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与时俱进,推进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与深化-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与时俱进,推进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与深化人教版新课标
数学课程问题一直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也是数学教育科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数学教师们能否顺应改革要求,重新定位,真正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在数学教育教学理念上有一个质的突破。
一、持续终身的学习理念
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高度信息化的挑战,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更面着教育现代化的挑战。而作为一名教师,还面临着青胜于蓝的挑战,过去,教师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就是知识,知识就是教师,而现在的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掌握信息,甚至有时头脑中内存的信息比老师多得多。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阶段性的学习不再使我们永远保持着智慧,唯一的解决方法是必须继续学习,成为一个自觉的终身学习者。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要求,其中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及评价方式都对数学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1、从思维方式上看:要尽快从封闭性思维向开放性思维转化,从习常性思维向创造性思维转化。
2、从教学手段上看:要逐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把教材具体化、形象化,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3、要高瞻远瞩,多学习理论知识,特别是要重视教育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
4、要注重对跨学科知识的学习,扩大知识面,尝试进行实践课、活动课、研究课等开放性教学并能及时积累经验,将之持续发展。
5、要多参与课题研究。将自己丰富的教学教育经验向前迈出一步,升华为个人的教育教学理论,再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6、要学会向学生学习,善于接受学生的影响,向每一个孩子学习,把学生看作自己的老师,这也是数学新课程教育观念变革的焦点课题。古人云:“师不一定贤于弟子”,就是这个道理。
7、终身教育的提出同时也要求教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格。首先,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做一种责任,使终身学习内化为教师的 xiaoxue.xuekeedu.com
自觉行为。其次,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价值取向、理想、信仰、道德情操及审美情趣都会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映射到学生的人格世界中去,作为数学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人格对学生人格形成的“润物细无声”的功能。因此,数学教师人格的不断完善也是终身教育的内涵之一。
二、以人为本的教学行为
古希腊的普罗塔戈(plutarch)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而反思我们的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受凯洛夫“自我中心论”的影响,过分关注了学生的共性,过于强调统一,搞大统一、一刀切的流水作业,不仅把学生的头脑当成一个个容器,并且是把他们看成是大小相同的容器,于是注入式、填鸭式教育便是堂皇之举。而其结果却是大大封杀了学生的个性化探究方式,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令人欣慰的是新数学课程标准秉持多元价值标准,而不是整齐划一标准,它所倡导的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而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其中明确提出了“数学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要求我们的教学应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广大数学教师要彻底屏弃“以本为本”的错误观念,正确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摆正“全体发展”与“特殊发展”的关系,提倡人才发展的非同步观,确立数学教育目标的多层次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自己的路。在实际操作中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创设宽松的教育环境
“一切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关注人的发展,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大量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可以说明:宽松的教育,是一种人本主义教育,是一种民主平等教育,最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应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师生间的平等自由;师生不再主要精力化在传授知识上,而应该花在帮助、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能自主解决;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练习,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在活动小学习,在主动
小学习,努力实现教学互动的和谐发展。
2、面向全体学生
xiaoxue.xuekeedu.com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著名论断,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不同的学生,让他们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实际上是突出了教育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思想。当然,在高中阶段应更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公正无私的爱心,但事实并非如此,“爱全人类容易,爱每一个学生难,爱每一个差生更难。”这里主要还是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问题。因此,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请让我们一起从“爱每一个差生”开始吧!
