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时间:2019-05-12 16:04: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一篇: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2008-12-10 08:54文章来源:李建文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目前我国政权组织中的最基本单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广大村级干部的具体落实,这一级组织的工作成效直接体现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当地的发展作了大量的、艰苦的工作,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这一级组织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能否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一个地方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当前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现状

(一)队伍现状

1、队伍结构情况。以蓼江镇为例,全镇共有13个村(居委会)、16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12个),共有党员498名。

①年龄结构。35岁以下的45人,占9.1%;35-54岁289人,占58.1%;55-59岁35人,占

7.1%;60岁以上128人,占25.1%。明显地表现出老年党员偏多,年轻党员偏少。

②文化结构。初中以下文化312人,占62.8%;中专及高中文化126人,占25.4%;大专文化59人(其中农村党员9名),仅占11.8%。多数村党支部成员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文化素质偏低。

③后备干部。全镇村级后备干部27人,平均每村2.25名,有部分村党支部后备干部严重缺乏,年轻骨干党员少,优秀青年大部分在外务工。

④性别结构。全镇共有女党员57名,占党员总数的11.4%,有些村只有年龄在50岁以上的女党员,且全镇党员中女党员偏少。

2、作用的发挥。

①部分村干部缺乏扎实的工作作风。一是脱离群众。主要表现有部分干部不肯下组进农户,同群众的感情疏远,对群众中间的意见和矛盾,不是去主动处理解决,而是能回避则尽量回避。二是缺乏关心群众冷暖疾苦和为群众排优解难的工作态度。表现在:考虑自身利益多,考虑群众利益少;只要求群众更新观念,不知道自身需要转变观念;有部分同志来无影,去无踪,有事找他找不到。三是怕麻烦,不管事。面对村务工作千头万绪,有些干部感到难以应付,麻烦事多,干脆不管为好,听之任之。四是有的干部年纪偏大,素质偏低,工作中说得多干得少,不敢碰硬;有的观念落后,不思进取,能力低下,占了位子不干事;有的虽能力强,群众也认可,但思想落后,缺乏应有的工作热情;有的虽担任着村干部,却长年外出务工,对工作不闻不问,富小家,忘大家。

②部分干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力。有些同志,上级的文件、指示一来,为了应付交差,不考虑实际情况,也没有实际措施。有些干部从个人利益出发,打着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幌子,谋取个人私利。有的同志不加强学习和研究,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正确解决和正确执行。

3、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的村级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凝聚力不强,未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缺乏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本领。三是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增多,流动性较大,难以管理。四是发展党员难,特别

是发展年轻的高素质的党员更难,造成基层组织“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状况。有的村级党组织缺少妇女党员。五是有的党员党性原则不强,甚至对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奉献精神有所淡化,缺乏做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甚至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影响了党员群众中的形象。六是有的党员办事不公,处事不当,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七是缺乏一个有效调动村干部积极性的长效机制,我市实行村干部职业化之后,对村干部的待遇有所提高,但还存在诸如离退休老村干部的生活困难和养老问题难解决,在职村干部的更进一步选拔应用、村干部的教育管理等,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的发挥。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的问题,改变目前工作存在的一些被动状态,特提出以下思考方法。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使党支部成为群众真正拥护的领导集体

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首要的任务就是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要求,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坚强领导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农村基层党支部这个领导集体必须政治坚定、勇于开拓、廉洁为民,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议,坚定不移地团结和带领党员和干部群众发展经济、奔小康致富。只有农村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富裕了,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了,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党支部领导班子才能成为群众所真心拥护的领导集体。

党支部领导班子能成为好班子强班子,能否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首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有为政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要把创建“五好”先进党支部,建设富裕、文明、法治的现代化新农村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要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身正气,扎实工作,不以权谋私,不贪图虚名,不怕困难,干大事业求大发展,做到任职期间,有所作为,有所建设,真正为民造福。

其次,要努力进取,不断提高履行职责的本领和能力。当前农村工作进入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尽快适应这个新变化,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群众观点和政策观念,掌握市场经济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学会依法办事,转变领导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搞好工作的本领和能力,才能带领农民群众加快奔致富小康步伐。

再次,自体力行做好表率,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面对全村的党员和群众,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的表率作用是很重要的,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每件事情都能带好头,这本身就体现和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牢记自己的职责,待人处事要出以公心。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自己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事情,自己坚决不做。其要注意做好“五带头”:即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党组织的威信和形象;带头发扬民主作风,搞好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的团结;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多做好事实事;带头艰苦奋斗,战胜困难,坚定不移地发展经济;带头廉洁自律,公道办事,自觉接受党内党外的监督,为党员群众树立良好榜样。

2、建设一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

首先,要健全制度,形成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机制,特别要想方设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有效管理,使他们更好地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其次,要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一是要调动那些无职、无权的党员的积极性。年前要给每个党员定岗位、定职责、定任务,年终要进行实绩考核评比,使到每个党员都有发挥先进性、起模范带头作用的用武之地。二是要充分发挥每个党员的特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让他们有机会在组织建设、群众工作和发展经济过程中施展才干,这样才能实现群众有难大家帮,集体事情大家做,千斤重担大家挑的良好局面。三是要加强对党员的学习培训工作,着力培养人才。着力推荐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做好经常性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四是对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要引导和鼓励其将外地加快发展经济的好经验、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办法带回家乡开花结果。

