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理学提纲
法理学,也称法学基础理论,是法学的理论学科。它是高等院校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律师专业的必考课程。
法理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法律以及法律现象的一般理论的学科。它首先研究的是一般的法,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特征、形式、作用、发展、制定、和实施等概念、原理和知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有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是导论部分,即主要讲法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历史、本质特征、方法以及地位等;其次是法的一般原理,也可以称之为法的内涵论,主要介绍的是法的概念、价值、作用、资本主义的法等,这部分的内容是主要是基本原理,是本书的核心理论部分;其次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可以称之为法的外延论,主要讲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的相互关系;再次是法的制定,也可以称之为立法论,主要从静态的角度来考察法的产生的过程以及相关问题;最后是法的实施和监督,也可以称之为法的实施论,主要讲法律在产生后如何从静态的、纸上的、死的法变成动态的、社会生活中的、活的法的过程。
考试大纲
【字体:大 中 小】
第一编
第一章 法学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全书的绪论,是纲领性的一章,主要阐述法学学科的最基本的问题,它所包括的原理和原则,对其后各章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本章是重点章。学习本章,应注重理解法学的性质和特征,法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学科划分,法学的专业研究方法和其他研究方法,概括而集中地了解法学是门什么样的学问。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法学的性质和特征
一、法学释义
法学的含义和特征 法学产生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特色
二、法学是历史的和国情的范畴
各个时代和国情之下的法学的共性和个性 西方古今法学及人们对法学的不同认知 中国古今法学及人们的认知
三、法学是经世致用的学问
经世致用是法学的特质所在 从法学的对象、分科和方法看其经世致用的特质 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看其经世致用的特质
第二节 法学的研究对象
一、法学研究对象的三个要素
法学首先以法为研究对象 法学还要研究各种法的现象 法学也要研究与法相关的问题
二、西言学派对法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
四种主要观点 如何看待这些不同观点
三、不同情境下法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表现
历史上法学曾和别的学科长期结合在一起 19世纪以来法学研究对象的变化
四、消解法学研究对象问题上的认识迷点
苏联的影响 从多种角度看法学应当以什么为研究对象
第三节 法学体系和法学学科
一、法学体系释义
法学体系的含义和中心问题近代法学体系为什么由分支学科所构成 法学体系同法的体系、法学课程体系的关系
二、法学分支学科的划分标准
没有划分标准是法学体系研究的薄弱环节 划分法学分支学科应坚持三个结合的标准
三、法学分支学科的具体划分
理论法学 应用法学 历史法学 综合法学
第四节 法学的研究方法
一、法学研究方法释义
法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 法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法学研究方法的意义
二、法学的专业研究方法
法学专业研究方法的含义 具有专业研究方法是作为独立学科的重要标识 法学的专业研究方法主要是规范分析方法 法学的其他专业研究方法
三、法学所摄取的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的方法 历史考察的方法 比较分析的方法 经济分析的方法 价值分析的方法
四、法学的哲学指导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方法
五、消弭法学研究方法方面的迷噗
哲学指导方法不能代替法学专业方法 法学摄取的方法也不能代替法学专业方法
考核范围
一、法学的性质和特征
二、法学的研究对象
三、法学的体系和法学学科
四、法学的研究方法
考核要求
一、法学的性质和特征
1.识记:(1)法学的含义和特征;(2)法学产生的条件;(3)马克思主义法学不同于其他法学的基本特色。
2.领会:(1)法学是历史的和国情的范畴;(2)法学是经世致用的学问。
二、法学的研究对象
1.识记:(1)法学研究对象的三个要素;(2)西方学派对法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
2.领会:不同情境下法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表现。
三、法学的体系和法学学科
1.识记:(1)法学体系的含义和中心问题;(2)法学分支学科划分的标准。
2.领会:(1)近代法学体系为什么由分支学科所构成;(2)法学分支学科的具体划分。
3.应用:举例说明法学体系同法的体系、法学课程体系的关系。
四、法学的研究方法
1.识记:(1)法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2)法学研究方法与法学方法论比较;(3)法学专业研究方法的含义;(4)法学所摄取的研究方法。
2.领会:(1)具有专业研究方法是作为独立学科的重要标识;(2)法学专业研究方法主要是规范分析方法;(3)法学的其他专业方法;(4)法学的哲学指导方法;(5)哲学指导方法和法学摄取的方法不能代替法学专业方法。
3.应用:举例说明法学研究方法的意义。
第二章 法理学学科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将法理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加以经集中阐述,是继上一章之后对全书其他各章也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一章。本章是重点章。学习本章,就注重弄清现代法理学是门什么样的法学分支学科,明了学理学的含义、法理学和法哲学的纠葛、奥斯丁和作为独立学科的法理学之间的关系,尤其要弄懂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位置、法理学的三大构成要素、法理学渊源中的资源性要素诸问题,为学好期后各章奠定基础。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法理学释义
一、法理学的含义
现代意义上的法理学 法理学含义的多样化及其历史变迁
二、法理学的冠名
法理学在西方的冠名 法理学在中国的冠名
三、法理学和法哲学
法哲学的原初含义和其后的三种含义 当代中国学界对法哲学的理解及其误区
第二节 作为独立学科的法理学
一、奥斯丁和作为独立学科的法理学
奥斯丁的两个突出贡献 作为学科的近代法理学诞生的四个标识 奥斯丁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及其影响
二、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实在法是法理学所需注重研究的对象 法理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研究性和开放性 从不同角度理解法理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两重性
三、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位置
法理学是法学的主要理论学科 法理学对法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第三节 法理学的构成要素及构成境况
一、法理学的三大构成要素
法理学的内容、方法和渊源三要素 法理学要素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
二、法理学构成的实际境况
国内法理学未能关注渊源性要素 西方法理学普遍由内容、方法和渊源三要素构成第四节 法理学渊源中的资源性要素
一、法理学资源性要素的构成
法理学资源性要素主要包括理论学说、流派思潮和人物作品三种 法理学理论学说、流派思潮和人物作品三种资源性要素之间有密切关联
二、法理学的理论学说
内容性要素和资源性要素的双重身份 理论学说所包括的三方内容 不同时代和国情下的理论学说有放多差异
三、法理学的流派思潮
法理学流派思潮的含义 研究法理学流派思潮的意义 正确理解法理学流派思潮之间的界限和关联 法理学流派思潮构成的基本条件近代以来主要的法理救灾流派思潮
四、法理学的人物作品
法理学理论学说、流派思潮和人物作品的关联 载入法理学发展史册的人物作品
考核范围
一、法理学释义
二、作为独立学科的法理学
三、法理学的构成要素及构成境况
四、法理救灾渊源中的资源性要素
考核要求
一、法理学释义
1.识记:(1)法理学含义的多样化及其历史变迁;(2)法哲学的原初含义和其后的三种含义。
2.领会:现代意义上的法理法
二、作为独立学科的法理学
1.识记:(1)奥斯丁的两个突出贡献;(2)近代法理救灾诞生的四个标识。
2领会:(1)奥斯丁的主要观点、方法和影响;(2)实在法是法理学所需注重研究的对象;(3)法理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确定性和开放性;(4)法理学是法学的主要理论学科。
3.应用:举例说明法理学对法学其他分支学科所具有的普遍指导意义。
三、法理学的构成要素及构成境况
1.识记:(1)法理救灾的内容、方法和渊源三要素;(2)法理学要素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
2.领会:国内法理学未能关注渊源性要素的境况。
四、法理救灾渊源中的资源性要素
1.识记:(1)法理学理信纸学说的是三个方面内容;(2)法理学流派思潮的含义;(3)法理学流派思潮构成的基本条件;(4)近代以来主要的法理救灾流派思潮。
2.领会:(1)法理学资源性三要素及其关联;(2)不同时代和国情下法理学理信纸学说的差异;(3)法理学理论学说、流派思潮和人物作品的关联。
第二编
第三章 法的概念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第二编的总论性一章,所阐述的是法的最基本的问题,即如何从总体上认识汉的问题。正确理解本章所阐发的原理、知识和概念,是掌握法理学中许多原理、知识和概念的重要条件。本章主题重大,因而无疑也是重点章。学习本章,应注重气愤认知法的概念的向种主要的视角和方法,牢牢掌握法的一系列基本特征,透彻地理解的法的本质之所在,还要看重在自学考试试卷中往往有较多题目的法的要素问题,特别是其中的法律规则要素问题。
学习内容
第一节 视角和方法
一、法的概念定义
二、理解法的概念的视角和方法
法的概念问题上的纷纭驳杂的观点 原因和经验
三、真实的法和理想的法
法是什么和什么是法 坚持真实的法和理想的法的统一
四、具体的法和一般的法
三种人眼里的三种不同的法 坚持具体的法和一般的法的结合五、完整的法和局部的法
全面把握法的外延和内涵
六、本质的法和形式的法
第二节 法的基本特征
一、法是为主体提供行为标准的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自然法则、技术规范的含义 法的这一特征的三个要点
二、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存在的社会规范
法是同国家政权产生和变动的社会规范 法是以国家政权的强制力为后盾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三、法是作为司法机关办案主要依据的社会规范
不能作为司法机关办案依据就是法 强调这个特征对中国法律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四、法是普遍的、明确的和肯定的社会规范
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 法的形式和分类具有明确性和肯定性
五、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规范
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是由法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 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具体休现
第三节 法的本质
一、法的现象和法的本质
法的现象是运河的外部表现和外部联系 法的本质是未能的内联系或内在规定性 法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含义
二、关于法的本质的若干论说
神意论 正义论 理性论 自然论 权力论 规范论 历史论 社会论
三、法的本质所在
1.识记:(1)法的现象和法的本质的含义;(2)关于法的本质的若干论说。
2.领会:(1)法首先和主要体现执政阶级意志;(2)法最终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四、法的要素
1.识记:(1)法的要素的含义;(2)法的要素的四种模式;(3)法律规则、原则、概念的含义。
2.领会:(1)法律规则的分类;(2)法律原则的分类;(3)法律概念的分类。
3.应用:(1)动用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原理和知识分析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2)运用法律规则分类的原理和知识分析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四章 法的价值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集中阐发法的价值这一重大主题,其中包括法的价值论题的各个主要侧面。随着法的价值论题为学界所日益看重,本章也自然成为法理学课程的一个重点章。学习本章,既要着眼于理解法的价值释义部分所阐述的诸多法的价值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更要着重掌握法律秩序、法律利益和法律正义三大法的价值方面的一系列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如法律秩序的特征,法律秩序价值的地位、类别和实现,法律利益和法律权利,法律利益的成因和实现,作为高层次伦理规范的正义,法律正义和正义,法律正义和法,法律正义的成因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法的价值释义
一、法的价值界说
法的价值的含义 正确理解法的价值的有用性 法的价值术语的三种用法 法的价值同法的功能和法的作用的异同
二、法有哪些价值
国外学者的观点 秩序价值、利益价值和正义价值是运河的更基本的价值
三、法的价值的特性
法的价值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法的价值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第二节 法律秩序
一、法律秩序释义
法律秩序的含义 法律秩序的特征
二、法律秩序价值的地位
与法律永相伴随的基本价值便是社会秩序 法律秩序价值是法的其他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法和秩序有天然的联系
三、法律秩序价值的类别和体现
法律秩序价值的类别 法律秩序价值的体现
四、法律秩序价值的实现
法律秩序价值的实现与无政府状态和专制状态 实现什么样的法律秩序价值 实现法律秩序价值的方法
第三节 法律利益
一、作为生活资源的利益
关于利益的几种解释 利益实际上就是一种资源
二、法律利益和法律权利
法律利益的含义和主要特征 什么样的利益可以或应当转化为法律利益 为什么利益、法律利益、法律权利之间有密切关联
三、法律利益的成因和实现
法律利益的成因 法律利益实现的两种方式
四、法律利益调处的标准和原则
不同学说的不同标准和原则 从国情看现时期中国需要确立和实行什么样的调处标准和原则
第四节 法律正义
一、作为高层次伦理规范的正义
二、正义的基本属性和本质
正义的基本属性 正义的本质
三、法、正义、法律正义辩误
三者既有重合和会通又有个性和差异 法既可以体现正义和保障人类进步也可以泯灭正义和阻碍文明进步 只有部分正义适合以汉的形式体现出来
四、法律正义和正义
法律正义是正义中的基本正义 法律正义是转化为法律规范的正义 法律正义是兼有理性强制和国家强制双重强制属性的正义 正义转化为法律正义取决于两个因素
五、法律正义和法
法律正义是渊源于高层台次伦理规范的法律规范 法律正义是经正义为内核的良规良法 法律正义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法律规范
六、法律正义的成因
法需要以正义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目标 正义可以作为评判法之良恶习优劣的标准 正义观念是促进法的进步性变革的经常性力量正义是法之阙失的重要弥补者
考核范围
一、法的价值释义
二、法律秩序
三、法律利益
四、法律正义
考核要求
一、法的价值释义
1.识记:(1)法的价值的含义;(2)正确理解法的价值的有用性;(3)法的价值术语的三种用法;(4)法的价值同法的功能和法的作用的异同。
2.领会:(1)秩序价值、利益价值和正义价值是法的更基本的价值;(2)法的价值的客观性和主观性;(3)法的价值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法律秩序
1.识记:(1)法律秩序的含义和特征;(2)法律秩序价值的类别。
2.领会:(1)法律秩序价值的地位;(2)法律秩序价值的实现。
3.应用:通过观察实际生活说明法律秩序价值的体现。
三、法律利益
1.识记:(1)法律利益的含义和主要特征;(2)什么样的利益可以或应当转化为法律利益;(3)法律利益的成因;(4)法律利益实现的两种方式。
2.领会:(1)利益实际上就是一种资源;(2)为什么利益、法律利益、法律权利之问有密切关联。
3.应用:(1)试举例说明不同学说关于法律利益调处的不同标准和原则;(2)根据中国国情说明现时期中国需要确立和实行什么样的调处标准和原则。
四、法律正义
1.识记:(1)作为高层次伦理规范的正义;(2)正义的基本属性和本质;(3)法、正义、法律正义的重合、会通和个性、差异;(4)正义转化为法律正义取决于两个因素;(5)正义可以作为评判法之良恶优劣的标准;(6)法律正义是正义中的基本正义;(7)法律正义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法律规范。
2.领会:(1)法既可以体现正义也可以泯灭正义;(2)只有部分正义适合以法的形式体现出来;(3)法律正义是转化为法律规范的正义;(4)法律正义是兼有理性强制和国家强制双重强制属性的正义;(5)法律正义是渊源于高层次伦理规范的法律规范;(6)法律正义是以正义为内核的良规良法。
3.应用:(1)说明法为什么需要以正义作为一种基本价值目标;(2)根据实际生活说明正义观念是促进法的进步性变革的经常性力量;(3)试举例说明正义是法之阙失的重要弥补者。
第五章 法的功能和作用
学习目的和要求
正确理解和有效实现法的功能和作用,对推进法学理论和推动中国当下法治国家建设,都有直接和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本章内容同法的价值、法的概念诸章的内容有较大的关联性。因而本章同样是重点章。学习本章,应理解何谓法的功能和法的作用,明了法的功能和作用的界限和关联,把握法的调整、指引、保障三大功能和法在国家生活、社会生活和公民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法的功能和作用释义
