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中小学优秀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大全
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对中小学优秀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试用)
一.教学指导思想正确,能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实际出发,正确地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促进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健康深入的发展。
1、教学指导思想不能有错误
1)“要淡化运动技术”的错误思想与说法举例: 要淡化运动技术教学; 要淡化竞技性运动技术教学; 要淡化运动技术教学色彩; 运动技术教学不用正规;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重运动技能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也不会有良好的情感体验。
传统的体育课程中对于运动技术的教学过分强调层次性和系统性
(2)否定教师作用的错误思想与说法: 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 学生是上帝;教师是辅助者 学生是超市的顾客,教师是导购者
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就能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的助手,成为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者和服务者。
给学生一只篮球,给他一片场地,难道学生会束手无策地看着篮球发愣吗?不要说是篮球,就是再换上一种学生完全陌生的体育用品,如壁球、板球等,学生照样会去玩,只不过此时学生的技术是不熟练。
3)其他错误的教学指导思想与说法: 在任何层次都要目标统领内容 学生跑得快、跳得远与健康没有关系
从接受性学习转为探究性学习;从结果评价、甄别性评价转为发展性、激励性评价 一般标准评价是以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学生,这是不公平的,他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平等享受教育”的新理念。
2、不能否定体育学科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否定体育学科性质和体育教学基本规律的现象: 体育课中没有运动技术教学过程或锻炼的过程 体育课中没有合理的练习密度 体育课中没有必要的运动量 体育课中没有任何体育知识传授
体育课中没有让学生体验到任何运动的乐趣 体育课中没有发挥集体的教育因素 体育课中没有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
3、体育教学和教学改革不能脱离实际 体育课脱离实际现象的举例: 体育课要用很大的场地 体育课要用过多的器材和器具 体育课前要进行复杂的场地设计和布置 体育课中的教学过程过多
体育课中要用复杂的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每节体育课都要进行探究、合作和自主教学法 体育课的设计过于复杂对教师提出过高的要求 体育课的教案过于复杂和花哨
4、不能错误地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 课程标准没有提出淡化运动技术教学 课程标准没有否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课程标准没有否定过接受性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没有否定过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
课程标准没有提倡过无限制的、脱离体育性质课程资源开发提出淡化运动技术教学 课程标准没有否定过教师主导的结果性评价
5、不要防碍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健康深入的发展 防碍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健康深入发展的体育课动向: 体育课的幼稚化倾向
体育课的虚无化和放任化倾向 体育课的小品化倾向 体育课的无劣化倾向 体育课的问题化倾向 体育课的复杂化倾向 体育课的非体育化倾向
二.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进行检查和评价。
1、有关体育教学目标的错误说法: 不能写成教学目标,而要写成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一定写在教学内容之前; 每节课都要写全五个领域目标。
2、教学目标不能含糊、笼统和没有操作性(要可以检查和评价)含糊的教学目标例: “养成克己的内涵修养” 笼统的教学目标例: “奋勇向前”、“百折不挠” 没有操作性的教学目标例: “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教材处理得当,主要教材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与学因素。
四.教学设计科学,教学分段合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运动负荷适宜,对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的具体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利用,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五.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使教和学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能够正确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其它评价方法,给学生以及时、真实、明确的学习反馈信息。教与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