3、积极稳妥地做好经常性发展党员的工作

当有要切实改变一些党支部发展党员难,或不重视发展党员的现状,以尽快解决农村基层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等问题。当前当着重在村委会干部、退伍军人、种养加经商能手、知识青年和妇女中发展党员,尤其要注重吸收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优秀青年入党,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4、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处理好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

农村实行村民自治以后,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开展,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在部分农村中也出现了一些模糊的认识,有人认为村民自治就可以不要党支部的领导,党支部书记是党员选举产生的,管理党内事务就行了,村里的事应由村委会说了算。还有人认为党支部和村委会主任谁大谁小而争论不休,甚至出现故意阻挠和刁难党支部开展工作的现象。

要处理好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村党支部就要切实履行职责,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负责地决定村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领导和推进村民自治,做好管理和监督村委会干部的工作。村委会就要自觉接受党支部的领导和监督,依法行使职权,认真管理村务,积极主动做好各项工作。

5、大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民办事的物质基础。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发展和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是要通过多种形式逐步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集体服务能力,增强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凝聚力。二是在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三是要鼓励支持农民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农闲时外出务工经商,扩大村民就业的机会和门路,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实行政务、村务、财务公开,大力推行依法治理、依法行政的“阳光工程”,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使群众满意和放心。

第二篇: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现状的思考及对策

鱼化寨街道党工委书记 张永潮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提高执政能力,巩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现状作深入剖析,找准薄弱环节,抓住关键问题,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机制,采取适宜对策,使农村党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大局相适应,使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党员先进性教育相同步,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农村党员现状不容乐观

[最规范的文秘资料网-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写材料的都知道!]

农村党员发展缓慢,老龄化严重。50到70年代发展起来的居多,改革开放以后,党员发展呈急剧下降趋势,党员形成断层,后继乏人,有些村出现了“5个党员7颗牙”的现象,一些工作的开展全凭“吃老本”。就鱼化地区农村而言,1978年以前发展的农村党员占59.8%,50岁以上的农村党员占全办农村党员的42%,而35岁以下的仅占11.7%。

农村党员比例偏低,示范作用不明显。农村总人口中党员比例比较低,村干部中党员比例相对较少。鱼化寨街道农村党员占农村总人口2.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20个村村委会党员干部占村委会干部总数46%,其中,9个村委会主任不是党员。

农村政治资源几近垄断,家族化特性突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相对活跃,以及待开发的地区,由于受政治、经济方面利益的驱使,一些村出现发展党员向本家族成员倾斜的现象,要么清一色姓李,要么清一色姓张,要么清一色的亲戚朋友,其实质是以发展党员之名,行政治、经济资源垄断之实,以达到个人利益目的。

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削弱,权力边缘化。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渐行渐进的实施过程中,农村两委会的民意基础、权力来源发生了变化,出现“书记管党务,村长管村务”的片面认识,不仅导致两委会工作两张皮,关系不和谐,党组织核心地位不同程度的削弱,而且,随着群众依靠主体的转移,导致个别支部正常的组织活动得不到支持,领导作用无从发挥,经费得不到保证。

客观剖析根源不容忽视

通过工作实践和认真总结,我们认为,这些问题不能简单的评价是体制或工作引发的,而是在时代不断变革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必须让我们深思的深层次问题。

一是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信仰趋向多元化。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信仰受当时客观条件和经济基础的制约,相对比较单一,比较集中。农民群众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在当时条件下,人们的信仰追求就是又红又专。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通讯、信息、服务等行业的突飞猛进,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国家与国家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频繁,活力区域更加广泛。受外界因素冲击,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成为必然,人们较难形成单一的信仰和追求。

二是农村政治资源的相对垄断,是导致党员发展缓慢的根源。之所以一些村党组织不发展党员,怕发展党员,重要原因就是怕“新党员”抢了自己的位子,疑虑重重,危及小集团利益。即便是发展党员,也往往只发展自己家族成员,非家族成员就会受到排斥。由于党员家族垄断,非利益集团的人选在党员大会上很难通过表决。在个别村组织开展工作时,要求上报发展对象,支部书记讲:我看全村只有我老婆最符合条件。有些村青年入党申请书上交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见组织回音,极大地挫伤了青年的积极性。所有这些,使农村党员发展“出必吾家”,以人论事,以人划届,往往会忽视和损害群众利益,造成群众不满,降低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极大的削弱了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