3、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这个问题早就在数学教育界中提出、确定,被众多数学教育者不断从多角度多层面加以研究,但总是收效甚微,也许是因为教师的观念陈旧,也许是因为升学制度的牵制,也许是因为评价制度的不够完善,总之这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本文不再展开,而从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特点来分析,笔者认为必须重视做好以下几点:
(1)重视数学史教育,这将有利于学生主体人格的塑造;(2)重视数学的应用价值,这将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3)重视数学问题的开放,这将有益于学生主体能力的发展。
4、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教师为主导”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一个教师主导什么、怎样主导,直接影响着能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两者密不可分。然如何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一直极少有人去深入研究,结合数学新课程教学要求,笔者认为,教师的导必须适时、适度,可以精心设计好,可以随机而导、见缝插针,但不管怎样,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体的说,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学生易错处主导,促进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形成;(2)在题型转换处主导,加深学生思维的广阔性;(3)在学生易满足时主导,引导学生上进心理的发展;(4)在思想方法上主导,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能力;
(5)在审美观点上主导,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xiaoxue.xuekeedu.com
如果说竞争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生存本领(其实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合作则是现代社会更为重要、必须学习和形成的发展的本领。许多走上社会后的小学生、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都发现,在工作中,他们缺乏的不是记忆、独立思考、想象、动手实验方面的能力,而是组织、协调、与人合作共同做事的能力,包括说服他人、沟通协商让步的能力。美国著名的卡内基先生通过自己的成功经验发现了一个重要规律: 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亦即学习合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切磋、讨论的习惯,让他们学会相互协作。比如:
(1)乐于并有能力帮助他人解疑;(2)敢于并善于向他人请教;
(3)说话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善于说服他人;(4)能形成一个自觉的学习合作体。
三、与时俱进的施教能力
由于新课程标准中内容的要求与改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大胆屏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不利因子,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开拓进取,提高全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1、把握新教材的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在保证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能力的培养的前提下,删减了传统的数学中次要的、用处不大的、学生学起来又有一定困难的内容。与此同时,却又增加了一些有广泛应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新知识。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新的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新要求要努力吃透。比如:对于新内容应分析为什么引入,引入了多少?怎样教学才能体现新教材的意图;对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切不可因考试是否需要而作弃取;即使对删去的内容也要仔细分析,有些知识点虽然内容删去了,但其思想可能还会有所体现。
2、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已将计算器的应用引入教材,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将
xiaoxue.xuekeedu.com
进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具体的说,应具备使用常见的数学教学软件的能力,有选择课件的能力,有在网络上获取教学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实验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能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3、因材施教的能力
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努力去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研究学法,从学生学习的认识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所进步。
4、开放创新的教学能力
数学开放教学已成为世界性的数学教育热点和数学教学新趋势,这种教学新模式着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强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的小学生独立意识强,自主需求浓,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显然不能满足这种心理特征,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提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开放创新的实践能力已是迫在眉睫。
(1)要立足学生现实基础,放眼未来发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侧重于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走出学校后仍具备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仍具备强烈的学习欲望。
(2)数学教学应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努力向教材外拓宽,寻找并接受有益信息,拓宽视野,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要培养学生打破常规、大胆质疑的创新精神,要鼓励学生不畏师唯师,要善于形成自己的见解,最终拥有数学的创造能力。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师应及早认清未来教育中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各方面能力,与数学新课程改革共生长,同发展!
第二篇:小学德育教育论文-如何加强小学德育教育-人教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如何加强小学德育教育人教版新课标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小学教育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在教学中对他们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用自身良好的言行来引导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小学生正处于教育的初级阶段,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使学生避免不良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的影响,使他们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所以,德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引导:
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施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往往是对学生进行说教,针对某个学生出现的行为错误进行长篇大论的批评和指责。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德育理论的灌输,没有从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进行指导。德育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不关注学生的体验,使德育教育很难取得实效。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又要从学生的情感出发,对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对道德理论认识的更清晰,并能够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他们知识和行为相统一,使德育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创设良好的学校氛围,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环境对他们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一个好的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在学校教育中,学校领导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德育氛围,使他们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在升国旗、唱国歌之后,向学生介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在进行校园建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把校园建设的更美。在学生动手参与过程中,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校园。