一、法的功能释义
法的功能是法所固有的内在属性 法的功能是法所固有的稳定属性 法的功能是法所固有的应然属性
二、法的作用释义
法的作用是被赋予和设定的法的外在属性 法的作用是体现社会变化的法的动态属性 法的作用是同社会需求相连的法的实然属性
三、法的功能和作用的界限和关联
法的功能和作用的界限及其启示 法的功能和作用的关联
第二节 法的基本功能
一、法有哪些功能
认清辨别法的功能的标准 法以调整、指引和保障为基本功能
二、法的调整功能
法的调整功能的含义 法为什么具有调整功能法的调整方式和范围 法的调整类型
三、法的指引功能
法的指引功能的含义 法为什么具有指引功能 法的指引功能的四项内容确定指引和不确定指引 一般指引和个别指引
四、法的保障功能
法的保障功能的含义 法为什么具有保障功能 法的保障功能的体现法的保障功能并非不分差等地、均衡地施与所有社会主体
第三节 法的主要作用
一、正确认知法的重要作用
法的作用的含义和意义 法的作用并非都是积极的、让人满意的法并非万能之物而是作用有限度的二、法的作用何在
众说纷纭的法的作用问题 质疑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区分法的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现代国家的法的三大作用
三、法在国家生活中的作用
法与国家生活的联系 国家实际上是个法律实体法的作用在现今国家生活中的突出体现
四、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法的作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种基本事项 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要作用 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同法的本质和目的之间的隐蔽联系
五、法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公民生活主要是同法相关的人的生活 法在早先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法在近代以来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考核范围
一、法的功能和作用释义
二、法的基本功能
三、法的主要作用
考核要求
一、法的功能和作用释义
1.识记:(1)法的功能的含义和三种属性;(2)法的作用的含义和三种属性。
2.领会:法的功能和作用的界限和关联。
二、法的基本功能
1.识记:(1)辨别法的功能的标准;(2)法以调整、指引和保障为基本功能;(3)确定指引和不确定指引;(4)一般指引和个别指引。
2.领会:(1)法的调整功能的含义、缘由、方式、范围和类型;(2)法的指引功能的含义、缘由和内容;(3)法的保障功能的含义、缘由和体现。
3.应用:举例说明法的保障功能并非不分差等地、均衡地施与所有社会主体。
三、法的主要作用
1.识记:(1)法的作用的含义和意义;(2)现代国家的法的三大作用;(3)法与国家生活的联系;(4)法的作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种基本事项。
2.领会:(1)法的作用的限度;(2)法的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3)国家实际上是个法律实体;(4)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要作用;(5)公民生活主要是同法相关的人的生活。
3.应用:(1)试述法的作用在现今国家生活中的突出体现;(2)举例说明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同法的本质和目的之间的隐蔽联系;(3)试述法在近代以来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第六章 法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的和要求
法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是法理学的基本问题,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是深入认识许多法的现象的必要一环。学习本章,应理解有关法的起源观、法的起源的原因和规律、法的历史类型
及其历史发展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尤其是要掌握有关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法的继承和法的移植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以服务中国现时期的法治国家建设。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法的起源
一、法的起源观
法有没有起源问题法是如何起源的二、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
没有国家也没有法的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
三、法的起源的原因和规律
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 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
四、法与原始社会规范的异同
第二节 法的历史发展
一、法的历史类型
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 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规律
二、古代法:奴隶制法和封建制法
奴隶制法封建制法
三、资本主义法
资本主义法的产生 资本主义法的本质和特征 资本主义法治
第三节 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
一、法系的概念
二、民法法系
民法法系的含义、范围和支柱 罗马法与民法法系 《法国民法典》与民法法系 《德国民法典》与民法法系
三、普通法法系
普通法法系的含义、范围和支柱 普通法与普通法法系 衡平法与普通法法系 制定法与普通法法系
四、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的比较
立法权的归属和法的形式的比较法的体系的比较法的分类的比较司法组织的比较诉讼活动的比较
五、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的融合第四节 法的继承和法的移植
一、法的继承
法的继承的含义和理由 法的继承的主要内容
二、法的移植
法的移植的含义、理由和类型 法的移植的效果
考核范围
一、法的起源
二、法的历史发展
三、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
四、法的继承和法的移植
考核要求
一、法的起源
1.识记:(1)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2)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3)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4)法与原始社会规范的异同。
2.领会:法的起源观。
二、法的历史发展
1.识记:(1)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2)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 规律;(3)奴隶制法和封建制法的特征。
2.领会:(1)资本主义法的产生;(2)资本主义法的本质和特征。
3.应用:试评论资本主义法治。
三、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
1.识记:(1)法系的概念;(2)民法法系的含义、范围和支柱;(3)普通法法系的含义、范围和支柱。
2.领会:(1)民法法系与罗马法、《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 典》的关系;(2)普通法法系与普通法、衡平法、制定法的关系(3)民法法系与普通法法系的融合。
3.应用:试比较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的主要特征。
四、法的继承和法的移植
1.识记:(1)法的继承和法的移植的含义;(2)法的继承的主要内容;(3)法的移植的类型。
2.领会:(1)法的继承和法的移植的理由;(2)法的移植的效果。
第七章 法和社会
学习目的和要求
正确认知法和社会的关联,正确处理法和经济及科技、法和政治及国家、法和道德及宗教、法和可持续发展、法和全球化等方面的关系。是成功建设法治国家和推进法理学发展的重大主题。学习本章,要力求掌握法和社会的一般理论,正确认识和把握法和以上种种社会现象的关联,以服务我们的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法和社会的一般理论
一、法和社会的一般关系
社会的性质决定法的性质 法以社会为基础
二、法对社会的调控
法是社会变迁的推动装置 法是调控社会的重要手段 法和社会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第二节 法和经济及科技
一、法和经济关系的历史观察
商品交换的形成和法的产生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法的发展
二、法和经济的一般关系
法和经济基础 法和社会生产力 法对经济的作用机制
三、法和科技
法和科技的必然关联 法和科技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法和政治及国家
一、法和政治的一般关系
政治对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法对政治的确认、调整和影响作
用法和政治的区别
二、法和国家
国家的概念法和国家的相互关系
三、法和政策
政策的含义法和政策的区别
第四节 法和道德及宗教
一、道德的含义
二、法和道德
法和道德的一致性 法和道德的区别 法和道德的相互作用
三、法和宗教
法和宗教的联系和区别 法和宗教的相互影响
第五节 法和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二、国际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立法进展
立法原则和国家责任 可持续发展立法的国际进展
三、可持续发展和中国法制实践
重塑可持续发展法制建设理念建构可持续发展法的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六节 法和全球化
一、全球化和法律全球化
全球化的含义法律全球化的内涵及表现
二、法律全球化对法制发展的影响
理念层面制度层面
三、积极应对法律全球化
法律全球化和国家主权法律全球化和法律西方化法律全球化和本土化
考核范围
一、法和社会的一般理论
二、法和经济及科技
三、法和政治及国家
四、法和道德及宗教
五、法和可持续发展
六、法和全球化
考核要求
一、法和社会的一般理论
1.识记:法和社会的一般关系。
2.领会:法对社会的调控。
二、法和经济及科技
1.识记:(1)商品交换的形成和法的产生;(2)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法的发展;(3)法和科技的必然关联。
2.领会:(1)法对经济的作用机制;(2)法和科技的相互关系。
三、法和政治及国家
1.识记:(1)法和政治的区别;(2)法和政策的区别。
2.领会:(1)法和政治的相互作用;(2)法和国家的相互关系。
四、法和道德及宗教
1.识记:(1)法和道德的一致性和区别;(2)法和宗教的联系
和区别。
2.领会:法和宗教的相互影响。
3.应用:根据实际生活阐述法和道德的相互作用。
五、法和可持续发展
1.识记:国际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立法进展。
2.领会:重塑可持续发展法制建设理念。
3.应用:建构可持续发展法的体系的基本框架。
六、法和全球化
1.识记:(1)法律全球化的内涵及表现;(2)法律全球化对法制发展的影响;(3)法律全球化和国家主权。
2.领会:法律全球化和法律西方化。
3.应用:试述法律全球化和本土化。
第 三 编
第八章 立 法
学习目的和要求
立法是整个法治建设的前提性和基础性环节,也是整个法治系统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本章自然成为重点章之一。学习本章,应理解立法的实质、特征和外延,立法体制的含义和构成,立法原则的含义和功能等立法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还应着重把握中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体制,中国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中国立法基本原则等重大主题方面的理论和知识。
学习内容
第一节 立法释义
一、立法的含义
立法的实质 中西古今对立法概念的界说立法概念的定义
二、立法的特征
立法是由特定主体进行的活动 立法是依据一定职权进行的活动立法是依据一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立法是运用一定技术进行的活动 立法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的活动样化
三、立法的外延
立法是历史的范畴立法是国情的产物 立法的种类具有多
四、立法与法的创制和法的制定
立法与法的创制 立法与法的制定
第二节 立法体制
一、立法体制的含义和构成
立法体制的含义立法体制的构成要素立法权是立法体制的 核心
二、当今世界主要立法权限划分体制
单一立法体制 复合立法体制 制衡立法体制
三、中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体制
中国现行立法体制不同于大多数国家的立法体制 中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体制 中国现行立法体制的特征和国情根据布法
第三节 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
一、立法过程
立法准备 由法案到法立法完善
二、立法程序
立法程序的含义提出法案 审议法案表决和通过法案 公布法
第四节 立法的基本原则
一、立法原则释义
立法原则的含义和功能 立法原则的发展和种类 立法原则的客观性
二、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
由观念化向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转变 立法的宪法原则 立法的法治原则立法的民主原则 立法的科学原则
考核范围
一、立法释义
二、立法体制
三、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
四、立法的基本原则
考核要求
一、立法释义
1.识记:(1)立法的实质;(2)立法概念的定义;(3)立法的特征。
2.领会:(1)立法是历史的范畴和国情的产物;(2)立法种类的多样化。
3.应用:结合立法实际说明立法与法的创制和法的制定的联系和区别。
二、立法体制
1.识记:(1)立法体制的含义;(2)立法体制的构成要素;(3)立法权是立法体制的核心;(4)单一的、复合的和制衡的立法体制;(5)中国立法体制不同于大多数国家立法体制。
2.领会:(1)中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体制;(2)中国现行立法体制的特征。
3.应用:试述中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体制的国情根据。
三、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
1.识记:(1)立法准备阶段的含义、内容和地位;(2)由法案到法阶段的含义、内容和地位;(3)立法完善阶段的含义、内容和地位;(4)立法程序的含义。
2.领会:(1)提出法案的含义、权力归属和运作程序;(2)审议法案的含义、权力归属和运作程序;(3)表决和通过法案的含义、权力归属和运作程序;(4)公布法的含义、权力归属和运作程序。
3.应用:试说明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的关系。
四、立法的基本原则
1.识记:(1)立法原则的含义和功能;(2)立法原则的发展和种类:(3)立法的法治原则;(4)立法的民主原则。
2.领会:(1)立法原则的客观性;(2)立法的宪法原则;(3)立法的科学原则。
3.应用:试述中国立法原则由观念化向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转变。
第九章 法的渊源
学习目的和要求
法的渊源是法得以形成的资源、进路和动因,是法律实际生活的基础性现象,是举凡法学理论流派都无可回避的重大论题。因此本章也是重点章。学习本章,应理解何谓法的渊源,认清法的渊源的资源性要素、进路性要素和动因性要素,认知法的渊源的价值何在,明了法的渊源价值与实际生活、法的渊源价值与良法美制的关联,掌握法的渊源的选择和提炼方法,唤起法的渊源意识的觉醒,特别是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主要法的渊源,等等,进而多角度和全方位地把握法的渊源理论。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法的渊源释义
一、法的渊源的含义
二、法的渊源的范围和种类:资源、进路和动因
法的渊源的三项基本要素 法的渊源的资源性要素 法的渊源的进路性要素 法的渊源的动因性要素
第二节 法的渊源的价值实现
一、认知法的渊源价值
法的渊源的主要价值 认知法的渊源价值的意义 法的渊源价值实现的两种模式
二、法的渊源价值与实际生活
法的渊源的价值及其实现同实际生活的关联 坚持法的渊源的价值实现同实际生活需要的统一 传统法的渊源理论的两种偏向
三、法的渊源价值与良法美制
把法的渊源向法的转化同形成良法美制结合起来 法的渊源价值实现的效果 法的渊源价值实现的保障 法的渊源价值实现的限度
四、法的渊源的选择和提
法的渊源的选择和提炼的方式 法的渊源价值的综合体现 正确认知法的渊源对法的形成的作用
第三节 法的渊源意识
一、法的渊源意识的基础和依托
法的渊源意识与法律学说法的渊源意识与法律实际生活
二、法的渊源意识的实际情境
学界对法的渊源的研究和认知 实务界对法的渊源的认知
三、奥斯丁和其他学人的努力
奥斯丁在法的渊源理论方面的贡献和局限性 其他学人在法的 渊源理论方面的努力
四、法的渊源意识觉醒的方向和标识
法的渊源意识觉醒的含义 法的渊源意识觉醒的条件 正确理解法的渊源和法的关系 法的渊源意识觉醒的标识
第四节 当代中国主要法的渊源
当代中国主要法的渊源
立法 国家机关的决策和决定 司法经验、判例和法律解释国家和有关社会组织的政策 国际法习惯道德规范和正义观念社团规章和民间合约 外国法 理论学说特别是法律学说
考核范围
一、法的渊源释义
二、法的渊源的价值的实现
三、法的渊源意识
四、当代中国主要法的渊源
考核要求
一、法的渊源释义
1.识记:(1)法的渊源的含义;(2)法的渊源的资源性要素;(3)法的渊源的进路性要素;(4)法的渊源的动因性要素。
2.领会:法的渊源的三项基本要素。
3.应用:举例说明中国法律文本中的资源性要素和动因性要素。
二、法的渊源的价值实现
1.识记:(1)法的渊源的主要价值;(2)法的渊源价值实现的两种模式;(3)传统法的渊源理论的两种偏向;(3)法的渊源的选择和提炼方式;(4)法的渊源价值的综合体现。
2.领会:(1)法的渊源的价值实现同实际生活的关联;(2)法的渊源价值实现的保障;(3)法的渊源价值实现的限度;(4)正确认知法的渊源对法的形成的作用。
3.应用:试述法的渊源价值实现同良法美制形成的关系。
三、法的渊源意识
1.识记:(1)法的渊源意识觉醒的含义;(2)法的渊源意识觉醒的条件;(3)法的渊源意识觉醒的标识。