三是党的宣传阵地、载体作用不够突出,影响力弱化。我们始终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就是因为时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在党员教育管理上也是如此,一个一个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反复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长期坚持做思想工作。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们的思想境界、价值观念的转变,往往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现象,表现在态度上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宣传教育工作内容形式结合也不紧密,入户次数少了,与群众促膝谈心的时间少了,也造成了部分群众对党的事业,党的工作不了解或知之甚少,甚至少数党员对党的要求、党的知识一知半解,很少参与组织生活,游离在组织之外。同时,我们看到,社会上一些其它组织为达到利益目的,几十次,成百次的做群众工作,迅速壮大。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必须付出高于现在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努力予以强化,不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新形势下的新观点、新表现、新做法,扩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提高党的威信。

四是党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同程度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光辉形象。我们党一直以来,在人民群众中有着良好

。通过街道党校不仅仅加强了党员发展,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更重要的是把农村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员队伍,聚集在党的周围,提升党员队伍整体形象,进一步拉近地区青年与党和政府之间的距离,树立了党和政府的威信。

三、通过解决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提高党和政府公信力。衡量党和政府公信力、凝聚力、向心力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为群众办了多少好事、实事,破解了多少热点、难点问题,使广大群众得到了多少实惠、利益,这是调节群众满意度与党和政府威信杠杆的支点。这几年,我们结合全地区实际,针对性地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下大力气集中时间精力解决各村的历史遗留问题。我们抽调土地、农业、城管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实地,对各村遗留问题进行集中彻底解决。先后筹集300多万元,解决了各村涉及宅基地、土地承包、村组帐务等三大类30多个长期遗留,甚至遗留几十年的问题,维护了群众和集体利益,得到了群众的好评。起初,群众认为党和政府不过是走过场,摆形式,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但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一个问题都在艰难的过程中解决了,随之群众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取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二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个别村干部存在不严格按照财务程序办事,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侵占集体利益,损害群众利益,造成群众不满。特别是在换届后的财务档案、文书档案移交不到位,无法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我们全面推行村长、书记双签制,实行村财街管,出台《农村财物分配指导意见》和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十项制度,对农村财物分配、财务审批、报帐程序等进行了规范,杜绝个别干部违法违规行为。坚持每年年初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农村档案进行归档整理,保持农村工作连续性,规范了村组工作。三是办实事,解难题,抓好关系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事。积极加强和上级部门联系协调,争取资金和各方面的支持,克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以奖代投,鼓励各村主动出资,加强农村工作。先后投入2600多万元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整修雁环北路、鱼斗路取直段、考场路、迎宾路以及11条出村道路,总长12公里;坚持高标准、高档次对所有农村道路进行绿化,栽植各种绿化苗木5万余棵;修设排水7000多米,安装路灯600多个。投入760多万元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灌溉井40眼、引水井30眼,对20个村进行了电改,全部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10个村安装了水表,新建公厕10个,新建和扩建党员活动室16个,给8个村安装了有线电视。同时,成立养鸡协会、养猪协会、运输协会、花卉协会、草莓协会等,规范管理,打开销路,增加农民收入。新建二府庄园区,引进大型企业30多家,修建园区道路2000多米,完善绿化、下水等配套设施。投入30万元,解决贫困户住房、就业、医疗、子女上学存在的实际困难,使群众在发展中得实惠,真真切切感受到变化,逐步实现发展成果为市民共享,使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进一步提高。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积极实践探索,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员发展管理、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等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还需要我们不断在摸索实践中调整思路,与时俱进,总结提高,持续加强,使农村党员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成为主流,并不断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农村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第三篇: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现状的思考及对策

鱼化寨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永潮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提高执政能力,巩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现状作深入剖析,找准薄弱环节,抓住关键问题,调整工作思

路,改进工作机制,采取适宜对策,使农村党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大局相适应,使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党员先进性教育相同步,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农村党员现状不容乐观

农村党员发展缓慢,老龄化严重。50到70年代发展起来的居多,改革开放以后,党员发展呈急剧下降趋势,党员形成断层,后继乏人,有些村出现了“5个党员7颗牙”的现象,一些工作的开展全凭“吃老本”。就鱼化地区农村而言,1978年以前发展的农村党员占59.8,50岁以上的农村党员占全办农村党员的42,而35岁以下的仅占11.7。

农村党员比例偏低,示范作用不明显。农村总人口中党员比例比较低,村干部中党员比例相对较少。鱼化寨街道农村党员占农村总人口2.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20个村村委会党员干部占村委会干部总数46,其中,9个村委会主任不是党员。

农村政治资源几近垄断,家族化特性突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相对活跃,以及待开发的地区,由于受政治、经济方面利益的驱使,一些村出现发展党员向本家族成员倾斜的现象,要么清一色姓李,要么清一色姓张,要么清一色的亲戚朋友,其实质是以发展党员之名,行政治、经济资源垄断之实,以达到个人利益目的。

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削弱,权力边缘化。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渐行渐进的实施过程中,农村两委会的民意基础、权力来源发生了变化,出现“书记管党务,村长管村务”的片面认识,不仅导致两委会工作两张皮,关系不和谐,党组织核心地位不同程度的削弱,而且,随着群众依靠主体的转移,导致个别支部正常的组织活动得不到支持,领导作用无从发挥,经费得不到保证。

客观剖析根源不容忽视

通过工作实践和认真总结,我们认为,这些问题不能简单的评价是体制或工作引发的,而是在时代不断变革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必须让我们深思的深层次问题。