三、尊重和欣赏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xiaoxue.xuekeedu.com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人,他们都具有很多优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关点,并对他们进行表扬,让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动力,树立好好学习的信念。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耐心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美好的一面,更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和学习。在面对后进生时,教师不要对他们进行一味的批评,而是要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关心下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后进生不断取得学习上的进步,使他们摆脱了以往的自卑心理,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四、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影响和感染学生
在传统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惯,教师采用强制性要求让学生改正,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中的管束、限制的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影响和熏陶的方法,用教师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被教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从思想和行为上都获得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用爱心来引导学生,使教学顺利开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行为,需要教师首先做到。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严格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和学习。通过参与活动,让学生的道德认识更清晰,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道德认识。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革命烈士坚强不屈的精神;开展以考察国情社情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调查和采访,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开展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的活动,让学生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并在活动中让他们的道德观念行动化。德育实践活动的种类多种多样,除了让学生亲自参与体会,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活动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有违背道德的现象展开讨论。在讨论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允许他们在相互的争论中剖析现象的背景、原因,了解正面
xiaoxue.xuekeedu.com
作用、负面影响,从中吸取正确的道德思想,剔除其中糟粕,使他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操作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培养其自律的品质。
总之,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德育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渗透德育教育,利用一切教育契机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和他人交往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帮助有困难的人。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还可以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具体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使他们在丰富的活动体验和感受中提升自我,促进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初探-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初探人教版新课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xiaoxue.xuekeedu.com
数学游戏的形式可以十分多样。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派出“调查员”和“记录员”,对组内成员的晚上睡觉的时间进行调查和记录,并根据调查结果,做成统计图。在组内评选出画得最好的统计图,最后各组展示统计图,并派出“讲解员”进行讲解。学生结束讲解后,教师再对几个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因为统计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知识,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得比较多的,如果这节课老师只用“讲授法”进行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游戏的方式则能够很好地化解这些障碍,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理解并参与统计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这些都体现了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发挥的推动效用,这些作用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很有帮助。
二、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游戏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地活跃课堂氛围,而要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愉悦。游戏的过程应当让知识教学得到有效渗透,并且深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这才是游戏教学应当发挥的效用。教师要创设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积极探究的游戏形式,要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也能够积极展开对知识的应用,能够让游戏教学有更多收获。在教学中,只有从低年级就开始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理解吸收知识的能力才会更好,才能更好地推进知识教学。如在《生活中的数》的学习中,在接触1~5的数字学习时,为了让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体会到数的意义,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观察的游戏“猜玩具”,来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字代表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同时强化学生的符号意识。游戏的过程能够让学生通过观察数学现象,培养和加强他们对数学的感知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与敏锐的观察力。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使用游戏教学要注重方法的选择,教师要在游戏展开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们更多积极的引导与启发,并且要有意识地展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深化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也可以创设问题解决的游戏类型,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游戏任务让学生来参与,并且让他们通过探究式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问题最终得以解
xiaoxue.xuekeedu.com
答。这样的游戏形式能够激发学生不断活跃自己的思维,并在积极的思考与探究中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深化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给学生的知识应用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与空间。这不仅是对知识教学的一种有效渗透,这个过程也能够综合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与素养。在根据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整理房间》设计的“举牌游戏”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了分类过程,懂得要按照分类的标准来整理事物。在游戏展开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课件向学生演示物品,并且给每个物品进行编号,从1到12号,随后把这些物品分成三类,一类是玩具,一类是文具,还有一类是服装鞋帽。然后,教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三个牌子,三个牌子上分别写着玩具、文具、服装鞋帽。接下来,教师开始给同学们讲游戏的规则,教师指出一个物品,同学们很快想一想它属于哪一类,教师说“举牌”时,同学们把属于哪一类的牌子举起来,并把它说出来。这样的游戏学生们都非常喜爱,这也能很好地锻炼他们的解题能力。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学习与数学课程改革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数学学习与数学课程改革
