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困惑分析及对策
一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困惑分析及对策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解决问题置于数学课程的核心地位,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笔者就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内容,对人教版实验教材进行整体研读,并对学生学习该内容的情况进行调查与访谈,发现按教材的编排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并存在种种困惑与问题。
一、困惑及存在的问题
(一)机械交换,不明题意
在教学“一图二式”后,再让学生学“有问号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学生易受“一图二式”负迁移的影响,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不理解问号求的是什么,而只是机械或模仿性地交换减数和差的位置来列式计算,如图①,40%学生列式为:7-3=4,7-4=3。教师一再强调:题目告知什么?求什么?求的问题要用已知信息进行计算,算出的结果写在等号右边,学生不明题意,仍我行我素。
(二)感性有余,理性不足
在用减法解决问题时,学生往往不能完全按图意来理性分析,通常需要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按行为发生的顺序,通过想象编织故事,进行感性理解。如一幅图中左边有3个△,右边有2个△。学生往往编题为:一共有5个△,去掉3个,还剩几个?或一共有5个△,拿走了2个,还剩几个?又如图②:一共有7只猫钓鱼,还剩5只在钓,走了几只? 60%的学生写7-2=5。教师提示:“走了的2只”是要求的未知信息,要用已知信息总数7减部分数5来计算,学生无法理解。经访谈,真想替学生说“老师,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教师访谈算式为7-5=2的学生想法,生:一共有7只猫约好来钓鱼,已经来了5只,求还剩几只没来?原本不懂的学生豁然开朗。
(三)关注局部,忽视整体
在初步认识了加减法后,对学生作了如下学情调查:看图写算式(左边5个苹果,右边2个苹果)。30%的学生写的减法算式为:5-2=3,认为一共有5个苹果,拿走2个,求还剩几个。这部分学生只关注局部,以为多的部分就是总数,缺乏整体联系的意识,不知道总数是7,可见对减法意义还未真正理解。
(四)关注情境,忽视问题
教师往往会以为求总数是学生最易理解的,但在学了“用数学”后,对于类似图③的题目,60%的学生却用减法计算,算式为6-2=4。经访谈,学生根据图片情境,认为“共6朵花,摘下了2朵,还剩几朵”,教师提示:问号打在大括号下,表示求什么?学生限于情境的直观情节,仍不确定用加法解决。
二、原因分析及思考
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一番分析和思考。
(一)教材编排方面
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在“认识1~5”后编排了“加减法初步认识”(一图一式);在认识“
6、7”后编排了“一图两式”加减法,所求的问题是开放的;在认识“
8、9”后又编排了“用数学”即解决问题,所求问题不是开放性,而用“?”指定所求之处;之后再编排全部开放式的“一图四式”。尽管教材编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低年级学生受感性思维制约,难以在“有无问号”之间进行自觉跳转、理性理解。另外,在“用数学”中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和加减法意义,列相应算式;但“一图几式”编排意图是让学生借助图帮助计算10以内的加减,初步感知加减法算式中各数间的关系,造成学生对算式意义不甚理解。在“用数学”中用“?”表示所求的问题,教材却清楚展示图片答案,干扰了学生对信息和问题的辨别。
(二)学生学习特点方面 1.学习迁移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学习的迁移性往往会对学生解决问题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加法对减法的负迁移。由于学生最先认识加法,对它的掌握已非常牢固,求总数只要把两个部分合并相加即可,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求和,意思是一样的,学生对用加法计算的“一问二式”很容易理解,由此,学生会负迁移到用减法解决的问题中去,对于求部分数,学生会想当然认为也是“一问二式”。另外,学生还会出现“一图二式”对“一问一式”的负迁移。①、②的“一图二式”加减法教学,教材编排的意图是让学生看图体会加减法间的联系,利用联系推想出算式的得数。减法的“一图二式”教学后,学生会负迁移到求部分数的“用数学”中,学生就不知问题究竟求的是什么,以为写出一道减法算式,就可联系推想出另一道减法算式,误以为意思也是一样的,造成学生只关注算式表面现象,忽视对求部分数问题意义的理解。2.思维特性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直观思维占主导的。一年级上册出现的减法初步认识往往是让学生解决:还剩下多少?孩子的认识水平也仅仅是停留在“求还剩多少就用减法”的直观层面,未抽象形成“总数-部分数=部分数”的数学模型,因此所有学生的看图编题,都会加上自己的想象。如把上述的“△”图编为“去掉、拿走„„,求还剩„„”,在学生的印象里,以为去掉、走掉、跑掉,求剩余部分才是用减法,加上想象描述成具体情节,更具直观性,帮助理解算理。教师如直接告知总数、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如此抽象学生较难理解。3.空间感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低段学生的空间感较弱,表现在书写顺序与故事情节的顺序往往具有一致性。如图②“一共有7只猫,还剩5只在钓鱼,问走了几只”,当题目的叙述形式与生活行为顺序不一致时,学生利用自己生活的经验,根据事情发生的行为顺序进行思考,将答案写成7-2=5。