一是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信仰趋向多元化。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信仰受当时客观条件和经济基础的制约,相对比较单一,比较集中。农民群众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在当时条件下,人们的信仰追求就是又红又专。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通讯、信息、服务等行业的突飞猛进,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国家与国家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频繁,活力区域更加广泛。受外界因素冲击,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成为必然,人们较难形成单一的信仰和追求。

二是农村政治资源的相对垄断,是导致党员发展缓慢的根源。之所以一些村党组织不发展党员,怕发展党员,重要原因就是怕“新党员”抢了自己的位子,疑虑重重,危及小集团利益。即便是发展党员,也往往只发展自己家族成员,非家族成员就会受到排斥。由于党员家族垄断,非利益集团的人选在党员大会上很难通过表决。在个别村组织开展工作时,要求上报发展对象,支部书记讲:我看全村只有我老婆最符合条件。有些村青年入党申请书上交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见组织回音,极大地挫伤了青年的积极性。所有这些,使农村党员发展“出必吾家”,以人论事,以人划届,往往会忽视和损害群众利益,造成群众不满,降低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极大的削弱了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

三是党的宣传阵地、载体作用不够突出,影响力弱化。我们始终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就是因为时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在党员教育管理上也是如此,一个一个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反复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长期坚持做思想工作。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们的思想境界、价值观念的转变,往往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现象,表现在态度上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宣传教育工作内容形式结合也不紧密,入户次数少了,与群众促膝谈心的时间少了,也造成了部分群众对党的事业,党的工作不了解或知之甚少,甚至少数党员对党的要求、党的知识一知半解,很少参与组织生活,游离在组织之外。同时,我们看到,社会上一些其它组织为达到利益目的,几十次,成百次的做群众工作,迅速壮大。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必须付出高于现在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努力予以强化,不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新形势下的新观点、新表现、新做法,扩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提高党的威信。

四是党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同程度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光辉

形象。我们党一直以来,在人民群众中有着良好的光辉形象,这是共产党人经过长期艰苦的共同努力铸就的。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少数党员在工作、思想、作风等方面出现退坡,作风散漫,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没有把自己看作一名党员,更没有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有的党员甚至连一名普通老百姓的素质都不如。党员上访闹事,党员私占宅基地,党员打架骂人时有发生。更有甚者,免疫力不强,经不起金钱、利益的诱惑,沦落为腐败分子,成为党员队伍的害群之马。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削弱了党在基层群众中的威信,使少数群众产生信任危机,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五是经济转轨时期政策衔接转换的不顺畅造成的问题,使群众对党和政府产生偏见和误解。在经济体制改革转型时期,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相互交织的情况下,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能转变没有跟进,缺乏统一的协调,往往会出现管理上的盲区,事无人管。加之,一些制定政策的部门缺乏和其他部门的沟通,导致“政出多门”,甚至有些政策相互矛盾,给群众答疑解惑带来了诸多不变和困难,造成群众的不理解,使群众对党和政府在某种程度上产生偏见和误解,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改变被动局面刻不容缓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地区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在多年的农村基层工作实践中,我们不仅从群众的所思、所盼初步找到了工作结合点、突破口,而且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地区实际的农村党组织建设新路子。

