揭示冲突,烘托戏剧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如“棺材”是曾皓的命,“耗子”是江泰,曾家的姑老爷,实际是个只会啃粮食的耗子。“鸽子”象征文清与愫方的爱情。《北京人》的审美意识比《雷雨》《日出》更加成熟了。那种放肆的情感和较为倚重技巧的痕迹,都在逐渐消解。犹如日常生活般平淡自然,整个作品洋溢着淡淡的喜悦、轻轻的哀愁、令人回味无穷
第四篇:中国现当代作品作家专题研究
1鲁迅,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而已集等16种。代表作品有:阿Q正传,狂人日记,祝福,伤逝,孤独者,过客,等下漫笔,记念刘和珍君,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拿来主义等。2郭沫若 原名郭鼎堂,四川乐山人,著有诗集女神,恢复等10余部,代表作品有 :凤凰涅磐,天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屈原,虎符,孔雀胆,蔡文姬等。
3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北京人。杰出的中国现当代作家。著有小说集:《赶集》《微神》等,诗文集《老舍幽默诗文集》等,剧作集《老舍剧作选》等12种。代表作:《二马》《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作》《断魂枪》《我这一辈子》《龙须沟》《茶馆》等。
4巴金 原名李尧堂,著有26卷本的巴金全集,和10卷本的巴金译文全集 代表作品有:小说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憩园,散文集随想录等。
5曹禺原名万家宝,杰出的中国话剧作家,创作有:话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代表作: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
6沈从文 原名沈兵焕,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专家,著有小说边城,阿黑小史,长河,小说集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散文集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代表作 :边城,长河 7张爱玲 原名张瑛,笔名梁京,著有中短篇小说集传奇1994,散文集留言1945,长篇小说十八春1952,电影剧本多少恨,太太万岁等。代表作品有: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和白玫瑰,沉香屑之第二炉香,自己的文章,公寓生活记趣等。
丁玲 原名蒋伟,字冰之,著有在黑暗中,自杀日记,一个人的诞生,水,意外集,我在霞村的时候等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有韦护,母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还有散文集,杂文集若干,代表作品有,沙菲女士的日记,水,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八节有感。
8周作人 中国新文学运动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翻译家,文学理论家,诗人和散文家。译有:陀螺,冥士旅行等,散文结集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代表作品:有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初恋,谈酒,喝茶,苦雨,故乡的野菜,乌篷船。
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和学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先后出版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一生留下著作26种进200万言。代表作: 匆匆,春,何塘月色,北影,给亡妇,冬天,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9闻一多: 红烛,太阳吟,忆菊,发现,祈祷,死水,一句话,我是中国人,也许,荒村,收回。徐志摩,著有新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散文集落叶,自剖等。代表诗作 :再别康桥,沙扬那拉一首,雪花的快乐。
10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新文学著名诗人。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旷野等。诗论集:诗论,艾青谈诗等。代表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旷野,向太阳,归来的歌,诗的散文美。
七月派的代表作品有丘东平的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财主的儿女们等
11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当时的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田汉,成仿吾,张资平,历史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从成立到1924年初夏,是前期,也是最辉煌的历史时期。前期也创造季刊为阵地,后又搬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5-1927是中期,基地是洪水半月刊,以1928年文化批判的创刊为标志,进入后期。
12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创作有小说围城,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学术著作有谈艺录,宋诗选注,管锥编。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社会剖析派代表作家,中国现代批评的开创者之一,著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等小说作品,散文代表作白杨礼赞,风景谈。
赵树理 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开创了山药蛋派,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化和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著有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锻炼锻炼”,三里湾等。
13戴望舒 原名戴梦鸥,是30年代现代诗派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对中国现代新诗的成熟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雨巷是他在1928年发表的成名之作,他因此被誉为“雨巷诗人”,主要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九叶集 作者: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提,袁可嘉,穆旦。