告诉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去掉的部分,学生习惯先在心里算出未知数,再用总数减去掉的部分,等于剩下的部分。而对于用总数减去剩下部分数求去掉的部分,学生难以理解。以上访谈最终学生还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问题转化成了“一共有7只猫约好来钓鱼,已经来了5只,求还剩几只没来?”即总数-部分数=剩余部分数,将逆向叙述转化为顺向,算式和行为顺序一致方才领悟。4.信息刺激的强弱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图和信息同时呈现时,图的刺激比文字更强,图的注意力更抓小学生的眼球,而文字的注意力则被淡化。看图解决问题,大部分一年级学生不会真正看问号求的是什么,而很大程度上受直观情境的干扰。尽管教师已教学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但一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40%的学生只关注到图的直观信息,特别是情境故事,而很少会关注到抽象的文字和问号等数学符号信息。如图③,“盆里还剩4朵花,掉了2朵,求原来有几朵”,学生直观看到“掉了2朵”就用减法,没有理会问号的意思,求的是原来一共有几朵花。
三、对策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职业就是研究人。教师在教学中要跳出教学经验,“走进”学生,读懂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特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逐步抽象为数学模型,逐步体验、感悟、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
(一)由动到静——自主构建问题
低年级学生往往容易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感兴趣。如教学用减法解决问题,笔者抓住课堂上正发生的故事:(1)演一演:师出示5颗糖,现场奖给积极发言的同学2颗。(2)说一说: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根据正发生的事,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完整说3句话(老师有5颗糖,奖出了2颗,还剩几颗)。(3)画一画:用简单的符号画图表示刚发生的事。如生:;生:;生: ;„„ 这样让学生亲历由动态问题情境到静态符号表示的过程,由感性认识到符号抽象、自主构建问题,易于理解图文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图信息强刺激”造成理解题意不全的现象;同时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克服“只关注局部,忽视整体”的问题。
(二)从无到有——内驱产生问题
一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先入为主,受第一印象影响特别深刻。解决问题如直接呈现教材例题(如图④,引发不了问题意识,学生不免纳闷:“书上不是明明已告知答案(还剩4个向日葵),为什么还要算呢?”有无病呻吟之感,缺乏提出问题的内驱力。因此,个人认为例题的教学呈现应如图⑤,先遮住部分数,呈现问号,让学生有明确的问题感;接着练习如图⑥,有问号,也有不完整的图示信息;再到“一图四式”(提供全部信息,需学生选择其中2个信息,想象假设提出一个问题)。这样从问题呈现图示内容的“无”逐渐到“有”,学生的问题意识愈加深刻,才能对“?”郑重其“视”,克服“只关注情境、忽视问题”的现象和“机械交换、不明题意”的迷茫。
(三)从扶到放——沟通建立模型
学生学习每一种运算的意义就是经历一个“建模”的过程。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如何在该过程中对加减法意义有更深的认识和体验?笔者认为在产生问题内驱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创编。如在以上“奖糖果”事情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自己动手“创作”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并列式计算解决。
如生:我本来有5个苹果,送给同桌2个,还剩几个?算式是5-2=3。生:停车场有5辆汽车,开走了2辆,还剩几辆?生:草地上有5朵小花,被摘走了2朵,还剩下几朵?师补充:有5支粉笔,还剩下2支,老师用去了几支?„„师:“为什么有的事情是发生在教室里,有的事情发生在停车场里,有的说的是摘花,有的说的是分学具,有的求剩下部分,有的求用去部分,完全不一样的事,却能用同一个算式来表示呢?”生:虽然事件是不一样的,但它们所表示的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是从5里面去掉2,剩下3,所以都用5-2=3来表示。这样让每个学生都亲历“减法”意义的构建过程,通过操作、创设能用“减法”解决的问题,然后整体上比较、概括所编“问题”的共同之处,因而能够认识到减法解决的就是“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模型。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过程,体验、积累解决问题经验,感悟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对教材编排方面笔者有以下不成熟建议:在编排加减含义时,可先编排带问号的“用数学”,让学生学会提出完整的数学问题,看懂问号求的是什么,再列相应的算式解决问题;在学生会提数学问题,会根据问题列式解决的基础上,由“集中”到“发散”,再教“一图四式”,学生可根据情境图,选择其中的2个信息,想象假设在图中不同处打问号,从不同角度提出完整的数学问题,再列算式,真正落实理解“一图四式”的意思,而不是简单的机械交换数的位置列式计算,个人认为可省去“一图两式”教学编排。