一、通过深化驻村指导员工作机制,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使指导员成为农村工作的播种机、宣传队。近几年来,雁塔区委提出“指导员、工作队、办实事、多开会”的十二字工作方法,对农村工作有了很大促进,特别是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两委会团结,解决村组实际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从机关干部中挑选27名优秀青年和科级干部,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赋予“参与党务、指导村务”的工作职责,制定九项制度,明确驻村指导员下村要干什么,怎么干。指导员每周必须有两个半天在村上工作,入户率要达到100。在村组研究重大事项时,能按照党工委的要求和统一安排,积极督促落实《两委会联席会议制度》、《农村干部月例会制度》、《两委会主要干部每月一次碰头会制度》、《一事一议公开制度》、《村民代表议事会主席制度》等,在会前、会中加强指导、监督与协调,会后督促严格按会议决议落实,规范了两委会工作。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向干部群众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强化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我们本着锻炼干部,加强培养的原则,在处理一些急事、难事中,指导员全程参与,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干部能力。这样,驻村指导员长期在村组工作,对各村乃至各户情况吃得准,摸得透,能及时和两委会沟通,化解矛盾。驻村指导员实现了由“机关人”向“村组人”的转变,很多群众有问题、有困难找指导员就能解决,对村组工作不满意,村民之间有矛盾,找指导员就能主持公道,群众对指导员信任了,村干部对指导员也从原来的不支持,转变为相信依靠指导员,加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街村两级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仅有利于我们党和政府各项决策在农村顺利实施,而且有利于教育引导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二、通过充分发挥街道党校阵地作用,构建由村党支部和街道党校党支部发展党员双平台,提高党在农村民主政治中的竞争力。优秀人才是党执政的重要资源。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靠的是人才,巩固执政地位也必须靠人才。工作中我们发现,农村中蕴藏着大量的政治资源。一方面是农村存在很大一批有着很高政治热情的有志青年,他们是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农村青年,文化程度高,民主意识强,实现个人价值的愿望较为强烈。但是,传统政治体制不能很好的为他们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和机会,政治资源垄断现象客观上又剥夺了他们“公平进步”的机会,使这些青年远离党组织。另一方面,农村还有一批在事业上干出了成绩,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基础,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发挥了主要作用的优秀青年,但这些青年政治热情不高。对此,我们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实践。起初,通过下达任务的方式,加大党员发展力度,效果不明显。通过进一步思考,试行几个村成立一个党支部进行党员发展试点,仍脱离不了家族势力的影响。在市委党校参加学习班成立临时党支部时,给予了我们很大启发,能否在街道党校也成立党支部,选拔农村青年进行中长期培训,通过街道党校党支部发展党员。对此,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围绕这个思路,全面展开研究、论证,特别是在招生、组织教学、学员管理、课程设置等方面都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考虑到党员发展时限要求,最终确定街道党校学制为两年,分为四个学期,并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全办公开招考、统一考试,通过自愿报名、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综合评定等环节,严格筛选,真正把地区优秀青年吸收到党校中来。第一期从280名农村青年中选拔出79名进入党校学习。我们在课程设置上除加强党的基本知识外,还增加了科室实习、村组实践、挂职锻炼,开设了各种实用性强的理论课程,从各个方面提高学员素质。在学员学习期间,我们及时将优秀青年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加强培养,经过一年的锻炼后,对符合条件的发展为预备党员,再经过一年预备期的考验,合格的转为正式党员,毕业后将组织关系转到所在村党支部。这不但改变了原有的村党支部发展党员的唯一模式,开通了街道党校党支部发展党员的第二通道,而且为我们党在农村培养储备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具有竞争知识和竞争意识的后备干部奠定了基础,也为农村干部队伍引入了竞争机制。一期79名学员中已发展党员50名,在去年换届选举中,党校学员有5名进入村级两委会班子,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1名,委员3名,另有12名进入村级各种组织。通过街道党校不仅仅加强了党员发展,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更重要的是把农村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员队伍,聚集在党的周围,提升党员队伍整体形象,进一步拉近地区青年与党和政府之间的距离,树立了党和政府的威信。

三、通过解决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提高党和政府公信力。衡量党和政府公信力、凝聚力、向心力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为群众办了多少好事、实事,破解了多少热点、难点问题,使广大群众得到了多少实惠、利益,这是调节群众满意度与党和政府威信杠杆的支点。这几年,我们结合全地区实际,针对性地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下大力气集中时间精力解决各村的历史遗留问题。我们抽调土地、农业、城管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实地,对各村遗留问题进行集中彻底解决。先后筹集300多万元,解决了各村涉及宅基地、土地承包、村组帐务等三大类30多个长期遗留,甚至遗留几十年的问题,维护了群众和集体利益,得到了群众的好评。起初,群众认为党和政府不过是走过场,摆形式,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但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一个问题都在艰难的过程中解决了,随之群众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取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二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个别村干部存在不严格按照财务程序办事,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侵占集体利益,损害群众利益,造成群众不满。特别是在换届后的财务档案、文书档案移交不到位,无法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我们全面推行村长、书记双签制,实行村财街管,出台《农村财物分配指导意见》和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十项制度,对农村财物分配、财务审批、报帐程序等进行了规范,杜绝个别干部违法违规行为。坚持每年年初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农村档案进行归档整理,保持农村工作连续性,规范了村组工作。三是办实事,解难题,抓好关系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事。积极加强和上级部门联系协调,争取资金和各方面的支持,克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以奖代投,鼓励各村主动出资,加强农村工作。先后投入2600多万元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整修雁环北路、鱼斗路取直段、考场路、迎宾路以及11条出村道路,总长12公里;坚持高标准、高档次对所有农村道路进行绿化,栽植各种绿化苗木5万余棵;修设排水7000多米,安装路灯600多个。投入760多万元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灌溉井40眼、引水井30眼,对20个村进行了电改,全部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10个村安装了水表,新建公厕10个,新建和扩建党员活动室16个,给8个村安装了有线电视。同时,成立养鸡协会、养猪协会、运输协会、花卉协会、草莓协会等,规范管理,打开销路,增加农民收入。新建二府庄园区,引进大型企业30多家,修建园区道路2000多米,完善绿化、下水等配套设施。投入30万元,解决贫困户住房、就业、医疗、子女上学存在的实际困难,使群众在发展中得实惠,真真切切感受到变化,逐步实现发展成果为市民共享,使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进一步提高。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积极实践探索,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员发展管理、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等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还需要我们不断在摸索实践中调整思路,与时俱进,总结提高,持续加强,使农村党员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成为主流,并不断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农村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第四篇: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现状的思考及对策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现状的思考及对策

鱼化寨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永潮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提高执政能力,巩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当前农村基

层党组织和党员现状作深入剖析,找准薄弱环节,抓住关键问题,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机制,采取适宜对策,使农村党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大局相适应,使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党员先进性教育相同步,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农村党员现状不容乐观