六.能够正确地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既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好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体育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又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七.能够以运动技术教学与身体锻炼为载体,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把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
八.能够较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基本功。如口令清晰、宏亮;示范正确、优美;讲解简明、易懂;保护帮助合理、到位;指导练习与纠正动作错误有效、得法;队形调动便捷、合理;课堂常规贯彻认真、得当;安全措施得力、有效;突发事件处理及时、正确等。
九.农村学校的体育课能够针对农村学校的场地器材与学生的体育基础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教学活动,尽可能地使学生能够学到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体育意识与心理品质得到一定的培养。
中国教育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
2006年5月25日
第二篇:中小学体育课教案
中小学体育课教案
中小学体育课教案 篇1龟兔接力
幼儿园体育戏课人数:20人(10只小乌龟,10只小兔)
龟兔接力小班体育游戏道具:10个小乌龟头饰,10个小兔头饰,10个水果,1块垫子
龟兔接力小班体育游戏玩法:
1、小乌龟在场地左边站成一排,小兔子在场地右边站成一排,垫子放在场地中间,每个小兔子手里一只水果。
2、第一只小乌龟爬过垫子告诉场地右边的第一只小兔子(以拍手为准),请他把水果送到对面。
3、小兔子拿着水果跳着送到左边场地,拍一下第二只小乌龟的手。
4、第二只小乌龟出发,以此类推。中小学体育课教案 篇2小动物学开车
活动目标:
1.能在指定范围内听信号自由跑动。
2.初步学习在奔跑中相互观察同伴,不互相碰撞。
3.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开汽车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2.每人贴好小动物标记。
活动过程:
1.游戏“小动物学开车”。
教师发出汽车响的声音,让幼儿辨别是什么声音,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教师通过示范向幼儿交待游戏的方法和要求:开车时,要手握方向盘,双眼看前方;要找空的地方开,不要碰到其他车辆,看谁开得又稳又好。
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必要时提醒幼儿可开车到停车场(圆圈)内休息。
请几个开得较好的小动物司机示范表演。
幼儿在开汽车音乐的背景声中继续游戏。当幼儿熟悉游戏后,增加游戏情节“红绿灯”。教师控制音乐,音乐起,幼儿开汽车,音乐停,幼儿也停车。
教师小结游戏,重点是表扬和鼓励幼儿。中小学体育课教案 篇3钻洞洞
设计意图
和小班孩子运动,我发现首先要吸引孩子积极参与。这其中兴趣是最重要的!有了兴趣孩子才会投入,才会在积极的参与过程中体验着快乐的过程并发展其运动能力。
如何引发小班幼儿的运动兴趣呢?是我这两个学期考虑的重点。
在经过了一些案例的研究后,我发现:
1.激发兴趣必须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
小班孩子活动的注意力、持久性都比其他年龄段的孩子短,要调动他们的兴趣就
必须尽可能的使用他们熟悉的,能掌握控制的物体,以便孩子消除恐惧感,有积极投入的愿望。本次活动中就试图引发幼儿关注自己最为熟悉的身体来开展运动。
2.激发兴趣必须关注幼儿的生活热点
本班孩子最近一直关注着各种各样的“好朋友”,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活动、拓展自己的经验,我设计“我和我的好朋友”,让孩子和身体朋友一起游戏,体验身体的协调运动的快乐。
3.激发兴趣必须给予幼儿适度的挑战
本次活动中挑战孩子和同伴互动、和老师互动,在情感上体验和好朋友共同运动的乐趣。同时,本次活动中还进一步挑战孩子和自己的身体进行互动,鼓励他们不断变换着各种姿势,探索着不同的动作,积累运动经验,从而发展身体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力量的支撑,钻爬能力。
游戏目标
1.喜欢和老师同伴一起做运动游戏。
2.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做各种动作,发展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 背景音乐
游戏过程
一、准备活动──身体操
儿歌:
请出我的小手摆一摆,请出我的小脚踢一踢,请出我小腰扭一扭,请出我的屁股转一转,请出我的膝盖蹲一蹲,请出我的脑袋点一点,请我的身体动起来。
二、游戏──钻洞洞
1.做个小洞洞
a.鼓励孩子用手臂做洞洞,做各种各样的洞洞,并能让老师手中的球穿过。
b.用脚和身体做洞洞,做与别人不同的洞洞。
2.做个大洞洞。尝试用身体做大洞洞,能够让同伴能从这个洞洞中穿过。鼓励孩子做与别人不同的洞洞,充分活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
三、结束活动──身体操
儿歌:谢谢我的小手挥一挥,谢谢我的小脚甩一甩,谢谢我的腰,谢谢我的头,谢谢我的膝盖和屁股,再见!