2.领会:(1)法的渊源意识的基础和依托;(2)奥斯丁在法的渊源理论方面的贡献和局限;(3)其他学人在法的渊源理论方面的努力;(4)正确理解法的渊源和法的关系。
3.应用:试述中国学界和法律实务界的法的渊源意识的实际情境。
四、当代中国主要法的渊
1.识记:(1)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的判例和法律解释;(2)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的政策、习惯、道德规范和正义观念;(3)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的理论学说。
2.领会:(1)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的立法、国家机关的决策和决定;(2)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的国际法、外国法。
3.应用:试述中国民法典编纂需要选择和提炼哪些渊源。
第十章 法的形式和分类
学习目的和要求
任何法都要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都要归属于一定类别的法的群体之中,只有深入理解法的形式和类别问题,才能真切地理解采取一定表现形式和归属于一定法律类别的形形色色的法。本章是重点章。学习本章,应理解何谓法的形式,法的形式和法的渊源有何界分,如何使法的形式实现规范化和系统化,特别是要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主要法的形式,并对法的基本分类有一定的了解。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法的形式释义
一、法的形式的含义和意义
法的形式的含义 法的形式和法的内容的关系 法的形式的分类 区分法的形式的标准法的形式的价值
二、法的形式和法的渊源的界分
奥斯丁以来学人在界分法的渊源和法的形式方面的努力 迄今仍然普遍存在混淆法的渊源和法的形式的情形 法的渊源和法的形式三方面界分
第二节 当代中国主要法的形式
一、宪法
宪法的含义和特征 宪法的效力位阶 中国现行宪法的技术特色
二、法律
法律的含义和位阶 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 法律的调整范围法律的名称
三、法规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自治法规
四、规章
部门规章政府规章
五、国际条约和惯例
国际条约 国际惯例
六、其他法的形式
军事法律和军事规章 特别行政区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根据授权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要求编纂
第三节 法的形式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一、法的形式的规范化
法的形式规范化的含义和意义 实现法的形式规范化的四点
二、法的形式的系统化
法的形式系统化的含义和意义 法的清理 法的汇编 法的
第四节 法的基本分类
一、法的分类的含义
二、法的一般分类
国内法和国际法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本法和普通法一般法和特别法 实体法和程序法
三、法的特殊分类
公法和私法 普通法和衡平法
考核范围
一、法的形式释义
二、当代中国主要法的形式
三、法的形式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四、法的基本分类
考核要求
一、法的形式释义
1.识记:(1)法的形式的含义;(2)法的形式的分类;(3)法的形式的价值;(4)奥斯丁以来学人在界分法的渊源和法的形式方面的努力。
2.领会:(1)法的形式和法的内容的关系;(2)区分法的形式的标准。
3.应用:试分析法的渊源和法的形式的三方面界限。
二、当代中国主要法的形式
1.识记:(1)宪法的含义和特征;(2)宪法的效力位阶;(3)法律的含义和位阶;(4)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5)行政法规;(6)地方性法规;(7)自治法规;(8)国际条约和惯例;(9)其他法的形式。
2.领会:(1)中国现行宪法的技术特色;(2)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法规的比较。
3.应用:根据立法法的规定说明法律的专有调整范围。
三、法的形式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1.识记:(1)法的形式规范化的含义和意义;(2)法的形式系统化的含义和意义。
2.领会:(1)法的清理;(2)法的汇编;(3)法的编纂。
3.应用:说明实现法的形式规范化应坚持的基本要求。
四、法的基本分类
1.识记:(1)法的分类的含义;(2)国内法和国际法;(3)根本法和普通法;(4)实体法和程序法;(5)普通法和衡平法。
2.领会:(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2)一般法和特别法;(3)公法和私法。
第十一章 法的体系
学习目的和要求
建设现代法治国家先要有现代法的体系,所以法的体系问题成为这些年来中国法学理论和法律实际生活关注甚多的主题。学习本章,应理解什么是法的体系,法的体系有何特征,作为法的体系组成部分的部门法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在“一国两制”条件下中国法的体系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还有中国法的体系整体框架中主要包括哪些部门法。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法的体系释义
一、法的体系的含义
分析法学派对法的体系的研究 法的体系的含义和正确理解法的体系的三点要求决定法的体系内容的因素法的体系与法学体系和法系的界分
二、法的体系的特点
法的体系是建构性的 法的体系是发展变化的 法的体系具有统一性
第二节 部门法的划分
一、部门法的概念
部门法的含义 部门法与具体法律制度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联系和区别 部门法不同于“行业法”和“专业法” 部门法的特征
二、划分部门法的根据
部门法划分根据上的主观说和客观说部门法划分的对象标准和方法标准部门法划分的四项原则
第三节 当代中国法的体系
一、当代中国法的体系与“一国两制”
“·国两制”的含义 “一国两制”对当代中国法的体系的影响
二、当代中国法的体系的构成
宪政法 民商法 行政法 经济法 社会法 环境法 刑法 程序法
考核范围
一、法的体系释义
二、部门法的划分
三、当代中国法的体系
考核要求
一、法的体系释义
1.识记:(1)法的体系的含义;(2)决定法的体系内容的因素;(3)法的体系与法系的界分。
2.领会:(1)法的体系的三个特征;(2)法的体系与法学体系的界分。
3.应用:试述如何正确理解法的体系。
二、部门法的划分
1.识记:(1)部门法的含义;(2)部门法的特征;(3)部门法划分根据上的主观说和客观说;(4)部门法划分的四项原则。
2.领会:(1)部门法与具体法律制度的联系与区别;(2)部门法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联系和区别;(3)部门法不同于“行业法”和“专业法”。
3.应用:试述部门法划分的对象标准和方法标准。
三、当代中国法的体系
1.识记:当代中国法的体系的构成。
2.领会:“一国两制”对当代中国法的体系的影响。
3.应用:举例将某规范性法律文件划归相应的部门法。
第 四 编
第十二章 法的实施
学习目的和要求
法的价值、功能和作用都需要通过法的实施来体现,现代法治国家也需要在法的有效实施的过程中才能建成。因此,法的实施是法理学上的重大问题。相应地,本章也是重点章。学习本章,应理解什么叫法的实施,掌握法的效力、法的遵守、法的适用等方面的一系列原理、知识和概念,还要着重理解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了解中国法的实施的现状及其原因,从而全面把握有关法的实施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法的实施释义
一、法的实施的含义
法的实施的含义 法的实施的基本要求
二、正当程序是法得以正确实施的保障
法律程序的含义法律程序对执法和司法的意义
三、法的实施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关键环节
法的实施对法治国家建设的意义 我国法的实施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第二节 法的效力
一、法的效力的概念
法的效力的含义法的效力的来源法的效力和法的实效
二、法的效力位阶
法的效力位阶的含义
三、法的效力范围
法的效力范围的含义 法对主体的效力 法对事的效力 法的空间效力 法的时间效力
第三节 法的遵守
一、法的遵守的概念
法的遵守的含义 守法的主体 守法的范围、内容和境界 守法的意义 正确对待不合理的法
二、守法的动机和理由
守法的原因 从传统到现代看守法的理由
三、守法的道德基础
守法的道德基础的内在要求 守法的道德基础的外在要求
第四节 法的适用
一、法的适用的概念
法的适用的含义 司法的特征
二、法的适用的基本要
公正正确 高效权威
三、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
司法法治原则 司法公正原则 司法独立原则 司法民主原则司法责任原则
考核范围
一、法的实施释义
二、法的效力
三、法的遵守
四、法的适用
考核要求
一、法的实施释义
1.识记:(1)法的实施的含义;(2)法的实施的基本要求;(3)法律程序的含义。
2.领会:(1)法律程序对执法的意义;(2)法律程序对司法的意义;(3)我国法的实施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3.应用:试述法的实施对法治国家建设的意义。
二、法的效力
1.识记:(1)法的效力的含义;(2)法的效力和法的实效;(3)法的效力位阶的含义;(4)法的效力范围的含义;(5)法对主体的效力;(6)法对事的效力;(7)法的空间效力;(8)法的时间效力。
2.领会:(1)法的效力的来源;(2)认定法的效力位阶应遵循的原则。
三、法的遵守
1.识记:(1)法的遵守的含义;(2)守法的主体;(3)守法的范围;(4)守法的内容。
2.领会:(1)正确对待不合理的法;(2)守法的动机和理由。
3.应用:试分析守法的道德基础。
四、法的适
1.识记:(1)法的适用的含义;(2)司法的特征;(3)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
2.领会:(1)司法法治原则;(2)司法独立原则;(3)司法民主原则;(4)司法责任原则。
3.应用:试述司法公正原则。
第十三章 法律关系
学习目的和要求
法律关系是凝聚着国家意志的社会关系,是法的价值、功能和作用得以表现或实现的具体形式,因而法律关系问题在中国法理学著作中一直颇受重视。相应地本章也是重点章。学习本章,应理解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有种种类别的区分,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大要素构成的整体,搞清楚法律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基本问题,还要把握法律关系演变的条件和事实,以完整掌握法律关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法律关系释义
一、法律关系是特殊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的含义 法律关系是由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是以法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思想社会关系
二、学界认知法律关系的历程
法律关系存在和运行的条件法律关系的概念溯源 19世纪以来西方学人对法律关系的界说 苏联人对法律关系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种类 一、一般法律关系和具体法律关系
一般法律关系 具体法律关系
二、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绝对法律关系 相对法律关系
三、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调整性法律关系 保护性法律关系
四、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
平权型法律关系 隶属型法律关系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法律关系的三大要素 法律关系主体的含义 法律关系所体现的权利和义务在总体上是统一的 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联系和相互转化
二、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和范围
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和范围同国情紧密相关 中国现时期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或范围
三、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
权利能力的含义 权利能力的类别 权利能力的起止时间
四、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能力
行为能力的含义 主体是否具有行为能力的判断标准 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的关系 自然人行为能力的类别划分合法行为能力和对非法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客体
一、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法律关系客体的含义 事物成为法律关系客体需要具备的条件
一国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同该国国情相关联
二、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物精神财富 行为
第五节 法律关系的演变
一、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两个条件
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含义 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两个基本条件
二、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两种事实
法律事实的分类 行为的含义和特点 合法行为和不合法行为的区分 事件的含义和特点 绝对事件和相对事件的区分
考核范围
一、法律关系释义
二、法律关系的种类
三、法律关系的主体
四、法律关系的客体
五、法律关系的演变
考核要求
一、法律关系释义
1.识记:(1)法律关系的含义;(2)法律关系存在和运行的条件;(3)19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对法律关系的界说;(4)苏联人对法律关系理论的发展。
2.领会:(1)法律关系是由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2)法律关系是以法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3.应用:试论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思想社会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种类
1.识记:(1)一般法律关系和具体法律关系;(2)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3)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4)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
2.应用:把法律生活中的某一法律关系按不同标准划归相应的种类。
三、法律关系的主体
1.识记:(1)法律关系的三大要素;(2)法律关系主体的含义;(3)权利能力的含义;(4)权利能力的类别;(5)权利能力的起止时间;(6)行为能力的含义;(7)自然人行为能力的划分;(8)合法行为能力和对非法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
2.领会:(1)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和范围同国情紧密相关;(2)主体是否具有行为能力的判断标准;(3)行为能力是法所拟制的行为能力;(4)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的关系。
3.应用:(1)试述中国现时期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或范围;(2)试述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联系和相互转化。
四、法律关系的客体
1.识记:(1)法律关系客体的含义;(2)事物成为法律关系客体需要具备的条件;(3)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2.领会:一国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同该国国情相关联。
第二篇:浅谈法理学
浅谈法理学
——论法治国家
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来讲,法律渗透于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角角落落,法律无处不在。每一个法律里面,都有法理问题。不管是一个制度,一个法令,一条规则,或者法官的一个判决,都有其背后的法理,否则,无以解释它成立和存在的根据和理由。可以说,法理问题可以由任何一个法律问题引起。目前,法律问题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法律问题的解说也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道“风景线”。生活中存在的每一条法律,都有法理问题;生活中存在的法律问题,都是法理学涉及的的问题,甚至生活中没被法律涉及的问题,也是法理学研究的问题。
法理学是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
美国法学家埃德加·博登海默(Edgar Bodenheim)说:“法理学的对象是非常广泛的,其中包括法理理论的哲学成分、社会成分、历史成分以及分析成分。”
对于一个正在走向法治的社会而言,就得坚持依法治国的法治思想。
当然,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法治。纵观法的历史,我们认为法治至少具有以下五层涵义: 第一,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法治方略有多种多样,法律的治理是其中的一
种。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它是指一个国家在多种社会控制手段前面选择
以法律为主的手段进行控制,而不是选择其他作为主要控制手段,即我们今
天重新提倡的“依法治国”。
第二,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在制定法律之后,任何人和组织的社会性活动
均受既定法律规则的约束。即只要法律已经规定,任何人和组织不得以任何
正当或不正当的目地(理由)去违背法律规则,而只能遵照执行。之所以说