第二篇:一年级计算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一年级计算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计算教学(主要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困扰实验教师的一大难题,我对此作了专门的调查和分析。
一、教师们的忧虑和困惑
1.来自教学内容及编排的困惑。
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有所增加,原来编排在第二册的退位减法移至第一册进行教学,教师们认为加重了负担,加大了难度。
从课时数来看,所花的时间明显减少。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总共被缩减至10页。以前的教材采用的是那种一步一趋的“小碎步”教学法,即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分成“9加几”“8加几”等几个小节,分段教学,教一段练一段,这样教起来老师们觉得心里踏实,可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过关;而新教材采用的是一种系统教学的方法,即所有的进位加法只花一堂课时间研究方法,其余时间基本上就是练习了,练习内容也不够多,老师们担心学生学得不够扎实。
2.来自算法多样化的困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常常对要不要强调“凑十法”等问题感到举棋不定。新课程注重让学生自己选择计算方法,不强求方法的统一,但学生的方法往往不是最简便、最快捷的,有时导致速度很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不可以向学生暗示运用“凑十法”的好处呢?要是全班没有一个学生想到用“凑十法”来进行计算,教师是不是有责任讲解一下呢?这是很多老师感到迷惑的地方。此外,当学生“创造”出很多方法时,教师又有担心了:方法这么多这么杂,却没有一种主要的方法,不便于老师反复讲解,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还可能会看得眼花缭乱、不知所从,导致一种方法都没掌握好。
3.来自练习与评价方面的困惑。
运用新教法教出来的学生,口算能力似乎不如往届生,学生算得慢、容易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老经验,要想使学生计算能力得到提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练习。但是,如果进行大量有密度的练习,会不会使学生前面两个月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对数学的兴趣丧失贻尽呢?如果不加强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又该如何进行评价?
„„
基于以上几点,实验老师普遍感到新教材的计算课难教,很多问题不好把握。为此,我在实践中不停地思考这些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认为其中有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二、我的认识和几点做法
1.关于教材——更新观念,加强学习,深入研究新教材的编排意图。
宋淑持老师曾经说过:任何一种教学实践,都是受一定的思想方法所影响。我们只要探究一下新教材的编排意图,就不难看出,新教材是运用了系统思想方法来编排计算教学内容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合为一个整体;二是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教法进行改革,首堂课即从整体上对计算方法进行研究。老教材采用的那种“小碎步”教学法,实质上一种“机械分割”思想的反映,是“还原论”的体现。“20以内的进位加法”实质上一个整体,它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过去我们为了教得“扎实”一点,把它们人为地进行分割,殊不知这种分割容易造成儿童机械地、孤立地看待问题的习惯,不利于培养他们“事物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不利于他们培养主动探求数学方法的精神,不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创造的兴趣。而新教材正是摒弃了这种做法,运用了更科学更合理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儿童数学思维的后续发展。而且我们还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已经接受了较好的学前教育,新教材的编者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作出了比较切合实际的安排,以使教材具有挑战性,所以教师就更不要有畏难的情绪。
实验老师要是能够认识到以上这几点,就能更好地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很多对教材的担忧也就不复存在了。
2关于算法——解放思想,开放思维,鼓励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指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凑十法”等方法并不是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绝对的好方法。所以教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好办法。到时你会发现,学生的创造力真是不可估量。请看学生是如何算“7+6”的
生1:把6分成3和3,7+3=10,10+3=13。
生2:把7分成3和4,6+4=10,10+3=13。
生3:把7分成5和2,把6分成5和l,5+5=10,2+1=3,10+3=13。
生4:把7放在心里,往后数6个,得13。
生5:摆学具。先摆7个,再摆6个,一共13个。
生6:我早就知道6+7=13,所以7+6=13。
生7:我会算6+8=l4,所以6+7=13。