第三篇:对当今中小学体育课到底该教什么
对当今中小学体育课到底该教什么?怎么去教?的讨论
——该为教材而教学、还是为目标而教学的认识
杭州市教委教研室
中学特级教师
周晓明
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随之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个要求可以简单的归纳为:须有健壮的体魄;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因素;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精神。正因为全社会提高了对人才要求,这中间无疑第一受到冲击的是教育,所以学校教育必须围绕这些要求进行改革。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同样如此,也给学校的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然而,我们的体育教学思想、教学的观念、教学的价值及教学的质量都将发生变革和变化。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过去的体育教学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大学16年,体育课时共达1000多课时,其中在中小学就有850多个学时,教学的结果是“体育课程的实效太差”。到了大学毕业时,无论是从体育观念、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还是从体育运动的兴趣、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来评估,多数学生只能达到令人遗憾的低水平,基本上是“学完丢光。所有这些,不能不让人深思……最近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大纲,最明显的变革,可以理解为:“须将过去的为教材而教学,改变成现在的为目标而教学”。到底当前的体育教育、教学应当如何开展,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应教给学生什么? 怎么去教?我的观点是:
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到底教给学生什么?
1、教会学生体育的基础知识和锻炼方法。体育基础知识是进行体育锻炼的依
据,有了知识作指导,才能使体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为此,不能把体育课看成是单纯的技术动作的传授和练习,而必须同时进行体育知识的教育。体育基础知识指体育的意义和作用、有关身体生长发育方面的知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项目对锻炼身体的意义、运动保健、体育卫生常识以及运动竞赛中简单的规则和比赛方法等。教师应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的特点,采取专门的理论教学和理论结合实践教学的多种形式,将上述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体育课中由被动变主动,由盲目变自觉,把增强学生体质实效的获得,由必然王国引向自由王国的境地,以适应终生锻炼身体和娱乐的需要。
教会学生体育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体育的基本技术指人们充分发挥
机体的能力,合理而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技能是指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动作的能力。因此,掌握技术是形成技能的基础。一般地说,技术和技能掌握得越好,锻炼身体的效果也就越好,强壮的体质是提高技术和技能的前提。一般人都会走、跑、跳、投掷、攀爬等。但要跑、跳、投掷的姿势正确,跑的快、跳的高、投的远又需要学习和掌握有关的技术,并在经常练习的基础上方能形成技能。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及调整运动负荷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并得到锻炼的乐趣。
3、教育学生学会交往、交流和创造。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向学生传授的是有关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经验、道德行为规范,使其充分认识交往和交流对个人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其次,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妥善处理好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密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第三,教师还应为学生创造或提供有益的正常交往和交流的机会,选择可供交往和交流的对象或榜样。并同时在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思维。倡导创造教育,培养创造能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创造性素质。因为,没有创造型的教师,很难培养出创造型的学生。
4、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和享受美好的人生。教会学生关心,广而言之,就是教育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际、国内体育界发生的大事,关心体育的进步和兴衰。小而言之,就是指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体育活动中,注意关心同学的健康,关心同学的安全,关心同学的学习,关心教师的言行等以及那些值得关心的人与事。其次,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在以合理的方式满足基本的需要基础上,去努力追求与体验那些更高层次需要所带来的乐趣,诸如助人为乐、求知为乐、不断进取等,使学生真正感到人生的充实、欢乐和幸福。
体育课为教材而教学、还是为目标而教学?
现代中小学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技术和技能;二是身体的操练和心理的体验;三是思想品德和情感的要求。针对这些内容,教师怎样去设计教学过程?如何处理现有课本提供的教材。我认为:当体育教师面对一项教材时,首先,必须弄清为什么要教这项教材?通过这项教材,要教给学生什么?其次,必须了解这项教材的魅力所在;第三,要认真研究这项教材怎么教学生才爱学;最后,才是深入钻研采用什么样的教法才能使学生最快地学会学懂。要把教案的设计看成是对一堂体育课美好蓝图的描绘,将体育课教案编写当作上课的具体执行计划。采用的要求是:
1、拟定一堂课的目标要具体。依据知识、技术和技能;身体的操练和心理的体验;思想品德和情感的要求。具体到每一节课的任务,须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实际,从保证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任务着想而定。还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的不同阶段,任务要有所侧重、主辅分明。切忌抽象笼统,眉毛、胡须一把抓。
2、教材搭配和教法的选择要合适。一堂课的教材安排应以教学进度为依据。辅助教材根据主要教材的性质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搭配。着重考虑教材是否符合任务要求,能否保证课堂目标的实现,是否适应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能否有利于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是否突出主教材,保证教学重点。教法要切实可行、符合学生的实际,切忌成人化、竞技化和达标化。