法治是理性的,是因为法律是人们事先设定的规则,具有稳定性、连续性、普遍性和一致性,它不受事发当时的人的情感和意志所左右。
第三,法治是一种民主的法制模式。法治是以民主为社会条件和制度基础的法制模
式。
第四,法治是一种文明的法律精神。法治的这些精神表现为一整套关于法律、权利
和权力问题的原则、观念、价值关系,它体现了人对法律的价值需要,成为
人们设计制度的价值标准和执行法律的指导思想。这种精神导源于文明的社
会条件和制度基础,是文明在法律上的转化形式,与人类精神文明一脉相承。
第五,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法律与国家、政府之间,运用法律约束国家、政府的权力;法律与人民之间,运用法律合理地分配利益;法律与社会之间,运用法律确保社会公共利益的不受权力和权利的侵犯。
要实现法治,就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有以宪法为核心的较为完备、协调配套的法律关系;(2)法律一旦颁布并生效,就具有不容置疑的法律效力和权威性,国家的一切活动(包括政府行为和公民个人行为)必须依法办事;(3)执法机关在执行法律过程中,必须严格执法,对于违反法律的现象和行为,必须依法追究;(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普通公民都必须自觉遵守法律,将法律作为其行为规范和守则,并运行法律来行使正当的合法的权利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实现法治国家不是无条件的,光靠领导人的宣布是不可能实现法治目标的。还应当注意到法律对于社会经济、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依赖关系。我们要寻找并利用本民族的法治建设的资源,必须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习惯、道德、非正式制度中去发现中国法治有用的东西。
1978年起,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等一系列关于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指出了方向。邓小平同志关于实行法治的主张集中体现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个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短短几十年内,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空前成就。这主要体现为这样一系列已经完成和正在完成的转变:(1)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2)从民主制度的不完善到完善,再向民主制度的真正落实转变。(3)从行政权力缺乏制约到行政执法制度的初步建成,再到行政法治的实现。(4)从司法制度不健全到初步建成,再走向健全而公正的司法制度。(5)从执法人员数量缺乏到建成一支基本适应社会需要的执法队伍,再到高素质养执法队伍的建成。(6)从公民法律意识淡薄到全民普及法律知识,再到走向全民法治观念的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最基本的内容是在我们国家法制建设的过程中,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应当遵循的法治治国、公平正义、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等这些具体理。前提就是必须坚持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念下,不能脱离这个实际。我们各项工作要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树立大局意识,树立服务意识,树立责任意识。1996年,中央明确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当代中国依法治国的方略已经选定,法治国家的目标已经明确,推行法治的条件也日臻成熟。在进行法治国家建设的同时,我们应当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把法治建设与中国国情、本土资源结合起来。1997年,根据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与基本国情,“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载入宪法,成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明确以建设法治国家为目标,标志着我们党彻底抛弃了“人治”的执政理念,实现了执政治国理念的深刻转变。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近年来,我国的立法日益完善,执法逐步规范,广大社会成员参与立法、自觉守法的意识明显提高。
总之,“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保证人民群众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各项事业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顺利发展。”
第三篇:法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授权性规则是规定主体可为或可不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其他主体为一定行为或不得为一定行为的规则。授权性规则是主体享有法定权利的依据,而且该类规则具有可选择性,主体可以行使授权性规则所赋予的权利,也可以放弃行使该权利。
义务性规则是规定主体应当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规则。义务性规则以法定义务形式为主体设定必要行为的尺度,该类规则具有强制性而不具有可选择性,主体对自己的法定义务只能履行而不能拒绝。义务性规则分为两类:一类是命令性规则;另一类是禁止性规则。
权义复合规则是指兼具授予权力、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则。权义复合规则大多是有关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规则。这类规则的特点是,一方面主体有权按照法律规则的规定作出一定行为;另一方面作出这些行为又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强行性规则为社会关系参加者规定了明确的行为模式而不得自行变更其内容的规则。据此,行为主体必须遵守规则的规定,不允许他们自行协议解决问题,违反法定行为模式的协议是无效的。一般来说,义务性的规则都是强行性规则。
任意性规则是在规定主体权利义务的同时,也允许当事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协商自行设定彼此的权利与义务,只有在当事人没有协议的情况下,才适用法律规则的规定。任意性规则在民商法、婚姻法等私法法律部门中比较常见。例如在买卖合同关系中,合同当事人可以自行商定产品的质量标准,如果他们没有约定,当发生纠纷时,则依有关产品质量检验方面的法律规定中的质量标准处理。
法律的空间效力是指法律在哪些地域有效力,适用于哪些地区的问题。一般来说,一国法律适用于该国主权范围所及的全部领域,包括领土、领水及其底土、领空,以及作为领土延伸的本国驻外使馆、在外船舶及飞机等。我国法律的空间效力大致分三种情况:一是法律在全国范围内生效,二是在局部地区生效,三是在域外生效。
折中主义,这种做法是以“属地主义”为基础,以“属人主义”作为补充,兼及“保护主义”。根据这种原则,首先,在一国领域内活动的人和组织,无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一般适用该国的法;其次,外国人和外国组织以适用居住国的法为原则,但有关公民义务、婚姻、家庭、继承、刑法中有特殊规定的某些犯罪等,仍适用其本国法;再次,依据国际条约和惯例,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人,适用其本国法。
法律事实就是具有法律关联性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也就是说,法律事实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外在现象,而不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纯粹的心理现象不能看作是法律事实。与人类生活无直接关系的纯粹的客观现象(如宇宙天体的运行),或者虽然与人类生活有关系但却不具有法律关联性的事实就不是法律事实。
法律事件是具有法律关联性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革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事件又分为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前者如社会变革、战争等,后者如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灾害等。
权利能力又称权义能力(权利义务能力),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它是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根据享有权利能力的主体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的权利能力。前者又称基本的权利能力,是一国所有公民均具有的权利能力,它是任何人取得公民法律资格的基本条件,不能被任意剥夺或解除。后者是公民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的法律资格。这种资格并不是每个公民都可以享有,而只授予某些特定的法律主体。
行为能力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公民的行为能力是公民的意识能力在法律上的反映。确定公民有无行为能力,其标准有二:一是能否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二是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公民是否达到一定年龄、神智是否正常,就成为公民享有行为能力的标志。具有行为能力必须首先具有权利能力,但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绝对权利亦称“对世权利”,其特定是权利主体无特定的义务人与之相对。对于这种权利,所有的法律主体都是可能的义务人。它的内容是排除他人的侵害,通常要求一般人不得作出一定的行为。国家的安全权、独立权、公民的各项自由权、财产权等均属于此类。
刑法部门由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构成。从法律调整方式上看,刑法法律责任的追究方法最为严厉,它可以剥夺人的自由甚至生命。在我国,刑法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基本上集中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一规范性法律文件中。
行政法部门由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所构成。它包括规定行政管理体制的规范,确定行政管理基本原则的规范,规定行政机关活动的方式、方法、程序的规范,规定国家公务员的规范等。该法律部门的法律调整方法不允许当事人通过自行协商的方式来划定确定彼此的行动范围,也不允许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行政主体放弃自己的职权。
宪法法律部门,涉及我国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原则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就构成了宪法法律部门。宪法部门最基本的规范,主要反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样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宪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在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该部门中的法律规范涉及国家和社会的根本问题,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根本原则。
民商法部门,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就构成了民法法律部门。民法法律部门的法律调整方法具有独特之处:它所具有的权利义务形成和行使方式,能够保障当事人有更多行动自由。民法法律部门中的法律规范大都是授权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依据这些规范,民事法律主体可以自行决定自己是否行使自己的权利,是否与其他法律主体进行协商来划定彼此的权利义务内容。对此,国家不能随意进行干涉。商法法律部门则由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或商事行为的法律规范构成。商法所调整的行为带有“牟利”、“求赢”的浓厚色彩。一般来说,商法主要由有关公司、票据、保险、海商四大部分的法律规范构成。
职权主义,这一特点在案件事实认定方面有着最为明显的表现。在大陆法系国家的现代诉讼活动中,法院——或者说职业法官——对证据的调查仍占主导地位。当事人并不直接对抗,而是将问题提交法官审查;法官直接对当事人、证人加以询问,当事人采用反询问对方证人的做法并不能以常规的方式出现。在整个诉讼过程中,法官代表着一种积极的力量、一种家长式的权威。他们积极参与举证活动,帮助当事人双方理顺法律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判决。
当事人主义,在诉讼活动中,扮演积极角色的不是法官,而是双方当事人。面对双方当事人及其律师,法官的首要任务是在他们之间做一个中立的、消极的裁判人。庭审中法官不主动调查、询问,案件事实通过双方当事人及其律师调查证人、出示证据、进行法庭辩论等一系列活动而向法官展示。双方当事人及其律师之间的对抗贯穿整个诉讼过程;除非当事人及其律师违反诉讼程序,否则法官不干涉争诉双方的活动。
诉答制度,由于陪审团不是全能的神,为了使他们的判断不至于出错,当事人双方必须各自完整充分地提出自己主张的根据。在审判程序上,既要给被告方面反驳的机会,也要根据情况进一步给予原告方面再反驳的机会。这种为了澄清当事人主张而设置的辩论、再辩论规则,逐渐构成了极为精细的诉答制度。
法律继承通常指的是新的法律制度与旧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相继和继受。法律继承一般表现为心法律制度(现行法)对旧法律制度(原有法)的承接和棘手。法律继承是法律发展的一种基本形式。法律继承是一种批判性的,有选择性的继承,一般是在否定旧法律制度固有的阶级本质和整体效力的前提下,经过反思、选择和改造,吸收旧法律制度中某些依然可用的因素,赋予它新的阶级内容和社会功能,使之成为新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法律移植可以界定为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某种法律规则或制度移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它所表达的基本意思是: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的法律,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法律移植的范围包括外国的法律和国际法律和惯例。
立法体制是关于国家机关立法权限划分的制度,其主要内容是规定一个国家内,那些机关享有立法权,各个立法机关之间是什么关系。立法体制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当今世界各国的立法体制,主要有单一的立法体制、复合的立法体制、制衡的立法体制,还有若干特殊的立法体制。
守法也可以称为“法的遵守”,指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自觉自主地按照法律的要求从事相关活动,依法行使权利或权利,依法承担义务和职责。守法是法律实施的一种最正常和最自然的方式,它不借助于外力的直接干预,而是法律主体自觉自愿的行动。一般来说,守法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社会主体在自己的活动中自觉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另一方面还包括自觉遵守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做出的裁决、裁定、决定、通知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良性违法,尽管我们说违法行为是错误的,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某些违法行为则是不应被谴责的,甚至它对社会发展和法制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学理上有时候把这种违法行为称为“良性违法”。“良性违法”出现的前提是当下的法律制度是恶法或坏法,是剥夺人权压制人性的独裁之法,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就具有反抗这种恶法的道德权利,因此发生的违法该法的行为就是良性的违法。合法性原则也称为依法行政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必须依据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和法治精神进行社会管理。这句话表明,依法行政原则起码包括了三层要求:执法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授权范围行使职权,任何超越权限的行为都是违法和无效的;执法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行使职权,不允许违反程序的肆意妄为;执法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治的精神行使职权,也就是说,权力的使用必须是为了维护公民的人权、自由和社会正义。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执法活动的首要原则。
合理性原则是指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中,特别是在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过程中,必须做到适当、合理、公正,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目的;执法决定的作出必须具有客观、充分的事实根据、法律依据和情理依据,与社会生活常理相一致。
正当程序原则指执法主体在行使管理职权时一定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更为关键的是,执法所依据的程序应当是正当的,也就是说,这种程序应当公开、公平、公正、民主,符合法治的精神和理念。