生8:2×6=12,12+l=13。
生9:2×7=14,14-1=13。
„„
又如计算“17-8”,如果学生说用“8-7=1”,你千万不要大惊小怪,不要认为他弄反了,且听他接着怎么说:“因为7只比8小1,所以只要在10里面减去一个1就可以了,等于9。”
面对如此聪明肯动脑筋的学生,你还能说只有某一种方法才是最好的吗?显然不能。至于学生的方法又多又杂的问题,老师可以不急于评价,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关于老师们担忧的困难生的学习问题,倒是很值得考虑的。在课堂里如何关注这个弱势群体,也是我们迫待解决的问题。
3关于练习与评价——不重数量讲究质量,改变形式,组织有效的联系,进行合理的评价。
练习的有效不在于老师出了多少道题给学生,而在于这几道题是否充分地发挥了其习题的功能。比如让学生练10道题,老师采用不同的方法,就会有不同的效果。A老师把10道题出示在黑板上,指名让学生回答,集体订正;B老师把10道题出示在黑板上,让全班学生先不出声。默算2分钟,然后再进行交流,再从中发现某些规律或计算的窍门。很明显,后者才是更为有效的练习。
练习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除了默算、听算,还有算法交流、找规律、相互出题、师生比赛、游戏等,特别是联系实际进行计算练习,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评价的时候,我们应当意识到,不能以统一的标准衡量每一个学生。《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学段目标是本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这就意味着,有些学生可能会要到本学段结束的时候,才能达到每分钟算8~10题。教师应正视这个事实,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不能急于求成。
第三篇: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及解决对策
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及解决对策
困惑1:面对教材中的识字量之大,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教材中的识字量之大,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这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最突出的、最困惑老师的问题。对有些中重度的学生非常吃力。所以对于我来说,首要摆在我面前的问题就是:“面对教材中的识字量之大,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对策:
面对识字教学带来的困难,除了向新课改的的前辈们讨教经验外,我把识字教学作为一项突出的教学内容来抓,并确定了“以培养兴趣为切入点,倡导识字方法的多样性”的教学思想,终于使识字教学取得了一点有效的途径:
一、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
1.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鼓励学生多识字。喜欢得到别人的赞赏,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是每一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多运用“你真棒”、“你真是我们班的识字大王”等激励性语言使学生愿意识字、体会到识字的乐趣。
2.鼓励学生做小老师。小学生有着非常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做小老师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早读或认读生字时都可以让学生来领读。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奋性。
3.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做游戏,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游戏情景,如开火车游戏,把所有的字让学生有顺序地读。
第四篇: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困惑
汉语拼音教学困惑 户远寨小学
教一年级学生学习拼音时所遇到的无奈和困惑有很多,梳理一下,有以下几点:
1、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担心学生掌握不扎实。
学生在学前时没有学习过汉语拼音,要在40天里学生23个声母、18韵母、16个整体认读,还要会韵母的四声、会拼读。面对六岁爱玩的孩子;一下子要把他们的生活转变为以学习为主的学习生涯,对这些年幼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孩子之间又存在个体差异。家长之间重视孩子学习的程度也不一样。有落后的担心不能及时跟进,越落越多。
2、学生学习完复韵母再和声母相拼,学生容易和前面学过的声母和单韵母相拼相互混淆,造成拼读不准确。不知有什么好方法。对于形近的声母如bd,pq,复韵母uiiu,eiie,交给学生儿歌进行区分,但是在实践拼读时学生还是很容易出错误。
3、四声的学习,按顺序学生能很顺利的读正确,但是单个念多数学生是在心里默念到让读的那个音,才能张嘴说出来。要让学生张嘴就来,只能是大量练习,熟能生巧,但是时间又很紧。
4、声母“j、q、x”与 “ü”相拼,老师儿歌反复带领学生练习,但是在练习时,拆开加点,放在一起拼读时去点,这样的题学生还是很容易出错。
5、整体认读音节的读法
整体认读音节是直接读出来的,但学生总是习惯拼读,如“chi”作为一个音节出现时,学生总爱拼读一下,有一半的学生会读作“ch-i-chi”,而汉语拼音规定了不可以这样拼,要直接读,因为它是整体认读音节。我当时也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把这16个音节记下来,整体认读音节不准拼。能不能延续拼读的方法,只要学生记住就可以了?