3、教学顺序安排要优化和科学。教学顺序的制定涉及的问题较多,应考虑学生认知与认识活动的特点规律,应把新教材和较复杂的教材安排在前段,以便学生用最充沛的精力投入新教材的学习和完成困难较大的学习内容。把容易引起高度兴奋的教材放在后段,以免学生过度兴奋,影响其它教材的教学效果。从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特点看,发展身体素质的教材,应把发展速度和灵敏性的教材放在前面,把发展力量和耐久力的教材安排在后面。同时,还要注意身体不同部位练习交替进行。此外,遇到新旧教材、难易程度不同和不同素质教材之间的矛盾并存时,应从课的目标任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以有利于提高课的教学质量为准则,合理确定主次。同时也要考虑气候、场地和器材等因素。
4、教学步骤确定要规范和简练。教学步骤的确定应以教材的动作技术结构为依据。教材的动作结构不同,其教学步骤也不一样。通常将动作结构较复杂的教材合理地划分为几个部分,根据学生的基础由易到难或按技术组成的顺序逐次进行教学。教材各部分的划分,应考虑动作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那种单纯追求教学步骤,而使教材各部分划分改变动作结构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同时要注重简练实用,切忌华而不实或过于简单。
5、采用教法手段要恰当和有趣。教法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与方法。教法手段的选择与运用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所确定教学手段,应以教材性质、学生情况和作业条件及教学的不同阶段等为依据。不同教材,不同对象和不同的教学环境条件,以及不同的教学阶段,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要做到有的放矢,讲求实效,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或千篇一律,防止形式主义。常用的有: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与分解法、练习法、游戏法与比赛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等。
6、选择的练习方法要实际和实用。练习方法很多。教师应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教学班级人数的多少;学生的现有基础与身心特点;体育场地与器材条件等的综合情况,考虑和合理选择。具体而言,教师选择的练习方法既要便于学生的接受,又要保证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尽可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有充分的身体活动与心理体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完成教学任务。
7、课堂的组织教学工作要周密。体育课大都在操场上进行,教师要组织几十名学生井井有条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课的组织工作非常重要。组织工作贯穿课的始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课的各部分的组织工作必须考虑周全。一般课中的组织工作,主要有队列、队形的合理调动和组织形式的正确运用等。基本组织形式有:全班形式、分组形式和个别形式。实践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任务、教材性质、学生人数、基础情况、身心特点与场地器材等进行选择运用。
8、环境的布局和全课时间的安排要妥善合理。体育课对场地器材的安排与布局,全课时间科学的分配与使用须再三斟酌,力求妥善合理。这项工作做得好,其意义不仅在于显而易见的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器材和解决器材不足的困难;更在于便利教师的教学组织管理,加强计划性,保证基本部分主要教材的教学时间。防止相互干扰,杜绝一些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发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完成课的任务。如何称得上是一节好课与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条件
1、作为一节好的体育课,它必须是充分发挥教和学的两个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中,充分愉悦的进行身体锻炼和心理体验;使每一个学生的技术与技能切实有提高;对教学内容在认识上有新的发现;师与生之间、生生之间和睦相处。
2、要使学生热爱体育锻炼,必须使学生在学校时,有一个良好的体育活动的环境;有一个参加体育锻炼的较好氛围和体验;并对某些体育项目参加有一定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曾遇到过一位好的体育教师。
总之,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以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使学校体育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让孩子在欢乐中,精神得到陶冶;在活动中,身体得到强健;在体验中,技能得到发展,真正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本要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本要求
一、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师德)和师德修养?
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指教师在教师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改造和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经过努力所达到的教师道德境界。
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自身从教事业的发展,是培养德才兼备合格人才的需要;有利于自身职业理想的实现;是抑制不正之风的重要保证,是当前改善师德状况的迫切需要。
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一)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
1、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修养;
2、要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修养;
3、要加强政治修养。
(二)心理素质修养
1、首先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有力支持;
2、其次,努力提高自身对挫折的认识和承受能力;
3、要学会自我调节。
(三)知识和技能修养
1、要加强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修养;
2、要加强广博的普通科学文化知识的修养;
3、要加强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的修养。
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1、坚持知和行的统一;
2、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3、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4、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五、教师应如何做到“慎独”?