司法平等原则要求国家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对于任何公民,不论其民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方面存在任何差异,在适用法律上应当一律平等对待。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都应给予平等的司法救济和法律保护,任何公民从事了违法犯罪行为,都应平等地受到司法审判和法律制裁。
司法独立原则是司法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则,是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的安身立命之所在。司法权独立原则要求司法机关在整个办案过程中必须独立行使司法权,只认可事实,只服从法律,不受行政机关、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法律程序是由法律规定的、从事某种法律活动必须遵守的方法、步骤、模式等要求。法律程序是保障实体权利义务实施的外在条件,它针对特定行为作出,主要由行为应采取的模式、行为应遵守的时间和空间等内容构成。法律程序包括立法程序、行政程序、司法程序、调解和仲裁程序以及其他具体活动中的法律程序。在这其中,司法程序是最严格、最规范的法律程序,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审判无效。
法定解释,所谓正式解释通常也叫法定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答和说明。由于这种法律解释是有权的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的,其解释的效力因主体的权威性而使其解释的内容或结果产生拘束力,所以又称为有权解释。正式解释被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三种。
非正式解释是指未经法律明确授权的机关、团体、组织或个人对法律作出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通常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学理解释,第二种是任意解释。
司法解释是指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法令的过程中,对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所做的解释。它包括:审判解释,检察解释,审判、检察联合解释。在我国现行的三种法律解释中,司法解释的数量最多,涉及的问题最广泛,对法律适用的指导作用最为重要,它在现行法律解释体系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
行政解释,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解释也被称为行政解释,是指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解释。包括在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之外的法律应用问题的解释,以及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对自己制定的法规所进行的解释。
体系解释,有时候也叫“系统解释”或“语境解释”,是指将需要解释的法律条文与其他相关法律条文联系起来,从该法律条文于其他法律条文的关系、该法律条文在所属法律文件中的地位、有关法律规范与法律制度的联系等方面入手,系统全面地分析该法律条文的含义和内容,以免孤立地、片面地理解法律条文。
主观目的解释又被称为立法者的目的解释,是指根据参与立法的人的意志或立法资料揭示某个法律规定的含义,或者说将对某个法律规定的解释建立在参与立法的人的意志或立法资料的基础之上。这种方法要求解释者对立法者的目的或意图进行证成。而要完成这个任务,解释者必须要以一定的立法资料(如会议记录、委员会的报告等)为根据。
客观目的解释是指根据“理性的目的”或“在有效的法秩序的框架中客观上所指示的目的”,即法的客观目的,而不是根据过去和目前事实上存在着的任何个人目的,对某个法律规定进行解释。简单地说,这种解释方法探寻的是“法律自身的目的”,而不是“立法者赋予给该法律的目的”。
第四篇:复习资料《法理学》
法理学
一、法学的研究对象与科学体系: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法学必须对其研究对象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既要对法进行历史性研究----考察研究法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又要对法进行共时性研究----比较研究各种不的法律制度,他们的性质、特点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既要研究法的内在方面,即法的内部联系和调整机制等,又要研究法的外部方面,即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区别及其互相作用;既要研究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法律体系的内容和结构以及法律关系的要素,又要研究法的实效能力、效果、作用和价值。总之,凡属与法有关的问题和现象都在法学研究范围之内。根据我国现阶段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实践需要,通常是从以下俩个角度划分法学体系:1从法律部门的角度划分。由于法被分为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不同部门,与之相应就有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2从认识角度划分,法学可以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理论法学综合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应用法学主要是研究国内法和国际法的结构和内容,以及他们的制定、解释和适用。
二、法的基本特征:法的特征是法的本质的外化,是法与其他现象或事物的基本关系表现。法是由国家制订和认可,通过人们的权利与义务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
会规范。1法是调节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3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4法是由国家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
三、法的要素:法的要素是与法的系统相当而言的。1它具有个别性、局部性,表现为一个个元素或个体。2具有多样性和差别性。3任何一个法律要素若被违反,同时也是法律系统被违反,会招致法律系统作为整体的反应。4具有不可分割性。法律规则的含义与分类:规则是指具体规定权利和义务以及具体法律后果的准则,或者说是对一个事实状态赋予一种确定额具体后果的各种指标和规定。分类1法律规则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义务性规则、授权性规定和权义复合规则。(1)义务性规则是直接要求或不从事某种行为的规则。(2)授权性规则是指示人们可以做出或要求别人做出一定行为的规则。(3)权义复合性规则指兼具授予权利和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则。2法律规则从形式特征上可分为规范性规则和标准性规则。3规则按其功能可以分为挑战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4还有义务性规则和授权性规则。
概念及分类:概念是对各种法律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法律概念以其涉及内容,大体分为涉人概念、涉事概念和涉物概念。
四
现代中国法的渊源:当代中国法的渊源采用的是以各种制定法为主的正式的法的渊源。它们有各种不同的层次和范畴。1宪法是国
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组织及其活动的总章程,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法的渊源。2法律在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法律是仅次于宪法的主要的法的渊源。3行政法规和规章。在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行政法规也是一种主要的法的渊源。4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在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是法的特殊渊源之一。5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是一种数量最大的法的渊源。6名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7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特别行政区法律。8经济特区的单行经济法规、经济特区法规和经济特区规章9国际条例和国际惯例是指我国同外国缔交的双边和多边的合约、协定和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件。
五
1、法产生得基本标志及其与氏族习惯的区别?(比较名词)基本标志为:
1、国家的产生
2、诉讼与审判的出现
3、权利与义务的分离。与氏族习惯的区别:
1、两者体现意志的不同。
2、两者产生的方式不同。
3、两者实施的方式不同。
4、两者适用的范围不同。
5、两者的根本目的不同。氏族习惯:原始社会各个氏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逐步形成的并且氏族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六
1法制与法治的主要区别:法制:法律制度。法治: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统治国家的思想,原则和动态的活动过程。
区别:
1、词性:法制是一个名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法治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2、相对形态:前者相对与制度,后者相对与人。
3、产生的历史时代:前者产生于阶级社会,后者是资本
主义的产物。
4、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的表现: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论和方略的形象,经历了半个多时间的探索。它包含着对百年来中国坎坷的法治历程的回顾和反思,对建国以来社会注意法制建设德经验与教训的分析和反思,对新时期依法治国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抉择,民主和理性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名将彻底摒弃人治,实行法治,政治和和会生活纳入法制轨道,实现经济繁荣有序,政治民主昌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是:1到2001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消除特权,保障公民权,建立执法责任制。3推进司法政策,追求司法公正,在制度上保证审判权与检查权的独立行使,建立司法责任追究制度。4加强执法与司法队伍建设,提高法律职业工作者的政治与业务素质,使其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达到统一。5增强全民法律意识,采取措施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5、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中的地位和分类:1地位:首先权利和义务是从法律规范到法律关系再到法律责任的逻辑联系得各个环节的构成要素。其次权利和义务贯穿于法的一切部门。再次权利和义务通贯发的运行和操作的整个过程。最后权利和义务全面地表现和实现法的价值。从权利的法律功能和社会价值得角度,可以把权利解释为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题以相对自由的作
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义务是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受动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2分类:法律权利和以为,可以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1根据权利义务的存在形态。可以将权利和义务划分为应有权利和义务、习惯权利和义务、法定权利和义务、现实权利和义务。2根据权利和义务所体现的社会内容(社会关系)的重要程度,亦即它们在权利义务体系中的地位、功能及社会价值、可将权利和义务划分为基本权利和义务与普通权利和义务。3根据权利和义务对人们的效力范围,可将权利和义务划分为一般权利和义务与特殊权利和义务。4根据权利之间、义务之间的因果关系,可将权利和义务划分为第一性权利和义务与第二性权利和义务。5根据权利主体依法实现其意志和利益的方式,可将权利和义务划分为行动权利和消极义务、接受权利和积极义务。6根据权利和义务主体的不同,可将权利和义务划分为个体权利和义务、集体权利和义务、国家权利和义务、人类权利和义务。
6、法律行为的分类(选择题):1个人行为、集体行为与国家行为。2角色行为与非角色行为。3单方法律行为与双方法或多方法律行为。4自为行为与代理行为。5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6抽象行为与具体行为。7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8意志行为与事实行为。9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10有效行为与无效行为。
七、⑴法律关系的含义、特征、分类(案例):含义: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指引人们的社会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
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联系,是社会内容和法的形式的同一。特征:1法律关系是由法或依法形式的社会关系。2法律关系是人际互换关系。3法律关系是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4法律关系是社会内容与法律形式的统一。5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秩序。分类:1按照法律关系由以形成的法律部门,亦即按照法律关系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可以分为宪法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婚姻法律关系、军事法律关系、文化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诉讼法律关系等。2安装法律关系的存在形式。可以分为抽象(一般)法律关系与具体(特殊)法律关系。3按照法律关系主体数量,可以分为双边法律关系与多变法律关系。4按照法律关系主体的地位及其权利和义务关系,可以分为对等法律关系与不对等法律关系。5按照法律关系发生的方式,可以分为确认的(生成的)法律关系与创立的(参与的)法律关系。6按照法律关系之间的因果联系,可以分为第一性法律关系与第二性法律关系,第一性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发挥其指引作用过程中,在人们合法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律关系。7按照构成法律关系内容的社会关系在整个社会关系中的性质、等级和相应的法律关系的重要程度,可以分为基本法律关系和普通法律关系。
⑵ 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一,主体:权利的拥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权利的主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关系的主体。凡是法律关系的主体,都应具有能够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资格,即权利义务能力,简称“权利能力”。权利能力分为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权利
能力。一般权利能力指主体自出生(成立)到死亡(解散)时止都能享有权利能力或资格。特殊权利能力指主体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的权利能力或资格。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关系主体包括:1人民2阶段3民族4国家和国家机关5自然人6法人。二,客体: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与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从语义上,客体与主体相对,指的是主体的意志和行为所指向、影响、作用的客观对象。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的一切东西都具有两个最低限度的特征:一,它必须是对主体的有用之物,而且围绕着、针对着它可能发生利益冲突。因此需要对之做出权利义务的分界,明确其所属所归。二,它必须是人类能够控制或部分控制的。只有人类能够控制的东西才适宜由法律调整,才可以成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作用的对象。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无限多样的,把它们抽象化,可以概括以下几类:1国家权力2人身、人格3行为4法人5物6精神产品7信息。(此题给一个案例说出有多少种法律关系,主体和客体)
(3)法律事实的含义与种类:法律事实是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失的客观原因和条件,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1法律事件分为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社会事件是不以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变迁或社会变革,即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和重大变化。自然事件是不以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水灾、震灾、风灾等自然灾害,偶然事件以及人的生老病死。2法律行为是法律关系主体有意识的活动。法律行为分为国家行为和当事人行为两类。国家行为包括立法、执法、司法等。当事人行为包括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合法行
为和不合法行为。