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一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实践教学时困惑还有很多,希望能予以赐教。
第五篇:一年级解决问题能力分析论文
附小一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分析
我校一年级老师针对本年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并进行多次测试。下面综合各班情况,对一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本知识掌握较好,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具有应用意识,形成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整体来看学生掌握最好的是看图列一图四式,解决简单的求部分、求整体的应用题和0-2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三部分,学生理解了图中已知与未知的关系,找到数的规律和特点,会运用凑十法求算式结果,失分很少,绝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解答一般实际问题。
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况分析
有多部分同学在做有关方位词填写和判断的题时出现很多困难。
如:
在思考本题的过程中,有很多同学不能正确的确定参照物,对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概念模糊,导致判断错误。尤其在第四问的时候,可以选择排出的方法来找到正确答案。在这个问题上,学生们还是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以及对知识的灵活的掌握程度。
再比如:1=()—(),很多孩子理解这类题的时候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他们以为是从右向左的顺序填写,导致出现错误,比如有的孩子写成1=7—8。类似的题目还有:9=()+()=()+(),7=()—()=()—()很多同学想成是第二个括号数等于前面的算式结果,比如9=2+7=3+4、7=10—3=2—1等之类的答案。
最后还有一类学生易错的题目:“在第9和第15之间的数有几个?”;“从第4页看到第9页,一共看了几页?”“从9开始数起第5个数是多少?”此类题目学生难以分清什么时候起始和结尾的数要算进去,什么时候不算,导致计算结果出现错误。
三、从教材方面进行分析 一年级的知识结构也折射出教材的一些优缺点,优点是内容的呈献体现了儿童的已有缀和兴趣特点,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有关的素材;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能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增加了生活中的数;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老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老师可以创造性的教学;教材的新、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缺点是配套的教具、学具、练习题跟不上,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诸多不便。
四、教师教学方面的分析
进过一年级全体数学教师的认真总结和反思,我们认为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学方面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如脱离生活而只知盲目计算,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变成书呆子,闹出大笑话。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
首先在良好习惯方面,一年级 大多数的孩子自制力很差,学习的习惯没有养成,比如上课坐姿不正确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老师在讲课时随便插话,卷面不整洁等等存在好多问题。学生刚刚由学前班升入,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再加上家庭及学生智力的差异。其次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教材,初步学会估算。在现时的情景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培养学生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20以内的数的认识,以及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在认识图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的能力,形成了初步的空间概念。第三是能力的培养,在现实生活中能与同伴交流,发现并能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到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能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由于每个儿童的生活条件、家庭背景、心理水平、思维方式等不同,他们对同一数学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思路和策略,不能过分强求一致。所以要注重算法多样化,允许每个儿童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学习数学。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奖励,让他们体验到创造之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少数学问题是从实际中来的知道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我们也进行了反思:(1)对学生习惯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够严肃,一年级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对学生思维的开阔不够,我们的教学可能更多的是按部就班、依教材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自由”思考的教育,限制了学生的思维。(3)对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力度不够,书写不认真就容易导致孩子心浮气躁,从而出现本可以避免的错误。(4)对孩子的评价不够及时和明确,让孩子出现不积极、感觉无趣味、无信心的现象。
鉴于此我们决定在下一阶段采取以下措施:
(1)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等四个方面。教师讲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而且语言要生动有趣,条理要分明,方法要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3)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记下身边的数学。
(4)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教师应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
(5)充分利用媒体整合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6)加强教研活动,及时交流教学方法和体会,重点探索教材的教法和学法。
(7)进一步加大培优补差力度,扎实打好基础,缩小优差距离。(8)解决问题时,注意与生活实际练习,并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使学生产生兴趣。
五、测评分析
每次的测评卷基本都涵盖了书上的重点知识,形式多样,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内容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基本能反应一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