1、要求教师注意把师德规范内化为内心信念,化作行为品质,并且以此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即使在独处和无人监督之时,也依然按照师德规范行事。
2、要在“隐”和“微”处着手,狠下功夫。
3、要重视在无人监督下,自觉履行师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方法:
1、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内省慎独;
2、勇于实践磨炼,增强情感体验;
3、虚心学习他人,相互砥砺提高;
4、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六、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1、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
2、从社会地位来看,师德具有超前性;
3、从教师职业及个人素质看,师德具有导向性;
4、从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师德具有超越一般职业道德的示范性。
七、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其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他人、集体、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
1、教育功能:
①首先,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
②其次,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业的发展起着催化和激励作用。③再次,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④此外,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
2、调节功能
①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②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本身所具有的自我调节功能
3、促进功能
①通过培养学生,对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②通过教师自身来影响社会,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变。
4、评价功能
指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以教师职业道德去规范教师行为,并把它作为对教师工作进行社会价值判断的职能和标准。表现为:社会舆论的道德评价;教师自我道德评价;教师与社会成员的互动评价。
八、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包括教师职业理想、责任、态度、纪律、技能、良心、作风、荣誉等八方面。九、九、教师职业良心:
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关系与层次 包括四种基本关系和三个基本层次:
1、四种基本关系是: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受教育者(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其他教师及教师集体的关系;教师与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关系。
2、三个基本层次是:理想层次、原则层次、和规则层次。
十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内容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于1985、1991、1997年先后三次颁布和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十二、08版与97版《师德规范》有哪些区别?
1、将“依法执教”改为“爱国守法”,将97 年的学习理论上升为爱国、爱人民,拥护社会主义,更加明确教师的职责和遵守的法律法规。
2、将“热爱学生”改为“关爱学生”,把学生的安全放在很重的位置上,这是最大的区别,体现了对学生的人为关怀。
3、将“团结协作”与“尊重家长”合并于“为人师表”中,明确提出“抵制有偿家教”,更重师德,树师风。
4、将“严谨治学”改为“终身学习”,提出“终身学习理念”和“创新思想”,“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适应当今教育的目的。
5、增加了“教书育人”,强调素质教育,提出教师教育学生的原则,客观公正评价学生。附:97版师德规范:
1、依法执教
2、爱岗敬业
3、热爱学生
4、严谨治学
5、团结协作
6、尊重家长
7、廉洁从教
8、为人师表 此部分是重点,应注意各种题的变式:
如:六种规范的贯彻要求;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符合哪点师德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为人师表 D、终身学习(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两项基本内容,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具体体现,也是评判教师行为价值和整个教育价值的基本标准。
第五篇: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基本要求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基本要求
1.规范行为,精心计划自觉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尊重、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班级工作方法恰当。结合班情制定学期工作及专题活动等计划(专项活动有目标、有措施)。制订特殊学生的培养与转化措施。学期结束认真撰写总结,总结应体现:计划完成情况,工作成绩与不足、工作思路与反思。
2.建立制度,加强管理精心设计班级管理结构,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建立班级管理制度和检查、评比制度。每月召开两次班委会,并做好记录。定期参加班级团(队)活动,指导活动主题的选择和活动的开展。
3.强化常规,重在落实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日常管理制度,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落实到班级日常工作中。对学校一日常规管理的执行、落实、自查、自评到位。
4.开好班会,突出特色结合班级实际选择、设计班会活动主题。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读本》为载体,间周上一节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班会课。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不得将班会课挪为他用。
5.家校沟通,联系密切多渠道、多形式保持和家长的密切联系,做好家访工作和家访记录,沟通率达100%。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家长会,会议有主题有准备。
6.多方联动,形成合力与任课教师、少先队、团委、思教处、社区沟通,形成德育工作合力。每学期至少与科任教师召开两次班级教育教学研讨会。每半月与学“困”生沟通至少一次,确保巩固率、控制辍学率。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7.加强学习,认真研修加强专业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教育艺术。认真参加班主任校本培训、班主任例会、专题研讨活动,每学年至少开设一节主题教育公开课。参加课题研究或承担专题研究,每学期有一篇教育随笔,每学年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8.资料收集,归档及时按学校要求填报、收集、整理班主任工作的相关材料,完成班主任的档案材料积累和归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