八、法律责任的构成和种类:构成:法律责任的构成是指在具备了哪些条件之后才产生法律责任。1行为的社会危害性。2行为的违法性3行为人的过错。种类:依据责任的法律性质所做的分类是最基本的分类,包括:1刑事责任2民事责任3行政法律责任4违宪责任。
九、(1)法的规范作用:1指引作用:法所既有的能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既定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从事社会事务的公用和效能。2评价作用:能够衡量,评价人们的行为的法律意义的功用和效能。3预测作用:根据法对人们某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及必然导致的法律后果,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从而决定行为的取舍和方向的功用和效能。4教育作用:指法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义务观念、责任感、遵守法律和纪律的自觉性的功用和效能。5强制作用:指法能运用强制力保证人们权利得以充分实现的功用和效能。
(2)法的局限性:1法只是去多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2法的作用范围不是无限的,也并非在任何问题上都是适当的3法对千姿百态、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的涵盖性和适应性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限度4在实施法律所需的人力资源、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法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
十、(1)立法、立法体制和我国立法权的划分:立法,有侠义和广义两种含义:1侠义的理发是指国家最高权利机关制定法律的专门活动。2广义的立法是指一定国家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并通过法定程序创制法
律规范的活动。立法体制是关于立法权限划分的制度,它既涉及中央和地方立法权限的划分,也包括同级别国家机关之间立法权限的划分。受中国国情因素的决定,我国实行的是“一元多级”的立法体制“一元”体现了单一制国家立法体制的共性,即在全国范围内,立法体系是统一的;“多级”则是中国特色,即我国的立法体制分为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多个立法等级。从立法的内容上也有立法权限的划分。涉及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民事刑事制度的事项只能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
十一、司法的含义和原则:含义: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具有以下特点:1司法是享有司法权的各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具有法定专有性,其他任何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都不具有此项权力。2程序的法定性3裁决的权威性4形式的严格性。原则:1法治原则。即依法司法,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在司法领域的具体体现。2平等原则。平等的适用法律;平等的保护权利;平等的追究法律责任。3司法独立原则。国家司法权只能有国家各级司法机关统一行使。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此项权利;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司法机关审理案件必须阉割依照法律规定,正确适用法律。4司法责任原则。指司法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因故意或过失性错误,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而应承担一定责任的原则。
十二、(1)法律体系,法律部门的含义以及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法律体系,有时也称“法的体系”或简称“法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特点:1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构成的整体。2法律体系是一个由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呈体系化的有机整体。3法律体系的理想化要求是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法律部门:就是指调整同一种类或统一基本方面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划分:法律部门的划分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有其一定的标准。1根据法律调整对象,即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来划分法律部门。2根据法律的调整方法来划分法律部门。(2)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根据现行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以及调整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我国法律体系划分为以下主要的法律部门。1宪法法律部门2行政法法律部门3民法法律部门4经济法法律部门5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部门6科教文卫法法律部门7资源环境保护法法律部门8刑法法律部门9诉讼法法律部门10军事法法律部门(3)法的分类(一)根据社会心态和国家的历史类型,可将法律划分为奴隶制社会法、封建制社会法、资本主义社会法、社会主义社会法
(二)根据法律的形式特征,可将法律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根本法和普通法、一般法和特别法、实体法和程序法、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公法和私法。
十三、(1)法律解释的与分类:法律解释是通过对法律、法规等法律文件或其他部分条文、概念、术语的说明,揭示其中表达的立法者的
意志和法的精神,进一步明确法定权利和义务及其界限或补充现行法律的规定的一种国家活动,是立法的继续。分类: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和联合解释。
(2)法律推理的含义与分类:法律推理是人们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前提得出某种法律结论的过程。种类:1演绎推理:根据一般性的知识和特殊的知识,即由一般到个别,典型的三段论。2归纳推理:从两个或更多种类特殊命题中获取一般性命题的推理。3辩证推理: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相矛盾的命题时借助辩证思维,从中选出最佳命题,以解决法律问题。
十四、(1)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选择题)a法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b经济基础对法的决定作用
(2)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法律。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这事因为市场经济内在的需要法律,没有法律就没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必然是、也必须是法治经济。
(二)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1保障作用2引导作用3服务作用4规制作用。
十五、(1)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论述):
(一)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本质上是一致的。其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党的领导最本质之处是执政,而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利,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2党的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
模仿作用还突出表现为党组织和党员带头执行和遵守法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目的、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这是因为:1法治是全体人民通过立法、执法、司法。法制监督、法治教育、守法等活动所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法律秩序。2社会主义民主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民主就不会有真正的法治。3法律的制定过程是把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转化为法律原则和规则的过程,是党领导立法机关了解民意、集中智慧、统一认识、协调利益的过程。4法律的实施经常遇到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全局问题,触及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宗教。外交等方面热点问题,牵涉到诸多政法机关以及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5共产党是执政党,执政党的法治观念如何,有无依法治国的坚定信仰和坚强意志,能否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是实行法治决定性因素。
(二)依法治国应当改善党的领导:为了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还要不断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是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切实有效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而依法治国正是民主集中制的时代精神和基本保证。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既有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成功经验,也有民主集中制遭受严重破坏、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灾难的沉痛教训。总之,无论是从坚持党的领导角度,还是从改善党的领导角度,都必须防止和纠正以党代法的弊端。
(2)法律和政策的关系:区别:1制定的主体;政策是由党的组织
来制定,法律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2意志的属性不同:党的政策是全党意志的体现,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3内容和表现形式不同,政策的内容比较原则,比较抽象,主要表现为纲领、路线类而法律比较具体明确,表现为规范性的法律文件。4调整的范围不同:政策调整的是党组织,而法律调整的国家所有的人,所有的事。5实施的方式不同:党政策对党组织有强制力,靠路线,方针和党的先锋模仿作用,而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6稳定性的程度:政策具有灵活性,法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十六、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和区别(比较名词 论述):道德:关于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等观念和原则,规范和标准的总和。
道德对法律的作用:1道德对法律的创制有指导作用。2道德对法律的实施具有保障作用。3道德对法律的漏洞和滞后具有弥补作用。4道德对法律具有评价作用。
法律对道德的作用:1法对道德的基本原则的实现具有保障作用。2法律对道德标准的提高具促进作用。
区别:1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道德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2形成的方式不同: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有意识的创立,而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自发创立的。
3表现形式不同:道德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而法律为规范性的法律文件。
第五篇:法理学复习资料
法理学复习资料(3)
疑难解析 第一章
1.法学的研究对象
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法律现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果具体地说,•法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主要包括:第一,法学首先以法律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一国现行的所有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包括外国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也包括本国或外国历史上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如中国现行《民法通则》、中国古代的《唐律疏议》、法国的《拿破仑民法典》等。第二,法学也研究与法律这一特定社会现象相关的其他社会现象,它包括与法律有关的人的行为、心理和观念,如立法、合同的签订、财产所有权、违约行为、讨债、民间协商调解、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诉讼法典的态度和期望、法官审判心理、社会普遍的正义观念等等。第三,法学还研究法律及法律现象的规律,包括法律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比如法律决定于经济基础,法律的继承,法律的民族性、法律的移植和本土化,法律现代化;也包括法律自身运行的规律,如公正的判决必然“以事实为根据”、法治依赖于民主,“徒法不足以自行”,等等。
2.法学分科与法学教育课程设臵
法学分科与法学教育的课程设臵有所不同。法学课程不可能包括法学所有的分支学科,而是根据培养目标、教学目的以及专业知识结构的不同而设定的。
3.按法律部门对法学体系进行划分的利弊
这种划分比较明确实用,但是这种划分存在的问题是,并非出现一个法律部门就会有一个法学分支。而且根据法律部门划分会有许多遗漏,如法理学、比较法学、法史学等理论法学都无法被穷尽。
第二章、1.法学方法论、法律方法、法律学方法论
法学方法论是法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教材指称的“法学方法论”事实上德国法学流派所使用的名称,在英美法学流派中更多地使用“法律方法”。当然两者的侧重不同。
“法律方法”侧重于法律的适用和法律解释的方法;“法学方法论”不但包括法律的适用和法律解释的方法,而且还对这种法律方法进行哲学的反思。
日本学者对两者进行了统合,将其称为“法律学方法论”。2.西方三大法学流派
从法学研究所运用的不同方法出发,西方形成了三大法学流派,即自然法学、分析法学和社会法学(相对应的法学研究方法是价值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中的规范分析方法和社会实证方法)。其法所提出的基本问题分别是“法律应当是什么”、“法律是什么”、“法律实际上是什么”。这三种方法各有自己的优点,也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在当代法学中出现了某些相互渗透、兼收并蓄的迹象。
第三章
1.法学世界观经历了从唯心史观到唯物史观的变革
从法学产生到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出现,人类的法律思想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法学基本上属于唯心主义的法学,因而它们的学说或思想的科学性是极为有限的。
在法学史上曾经有过神学统治法学的时代,比如中世纪欧洲的神学法学。这个时期的法学虽然也受到古希腊法律思想影响,但由于基督教神学的兴起,神学家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所主张的神意法支配着整个欧洲法学。到中世纪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统一的、并能适应商品经济需要的法律,于是在复兴罗马法的过程中出现了法学教育和研究的世俗化。罗马法复兴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起被史学称为“三R运动”,它们促使西方法学朝着世俗化方向发展。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既需要法学,也解放了法学。19世纪初开始,由于资产阶级国家立法的加强,法学才最终摆脱神学,并从哲学和政治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真正独立的学科。但是此前的法学一般都在不同程度上以唯心史观为基础,它们中有的认为法与经济无关,甚至法是决定经济的,有的虽然承认法与经济有关,但却否认经济对法的最终决定作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出现标志着法学领域的根本性变革,它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科学地阐明了法律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2.“以法治国”与“依法治国”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把法治推崇为立国和治国之本,提出了“以法治国”的主张。要注意的是法家所倡导的“以法治国”并不等同于我国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依法治国”,法家所推崇的“法治”也并不是西方历史上的“法治”,更不是我国正在推行的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至于两者的区别,可参见第十六章《法治国家》的相关内容。
第四章
1.广义的与狭义的法律