农村党员发展缓慢,老龄化严重。50到70年代发展起来的居多,改革开放以后,党员发展呈急剧下降趋势,党员形成断层,后继乏人,有些村出现了“5个党员7颗牙”的现象,一些工作的开展全凭“吃老本”。就鱼化地区农村而言,1978年以前发展的农村党员占59.8,50岁以上的农村党员占全办农村党员的42,而35岁以下的仅占11.7。

农村党员比例偏低,示范作用不明显。农村总人口中党员比例比较低,村干部中党员比例相对较少。鱼化寨街道农村党员占农村总人口2.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20个村村委会党员干部占村委会干部总数46,其中,9个村委会主任不是党员。

农村政治资源几近垄断,家族化特性突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相对活跃,以及待开发的地区,由于受政治、经济方面利益的驱使,一些村出现发展党员向本家族成员倾斜的现象,要么清一色姓李,要么清一色姓张,要么清一色的亲戚朋友,其实质是以发展党员之名,行政治、经济资源垄断之实,以达到个人利益目的。

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削弱,权力边缘化。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渐行渐进的实施过程中,农村两委会的民意基础、权力来源发生了变化,出现“书记管党务,村长管村务”的片面认识,不仅导致两委会工作两张皮,关系不和谐,党组织核心地位不同程度的削弱,而且,随着群众依靠主体的转移,导致个别支部正常的组织活动得不到支持,领导作用无从发挥,经费得不到保证。

客观剖析根源不容忽视

通过工作实践和认真总结,我们认为,这些问题不能简单的评价是体制或工作引发的,而是在时代不断变革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必须让我们深思的深层次问题。

一是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信仰趋向多元化。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信仰受当时客观条件和经济基础的制约,相对比较单一,比较集中。农民群众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在当时条件下,人们的信仰追求就是又红又专。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通讯、信息、服务等行业的突飞猛进,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国家与国家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频繁,活力区域更加广泛。受外界因素冲击,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成为必然,人们较难形成单一的信仰和追求。

二是农村政治资源的相对垄断,是导致党员发展缓慢的根源。之所以一些村党组织不发展党员,怕发展党员,重要原因就是怕“新党员”抢了自己的位子,疑虑重重,危及小集团利益。即便是发展党员,也往往只发展自己家族成员,非家族成员就会受到排斥。由于党员家族垄断,非利益集团的人选在党员大会上很难通过表决。在个别村组织开展工作时,要求上报发展对象,支部书记讲:我看全村只有我老婆最符合条件。有些村青年入党申请书上交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见组织回音,极大地挫伤了青年的积极性。所有这些,使农村党员发展“出必吾家”,以人论事,以人划届,往往会忽视和损害群众利益,造成群众不满,降低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极大的削弱了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

三是党的宣传阵地、载体作用不够突出,影响力弱化。我们始终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就是因为时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在党员教育管理上也是如此,一个一个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反复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长期坚持做思想工作。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们的思想境界、价值观念的转变,往往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现象,表现在态度上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宣传教育工作内容形式结合也不紧密,入户次数少了,与群众促膝谈心的时间少了,也造成了部分群众对党的事业,党的工作不了解或知之甚少,甚至少数党员对党的要求、党的知识一知半解,很少参与组织生活,游离在组织之外。同时,我们看到,社会上一些其它组织为达到利益目的,几十次,成百次的做群众工作,迅速壮大。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必须付出高于现在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努力予以强化,不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新形势下的新观点、新

第五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分析(林积鹏)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分析

—以那务镇为例探讨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那务镇专职组织干事林积鹏

前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落实者,承担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所以切实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是各级党委党建工作的重点。今年9月初我以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作为青干班调研报告主题,利用通过下乡体验、谈话了解和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那务镇31个村(社区)党支部党建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找出目前村级党组织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并行思考,提出一孔 之见,供大家参考。同时因调研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以及本人的能力与经验所限,报告存在不妥之处,敬请原谅。

一、那务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

那务镇党委下辖有31个村级党支部,其中30个村党支部、1个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1600多名,其中外出党员600多名。近年来,那务镇党委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采取一村一策、“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对先进村进行巩固推广,对落后村进行整改提高。

(一)采取了党委主抓、部门包抓,不定回访的“三位一体”综合治理措施,不断建立和完善抓村级组织建设的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

(二)是大力培养选拔“靠得住、有本事”的优秀人才进班子,做到既注重思想政治素质的标准,又侧重具有专业特长和具备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经济管理能力,从而促进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壮大,进一步增强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积极慎重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四)是切实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与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堡垒和先锋作用。同时涌现出新屋村、长岭村、东门村等优秀突出党支部和一批优秀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而且建立了23个服务型农村党小组,在指导与引导群众农业生产、社区服务、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简析。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中明确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对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务镇党委基层党建工作一直以来底子好,基础扎实,但根据调查得到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同时基层党组织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别党支部群众认可度不高。据调查问卷显示,31个村(社区)党支部的满意度测评中,有27个党支部群众满意度达到90%,有4个党支部群众满意度低于60%,甚至有的已经纳入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整顿。