一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在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以四则运算的基本应用和常见的数量关 系为依据,综合运用了用字母表示数、解方程等知识,有特殊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有完整的解题步骤和程序。
教材中“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小节中的例
1、例2,安排的是用方程解比较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且为 用算术解法时需要逆思考的题目。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和特点,了解两 种解题方法的不同,较好地掌握用方程解题的思路,总结出解题的步骤。从而为后面学习用方程解一般的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打下基础。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比较简单、顺畅,思维难度小,且解法划一,可以使一些应用题化难为易(特别是 逆向思考的还原应用题和两步计算的和倍、差倍及分数应用题等),有明显的优越性,这对提高学生应用数学 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积极作用。
制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通常可以从应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哪些能力;使学生受到哪些思 想品德教育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考虑。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应用题,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初步体会代数解法的优越性,能正确地用方程解较简单的、逆思考的两步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和认真思考、仔细检验的良好习惯。
本课时的重点是分析数量关系和根据等量关系正确地布列方程。
本课时的难点是确立与列算术式不同的表示等量关系的思路和等量关系的寻求。
本课时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写出显示相等关系的数量关系式。
二
新知识教学前的准备
1.(1)出示比较简单的、数据较小的方程,让学生用口算的方法解方程。
(2)出示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相关的文字叙述题,让学生列出方程,并解方程。为寻求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应用题作好铺垫。
2.出示课本中例1前的复习题,指名学生板演两种解法,其他学生座练,教师巡视注意辅导后进生。然后 师生共同评讲,简要指出:解法一需要逆向思考;解法二设原来有x千克后,只需按题目叙述顺序列出方程,通过比较使学生初步体会方程解法的优越性。进而教师再指出:解法二我们已经学过,实际就是列方程解应用 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用方程解答一些步数较多的应用题,这样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新知识教学中的要点
1.关于例1的教学,从算术方法解应用题到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学生初学列方程 解应用题时,容易受长期使用的算术解法的干扰。故要帮助学生做好从算术解法到代数解法的过渡工作。一方 面由例1前的复习题引伸为例1,使学生切实掌握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另一方面由 已出现过的定向地把方程写完全的题型,过渡到列方程解应用题,使学生初步确立方程解法的思路,并按照这 种思路去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教学例1时,要具体说明解题步骤,为后面概括解题步骤打好基础。同时,要注意点拨和纠正各个步骤中 容易出现的问题。如:在设未知数时,设句要完整明白,并注上单位名称;方程的解是数,不是数量,不要加 上单位名称;答句和设句要一致等。
2.关于例2的教学,教学时,引导学生弄清题意,明确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要着重分析数量关 系,写出体现相等关系的表达式,再列出方程。解方程及答让学生自己完成。课本中的想一想:“这道题还可 以怎样想?列出方程来。”教师要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寻找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的教学。通过比较两例的教学过程,师生共同结合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教师概括操作程序,即审题—选元—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检验 —写答。
新知识教学后的练习
1.练习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如第1 题要求先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把每个方程补充完整;第2 题 结合解题过程说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第3题要求列出不同方程解题。这些都是为复习巩固新知,实现教学 目标而服务的。
2.练习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按上面三道练习题的顺序排列,使学生在练习中对所学新知得到逐步 巩固和提高。另外,还要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1 题对优等生可以要求找出其他相等关 系列方程;第3题对差生只要求能求得解答。
三
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既要做到点拨引导,又要敢于放手引导学生参与尝试和讨论,展开思维活动.如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之处,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思考、探索挖掘等量关系的方法;解题步骤的总结要启 发学生结合实例分步予以概括等。
2.抓住本课时教学内容新旧知识联系紧密的特点,直接从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展开,既有利于突出重点,突 破难点,又能节省教学时间,以便集中力量加强练习,提高教学效果。如例1 由复习题增添一个条件引伸而来,以复习题为基础教学例1 有助学生明确新知新在何处及较顺利地寻求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学例1后,例2只 需着重指导解题的前两步,后两步则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
学习方法的指导
根据新教材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的特点,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参与探索,让学生有发表意见的机 会,绝对不能包办代替,使学生不仅能学会,而且能会学。还要根据本课时教学内容新旧知识联系紧密的特点,教师要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借助旧知去获取新知。这是教学艺术最高之所在。通过上述学法的指导,将会对后 继知识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附:“列方程解应用题例
1、例2”教案
教学目标:(略,见前面列举的三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出示下面两道练习题
(1)解方程。(口答)
x-7=3 10-x=5 18-2x=8 3x+6=15 x+2-3=1
(2)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①x减去8,再加上10,得12.求x.②一个数减去15的2倍,差是6,求这个数。
2.出示例1前的复习题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后,要求学生分别用算术方法和设未知数为x的方法解答。并指名 学生板演,然后教师评讲、小结。简要指出:算术解法需要逆向思考,而设未知数为x 的解法是顺向思考,教 师板书:
原来有一些水果糖,卖出34千克以后,还剩41千克。
↓ ↓ ↓原有的重量 - 卖出的重量 = 剩下的重量
↓ ↓ ↓
x - 34 = 41
比较两种解法。显然解法二容易理解和掌握,这种方法我们已经学过,实际就是列方程解应用题。今天就 学习用方程解答一些步骤数较多的应用题(板书课题)
二、点拨引导,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将复习题添上条件“又运来25千克”变成例1,让学生与复习题进行对比,弄清两者的异同,以此加 深对题意的理解。教师说明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设句可根据题中所求问题写出,要完 整明白,并注上单位名称。随后板书:设原有x千克水果糖。
(1)引导学生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谁能根据题意把下面的数量关系式和方程写完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剩下的重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
并且说出你是怎么想的:(学生有的会按照例1的题意回答,有的会根据上面的复习题回答)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完成以下板书
原有的重量+运来的重量-卖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 ↓ ↓ ↓x + 25 - 34 = 41
找出应用题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3)让学生求出方程的解,教师指出:方程的解“x=5”是数,不要加单位名称;
(4)介绍检验的方法(略),让学生检验例1的答案对不对,然后写出答案,教师指出:答案与设句要一 致。答案中要写“50千克”,它是数量。
2.教学例2
教师出示题目后,引导学生分步探解。
(1)学生读题,弄清题意后,让学生说出哪是已知数? 哪是未知数?设哪个数为x?