在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理解法律必须区分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因为有时我们所说的“法律”是指称广义的含义,有时却是指称狭义的含义。广义的法律是指法的整体,包括宪法、行政法规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2.法的阶级性与共同性
法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无可否认,法律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必然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同时,法律也具有共同性或称为社会性,作为社会公共管理的手段。我们必须要明白的是,在现代各国法律制度中,法律的共同性体现得更为明显和突出,而阶级性则由单一化转化为多色彩。
3.通过与道德的比较理解法律的特征(优点)
①法律规范人的行为,不管人的思想和意志。这样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并能体现法律的客观性。而道德则通过思想控制来调整和控制社会关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②法律具有规范性。法律规范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往往包含着法律后果(鼓励或制裁)。而道德则没有这样的结构。
③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是统一的。而道德则缺乏一定的统一性。
④在内容上法律有利导性,通过权利和义务进行双向引导。而道德则仅仅强调义务,只是单向义务引导,而不强调权利。
⑤在管理功能上,法律的效率性强于道德的作用。
⑥法律具有强制性。一旦人们违反法律规定,法律的强制性会发挥作用。而道德则缺乏这样的强制力,当人们有违道德时,并不能给予强制作用。
第五章
1.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区别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法律规则要通过法律条文来加以表达,完整地表达某一具体的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所追求的目的。但是,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法律条文可能包含两个以上的法律规则,法律规则的不同逻辑结构要素也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法律条文中。并且并不是所有条文都是直接表述法律规则的,法律条文被大量用来规定法律原则,解释法律概念或者规则中某个逻辑结构要素的含义。所以,必须要理解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2.处理(行为模式)在法律规定上的表现形式
行为模式从法律规定上看,主要是规定允许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三种基本情况。即授权性行为模式、命令性行为模式和禁止性行为模式。授权性行为模式是法律授予可以为一定行为的权利,相应的术语或表达往往是“可以”、“有权”、“有……的自由”等;命令性行为模式法律要求必须做什么,就是设定必须为一定行为的义务,相应的术语或表达往往是“应当”、“必须”等;禁止性行为模式是法律禁止做什么,就是设定不得为一定行为的义务,相应的术语或表达往往是“不得”、“禁止”等。因此,只要具体考察法律条文的规定,就可以区分理解不同的行为模式形态。
3.法律概念与法学概念的区别
我们这里指的法律概念是体现在法律规则中的具有法律正式含义的概念,而法学概念则是指研究法律和法律现象时使用的专业术语,它不一定会在法律规定中使用。我们法理学课程中许多概念都只是法学概念而不是法律概念,如,法律渊源、法典编纂、权利能力等等,而有些概念既属于法律概念也属于法学概念,如权利、义务、法律效力、法律责任。学习法学概念和法律概念对于学习法律和法学都非常重要。
这种划分比较明确实用,但是这种划分存在的问题是,并非出现一个法律部门就会有一个法学分支。而且根据法律部门划分会有许多遗漏,如法理学、比较法学、法史学等理论法学都无法被穷尽。
第六章
1.法律编纂与法律汇编的关系
法律编纂与法律汇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区别体现在:首先,前者属于法律创制活动,而后者属于一项技术性整理和归类活动,这是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其次,前者的主体仅限于依法有权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后者的主体具有非限定性;再次,前者是对同样内容性质的某一类的或某一部分法的全部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的系统化活动,后者仅以特定的主题特征,如时间效力、空间效力,而对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外部系统化。两者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法律汇编有助于法律编纂活动的进行,往往成为法律编纂的前奏。
2.关于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划分
理解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分类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实体法和程序法关系只是相对而言的,实体法规定权利和义务,程序法也规定权利和义务,但是前者一般直接规定涉及人身、财产和精神财富等方面的“实体性”权利和义务,如人身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而后者相对于前者是一种为实现前者服务的“程序性”权利,如诉权、辩护权、申诉权。其次,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分类是就其主要方面的内容而言,它们之间也有许多交叉规定,实体法中也可能涉及到一些程序规定,程序法中也可能有一些涉及到权利、义务、职权、职责等内容的规定。如公司法既规定公司的权利和义务,也同时规定公司成立和解散的程序,各个诉讼法都有规定法院诉讼方面职权和职责的规定。实际上许多规范性法律文件往往既是实体法又是程序法,如行政处罚法,立法法,专利法等等。
3.公法、私法与社会法
公法和私法作为罗马法以来就有的古老分类,它们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主要是所谓“社会法”的出现。社会法是现代在公法和私法分类的基础上针对一些新的法律类型而作的新的法律种类。它是指既调整国家与个人又调整个人之间的、兼具公法和私法两种调整方法的法律部门的总称,主要包括经济法、环境资源保护法、社会保障法。它是适应现代社会以市场经济自主调节为主导和以国家宏观调控为保证的现代社会经济模式而产生的。这种类型的法律不再单纯可以归入公法或私法。
4.法的效力层次
在掌握法律效力层次的特殊规则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这些规则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即无论是“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还是“法律文本优于法律解释”,它们都必须是在同一法律创制机关制定的情况下才能适用;并且一般规则的适用优于特殊规则的适用。比如,国家《矿产资源管理法》与《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法》,不能因为许多方面后者比前者具体就认为适用“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如果法律冲突,应该适用前者,因为前者是属于更高位阶的法。
第二,同性质的法律渊源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制定机关裁决。如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由国务院裁决。
第七章
1.法律体系与法系的区别
这两个概念十分相似,但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在学习中往往容易混淆。法系并是不法律体系的简称,而是法学中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是指由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所形成的具有相同法的结构和法的表现形式(法的渊源)的一种法的类型。具有相同的历史传统或在法律形式上存在某种共同特点的若干国家的法律构成一个法系,比如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等。两者的区别主要有:(1)法系的范围可以超越国界;而法律体系只限于一国之内有效的法律。(2)法系强调历史传统或法律形式上的特点;而法律体系强调的是法律的内部结构和层次。(3)法系可以指历史上的法律;而法律体系只能指当代的现行法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将两者区分开来。2.法律部门与法典
法律部门是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要素。任何一个国家的不同的法律部门不仅仅只有一部法律或一部法典,还包括那些散见于其他法律中的有关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因此,有的法律部门和子部门是以一部法律或法典为轴心,包括其他法律中的相关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在内组合而成,如民法法律部门,其轴心法律就是《民法通则》,刑法法律部门的轴心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但有的法律部门和子部门则没有一部轴心法律或法典,而是由若干部性质相同或相近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组合而成的,如行政法法律部门,就没有所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经济法法律部门中,也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法》。因此,学习是要注意这个问题。
3.划分行政法法律部门和经济法法律部门
在法律部门划分问题上,行政法与经济法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两者的调整对象有交叉和重叠,调整方式也存在共同之处。过去理论上认为两者调整对象不同,其实两者的调整对象有较多交叉和重叠。因此划分行政法与经济法,应当从双方的调整方式来进行。行政法主要是以强行性干预为调整方式的,而经济法则是结合了私法的自行调节和公法的强行干预,形成政策平衡的独特调整方式。其特点在于:第一,表现在法律内容上则是政策成份的增加或对公理成份的修正;第二,更多地运用法律上的政策性平衡来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第三,它是通过“权利←法→权力”关系来完成的,即法律既对权利进行约束又对权力进行限制;第四,政策平衡不是以简单的主张为特点的,而是以折衷和妥协的平衡态度为特征的。现代经济法正符合上述特点。
第八章
1.权利的要素及其局限性
权利与义务的概念是法学中的核心概念,法律规范的重心就是权利的分配和义务的设定。对于权利的理解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如教材中列举了八种要素。当然,也有其他关于权利要素的概括的,如六要素、五要素等等。可以说,上述种种权利的定义或释义说明权利现象确实包含多种属性、多种要素,每个定义或释义都揭示出了权利的某个或某些要素,包含对权利的正确认识。但同时,由于它们忽略了权利属性的多样细腻感以及这些属性的内在统一性,以致割裂了各种属性之间的有机联系,割裂了对象的整体性,过于强调某一要素,致使其他要素成为盲区。因此,我们在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内涵时,既要看到其包含着多种属性及各自的侧重点,又要看到单从一个角度分析的局限性。
2.一般权利和义务与特殊权利和义务
对于这种分类,我们可以从分析权利的角度入手。一般权利亦称“对世权利”,其特点是权利主体没有特定的义务人与之相对,而以一般人(社会上的每个人)作为可能的义务人。如你享有房屋所有权,那么这时与你的权利相对应的义务人的是谁呢?我们说,所有权就是一种“对世权”,它意味着除了你本人外,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你的所有权。这时,义务人就是世界上、社会上的每个人,而不是特定某个人。
特殊权利亦称“相对权利”、“对人权利”或“特定权利”,其特点是权利主体有特定的义务人与之相对,权利主体可以要求义务人作出一定行为或抑制一定行为。如你跟对方签定的合同中,有要求对方交付货物的权利,那么这时对方就是义务人,你的权利是相对于合同另一方来说的,故是“相对权利”,此时,义务人也是确定的、特定的。
3.第一性权利和第二性权利
在第一性权利和第二性权利的划分中,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划分是相对的。总的来说,法律会规定一条权利的链条来保证权利的最终实现。如公民可以享有债权,当债权人的请求权不能得到实现时,债权人可以行使诉权,法院判决债权人胜诉后,债务人拒不履行判决时,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债务人有能力执行判决而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人民检察院就有权以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对债务人提出公诉。由此可见,权利的层层第进关系,诉权相对于债权是第二性权利,但是相对于强制执行申请权又是第一性权利。
4.人权、基本权利、宪法权利的用语
“宪法权利”是宪法学意义上的用词,是法学研究中的用语。同时,有关“宪法权利”,在各国宪法学上也有不同的用语。一般而言,英美学者倾向于将之称为“人权”(human rights),而德国宪法学者则习惯“基本权利”或“基本权”(Grundrechte)的称呼;不少日本学者似乎取其平衡,将其定名为“基本人权”;至于我国宪法学者,大多均根据现行《宪法》上的用语,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基本上这些用语所包含的内涵是一致的。
第九章
1.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
对于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在违法行为的构成或者犯罪构成中体现的比较明显。一般的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往往包括四个方面:即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其中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就是本章节中所讲的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和外在方面。因此,作为一般理论的法理学中关于法律行为的理解,必须与具体性质的行为相结合。
2.单方法律行为与双方法律行为
这是法律行为的一种基本分类。所谓单方法律行为,就是只要有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或一方的行动就可以成立的法律行为。如订立遗嘱,只要求立遗嘱的人单方面作出决定,这个遗嘱就能成立,而不需要继承人作出任何意思表示。而双方法律行为则不同,它必须要求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最明显的是订立合同,它必须由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后,这份合同才能成立。只有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不可能成立一个合同。
3.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在法学中,所谓的“积极”与“消极”跟我们平常理解的含义不同。它并不含有任何价值的褒贬或正负,而是指称“作为”与“不作为”两种行为方式。所谓积极行为,就是主动的去做;而消极行为就是不去做。
第十章
1.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按照一般的原理,我们把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概括为五个方面: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但需要说明的是,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这五个方面一定要全部具备。如在过错责任中,通常注重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三个要件来认定,而在公平责任和无过错责任中,通常注重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两个要件,并不需要以过错为要件。所以在分析实际的案例中,必须结合相关的具体法律来确认法律责任。
第十一章
1.法律关系的概念
我们可以这样简单地来理解法律关系:在社会中存在着许多社会关系,其中某些社会关系为法律所调整。这样,经过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即成为了法律关系。如一个简单的买卖关系,在没有法律对其进行调整时,就是一般的社会关系。但当法律对这种买卖关系进行规范和调整后,买方和卖方之间形成的就是一种买卖法律关系。此时,法律关系的参加者之间只存在具有法律意义的关系,而排除其他另外的关系,如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债务关系等等。
2.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性法律关系
这是根据法律关系各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所做的分类。平权型法律关系就是各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什么上下级关系、隶属关系。如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民法就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因此,参加民事活动的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例如一个货物买卖合同,买卖双方均为公司,那么这两个公司之间不存在服从与命令的关系,在法律上地位是平等的。
隶属型法律关系是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存在着上下级关系或者管理与被管理。明显地体现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例如有一司机违章驾车,公安机关的交警对其进行处罚。此时,司机与公安机关之间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两者是被管理与管理的关系。
3.不同法律关系的分析
通过以下例子,具体来分析不同的法律关系。例子:A公司向B公司借了10万元,B公司向C公司借了10万元,问这里存在几个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的性质是什么?C公司能否直接向A公司要求还钱?