经过与村党支部干部、驻点团队成员、群众谈话了解,我思考分析了4个党支部满意度低的几个原因:1.村“两委”战斗力一般,党组织建设、便民服务、完善公共设施、发展集体经济方面等各项工作做得不够好。2.村“两委”班子内部不团结,党支部无心思搞党建,村委会无心做好服务群众工作,从而引起群众的反感。3.因为宗族派别的原因,部分受访群众对2014年换届后的村“两委”作出了有失公允的评价。

(二)党支部班子结构、党员结构老化。2014年村级“两委”换届,那务镇党委把政治素质好、“双带”能力强的后备干部选入村级“两委”班子。但是换届后31个村(社区)党支部班子平均年龄依然高达53.5岁,整体年龄结构不合理,断层情况比较严重,整体党支部班子缺乏活力。党员年龄结构老化更加严重,中青年党员绝大部分外出,导致能够正常参加党支部活动的都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党员。例如林坑村党支部在家党员年龄达到60岁以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村(社区)有文化的年青人长年外出务工经商,发展党员培

养对象选择范围较小,人才难觅。严重影响了村(社区)党员后备人才的储备,致使村(社区)党员结构难以改善。

2.村“两委”干部待遇相对较低、工作难度大,人才难留,虽然现在村干部的待遇超过了1400元,但比起在外经商、打工的来还是偏低,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许多有才能的年轻人不情愿入党,更不屑于当村干部,而宁可外出发展。

3.村(社区)干部选拔渠道不宽,年龄层次更新缓慢。村民或党员一旦当选村“两委”干部,一般会一直做到60多岁,导致一些后备干部很难有机会进入到村“两委”班子。村干部队伍长期任职现象突出,虽然村干部队伍相对固定,有利于村(社区)干部队伍稳定,但长期地任职,工作思维、工作方式会陷入惰性现象,影响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创新形式,如何保持村级干部队伍的合理流动,破解村干部长期任职问题值得思考。

(三)个别党支部组织生活不正常开展。根据调查问卷显示,个别村党支部没有坚持 “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不正常开展,甚至开展组织生活半年以上一次。党支部只是在“七一”或者村中有事需要集中开会讨论时才召开党员会。另外根据组织部电教股反馈的数据显示,党员远程教育开机率每月都不能够达到100%。主要原因是:

1.党支部书记对组织生活的开展不重视。没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组织活动的重要性,认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是走形式,可进行可不进行。

2.党支部缺乏对党员的关爱,致使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降低,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降低。部分党员反映宁愿在家干农活或者外出打日工赚钱都不愿意参加党组织生活。人心涣散导致党组织生活无法开展。

3.个别党支部缺乏党组织活动场所,或者党组织活动场所残旧不堪,无法举行党组织活动。

(四)经费不足限制党建工作开展。根据调查问卷显示“您认为影响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主要问题是”选择“党务工作经费保障不到位”选项的达到100%。在与党支部书记谈话了解,党支部每年拨到党建经费非常有限,无法开展组织更多的组织生活。在村级党支部召开党员会或者过组织生活需要发放“会议费”和解决午饭,每年的党建经费都不够发“会议费”,导致党支部不敢召开党员会或者过组织生活。

(五)党务干部队伍业务不精、能力不高。调查走访发现,31个党支部的组织干事绝大部分都是由文书担任,个别组织干事由新进村支委担任,造成组织干事不是很老就是很年轻的现象,造成年老的学习不足、年轻的一窍不通的局面。部分党支部委员甚至党务干部不熟悉党务工作,甚至对发展党员业务一窍不通,党建业务水平不足和开展党建工作能力不高。

(六)上级下达工作任务过重。根据调查问卷显示“您认为影响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主要问题是”选择“上级下达任务过重”选项的达到92%,在与很多村干部谈话中他们表露:每

年能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与村中矛盾纠纷维稳工作都已经不错了,没有心思去做党建工作。同时每年评选,党建工作成绩占评分标准的比例很低,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在党支部和村支委心目中不断下降,所有工作重心以完成上级任务和维护村中维稳工作为主。

目前村干部角色定位复杂,这主要体现在村干部“亦官亦民”角色:说村干部是“官”,因为作为党委政府来,把村级作为行政权力延伸,把村干部作为执行落实任务一级干部,各项中心工作任务都要要求村干部完成或配合完成做好,如计生、殡改、合作医疗、社保扩面等任务都分解到村,落到村干部头上。

(七)党组织生活形式单一。根据走访调查了解,农村党支部党组织生活形式比较单一,不外乎读书看报、开会学习的模式。虽然借助远程教育平台,组织党员开展专题学习,但是没有要求每位党员结合支部实际,写好学习读书笔记,撰写学习心得,学习效果不佳。党员年纪偏大,对网络认知很低,无法借助网络平台搭建党组织生活新阵地,成为党员组织生活的时空限制。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几项建议。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所以针对目前那务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思考出几点建议:

(一)强化抓党建意识。党的建设是农村工作的基础、支撑和保障,必须强化党支部书记抓党建的主业意识。如何强化党支

部书记抓党建的责任意识,扎实做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我认为应该靠制度和监督两方面下手:

1.完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一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开展好“三会一课”。党支部书记可根据党支部自身情况和党员实际情况灵活地确定党组织生活时间、地点,采取党员都乐于接受的党组织生活形式,特别配合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工作开展日和远程教育专题课题日开展。使开展“三会一课”具有自身的特色和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实现干好干不好不一样。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列入村级党支部各项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并且加大党建工作成效在目标考核体系的比重,镇各中心工作任务完成指标不纳入村党支部考核或者优秀党支部的评选中去。

2.健全党建工作的监督机制。一是建立镇党委委员党建工作联系点,要求党委委员既是党建工作指导员,又是党建工作监督员。定期到联系党支部指导开展党组织生活,积极开展讲党课、调研工作、听取民意、解决问题等活动。发现联系点党支部不正常开展党组织生活的,要及时提醒,指导其开展党组织生活。二是要强化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具体责任。年初各党支部要制定党建工作计划及工作目标,凡完不成党建目标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强化各党支部书记抓党建的责任意识。各党支部按照月、季度两个阶段要向挂点党委委员汇报党建工作情况,镇党委在半年、年终两个阶段对各党支部进行党建工作考核。完善问责机制

和奖惩制度,对于在半年考核中不合格的党支部书记要进行问责,对年终考核不合格的党支部书记进行调整。

(二)加强村级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健全党建指导员制度。通过镇党委下派、第一书记担任的形式建立健全党建指导员队伍,通过一对一的形式进行“传、帮、带”,指导和协助村支部书记、党务干部积极开展党组织活动,特别是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二是注重村级党务干部的配备。从村支委中选用年轻有活力、党性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支委担任组织干事。三是加强村级党务干部系统培训。镇党委要本着“增新、补缺、提高”的原则,通过专门党建讲座、短期业务培训、业务能力考核等多种形式,拓宽党务干部培训渠道。

(三)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为党建工作提供物质保障。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针对当地条件、自然环境,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路子,实现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例如学习田心村田中心农业合作社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支部+协会”的经营模式,引导农民自觉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致富。二是立足各村实际,帮助找准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利用“第一书记 ”和“扶贫双到”等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制定落实帮扶措施、鼓励农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和信息上进行综合帮扶,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加快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四)以增强活力为导向,提高村级党组织建设水平。一是抓好村级党支部阵地建设。继续抓好村(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逐步改善村(社区)办公条件。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的作用,努力把党员活动室建设成为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娱乐的场所。二是组织党员加入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辅助团队,组成民情信息员队伍,及时将村情民意向驻点团队反馈,协助驻点团队参政议政、化解矛盾纠纷,以此推动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三是继续完善服务型党小组建设。根据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需求,根据村实际情况在村重点产业链、种养殖产业上建立功能性服务型党小组,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实现服务型党小组在农村工作的全覆盖。

(五)创新党组织生活形式。一是借鉴尝试推行“组织生活联过,支部活动联搞”的新模式,利用联建平台组织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到各村党支部召开座谈会,政策业务解答讲座、联系单位领导上党课等形式,实现镇机关企事业党支部组织生活与农村党组织生活对接,突破组织界限。二是尝试开放式党组织生活,通过党组织生活主题由党员提出选定、方案由党员参与策划的全方位公开,为党员提供了全过程参与党内事务的平台,改变了组织唱主角,党员成听众的陈旧模式。目前,不少地方基层党组织正逐步探索形成“角色互换”、“轮流主持”等新机制,形式鲜活、内容生动,激发了党员的主体意识,调动了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借鉴学习。

(六)推广先进典型,树立品牌效应。一是对现有党建工作成效突出的优秀村级党支部例如:新屋村党支部、长岭村党支部、东门村党支部等进行典型培育,强化典型培育措施,推动单项典型迈向全面典型,突出“一村(社区)一品牌一特色”。通过健全完善争先创优、评比表彰等制度,进一步总结、宣传和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发挥典型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二是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工作。把村党支部班子建设作为整顿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社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组织开展好党组织生活,提高党员带头致富能力和水平。

通过调研,我们相信那务镇党委只要围绕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来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研究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不断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才能进一步地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下载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

    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执行力的提升,必须以执行人员素质的提高为前......

    农村基层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现状的分析和对策

    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中的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模范,是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

    农村基层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现状的分析和对策

    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中的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模范,是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现状及对策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党支部是党的组织基础,是党在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村组......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四大对策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四大对策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细胞,是党的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也不断得到加强,取得了显......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一、抓基础 以抓基层、打基础为着眼点,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础工作,扎实抓好村级班子,党员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等。 一是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分析检查报告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分析检查报告自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全镇各村(居)党支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了上级领导的重要讲话和相关文件,同时积极讨论,围绕当前......

    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困难及对策研究专题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研究中共高邮市委党校曹丰汉王殿帮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新农村建设最直接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坚强领导核心......