14金庸 中国现代武侠小说创作的代表人物,1955年发表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1973年完成鹿鼎记后封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鸯,代表作品为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15孙犁河北平安县人,著有短篇小说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散文集晚华集,秀露集,诗集白洋淀之曲,理论记文学短论等。代表作品:荷花淀,嘱咐,山地回忆,铁木前传,风云初记。
柳青 原名刘蕴华,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地雷,牺牲者,长篇小说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中篇小说狠透铁,散文特写集柳青小说散文集等。代表作:创业史第一部。
16梁斌《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三部连续性的长篇巨著,《翻身纪事》反映土地改革斗争的长篇小说
杨沫,原名杨成业,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红红的山丹花,中篇小说苇塘纪事,长篇小说青春之歌,芳菲之歌,英华之歌,代表作品:《青春之歌》,《青春之歌》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主人公:林道静,余永泽,卢嘉川
17朦胧诗,朦胧诗是新时期初期出现的一种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创作潮流。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被人合在一起,戏称“三个崛起”
舒婷,“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 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代表作品:《致橡树》《神女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北岛,原名赵振开,“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品:《回答》《古寺》《结局或开始
18王蒙,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布礼》《蝴蝶》《春之声》《活动变人形》,季节系列《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蹉跎的季节》
张贤亮,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汪曾祺,著名作家。是新时期市井风俗小说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代表作品:《受戒》《异秉》《大淖记事》《岁寒三友》《故乡人》《故里三陈》《桥边小说三题》。《受戒》的主要人物——明海,小英子 19张洁,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沉重的翅膀》。《沉重的翅膀》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改革题材小说
王安忆,代表作叔叔的故事,长恨歌,20路遥,陕西作协专业作家,当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品: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在困难的日子里》《人生》,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第一部,也是惟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陈忠实著有小说集乡村,蓝袍先生,初夏,最后一次收获。
21郑义,新时期著名知青作家,代表作品:《远村》《枫》《老井》。《远村》发表于《当代》,获1983-1984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远村》的故事与人物——杨万牛,杨叶叶,四奎
张承志,当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绿夜,中篇小说《黑骏马》《北方的河》《黄泥小屋》,长篇小说《金牧场》《心灵史》。《黑骏马》——原始文化寻根小说,发表于《十月》获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黑骏马》主要人物:白音宝力格,索米娅,老奶奶
莫言,当代著名小说家。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球状闪电》《红高粱》《白棉花》。长篇小说《十三步》《丰乳肥臀》《红树林》《檀香刑》。《红高粱》主要人物:余占鳌,余豆官,戴凤莲
22韩少功,寻根小说的首倡者之一,70年代末开始创作主要作品:小说集《爸爸爸》《月兰》《飞过蓝天》长篇小说《马桥词典》
阿城,原名:钟阿城,当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中篇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系列小说《遍地风流》,《棋王》是阿城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还是寻根文化的经典之作。作家王蒙专门撰文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当代文坛上少见的一篇“奇文” 23现代派小说的代表性作家作品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蓝天绿海》《寻找歌王》 徐星《无主题变奏》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西海无帆船》《虚构》
洪峰《瀚海》《奔丧》《极地之侧》
余华《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现实一种》《难逃劫难》
苏童《一九三四的逃亡》《罂粟之家》
格非《迷舟》《大年》《褐色鸟群》
转型后: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苏童《妻妾成群》
24池莉,《烦恼人生》是她的成名作,也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品。主要作品:小说《烦恼人生》《太阳出世》《不谈爱情》《预谋杀人》《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你是一条河》《来来往往》《小姐你早》,散文集《总在异乡》《对镜梳妆》
刘恒,原名:刘冠军,北京人。《伏羲伏羲》曾补改编为电影《菊豆》,是刘恒的代表作之一,与《狗日的粮食》一起被称为姐妹篇。主要作品:长篇小说《黑的雪》《逍遥颂》《苍河白日梦》,中短篇小说《伏羲伏羲》《虚证》《狗日的粮食》《白涡》。《伏羲伏羲》的主要人物:女人菊豆,地主杨金山(叔),杨天青(侄)
余华,主要作品:《十八见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世事如烟》《河边的错误》《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的主要人物:福贵,旁观者“我”