(2)师问:买2节电池的钱数、付出的钱数及找回的钱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教师写出数量关系 式:
付出的钱数-2节电池的钱数=找回的钱数
提问:2节电池的钱数怎样表示?(2x),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关系式列出方程?试试看。
教师写出方程:12-2x=0.08
(3)要求学生看课本中的例2,并在方程下面写出解方程的过程,经检验再填出答案。
(4)教师提出想一想:这道题还可以怎样想?列出方程来。(要求先写关系式,再列出方程)
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板书:
2节电池的钱数+找回钱数=付出的钱数
↓ ↓ ↓
列方程: 2x + 0.08 = 1.2
2节电池的钱数=付出的钱数=找回的钱数↓ ↓ ↓
列方程: 2x = 1.2 - 0.08
教师指出:在寻求等量关系列方程时,由于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不止一个,所以可能会列出不同的方程。但 要注意选择思路比较顺畅,列出方程比较自然的简便方法。
3.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及一般步骤。
引导学生回顾、比较两道例题的解题过程,结合解题特点,总结一般步骤(略)。并概括出操作程序:审 题、设元;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检验、写答。
三、组织练习,巩固新知
1.先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写出数量关系式,再把方程补充完整。〔后进生只需做第(1)题〕
题目:建筑工地运来5车水泥,每车x吨,用去13吨以后还剩7吨。
(1)_____=7(2)___________=13(3)____=13+7
2.把例1的前两个条件改成“商店原来有2箱水果糖”,问题改成“每箱水果糖多少千克”,该怎样解?
先将变题写完整,即:商店原来有2箱水果糖,卖出34千克以后,还剩41千克。每箱水果糖多少千克?
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座练。评讲时,除着重让学生找出相等关系外,还需指名中下等生结合解题过程 说出解题的一般步骤。
3.列出不同方程解答下题
服装厂有240米花布,做了一批连衣裙,每件用布2.5米,还剩65米。这批连衣裙有多少件?
(后进生只要求能解答这道题就行了。)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略)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改革与发展
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改革与发展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出示幻灯片,使学生掌握课程评价的意义与特点,从而让学生重视课程评价。2.通过讲解,让以后作为教师的学生新课改的评价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意义与特点 2.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课改的评价方式
三、教材简析
“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改革与发展”是郑州大学出版社初等教育学科课程教学论系列教材《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论》第十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紧紧依据新课程改革标准,主要讲述了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重要意义、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特点以及课程评价的基本内涵和发展目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掀起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潮。我国也适时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那么,课程评价改革也应运而生。今天,我们一
起学习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改革与发展。
(二)新课展开
1.课程评价的意义
2.课程评价的改进计划
(1)需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 体系
(2)需要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3)需要改善评价结果的使用状况
(4)需要同时进行教师评价改革
3.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
(4)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转移
4.课程评价的基本内涵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保障课改顺利实施
(3)体现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
(4)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5)评价方法多样化,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6)评价主体多元化,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
(7)关注发展过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5.课程评价的一般发展目标
(1)一般目标
a.道德品质
b.学习能力
c.交流与合作
d.个性与情感
(2)数学课程目标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重要意义、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特点以及课程评价的基本内涵和发展目标。希望以后成为人民教师的同学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并应用改革后的课程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