我们必须要清楚不同当事人之间形成的不同法律关系。在上例中,A与B存在债权债务法律关系,B与C也存在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在此,存在着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因为其有各自不同的主体、客体和权利与义务。A可以向B主张债权,B有权向C行使债权,但是C却没有权利直接向A要钱,因为A与C之间根本没有形成法律关系,没有法律上的债权和债务关系。
所以,我们在分析法律关系时,必须要围绕着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即主体、客体和权利与义务进行把握,以避免不同法律关系的混淆。
第十三章
1.法的历史类型、法系、法律体系的辨析
这三个相近的概念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容易混淆,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辨析,把握各自的含义。法的历史类型是依据法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及所体现的国家意志的性质的不同而对各种社会的法律制度所做的分类。它与社会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是历史地考察法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性质与特征。按社会类型的更替,曾出现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相应地,法律的发展也曾产生过四种历史类型,即,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因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是习惯,而不是法律,因此也就没有相应的法的历史类型。)
法系是依据法律的历史渊源和传统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存在样式和运行方式,而对现存的和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法律制度所做的分类。它是针对世界上许多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为了便于研究它们的共性和个性,而使用了“法系”的概念加以合理地分类,用它来涵盖同类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传统、实践和意识的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法的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仅仅着眼于本国的、现行的法律,而不是全世界的法律。
第十六章
1、理解“法治”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并不仅仅局限于依法治国的范围。
具体包含了五方面的含义: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一种民主的法制模式;一种文明的法律精神;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详见本课件第一节部分的说明与教材)
第十七章
1、原则的指引和具体的指引区别于个别指引 这是本章第二节的内容。
原则的指引和具体的指引都属于法的规范作用中的指引作用,因而,它们都是规范指引,从而区别与个别指引。
尤其注意:不要将具体的指引与个别指引混淆。具体指引首先是一种规范指引,所谓“具体”只是相对于原则的指引而言的,但它不是个别指引,相对于个别指引的个别程度,它要笼统的多,因为它毕竟是规范指引。这一点请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加以注意,以免合上书本后从字面理解概念而混淆了两者。
第十八章
1、利益是个客观范畴
本章第一节在阐述利益的属性时,提到利益是个客观范畴,而不是主客体的统一体,更不是主体范畴。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利益的认识过程要通过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利益是主客体的统一体。任何社会活动以及反映它们的范畴都有人的意识参与,但它们并不因此而失去其客观性。利益可以形成客观意识,但她是意识以外的客观存在。
本章中的其他难点,如:
2、市场经济中的利益问题;
3、权利义务机制的利导性;
4、利益调整中的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在课件中已有一定的说明,请参照。
另外,本课各章中所列的疑难问题,是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并不意味着是重要问题;重要问题请参见第1页的“教学要求”。
第十九章
1、对价值的理解
日常生活中的用法,例如,说一样东西有没有价值是指这个商品有没有用,一件事情有没有价值是指这件事值得不值得去做。但是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尤其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应当与日常生活中的提法有所区别,应从课件中提到的两方面。理解是应注意两点:第一,价值存在于且仅仅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之中,离开了主体,客体就无所谓有无价值,可见,主体是价值的原点和标准,价值反映着主体的态度和评价;第二,事物的客观属性是主体进行价值评价的参照。因此,价值既反映着主体的主观情感和意向,又反映着客体呈现出来的客观属性,单纯把价值归结为主观现象或客观现象都是不正确的。
第二十三章
1、对正义多样性的理解
和前面几章提到的秩序、自由、效率等词一样,在生活中,正义概念的含义是不确定的。“正义具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现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不同的价值观有关于正义的理解就会不同。因此,正义的含义、关于什么是正义的标准问题、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如何划分,都存在不同的理解。读者首先应该认识到这种多样性,而不能抱着寻找一个确定不变的定义的观点来学习。
有了这种观念,才可以入手理解八种正义论(客观正义论、主观正义论、理性正义论、神学正义论、法规正义论、相对正义论、社会正义论和形式正义论)虽然从各不相同的角度来阐述正义的含义,但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不能因为支持一种观点就否定另一种说法。
正义有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之分。正义含义的多样性,也就必然使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划分具有不绝对性。也就是说一种正义的形式在一种分类方法里可能属于实质正义的范畴,而在另一种分类方法中,则可能属于形式正义。在各种正义中,实质色彩最浓厚的是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一般来说,无论在哪种正义分类中,它都属于实质正义的范畴。在比利时法学家佩雷尔曼归纳的六种最流行的正义概念(对每个人同样的对待;对每个人根据优点对待;对每个人根据工作对待;对每个人根据需要对待;对每个人根据身份对待;对每个人根据法律权利对待)中,“对每个人同样的对待”的形式色彩最浓,与其他五种概念相比,它都属于形式正义。
2、“法律上一律平等”与“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差别
这两种提法在字面上只有一字之差,但所反映的意思是很不同的,应加以区别。
所谓“法律上一律平等”,是指在法律制定时的平等,法律的规定是不是平等地反映了社会各成员的利益要求。相对后者而言,它是一种实质正义。
所谓“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一种形式正义,是指法律制定后的执行问题,即在执行法律时是否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人。相对于前者而言,它是一种形式正义。
“法律上一律平等”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法律是一定的阶级意志的体现,在立法时,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在法律上不可能平等。“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却是可以做到的,这就是严格依照法律办事,不承认任何人有法外特权;但是,做到这一点也是相当困难的,我们的许多传统观念阻碍着我们。
第24章 法的创制
1、关于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
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既不同于联邦制国家的二元立法体制,也不同于单一制国家的一元立法体制。是集中了两种立法体制的特点,并结合我国实际的一种“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立法体制。对此的展开论述请参见课件与课本。
第25章 法的实施
1、关于法的适用中的“及时”要求的理解
本章第三节中谈到及时是法的适用的三个要求之一。
在司法当中,“及时”和“效率”(关于效率的理解,参见本课件第二十二章的叙述)等概念的理解,是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理解。
第一,司法的第一要义是:公正。只有在达到公正的前提下,才可以谈及“及时”和“效率”。第二,这里的“及时”的标准以诉讼法上的诉讼时效。意指严格按照司法程序的各个环节及诉讼时限的要求办案,不能任意拖延;而不是指不顾公正地尽快结案。
第26章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各种分类汇总
本章内容,对法律解释进行了各种标准的分类,分类是有助于理解概念的,但首先必须区别各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1、在谈到法律解释体制,根据法律解释的效力,我们区分了
法定解释和学理解释
2、容易混淆的是字义解释和目的解释的分类方法,同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的分类。(1)字义解释和目的解释是在第一节中谈法律解释的概念的时候谈到的。
由于可以从两个层次上对法律进行解释:若单从字面含义的层面上进行解释,就是字义解释,它否定法律解释的创造性,它以立法材料和立法机关为本位;若从制定法的目的的层面上进行解释,就是目的解释,它肯定法律解释的创造性,它以社会因素和司法机关为本位。
(2)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的分类是在第二节谈法律解释的方法的时候谈到的。
根据法律文字和法律理由在解释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把法律解释分为两大类,一曰文理解释,二曰论理解释。
由此可见,第一种分类方法强调的是法律解释的两个层面;第二种分类方法强调的是两中不同的分类方法。应当从这两个方面对两种分类进行区别。当然,两种分类是存在联系的,两中解释方法就是从法律解释的两个层面上延伸出来的:字义解释演变成为文理解释,目的解释演变成为论理解释,两者成为当代法律解释的两种主要方法和观念。
第27章 法律程序
1、文中谈到法律程序的作用较粗浅的,现作一定的解释和深化。
程序存在正当程序与非正当程序之分。现代国家都把正当程序作为法律原则确定下来。正当程序有什么作用呢?
1.正当程序是对Power的一种约束机制。实体法的控权功能有所减弱,程序控权的功能大大增强。表现在:
(1)正当程序通过抑制(权力的随意性与任意性)、分工(诉讼程序中,法官、陪审员、原告、被告、辩护人、公诉人等各种角色分工,他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牵制)等功能对Power进行制约。
(2)正当程序是进行理性选择的有效措施。正当程序能加强法官的理性思考,为法官开阔视野、打开思路,从而避免单一思维的局限性。兼听则明、理性推演有助于判决的理性化。
(3)正当程序还是判决结论成立的前提。正当程序下作出的判决结论,对原被告有一种强烈的感染作用。
2.正当程序是对权利的重要保障。权利保障主要依靠正当程序。它是促使权利义务实现的必要条件,通过对权力的约束和控制来保障人权。
3.正当程序能弥补实体规则的不足。实体法随着社会复杂程度的加深,日益变得模糊化,自由裁量权扩大。
4.正当程序是制度设计的基石。在现代政治、法律系统中,程序问题占据重要的枢纽地位。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法律权威的树立,都需要正当程序的保障。缺乏程序的法律或制度,无异于道德或政策。法律固然需要国家强制力来作保证,但这种强制力必须遵守法定程序,以人们可以预见的程序展开。把价值问题转换成程序问题来处理,是明智的选择。
中国为什么没有走上法治的道路?法治文明或政治文明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作为制度因素的程序,一是作为人事因素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但,人的因素若是在没有程序制度的条件下会是什么情形?中国历史对此早已作出了回答:廉洁奉公、克尽职守的司法官在法律道德化的环境下,不是根据法律程序办案,因此,清官判案仍然属于人治范畴。没有正当程序的制度性保障,中国必然摆脱不了人治的传统,即使有成千上万的包拯、海瑞,中国也不会发展到民主与法治的社会。
2、在第一节中分析了古进程序的区别,下对现代程序的形式要素作一概括。具体包括:
第一,程序合法性。遵循程序法规则,不仅对公权力机关的自由裁量权是个限制,也是人们预见过程和未来结果的依据,可预测性增强。
第二,程序合理性。古代的神明裁判、决斗、鳄鱼裁判以及清代死刑核准的八道手续等,皆为非理性的程序。现代文明社会,通过不合理、不合法的程序获得的的证据无效。通过刑讯逼供这个非理性程序可能会取得有效证据,这对查明案件具有充分的“结果有效性”,将凶手绳之以法,但此种非人道的程序是不能接受的。“毒树果理论”,通过不法行为获得的证据(哪怕是有效的证据)都应排除而不被采纳。
第三,平等对待与中立。对立的双方平等参与、对话沟通,充分交流相关信息和证据。回避是民诉、刑诉、行政诉讼中普遍确认的程序原则。
第四,公开(透明)。一切肮脏的事情都是在阴暗的角落里完成的,害怕阳光。相反,正义的事业需要阳光的照耀。秘密审判是反人道的程序,暗箱操作被现代程序法所抛弃。
第五,对立面的设臵与听政程序。听取各方当事人的意见是正当程序的一个重要形式要件。它来源于英国古老的“自然公正原则”,据说,这一原则可以追溯到伊甸园,上帝在对偷吃禁果的亚当、夏娃作处理前,还征询过他们的意见。
第六,程序的“不可逆性”与判决结果的确定性。在程序中根据事实和正当理由作出的最终决定,具有权威性。“一事不再理”就是指程序的不可逆性。除非进入少数再审或上诉程序,否则这个结果是不能变更的。连法官也不能宣称已经完成的程序不算数而要求从头再来。
第28章 法与经济
本章学习要回答一个“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在法治社会,必然是法大,但这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在学习中,注意不要把存在的现象当作真理,把已有的观念当成合理的。
法治国家模式的比较
在本章第二节中提到了法治国家的个性差异问题,特提供此项材料。
由于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原因,法治国家在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表现,因而,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模式。英国模式与德国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而美国模式与英国模式也有区别,法国模式与德国模式也存在差异,现代日本的法治模式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第一,法治原则表述与内涵的差异。
在英国,法治原则表述为”法的统治“(Rule of law),意即除法律外,•任何人不受其他统治,即使最高统治者也必须服从法律。法的统治与议会主权原则并列成为英国宪法的两大原则。由于它是反对国王权力专横斗争的产物,所以英国人对法治原则的理解具有较强烈的自由主义色彩。英国人所理解的法治原则是实质意义上的,最典型的是戴西关于法治的表述,所以被称为“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其特点表现在:对政府行为的要求不局限于合法性原则,还要求法律本身符合一定标准,具备一定内容。否则专制主义是典型的法治国家。因为专制政府也可以任意制定法律,但公民的人格和价值却被忽视。借助于习惯法的传统以及私法规则适用于公法领域的特点[25]。英国法治得以有效的实行。英国模式的法治也同样受英国法治原则的影响,具有实质的含义。
在德国,法治原则没有“法的统治”这一思想基础和传统,到十八世纪末开始的宪政运动中形成了“法治国”思想,十九世纪后半叶才真正确定了重视国家活动合法性的“法治国”,意思是国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必须依法行使,即国家依法实行统治,所以也称“依法行政”或“法治政府”(government by law)。•它只是从形式上要求行政的合法性,基本上不问法律的内容如何,因此被称为“形式意义上的法治”。日本明治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下的法治原则与德国相同,也是形式意义上的[26]。
第二,权力分立原则与制度的差异。
由于各国对分权理论的理解不同直接影响着它们的政治体制和法治模式。
在英国,权力分立原则被概括为“议会主权”,它是英国法治模式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国法治模式的基本政治结构。其内容是,议会的立法权不受限制,可以对任何事情制定、废除或修改法律;议会制定的法律是最高的法律,其他机关制定的都是从属性的立法,如委任立法;法院对议会的法律必须执行,法院不享有审查法律的权力。现代实行君主立宪制与议会共和制的国家一般都采用英国式的分权原则。作为君方立宪制国家的日本,也采用英国式的分权原则,但也有一些差异,比如日本最高法院有权决定一切法律、命令、规则是否符合宪法。作为议会共和制国家的德国,其宪法规定主权通过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专门机构行使,立法权受宪法限制,行政权和司法权受法律和立法权限制。德国也吸收了美国三权制衡的制度,如联邦议院有权对联邦总理表示不信任,联邦总理有权提议联邦总统解散议院等。
在美国,权力分立原则被概括为“三权分立”,联邦宪法规定,“全部立法权力属于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规定并设立的下级法院”。美国宪法除规定分权外,还规定制约措施,防止任何部门具有压倒一切的力量,同时保证每一部门不受其他部门的侵犯,目的在于保障各部门权力的平衡。美国法治最大的特点是法院不仅可以审查行政机关行为的合法性,而且可以审查国会所制定的法律的合宪性。
法国历来是一个行政权十分强大的国家,因此权力分立原则表现为独特的体制,即以行政为重点的宪政制度。现行宪法以前的法国也是一个议会共和制国家,实行分权与制衡的形式与德国、意大利等国基本相同。现行宪法改变了原来体制,加强了总统的权力,削弱了议会的权力,从而把分权从制衡的权力重心由立法转移到行政,总统以仲裁人和保证人的地位行使国家权力。
第三,行政权力控制方式的差异。法治国家均实行对行政权力的控制,即行政法治,但各国控制方式不同。可大致分为两种模式,即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行政法治与以英美两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行政法治。大陆法系对行政权力的控制特点是:政府以立法机关的法律授权为依据行使权力,通过行政实体规则限制行政权力;着重于行政行为结果的控制;行政的依据是公法性质的行政法,不适用私法规则;通过行政法院进行行政审判和行政救济。略有区别的是,法国的行政法院属于行政系统,而德国的行政法院属于司法系统,日本在二战后不再设立行政法院,而是由司法法院(即普通法院)按照民事诉讼程序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另外,当代大陆法系行政法的控权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多数国家开始注重行政程序的控权作用,除法国外的多数国家都制定行政程序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