25余秋雨,浙江余姚人,著名学者,散文家,《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散文的第一次集中亮相,出版于1992年。文艺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文化苦旅》的主要篇章《柳侯河》《洞庭一角》《西湖梦》《酒公墓》
高行健,2000年因长篇小说《灵山》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无场次话剧《绝对信号》是高行健创作的第一部作品。理论著作《现代小说技巧初探》《现代戏剧手段探索》,戏剧作品集《高行健戏剧集》,小说集《有只鸽子叫红唇儿》。代表作品:戏剧《绝对信号》(与刘会远合作),《车站》《野人》。《绝对信号》的主要人物:黑子,蜜蜂,小号,车匪,老车长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名词解释
老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北京人。杰出的中国现当代作家。著有小说集《赶集》《微神》等,诗文集《老舍幽默诗文集》等,剧作集《老舍剧作选》等12种。
代表作:《二马》《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作》《断魂枪》《我这一辈子》《龙须沟》《茶馆》等。
一、老舍的品格[文化人格与艺术品格] 老舍是20世纪中国现代小说和现代戏剧的巨擘。他的作品属于文化味最浓、而又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大手笔之列。老舍具有极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冷静的思想启蒙
尽管老舍没有直接参与五四运动,但他曾反复强调说:感谢“五四”,它叫我变成了作家。
一是将审美视角投向中国市民社会,从中努力挖掘传统风习积淀着的市民社会心理。特别关注30年代前后市民社会中已形成精神病态的“中国典型”,发掘国民性的弱点,都具有突出的典型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是从多方面探索了国民劣根性形成的原因,完成了对国民性及产生它的历史原因和社会现状的多重批判。老舍用自己的全部创作形象地挖掘了国民性的精神内涵和主要病源。总结:探索国民劣根性原因,进行了多重批判。
文学承载着思想启蒙,思想启蒙的题旨又深化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强化其审美艺术力量。被誉为“最老舍”的《骆驼祥子》如果没有对祥子这个来自农村的个体劳动者的真实描绘和深入透视,没有作家对这些精神弱点充满同情焦虑的批判,作品的悲剧力量将大打折扣。总结:文学的思想启蒙作用能增强作品的思想内涵。
(二)稳健的文化批判者
1、老舍善于以中西文化、新旧文明比较的宏观视角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国民劣根性的挖掘。在英写成的长篇《二马》就是在中英文化比较中揭示民族性格的弱点和传统文化的弊病,举起了文化批判的大旗。
2、用创作构建起一个完整清晰而富有力度的文化批判体系,紧紧抓住封建传统文化的缩影——北平文化,从思想革命的角度来解剖社会弊端的根源。北平文化就是沙漠文化,只能滋生顺民性格和奴性特征。包括三部分:传统士大夫文化(权)、外来殖民文化(钱)和民习风俗文化。
(三)沉郁的“市民诗人”
经由对北平市民社会的发掘,达到了对民族性格、民族命运的一定程度的艺术概括,达到了对于时代本质的某种揭示。
分为老派市民、洋派市民、理想市民和底层市民。
老派市民:批叛传统文化的巨大惰性和负面效应。
理想市民:对传统文化优秀一面的赞许。
洋派市民: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冲撞时产生的病态人物。
底层人物:表达尖锐的社会批判思想,寄予了作者深深的同情与叹息。
浓郁的“京味心”。写京城节俗。写出了风俗与民族意识的错位,《四世同堂》中风俗竟嘲讽性地成了民族意识丧失、内在凝聚力崩溃的象征。这是老舍独特的艺术视野,也是老舍作为市民社会表现者和批判者所达到的深度。
(四)悲观的“幽默大师”
幽默,作为老舍个性气质和艺术风格,在他的整个创作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含泪的笑”。
老舍的幽默原因:一受狄更斯等外国作家的影响;二是“一半恨一半笑的去看世界”。三是旗人子弟的老舍,生活在民间通俗文艺广为流行的旗人社区里,被浓厚地染上了倾向幽默的思维方式。
老舍经过挫败与探索,从《离婚》开始,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乃至他建国后创作的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老舍的幽默随着整个创作进入巅峰而日显成熟。他的幽默中蕴含着抹不开的悲观绝望的色彩和苦涩辛酸的味道。
老舍运用了原汁原味的北京话,使得幽默与叙述、抒情能熔为一炉而不显匠气。老舍对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创造,使他获得“语言大师‘的美誉。
第五篇: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及主人公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及主人公
1矛盾《子夜》吴荪甫、赵伯韬、屠维岳、冯云卿老舍《骆驼祥子》虎妞、刘
四、祥子、小福子老舍《四世同堂》祁老人、小崔、钱默吟、祁瑞宣、祁瑞全、祁瑞丰巴金《寒夜》汪文宣、他母亲、曾树生巴金《家》高觉新、钱梅芬、瑞珏、高觉民、高觉慧、鸣凤巴金《春》淑英、蕙表妹沈从文(被誉为“文字的魔术师”)《边城》翠翠、外公、傩送、天保曹禺《雷雨》周朴园、侍萍、蘩漪、周萍、周冲、四凤、鲁大海曹禺《日出》潘月亭、李石清、陈白露、翠喜、方达生曹禺《原野》仇虎、焦母、焦大星、花金子、小黑子曹禺 《北京人》曾皓、曾思懿、曾文清、愫方、曾霆、“北京人”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开了中国报告文学的先河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邢么吵吵,方治国钱钟书《围城》方鸿渐、孙柔嘉、苏文纨张爱玲《金锁记》曹七巧、姜长安、姜长白(弟)张恨水《春明外史》犁云、杨杏园、李冬青、史科蒂张恨水《金粉世家》(被誉为“民国《红楼梦》”)金燕西、冷清秋、金铨 18 张恨水《啼笑因缘》樊家树、沈凤喜、何丽娜、关秀姑、关寿峰、刘国柱 19 泥土诗人——臧克家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被称为“汉园三诗人”,合出诗集《汉园集》 21 历史讽喻剧《赛金花》,被誉为“国防戏剧的力作”洪深、欧阳予倩、田汉被誉为“中国话剧的三个奠基人”,洪深编剧的《歌女红牡丹》是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穆旦、郑敏、杜运燮被称为“西南联大三星”被戏剧界称为“好鞭子”的三个短剧《三江好》、《最后一计》和《放下你的鞭子》 25 郭沫若6部历史剧
《棠棣之花》聂政、侠累(韩相)、聂嫈
《屈原》屈原、婵娟、南后、宋玉
《虎符》 信陵君、如姬
《高渐离》高渐离、秦王、荆轲
《孔雀胆》阿盖、段功、王妃、车力特穆尔
《南冠草》夏完淳、鲁王
26夏衍《上海屋檐下》匡复
27鲁迅艺术学校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白毛女》黄世仁、杨白劳、喜儿 28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小二黑、小芹、二诸葛、三仙姑、金旺、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